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锦集5篇)由网友“卿小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现在的社会,可谓是:大人不明白小孩的想法,小孩不理解大人的心思。而这两者间的问题之所以存在,原因就是在教育上的纷争。
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从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了,可在军事上我们强化了,但是中国现在的教育还停留在那个任人宰割的阶段!详看当今的教育事业,国家并不缺乏创新的理念,但是却缺乏实施的动力。举个例子吧,如今正是改革的时期,但是改革似乎只有书本,其教育方法一点也没有改变,真是所谓的“治标不治本”。
为什么如今拥有高学历的人也找不到工作呢?归根究底地说,还是得“归功”于中国的传统教育。现在社会的'标准是“以成绩证明一切”,可书面上的成绩又对社会的现状有何帮助?那一群群的“高学子”如今是遍捞一大把。虽然嘴上说改革创新,可大多数地方还是偏向于中国传统的“乖宝宝”教育方式。说得好听是“乖宝宝”,实际上那就是一群木头!古代有人“头悬梁,锥刺骨”,现代则有人效仿前人,殊不知那是迂腐的、是不可取的。
一代代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同学们,你们是否曾有过想干家务却被家长推去读书的经验?你们是否被永远读不完的书压得喘不过气来呢?你们的父母是否时刻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来鞭策你们呢?如果是,那么你们是甘屈于传统现状或是创造更新的未来呢?我们必须以自己的判断力与意志力去学习,去分析如何去学,什么才值得学?
如今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就是“木头”式教育以及“捆绑”式教育。孩子们的想象力都被束缚住了,他们不懂得怎么样去融入社会与构建社会。这难道就是教育者的本意?或许正如歌词中唱的:“让我们自己创造也许会更好,不知不觉就会超过你们的想象。”会更好。
篇2:《中国传统教育》读后感
他不仅对中国有深远影响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人物。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其言论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一、“性近习远”与“庶富教”
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近习远”。“性”类似于今天所谓遗传素质;“习”是指因习染而成为习惯的意思。孔子指出因为环境不同就有“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的差别。“性近习远”指出了人先天禀赋的平等、遗传素质的可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人性仅是相近孔子提醒人们在教育中要充分注意个体的差异性。
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孔子提出“庶富教”的主张。孔子指出“富”是“教”的基础;同时“教”又是提高人口素质和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的条件。孔子把庶、富视为立国之本。“庶、富、教”的思想不仅说明三者的关系而且充分体现出儒家重教的重要思想。
二、君子与“智、仁、勇”
孔子把培养具有“仁”德的君子作为教育的目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篇3:中国传统教育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教育的局限性
人类近代科学觉醒和科学成果的大爆发,出现在西欧,而不是原本具有古老文化以及农业生产力发展基础的中国?这是一直困扰我们思想的问题。
其实,所谓科学的研究,发蒙于人类生活早期。一切活动,都在自然环境里发生,而解决问题也要依靠与自然力的抗争与借用自然的力量。于是各类生产和生活工具被制造出来。冶铁炼铜,这算化学工业的初步。天文学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也被注意到,而且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是否可以这么说,所谓科学发展总是要因为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作为动力基础,而支持科学研究不断成熟?早期中国的科学发展与其农业生产的需要,有很重要的关系。因为要精耕农业,所以各类农具就被发明了。农历的发明也是解决农业生产问题。
遗憾的是,在一个社会的智识阶层,当他们与生产隔离时,则这个社会在生产革新上就缺乏了进一步提升和实现生产力改造的机会。中国社会较早出现了教育,以及设计了科举制度。这是促进中国社会发育高级文化,以及实现社会有序管理的重要举措。然而,这种教育有其局限性。中国教育的先天优势与不足并存。这个局限性体现在:
这是一种贵族教育,社会的极少数人可以接受教育,即社会的智识发展与知识积累,天然排斥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劳动者子弟很少有机会读书,接受教育。于是,这个教育,因为服务人群的原因,也就拒绝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甚至鄙视劳动者。
这种教育主要为人文教育,即鼓励学生有儒家思想,参与到未来道德社会的构建,而较少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了解自然规律。原本有了很好基础的天文学、化学、医学、以及机械化制造等,作为技术不被重视,也不成为教育的组成内容。
于是,这种教育被几本儒家经典所束缚了,思想也被局限住了,缺乏对于改造自然的兴趣。反之发展出成熟的贵族艺术,以及官场学问。这就是人类的社会政治文化,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个资本主要表现在政治文化,以权谋为主。即使在民间也发展出厚黑的学问。一大批聪明人,本来是有条件实现社会革新生产力创造的,却白白消耗了高贵的智力资源,用在了贵族消费,以及在诗词里发发牢骚。
这种教育,还反对资本经营,以及民间多样文化的发展,即希望以一元化的东西,来规定好你要思想的,行为的。这被称为礼仪教化。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可能在民间自然经济条件下,发展出一个资本优势阶层。也就是一批人依靠商贸联系变成有钱人,而他们因为有钱了,要参与到政治格局中来,这种革命在中国社会不会发生。民间资本经营受到限制和打压,商贸主要为国营,而小资本经营者在社会上没有地位。这造成一个问题,以资本聚集,支持工业化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太可能产生这种裂变效应。作为政治集团是非常警惕,作为宗教力量和资本力量,与之构成威胁的。
当教育出现了这些倾向,而且价值观非常清楚――服务于封建贵族统治,需要实现思想上的同化,以及在行为上割裂了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时,则这个社会最具有智慧,而且可以累积智慧,发育出科学成果的一大批,一代一代的人,都成为了社会生产的边缘人。他们袖手旁观,与人类革新生产力,没有贡献。这就是说,教育有问题,也连带社会文化出现问题,从而造成一个事实――在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地方,有知识传承的地方,却没有发展出科学,没有跟上生产力发展的'步伐。
教育发展出现人文化倾向,逐渐排斥与劳动的关系,让接受教育的人,不去参与劳动,甚至他们自以为高贵,鄙视劳动者。这个现象,在欧美教育中也出现了。本地人更乐于接受金融、法律等专业教育,拒绝理工类学习。如今遗民孩子,他国留学生弥补了这一类教育的空缺。教育的短板,在社会建设中的因应效应不是很明显。可是,这也埋下来一个发展隐患。也就是教育也因为人的需要的满足,逐步走向贵族化了,奢靡与享受成为一种大众思想。
也就是说,教育若与生产相脱离,不论是哪种教育,都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我们对于传统教育的如此反思还不够。或许,打破教育的局限性,解放智识人群的思想,把人力与智慧的力量都焕发出来,才是未来教育革新最需要做的事。
篇4:传统教育学习心得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更加理性的了解历史而发展会要我们更加理性的创造未来。因为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
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人 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
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
犯罪率为6900万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
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xx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
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
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
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
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
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
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经典文化也应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
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
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近代历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经过全民族百年抗争重新站立起来。今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
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篇5: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英译策略的论文
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英译策略的论文
长久以来,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英译存在界定不明和规范化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特点的研究分析,探寻其术语英译策略。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英译以音译策略为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其术语英译研究涉及术语规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通过规范术语英译,推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世界的传播。
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至今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严格的术语系统,但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及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中国文化地位的不断上升,探寻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英译策略,一方面利于完善中国教育心理学术语体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思想。
一、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及其术语
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在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这一优良传统熏陶之下,中国历史上各阶层都十分重视教育,由此积淀出深厚的教育心理学思想[1]。孔、孟、韩愈等教育大家的教育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思想。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缺乏分科教育和术语概念,有关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分散在先贤们的著作之中,无完整体系。今天要定义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需先明确以下三点:中国古代是否存在解释教育心理学概念、理论相关的字词;是否存在研究人类教育学习精神活动的方法;是否存在干预教育心理活动的手段。以上问题虽在该领域造成不小的困惑,但无论如何定义术语,中国教育先贤们的教育心理思想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客观存在。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国古代用于研究教育中人类心理活动相关的字词(术语),定义为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
二、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英译策略
中国古代教育大家所著的《论语》《孟子》《师说》等古代典籍的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象征,极具中国特色,译者在确定和翻译这些传统中国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须先深刻了解术语的中文内涵和产生背景,在翻译时则应尽可能保留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因素。术语不同于人们日常使用的词汇,也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术语,教育心理学术语的文学和哲学本质往往容易被译者所忽视,从而在翻译中产生偏差,因此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变得十分重要。常见的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英译策略包括音译、直译和意译,但在采取这些翻译策略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的特点加以处理,否则极易产生翻译失误。
(一)音译
在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英译过程中,为了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音译是常用策略。从翻译学角度看,这些传统的教育心理学术语大多属于文化负载词,在其翻译处理上,森舸澜和安乐哲、罗思文等人指出应采用“英译+拼音+原文”的方式,从而保持原文他异性的存在[2]。
例如,《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启发”一词,通常应先音译为“qi fa”,然后再出英文释义“to enlighten”. 类似的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还包括“省”(xing), “修”(xiu),“发愤”(fa fen)等,这一类名词的英译繁多,但是采用音译加英文解释的方式则更能揭示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含义。
(二)直译
直译即逐字翻译,利于保留原语言完整性,例如:“感(sense)”,则“羞耻感”和“自卑感”应直译为“a sense of shame”和“a sense of inferiority”. 正如鲁迅所说,译者更应忠实于原文语言而非行文。例如:“学而不厌”可直译为“study without satiety”. 直译虽然有助于保留原文语言特点,但常造成错译,无法完全传递原语言的意思。例如:翻译家刘殿爵先生将“隅”(“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论语·述而》)直译为“a square”,这一译法无法体现“隅”在上下文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而“a case”则更为贴切。
(三)意译
意译注重原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意思的.表达,利于对原文意境的表达,传递中国文化在思想上的精髓。如:“见贤思齐焉”中“思齐”应意译为“turn your thoughts to becoming his equal”更为准确恰当。
但意译仍存在较大问题。美国哲学家芬格莱特(Herbert Fingarette)认为:“西方人是以其本能的或直觉的方式来解读《论语》的,而且还不自觉地受到了用基督教术语、用欧洲思想的术语来束缚思维。” [3]这一点说明,意译需要建立在对原语言意思没有偏差的理解基础上,将 “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思想介绍给西方。例如:刘殿爵先生将“三省”意译为“examine oneself on three counts”,此译法不妥之处在于“three counts”在英文中指三条罪状,无法体现该术语的中国文化思想。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英译的主要任务在于对中国传统教育心理学术语的整理,以此进行英译工作,有力推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在术语标准化问题上,仍需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当前应加速制定其术语英译标准,培训相关译员,提高并规范其翻译水平,同时建立中国教育心理学术语库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
【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锦集5篇)】相关文章:
国际贸易论文2023-03-02
浅析实践教学法在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中的运用论文2023-06-15
小学古诗教学论文题目2023-11-08
浅析交通工程建设中影响造价的因素及对策2023-10-01
女学生自卑心理研究论文2023-01-15
浅析日本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论文2023-12-24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创造型英语教师的转变和培养2022-05-24
班主任管理的论文题目2024-01-27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的探索分析论文2022-08-26
从古诗文看古时的生态理念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