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

时间:2023-09-18 07:58:5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对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通用9篇)由网友“山野清旷”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对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

篇1:对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

对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

一、我国企业文化的基本现状 我国企业文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就开始形成,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经营理念就在于尽可能地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因此在评价这个企业的实力时,就要看它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的`总量.

作 者:王永利  作者单位: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内蒙古,通辽,010050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22) 分类号:C93 关键词: 

篇2:构建与当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构建与当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也必然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分析企业生存的环境才能塑造出具有推动力的企业文化.中国企业以及塑造企业文化所面临的环境包栝以下几方面:

作 者:郭丽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外企业文化 英文刊名:CHINESE & FOREIGN CORPORATE CULTURE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篇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

企业是处于一定的地域中发展的,因此地域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存。对于企业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及凝聚力,进而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为了保证企业文化构建的科学性,就需要在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

一、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构建产生的影响

(一)地域资源的影响

地域资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自然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地域中,差异性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民族风貌、器物文化、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方面,这就使得不同的地域中具备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第二,人文风俗因素。对于一个地域来说,人文风俗是比较突出的地域特色,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人文风俗会对其产生长期性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因为产品中蕴含的地域人文风俗特色而购买,因此,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应该将人文因素结合进去。

(二)地域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做出了转型,但是依然受到比较严重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突出的表现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敢大胆的进行创新,墨守成规,这使得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苏州的国有电力公司,尽管已经实现了体制改革,但是电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未针对电力产品进行有效地创新,导致电气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基于此,苏州国有电力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以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来引导企业的发展。

二、地域文化影响下企业文化构建的策略

(一)利用地理差异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于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实质上,品牌文化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相同的,通过品牌建设,凸显出企业的文化精神,通过宣传等手段,让消费者产生认同的情感,并形成品牌忠诚度。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广告宣传是重要的塑造品牌文化的手段,在进行广告宣传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地理差异,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让消费者在形成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购买企业的产品。

(二)整合优势因素

在地域文化系统中,包含着员工的`行为意识,受到地域文化风俗的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及思想意识都会带有地域色彩,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通过外化作用,将员工的行为意识变为企业的凝聚力,进而将地域文化蕴含在企业文化中。在企业的管理中,员工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员工管理,保证员工的行为具备规范性,进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不过,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却无法引导员工的意识,这时就需要充分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鉴于员工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的构建要将优势因素进行整合,充分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指引作用,实现员工意识的规范,提升企业的价值。

(三)汲取地域精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企业文化的构建,以便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过,企业文化的构建并不是去迎合,而是要在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企业文化中融合地域文化之后,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更强,通过地域资源优势的利用,准确的找准企业的市场定位,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苏州是传统文化历史古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比较大,非常讲究礼教,电力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苏州的文化历史,突出儒家文化思想,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促进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

(四)规避负面影响

在不同的地域中,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各不相同,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不对等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地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的经营会对区域内的资源、人力等实现科学配置,进而充分的发挥组合的功能,实现企业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不过,很多人会对某个地域存在偏见,突出表现就是如果某企业产品来源于该区域,就会直接拒绝购买,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通过恰当的创新,扭转偏见,将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

三、结论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长久的发展。企业是处于一定的地域中来进行经营的,这使得企业文化会受到地域文化比较严重的影响,由此,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需要充分的结合区域文化,从而使企业文化与区域发展更加的适应,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4:市场经济下的道德观研究

市场经济下的道德观研究

市场经济下的道德观研究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长期高速增长,GDP已居世界第四位,引起了世人的惊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道德怎么样,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从“以经济为中心”的国策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从刺激消费的措施到以金钱为尺度的舆论,从大众媒体到广告宣传,无不把“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当作金科玉律,忽视了道德的导向,出现道德的要求与行为准则的矛盾,无诚信与商业道德的矛盾,损人利己与公众利益的矛盾,追求奢侈豪华、铺张浪费与艰苦朴素的矛盾,出现丧失人格、丧失国格与人的尊严的矛盾,等等。所有这些都有损中华民族的形象和优良传统。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应大力弘扬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道德是对人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的一种评价。道德是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是人际之间无文字的契约,道德是和谐社会的调节器,道德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志。

人类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社会需要把分散的.个体整合为一个有秩序、有效能的整体,这就需要用法律、制度、组织、道德等多种整合手段,其中道德的整合作用,更具有普遍性、基础性、根本性、自觉性、长期性。社会的秩序需要道德来疏导来节制,社会的人际关系需要道德来维护。

人们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需要法治来规范,需要制度来制约,这是非常必要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但在进行法治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道德教育。法律管制可以立竿见影,道德教育可以长期发挥作用,良好的道德是实现法制的基础,法律是优良道德履行的保障,二者应相辅相成。但从长远来看,道德的作用远远大于法律的作用。因为道德约束是自律,法律约束是他律。道德约束是内在的,法律约束是外在的。道德约束是自觉的,法律约束是被动的。道德约束管事前,道德约束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约束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法律约束只在某些时候、对发生后的某些行为实行惩治。道德约束可给人带来愉悦,法律制约令人痛苦;道德引导人不做坏事,法律是禁止人做坏事;道德可成为人生的追求,法律让人惟恐回避不及;道德是调节社会的一剂良药,法律是调控社会的一剂苦药;只有道德的社会使人平静、温馨、和谐,无道德的社会让人不平、怨恨、争斗……因此应加强道德的宣传和教育,使法律约束和道德的自觉约束相结合,将法律约束变为道德的自我约束,就能使市场经济出现一个良好的秩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企业是要赚钱的,或者说利润最大化,这是经营企业的一个基本要求。但追逐利润也要讲究道德,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商品的交换原则:一要等价交换,二要自由交换,因为任何特权、垄断和割据,都会造成不等价的交换,获取的是不义之财,是一种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最后对己也不利。在经营进行上欺骗只能一时一事,是暂时的,不可长期欺骗下去,因为人们发现后就不与其来往,使其信誉扫地,最终破产倒闭,以损己而告终。所以商业要讲道德,我活你也活,要讲互利,要讲诚信,要讲信誉,这是创造商品品牌的基本要旨。商业品牌包括产品的质量、分量、诚信和服务。商品的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品牌是一个企业树立起一面旗帜,顾客凭这个旗帜认同你的商品,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信誉,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品牌是财富,是企业的生命。砸了牌子企业要破产倒闭。所以一个企业要像爱护生命一样来爱护品牌,维护品牌就要靠企业的自我要求和自律,这就是商业道德。

同时,提倡企业道德也是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遵纪守法经营,还要讲究诚信,应尽社会责任,如遵守合约,维护社会安定,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减少资源的消耗,对顾客负责,维护国格和企业信誉,如现在一些行业实行召回制,这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维护企业的声誉。总之,企业不仅要赚钱,还要负起社会责任,对顾客负责,对社会负责,这样就会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可以顺利发展。()所以,提高企业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最终对企业是有利的。

企业诚信度的提高,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靠政府的管制,对不遵守合约及失信者,政府要加大惩罚力度,对有很好诚信度者,应予表扬。关键是政府本身也要讲诚信,应依法行政,要兑现自己的承诺,不失信于民。特别是政府出台的法规和执法要公正合理,否则会引发道德和法制问题。所以,政府在这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应起模范带头作用。

商品经济要求等价交换,自由交换,在上层建筑就形成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就是反对特权和专制。这也是资本主义的一种道德观念,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准则。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作用下,资本主义产生了两个制度,一个是议会制,一个是股份制。议会制制约政府和官员利用公权谋私利,应尽社会责任。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私人资本公众化,垄断资本分散化,制约私人资本的发展。就是在这两个制度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中产阶级在不断增大,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工人阶级的状况得到改善,社会得到稳定,资产阶级也从中获得利益。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经济获得发展,这就是既利他又利己的一种社会效应,是自由、平等、博爱观念在发挥作用。当然,自由、平等、博爱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其阶级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消除这种局限性,可以大力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道德作用是大有益处的。

篇5:研究市场经济下的人口问题

研究市场经济下的人口问题

研究市场经济下的人口问题

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在20世纪实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但在人口转变的同时,中国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人口问题及其给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着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近年来涌现了众多不同观点,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述评,对加深人口理论研究,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李小平()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着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着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篇6:市场经济下人口问题研究述评论文

市场经济下人口问题研究述评论文

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在20世纪实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但在人口转变的同时,中国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人口问题及其给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着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近年来涌现了众多不同观点,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述评,对加深人口理论研究,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

篇7:高等院校体育市场经济管理机制构建研究论文

高等院校体育市场经济管理机制构建研究论文

体育经济市场发展不能忽视高校体育的重要影响。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部正在朝着经济化的方向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技能教学。当然,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长效的、合理的管理机制作为依托。

一、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内容

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前提在于了解高校市场经济的具体内容。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高校体育教育在实现商业化的过程中依然要具有教育的价值。高校体育在向经济市场进军的过程中,市场运作就成为其主要任务。高校的大量学生资源和体育场馆等设施使其具有商业化发展的可能,而在运作过程中则要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学生作为消费群体,高校体育教学使其体育消费观念得以养成,现代学生的体育消费能力更强,这使得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得以形成。高校体育满足了商品消费的全部特征,因此从这一点上,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商机。

其次:高校体育竞赛市场。竞技比赛能够为高校带来更多的观众,提高其知名度。但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管理者应对其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分析。通过有效的途径使高校体育发展获得资金。

当然,人才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关键。教师应对高校体育比赛提出恰当的意见,以防止其出现管理不善现象。

二、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资金管理机制

高校资金管理主要是针对其通过体育经济产业项目而获得的资金,包括以商业化为目的的资本投入。高校应对该部分资金实施专门的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并明确其管理任务。对财务支出进行监管,防止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资金流出。为确保资金投入的高效化,学校应重视活动或者体育比赛的组织。使体育管理满足体育部市场的需求,自己使用则应符合相关法律需求。

其次:要增强高校体育的经济活力,降低高校财务管理、政治因素、经济管理等因素对于体育产业化的制约,确保其健康运营。高校还应认识到学校经济发展毕竟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要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的主要内容,做到资金的合理利用,正确预算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注重体育产业形成创新。

(二)运动竞赛的管理

体育比赛能够为高校带来经济利益,高校应适当引进有回报的体育比赛。但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拉近学校与经济市场的'距离,又要注重成本的控制,合理的管理是关键。高校管理人员应具有远见性,通过宣传使学校获得商家的认可,为其运营筹集更多的资金。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要考虑一下问题。其一:竞赛预算的合理性。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每笔财务申请均要保留依据。竞赛预算要包括比赛的全过程,如场地费用、广告宣传费用因相关人员薪资等。制定经费标准,使其具有合理性。其二:要对预算进行财务审核并执行。会计人员负责预算的审核,并对审核合格的财务支出进行监管。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独立监管与共同知晓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的管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浪费,这对于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保障。但管理要从现状出发,并非所有的项目均适合同一种管理方式,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实施多样化的管理手段。

(三)体育场馆的管理

目前,体育场馆已经成为高校体育经济化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一些校外比赛均在校内体育场馆进行。但由于高校体育市场属于非完全化的市场,因此与既要适应经济市场的发展,又要解决其与经济市场之间的矛盾。我们将这一条件下的体育场馆管理机制分析如下:

首先:体育场馆的开放要在不影响校内正常体育教学的前提下进行。学生也是其教育培养的重要元素,是体育产业化的人力资源,因此不能忽视教学目的的实现。经济发展应作为辅助条件而非主体。管理者在体育场馆对外时要与教育部门进行商量。

其次:对外开放阶段,提高体育场馆的应力能力,在项目选择上要具有合理性和针对性。管理者要具有长远的目光,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资源。使参与比赛者具有支付能力,以防止体育经济化过程难以获得经济效益。

最后:管理者要能对体育场馆开放过程中的资本进行正确的计算,并且做到逐项详细计算。然后根据自身发展的能力选择商家,使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

基于高校体育发展现状,我们对其商业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肯定。但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则成为现今高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侧重于从资金管理、场馆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减少,完善体育经济的管理机制,以促进高校体育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绵,李涛。我国体育经济优先发展模式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

[2]杨明,邹占。公共财政对我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作用与约束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篇8: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

市场经济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它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法,本身并不存在阶级性。所以市场经济并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它可以适用于任何经济制度。而财政作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它不能脱离市场经济,也不排斥市场经济。对于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财政的本质

既然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有相同之处,那么,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财政也是具有共性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是“public 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义有许多,可以译为金融、财务、资金,公共的资金即为财政。只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作出区别,才将其译为“公共财政”。所以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至于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以前以生产型为主,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而“public finance”作为一种现代财政学也是经历过不同经济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较小的,这与那时提倡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设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应当看到从生产型过渡到现代财政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符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这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项经济行为的效率,按照市场规则来规范政府,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所以研究市场经济下规范的财政理论不必冠以中国两个字,也无须加上社会主义的定语。因为财政是为国家服务的,而经济体制又制约着财政的存在形式,所以不论是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制,它必然要经历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这一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1.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认识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财政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只要国家还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即使说法可能会有改变,其含义仍然是相同的。 政府掌握着一系列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财政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控制、管制、控制企业、货币和债务政策等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财政作为一种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所以财政一端与经济联系,一端与政治联系。

2. 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效率”。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而只要缺少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尤其是共用品的价格市场不能决定,所以只能由政府来为其定价。此外市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失灵情况。下面首先来看共用品理论。

(1)共用品理论

共用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私用品,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共用品。共用品不限于物质产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种公共服务,既包括无形资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由于私人部门只追求利益及大化,这些产品的公益性较强,所以私人部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提供的。

共用品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下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赋予政府提供的共用品以价格。使得等价交换的原则最终适用于共用品,将公共服务与个人纳税等价起来。使得有效利用资源这样一个私人经济原则运用于共用品经济中。

(2)市场失灵的其它方面

微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一是外部效应。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市场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来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效益或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二是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垄断行业的存在阻碍着竞争。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出售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的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种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发生了所谓“垄断”。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边际效益等于其私人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这会造成社会净效益的损失。如果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干预,强迫垄断者增加产量,使价格降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便可因此获得失去的那部分损失。所以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表现在微观经济领域,宏观经济领域同样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是,若将该准则推广到宏观,则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于其它的指标。这就是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而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和经济的波动与失衡。为此,唯有政府担负起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职能,经济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增长。

篇9: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为主,以达到资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解决好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再介入。只有当市场发生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不过政府介入的最终目标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使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市场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便是财政。那么财政的职能也应该界定在市场机制失灵的范围内。财政的收支范围是根据政府职能范围而确定的。因此这里实质上界定财政的职能就是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资源配置职能。也可以称其为提供共用品的职能。因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体现在共用品的提供上。共用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不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否则就会发生休谟早在1740年就指出过的所谓“公共的悲剧”。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是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此外还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当发生这些情况时也有必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实现最大价值和最有效的利用。

第二. 收入分配职能。前已述及,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

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再分配问题,所以只有依靠外部的力量,以非市场方式――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政府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应该减少收入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转移给那些应该增加收入的人们。

第三. 稳定经济职能。所谓稳定经济,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这一概念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的认识基础上的。在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财政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平衡方面具有无法被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或二者兼用,通过压缩政府部门需求和压缩非政府部门需求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财政又可以增加政府部门需求和非政府部门需求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收支发生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允许的,因为这正体现了以政府财政收支的不平衡换取整个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的意图。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财政上的制度性安排,使财政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如累进所得税制就具有这种功能。当经济繁荣时,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累进所得税会自动随之而递增。这时,它就产生了一种拉力,防止经济过渡繁荣而发生通货膨胀;当经济衰退时,投资减少,国民收入下降,累进所得税会自动随之而降低。这时,又产生了一种推力,防止经济过度衰退而导致萧条,从而促使经济趋于自动稳定增长。

对构建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论文

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论文

库存管理体系构建模式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策略探讨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教育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析教育论文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构建人力资源制度体系

对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
《对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对市场经济下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通用9篇)】相关文章:

当代金融体系的对比与启示论文2022-12-16

教育管理论文选题2023-08-08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2023-05-30

企业文化论文提纲2024-03-24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论文2023-02-24

信息网路背景下构建体育文化活动论文2022-10-26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会议发言稿2022-12-11

构建和谐医院发言稿2023-05-22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2022-08-17

基于Internet的企业分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论文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