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散文((通用10篇))由网友“我滴呀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水画的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山水画散文
山水画散文
欣闻“刘宗汉美术馆”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即将创立,我非常激动,预祝这两件益事能够获得圆满成功!
做为一个文化学者,我目睹了从徐悲鸿、齐白石等国画大师谢世以来的国画乱象。“刘宗汉美术馆”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的创立无疑是中国山水画艺术事业中值得关注的一件大喜事。
关于乱象,我想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有的画家由于受到了西画的语言和思维冲击,于是完全抛弃了传统的笔墨精华,几乎变成了用中国的纸墨来画西画,结果完全没有了中国画的意境和韵味;第二类,有的画家确实也保留了一部分传统的笔墨精髓,也结合了西画的语言和思维,可是结果却是画得不伦不类,极不自然;第三类,有的画家认为中西合璧无法结合,索性就钻入传统的故纸堆里翻跟头。真可谓群雄割据,乱作一团。
所幸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中国新山水画的三种乱象总算是被植被皴法的创始人刘宗汉先生给终结了。老子曾曰:“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由此可见没有什么思想和技法是不能为我们所用的,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自西学东渐以后,人心浮躁,真正能称得上大师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中国山水画的创新除了需要画家具备大智大勇之外,还需要有平心静气的吃苦精神,这非常不易,我们应该感到很欣慰,因为刘宗汉先生做到了。
刘宗汉先生的书画俱精,他既敢于深入地研习东西方的古典绘画传统,又勇于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进行提炼和溶合,故而能“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终成一代大家。他谨慎地保留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精髓,又巧妙地融入了西画的色彩,线条与透视,使得新山水派的画变得更趋自然与和谐了,这种自然与和谐就是一种成熟的标志,更是一种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因为他的新山水画是在传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的营养而发展起来的没有异化的全新中国画。
可以说“刘宗汉美术馆”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的创立是中国新山水画的福音,真正开启了“新古典主义山水画”的新篇章,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刘宗汉先生没有异化的全新中国画反映着时代的脉搏,可以承前启后,让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得以健康地延续和发展,避免了被断割或误入歧途的危险,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刘宗汉美术馆”的成立,可以提供一个方便后学观摩、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则为具有远大抱负的同道中人提供了一个更加坚实的学习、研讨、创作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我坚信:刘宗汉先生所献身的当代新山水画艺术,根深叶茂,前景广阔,因为他的作品和言行已经证实了创新是必然的,只要大家能够一起沉下心来深入传统,肯吃苦,勤动脑,并在实践中不断钻研和探索就会有新的突破和创新。由此,我再次预祝“刘宗汉美术馆”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的挂牌仪式能够获得圆满成功!
篇2:山水画的散文
山水画的散文
辗转反侧。半夜,邂逅一幅山水画。
山水画静静地挂在黯淡的墙壁上,黑白线条分明。昏黄的灯光就着窗外淡淡的月光,交织成一片混浊的世界。没有风,夏夜很闷热。蝉声还未到来。与一幅画对峙,夜深人静,我和它靠得很近,近到可以触摸故乡的温情。
从母亲的怀抱里走出来,走向更大的世界,十几年了,这座城市,这个房间,困住了我大片时光。长大了就会生出翅膀,就必须到更远的地方飞翔。我记住母亲的话。
故乡,是一个起点。我从起点出发,在坚固的城市林立的楼群间飞行,城市像一张网,网住我受伤的心,怎么飞,也找不到原路返回。故乡仿佛一座山重重地压在心头,母亲的话犹在耳边。故乡的穷,让我背负一生的漂泊。飞翔,真的是最大的抗争吗?
现在,面对这幅画,故乡隐约其中。
水波轻轻荡漾开来,闪着层叠的光,我在里面看到童年时自己的样子,母亲很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我忽然感觉像是一场梦。山水之间,那么久远的时光,都浮上来。我开始奔跑,穿过崎岖的山路,乡亲们朝我张望。绿树掩映之间,我终于看到自己的家,鸡鸭在房前屋后觅食,老黄狗蹲在门口,一切,依然熟悉的样子。
我曾找寻过无数出口,释放我对故乡的想念。酒。或者烟。或者萧瑟的街道上无声的飘荡。回忆,是一种无可名状的煎熬,在骨子里噬咬。然而,我却忽略了那幅画,那幅仿似故乡的山水画。
山水画在我的`视线中开始动起来,所有丢失的时光悉数返回。
父亲坐在堂屋,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清晨五点。这时会准时响起父亲的催促声:太阳都快出来了,还不起来?!我躺在床上扭着身子,极不情愿又不得不服从父亲的威严,快速穿好衣服,在墙角的旮旯里,眯着还未睡醒的眼睛摸索着那条再熟悉不过的牛鞭,光着脚丫牵着我的牛上山去。
许多孩子已经先到了。起早让牛吃清新的草,这是每家每户每天争先恐后要做的事。牛在前面吃草,孩子们在后面玩。阳光从天空洒下来,透过树丛,夹杂着清风里青草的芬芳。蜿蜒巍峨的大山,蓄满我无忧的童年。
大山以外会是什么样的世界。那些奇思怪想,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直通向远方。不断有人走出去,却再也没有回来。我听大人们讲他们的故事,模模糊糊的。
月亮升起又落下,雾霭把山林笼罩得越来越浓厚。翻开小人书,那时候,书里的神仙会来和我作伴,黑夜里,我们互相捉迷藏。他们把我的水彩笔带走了,我很伤心,以后我还用什么来描绘我的图画啊。
然后,大片大片的雨水落下来,流进村旁的小河。丰盈的雨水,很快就把我的童年拔高。父亲仍然抽着旱烟,却没了当年喊叫的底气。我看到他的额角日益沧桑的皱纹,像山道上雨水过后的蚯蚓,痛苦地扭曲着。
那个四季如春的山村,在我成长起来的岁月里,就真的不属于我?我站在低矮的老屋前,这片熟悉的土地,越来越亲切。我看到许多蛰伏的时光,在大山里明明灭灭,若隐若现,并最终沦为一种声音:走出去,才能脱离贫穷。恍惚中,迷茫的山路上,一辆一辆马车经过,远方没有尽头。望不见的山坡上,传来母亲空空的叹息。
现在,在陌生的城市里,月光下,花儿开的很灿烂,也很忧伤。谁在柏油马路上经过,踩不出半点足迹。那一段青涩的青春,成为故乡最幸福的怀念。
坐在这样一幅山水画里,潮水涨起来,让自己成舟。渡谁呢?也许谁也渡不了。画里画外,不是一个世界。从那些旧时光里苏醒,我需要找寻的,也许只是一种记忆,一种潜藏在内心始终如一的温暖,我需要它们一直陪伴着我,慰我伤痕,解我思念。在这个城市穿行,它们成为我最大的支撑,给我最为清澈的濯洗。
篇3:山水画
•教材思路:
用中国画水墨形式绘制的以大自然景物为主体的画称做山水画,做为独立题材的山水画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间产生了众多杰出的画家与精湛的作品,文化内涵更是博大精深,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极强的专业。短暂的一节课只能使学生对山水画的部分常识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激发对继承传统文化的欲望,本节课试图通过课件图片的赏析,提高审美素养,达成情感、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示范简略学习一点点叶树的画法,以达成操作目标。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主要艺术特点。
2、 了解和学习山水的笔墨技法,运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创作出一幅自己理想中的山水画。
3、 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 ,通过山水画的鉴赏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核心是创造意境,创造意境离不开空间, 塑造是创作山水画不可缺少的特殊造型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共同收集中国古代和现代山水画图片资料和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
学生:山水画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宣纸、颜料。
•教学过程: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 导入: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
(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
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2)、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
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作业要求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
篇4: 山水画
翻检几幅赠画,一幅山水画让我想起了画家H。眼前不禁浮现当初H说起与xx领导一起的故事,画作有几分功力,但远没有达到其彰显的俗名。画家、书法家傍权力,不知道当时是怀着何种厌恶的心情,听完其自我得意洋洋的显摆。从此恶了此人,不复再有任何联系。于我少了几分攀交“高雅”人士的心累,于人少了结交“俗人”的耐烦。
不管是画作、书法还是文字,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骨头。而这骨头最害怕的是被名利迷眼,所谓的文化人一旦热衷结交权贵,也就成了“气功大师”,累累“盛名”之下,满是铜臭与苟且的气息,软骨病是没治的,患了就会行动不遂,思想偏瘫。
书法家R起于军旅,开始写标语横幅,后来勤钻苦研。曾感其刻苦,写文盛赞。后来有一次参加某展会,非邀我为其认识的一位老师写点文字。老师长须唐装,有点化外“仙气”。酒席间大谈其曾经与某大师如何娱戏撰联,某巨富曾掷千金求其字。书法家也要吃饭睡觉,但如此显摆枉让那些书法担了“俗”的恶名。有人云:凡是需要证明的东西,大抵是不足于外人道的。回来直接告诉战友,写不出来,怕写的过程中恶心吐了。如果为其“恩师”写篇书法批评,倒是愿意效劳。战友气乐,后书法日渐成名,吾喜其字,却多是从报纸余角剪起供欣赏,不复求其字。
吃鸡蛋,没必要知道那只鸡长什么样子。但画作、书法这东西必须知作者之风骨,才能观艺术之大成。下笔金钱富贵权,仰脸下里巴人都不见。那几笔画和字,没得污了我的俗眼。所谓艺术,人艺也。有个蝈蝈笼子,是一位民间工艺师送我的,每常常欣赏其的精巧。价值几何?数十元也。有一次因官人趾高气扬,强要以银索取一件作品,老兄怒碎爱作。吾闻之深为敬佩,此艺术人格也。
笔者附庸风雅之俗固有,然却绝无趋服猛人之心。吾常自看人耀武扬威而心极鄙之,权力害人,金钱毁心。文化人固不甘清贫,然故清贫乐活,意应淡然也。吾辈仰文化人于高山仰止,却恶文痞于九渊之深。
篇5: 山水画
少年宫经常展示一些字画作品,我上完课以后都会欣赏这些字画,这次一副山水画深深吸引着我。
这幅画是竖着的,是根据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境画的。乍一看,四周都是云雾飘渺;看着这幅画,仿佛置身在一个人间仙境之中,无忧无虑、乐在其中。在画的左下角有块观望平台,平台上有一个小亭子,旁边站着两个人,一个人身着青衣,依头俯视着云海,观赏着云海起伏变化;他身旁站着一个身着红衣的人,他一手指着庐山瀑布,头冲着李白,好像是对李白说:李兄,看那瀑布多么气势磅礴!是啊,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看那条瀑布,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下来,给人一种豪情、洒脱的感觉。这瀑布被云层挡着,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又增添了一种神秘感。这山顶上的植物,虽说小,但还是被画家一笔一笔勾勒出来,你看那梅花花瓣,你还能依稀看清,你再看劲松的针叶,也被画家勾出来了,你不得不赞叹画家的技艺高超。这梅花的红、劲松的绿合一块使整幅画活了起来。我继续看着,我已经入了画,或者说画进入了我的灵魂,是我灵魂的一部分,我仿佛置身于那翻滚的云海和高高的山峰,并在此流连忘返。
我喜欢这幅画,它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大诗人李白所描述的意境,把欣赏者带入了风景优美如画的庐山。
篇6: 山水画
人杰地灵,自然是有许多名人了,宋文治就是绘画界里面的佼佼者。
宋文治199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养父养母在太仓西郊镇开小面店为生,后因为经营不善,日益败落,生活困难。幼时困苦的生活,对宋文治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造就他自强、自立、坚毅、奋发的性格。
宋文治上小学时,经常描摹香烟盒上印的《水浒》等古典人物画,初步萌发了对美术的兴趣。小学毕业时,他在学校美术课上成绩名列第一。
宋文治在国画方面取得成就,还是来自于勤奋刻苦的练习。宋文治小时候在县城书店购得《芥子园画谱》临摹习画,开始自学国画。观摩了张大千、齐白石、任伯年、吴湖帆、张石园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国画的兴趣。正是因为这些兴趣,宋文治日夜练习国画,不断购买可以临摹的材料,颜料不知用光了多少次,宣纸不知画没了多少次,蜡烛不知用完了多少根。一张张精美的画,都见证了宋文治所付出的不懈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宋文治的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宋文治在绘画界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但是他仍不忘谦虚好学,拜张石园学习“四王”,又拜吴湖帆为师学习宋元技法,并向陆俨少、朱屺瞻请益打下深厚的传统功底。后来又受到傅抱石、李可染等作品影响,博取众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60岁的他又受到张大千“泼彩”和其他新技法启发,山水画气息清新,妙趣横生。
宋文治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每一幅画都是精品,都获得了许多的奖项。文治山水,起首“四王”,后转益多师,笔墨融洽南北,骨力劲健,气势高迈,善作高远、深远之景;却又喜绘江南三月,风光旖旎,另具娴都之姿,在开创山水画新貌上有很大的声誉。
篇7: 山水画
从小,我便受艺术熏陶,是个热爱艺术的孩子。我喜欢音乐,热爱书法,更欣赏美丽的画作。今天,我看到了一幅山水写意画,这幅画是出自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之手,画得栩栩如生,让我忍不住想分享给大家。
接下来就让我来带大家领略一下这幅山水画吧。初看这幅画,我首先被山底下那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所吸引。小溪清可见底,荡起层层涟漪,我仿佛听到了那清脆的泉水声,让人心旷神怡,各种奇花异草在溪边上生存,互相依偎,美不胜收。我沉浸在画中无法自拔,忽然,小溪的源头上传来了阵阵琴声,正是伯牙和子期在青石上抚琴,伯牙弹着自己心里想着的乐曲,时缓,时急;时近,时远;时隐时现。子期则在仔细捉摸伯牙心里所想,二人一唱一和。这不正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吗?在他们旁边有一所小茅屋,依水而建,那应该就是伯牙和子期的住所吧,在最上面山顶已经耸入云霄,隐隐约约能看到山顶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陡峭的悬崖中有一条瀑布,波涛汹涌,湍急的河水在哗哗流淌,气势磅礴。
最吸引我的是山顶那一片松林,远远望去一片绿色,这就是所谓的万古长青吧。近处一看,每一棵树都如此不凡,彰显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苍劲挺拔,高耸入云,这些词语都不足以形容松林的奇观。瀑布西方的潭水,叮叮咚咚的流淌着,生生不息。
这幅山水画意境悠长,让我也萌生了想学国画的冲动,我下定决心将国画学好学精,只有创作才会更好的领略艺术之美,我想用自己的作品让国画走进世界艺术的殿堂。
国画的艺术让人叹为观止,我会带着对艺术的追求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篇8: 山水画
暑假期间,我一直跟着阮老师学画山水画。今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美术班上课。刚坐下,阮老师就走了进来,说:“通过前期我们对山石、树木、人物的练习,今天,大家把这三样组合在一起,画一幅画。大家可以从书上选择学过的来自由组合,自由发挥。”我听了,赶紧拿出老师前几天发的山水画专用笔,又拿出两个盘子,倒上淡墨和浓墨,之后,我便开始构思了。
我打开《芥子园画谱》,选择好要画的山、树和人,开始准备动笔了。书中“画树起手四岐法”中讲到“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里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成枯树。”我先用笔沾了淡墨,又在笔尖沾了一点浓墨,在画纸的右上方,自上而下开始画树干。树干极好画,只要用心就行了。可那树叶却不一样了,我用老师教的“小混点”画树叶。画树叶不仅要用心,还要慢慢地点,每一处都要点上才好看。不仅要点好,还要有浓淡区别,那样才不单调。画好这棵树,我又在画纸的左上方用“点杏树干法”画了两棵杏树。
画好树之后,就是石头了。画石头时笔一定不能太湿,越干越好,因为笔干才能画出石头那种粗糙的感觉。我按照老师教的画法,在画纸的左下方画了块大石头。
接着就是人物了,书中讲到“画山水中人物,须清如鹤,望如仙。不可带半点市井气,致为烟霞之玷。”我从书中选了“二人对酌山花开”画在画纸的中间位置。先从头画起,用笔尖慢慢地画,画了脸、鼻子、嘴、头发、上衣、手……
我时而浓墨泼洒,时而淡墨轻抹,时而工笔细描,丝毫不敢放松。随着笔落,两位好友在山花烂漫的山中相对而坐,开怀畅饮的画面跃然纸上。我突然想起李白的诗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篇9: 山水画
画始,画末,无不包涵着华丽的词藻、多彩的句章。它――山水画卷给我上了一堂缤纷的语文课。――题记
山川・壮丽之辞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是何等秀丽之色可以止息一个人那狂躁不安的心。山川,那一座座巍峨高耸云天,青树挺拔,云雾遮掩,飘然胜似仙境。四季之山,或青翠,或深沉。千古文人墨客无不为之震撼。
听,山川出声了,那是壮丽的言辞。
流水・婉约之辞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寥寥几笔,淋漓尽致地泼洒出了一幅清新的水墨画,又平添了几分愁绪,亦或是几多伤感。水是山永恒的依伴,却与山截然不同。水,是阴柔,是清新,是淡雅,是婉约。水是万物之灵,江南有了水,才有了脱俗与清秀,才有了这烟雨缭绕的传奇水乡;大自然有了水,才有了那幅豪放而不张扬,壮丽而不失清新的美丽画卷……
听,流水出声了,那是婉约的言辞。
大地・淳朴之辞
“我全部的诗歌,总是与土地一脉相承。”艾青眼中的大地,厚重而淳朴,宽容而沧桑。大地是母亲,无论是华夏儿女,还是碧眼西人,都是大地的儿女。自然的一切都在大地上孕育,春夏秋冬,霜冻严寒,它,始终默默奉献着。它的超凡脱俗少有人欣赏,人们看到的只有山水白云,但那些都是大地的美丽,还有更美的,是它的灵魂。
听,大地出声了,那是淳朴的言辞。
自然万物,不论风起风散,云卷云舒,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当你用心去聆听时,你会发现,它们都包含了华美的词句。这――山水画卷,便是一堂语文课,陶冶了你的心灵,洗涤了你的魂灵。
山水画卷也是一堂语文课。
听听吧……
篇10: 山水画
说起宜兴著名的画家,大家一定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徐悲鸿、吴冠中等闻名世界的绘画大师,但最让我熟悉的还是在我身边的山水画家―我的师公蒋焕余。
师公于1963年出生在名人故里――宜兴芳桥,他以前在宜兴市实验小学教过书,是我妈妈的师父,因此我尊称他为“师公”。师公非常爱画山水画,是个勤思善问的人。此外,师公还希望成为一个善良低调的人,故自号 “一善”,也自称 “阳羡布衣”。
师公在宜兴非常有名望,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次提到他,大家总会翘起大拇指“啧啧”赞叹。而他,不管外面有多热闹,都只是安静地在他的家里或工作室里专心致志地研究山水画。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师公的工作室找他,刚到门口的时候,侧耳一听,里面寂静无声,我还以为没人在呢,但是一进门,就看到他侧着身子作画的身影。只见他的面前摆着一大块木板,木板上还贴着一张米白色的宣纸,他一会儿紧紧地注视着眼前的宣纸,全神贯注地作画,一会儿又慢慢地闭上双眼,看似是在闭目养神,其实是在构思呢!我们刚到的时候,他只画了一小部分,可等我们放轻脚步,准备坐下来的时候,他已把那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高山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勾勒得栩栩如生,我和爸爸妈妈见了,都沉浸到那幅画的优美意境中去了。这时,他要换笔,一回头就看见了我们,于是,一声声“喝――茶,喝――茶”的招呼声便从他嘴里慢悠悠地说了出来,真像是在唱山歌呀!我差点儿笑出声来!
接着,师公放下毛笔,和我们聊起天来。我觉得师公说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趣味,和他说话,就像是在和快乐打交道,而欣赏他的山水画,就像是在和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仿佛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听见了潺潺的溪流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这就是我的师公,一个幽默风趣、有着艺术气息、留着山羊胡子的山水画家。
★ 《画山绣水》 4
【山水画的散文(通用10篇)】相关文章:
山水间与时光的散文2022-05-08
描写家乡山水优美散文2022-11-09
晓文的山水散文2023-11-06
静,极致的韵味的散文2022-09-18
晓文的山水的散文2022-07-25
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2023-01-03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2023-06-03
画山绣水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2022-09-15
古老的宋都散文2022-08-15
听听那冷雨 赏析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