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地图》阅读答案(锦集11篇)由网友“哦呵呵呵呵呵呵”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非连续性《地图》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非连续性《地图》阅读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地图》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17-19题。
文段一
①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还要早。在史前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据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就出现了在地上用线划、简单符号表示地物的原始地图。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在陶片上的地图。
② 每一幅地图,都是利用点、线、面组成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对这些点、线、面组成的符号的解释,叫做图例;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叫做注记。符号系统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独有的语言。地图是运用地图语言来描述地理事物的,这比其他的语言文字更形象、更直观。
③传统意义上,地图是表示真实世界的平面图,它不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而且更多地反映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空间、对自然的认知水平,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思想意识等。可以这么说,地图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影子。
17.文段一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与地图有关的信息,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个信息不超过20字)(3分)
主要信息: ① ② ③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判断它与文段一的哪个段落的内容联系紧密,并简要陈述理由。(4分)
古希腊人赫加斯特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他把希腊作为世界的中心,周围是一片海洋和小块的陆地。在海岸边,画着一个手持路牌的巨人,路牌上写着:“到此止步,勿再前进。”在那时的人看来,大海是神秘莫测的。
答:
文段二
①电子地图,也叫数字地图,它是通过使用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对地图信息以数字方式进行查阅和存储的一种地图。
② 传统地图,通常是通过符号的结构、大小、色彩等来显示地理信息。例如,它用线的形状、宽度、颜色等不同符号表示公路的等级及其他信息。电子地图是以数字的方式存储信息。同样表示公路信息,电子地图可以记录公路等级、名称、路面材料、起止点名称、路宽、长度、交通流量等大量信息。此外,电子地图中除了可以看到具体目标的地理位置,还可以知道餐饮、住宿、天气等其他的服务信息。同时,电子地图能将多幅地图进行拼接,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放大、缩小甚至旋转,并且提供了多种搜索功能。
19.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说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优势是什么。(4分)
答:
参考答案:
17.答案要点:①历史悠久。②用地图语言直观地描述地理事物。③反映时代特点。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8. 答案示例:赫加斯特绘制的这幅地图,把希腊作为世界的中心,地图上路牌的文字反映出人们对大海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意识。这与第③段所说“地图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影子”相符,所以与第③段内容联系密切。 (共4分。判断1分,理由3分)
19.答案要点:①存储的信息量大 ②使用更为方便快捷。共4分。每个要点2分)
篇2:非连续性阅读答案
材料一:各地举行纪念苏轼活动
(1)平顶山市举行三苏文化研究会
1月19日(农历十二月十九),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市三苏文化传播公司联合举办了苏轼诞辰977周年祭典。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市三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潘民中主持祭典。
当日,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的人员、三苏文化传播公司全体员工及应邀参加的热爱东坡文化的各界人士,于三苏像前举行了简朴隆重的祭祀仪式。
潘民中说,自明清以来,每到农历十二月十九苏轼生日,各地爱好三苏文化的人士都会自发地组织起来,举行祭祀苏轼活动。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九举行祭祀苏轼活动也成了惯例。
(2)黄州举办苏轼纪念活动
本报讯11月19日,来自北京、广东、山东以及省内武汉、黄石、鄂州、黄冈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古城黄州,纪念苏轼诞辰970周年。
由黄冈市《江山文艺》杂志社、黄冈市摄影家协会、荆楚网·黄冈文坛主办的此项活动,彰显了黄冈丰富的人文底蕴。会议期间,苏轼研究专家王琳祥作了《苏轼与东坡赤壁》专题讲座。
(3)【眉山举行纪念“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活动】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著名苏学专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烈先生在纪念会上回顾总结了30年来研究会取得的成果。先后举办了16届苏轼国际学术研究会。创办了《苏轼研究》刊物,有力地推动了苏轼研究活动深入发展。纪念会后还举办苏轼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讨活动。
材料二:学者的评价
(1)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说:“词至东坡,其境益大,其体始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2)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3)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4)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5)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
(6)余秋雨: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他远远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坛的巅峰。
【问题和参考答案】
10.阅读材料一,你认为各地举行纪念苏轼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在哪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5分)
本题考查:准确筛选并整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根据材料探讨实际问题,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参考答案:1.促进了对东坡文化的宣传。2.促进了对东坡文化的研究。
这些活动是一个立足弘扬东坡文化的载体。这些活动能起到宣传东坡文化的作用。而东坡先生的风格、性格在各地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各种活动,可以把喜欢东坡、崇敬东坡的人凝聚起来,共同探索东坡文化,促进东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1.阅读材料二,试给苏轼写一段评价性的文字(50字左右)。(5分)
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略
12.长江中学文学社准备开展以“东坡文化进校园”的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5分)
(1)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两项。
(2)示例:作文竞赛
①项目一:【 】
②项目二:【 】
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三个项目中任选一项,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并陈述设计该环节的理由。
①项目名称:【 】
②主要环节:【 】
③理由:【 】
本题考查:根据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1)演讲比赛;诗词朗诵会;读书报告会等。(注意所给示例形式)
(2)题目要求写出方案中的主要环节,并陈述设计理由。第一问其实只要将平时所做的与此相类似的活动名称写出来即可,至于第二问的理由必须结合主题---东坡文化进校园来回答,如:学习东坡文化,挖掘东坡文化,弘扬东坡精神。,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有利于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篇3:非连续性阅读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它既具文本的基本共性,但在语言和结构的组合上又区别于其他文本形式。一起来看看以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欢迎读者参考!
【原文】
材料一:各地举行纪念苏轼活动
(1)平顶山市举行三苏文化研究会
1月19日(农历十二月十九),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市三苏文化传播公司联合举办了苏轼诞辰977周年祭典。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市三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潘民中主持祭典。
当日,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的人员、三苏文化传播公司全体员工及应邀参加的热爱东坡文化的各界人士,于三苏像前举行了简朴隆重的祭祀仪式。
潘民中说,自明清以来,每到农历十二月十九苏轼生日,各地爱好三苏文化的人士都会自发地组织起来,举行祭祀苏轼活动。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九举行祭祀苏轼活动也成了惯例。
(2)黄州举办苏轼纪念活动
本报讯11月19日,来自北京、广东、山东以及省内武汉、黄石、鄂州、黄冈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古城黄州,纪念苏轼诞辰970周年。
由黄冈市《江山文艺》杂志社、黄冈市摄影家协会、荆楚网·黄冈文坛主办的此项活动,彰显了黄冈丰富的人文底蕴。会议期间,苏轼研究专家王琳祥作了《苏轼与东坡赤壁》专题讲座。
(3)【眉山举行纪念“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活动】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著名苏学专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烈先生在纪念会上回顾总结了30年来研究会取得的成果。先后举办了16届苏轼国际学术研究会。创办了《苏轼研究》刊物,有力地推动了苏轼研究活动深入发展。纪念会后还举办苏轼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讨活动。
材料二:学者的评价
(1)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说:“词至东坡,其境益大,其体始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2)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3)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4)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5)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
(6)余秋雨: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他远远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坛的巅峰。
【问题和参考答案】
10.阅读材料一,你认为各地举行纪念苏轼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在哪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5分)
本题考查:准确筛选并整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根据材料探讨实际问题,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参考答案:
1.促进了对东坡文化的宣传。
2.促进了对东坡文化的研究。
这些活动是一个立足弘扬东坡文化的载体。这些活动能起到宣传东坡文化的作用。而东坡先生的风格、性格在各地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各种活动,可以把喜欢东坡、崇敬东坡的人凝聚起来,共同探索东坡文化,促进东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1.长江中学文学社准备开展以“东坡文化进校园”的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5分)
(1)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两项。
(2)示例:作文竞赛
①项目一:【 】
②项目二:【 】
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三个项目中任选一项,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并陈述设计该环节的理由。
①项目名称:【 】
②主要环节:【 】
③理由:【 】
本题考查:根据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1)演讲比赛;诗词朗诵会;读书报告会等。(注意所给示例形式)
(2)题目要求写出方案中的主要环节,并陈述设计理由。第一问其实只要将平时所做的与此相类似的活动名称写出来即可,至于第二问的理由必须结合主题---东坡文化进校园来回答,如:学习东坡文化,挖掘东坡文化,弘扬东坡精神。,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有利于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篇4:宜居城市非连续性阅读答案
宜居城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
【材料一】
“宜居城市”为国际通用概念,指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应具备运行安全有序、生活舒适便捷、环境健康宜人、社会友好包容等共性要求。“和谐宜居城市”是在宜居城市基础上更加强调“和谐”。和谐是我国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城市发展的追求,要求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各种要素保持相互协调。“和谐宜居之都”是在和谐宜居城市基础上更加强调北京的都市特点。北京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城市,和谐宜居建设应立足于北京超大城市、国家首都等特点,探索北京作为“四个中心”,在资源、环境等条件约束下实现和谐宜居。“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突出全球视野,要求以“国际一流”为标准开展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国际一流”强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提升北京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认可度。
【材料二】
北京市统计部门调查显示,,居民对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总体满意度为66.7分。满意水平为“一般”的居民最多,占43.9%;2.4%被访者觉得“非常不满意”。调查显示,近半数居民对城市安全、生活品质、社会和谐三个方面满意程度较高,对生活环境表示满意的比例较低,仅为33.1%。
【材料三】
交通 轨道交通密度(单位:公里/平方公里) 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
13.阅读【材料一】,概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与“宜居城市”的不同之处。(3分)
答:
14.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说说北京距离“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还有哪些差距。(2分)
13.(3分)参考答案示例:第一,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各种要素保持相互协调,体现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二,体现超大城市、国家首都等特点;第三,具备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评分标准:针对“和谐”“都”“国际一流”等三方面比较不同,意思对即可。
14.(2分)参考答案示例:轨道交通密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差,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还需改善。
评分标准:准确说出其中两项,意思对即可。
篇5:非连续性《北京庙会》阅读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北京庙会》阅读答案
文段一
北京的庙会始于辽代,兴起于明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庙会上不但有北京传统风味小吃爆肚、豆汁、灌肠、驴打滚等,还有民间技艺表演舞狮子、踩高跷、耍中幡、拉洋片等:这些都是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各寺院庙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隆福寺与护国寺庙会以“百货俱陈而闻名”,白云观道教庙会上的.宗教娱乐活动大多由神话故事衍生而出,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的庙会则以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至二月初一的 “跳布扎”(俗称打鬼,是藏传佛教驱魔除祟的法事活动)为主要活动。
19.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北京庙会的特点。(3分)
答:
文段二
①十至十一世纪,北京地区的佛道二教由兴而盛,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皆热衷于宗教活动,佛寺道观“冠于北方”。每逢宗教节日,往寺内酬神敬神的信众或乘香车宝马或徒步而行,车流、人流充塞于途。北京的庙会即于此时应运而生。
② 在都市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近代北京庙会总体规模趋向衰落。地处繁华闹市的庙会,商业贸易功能逐渐显现。庙会上货物多、品种全,贵重的有金玉绸缎,廉价的有粗碗废铁,高雅的有字画图书,日常的有小吃土产。民众云集的庙会集市,还为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庙会上摊棚栉比,百戏竞陈,无奇不有。
③1985年,停办近的北京庙会开始恢复,庙会一般在春节举行。其中,最具文化特色的有地坛庙会、龙潭庙会、白云观庙会和大观园庙会。现在的庙会有许多不同于旧庙会的地方。在春节,人们会以庙会为中心,朋友相聚、全家同游、同事相随,增进感情。
20.根据文段二的内容,概述北京庙会功能的变化过程。(3分)
答:
参考答案:
19.(共3分)答案要点:历史悠久;代表了老北京民俗文化;各具特色。(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
20.(3分)答案要点:起初是为了满足宗教活动需要,到近代商业贸易和娱乐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如今又具备了增进情感的交际功能。(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篇6:京津冀一体化非连续性的阅读答案
京津冀一体化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5题。(共9分)
【材料一】
京津冀一体化涉及到多个方面。京津冀地域相连,生态环境相互影响,需要一起建立这方面的保护规划协调机制。三地正在共同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整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建立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由中央财政补助和地方共同出资构成的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基金。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在铁路方面,将强化干线铁路建设,规划研究相邻城市间互联互通的快速通道,从而提升跨境运输服务能力,增加京津冀对外辐射带动作用。在公路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网。在机场建设方面,要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京津冀产业发展也在逐步一体化,这将有助于把京津冀打造成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城市群。一方面,北京要向外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等产业;另一方面,天津与河北也要抓住这一 ① (契机机会),有计划地集中发展符合自身功能定位的产业项目,有效拓展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材料二】
推动京津冀 ② (协同 协调)发展,在交通一体化方面,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现代化水平,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运输市场格局。加快推进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加快保津、石济客专等铁路建设,力促京沈、京张客专等铁路年内开工,推进京唐客专、京九客专、环渤海城际、张崇支线、津石客专、津承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尽快使各设区市中心城市与京津形成以客运专线、高速铁路为主的快速客运网络。
【材料三】
20xx年12月30日,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北京段)正式开工建设。其兼顾城际客专功能,密云、怀柔、顺义借助城际列车,很快就能到达市区,就连离市区最远的密云也仅需15分钟就能进四环(星火站)。
13.从【材料一】和【材料 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2分)
14.【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的共同内容是 (1分)
【材料一】和 【材料二】说明的不共同内容是 和 (2分)
15.听到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北京段)正式开工建设的消息,家住怀柔的张大爷乐呵呵地说:“京沈高铁修到咱们家门口了,咱也沾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好政策的光了。”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陈述张大爷这一说法的理由。(4分)
13.(2分)①选“契机”。解说:契机:指事物转化(多指向积极的方向)的关键。机会:恰好的时候。②选“协同”。解说: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调:①搭配得适当:色彩~|国民紧急各部门的发展必须互相~。②使配合得适当:~产销关系。
14.(3分)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一点1分)
15.(4分)【材料二】中谈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快推进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力促京沈铁路年内开工。(1分)从【材料三】的内容得知:京沈客运专线(北京段)已经正式开工建设;(1分)京沈客运专线从北京星火站出发,途径北京怀柔、河北承德、到达辽宁沈阳,正式开通后从怀柔到城区仅需15分钟;(1分)张大爷家住怀柔,从怀柔南站去市区能短时间内到达,去承德,到沈阳也很方便快捷。(1分)
篇7:浙东唐诗之路非连续性的阅读答案
浙东唐诗之路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答案
【材料一】
浙东“唐诗之路”指的是晋唐以来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条古代文人走廊。这条路线自绍兴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的沃江、天姥,最后至天台山,全长约200公里,贯穿浙江东部。到了唐代,这块溪流纵横、河湖遍布的土地,成为诗人最喜欢的旅游胜地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绍兴学者从《全唐诗》和有关地方志中发现,到过浙东的唐代诗人有400多位,留传至今的浙东唐诗有1500多首。浙东的水平静而不阻滞,滩有急流而不汹涌,给人以舒畅的韵律感,尤其适于乘船游览。浙东的山连绵而不险峻,层峦叠嶂而无登临之苦,水尽则登山而歌,青山绿水激发了诗人无限的灵感。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曾经乘舟溯剡溪而上,饱览了“山色四时碧,溪光十里清”的美景,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吸引唐代诗人流连的不仅是秀丽的山水,还有源远流长的'浙东文化,佛教道教在这里交汇,中国的山水诗在这里诞生,这里成为古代文人向往的精神乐园。
【材料二】
1500多年前,永嘉太守谢灵运乘船徜徉在浙东的楠溪江上,以兴奋和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方秀美山水,吟出一首首描绘山水的诗篇,由此,中国的山水诗开始盛行。浙东成为中国山水诗的摇篮,与地形有着直接关系。这里的山大多是低山(海拔500—1000米)和中山(海拔1000—3500米),河流沿途多河滩、沙洲,不缓不急。倘若全是高山峡谷,难以亲临;如果太过平坦,又难起波澜。浙江山水的尺度刚刚好,山水缠绕,百转千回,正对应着诗歌的起承转合,正是这自成一格的山水,抚慰了那些从中原地区贬谪至此的诗人。他们乘坐一叶小船,穿行于山水组成的画廊中,诗兴大发,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 “① ”,“② ”,这些只能是由河流和舟楫牵引出来的景观。
9.仿照【材料一】对“唐诗之路”路线的说明,结合下面示意图,对【材料二】中提到的楠溪江进行介绍。(4分)
答:
10.【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浙东山水的哪些特点?(2分)
答:
11.【材料二】中横线①②处应填入的诗句是(2分)
A.①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②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B.①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②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
C.①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 ②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D.①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 ②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
12.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形容“唐诗之路”,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B.夏水襄陵,沿溯阻绝。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9.示例:楠溪江从括苍山流出,逶迤南下,经岩头镇、九丈滩、永嘉,最后汇入瓯江,全长145公里。
评分:4分。起点、流经地点、终点、全长各1分。
10.①山环水绕,景色秀美;②没有险峻的高山,水不急不缓,适于游览。
评分:2分。每个要点1分。
11.B
评分:2分。
12.C
评分:2分。
篇8:小学语文非连续性阅读方法
一、课中指导,习得方法
1、在图文阅读中捕捉信息
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图文并茂,图和文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互补关系,缺一不可。文字说不清楚由图来补充,图不能表现的由文字来解释。因此阅读这类非连续性文本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叙述的信息,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词句,从文本中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核心信息。
如《北京市健康“白皮书”》中,将北京居民膳食现状作了统计,并与膳食宝塔作比较。在看到这样一份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时,学生首先要能看懂右边的数据表示国家标准中每人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而左边是北京居民每人每日的摄入量,看懂了这个,再进行比较,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目前北京市居民的油、盐摄入量偏高,鱼虾、大豆坚果、奶类的摄入量明显不足。
阅读此类文本,观察图画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内涵与信息都是通过图画传递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图画,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读懂图画蕴含、暗示的信息。如《绿色交通 低碳出行》的图文广告,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画面构图和色彩的内在含义:自行车的车轮、把手、坐垫等都是由鲜花、藤条编制而成,而且整个画面只用了红、绿两种色彩,由此可以领悟到图画中传递出的主旨:采用骑车、步行等低碳方式出行,减少污染。
最后,基于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教师还应引领学生图文对照,理清文字信息和图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图文结合所要揭示的信息。如要读懂《全国最低气温预报图》,光看地图是不够的,还要关注图例中的文字部分,才能看出哪些城市的气温最低,哪些城市气温在零度以下,只有图文结合,读读文字、看看图画,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
2、在联想中丰富内涵
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给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多元的,特别是一些以图为主的漫画类、图标类文本,往往留有空白,需要学生调动想象进行多元解读,不断丰富图文内涵,提炼出有效的核心信息。虽然阅读此类文本需要调动学生个人的经验与想象,但要达成目标还是有一些基本路径的。
比如说对于图标的理解,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意义方面进行联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联系图标所表现的本体的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去展开想象,不断丰富图标的内涵。
如下面是国家“防灾减灾日”图标,看到这个图标,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基本的信息: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图画上画着彩虹、两个人共举着一把伞,当然学生如果仅从图标中获得这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画面的丰富内涵。
如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结合防灾减灾说一说,为什么画面上画着两个人共同举着一把伞?伞在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明白这一图标的美好寓意:彩虹象征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图标以蓝色为主,配以红黄绿三色,更是给人明快、和谐的感觉。这种构图创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得以明晰。
二、巧妙勾连,加深理解
1、与连续性文本学习相结合,图文互换
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更要让学生学会创建。有些课文,若能让学生将连续性文本转化为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有助于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也增加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
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等文章时,笔者充分抓住游记的文体特点,让学生研读文本,根据课文绘出相应的游览路线图。学生先读课文再绘图,并借助导览图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然后通过导览图介绍景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导览图这一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进行说明文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提取课文的重要信息。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次第三单元《鲸》等四篇说明文教学中,可让学生选择一种事物,小组合作为它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名片。
2、与习作表达相结合,读写联姻
在小学低年级经常让学生看图写话,或是画画写写,其实在高年级这种方式仍深受学生喜爱。因而教师可将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和习作教学有机整合,这样的习作往往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看说明书做台灯》教学中,学生先阅读书上的说明书及插图,了解小台灯的制作要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制玩具或小发明,然后把玩具或小发明的示意图画出来,再撰写一份说明书,把功能、制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用文字表述出来。
再如进行五年级说明文写作时,笔者发现学生虽然可以大致描述出所介绍的物品的外形、特点及功能,但不能具体、准确地介绍,鉴于此,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自己要介绍的物品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先阅读资料,再来介绍这一物品,并写成作文。
除了结合课本中的一些习作,教师也可因时、因地让学生创编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寒假,学生开展了种水仙的活动。笔者要求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将水仙的生长过程用相机拍摄下来或是用图画画下来,然后在旁边用文字记录水仙的生长变化。
三、课外实践,指导生活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能而存在的一种阅读。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制造机会,让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解决实际问题。
1、在生活中历练
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实践机会:学生要参观污水处理厂,设计一个让学生写“参观计划书”的环节,在写计划书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读懂地图、公交路线图、污水厂示意图等,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出行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认读地图,搜集公交路线,根据参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公交路线等。再如有外校客人要来参观学校,笔者就带学生先读懂“校园平面示意图”,然后,做小主人介绍学校布局。从网上买来的蚊帐、晾衣架等都有图文并茂的说明,怎么组装,让学生来试一试……
2、为生活而创作
如果学生能根据生活需要自由设计非连续性文本,则标志着学生的这种阅读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在学校举行“最美班级”评比之际,笔者就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中队――“金苹果”中队设计队徽并写一写自己的构图创意。参加设计的学生将自己创作的队徽及设计意图贴在教室中供大家欣赏。读书节活动前,提前了解系列活动的时间、场地安排和要求,让学生为学校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海报。在“与礼同行”活动月中,笔者让学生观察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及一些不良现象,然后用漫画创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他同学欣赏漫画,解读漫画……
篇9:小学语文非连续性阅读方法
1、图表阅读
图表就是指按所需的内容项目画成表格,分别填写文字或数字的书面材料,以便统计查看。表格因为简洁、直观、信息容量大,被广泛运用到生活、生产和各种工作中去。表格数字似乎各自独立存在,可是一经分析,背后其实隐藏着丰富的信息。对于中学生来说,假如沒有合适的问题引导,他们便只会机械地读着上面的数据,不会对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思考分析,很容易遗漏掉重要的信息。
[真题]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这样一个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学生不知道是拿92%去减86%这样列式计算(数学思维定式在起作用),还是计算祝福同学生日的人数有多少。他们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对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如从小学生到高中生,你们发现数字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什么?这在提醒我们该怎么办?这里面的数字有没有哪一栏是比较特别的?这样几个问题一出现,学生便能轻松理解这份表格所传递的信息,明白题目的考查意图了。经常进行看图表分析练习,他们再看到表格就能很快找到思考的路径,学会从数据比较上去思考了。
2、材类题阅读
解答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共同点)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不同点);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真题]材料一: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鲁迅《现在我们如何做父亲》。
材料二: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心中理想的父亲形象该是怎样的。
对这样一类题,一般情况下,肯定要先关注标题信息,再关注有无中心句并需要关注文本的结构。
总分结构:抓中心句;并列结构:关键信息会分散在各个层次中,要整合归纳;递进结构:重要信息主要在最后的层次中。
以这道题目为例,它没有标题,没有中心句,那么就必须从它的结构入手。通过阅读,可以判断为并列结构:关键信息会分散在各个层次中,要整合归纳。
3、漫画阅读
漫画题以独特的线条语言形象地展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寓知识与能力于图画之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和生活,体现了语文实用性的特点。
[真题]仔细观察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
学生应该观察漫画的标题、构图、画中的人物关系以及老人身下那个盆上“父母积蓄”的文字。将漫画中表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相关的部分,把握漫画的深层含义。这幅漫画的标题是《啃老》,画面上的子女将老人的积蓄挤了出来,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出漫画讽刺的就是社会上的啃老现象。
篇10:小学语文非连续性阅读方法
一、解读图表
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同学们首先要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了解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准确获取图表中的文字提示及细节等方面情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
对于图表题答题技巧归纳如下:
1、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 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
2、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3、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二、材料探究
解答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三、点击网文
当今社会互联网络发展迅猛,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大量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这便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重大价值所在。打通生活和教学的界限,让语文更多的融入到生活实践中来。更是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参与的精神,和手脑并用的语文实践。对于打通生活和教学的界限。
四、应用类题
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写标语,广告语等。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大家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或者相关的诗句或者名言。
同学们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特点:抓住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广告具有独特性、形象性、创造性的特点。
篇11:小学语文非连续性阅读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题型: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答题方法:首先查看标题,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其次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意,提取、整合信息
题型:(1)“__”一词是什么意思?(或:请简要谈谈对“__”词语的理解)
(2)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3)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4)阅读文本,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
(5)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
(6)有关部门在“__”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题方法:
①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②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③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3、品味文本的语言
题型:(1)文中的加点词有什么含义?
(2)画线句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题方法:非连续性文本里面包含了若干个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这些材料多采用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所以赏析文本语言时可以从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角度入手。
4、结合文本内容,解决具体问题
题型:(1)就“__”问题或现象、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材料给你的启示。
(3)请根据材料,提出几点建议。
答题方法:
①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或感受,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精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
②启示类答题时要注意联系文本的主题思想,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着重回答应该怎么做。
③建议类答题时要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操作性,然后分条组织答案。
★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 以小写大的范文
★ 笔试复习方法攻略
【非连续性《地图》阅读答案(锦集11篇)】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期末复习建议2022-12-09
初二地理上册复习提纲2022-05-06
备战高考文综的答题技巧介绍2024-01-14
高三人文地理知识总结2023-09-20
人口迁移教案地理必修II2023-08-28
文科生必读的学习方法2022-04-30
长江之歌教案2023-05-14
高考复习常见问题2024-02-01
地理教学语言的运用对策2023-05-12
初一到初三作文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