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论文

时间:2022-05-07 12:44:06 体育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OBE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论文((共11篇))由网友“J的冷酷零下1度”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OBE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OBE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论文

篇1:OBE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论文

OBE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论文

摘要:OBE是一种以结果为本位、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学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实施以人才培养效果为基础的教学逆向设计,具有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性、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运用的灵活性、充分调动师生及行业人员积极性等优势。韶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和OBE教学模式有不相适应之处,可进行相应改革。具体改革内容包括:制定预期“学习产出”标准;设计适应“学习产出”标准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的“学习产出”标准、根据课程预期“学习产出”标准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等。

关键词:成果导向;学习产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高师院校中历史悠久的体育类专业之一,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某些方面不相适应。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引入OBE教学模式,可较大程度的提升专业办学内涵,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一、OBE概述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基于学习结果的教育)教育模式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由北美地区Spady等人首先提出[1]。20世纪80-90年代,OBE模式在美国教育界十分盛行,之后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该模式是一种以结果为本位,也是一种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结构模式[2]。该模式倡导“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关注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着重以学习产出为中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及选择和设计重要的教学资源[3]。该模式实施以人才培养效果为基础的教学逆向设计,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培养体系、确定教学活动及实施各种教学评估策略等步骤,改变教育评价的方式,使评价从传统的“强调学习方法”转变为“强调学习结果”,从注重“过程学习”到强调“结果目的”,从注重“进入门槛”到重视“出口标准”,从强调“教”到强调“学”,从注重“设计课程”到“检测结果”。一个完整的OBE教学模式,包括4个步骤,分别是:定义学习产出(Defining)、实现学习产出(Realizing)、评价学习产出(Assessing)、使用学习产出(Using)[4]。每个步骤都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产出”目标来开展,以确保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时就具备成功所必须的知识结构、能力组成和业务素质[2]。OBE模式着眼于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着重以学习产出为中心来对课程建设进行组织,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和对重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调配,在实施中具有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性、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运用的灵活性、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让学校找准在同类院校中合理定位的可比性,充分调动学生、教师与行业人员合作完成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学业结果评价的积极性等优势。如汕头大学将OBE模式引入该校工程教育专业中,对相关课程实行“逆向设计”,明确各门课程对实现预期学习产出目标的有效贡献,最终形成科学的匹配矩阵,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OBE模式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尤其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3,5]。

二、现有教学模式和OBE不相适应之处

就韶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而言,经过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为广东省体育教育战线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不断出现及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和规格的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也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套适合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习结果为导向、重视发展学生能力的OBE教学模式,也成为一种新的选择。通过实施OBE教学模式,以学生应当掌握的体育知识和能力、运动技能、体育教育和训练、裁判实践、竞赛组织等实践技能方面的学习结果为导向,确定学生需要如何学习,教师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适切性和有效性。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遵循传统的从要素、过程到结果的顺向设计逻辑。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教学环节中,存在一些与培养具有较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总目标不相适应、与OBE教育模式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标准模糊,专业预期“学习产出”标准匮乏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只是以定性的方式加以表述,如“培养具备体育教育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具有从事体育教学方面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种表述虽然没有错误,但是比较模糊笼统,难以客观评价和观测,且对学生的预期“学习产出”没有提及。

(二)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未能与预期“学习产出”标准相匹配

1.公共课程过多,专业集中度不高。OBE教育模式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这种要求使得课程体系中要侧重《教育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论》及各种运动技能课程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增强相应的实验、实践、实习环节,增加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目前的课程体系中,某些公共课程学时和学分偏多,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2.部分核心课程淡出或边缘化,学时分配不合理。例如,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体育概论》多年来未出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专业重要的平台(工具)课程,《体育教学论》学时数偏少,仅为30学时。这些情况会导致学生专业意识不强,专业基础相对薄弱。3.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失调。根据对国外某些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无论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还是其他相关课程,均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并且选修课占绝大比例,使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课程,获得差异性发展。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的学时数和学分数都远远高于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4.学分设置过多,课程门数太多。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为修读185学分、修完57门课程,使得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报告、复习、考试等工作。长此以往,不利于发展学生核心专业能力。5.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操作性不强。体育教育专业的许多课程、教学目标模糊笼统,不够清晰,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观测性。就教学目标而言,如将技能课的教学目标表述为“让学生初步掌握投篮技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蛙泳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骨骼肌的知识”等。这些表述虽然没有错误,但不够直观,不利于衡量目标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没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不能有效的发挥0BE教学模式要求的导向作用。

(三)复合型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

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要么是运动技术较高、运动能力强,但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相对偏低;要么是理论水平较好,但术科技能偏差、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不同类型的教师之间相互独立和游离,难以产生良好的整合效应,不能适应OBE模式对师资的要求,也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获取。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更多的是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的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等,没有有效利用信息化时代的CAI、视频教学、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新兴手段,更缺乏对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利用,教学手段较僵化和程序化,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机会不多,不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发挥和培养,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并具有较强体育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效果和效益。OBE教学模式是路径之一。

三、基于OBE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制定体育教育专业的预期

“学习产出”标准基于教师、学生、校友、用人单位等各方利益的协调,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学校定位,科学论证专业的使命及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与实施这些目标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专业层面细化的可观测的预期“学习产出”标准,包括运动技能、体适能、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裁判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产出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二)制定与“学习产出”标准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按照OBE模式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立足行业,面向社会,优化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降低总学分和必修课学分,精简课程门数,减少课堂学时,增加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和学时数,着重提高实践能力[2]。如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由传统的验证型实验教学发展为探索性、创新性实验教学。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作用,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学计划纳入学分,如参加各级体育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和策划体育比赛、组织和参加体育社团、服务社会、裁判实践等,均计算学分。打造多样化的素质拓展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设计适应体育教育专业

“学习产出”标准的课程体系以体育教育专业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逆向设计各门课程,明确各门课程对实现预期“学习产出”目标的有效贡献率,实现有机组合,整体培养。适当降低计算机、大学英语等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增加有较强实践效果的选修课的学时学分。构建有利于获得最优化的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效果的课程体系。

(四)明确主干课程、每个学时的“学习产出”标准

增强课程、课堂“学习产出”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观测性,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增强对OBE模式的适切性。例如,引入ABCD模式来表述课堂“学习产出”目标。其中,A代表Audience(主体),即“谁来做”,B代表Behavior(行为),即“做什么”,C代表Condition(条件),即“在什么情况和标准下做”,D代表Degree(程度),即“做到什么程度”。这4个方面有机组合,形成目标明确、可观测性强的“学习产出”目标。如前文所述的教学目标如果分别改为:“90%的学生在罚球区以规范的技术动作,1min内投进3个球”,或者“85%的学生以正确的技术动作,1min内游完25m”,或者“90%的学生能单独清晰地说出人体躯干核心肌肉群和四肢大肌肉群的名称和作用”,则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观测性、操作性和指向性,“学习产出”目标也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具有观测性。

(五)根据课程预期“学习产出”标准,优化教学策略

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只有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得以实现,专业的预期“学习产出”才有实现的基础。要确定课程层面的“学习产出”,特别是实现策略是核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习产出”类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要与时俱进地将传统的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比赛法与新兴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和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六)选用和培养符合OBE教育模式要求的教师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实施者。知识结构合理、兼具较好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运动技能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OBE教学体系的重要基础。对运动技能强但教学技能差或理论水平不高的教师,或理论能力强但教学能力或运动技能差的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在发挥其各自优势的同时,补齐“短板”,尽量成为“全能型”教师,这样就能更好地适应和符合OBE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七)选用适合OBE模式的评价方法

首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学技能、体育理论知识、裁判技能、运动竞赛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为评价目标,根据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其次,将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第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任课教师、学生自身、相关教师等。任课教师在评价中起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也发挥相关教师的辅助评价作用。最后,合理选择评价内容。除了以上提及的运动技能、教学技能等要素,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的进步和发展幅度等也应成为评价的内容之一。只有真正以评价为手段来体现学生能力的达成程度,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1)通过实施OBE教学模式,以学生应当掌握的体育知识和能力、运动技能、体育教育和训练、裁判实践、竞赛组织等实践技能方面的学习结果为导向,确定学生需要如何学习,教师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最终确定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适切性和有效性。(2)韶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专业预期“学习产出”标准匮乏、课程体系结构未能与预期“学习产出”标准相匹配、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操作性不强、复合型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等与OBE教学模式不相适应的地方。(3)OBE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须制定体育教育专业的预期“学习产出”标准,制定和“学习产出”标准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适应体育教育专业“学习产出”标准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以及每个学时的“学习产出”标准,根据课程预期“学习产出”标准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选用和培养符合OBE教育模式要求的教师以及选用适合OBE模式的评价方法。教师也要积极营造OBE模式实施的有利条件,尤其是树立学生能学习成功的信念并科学认识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成功方式[5]。

参考文献:

[1]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27-37.

[2]程超,刘诗琼,刘红岐,等.基于OBE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西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1):41-44.

[3]柏晶,谢幼如,李伟,等.“互联网+”时代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1):64-70.

[4]AcharyaC.Outcome-basededucation(OBE):Anewparadigmforlearning[J].CentreforDevelopmentofTeachingandLearn-ing,(3):7-9.

[5]刘荣,万丽丽,袁芳.OBE理论视角下高校课程学习评价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6(1):15-17.

篇2:中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论文

中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论文

一、中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体系三大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对比,可以使我们对中美两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全面了解,进而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培养目标对比

培养目标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作用,对整个人才培养系统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不断细化趋势。上世纪80年代,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师。90年代《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从属与教育学门类,并对体育教师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二)课程设置对比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化,中美课程设置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分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及课程学时四个方面。第一,课程分类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一般将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通常分散在这几类课程之中。美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大学核心课程、教育类课程及支撑辅助性课程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高度集中,教育专业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二,课程内容上。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科课程(即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运动实践课程)。

(三)实习体系对比

教学实习是学生走向讲台的第一步,起着查缺补漏、联系实际的重要作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对教育实习要求较为模糊,通常为“完成规定时间的中小学教师实习”,对实习过程的监督、指导等细节并未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规定。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度重视教育实习,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例:第4学年秋季学期开始不得少于100天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其中的'20天为兼职性质,在第4学年的秋学期内完成,在实习的第一周,必须完成连续4天的实习教学,其中2天在小学,2天在中学,其目熟悉该校的日常工作安排。在秋学期剩余各周里,实习学生必须每周完成一个工作日的实习教学,在该工作日内,实习生必须全程跟随指导老师,必须各完成时间跨度8周的小学实习和时间跨度8周的中学实习等[4]。对这些细节性的关注,体现了美国对教育实习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二、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优化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加强人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美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在于――人文性强,涵盖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众多方面。虽然我国已经认识到了人文社会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长期受到重“术科”轻“学科”观念的影响,人文类课程门数少且覆盖较窄,同时高校教师在进行授课或课程设置时,更重视的是体育技能的培养。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而不是专业体育运动员,课程设置上的偏差,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上不了“讲台”,也上不了“运动台”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要大力开设人文性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使学生全面发展。总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从加强人文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及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三大方面来优化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使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

篇3: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摘要:和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较晚,但是其在发展速度上却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而这种形势也为体育专业人才的带来了较大的社会需求。这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也使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如何培养一批兼具体育专业知识、市场营销管理等全面知识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成为了体育经济视野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体育经济影响下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体育经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经济在我国也开始蓬勃发展,并展现出惊人的速度,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的周期里,我国相关的体育事业和产业以及体育经济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20%。在体育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关于专业体育人才需求也随之加大,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人才,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则需要改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要以市场为导向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基于体育经济视域能够明确看出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人才的就业为出发点才是真正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被明确之后,才能在其指导下,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这种对市场倾向的迎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面比较广的社会体育人才,同时也必须要注重深化人才的专业知识,构建“T”字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对某一专业学科深入研究,这样也就能够逐渐让学生知识从广度向深度方向发展,这样更有助于培养一批具有深厚专业基础的研究性人才。其次,还必须要加大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应用技能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就是满足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才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则需要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应用能力培养。一方面需要强化学生的健身知识应用训练,同时也需要加大学生的体育训练及管理方式训练,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知识培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相关锻炼方式,以强化学生理论技能。并且还需要依照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以能够提高体育人才培养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最后,还要鼓励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根据相关的社会就业调查,大约有九成的社会企业是认可社会体育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这类国家认证的职业资格证明能够能够很好地帮助企业进行人才的初步筛选,也是人才能力综合能力的一种证明。所以在相关高校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中,要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这是在毕业生面临激励的市场竞争时所必然做出的选择,也是提高毕业生求职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很多企业在择人的时候不仅会考虑到这个人的理论知识怎样,而且更多地会偏重于此人相关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否达到岗位的要求,所以高校在鼓励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对其职业素质的一种培养鼓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要加强社会体育人才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这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也是职业素质中职业道德的主体部分。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设置了科学合理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就该着重解决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了,因为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则需要重视多层次课程的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课程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主次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将核心课程和相关的实践课程最为重点,然后围绕此开设多层次和多角度课程的学习,依此实现研究型、应用型和综合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学校也需要强化硬件设施成本投入,以能够为广大体育人才培养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和相关的中医医院进行合作,在推拿、针灸、按摩等诸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时间的机会,以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扩展。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和相关的医院和康复组织建立相关的合作协议,将其作为学生实践的重要基地,为学生在场地和师资方面提供帮助,带领学生进行现场教学、观摩体验等活动,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校内和校外资源的双重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人才的培训,对学生以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帮助。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社会体育人才评价体系,不但对学生具有一定影响,并且对于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关于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要注重以人为本,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需要提高对学生本人的重视,从而制定人性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基于这种评价体系,那么在学生成绩评估中则不单纯依照成绩确定,还需要加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应用技能考核,以有效改善之前以分数为尊的不合理评价机制。人性化评价机制则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评价体系的合理性问题,重视对教学治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创新的考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还有注重对因材施教思想的运用,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充分激发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体育经济发展下,对于教育部门及其工作者来讲,则需要深入分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一方面需要和我国的基本情况相结合,另一方面则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我国社会体育人才专业发展刚刚十多年,各个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相信在未来,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之下,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将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杨森英.贵阳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

[2]严德一.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趋势与培养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1(4):35-38.

[3]彭飞.体育经济视阈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中国商贸,(33):229-230.

[4]刘雪.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5]周海云,李燕,许凤莲等.体育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6):100-101.

[6]夏会国,侯晋龙.我国体育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预期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3):68-70.

篇4:高效化学课堂模式探微教育论文

高效化学课堂模式探微教育论文

随着新课程实施向纵深推进,“五严”规定深入人心,关注并研究课堂教学,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我校向名校发展的当务之急。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就高效化学课堂模式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高效化学课堂的校本解读

课堂是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以对话为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场所,课堂既是一个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生成智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天地。高效化学课堂便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校本化的实践模式。高效化学课堂模式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开启和丰富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灵性,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理想课堂。在这样的高效课堂中,教师必须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思维,使知识生成动态化,课堂驾驭灵活化。在这样的高效课堂中,学生不仅要能轻松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习得规律,还要能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发展智能。

基于上述理解,高效化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释疑、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宰,而是向学生为主体转变;课堂教学目标也不再是传统“双基”,而是向三维目标的整合转化;课堂教学内容也不仅仅唯教材是从,而是注重拓展延伸;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注重生生互动。因此,真正的高效化学课堂是引导中有争辩,思考中有疑问,探究中有发现的课堂。

二、高效化学课堂的校本特征

新课程理念强调变革原有的教学方式,着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构建平台,建立自主、合作、创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高效化学课堂应具备三个校本特征:

1.自主建构特征。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灌输书本化学知识,而是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能主动选择、加工和整合有关信息,每个学生都会以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破解、整合和消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2.开放合作特征。以“信息资源共享,个性优势互补”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在价值组合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组内成员的优势,达成取长补短,互相鼓励、互相竞争局面,这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小组合作模式使学生在和谐开放的环境中迸发思想的火花,大大超越预设,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的智能成长。

3.探究质疑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效化学课堂模式一般以问题为载体,以独立思考和合作研讨为手段,创设了一条类似科学研究的途径,诱导学生通过收集证据、分析现象、处理信息和知识体验等一系列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校本模式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质疑、层层思考是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牢固掌握知识,积极思维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看书,培养自学能力;诱导学生思考,培养思辩能力;关注知识的升华,培养理解能力;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因而高效化学课堂模式应具有如下四个过程:

1.自我初探过程,开启智能。在每堂新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先通读教学内容,找出重要知识点,再细读教学内容,了解主要知识,最后尝试预习作业,检验预习效果。目标明确,具有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2.合作交流过程,共生智能。针对课前预习情况,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和全班大合作交流等方式,对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发现和收获进行交流提高,达到共生智能的目的。

3.训练思维过程,发展智能。配合所学内容,教师课前精选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归纳性,层次性的典型试题,让所有学生能从训练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发展智能的目的。

4.总结评价过程,丰富智能。每堂课结束前先由学生自主总结学习内容,教师再根据情况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丰富学生智能。

四、高效化学课堂模式对师生的要求

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师生“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学生要能做到以下三点:①善思,即要具有探索意识,善于独立思考,具有良好思维习惯。②善议,即要善于与同学合作交流学习,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善问,即要有大胆提出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更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问题意识和大气、开放的心境。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主力军,是具体实施者。教师对化学教材把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指导能力等对高效课堂的生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具体要求为:①善于诱导学生解决问题。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追究问题罢了”。这是对他的卓越创造才能的最好解释。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进行设疑,引发学生已有观念和化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和心理悬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学生都知道金属能导电,根据金属能导电的原理诱导学生思考、分析酸、碱、盐溶液为什么也能导电?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的师生双方才能进入“谐振”状态。②善于激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高效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产生新的疑问,在学会思考和研究中发现新知。因而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鼓励学生质疑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做不仅帮助学生开拓了思路,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高效化学课堂模式就是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破除教师中心论,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动脑、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思辩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快速发展。

篇5:人才培养下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论文

人才培养下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论文

1研究方法

1.1访谈法

针对宁夏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进行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中从在的问题,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在基础教育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访谈记录.

1.2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宁夏基础体育教育体育教师结构能力的研究总结归纳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通过对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找出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能力需求相关的需求进行修改和提出建议.

1.3观察法

对宁夏中小学基础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具体的人才培养现状及执行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宁夏基础体育教学改革与体育教师能力结构分析

2.1.1体育教学思想观念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新课标下基础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要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的思想,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得到良好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是手段,指导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达到愉悦身心是目的,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从思想上有根本的转变认真深刻的理解新的课程标准.

2.1.2专业教学能力

新的基础教学改革强调体育教师要具备很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规范的体育技能,体育教学使实践性较强的认知过程,扎实的专业素质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教育课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障,从师技能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条件,在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规范的技能,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的教学能力.

2.1.3教育科学知识

体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的教学过程,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明确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的合理关系以及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恰当的处理好教师教育能力与体育教学特殊性的关系,掌握体育教师教学的专业从师技能,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体育教师教育学科知识.

2.1.4基础科学研究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课程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根据三级管理体制.体育教教师要认真思考钻研地方特色、教学条件环境资源,开发、整合、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组织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力.在从事基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善于总结、认真钻研体育教学诸要素的创新和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对体育教学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2.2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2.1体育教学思想观念;任然没有转变虽然“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已经确立,但相当一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内涵,他们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甚了解,竞技技能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没有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理解,对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缺乏钻研.作为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生应该全面的了解教学一线的基本现状和要求.

2.2.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

是为宁夏地区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师范类专业,对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得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而是笼统的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课程体系庞杂,专业化程度较低.教师的专业化其实是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而体育教师专业化也要求课程设置专业化.

2.2.2.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基本技术、技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体育运动技能,实践课程较少不能很好的掌握体育技能,体育技能是体育运动的基本,专项选修课程开设时间少,没有培养学生的特长技能,尤其是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基础课程学时数太少,学生没有掌握运动基本技能,体育学科知识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选修课的种类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2.2.2.2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支撑,体育教师的从师技能决定着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组织教学、整理、挖掘体育教学资源等方面设置课程所占比重太小.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很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实践活动较少,导致了他们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很差,无法很快适应基础教学,角色的转变也慢,与人合作的能力、自我认识能力与评价能力、写作、阅读及言语表达能力欠缺.这主要是因为学校轻实践,不注重教育实习.目前各国都是采用分散和集中,见习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宁夏各高校则只有第七或第八学期的一次集中实习时间只有10周左右,况且也不重视与实习学校的沟通和指导,实习效果不好学生没有很好的进入教学角色.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目前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基础体育教学

在教育观念上不统一.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只注重学生双基的学习和培养,缺乏新课标下对“健康第一”思想观念的理解.

3.1.2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基础体育教

育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不重视.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具备更加专业化有实践能力的人,而宁夏高等院校培养的体育教师在专业结构上没有针对性.体育教师缺乏实践能力教师教育能力.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基础体育教育在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的培养不一致.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教学实践能力等体育教师能力结构上没有很好的与基础体育教学衔接.

3.2建议

3.2.1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从教育

观念和教育思想上对新课标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进行思想转变,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重新认识,理解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涵.在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深刻思考通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使学身体和心理有效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把学生从事新课标下的基础体育教学的目标内涵作为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要素.

3.2.2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兴趣培养、个性的发展、主体的地位的发挥、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要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和感情对话,重视与学生的教师教学能力以及从师技能.因此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组织训练能力、基础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来适应新的新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培养新课标下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新课程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体育教师要努力钻研设置课程,认真教材的选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专业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合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要形成多学科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满足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教学的需要.

篇6: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

一、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提升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做法,借鉴西方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将教育类的课程单独列出,为今后可能从事体育教师的学生设置必修课程,并以该课程的成绩作为教师资格证的评定依据。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可以向强化教育类课程、拓宽体育教育课程、提升体育教育技能素质等方面转化。当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公共基础课程占课程总量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公共基础课则占到了30%左右。体育教育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比例较低且不够科学,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理论基础整体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所以,加大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显得非常有意义。调整的内容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学科与术科的比例等。改革的总体特征是通过压缩课程总学时的措施,降低必修课的比例,提升选修课的比例。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时,规范体育教育专业的限选课。通过加大与中小学的科研合作等,及时了解中小学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能力结构等,为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科学的课程设置依据。

二、重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提升大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实习,是进一步巩固与检验在校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的有效平台。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实习管理,加大对实习过程的控制,是保障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实践以见习、实习为主。这一模式在灵活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教育目标窄化、教育实习指导不充分、教育实习时间不能保证等问题。相关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大约为8周,教育实习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较少。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习的方式有定点集中教育实习、分散型教育实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实习等。不管是教师还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安排的时间不足而且过于集中。蜻蜓点水式的实习往往让刚刚熟悉体育教学的大学生无奈地结束回校,这也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无法进一步对所学的知识与实践进行教育检验。其次,教育基地的不稳定性也是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实践基地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同样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实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构建稳定、规范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基地,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之一。

三、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发展意识

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的理念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式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由传统的全能型体育教育内容向精细化、基础化、多样化发展,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体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高校的体育课堂也要从记忆教学向活动教学转变,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地提升他们对运动技能掌握的全面性与扎实性,充分利用4年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时间,保证每个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掌握3~5项可以从事体育教学的运动技能。在不断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保证体育教育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职前与职后培训,提升专业发展的连续性

为了有效地改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学校体育工作的现实差异,需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等工作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例如: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要从单一型转变为综合型的人才培养,让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机构上,加大对师范院校的重组,通过高校的教育学院等,做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前学习与职后培训工作。在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形成校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机构。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养成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大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人文意识、健康意识的培养,保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工作以后能够快速地适应体育教学训练等需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不仅关系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质量。优秀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是实现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教育实习的有效性,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等措施,全面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篇7: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广告学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30来年广告学随着广告业的迅猛发展而发展,并直接推进了广告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国有300多所大专院校陆续开办广告学专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为广告行业提供了有效的专业理论支撑,但这远远跟不上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要求,多层次、综合型广告人才匮乏日显突出。高校广告学专业重视理论忽视操作性,广告行业带动专业发展效果不明显,这都要求广告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要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所区别,明确广告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宽口径、创新性、长远性、多层次等。

一、广告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从对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的广告学专业进行了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毕业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的几点共性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综合应用能力较差。中国很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大多是被社会淘汰的专业转型到广告学上来的,学科背景与该专业联系不大,导致广告学基础不稳固、专业特色很难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二)广告专业教育重理论轻操作。侧重理论方面的梳理,能够有效的提炼理论知识,但缺乏创新的理论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应用到执行方面学生却往往找不到依据,缺乏处理实践中出现问题的灵活性。

(三)缺乏行业引领。广告行业引领的方式较为单一,深入不够。大多以大赛形式为主,周期较长,参加后为什么获奖不明确,不能够承上启下,学生很难从中得到提高。广告讲座衔接不够,因为时间限制以及针对大赛的较多。商业目的较强,缺乏稳定连续性,导致行业培养作用不明显、广告协会作用不明显,相关培训提高不大。

(四)师资队伍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项目的能力较差。二是教师实践性较差,大多是刚出校门,原来的学校就缺乏实践。三是复合型教师较少,中文出身较多,综合能力弱,看待问题较为片面。

(五)课程设置。忽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性较差。

二、广告学人才培养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

(一)人才培养定位明确,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利用原有学科的优势,结合行业长远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的,选择适合的生源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1.课堂讲授方式。沿用传统教学的规范性,调整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法,多方法使创意再现。掌握头脑风暴的方法,限定命题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多以汇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表达能力。多互动、注重传播性隐密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使教学内容有效的贯穿其中。

2.加强实践活动的深度。一是建立创新园可以容纳学生实习创业的广告公司。二是参加不同层次的广告大赛,赛后要跟踪,总结不足。三是找有规模的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培养综合能力。

3.多形式的活动。一是开展较高层次国内外最新的广告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的'眼界。二是开展前沿的广告讲座,可以以多形式的。三是有深度的辩论赛,要有较高的理论支撑来完成的,不能流于形式。四是参加不同形式的发布会,了解市场行情。

(三)广告行业多方面的引领。国内广告行业应发挥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使学界和业界保持及时的沟通与联系,使教学和业界需求不致脱节。组织的广告赛事要有针对性,重点突出。不同层次的赛事周期要有所不同。获奖点评要梳理,使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时既得到了锻炼,又能得到提高。

(四)师资队伍培训的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度不仅关乎学生切身的利益,同样关乎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教师在上岗前不仅需要通识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更需要眼界的开阔,才能增强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地位。广告专业的时尚性、潮流性、独创性要求教师:_是多与国际广告行业接触,保持紧密联系,可通过订阅国际广告杂志、参加国际活动提高眼界。二是与广告公司建立联系,经常可以学习国内外制作角度。从而带令学生模拟项目,共同完成。三是复合型教师的培养,在有较好的中文基础上,向时尚语言转型,以适应社会语言。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多开设教学平台,利用综合学科资源,不断满足日益需求的市场化、职业化、技能化的教育体系。

三、结语

尽管目前办学速度较快,但教学模式趋同化较重。为了广告教育更好的发展,快速找准定位,这些都需要学界和业界给予更多的探讨与支持,配合学习。毕竟,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实践中,国际国内的广告业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国外的广告历史提供了广告发展的脉络,但要符合中国的发展借鉴保留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篇8: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一、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中有明显不足,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基础课程学分比较多,涵盖的范围比较窄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实行“5+3”课程体系。前5个学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程和《测量学》、《矿山岩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3个学期学生按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方向分别学习《采矿学》和《边坡稳定》等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共103.5学分,占总学分197学分的52.5%。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测量学》、《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共29学分,占总学分197学分的14.7%。但是基础课覆盖人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管理、地质、测量、力学等学科,较国外矿业高等学府比如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较窄。

1.1.2缺乏采矿工程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

由于我校和神华集团等用人单位把CET-4和计算机二级通过与否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采矿工程学生注重通用英语和VisualBasic的学习,而忽视专业英语、通用软件和专业科研软件的学习。专业英语采用林在康、杜计平等编著的.《TheCoalMiningMethod》,学时只有32学时,而且在《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没有全部学完时学习,加上课本艰涩难懂,只是简单地把《采煤概论》翻译过来,没有在课本标注解释其中的重点采矿专业单词,大多学生上课时不知所云,难以保证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VisualBasic》、《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学时较少,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学习知识面过于狭窄,造成学生计算机能力不足。

1.1.3缺乏采矿工程师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教育

采矿工程学科注重理工基础课程的学习,而没有开设人与自然、工业卫生、健康和安全、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只能在课外培养,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够在学校形成,难以培养爱岗爱矿的敬业精神。

1.2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许多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有明显不足,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实践教学设备不足,教学时间少

虽然本专业拥有矿业工程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但是教学软件陈旧,教学模型落后,数量偏少,学生的模型观摩课所学知识不多,实践教学设备严重不足。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学分低,很多实验融入其归属科目中算成平时成绩进行考察,比如采矿学实验6学时,采掘机械实验4学时,矿山电工学实验4学时,非煤开采技术实验4学时、课采矿学课程设计3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8学时,另外矿井认识实习3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实习4周,这些实践环节学时的安排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相应地影响了本科教学效果。

1.2.2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学水平不足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有1200余人,而任课教师不足60人,师生比低于1:20。与此同时,教师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下未能与时俱进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1.2.3实习流于形式,缺乏完整的考核体系

由于很多实习老师考虑到矿山学生安全问题,不愿意让学生下井实习,因此很多学生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直至毕业实习,下井次数不足3次,现场跟班见习整个采掘工艺过程的实践机会几乎没有,因此学生对矿井现场的了解有限。目前的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只通过实验报告来考核学生,实习只通过实习报告来考核学生,设计最终由设计报告来考核学生,除非学生缺课严重等,极少有学生在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课程上不及格或影响其毕业,从而使学生不重视实践课程,不把实践环节当一回事,学生的实践效果普遍不高。

二、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框架

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矿区开发规划、固体矿床开采、设计、施工、科研、经营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毕业后担任矿业领域骨干、煤矿总工程师或专业矿长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围绕如何培养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针对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的培养目标,建立了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人才培养框架。这个人才培养框架的特点是三模块、三层次。这个人才培养框架将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培养归纳为三个方面:(1)理论学习。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理论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采矿专业基础课程、采矿核心课程。(2)科研创新。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包括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采矿工程实践作品大赛等学科竞赛、学科前沿讲座等创新讲座。(3)工程实践。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工程实践包括采矿实验、采矿实习、采矿设计。

篇9: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分析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是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步骤。通过对高职院校所处外部环境的研究,可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PEST;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面临宏观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所谓的宏观环境,即一般的社会环境。指的是对所有组织与行业有影响的各种宏观的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与文化以及技术,取其英文的首字母,即PEST。

第一,关于政治和法律环境[1]。高职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国家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如:1993年颁布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不再包分配高职毕业生、学费根据教育成本收取、派遣报到证不再以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名义发放等,在一定时期内对高职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教育部出台了一份与高职院校相关的文件――《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该文件就当时高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第二,有关经济因素[2]。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行业、产业部门,其技术结构的变化,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对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高职毕业生需求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在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与设置专业时,应该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并对设计的课程与人才培养的计划进行不断的更新;强化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进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有关社会文化因素[3]。从开始,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加大。但公众对高职认识的偏见仍存在,比如:机构调整与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下岗或者待业的以一线工人为主;许多企业招聘也逐步以本科学历为主。这一现象不仅由于高职生不符合招聘条件所致,同时也受到中国目前毕业生的待遇、用工的制度以及人事管理的体制等影响。总之,由于受到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几方面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目前仍面临着由于经费不足造成的办学资源不足问题,或是由于转型或中职升格造成的办学理念落后、办学特色不突出、“双师型”教师短缺、专业设置不对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专业开发、设置的市场化。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以市场、以社会为导向,积极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设置之前,需要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包括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并经过专家论证,从而进行新专业的设置与开发、已有专业的调整,真正实现按需培养人才。没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就没有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岗位化。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因此,高职院校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活动,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教育特点为依据,选择与学校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用人单位合作的基础上,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其职业岗位在能力与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人格与能力培养的规格指标进行分解,以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为依据,对岗位在能力内涵及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进行分化,从而使其产生的能力与素养培养规格指标可以用于检测,最终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岗位化、定量化、检测指标定性化的规格要求得以实现。

第三,引进优质的办学资源。办学资源的质量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两方面来提高。就软件而言,第一要确保的是高职教师的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高职教师企业化,教师类型“双师化”。在加大力度对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的同时,要深化教学改革,确保学制安排、课程教材、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都能与社会需求及企业需求相适应,重点关注于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加以重视,建立各类课程互补、互融、互渗的培养体系,并以培养体系为依照对各类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并改革。就硬件而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济投入,尤其是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较为稳定的基地用于学生的实习,从而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相关的课程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可通过适当开展第二课堂与人文社科类课程教育等活动来实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思维方式得到提升与改进,在对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锻炼予以加强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要进行逐步的加深,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技术劳动者提升为技术人文者,进而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使学校教学特色与师生之间凝聚力得到增强。

三、结束语。

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但是,人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进行理性的探索和实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11)。

[2]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01)。

[3]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6―09―15。

篇10: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关键词:教育管理论文发表,发表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投稿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许多高校开展了“3+1”“3+1+2”“4+2”等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在这些培养机制中,各类工程专业都增加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如校企联合培养、创新计划等,借以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最终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程人才。

建筑学作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5年制本科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加入半年设计院工程实践环节、每年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授课等,这些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较其他工程类专业提早近20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要求的大环境,建筑学仍然有必要对其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以满足建筑类工程人才需求。

二、建筑学专业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目前,中国工科专业多以4年为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尽管也属于工科,但由于其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学制由4年改为5年,同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建筑院校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而未通过专业评估的建筑院校则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外,住建部评估委员会对于硕士阶段达到建筑学培养目标的建筑院校还批准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总体而言,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培养标准反映在建筑学中,就可分为工学学士、建筑学学士以及建筑学硕士等三个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建筑学人才培养可以采用“4+X”模式。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或者家庭有一定工程背景(如施工、建材等)的学生,可允许此部分学生采用“4+0”的模式,按照4年制培养模式,授予工科学士学位,使其尽早投入相关工程领域参与实践工作。而对于通过5年学习(即“4+1”)的大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授予5年制建筑学学士学位,此类学生的最初工作岗位往往以建筑设计为主。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少数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提升,即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根据其学分修习的进度,最终决定采用“4+2”或“4+2.5”或“4+3”模式,使其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按照一般模式,建筑学硕士读完需8年时间,而采用此模式则可缩短1年~1.5年时间)。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率先采用了此模式。这对国内同类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大亮点。传统教学一般以专业大类课、核心课及选修课三个层次为主,尽管通过选修课或通识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其眼界始终局限于专业设计或社会生活的某一部分,对于设计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双语系列课程,聘请国内或国外专家学者采用双语教学,借鉴、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设计资源,提高设计课程的国际通用程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教学模式,如邀请国内外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为期一月或数月的交流、学习和实践,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校际交流与协作,为学生打开设计新视野。目前,此模式在国内知名建筑院校中已普遍采用。如东南大学与ETH联合教学已持续了数年,中国矿业大学与德国波恩大学也对此模式进行了多次尝试。

此外,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工程项目专题讲座,介绍大型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组织与施工经验,这也是进行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一种简便模式。

3. “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既是工程教育理论上的学者,也应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然而,国内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高校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校内教授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导师”教育模式。

建筑学专业培养中,前3年往往偏重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从单一空间向复杂、综合性空间转变,进入高年级后则会结合真实课题进行设计。

高年级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对学生设计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部分建筑类高校大多采用“教授工作室”模式,该模式不仅使教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工程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吸纳年轻教师融入教授工作室,担当助手,在工程实践中吸收经验,提高个人能力与设计水平。

强化校企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基地或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实习培养方案,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带着经验和疑问回到学校,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热情更高、创造欲望更强。

此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企业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先进的设计理念恰好与高校形成互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为企业输送大量社会紧缺的设计人才,两者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三、构建实践、

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建筑学教学体系

当前许多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仍然脱离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背景要求高校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必须大力进行改革,推行符合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型与研究型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建筑类高校正大力提倡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实践性教学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教学仍然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演员”,而教学的场地和环境可以根据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特点。以建筑制图为例,以往仅在课堂内讲授书本中的制图要领、原则与方法,学生只需学会求解,但当遇到实际课题时,则会碰到很多不解之处。在实践性教学理念下,将部分建筑制图课堂转到室外,对校园内部的小型建筑进行实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现场测绘,完成现场考察之后再回到教室,制作相应比例的建筑模型,通过对实体建筑模型的切割与分析,最终完成图纸绘制。通过亲身实地感受、了解现场,以及分析、切割实体模型,学生不仅对基本制图原理的认识有所加深,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中,通过“课堂原理——实践认知——动手操作——原理加强”这一教学过程,使原本仅停留在课堂、书本上的原理,变成了一个个实际存在的鲜活案例,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也呈现出质的飞跃。

2.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工程类人才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式获取性学习,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要负责讲解设计原理及其重要知识点与研究方法,设立合适的研究专题,分析研究方法的合理切入点,同时安排合理的研究进度、计划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要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应组成研究小组,选择教师所提供的某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在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提高素养。

对于建筑学专业研究性学习,应以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为主。学生应以课程设计的某个专题为核心,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及运行,同时运用已具备的专业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案和设计手段,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教师所提供的设计课题应为真实课题,学生在研究中也应从课题的社会性、整体性及实践性等多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最终设计才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与社会接轨。

3. 创新性设计

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仅局限在数字计算、设计模仿与形式堆砌上,而要在各个方面对工程设计有所创新,建筑学人才培养尤其要关注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建筑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印记。巴黎的“鲍扎”教育转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此后的美国学院派、德国包豪斯等建筑教育则超越了之前的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与社会环境、技术等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化建筑设计的教育思想。而日本则通过在建筑空间、形态、思想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了一种体现本土思想、别具一格的日本现代建筑风格,这一思维的创新性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四、结束语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建筑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尤其以“4+X”、国际化联合教学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代表,同时应在建筑院校中强化“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性好、研究性优、创新性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设计师。

应该说,高校中的工程教育没有实际项目中所限定的各类条件,因此也就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高校的建筑教育与时代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主流和先锋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往往对社会的流行趋势起到一种主导作用,并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在创新性设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表层的适应社会的创新,而要挖掘学生的深层创造潜力,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和发展高校工程教育的设计创新,使得创新性设计教育不断突破,开创新的创新格局。

篇11:教育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

专本一体化的改革模式试图打破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藩篱,但依旧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体系不健全、课程重复以及评价机制矛盾等问题。

在坚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应该采用协同创新的方式,实现合作院校双方的深度合作,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构建起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一体化;培养模式;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各类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

纲要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业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随后,国务院又在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将纲要内容细化,确立了职业教育需要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202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直被忽视的职业教育也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藩篱还未打破,因此众多省份推出了包括“3+2”专本一体化改革的各种职业教育改革措施[1],以期填补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鸿沟,但依旧面临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开辟了进一步深造的空间,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满足社会的需求。

以前专科层次的学生要想获得更高的学历,大多只能参加国家的专升本考试,从而由高职院校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以期获得相应的学历和文凭。

目前很多省份又推出了“3+2”专本一体化政策,专科院校与某些本科院校进行对接,3年专科成绩满足一定的要求后,不通过专升本考试,可以直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接受2年左右的课程学习后,可以获得本科文凭[2]。

这些做法在原有的专升本考试的政策之外,开辟了一种新的学历教育途径,为广大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好的深造机会,但由于下列问题的存在,也使得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衔接出现了部分偏差。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特定行业培养掌握工程实践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也即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行业内的高级技术工人;而目前绝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一般都要突出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偏应用型的高校在突出理论能力的同时,会提及学生对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掌握。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或定位模糊[3]。

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太合理,要求毕业生不仅具有某一领域内的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要具有设计与开发能力,更有甚者还加入了建立模型、分析求解等能力,大大高于专科层次的基本要求。

此外,高职专科和本科培养目标如何较好地衔接,如何在分段培养的过程中实现最终的本科层次培养目标也经常受到忽视。

(二)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满足“专升本”的需求,课程体系建设上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诸多课程偏重理论,弱化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并且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学校学习后,转向了普通高等教育大部分学生想走的考研、读研之路,但专升本的学生大多缺乏较为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处在弱势地位,即使考研成功,后续的研究工作也是困难重重,不仅对自身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且也脱离了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预期[4]。

这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有直接关系。

高职教育形成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博士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还需艰苦的努力。

(三)课程体系的重复性问题

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一个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另一个应该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因此两类学校的课程体系也应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在课程设置上有较高的重复率。

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均是由各学校自己单独制订和实施,院校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机制,缺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建设,造成了院校之间许多课程设置的重复。

(四)人才选拔出现的问题

由于高中教育受中国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致使高职人才的选拔及培养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产生了许多的负面效应,使得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大多是以提升教学层次为主。

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程改革大多围绕着项目化教学进行,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但如果片面追求教学层次的提升,势必会严重影响这类课程的改革,使得多年所取得的成果又逐步回归到以前注重理论教学的老路,直接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退化,并偏离职业教育的正确轨道。

因此,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院校为了更好地实现专本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生筛选时方式一定要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接受专本一体化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更应该优势突出,特色鲜明[5]。

只有遵循这种原则,才能保证专本一体化进程中的高职院校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技术人才。

(五)不同的评价体系导致矛盾突出

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在课程的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6]。

双方评价的目标和标准是不一样的。

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强调的是学生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因此其课程评价侧重于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一般都是以一个工程项目或实训的效果等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

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开设的课程会导致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由于高职阶段并未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学生在深入学习本科阶段部分课程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在理论基础方面欠缺极多,很难满足本科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使得很多学生不被本科院校认可。

由此可见,由于不同的评价体系,使得专本一体化的进程并未按照政策设计者的初衷进行[7]。

对于专本一体化下的普通高校,如果依旧按照正常情况下对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势必会影响到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的方向,从而使职业教育最终走向学历教育的老路。

二、专本一体化的解决思路

新形势下的专本一体化,不应该继续延续传统的“专升本”、“选修本科”或者“自考本科”等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应以全局的、协同创新的方式进行专本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改革。

协同创新主要是通过将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有效聚合,打破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将合作方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进行充分释放,最终实现深度融合深度合作的一种创新组织方式[8]。

对于参与到专本一体化进程中的各高校而言,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利用合作方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深度融合深度合作,实现高职高专和普通高等本科院校“1+1>2”的合作目标。

各高校之间进行专本一体化协同创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强调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

专本一体化下的普通高等教育,是建立在高职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普通高等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建设和衔接必须围绕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

高职教育是为某一行业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技工;专本一体化下的普通高等教育在高职基础上为特定行业培养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专本一体化下的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的课程体系均需要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依托自身特色,坚持创新发展

目前专本一体化下的课程建设和衔接还未形成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各高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同,产业结构以及优势产业也不相同,导致各高校自身特色也不尽相同,因此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和衔接应该依托院校自身所处的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专本一体化下的各高校均是为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现在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行业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高专与普通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紧密跟踪社会行业发展变化,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

三、专本一体化的解决方法

协同创新要求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应该以需求为导向,深度合作,深度融合。

专本一体化进程下的各高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本科人才,而非理论型和研究型,合作双方需要将高职高专的“高技能技术工人”和本科院校的“高素质工程师”的特点融合起来,而不是本专科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各自单独执行。

协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深度合作的过程。

在高考时需要进行一次性招生,合作院校共同培养,应该与普通专升本的那种高考时招收专科生,三年后进行考试选拔,进入本科阶段相区别。

在培养过程中,专本一体化下的合作高校的培养方案应该是共同制定,统一使用,不能走向传统的专升本的老路。

协同创新也一个合作高校之间深度融合的过程,能够极大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

高职院校的优势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对特定行业的基本技能了解深入,而普通本科高校的特点是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可以从事设计开发以及分析等较高层次的工作。

协同创新强化了合作双方的培养特色,实现特色互补外,例如,高职院校一般情况下,与企业合作比较密切,这一方面本科院校稍显薄弱,因此,通过专本一体化协同创新,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协同创新需要管理体制和评价方式来保驾护航。

合作双方需要共同组建管理机构,对接受专本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

由于该模式特别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部分课程可以采用企业、行业导师、授课教师三方联合评价机制。

例如,企业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践态度以及实践结果进行评定,占一定的分数额;企业导师主要对学生承担的工程项目任务、实际完成情况、项目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报告撰写情况等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核评定;根据需要可以加入试卷成绩,该成绩由授课教师评定。

协同创新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合作方的相互监督。

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由于办学定位和办学层次的不同,势必会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侧重点,因此在一体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分歧。

为了更加明确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及理念,要确保职业类型教育发展的方向不能够发生偏移,不要再走上传统专升本的老路。

专本一体化下的合作监督机制中,政府、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院校双方都应该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进行协同创新,督导中的每一方都可以对合作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做出评估,以便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完善不同层次的监督机制来确保该项改革顺利进行,从而让专本一体化下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论

通过专本一体化下高职高专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统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本科学历教育和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合作双方展开多层次合作交流,加强校际沟通与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构建起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作者:侯振杰 杨长春 林逸峰 王晖 单位: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妤夜.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衔接体系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院报,2015(33)

浅谈OBE教育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生态农业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探索的论文

本科网络安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论文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浅谈高等教育艺术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论文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

策划人才培养的优秀方案

动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路径论文

人才培养方案

OBE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论文
《OBE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OBE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微论文(共11篇)】相关文章: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3-12-01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2024-04-23

人才培养年终总结2022-08-23

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2023-05-22

高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2022-05-07

学校非正式制度探微论文2022-12-18

提高电力企业培训质效探微2023-05-18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2023-02-01

行政诉讼中的抽象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分标准探微论文2023-05-20

校长新年致辞202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