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合集8篇)由网友“拒绝刘昊然三次”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篇1:《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
1、为:是。
2、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3、以:凭借
4、园蔬:指种植菜类。
5、好:喜好,喜爱。
6、菘:白菜。
7、尝出行:曾经。
8、母问其故:缘故,原因。
9、向:刚才,刚刚,先前。
10、所以:……的原因。
11、自:从此。
12、遽:马上,迅速。
13、走:逃跑。
14、具:详细。
15、启:说出。
16、因:于是,就。
17、自:自从。
18、自是盗者大惭:这个。
19、及:等到;到。
20、复:再次。
21、秘:保密。
22、及长:年轻时。
译文
范元琰,字伯珪,南朝时吴郡钱塘人。范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有礼(从)不凭借(自己的)优点而骄傲地待人。(他的)家中很贫困,只依靠种菜维持生活。有一次,元琰从家中出来,发现有人正在偷他家的白菜。元琰急忙退回了家中。母亲问他原因,(他)详细的把实情告诉母亲。母亲问偷菜的人是谁,元琰回答说:“我之所以退回来,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现在我告诉您他的名字,希望您不要泄露给他人啊!”母子两人从此严守这个秘密。 元琰家的菜园外有一条水沟,有时有从水沟中渡水过来偷他家的竹笋的人。元琰于是砍伐了树木架了座桥用来渡过水沟。偷竹笋的人为此非常惭愧,从此这一带居然都没有了偷盗的人。
文中范元琰对待盗者的'做法
赞同:范元琰不计较盗贼的德行,用善举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丑恶,心中惭愧,从而改过自新;不因人之恶而恶,此君子善人之道!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
不赞同:范元琰这样做,没有当即制止偷盗行为,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者。范元琰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主教的掩护下偷走主教家里的银烛台。
篇2:范元琰为人善良的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译文:
范元琰,字伯珪,是南朝时吴郡钱塘人。他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他为人很谦逊,从来不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家里贫穷,只靠种植蔬菜为生。(元琰)曾经外出,看见有人偷盗他家的.白菜,他匆忙退走。母亲询问他(这么快回来)的缘故,(他)详细地把实际情况告诉母亲。母亲问(他)偷盗的人是谁,(他)回答说:先前我之所以退走,是担心他惭愧羞耻,现在说出他的名字来,希望您不要泄露出去。于是母子两人为(那个小偷)保密。有时有淌过水沟偷盗他家竹笋的人,元琰就砍伐树木做成桥来使他(方便地)过沟。自从这件事之后,小偷们十分惭愧,整个乡里就再也没有人偷窃了。
篇3:范元琰为人善良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为人善良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及长好学 ②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③尝出行 ④自是盗者大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3分)(1)等到,到;(2)缘故、原因;(3〉曾经;(4〉这,这样。
2.(3分) 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3.(3分) 答案示例:
(1)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
(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
译文:
范元琰,字伯珪,是南朝时吴郡钱塘人。他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他为人很谦逊,从来不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家里贫穷,只靠种植蔬菜为生。(元琰)曾经外出,看见有人偷盗他家的白菜,他匆忙退走。母亲询问他(这么快回来)的缘故,(他)详细地把实际情况告诉母亲。母亲问(他)偷盗的人是谁,(他)回答说:“先前我之所以退走,是担心他惭愧羞耻,现在说出他的名字来,希望您不要泄露出去。”于是母子两人为(那个小偷)保密。有时有淌过水沟偷盗他家竹笋的人,元琰就砍伐树木做成桥来使他(方便地)过沟。自从这件事之后,小偷们十分惭愧,整个乡里就再也没有人偷窃了。
篇4:《范元琰为人善良》阅读答案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
①菘:白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及长好学 ②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③尝出行 ④自是盗者大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3分)(1)等到,到;(2)缘故、原因;(3〉曾经;(4〉这,这样。
2.(3分) 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3.(3分) 答案示例:
(1)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
(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
译文:
范元琰,字伯珪,是南朝时吴郡钱塘人。他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他为人很谦逊,从来不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家里贫穷,只靠种植蔬菜为生。(元琰)曾经外出,看见有人偷盗他家的白菜,他匆忙退走。母亲询问他(这么快回来)的缘故,(他)详细地把实际情况告诉母亲。母亲问(他)偷盗的人是谁,(他)回答说:“先前我之所以退走,是担心他惭愧羞耻,现在说出他的名字来,希望您不要泄露出去。”于是母子两人为(那个小偷)保密。有时有淌过水沟偷盗他家竹笋的人,元琰就砍伐树木做成桥来使他(方便地)过沟。自从这件事之后,小偷们十分惭愧,整个乡里就再也没有人偷窃了。
篇5:《范元琰为人善良》阅读答案
(1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范元琰为人善良范元琰,字伯蛙,昊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
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日:“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恳不泄也。”于是母予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选自《南史·隐逸下》)[注]①菘:白菜。
(1)解释下列句中括号中的词。(4分)
元琰(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自(是)盗者大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3.(1)急忙;缘故,原因;先前;这,这样。
(2)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容易过沟。
(3)示例;①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②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行力: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言之成理即可)
篇6:《范元琰为人善良》阅读答案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元琰遽退走 (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是盗者大惭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23(1)急忙;(2)缘故,原因;(3〉先前;(4〉这,这样。
24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25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1)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行力,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
篇7:杨万里为人文言文翻译
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山很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杨万里的名言
1、殿上胪傅第一声,殿前拭目万人惊。名登龙虎黄金榜,人在烟霄白玉京。香满乾坤书一卷,风吹鬓发雪千茎。旧时脱却银袍处,还望清光侍集英。
2、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拨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3、莫河早行奇绝处,四面八方野香味。
4、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5、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7、岭上芭蕉雪打死,霜雪打死还有心。
8、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闭门造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11、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12、愿坚晚节于岁寒。
13、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14、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1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6、学而不化,非学也。
篇8:裴琰之文言文阅读翻译
裴琰之文言文阅读翻译
原文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 △ 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 遨游耳。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 △ 供研墨点笔。左右勉唯而已。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司户解判邪?”户佐曰:“司户太高手笔。”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是日名动一州。
【注释】
①司户:官名,主管户籍。②闲:熟习。③系: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④遽者:这里指需紧急办理的案件。⑤勉唯:勉强答应。⑥翰:毛笔,引申为文辞。
译文
裴琰之担任同州司户的时候,刚刚二十岁,每天以玩乐为主要的事,一点也不关心处理公文。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罪他而去询问户佐,户佐说:“司户是大家的孩子,恐怕不善于处理公文。”过了数日,李崇义对裴琰之说:“同州的公务繁忙,司户尤为突出。你何不另外谋求个京城里的官当,没有必要滞留在这里。”裴琰之只好点头称是。又过了数日,司户应该办理的公文堆积。大家偷偷议论,以为裴琰之不会撰写公文,只会玩乐。后来李崇义召见裴琰之,严厉地对他说,要请示朝廷将他免职。裴琰之出来问户佐:“有多少公文案卷?”户佐回答说:“着急处理的有二百多份。”
裴琰之说:“我以为有多少呢,竟如此逼迫人!”他命令每件等待处理的案卷后面附上十张纸,又命令五六个人给他研墨点笔,左右的人勉强去做了。裴琰之不听详细情况,只让主办各个案卷的事物的人员汇报事情的大概情况,他倚着柱子处理。词意奔放,文笔华美,手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写完的`纸如飞落下。州府的官员都赶来了,围观的人像墙一样,惊异赞叹声音不断。处理完的公文案卷送到李崇义那里,李崇义一开始还问:“司户会处理公文吗?”户佐说:“司户手笔太高了!”李崇义仍然不知道裴琰之的奇异才能。等到他看了四五十卷,发现词句语言非常精采。李崇义惊奇惭愧,将裴琰之找来,走下台阶谢罪说:“你的文章如此好,何必隐藏锋芒,这都是我的过错啊!”当天裴琰之的声名就震动了全州。
★ 范文琰为人善良
★ 李商隐 霜月
★ 黄庭坚的诗歌主张
【《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合集8篇)】相关文章:
孙叔敖杀两头蛇教案2022-12-09
文言文《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原文翻译及解析2023-10-27
刘宽文言文翻译2024-02-02
刘凝之二文言文翻译2024-04-03
孙泰文言文翻译2022-06-20
党员干部践行工匠精神感悟精选2022-05-07
《原毁》翻译2023-07-08
厚德录阅读答案2023-07-20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2024-04-11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