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

时间:2023-05-01 07:33:10 试题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共9篇)由网友“linli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

篇1: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④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⑤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进士。④辄:总是。⑤脱稿:(著作)写完。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

A.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视,辄去十余字。

3.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2分)B

2.(4分)每写完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贴在墙壁上,天天仔细阅读,每次总会删除十多个字。(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成文。

(可用自己的话表述,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篇2:《相州昼锦堂记》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相州昼锦堂记》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相州昼锦①堂记

文/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予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②,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③,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夕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注]①昼锦:据《汉书》载,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以衣锦还乡为荣耀的事情。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乡,所以取项羽的话改“夜”为“昼”命名厅堂,以示荣耀。②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③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衮裳:古代皇帝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相与骈肩累迹 累:重叠

B.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 荣:荣耀

C.以遗相人 遗:留给

D.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 铭:铭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富贵而归故乡 图穷而匕首见

B.买臣见弃于其妻 侥幸得志于一时

C.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D.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韩琦有美德的一组是

①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②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③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④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

⑤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 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借魏国公韩琦回家乡相州为官时兴建“昼锦堂”一事,旌扬韩琦有高风亮节。

B.主要叙述韩琦年轻时即高中科举,当时很有声望,虽身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

C.文章开头写季子和朱买臣,是为了拿他们的骄矜自夸反衬韩琦的谦逊和不事张扬。

D.作者虽未登“昼锦堂”,却为能诵读魏国公之诗而高兴,因钦敬其为人而写此文。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2)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

(3)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参考答案:

9.D(铭,铭刻) 10A(“而”,连词,表顺承;B均作介词,但前表被动,后解为“在”;C作代词,但一个代人,一个代道理;D、前作副词,为“于是”,后表判断,为“是”“就是”)

11.B(①指韩琦出身、家庭背景;⑤⑥均是指韩琦处理政事的能力)

12.C(文章并未写季子和朱买臣骄矜自夸,只是为了借他们衣锦还乡乃人之常情,来衬托韩琦的品质之高贵)

13. (1)大凡读书人处在穷困的时候,在乡里受苦,一般的人和小孩都可以轻视他,欺侮他。(2)只有恩德遍布百姓,功勋施及国家,事迹铭刻在钟鼎石碑上,颂扬在乐章里,从而光照后世,并且留传到永远。(3)他的言语中把快意于恩怨、炫耀名誉看作可鄙,大概是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算作荣誉,却把它当作警戒。

翻译: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回到故乡,这在人情上认为是很荣耀的事情,同时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看的。读书人还处在穷苦的时候在乡里受苦,一般人和小孩都能轻视他,欺侮他。像苏秦遭到他嫂嫂的无礼对待,朱买臣被他的妻子离弃一样。他们一旦坐着华贵的大车,旌旗在前面引路,骑马的侍从在后面跟随,路两旁的人,互相肩膀挨着肩膀,脚印叠着脚印,一面望着一面赞叹。这时那些平庸的男子,愚蠢的妇人,却东奔西跑,吓得汗流浃背,羞耻惭愧,趴伏在地上,在大车扬起的灰尘和骏马的足迹之间懊悔请罪。这是一个读书人,在当时得意,因而意气洋洋的`表现,过去人们把它比作穿着锦绣回到故乡那样荣耀。

只有尊敬的丞相魏国公却不是这样。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德,是当时有名的公卿。自从魏国公年少的时作荣耀,却把它当作警戒。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魏国公对富贵持怎样的看法了!他的志向哪里能轻易估量呢!所以他能够出将入相,勤劳为国,做到平安的时候和艰险的时候表现完全一样。至于遇到重大事件,决断大的主张,他垂着衣带,拿着手板,不动一点声色,却能把天下治理得像泰山一样安稳,真可以称得上关系国家候,就已经中了高高的科第,做了大官;天下的读书人,闻风下拜,希望瞻仰丰采,大概也有多年了。所说的做将相,得富贵,都是魏国公早就应当有的。不像那穷困的人,在一个时候侥幸得志,出乎平庸男子和愚蠢妇人的意料之外,从而使他们惊骇,并向他们夸耀自己。既然这样,那么作为仪仗的大旗,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荣耀;三公的命圭和礼服,不足以表现魏国公的显赫;只有恩德遍布百姓,功勋施及国家这些事情铭刻在钟鼎石碑上,颂扬在乐章里,光照后代,流传到永远,这才是魏国公的志向。读书人也是在这一点上对魏国公寄予希望啊。哪里只是炫耀一时,荣耀一乡呢?

魏国公在宋仁宗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相州,就在后园里修建了“昼锦堂”。后来又在石碑上刻了诗,把它留给相州的人民。他把快意于恩怨和炫耀名誉看作可鄙,大概是他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算安危的大臣了。他的丰功伟业,刻在钟鼎上,谱在乐歌里,都是国家的光荣,不单是乡里的荣耀啊!

我虽然没机会登上魏国公的昼锦堂,幸运的是曾经私下里诵读过魏国公所写的诗;我因魏国公的志向能够实现而高兴,很乐意讲给天下人听,于是写了这篇记。

篇3:相州昼锦堂记阅读及答案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5.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易:看不起

B.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 累:辛劳

C.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被:施恩

D.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处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

B.闻下风而望余光者 所谓将相而富贵

C.勒之金石,播之声诗 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

D.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魏国公“不以富贵为荣”的一组是(3分)

①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 ②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

③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④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⑤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⑥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从古到今都是同样光荣的,如本文中的苏季子、朱买臣和魏国公。

B.魏国公少年得志,虽然和那些困厄的士人不同,但他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乎庸夫愚妇的`意料之外。

C.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以彰显自己的功德。

D.魏国公的丰功伟绩, 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篇4:《相州昼锦堂记》文言文翻译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啊。

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以礼相待,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对车轮马足扬起的灰尘,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意气的壮盛,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穿着锦绣衣裳的荣耀。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已考取高等的科第,当了大官。全国的士人们,听闻他传下的风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谓出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一事,出乎庸夫愚妇的意料之外,为了使他们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玉圭官服,也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勋延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赞美的诗歌传播在四面八方,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无穷无尽,这才是魏国公的大志所在,而士人们也把这些寄希望于他。难道只是为了夸耀一时,荣耀一乡吗?

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后来又在石碑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诗中认为,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自豪的行为是可耻的。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当作光荣,却以此为鉴戒。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因此能够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皇家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至于面临重大事件,决定重大问题,都能衣带齐整,执笏端正,不动声色,把天下国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重臣啊。他的丰功伟绩,因此而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我虽然没有获得登上昼锦堂的机会,却荣幸地曾经私下诵读了他的诗歌,为他的大志实现而高兴,并且乐于向天下宣传叙述,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释

(1)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困厄:困苦,苦难。

(2)易:轻视。

(3)季子:见卷四《苏秦以连横说秦》。买臣:朱买臣,西汉人,先贫后贵。妻改嫁,望复婚,被拒。

(4)旄:竿顶用旄牛尾作为装饰的旗。

(5)骈:并列。咨嗟:赞叹。

(6)魏国公:指韩琦,北宋大臣,执政多年,并曾与范仲淹帅兵同抗西夏,世称“韩范”。

(7)牙:牙旗。纛:音道,仪仗队的大旗。

(8)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9)桓圭:古代三公所执玉圭。衮裳:帝王和三公礼服。

(10)昼锦: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韩琦以宰相回乡任官,极感荣耀,故名。

(11)绅:官服上的大带。笏:音户,大臣上朝时所执的手版,以便记事。

(12)彝鼎:古代祭器,可刻铭文。

篇5:《相州昼锦堂记》文言文翻译

《相州昼锦堂记》是一篇记事散文。文章名为昼锦堂记,实际上主要写了魏国公韩琦非凡的志向和功绩,赞扬了他“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远大理想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的丰功伟业。

文章先写了古往今来对官至将相、富贵还乡的看法,然后以苏秦(季子)、朱买臣为例,说明读书人穷困时,连庸人孺子都可以轻侮他,一旦他成了达官显贵,那些庸夫愚妇一而俯首请罪,一面懊悔嗟叹,而春风得意的一介之士则趾高气昂。这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衣锦还乡。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写“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 一句话,“收拾前文, 振起下意”。作者简要介绍了魏国公的身世经历之后, 着重说明了做将相, 得富贵, 都是他早就应当有的; 而且作为仪仗的大旗和三公的命圭, 礼服都不足以显示他的荣耀和显赫; 只有恩及百姓, 功在国家, 并名垂青史、光照后代, 才是他的志向。然后, 作者介绍了相州昼锦堂的来历, 由昼锦堂的石碑上的诗又谈到魏国公对富贵的态度和他的志向, 并描述了他为官从政的不凡表现。因而赞叹道: 魏国公的丰功伟绩, 被刻于钟鼎, 谱进乐章,乃国家之光荣, 不单是乡里的荣耀啊。最后作者表明了写作此文的动机。

为了突出魏国公的超凡脱俗, 反映他高远的抱负, 欧阳修主要采取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官至将相,衣锦还乡,是一般读书人所追求的,也是常人所羡慕和赞叹的。作者先对此渲染一番,然后写“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对比十分强烈;什么将相富贵,是他早就应该有的;他不象侥幸得志的人,在庸俗的`世人面前自夸炫耀;常人引为荣耀的作为仪仗的大旗,不足以表现他的荣耀,常人所追求的三公的命圭和礼服,不足以显示他的显赫;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等等。这些文字都是在进行对比。通过大量、反复的对比,利用对比所产生的强烈反差,表现出魏国公的出类拔萃,使这个确比一般的封建士大夫高出一筹的鲜明形象屹立在了读者面前。

文章结构精巧,连接自然。以议论开始,在对比当中推出“主人公”,从写主人公的简要经历和志向,又自然引出相州昼锦堂,从写昼锦堂处石碑上的诗,又自然进入对魏国公的描写。名为记物,实则写人;写人与记物融为一体。通篇浑然天成,确无雕琢的痕迹。

文章语言婉转流畅,叙事简洁,议论精辟,十分生动传神。例如,文章没有实写魏国公如何处理具体政务,只是简单地写他“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笔墨很少,却把魏国公的性格特征和封建政治家的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文字虽简,但内涵丰富,富有感情。通过对魏国公的反复赞叹,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魏国公的敬佩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为官从政的理解,寄托了作者本人的追求。

作者在遣词造句时,十分注意语气声调的变化,使文章富有生气,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据说,就在《相州昼锦堂记》完稿送出数日之后,他又专门派人另送一稿给韩琦,声明前稿有疵,可换此本。韩琦再三核对,只发现文章开头“仕宦”、“富贵”之下,各添了一个“而”字,从而增加了抑扬顿挫之感,与文意更加协调,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此事为历代所传诵,成为文字不厌千回改的佳语。又如,“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和“而其志岂易量哉”两句,采用了反问的句式,通过反问的语气,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更加突出。“可谓社稷之臣矣”一句,通过感叹句的形式,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魏国公的衷心赞叹。

欧阳修作为北宋诗文*新运动的领袖,主张兴复古道,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反对浮华的文风。在文和道的关系上,既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也不忽视文采对表现道的重要作用。《相州昼锦堂记》篇幅不长,但内容充实,叙事简洁有法,议论精辟有力,章法曲折变化,语言自然流畅,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文风,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些政治见解。

写作此文时,韩琦任丞相,欧阳修在翰林院供职。古人曾说,富贵归故乡,犹当昼而锦。《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魏国公韩琦是以武康节度使回老家任职,是富贵而归故乡。因此,他修建了“昼锦堂”。但他志向远大,轻富贵,不以昼锦为荣,并刻诗言志。欧阳修对此十分推崇。并且,他们都曾主张革新,有共同的抱负和政治见解。因此,欧阳修“乐公(指韩琦)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写了这篇文章。

篇6:《相州昼锦堂记》文言文翻译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篇7: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战国策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战国策(附答案)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①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②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

[注]①谒者:负责礼宾的官吏。②便辟:君主左右的宠信小臣。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斗生于乱世,事乱君侍奉

B.宣王使谒者延入延迟

C.王宫已充矣满,足

D.固愿得士以治之本来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

(2)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小题3:王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进行分。(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1)(3分)我拜见大王是爱慕权势;大王迎接我是礼贤下士。大王认为怎么样?(2)(3分)现在,大王治理国家,却一定要用亲近宠爱的人去治理。所以我说:‘您忧国爱民不如爱一尺绉纱。

小题3:机智勇敢,敢于直言劝谏;善于辞令,进谏技巧高超。

趋:快步走

小题1:试题分析:B.“宣王使谒者延入”,句中的“延”是一词多义,“引进,请”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好势”(爱慕权势)、“好士”(礼贤下士)、“何如”(怎么样)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非”(不是)、“左右”(亲近宠爱的人)、“故”(所以)、“縠”(绉纱)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3:试题分析:对于王的做法,他敢于直接指出来,并直言进谏,可见他是一个机智勇敢,敢于直言劝谏的人;在劝谏的时候,他又善于以实际生活做比,可见他善于辞令,进谏技巧高超。

篇8: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两篇附答案

【甲文】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1)不见曦月 (2)每至晴初霜旦

(3)作之者固难 (4)无不藉此冰雪之气

【小题2】请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小题4】(1)【甲文】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粘裳有什么作用?(2分)

(2)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1分)

答案

【小题1】日光,这里指太阳; 早晨; 本来; 借,凭借

【小题2】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划错一处扣1分)

【小题3】(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只不过遗憾的是遇到的不能理解,理解的不能评说。(特恨解说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0.5分。)

【小题4】(1)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2)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或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作者通过这句话所流露出的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傲和天下无人能识君的无奈之情。)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曦,日字旁,与太阳有关;旦是会意字,从字形也可理解是早晨,固通故,原来的意思。

考点:古文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所学名篇,对内容很熟悉。对学过的字词,要注意记忆,尤其是注释中的字词,记清楚它们的含义和用法,注意词义的变化。

【小题2】

试题分析:阅读前后文内容,了解语境,推测句意,根据句意分析结构,将每层表达相对完整意思的短语划开。

考点: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平时在学习中对古文朗诵节奏的掌握不太好。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朗读,朗读就要注意句子的停顿,学习时要多听教师的.范读,听取老师对朗读停顿方法的指导。做此类题,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意思来判断朗读停顿,也是一种办法。一般来说,被陈述的主体(主语)和陈述的内容(谓语)之间要划分,如果句子很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要划分。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一句,虽:即使;奔:动词名用,意为奔马,以:比;疾:快。第二句,特:只不过,恨:遗憾;解:理解。

考点:文言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文言翻译,要注意几点,一是解释清楚每个字的意思,二是句式要符合现代语言的习惯,三是语句要通顺,四是语气情感要译出来。

【小题4】

试题分析:从诗文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分析,甲文中泪沾裳,指伤心,猿声像人的哭声,猿啼叫得让人伤心,表现三峡环境的凄凉。乙文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不被人理解的郁闷心情。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文中作者的情感比较含蓄。理解古文中的问题,读懂内容是前提,不仅要文字上的意思要明白,作者表达的意图也要有所了解。

篇9: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⑧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

(1)卒之为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幸而在穷僻之域:___________________

(4)终无济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问。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沦述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终于 (2)达到 (3)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4)帮助

2.(1)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2)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3.[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4.[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相州昼锦堂记》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最常见的10个易错考点

高考语文冲刺知识考点复习

欧阳修追字的故事

欧阳修论作文

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案(八年级上)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

狼子野心五年级作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共9篇)】相关文章:

《宗泽(节选)》阅读答案2023-05-31

赤壁赋的读书笔记2022-05-07

孟德传中学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与答案2023-08-23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唐才子传·李贺2023-04-30

黄宗泽经典语录有哪些2022-10-14

《狼子野心》阅读答案及翻译2022-04-30

欧阳修趣励志的故事2023-03-09

狼子野心阅读答案2023-11-23

高考三轮复习计划具体有哪些2022-05-08

10个高考文言文易错实词及译文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