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护理专业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论文

时间:2022-05-06 11:32:57 化学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医学护理专业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论文((共11篇))由网友“Miss李”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医学护理专业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医学护理专业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论文

篇1:医学护理专业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论文

关于医学护理专业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论文

对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系统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通过直接参与化学实验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为顺利地完成各类化学实验、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打下基础。教师需要对操作技能的结构组成及其训练重点进行分析,以探寻切实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一、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结构分析

加涅认为,操作技能可分为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包括对操作中实物呈现不同刺激的辨别及动作步骤的理解与掌握。动作技能指对一系列动作操作的熟练掌握。由于操作技能复杂程度不同,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在不同实验中地位也不同,据此可以将操作技能划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

1.初级操作技能

初级操作技能指基本动作的习得占主要地位的操作技能。对智慧技能的要求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对外在刺激进行简单的辨别并对程序进行简单的记忆即可。实验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动作技能。

2.高级操作技能

高级操作技能是智慧技能占主要地位的操作技能。智慧技能是各局部动作的协调,并将它们组合成整体的技能。高级操作技能训练的前提是已掌握大部分动作技能,只需要少部分新的局部动作技能的训练,相应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智慧技能。

二、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1.深化学生对实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1)课堂教育。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实验技能操作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规范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一切科研探究活动的基础,也是学习后续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保障。在医用化学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将医用化学中的定量概念与实验操作联系起来。

(2)课外教育。学生工作部门要加强学生对职业教育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强化学生的实验动手意识。学校教学部门应积极推动教学单位与负责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联合,建立相关的活动机制,出台引导性措施,加强学生与专业教师的联系,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增强学生对实验课及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

(3)加强教师指导作用。化学实验大纲前面几个实验都是基本操作技能练习,从药品的称量练习、玻璃器皿的洗涤、各种气体的制备练习到标准溶液的配制,最后还涉及有机实验的相关实验,这些基本操作技术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要做到准确、规范、熟练,必须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

2.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扎实掌握基本实验。基础实验主要为医用化学相关的验证性实验,一次实验课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过程。每次正式实验课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分次,提前准备实验课所需的实验器材、试剂及使用仪器等。实验中,教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内容,仔细分析实验结果,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有条不紊。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鼓励学生分析原因。实验结束后的工作主要包括玻璃仪器的清洗和干燥、试剂的摆放和贮存、仪器的调校保养、废液污染物的处理等,这使学生对实验有了更加清楚而全面的认识。

(2)自主设计综合实验。自主设计综合实验是以基本实验为基础,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实验的综合性、研究性和设计性均较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提交设计报告。

(3)完善操作考核制度。及时的实验操作考核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而调整教学具体计划和方式。具体考核学生对一个实验完整操作的熟练程度,对实验过程中现象的解释和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实验考查不仅能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能发现学生平时的实验习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课堂实验与医院见习相结合

将医院见习变为化学实验课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进一步强化其独立操作的能力,更有利于医学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同时,医院见习能使学生提前了解岗位基本职责,熟悉各种常用的仪器设备,极大地增强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视野。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看似简单,做起来必须耐心、循序渐进地加以练习。它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2: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论文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论文

目前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不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做实验时完成任务的心理较重,实践技能的训练积极性不够;同时,化学实验课时过少,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训练过少,许多学生化学实验做得太少,使得他们进入高中时,化学实验能力差。所以,要在有限的化学实验课上使学生都能达到规范、熟练的操作,教学难度较大。因此,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操作技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

在实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误差,而误差的叠加与传递效应,会影响实验的准确度。因此,在平常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始终将实验操作的严谨细致与实验的准确性联系起来。如在分析化学的滴定管使用中,有的学生在第一次滴定的初读数会调为零或稍下,而第二次滴定时往往不装入溶液就继续滴定。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次滴定都应调节液面至零或稍下处。通过思考,学生会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滴定管刻度不匀所产生的误差,在以后的滴定操作中,就不会再省略装液这一步。教师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纠错。只有使学生懂得实验的很多细节都关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错误的细节操作足以“毁掉“整个实验,学生才会明白,该细心的地方一定要细心。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1.强化实验预习

了解实验目标、原理和实验步骤和方法,知道实验“做什么”、“为什么做”以及该“怎么做”,同时要列出实验所需的试剂和器材,用简略的框图或流程图描述实验内容要点,以督促学生条理清晰地预习实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引导实验过程

首先,在教师的示范下同步完成教学实验操作,这样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学生的模仿相结合,引导学生领会各种操作要领。然后让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进行同步对比操作,通过不同程度学生之间的.相互指正和切磋,逐步形成规范操作。最后让每个学生进行独立的操作练习,反复强化,巩固熟练程度。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尽量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分析实验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实验思路混乱或实验不认真,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出现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和实验要点,逐步分析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并通过适当的重复实验证实并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把实验考核提升到相对重要的位置,学校也未设实验考核项目,部分学校仅在理论考试中涉及一些实验内容,检查学生对实验部分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很少,普遍存在“高理论、低技能”的不良现象。现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规范和增加实验操作考核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培训的重要手段,而实验考核的正确实施是落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举措。学校要重视实验过程,采取期末实验操作考试和平时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确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这对促进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培养学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的能力

对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还要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系统地记录、整理、分析、判断,从而抓住其发生反应的实质。例如,将锌、铁、铜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中,可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的结论。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时,一定要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即使结果跟预期的不一样,也要如实写。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实际上既是一个完整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语文水平与化学知识高度结合的环节。而且,记录不能随便写在一张纸上,应该写在一个准备好的专用记录实验的本子上,这样可以对自己的实验结果随时查阅、整理。总之,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标准赋于我们的重任,是敲开化学之门的钥匙。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的实验操作探究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篇3: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操作能力的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操作能力的教学论文

一、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须认真研究、挖掘实验潜在的本质的东西,并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如利用洋葱紫色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除了通过实验得出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这个教材要求的结论外,还可引导学生观察液泡的细胞液中也存在色素--花青素,重点提示学生观察花青素的颜色呈现特有的紫色。这样学生就可以改变以往错误的认识——很多学生一直以来认为在植物细胞内色素只存在于叶绿体(质体)内。同时还可强调学生注意观察液泡大小、颜色深浅的动态变化与所处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同一实验的内容,在实验的不同阶段说明不同的问题,其观察的重点也有所不同[1]。如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色素的提取液后,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色素的颜色。同一试管的色素提取液在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的结果就不同了,有的学生观察到的是绿色,有的观察到的是暗褐色。不妨提醒每个学生尽可能换个位置,站在光源(尽可能是有聚光功能的白色光源)的同侧(观察反射光)和异侧(观察折射光)观察两次,看看现象有什么不同。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原因,得出色素的萤光效应现象(叶绿素的提取液在透射光下为翠绿色,而在反射光下为棕红色)。其次还可以用色素的提取液和三棱镜做色素的吸收光谱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然后再做色素的纸层析实验,引导学生主要观察滤纸条上不同位置色素带的宽窄和颜色。有的学生可能观察到的不是4条色素带。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光合作用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二、在实验中让学生熟悉基本功,培养操作能力

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技巧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除了演示实验过程,发挥主导作用外,还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验。对一些难度不大的演示实验,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动手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纠正错误的操作步骤,并适时讲解各个实验环节应注意的事项。对于实验的细节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实验现象,进行引导分析,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例如: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得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这几个复杂的过程,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显微镜不能正确地熟练使用,装片做得再好,也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使实验前功尽弃。所以实验前,单独拿出两节课进行基本功训练,使每位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达到熟练程度,从镜头的安装、视野的调节、装片的.安放到观察方法都能熟练准确地进行。通过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在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能很快在低倍镜下看到植物细胞中紫色的大液泡,换用高倍物镜调节也较清楚,装片制作基本功也很重要,在实验中要训练学生怎样盖盖玻片,才能使装片不出现气泡等。

三、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大部分学生实验都是有目的、原理、步骤和结论的验证性实验。这对巩固和验证知识是很必要的,但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这些实验对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特别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新知识,主动地探索知识和实验的规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教师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纸层析实验中,可尝试让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用幼嫩的叶片或者老的黄色叶片为材料重新做一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和前面的实验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现象的异同,分析导致实验差异的本源。这样做可使学生明白老叶中由于叶绿素a和叶绿素b被分解,故只能看到两条色素带(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而幼嫩叶中各种色素的量都比较少因此色素带细且淡。通过探究实验的实施,既巩固了操作的基本要领,又使理论知识得到了综合应用,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高中生物教材中可以开设的验证性实验占多数,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激发起探究热情,如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选材上,教材上建议用洋葱根尖,有没有更好的材料来代替?诸如此类的问题,当然一个实验中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供学生思考,问题是我们过去的实验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学生、引领学生逐步学会探究。

五、结论

新课改要求我们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实验教学正好符合这种教学思想的发展要求。它既直观又有效,既生动鲜明又富有吸引力,既可获得感性认识又能提升理性知识,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很多时候这种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篇4:医学检验专业化学实验操作多元探析论文

医学检验专业化学实验操作多元探析论文

摘要: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良好实验学习素质的养成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检验专业的化学实验依然采取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模式,已无法适应教学和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文章以多元智能学习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医学检验专业中化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需求。

关键词:医学检验,化学实验,学习评价,教学研究

现阶段,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校教育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一直有所欠缺,各科实验只重视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很少考虑从实验的角度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提供临床咨询[1]。随着检验仪器的自动化、方法的标准化让检验操作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对学生的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实验态度、价值观取向、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应当涉及,以适应岗位对操作技能的需求。随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多元学习评价开始被引入到对实验操作的评价中[2],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能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整体而全面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综合国内外化学实验评价的研究现状,发现中职相关化学实验学习评价的研究论文数量相对高职的要少,且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也很窄,只是在现有评价方式上稍微进行增加和修改,很少运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理念。因此,文章以笔者所在学院的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为基础,以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操作为研究对象,制定一套能够从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价指标,并构建符合中职检验专业学生发展的实验技能多元学习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是对化学实验操作多元学习评价研究的有力补充,并希望为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检验专业之外其他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1构建多元化学实验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调查

为了更好的构建化学实验多元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符合中职生的现实需求,对学生现在的化学实验评价现状以及对评价的认识情况和教师对多元学习评价的了解和运用程度,应做提前的调查显得非常有必要。笔者在所在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进行了初步调查,将医学检验专业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试卷回收率为100%。为了使对评价的了解更全面,对全校的4名化学教师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课题组从围绕化学实验操作的评价为主题,编制了《分析化学实验及其评价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了单选题、多选题和开放性的问答题,力图为化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的标准制定和评价的有效实施提供不同角度信息的参考。从问卷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均认为现行的化学实验评价方式体系存在缺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其优化改革很有必要;但多数教师也认为多元化评价的实施在实际中存在很多困难,包括教师观念转变、过程繁琐、操作复杂以及同学支持和配合;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多数老师对于多元化评价都保持勇于尝试的态度,这也要求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流程上要进行不断完善。

2多元化学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使设计的评价体系符合中职生分析化学实验学习的需要,评价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设计思想。该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在实验中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评价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实验操作技能制定评价指标并进行评价,从而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创的教学目标。

2.1确定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评价的主要内容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相比一般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过程充分的表现出来。因此,对整个课程的`评价可以通过对每一个实验的有效多元评价进行,将每一次实验纳入到评价内容中,体现实验评价的过程性,所有实验的评价总分即为该课程的学生所取得分数,通过平时实验可以检测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3]。

2.2分析化学实验操作评价指标及权重

(1)建立评价层次指标体系。评价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基础,评分的标准是保证学习评价体系准确、可靠、完整的依据。中职医学检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评价指标应根据学习评价目标和学习评价的内容来确定,能够全面、客观、系统的反映学生的实验课的综合成绩。因此,对开设的每一个实验都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指标,从实验准备情况、实验操作与过程、实验结果及结论的得出、实验态度和表达与交流4项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化衍生出二级指标,而三级指标的设定是对二级指标的具体说明,并依据三级指标的内容给出评分标准,使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4]。(2)构建判断矩阵。在建立了化学实验操作评价层次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之后,就需要进行各层次上的因素指标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指标的影响权重分析,从而确定各个指标因素在目标层中的影响权重。由于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就造成权重系数的不均衡,需要进行层次递阶的计算。在这里可以将层次结构进行明确字母设定,假定目标层为A,准则层指标设为B,并且准则层对于下层的指标层具有支配关系,假定指标层的元素指标为C1,C2,C3…Cn,然后通过专家访问的方式,对指标层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对,并以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由这些数值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数值组成指标影响程度的差别矩阵,即判断矩阵。(3)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n阶判断矩阵,其最大特征根为单根,且λmax≥n。当λmax=n,其余特征根均为0时,则该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如果λmax稍大于n,而其余特征根接近0时,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的步骤如下:①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②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对于n=1,2,…9.③计算一致性比例CR:CR=CI/RI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层次单排序是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而最终要得到各元素,特别是最低层中各元素对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总排序权重要自上而下地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

2.3分析化学实验操作评价指标

根据学院检验专业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课题组对开设的每一个实验都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指标,从实验准备情况、实验操作与过程、实验结果及结论的得出、实验态度和表达与交流4项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化衍生出二级指标,而三级指标的设定是对二级指标的具体说明,并依据三级指标的内容给出评分标准,并采取学生自评、同组成员之间互评及师评,使评价更具可操作性。

3多元化学实验评价实施效果分析

由于该学院开设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专业只有医学检验专业,评价的实施主要是医学检验专业一个班为实验对象。学生在化学实验之前按照原来的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将班级中所有人以2人一组分为30个实验小组,任命1名实验小组长,负责本小组实验报告和评价量表的收缴。实验老师作为整个实验评价组长,负责实验的组织与评价。实验前1天发放实验评价量表,以供学生熟悉和预习参考之用,要求他们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组织和设计实验。评价的内容包含了实验准备、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态度和表达与交流,内容涵盖了实验的各个方面,体现多元评价的主旨;不同的评价主体对统一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说明评价指标的设计还是符合教师和学生要求的;实验过程成为主要的评分点,实验报告包含在实验结果中,脱离了传统以实验报告书写与结果正确率为标准的单一评价,让学生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到实验中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上和实验中更加重视和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实验结果的分值相对较低,说明了多元学习评价不以等级和分数为诊断结果,更注重实验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优化实验课程为根本目标;评价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反馈,学生可以从量表的分析中清晰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和改进提供了依据,教师可以分析评价量的结果中整体上了解学生的实验课程学习情况,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异所在,从根源入手帮助每一个学生补差补缺[5-7]。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过程性的学习评价方式是可行并且有效的,对其他开设实验的课程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今后的工作是将多元评价体系与原有的实验评价体系进行实践性对比,并依托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学习评价的网络平台,为有效地实施多元评价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晓娣.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

[2]麻威武.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化学实验评价[J].社科纵横,,2(2):195.

[3]陈晓.中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教通讯,,29(33):71.

[4]刘晓瀛.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7):44.

[5]祁灵.华东师范大学免疫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6]孟庆祥,黄世玉,李丹.多元智能条件下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集美大学学报,2013,14(4):107.

[7]杨东红,杨洪升,李晓光,等.多元学习评价体系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37(3):75.

篇5:加强化学实验注重能力培养的探讨的论文

加强化学实验注重能力培养的探讨的论文

一、多做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师除完成计划内实验外,还应创造条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外实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联想、引申,这样才有益于活跃学生思维。如给学生简单仪器:试管、导管,让学生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实验,学生很快就设计出装置图。

二、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因素,它充斥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给人类的智慧增添无穷动力。具有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想象力,是决定某人对事物发展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创造力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想象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教研中,离不开化学实验,因为实验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储备学生的表象。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表象储备的愈多,想象就愈广阔而深刻,构成的形象就能逼真。例如从物质的热胀冷缩、甘蔗溶于水,湿衣服的晒干、酒精的挥发等诸多现象而想象到分子的存在。在教学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时,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知识,要使学生理解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原子是怎样构成的、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以及排布规律,教师利用多媒体把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的运动及排布规律用空间立体感以图文并茂的表象展示给学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所以教师在进行水的知识教学时,一方面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真实,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利用课件再现这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的表象储备,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为将来从事化学领域的学生在研究氢气的制备、存储、运输打下基础。

三、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分组实验可提高学生使用、识别、保管实验仪器的技能;单独完成实验操作的技能;独立设计实验的技能;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记录、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绘制实验装置图的技巧。教师对演示实验进行讲解和示范,不大能提高学生掌握实验技能,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要想形成技能学生必须亲手操作实验。化学实验记录是把观察、搜集到的实验现象用化学语言如实记录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现象、理论知识的相互联系进行实质分析、深刻总结的书面材料,是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晶。因此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就必须做出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四、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素养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确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某一次分组实验中,产生的沉淀或气体的量很少,现象不明显,学生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实验一次不成功,需要进行几次这就要有毅力;当实验结果与书上的结论不一致时,就要求学生必须尊重实验现象,找出原因。观察定量实验必须做到准确和精细,因此,为保证实验的圆满成功,要求学生必须用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步操作、每一个现象、每一个实验。广大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养成实验前的预习或能设计实验方案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实验开始时,要求学生谨慎地检查仪器、药品,实验中认真观察及积极展开思维活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从细微处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只要不断地加强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就会得到明显提高。

篇6:材料化学实验科研素养的培养论文

材料化学实验科研素养的培养论文

【摘要】材料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对学生从本科阶段的学习到研究生阶段的科研的过渡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以往材料化学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查的组织实施方式上进行一定改革,以达到提高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和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养与团队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材料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科研素养;团队精神

正确的、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对于高等教育有着导向作用。“怎样培养人”、“怎样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性课题[1,2]。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因此,高等教育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随着对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实验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材料化学专业实验[3,4]是在学生系统地学完无机、有机、物化、仪器分析等课程基础上,经过设计性实验课程锻炼以后开设的一门科研实践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展科学研究入门的基本训练,包括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仪器使用、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等环节,对学生从本科阶段的学习到研究生阶段的科研的过渡具有重要影响。作为一门专业实验,与基础实验有质的区别。基础实验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有标准化的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而专业实验除了要让学生练习基本实验操作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开展材料化学方向科学研究的基本科研素养,为以后的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打下基础。那么我们的实验教学就不是简单的注满一桶水,而更重要的是点燃一把火。一桶水浇下去,还是一桶水,不会有什么主动的反应。一把火点起来却能够越烧越旺,放射出绚烂夺目的火光。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像点燃一把火那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因此,根据材料化学实验的课程特点及专业特色,积极探索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查等方面深化改革,直接从教师科研课题中抽取适合学生做的实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团队精神,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5,6]。实践表明,这种基于科研课题的实验内容更能激起学生实验的兴趣,更有力于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分工合作意识,为以后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材料化学实验是研究材料组成、合成方法、制备工艺和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的实践教学课程。目前洛阳师范学院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基本都涉及了,内容全面。但各个实验都是独立的,实验时间短,内容简单,缺乏系统性。实验内容也都比较老,与现代材料的科学前沿有很大距离。专业实验与学生之前上的基础实验差别不大,学生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对实验内容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革,构建更为合理地教学体系。于是,在长期研讨和协商的基础上,本着科研与教学互动的理念,将教师的科研课题融入到材料化学的实验教学中。解决了原实验教学项目单一和重复的问题。新增的基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创新实践训练课程,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而且使学生能够参与教师科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科研项目实验中需要很多大型仪器进行材料表征,像X-射线粉末衍射仪、孔隙度分析和比表面仪、热分析仪、红外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仪器等。请了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了解了大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能够熟练地使用仪器对材料进行所需要的表征,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新的实验项目更具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包括了材料的制备、表征、分析和性能测试。更注重材料分析方法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一个实验包含了多个小实验,各个小实验间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互验性,下一个实验需要前一个实验结果进行佐证,这样这些小实验就有机地整合为一个综合性的材料制备分析实验。新材料化学实验、涉及的`技术面广,实验的综合性、探索性和连续性强。既结合了材料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了材料的基本合成、表征,又有材料的科学前沿。完美地实现了由单一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的转型。实践表明,基于教师科研课题的材料化学教学新模式,不仅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基本教学技能,同时也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科研探索的热情。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科研素养,为优秀学生进一步深造读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形式的调整

材料化学的实验的任务可以概括为完善知识结构、实验技术和方法,培养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素养。针对材料化学的实验任务,我们对教学形式做了以下两方面的调整。一方面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从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入手。首先是自学能力,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实验用试剂和仪器。不再像基础实验那样给学生备好实验用品。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要求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尽量避免跟着教师做实验,离开教师就不转的现象。其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简单的仪器设备教师不再手把手教使用方法,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教材和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要求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理论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要求学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最后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教师科研课题相关实验自己设计。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实验技能,形成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提高科研素质。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科研实验任务量大,担任无法独立完成,必须要多人分工合作。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作为一个团队来共同完成实验。这就要求小组成员要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发挥集体的力量,促进小组成员惯性系融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真正的可养工作打下基础。

3课程考核方式的变化

教学和考试是任何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部分,抓好实验教学的考试关,即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往主要依靠学生实验报告为材料化学实验教学成绩依据,这样容易照成学生重报告轻实验的弊端。因此,在材料化学实验的考核办法上也进行了改革,将以前单一的考核办法改为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前预习、实验操作水平、课堂提问和实验报告;实验成绩由教师选择一个综合实验,只给学生实验方案,不再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由学生按分组自主预习,查资料来完成实验。不单一的靠考核实验结果来定成绩,更注重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情况,来综合打成绩,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培养了自主实验和团队合作的科研素养。据统计,学生近些年的毕业论文有70%以上来自老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将教师的科研课题融入到材料化学实验的教学中,不但解决了学生实验经费不充足的问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验的兴趣,圆满的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学生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学、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有部分兴趣浓厚的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写成论文,发表在国内外相关期刊上,不但在学生中引起极好的反响,也为他们进一步的科研奠定了基础。总之,基于教师科研项目的新型材料化学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增加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继利,赵军伟,付芳,等.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功能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轻工科技,,(11):141-145.

[2]杨海燕.建立与科研课题结合的研究生实验技术教学新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15(3):443-444.

[3]葛金龙.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10):134-135.

[4]周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专业实验创新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3):48-50.

[5]张小强.教学型地方高校科研与科研工作互动实践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07,22(5):85-89.

[6]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1):23-25.

篇7:医学护理观下的化学教学论文

关于医学护理观下的化学教学论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城乡人民对医护工作需要的变化, 局限于结构一功能层次上只注重单项知识传授、孤立机械的化 学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化学是一门与医学护理紧 密联系的基础课程,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现代护理观 下的教学需要。

1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护理人才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现代护理专 家提出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可见,现代护理要求护 生了解护理的发展史、职业素质及行为规范、护理理论和护理 程序,涉及人、环境、健康、护理等具体内容。

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 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整体。他们的健康与外界自然环境、社 会环境以及人体内环境密切相关,护生必须具有生理-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面智能结构,方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整 体护理服务。因此,学校教育应致力于全面提高护生的职业素 质。

化学教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从讲课一开始就 向护生灌输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告诉护生在护理工作中,患 者对护士的心理需求首先是职业道德,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 包括服务态度、仪表礼仪、修养、沟通等方面。若能以“5.12”国 际护士节或成立南丁格尔护理服务支队为契机,组织护生参加 优秀护士模范事迹报告会,讲述南丁格尔的典型事例,组织护 生为群众提供护理服务等活动,将会对护生树立高度的责任 感、形成良好的医德护风起到推动作用,也将会对护生学好化 学课起到促进作用。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激发护生对护理专 业的热爱,从这个角度来讲,唤起护生责任感比单纯传授知识、 方法更重要。

2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护理理念

护理是对人类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进行诊断和处理的过 程[1]。护理专业是一种对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包括个体和群 体)提供健康服务的专业。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科学是自然 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独立应用科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合成 的一门自然科学[2]。化学课只有淡化学科意识,才能突出护理专 业培养目标,注重护生整体护理能力的培养,使其树立“先预防 保健,后疾病护理”“先健康人群,后患病个体”的观念。

教材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需要适应 科学技术发展和护理教育改革的需求。为此,化学教材应以培 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为办学方向,以护理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 教学大纲为依据P],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 性5性要求,体现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 特色。

3 化学与医学护理学的关系

医学护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探求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找 出防病、治病的原理和方法,确保人们身体健康并延年益寿[1]。 3.1化学与人体生命的关系人体生命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物质变化过程。人体各种组织 都是由糖类、蛋白质、脂肪、核酸、无机盐和水等物质组成。食物 的消化、吸收都是化学变化过程[2]。人体的一切生理和病理现象 都和体内的代谢作用有关,而代谢作用与人体内进行的一切化 学变化密切相关。所以,要研究掌握生理和病理现象的本质,就 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生物化学就是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方 法,研究人体内进行的各种复杂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通过对 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可以从本质上揭示生命的奥秘,把握生 命运动的规律[4]。

3.2化学与疾病诊断的关系在诊断疾病时,常常要对患者的血、尿、胃液、粪便等进行 化学检验,以帮助医务人员作出正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法和步 骤。例如,尿中葡萄糖、丙酮含量的测定,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来 实现的;临床上常用的B超、CT、核磁共振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 扫描,成为诊断脑、肝、肾、肺等脏器病变的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工1能确定甲状腺的功能状态;=Co放出的射线能深入组 织,并对癌细胞有破坏作用。

3.3化学与疾病治疗的关系临床上常用药物来治疗疾病,例如用氢氣化铝、碳酸氢钠、 乳酸钠来治疗某些胃病;用磺胺类药物来治疗由微生物引起的 疾病。为了正确使用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必须对各种药 物的组成成分、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在体内所发生的变化 和作用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药物的合成制备和中草药有效成 分的鉴定、提取等也需要具有丰富的化学知识。

3.4化学与疾病预防的关系在预防医学中,使用化学方法对环境中的空气、食物、饮水 等进行监测,从而寻找预防疾病的措施。如配制注射使用的消 毒剂、酒精、碘酒、注射液,研究药物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等都需要运用化学知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遗传、变异、疾病、 死亡等生命过程的探索,越来越显示出化学与医学护理学的密 切联系。所以,化学是护理专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之一。

4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4.1学会运用辩证法学习化学与学习其他科目一样,要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 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认识和分析问题。例如,认识物质结构 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影响,氣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对立统一 的辩证关系。

4.2牢固掌握“三基”要准确、牢固掌握好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 论。加强对“三基”的理解和记忆,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 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把“三基”灵活贯穿在教学和实 践过程中。

4.3注重课堂学习在课堂学习中,要善于听讲,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定期 归纳总结,通过比较、分析,使知识系统化;要及时复习,抓住结 构一性质一用途这一主线来学习。另外,还要多看书,多练习, 以求温故知新。

4.4理论联系实际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化学原理都建立在实 验的基础上,所以要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实验学习。在教师演示实验和护生分组实验中,注重培养护生的观察、 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和书写实验报告能力,使其养成严谨的态 度和求实的作风。

5 让护生亲身体验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体验是一种最能加强感性认识的方法。一些临床工作,如 药物浓度的计算和药液的配制、消毒灭菌原理、给药途径、冰袋 和石膏绷带的使用等,都可以让护生亲身体验。另外,如有机 会,还可以带领护生到医院检验科通过观看验血、验尿的全过 程对糖尿病、肝炎患者作出诊断,改变见病不见人和重操作轻 患者的做法,使其树立服务于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带领护生到病房参观,观察医护人员的态度对患者情绪的影 响。这样不仅使护生学到与护理工作相关的知识,初步了解有 关技能,而且可使护生逐步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 理理念。

篇8:医学本科留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医学本科留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1教学内容的设置及教材的编写

由于各高校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其医学本科留学生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一贯坚持医学本科留学生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普通本科医学生保持一致。设置实验教学内容时,考虑到留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特点,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兼顾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为本科留学生设置了3个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包括邻苯二甲酸钾的浓度测定、稀溶液的依数性和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含量。实验教学内容确定后,学院组织了3名具有海外留学经验且专业较强的老师,编写了实验讲义。这3个实验讲义不仅语言规范准确,逻辑清晰明了,而且图文并茂,即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学生预习、实验操作及撰写报告的重要依据。编写讲义时还将医学背景融入化学实验中,培养医学本科留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验完成的质量。比如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含量的实验中,我们就设定了一个医学背景:某村村民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非常高,假设缺铁性贫血与村民饮食中缺铁有关,对村民的饮用水和食物进行调查取样后,需要测定样品中的铁离子浓度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2提高教师英语水平,加强对留学生文化的了解

由于医学本科留学生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并加强对留学生文化的了解。

2.1“1+1”组合教学模式

由于医学本科留学生基础化学实验全英文教学的难度较大,加上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很多学生都有口音,因此,承担留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主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教学经验。学院规定,参与留学生实验教学的主导教师必须具备海外留学经历和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获得教授职称,青年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并且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在严格遵照这些标准选择主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后,我们尝试了“1+1”组合教学模式,即1名主导教师与1名青年教师组成“1+1”教学小组,同时将留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实验由2个“1+1”教学小组中的2位主导教师和2位青年教师各自负责1个留学生小组的教学。在老教师的“传、帮、带”过程中,使得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迅速提升英语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获得老教师宝贵的教学经验,保证实验教学内容高水平完成。

2.2开展青年教师英语沙龙活动

每周4下午定期开展英语沙龙学习活动,除特殊情况外所有青年教师和老教师都要参加,形式为讲课和讨论相结合。沙龙每次以2名青年教师作为主讲,1名青年教师主持,其他教师旁听,学习内容围绕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前言和热点问题,以讨论的方式学习英语。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每次沙龙活动中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在沙龙活动结束前,每位教师要总结学习所得,并通过口述与大家分享,在讲解和讨论科学文献的过程中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3学习留学生的文化

语言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实验带教老师不仅要学好语言,还要适当了解留学生的文化,在带教过程中注意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俗,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在学习留学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从老教师的宝贵实践经验中学习了解留学生的文化。比如跟留学生说话时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男女留学生不宜安排在一个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避免跟留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发生肢体接触;在需要保存实验教学资料而照相时,必须征得学生同意等。

3理论讲解与实验操作并重,提升实验质量和完成率

基础化学实验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留学生的化学基础参次不齐,再加上英语水平的影响,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差别很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能够很好地理解所讲解的实验内容,而有的同学则几乎完全不理解实验内容,并且学生之间基础实验技能的差别也很大。为了增加留学生对基础化学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在理论讲解与实验操作并重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3.1精心备课

留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基础化学知识的良莠不齐增加了基础化学实验备课的难度。而教师的备课质量直接决定实验教学的效果,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烂熟于胸,明确授课的重点难点所在,在授课过程中着重讲解,并在板书和讲义中重点描述,力求使课程讲解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在备课过程中,多与老教师和同事交流,互相纠正英语发音和教学中的问题,力求达到对于同一内容能够使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讲授。此外,认真撰写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掌握教学的关键点所在,使实验讲解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3.2做好预实验,关键及复杂操作进行录像

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实践性很强,不确定因素较多,哪怕是一个实验步骤中的小差错就可能导致实验失败。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要认真做预实验,查阅相关资料,反复推敲,融会贯通实验内容,做到每一步实验操作的内容都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实验操作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此外,在做预实验的过程中,结合之前的教学经验,思考留学生在每一步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状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对决定实验成败的核心影响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配以插图,对关键及复杂的实验操作进行录像,并在实验课上供学生自由播放。能够对实验中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回答,解释实验中出现的'与讲义描述不符的现象,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比如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含量”的预实验中,由于紫外分光光度计太大,无法进行实物演示,于是笔者把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校准操作和样品测定方法进行录像,在理论内容讲解完毕后,播放了这段录像。在操作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来播放这段录像,甚至有的同学一边播放一边模拟,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仪器原理的理解和对实验操作的直观认识,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完成率。

3.3对实验操作进行实物演示

由于留学生来自很多不同的国家,学生间的实验操作技能差别很大,动手能力也各不相同,有些同学能够按照讲义顺利完成实验,而有些同学甚至对很多基本的实验操作都没有概念。因此,在讲解实验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配合实物模拟,边讲解边演示,让他们获得感性认识,并将实验操作步骤以简单易懂的流程图和表格形式在黑板上加以表示,便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参考。在演示的过程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也应该进行演示。比如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含量”的实验中,对于如何定容,笔者进行了直观的演示,包括使用何种滴管,吸取多少液体,如何将液面的凹槽和视线平行之后读数,定容之后才能盖上量瓶的盖子,定容后混匀溶液的操作方法及混合的次数等。对于较难的实验操作,演示完毕后,应该让1~2个学生来操作,教师从旁纠正指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时重点关注,加强辅导。

3.4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经在高校教学中得到普及,在留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图形、图表和动画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图形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实验原理和复杂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完成的质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预实验中所录制的实验操作步骤和从网络获得的动画最受学生欢迎,其中预实验中录制的实验操作视频由于与实验的契合度很高,点击率最高,深受学生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3.5重视学生课前预习

在每一次实验课程开始之前,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对实验课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听课的重点,并写好实验预习报告,上课前交给老师并占10%的最终成绩。这种做法能减少与学生交流的障碍并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为同行所提倡。

4考勤和卫生问题

由于留学生接受的教育观念和文化背景不同,做实验时比较活跃,自由度也比较大,但课堂纪律也会差一些,迟到和缺席的现象比国内学生多。此外,实验课结束后的实验室卫生清洁工作也不理想。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双签字的模式,并配套合理的考核办法。双签字的具体做法是在开始讲课前进行点名,实验结束后,学生清洗完实验所用仪器并清洁自己所负责的实验台面,经代课老师检查合格后方能离开。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由4部分组成:平时出勤,课堂纪律占15%;预习报告占10%;实验报告撰写占70%;实验完成后整理实验仪器,清洁实验场所占5%。通过这些配套办法,留学生实验课的出勤率几乎是100%,实验完成后的清洁工作也做得非常到位,有效地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5安全问题

化学实验难免会用到一些有腐蚀性和毒性的试剂和药品,因此需要培养和强化留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为了提高留学生对危险试剂的认识,笔者在讲义中将腐蚀性或毒性较大的试剂用明显的字体和颜色标识出来,并在讲义的结尾附上发生危险情况时的处理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印度学生在使用移液管时是用嘴来吸液体的,这跟他们在本国所受的教育有关,因此,有印度学生时应该特别注意,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此外,带教老师应该在课前学习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的预案,并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时随时准备好处理紧急情况,一旦发生危险,能够正确冷静地处理。

6小结

医学留学生的教育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留学生教育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带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任何实验教学都不可能做到十分完美,但可以对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改进实验方案和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创新,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笔者从多方面介绍了提高医学本科留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并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为同行提高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篇9:如何提高职中护理专业的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职中护理专业的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文章作者结合当前职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 者:赵鹰燕  作者单位:余庆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贵州,余庆,5644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职业中学   护理专业   化学实验   能力   培养  

篇10:医学护理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论文

医学护理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论文

1.教育模式下的问题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很难形成主动认知,并且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学科,更多的科研都是在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根据对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再发展出新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临场的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更多的依赖心理,与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索式学习教学,应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2.护理专业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是医疗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在进行患者诊断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期的全心照料。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统计,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时间上,要远远超过其患者的主治医生,因此患者的康复周期的长短除了主治医生的治疗以外,更多的依靠护理人员的心细照顾。对护理学生的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与简单的护理知识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临床的判断能力,与总结能力,并且思维水平和创意能力的提高对前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中心不仅仅停留于会专业的护理方法,更应该重点要求创造知识、开拓文化,要专门训练和不断开发其创造潜能,让其在岗位上能有更多的创新,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身为白衣天使应尽的责任。

3.创作能力培养的方法

当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形成想法和见解时,老师应该用事实来验证是否正确与可行。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创作了一种名为“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其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在实际中实现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想法,即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实际情况发生,所以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我形成反思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时候教师以现有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对学生的方法做出改进,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中出现的错误。灵活机动地解决,力争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护理专业属于临床性较强的一门科学,很多知识都靠“从做中学”的,因此教师应该更多的开展试验课程,利用实验课大胆要求学生进行创新,鼓励与提倡学生说出自己思维中的新奇想法,从而发现护生的创新行为,给以认同、鼓励。比如,铺床法中,被盖与床头的距离,不同版本教材中说法不一,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睡到病床上试一下,要求保证两肩部不外露,保暖,脚不跖屈,病人感觉舒适,而外观平整,少皱折。又如,臀大肌肌肉注射,有的同学习惯于右手进针,右手推药,与书本上的左手推药有差别,但只要对病人安全,没有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教师都应该给以肯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可以根据以前的经典护理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头脑风暴”互相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加以总结,最后得出准确的答案,当有出入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一个思想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形成初期是很容易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的,因此在这时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纠正,学生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真正工作中很难纠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目前我国的医疗教育还处在改革的初期,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有更多的学者与教师,也意识到了对护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背景问题等,因此,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以及国家卫生部的导引下,较快制定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育评价标准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一标准的建立,对于促进我国的医学教育有序化、全球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新的教育体制下能有效地提高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孙艳琴 单位:吉林职工医科大学 吉林卫生学校

篇11: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摘要:科学素养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中学化学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兴趣;教育功能;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化学实验能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学科教学的独特作用决定了开展化学实验改革的必要性,教师应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重视化学实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人们对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发现实验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智能发展,而且在推进学生情感和意志升华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形成服务社会的情感、意志和性格。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将情感因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体把握了实验的难度和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后,将一切不利因素隐化后再傳输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另外,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包括科学的`态度和对待科学的态度。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理论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过程中情意品质的养成

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意品质。那如何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情意品质呢?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的发生应具备哪些条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量变可以引起质变,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引起质变。

(2)借助化学发展史料和化学史实,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的实验中,我们可以介绍侯德榜的爱国事迹和为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的贡献。

(3)通过STS(科学、技术、社会)和化学知识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注重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等一系列情意品质。

(4)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分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难度适中的化学实验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挫折教育,使学生养成坚毅的科学意志。

三、加深实验过程中的美育教育

化学实验中的美育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情意品质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发现、鉴赏和表现化学美的能力。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的教育,潜移默化中熏陶美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愉悦学生的精神。美育教育是一项艺术性的教育活动,使化学教学在内容、形式上都充满美感。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某些鲜明的现象,像发热、发光、发声、沉淀的生成、气体的逸出、颜色的骤变等。这些实验现象通常都是瞬息多变、色彩鲜明、感官刺激很明显,这种丰富多彩的变化在揭示自然界科学变化规律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直观的科学美和化学变化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液体、固体废弃物,虽然我们很早就提“三废”的处理,但教师和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薄弱的,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仍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一环。对于像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气体,往往可能污染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可以通过探究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余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加入相应的试剂做化学处理,最终减少和消除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正确和规范的取用药品,最大限度的减少药品的浪费,也是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就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重点环境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积极的投身环境保护,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知识,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最终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如何发挥中学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J].数理化研究,2009,(7):53.

[2]田晓梅,陈经涛,周青.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培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 :76-78.

[3]王景林,吴良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多层次功能的再认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3):43.

[4]蒋小飞.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教学与管理,2011,1,(20):147.

[5]杨周芬.谈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美育[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1):16-17.

[6]于春华.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遵循的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5):77.

医学信息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医学护士毕业论文范文

医学护理论文选题技巧

医学论文评语

如何写预防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综述范文

医学专业论文

关于医学论文范文

医学论文的范文

基础护理教学论文年制

医学护理专业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论文
《医学护理专业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医学护理专业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论文(共11篇)】相关文章:

医学论文2023-04-23

本科中医临床专科毕业论文2024-01-15

临床实践与药学教育论文2022-12-18

模拟法庭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论文2023-11-18

心脏内科医学论文2023-10-31

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实习学生医护合作态度的论文2023-06-26

超声医学论文2022-04-29

关于中医的论文2023-10-03

护理教育WPBL教学法的应用论文2022-05-29

临床医学生对循证医学课程认知论文202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