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研究论文(锦集12篇)由网友“恋爱脑给姐爬”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研究论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研究论文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研究论文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加强网络化建设是图书馆的生命线。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网络化对各类图书馆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是校园网上运行的重要信息资源,在数据库建设中要避免重复建库和数据结构不标准的现象,保持图书馆信息机构拥有丰富信息资源的优势。同时,加强对网络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要把图书馆的网络建设纳入校园网建设规划和预算之中。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图书信息机构的现状,全国图书馆进行国内外广泛联网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光盘将是使用最方便、信息量最大的一种文献载体,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引进和使用Internet是发展图书信息事业的快捷方式,也是电子信息不可缺少的资源和工具,为用户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信息时代,将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为用户服务的,“网络交换手”,要源源不断地向信息网络补充、更新信息。要能从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信息,图书信息机构迫切需要加强图书馆网络化人才的队伍建设,下大力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对图书馆员实施继续教育迫在眉睫。目前,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包括:
(1)学历结构不太理想。我国培养了许多图书馆专业人才,但目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还不是多,具有研究生、硕士学位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学历结构的不平衡,使有些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短缺,而一般性工作岗位上人员又过剩。由于学历较低,有的人员只能干一般性的工作,承担不了较复杂的技术工作。造成这种学历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会影响图书馆各项职能的发挥。
(2)专业机构比较单一。现在图书情报专业人员队伍中,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人较多,而其他专业毕业的人相对少些。虽然这些人员受过系统的图书馆专业教育,但对其他相关学科和专业知之甚少,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往往是一筹莫展。这说明图书馆界在交叉专业教育方面还做得不够。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需要图书馆专业人才,而且还需要计算机、外语、信息服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形成专业结构的多维化。
(3)职称结构不太合理。由于图书馆多年来地位低下,在职称评定上也曾受过不公平的待遇,致使初级职称人员积压过多,高级职称人员数量较少,高层次人才不足,而水平较高、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又很少,这就很难承担图书馆较复杂的`科研项目。由此可见,加强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迅速提高其自身素质,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需要,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对图书馆员进行继续教育的途径和措施主要包括:
(1)坚持以老带新,以少带多、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原则。目前,图书馆专业人员日益增多,在人员培养上,要充分发挥馆内老同志和业务骨干的作用,以老带新,搞好传、帮、带,以少带多,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2)走出去、请进来,因材施教,使馆员不断深造。为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提高馆员的个体素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其业务素质。图书馆在实施继续教育规划时,一定要把培养高层次人才放在首位。如对大学本科毕业生鼓励和支持他们报考在职研究生和双学位,要创造条件选拔优秀人员出国深造,使他们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骨干。此外,还要加强交叉学习。对图书馆情报专业的人员鼓励支持他们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对非图书馆专业人员要支持他们学习图书情报知识以及外语、计算机技术等。要聘请计算机网络技术专家来馆培训,使馆员掌握现代化技术,适应网络时代图书馆的需要。
(3)要对馆员进行新观念、新技术的教育。图书馆继续教育应立足于馆员知识能力的补充和提高。首先,要对馆员进行新观念的教育,包括:信息观念、市场观念等。其次要对馆员进行新技术的教育,使馆员迅速掌握这些新技术,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篇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公共关系论文
既然网络信息技术的给图书馆公共关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图书馆的传统的服务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图书馆有必要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提供全新的服务,提高自己公共关系的效能。具体策略如下:
2.1利用图书馆网站建立良好形象
塑造良好形象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目的,而图书馆的网站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建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工具。它的设计思路、设计风格、体现了图书馆的精神和文化,同时也向公众传达了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和价值。读者对于图书馆网站的评价很大程度影响着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意愿以及对其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图书馆网站不仅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重要媒介,而且也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是图书馆借以向当前和潜在读者乃至全世界推销自己的工具。
2.2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全面沟通
网络信息技术山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的方式,网络论坛、电子邮件、新闻公告与读者评论、FAQ、手机网络甚至在线不聊天室等多样的网络工具方便了图书馆与公众的沟通。网络交流具有互动性、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用户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来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并可以向图书馆提出要求、提供建议,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即时地得到读者的.反馈信息,从而有效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自身所需要改进的方面。图书馆可以根据视频的点击观看量实时地了解读者的兴趣需求,以便在今后的资源提供上做到有的放矢。像这样的服务方式,通过资源共享不仅提供了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和价值的充分发挥,而且广受公众的欢迎,赢得了赞许。
2.3通过网络方式提供全新服务
2.3.1读者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允许读者建立专属于自己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时事热点、问题疑惑等自主地收集图书、期刑及学术论文等。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设置,建立读者档案,向读者推荐相关的读物和最新的知识更新。类似于商业领域推销商品一样,不仅是读者自己去寻找所需的内容,图书馆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源“推给读者”。
2.3.2建立图书馆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除了我们熟悉的网络论坛(BBS)之外,还包括贴吧、在线聊天、个人空间等形式的网上交流空间。图书馆关键是要为读者提供一个环境,鼓励用户进行信息和思想的交流。网络社区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图书馆读者,还包括图书馆服务人员、图书馆行政人员、图书商等等。根据讨论的主题和兴趣的异同将网络社区设置不同的板块,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具有问题疑惑的读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提问寻求解决。
2.3.3提供图书馆网络咨询。
如今咨询行业发展迅速,而图书馆作为一个图书资源和知识的聚集地,理应成为行业咨询业务的重要场所。不同于商业咨询行业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推广、形象塑造等内容,图书馆开展的咨询业务主要面向的是一些专业知识的参考咨询。当然,图书馆要做到真正的专业咨询,不仅要完善自己的数字资源,有些时候还需健全自身的专家系统,这样才能提高咨询的效率和质量。
2.3.4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FTP资源的建立如今已成为各个图书馆资源服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户可以通过FTP查并下载图书馆提供的丰富的数字资源,如学术论文、各种软件、公用文档、电影和音乐等。图书馆还可以开辟PtoP的资源共享方式,用户不仅下载享受图书馆因有的资源,也可以参与到图书馆的服务当中。经过注册认证的用户可以上传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还可以极大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性、积极性、接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服务方式真正实现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互动的交流和资源共建共享。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要做好其中监管的角色,完善共享的机制,避免一些诸如版权方面的纠纷问题。
3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需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服务理念、丰富自己的服务方式,才能更好地服务公众,获得公众的信任和青睐,从而提高自己的效益。
作者:贾鸿雁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
篇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公共关系论文
1.1公共关系变得更必要
互联网的出现,由于它具备的巨大的优势,短时间内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通。尤其是在中国,近些年网民数量急速攀升,计算机、互联网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企事业单位中的普及率也大大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逐渐向网络转移。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资源管理等发生的变化,公众需求的改变,使得图书馆需要更多地借助网络来开展公共关系显得更紧迫,更有必要。
1.2公共关系变得更主动
图书馆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本身的思想及所采用的策略方法决定了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普遍应用,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迅速性等特点,从而使图书馆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变得更加主动自由。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主动性就大大地加强了,图收馆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网络论坛、电子公告等工具发布信息,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性,图书馆可以“为所欲为”按照自己的想法,计划与公众交流信息、影响公众。1.3公共关系变得更高效网络具有传统的传播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使得图书馆公共关系活动更加高效。从传播范围来看,近些年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网络等的普通使得图书馆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极大地提高传播半径,扩大影响面。从传播时间上来看,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全时地发布信息,打破了诸如广播、电视等时长、时段的限制。而且,信息的及时更新或重要信息长时间的关注,可以使信息更具连续性、突出性。从传播方式来看,这里体现的不仅仅是从传播媒介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图书馆与目标公众的互性的增强。总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播方式、内容更丰富、更具体、图书馆公共关系的效有显著提高。
篇4: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素质构成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素质构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已成为我国咨询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条件下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是一项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高智力服务工作,提高参考咨询馆员的.素质也已提上日程.以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各种信息搜索技术为依托的咨询,对参考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 者:张玲 ZHANG Ling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农业网络信息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NETWORK INFORM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G251.6 关键词:图书馆 参考咨询工作 馆员素质 网络环境篇5: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文中主要论述了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构成及其组织管理方法等.
作 者:毛淑杰 作者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图书馆,吉林,桦甸,13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 年,卷(期): “”(6) 分类号:N1 关键词:网络化图书馆 信息资源 建设篇6: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工作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工作
文章论述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影响,探讨了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图书馆读者工作对策.
作 者:于向前 作者单位:大连水产学院,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23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 “”(7) 分类号:G252 关键词:网络环境 图书馆 读者工作篇7: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定位综述论文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定位综述论文
(论文关健词)网络环境参考咨询信息资源图书馆
〔论文摘要〕论述信息资源网络化给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以及在这种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有重祈定位、不断创祈,才能在网络化大潮中立于不效之地。
参考咨询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主要职能,其目的是以各种方式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标志之一,网络环境的形成既给参考咨询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同时也使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面临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如何定位则是目前堕需解决的问题。
1信息资源网络化给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带来的挑战
信息源是咨询馆员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卓有成效的参考咨询服务必须依赖于丰富的信息源。现代参考咨询服务不再象传统的参考咨询那样主要以馆藏文献资源为基础,而是突破了“馆藏”的概念,转向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在内的全球性“虚拟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为基础。
1.1网络环境下用户行为的变化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信息化革命浪潮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国际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多样的信息服务实现同全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结。在我国四大互联网络的开通,以及各省市兴起的网络热标志着我国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占优势地位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ds已开始启动,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已投人使用,目前已有200多个高校图书馆和Cernet联网,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网信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和使用者,已汇人网络建设的大潮,因特网信息服务已成牵动当今信息产业整体发展的“龙头”。特别是网上信息资源和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多种信息服务的迅速增长与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所形成的良性循环,使得网络用户急剧增多;同时也使得网上信息垃圾泛滥;再加上国内数据库偏少;图书馆检索手段落后,因此用户需求发生变化。具体而言,用户将会向图书馆提出以下要求:(1)图书馆数据库网络化,能提供各种最新信息及回溯性资料;(2)不受时间限制,可随时得到所需资料;(3)对于各种信息需求,图书馆都能给予快速便捷的回答;(4)用户通过终端得到的是经过图书馆鉴别、选择和加工的有价值的信息;(5)用户获取的信息最好是免费的。图书馆用户及其知识信息需求结构的变化,将决定现代图书馆的知识信息服务内容、模式与管理机制。这种信息资源网络化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用户的思维方式、信息摄取方式和信息摄取手段。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使信息的传播在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信息资源成为所有网上用户都能平等使用的资源,地域、时间上的差异被极大地缩小了。
1.2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的变革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源的类型和载体不再只囿于纸质书本式文献、视听资料和缩微资料,参考信息源在因特网上出现了网络版,许多传统和现代的参考信息源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牛津大辞典》等已进人因特网。网络环境下的参考信息源比传统的参考工具书更趋于多样化.凡是可向用户提供参考资料的各种信息源均可涵盖在内,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可供咨询的信息源。参考咨询手段也发生了变革,打破了以往以手工检索为主的格局,而更多地利用网络信息检索技术获取信息。其优势在于高速的.信息处理能力、严密的逻辑和灵活的检索方式。网络环境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信息获取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咨询用户更愿意选择网络作为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渠道,网络环境明显对那些掌握网络技术的咨询用户有利。另外,网络环境对咨询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以往的知识结构必须改变。否则,咨询馆员便无法适应并融人新的网络环境之中。在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的类型虽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但服务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革,过去咨询馆员主要靠参考工具书来满足用户的专门信息需求,而在网络环境下,咨询馆员将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检索技术更全面地回答用户的事实性咨询问题。帮助用户建立自己的信息资源库,为用户上网提供咨询,协助用户建立自己的网页等。
2参考咨询工作的孟新定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电子网络远程教育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虚拟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图书馆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节点。虚拟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直接引发了传统图书馆的重新定向。传统图书馆欲在网络环境中生存并得到发展,必须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管理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不再重视对信息载体的获得,而是注重对信息的有效吸收。为适应这种变化,图书馆不能只局限于向用户提供本馆文献,而应提供包括网络信息在内的所有可得信息。因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对象不再是传统的文献,而是包括传统文献、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在内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不仅包括人藏文献信息,也应包括对光盘信息、网上信息的组织、导航和租用,以及对图书馆所藏纸介质文献的数字化。总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应深化、扩展为信息资源建设。新的信息交流方式―网络信息交流的出现,是社会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最新科技信息和其他人类生产的知识与信息。
2.1建立图书馆网络化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城
信息资源网络在结构上的无序性和空间上的无限延展性,为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图书馆信息服务和文献处理业务在网上的开展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借助网络平台,既可实现馆与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也可提高网上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可获性和可知性,还可完成线上采购和联机共享编目。这样,在各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之间便能构成既松散又统一的社会化网络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2.2开展网络信息导航
因特网上目前至少含有60f)个大型联网图书馆、400个联网的学术数据库、200多种网上杂志、900多种新闻媒体的网络版,总计约100多万个信息源。面对如此浩如烟海的信息不仅容易使某些用户陷人迷宫,也给信息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咨询馆员要成为因特网这个信息海洋上的导航员,应熟悉地了解并利用搜索工具为用户查找所需信息。目前因特网上的大部分信息服务都以web服务的方式提供,人们把这类工具称为“蜘蛛(币der)“。它们可以按照用户给出的关键词,为用户搜索符合条件的信息资源。咨询馆员的责任是教会用户使用蜘蛛类信息搜索工具,帮助用户对搜索结果进行判断,并对搜索工具进行评估,为用户推荐出真正快捷易用的工具,开发适合于大多数用户的网络导航系统,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搜集相关学科的信息网址,向不同用户推荐有用的网址,还可以对网上信息进行鉴别、过滤和评估等等。在国外,早已有了“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员”、“网络服务协调员”等称呼。
2.3积极投入网络信息营销
随着互联网用途的多样化扩张,世界各地图书馆纷纷上网为读者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并把抢占这一科技制高点视为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开展信息营销具有得天独厚的心理优势和吸引力。
图书馆要(1)适应定制化时代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读者服务。由于读者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具有相对稳定性,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具有确定性,且阅读兴趣千差万别,因而读者的信息消费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读者个性消费的流行与网络个性化营销方式的结合,预示着信息服务定制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可在网上开展特定选题服务、预定学术资料“剪”报服务、学术资料专指服务和学术资料咨询服务等。(2)充分发挥网络互动性优势,开展互动式信息营销。当读者提出信息需求时,图书馆应能做出即时反馈;允许读者选择其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可以修改其上面的内容。(3)遵循网络礼仪,实施软营销。可混淆广告、公关、促销、产品目录和销售的界限,提供大量的信息代替说服。(4)利用网络虚拟化特征,降低营销成本。网络虚拟化的直接影响是,可使“大图书馆变小,小图书馆变大。”INTEBNEF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完全可以从信息管理的各个程序与方面来武装一个图书馆,使图书馆不再受到规模大小的制约,从而确保图书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4开展网络信息用户教育和培训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是“无墙图书馆”,馆藏资源不再是物理实体而具有虚拟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网络将发展成为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协作系统。网上信息的组织方式、检索和获得方式,较之传统文献组织、检索和获得方式,具有更为复杂多样、技术含量高、对用户信息能力要求高等特点。目前,我国人口中文盲多,知识层次和信息能力低的人多,不会用计算机的人多,这是制约我国用户使用网上信息的最大障碍。因此参考馆员应开展用户教育,既要让用户了解本馆的实际馆藏,也要让他们到网上参观世界各地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方式,以便通过网络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由于部分用户对电子图书馆、电子出版物以及网上检索还很陌生,而Internet提供的Telnet,An;hie,Wale等服务功能专一,要求用户掌握一定的技术,因此必须根据需要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培训,从介绍网络墓本知识到主要检索工具的应用以及检索方式的选择等。今后图书馆要持续不断地开展网络用户培训,让用户具备强烈的信息愈识,图书情报专业的基本知识,良好的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的信息分析鉴别能力。
2.5加强咨询馆员队伍建设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对咨询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咨询馆员适应网络环境是图书馆顺利开展参考咨询工作的前提。对于咨询馆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检索技术。另外,图书馆也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经费用于咨询馆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6创造读者的信息需求
篇8: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使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如此之迅速,无疑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的各级图书馆都拥有数量不等的文献资源,地方文献作为独具特色的文献品牌,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参与竞争的坚强后盾和主力军,借助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的超时空组合能力,地方文献的影响比以前有了更大的拓展,地方文献资源的浓厚地方特色使它在网络环境中如鱼得水。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建设特色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赢得自己网络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网络环境及其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影响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是指对地方文献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开发和利用的工作。网络环境的形成,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对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网络环境下文献载体的数字化,加强了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者的信息意识。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是大IT时代。信息经济将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人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信息意识、数字意识的觉醒。这种意识反映在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上就是馆藏资源数字化。在进行地方文献采集时,不仅采集纸本文献,而且要采集电子文献、网络文献。文献载体的数字化,扩大了地方文献的采集途径,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形式。
其次,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为图书馆工作者树立了合作意识,推动了地方文献数字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地方文献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有限的地方文献资源,分布在地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方志馆和地方信息中心等单位。网络环境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各单位的特藏文献独家占有的问题,促进了特色文献的上网,加强了各地图书馆的交流和合作,进而克服了各个图书馆孤立、封闭的状态。网络环境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搭建了新的平台。
第三,网络环境为图书馆工作者提供了创新服务意识。以往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主要有到馆服务、信函服务、电话服务等。由于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也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这促使地方文献工作者在进行信息咨询时,学习新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并大胆采用新手段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1.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的构成与特点
从物理分布看,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馆的现实馆藏;二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虚拟馆藏),而且,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有以下5个特点: (1)从载体形式看,文献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2)从文献的构成比例看,电子文献所占的比例在逐步增加;(3)从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看,不仅有本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还有网络上的文献信息资源;(4)从文献的利用率看,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5)从文献的信息服务功能看,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文献,服务功能更强、效率更高。
2.网络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综观我国网络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主要从以下几大方面进行。
(1)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中,地方文献的采集、收藏在地方文献工作中也将处于首要地位。在地方文献的收集中,网络带来的不仅是征集空间的扩大和征集手段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从被动到主动的实质性变化。在征集方式上,从以往的上门征集、电话、书信征集扩展到网上征集。网上征集包括:(1)通过网络了解征集信息、宣传征集政策,建立网上征集渠道。如可在本馆网页设立“征集”栏目,包括“征集通告”、“征集动态”、“赠书目录”等内容。这样可与赠书者建立即时互动的联系,及时沟通征集情况,还可广泛宣传赠书者的德行,吸引更多人支持这项工作;(2)通过网上检索,直接下载所需信息,或加工后收入数据库,或通过分类等处理后链接到网页上。
(2)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
a建立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要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著述形式、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以相应的电子记录组织成联机目录数据库,在本馆主页上免费提供给网络用户使用,使互联网用户对各图书馆的馆藏地方文献信息得以知晓。这是实现馆际互借、促进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第一步。
b建立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文献不仅以书籍形式出现,而且更多的是发表于各种各样的报刊上,散见于各种会议文件之中,甚至出现在各式商业宣传品里,地方文献和其他文献一样,力求以更快的速度和醒目的方式向社会传播。因此,除了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外,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中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地方文献,在不出现或解决了著作权问题的前提下,转化为数字化的可检索的数据,建成具有本馆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传输上因特网,以深入、广泛地反映馆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为网络用户直接提供所需的全文信息。
c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非书资料数字化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新技术,通过对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媒体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编辑、压缩等技术处理,把馆藏地方文献中的各种声像资料转换成电脑可识别的数字化资料,储存在电脑网络服务器上,实现录音、录像资料的网上视听阅览,建成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数字图书馆点曲台,他们利用数字化技术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歌舞等建成多媒体数据库提供上网,读者无须直接到图书馆就能使用这部分文献资料。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既方便了用户,也有利于对非书资料类型的地方文献的保护,解决了长期以来这部分资料的使用与保管的矛盾。
(3)Inter上地方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加工
随着Inter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普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建立与Inter联接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的全面实施和推广,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互联网上反映地方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不断涌现,成为网络信息资源中独具特色的信息源,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发对象。根据我国图书馆现有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条件,对网络地方信息资源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网络信息组织,建立地方信息资源导航库。(2)筛选网上地方文献,建立网络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如深圳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重点学科建设方向以及经济特区发展的需要,利用Inter上的地方文献资源,建立了特区大事记、特区法律法规、特区二十年专辑等专题数据库,以Web浏览形式供读者使用,受到学校师生和“中心”研究人员的好评。
3.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在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泛收集整理地方文献的目的就是要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由于网络环境使地方文献收集整理的每个环节都深深地打上了电子时代的烙印,这就为地方文献的再次上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在图书馆网站上推出地方文献网页,将提炼过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向广大网民开放,并开展主题信息查询、地方专题汇编、地方文献研究等特色服务,使地方文献在网络环境中产生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佛山市图书馆根据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制作了“佛山古镇文化”、“佛山陶瓷”、“佛山电器”等专题数据库,它们的建成,为广大用户了解和认识佛山提供了全面的信息。
三、网络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读者工作
1 地方文献的读者类型
图书馆的读者类型分两类,即直接用户和间接用户两种。直接要求图书馆对其进行服务的用户,叫直接用户。未对图书馆提出具体的信息需求,而是由图书馆根据社会信息需求的热点,预测其可能成为图书馆某类信息使用者的用户叫间接用户。地方文献的间接服务用户集中在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直接用户有多种类型,主要有地方文化研究者,寻根问族者、旅游爱好者、市场调研者和普通读者等。
2 地方文献的读者工作形式
针对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进行不同方式的服务,是开展地方文献读者工作的一个原则。地方文献的读者工作常采用举办新书展览、专题书刊展览和新书推介等形式吸引读者。通过举办书评讲座、开文献检索课和网络导航等形式,培训读者和培养用户。通过对直接用户进行咨询检索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率。通过编制二、三次文献的服务,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
网络环境给地方文献的读者服务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通过开展网上咨询、网上阅读、网上新书推介等活动,宣传地方文献、利用地方文献,如开展网上的读者调查,搜集地方的热点话题进行二次文献的编纂;开展网上征书活动,拓宽地方文献的采集渠道;开设地方问题沙龙,吸引读者关心地方发展;开展网上地方文史问题的问答等活动,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意识。
网络的普及,使地方文献的信息用户数量和范围大大增加。网络终端直接深入家庭,使用户的检索更加方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深入。同时也为地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便利。
四、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工作的目标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图书馆业务工作。从信息的采集、加工到开发、利用,涉及到图书馆业务的各个方面。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应该加强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的锻炼,在整理地方文献、开发地方文献的同时,活跃地方文化的气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借助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以文献收藏带动文化研究,以文献开发促进文献的利用,把图书馆办成地方文献的收藏中心、地方文化的活动中心、地方信息的检索中心和乡土教育的培育中心。
总之,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同时网络环境又为其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条件。我们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形式、多途径、深层次的地方文献工作,才能使地方文献应有的价值充分体现,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 菁.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思考.四川图书馆学报,(6)
2.林 伟.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图书馆论坛,2002(6)
(梁 燕 广东省佛山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
〔出处〕 国家图书馆学刊 第1期
篇9: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刍议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刍议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提供主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如何开展和深化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当今图书情报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文章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念并对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探讨.
作 者:徐晶 作者单位:尚志市图书馆,黑龙江,尚志,1506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网络环境 图书馆 信息资源 个性化信息服务篇10: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探讨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探讨
国际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图书馆也不例外,网络对传统的采访工作带来巨大冲击.本文对图书馆采访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特点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 者:赵文斌 Zhao Wen-bin 作者单位:西安陆军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710108 刊 名:丝绸之路 英文刊名:SILK ROAD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258.6 关键词:网络环境 文献采访 图书馆篇1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就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影响,阐述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开展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及读者服务等工作.参考文献2.
作 者:梁燕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 刊 名:国家图书馆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年,卷(期): 14(1) 分类号: 关键词:网络环境 图书馆 地方文献工作篇1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讨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讨
网络环境与网络资源的产生,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工作.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概述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含义和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意义,重点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措施.
作 者:任爽 作者单位:铁岭市少儿图书馆,辽宁,铁岭,112000 刊 名:江西图书馆学刊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JIANGXI 年,卷(期):2009 39(4) 分类号:G252.6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 信息服务 个性化服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研究论文(锦集12篇)】相关文章:
网络环境下图书储藏模式的转变2024-01-15
美国科技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及启示2024-03-14
校图书馆网站之议的论文2023-11-14
Web2.0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用户体验改进论文2023-05-15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社会化服务路径的论文2023-01-16
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构建研究论文2022-05-08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论教师幸福感的提升论文2023-05-14
未来学校管理系统如何构建论文2022-07-27
试析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2022-04-29
管理系统中互联网电视论文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