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与研究论文(推荐3篇)由网友“g84375562”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与研究论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与研究论文
壬跃胜 张蒲生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 0300)
摘要:本文就职业教育的目标,提出了三阶段分屡递进的教学方法,3600缋效考核方法,旨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 分层递进 靖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ll(a)-0129_02
尽管职业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不断地对职业和职业劳动产生动态影响,所以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不断的研究、探讨和创新。本文就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结合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1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的认知规律
首先,现代认知心理学揭示,人的认知结构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认知结构。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注意营造创新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认知风格。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再者,生理、心理学理论认为:青少年时期是大脑迅速发展和成熟的时期。职业教育的学生有好奇、好胜、好新、好学的心理特点,是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有利条件。
最后,“数据库应用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优势。
2将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宏观上,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遵循分层递进的教学思想。
根据技能的难易程度,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并进行序化:示范项目学习一自选项目实训一企业项目实习。在教学设计上,安排三个教学阶段与之相对应,如图l所示。
在第一阶段,通过示范项目(目标)的展示,导入课题,设疑激趣。教师通过分组讨论、演示与训练、成果交流等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质疑自学、反复训练等途径,来达到第一阶段的目标:掌握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技能。
在第二阶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矫正评价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化模仿和自主评价,教师精讲导学,学生分层练习,最后通过一个自选项目的实训,来达到此阶段的目标:数据库开发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在第三阶段,一般安排在长假期或顶岗实习学期进行,由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组成,学习场所也从学校延伸到企业。通过企业工程师对目标进行深化和延伸,使学生进行上岗前的岗位适应性训练。
微观上,也是按照分层递进的教学思想开展教学工作。
无论是备课、讲课,还是作业、辅导,甚至于成绩评定、教研活动等,也要遵循分层递进的教学思想,即是:分层施教、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分层评价。
2.1分层施教
实质上这是为了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其基本操作方式是减少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尽可能采取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的`形式,以便创造机会对不同层次不同小组进行分层施教。
总之,分层施教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从教学目标中低层目标人手,逐层递进小步快走。分层施教中让学生异步发展,教学过程分合有致,动静结合,分层引导,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各层次各类型
图1三阶段递进的教学安排
学生获取不同程度发展,体现“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练为主线,法为主本,馈为手段”的教学思想。
2.2分层训练
在检测教学目标时,事先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习题、训练题、实训项目,并覆盖不同的广度、深度、难度,以便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
2.3分层辅导
尽量减少传统的大集体的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根据不同的分组、不同的同学、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训练进行不同的辅导。分层辅导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力所能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二是保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探索。
2.4分层评价
教学评价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是否达到分层教学目标规定要求,而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对学生学业不良的预防与克服而言,反馈尤为必要。及时反馈有利于针对存在问题及调整教学策略,另一方面,由于分层目标能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因而学生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已的学习结果,给予必要的及时评价,具有加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但是,经常及时性反馈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来实现。尤其需注意两点:一是形成性评价目的是了解学生达到各项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不是对学生分等,二是保证形成性评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时候进行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提问、观察、课堂练习、课外训练、测验等形式。在评价分类要求上A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并肯定他们点滴进步,促使其走向成功,消除自卑,获得成功体验l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揭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促使其不甘落后,积极向C层递进'C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获得自主发展,能力能有所提高。
3在能力递进的全过程,实施360。的绩效考核
课程绩效考核采取360。全方位的考核办法,考核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如表1所示。
3.1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
既重视项目结果的正确性、完整性、实用性,又重视项目工作过程表现和项目操作的规范,重视过程性考核。
3.2技术知识测验和实践技能测评结合
既有课程的成绩单,也有项目工作完成质量、个人素质和合作能力等的评价表。
3.3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评价相结合,建立校企联合管理、评价与考核的机制。校内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以实践操作考核、项目学习报告、项目实训报告、演示演讲、答辩、面试、笔试等方式进行校内考核。校外顶岗实习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报告、项目实习报告,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指导教师进行全面的企业标准考核,使学生得到开放性的市场评价。
4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与其它教育方法的融合
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它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相兼容的,虽然它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但也需要其它教育方法的补充和扩展。以下是我院在数据库应用技术这门课程中所整合的几种教学方法。
4.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以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示范项目“学生管理系统”贯穿教学全过程,宏观上采取“项目导向”,微观上则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学的过程就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4.2 教、学、做、总结一体化
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观摩思考边动手实践;教师边辅导边纠正学生的偏差,学生边做边反馈边总结,达到“教、学、做、总结一体化”。
4.3小组讨论、分工合作
教师拟定一个个的子项目(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方案,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经教师确定后进行实施。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根据情况分工协作完成。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调整,这样,职业教育思想才能不断得到创新、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教育思想的创新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于宗水,关于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3]张蒲生.数据库应用技术,精品课程网站[Z].2008.
[4]肖桂棠.互动递进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N].2006.
[5]丁玉祥,符合素质教育的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N]..
篇2:分层分组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方法运用的论文
分层分组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方法运用的论文
一、分层分组教学的内涵
分层分组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本身不同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其他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而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分析,分成能力、人格相适宜的学习小组,并针对每个小组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给学生以更大、更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分层分组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全面了解学生能力,划分层次,建立小组
分层分组教学的重要基础是用科学的方法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并从每个层次中抽取学生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学习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在划分层次之间,教师应当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能力测验,然后根据能力测验的成绩,并结合学生的以往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要求成绩优异,能够熟练的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较好的完成测验和作业,能够对书中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能够解答B、C层次学生的疑问;B层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能较好的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能够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提问;C层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能够了解课本知识,完成作业。将学生划分好层次之后,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把握,从每个层次中抽取两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要注意的是,在组建学习小组时还要考略学生的其他特性,例如将每个小组都要有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调动学习热情,要有一名有责任心的学生负责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二)分层设置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给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同的学习目标,为顾忌能力较高学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学目标的难度一般属于中等偏上。能力高的学生比较容易完成任务,之后,由于缺乏教师引导,很难再主动的、深入的学习课本知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能力差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难度较大,难以体会到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乐趣,长此以往逐渐失去学习地理的乐趣。分层分组教学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把教材知识分成连贯的、有梯度的教学目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深入发展,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逐渐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较好的平衡学生两极分化的难题。例如在“中国自然环境”一章的教学当中可以对教学目标作出这样的分层:A层的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地势的特点及分界线,了解我国主要的山脉,能够用使用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从地势、海拔等方面去认识和表述地形,并分析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形象;B层的学生只需了解我国地势特点,了解两图的使用;C层的学生只需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和分界线。在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时,教师要对每层次的教学进行详细的解释,并且教学目标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性。当然,分层教学是灵活的,学生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学习目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学习,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三)分层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完成
分层布置作业是分层分组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对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要求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对比答案,对存在异议的题目进行讨论交流,探寻正确答案。对于小组成员没有掌握的地方,成员之间先相互讲解疑难点,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由课代表上报给教师,由教师在课堂上统一的讲解。这样的机制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详细、全面的解决问题。作业要具有层次性和探索性,例如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章中,A层学生的作业时设计合理的运输方式或者旅游路线;B层学生的作业时总结我国农业、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和特点;C层学生的作业时总结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在地区上的分布特点。这三个作业的难度层层递进,且C层、B层作业是完成A层作业的基础,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层层挖掘课本知识,使学生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分层分组教学模式,使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统筹兼顾,即尊重学生的差异,维护学生的自尊,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发展空间,使学生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帮助而共同进步发展,极大的提高的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
篇3:鉴赏模式在独立学院史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鉴赏模式在独立学院史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在独立学院美术史论课存在着多门课程,比如美术史性质的课程像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史等课程一般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像艺术概论和美学原理等课程相对来说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而这两类课程的教学目前采用的方式是一致的,即理论讲授。这种方式学生是否接受和接受多少,通过简单的考试即便得知。在史论课程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作弊或者死记硬背的现象,可知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形成了考试不自信现象。而导致学生对美术史无法真正的吸收和运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将具体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
一、现状问题分析
1.考试心理的主导性作用,大学生从小学开始经历了十几年的考试,考试模式是现代大学生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上课是为了最终的考试,无论是认真的同学还是不认真的同学,对于大学课程并不理解,而是按照初中、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它,有的同学从一上课开始就带一个笔记本,从头记到尾,唯恐考试不及格,而教师讲授了什么内容他无从知晓,只是忙着记笔记。而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及格了便万事大吉,因此上课很少听讲,故而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而真正的听讲和消化吸收老师所提到的内容的学生是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并不是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的问题,而是考试模式先入为主导致了这种种现象的出现。
2.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问题,对于美术史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文科类教学的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课本为辅助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在早期的大学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现有的条件下却存在这种种的弊端,在这其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经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25分钟左右,但是一般的情况一堂课的时间是50分钟,而史论类专业文化课的课时安排是两节课连上,也就是100分钟,而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便经常会出现上课瞌睡、聊天或者玩手机等现象,没有真正的融入课堂。课堂也没有办法活跃起来。
3.讲授知识的问题,美术史课程是按照时间或者国家顺序进行讲解的,因此会涉及到众多的文化知识,比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是单纯的给学生讲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这样的艺术家,课程就会简单很多,但是考虑到文化背景,我们就会讲授关于意大利的地理位置,意大利的产业模式,个人的作用等问题,对于一个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理解一个艺术家可能很容易,但是加入了文化的理论讲解之后,便觉得课程过于复杂,而失去了兴趣。因此教授知识的内容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能针对所有的学生千篇 一律的采用一种教学内容。
4.教师的结构问题,独立学院大都成立不到十年的时间,因此引进的教师多为青年教师或者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其教学经验不足,或者自身讲授的课程并没有很透彻的理解和感悟,亦或者自身所学习的专业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并没有用的到,而所讲授的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领域,这就导致了教师对于课程的总体把握的难度较大,为防止出现教学上的差错问题,教师便采用保守式教学模式,即填鸭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不自信的体现,也是教师把握课堂能力比较弱的体现。
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研究:
关于“鉴赏模式”的教学方法存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在教学内容上简化文化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艺术作品的讲解上,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数美术史性质的教科书并没有对艺术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只是列举出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这也是多数教师不愿意改变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无从下手讲解如此大批量的艺术作品,因此鉴赏模式必须建立在教师欣赏能力在一定水平上,有自身主观的.认识和分析能力,要不然从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鉴赏式教学模式,教师很难掌控。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冲击最大的是教师本身。如果采用鉴赏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与此门课程相关的内容进行大量的阅读,并逐渐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外来的阅读转变成自身内在的一种知识。
其次是抓住学生的考试心理,我们想通过某一学期或者某一年的教学改变学生十几年的考试心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要运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确实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以往美术史的考试在试题的内容和试题的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试题的类型上主要有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问答和论述,这种类型的题目是填鸭式教学的一种延伸,学生只有记忆和背诵方能考的好的成绩,而背诵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背诵的抵触心理,二是即使当时背诵过关了,考试结束后会很快的忘记。因此要想改变教学模式,先从改变考试模式开始,在试题的题型上要以鉴赏为主体,同时要挖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本身的思考能力在教学中逐渐的扼杀掉了,学生被提及问题时经常会用“我不知道”来代替自身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权利,“我不知道”是学生的一种敷衍,也是一种惯性。我们通过此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这种不思考的习惯。考试题型以鉴赏式为主,在内容上将以往的某些时代或者某些国家的特点压缩或者尽量不出,而真正的内容在艺术作品的鉴赏上。
在教学形式上,鉴赏模式的教学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采用课堂式鉴赏,即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来表达他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在此提及一点,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认为有标准答案的存在,所以当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以为自己不知道标准答案而放弃回答,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艺术不同于数学这样的课程,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门课程,亦或者艺术家本人都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在鉴赏者这里给发现出来了。故而讨论式教学在西方各大院校有上百年的时间,这种方式在于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且是十分自由的课堂气氛中。当然课堂中的鉴赏只是对着幻灯片这种模拟的图片进行的讨论。美术史的教学中我们无法在现有的条件下达到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手段。如果现有的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最好采用现场型教学。如在北京的同学可以经常去故宫博物院,在上海的同学可以经常去上海博物馆,或者由学校组织学生外出考察,如研究中国美术史,必然会研究到佛教艺术,中国现存众多的寺院、石窟都可以成为学生鉴赏的标本,而且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震撼力,这是通过幻灯片教学无法体会到的,而且也改变了学生对待美术史学习的态度,在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相对来说活跃很多,同时也没有课堂上的拘谨感,学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待艺术史的兴趣。
三、配套制度的跟进
在独立学院中一直保持着中国考试制度的弊端,即考试分数决定学习的好坏,因此在考试与平时出勤的比例上,一直是考试占绝对的优势,这便导致了课堂纪律的涣散,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只有颠倒过来,平时出勤占绝对优势,考试只占很少的比例,让学生自我感觉考试并不是整个课程学习的评价,目前有的独立学院已经实行改革,如把考试和平时出勤的比例拉成7:3,笔者觉得力度不够,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比例必须加大。
外出写生的经费问题,独立学院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国家的配套经费,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独立学院的学生无法外出,或者无法外出到很远的地方进行实地的考察。比如一尊佛像,如果在教室通过幻灯片去看,学生最有可能把它堪称一个平面的艺术,无法真正的体会或者感受佛像所具有的精神震撼力,因而学生也无从讨论,当你在现场观看了几十米高达的佛像,它实际采用的哪种雕塑手法,高度和形式之间如何形成一种内在的联系,他在信仰者中如何起到精神的力量,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因此现场性是学习艺术最好的启发老师。因此学校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相应的支持。
教师进修制度的跟进,独立学院的教师相对来说比较的年轻,在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相对来说比较的缺乏,这就要求实行青年教师的进修制度,有的独立学院也实行相互的听课制度,但是独立学院的师资多来源于母体院校,知识结构、年龄的层次 和阅历相对来说十分的相似,无法真正取得实质性的经验。一个学校的学生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一个学校的教师更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他的影响远远的超出一个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力。因此一个学校要想有长远的发展计划,就必须为其教师源源不断的补充知识和经验,使其在教授内容和管理经验上不断的成熟。
四、美术史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作用
鉴赏模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史论课的看法,史论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要背诵、记忆为主体的课程,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美术类学生来说对此类课程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而鉴赏模式的教学或者考试,让学生放下了记忆与背诵的包袱,学会用眼光去审视艺术,形成自身的鉴赏体系和能力,它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一种素质能力的体现,这种改革不仅仅可以带动学生学习史论课的兴趣,同时也能调整现有的课堂纪律,使灌输式转变为主动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纪律,同时也能带动考试纪律的好转。我们不是要单纯的教授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并逐渐内化为一种能力,对艺术的判断能力,在这种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艺术理论也才能真正起到它具有的作用。
但是一种模式的改变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课堂上鉴赏,而是一种考验教师的知识含量、对课堂的综合把握能力,更是对学校资金投入的一种要求,因此对于所有的史论课而言要全面的改动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是否能够取得相应的结果也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对于一种新的模式必须经过试点实验之后,能够取得预期的结果之后,方能全面推广。
【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与研究论文(推荐3篇)】相关文章:
体育分层教学体操课教案2023-07-14
分层走班制教学试验方案2023-09-23
议论文层次展开的要义与练习2022-06-03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2023-11-18
优秀的小学数学说课稿2022-11-28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2022-10-18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2024-03-03
议论文练习范文2023-11-0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低效行为分析及解决策略2022-05-06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