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楼行状》阅读答案

时间:2024-04-14 07:24:05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南楼行状》阅读答案(合集10篇)由网友“xiaobao1234”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李南楼行状》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南楼行状》阅读答案

篇1:《李南楼行状》阅读答案

归有光

乍府君讳玉,字廷佩,号南楼,娶杜氏,生一子,曰宪卿,乡进士。卒于嘉靖乙未月日,享年五十。宪卿卜以卒之年月日,葬于新阡。先期,,衰绖踵门而告余曰:“不肖不敢没先君之行,将欲稍加撰次,求铭于里之长者。见吾子习太史公之书,愿假手于子,吾子弗吾拒也。将为子言其略,子其文之。”余唯唯,不敢辞。

宪卿呜咽流涕泣曰:“先祖生四子,先君最少。赘城中杜氏。学书,不就,为县掾,亡何,谢去。家居垂三十年,专以不肖为念。延致师友,惟力所及。见邑中豪俊与俱,即大喜。即不肖所与游稍不胜,终不怿。不肖素孱弱多病,心独怜之,而口不言。为人忠实无他肠。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重诺,尤好面折人过。先祖考妣居伯父所,时时徒走出城,往省之。或舆迎至家。比其没也,敛葬之具,靡不悉心营办。所授田宅,尽以与诸父,曰:‘生,吾不得尽其养;没,吾何忍受其产耶?且诸兄贫,亦自应得耳。’今年春,忽病作,意颇自危。而不肖尚阻水清源,未即归也。心悬,谓:‘吾子未至,病未即愈,旦暮见吾子来,吾念已慰,病当去五六矣。’因是令遍访医药,不至为痼疾也,五月十日,不肖方抵家,色已非旧岁人矣。亟往郡中谒医,已不可起矣。先君以不肖之故,聊欲营树产业,俾不肖无所顾于衣食,迄不自暇逸。今日不肖荻上进,冀少息肩,而背弃矣。呜呼!吾与子言若是者,吾悲而弗详也。”

余闻而伤之.余始与宪卿游,见其丰仪俊清,衣裳整洁,皎然不染尘埃。时相过从,谈笑竟日,醴膳丰嘉,不索而具,宪卿一无所经意。乃知府君所以纵其子游学如此。宪卿以去,岁发解南都,府君及见其成,亦足慰矣。余恶夫世之撰事者弗核,故弗敢损益于宪卿之言,俾铭者考焉。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6.对下列句了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欲稍加撰次 次:编纂

B.将为子言其略 略:概况

C.时时徒走出城,往省之 省:探望

D.醴膳丰嘉,不索而具 具:齐全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愿假手于子故内惑于郑袖

B.见邑中豪俊与俱则与一生彘肩

C.尽以与诸父故奋崩寄臣以大事也

D.冀少息肩,而背弃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8分)

(1)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重诺,尤好面折人过。 (4分)

(2)余恶夫世之撰事者弗核,故弗敢损益于宪卿之言,俾铭者考焉。(4分)

9.李南楼“以不肖为念”,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述。(4分)

参考答案

6. D

7.C

8.(1)和人交往时,(别人)能清楚地看清他的内心,(他)谨慎地选择朋友重视承诺,特别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共4分,每小句1分。“审取”译为“神圣索取”亦可)

(2)我厌恶社会上撰写事状而不准确的情况,所以不敢对宪卿的话有增减,(以便)让撰写铭文的人参考。(共4分。“恶”“损益”“俾”及语句通顺各1分)

9.竭力为儿子寻求良师益友,心里为体弱的儿子担忧但口中不说,病中盼儿早归,经营产业以使儿子衣食无忧。(共4分,每点1分)

篇2:古诗《李南楼行状》的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古诗《李南楼行状》的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李南楼行状

归有光

乍府君讳玉,字廷佩,号南楼,娶杜氏,生一子,曰宪卿,乡进士。卒于嘉靖乙未月日,享年五十。宪卿卜以卒之年月日,葬于新阡。先期,,衰绖踵门而告余曰:“不肖不敢没先君之行,将欲稍加撰次,求铭于里之长者。见吾子习太史公之书,愿假手于子,吾子弗吾拒也。将为子言其略,子其文之。”余唯唯,不敢辞。

宪卿呜咽流涕泣曰:“先祖生四子,先君最少。赘城中杜氏。学书,不就,为县掾,亡何,谢去。家居垂三十年,专以不肖为念。延致师友,惟力所及。见邑中豪俊与俱,即大喜。即不肖所与游稍不胜,终不怿。不肖素孱弱多病,心独怜之,而口不言。为人忠实无他肠。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重诺,尤好面折人过。先祖考妣居伯父所,时时徒走出城,往省之。或舆迎至家。比其没也,敛葬之具,靡不悉心营办。所授田宅,尽以与诸父,曰:‘生,吾不得尽其养;没,吾何忍受其产耶?且诸兄贫,亦自应得耳。’今年春,忽病作,意颇自危。而不肖尚阻水清源,未即归也。心悬,谓:‘吾子未至,病未即愈,旦暮见吾子来,吾念已慰,病当去五六矣。’因是令遍访医药,不至为痼疾也,五月十日,不肖方抵家,色已非旧岁人矣。亟往郡中谒医,已不可起矣。先君以不肖之故,聊欲营树产业,俾不肖无所顾于衣食,迄不自暇逸。今日不肖荻上进,冀少息肩,而背弃矣。呜呼!吾与子言若是者,吾悲而弗详也。”

余闻而伤之.余始与宪卿游,见其丰仪俊清,衣裳整洁,皎然不染尘埃。时相过从,谈笑竟日,醴膳丰嘉,不索而具,宪卿一无所经意。乃知府君所以纵其子游学如此。宪卿以去,岁发解南都,府君及见其成,亦足慰矣。余恶夫世之撰事者弗核,故弗敢损益于宪卿之言,俾铭者考焉。

6.对下列句了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欲稍加撰次

次:编纂

B.将为子言其略

略:概况

C.时时徒走出城,往省之

省:探望

D.醴膳丰嘉,不索而具

具:齐全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愿假手于子

故内惑于郑袖

B.见邑中豪俊与俱

则与一生彘肩

C.尽以与诸父

故奋崩寄臣以大事也

D.冀少息肩,而背弃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8分)

(1)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重诺,尤好面折人过。 (4分)

(2)余恶夫世之撰事者弗核,故弗敢损益于宪卿之言,俾铭者考焉。(4分)

9.李南楼“以不肖为念”,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述。(4分)

参考答案

6. D

7.C

8.(1)和人交往时,(别人)能清楚地看清他的内心,(他)谨慎地选择朋友重视承诺,特别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共4分,每小句1分。“审取”译为“神圣索取”亦可)

(2)我厌恶社会上撰写事状而不准确的情况,所以不敢对宪卿的话有增减,(以便)让撰写铭文的人参考。(共4分。“恶”“损益”“俾”及语句通顺各1分)

9.竭力为儿子寻求良师益友,心里为体弱的儿子担忧但口中不说,病中盼儿早归,经营产业以使儿子衣食无忧。(共4分,每点1分)

篇3:《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阅读答案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阅读答案

公讳宪卿,字廉甫。世居苏州昆山之罗巷村,以耕农为业,父始入居县城。山阴萧御史鸣凤奇其姿貌,曰:“是子他日必贵,吾无事阅其卷矣。”选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历迁郎中。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江右田土不相悬,而税入多寡殊绝。巡抚傅都御史议均之。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折衷,最为简易。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临清。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人情b惧,公处之宴然。或为公地,欲移任。公曰:“讵至于此?”境上屯兵数万,调度有方,虏亦竟不至。师尚诏反河南,至五河,兵败散,独与数骑走莘县,擒获之。在镇三年,商民称其简静。瓯宁李尚书自吏部罢还,所过颇懈慢。公劳送礼有加,李公甚喜,叹曰:“李君非世人情,吾因以是识其人。”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奏水灾,乞蠲贷。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

公仕宦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居家。山东获贼,湖广营造,东南平倭,累有白金文绮之赐。而提督采运之擢,旨从中下,盖上所自简也。公事母孝谨。每巡行,日遣人问安。还,辄拜堂下。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

在江陵,有所使吏迟至。公问其故,言:“方食市肆中,又无马骑。”故事,台所使吏廪食与马,荆州夺之。公曰:“彼少年,欲立名耳。”竟不复问。所居官,廉洁不苛。采办银无虑数百万,先时堆积堂中,公绝不使入台门。第贮荆州府,募召商夷,赏购过当,人皆怀之。故总督三年,地穷边裔,而民夷不惊。以是为难。

余与公少相知,诸子来请撰述。因就其家得所遗文字,参以所见闻,稍加论次,上之史馆。谨状。

(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 凑:会合、聚集

B.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 拊循:安抚、抚慰

C.盖上所自简也 简:简缩、精简

D.稍加论次,上之史馆 论次:论定编次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李宪卿一身廉洁为政不苛的一组是(3分)

①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 ②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折衷

③累有白金文绮之赐   ④“彼少年,欲立名耳。”竟不复问

⑤公绝不使入台门        ⑥募召商夷,赏购过当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公祖上世代居住乡村,历以耕种为业,至其父方始迁入县城居住,山阴萧御史为李公的姿容相貌所惊奇,对他很是赞赏,认定此人日后必定显贵。

B.李公任临清兵备之职时,面对人心惶惧的局势,毫不畏惧,泰然处之,拒绝了他人所作的调任安排,采取措施积极防御,调度得法,最终俘获了虏帅。

C.李尚书自吏部被罢官还乡,沿途所到之处对他均怠慢无礼,惟李公的态度和行为与众不同,以礼迎送,倍加热情,李尚书非常高兴,内心赞叹不已。

D.作者与李公相互接触并不多,行状应李公儿子之请,就其家所遗留下来的文字材料,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而成,从中可见李公的为人为官之道。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3分)

译句:

(2)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3分)

译句:

(3)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4分)

译句:

参考答案:

5.C(简:选拔、选择)

6.D(①写部下对李公的感激,指向不明朗;②写李公采取的均税措施;③写李公多次因功而受皇帝赏赐。三句均未表现人物的“廉洁不苛”。④写李公对部下的“不苛”;⑤写李公的“廉洁”;⑥写李公对商夷的“不苛”)

7. B(最终是敌虏竟然不敢打进来。俘获的是在河南起兵谋反而兵败的师尚诏)

8.(1)在这之前,敌虏逼近京城,并多次扬言要从井陉口进兵掠夺临清。

【评分建议】3分。“薄”“入掠”及语意通顺各1分。

(2)景王的封地在汉水以东,还没有到封地,皇帝下诏在德安建造王府,李公督察那里的工役。

【评分建议】3分。“未之国”“董其役”及语意通顺各1分。

(3)母亲吃素食,李公多次跪请她(吃些荤食),没有办法,她因此吃些美食(美味的食品)。

【评分建议】4分。“茹素”“跽以请”“羞膳”及语意通顺各1分。

篇4:南楼令阅读答案

试题:

(1)“川溟暮云平,寒潮带月生” 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在表情达意上很有特色,请简析。(3分)

答案:

(1)描绘了江面昏暗、暮云低垂、冷月初生的景色,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

(2)作者不直接抒发自己对亲人、对妻子的思念,而是写想象深闺中的妻子辗转反侧,屈指计算着丈夫回程的`日子(2分);从而使作者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更深切动人,更耐人寻味(1分)。(具体运用的手法不必答出)

南楼令创作背景:无

南楼令赏析:

“望乡情”是全词的主线,对游子来说,乡思是永恒的主题。月夜泛舟,乡思如酒,把一颗游子心酽酽地包裹,作者的情思就在细腻的描摹中飞扬:寒夜,江上,诗人乘船在风中扬帆航行。月亮升起来了,如水的月色,映得江天一色澄明,多么美的月夜景致啊!但对远行的游子来说,美景只是更加激起他对故乡的向往,他的目光时刻回望着故乡,可故乡在哪儿呢?目光所及之处,是一重又一重的山,千叠万叠,一直绵延到天边,故乡就在那遥远的天尽头,重重叠叠的山,怎么能遮得住游子对故乡的情怀呢?词的结尾,不直接抒发自己对亲人、对妻子的思念,而是想象深闺中的妻子辗转反侧,屈指计算着丈夫回程的日子,来反衬自己的刻骨情思,给人更加深切的印象。

个人资料:无

篇5:南楼令阅读答案

马廷萱①

川溟②暮云平,寒潮带月生。沂③江天一色,空明。山外有山千万叠,遮不断,望乡情。

风正片帆轻,中流一笛声。谢嫦娥远伴,孤征。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

南楼令字词解释:

①马廷萱,福建汀州人,仕于山东多年。

②溟,昏暗。

③沂,山东的一条河流。

南楼令翻译:无

篇6:阅读《魏诚甫行状》及答案

阅读《魏诚甫行状》及答案

归有光

呜呼,予娶于诚甫之女弟,而知诚甫为深,孰谓诚甫之贤,而止于此!盖诚甫之病久矣,自吾妻来归,或时道其兄,辄忧其不久,至于零涕。既而吾妻死八年,诚甫诸从昆弟三人,皆壮健无疾,皆死,而后诚甫乃死。于诚甫为幸,然以诚甫之贤,天不宜病之,又竟死,可悲也!

诚甫讳希明,姓魏氏,世为苏州人。诚甫为人,少而精悍,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其少时颇恣睢,莫能制也。已而闻太常②之训,忽焉有感,遂砥砺于学,以礼自匡饬。是时诚甫为县学弟子员,与其辈四五人,晨趋学舍。四五人者,常自为群,皆裒衣大带,规行矩步,端拱而立,博士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每行市中,童儿夹道哗然,而诚甫端拱自若也。

诚甫生平无子弟之好,独购书数千卷,及古法书名画,苟欲得之,辄费不赀。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以故郡中名士,多喜与诚甫交,每之郡,从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去其家数里,地名高墟,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枝山祝允明作《高墟赋》以著其志。诚甫补太学生,三试京闱不第,以病自废。居家,犹日裒③聚图史。予时就诚甫宿,诚甫蚤起,移置纷然,予卧视之,笑其不自闲,诚甫亦顾予而笑,然莫能已也。虽病,对人饮食言语如平时,客至,出所藏翻阅,比罢去,未尝有倦容,终已不改其所好。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固承藉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

诚甫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乙酉,年三十九。

(选自《归有光文选》,苏州大学出版社版,有删改)

[注]①行状:一种文体,是对死者生平的概括。②太常:诚甫的伯父。③裒(póu):收集。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知诚甫为深 知:了解

B.自吾妻来归 归:出嫁

C.天不宜病之 病:生病

D.以礼自匡饬 饬:整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魏诚甫书生雅趣的一组是( )

①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 ②而诚甫端拱自若也 ③独购书数千卷,及古法书名画 ④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 ⑤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 ⑥三试京闱不第,以病自废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3.下列对正文及注释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诚甫乃作者妻兄,和其他堂兄一样身体健壮,但后来因病早世,终年39岁,作者对此悲痛不已,深责于天。

B.诚甫年少时顽劣,没人能管,后在伯父的训导下,突然有所感悟,于是立志于学,庄重有礼,面对嘲笑也泰然自若。

C.因向善,诚甫成人后没有沾染上贵家子弟的不良喜好,平生爱藏书读书,生病时,也日读不辍,不改其乐。

D.本文选取了诚甫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寓含深情;并通过对比,将人物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士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3分)

(2)每之郡,从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3分)

(3)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固承藉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大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选自《世说新语》)

【参考答案】

1.C(病:使动用法,使……生病。)

2.D(①是指诚甫精悍;②是指诚甫从容;③是指诚甫因病中止科举。)

3.A (作者说诚甫病了很久,诚甫妹妹担心他不能长寿,可以说明诚甫的身体并不好。)

4.(1)博士、诸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人上前戏弄他们,诚甫不为所动。(得分点:“目”、“异”“为”被动用法)

(2)每次去郡中,跟着他一起去的,大多是文人雅士一类人。(得分点:“之”、“率”、“之流”)

(3)至于生计储蓄等事,(他)从来就不放在心上,固然是凭借继承祖父置下的`产业,也是他的本性使然。(得分点:“生产聚畜”、“膺”、“藉”)

5.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大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参考译文】

唉,我娶了诚甫的妹妹,因而对诚甫的了解最深刻。诚甫得病好长时间了,自从我的妻子嫁给我后,有时谈起她的哥哥,就担忧他不能长寿,以至于痛哭流泪。不久,我的妻子去世,妻子死后八年,诚甫的三个体壮无病的堂兄弟,都去世了,之后诚甫才去世,这对诚甫而言是幸运的。然而,凭借诚甫的贤能,上天不该让他有病,又最终死去,真是可悲啊!

诚甫名希明,姓魏,世代是苏州人。诚甫为人,傲慢而精悍,只要他心中想做什么事,就不能使他屈服。他年轻时很放纵,没有能制止他。随后得到伯父太常公的教导,突然明白有所感悟,于是努力求学,用礼节匡正自己。这个时候诚甫是秀才,与他四五个同学,每天早上跑向学堂。这四五个人,常常结为一群,都是儒者宽衣大带的装束,步行端正,正身拱手地站着。博士、诸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人上前戏弄他们,诚甫不为所动。每次在街市中行走,儿童都夹道起哄,然而诚甫仍然正身拱手,泰然自若。

诚甫生平没有富家子弟那种声色犬马的喜好,独自购买了数千卷书,以及古代名家的书法和名画,如果想要得到它们,就不计较价格的昂贵。他乐做善事仰慕正义,常常流露出愉悦的神情。因为这一缘故,郡中名士,大多喜欢与诚甫交往。每次去郡中,跟着他一起去的,大多是文人雅士一类人。距离他家几里远,有个叫高墟的地方,诚甫喜欢那里幽静美好,就在那里建起了别墅。枝山祝允明作《高墟赋》,来表达他的这一心志。诚甫补做太学生,多次参加乡试却没能考中,因为有病就自我废止了。在家中,他还每天聚集图史。我常常到诚甫那里住宿,诚甫早晨起来,把书籍弄得很乱。我躺着看他,笑他不知道清闲。诚甫也看着我笑,然而不会停止读书。即使有病,他也像平时一样对人饮食说话。客人来了,拿出他所收藏的书籍翻阅,等到客人离去,未尝有倦容。终其一生都没改变他的这一喜好。至于生计储蓄等事,(他)从来就不放在心上,固然是凭借继承祖父置下的产业,也是他的本性使然。

诚甫在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乙酉日(二十八日)去世,时年三十九岁。

篇7:司马温公行状古诗阅读答案

司马温公行状古诗阅读答案

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未上,丁太夫人忧。未除,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籍请公按视。公为画策:“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虏矣。募民有能耕闲田者,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籍移麟州,如公言。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遇敌死之。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王安石始为政,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迩英进读,至萧何、曹参事。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衣食滋殖。”后数日,吕惠卿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法世轻世重’是也。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惠卿不能对。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对宾客,辄指言之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上书告其罪,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报之,常摘孟子之言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谓吾君不能谓之贼。”故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丁太夫人忧 忧:父母丧事

B.籍请公按视 按:追究

C.复其税役十五年 复:免除

D.天下晏然,衣食滋殖 晏:安宁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光因父亲在杭州任职,为了就近侍奉,辞去所任的官职,请求调任苏州,终因双

亲离世,连续守孝服丧,未能成行。

B.庞籍在麟州任职时,采纳了司马光的建议进行防卫。但因手下军官狂妄,夜晚外出遇

敌战死,而受到牵连,被朝廷降职调离麟州。

C.给皇帝讲读时,王安石提出先王治国之法,有几年一变的,也有百年不变的,主张进

行变法。司马光则认为现在国家不具备变法的条件。

D.司马光侍奉的四朝皇帝都很敬重他。神宗时,他的言论经常会违逆皇上的心意,但他

认为这样做才是对皇上的恭敬和报答。

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

①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②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

4.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B(按:巡视)

2.C(给皇帝讲读的是吕惠卿)

3.(1)司马光在宫殿前守候,多次上书,请求独自承担这事的罪过,没有得到回复。(“三”“坐”“报”各1分)

(2)忠诚有信的士人,在您当权时,虽然与你意见不合,让人憎恶,以后一定会慢慢地得到他的帮助。(“当路”“ 龃龉”,句式各1分)

4.有得守成之道的先例,不用改革;国家没到非改不可的程度,不需改革;国家不具备改革的条件,不能改革。(每点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公名光,字君实。十五岁时,书本上的知识没有不理解的。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头等。改任为奉礼郎。因为父亲司马天章在杭州,就推辞了所任的官职,请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于侍奉亲人,朝廷答应了。还没有上任,适逢母亲去逝。守孝还没有期满,又遇到父亲去世。连续几年守丧,哀伤过度而消瘦,仍按礼仪守丧。

原宰相庞籍,见到公认为他很奇特,等到自己做了枢密副使,推荐公做馆阁校勘。天圣年间,朝廷禁止百姓到河西种田,敌人就得以渐渐地蚕食那里的土地,成为河东的忧患。庞籍请求公前往巡视查看。公为他出谋划策:“应该依靠州里的老兵,再增加三千禁兵,在河西筑起两处据点,可以使堡外三十里的敌人不敢来种田,那么州西六十里范围内就不会有敌人。招募有能力耕种闲田的百姓,免除他们十五年的赋税,官府虽然没有收入,但卖出的粮食就会便宜,可以渐渐地解救河东的百姓。”庞籍转任麟州,按照公的话去做。但是掌管军队的郭恩勇猛而又狂傲,夜里打开城门,带领一千多人渡过河水,运来酒食,遇到敌人战死。论罪的官员把罪责归于庞籍的身上,罢去了节度使的官职,改任青州知府。司马光在宫殿前守候,多次上书,请求独自承担这事的罪过,没有得到回复。

王安石开始主持政事,在天下推行他的新法。迩英阁的臣子为皇上讲读,讲到萧何、曹参的事情。公说:“曹参没有改变萧何时的做法,得到安守天下的方法。所以孝惠帝和高后时期,天下太平,百姓衣食丰足。”过了几天,吕惠卿侍讲。就说:“先王的治国方法,有五年一变的,是巡查考核等制度。有三十年一变的,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调整刑法轻重。也有百年不变的,是父慈子孝兄和弟恭的礼仪。前日司马光说的不对,他意在讽刺朝廷变法,而且讥讽我是主管草拟条例的。”皇上问公“惠卿说的怎么样?”公说“诸侯有改变礼乐的,皇上在巡查的时候就会惩罚他,因为皇上自己没有改变。新建的国家用轻的刑罚,**的国家用重的刑罚,和平的国家用中等刑罚,这是刑罚根据社会情况确定轻重严宽,不是变化。况且治理天下,就像居住的房子,破旧了就修理,不是严重毁坏的就不重新建造。严重毁坏重新建造,没有好的工匠和上等的材料无法完成。现在二者都没有,我恐怕连风雨也无法遮蔽了。”惠卿不能回答。

公就给王安石写信阐明这个道理,多次往返,尽力讲理,好在安石听从他作了修改。公又说:“巧言令色的人缺少仁义。忠诚有信的士人,在您当权时,虽然与你意见不合,让人憎恶,以后一定会慢慢地得到他的帮助。谄媚之人,在当下确实让人顺心痛快,一旦您失了权势,一定会出卖您来显扬自己。”就对宾客常常指点着说:“让王安石失败的,一定是吕惠卿。这之后六年,吕惠卿背叛王安石,上书告发他的罪状,只要可以用来挫败王安石的,他没有不做的。由此天下人佩服公有先见之明。

公侍奉过四个皇帝,都被君王敬重。然而神宗了解他最深。公就想着来报答他,常摘引孟子的话说:“对君王责难这就叫做恭,向君王陈述好的意见,堵塞他的邪念这就叫做敬,认为君主不能行仁政这就叫做贼。”所以虽然公的言论常违背圣上心意,但神宗理解他的想法,更加厚待他。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概述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小说阅读理解怎么答题关于情节:

1、概括故事情节。

人干事。

人在时地干事。

2、如何做填空题。

a、由已知推未知。故事情节,指的是开端、发展、、结局。要看清楚题目要求填的是什么。

b、读懂所给的示例,格式、语气要一致。

篇8:李将军 阅读答案

李将军 阅读答案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 (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释:①即:如果。②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1)广家世世受射( ) (2)因复更射之( )

(3)吾去大军数十里( ) (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

2.结合所学过的课文《李广》中的语句“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画线句中“陈”的意思并加以解释。 陈: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译文:

(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译文:

4.从甲文的文字来看,李广不仅关爱士卒,而且武艺高强,精于 ;从乙文的文字来看,

他还具有 的性格特点。

5.乙文的叙事具体而生动,甲文也有表现这样特点的文字,请在文中用直线画出来。

参考答案:

1.(1)传授(2)它,代石(3)距离(4)跑

2.“阵”的通假字,是布阵的意思。

3.(1)(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2)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呢?

4.射术(射箭)机智勇敢(第二处必须答出“机智”或体现有智谋、有胆识的意思)

5.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篇9:李将军阅读及答案参考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释:①即:如果。②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1)广家世世受射(    )      (2)因复更射之(    )

(3)吾去大军数十里(    )    (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

2.结合所学过的课文《李广》中的语句“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画线句中“陈”的意思并加以解释。   陈: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译文:

(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译文:

4.从甲文的文字来看,李广不仅关爱士卒,而且武艺高强,精于         ;从乙文的文字来看,他还具有              的性格特点。

5.乙文的'叙事具体而生动,甲文也有表现这样特点的文字,请在文中用直线画出来。

篇10:李将军阅读及答案参考

1.(1)传授  (2)它,代石 (3) 距离 (4) 跑    2.“阵”的通假字,是布阵的意思。

3.(1)(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2)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呢?

4.射术(射箭)  机智勇敢(第二处必须答出“机智”或体现有智谋、有胆识的意思)

5.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司马温公行状古诗阅读答案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的教学设计

横渠先生行状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万俟咏《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登兖州城楼阅读答案与翻译

《隋书·列女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的区别

杜甫《登兖州城楼》全诗翻译赏析

初 范文正贬饶州翻译

段太尉逸事状翻译

《李南楼行状》阅读答案
《《李南楼行状》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李南楼行状》阅读答案(合集10篇)】相关文章:

《登兖州城楼》杜甫全诗鉴赏2022-09-28

顺治皇后简介2022-07-26

杜甫《登兖州城楼》译文和赏析2023-11-29

《忆秦娥·用太白韵》原文及赏析2022-10-11

《范式字巨卿》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04-14

送魏十六还苏州原文及赏析2023-04-14

柳宗元传记散文的特点及其成因2023-11-19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全文欣赏2023-06-16

《欧阳公讳晔》阅读答案2022-05-27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