《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时间:2023-03-26 07:58:25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精选9篇)由网友“日常想暴富”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篇1:《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①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②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③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④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⑤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

(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政教大行,邻城宗之

宗:尊崇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

略:侵占

C.循少婴家难

婴:缠绕,遭遇

D.及敏破

破:突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B.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论于州府,皆不见省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循为丹阳内史

既自以心为形役[来源:Zxxk.Com]

11.下面全能表现贺循淡泊名利的一组是()(3分)

①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

②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

③转侍御史,辞疾去职

④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⑤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⑥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⑥

12.把文言文阅读

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3分)

(2)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3分)

(3)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4分)

参考答案

9.D破:被打败

10.A (A介词,用 ; 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 ; C、介词,到/介词对于;D介词,做,担任/介词,被)

11. C(①与贺循无关 ②不属于淡泊名利③不与叛贼合作)(3分)

12.(1)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举、除、宽惠、课)(3分)

(2)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移檄、陈逆顺、遁走、悉平)(3分)

(3)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见、维絷、加秩命、豫)(4分)

参考译文:

①贺循,字彦先,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宗族里高祖贺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汉安帝的`时候担任侍中,(因为)要避开汉安帝父亲的名讳,于是改姓贺氏。贺循从小蒙受家庭大难,被流放到海边,吴国被平定,才回到家乡。贺循操行崇尚高洁严肃,小孩子都不敢和他聚在一起,言行举止,一定按照礼仪谦让,国相丁乂召请贺循担任五官掾。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后来担任武康县令,当地民俗大多喜欢厚葬,还有拘束于禁忌,回避年月,因而停办丧事不埋葬死者的,贺循都严加禁止这样的事情。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

②赵王司马伦篡夺皇位,贺循转任侍御史,假托有病离开了官职。后来被授官南中郎长史,没有去就任。恰逢叛贼李辰在江夏起兵,朝中的大将军都不能征讨,个个都望风而逃。李辰的另一个统帅石冰侵占扬州,赶走了会稽相张景,用以前的宁远护军程超代替了张景,用张景的长史宰与领受了山阴县令之职。石冰的大将抗宠拥有军队几千人,驻扎在州郡的讲堂里。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贺循迎接张景回到会稽郡,贺循当即感谢打发了兵士,闭门不出,论功报赏的事,他一概不参与。

③等到陈敏作乱,诈称有皇帝诏书,让贺循担任丹阳内史。贺循以脚有病为由推辞,他手不能控制笔,又口服寒食散,披散头发袒露身子,以表示不能再被任用,陈敏最终不敢苦苦相逼。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等到陈敏被打败,征东将军周馥上奏任命贺循领受会稽相,不久又任命为吴国内史,官府征召他为贤良,他都不就任。

④廷尉张闿住在小城里,想要夺取临近的住宅来扩大自己的居所,于是私自建造了一个大门,早晨关闭晚上打开,人们都很担忧这件事,上报到州府里,(这件事)都没有被过问。正赶上贺循外出,到了破冈,于是人们一块拜访贺循去质问这件事。贺循说:“我见了张廷尉,一定会为你们说到这件事。”张闿听说后赶紧拆毁了自己的大门,到贺循府上去谢罪。他被世人敬佩折服就是像这样的。

⑤陆机向皇上上奏章,推荐“贺徇可以担任尚书郎”,但是贺徇不去任职。

篇2:《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

注: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课:考核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 略:侵占

C、循少婴家难 婴:缠绕,遭遇

D、及敏破 破:突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命皇太子亲往拜焉 于是余有叹焉

B、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论于州府,皆不见省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循为丹阳内史 既自以心为形役

7、下列给文中加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C、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D、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8、皇上认为贺循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从文中看有哪些事实依据?请举例说明。(4分)

9、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3分)

译文:

(2)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4分)

译文:

(3)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5、D破:被打败

6、D 介词,让 A、代词,代贺循句末语气助词; 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词代词这 C、介词,到、介词对于

7、C

8、①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②循迎景还郡,即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③陈敏作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④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4分)

9、(1)、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政教宗进序)3分

(2)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见、加、秩命、豫) 4分

(3)、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移、陈、逆顺)3分

篇3:《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陆机上疏,荐“徇可尚书郎”,徇不就。

帝以循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敦厉备至,期于不许,命皇太子亲往拜焉。循有羸疾,而恭于接对;诏断宾客,其崇遇如此。疾渐笃,表乞骸骨,上还印绶,改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帝临轩,遣使持节,加印绶。循虽口不能言,指麾左右,推去章服。车驾亲幸,执手流涕。太子亲临者三焉,往还皆拜,儒者以为荣。太兴二年卒,时年六十。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谥曰穆。将葬,帝又出临其柩,哭之尽哀,遣兼侍御史持节监护。皇太子追送近途,望船流涕。

篇4:《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

注: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课:考核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略:侵占

C、循少婴家难婴:缠绕,遭遇

D、及敏破破:突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命皇太子亲往拜焉于是余有叹焉

B、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循为丹阳内史既自以心为形役

7、下列给文中加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C、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D、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8、皇上认为贺循“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从文中看有哪些事实依据?请举例说明。(4分)

9、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3分)

译文:

(2)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4分)

译文:

(3)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5、D破:被打败

6、D介词,让A、代词,代贺循句末语气助词;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词代词这C、介词,到、介词对于

7、C

8、①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②循迎景还郡,即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③陈敏作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④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4分)

9、(1)、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政教”“宗”“进序”)3分

(2)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见、加、秩命、豫)4分

(3)、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移、陈、逆顺)3分

参考译文:

贺循,字彦先,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宗族里高祖庆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汉安帝的时候担任侍中,(因为)要避开汉安帝父亲的名讳,于是改姓贺氏。贺循从小蒙受家庭大难,被流放到海边,吴国被平定,才回到家乡。贺循操行崇尚高洁严肃,小孩子都不敢和他聚在一起,言行举止,一定按照礼仪谦让,国相丁乂召请贺循担任五官掾。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后来担任武康县令,当地民俗大多喜欢厚葬,还有拘束于禁忌,回避年月,因而停办丧事不埋葬死者的,贺循都严加禁止这样的事情。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

赵王司马伦篡夺皇位,贺循转任侍御史,假托有病离开了官职。后来被授官南中郎长史,没有去就任。恰逢叛贼李辰在江夏起兵,朝中的大将军都不能征讨,个个都望风而逃。李辰的另一个统帅石冰侵占扬州,赶走了会稽相张景,用以前的宁远护军程超代替了张景,用张景的长史宰与领受了山阴县令之职。石冰的大将抗宠拥有军队几千人,驻扎在州郡的讲堂里。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贺循迎接张景回到会稽郡,贺循当即感谢打发了兵士,闭门不出,论功报赏的事,他一概不参与。

等到陈敏作乱,诈称有皇帝诏书,让贺循担任丹阳内史。贺循以脚有病为由推辞,他手不能控制笔,又口服寒食散,披散头发袒露身子,以表示不能再被任用,陈敏最终不敢苦苦相逼。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等到陈敏被打败,征东将军周馥上奏任命贺循领受会稽相,不久又任命为吴国内史,官府征召他为贤良,他都不就任。

廷尉张闿住在小城里,想要夺取临近的住宅来扩大自己的居所,于是私自建造了一个大门,早晨关闭晚上打开,人们都很担忧这件事,上报到州府里,(这件事)都没有被过问。正赶上贺循外出,到了破冈,于是人们一块拜访贺循去质问这件事。贺循说:“我见了张廷尉,一定会为你们说到这件事。”张闿听说后赶紧拆毁了自己的大门,到贺循府上去谢罪。他被世人敬佩折服就是像这样的。

皇上认为贺循能够体现德行做人们的表率,有不说而教育人的效果,能敦促教化,于是不答应,让皇太子亲自去拜见贺循。贺循有身体瘦弱的毛病,但是在接待应对人上非常恭敬;(接见他时)皇上下令断绝宾客去打扰他,他受到的优厚待遇就是这样的。后来疾病渐渐加重,上表请求退休,皇上把印绶还给他,让他改做了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皇上在前殿派遣使者去给他颁发印绶。贺循虽然不能说话,但是指挥手下人,推辞不接受官服。皇上亲自到他家里去,拉着他的手流泪。太子多次亲自去慰问,去时和回来时都行拜礼,读书人都以此为荣。他死于太兴二年,当时六十岁。皇上穿着素色衣服为他举行哀悼礼节,哭得很悲痛。追赠他司空的官职,谥号为穆。将要下葬的时候,皇上又到他的灵柩旁,极尽哀痛,派遣兼侍御史拿着皇帝的节符监护。皇太子送了一段路途,望着船哭泣送别他。

篇5:《晋书·贺循传》阅读理解答案

《晋书·贺循传》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陆机上疏,荐徇可尚书郎,徇不就。

帝以循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敦厉备至,期于不许,命皇太子亲往拜焉。循有羸疾,而恭于接对;诏断宾客,其崇遇如此。疾渐笃,表乞骸骨,上还印绶,改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帝临轩,遣使持节,加印绶。循虽口不能言,指麾左右,推去章服。车驾亲幸,执手流涕。太子亲临者三焉,往还皆拜,儒者以为荣。太兴二年卒,时年六十。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谥曰穆。将葬,帝又出临其柩,哭之尽哀,遣兼侍御史持节监护。皇太子追送近途,望船流涕。

(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改)

注: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课:考核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 略:侵占

C、循少婴家难 婴:缠绕,遭遇

D、及敏破 破:突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命皇太子亲往拜焉 于是余有叹焉

B、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论于州府,皆不见省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循为丹阳内史 既自以心为形役

7、下列给文中加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C、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D、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8、皇上认为贺循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从文中看有哪些事实依据?请举例说明。(4分)

9、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3分)

译文:

(2)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4分)

译文:

(3)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5、D破:被打败

6、D 介词,让 A、代词,代贺循句末语气助词; 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词代词这 C、介词,到、介词对于

7、C

8、①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②循迎景还郡,即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③陈敏作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④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4分)

9、(1)、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政教宗进序)3分

(2)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见、加、秩命、豫) 4分

(3)、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移、陈、逆顺)3分

参考译文:

贺循,字彦先,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宗族里高祖庆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汉安帝的时候担任侍中,(因为)要避开汉安帝父亲的名讳,于是改姓贺氏。贺循从小蒙受家庭大难,被流放到海边,吴国被平定,才回到家乡。贺循操行崇尚高洁严肃,小孩子都不敢和他聚在一起,言行举止,一定按照礼仪谦让,国相丁乂召请贺循担任五官掾。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后来担任武康县令,当地民俗大多喜欢厚葬,还有拘束于禁忌,回避年月,因而停办丧事不埋葬死者的,贺循都严加禁止这样的事情。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

赵王司马伦篡夺皇位,贺循转任侍御史,假托有病离开了官职。后来被授官南中郎长史,没有去就任。恰逢叛贼李辰在江夏起兵,朝中的大将军都不能征讨,个个都望风而逃。李辰的另一个统帅石冰侵占扬州,赶走了会稽相张景,用以前的宁远护军程超代替了张景,用张景的长史宰与领受了山阴县令之职。石冰的大将抗宠拥有军队几千人,驻扎在州郡的讲堂里。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贺循迎接张景回到会稽郡,贺循当即感谢打发了兵士,闭门不出,论功报赏的事,他一概不参与。

等到陈敏作乱,诈称有皇帝诏书,让贺循担任丹阳内史。贺循以脚有病为由推辞,他手不能控制笔,又口服寒食散,披散头发袒露身子,以表示不能再被任用,陈敏最终不敢苦苦相逼。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等到陈敏被打败,征东将军周馥上奏任命贺循领受会稽相,不久又任命为吴国内史,官府征召他为贤良,他都不就任。

廷尉张闿住在小城里,想要夺取临近的住宅来扩大自己的居所,于是私自建造了一个大门,早晨关闭晚上打开,人们都很担忧这件事,上报到州府里,(这件事)都没有被过问。正赶上贺循外出,到了破冈,于是人们一块拜访贺循去质问这件事。贺循说:我见了张廷尉,一定会为你们说到这件事。张闿听说后赶紧拆毁了自己的大门,到贺循府上去谢罪。他被世人敬佩折服就是像这样的。

皇上认为贺循能够体现德行做人们的.表率,有不说而教育人的效果,能敦促教化,于是不答应,让皇太子亲自去拜见贺循。贺循有身体瘦弱的毛病,但是在接待应对人上非常恭敬;(接见他时)皇上下令断绝宾客去打扰他,他受到的优厚待遇就是这样的。后来疾病渐渐加重,上表请求退休,皇上把印绶还给他,让他改做了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皇上在前殿派遣使者去给他颁发印绶。贺循虽然不能说话,但是指挥手下人,推辞不接受官服。皇上亲自到他家里去,拉着他的手流泪。太子多次亲自去慰问,去时和回来时都行拜礼,读书人都以此为荣。他死于太兴二年,当时六十岁。皇上穿着素色衣服为他举行哀悼礼节,哭得很悲痛。追赠他司空的官职,谥号为穆。将要下葬的时候,皇上又到他的灵柩旁,极尽哀痛,派遣兼侍御史拿着皇帝的节符监护。皇太子送了一段路途,望着船哭泣送别他。

篇6:《晋书·贺循传》阅读练习答案和翻译

《晋书·贺循传》阅读练习答案和翻译

①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②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③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④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⑤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

(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政教大行,邻城宗之宗:尊崇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略:侵占

C.循少婴家难婴:缠绕,遭遇

D.及敏破破:突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申之以孝悌之义

B.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循为丹阳内史既自以心为形役

11.下面全能表现贺循淡泊名利的一组是()(3分)

①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②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

③转侍御史,辞疾去职④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⑤公车征贤良,皆不就⑥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

A.①③④B.②⑤⑥C.④⑤⑥D.①②⑥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3分)

译文:

(2)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3分)

译文:

(3)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4分)

译文:

答案:

9.D

10.A

11.C

11.C(①与贺循无关②不属于淡泊名利③不与叛贼合作)(3分)

12.(1)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举、除、宽惠、课)(3分)

(2)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移檄、陈逆顺、遁走、悉平)(3分)

(3)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见、维絷、加秩命、豫)(4分)

译文:

①贺循,字彦先,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宗族里高祖贺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汉安帝的时候担任侍中,(因为)要避开汉安帝父亲的名讳,于是改姓贺氏。贺循从小蒙受家庭大难,被流放到海边,吴国被平定,才回到家乡。贺循操行崇尚高洁严肃,小孩子都不敢和他聚在一起,言行举止,一定按照礼仪谦让,国相丁乂召请贺循担任五官掾。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后来担任武康县令,当地民俗大多喜欢厚葬,还有拘束于禁忌,回避年月,因而停办丧事不埋葬死者的,贺循都严加禁止这样的事情。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

②赵王司马伦篡夺皇位,贺循转任侍御史,假托有病离开了官职。后来被授官南中郎长史,没有去就任。恰逢叛贼李辰在江夏起兵,朝中的大将军都不能征讨,个个都望风而逃。李辰的另一个统帅石冰侵占扬州,赶走了会稽相张景,用以前的宁远护军程超代替了张景,用张景的长史宰与领受了山阴县令之职。石冰的大将抗宠拥有军队几千人,驻扎在州郡的讲堂里。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贺循迎接张景回到会稽郡,贺循当即感谢打发了兵士,闭门不出,论功报赏的事,他一概不参与。

③等到陈敏作乱,诈称有皇帝诏书,让贺循担任丹阳内史。贺循以脚有病为由推辞,他手不能控制笔,又口服寒食散,披散头发袒露身子,以表示不能再被任用,陈敏最终不敢苦苦相逼。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等到陈敏被打败,征东将军周馥上奏任命贺循领受会稽相,不久又任命为吴国内史,官府征召他为贤良,他都不就任。

④廷尉张闿住在小城里,想要夺取临近的住宅来扩大自己的居所,于是私自建造了一个大门,早晨关闭晚上打开,人们都很担忧这件事,上报到州府里,(这件事)都没有被过问。正赶上贺循外出,到了破冈,于是人们一块拜访贺循去质问这件事。贺循说:“我见了张廷尉,一定会为你们说到这件事。”张闿听说后赶紧拆毁了自己的大门,到贺循府上去谢罪。他被世人敬佩折服就是像这样的。

⑤陆机向皇上上奏章,推荐“贺徇可以担任尚书郎”,但是贺徇不去任职。

篇7:贺循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贺循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②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③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④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⑤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

(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政教大行,邻城宗之 宗:尊崇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略:侵占

C.循少婴家难 婴:缠绕,遭遇

D.及敏破 破:突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B.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论于州府,皆不见省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循为丹阳内史 既自以心为形役[来源:Zxxk.Com]

11.下面全能表现贺循淡泊名利的一组是()(3分)

①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 ②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

③转侍御史,辞疾去职 ④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⑤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⑥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

A.①③④ B.②⑤⑥C.④⑤⑥ D.①②⑥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3分)

(2)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3分)

(3)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4分)

参考答案

9.D破:被打败

10.A (A介词,用 ; 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 ; C、介词,到/介词对于;D介词,做,担任/介词,被)

11. C(①与贺循无关 ②不属于淡泊名利③不与叛贼合作)(3分)

12.(1)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举、除、宽惠、课)(3分)

(2)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移檄、陈逆顺、遁走、悉平)(3分)

(3)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见、维絷、加秩命、豫)(4分)

参考译文:

①贺循,字彦先,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宗族里高祖贺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汉安帝的时候担任侍中,(因为)要避开汉安帝父亲的名讳,于是改姓贺氏。贺循从小蒙受家庭大难,被流放到海边,吴国被平定,才回到家乡。贺循操行崇尚高洁严肃,小孩子都不敢和他聚在一起,言行举止,一定按照礼仪谦让,国相丁乂召请贺循担任五官掾。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后来担任武康县令,当地民俗大多喜欢厚葬,还有拘束于禁忌,回避年月,因而停办丧事不埋葬死者的,贺循都严加禁止这样的事情。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

②赵王司马伦篡夺皇位,贺循转任侍御史,假托有病离开了官职。后来被授官南中郎长史,没有去就任。恰逢叛贼李辰在江夏起兵,朝中的大将军都不能征讨,个个都望风而逃。李辰的另一个统帅石冰侵占扬州,赶走了会稽相张景,用以前的宁远护军程超代替了张景,用张景的长史宰与领受了山阴县令之职。石冰的'大将抗宠拥有军队几千人,驻扎在州郡的讲堂里。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贺循迎接张景回到会稽郡,贺循当即感谢打发了兵士,闭门不出,论功报赏的事,他一概不参与。

③等到陈敏作乱,诈称有皇帝诏书,让贺循担任丹阳内史。贺循以脚有病为由推辞,他手不能控制笔,又口服寒食散,披散头发袒露身子,以表示不能再被任用,陈敏最终不敢苦苦相逼。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等到陈敏被打败,征东将军周馥上奏任命贺循领受会稽相,不久又任命为吴国内史,官府征召他为贤良,他都不就任。

④廷尉张闿住在小城里,想要夺取临近的住宅来扩大自己的居所,于是私自建造了一个大门,早晨关闭晚上打开,人们都很担忧这件事,上报到州府里,(这件事)都没有被过问。正赶上贺循外出,到了破冈,于是人们一块拜访贺循去质问这件事。贺循说:“我见了张廷尉,一定会为你们说到这件事。”张闿听说后赶紧拆毁了自己的大门,到贺循府上去谢罪。他被世人敬佩折服就是像这样的。

⑤陆机向皇上上奏章,推荐“贺徇可以担任尚书郎”,但是贺徇不去任职。

篇8:《晋书桓伊传》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晋书桓伊传》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伊字叔夏,有武干,标悟简率,为王濛、刘所知,频参诸府军事,累迁大司马参军。时苻坚强盛,边鄙多虞,朝议选能距捍疆埸者,乃授伊淮南太守。以绥御有方,进督豫州之十二郡、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建威将军,历阳大守,淮南如故。与谢玄共破贼别将王鉴、张蚝等,以功封宣城县子,又进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及苻坚南寇,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俱破坚于淝水,以功封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赐钱百万,袍表千端。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为江左第一。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肉,而会稽王道于昏醟①尤甚,惟狎昵诌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②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笋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笋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伊在州十年,绥抚荒杂,甚得物情。桓冲卒,迁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将军如故,假节。伊到镇,以边境无虞,宜以宽恤为务,乃上疏以江州虚耗,加连岁不登,今余户有五万六干,宜并合小县,除诸郡逋米,移州还镇豫章。诏令移州寻阳,其余皆听之。伊随宜拯抚,百性赖焉。在任累年,征拜护军将军,卒官。

(节选自《晋书桓伊传》,有删改)

注:①昏醟(yòng):酗酒。②险诅(b)):邪恶不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苻坚强盛,边鄙多虞 虞:意料

B.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 稍:渐渐

C.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 弥:更加

D.除诸郡逋米 逋:拖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桓伊“有武干”和“性谦素”的一组是

①与谢玄共破贼别将王鉴、张蚝等

②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

③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④朝议选能距捍疆埸者,乃授伊淮南太守

⑤绥抚荒杂,甚得物情

⑥以边境无虞,宜以宽恤为务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伊有军事才干,睿智干练,与谢玄共同打败了贼兵的别将王鉴、张蚝等,凭此战功被封为宣城县子,又被提升掌管豫州诸郡的军事,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封永修县侯,任右军将军,皇帝赐钱百万,衣料千端。

B.桓伊与王徽之二人并不相识,桓伊虽然贵显,但王徽之要求他演奏一次,桓伊便下车,坐在胡床上,给他吹奏了三支曲子,吹奏结束,便上车离开:客人主人没有说一句话。

C.一些邪恶不正的人,嫉妒谢安,设计陷害他,于是皇帝对谢安也很有看法。桓伊通过为皇帝演唱使皇帝感到惭愧,使谢安很感动。

D.桓伊作为皇帝特使,深入边境,提出自己很有见地的看法,他认为边境没有什么忧患的事,对百姓应该以宽容体恤为主务。

4.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

(2)诏令移州寻阳,其余皆听之。伊随宜拯抚,百姓赖焉。

参考答案

1.A(忧患)

2.C (②说的是谢安⑤是说桓伊的工作情况⑥是说桓伊对边境的看法)

3.A(“封永修县侯,任右军将军,皇帝赐钱百万,衣料千端”是因为在淝水打败苻坚)

4.(1)当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谋私利没有好的品行,谢安很讨厌他的为人,常常遏制他。(5分 “专利”“无检行”“恶”“每”各一分,整体一分)

(2)(皇帝)下令迁移州治所到寻阳,其余的都听凭桓伊的请求。桓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宜的措施救助安抚百姓,百姓对他非常依赖。(5分“诏令”“听”“随宜”“赖”各一分,整体一分)

【参考译文】

桓伊字叔夏,有军事才干,睿智干练,被王濛、刘等人了解,经常参与诸府的军事,逐步地升迁为大司马参军。当时苻坚势力强盛,边境上有许多令人忧患的事,朝廷讨论选拔能保卫边疆的人,于是授给桓伊淮南太守的职务。桓伊凭借安抚百姓抵御敌人有方,被提升掌管豫州的十二郡、扬州的江西五郡军事,任建威将军、历阳太守,淮南的职务依旧。与谢玄共同打败了贼兵的别将王鉴、张蚝等,凭借有战功被封为宣城县子,又被提升掌管豫州诸郡的军事,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等到苻坚南侵,桓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一起在淝水打败了苻坚,凭借战功封永修县侯,任右军将军,皇帝赐钱百万,农料千端。

桓伊谦恭质朴,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改变。擅长音乐,技艺为江南第一。王徽之按照皇帝命令去京城时,在青溪边停船休息。桓伊一向与徽之不相识。桓伊从岸上经过,王徽之便令人对桓伊说:“闻君擅长吹笛,请为我吹奏一次。’’桓伊这时已贵显,他平时也听说过王徽之的名字,便下车,坐在胡床上,给他吹奏了三支曲子,吹奏结束,便上车离开,客人主人没有说一句话。

当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谋私利没有好的品行,谢安很讨厌他的为人,常常遏制他。等到孝武末年,他嗜酒好肉,而会稽王道子酗酒的风气尤其厉害,只是亲近不庄重、编造谎言,于是王国宝进谗言阿谀奉承的'办法就渐渐地在主相之间使用。一些喜好占便宜、邪恶不正的人,因为谢安功劳和名声太大,而设计陷害他,皇帝和谢安之间的仇隙于是就产生了。皇帝召来桓伊宴饮,谢安坐陪。皇帝命令桓伊吹笛。桓伊就吹了一曲,他放下笛子说:“臣对于筝的情分不如笛、然而足以用来与歌管配合,请让我奏筝歌唱,并请求来一个吹笛人与我配合。”皇帝认为他在音乐方面有才能,就下令让一个御妓奏笛。桓伊又说:“御府的人与臣必定配合不好,臣有一奴,擅长与我配合。”皇帝更加赏识他的放纵轻率,于是就允许他把女艺人召来。女艺人吹起了笛子,桓伊就抚筝而歌唱怨诗说:“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朦》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歌声慷慨激昂,俯仰可观。谢安眼泪流下弄湿了衣襟,于是就越席而来到桓伊的身边,捋自己的胡须说:“使君在此表现得很不一般!”皇帝的脸上很有惭愧的颜色。 .

桓伊在州里十年,安抚百姓,非常了解民情。桓冲去世,桓伊升迁为掌管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任江州刺史,将军的职务如故,持节为皇帝使臣。桓伊到镇,认为边境没有什么忧患的事,对百姓应该宽容体恤为主务,于是就上疏以江州虚耗,加之连年谷物不收,现在余户有五万六千,应该并合为小县,免除诸郡百姓拖欠的粮食,迁移州治所回到豫章。皇帝下诏迁移州治所到寻阳,其余的都听凭桓伊的请求。桓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宜的措施救助安抚百姓,百姓对他非常依赖。在任数年,征拜护军将军,死在任上。

篇9:《晋书·王羲之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晋书·王羲之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善隶书 善:擅长

B.然闻信至 信:使者

C.羲之书为世所重 重:看重

D.而羲之甚轻之 轻:认为……轻浮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遂以女妻之

足以极视听之娱

B.然闻信至

羲之欣然写毕

C.笼鹅而归

吾尝终日而思矣

D.司徒导之从子也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14. 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2分)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分)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分)

参考答案

10、答案D 解析 轻:轻视,看不起。

11、答案D 解析 D项都为结构助词,的;A项介词,把/连词,来;B项连词,可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12、答案C 解析 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擅长辩论的特点和他的性格。

13答案D 解析 “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就辞职治丧”。“恨”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

14、(1)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使”,“于导”,“就”,是关键词,句子通顺1分)

(2)在外没有任何近亲,在家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地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期功”“孑立”“吊”是关键词,句子通顺1分)

(3)秦朝的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却不引以为鉴,也会再让后代的人哀叹后代的人。

(“暇”“自哀” “鉴” 是关键词,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刚劲、正直而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择婿的消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敞开肚子吃东西,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会集,并亲自作序来申明其志。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高兴,因此要买道士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拿笔,写好后,用笼子装鹅而归,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竹筐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了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来,王述深为遗憾。

《晋书·贺循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课文《岳阳楼记》的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First Second Third》优秀教案

《南齐书·虞愿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描写竹的古诗词

文言 座右铭翻译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文言文字

《晋书·卷二十八》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晋书·羊祜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及译文(精选9篇)】相关文章:

《王衍传晋书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2022-10-20

《晋书·郭璞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2023-09-06

《晋书何攀传》原文及译文解析2023-04-28

《晋书·郭璞传》阅读训练附译文2022-11-13

晋书陶侃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2024-01-06

《晋书谢安传》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2023-03-24

《晋书·左思传》的原文及翻译2022-07-18

《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2022-08-25

《晋书陶璜传》原文及翻译2023-05-17

高考文言文“羊祜”的阅读原文及译文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