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

时间:2023-12-13 07:45:1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精选6篇)由网友“xiongxl_2008”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

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

篇1:课前预习的内容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优良成绩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仓促上阵,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讲,自己吞,平均用力,难以消化,以至于对接受新课丧失信心。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弄不懂的问题,配合教师讲授,及时消化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初步理解一下要学的基础知识;复习、巩固、补习与新内容相联系的旧概念、旧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是课前预习的重要内容。

同时要在课前预习中注意如下相关事项中,这样才能做到高效预习。

1. 课前预习的内容

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围绕基本概念、原理、法则、规律、公式等阅读教材。

2. 做课后练习题,目的在于检查自己阅读时的理解程度。

3. 结合做练习题再读一遍教材,以求对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

4. 发现先前的知识没有掌握时,回过头再补上来。

5. 做预习笔记,将自己的思维成果记录下来。预习笔记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化的笔记有利于记忆。

篇2:课前预习的内容

课前预习的内容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优良成绩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仓促上阵,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讲,自己吞,平均用力,难以消化,以至于对接受新课丧失信心。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弄不懂的问题,配合教师讲授,及时消化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初步理解一下要学的基础知识;复习、巩固、补习与新内容相联系的旧概念、旧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是课前预习的重要内容。

同时要在课前预习中注意如下相关事项中,这样才能做到高效预习。

1. 课前预习的内容

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围绕基本概念、原理、法则、规律、公式等阅读教材。

2. 做课后练习题,目的在于检查自己阅读时的理解程度。

3. 结合做练习题再读一遍教材,以求对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

4. 发现先前的知识没有掌握时,回过头再补上来。

5. 做预习笔记,将自己的思维成果记录下来。预习笔记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化的笔记有利于记忆。

1. 预习时要注意的事项

2. 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预习的内容和时间。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前一星期自学下星期要学的新课,也可以先初学一遍教材,然后在上新课之前(一天或一星期)再自学一下(次日或下星期)要学习的内容。预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后的自习时间内。

3. 课前自学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而应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基本或大部分弄懂。实践证明:这种指导思想可逐步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反之,如果带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进行自学,就会失去自学的信心,自学能力就不容易培养起来。

4. 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发掘新旧教材的联系,掌握新课的基本内容,尽力弄懂新教材中的每一个新概念,找出重点和难点,明确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 将新教材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记号,使自己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

6. 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仍然得不到解决的,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7. 结合课前预习,做些自选练习题,及时验证自学效果。还可以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以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以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如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数学和物理模型,做小实验,参观各种展览等,这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手脑结合,大大提高自学能力、自学效果和兴趣。

8. 新教材和学过的旧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筑在对旧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得不牢时,一定回过头去把有关得旧知识弄懂。补习旧知识,可以结合某一个不懂的问题进行。如果旧知识缺漏太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地补习。

9. 要认真做好自学笔记。自学笔记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教材的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重点部分摘抄和自己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心得。

2. 教材的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几个主要的前后紧密联系的问题和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心得。

3. 在自学过程中,所查阅的参考书或工具书中有价值的内容摘抄和自己对这些已摘抄内容的学习心得。

4. 自学某一课(或某一章节)的主要心得体会。

5. 提出在自学过程中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切实学进去。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走马观花地看看书不等于预习。

2. 要有时间限制。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任务相当繁重,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进行预习;再者,长时间的预习会使人感到疲劳,效果也不好,一般来说,每天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即可。

3. 最好从一两门学科开始,待取得经验后再推而广之。

篇3:课前预习的方法内容

课前预习的方法内容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这个工作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那你也许会说,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参考书用好了,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怎样利用参考书呢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把预习当作备课,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你在参阅参考书时,可看出,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先讲什么样,再讲什么,这时,你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到你在课堂上听课时,听听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你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你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则更好,不同的见解能让你去思考,哪种更合理,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你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参考书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上课时,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怎么讲的,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这大大减轻了你复习时的负担。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之六大秘诀

1、投资我们的时间和心智。我们并不傻,有足够的智慧和大脑空间来消化储存那些ABCD。别人能学会,我们也能学会,只要我们善于投资自己的时间。越忙的人,越有时间做事;越闲越懒散的人,越找不到时间来做事。

2、要从心底滋生出一种对英语的喜爱之情。把学英语当成一个开心而愉快的美差,而不是硬着头皮、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力。因此,先要从简单的入手,找一本好教材或一本故事书(生词量不超过30%)悉心研读,默识揣摸,就会有收获感,尝到甜头,进而信心更足。如开始就啃一本词汇量太大,没有词典看不下去的书,只会扼杀学习兴趣,降低情绪,最终放弃。

3、要有自我约束力。“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来蚊虫冬又冷,背起书包待明年。”总有一些理由不学习。这样下去,我们的英语之树永远长不大。古人云:“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很有道理。佛祖说:“人的心魔难伏,就象牛一样,私心杂念太多太多;修行者就要象牧童,修炼他们,驯服他们,以完美自已的人生。”我们学英语也一样,要能够驯服那些影响我们学习的大牛、小牛,抵制各种诱惑,集中精力,专心学习。

4、要有信心。英语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工具、一种说话习惯而已。我们要坚信,只要有投入,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绝不会“付出的爱收不回。”

5、要有实际行动。一个真正的马拉松运动员绝不会空等奥林匹克金牌从天下掉下来,现在就行动起来。

6、要有连续性、持续性。学英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英语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在完全忘记之前及时复习、加深印象,如此反复,直至形成永久性记忆。

篇4: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注意随笔

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注意随笔

课前是学好新课,取得优良成绩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上新课时就会仓促上阵,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讲,自己吞,平均用力,难以消化,以至于对接受新课丧失信心。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而且可以提高新课的,掌握的主动权。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弄不懂的问题,配合讲授,及时消化和掌握新技能。

初步理解一下要学的基础知识;、巩固、补习与新内容相联系的旧概念、旧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是课前预习的重要内容。

同时要在课前预习中注意如下相关事项中,这样才能做到高效预习。

一. 课前预习的内容

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围绕基本概念、原理、法则、规律、公式等阅读教材。

2. 做课后练习题,目的在于检查自己阅读时的理解程度。

3. 结合做练习题再读一遍教材,以求对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

4. 发现先前的知识没有掌握时,回过头再补上来。

5. 做预习笔记,将自己的成果记录下来。预习笔记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化的笔记有利于。

二. 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预习的内容和时间。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前一星期自学下星期要学的新课,也可以先初学一遍教材,然后在上新课之前(一天或一星期)再自学一下(次日或下星期)要学习的内容。预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后的自习时间内。

三. 课前自学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而应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基本或大部分弄懂。实践证明:这种指导思想可逐步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反之 考试技巧,如果带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进行自学,就会失去自学的信心,自学能力就不容易培养起来。

四. 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发掘新旧教材的联系,掌握新课的基本内容,尽力弄懂新教材中的每一个新概念,找出重点和难点,明确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 将新教材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记号,使自己的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

六. 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仍然得不到解决的,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或其他人。

七. 结合课前预习,做些自选练习题,及时验证自学效果。还可以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以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以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如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和模型,做小实验,参观各种展览等,这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手脑结合,大大提高自学能力、自学效果和兴趣。

八. 新教材和学过的旧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筑在对旧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得不牢时,一定回过头去把有关得旧知识弄懂。补习旧知识,可以结合某一个不懂的`问题进行。如果旧知识缺漏太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地补习。

九. 要认真做好自学笔记。自学笔记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教材的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重点部分摘抄和自己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心得。

2. 教材的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几个主要的前后紧密联系的问题和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心得。

3. 在自学过程中,所查阅的参考书或工具书中有价值的内容摘抄和自己对这些已摘抄内容的学习心得。

4. 自学某一课(或某一章节)的主要心得体会。

5. 提出在自学过程中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切实学进去。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走马观花地看看书不等于预习。

2. 要有时间限制。对于生来说,学习任务相当繁重,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进行预习;再者,长时间的预习会使人感到疲劳,效果也不好,一般来说,每天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即可。

3. 最好从一两门学科开始,待取得经验后再推而广之。

篇5: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的内容

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的内容

(1)预习能开拓听课思路

经过预习,心中已经有数,容易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当老师讲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就会想一想它时怎样建立起来的,与它相关的概念有哪些。例如,老师讲到化学中的盐时,就能马上想到酸和碱,想到酸、碱、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这样,学习内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强。同时由于一部分知识自己已经搞懂,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来更深入地思考疑难问题,归纳并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对于自己预习时已经搞懂的内容,也可以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老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对照, 从中得到较大的启发,进一步打开思路,从而加深对已知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相反,由于未知的东西太多,什么东西都要去记,结果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拍,手忙脚乱,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预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阶段不但要学习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便是良好的习惯之一。

(4)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

学生将来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需要接受大量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中学阶段独立地做好预习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预习时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 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预习的内容和时间。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前一星期自学下星期要学的新课,也可以先初学一遍教材,然后在上新课之前(一天或一星期)再自学一下(次日或下星期)要学习的内容。预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后的自习时间内。

2. 课前自学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而应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基本或大部分弄懂。实践证明:这种指导思想可逐步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反之,如果带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进行自学,就会失去自学的信心,自学能力就不容易培养起来。

3. 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发掘新旧教材的联系,掌握新课的基本内容,尽力弄懂新教材中的每一个新概念,找出重点和难点,明确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 将新教材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记号,使自己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

5. 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仍然得不到解决的,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6. 结合课前预习,做些自选练习题,及时验证自学效果。还可以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以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以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如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数学和物理模型,做小实验,参观各种展览等,这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手脑结合,大大提高自学能力、自学效果和兴趣。

7. 新教材和学过的旧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筑在对旧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得不牢时,一定回过头去把有关得旧知识弄懂。补习旧知识,可以结合某一个不懂的问题进行。如果旧知识缺漏太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地补习。

自学笔记主要包括下面内容

1. 教材的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重点部分摘抄和自己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心得。

2. 教材的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几个主要的前后紧密联系的问题和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心得。

3. 在自学过程中,所查阅的参考书或工具书中有价值的内容摘抄和自己对这些已摘抄内容的学习心得。

4. 自学某一课(或某一章节)的主要心得体会。

5. 提出在自学过程中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篇6: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

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

第一个

1.三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重点的知识读三遍。

书读三遍,通常是粗读,细读和精读。粗读是就是通读一遍,为了找到重点。根据重点部分我们就要细读了,发现其中知识间的脉络。在这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难点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精读来找寻答案。

2.一总结

书读三遍,我们只能说是全面了解了内容,但还做不到全面掌握。总结就是要分清主次懂与不懂。把懂得记牢,不懂得课上解决。其实这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对记忆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第二个

1.每次的预习时间为一节课时长。当然,这个时间可以根据科目的情况来最后确定。一般就是时间富裕,我们就可以延长一点;时间紧张,我们就可以把预习的时间缩短一些。这个养成习惯就不会被动了。

2.隔天要再次预习。这个主要针对的是有难度的课程内容。

3.查阅辅助资料。这样做可能基本就完成了自学过程。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学生都已经掌握,课堂的新鲜感就没了。但是,我们要求的是学习掌握。其实,学习的过程,锻炼的就是自学的能力。技多不压身!

第三个

不同的学生对预习的认识也不同:

有的学生会认为,预习没意思吗?老师要讲的东西,课上学不就完了吗?费那事干啥?

可是会预习的同学却知道,预习好的话,复习躺在床上就可以完成了。你说差距大吗?

第四个

科目不同方法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这里面要注意两个方面:

1.对于偏重概念的科目,一定要把每一个概念都理解透。因为概念就是最精辟的,最精简的阐述。产生一个字的误差都是,失之千里。

2.实验课,要清楚实验目的和所需器材。其次,要自己在脑子里过一遍实验流程,注意所出现的现象,所涉及的定律定理。

3.文科中的语文会偏重于词句理解和感悟。英语的听说写。历史政治更多来自于课外资料。

第五个

主次分明,不能不分轻重,通篇都背。一是精力有限,再者就是也没那么多时间,最后,做了一堆的无用功。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够增加上课的目的性,提高时效性;还能培养自学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可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搞好预习首先“要做好笔记”。预习时应该在书上做出眉批,在笔记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其次要其次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来提示自己,以达到在学习和复习中提醒自己注意,便于向老师提问或者避免遗漏知识和犯同样的错误;再次,要“勤思善想”,也就是发现问题。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能阐释哪些热点问题”等等,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

最后,要“持之以恒”。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恒心、自信心。要把“课前预习”这个起始阶段搞得深入、扎实,使之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当然,学习不是一蹙而就的,还需要坚持一定时期才能见到效果。

预习的步骤:

1.通读知识点,读出重点,思考难点疑点,当然笔记是不可少的。

2.不要爱惜手边的工具书,他们的完好无损,是对他们价值的漠视。

3.找到自己无法理解和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是我们上课主要听讲的内容。

4.不看课本,复盘教材讲的内容,使用的思路,新旧知识对比,不理解的地方等等。

5.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可以找点练习题,试一下效果。

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及措施

良好的作息是学习的关键作文

数学预习的好习惯有哪些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方法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的5个重要性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助力学习高速成长!

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
《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课前预习的相关内容(精选6篇)】相关文章:

9年级物理预习的方法有哪些2022-04-30

备考高考化学学习方法2023-11-05

小学英语学生学习计划2023-08-13

课前预习的方法及意义有哪些2024-03-16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2022-07-25

关于学生预习的好处有哪些2024-02-08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十九2023-09-27

课前预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2022-11-23

教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2024-02-13

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论文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