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年轻管理人员如何克服四种倾向

时间:2022-04-30 01:04:3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死猪不怕开水烫”为你分享9篇“浅析企业年轻管理人员如何克服四种倾向”,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浅析企业年轻管理人员如何克服四种倾向

篇1:浅析企业年轻管理人员如何克服四种倾向

浅析企业年轻管理人员如何克服四种倾向

作者:高勇

摘要:本文对社会中四种不良倾向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企业年轻的管理人员重视自身修养,防止和克服不良倾向和行为的发生。

篇2:浅析企业年轻管理人员如何克服四种倾向

Abstract: The author put this essay 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correct guidance to some young mangers. By discussing four kinds of undesireable tendencies, he point out that every young manger should strengthen self-management and avoid those undesirable tendencies.

Key words: corporation; yong mangers; undesirable tendency

伴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企业通过人才招聘,许多年轻的大学生走进了企业部分管理岗位。他们年富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开拓进取意识强,这无疑是其一大优势。但是他们虽然在学校接受了专门的马列主义系统学习,但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素养相对缺乏,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坦荡与逆境中,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特别是当前开展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企业年轻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每一个年轻管理人员都要十分注意党性党风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防止和克服不良倾向和行为的发生。

1不能把“等价交换”引入到企业的党内生活和日常工作管理中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人们遵循的原则是物有所值,“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规范。党员的生活准则是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的立言行事都看职工群众满意与否,高兴与否,答应与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文明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的企业管理干部都要认真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现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着腐败现象,都与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不给钱不办事,给钱乱办事”,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党内生活都会被搞乱,党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就无从谈起,甚至会造成整个风气、道德的败坏,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的文明发展。年轻的企业管理人员正处于向上成长时期,思维活跃,观念更新快,更要十分警惕腐败行为,应积极投身到“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去”,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防止把等价交换原则用错了地方。

2不能把经济趋利看作是唯一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我们要承认人们通过正当的社会途径追求自己利益的道德合理性。社会主义道德应该通过诚实劳动,改善管理、依靠科技进步的手段来谋求利益。但是,我们的党性和我们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企业年轻管理人员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目的和意义仅仅局限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能因为追求物质利益而引发道德失范和秩序混乱。“仓廪实而知礼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都是在尊重个人利益的同时,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奉献精神,而年轻管理人员应在这一方面走在前面,成为表率。

3不能把损人利己当作正常的竞争手段

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原则”不仅对经济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而且培养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把“公平竞争”的原则引入道德规范,无疑是道德领域里的巨大进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竞争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正当的竞争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促使人们努力发挥自身潜力,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不正当竞争则引发了许多非道德的倾向,如现在社会上有的企业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而损人利己,利用一切机会,采取种种手段,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甚至不惜雇佣杀手置他人于非命,还美其名曰“竞争”.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社会主义道德鼓励的是正当竞争,并建立起正当竞争的规则和规范。我们必须明白,损人利己已不是竞争,而是道德败坏。年轻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地同一切损人利己的'行为和思想作斗争。这样,我们才能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我们才能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4不能把个人英雄主义当作是自己人生奋斗的信条

勿庸讳言,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成功,都凝聚着个人奋斗的心血和汗水,这也是每一个人之所以成才、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内因。但是,我们绝不能据此否定组织、同事和外部条件的提携和帮助。上届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曾对党员干部提出“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群众”的要求,我想这尤其应该成为年轻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的座右铭。实践证明,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同样,团结也可以出人才。在一个团结的工作团队中,年轻的管理人员,特别是技术管理人员,能够得到更大的信任和拥护,得到积极的锻炼和培养的机会就会越多,进步和成熟也就越明显。反之,工作团队中,个别人存在问题,个人英雄主义盛行,事事处处都要显示出比别人“高明”一筹,不但工作搞不好,个人进步成长也会受影响。因此,作为企业的年轻管理人员,在保持自身优良个性和棱角的同时,更应该有坦荡之胸怀,容人之心,懂人之道,切莫争职务上你高我低,待遇上你多我少,权利上你大我小,荣誉上你厚我薄,要有一种大气、大度,讲团结,讲风格,讲荣誉,讲支持,讲谅解,把个人成功溶于集体的荣誉之下,这样,自己就会得到同事和团体的呵护和培养,个人成功和进步的步伐将会更快。

篇3:克服四种现象 养成四种习惯

克服四种现象 养成四种习惯

作为政府机关的共产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当前就要注意克服四种现象,养成四种习惯。

我们党有6000多万党员。由于组织管理、教育、监督不力,党员队伍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和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以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其具体表现是:一是政治理想动摇现象;二是纪律行为的失禁现象;三是行政行为中的失廉现象;四是党员地位的错位现象。“入党前拚命干,入党后松一半,转了正什么也不干”。

从我们身边党员的情况看,有四种表现要引以重视,并下功夫克服。

一是暮气太重,朝气不足。自我老化,自我淘汰,缺乏积极进取的蓬勃朝气,年纪青青就什么老什么老的,有的还进行排行。二是惰气有余,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惰气说到底就是懒惰,疲沓,没有生气,怕苦怕累,说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是觉悟低,现在有的人是拿了钱也不好好干活,甚至不干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三是傲气过甚,缺乏谦虚谨慎的态度。成天老子天下第一,说话做事不稳重,与人交往锋芒毕露。古人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有的人听不进别人的批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是一说一跳,满罐子不荡,半罐子荡。四是邪气十足,正气不够。这是长期形成的一种恶习,象SARS病毒一样令人可恨,起着很坏的作用。喜欢打听小道消息,传播谣言;背后议论人,捣咕人,没有不敢说的话,没有不敢议论的人。犯自由主义,会上不讲会下乱讲。传话的人有目的,听的人又不去鉴别,还信以为真。“谣言止于智者,止谤莫如修身”。相互沟通,谣言自然就不起作用了。这“四气”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关键是有的事业心差,思想修养差,说到底是人品官德差,党性修养差。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关键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养成四种良好习惯。有人讲过:“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一是勤奋读书的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不勤奋学习的思想障碍主要有: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基础太差没有办法学;理论太虚没有兴趣学;自我满足不想再学。“学习的时间靠挤,学习的动力靠压,学习的兴趣靠学,学习的好处靠用”。勤奋读书关键在于勤奋。勤奋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没有天份,只有勤奋,勤能补拙。君既爱之须纵情。“成年人慢慢被时间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看一个人是否可靠,不是看他眼前职位的高低,收入多少,而是看他是否在坚持读书学习。一离开学校就懒于读书的人,不会有光明的未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当然,读书也要读有益的书。读书可以医愚。少逛商店,多去书店;少去舞场,多去球场。

二是勤于思考的习惯。读书离不开思考。“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读书不能读死书,死读书。用力工作仅能及格,用脑工作才能优秀”。遇事问个为什么,这是机关干部养成思考习惯的首要环节。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考问题的`深度决定抓落实的力度。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告终。机关干部思考问题要有自己的独特视角,独到见解。施工工地三个工人的不同回答:“一个说我为拿工资而工作;一个说我在砌砖;另一个则说我在建一座楼房”。不同视角得出不同答案,也反映了不同的思想水平。“竹林一枝斜更好”。不能等待首长出题目,出了题目定路子,定了路子给例子,给了例子给段子,给了段子改句子。既能独立思考,又能集思广益,是对机关干部的必然要求。假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而思想就不一样,相互交换一下就有两种思想以上。文人相轻是要不得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发挥集体智囊的作用,碰撞出火花,讨论出灵感。思考问题要从多角度、多层面上去思考。

三是认真办事的习惯。办文、办事、办会。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工作不认真不细致,办事马马虎虎,粗枝大叶,起草文件丢三拉四,上报数字一错再错,装订文件缺页少行;或工作忙乱,被动应付,拖拉迟缓,办公迟到早退,无所事事等都有表现。这里既有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问题,但更多的是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认真办事首先从细心培养起。机关工作无小事,小事办好了是小事,谁也不会去注意;小事办不好就是大事,就要误事;小事连着大事,积起来就是大事,影响是大事。一个会议开得很顺,因座次没摆好,一个首长的文件没送到,就会惹来很大的麻烦。一个材料写得好,就因为出了几个错别字受批评。特别要重视可能影响全局的小细节、小环节、小事情、小部位、小人物。要格外重视,格外严谨,格外细致。既要注意到重大问题,又能注意到细小问题;既能注意到全盘问题,也能注意到部分细微问题。机关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五个字:“快、准、细、实、严”。尤其要做到准确无误。周总理说过;“不要让领导给机关人员当秘书”。认真办事必须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四是劳逸结合的习惯。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文武之道,有张有驰”。有人赞美政府机关的同志是“四天四地”:顶天立地,昏天黑地,感天动地,欢天喜地。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三点是最基本的:个人有个好身体;单位有个好领导;家中有个好伴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百灵鸟”型的;一种是“猫头鹰”型的。机关干部多属后者。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机关干部要做到“三能三不”:能步行的不骑车,能骑车不坐车,能爬楼梯的不坐电梯。双休日:充充电,出出汗,洗洗衣,做做饭。网友 刘选启

《[图文]克服四种现象  养成四种习惯

篇4:农村社区建设要力避四种倾向

农村社区建设要力避四种倾向

农村社区建设要力避四种倾向

作者/尹秀英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对于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但笔者认为,农村社区建设要力避四种倾向:

一是等靠倾向。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而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农民集中居住,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同时涉及千百年来历史形成的传统农村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体制和机制,制约因素多,工作难度大。但是,这些困难并非无法解决,只要方向正确,只要思路对头,只要积极肯干,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些困难随着工作的推进会自然化解。如山东省莒县墩头社区直选社区村委会过程中,社区村民参选率达82.4%,社区村委会一次性选举产生,原村“两委”班子不健全、干部不和现象不复存在,社区“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干事业、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因此,农村社区建设要克服等待观望、畏难发愁、墨守成规思想。

二是盲干倾向。农村社区建设尤其是并居建设事关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不好,推进起来可能困难重重,即使一时能够强力推动,其后续工作也难以为继。各地“被上楼”事件、烂尾楼工程就给予了充分证明。但是,山东齐河选择能够腾空较多土地的村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展集中居住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在项目实施前做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广泛征求意见,搞好设计规划,选好户型,并与农户签订好拆迁协议,有的还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一方面使农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保证了原有宅基地拆得出来复垦得了,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得了,工作推进起来顺风顺水。因此,农村社区建设要杜绝拍脑袋工程,克服盲干倾向。

三是急躁倾向。农村社区建设首先要实现管理和服务的融合,引导农民树立社区观念、形成社区意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政治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实现同城同待遇。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积极稳妥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农村社区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急躁冒进。

四是单干倾向。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点,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农房集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哪一个或哪几个部门可以完成的,必须上升到区域科学发展的战略决策,上升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因此,搞好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协同、农民群众参与的协调推进机制,党委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各部门积极指导、大力支持、全面配合,绝不能单挑单干。

篇5: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在当前的幼儿园素质教育研究中,应该注意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在这种错误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的效益,纷纷办起了学前班,甚至有的幼儿园在学前班使用了小学教材,以满足家长“让孩子早识字”的错误要求。在这种错误作法下,幼儿欢乐的天性被剥夺了,以至于有些专家不得不发出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因此,必须克服“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在自由的空间里获得最佳的发展。

一、“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首先,“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其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第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二、以《规程》和《条例》为指南,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

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小学化倾向”的出现实际上是错误教育观念影响下的产物,要解决“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它的任务是为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奠定知识和智力的基础,而不是成才教育。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南,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身心素质。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发展所不允许的,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禁止的。

(二)遵循幼教规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了幼儿教育的特点。

第一,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规定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规定的,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在安排一日活动时,应注意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还要注意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自由活动的结合,注意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体现出一日活动的质量。

第三,开展好幼儿的游戏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学习活动。有人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其实强调的就是幼儿的玩乐天性和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安排上应该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要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要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区角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无论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还是游戏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并注意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品德。

(三)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与一些家长的错误看法和错误需要有关,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经常对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论,让他们通过不定期的教育讲座、家长学校、幼儿园与家长的各种联系渠道,学习正确的教育理论,了解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方法,当他们充分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作法和教育观点是正确的时候,就不会再要求幼儿园搞拔苗助长式的小学化教育了。如,我市某大型幼儿园在受社会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影响,曾经一度使学额下降到五十余人,迫使该园也不得不考虑要多成立几个学前班。这时,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这所幼儿园广泛地开展了家长教育活动,并在社会上全方位地宣传幼儿教育理论,结果仅仅过了三个月,这所幼儿园的学额一下子又达到了三百余人,出现了入园难的可喜情况。

可见让家长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方面。

总之,要克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就必须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办事,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广大家长能够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幼儿在欢乐和谐的幼儿园整体教育环境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陈维国)

篇6:引进人才工作要克服几种不良倾向

引进人才工作要克服几种不良倾向

受传统观念和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市部分单位在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中,在思想观念、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不仅制约了人才引进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人才引进工作的成效。围绕现代新**建设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必须切实克服认识上和工作中的不足,才能确保引才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是要克服重学历职称轻能力素质的倾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现代新**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那些“重量级”的人才固然重要,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轻量级”人才同样不可或缺,实际上具有熟练专业技能的同志,往往更是紧缺人才。可以说,人才没有学历、职称高低之分,只有能力、素质强弱之别。只要社会需要就是人才,工作需要就是人才,岗位需要就是人才。因此,各级领导、各个单位一定要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清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特点,切实做到选人、用人既看学历又不唯学历,既看资历又不唯资历,既看职称又不唯职称,既看身份又不唯身份,确保引进的人才有真才实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既是提高人才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的重要方法。外资企业为什么对各类人才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把员工的继续教育和深造作为一项重要的福利制度坚持不懈地落实好,积极创造机会提高员工能力素质,让员工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反观**,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人才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尤其是对自己用着放心、用得顺手的人才老是不放手,即使有学习深造的机会,也不愿意让他们走,结果使原来很有水平的人才由于缺乏“二次学习”机会而变得知识老化,最终因缺乏发展后劲而被时代淘汰。只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各级领导一定要克服“不行就换”的错误思想,自觉站在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看待人才的培养问题,坚持既要用好人才,又要重视培育人才,做到在引进人才时就考虑到人才的继续教育和深造问题,工作中积极为人才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培训机会,不断增强他们干好工作的后劲,形成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三是要克服重招揽人才轻引进项目的倾向。优秀的人才到**来,根本的目的是建功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他们发现创业无机会、干事缺舞台、发展没空间,引来的“凤凰”必定“东南飞”。如何给“怀才不遇”者以发展之“遇”、创业之“遇”、干事之“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措施就是更多、更广地引进项目,为其施展才华、展露身手提供舞台和载体。事实上,招揽人才与引进项目,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没有人才,项目无以为续;没有项目,人才的存在就失去意义。因此,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一定要重视并发挥好项目对人才的带动作用,不失时机地利用项目建设吸引、聚集人才。要坚持把项目作为聚集、吸引人才、智力的平台、载体,自觉做到先引进项目,再根据项目的需要引进人才,以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人才使用的高效率。或者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引进人才和项目,使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互促进,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要克服重外地人才轻本土人才的倾向。在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中,一些单位和领导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便不顾实际、想尽一切办法去外面“招贤纳士”,而对身边人才却求全责备放着不用。这种“人才远视症”、“重用女婿不用儿子”的做法,必然会挫伤本地区、本单位人才的积极性,甚至会使本单位人才“外流”,形成一边引进人才,一边流失人才的被动局面。应当看到,发达地区的人才虽然可能会见多识广,具有观念、知识新的优势,但也可能存在引进后“水土不服”的劣势;而本土人才虽然可能会有知识面窄,观念、知识陈旧等劣势,但人才成本低廉,热爱家乡,吃苦耐劳,熟悉情况。两者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从根本上讲,现代新**建设首先应建立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聪明才智,通过艰苦奋斗去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重视外地人才,轻视本土人才,势必导致两者的矛盾和内耗,这不仅不利于人才作用的发挥,而且浪费了资金。因此,既要高度重视引进外地人才,也要注意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

五是要克服重提高待遇轻改善环境的倾向。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东部发达地区落后的情况下,仅以高工资、高档住宅和高额奖金来招揽人才,不仅增大人才成本,使财政不堪重负,也很难引进优秀的人才。因此,用高工资、高奖金、高福利来“换取”人才,只能是权宜之计,也不符合整个人才队伍的思想实际。增强**的人才竞争力,必须坚持从人才队伍的思想实际出发,从人才成长进步的客观规律出发,克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错误思想,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建设促进人才成长进步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小环境”上,防止因环境不佳使引进的贤

篇7:引进人才工作要克服几种不良倾向

引进人才工作要克服几种不良倾向

受传统观念和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市部分单位在开展人才引进中,在思想观念、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不仅制约了人才引进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人才引进的成效。围绕现代新**建设开展人才引进,必须切实克服认识上和中的不足,才能确保引才的顺利实施。

一是要克服重学历职称轻能力素质的倾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现代新**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那些“重量级”的人才固然重要,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轻量级”人才同样不可或缺,实际上具有熟练专业技能的同志,往往更是紧缺人才。可以说,人才没有学历、职称高低之分,只有能力、素质强弱之别。只要社会需要就是人才,需要就是人才,岗位需要就是人才。因此,各级领导、各个单位一定要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清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特点,切实做到选人、用人既看学历又不唯学历,既看资历又不唯资历,既看职称又不唯职称,既看身份又不唯身份,确保引进的人才有真才实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既是提高人才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的重要方法。外资企业为什么对各类人才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把员工的继续教育和深造作为一项重要的福利制度坚持不懈地落实好,积极创造机会提高员工能力素质,让员工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反观**,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人才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尤其是对自己用着放心、用得顺手的人才老是不放手,即使有学习深造的机会,也不愿意让他们走,结果使原来很有水平的人才由于缺乏“二次学习”机会而变得知识老化,最终因缺乏发展后劲而被时代淘汰。只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各级领导一定要克服“不行就换”的错误思想,自觉站在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看待人才的培养问题,坚持既要用好人才,又要重视培育人才,做到在引进人才时就考虑到人才的继续教育和深造问题,中积极为人才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培训机会,不断增强他们干好的后劲,形成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三是要克服重招揽人才轻引进项目的倾向。优秀的人才到**来,根本的目的是建功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他们发现创业无机会、干事缺舞台、发展没空间,引来的“凤凰”必定“东南飞”。如何给“怀才不遇”者以发展之“遇”、创业之“遇”、干事之“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措施就是更多、更广地引进项目,为其施展才华、展露身手提供舞台和载体。事实上,招揽人才与引进项目,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没有人才,项目无以为续;没有项目,人才的存在就失去意义。因此,开展人才引进,一定要重视并发挥好项目对人才的带动作用,不失时机地利用项目建设吸引、聚集人才。要坚持把项目作为聚集、吸引人才、智力的平台、载体,自觉做到先引进项目,再根据项目的需要引进人才,以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人才使用的高效率。或者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引进人才和项目,使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互促进,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要克服重外地人才轻本土人才的倾向。在开展人才引进中,一些单位和领导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便不顾实际、想尽一切办法去外面“招贤纳士”,而对身边人才却求全责备放着不用。这种“人才远视症”、“重用女婿不用儿子”的做法,必然会挫伤本地区、本单位人才的积极性,甚至会使本单位人才“外流”,形成一边引进人才,一边流失人才的被动局面。应当看到,发达地区的人才虽然可能会见多识广,具有观念、知识新的优势,但也可能存在引进后“水土不服”的劣势;而本土人才虽然可能会有知识面窄,观念、知识陈旧等劣势,但人才成本低廉,热爱家乡,吃苦耐劳,熟悉情况。两者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从根本上讲,现代新**建设首先应建立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聪明才智,通过艰苦奋斗去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重视外地人才,轻视本土人才,势必导致两者的矛盾和内耗,这不仅不利于人才作用的发挥,而且浪费了资金。因此,既要高度重视引进外地人才,也要注意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

五是要克服重提高待遇轻改善环境的倾向。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东部发达地区落后的情况下,仅以高工资、高档住宅和高额奖金来招揽人才,不仅增大人才成本,使财政不堪重负,也很难引进优秀的人才。因此,用高工资、高奖金、高福利来“换取”人才,只能是权宜之计,也不符合整个人才队伍的思想实际。增强**的人才竞争力,必须坚持从人才队伍的思想实际出发,从人才成长进步的客观规律出发,克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错误思想,始终把重心放在建设促进人才成长进步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小环境”上,防止因环境不佳使引进的贤

才变成“闲才”。

篇8:浅谈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如何克服

浅谈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如何克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逐步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生存的重要性。因此,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翼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在这种心理促使下,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有相当多的家长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写汉字,背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这样的幼儿园成为家长优先选择的对象。他们认为孩子的潜力大得很,只要教得会,何必要等待?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孩子的的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了没有被训练的孩子。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令人担忧的事,这样的发展优势究竟能持续多久?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

研究表明,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据教育进展国际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这世界第一的代价是每周比其他国家孩子多得多的时间在做数学题。在学校里,是以307分钟对217分钟,而在家里是以4个多小时对不到1小时,可以说儿童的计算能力是以牺牲其它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而换取的。二是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技能在孩子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是在给予是轻而易举的事,刻意加速地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以幼儿的方式来塑造婴儿,以小学生的要求来规范幼儿,使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因为许多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势必会导致基础不稳固,这一脆弱的基础对以后长远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这种发展是没有后劲的,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已经证明。三只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当人们为这般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我们是否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

总之,这样一种以断送以后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意味着和未来发展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的脑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也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切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为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所以,面对家长的不正确地认识与要求,作为幼儿园不应处于一种被动盲从的地位,而应充分发挥我们在幼儿教育中的专业主导地位。因为作为幼儿园,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幼儿教师,专业的教育人员,我们的教育目光不能短浅,不能只看到现在,而更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

明确了这一教育思路,那么在具体的实施中,怎样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能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而不是盲从于家长不正确的选择?我认为,要想在育儿观念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识,必须首先找准与家长合作的基点与分歧点。我们合作的基点是:我们与家长的教育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材,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发挥我们专业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带领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我园在此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第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教育孩子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

第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的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

第三:我们会不定期的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大家各抒己见,沟通观点,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共识,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加关注科学的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并主动向幼儿园靠拢。

那么,我们不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否就意味着忽略知识技能的作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能力是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里涉及到的是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还是记忆模仿知识,是强调“会学”还是强调“学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重新认识知识技能的内涵,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强调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强调幼儿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这就涉及到获取知识应定位于过程还是结果。如果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预设一大堆有待孩子接受的知识点和有待训练的技能,并作为目标看重其达成与否。定位于过程,我们就会将这些知识仅仅作为载体,看重的是孩子如何思维的,是如何接受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启发孩子的智慧。具体地说,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个与孩子智慧相关的核心要素,如健康:自我保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只有定位于过程体验的“教与学”,才能抓住这一核心要素,点燃起这一智慧的火花。例如,当我们定位于结果时,科学领域的学习,就会让孩子去记住某种现象的特定事或知识点(一大堆事务的`名称和概念等),而定位于过程,就会抓住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核心要素,让孩子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施中,不断探索和反复体验中去发现,至于从哪些实事中发现并不重要――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教会了幼儿,因为幼儿能复述出我们要他记住的明称,可以重复出我们演示给他们的实验,却忽略了孩子根本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的知识迁移: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教孩子一些特定的技能和技巧(用琴法、画技去模仿现成的作品)而定位于过程,则核心要素是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的热情,这些特定的技能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过去我们很得意我们的孩子能逼真的模仿范画,为孩子画得非常像而高兴,却不曾认识为什么有的孩子一旦离开了范画,却什么也画不出来,他们仅仅眼中有画,而心中无画,定位于结果,社会领域的学习就应当直接训练孩子集体生活的规则(牢记各类常规、用纪律约束、以及能复述与同伴相处的原则)。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即让幼儿在与他人的自由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与互惠,逐步摆脱自我中心――过去我们总是通过规则约束、通过教师的裁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结果把孩子的口头规则和对权威的惧怕以及听话顺从当作良好品质;定位于结果,语言的学习就会灌输一定量的词汇和给予造句的训练,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交流与表达,重要的是“激发表达的热情,创设交流的机会”――过去我们着重在专门的语言教学中重复故事、背诵儿歌、造句练习、却没有想到,实际上由而是在交往中自己获得语言,而不是别人教会他说话。

因此,要想扭转这种现象,既需要转变家长的观念,同时又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指导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够还原学前幼儿教育的本来面目。

篇9:克服语文教学复杂化倾向的教育论文

克服语文教学复杂化倾向的教育论文

【摘要】教师在课改面前,出现了迷茫,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花样越多、越热闹,越有创新意识。如何克服此现象,作者从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环节、教学评价进行论述,最后提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语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程重点简洁评价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给我的印象最深。教师的教学热情空前高涨,教学效果极其显著。但也有一些教师在课改面前,出现了迷茫、错误地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花样越多越好,越热闹显得越有创新意识。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范例:一篇极普通的课文,教师在指导时又是表演、又是辩论、又是唱歌、又是绘画、又合作探究..,叫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最后他们记住了什么?我们说:“云多不等于下雨”,教学复杂不等于效果好。那么如何克服以上现象呢?笔者就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精心选择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阅读、写作能力,并在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进取精神,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一节课涵盖这么多内容,有字词要求、理解运用、品德陶冶..,目标重重。教师要面面俱到,倾囊相传,何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时要抓注重点,有摒有弃。做到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做到目标准确,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盯住教学重点内容,精心筛选

语文课堂教学要传授的内容较多,一些教师便用心良苦,打开肺腑,恨不得把所有的体会、知识项目等全盘托出,灌输给学生。于是布置学生查资料,上网,天文的、地理的、古代的、现代的、科学的、政治的真是海阔天空。看似很普通的一篇课文,一经老师深入、透彻、精细的讲解,真是很热闹。设想一下,让学生认识一群人和一个人,哪一个会让学生容易记住?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连续几年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其不同的训练项目,训练重点。这也是课标的用心所在。教师在教学时,可选取一两个重点目标,强化训练。而把其它项目放在下次。教者暂时对某些内容的舍弃,会为当时的专注铺路,减轻行囊轻装上阵,会走得更远更好。我曾在书上看到,一位老师在谈语文教学时是这样描述的:“我的语文课很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学生写作文。想法让每个学生都过关,就这么简单。”一名好的教师,是真正能够驾驭教材的,是真正能够“钻进教材”又能“跳出教材”面对学生的。在其教学思路中,有知识的精确点、有环节的重点、有训练的要点,有学生学习活动的难点、疑点。其能从千丝万缕中找出头绪,抓住主要矛盾,教学活动定会事半功倍。

三、教学环节简洁、清晰明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材文本的阅读者、学习者。是受教育、感悟陶冶的领悟者。他们不应充当教师手下的木偶角色,他们应回归自然。有一位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安排了这些过程:读课文、写字、看插图、质疑、情境表演、情境作画、辩论、谈体会等。课堂热闹且特别热闹,学生入情入境。仅此一节课,学生便要“读、写、演、画、唱、谈”充当着各种角色。教师亦不厌其烦地摆弄着大量的栩栩如生的课件。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有些学生甚至喜形于色,手舞足蹈。教师的`教学形式变化多端。把看来很完整的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这样热闹的课,学生能学到什么?四十分钟里学生紧张、忙碌。老师的话唯命是从,这是还学生于原始身份吗?这不成了知识的奴隶吗?我认为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简洁的,是使学生轻松、快乐的。课堂应是实实在在的文本对话,实实在在的师生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的过程。惟有“轻松”,才有“快乐”。这一氛围,要通过简化课堂环节去完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语文任务,去读、去悟、去说、去写。简洁的课堂环节,是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思考留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简洁的教学环节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更不应是装扮后各“课件”的拼凑组合及漂亮“课件”的展示。媒体资源的利用要精、要得体。要整合后再用。过分地利用,看似学生的感官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其实却忽略了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东西——语言、文字的训练目标。学生用看代替了读,用看代替了思维、代替了想象..。阅读文本岂不是蜻蜓点水,雾里看花?谁都知道走马观花、过耳不留的道理。舍本求末的做法不可取。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删繁就简应是一种期待、一种归宿。提倡简洁、注重实效,把一个清晰明了的教学环节还给学生。

四、评价语言要直白,具有针对性

语文课标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明确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这里我对教师的评价语言谈一下自己的见解。首先,要做到评价语言的朴素、简洁。要用儿童的语言,只要能让儿童听懂,能调动其积极性,能启发儿童的思维,直白点儿没什么。其次,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切不可为显示自己的才华,旁征博引,隐掩含蓄,不用说儿童,就连成人也有朦胧的感觉。怎样去调控学生?好在哪里,缺点在哪里要让学生一目了然。最后,要恰当地使用奖励性语言,适宜儿童心理状态。请记住,善于发现儿童笑脸的人,自己也定是最开心的人。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活动,就是要教师在学生学习听语文、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活动中,努力实践、创新思路,克服“虚”“闹”“杂”“偏”的弊病。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平平淡淡的、简简单单的、扎扎实实的”环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学会语文。

解读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危机

洛丽塔风格服饰的发展及特征研究论文

公司治理与会计模式选择

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保健品市场调查报告

教学论文研究方向

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

浅析我国公民文化权利保障论文

思想政育与行政管理之关系的研究论文

浅析企业年轻管理人员如何克服四种倾向
《浅析企业年轻管理人员如何克服四种倾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析企业年轻管理人员如何克服四种倾向(合集9篇)】相关文章:

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的实现论文2022-11-08

浅析性格对着装方式的影响论文2023-04-15

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2023-03-30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对1995年以来改革的评析2022-08-12

浅析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论文2022-08-21

“牛”语汇历时差异论文2023-03-14

航天航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023-06-09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2022-05-12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2023-06-08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2023-09-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