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书画自序阅读答案(推荐12篇)由网友“siuku”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贾平凹书画自序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贾平凹书画自序阅读答案
自序贾平凹
⑴这一本书画集,书多画少,可以说是本书法集,收辑了近几年所写的一部分,但我却是从六岁起至现在几乎天天在写字,以字活人的人。如果在古时,一个写字的人是不会出一本书法集的,他们的任何一位也比我在这本集中的字写得好,然而现在,我却是书法家,想起来委实可笑。苏东坡是我最向往的人物,他无所不能,能无不精,但他已经死在了宋朝。我的不幸是活在了把什么都越分越细,什么里都有文化都有艺术的年代,所以,字就不称之为字,称书法了。食之精细,是胃口已经衰弱,把字纯粹于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学养已经单薄不堪。越是单薄不堪,越是要故弄玄虚,说什么最抽象的艺术呀,最能表现人格精神呀,焚香沐浴方能提笔呀,我总是不大信这个。庙里的大和尚,总是让乡下的老太太在佛像前磕头烧香,但他们知道佛是什么,骂佛是屎瓶子。
⑵我喜欢写字,是我从事着写文章的工作不能不写字,没有当兵的不爱武器的。我坦白招来,我没有临习过碑帖,当我用铅笔钢笔写过了数百万字的文章后,对汉字的象形来源有所(a),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所(b),(c)万事万物中体会了汉字笔画的趣味。如果我真是书法家,我的书法的产生是(d)的,无为而为的,这犹如我去种麦子,获得了麦粒也获得了麦草。
⑶有人说,书法必须是毛笔创造的。这话若被肯定,那么,我的字被书法了是八十年代的中期。那时,我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从此一发不能收拾。毛笔和宣纸使我有了自娱的快意,我开始读到了许多碑帖,已经大致能懂得古人的笔意,也大致能感应出古人书写时的心绪。从那一阵起,有人向我索字了,我的字给许多人办过农转非、转干、调动的好事,也给许多人办过贿赂、巴结、讨官的坏事,我把我的字看得烂贱如草,谁要就给谁写,曾经为吃得三碗搅团写过一大卷纸哩。
⑷但是,被人索字渐渐成了我生活中的灾难,我家无宁日,无法正常的读书和写作,为了拒绝,我当庭写了启事:谁若要字,请拿钱来!我只说我缺钱,钱最能吓人的,偏偏有人真的就拿钱来。天下的事有趣,假作真时真亦假,既然能以字易钱,我也是爱钱的',那我就做书法家呀!
⑸在我有了做书法家的意识,也可以说有了书法家的责任,我认真地了解了当今的书风。当今的书风,怎么说呢,逸气太重,好像从事者已不是生活人而是书法人了,象牙塔里个个以不食烟火的高人自尊,博大与厚重在愈去愈远。我既无夙命,能力又简陋,但我有我的崇尚,便写海风山骨四字激励自己,又走了东西两海。东边的海我是到了江浙,看水之海,海阔天空,拜谒了翁同龢和沙孟海的故居与展览馆。西边的海我是到了新疆,看沙之海,野旷高风,奠祀冰山与大漠。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在这两个海边的日日夜夜,当我每一次徘徊在碑林博物馆和霍去病墓前石雕前,我就感念了两海给我的力量,感念我生活在了西安。
⑹我最清楚不过,我的书法是缺乏基本训练。我也明白,我的书法多多少少借助了我在文学上的声名,但我想,这和那些领导的题字还是两码事吧,所以,才敢于让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
⑺但我仍坚持,我写的是一些汉字,不是书法,我也不要书法家。
阅读题及答案:
16.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文章第二段中a、b、c、d四处括号内。(3分)
理解了解便在也从附带附属
答:abcd
17.本文第一段中写道庙里的大和尚,总是让乡下的老太太在佛像前磕头烧香,但他们知道佛是什么,骂佛是屎瓶子,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其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8.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就感念了两海给我的力量,感念我生活在了西安?(5分)
答:
19.本文首段说这可以说是本书法集,结尾却又坚持说我写的是一些汉字,不是书法,
如何理解这一看似矛盾的表达?(5分)
答:
17.①(联想)类比的手法。(2分)②含义是指某些所谓的艺术家学养单薄,便故弄玄虚,玩弄概念,以图让别人膜拜,(1分)其实他们自己心中明白自己的作品内容单薄、思想贫乏,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1分)
18.因为两海与西安的自然、人文景观、丰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给我的生活(2分)让作为艺术工作者的我有了根基和底气,为我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泉,(1分)从而让我能去掉逸气,拥有山风海骨和博大厚重。(2分)
19.本文首段说这可以说是本书法集,结尾却说我写的是一些汉字,不是书法,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达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什么都往文化上靠的不满,(3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文艺观和人生价值观--根于生活、一任自然。(2分
篇2:贾平凹《云雀》阅读答案
阅读选文,回答14—19题。(20分)
云雀
贾平凹
小的时候,我眼见过一个奇妙的现象,便不敢忘去,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但仍还百思不得其解呢。
我们的隔壁,是住着一位老头儿的.他极能养鸟,门前的木架上,吊下各式各样的鸟笼:里边住着云雀,绿嘴,画眉,黄鹂儿……尽是些可怜可爱的生灵儿。整天整天里,我们就守在那鸟笼下,听着它们鸣叫。叫声很是好听,尤其那只云雀,像唱歌一样,打老远就能听见,使人禁不住要打一个麻酥酥的颤儿了。
时间一长,那云雀声就不比以前那么脆了。老头儿便给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鸣叫,就万般逗弄,于是它就又叫起来了。但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它唱得太疲劳了。”我们都这么说,便去给老头儿建议,不要逗弄它了吧。但是,每每黎明的时候,它就又叫起来了,而且每个黎明都叫。我们爬起来,从窗口里看去,天刚刚发亮,云升得很高很高,老头儿并没有起床呢。于此才明白别人不逗弄它,它还是每天要叫的。依然嘴挤在笼格外边,翅膀扑闪着,竟有几根绒绒的羽毛掉了下来。
“它在练嗓子吗?”妹妹说。
“不,它那嗓子已经哑了。”我说。
“那它为什么还要唱呢?”
“谁知道呢?你听,它是在唱一支忧郁的歌吗?”
细细听起来,果然那叫声充满了忧郁;那往日里悠悠然的叫声原来是痛苦的呼喊呢?!
“是它肚子饥了,渴了吧?”妹妹又说。
我们跑过去,要给它添些食儿,却看见笼里,满满地放着一盘黄谷,一盘清水。这便又使我们迷糊了。
“一定是向往着云天吧。”
我们这么不经意地说过,立即便觉得是很正确的了,心想:它未被老头儿捉住之前,它是飞在天上的,天那么空阔,天便全然是它的;黎明的时候,它一定是飞得像云一样地高,向黑暗宣告着光明。如今,黎明来了,它却飞不出去,才这么发疯似的抗议了!贾平凹《云雀》阅读答案
我们在笼下捡起了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怜了。
我们把这想法告诉给老头儿,老头儿笑我们可爱,却终没有放了它去。它每天还是这么叫着,唱那一支忧郁的`歌。我们终于不忍了,在一个黎明,悄悄起来,拆开了笼的门,放它出去了。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有些站不稳,几乎就要掉下来了。但立即就抖抖身子,对着我们响亮地叫了一声,倏忽消失在云天里不见了。
老头儿发觉走失了云雀,捶胸顿足了一个早上,接着就疑心被人放走了,大声叫骂。我们听了,心里却充满了欢乐,觉得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14.通读全文,概括云雀不同时期叫声的特点,说说文中的云雀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5分)
刚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每黎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放飞它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雀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主要表现了“我”对云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分)
16.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深刻含义。 (2分)
(1)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
激动:
(2)这便又使我们迷糊了。
迷糊:
17.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文章的结尾写“我”放飞云雀后,它对着“我”响亮地叫了一声。请你揣摩云雀此时此刻的心情,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描写它的心理活动。 (3分)
18..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下面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3分)
摘句: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篇3:《落叶》贾平凹阅读答案
《落叶》贾平凹阅读答案
《落叶》
贾平凹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 。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己,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地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阅读题目:
1.作者行文很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写到“窗外”,后面再有“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再后又有“长过了窗台”。文章第⑤段中“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这句话照应了第①段中哪句话?(2分)
2.第⑤段中“喔,叶子,你们认识吗”。这里为什么用“你们”而不说“你”,请简要回答。(2分)
3.“悠悠岁月”中的“悠悠”作“长久”解。文章第5自然段“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中的“悠悠”作何解释?(2分)
4.文章第⑦段中,作者写道“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往日哀叹的原话。
5.仿照文中划线句,另写一个放在文中得体连贯的句子。注意,语境由“没风”改成“有风”(3分)
6.文章最后说:“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作者这里写的是法桐,实际上也是表达对人生的认识。请你揣摩这段话中加点的语句,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简述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3分)
阅读答案
1.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
2.因为这里是对历年收留的落叶和今年收藏的新叶而说的。答到复数意思即可给分。
3.从容不迫(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等)。答到意思即可。
4.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5.如:有风的时候,显得很潇洒,轻盈而活泼的摸样。
6.人也像落叶一样,一代接着一代,消亡,成长。这是社会的规律。正因为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类才得以不断地成长进步。答到意思即可给分。理解要点:①年年凋落旧叶;②来年的新生,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③树长成材。
篇4:贾平凹《云雀》阅读答案
19.有人认为本文的主题是善待生命,同情弱者;也有人认为本文是一首自由的颂歌;还有人认为,本文主要是谴责了一种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自私自利的行为。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的理由。(3分)(辽宁省锦州市)
参考答案:14.刚来时:叫得很好听,像唱歌一样。(1分)
时间一长:叫声不比以前那么脆,越发哑了。(1分)
每每黎明时:叫声很忧郁。(1分)
当我们放飞它时:它的叫声很响亮(或快乐)。(1分)
云雀的形象:追求自由,向往云天。(1分)
15.同情或可怜。(1分)
(1)听它唱得沙哑,以为它疲劳了,建议老人不要再逗弄它。(1分)
(2)听它的叫声充满了忧郁,以为它饿了,为它添食。(1分)
(3)觉得它是向往云天后,偷偷地放飞了它。(1分)
(4)在笼下捡起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怜了。(1分)(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答对其中的三点即可得三分)
16.(1)激动:云雀重获自由后显得兴奋、愉快(喜悦)(1分)
(2)迷糊:弄不明白,弄不清楚。用在此处写出了我和妹妹对云雀的叫声充满了忧郁表示困惑。(1分)
17.围绕云雀重获自由后的喜悦、兴奋及对我和妹妹的感激,用第一人称来描写云雀的心理活动。示例:我终于又可以亲近久违的云天,又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了。谢谢你们给了我逃脱牢笼重返云天的机会。(3分)
18.本题重点是品析动作描写(碰、撞、挤、盯)及其作用。示例:这是对云雀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云雀在笼里的焦躁和痛苦,表现了它对自由和云天的渴望向往。(3分)
19.同意哪一种观点都可,关键是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理由。示例1从我和妹妹的角度谈善待生命、同情弱者;示例2从云雀角度谈对自由的渴望;示例3从老头的角度谈对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3分)
篇5:贾平凹《壁画》阅读答案
贾平凹《壁画》阅读答案
①陕西的黄土厚,有的是大唐的陵墓,除了挖掘出一大批稀世珍宝,三百平方米的壁画就展在博物馆的地下室。墓主人都是皇戚贵族,生前过什么日子,死后还要过什么日子,壁画多是宫女和骏马。
②壁画中的宫女个个个头高大,耸鼻长目,丰乳肥臀,长裙曳地,仪表万方,再看那匹匹骏马,屁股滚圆,四腿瘦长刚劲,便得知人与马是统一的。唐的精神是热烈,外向,放恣而大胆的,它的经济繁荣,文化开放,人种混杂,正是现今西欧的情形。可叹唐以后国力衰败,愈是被侵略,愈是向南逃,愈是要封闭,人种退化,体格羸弱。说唐人以胖为美,实则呢,唐人崇尚的是力量。马的时代与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的诗里在赞美着瘦小的毛驴,倦态的老牛,平原上虽然还有着骡,骡仅是马的附庸。
③我爱唐美人。
④我走进地下室,一直往里走,从一九九七年走到五百九十三年。这些宫女,古与今的区别仅在于服饰,但那丰腴圆润的脸盘,那毛根出肉的鬓发,那修长婀娜的体态,使我感受到真正的人的气息。看着这些女子,我总觉得她们在生动着,是活的,以致看完这一个去看那一个,侧身移步就小心翼翼,害怕走动碰着了她们。她们是矜持的,又是匆忙的`,有序地在做她们的工作,或执盘,或掌灯,或挥袖戏鹅,或观鸟捕蝉,对于陌生的我,不媚不凶,脸面平静。这些来自民间的女子,毕竟已是宫中人,不屑于我这乡下男人,而我却视她们是仙人,万般企慕,又自惭形秽了。《红楼梦》中贾宝玉那个痴呆呆的形状,我是理解他了,也禁不住说句“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看呀,看那《九宫女》呀,为首的梳高髻,手挽披巾,相随八位,分执盘、盒、烛台、团扇、高足杯、拂尘、包裹、如意,顾盼呼应,步履轻盈。天呐,那第六位,简直是千古第一美人呀,她头梳螺髻,肩披纱巾,长裙曳地,高足杯托得多好,不高不低,恰与婉转的身姿配合,长目略低,似笑非笑,风韵卓绝,我该轻呼一声“六妹”了!这样纯真高雅的女子,我坚信当年的画师不是凭空虚构的,一定是照生前真人摹绘,她深锁宫中,连唐时也不可见的,但她终于让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已经千年的美人。
⑤“美人千年已经老了!”同我去看壁画的友人说。
⑥友人的话,令我陡然悲伤。对于美人老的态度,从来都是有悲有喜的两种情怀,而这种秉性可能也正是皇戚贵族的复杂心理,他们生前占有她,死后还要带到阴间去,留给后世只是老了的美人。这些皇戚贵族化为泥土,他们是什么狗模人样毫无痕迹,而这美女人却留在壁画里,她们的灵魂一定还附在画上。灵魂当然已是鬼魂,又在墓穴里埋了上千年,但我怎么不感到一丝恐怖,只是亲切,似乎相识,似乎不久前还有过匆匆一面?
⑦参观完了壁画,我购买了博物馆内摹古壁的画作印刷品,我不愿“六妹”千余年在深宫和深墓,现在又在博物馆,她原本是民间身子,我要带她到我家。我将画页悬挂室中,日日看着,盼她能破壁而出。我说,六妹,我不做皇戚贵族宫锁你,我也没金屋藏匿你,但我给你自在,给你快乐,还可以让你牧羊,我就学王若宾变成一只小羊,让你拿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的身上。
阅读题目:
1.概括文中唐壁画的特点。(4分)
2.简要赏析第④段中加粗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3.探究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思。(6分)
阅读答案:
1.内容多是宫女和骏马,(1分)生动逼真,(1分)体现了热烈、外向(或“开放”)、放恣而大胆(或“充满力量”)的唐代精神。(2分)
2.运用外貌、神态、动作等描……种情怀的议论,(2分),使文章由抒情转入沉思。(1分)
3.(1)对热烈、外向、充满力量的盛唐精神的赞颂(或“向往”“仰慕”“企慕”),对盛唐精神不再的叹惋;(2分)(2)对美的赞美和怜惜;(2分)(3)表明美是禁锢不了的,是永恒的。(2分)
篇6:风筝贾平凹阅读答案
小 巷
贾平凹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
原住着一群瞎子。他们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这个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他们的交通工具依旧是一根竹棍。笃笃,笃笃,神奇般的竹棍,再不长叶,也不生根,却是他们的神经和眼睛,在两边工厂院墙高高的相夹的几百米的甬道里,他们步步往里走。甬道永远是潮湿的,阴暗的,白日没灯,黑夜没灯,他们似乎是绝缘体,光明对于他们是不存在的。
窄窄的小巷,被人们久久地遗忘了。一年,两年,大人不到那里去,小孩也不到那里去,偶尔有三只蝴蝶形的风筝飘进巷子,却挂在了巷子深处的屋檐上,无人去取,就一直倒吊在那里了。巷道里草漫了上来,渐渐覆盖了那古老的四方砖块。
今年春天,城市的上空又飞起了蝴蝶形的风筝,寂寞了一个冬季的天空,显得明快了。突然,这条窄窄的小巷口,拥满了人,都在看那墙上的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盲人按摩所。
消息爆炸了整个城市,都在传说:这群瞎子并没有默默地死去,几年里默默地学成了按摩术,可以治好多好多的病症。
这个城市的病人毕竟是很多的。病急乱投医,就有人进了这窄窄的小巷。一个,两个,十个,八个……瞎子们果然在那里备有按摩室。他们一次一次按摩得满头大汗,病人一次一次感到病情减轻,终究痊愈了。于是,一群一群的病人赶来,从小巷往里走,弯腰的,弓背的,拐腿的,歪脖的,这些在生活中痛苦、失去了人世乐趣和理想的患者,走一步,退半步,不知道这个小巷的深处将是一个什么世界?
不久,一群一群的人从小巷深处走出来,他们都好了。那里是一个修理的世界,修理师就是一群黑暗中的精灵。小巷里的草一天天踏下去了,又露出了那古老的四方砖块。
但是,他们都在奇怪:这巷道里,那病房里,全挂满了电灯,黑夜里在亮着,白日里也在亮着?
“黑夜和白天对于我们都是一样的.。”瞎子们说。
“那怎么会一样呢?”
“过去是一样的黑暗,现在是一样的光明。”
“那你们能看见吗?”
瞎子们却笑到了:
“请问,你的眼睛能看见你的眼睛吗?”
“不能。”
“是的,眼睛是看别人的,灯是我们的眼,所以我们看不见,但它却看见了别人,别人也看见它了。”
这灯就一直这么日日夜夜地亮着。
日日夜夜,患者从这窄窄的小巷往里走。他们沐浴着灿烂的灯光,一直往前走,走向生活的深处。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
16、短文第三段描写小巷时写到了”风筝”与“草”,你认为作者描写这两样事物的目的是什么?(2分)
17、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A. 寂寞了一个冬季的天空,显得明快了。
B. 消息爆炸了整个城市。
18、“过去是一样的黑暗,现在是一样的光明。” 对瞎子的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19、小巷盲人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3分)
20、人们对这一群瞎子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的过程?对这个过程你有着怎样的感悟?(既可以从小巷的人们这个角度谈,也可以从这一群瞎子的角度谈)(3分)
21、生活中有许多像文中那样的弱势群体存在,要改变他们的生活窘况,应该怎样去做呢?请谈谈你的几点合理化建议。(3分)
参考答案:
16、(2分)通过描写这两样事物,让我们更形象地感受到了这一群瞎子被人们所遗忘的状况。
17、(4分)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传遍(轰动)
18、(2分)过去瞎子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无论白天黑夜对他们来讲都是一样的黑暗;而当他们能为人们做一些事情,并得到人们的认可时,即使看不到他们的生活便也一样有了阳光,有了价值。
19、(3分)① 意志坚强,被人们久久地遗忘了,却默默学成按摩术。②工作认真,他们一次一次按摩得满头大汗。③ 热爱生活、乐观,把灯比作自己的眼睛,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希望。(每方面2分,具体事例l 分,共3 分。答对两点即可)
20、(3分)人们对这群瞎子经历了由“遗忘”到最终认可并给予赞誉的过程。每个人应该给予弱势人群以更过的关爱与同情,从瞎子的角度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自信、自立,就会博得掌声、喝彩,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21、(3分)社会既要积极地创造就业岗位,又要加强技能培训;建立完善、全面的社会救助机制;对于我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全社会都应当持以关心的态度;从自身讲,不要自暴自弃,要自强、自立,努力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7:《落叶 贾平凹》阅读答案
《落叶 贾平凹》阅读答案
落叶
贾平凹
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9.“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好”对应了哪句话?
20. 请用原文回答第7段加点的'“哀叹”的内容。
21. 作者构思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22. 文章最后写了敬仰法桐,结合人的生命现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3. “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请仿写“有风的时候 。”
参考答案:
19 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
20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21作者对法国梧桐的感情变化。
22法桐树只有经过新陈代谢,才能持续生长,慢慢长大成才,这就好像整个人的生命一样,有死有生,有的人去世了,又有新人出生。生命在奉献中永恒。
23有风的时候,显得很调皮,羞涩而妩媚的模样。
篇8:《浮躁》贾平凹阅读答案
浮躁
花丛中,有个人在捕蝶,不! 是在扑蝶。他东奔西跑,气喘吁吁,累得一头汗。但蝴蝶并不搭理他,每当他扑来,它就转身飞去。他转身回来,仍然见蝴蝶在花丛中跳着舞。
另一个人却在静静地等蝶,在花丛里画着花,并把那花画得亮酉无比。果然,蝴蝶飞来了,落在他的画上了! 亲吻画上的美丽了!
他也便欣然一笑,也笑成了一朵花。
于是我想起了一个词:浮躁。
浮躁是什么样子?
就是上述第一个人跌跌撞撞的样子,鲁莽、急匆匆,甚至有点张牙舞爪!就算是真的捉住了蝴蝶,那蝴蝶也是非死即残,何美之有?不是吗?既然爱美,就理应小心翼翼——小心翼翼地呵护它,小心翼翼地“锄草”“捉虫”,直到收获一个叫做“美丽”的故事!
《浮躁》阅读题目:
1、第一段中的“捕”和“扑”这两个字能互换吗?为什么?
2、第三段中“他”指代谁?
3、文中的题目浮躁是什么意思?用文中的话解释。
4、文末加引号的“锄草”、“捉虫”各是什么意思?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5、你从这篇文中领悟到了什么?
《浮躁》参考答案:
1.不能互换。“捕”是捕捉、捕获之意,不含有摧残、毁坏之义。“扑”意为扑打,含有攻击毁坏之意,“扑”准确地体现了扑蝶人浮躁的心态。
2.等蝶人。
3.“就是上述第一种人跌跌撞撞的样子,鲁莽,急匆匆,甚至有点张牙舞爪!”
4.是指对美的关爱和呵护。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问题的关键是应该怎样去爱,像文中的第一个人带着浮躁的心理去爱美,去占有美,非但不是爱美,而是摧残美,毁坏美,作者想告诉读者是:“既然爱美,就理应小心翼翼地呵护美”。
篇9:贾平凹《泉》阅读答案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一首歌。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④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着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霎时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⑦“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选自《贾平凹散文选集——喝酒》有删改)
【课文链接】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酒杯,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节选自贾平凹《月迹》)
《泉》阅读题:
15.请认真阅读选文,在表格A、B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事件 | 作者感情 |
听到老槐树死的消息 | A |
看到老槐树被劈成碎片 | 痛心 |
小儿发现了树桩是一口“泉” | B |
16.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对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17.读到选文第⑤段“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一句,有人认为孩子可怜的原因是“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2分)
18.你这样理解第⑦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分)
19.选文中的“小儿”和【课文链接】中的“奶奶”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人物,作者安排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相同的。请问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3分)
篇10:贾平凹《泉》阅读答案
15.A.伤感 B.喜悦
16.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声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诗,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的老槐树热闹、充满生机的景象。句中“报答”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鸟写得有情有意,使文章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17.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孩子的可怜是指随着老槐树的消失,孩子的幸福、快乐霎时就消失了,不能再如“我”儿时那样,充分享受在老槐树下玩耍的乐趣。
18.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是顽强的,是生生不息的。我们没有理由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而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19.“小儿”和“奶奶”都是作者寄托了理想的形象,在文中都起着引导者的作用,都把文中人物的心灵带到高尚的境地。当“我”沉浸在失去老槐树的伤感中时,小儿引着“我”发现了生命的“泉”,使我“悟”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当孩子们争着要把月亮据为己有时,奶奶引着孩子们去发现大自然的美。
篇11:《泉》阅读答案贾平凹
贾平凹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着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 一圈儿细细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 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 日日夜夜流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
我肯定地说完,就再没有言语,我们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篇12:《泉》阅读答案贾平凹
11.“我”对老槐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12.下列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具体赏析。(4分)
①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
②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
13.文章写的是老槐树,却为什么以“泉”为题?(5分)
14.结尾说:“我”“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其中“生命 的水声”的含义是什么?(4分)
★ 贾平凹云塔山散文
★ 贾平凹的散文赏析
★ 贾平凹母亲的散文
★ 贾平凹散文秦腔
★ 贾平凹的散文
【贾平凹书画自序阅读答案(推荐12篇)】相关文章:
贾平凹散文2022-11-19
贾平凹《画人记》全文阅读2023-06-15
贾平凹散文的赏析2022-05-29
读《活着活着就老了》有感2023-09-15
选修语文《石钟山记》教案2022-08-16
贾平凹小说中人物姓名的寓意2023-05-03
当代名人励志小故事2022-05-07
人生哲学论文2022-05-06
九年级下第一单元 (教师中心稿)2024-01-05
推荐几本好看的文学书籍202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