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探(推荐7篇)由网友“瑞娴峰”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探,希望大家喜欢。
篇1: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探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探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摘要]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原有的会计制度难以满足不同事业单位的要求,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面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文章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事业改革和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原有的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难以满足不同的事业单位的需求。新制度继承了原制度中实践效果较好的部分,全面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新制度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处理方法,既能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需要,又有助于体现事业单位在资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相关资产的价值和损耗情况,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依据。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规范是单位的效益和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有效保障,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资产购置、核销和清查等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购置及处置不按规定程序办事,也不及时与财务部门对账,不按正常的资产清查程序进行。固定资产购入的时间与财务记账时间不一致,部分固定资产漏记。负责固定资产的专门人员没能做到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盘点工作,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处置资产时,不办手续,有些单位只经主要领导决定后擅自定价出售;对于挑拨、接受捐赠等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制度应纳入单位固定资产账目核算,但尚未在账面上反映出来。对失去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长期积压,挂在财务账上,虚增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影响了固定资产的报废。
12管理机制不到位,管理权责不明
有些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没有细化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部门之间权责不分明,缺乏各部门之间协调统一。在资产管理核算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和依据。有些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就算设立了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履行该部门的职责,财务部门只进行资产的账务处理,资产使用人具体保管和使用,容易造成管理和使用脱节,影响资产的管理效率。
13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各项基本建设工程存在自身的一套会计核算体系,基建工程的固定资产大型维修支出也未重新列入固定资产价值,这样使得很多基建项目脱离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之外,无法反映单位全部资产状况。形成一单位两个会计主体,两套账,两套报表,与现代会计准则相冲突。旧制度中固定资产只按历史成本核算入账,中间不计提折旧,也不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固定资产有日常使用损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净值相差会越来越大,一些本已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一直按原值挂在账面上,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价值虚高,无法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
14固定资产管理没有使用现代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
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应当作为无形资产核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使用更加先进的资产管理软件。但由于某些单位管理技术手段更新缓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没有设置无形资产,而财务部门根据新制度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这样造成两部门对同一资产做出不同的分类,限于固定资产管理涉及部门的复杂性,相关的关系部门不够协调统一,固定资产的财和物两套管理系统各自孤立,各类别的固定资产存在差异,加上管理中存在数据处理不及时,造成固定资产账和实物账无法核对。
二、新会计制度改变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
新制度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21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些技术设备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导致已购入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急剧下降。固定资产本身存在随着日常的使用、闲置会产生有形、无形的损耗。按照旧制度,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净值相差甚大,会计信息长期处于不真实的状态,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各个时期内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可以有效地摸清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期末净值,为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理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22有利于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在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基本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这样可以较好地记录固定资产的信息。但是,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全过程管理体系。各部门都按照自身的需求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容易导致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也容易导致部分固定资产闲置,影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进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以促进资产管理部门更加详细地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可以更好地审查各部门固定资产购置计划,这样就减少了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节约资金,同时也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于各部门闲置的固定资产的调配,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实现闲置资产的部门间的转移,既可以减轻闲置固定资产管理方的管理压力,又可以有效减少固定资产的浪费。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与相关固定资产管理规定配合使用,可以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约束,促使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权责明确,减少固定资产的不必要减值与闲置,提高使用效率。
三、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单位资产管理领导应树立依法管理的意识,树立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资产管理部门应大力宣传新政策的变化,让员工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资产管理纳入绩效考评制度,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资产本身及其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促进资产绩效不断提升的过程。在绩效程序的设置上,可具体到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处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不同部门有不同的绩效管理。
篇2:新制度下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论文
新制度下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必须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了适应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事业单位在新制度下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
一、尽快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工作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资产管理动态化、预算编制科学化的重要工具。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一)现有资产信息系统存在不足
1.系统只有“批量录入”功能没有批量删除功能。批量固定资产在批量录入后发现错误,只能逐一进行修改删除。
2.将批量卡片删除后,批量增加新修改的卡片,原有的资产编号重新生成,需要重新粘贴资产条码,工作量大。
3.系统中部分固定资产分类不便查找,分类名称与资产名称有出入,分类不明确。一旦录入后发现类别选错,必须删除,重新录入,不便修改。
4.资产信息系统不以年度为周期,为累计金额。追加资产价值时,原有卡片原值自动更改,年末与账务系统不便对账。
5.系统没有财务软件接口。实行电算化的单位,在资产系统录入后,在财务软件中无法看到,月末资产系统和财务系统需要人工对账,不能自动复核。
(二)尽快完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
信息系统升级工作既是进一步实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创新资产管理模式、深化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资产清查工作成果,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资产管理系统升级后,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动态审核或审批,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上线运行一段时间后,资产管理效率会大大提高。另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后,会解决信息系统一期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资产系统二期的部署实施,对于进一步摸清家底、规范流程、实现动态监管、降低单位运行成本有重要意义。可以在技术上实现资产数据与政府采购数据、国库支付数据等的互通互用,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国库支付管理等财政业务的融合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优化管理流程,逐步实现资产管理由事后监管到事前事中监管的转变,从而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资产的不合理使用和国有资产流失行为的发生。
二、尽快调整“固定资产”要素,使新旧制度衔接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关于“固定资产”要素的变动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对固定资产分类进行了调整,即把“房屋和建筑物”调整为“房屋及构筑物”、把“一般设备”调整为“通用设备”、把“图书”调整为“图书、档案”、把“其他固定资产”调整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2.是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即通用设备由500元提高到1 000元、专用设备从 800 元提高到 1 500 元;3.是把“固定基金”修订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4.是引入“折旧”因素; 5.是明确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户的核算内容更能体现财政改革和业务处理的需要。正是由于“固定资产”变化较大,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这些变化,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其中,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目的就在于适应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需要,而形式上却采取了“虚提”的方式,即计提的折旧额不直接计入“支出或费用”,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年初,适用新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根据新的固定资产标准对现有固定资产逐项进行重分类,并做账项调整。新制度规定:凡达不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均列入“存货”管理,并要求各单位重新确定固定资产目录。据此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按照新制度规定的标准转为存货。转账时,应当根据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及其明细账进行分析调整。
(二)账项调整
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将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1.对达不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转为“存货”,账务处理为:借“存货——种类(或规格、报告地点)”、贷“固定资产——类别 (或项目、使用部门) ”,同时,借“固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
2.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账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新)”、贷“固定资产(旧)”。
3.把原账中“固定基金”账户余额——次全部转入新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账户,账务处理为:借“固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通过上述账项调整后的余额可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项目的年初余额。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这一处理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
三、开展产权登记工作,推动资产管理迈上新台阶
产权登记是一项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资产管理区别于其它财政和财务管理活动的主要特征。开展产权登记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事业资产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和企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产权登记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推动作用。
(一)产权登记工作要密切联系事业资产管理的其他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产权登记工作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及部门预决算等工作的衔接与配合,建立相关数据之间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做好与相关各部门的沟通,增强产权登记工作的强制性。
(二)发挥产权登记的功能和作用。产权登记是夯实资产管理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产权登记工作获得的事业单位信息及事业资产信息,应当成为办理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其他资产管理事项的重要依据。
(三) 产权登记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产权登记,对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的基本信息、资产总额、法人结构等明细情况进行登记并核发证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摸清家底、明晰产权、明确责任的过程。开展产权登记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开展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
1.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是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一方面,机制自身的`运行需要充分借助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依托资产精细化的管理、具备专业化协调配合运行机制、建立一系列工作规范;另一方面,机制运行需要依托与支撑的财政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其他各项工作,应在制度、管理、信息化等方面进一步的规范和细化,协调同步、协同配合。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所具有和体现的协同性、技术性、规范性、集约性、效率性、效益性,从本质上契合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所提出的“精益理念、集约管理、注重效益”核心要求,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2.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是实现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的一种有效形式。首先,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变分散使用为集约化的集中使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其次,资产的共享共用作为中间环节,联系着配置和处置两端;一方面,在资产配置环节,可以避免不同部门、不同单位重复配置和构建;另一方面在资产处置环节,可物尽其用,避免随意处置。这就抓住了资产流转和运营的源头和终端,减少了浪费,节省了资产配置的资金。再次,将公共资产开放给社会使用,或者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利用共享,不仅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更是发挥了资产的社会效益。
3.以我院为例,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历时1年的时间筹划完成,已于7月进行试运行。平台是针对辽宁省农科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而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通过对院内大型仪器设备资源进行整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开放共享,以提高现有仪器设备利用率,为仪器设备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五、加强事业单位资产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
资产管理部门要重视选拔、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的资产管理工作队伍。资产管理工作者也要适应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资产管理方式,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担负的重要职责,对单位资产的家底要清、情况要明,及时提出资产购置、配备、处置等合理意见,保证资产的合理有效使用。针对不同单位性质,在确保资产安全完整的同时,调整和优化资产的结构、布局,对公益性单位的资产要发挥好资产的使用价值,对单位的资产要提高资产价值和使用效率。
新形势下如何管好用好资产是提高科学事业单位履职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自身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好资产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事业单位运行成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3: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进步,企业资产规模日益壮大,为了有效地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地增加,政府对于会计制度也制定了新的标准要求,新会计制度是基于企业的科学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出来的,因此对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冲击较大。
文章基于当前各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新模式现状对新会计制度给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再在此基础上探讨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管理模式
大部分情况下,财务决策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而爱物决策又是以会计信息为主要依据做出的。
,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制度,其中在对会计行为进行明确规定的部分,重点提及了合并财务报表与分布报告等内容。
可见,新的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模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借此加强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研究,从而使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新会计制度相适应,以提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的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新会计制度概述
会计制度(accountingsystem)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
如果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进行会计工作所遵循的必要的规则,由我国国务院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颁布,实施的会计制度对于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规范经济及保证税法的实施,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会计制度也随之做出了改变。
对会计制度在功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制度在为财务考核提供指标的同时,也能更加直观的表现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从而判断出经营现状,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在数据层面上提供指引。
新会计制度,对于强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巨大作用。
另一方面,新会计制度作为一中变革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需要不断修正之处,比如,其中有一些硬性的要求会给企业带来负担,提高了企业的日常营运成本。
但总体来讲,不管是从国家颁布,强制实施的层面还是从适应企业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新会计制度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
二、新会计制度实施的意义
1.改善财务管理环境
作为现代化企业日常营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财务管理工作,掌握着企业的资金流,管理着企业的资产,是十分特殊的一环。
因此,只有规范财务管理才能把握企业资本运用的真实情况,合理规划资金运用情况,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
所以,新会计制度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
其次,新会计制度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针对解决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新会计制度,都切实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篇4: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相对传统的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故需加大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速度,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以在推动事业单位发展速度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但从实际情况来讲,因不重视预算管理、综合素质低、新旧会计制度未衔接等因素的存在,影响新会计制度的落实效果,降低财务管理水平。
下面,本文从新旧会计制度差异、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现状出发,总结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一、新旧会计制度差异
一是实质重于形式。
事业单位的会计计算中,普遍存在法律形式、经济实质不符合情况,间接导致会计计算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而新会计制度补充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过度强调会计制度作用,这是传统会计制度不存在的;二是适用范围不同。
新会计制度是一种通用的核算制度,最为主要的工作是统一不同企业的经济信息,便于更好比对、分析不同领域和企业信息;而旧会计制度则是一种无法有效汇总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的会计制度,缺乏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三是资产价值更符合实际。
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各项财政资金获得过程中需按照实际成本计算。
新会计制度规定,若财政资金出现减值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减值准备工作,这是对会计成本的改进,不但能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决断能力,还能提高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二、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现状
(一)不重视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经营过程中,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是提高会计质量的关键。
但从实际情况上来讲,事业单位的部分工作人员不够重视预算管理,即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但因未将其落实到底,导致无法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功能,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管理结果,加大资金的流失总量。
(二)新旧会计制度未有效衔接
在相对传统会计制度的影响下,无法按照相应标准、制度整理账目,且以往的账目也不准确。
因此,新会计制度的应用过程中,原本账目得不到精确性的处理,阻碍着新会计制度的正常应用。
(三)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是相对主要的参与者,然因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工作人员未及时掌握相对全面的财务管理知识,无法全方位的了解管理信息,间接导致其出现违规情况。
同时,因部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缺乏,影响会计制度的良好落实,阻碍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运行。
三、新会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增加新会计制度的认识
新会计制度的应用在给事业单位带来良好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发生该现象原因和新会计制度认知度不足相关。
因此,需加大新会计制度的宣讲、普及力度,促使每位财务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该制度,便于日后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标准,将其落实到事业单位各部门,以实现最终的管理目的。
(二)健全财务预算体制
在经济水平不断上涨的现阶段,相对传统的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某种程度上阻碍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应健全财务预算体制,从财务预算内容着手促进预算体制的改革。
(三)加强预算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应积极转变预算管理理念,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知度。
事业单位领导应以身作则,充分了解预算管理重要性,将其作为战略性工作。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结合单位具体情况,严格遵循统筹兼顾、收支平衡的原则,优化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
同时,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将其纳入预算管理工作全过程,以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
通过评估结果的合理使用,更好完善事业单位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相对传统的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需求,降低资金利用率。
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得知,不重视预算管理、缺乏财务控制和预测、新旧会计制度未有效衔接、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等是新会计制度下较为常见的问题,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因此,需加大新会计制度的分析力度,从增加新会计制度的认识、健全财务预算体制、健全财务预算体制、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措施着手,以在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同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安容.浅谈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14(27):119-120
[2]郑姗.浅析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5(36):197-198
[3]谢新景.新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3,29(18):162-163.
篇5:浅论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管理论文
浅论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管理论文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成本控制是按照经科学论证的成本预算方案对成本构成的一切消耗进行严格的分析、考核与监督,及时纠正偏差,发展有利差异,避免成本支出超出预算。就目前看,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方法应用较为普遍,就是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分阶段进行控制,实现对成本支出的全程控制。成本核算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对内:完善科室考核机制,降低成本支出,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外:满足医疗改革及新医院会计制度需要,适应医疗市场多元化,为患者提供优质低耗服务,同时也为医院财政补偿提供依据。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控制都做了明确规定,为医疗成本的分摊与核算提供了口径一致、可验证的数据,为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第一,科学预测成本预算及材料消耗、领用等方面漏洞,弃用以往“以领代支”计算方式,消除成本支出监管死角;第二,依据新医院会计制度相关规定,需全面核算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其中对科室采取全成本核算,按“收益分摊原则”在非收入性科室和收入性科室之间建立成本关系,力求客观、全面反映各科室盈亏。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绩效管理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使得医院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传统的对成本的分摊核算满足不了新医院会计制度需要,适应不了医疗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此,除了对医院成本核算做出一些突破之外,还要求通过绩效考核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基于这样一种背景,提出以平衡积分卡为考核指标,对医院各科室的运营效益及医疗状况进行量化考核,给予客观评价。平衡积分卡有四个维度,分别是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学习与成本维度,根据这四个维度对医院不同科室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实行全科室考核,基、中、高层人员均在考核范畴,避免只考核业务层,促进全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绩效考核方案具体如下:
(一)考核组织
以院长为组长,由财务科、人事科等人员为成员,成立原级别的绩效考核组织,确保组织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此外,各科室也可以成立以本科室负责人为组长的`科室级别的绩效考核组织。
(二)考核项目
主要有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管理协作。在绩效上,主要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来评定;在工作态度上,依据责任心、纪律性、积极性、客户满意度等考核医务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工作能力上,主要根据工作完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素质来评价;在管理协作上,主要是对中层正职人员的评价,内容有管理绩效、工作作风等。
(三)考核周期
基本分为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具体是:绩效考核采用月度考度,工作态度、管理协作采用季度考核,工作能力采用年度考核。
(四)考核结果及应用
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等级、职位晋升、培训挂钩,这种做法是现今很多医院都会采用的,不仅利于促进医务员工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也利于提高医院绩效。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工作,包括监控、结果运用等诸多内容,在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一种科学有效且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方案一旦彻底贯彻开来,一段之间内应确保其具有持续性,否则难以发挥作用,势必影响到工作效率。使用过程依实际情况而适当调整,当然,这种调整要经过科学论证才能试用。
三、结束语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的新形势,医院通过加强成本与绩效管理是必然的,这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新医院会计制度突出了医院的公益性,对成本控制及核算实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医院在这样环境下势必要寻找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与绩效管理途径,以求规范医院成本管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最终促进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局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篇6: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论文
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论文
摘要:固定资产是高校科研办学的重要物质保障,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出台,对高校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新高校会计制度
一、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意义
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智力保障,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科研技术成果和高素质人才。近几年来,不仅政府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高校的资金来源也越来越多元化。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办公、后勤等工作的重要物资基础,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1月1日,我国高校开始实施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该制度对固定资产部分做出了较大的修订,这对提高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固定资产部分的修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和类别进行了重新的规定,将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提升至1000元并将固定资产主要分为六大类,同时指出在忽略固定资产残值的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其次提出将基建账与高校大账平行登记,并定期将基建账信息并入学校的大账中去;因建筑工程而产生的利息,归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归入在建工程成本项目中。新高校会计制度这两个方面的修改,特别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基建账并账的修订,使高校的财务账更加全面和真实,并为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改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提供了依据。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
过去实施的高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并不计提折旧,只对其原值进行核算,并不记录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利用率等信息,使用过程中的固定资产信息始终是以原值反映。这就导致高校固定资产价值虚增,咋一看学校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很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也许很多设备已经老化不能使用,但是会计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信息;再者,过去的高校会计制度并未要求将基建账计入学校的大账中去,基建账仅仅与学校的大账平行,这就造成基建工程的很多信息没能及时、完整地反映到学校的财务账中去,从而造成高校的会计信息失真。
2.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
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规划,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高校科研办学的基础就是固定资产,因此学校为了扩张或者提升科研办学的质量和数量,就会大量购置固定资产。但是由于过去历史信息的缺失,对现有固定资产情况缺乏整体概念,导致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无法对各院系、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做出正确的判断,采购计划随意性大,往往出现重复购置。学校各学院之间、上下级部门之间资源独享,造成固定资产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浪费,没有充分利用预算、计划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控制。
3.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落后,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高校有很多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单位,比如实验室、图书馆、各个学院等等,如何统一这些机构的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是长期以来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所造成的。首先是管理方法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其次是管理责任不明确,资产购置、核算、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相互脱节,财务只管核算,资产管理部门只管购置和发放,均不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分布情况,进而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特别是对处置固定资产的监管不到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通过新高校会计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1.抓住机遇,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首先,新高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并提出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高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对固定资产历史账目和实物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由财务处、资产管理部门等共同组成清查小组,按照新制度的相关要求对小组人员进行培训,以部门为单位对各类资产进行清查,掌握其分布及使用情况,整理出固定资产明细清单,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准备,也为固定资产的购置、转让、报废等提供依据。其次,学校应该按照新高校会计制度的精神,定期将基建账信息并入学校的大账中去,从而保证财务账的'全面和准确。因此,需要加强基建账目信息的记录和核查,使财务账准确地反映学校的资产和负债。最后,学校应该因地制宜的规范捐赠固定资产的归属权和使用权,以及制定严格的入账程序,保障学校的固定资产统计不留死角,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固定资产。
2.利用全面真实的固定资产信息,严控固定资产购置
造成高校固定资产不合理购置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固定资产历史信息的缺乏,由于过去的高校会计制度并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学校的固定资产信息认识不清,不能判断固定资产购置的合理性,这就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上述问题可以大大减少。在学校的统一清查之后,学校建立起相应的固定资产动态档案,对于固定资产的总量、分布以及利用率都有合理的统计和估计,这为判断固定资产购置的合理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例如,某些学院的固定资产购置需求在他们学院层面来看是必要的、是急需的,但是从整个学校层面来看也许是不必要的。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可以协调学校的各院系或者部门,将该院系或部门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或者出售给需要的院系或部门,这样可以在保证固定资产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学校总体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约束不合理的购置行为。
3.利用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高校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少则上亿元,多则几十亿元,要提升管理水平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学校必须通过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折旧、报废、租借等情况,实现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保证信息的全面和真实。并将该软件与财务软件进行对接,加强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这样既满足了资产管理需要,也保证了固定资产信息的共享和一致性。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机制,根据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并根据管理情况进行奖惩。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标签制度,实行一物一卡,卡、标签和实物相符。完善固定资产转移处置制度,出借出租、报废固定资产等必须经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及相关领导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移动,未经同意移动而造成资产流失和去向不明的要追究责任人责任。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发现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林惠云.新高校会计制度执行对高校固定资产方面的影响.中国管理信息化,(01).
2.吴海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缺陷及对策研究.新经济,(14).
篇7:高级会计师论文案例《新企业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
【摘要】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为医院的财会管理工作提出来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 加强
财政部根据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通过借鉴了国际医院会计制度,在对我国的基本医疗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后,于2012年1 月1 日起全面推行《医院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的财会管理问题,包括科目的变化、核算方法的变化等方面都需要在会计实务中进行更加科学有序的合理规划。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内容的修订与创新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最首要的突出的变化就是会计科目的增设、变更和细化,反映了医院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变化的趋势,同时契合了新医改政策。
部分业务会计处理方法也做出了相应变化并且融入了现代企业会计理念,能够有效地反映医院的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通过现代企业会计的理念以及管理方式的融入,增强了其实时性和应用性。在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转换过程中,加强资产管理,真实全面反映医院的资产负债等情况是新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固定资产折旧中会计科目的增设
在旧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医院应按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来提取修购基金,虽可以按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来进行会计处理,但在账面上已提取的折旧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新制度中增设“累计折旧”,该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对图书以外的固定资产按照月份进行提取折旧,以此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
专用基金中待冲基金的增设在新制度中主要体现为将固定资产在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净值,通过待冲基金来反映 ,利用非财政补助资金、非科教项目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净值,通过事业基金来反映。
(二)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认定的提高
在医院旧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固定资产为使用期限已超过一年,并且单位价值高于500元(图书除外),其中专用设备的单位价值高于800元,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能够基本保持其原有的物质形态的资产(例如房屋、医疗器械、交通工具等)。与之对应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的内涵予以新的规定即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不包含一年的,单位价值高于1000元,其中专用设备的单位价值高于1500元,同时在其使用的过程当中基本保持其原有的物质形态的资产。
(三)披露固定资产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要求对报表内容以及附注进行对外披露,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的与其使用寿命、期初期末账面余额、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首先,领导干部应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领导认识到位才能保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有效落实。因此,可以将医院资产的安全与效率问题等指标列入领导干部考核制度中,从管理层开始进行资产管理意识的强化,进而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做好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考核工作。
(二)培养优秀资产管理人员
资产管理人员也是在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医院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此提高其专业的管理技能。分管人员在学习工作中掌握现代化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经费报销和资产挂账、经费预算和实物资产预算的有效结合,才能控制好资产的构建、控制和调控,使会计账目、资产分类账、资产明细账、资产实物卡、资产实物相一致,从而使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三)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1.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分布较广,使用部门散杂,价值差别也相对较大,医院必须根据自身的这种实际情况,建立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使用科室之间的“三账一卡”制度。建立完善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调拨、报废、盘点、损坏、赔偿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资产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
2.实行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与问责制
提高资产效益是资产管理的首要问题,因此各科室作为资产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落实资产管理核算制度,并纳入业务收入指标进行考核与奖惩。总务科要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特别是对于淘汰报废的设备,要派专人进行可回收利用价值的评估,而对于医院工作人员的职务变动,也必须做好实物交接工作,完善各项程序的手续,避免资产流失。
总结:为了如实反映固定资产因时间推移而带来的资产价值的减少,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以此达到资产价值与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具体操作上可以根据资产的种类以及性能来考虑有形损耗、无形损耗,再选择不同的核算方式。对于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快等特点在折旧方法上,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更有利于真实反映医院资产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筱红,蒋永乔.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 2007, 24(6): 56.
[2] 孙佳梅,白红梅.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6(3): 59.
[3]任万群.学习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体会[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
[高级会计师论文案例分享《新企业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
★ 新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探(推荐7篇)】相关文章:
浅探中学语文的阅读策略2022-05-21
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2023-06-14
农业会计制度逐渐规范的理论基础论文2023-01-11
浅谈会计体制和会计制度的创新论文2024-03-28
会计学毕业论文选题2024-03-23
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研究论文2022-08-01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2022-12-27
会计学的毕业论文2023-04-12
探语文特级教师教学共性论文2022-05-15
财务会计制度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