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2-04-30 12:45:03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双十一吃安利”为你分享10篇“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1:《千轴不如一书》阅读答案

原文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③时,以文章投主司④于帘⑤前,凡千轴⑥,载以独轮车。引试⑦日,衣襕⑧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⑨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柳开:北宋人。

任气:任性气盛。

应举:参加科举考试。

主司:主考官。

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

轴:古人将文章写在横幅上,然后裱成卷轴。

引试:面试。

襕(1án):古代读书人穿的圆领大袖外套。

张景:柳开的学生。

翻译

柳开年轻时很任性气盛,说大话傲视他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把文章投赠给主考官,一共有一千轴,用独轮车装着。面试那天,(柳开)穿着圆领大袖外套亲自围裹着车进入(考场),想要用这(方法)使其他人害怕来取得功名。当时(有个人叫)张景很能写文章而且有名气,(他)只袖藏了一篇文章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进献了它(指张景的文章)。主考官非常称赞欣赏(张景的文章),提拔张景为优等。当时有人为了这件事说:“柳开的一千轴书卷,比不上张景的一篇文章。”

练习

1.解释:少________凡________擢________

2.翻译:唯袖一书帘前献之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千轴’’为什么不如“一书”,这中间存在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年轻时②共③选拔

2.只用袖子 装了一篇文章献给主考官。

3. 质与量的问题。

篇2: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千轴不如一书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③时,以文章投主司④于帘⑤前,凡千轴⑥,载以独轮车。引试⑦日,衣?⑧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⑨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柳开:北宋人。②任气:任性气盛。③应举:参加科举考试。④主司:主考官。⑤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⑥轴:古人将文章写在横幅上,然后裱成卷轴。⑦引试:面试。⑧?(1án):古代读书人穿的圆领大袖外套。⑨张景:柳开的学生。

[文言知识]

说“物”。宇宙中客观存在的.都称“物”。山、水、书、衣、车等人们视为“物”。那么“人”是否是“物”呢?文言中“物”也可指“人”。上文“大言凌物”中的“物”,即指人,意为说大话傲视他人。“物议”、“物论”即为他人所议论批评,“物故”为人死。成语“待人接物”,其中“接物”也是“待人”的意思。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并非“人”与“物件”,而是“人”,因为“人”与“物”同义,它是个双音同义词。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少________②凡________③擢________

2.翻译:唯袖一书帘前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理解:“千轴’’为什么不如”一书”,这中间存在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千轴不如一书

1.①年轻时②共③选拔 2.只用袖子装了一篇文章献给主考官。 3. 质与量的问题。

篇3:《千轴不如一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千轴不如一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千轴不如一书

原文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③时,以文章投主司④于帘⑤前,凡千轴⑥,载以独轮车。引试⑦日,衣襕⑧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⑨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柳开:北宋人。②任气:任性气盛。③应举:参加科举考试。④主司:主考官。⑤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⑥轴:古人将文章写在横幅上,然后裱成卷轴。⑦引试:面试。⑧襕(1án):古代读书人穿的圆领大袖外套。⑨张景:柳开的学生。

[文言知识]

牐 说“物”。宇宙中客观存在的都称“物”。山、水、书、衣、车等人们视为“物”。那么“人”是否是“物”呢?文言中“物”也可指“人”。上文“大言凌物”中的`“物”,即指人,意为说大话傲视他人。“物议”、“物论”即为他人所议论批评,“物故”为人死。成语“待人接物”,其中“接物”也是“待人”的意思。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并非“人”与“物件”,而是“人”,因为“人”与“物”同义,它是个双音同义词。

牐+

[阅读练习]

牐1.解释:①少________②凡________③擢________

牐2.翻译:唯袖一书帘前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牐2. 理解:“千轴’’为什么不如“一书”,这中间存在一个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①年轻时②共③选拔

2.只用袖子装了一篇文章献给主考官。

3. 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不要光注重数量,同时也要看质量。有时候质比量更重要。

参考译文

柳开年轻时很任性气盛,说大话傲视他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把文章投赠给主考官,一共有一千轴,用独轮车装着。面试那天,(柳开)穿着读书人的圆领大袖外套沿着围栏亲自推着车进入(考场),想要用这(方法)使其他人害怕来取得功名。当时(有个人叫)张景很能写文章而且有名气,(他)只袖藏了一篇文章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进献了它(指张景的文章)。主考官非常称赞欣赏(张景的文章),提拔张景为优等。当时有人为了这件事说:“柳开的一千轴书卷,比不上张景的一篇文章。”

篇4:《千轴不如一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千轴不如一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③时,以文章投主司④于帘⑤前,凡千轴⑥,载以独轮车。引试⑦日,衣襕⑧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⑨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翻译

柳开年轻时很任性气盛,说大话傲视他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把文章投赠给主考官,一共有一千轴,用独轮车装着。面试那天,(柳开)穿着读书人的圆领大袖外套沿着围栏亲自推着车进入(考场),想要用这(方法)使其他人害怕来取得功名。当时(有个人叫)张景很能写文章而且有名气,(他)只袖藏了一篇文章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进献了它(指张景的文章)。主考官非常称赞欣赏(张景的文章),提拔张景为优等。当时有人为了这件事说:“柳开的'一千轴书卷,比不上张景的一篇文章。”

北宋文人柳开年轻的时候,尚气自任,贪图虚名。某年,去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引起主考官的注意,他穿着象征士人身份的华丽衣服,还把自己撰写的数千轴文章用独轮车推着,直奔主考官面前。可是,主考官读了他的文章后,觉得意境一般,文采平平,远不如他那衣服漂亮。而另一位应试举子张景却沉着稳重,不事张扬,仅从衣袖内拿出一篇极短的文章交给主考官。谁知,主考官读后却拍案叫绝,连连称赞,立刻把张景的文章评为优等。“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一时被文人士子们传为趣谈。

篇5:千轴不如一书文言文阅理解及译文

千轴不如一书文言文阅理解及译文

千轴不如一书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③时,以文章投主司④于帘⑤前,凡千轴⑥,载以独轮车。引试⑦日,衣襕⑧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⑨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①柳开:北宋人。

②任气:任性气盛。

③应举:参加科举考试。

④主司:主考官。

⑤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

⑥轴:古人将文章写在横幅上,然后裱成卷轴。

⑦引试:面试。

⑧襕(1án):古代读书人穿的圆领大袖外套。

⑨张景:柳开的学生。

【文言知识】

说“物”。宇宙中客观存在的都称“物”。山、水、书、衣、车等人们视为“物”。那么“人”是否是“物”呢?文言中“物”也可指“人”。上文“大言凌物”中的“物”,即指人,意为说大话傲视他人。“物议”、“物论”即为他人所议论批评,“物故”为人死。成语“待人接物”,其中“接物”也是“待人”的意思。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并非“人”与“物件”,而是“人”,因为“人”与“物”同义,它是个双音同义词。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少________②凡________③擢________

2.翻译:唯袖一书帘前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理解:“千轴’’为什么不如“一书”,这中间存在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柳开年轻时很任性气盛,说大话傲视他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把文章投赠给主考官,一共有一千轴,用独轮车装着。面试那天,(柳开)穿着圆领大袖外套亲自围裹着车进入(考场),想要用这(方法)使其他人害怕来取得功名。当时(有个人叫)张景很能写文章而且有名气,(他)只袖藏了一篇文章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进献了它(指张景的`文章)。主考官非常称赞欣赏(张景的文章),提拔张景为优等。当时有人为了这件事说:“柳开的一千轴书卷,比不上张景的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1.①年轻时②共③选拔

2.只用袖子装了一篇文章献给主考官。

3. 质与量的问题。

篇6: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

【课后练习题】

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

7.下面各项中划线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

8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迫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一22题。(6分)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选自《韩诗外传》)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节选自《三国志o司马芝传》

9.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其母笞之(用鞭、杖或竹板打)B同行者皆弃老弱走(逃跑)

C遂得免害(于是)D杀之不义(指代母亲)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11.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理解答案】

6.B 7.A 8.B9 D

10.以前挨揍非常疼,今天母亲老了,没劲了,不能打疼我了,因为这个我哭。

11 .伯瑜的孝体现在为母亲的年迈和自己惹母亲生气而伤心落泪。司马芝的孝体现在遇贼时宁愿自己死亡也不愿丢下母亲 ,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拜托山贼。

篇7:文言文阅读比较练习题和答案

文言文阅读比较练习题和答案

文言文阅读比较

(一)自护其短

《雪涛小说》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二)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仕:做官; 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1、解释加粗字。

席上啖菱 ( )( )

并壳入口 ( )

啖菱须去壳 ( )

欲以清热也 ( )

何地不有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舟已行矣 ( )

2、解释句中的`“于”字。

仕于南方(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3、选出句中加粗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其人自护其短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遽契其舟

D、其人自护其短

4、翻译句子。

①北土亦有此物否?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5、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宴席;吃;一起;去除掉;用来;什么;落;寻找;已经

2、到、在; 到

3、A

4、①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②船已经开动了,但剑却没有移动(位置)。

5、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道就说知道,要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

篇8: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9. 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犹蒙矜育 矜:怜悯

B. 不矜名节 矜:夸耀

C. 听臣微志 听:听见

D. 日薄西山 薄:迫近

10.比较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谨拜表以闻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②与③相同,①与④相同

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 《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下列不能体现“孝心”的一项是

A.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B. 区区不能废远

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D. 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译文:

⑵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文:

参考答案:

9.C

10.B

11.B

12.A

13.⑴我受到过分的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

⑵我(将来只要)活着就愿意献出生命(为国出力),死了也愿意报答陛下的恩惠。

篇9: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 ④帝:指唐高祖。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15.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17.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8.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4分)

王曰:“善。”乃下令……

大悦,即诏……

参考答案

14.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3分,每处1分。多断一处倒扣1 分,扣完为止)

15. D (2 分)

16. ⑴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⑵周、隋两朝的晚期 (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5分,(1)2分,⑵3分]

17. 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4分,各2分)

18. “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4分,由字义引发理解2分,人物形象2分)

篇10:一轴鼠画阅读答案

东安①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

①东安:县名,在今湖南省境内。②作鼠一轴:画了一幅装裱好的鼠画。

【启发与借鉴】

侧面描写文中写东安人士的画技逸群,其鼠画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文中却没一句话直接介绍或描绘画面上的老鼠,事实上即使介绍或描绘了,也很可能是平庸之笔,因为难于写得形神兼备。作者巧妙地避开难点,大写其猫,说猫见了轴上的鼠画踉跄逐之,踉跄两字,极力描写猫的急于追逐,而猫的急不可待又正说明鼠画的逼真。把猫儿的错觉写得愈活,就愈能烘托出鼠画的活龙活现。这就是侧面描写的妙用。乐府《陌上桑》中说秦罗敷是个极美丽的女子,其中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也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秦罗敷的美貌。

【译文】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喜欢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它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县令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

【阅读训练】

1.解释:

(1)漫(2)物色(3)逮(4)踉跄

2.翻译:

(1)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2)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参考答案】

1.(1)随便(2)察看(3)及、等到(4)跌跌撞撞

《千轴不如一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简洁的爱读书的名言9

《黄道婆》课堂教学课件

杜牧的诗词名句阅读

《孔孟论学习》学习教案

《秋水》的公开课教案

己亥杂诗诗意简短

韩休为相的原文和翻译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优秀教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分析

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千轴不如一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共10篇)】相关文章:

《鱼我所欲也》课堂教学案2022-05-26

教师读书笔记《有效教学方法》2023-03-23

人教版七年级论语教学设计2022-11-02

小升初自荐信稼轩2022-12-24

论语教学方案2022-10-02

《孔孟》教学设计2022-11-26

《鱼我所欲也》教案设计感悟2023-08-09

论语教学设计2022-12-23

《孟子》的教案2023-10-07

《鱼我所欲也》全文评赏20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