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推荐8篇)由网友“袁兀”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
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译文
刘氏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抚养有一个孩子。她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终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没有衣服穿的人,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赞她的善良。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刘氏就告诫他,说:“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宿舍衣物全部被烧光。大家不仅给他衣服,还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寡妇的情意呀。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母亲做好事的原因。
字词解释
1、…者…也:判断句,…是…。 2、昼:白天。 3、耕:耕种。 4、竟年:终年,一年到头。 5、如:像。 6、是:代词,这样。 7、贫:贫穷。 8、辄:往往。 9、相:代“贫困者”。 10、济:救。 11、偶:偶尔。 12、以:把 13、遗:赠送。 14、之:代“无衣者”。 15、咸:全,都。 16、称:称赞。 17、然:然而。 18、诫:告诫。 19、与:为。 20、为:做。 21、善:好事。 22、本:根本;准则。 23、卒:死。 24、殆:几乎。 25、殆尽:几乎全部烧光。 尽:没有。 26、给:给予。 27、伐:砍。 28、方:才。 29、第:房屋、府第 30、善举:做好事。 31、疾:勤奋的;努力地 32、憾:怨恨;抱怨。 33、刘氏以己之衣遗之:第一个之是“的”,第二个之是“他们”代指邻居。 34、斗升:此指一斗一升。 35、育:生养 36、竟:整,从头到尾。
句子理解
1.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就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是这样。 2.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为别人做(好)事,是作为人的本分,哪一个人不会遭遇紧急的事情呢?文言知识 释“辄” “辄”是个文言虚词,解释为“就”、“往往”、“常常”、“总是”。上文“辄以斗升相济”,意为往往用一斗一升的粮食救助他人。成语“动辄得咎”,意为动不动就受到批评。道理 《刘氏善举》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 。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刘家儿子“方悟”,他“悟”出了对别人做好事,别人也会回报自己的道理。
篇2:刘氏善举文言文及翻译
刘氏善举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1]
译文
姓刘的一个人是一个乡里的寡妇,养育(有)一个孩子。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孩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
母亲告诫他,说:“和别人相处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母亲(指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几乎全部被烧光。乡亲和邻居们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孩子才明白母亲的友善的举动。
注释
1、者:……的人
2、昼:白天。
3、耕:耕种。
4、竟年:终年,一年到头。
5、如:像。
6、是:这样。
7、贫:贫穷。
8、辄:就。
9、相:动作偏指一方(刘氏者对邻居)。
10、济:救济,帮助。
11、偶:偶尔。
12、以:把。
13、遗(wèi):赠送。
14、之:代词,代“无衣者”。
15 、憾:怨恨。
16、咸:皆, 全,都。
17、称:称赞。
18、然:然而。
19、诫:告诫。
20、与:与,偕同之意。
21、为:做。
22、善:好,好的,善良的。
23、本:根本;准则。
24、卒:去世。
25、殆(dài):几乎。
26、殆尽:几乎全部烧光。 尽:没有。
27、给:给予。
28、伐:砍。
29、方:才。
30、第:房屋、府第。
31、善举:慈善的事情。
32、举:行动、举动。
33、疾:快,急速。
34、刘氏以己之衣遗之: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们”代指邻居。
35、斗升:旧时量器;此指一斗一升。
36、育:生养,养育
37、竟:终。
38、竟年如是:终年像这样。
39、时:那时
40、念:想,惦念。
41、乃:是
42、疾:急,此指努力
附阅读答案: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遗(wèi):赠送 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昼则耕于田间( ) ②竟年如是( )
13、翻译句子 (2分)
乡里咸称其善。
14、本文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2、白天 这,这样
13、乡里人都说(称赞)她好(善良)。
14、如:善有善报,要学会乐于助人;帮助了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
篇3:《刘氏善举》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氏善举》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
遗(wèi):赠送
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2分)
①昼则耕于田间( )
②竟年如是(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小题3:“乡里咸称其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小题4: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白天(2)这样
小题2:偶然有没有衣服的人,刘氏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
小题3: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小题4:要善待他人,要乐于助人,善有善报,与人为善。
小题1:试题分析:“昼”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一致。“是”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字,一般为代词用法,放到语境中解释为“这样”。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此句中的关键词有“遗”等。“遗”放到语境中译为“给,送给”。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找到此句“乡里咸称其善”出现的位置,分析其前后文章,此题很容易确定原因在“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中便可找到。
小题4:试题分析:根据全文内容可知,刘氏好善乐施,后来家里着火,被她救济过的人都来相助,可见此故事告诉我们,善有善报,要与人为善等道理。
篇4:《刘氏善举》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刘氏善举》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刘氏善举》阅读题及答案
【前言】
《刘氏善举》为一篇歌颂助人为乐精神的文章。(也是文言文初学者的必读篇目)曾被收录进《走进文言文》、《文言文启蒙读本》等书籍中。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 。 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
1、者:的人
2、昼:白天。
3、耕:耕种。
4、竟年:终年,一年到头。
5、如:像。
6、是:代词,这样。
7、贫:贫穷。
8、辄:就。
9、相:代 贫困者 。
10、济:救助,帮助。
11、偶:偶尔。
12、以:把。
13、遗(w i):赠送。
14、之:代词,代 无衣者 。
15 憾:怨恨。
16、咸:皆, 全,都。
17、称:称赞。
18、然:然而。
19、诫:告诫。
20、与:与,偕同之意。
21、为:做。
22、善:好,好的,善良的。
23、本:根本;准则。
24、卒:去世。
25、殆(d i):几乎。
26、殆尽:几乎全部烧光。 尽:没有。
27、给:给予。
28、伐:砍。
29、方:才。
30、第:房屋、府第。
31、善举:慈善的事情。
32、举:行动、举动。
33、疾:快,急速。
34、刘氏以己之衣遗之:第一个之是助词 的' ,第二个之是代词 他们 代指邻居。
35、斗升:旧时量器;此指一斗一升。
36、育:生养,养育
37、竟:终。
38、竟年如是:终年像这样。
39时:那时
40念:想,惦念。
41乃:是
【翻译】
姓刘的一个人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一个孩子。白天在田间努力种田,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孩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亲告诫他,说: 和别人相处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 母亲(指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全部被烧光。大家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孩子才明白母亲的善举。
【赏析】
《刘氏善举》给我们的启示: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你。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其实,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这样才是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刘家儿子 方悟 ,他明白了对别人做好事,别人也会回报自己的道理。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昼则耕于田间( ) ②竟年如是( )
13、翻译句子 (2分)
乡里咸称其善。
14、本文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2分)
12、白天 这,这样
13、乡里人都说(称赞)她好(善良)。
14、如:善有善报,要学会乐于助人;帮助了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
篇5:《刘氏善举》阅读答案
《刘氏善举》阅读答案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 (2)屋舍衣物皆尽( )
12、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和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分,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B.对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钱,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C.为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根本,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D.跟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基础,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13、“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刘氏的“善举”具体表现在: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刘儿“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参考答案:
11.(4分)(1)赠送(2)房屋
12. (3 分)C
13. (2分)(1)辄以斗升相济 (2)以己之衣遗之
(3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与人为善则与己为善)。
篇6:刘氏善举阅读答案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戒之,曰“与人为善,乃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遗]:给予,赠送。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分)
(1)且为之伐木建屋 伐
(2)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举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12.“乡里咸称其善”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3.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0、伐( 砍,砍伐)举(举动、行为)
11、偶然有没有衣服的人,刘氏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
12、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13、要善待他人,要乐于助人,善有善报,与人为善。《刘氏善举》阅读答案
篇7:《刘氏善举》阅读答案及译文
《刘氏善举》阅读答案及译文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解释加点词语。
①辄.以斗升相济 ②心有憾.()
③母卒.三年()
④方.悟母之善举()
2.翻译句子。
①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②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3.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刘氏的“善”?
4.“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
【参考答案】
1.①就 ②怨言 ③死 ④才
2.①晚上就在烛火下纺织,终年都像这样。(则、于烛下、竟、如是)
②为别人做(好)事,是作为人的本分,哪一个人不会遭遇紧急的事情呢?(为善、乃、本、缓急)
3.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直接描写刘氏的动作“以斗升相济”,“以己之衣遗之”,以及儿子不理解时的语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表现刘母的“善”;写乡里的`对刘氏的评价以及刘母去世三年后刘家遭受火灾后乡里对刘家的帮助,和刘儿由开始的“憾”到最后的“悟”两个侧面突出刘氏的“善”。
4.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 。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句子翻译
1.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刘氏)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就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整年像这样。
2.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为别人做(好)事,是作为人的本分,谁不会遭遇紧急的事情呢?
参考译文
姓刘的一个人是一个乡里的寡妇,养育(有)一个孩子。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孩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亲告诫他,说:“和别人相处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母亲(指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几乎全部被烧光。乡亲和邻居们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孩子才明白母亲的友善的举动。
启示
《刘氏善举》给我们的启示: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你。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其实,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这样才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刘家儿子“方悟”,他明白了对别人做好事,别人也会回报自己的道理。(方悟:才明白)
篇8:《刘氏善举》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刘氏善举》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遗(wèi):赠送 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昼则耕于田间( ) ②竟年如是( )
13、翻译句子 (2分)
乡里咸称其善。
14、本文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2、白天 这,这样
13、乡里人都说(称赞)她好(善良)。
14、如:善有善报,要学会乐于助人;帮助了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
★ 刘宽文言文翻译
★ 刘大夏的译文总结
★ 陈情表教案
【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推荐8篇)】相关文章:
《陈情表》文言文教学知识2022-08-10
高中语文第五册《陈情表》优秀说课稿2023-08-30
《宋史列传第四十六杨砺传》的阅读试题2023-05-03
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案2023-10-29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4-01-23
《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寸上》阅读答案2023-01-05
课文《陈情表》的教学设计2022-08-01
后汉书班梁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06-05
吾粲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2023-05-06
菱溪石记阅读答案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