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怎么做,才公平?

时间:2022-08-01 07:56:21 教育随笔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随笔:怎么做,才公平?(共15篇)由网友“月之舞”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育随笔:怎么做,才公平?,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教育随笔:怎么做,才公平?

篇1:教育随笔:怎么做,才公平?

教育随笔:怎么做,才公平?

随着户外器械的日益完善,我们还新增了用于运货的拉筐、小自行车来帮助运送木块,这样一来不仅轻松快捷,还能减轻孩子们搬拿重物的辛苦。

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第一,拉筐和自行车比较少,不能均匀地让每个孩子都试一试,就会出现争抢的现象;第二,有了拉筐和自行车,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运货方面,反而不去建构作品,注意力和重心的转移导致了场面的混乱。

再来一点比较严重的问题,就属活动最后结束时收拾材料这一环节了。经过这一周的户外活动,我发现在活动最后主动搬木板、木块就往往就只有几个小朋友,大部分的人要么旁边站着看,要么就是跑来跑追逐打闹,而老师和阿姨往往需要指导幼儿归类摆放,所以在活动最后环节的常规需要好好进行改善改善。

策略调整:

新式的器械总是最容易吸引每一个孩子,大家都想去试一试、玩一玩,但是由于人多东西少,所以我觉得可以为孩子采取轮流游戏的方法开展,避免出现不够公平而争抢的情况。例如可以按照学号进行分配,每次4个人,每天更换,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轮到自己去游戏,当孩子了解了活动规则,感受到了活动的公平时,他们是非常乐意接受并遵守规则的。

另外,针对活动最后材料的整理取放,我觉得可以采取“人人参与,人人有奖”的形式,既然玩了木板的'建构游戏,每个人就都有义务进行收拾和整理,其次教师多以鼓励、表扬的方式嘉奖和肯定幼儿的表现,增强他们的参与整理活动的积极性,相信这样一来,大家都会非常愿意投入到整理材料的队伍中去的。

篇2:红包怎么发才公平?

红包怎么发才公平?

id=“1832648”> 哪家公司福利最贴心?哪些东西最鸡肋?……临近岁末,白领们纷纷上网“晒”起年终福利。而北京一家公司的员工晒的是一场“面粉大战”。公司发放年终福利,管理层人手一张购物卡,面值800元;普通员工得到的是一小桶调和油、一袋面粉和一袋大米,总价不到100元。因为感觉待遇差别太大,一些员工在办公室里互扔面粉发泄不满。

发放年终福利本是为了激励员工,怎么发,发什么,才能“笼络”人心?碰到福利不合意或发放不均的问题,该怎么办?

发钱嫌少,发实物众口难调

强尼 (总监)

我相信,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福利天差地别的情况一定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像北京那家公司那样“信息透明”的少,像那家公司员工那样互扔面粉发泄的,当然就更少了。

福利这东西,有时还真是把双刃剑。不发吧,大家说不定还没什么抱怨,发了反而议论纷纷。给实物,挑三拣四,众口难调,或者觉得不实惠;给钱,又嫌少。真让人左右为难。

过去,我们公司保留着国有企业的传统,逢年过节或是高温天,工会就操办发点劳防用品,都是清凉油花露水香皂毛巾之类的小东西。不过,有些人办事情还真不牢靠,弄些大家闻所未闻的蛇油防手部皴裂霜、洗面奶、爽肤水之类的`来,大家拿到手里一片哗然:“这个是什么牌子啊?不知道是哪个小厂的,谁敢往脸上抹啊!”

后来公司改成外资企业了,工会、办公室的职能都归并进了人力资源部。名字洋气了,水平也得与时俱进啊,所以在福利这块也动了些脑筋。

首先,让传统的劳防用品下岗,把一瓶瓶花露水累积起来,攒足100元,就发一张超市购物卡。也有人反对,认为应该直接发现金,否则手中的超市购物卡已经攒了几千元钱了,实在用不掉,只能打折卖给黄牛,白白损失其中的差价。这可真难办了,发现金不好做账啊,况且现金福利不好避税,发100元钱,公司还得贴10元交税,有点不合算。

其次,除了直接发钱发物,也想办法联系一些健身房、培训学校和电影院等机构,团购健身卡、培训课程、储值卡之类的,给大家省下真金白银。

另外,我们还申请了一笔金额不小的经费,在岁末年初安排一次去外地的培训课程,户外的拓展训练乃至短途旅行,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这项培训既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技能,也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成了最受欢迎的一项福利。

当然,年终福利是个重头戏,还得加倍动脑筋。大包小包的年货肯定不合时宜了——一两百元的东西,员工说不定得花上百元钱打车才能搬回家;光发钱也不够,缺少了点年味。所以,我们打算,今年给每个员工的父母快递一份大礼包,既有过年的人情味,又不浪费大家的劳动力。这几天,我们正在找供应商报价,希望这个新创意能通过“考试”,得到一个满意的评分。

不患寡而患不均

艾凯 (文员)

到年底,年终奖就是大家伙的“三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关心的程序基本上是这样的——首先关心自己年终奖拿多少,再关心和自己差不多的同事拿多少,进而

篇3:学做新闻简报教育随笔

学做新闻简报教育随笔

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我创设了“小喇叭新闻站”,尝试让每个孩子每周说一次新闻。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有意识地观看电视新闻,收集报纸上的新闻,并将自己觉得有趣的新闻播报给大家听。

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有的孩子由于紧张,常常忘记新闻内容。因此通过讨论,孩子们觉得最好把报纸上的重要新闻做成简报,这样既不会忘词,又可以在阅读中认识文字。我采纳了孩子们的建议,让他们学做新闻简报,以留下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的轨迹。

“小喇叭新闻站”开始了,皓皓第一个播报新闻。只见他在一叠新闻简报里翻来找去,嘴里不停地说着:“我的新闻简报在哪里?哪张是我的呢?”洋洋问:“你的新闻简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皓皓说:“是我妈妈帮我准备的,我不知道啊!”性急的洋洋按捺不住了,说:“我找到我的新闻简报了,我第一个说!”皓皓只能在一旁继续一张一张地翻,最后总算找到了,急匆匆地拿着新闻简报上台,结结巴巴地把新闻播报完了。

新闻播报完毕,我组织孩子们进行分享交流,讨论“皓皓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新闻简报”“有什么办法能又快又方便地找到自己的新闻简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是他妈妈帮他做的。”“新闻简报要自己做。”“在新闻简报上写上名字和时间,就能找到了。”“还可以做个标记。”“画个画也可以。”……我告诉皓皓:“别灰心,下次播报你自己选的新闻好吗?”皓皓认真地点了点头:“好!”

由于幼儿没有制作新闻简报的经验,所以我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类报纸,鼓励幼儿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但是皓皓妈妈可能包办代替了一切,导致皓皓过于依赖家长,对新闻内容不了解,影响了他的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幼儿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不仅对皓皓有所帮助,也给其他幼儿提供了思考、借鉴的机会,了解了制作新闻简报的“三要素”——姓名、时间、内容,懂得了“哪些事可以学着自己做,哪些事需要求助妈妈”。同时,我也准备对家长提出“放手”的建议,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又轮到皓皓播报新闻了。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新闻简报——稿纸上密密麻麻都是字,还有他的名字和日期。看到我赞许的表情,皓皓高兴极了,忙不迭地把新闻简报递给乐乐看:“我会写名字了,我妈妈教我的!”乐乐瞄了一眼皱着眉头说:“那么多字我又看不懂,而且没有图片,一点都不好看!”皓皓不服气,瞪着眼睛说:“那我明天带报纸来,剪下好看的图片,让你看得懂!”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若有所思。接着,我及时调整了辅助材料,从门房阿姨那里拿来了一大叠图文并茂的报纸,经过筛选后投放在百宝箱里,供孩子们选择。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在制作新闻简报的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个别幼儿已认识许多文字,能流利地读出新闻内容,但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有一定困难,因为具体形象性是学龄前儿童的思维特点,所以图文并茂的新闻简报确实更适合幼儿。作为教师,应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能力、特点并给予及时的支持,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所收获,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之后的一天,皓皓第一个奔进教室,挥舞着手中的纸,气喘吁吁地大声喊道:“老师,我的新闻简报有图片了!”我细细看了一遍,问道:“为什么贴上图片?”“这张图片配着上面的新闻,这样别人看见图片就明白意思了!”皓皓骄傲地说,“我还用印章、水彩笔勾线,画好看的花纹!”我伸出大拇指表扬了他,同时也发现了标题和图片不匹配,便故意问他:“喜羊羊、熊出没和樱花节有什么关系?”皓皓说:“喜羊羊、熊出没是第二条新闻,没地方贴了。”“那么有什么方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张图片是配这条新闻的呢?”皓皓想了想,说:“我写上数字,1对1,2对2,就不会搞错了。”一旁的妮妮插嘴说:“画两个不一样的图案,贴上贴纸也可以啊!”乐乐听到了,跑过来说:“用箭头表示最方便。”

教师应有目的地观察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运用表扬鼓励的支持性策略,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皓皓充分利用了百宝箱中的辅助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制成新闻简报,并用印章和水彩笔美化,使自己的新闻简报与众不同。从成人的眼光来看,虽然幼儿自制的新闻简报文字歪歪扭扭,印章颜色单一,但对皓皓来说,已初步呈现了新闻简报的雏形。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及时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幼儿自主学习的发展。在一问一答中,幼儿懂得了利用各种标记让文字和图片匹配,将新闻简报制作得更加清晰明了。

早晨,几个孩子又在制作新闻简报。皓皓剪了许多动物图片,用固体胶贴在纸上,贴到最后一张海豚图片时发现贴不下了,便想把前面两张剥下来,结果撕坏了。皓皓一脸紧张地看着我,我鼓励他说:“动脑筋想办法再试一试,你一定行!”皓皓重新找了几张图片,尝试了一下还是排不下,只好用眼神求助我。

见此情形,我并没有马上给予答复,只是给了他一个眼神暗示。顺着我的视线,皓皓发现其他孩子正在讨论如何对新闻简报进行排版,有的孩子说:“图片不可以超过底版。”有的孩子说:“可以放在别的图片上面。”还有的孩子说:“图片先放好了再用固体胶贴。”听了同伴的讨论,皓皓茅塞顿开。他采用重叠的方法把最后一张海豚图片贴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再用固体胶把图片固定在纸上,然后用花纹贴纸、彩色水笔装饰了整个版面,一张比较像样的新闻简报诞生了。皓皓兴奋地看着自己图文并茂的新闻简报,自信流利地播报起了新闻,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幼儿在进行探索时,会遇到一些阻碍。此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直接将方法告诉幼儿,而是要学会等待,给予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给幼儿创造与同伴共同探讨、寻找策略的机会。皓皓遇到了排版的困难,在我的引导下迁移了同伴的经验,不断改进,从而逐步规范和完善了新闻简报。

通过学做新闻简报的案例,清晰地呈现了幼儿循序渐进的自主学习过程,反映了以下几点经验:

1、在幼儿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个观察者。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了连续性的跟踪观察,详实、客观地记录了一张新闻简报在幼儿手中的诞生过程,为更好地给幼儿提供支持打下了基础。

2、在幼儿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个解读者教师透过幼儿的语言表情、行为等外在表现解读幼儿,从中发现其特点和发展需求。

3、在幼儿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个支持者。幼儿在失败中积累经验,最终获得成功,这需要教师适时适宜地提供有效的支持性策略,如语言的指导、材料的调整、同伴经验的迁移,家长资源的利用等,并运用表扬鼓励、榜样示范、适时等待、个别指导等方式引导幼儿,有助于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当然,幼儿制作新闻简报的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师需及时调整,力求帮助幼儿做到以下四点:

1、新闻简报要突出“新”,提倡幼儿每天关心时事,捕捉最新、最亮的新闻。

2、新闻简报要筛选“好”,引导幼儿选择正面的、有价值的、有教育意义的新闻。

3、新闻简报要速度“快”,鼓励幼儿与同伴分工合作,省时省力新鲜出炉新闻。

4、新闻简报要呈现“美”,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和排版方法来装饰新闻简报。

篇4:做柳条帽教育随笔

做柳条帽教育随笔

在公园游玩时,孩子们都很钟情长长的.随风飘荡的柳树,还情不自禁地围着柳树唱歌“柳树姑娘,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进池塘……”

赵沛远第一个嚷了起来“老师,柳条还可以做帽子呢!”紧接着,大家纷纷动手摘柳条,几个能者还自发动手编起了帽子。“老师,你教教我!”“老师,帮我编个帽子!”“老师,请帮我先围个圈!”……

只见每个孩子都专注地动手编着柳条帽,没有一个在随意地玩耍。不一会儿,大家戴上了自己编的柳条帽别说有多神奇!

可见,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他们完全会主动地学习,绝不要你成人去管呀喊呀,个个都特别的自觉,专注,活动也更为有效。

篇5: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

新闻背景:2月17日《中国青年报》以相当篇幅报道了城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长时间内,这些“非法”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在艰难中跋涉前行。

难道连最低限度的上学机会都要毁掉吗

现代民主宪政精神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享受基础教育的权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与提供教育服务。其中,基础教育领域的公平乃是具有根本性的底线公平。但城市中的公办学校不但对民工子弟筑起了高不可攀的“门槛”,更没有为民工子弟留出足够的“座位”。各种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虽然只能提供恶劣的硬件设施与质量低下的教学服务,但它们毕竟能够以民工兄弟们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聊胜于无的基础教育。不要让事实竟然变成这样:对于民工子弟而言,以维护教育公平为法定职责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非但不能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连他们最低限度的受教育权居然也要毁掉!(文/毛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莫忘农村的娃娃

20年前的2月16日,上海展览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亲切地摸着一名娃娃的头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20年后的现在,这句话产生的威力已经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各种电脑的广告没完没了,面向娃娃的培训班多如牛毛。由此衍生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昨天还是ADSL,今天又是10兆以太网,明天又变成迅驰加无线宽带……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在云贵的藏苗山寨,在湘赣的'大山谷中,在内蒙古的草原深处……许许多多农村的娃娃还不知道什么叫PC,什么叫软件,什么叫硬件,他们很少见到真正的电脑,更别说会使用了。许多娃娃见过的,还只是书本上的图片或者电视里的图像。我国农村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农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在计算机普及这个关系到中国未来的重要事业上,可不要忘记农村的娃娃们!(文/赵亚辉 摘编自《人民日报》)

教师为何最关心“自己的待遇”

一项调查表明,在3390名受访的高校教师中34.66%最关心“自己的待遇”,而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形势”的只有1.68%。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在逐步增加,然而,毕竟“僧多粥少”,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可能享受到相同的“甘露”。一边是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一边是教育(www.xfht

[1] [2] [3]

篇6: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

新闻背景:2月17日《中国青年报》以相当篇幅报道了城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长时间内,这些“非法”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在艰难中跋涉前行。

难道连最低限度的上学机会都要毁掉吗

现代民主宪政精神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享受基础教育的权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与提供教育服务。其中,基础教育领域的公平乃是具有根本性的底线公平。但城市中的公办学校不但对民工子弟筑起了高不可攀的“门槛”,更没有为民工子弟留出足够的“座位”。各种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虽然只能提供恶劣的硬件设施与质量低下的教学服务,但它们毕竟能够以民工兄弟们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聊胜于无的基础教育。不要让事实竟然变成这样:对于民工子弟而言,以维护教育公平为法定职责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非但不能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连他们最低限度的受教育权居然也要毁掉!(文/毛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莫忘农村的娃娃

20年前的2月16日,上海展览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亲切地摸着一名娃娃的头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20年后的现在,这句话产生的威力已经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各种电脑的广告没完没了,面向娃娃的培训班多如牛毛。由此衍生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昨天还是ADSL,今天又是10兆以太网,明天又变成迅驰加无线宽带……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在云贵的藏苗山寨,在湘赣的大山谷中,在内蒙古的草原深处……许许多多农村的娃娃还不知道什么叫PC,什么叫软件,什么叫硬件,他们很少见到真正的电脑,更别说会使用了。许多娃娃见过的,还只是书本上的图片或者电视里的图像。我国农村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农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在计算机普及这个关系到中国未来的重要事业上,可不要忘记农村的娃娃们!(文/赵亚辉 摘编自《人民日报》)

教师为何最关心“自己的待遇”

一项调查表明,在3390名受访的高校教师中34.66%最关心“自己的待遇”,而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形势”的只有1.68%。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在逐步增加,然而,毕竟“僧多粥少”,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可能享受到相同的“甘露”。一边是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一边是教育资源相当紧缺。一面是条件好的城市学校,教师享受到丰厚的待遇,一面是贫穷的农村学校,教师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生活都成问题。目前的教育状况是不乐观的,“富”教师要比“穷”教师少得多,怎能不让教师关心自己的待遇呢!(文/张魁兴 摘编自《光明日报》)

审慎看待大学生就业“大众化”

就业观念的“大众化”首先必须以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为基础。然而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内地仍有1/4的县没有普及小学教育,中学升学率只有10%,全国平均中学升学率只有44%。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何宪也表示,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5%。大学教育尚处于“精英”阶段时,就业步入“大众化”非常突兀,而显得像个怪胎。     在目前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一个农村家庭要培养出一位大学生所付出的相对成本要远远高于城市。并且农村中本来就已经有很多家庭放弃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对于学子们来说同样遇到类似的困境,读大学是否有用,也遭到越来越广泛的怀疑。(文/陈丰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

教育为何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痛

仔细思考“教育支出是甘肃农民返贫的第二大因素”这个现象,笔者认为农民投资教育收益率低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无可否认,我国实施的城乡对立的二元模式,以户籍制度、用工制度把人死死地束缚于所在之地,对农民更是如此。实行的学校教育是着眼于城市和工业化社会、立足于精英选拔的教育,高考制度配合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培养了城市所需的大量人才,但却对农村教育造成了冲击和负面影响。由于升学考试制度的存在,一小部分人得以离开农村,而大多数人却不得不生活在农村,可怕的是学校并没有给他们传授能够在农村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农村的学校教育对提高当地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量有才能的农村青年离开农村,而农村发展日益艰难。(文/朱四倍 摘编自《工人日报》)

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当重视

为了讨回600元工钱给开学的儿子交学费,一位装修工打碎13楼的玻璃爬出窗户,悬挂在空中。     各地在春节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清欠行动,帮助不少民工兄弟讨回了工钱。然而,尽管如此,依然有部分民工工资没有追回,一些单位将去年的旧债带到了今年,春节过完了,历史遗留问题仍旧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民工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孩子的受教育权是平等的,是不应因为拖欠工资而被剥夺的。(文/朱茂文 摘编自《京华时报》)

享受高教的权利应该全国平等

在特大城市高教入学率比其他地区高出3倍还多的情况下,学生在“快乐着学习并全面发展”的时候,其他地区的考生或许正为了那不公平的高考线多出的30分而挣扎在故纸堆中,我们又怎能奢望其他地区的学校也彻底地摒弃应试教育,和特大城市一样搞素质教育呢?学生们都是中国公民?穴但他们并没有选择自己户箱的能力?雪,他们应该平等地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是社会公平的表现,也是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文/舒圣祥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愿“黑灯办学”的尴尬尽早终结

新华社记者近日进行专题调查时发现:一方面,公办学校因资金、校舍等因素的掣肘,无力也不愿招收农民工子女;另一方面,在城乡结合部应运而生的大量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却大多是“黑灯办学”,办学条件、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我国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其中处于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有9.3%处于失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这些主要来自农村的孩子们,长大后无论是留在城市或是返回家乡,都将成为未来劳动力大军中的一员。他们的素质高低必将对未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翟伟、李术峰 摘编自新华网)

篇7:生活随笔:论公平

公平,现在社会上比较时髦的一种术语,它是各国人民攻击自己政府的利器,它是部分生活不如意者的绝佳托辞,它同时更是人类孜孜不倦地永恒目标。当然,一直在路上,从未到达到。

公平虽然活跃于现在人民的口中,但是对于公平的质疑却是起源于古代,同各国文明一道源远流长。《诗》中的劳动者质问贵族“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庄子高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向着当时的诸侯进行猛烈地抨击,杜甫直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基于极不公平的现实发出的声音,很容易在今天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当今中国社会,富二代、官二代横行于市,花天酒地;大部分普通人民却在遥遥无期的买房路、买车路等上苦苦挣扎。这是滋生对政府不满的适宜土壤。

然而,公平不仅体现于个人,更是体现于整体。由于祖父或父亲当初的浴血奋战、披荆斩棘,然后成为开国功勋,或者富甲一方,最后荫其子孙,使得他们的子孙才能即使无所事事,也可以过着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富贵生活。可见,回报总是要付出的,如果不想自己付出,那么需要有亲近的人付出,即使官二代、富二代,他们也是如此,谁的家里都不可能不劳而获。这种由于长辈的差异,导致的当今一辈不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不是我们生活不如意的挡箭牌,一者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二者毕竟有些长辈已经逝世。另一方面,在同一辈人,相同的环境下,各自也有着各自的发展道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同一片家乡,同一个家庭出来的,可能有的已经可以游山玩水,享乐一生,有的可能捉襟见肘,潦倒一生。

由此可见,社会中,公平是无处不在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己家境不如人意,自己又不努力,只是关注官二代、富二代问题,咒骂社会不公的人,他的子孙依旧会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回想公平的起源,在人类早期社会,鉴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由此导致的人口稀少,远古人类共同狩猎,共同生存。这是人类历史上也许最公平的时刻。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的差异显得不足为贵,因为基于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人类建立一套行为规范,最后潜移默化为后世的道德准则,毫无疑问,这种道德准则是公平的,同时,也是限制人欲的。比如,部落食物不足时,大家都饿着肚子少吃点,而不是让少数人吃饱,其余人饿死。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个体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无论是思维上的敏捷还是体格的雄壮,这种差异导致了部落共同采集的生活所需品不再是按人分配,而是按能力分配,如巫医可能不能与食物采集,但是鉴于他聪明地学会了医术,那么就可以“不劳而获”。这种个体差异经过一代或者几代的积累,就产生了社会分化,社会分化进一步巩固的差异优势,使得优秀的个人拥有更大的权力与利益。

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已有道德准则是基于人人平等的原则,而且还是遏制人欲的,但现在优秀的个体不仅自己拥有优势,而且还继承了祖上带来的差异优势,他发现这些优势可以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欲望,比如部落普通群众穿着一般的粗布草鞋,部落贵族就可以穿锦衣布鞋,贵族的这种欲望是可以通过普通群众劳动来满足的,而不是亲力亲为。

由于差异的产生与扩大,公平失去了它的现实基础,成为上层贵族要求下层人民遵循、而自己超然其外的道德准则。同时,贵族之间,公平仍然存在并被互相遵循。因为公平只是基于个体平等。现在生活中,老板可以对员工批评谩骂,但是老板与老板之间仍然彬彬有礼,可见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公平只是相对的,只能由自己争取。自己超越了一个层次,就可以对低于自己层次的人不公平。

这是公平的现实基础,公平的产生还有一个情感基础。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是因为他认为人有四种基本感情,其中之一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同情怜悯的心。有的人同情心很大,如得道高僧,至于鸟兽虫鱼,皆不忍杀生,而有的人同情心不足,可谓是冷血机器。普通人都有同情之心,毕竟物伤其类。因而不少高一层次的人都会对下一层次的人公平对待,这种公平就是基于情感的公平。当然,几千年的道德熏陶下,公平来自于现实基础,却超越了现实基础,这种纯道德的基础与基于感情的基础很容易融合,成了当下社会不同层次人民相互平等最重要的原因。

尽管社会公平已是如此,但是追求公平的心却永未停歇,无论是社会,还是各国政府,需要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不能以“绝对不公平不存在”而拒绝进步,因为不公平的公平也是分等次的,统治者不进级,那么人民就会换一个新的愿意进级的统治者,来领导大家走向更公平的社会。

篇8:教育随笔这样做不公平

【教育随笔】这样做不公平

学员・蔡金娥

午间自习的铃声响了。我抱着东西走进教室,没有平时的安静,孩子们围在一起,似乎没有听到铃声。怎么回事?

走近一看,看到那个瘦小的身子忍受不住地颤抖着。是静儿,泪眼朦胧。

她是一个很老实的孩子,虽然在家里会有些小脾气,但在学校从来都是中规中矩。虽然学习不扎实,有些许不自信,但表现得很坚强、乐观。是什么让她毫无顾忌的在教室里痛苦呢?

我把她引到跟前,提醒她深呼吸平静自己。她显然还是很激动的:“我们出来了……肖欢没报……她们怎么能去……”孩子抽泣着,说得不清晰,但我隐约明白了是怎么一件事。

学校进行校礼仪队员选拔,每个班推荐5名成员,时间紧迫,当时在班上明确了要求,并提醒先报先得。结果在群里报名时,首先报名的有几位要么在形象纪律上非常不严肃,要么性格比较胆小,在人前不自信。但孩子既然有想法,愿意去尝试,说不定这会成为孩子成长的一个转折呢。再者班上发的通知如此,不能以主观想法朝令夕改。所以结束报名后,将先报的名额发送给了学校。

后来,肖欢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说因为特殊情况没有及时看到信息,孩子回家说起,很是想参加,但报名已经结束了。肖欢妈妈问我,可不可以让孩子去找找大队部的老师,看能不能还有机会,也让孩子争取一下。考虑到这位家长非常配合班级的工作,孩子也非常优秀,是我心中礼仪队员的不二人选,再者就现在的状况,我拒绝家长也会去做,所以我提醒家长:首先家长和孩子一定要关注信息及具体要求,遵照要求进行,其次不反对让孩子尝试争取,但也要教育孩子做好因不及时而无法参与的心理准备。看来,肖欢去找了大队辅导员,而学校在选拔的时候显然选择了更合适的'肖欢,静儿不幸落选了。

现在,孩子还在不停地哭泣,同学们都关注着这件事,教室里很喧闹。我让孩子在一旁等等我,提醒学生自主阅读。然后牵着静儿到了外面。

这是一个我见犹怜的孩子,她的最终落选似乎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也陷入深深地歉疚和自责之中。我抱着她,孩子,能努力让自己平静一下,愿意和老师聊聊吗?

良久,孩子抽气的声音小了许多。“这次的落选,老师知道你一定是很伤心的。”“肖欢并没有在前面报名,她没有被班上推荐,她连参加选拔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老师选择了她,让我们回来?这不公平。”孩子看着我,透过泪花,我似乎看到了她的希冀。是的,这时候她望着我,和我说,或许是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她的。

我拍着她的肩膀,这瘦小的肩膀让我觉得无比烫手。孩子,首先,班上既然做出了要求,那必定是按先到先得的,所以你们的名字是班上推荐的。但肖欢自己非常积极去争取,学校也很感动,愿意破例给她一次机会,这只能说是她自己主动争取的结果。虽说看上去有些不公平,但也是为了给更多的同学机会,挑选最适合这个岗位的。接下来,我肯定了她的主动和优势,结合自身和周围同学说到怎样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竞争点,怎样面对选拔的成功和失败。孩子慢慢平静下来,终于看到了她的坚强和笑脸。

事后,我找肖欢进行交流,孩子就这一情况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反思。

事情似乎已经平息,但我知晓这件事情处理是极不妥当的。

反思一: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无论何人,无论平时表现如何,都应当遵从规则。一方面,不遵从规则可能让自己错失机会,另一方面,挑战规则,或许能侥幸成功,实际上对其他同学是不公平的,也容易养成漠视规则要求的习惯。

反思二:四年级的学生公平意识、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有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懂的,实际他们都明白。这也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并细心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反思三:正如刘宝剑老师曾分享的,在班级建设中要重视“预见”和“遇见”。预见,是前瞻,遇见,是应激。只有前瞻性,是工厂流水线;只有应激性,是班级消防员。在此次发布消息时,实际上老师是可以预见用“先报先得”的方式进行,可能会让不合适这一岗位的学生参加,而有些没有及时关注消息的家长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也可预见没报名的被选上,报名了的孩子没被选上所造成的舆论和心理影响,但没有重视这些预见的可能,及时做出更合适的安排。所以出现后面的问题,让自己处于被动。

篇9:教育公平即兴演讲稿

在中国,教育公平问题从来只是社会公平的温度计,社会公平的欠缺程度越大,教育公平的呼声就越高。近几十年中,表征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富二代”、“穷二代”等反映社会不平等代际传递现实的概念层出不穷,催生了公众强烈的公平焦虑。教育公平的呼声随之一浪高过一浪,成为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不患寡而患不均。教育公平涉及起点公平、机会均等。没有全体民众的整体板块式向上发展,而只有部分人的珠峰式拔尖,就会遇到发展中国家向上攀爬的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拉美化陷阱”,这一幕在拉美国家曾经多次上演,一度接近发达国家的墨西哥、阿根廷,因为没能处理好社会公平问题,甚至倒退到不发达行列。所以,农村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的未来。

篇10:教育公平即兴演讲稿

目前,我国教5261育仍存在诸多问题,4102主要表1653现为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城乡和地区之间差距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困难;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和大学的学费;地区之间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距。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指出:要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推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因此,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提高对教育公平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首先政府应当首当其冲,担当起责任。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资源配置职能,公平的分配教育资源,尤其对贫困落后地区要做适当的政策倾斜,改变其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实现教育质量公平。同时,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管理的监督力度,把教育公平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政府教育问责制度建设。

其次,要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取消重点校,改革高考的招考制度,统一考试卷、同意分数线、统一分专业,打破高考的户口、身份和地区界限。使广大考生拥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第三,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用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款制度、办学评估制度改革。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用法律给予调整和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行为。用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四,,建立教育社会救济制度,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政府一方面主动建立救济资金,另一方面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人对贫困学生进行捐资助学。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等各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减收、免收学费和进行生活补贴,来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第五,建立教育公平督导、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进行教育信息公开披露。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组织调查和检测教育公平的现状、变化和影响因素,协调相关部门督导和评价各级政府部门推进教育公平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督导和评价结果。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民族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关键作用。消除歧视,建立教育公平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孔子说;“有教无类”。只有实现公平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局面,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持久的发展。

篇11:教育公平即兴演讲稿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曾作过一场精彩绝伦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我也有一个梦想,朴实无华,却又光芒耀眼——教育公平,看似平淡易行,但事实却如警钟时刻在耳旁敲响,警醒着我们现实的不尽如人意。【马丁路德金的演讲,适合背诵,作文开头或结尾一套,逼格高下立判】

当我看到电视节目里,一个个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因家境贫寒早早辍学,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当我看到,开学季,一个个农民工的孩子因为户口问题,被挡在学校门口之外,难掩落寞;当我看到讲台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台下很多同学犹如听天书般满脸迷惑;当我看到一个个后进生被老师冠以升学无望的帽子,被遗弃在教室的角落,迷失前进方向。这些现实无不令我们痛心疾首,于是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高呼着“教育公平,势在必行”。【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后进生等教育不公的例子点出问题】

当我们看到随着电视节目的播出,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犹如雪花般飞向大山深处,一座座宽敞明亮的校舍拔地而起。学生们穿着整齐划一的校服,手捧着一本本饱含知识的教材,眼中充满了感恩与满足,这个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教育公平不再像梦一样遥远!【不公的改善—对应留守儿童】

当我们看到随着政府教育政策的出台,农民工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进入了校园。当无数农民工目送自己的孩子走进教室,安心的离开,脚步坚定的迈向了工作岗位,为这座城市奉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这个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教育公平不再像梦一样遥远!【不公的改善—对应农民工孩子】

当我们感叹,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我们能够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所做的太少太少,同时也在庆幸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能做的不仅仅只是感叹!【后面的内容,回归教育者的角色】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也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所有的学生将坐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文化成绩论英雄,而是以他们的综合素质的优劣来评价他们的班级中学习、表现、进步与成长。

当“孔子施教,各因其才”的教育经典世代传颂;当“西邻五子”的故事被我们多番褒扬;当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让教育者看到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我们开始用新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判;当我们看到后进生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崭露头角,我们开始注意到他们身上所同样散发出来的灿烂光芒。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班里同学存在差异而进行因材施教,过去的“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方式终于被我们“无情”埋葬。

当这些改变悄然发生,我们知道教育公平将不再像梦一样遥远。

篇12:师德与教育公平

师德与教育公平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一书中,有一段关于医德的著名论述,题为“大医精诚”,在文中,孙思邈提出了医生的行为准则“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于前来求治的病人要一视同仁,“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医生要把病人当作亲人一般,把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出诊时要不避路途的艰难险阻,不顾自身的饥渴劳累,“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难、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做功夫行迹之心。”做到了这些的医生,孙思邈认为“可为苍生大医”,若反其道而行之,则被孙思邈痛斥为“含灵巨贼”。

孙思邈将这篇《大医精诚》冠于中医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为医者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我理解作为一个医生能成为“大医”者,首先是他的德行,也就是对病人的一视同仁,医者父母心,视患者为亲骨肉。由此联想到我们教师,作为“大师”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个教师要成为“大师”,最大的师德应该是教育公平。人们对医生的期望值很高,因为这关系到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权是平等的;同样,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也很高,因为这关乎孩子的一生,人的受教育权也是平等的。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使教育及于平民;新中国的宪法更赋予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然而,我们身边有些教师的所作所为使得教育丧失了公平。

第一,趋炎附势。对家长当官的学生另眼相看,倍加关爱。中国多年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严重,有些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花名册,看学生家长是干什么的,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嫌贫爱富。“启发式教学”,暗示学生请客、送礼。如今是商品经济社会,过去是越穷越光荣,现在是谁受穷谁狗熊。现如今,哪个地方都有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父辈的钱财泽被子女,买来了老师对其孩子的特殊照顾。

第三,等价交换。遇事找学生觉得理直气壮。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在商品交换时很公平。但是,当它被泛化到师生关系中,你就会发现敢情这个原则很龌龊。师生关系应该是很圣洁的',道家都讲“施恩莫图报”,作为教师更不该借师生之谊拉关系、走后门。

第四,以貌取人。对看着顺眼的学生有事也没事,对看不上眼的没事找事。孔老夫子也承认“食色,性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书先生不是道学先生,但是,如果以学生的相貌美不美作为自己施教的标准,那就不妥了。中学生语录里边不是有这一条嘛:“为什么男老师总好提问漂亮女生?”学生对此是有看法的。当然,极个别的“禽兽教师”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之一在于教育的公平与否。搞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过去高校招生少时,高中教学是以能否考得上大学为标准,为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服务;现在,高校扩招了,但是,同样有三六九等,不是还有本一、本二、本三之分吗?仍然可以为少数人服务。只要观念不转变,还会穿新鞋走老路。而素质教育是什么?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概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公平之心。

篇13:教育公平看法国

教育公平看法国

对于法国人来说,去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骚乱是难以抹去的记忆.在1万多辆汽车被烧毁,约3000名移民青少年被拘捕后,政府不得不承认,原以为人人平等的教育体制事实上却让那些生活在都市边缘的下层青年大为失望.

作 者:李茂  作者单位: 刊 名: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4:有关教育公平的规范

近几年,社会上对学校关注较高的就是关于教育的公平,如何实现教育的公平,让外来务工子女能同城市子女享受一样的教育等等,这些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来完成。下面我就结合近几年教体局和学校就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些做法谈一谈自己的实际感受。

一、加强学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落实学校教育公平

学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好坏是确保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最基本保证,也是体现一个学校文化层次的重要条件。就我校而言,始建于1953年,已有60年的历史,是金水区最南边的一所学校,由于受所处的特殊区域位置的影响,属于区属学校非城区的薄弱学校。因此,相对城区其他学校来说学校部分基础建设滞后和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先后投资一百多万元对学校厕所进行了改扩建,旧教学楼进行内外粉刷、门窗更换、楼梯扶手的加高,多媒体功能教室和校园水电的升级改造等工作。符合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工作方针。教育要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学校建设、设备、配套设施等的均衡配置。通过这样的举措现在学校在此方面缩小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也践行了教育要均衡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二、实施干部教师交流、竞聘上岗,体现教育的公平

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要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针对我们这样一个教育大区和首批国家教育课改实验区来说,为了全区教育公平均衡的快速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开始教体局进行了干部和教师的交流。通过领导的交流,他们会把各自原来学校好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带到另一所学校,同时会结合新到学校的校情进行新的思考和管理。教师的交流,特别是那些名优和骨干教师,他们会把各自在学校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中好的经验和方法带到被交流学校。这样,就给教师搭建一个近距离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把两个不同学校的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活动的各自优势进行融合,并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另外,通过教体局进行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我校进行的教研组长、班主任的竟聘上岗。更进一步提高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所以,这些措施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使教育能够均衡快速的发展。

三、尊重家长、关心关爱学生,体现教育的公平

中就教育公平提到: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并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农民工子女和智障孩子)的上学问题。就此问题,我校每年在一年级学生招生工作中,按照招生规定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报名入学,对那些特殊学生,我们采取先登记,并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在视学校情况报名入学,这样,就使原本不能享受城市优质教育的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另外,我校还特别注重和关心智障孩子。学校原来有两个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为了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学习和成长,学校单独成立了帮扶小组,专门对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帮助,真正让他们有学上,在学校的关爱中快乐健康成长。同时,我校非常注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和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们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家长,能同家长经常沟通和交流,更好的配合老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任务。这样,就缩小了不同群体发展的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保证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

篇15:有关教育公平的规范

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农村教育为目标,以项目工程为抓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了危房改造、布局调整、“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四项配套”等“六大工程”,总投资达25亿元,全面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按照中央、省里的统一部署,我们建立健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投入主渠道的畅通,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狠下工夫,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衡,在现有教育公共资源的配置上做到“三个倾斜”:即重点向农村倾斜,向经济落后的县(市、区)及乡镇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新增教育经费重点用于农村中小学建设,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顺利完成学业。由于政策到位,措施扎实,全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农村教育的普及率大为提高,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从本世纪初的52.89提高到今年的94.01,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从本世纪初的72.4提高到现在的92.61,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8,进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严格执行政策,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应免尽免

2006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力求将这一惠及广大城乡学生的好事做好,实事做实。去年8月份,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办法。今年2月12日,根据省里的统一要求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市人大五届五次会议精神,我们与市财政部门就2007年春学期城乡全面免收学杂费工作,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市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月26日,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会议,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收学杂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等工作作出专题部署,各县(市、区)常务县(市、区)长、分管教育的县(市、区)长以及教育、财政、物价、监察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市直各学校(含民办学校)、幼儿园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约150人出席了会议。3月2日正值春学期开学时,我们又与市物价、财政部门联合转发了《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工作的通知》。由于我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全市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能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确定的免学杂费政策的范围和对象,严格把关,逐一核实,切实做到“免费对象一个不漏、免费项目一个不缺、公用经费一分不降”,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能享受免学杂费政策,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为保证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我们多次与市物价、财政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去年9月,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开展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要求,我们与市财政局、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组织了3个联合督查组,对全市9个县(市、区)的56所学校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今年9月1日秋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我局领导专门到有关县(市、区)和乡镇,检查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和经费保障的情况。8月26日-28日,按照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关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们与市财政局、监察局等部门联合组成了三个小组,对全市9个县(市、区)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并就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今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是落实到位的。

各县(市、区)对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工作高度重视,补助经费基本按时到位,预算内安排的生均公用经费按计划足额拨付,省政府免费课本也已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贫困学生得到了及时帮扶。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也同样享受到了免收学杂费待遇,2007年我市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共需经费19617.9万元,其中省补经费13518万元。按照省定公用经费最低基准定额,需要县(市、区)财政配套6099.9万元,各县(市、区)财政都将这部分经费全额纳入当年本级财政预算。截止10月底,全市已拨付了14914.94万元,占全年总额的76.03,确保了免收学杂费后学校的正常运转。

二、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全面做好“一免一补”工作

为了保证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2005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逐步建立扶贫助学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对全市持证的低保对象和特困职工,其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分别不同情况享受“一免一补”和“全免”的减免政策。为保证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我们继续做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一免一补”工作,即免收课本费,是住宿生的每生每年给予300元的生活补助费,学校同时相应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住宿费。属于孤儿的,实行免费教育。2007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已发放免费课本21.49万套,折合人民币1948.07万元。全市共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中的寄宿生5330人,补助金额达160万元。各地党委政府还采取社会捐助、对口帮扶等一系列措施资助贫困学生,保证了全市城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安心接受义务教育。春节前,我局还组织对响水县双港镇农村学校、大丰市西团镇第二中心小学、市明达中学等学校的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确保了全市城乡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安心接受义务教育。

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一免一补”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子女提供资助。一是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凡持有民政部门颁发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救济证》、《特困职工证》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救济证》(都必须在有效期内)的家庭子女考上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费各1000元,受资助的大学生凭录取学校通知书和市、县(市、区)招办的录取证明并提供录取学校的银行账号,由市、县(市、区)教育局红十字会负责资助对象的审核,并直接将2000元生活补助费汇入所考取的学校。二是对城市、农村持证的低保对象或特困职工的子女以及孤儿、革命烈士子女在公办的幼儿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就读的,学费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公费生收费标准减免50以上或酌情全免(其中已享受职教助学金的学生不再重复享受)。三是对因突发事故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的,其子女就读公办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我们要求所在学校视情况给予一定的资助。

三、多方筹措资金,扎实推进职教助学工作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顺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学习职业技能,我市根据全省统一部署,认真做好职教助学工作,使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能得到及时救助,并顺利完成学业。在实施职教助学。

从社会的不公平谈到阶级分化杂文随笔

小论公平-杂文随笔

蝴蝶是这样变的教育随笔

论好男人生活随笔

如何让家长满意教育随笔

家长包办做家庭作业教育随笔

小学班主任随笔小故事

规则意识教育随笔

游戏化教学教育随笔

小学班主任教师随笔简短

教育随笔:怎么做,才公平?
《教育随笔:怎么做,才公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育随笔:怎么做,才公平?(共15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班主任随笔2024-01-25

物质世界杂文随笔2023-11-25

国学经典征文比赛活动总结2023-06-01

不哭了,外面的世界依然阳光明媚随笔2022-06-07

人生感悟-生活随笔2023-08-22

高中语文《信条》教学教案2022-04-30

人生生活的随笔感悟2023-09-03

特别的睿睿之睡着了教学随笔2023-09-10

教育随笔:少给好孩子戴高帽子2022-09-18

师幼关系教育随笔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