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关系

时间:2022-05-07 13:36:4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海峡两岸的关系((集锦5篇))由网友“Friday的啼哭”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海峡两岸的关系,欢迎阅读与借鉴!

海峡两岸的关系

篇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章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

第二条 本会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

第三条 为实现上述宗旨,本会致力于:

一、 加强同赞成本会宗旨的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联系与合作。

二、 协助有关方面促进海峡两岸各项交往和交流。

三、 协助有关方面促进海峡两岸同胞交往中的`问题,维护两岸同胞的正常权益。

第四条

第五条 本会会址设在北京。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本会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协商产生。理事任期三年,可连任。

第七条 本会设会长一人,常委副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

本会聘请名誉会长。

本会聘请顾问。

第八条 理事会的职责是:每年度会务报告;修订章程;每年经费预算、决算;推举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聘请名誉会长;聘请顾问;决定增免理事;根据会长提名,决定秘书长人选。

第九条 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会长、常务副会长认为必要或经三分之一以上理事提议,可以临时召开理事会议。

第十条 理事会决议事项,须经出席会议的多数理事通过。

第十一条 会长、常务副会长 、副会长、秘书长组成常务理事会,作为理事会的常设执行机构。常务理事会的职责是:召集理事会会议;增免理事,并提请理事会审议追认;根据秘书长提名,决定副秘书长人选。

第十二条 会长领导本会工作。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常务副会长主持日常会务。

第十三条 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代表本会。经本会常务理事会授权,理事可代表本会办理某项具体事宜。

第十四条 本会根据需要设办事机构。

第三章 经 费

第十五条 本会经费来源:民间赞助和捐赠;国家资助;咨询服务等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六条 本会的收入、支出,受理事会监督。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会的解散,应依法办理手续。

第十八条 本会章程自理事全体会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十九条 本会章程由理事会修改。理事会全体会议修改章程,须四分之三以上理事出席,并须出席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同意。

第二十条 本会章程由常务理事会解释。

篇2:关于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

两岸关系新形势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这不仅是我们的立场,也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既然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就不存在所谓大陆和台湾谁吞并谁的问题。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困难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拒绝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和谈判即可恢复,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不仅可以谈我们已经提出的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和建立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等议题,也可以谈在实现和平统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早日回到承认“九二共识”的轨道上来,停止“台独”分裂活动。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都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这是我们始终坚持为实现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的根本原因。和平统一,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两岸同胞之福,是地区和世界之福。两岸和平统一了,可以弥合两岸因长期分离而造成的隔阂,使两岸同胞增进一家亲情;可以结束两岸在军事上的对抗,使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和平建设;可以使两岸经济更好地互补互利,使两岸同胞携手共谋发展;可以使两岸一起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使两岸同胞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和荣誉;可以真正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两岸同胞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期盼和平,国家需要稳定。只要和平统一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努力。我们真诚希望台湾有关人士和有关政党严肃思考这个重大问题,从民族大义出发,从两岸同胞的福祉出发,为保持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作出正确的历史性抉择。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同我们分隔开来,我们就越是要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事关广大台湾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解决。如果两岸客运包机实现了“节日化”,还可以向常态化发展。两岸货运包机问题,也可以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交换意见。我们将进一步陆续出台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的政策措施。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是我们对广大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人要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会有丝毫犹豫、含糊和退让。“台独”分裂势力必须放弃“台独”分裂立场,停止一切“台独”活动。我们希望,台湾当局领导人切实履行2月24日重申的“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和不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的承诺,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这不是一句可以随意背弃的空话。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我们相信,广大台湾同胞一定会同我们一道,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地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在谈到加强多党合作时,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

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而奋斗。希望各民主党派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同中国共产党一道把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好。

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

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两岸关系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时间还不长。两岸之间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固有矛盾和分歧,又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仍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还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尚不适应两岸关系的全面改善。

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政治上,台湾是多党制,其中民进党的实力不容小视,他们极力要求搞一中一台;军事上,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基本不存在;文化上,部分台湾民众由于民进党的误导而缺乏一个中国的意识;学术上,两岸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观点分歧很大。 所有矛盾中,民进党和台联的台独立场和举动是两岸关系的最主要问题或障碍。 “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一天得不到彻底和有效遏制,台海局势就一天难以从根本上稳定下来,两岸关系就会始终受到干扰和破坏,甚至面临停滞和倒退的风险。除此之外,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分为以下三点:

一:两岸在一些重大敏感议题上存在结构性矛盾。目前,两岸互信较弱,两岸关系的敌对性质也没有根本改变。两岸在推进政治谈判、签订和平协议的目标、内容、时程安排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两岸在台当局政治定位、台湾国际空间、军事互信等敏感议题上存在重大矛盾和分歧,如果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有可能压缩两岸政治谈判空间,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建构。

二:美、日“以台制华”战略的破坏力不容低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难以遏制、难以逆转,加之中国综合实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美日经济衰退等原因,美日“乐见”两岸在经济和事务性层面展开良性互动、通过对话“降低紧张”。但出于遏阻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美日对两岸在政治、安全与军事层面发展关系保持谨慎与疑虑的态度,仍以提升对台军售质量、支持台湾扩大国际空间、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支持民进党“台独”势力等为杠杆和筹码,插手台海局势,挑拨两岸关系,防止两岸关系发展“过热”、“过快”。由于推行“经济依中,安全靠美”的策略,台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的广度与深度将受到美日强力牵制。

三:岛内民意走势复杂。大陆争取台湾民心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并长期受“台独”宣传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和隔阂,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存在错误看法。总的看,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心态比较复杂,主张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占大多数, 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主张和平统一的声音还很弱,部分台湾民众还受到“台独”思想的影响。 四:民进党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在“台独基本教义派”强力牵制下,民进党全盘否定马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甚至以暴力方式阻挠两岸交流往来,短期内务实调整两岸政策面临较大难度,这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了一定阻力。尤其是,虽然民进党发展危机加深,但其组织基础、社会基础没有被破坏,基本盘依然较稳。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虽然目前两岸关系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两岸关系形势却也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变化。首先台湾民众对台当局极力制造族群矛盾、割裂台湾社会及挑动两岸关系紧张的做法普遍感到厌倦与不满,要求摒弃激进“台独”路线,希望两岸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民意压力,迫使其对执政路线进行调整。其次,近年来,台湾境内主要政党大兴“和解”、“合作”之风,并竞相提出稳定与改善两岸关系的主张与建议。讲话紧紧把握岛内政局与民意气氛的新趋向,对目前的形势作出了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在强调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的同时,指出当前两岸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新的积极因素,台海紧张局势出现了某些缓和的迹象。最后中国对台政策上的有关表态与调整作了正面评价,表示欢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并愿意“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积极回应。表明了在两岸谈判的对象问题上不排斥任何人的立场,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我们愿意为了两岸同胞的福祉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宽阔的胸怀,既往不咎、面向未来的态度同包括台当局领导人在内的任何人打交道,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并进一步扩大了两岸谈判议题的范围。阐述了两岸和平统一的诸多好处,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深刻变化.国民党在“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相继取得压倒性胜利,“台独”政权被终结,“法理台独”的现实威胁大大降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建立两岸制度性协商机制,深化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以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两岸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为两岸同胞描绘了一幅绚丽美好的图景。

两岸关系新形势结果

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两岸关系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它牵动着中国政治时事的神经,同时也是国民关切的国家时事。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称为中国的宝岛,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任何国家不得干涉中国的内政。近两年来两岸关系经历的曲折悲喜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两岸逐渐走向了对话与合作。近年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岸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步走向和平发展。

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即便处于内战对峙状态。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 篇章。《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叶剑英阐明的和平统一九条方针政策意味着对台战略创新,为1982年全国人大修宪提出“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创新作了准备。1983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将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确定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首先应用于香港和澳门。基于这些对台战略与制度创新,当台湾方面于1991年通过“国统纲领”后,两岸才有可能由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并展开两岸事务性协商。

自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有过去六十年的紧张对抗转而走向和平发展的新道路。在政治上,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并延续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愿望”,并开始建立两岸政治互信。以此为基础,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的事物性协商得以恢复。在经济上,两岸各种生产要素的直接交流更加密切,两岸经济交流走向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也加速推进。在社会与文化交流方面,两岸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基本实现。两岸人们迈入大交流时期,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迅速升温。

如果说20是两岸关系转折期的话,那么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两岸关系既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紧张高危期,也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初疑虑重重的试探期。,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和平发展阶段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具体而言,有三个新特点十分醒目,把两岸关系“螺旋式上升”的内涵标识了出来。第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初步形成,并在两岸交往实践中得到深化。第二,两岸积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经验。第三,两岸通过经济合作共创双赢的态势正在形成。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两岸的政治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全面发展。尤其在经济方面两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是近年来两岸关系中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突出的领域。20,大陆对台专项采购约140亿美元,并采取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分享扩大内需所带来的商机,对协助台湾提振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岸在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新协商: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新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搭桥”; 新突破:陆资入台。

同时,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有新突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亲缘、文缘相通,地缘相近,文化教育交流乃是克服政治军事障碍的重要手段。年7月,以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论坛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六项共同建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教育品质;共同探讨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机制;加强两岸新闻交流;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壮大,推动两岸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一是要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12·31”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既符合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全面领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二是要全面把握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的重要基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是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是推进两岸协商不断向前迈进的有效途径。三是要充分认识台湾政治社会状况的复杂性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艰巨性,以及“台独”分裂势力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威胁。一些外部势力仍以各种方式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难题,消除“台独”思想对台湾民众造成的毒害,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四是要深刻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要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努力保持两岸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六点意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两岸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为两岸同胞描绘了一幅绚丽美好的图景。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看过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的人还看了:

1.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

2.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

3.20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范文

4.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态势论文

篇3: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目录概况简介海峡历史地理概况自然环境收缩展开概况

连接 安达曼海 ( 印度洋 )和 南海 ( 太平洋 )的水道,西岸是 印度尼西亚 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 西马来西亚 和 泰国 南部,面积为65000平方公里(25000平方)。 海峡 长度为800公里(500),状似漏斗,其南口宽只有65公里(40),向北渐宽,到印尼的 沙璜 和泰国的 克拉地峡 之间的北口已宽达249公里(155)。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4马六甲(Melaka,原称Malacca)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埠。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 安达曼海 ,东南端连接 南中国海 。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 大洋 州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 马来西亚 一古城 马六甲 而得名。海峡现由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和 印度尼西亚 3国共管。海峡处于 赤道无风带 ,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

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 新加坡 ,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 油轮 )通过海峡。 日本 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的。

简介

马六甲海峡(Malacca Strait) 位于 东南亚 马来半岛与 苏门答腊岛 之间,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道。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九百公里。北口宽,南口窄。峡底较平坦,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往西递减,一般为二十五至二十七米。航道最窄处在东岸 波德申 港附近的一点八米浅滩处,宽约五点四公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可航吃水二十米的 巨轮 。两岸地势低平,多 红树林 海滩,淤积旺盛,东西 海岸线 每年可伸展六十至五百米。西岸多大片沼泽与广大的泥质岛屿,大船不易靠岸;东岸有零散的 岬角 或 岩岛 ,便于船只停泊。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是环球航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年有五万多艘货轮、油轮及其他船只通过该海峡。

海峡历史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 阿拉伯人 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 中国 的 丝绸 、 瓷器 ,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 阿拉伯国家 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 葡萄牙 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

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近年来,过注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沿岸的 新加坡港 ,是世界著名大港, 吞吐量 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界最大的 超级油轮 。

地理概况

马六甲海峡在 马来半岛 与 苏门答腊岛 之间,有一条细长的水道,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这就是马六甲海峡。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马六甲海峡,因沿岸的马六甲古城而得名。马六甲城原是个小渔村,位于马来半岛南岸,从15世纪中期起,开始兴旺起来,建立了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到16世纪初,马六甲城已十分繁华,不亚于当时的 威尼斯 、 亚历山大 和 热那亚 等 地中海 名城。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 太平洋 与 印度洋 的咽喉要道,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

自然环境

马六甲海峡位于 马来半岛 和 苏门答腊岛 之间。因马来半岛南岸古代名城 马六甲 而得名。海峡西连安达曼海,东通南海 ,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80千米,连同出口处的 新加坡海峡 为1185千米。西北宽370千米,东南宽37千米。面积6.4万平方千米。海底比较平坦,多泥沙质。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减,一般为 25~115米。东南峡口有许多小岛,一些小岛边缘有岩礁和沙脊,妨碍航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宽度2.7~3.6千米,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轮。 海峡西岸 地势低平,多大片沼泽、泥质岛屿和红树林海滩,大船不易靠岸。

马六甲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终年高温多雨,风力很小,年均气温25℃以上,年均降水量 ~2500 毫米,马六甲港等地达3000毫米,甚至更多。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风力微小,4~5月、10~11月可能出现猛烈的暴风雨,但一般历时短暂,不过数十分钟,对船舰航行阻碍不大,世人称马六甲海峡是风平浪静的`航行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历史远达2000多年,是环球航线的重要环节,每天平均通过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过8万多艘,成为仅次于多佛尔海峡- 英吉利海峡 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然而海峡宽度较窄,其中还有沙滩和沙洲,浅于23米的地方就有37处,再加上过去的沉船等有碍巨型油轮通行,因而不断发生巨轮 搁浅 事件,载重20万吨以上油轮只得绕道印尼的 龙目海峡 ,多航行2000多千米。同时两岸泥沙不断向海峡内淤积,海岸线每年大约向前伸展60~500米。如按此淤积速度,马六甲海峡10内就会消失。因而加强 航道疏浚 和综合治理是艰巨任务。

马六甲海峡的南部水深很少超过37公尺(120尺),一般约为27公尺(90尺),越向西北海底越深,到与安达曼海盆汇合处水深约达200公尺(650尺)。海峡南口有许多小岛,有些小岛的边缘上有岩礁和沙脊,因此阻碍了马六甲海峡南入口的航行。已确定沙脊是由来自 苏门答腊 的河水中夹带的物质淤积而成。

从地质上看,马六甲海峡是巽他陆棚的组成部分,在第四世纪开始阶段(大约160万年前)是一片延绵的低地,自第三世纪后期(大约700万年前)至今似未曾受到过地壳运动的影响,目前的轮廓是因后冰期高纬地区的 陆冰 融化而上涨的 海水浸泡 而成。

马六甲海峡的两岸常可看见 海岸沼泽 ,沿苏门答腊东部的海岸便有一处面积很大、地势低洼的沼泽林。 海峡两岸 均泥沙淤积,大河口附近泥沙淤积外展程度不等,在马来亚沿海,每年泥沙淤积外展幅度约为9公尺(30尺),而到苏门答腊东部沿海则约为200公尺(650尺)。 马六甲海峡地区气候湿热,冬季盛行 东北季风 ,夏季盛行 西南季风 ,年平均降雨量由1,941公厘(76寸)到2,565公厘(101寸)不等。 北半球 冬季,北...

篇4:巴士海峡

巴士海峡(Bashi Channel)位于中国台湾岛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是太平洋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线。海峡海底地形起伏变化甚大,主要是大陆坡,间有海岭海沟,海槛深度在2400-2600米之间。巴士海峡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海洋气象特征突出地表现为高温多雨,季风盛行,雷暴较多,台风影响频繁。宽度约370千米,其间被巴坦群岛和巴布延群岛分隔成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和巴布延海峡3条水道,通常把这3 条海峡统称为巴士海峡。

目录地理位置作用及影响气候环境行政划分地理位置

巴士海峡在台湾岛和菲律宾之间,连接南海和太平洋,最窄处95.4公里,最深处5126米。在中国台湾岛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有一片宽约370公里的海域,菲律宾的巴坦群岛和巴布延群岛将这片海域分隔成三部分,自北向南分别称为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和巴布延海峡,其中以巴士海峡最宽、最深、最重要,所以人们往往把三个海域统称为巴士海峡。巴士海峡是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线。 巴布延海峡位于巴布延群岛与吕宋岛北岸之间,其东口宽约20海里(37公里),西口最小宽约15海里(28公里)。海峡水深,东部800-1000米,中部500米左右,西部200米以上。水中无障碍物。底质为泥。潮流流向、流速不定,西南风时,有较强的北向流。 巴士、巴林塘和巴布延海峡,不仅是日本、美国石油航线和日本输入战略物资的必经之地,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其远东地区南北航线重要通道。海峡正面宽、水深大,适于舰船和潜艇水下活动。

作用及影响

巴士海峡在国际航运中有着重要作用,平均宽185公里,最窄处只有95.4公里。海峡水深大都在2000米以上,最深处5126米,便于航行。每年7D11月,有强台风经过,影响通航。巴士海峡处于太平洋西部岛弧-海沟交汇带,成为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线。属热带季风气候,季节交替比较明显 ,1月平均气温18~24℃ ,7月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2000毫米,集中在6~9月。巴士海峡是黑潮暖流流入南海和台湾海峡的重要通道,而暖流的流速和温度受季风影响而有季节变化。春、夏、秋三季,不同深层都出现与表层流相反的海流。海峡经常有热带风暴通过,给海峡和周围地区的航道、渔业以及农业、建筑物等造成巨大影响。

气候环境

巴士海峡是西北太平洋的大浪区之一。受季风的影响,大风大浪频率终年较高。在盛行东北浪的冬季,6级以上的大风频率高达37.5%-40%,大浪频率50%-60%,大涌频率70%,平均波高均在2米以上(11月和12月更高达2.6-3.2米),最大波高9.5米。相对于冬季,海峡夏季的海浪要小一些(台风期除外),但大浪大涌的频率仍有20%和30%-40%,平均波高1.5米,最大达6-7米。水深1000~2000米,在海峡中部有两个不大的浅水区,水深小于200米。另外,巴林塘附近水深仅34-200米,底质为泥。海峡涨潮流向西或西北,落潮流向东或东北,岛屿附近流速较快。 西南风时,有较强的北向流。巴士、巴林塘和巴布延海峡,不仅是日本、美国石油航线和日本输入战略物资的必经之地,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其远东地区南北航线的重要通道。海峡正面宽、水深大,适于舰船和潜艇水下活动。巴士海峡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海洋气象特征突出地表现为高温多雨,季风盛行,雷雨较多,台风影响频繁,是西北太平洋的大浪区之一。受季风的影响,大风大浪频率终年较高。

行政划分

位置

巴士海峡以北衔接台湾的兰屿及台湾南端恒春半岛的鹅銮鼻,以南衔接亚米岛(Yami Island)及巴坦群岛,巴坦群岛以南为巴布延群岛(Babuyan Islands),再往南则为吕宋岛,南方群岛均隶属菲律宾管辖。自古以来,在还没有国境概念的年代,台湾的`兰屿与菲律宾的巴坦岛(Batan Island),皆是靠着小舟往来。

争议

根据民族学的研究,两地的南岛原住民有深厚的血缘关系。原住民语言及传统歌曲亦有高度的相似性,现今双方已逐渐恢复连络。当前由于中国政府与菲律宾对于本处的领海划分尚未协商,因此常发生菲律宾军队扣押台湾省渔民的行动,引发外交上的冲突。

篇5: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Strait of Gibraltar , 拉丁语作Fretum Herculeum)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长58公里(36哩);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间,宽仅13公里(8哩)。

目录简介战略地位简介

概述

海峡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尔(Trafalgar)角与南部的斯帕特尔(Spartel)角之间,宽43公里(27哩);海峡东端,在北部的直布罗陀岩赫丘利斯柱与南部的休达(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飞地)正东的阿科(Acho)山之间,宽23公里(14哩 )。海峡是北非阿特拉斯山与西班牙高原之间所形成的弧状构造带的一个缺口,平均深度365米(1200)。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浅冷气团,往往成为低层高速东风穿过,当地称为累凡特(levanter)风。从大西洋有流速为2节的表面洋流向东经过海峡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于在深约122公尺(400尺)向西流动的较重、较冷的较咸的洋流,因此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湖。赫丘利斯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征。由于海峡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早期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导航路。

特征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公里。该峡最窄处仅13公里,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公里;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为每小时4公里。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从而完成他们的探险之举。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道。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仅58千米,在特拉法加尔角与斯帕特尔角之间宽43千米,而在西班牙的马罗基罗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3千米。平均水深310米。

战略地位

直布罗陀海峡扼地中海和大西洋 航道 的 咽喉 ,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 欧洲 和非洲之间的天然 分界线 。海峡的北岸是 英属直布罗陀 和西班牙,南岸是摩洛哥。对于大西洋和地中海来说,直布罗陀海峡真像它们的 咽喉 一样重要。

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地中海地区经大西洋通往 南欧 、 北非 和 西亚 的重要航路。1869年 苏伊士运河 通航后,尤其是 波斯湾 的 油田 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成为 西欧 能源运输的“生命线”,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以及 印度洋 、 太平洋 间海上交通重要航线。现在,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每年可达十万艘,是 国际航运 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 经济 和战略地位。

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咽喉

直布罗陀海峡(Estrecho de Gibraltar)是连接 地中海 和 大西洋 的重要门户。位于西班牙 伊比利亚半岛 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北岸为 英国的直布罗陀 南岸为 摩洛哥 。全长约90公里。两岸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沿岸有直布罗陀、 阿耳赫西拉斯 和 休达 等 港口 。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仅58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窄处的'西班牙的 马罗基罗 和摩洛哥的 西雷斯角 之间仅13公里,海峡东端介于直布罗陀市和 阿尔霍山 之间;中段介于 马基罗 和 锡雷斯 之间,宽22公里;其西面入峡处最宽,介于 特拉法尔加角 和 斯帕特尔 之间,宽43公里。东深西浅,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

地中海的“生命线”

直布罗陀海峡除了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外,还是地中海的“生命线”。 由于地中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这里 海水 的含盐量高, 密度 大。地中海的 年均温 较高, 夏季 、 秋季 处于 副热带高压 控制之下,因此 日照 强烈,干热少雨;而在 冬季 、 春季 ,海面上刮的是来自大西洋温暖的西风,气温都在摄氏零度以上。另外,地中海四周,除了 埃及 的 尼罗河 以外,没有什么水流量大的大河有 淡水 流入地中海。因此,使地中海的含盐量稳定偏高,它的表层海水年平均 盐度 为38‰,东部海区更高达39.58‰,比全球海水年平均盐度高出3~4‰。而且在地中海122米的深处,有一股较重、较冷和较咸的 洋流 ,源源不断地向西流出地中海。常此下去,地中海不就干涸了吗? 不用担心,我们先来看看地中海的邻居――大西洋。

大西洋因为年平均气温较地中海的年平均气温要低,海水的 蒸发量 小,因此大西洋的年平均盐度也比地中海的年平均盐度低,只有35‰。即使是和地中海相同 纬度 的邻近的大西洋海区盐度稍高一些,也只有36‰,这样就形成了地中海和大西洋两个以直布罗陀海峡沟通的 海域 ,年平均盐度高低的不平衡局面。 海水密度 的大小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而更主要取决于盐度。盐度越大,密度越高,因此地中海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海水密度。

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水在海表面两者所受 压力 相同,都是一个 大气压 。由于海水的压力和海水密度成 正比 ,这样,在同一深度,地中海的水压要大于大西洋的水压,而且深度越深,两者的 压力差 越大。有了压力的差异,海水便产生运动。压力差越大,运动越剧烈。海峡的海流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水(200米以上)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下层水(200米以下)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这样地中海底部的海水便经由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底部,从而使大西洋海水被抬升高。在大西洋表层,被抬高的 海平面 ,海水因压力作用而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由于海峡西端水浅、海底有 横槛 ,减小了地中海海水流入大西洋的水量,以致从大西洋通过海峡流入地中海的水量大于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的水量。

另外,除了压力,气候也是一个方面。直布罗陀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冷 气团 在这里以低层高速的东风穿过,当地人称这种东风为 累凡特风 。累凡特风带动大西洋 表层洋流 (含有盐度较低的海水)向东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且这股洋流的流量也大于地中海122米深处的西向洋流(含有较咸和较重的海水)。这就保证了地中海水量的稳定。因此,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国,其功绩实在不小。

而且,这一现象使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却是永远从西向东流,所以 轮船 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永远是顺水航行。同样, 潜水艇 从地中海海底进入大西洋也是顺水。早年这一现象就被大西洋 航海家 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 国家 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从而完成他们的探险之举。

海峡两岸,缘结两岸的演讲稿

两岸一家亲作文怎么写

花开两岸作文

闽台缘博物馆心得体会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海峡的诗歌

地理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

国旗下讲话辛亥百年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续写作文500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海峡两岸的关系
《海峡两岸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海峡两岸的关系(集锦5篇)】相关文章: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2023-02-26

望天门山李白_望天门山古诗2023-05-23

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2023-03-03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2-05-07

电视剧原乡观后感2024-01-08

论海峡两岸的妈祖文化2022-09-12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设计2023-07-06

高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教学设计2023-04-28

两岸劳动合同立法比较2023-09-13

初三涉台教育征文2023-09-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