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六级阅读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共12篇)由网友“哔哔卟哔啪”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英语六级阅读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英语六级阅读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是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分值最高也是考生最感头痛的部分,其成绩的高低对考生能否顺利通过六级至关重要。笔者拟对最新六级考试(12月举行,以下简称本次考试)阅读理解试题做一下分析,有助于读者在新一轮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变化趋势
题材生僻
相对于往年的选材,这次考试的题材较为生僻,大部分考生可能只对阅读的第一篇“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有一些背景知识。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接触不同题材的文章了解各方面知识,如相关科普知识、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本次考试的passage one 是一篇关于维生素对人类健康作用的文章,从结构上分析是典型的新老观点型文章。文章一开始提出一种老观点,认为服用的维生素人体难吸收,对人类健康无益。然后作者给出新看法,也就是服用适量的维生素是有益的,而整篇文章也就围绕这一新看法展开。passage two 探讨了妇女工作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文章也是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但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一方的观点,而是认为双方都有可取之处,这是一种复杂的态度。这在以往的六级试题中是少见的,在笔者的记忆中这种复杂态度的文章只在1月份的六级试题(passage one)中出现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的一些标准化考试(如 gre 等)这一类的文章是很常见的。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六级阅读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国外的标准化考试接轨。passage three 探讨了人类本性(human nature)的问题,也是新老观点型的文章。结构非常简单,难点主要在于文章的内容考生可能不很熟悉。passage four 介绍了一种新的医疗技术(virtual reality)。这类介绍新技术、新发明的科普文章结构都较简单,主要围绕新技术和新发明作用、原理、优点、意义和影响来展开。大家可以看一看 1月六级考题的passage one,熟悉一下这种文章的套路。总体来看,六级阅读的文章集中在科技知识、经济生活和人文社会三个方面,可以有意识地加强一下这几个方面的背景知识。一定的背景知识有助于考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但需要强调的是,考生答题时要严格根据文章的内容作答,千万不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背景知识想当然地答题,这是在做阅读题中一定要把握的一点。
主要题型
从题目的类型和难度来看:主要的题型仍是细节题、推断题(包括词义推测)和主旨题。本次考试细节题主要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结论的考查,如passage one的23题,passage two 的27题。
②对强对比内容的考查,如passage two 的28、29题。
③对特殊标点的考查,如passage four 的39题,笔者对历年六级试题总结发现:只要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破折号,这句话就经常成为考点。
④对段末句的考查,如passage four的40题。细节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定位,只要找到题干在文章中的位置,一般不会出错。而在六级阅读中定位是比较容易的,因为阅读顺序和出题顺序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考生要善于把握题干中的隐藏信息。比如本次考试passage three 的32 和35题,这两道题实际上是对文中新老观点的考查,但题干中并没有出现标志时间的词,而是通过时态来隐讳表明,如果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解题就会出现困难,特别是第35题。推断题的难度比以前有明显提高,例如passageone的21题和passage four 的36题,就要求考生对文章首句的隐藏含义有深刻的理解,要能够真正地read between lines,才会答对这两道题。再比如passage three 的33 题,考查作者引用名人观点的作用,难度也较大,它要求考生在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看懂文章的意思,更能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作者的行文逻辑。词义推测题本次考试考了两道,分别是passage two的26题和passage three 的34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推断,难度不大。
应对策略
1.先读文章后题目的题干,抓住问题的主干,然后全文通读文章。不求了解细节,必须把握大意,特别注意以“段”为单位,抓住段落主题句。最好同时扫描考点标志词,圈划出标志词附近关键实词,将考点一网打尽。
2.通过问题返回文章找出所问的语言点。看考题时,首先要分清考题的题型。分清题型后,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号词,回到原文定位,仔细阅读相关句。这时充分利用在原文的圈划出的标志词,快速定位。回读的内容不需要全和多,在掌握大意的基础上,只读相关句即可。
3.在找到考点的情况下,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选出正确答案。注意干扰选项的特点,如“无中生有”,“答非所问”、“张冠李戴”、“偷梁换柱”、“过犹不及”、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下面以月考试的第二篇文章为例,详细说明阅读的应对策略。
questions 26 to 3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some futurologists have assumed that the vast upsurge(剧增)of women in the workforce may portend a rejection of marriage. many women, according to this hypothesis, would rather work than marry. the converse(反面)of this concern is that the prospects of becoming a multi-paycheck household could encourage marriage. in the past, only the earnings and financial prospects of the man counted in the marriage decision. now, however, the earning ability of a woman can make her more attractive as a marriage partner. data show that economic downturns tend to postpone marriage because the parties cannot afford to establish a family or are concerned about rainy days ahead. as the economy rebounds, the number of marriages also rises.
coincident with the increase in women working outside the home is the increase in divorce rates. yet, it may be wrong to jump to any simple cause-and-effect conclusions. the impact of a wife“s work on divorce is no less cloudy than its impact on marriage decisions. the realization that she can be a good provider may increase the chances that a working wife will choose divorce over an unsatisfactory marriage. but the reverse is equally plausible. tensions grounded in financial problems often play a key role in ending a marriage. given high unemployment, inflationary problems, and slow growth in real earnings, a working wife can increase household income and relieve some of these pressing financial burdens. by raising afamily”s standard of living, a working wife may strengthen her family“s financial and emotional stability.
psychological factors also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example, a wife blocked from a career outside the home may feel caged in the house. she may view her only choice as seeking a divorce. on the other hand, if she can find fulfillment through work outside the home, work and marriage can go together to create a stronger and more stable union.
also, a major part of women”s inequality in marriage has been due to the fact that, in most cases, men have remained the main breadwinners. with higher earning capacity and status occupations outside of the home comes the capacity to exercise power within the family. a working wife may rob a husband of being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depending upon how the couple reacts to these new conditions, it could create a stronger equal partnership or it could create new insecurities.
文章解析:本文是一篇对比文,文章讨论了女性的外出工作对婚姻的两种相反的影响。首段前两句表明专家观点:工作女性的剧增可能预示着拒绝婚姻, 后半段又提出转折,工作女性的剧增可能鼓励婚姻。第二段两种相反观点继续讨论女性的外出工作对婚姻影响。第三段支持两种相反观点的两种相反的心理因素。最 后一段,随着工作女性的经济能力的提高,女性在家庭的地位上升可能导致两种相反结果。近年考试对比型的文章出现频繁,包括两种观点的议论文和两种事物的说 明文,特点是平行论述,没有主次之分,作者不发表态度和结论,一般两种观点的开头可当作文章主旨。 26. the word “portend” (line 2, para.1)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a) defy b) signal c) suffer from d) result from
词义题 从文章第一句话大部分考生都不难理解portend是预示的意思。但是要知道正确选项b)signal也有显示的意思,需要背到字典上signal动词形 式的第三个意思。要求考生不能局限于一词一义,而要熟练掌握大纲词汇的每一个解释。a) defy不服从, 反抗 c) suffer from忍受, 遭受 d) result from由……产生。27. it is said in the passage that when the economy slides,_____.
a) men would choose working women as their marriage partners
b) more women would get married to seek financial security
c) even working women would worry about their marriages
d) more people would prefer to remain single for the time being
细节题 题干的the economy slides等于原文的economic downturns。定位在data show that economic downturns tend to postpone marriage because the parties cannot afford to establish a family or are concerned about rainy days ahead.数据显示经济低迷时期人们倾向推迟婚姻,因为双方不能承担一个家庭或者担心更窘迫的日子。只有d)符合原文意思。a b c 都是“无中生有”和“答非所问”。28. if women find fulfillment through work outside the home,_____.
a)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dominate their marriage partners
b) their husbands are expected to do more housework
c) their marriage ties can be strengthened
d) they tend to put their career before marriage
细节题 找到原文on the other hand, if she can find fulfillment through work out side the home, work and marriage can go together to create a stronger and more stable union.轻松选出答案c)。正确答案就把形容词stronger转化为动词strengthen。毫无难度。29. one reason why women with no career may seek a divorce is that_____.
a) they feel that they have been robbed of their freedom
b) they are afraid of being bossed around by their husbands
c) they feel that their partners fail to live up to their expectations
d) they tend to suspect their husbands?loyalty to their marriage
细节题 文章顺序和题目顺序有颠倒。定位在28题之前a wife blocked from a career outside the home may feel caged in the house. she may view her only choice as seeking a divorce. 考查内在逻辑的因果关系。一个妻子被阻止外出可能会感觉被关在房子里。所以她可能认为惟一的选择就是离婚。she may view her only choice as seeking a divorce.等于题干的women with no career may seek a divorce. a wife blocked from a career outside the home may feel caged in the house.相当于a) they feel that they have been robbed of their freedom. 她们感到被剥夺了自由。3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n best summarize the authors view in the passage?
a) the stability of marriage and the divorce rate may reflect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b) even when economically independent, most women have to struggle for real equality in marriage.
c) in order to secure their marriage women should work outside the home and remain independent
d) the impact of the growing female workforce on marriage varies from case to case.
主旨题 因为这种平行的对比型文章作者不发表态度和结论,所以不可能有作者态度题只能理解为文章主旨题。a) 婚姻的稳定性和离婚率会影响国家经济。文章只提及国家经济会影响婚姻。颠倒黑白,排除。b)即使经济独立,大多数女性不得不为婚姻中真正的平等而奋斗。文 章从未提及,无中生有。c)为了保卫婚姻,女性应当外出工作保持独立。以偏盖全。只有d) the impact of the growing female workforce on marriage varies from case to case. 女性的外出工作对婚姻的影响是一例与一例不一样的。只有d)才准确表达出文章的两种平行的相反观点。
复习策略
从根本上提高阅读能力阅读的基本功是取得阅读高分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取得四、六级考试高分的重要保证。因为即使是翻译和简答题也是和同学们的 阅读能力息息相关的。阅读考试的成功需要考生具有丰富的词汇,固定短语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熟练的语法知识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同学应该在熟练的掌握六 级考试大纲的词汇量的基础之上,大量阅读文章。这个能力提高的过程包括精读六级考试真题的文章以及泛读课外的英文文章以扩大视野。
学习应试技巧所谓技巧是对于多年的标准化考试的理性分析和科学总结,所得到的经验和做题规则。在掌握出题规则上,预测题目;在不完全理解文章的 情况下,根据做题规则最大概率得到正确答案。甚至在来不及看文章时,直接做对题目。六级的阅读文章经过人们长期研究和总结,有着很强的套路感和规律感。同 学们可以在考试以前做好准备。 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对于在考场上高效地去解答四六级阅读题目是非常有裨益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只有通过对真题的不断实践和练习,才能在考试 中心领神会,取得应有的成绩。笔者深信全面打好语言基本功是提高分数的重要途径,多练加巧练则定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只要下功夫,六级考试一定有很好的 回报。
篇2:现代科技说明文高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现代科技说明文高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作者] 江苏,祝杏清
[内容]
现代科技说明文是高考的重要内容,高考常以四选一的模式进行测试。根据分析,近年来的科技说明文试题题型稳定,分值不变,能力要求略有提高。但考生的得分率偏低,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几年试题的分析,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
一、1995年至,科技说明文考核的内容及能力层级。
(一)1995年试题分析及能力层级定位。
这一年考核的科技说明文是《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安排在试卷的第三大题中,共有4小题,都是四选一题。第20 题指出“三次和两次”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次属B级。 结合文中两个数量词所在的语句,可以找到C 项答案:“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第21题,理解“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的意思。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主干是“未发现电波源”,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道题的答案是B项“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此题能力层级属B级。第22题找出两位学者认为37 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的依据。这是考核对短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层级属B级。通观全文,可从原文的第二、三段中找到答案,宜选D项。第23 题找出不适合文题的一项,这是考核文意与标题的吻合,能力层级属C级。 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可确定为C项,它将文中的可能判断理解为肯定判断, 所以不合题意。
(二)试题分析及能力层级定位。
试卷第三大题四个小题考核的是“介绍造纸新工艺”的科技短文。第20题是测试对“示范厂”“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和“小型厂”四个概念的正确理解,这是判断概念包容和被包容的试题,能力层级属B级。根据文章,可判断为B项。第21题理解佩蒂的一句话,能力层级属C级。联系上下文可知“一天生产350吨”的含意是指A 项“纸厂规模的缩小”。第22题选择不合文意的一项,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能力层级属C级。分析原文可知制造纸浆的主要原料是木材, 而非酒精和水,因而可判断D项不合原文意思。第23题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 能力层级属C级。比较文中佩蒂和邓肯森说的话可知,他们两个对于ALCELL 工艺看法是一致的,故选A项。
(三)试题分析及能力层级定位。
本年高考试题中的科技说明文,选自19第4期《新华文摘》,原文标题是《美科学家声称:人有两脑――颅脑与肠脑》,文字作了删节和调整。这个材料设置了四道选择题。第20题考查对“肠脑”的“脑”的理解,能力层级属B级。根据文意可确定为A、B、C三项都是正确的理解,C项“同颅脑一样”的
[1] [2] [3] [4] [5]
篇3:现代科技说明文高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现代科技说明文高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作者] 江苏,祝杏清
[内容]
现代科技说明文是高考的重要内容,高考常以四选一的模式进行测试。根据分析,近年来的科技说明文试题题型稳定,分值不变,能力要求略有提高。但考生的得分率偏低,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几年试题的分析,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
一、1995年至19,科技说明文考核的内容及能力层级。
(一)1995年试题分析及能力层级定位。
这一年考核的科技说明文是《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安排在试卷的第三大题中,共有4小题,都是四选一题。第20 题指出“三次和两次”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次属B级。 结合文中两个数量词所在的语句,可以找到C 项答案:“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第21题,理解“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的意思。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主干是“未发现电波源”,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道题的答案是B项“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此题能力层级属B级。第22题找出两位学者认为37 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的依据。这是考核对短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层级属B级。通观全文,可从原文的第二、三段中找到答案,宜选D项。第23 题找出不适合文题的一项,这是考核文意与标题的吻合,能力层级属C级。 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可确定为C项,它将文中的可能判断理解为肯定判断, 所以不合题意。
(二)年试题分析及能力层级定位。
试卷第三大题四个小题考核的是“介绍造纸新工艺”的科技短文。第20题是测试对“示范厂”“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和“小型厂”四个概念的正确理解,这是判断概念包容和被包容的试题,能力层级属B级。根据文章,可判断为B项。第21题理解佩蒂的一句话,能力层级属C级。联系上下文可知“一天生产350吨”的含意是指A 项“纸厂规模的缩小”。第22题选择不合文意的一项,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能力层级属C级。分析原文可知制造纸浆的主要原料是木材, 而非酒精和水,因而可判断D项不合原文意思。第23题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 能力层级属C级。比较文中佩蒂和邓肯森说的话可知,他们两个对于ALCELL 工艺看法是一致的,故选A项。
(三)19试题分析及能力层级定位。
本年高考试题中的科技说明文,选自1996年第4期《新华文摘》,原文标题是《美科学家声称:人有两脑――颅脑与肠脑》,文字作了删节和调整。这个材料设置了四道选择题。第20题考查对“肠脑”的“脑”的理解,能力层级属B级。根据文意可确定为A、B、C三项都是正确的理解,C项“同颅脑一样”的理解缺少文中的依据。第21 题考查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的正确理解,能力层级属于B级。根据上下文分析, 这句话的含意是肠脑存在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的物质几乎相同。因此可选C项。第22 题选出符合文意的解说,考核对句意的分析,能力层级属C级。 从第四段的第二句话推知,D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第23题考核分析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属C级。A、C、D是本文阐述的主要信息,而B 项并不具有“信息”价值,故选B项。
(四)年试题分析及能力层级定位。
本年高考题中现代科技说明文是选自年12月16日《参考消息》上的文章《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命题者对原文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删节。第三大题共有四个小题。第23题理解“转基因作物”的含义,能力层级属B级。根据第一段文意可以判断,D项“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是正确的选项。第24题对划线句的理解,能力层级属B级。这题并不太难, 可从美国栽种的能抗病虫害的玉米和棉花的例子中得到C 项“美国的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第25题B 项“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这一说法最切合文意,这一答案可从第三段的分析中得到。此题能力层级属C级。第26题理解文中提供的信息, 能力层级属C级。综观全文,通过筛选,C项“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便是理解偏差的项了。
(五)综述四年的试题分析及能力层级的考核。
1.1995至1997这三年的试题有许多相同的地方:①结构相同,它们都处于文言文阅读后面,是全卷的第三大题;②题量相同,都设置四个小题;③题号相同,都是第20、21、22、23题;④题型相同,都是客观性选择题;⑤分值相同,都是10分;⑥能力层级大体相同,都是考核理解、分析能力。
2.1998年科技文试题基本上同前三年相同,只有两个地方明显不同:①题号后移至第23、24、25、26题;②题目分值比例有所调整,前两道理解题(B级)定为4分,后两道分析综合题(C级)定为6分,这样更合理些。见表一、表二。
表一 考核内容与能力层级比例
题目数量/分值/占总分百分比
理解 分析 合计
1995年 3/7/4.7 1/3/2 4/10/6.7科技短 1996年 2/5/3.3 2/5/3.3 4/10/6.7文阅读 1997年 2/5/3.3 2/5/3.3 4/10/6.7
1998年 2/4/2.7 2/6/4 4/10/6.7
表二 考核内容与能力层级分布情况
能力层级・题号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①理解词语在文 B 20 20 20 23
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 B 21 21 21 24
的句子③辨别和筛选文 B 22
中重要的信息④分析归纳文章 C 23 22、23 22、23 25、26
的内容要点和
中心内容⑤分析文章的结 C
构层次和表现
形式⑥分析概括作者 C
在文中的观点
态度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预测高考试题科技短文阅读不会有太大变化,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力度可能要加强些。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考试题现代科技说明文阅读呈现出超前意识,而教学现实存在着一定的相对滞后性。尽管在迎考复习阶段努力补课,但是根子里的问题靠临时抱佛脚是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因此高考和教学实际存在的这段距离导致了考生得分率不高。高考试题现代科技说明文阅读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启示我们必须尽快改革传统、陈旧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有综合分析阅读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二、19迎考复习策略。
为了迎接年高考,必须补上现代科技文阅读这一课。要补上这一课,需要具有下列四个意识、四个能力。
(一)四个意识。
1.整体意识。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个整体。教学语文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整体,高考语文也必须引导学生具有这一意识。最近四年的高考试题科技文阅读,就是要考生运用习得的语文知识去理解分析文中有关的词句含义及文章的旨意。在复习迎考时需做到:①梳理习得知识。语文知识是个系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现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和 篇章等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对旧知识的梳理,可以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②强化能力训练。语文能力分为五个层级:识记、理解、分析、运用和鉴赏。科技说明文阅读能力训练主要在理解和分析两个能力层级上,应当结合具体的阅读材料,精心设置习题,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逐步提高理解、分析的阅读能力。
2.全面意识。建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课外尽可能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普及读物,要经常及时地了解国内外的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还要了解当今著名的科学家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等等。总之要拓宽阅读面,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解题能力。
3.问题意识。在复习科技文阅读时,要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欲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学会从问题中寻求答案,再根据答案阅读,以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4.自学意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高考的发挥,全是学生个体在量和质上的变化。只有具有强烈的自学意识,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于学业。复习时要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入门、上路,如果“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叶圣陶语),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四个能力。
1.识记能力。现代科技说明文主要介绍,说明自然科学的新成果,这类文章必定要涉及科学概念、概念间的联系和科技信息的组合过程等等。学生在感知文章时,可以联系自己原有的阅读知识,并结合具体的内容,从语词入手,对句篇进行识别辨析,初步了解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概念间的联系,可将这些文章信息经过编码存储在大脑里,为理解和分析打好基础。
2.阐释能力。这一能力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环节,因为文章所提供的科技信息主要是靠重要语句来体现的。重要语词的理解,一定要将它放在具体的语句里,甚至要联系整段或全文加以推敲琢磨,做到左顾右盼,上下参照;重要语句的阐释,也要联系上下文,仔细比较,反复揣摩,做到瞻前顾后,探深钩隐。
3.筛选能力。阅读效果取决于各人的阅读面的宽窄、阅读量的多少、阅读能力的高低。在感知文章时,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是不相等的,且不相同。有人捕捉到的信息多些,有人少些;有人获得的信息有价值,有人获得的无价值;有人得到的是主要的,有人得到的是次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加强阅读训练,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一般来说,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可以从文首、文中、文尾中觅取,可以借助文中的关联词语得到,也可以从文中名人的名言中获得。
4.分析能力。通过对重要信息的捕捉、重要词句的理解,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文章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接下来就要整体分析文章,理解作者在文中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法对主要信息的阐述,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
仔细分析近几年现代科技说明文高考试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指导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今年的高考说明,深刻领会其实质,切实有效地制订今年的复习计划,加强训练,提高复习效率,争取高考好成绩。
篇4:英语六级传统阅读临考策略
传统阅读。
这种题型是考生朋友们最为熟悉的,笔者在此从命题规律,解题方法两方面做简要分析。
1.六级传统阅读的命题规律。
六级的传统阅读与四级相比,在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篇幅略长。同时,题型也基本一致。在此总结一下具体规律:
1)题目顺序与文章顺序基本一致。
注意这里讲的是基本一致,就与快速阅读规律中提到的高度一致规律不同了,意思是说在实际解题中偶尔能看到下一题的定位句出现在上一题的定位句之前。虽然大部分的题目还是保持了题目与行文的顺序一致,但由于有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定位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很多考生朋友习惯的是四级时高度一致,做完一道题就不再回头看,可是这样做就会无法在六级阅读中快速而精确地找到定位点。在此建议大家在定位时,还应该以关键词为准,除非实在不好找的才使用题目与文章顺序的关系。
2)五种题型的关系与六级阅读考察重点。
大家对于阅读题的普遍认识是有五种题型,分别为:细节题、主旨题、推断题、态度题和语义题。那么这其中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细节题和主旨题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而推断题实际上并不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信息去推理和分析,而要从两个角度去思考,有的推断题在题干中会给出一些信息,如12月22日的传统阅读的第58题:what do we learn from mortimer zuckerman’s lamentation?在这里我们看到推断题的信号词learn,同时又发现了一个专有名词(人名),说明此处的推断是从原文中引用句来的,需要去研究一下引用的具体语言,这种做法正是细节题的解题思路。又如6月20日传统阅读的第一题: we can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______,这道题干也有信号词learn,但是又给出了第一段这个范围,可并没有说是根据哪一句,我们通常就要去研究一下这第一段的段落主旨来解决了,所以是主旨题的解题思路了。通过这两个题干,我们会发现,推断题说到底是细节题和主旨题的变体考法,之所以叫推断是由于推断题的信息往往不是原文直接表述的,而是通过对比,比较,转折等手段间接说出来的,但具体做法还是细节题或主旨题。
类似地,态度题也是一样,有的题干问法是针对细节,有的则是针对全文。而语义题,也称猜词题,则为固定的细节考法,往往都是借助所考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的上下文来解决。归结到底,六级传统阅读就是两种考法:细节和主旨,这也正是考试大纲中的重点,“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
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下细节和主旨相比,重中之重在于细节题,从历年的真题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题目是细节题,这也就进一步证实,阅读题的考察重点是细节题的解题能力,笔者把这种能力归结为:查找加对应能力。也就是根据题干信息查找原文说法,对比原文与选项的能力。
3)出题往往与语言特征相结合。
这一点与四级阅读也类似,但是比重增加了许多,经常看真题的考生朋友也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在六级传统阅读中,基本上每道题最终找到的定位句,或者叫解题句,都能看出一些语言特征来,像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比较关系,引用,举例等等。换句话讲,如果我们在文章中看到了以上所提到的语言现象,那就意味着很可能在后面会有以该句为依据的题目出现。如206月20日真题的第54题:
54. what constitutes a major threat to the survival of turtles according to elizabeth griffin?
a) their inadequate food supply.
b) unregulated commercial fishing.
c) their lower reproductively ability.
d) contamination of sea water
根据划线的关键词会找到一处引用elizabeth griffin的原话,“the threat is from commercial fishing,” says griffin.于是选项自然产生了。
再如年6月20日真题的第58题:
58. the two harvard economists note in their study that, for much of the 20th century, ________.
a) enrollment kept decreasing in virtually all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 the labor market preferred high-school to college graduates
c) competition for university admissions was far more fierce than today
d) the gap between the earnings of college and high-school graduates narrowed
根据划线的关键词会找到如下的部分:
a study by two harvard economists notes that the “labor-market premium to skill”—or the amount college graduates earned that’s greater than what high-school graduate earned—decreased for much of the 20th century, but has come back with a vengeance (报复性地) since the 1980s.
此处出现了比较关系,还有转折关系。
通过以上两题,我们应该从语言的层面去了解六级传统阅读的特征,这个角度能让我们在关键词定位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对文章有所认识,知道哪些句子可能出题,而哪些句子可以大致忽略,对于定位难的题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2.六级传统阅读的解题方法。
传统阅读的解题方法其实就两条,一是细节题的解题方法,二是主旨题的解题方法。其它题目则可以通过这两种办法来解决。
1)细节题解法。
通过前文关于命题规律的介绍,六级阅读的考察重点就是查找加对应,这其实就是细节题的解题思路了。
首先定位,建议有三种办法:第一,关键词定位法。关键词的选择可以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著作名,公司名,组织名等等),时间数字,极端词(如all, only, most等等),当然这些词也不一定每篇文章的题目中都有,笔者建议考生朋友可以做一点调整,如果有上述词就用上述词,如果没有,刚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顺序选定关键词,这样一来总是会有定位的依据。第二,顺序法。即题目顺序与文章顺序基本一致。当然这只能是对大部分有效,属于辅助的办法。第三,语言特征法。如果发现前两种办法还不能做到精确定位,则需要考虑此办法了,这种办法需要考生在顺序法确定的大概范围中,再进一步确定可能出题的句子,以达到缩小范围,精确定位的目的。三种办法中关键词定位法是主要的办法。
篇5:基于NMET 试题分析的词汇复习策略探究
基于NMET 试题分析的词汇复习策略探究
基于NMET 试题分析的词汇复习策略探究作者/鲍春霞
摘 要:通过分析――NMET(湖北卷)词汇知识运用“多项选择”部分的命题特点,并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针对性解决途径:词汇分层,整理、归纳单元词块,以单元话题的书面表达形式巩固词汇应用,运用构词法和学习小组复习词汇。用这些词汇复习策略,可提高词汇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词汇复习;高考英语试题;命题特点;词汇复习策略
词汇教学对于广大英语教师而言,一直是个苦不堪言的难题;词汇复习更是令老师们感到棘手,尤其进入高三备考阶段。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学生毕业时需要掌握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然而,根据笔者对本校高三学生对词汇掌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对词汇复习的教学情况的调查来看,两者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因为高一、高二以及初中所学的很大一部分词汇,学生要么完全遗忘了,要么记忆模糊,老师认为词汇复习很有必要;另一方面,面对大量的需要复习的词汇,老师的课时数和学生的复习时间都很有限等问题,师生都觉得无从下手。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词汇复习模式,即让学生背记教材的词汇表,或者人手一本词汇手册,按字母顺序记单词,以听写的形式进行考查,不过关者还要重新听写。这种复习模式令学生觉得机械乏味,效率低下。而且,学生往往只记词义,忽略词性,虽知其义,却不知其确切地道的用法,一旦遇到多义词,只熟悉摆在词汇表中的第一种词义。这样,师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收效却不尽如人意。下面笔者通过对2007-20高考英语科考试(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简称NMET)(湖北卷)词汇知识运用“多项选择”部分的命题特点的分析,探讨高三词汇复习的策略。
一、2007――年NMET(湖北卷)词汇知识运用“多项选择” 部分命题的特点
NMET湖北卷是教育行政部门、高考命题专家和一线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英语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等高考英语科指导性文件,共同努力的成果,对湖北省高中英语教学起到很好的反拨和引领作用。()NMET湖北卷词汇知识运用“多项选择”部分,旨在测试考生理解运用英语词汇知识的能力。教师了解其命题特点,有利于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
1.课本是词汇考点之源――依托课本,追根溯源
NMET(湖北卷)词汇知识运用“多项选择”部分,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围绕教材,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英语词汇知识的能力。试题考查的词汇基本出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教版)(以下简称《英语》)必修1至选修10的阅读(Reading)、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材料。
例如,2013年试卷的23题While intelligent people can often
the complex, a fool is more likely to complicate the simple. 本题考查的四个动词sacrifice,substitute,simplify(为答案)和survive分别出自《英语》选修10 Unit 2、选修7 Unit 5、必修2 Unit 3和必修2 Unit 1.27题的考点为形容词,A选项appropriate,B选项conscious,C选项arbitrary(为答案)和D选项controversial,分别出自《英语》6 Unit2、《英语》9 Unit3、《英语》8 Unit 2和《英语》6 Unit1.
这种源于课本词汇的命题,应该引起教师对教科书的重视,引领师生共同关注课本,回归教材。教师若脱离课本,把某一个词的词义、用法或搭配无限地拓展延伸,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
2.实词是词汇考查重点――聚焦重心,明确方向
自20以来,《考试说明》所附词汇表里的词汇量一直在递增,到增加到了3193个(不包括习惯用语、固定搭配以及部分可根据构词法推导出的词)。2013年增加到了3519个(见《考试说明》,2013)。词汇知识运用部分考点涵盖了名词、动词、动词词组、形容词、副词、形容词或副词习惯搭配、介词、介词短语、连词等,但主要以实义词为考查重点,尤其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3.高阶、派生词汇比例增大――关注动向,因时而动
高阶词是指对于某个学段的语言学习者,在所学词汇中掌握难度较大的一批单词,因其不同于高频复现的常见常用词汇(如2007年大部分的选项词汇),考生对其词义、词的用法和词的拼写较不熟悉,也很容易忘记,而且这些词使题干的语义语境更加不直观,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也就加大了选择的难度。例如,2013年的21题的perspective在《英语》6 Unit 1的词汇表中带△符号(不要求掌握),21题的priority和24题的dispute并不在教科书后的词汇表里,但在《考试说明》所附词汇表里。
近年来试题题干立意显得更加深刻,原因不仅在于句子结构变复杂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题干及选项里采用了更多的高级
词汇。
三、词汇复习的教学策略
1.词汇分层,凸显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提高复习有效性
根据Wilkins(1972):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but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由此可见,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鉴于学生对于高一高二乃至初中所学的很大一部分词汇,要么完全遗忘了,要么记忆模糊,高三阶段的'词汇复习尤显重要。但是,在《考试说明》所附词汇表里的3519个词汇,是否都要当作重点来复习呢?根据教科书使用说明,学生用书附录部分词汇表中,所有不带△符号的词汇均为课标词汇(并以黑体字或异色字出现在课文里),学生必须掌握其词义、词的搭配和词的用法。其中黑体部分为单元重点词汇或短语,如,《英语》3 Unit 1中的dress up,trick,play a trick on,gather,award,turn up,keep one's word,set off,remind等,应被视为教学重点。带△符号的词不要求掌握,如incense(熏香),carnival(狂欢节)等。但在非黑体字的课标词汇里,有些词在日常的听、说、读、写中人们经常使用,即为高频词,如必修3 Unit 1中的“starve(使挨饿,饿死)”“feast(节日,盛宴)”“drown(溺死,淹死;盖没)”等,笔者认为也应重点复习。
由于近几年高考试题高阶词的比例增大,复习时应把这类词作为重难点凸显出来,并配以多项选择、完成句子和翻译等练习,使学生对其有较深的印象,并熟练地掌握。这样,教师通过分层处理词汇,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熟悉难点,利于加深学生对重点词汇的记忆,减轻学生词汇复习的压力。
2.重视词块,整体记忆,依据词块理论,扩充词汇记忆量
笔者发现,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词组、短语或句型记得快,记得牢,这正是“词块”在语言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语言的记忆、存储和输出并不仅仅以单词为单位,更多的是以固定和半固定的模式化板块结构――词块来进行的(Becker,1975)。词块即为长度不同但语法形式和意义较为固定的板块,包括具有习语性质的固定词组,在一起出现频率很高的固定短语搭配,常用句子构架,约定俗成的惯用语,如,谚语、名言等。词块具有形式上的固定性,语义上的约定性,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学生若能以词块的形式来复习词汇,既可记得轻松,又可记得牢固,还可以扩大记忆的容量。
在复习《英语》3 Unit 1 The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时,笔者把该单元的词汇分为固定词组、固定短语搭配和常用句型三个板块,并把其他孤立的单词(如,下文的celebration,ancestor, poet, arrival等)与这三个板块结合起来,进行发散链接。习语性质的固定词组有(celebrations)take place(举行庆祝活动), in memory of
(ancestors)(纪念祖先), dress up(as ghosts)(装扮成鬼), play a trick on(the poet), look forward to (the arrival of spring), day and night, turn up, keep one's world等。 固定短语搭配有have fun with , starve to death, a feast to eyes, on one's arrival, gain one's independence, award sb sth /award sth to sb,等。 常用句型有sb hold a belief that…, It is obvious that…, look as if/though等。另外,还有含单元词汇的谚语、名言警句和交际套语,如Don't look forward to that day you stop suffering, because when it comes you know you'll be dead. / However big the fool, there is always a bigger fool to admire him.
笔者体会到,这种把单元词汇以词块的形式整理归纳起来的复习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死记硬背法。它能够大大增加学生所获得的记忆容量和信息容量,能够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词汇复习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表达的正确性和流利性,提升学生词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3.综合运用,立体呈现,运用单元话题和书面表达,提升词汇使用率
教科书提供的语言材料,话题范围广泛,如,科技、航天、地理、名人、医学、环保、自然、新闻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易于激起高中学生的思想共鸣。基于单元话题精心设计的写作任务,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更重要的是,有大量相关的词汇可借用,从而解决了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即词汇贫乏,语言单调,使学生不再对写作练习厌恶、排斥。
这种依据单元话题的书面表达,给学生提供了习得词汇并应用词汇的机会。在将词汇应用于表达个人思想见解的同时,这些词汇就得到了强化。
4.寻找规律,加强合作,运用构词方法和学习小组,提高学习自主性
张道真认为,学好英语掌握构词法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辨别词类,了解词义,扩大词汇量,建立词汇网等。例如,2013年的28题的C项是comparable,D项是profitable,但在教科书后面的词汇表里以及《考试说明》的附录词汇表里,都没有这两个词,这就体现了命题的意图,是在考查学生的构词法知识。如果学生知道-able为表示“可……的,能……的”构成形容词的后缀,就可轻松推测出这两个词的词类和词义。近几年NMET(湖北卷)词汇知识运用“多项选择”部分试题中派生词汇的增加,应引起师生对构词法的重视。
在《英语》4的附录里,对构词法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解。那么,高三阶段该如何复习构词法,并运用构词法进行词汇复习呢?鉴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构词法知识,笔者就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笔者引导学生复习三种构词方法(派生法,合成法,转化法),以及派生词的常见前缀和后缀。(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构词法知识,在限定时间(比如五分钟)内,把一个单元词汇表里的派生词、合成词和转化词找出来,还可以联系拓展派生词。限定时间到了,各小组派代表把他们找到的符合要求的词写作黑板上,最后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多又准。结果笔者发现,学生自己自主合作找出的词汇往往超出了教师的预想。
这种学生自主合作式的词汇复习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归纳整理构词知识,而且它还有利于提升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以及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会对听、说、读、写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甚至能决定学习者的整体语言水平(竹怀侠,)。有效的词汇复习教学,需要教师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高考试题,还要结合实际的学情,以科学系统的复习策略对学生进行高三阶段的词汇复习指导,有效提高学生复习词汇的效率,提高学生词汇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72.
[2]Becker, J.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Mass.:Bolt and Newman,1975.
[3]竹怀侠。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37(3):28.
作者简介:鲍春霞,女,1967年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武汉市第一中学,进行英语的教育教学研究。
篇6:英语六级阅读高效复习技巧
1、阅读的复习应该从词汇着手还是从文章着手?
我觉得阅读的复习有两个起点,第一单词,第二难句。文章的练习其实还是其次。许多同学在考试前,总是对于单词和难句不太重视,着急于做题目,但是效果往往不佳。究其原因,是基本功方面出了问题。所以,我强调大家从最基本的词汇和难句入手,一直坚持到考试前的一天。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就认为应该割裂文章的阅读,而是希望大家要尽可能全面兼顾。
2、如何迅速地在接下来不长的时间里大幅度地提高词汇量?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四级词汇要求?如果四级是勉强过的,如果在短时间达到六级的词汇要求?如何能改善背单词手册前背后忘的状况?
词汇量的短期补充是完全可能的,但同时也是很艰苦的。这里,我分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单词的记忆是有一定方法,诸如“联想”、“谐音”、“拆分”、“词缀”等方法。具体方法会因各人的学习体验不同而变化。通过这些方法确实可能在短期对单词记忆产生突破性效果。但是,我更觉得四、六级词汇都属于基础词汇,基础词汇的记忆更多是依靠辛苦的重复。所以,短期大量单词的记忆意味着更大的艰辛。
其次,单词记忆中最大的困扰可能不是单词记忆本身,而是单词在不断的记忆中被大量的遗忘。其实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记忆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单词就是在不断的遗忘中得到记忆的。所以,希望减少遗忘的方法就是多次地减少间隔时间的循环。
3、一天以背多少单词为宜?时间安排上如何安排是效率最高的?
应该说准确地划定每天单词的记忆量是很难的,毕竟因人而异。但是,效率的安排上我觉得以琐碎时间记忆最好。
4、都说研究真题最好,但真的面对一篇真题阅读该如何着手?对于一篇阅读我们应该读几遍?该怎么利用一篇阅读材料?有必要去研究透里面每一个词每一句句子吗?阅读里面哪些句子应该重点读的?
研究真题思路确实是教学中我多次强调的问题。许多考生把对真题的复习粗糙地理解为真题内容的熟悉和记忆,乃至也在谆谆告诫下将文章甚至答案都记忆的非常清晰。其实,研究真题是希望透过题目,分析文章的信息编排方式采用了怎样的模式,选项设计体现了怎样的规律。通过极少量的真题的详细研究做到以一当十。具体到单词,我个人不觉得阅读理解中可以明确谈高频词汇的说法。句子方面,我倒觉得只要碰到个人读不太懂的句式就应该拿出来,具体分析,因为读不懂的这些我们俗称“长难句”的构造其实也体现了一些规律性。
5、四六级阅读常考的文章素材是哪几类的?平时我们还能通过哪些途径读到这些文章?有没有好的推荐?
素材的分类标准并不唯一。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一般性分类的话,也可以分为“经济”、“科技”、“人文”、“自然”。这种类型的文章从很多的杂志和报纸上都可以读到。我个人觉得《英语世界》比较不错,尤其上面的文章本身涉猎很丰富,而且还有英汉对照。当然国外的一些期刊杂志也不错,诸如《国家地理》等。
6、六级和四级的区别在哪里?需要重点抓哪些方面?
由于四六级命题者是一致的,所以从解题思路、命题风格、文章选材而言,四六级没有很大的区别,六级只要体现的难度还是在于
1)词汇,四级 4200,六级5500+94个词组。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六级的那1300个单词;
2)语法结构,六级考试长、难句比四级多,也复杂得多。
3)阅读速度上要求不一样。四六级一直强调阅读速度。四级为50words/min,六级为70words/min,但在生词含量少于3%的时候,要求六级的阅读速度达到110words/min,即四分半钟读完一篇文章。我们还是应该从基础做起,先把词汇巩固,这才是考试获得高分的一个前提
7、为什么一篇文章读懂了,但题目就是做不对呢?问题出在哪儿?
这个问题比较奇怪,我只能很遗憾的说:“同学,你根本没有读懂文章”。我们做阅读理解的解题原则叫“本本主义”,所谓正确选项一定是和原文同义表达。与原文相反或者是文中未提及的都是错误的。
8、现在四六级的问题总的趋势是考细节题多呢?还是概括性的多呢?
四六级考试还是以细节题为主,但是能否找到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的主旨也是非常重要的。四六级阅读就是考两大能力“主题和定位”。在做任何题型时,如果你感觉茫然,找不到定位信息,你的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文章或者段落的主题。哪一个和文章靠的近,哪一个就是正确的答案。
9、阅读里面还有一类题型是简短问答,这个题型要注意什么?回答问题的句子能不能照抄原文的?字数有没有限制呢?
简单题注意回答问题要与提干范围相吻合,避免答非所问,注意不要犯语法错误(主谓不一致,时态不对应,单词拼写错误)。尽可能简洁。照抄的话可以参考以下三大原则:1)以单词或词组回答,完全照抄;2)以4个或者4个以下组成句子可以照抄;3)较长的句子用代词替换名词,动词替换词组。字数限制 10个以下。
10、阅读是大头,对于现在没复习的考友,有什么好的建议呢?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现在还没有复习的话肯定来不及了。语言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任何一门考试都是75%能力+20%技巧+5%状态。建议同学们在最后两个星期狂背单词,先把词汇解决,然后可以去做几套真题,对自己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作一个分析和总结,找出薄弱环节,重点付息巩固。
篇7:英语六级阅读考试复习三部曲
虽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关注,但是六级考试的难度往往让许多考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根据我个人对六级考试的了解,针对六级的阅读部分给出一些复习备考的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过对历年六级考试真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六级阅读理解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1.直接题,比较简单,往往在理解题干的字面意思之后,就可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2.间接题,必须经过推理分析或概括总结才能得出答案。后一类题在六级考试中占多数,这就是考试难度之一的所在。六级考试的难度还表现在以下三个大方面:1.受时间的限制,35分钟要读完1400个单词的3~4篇文章,并答好20题,不容拖延;2.受单词量以及某些长、难句的困扰;3.所读文章题材多变,出处各异,文字风格不同,给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
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只要针对以上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方法逐个解决就万事大吉了。
首先,先来解决词汇及某些长、难句以及背景知识等的问题。我个人不太主张死背一本单词书,因为我认为单词必须结合上下文才有其实际的意义。死背一个单词的7、8种中文注释是件费力又劳神且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的苦差事。六级考试对很多单词只要求认知即可,花许多时间在一些比较生僻的单词上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我个人推荐边阅读文章边记单词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阅读量,而且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体会单词的真正意思。至于某些长、难句,我个人认为的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用一本小本子把六级真题中出现过的你认为的长、难句摘录下来,仔细分析每一句句子,了解其结构。这样坚持做下去,积累到30句句子左右的时候,我可以保证你阅读长、难句的能力会有一个令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飞跃。
其次,来解决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出处各异,文字风格不同所带来的障碍。六级阅读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人文社会方面,尤以社会方面为主,如文化、历史、婚姻、家庭、教育、交通、住房、环境、能源及其他社会现象。阅读这类文章的关键是抓住作者所支持或反对的观点,以及作者对文中所叙述的人文社会现象的态度;2.科学技术方面,如动植物、地址、海洋、遗传、语言、空间、医学、空间技术及其他最新科技理论与成果。阅读此类文章的关键是抓住作者论述的中心以及作者对于理论或成果的优劣判断。在人文社会方面的文章中,出题者主要通过长、难句给考生制造麻烦,所以考生必须有一定的长、难句阅读能力;而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中,出题者主要试图通过一些专业术语给考生设置障碍,因此,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对生词的猜测能力。
最后,解决时间问题即为解决阅读速度的问题。一方面,提高阅读速度有赖于考生平时的多阅读和多积累。另一方面,提高阅读速度也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六级考试的每篇阅读文章长约500字左右,但这500字中并不是每一个单词及没一句话都包含有用信息的。因此,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个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只读那些包含有用信息的句子。有些同学马上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怎么知道文章中哪句句子包含了有用的信息、哪句句子不包含有用的信息呢?这还是要靠考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总结的。在此,我举两个例子,希望能够有启示作用。像: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e.g.……;…,…,…,etc.这种列举的情况出现在文中,除非文章后有题目提及,否则往往可以忽略不读。还有:文章中作者给出了某个观点之后,再在观点之后加上:survey,research,study……,这时survey,research,study等的内容也常常可以忽略不读。道理很简单,作者已经亮出了他的观点,后面加上survey,research,study……只是为了进一步论证,使文章可信度更高一点罢了,而对文章中心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可以不读。
总而言之,以上所提的一些建议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去熟悉和掌握,在解决好上述问题后就为六级阅读备考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在接下去的三部曲的(中)(下),我会和大家进一步分享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敬请期待。
篇8: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各卷复习策略分析
1.卷一:实际上卷一是相对容易得高分的科目,但很多人忽视了,没复习完,导致卷一分数很低或者不理想,这是非常遗憾的,我也是这样的,第一轮复习卷一根本没看。第二轮复习的时候也没看国际经济法。最后花了20天的时间冲刺卷一,得了89分。卷一一定要安排出时间!实际上在卷一上投入同样的时间比在后面三卷上的效果更好。法理学、宪法、法制史只要背背都很简单,一定要拿下。三国法其实也简单,尤其是国际私法最好争取不要丢分。国际经济法着重理解,理解了也不难。而国际公法有点杂,抓住重点也可以得大部分的分数。经济法由于投入与产出比不高,我花的时间少,在考试的时候也只好靠感觉了。
2.卷二刑法很难,着重理解和案例分析。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建议在第三轮的时候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刑法上。刑法应该把重点放在前期。而卷一应该把重点放在后期。刑事诉讼法:争取得分率在90%以上。诉讼法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多读法条和多做练习,多总结,一定可以取得高分。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太难、太杂。投入与产出比同样不高,
备考资料
行政法要把基本理论理解清楚,对于行政诉讼法有很大的帮助。行政单行法律法规太多,不看也罢。行政诉讼也应该争取。
3.卷三民商法的难度每年基本差不多,也是得高分的部门。应该好好复习,其中商法较难。
4.卷四历年来的卷四得分都很低。今年放松标准,稍高些。卷四的题目是这样的:刑法题有一定难度,理论性较强,需要靠平时不断的积累。但刑法案例题基本上都是那些常见的犯罪:抢劫、、杀人、伤害、盗窃、侵占等等。所以要加强对这些重点犯罪的研究。刑事诉讼法的题型有两种,一种是问答,一种是改错。无论是问答,还是改错,只要以真题为准,找出五十道案例题分两次做完,然后一次总结。再以你总结的材料去做十道案例题试试,基本上都能搞定了。我发现,刑诉改错,从立案―侦查―拘留―逮捕―羁押……直到执行,基本上每个环节上都有一个错误,但要注意时间上的问题,比如超期羁押、超期审判等等。只要你注意总结,得高分没有问题。公司法的案例常考知识点也不多,一定要多做几道题,然后得高分也不是问题。民法的题也不是很复杂,也要多做。民事诉讼法的题目比较简单,应该多做多复习,争取得高分。注意与仲裁法的衔接,与行诉、刑诉的区别。论述题,由于我平时训练较少,所以得分不高。我认为论述题应该注意平时积累。有空多看看法学论文,前提是有空。毕竟论述题比较难把握。另外,多做文书改错题非常重要。如果能找到20篇改错题,做完之后,总结一下,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奥妙了。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篇9:高考数学复习策略分析
什么叫做又粗心了?
许多同学在平时的数学测验和考试后,老是抱怨又粗心了。其实,应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我老是在会做的数学题上犯错呢?应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心理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会而不对是大忌
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如果能做到会做的题就不出错,那么,这次考试就可以得到一个较好的分数。对于在做题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也有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生怕会而不对,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了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工夫努力改正。
粗心大意须反思
其实,有不少同学的错误,还不仅仅是粗心。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解得模糊不清引起的。或者是还没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而造成的错误,就不能简单地说是粗心了。出现这类错误后,就有必要在复习时,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细心领会,时刻注意概念的正确运用。还应该认真听取老师对错误的分析和讲解。每次测验和考试之后,老师都会对试题中包含的概念和发生的错误,进行精到的分析和讲解。应该对照自己的错误,学会对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发生的错题进行认真的订正。并通过订正的过程,重新体验做题的思维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断减少这一类的错误。
学以致用才是真
在错误分析中,还应该比照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分析错误发生在数学学习的哪个环节,以利纠正。数学学习有懂、会、熟、巧四个阶段,对每一个数学概念和数学的能力,首先要懂,要会,在弄懂学会以后,就要通过做题训练达到熟练,而后才有熟能生巧。许多同学总认为:不懂的,我要弄懂,不会的,我要学会。我懂了、会了,就是学好了,最多是一些失误。其实不然。小失误的积累就是大失误,光有懂和会,不能熟练地运用,是造成许多错误的主要原因。只有基础扎实并且思维严密的同学,才能有效地减少错误,使错过的不再错,考出好成绩。而扎实的基础和严密的思维,是在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后才获得的。
不犯或少犯错,才能减少失分,既会又对,才能为获取高分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错误是难免的,要减少在高考中的错误,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错误,使得每一次的错误都成为收获。使每一次的失成为得,不断减少失误,那么,你就能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好分数,取得令人骄傲的好成绩。
[高考数学复习策略分析]
篇10:六级阅读试题分析
最新六级阅读试题分析
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是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分值最高也是考生最感头痛的部分,其成绩的高低对考生能否顺利通过六级至关重要。笔者拟对最新六级考试(12月举行,以下简称本次考试)阅读理解试题做一下分析,有助于读者在新一轮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变化趋势
题材生僻
相对于往年的选材,这次考试的题材较为生僻,大部分考生可能只对阅读的第一篇“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有一些背景知识。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接触不同题材的文章了解各方面知识,如相关科普知识、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本次考试的passage one 是一篇关于维生素对人类健康作用的文章,从结构上分析是典型的新老观点型文章。文章一开始提出一种老观点,认为服用的维生素人体难吸收,对人类健康无益。然后作者给出新看法,也就是服用适量的维生素是有益的,而整篇文章也就围绕这一新看法展开。Passage two 探讨了妇女工作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文章也是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但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一方的观点,而是认为双方都有可取之处,这是一种复杂的态度。这在以往的六级试题中是少见的,在笔者的记忆中这种复杂态度的文章只在1月份的六级试题(passage one)中出现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的一些标准化考试(如 GRE 等)这一类的文章是很常见的。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六级阅读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国外的标准化考试接轨。Passage three 探讨了人类本性(human nature)的问题,也是新老观点型的文章。结构非常简单,难点主要在于文章的内容考生可能不很熟悉。Passage four 介绍了一种新的医疗技术(virtual reality)。这类介绍新技术、新发明的科普文章结构都较简单,主要围绕新技术和新发明作用、原理、优点、意义和影响来展开。大家可以看一看 1月六级考题的passage one,熟悉一下这种文章的套路。总体来看,六级阅读的文章集中在科技知识、经济生活和人文社会三个方面,可以有意识地加强一下这几个方面的背景知识。一定的背景知识有助于考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但需要强调的是,考生答题时要严格根据文章的内容作答,千万不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背景知识想当然地答题,这是在做阅读题中一定要把握的一点。
主要题型
从题目的类型和难度来看:主要的题型仍是细节题、推断题(包括词义推测)和主旨题。本次考试细节题主要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结论的考查,如passage one的23题,passage two 的27题。
②对强对比内容的.考查,如passage two 的28、29题。
③对特殊标点的考查,如passage four 的39题,笔者对历年六级试题总结发现:只要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破折号,这句话就经常成为考点。
④对段末句的考查,如passage four的40题。细节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定位,只要找到题干在文章中的位置,一般不会出错。而在六级阅读中定位是比较容易的,因为阅读顺序和出题顺序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考生要善于把握题干中的隐藏信息。比如本次考试passage three 的32 和35题,这两道题实际上是对文中新老观点的考查,但题干中并没有出现标志时间的词,而是通过时态来隐讳表明,如果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解题就会出现困难,特别是第35题。推断题的难度比以前有明显提高,例如passageone的21题和passage four 的36题,就要求考生对文章首句的隐藏含义有深刻的理解,要能够真正地read between lines,才会答对这两道题。再比如passage three 的33 题,考查作者引用名人观点的作用,难度也较大,它要求考生在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看懂文章的意思,更能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作者的行文逻辑。词义推测题本次考试考了两道,分别是passage two的26题和passage three 的34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推断,难度不大。
应对策略
1.先读文章后题目的题干,抓住问题的主干,然后全文通读文章。不求了解细节,必须把握大意,特别注意以“段”为单位,抓住段落主
篇11:文言文阅读试题及分析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小题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绝: 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答:
小题3: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答:
小题4: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4)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 ①断 ②有时 ③快 ④全,都
小题2: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小题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
小题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
篇12:文言文阅读试题及分析
小题1:绝的意义很多,注意结合语境翻译,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①句时要注意“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为实在、确实。
翻译②句时要注意“皆”“奇”两字是“都”和“奇异的景色”之意
小题3:
试题分析:[甲]文段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概括总结出;[乙]文段从“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得出高的特点,“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得出奇的特点,“天宇晴霁、、、、、、”看出“秀”。
小题4:
试题分析:抒写祖国的山川,展现的对壮美山河热爱、喜欢、赞美之情,[甲]文段写了三峡的壮丽,【乙]文段突出三峡中神女峰的独特之美。抒发作者心中无限的热爱之情。
★ 英语四级备考策略
★ 英语六级学习总结
【英语六级阅读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共12篇)】相关文章:
高手总结参加英语(BEC)考试复习经验2023-09-06
大学英语四级学习复习计划2023-03-18
备考四级英语的计划书2022-09-13
四级英语英语六级下半年冲刺策略解读2023-12-18
英语六级三个阶段的复习计划2023-08-29
暑期的复习计划指导2022-09-02
大学生备考之综述英语四级2022-09-06
大学英语六级学习经验经验总结:英语六级听力不给力的4大缘由2024-02-02
英语复习计划2022-09-07
英语四六级讲座策划书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