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学实录(精选4篇)由网友“lixiang”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学实录,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学实录
一、课堂导入
师:上节课孔子在谈到人的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提到“鸟兽不可与同群”,同学们还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同声)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
师:对了。人是社会性的,不能够离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我们理应为社会做贡献。可是我们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性格。鉴于这种矛盾,人与人之间到底如何相处融洽,和谐共存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今天的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去寻找答案。
二、师生齐读课文
师:翻开课本第四课,我们齐读一遍课文。(师生齐读,字准、音正)
三、教师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利用活动黑板明确本节课三个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体会“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四、学生展示环节
师:下面把课堂交给同学们,开始今天的展示
(一)“霸王花组”展示人:(走上讲台)我们组给大家展示的问题是合作探究一‘文章中有几个人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文中有几个人阐述对仁的看法?’
展示人:有四个弟子向孔子问‘仁’,他们分别是颜渊、仲弓、樊迟、子贡;文中有两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看法,分别是孔子和曾子。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和补充?
学生1:(起立)你展示太简单了。孔子对四个弟子是怎么回答的?
展示人:答案分别在课文的1、2、3、4则。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仁;爱人、知人为仁;恕就是仁,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学生2:我给大家补充一下,爱人的含义。它是古今异义的,古义指关爱他人,与今义的指称丈夫或妻子的爱人不同
学生3:(起立)为什么孔子回答四个弟子同样的“什么是仁”的问题,答案都不一样啊?
(展示人面有难色,同学们被这个问题问住了)
学生4:(起立)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孔子回答弟子的问题经常是这样的,他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给予不同的指导,所以答案也是不一样的。
学生5:啊,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孔子因材施教。
(同学们掌声)
师:同学们都能认真看书积极思考,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是难能可贵。因材施教的推论不无道理。
师:我们知道《论语》本身就是语录体,每篇文字都都可看作是是孔子教学的课堂实录。下面咱们让同学们模仿孔子和弟子的对话,演示两千年前的课堂如何?
学生6:(很快的起立)我来演孔子。
学生7:我来演学生。
师:你们俩演哪一段?演个短点的吧第4则,尽量脱稿。
学生7:老师,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
学生6:一个字啊,让我想想啊(假装捋胡须,停顿)。那就是“恕”吧,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学们掌声)
师:好的,学生谦逊、恭敬,老师睿智。请点评小组为展示组的展示点评
点评人1:展示板书工整给40分;讲解刚开始有点紧张,能做到脱稿展示,语言流畅。为了表示鼓励给他们组满分80分。
师:那老师给你们点评组······(话音未落,学生都喊‘40分’ ‘满分’)满分40.
(二)“略懂组”展示人:(走上讲台)我们组给大家展示合作探究二:儒家思想仁的具体含义,也就是什么是仁?
“略懂组”展示人:根据文章我们组将“仁”的表述如下,我用原文回答的(配合板书):
(1)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爱人、知人为仁(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4)恕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展示人:我再给大家解释一下意思。
(展示人对原文的仁的含义进行翻译)
展示人: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
学生8:还是不太明白最后一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什么意思。
学生9: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同一个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讲不就是己欲的要施于人吗?
学生10:不一样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有仁心的人想做到的人都能做到;己欲的要施于人,面对自己想要的还要考虑到别人那就太伟大了。应该很少有人做到,甚至它就是个理想的状态。
师:这位同学分析很有道理。第二者的境界比起第一个来真是高很多。但两者有一点精神是共同的,那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师:我还要给大家补充一点的是,同学们对照一下展示组的板书,老师在第1条中想强调一个“己”字,2、3、4、5条中强调一个“人”字(教师在“己”“ 人”字上分别作标记)。同学们能不能看出来我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思索)
学生11:看出来了,孔子先说了自己与自己相处时克制自己,做到自觉;又讲到与人交往,立身处世怎样做到仁,是两个不同的角度。
师:同学们很聪明,分析的很好。请点评组为这组的展示做一个点评。
点评人2:本组板书优于前一组,非常具有条理性,给40分。讲解教态大方,表达清晰可见对课本内容掌握情况很好,准备充分,给满分80分。
(学生掌声)
师:点评人声音洪亮,客观公正点评详细,老师给点评组满分40.
师:我们了解了儒家仁德,它的道德价值观对我们现实的生活依然有指导意义,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仁呢?请最后一个展示小组。
(三) “优秀小青年组”展示人:(走上讲台)不管对照孔子的任何一条关于仁的表述我们都可以去追求到仁。比如讲到“克己复礼”,我们去旅游观光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们就要想到克制自己不去破坏污染。
学生12:比如我们就不能往校园里扔垃圾
学生13:关心有困难的同学,见到老师尊敬的打招呼······
学生14:食堂打饭不插队,这也是仁啊
(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场面热闹。同学们还扩展了“僧人割肉喂鹰的故事”)
展示人:我想找一个同学帮我念一下文章第6则,并翻译一下。
学生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仁离我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到我的身边了。”
展示人:这也是我最后想要总结送给大家的话,仁离我们不遥远只要我们愿意追求仁就会来到你我的身边。(全班掌声)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以“仁”做为我们的班级公约,发扬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精神,升华人性的内在潜能在我们的班级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请点评组给出点评。
点评人3:板书工整,以提纲的形式,符合这道题目的特点,但我认为还要再好一些给39分。展示人思维开阔,讲解收放自如,但他小动作较多,用手上的东西不停敲打黑板,给39分。
师:点评人很细心观察,点评客观全面,并能提出中肯的意见。我给点评人满分40.
师:现在为止我们的展示内容告一段落。同学们的表现老师相当满意。
学生16:(起立)老师,我不是咱们班的课代表但我想总结一下这节课。
师:好啊,我也正想总结,那就请你给我们说说。
学生16:今天的课我们的三个学习目标都得到了落实。三位展示人教态大方,声音洪亮,脱稿展示,能与同学间产生互动,可见准备充分,能成为优秀小组的我觉得是“略懂组”。优秀个人是霍长涛同学。
学生17:优秀小组是我们组
学生18:是我们小青年组
学生19:我们点评组也很不错啊,点评都是满分。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给我这个当老师的很多启示,今天的优秀属于我们全班,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
(全班掌声)
四、当堂检测
师:今天的当堂检测,我们来分析两个句子。第一个“仁以为己任”句式上的特点。
(板书“仁以为己任”)
(有小部分学生小声说宾语前置,大部分同学没反应)
学生20:这个句子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师: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
学生20:这个句子翻译一下应该是“把仁作为自己的任务”,其中“以为”的意思是“把······作为”,“仁”作为介词“把”的宾语放在前面,所以是宾语提前。
师:同学们明白没有?(学生齐声“明白”)
师:讲解相当到位,你掌握很透彻,老师讲也不过如此,请坐下。我们来看下一个题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板书)中的“立”字的用法。
学生21:是使动用法。翻译成“使······立”,放在句中就是“自己想要站立就要使别人站立”
师:非常好,那么后半句有没有类似的用法?(学生思索)
学生全体:是达人的达,使别人通达,也是使动用法。
师:好的,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那我们再找两个句子,老师写在黑板上。看看老师想强调那个字
(板书):烛之武退秦师
春风又绿江南岸
学生全体:(口中小声念,思考)第一个是退字,第二个是绿字。
师:看来大家掌握不错啊。那我们最后再总结一下,四个使动用法中有三个是动词的使动,有一个绿是名词的使动。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啊。(同学们点头或答是的)
师:第四课集中学习我们就告一段落了。下面我们分发下节课导学案(课代表分发导学案)。我来明确下节课的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通假字标注,难读字查字典;
2、背诵3、4、7则;
3、参看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4、完成《优化方案》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和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学生自由预习)
篇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2、了解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良后果;
3、懂得什么是换位思考;
4、知道相互支持的具体表现及要求;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表达自己的宽容;
2、学会助人、乐于助人;
三、德育目标
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与人交往中懂得相互之间需要帮助与支持,从而为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打下较好的基础。
重点: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难点:在生活中怎样做到宽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展开话题
古代的前贤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幽默隽永的妙语箴言。这些格言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这千万条格言中的一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这句话的被人们熟知和推崇的程度。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和实践前贤的至理名言。请大家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二、师生互动,展开活动
【教师提问】:有谁愿意根据动画片意境编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孙叔敖的人,小时候,他在路上见到一条两头蛇,赶快把蛇杀死并且深深地埋起来。当时传说见到这种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孙叔敖哭着告诉妈妈。妈妈问他:“那条蛇现在在哪里?”他回答说:“怕它再害别人,已经把它杀死埋起来了。”妈妈说:“你有帮助别人的心,老天必然会保佑你。”后来,孙叔敖不但没有死去,长大后还做了楚国的名臣。
【教师提问】:你能想象出当时孙叔敖见到两头蛇时的情景吗?请你描述一下他当时的心情。
【教师提问】:你觉得孙叔敖妈妈的话有道理吗?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孙叔敖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教师提问】:从孙叔敖的这种举动中你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品德?
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讲述】:孙叔敖见到两头蛇心情很不好,但他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他自己碰到的不顺心的事情,不希望别人也遇到,在自己遇见麻烦后常替别人着想。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站在他人位置上思考问题,常替别人着想。
心灵剧场:(选三位同学演一演)
人物:李勇朋友王小海同学甲
故事梗概:李勇号称班里的“大哥”,好讲哥们义气,平时待他的朋友也不错。一天中午,李勇与班里的一位同学因意见不一致而发生争执,并一时气愤地将那位同学推倒在地。他的好朋友王小海觉得李勇有点过分,下课后便去安慰了那位同学。这令李勇非常恼怒。他想:我对王小海不错,可他居然去帮助别人,太不够朋友了。于是他扬言今后与王小海势不两立。
【教师提问】:李勇为什么气恼?
【教师提问】:李勇这么做有什么不良影响?
【教师提问】:如果换位思考,假如李勇是王小海他会怎么想?假如李勇是被推倒的那位同学他会怎么想?
猜一猜:故事会怎么继续下去?(鼓励同学多设想几种结局。)
【教师提问】:造成这几种不同结局的原因何在?
【教师讲述】: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想一想,多记住他人的帮助,克服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中千万不能己所不欲,却施于人,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损人利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非常自私的一种做法。我们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充满阳光,日子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我来做选择
1、考试后,全班谁的成绩最好,最好成绩是多少,你总是:
A特别感兴趣,因为这关系到我的排名
B无所谓
C寻找自己与同学们之间的差距
D恨那些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
2、在你帮助别人后,会有这种感觉:
A很自豪,觉得自己生活得有价值
B很后悔,觉得自己吃亏了
C很自然,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这样
D下次一定找机会让他帮我
探究话题,价值引导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8材料。
【教师提问】:在你看来吉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否欣赏马沙的做法?你又是怎样看待马沙其人的?
【学生回答】:吉伯是个乐于助人而又性格急躁的人,马沙是个知恩图报,心胸开阔的人,他有着一颗宽容的心。
【教师提问】:当你受到委曲、被人误解时,你是怎么做的?
你如何表达你的宽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宽容其实就是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坦诚相待,主动沟通;正视缺点,自我提高。刚刚这几位同学就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宽容之心,这就十分难得。
【教师小结】:生活在团体中,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真正地学会了换位思考,那么我们就是拥有善良之心的人,我们就是一个能扶危帮困的人,那么,我们就能在危难之时显身手,既帮助别人又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欣赏歌曲《好汉歌》
【教师提问】:你最欣赏歌词中哪几句?能不能试着唱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我最欣赏开头两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学生回答】:我最喜欢“世界需要热心肠”这句。
【教师提问】:能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在生活中,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任何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教师提问】:你觉得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他人?
【学生回答】:一个会心微笑
【学生回答】:一句真诚的安慰
【学生回答】:一次无私的帮助
【学生回答】:一句真挚的祝福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能小结出相互支持的表现吗?
【学生回答】:待人和善、关心他人,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企求回报;以实际行动帮助别人。
读读议议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能小结出相互支持的表现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指名两学生配乐朗诵《盲人点灯笼》)
【教师提问】:阅读“盲人点灯笼”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发挥谈感想)
【教师小结】:人应该尽力去帮助别人,同时也不应一味拒绝别人的帮助,适当接受别人帮助,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他人所付出的爱的承认。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不愿意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切记不可“己所不欲,却施于人”。
复习巩固:你曾经不能释怀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时的想法是怎样的?用换位思考,你现在会怎样想?
板书设计:
一、换位思考
1、换位思考能保持乐观心态,坦然面对生活
2、换位思考能感受到团结和睦的力量
3、换位思考要求克服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
4、学会表达宽容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坦诚相待,主动沟通;
正视缺点,自我提高。
二、相互支持
1、相互支持的表现
2、相互支持的作用
教学后记:我之所以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初的意图是想跳出以往上课的套路和框架,给自己一片全新的天地,自由地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经过较充分的准备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我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这只是初次尝试,整堂课有闪光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一、成功经验
1、围绕教学重点,借助信息技术,选取有意义、有启发、有深度的视频片断和文字材料,通过观看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丰富,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3、思想品德课堂留出协作讨论和自由辩论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许多回答都闪光之处,可见这种方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力求面面俱到,反而削弱了重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课堂上,必须去粗取精,讲解详略得当。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较多地由老师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较少,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篇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要点: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1、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
2、教学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 fán 皋陶gāo、yáo 弘毅hóng 枉 wǎng
学生集体诵读。(活跃课堂氛围)
其实,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赞许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靠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详情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资质愚钝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实行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字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担忧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贫困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 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2)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文言句式:(1)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2)选于众 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置句
(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5、注意特殊词语的用法。
诸、其
三、疏通文意,理解语句的大概意思。
1、【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4、【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5、【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6、【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7、【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8、【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9、【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四、文本解读: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1、什么是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
2、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陈秀金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
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五、作业
1、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2、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篇4:《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文版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文版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2、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点理解思路:“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从而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四、课时安排:1.5课时(0.5为预习检测,达到认知、技能目标,本课时为1)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什么是仁,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论语》里的仁爱之道,其实两万多字的《论语》里翻下来,仁这一个字,被提到前后有109处,可以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那么究竟什么是仁爱呢?说起来简单,学生问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两个字,爱人。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但就这两个字体会起来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民间有个说法,你别看这个字就四画,单立人一个二,所以叫做二人成仁。什么意思呢?就是仁爱,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自我的状态,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这个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的关系中能看出来是否仁爱。
下面,我们通过《论语》第四章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泛读,学生听读,标准字音,听清断句。
2、学生自由诵读三遍后齐读一遍。
3、和学生一起明确文言知识并且翻译文段。
重点词:
(1)克己复礼为仁 克:克制。
(2)天下归仁焉 归:称许,赞许。
(3)请问其目 目:条目,详情。请:请求对方做某事;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4)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不敏:资质愚钝;事:实践,实行。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自身,自己。
(6)樊迟未达 达:明白,理解。
(7)问知 知通智。
(8)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安排、安置;直,形做名;枉,形做名。
(9)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文言句式:
(1)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2)选于众 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置句
(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翻译: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完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颜渊虽然资质愚钝,但愿意实践这些话。”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待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庄重。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文今译]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的身上。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古文今译]孔子说:“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古文今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三)文本解读:
(1)文章中有几个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文章中有几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看法?
明确: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颜渊、仲弓、樊迟、子贡。有两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理解,即孔子和曾子。
(2)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
(尽量使用实例) (整体感知文本)
教师点拨: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一下三个问题的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重点句)。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A、什么是仁?
B、怎样做才能达到“仁”?
C、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4)学生活动: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5)教师和学生共同概括:
好,还是回到刚才的三个问题,大家用最简约的语言概括一下三个问题的答案?
A、什么是仁?
明确: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
明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
明确: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身体力行谈“仁”
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具体的实例谈谈你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理解?或是不自觉的践行“仁”,抑或是某一言行悖拗了“仁”的内涵?由此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或可以这样提问
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四)“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有些人总以为上苍欠他的,父母的呵护、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真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视恩情如草芥,背信弃义却毫无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荡然无存,其实内心的真诚感恩也是“爱人”的一种温暖的表现。
爱人即 感恩,它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拥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荡涤灵魂;同时感恩之心又有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与呵护。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缺乏“爱人”的表现:对父母辛苦的无动于衷、对老师付出的漠然置之、对动物受伤的冷眼相待、对别人危难的缺乏同情、对民族忧患的缺乏关注……
我来讲几个小故事,让大家体会“爱人”的内涵。
一.为何国王把王位传给第三个儿子?
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二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支撑他们。”三儿子:“我只想把您当做一位平凡的父亲,永远放在我心里。”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第三个儿子。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
--感恩需要真诚,它应该来自心灵的深处。
二、小女孩为何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老师正在做一次如何感恩父母的调查。一个同学马上说:“等我长大的时候,我要送一套很大很大的别墅给他们。”其他的同学露出惊奇和羡慕的目光。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我要请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南极的冰川和北极的极光就是我送给他们的礼物!”其他的同学传出不小的赞叹声。只有一个女孩怯怯地说:“我要给妈妈洗头,让……让她的长发飘逸起来……”空气在这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心跳声。“为什么?”老师不解地问。“在一次车祸中,妈妈的双手致残了,只有我给她洗头……对妈妈来说,洗头是种幸福!”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
--感恩需要爱,它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
感恩需要细心呵护,它应该来自平凡的生活。
三、奥运会冠军顾俊的感人之处何在?
《江南时报》报道,载誉归来的奥运会冠军顾俊回到家乡无锡,得知父亲顾德元所在的无锡第四纺织机械厂正遇到贷款难题,便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16枚金牌,给父亲拿去作为贷款抵押。如今,这家企业蒸蒸日上。当职工们共拿出20万元奖励她时,顾俊却说:“我为家乡人民做些事情是应该的……没有家乡的哺育,就没有我的今天。”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
--感恩需要提升境界,它应该来自博大的胸怀。
四、国手拒绝回国原因哪般?
釜山亚运会之前,中国篮球协会召回在美国打球的'王治郅,准备将他与姚明、巴特尔组成固若金汤的防线。然而,由于害怕经济利益受到损失,这位无人能替的国手最终没有回国效力。比赛的结果可以想象,我们以几分之差屈居亚军……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总结出的是:
--感恩应该远离冷漠,拒绝自私,对心胸狭窄勇敢地说“不”。
【素材积累】
一、名人名言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3、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谚语
4、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英萨克雷
5、“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文立芳
6、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点温暖。 --巴金
二、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3、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卢照邻
4、父 兮 生 我,母 兮 鞠 我,拊 我 畜 我 ,长 我 育 我 ,顾 我 复 我 ,出 入 腹 我。(其大意是说:父生我,母哺育我。爱抚我护持我,养我长大教育我。照顾我挂念我,出门进门想着我。) --《诗经-小雅》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阿姨叔叔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五)教师总结:
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六)课堂作业
学习了本章节,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结合你对 “仁”理解,拟一份面向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倡议大家都能以“仁”为行动准则,积极投身到和谐一中的建设中来。
要求:1.字数不少于400字。2.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
(七)板书:
克己复礼
对己 谨慎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仁
爱人
对人
知人
课外拓展:
1、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 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 '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2、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课堂训练
一、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如下重点词语。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_______ 皋陶_______ 弘毅_______ 枉_______
(提示:fán、gāo、yáo、hóng、wǎng)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_
(提示:(1)赞许(2)靠(3)详情(4)资质愚钝(5)实行(6)字(7)担忧(8)比方(9)抱负远大,意志坚强(10)停止(11)贫困(12)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2)举直错诸枉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4)知者利仁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提示:(1)'知'通'智'(2)'错'通'措'(3)'乡'通'向'(4)'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5、注意特殊词语的用法。
诸、其
王海荣
★ 《周而不比》教案
★ 千字文全文
★ 千字文教学计划
★ 千字文翻译
★ 千字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学实录(精选4篇)】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2023-12-04
千字文的注释及解释2023-09-25
论语教学方案2022-10-02
初中班主任总结2023-10-10
1000字读书心得优秀作文2023-12-06
党校学习个人心得总结范文2022-11-06
《列子》教学实录2023-08-08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范文2022-05-06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优秀教学反思2023-03-24
京大物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