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时间:2022-05-08 12:28:27 物理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锦集17篇)由网友“追杀富奸的奇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1: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低、数学物理基础薄弱、学习意识不强等特点;从当前“高职生”学习物理学的现状分析,对如何处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及后续专业课的衔接关系、结合演示实验和先进网络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引入物理学史和实例教学、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几个方面进行探析;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几点对策;为进一步提高“高职生”学习物理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职生;物理教学;现状研究

一、当前高职生物理学学习状态及成因

物理学是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理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不仅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知识支撑,而且学生通过物理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其严密开阔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但面对物理学学习,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加之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经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分析原因如下:1.数学和物理基础比较薄弱物理科学和数学科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高职生数学底子相对薄弱,物理学会普遍运用到数学知识。可以说物理和数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中学数学基础功底不扎实,会直接影响到高等数学的学习,而大学物理趋向于用高等数学中的导数、极限、微元、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等知识点解题。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适应这种知识的转变,思维能力还停留在原来的知识水平上。不善于从变换问题的认识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他们只习惯于把中学的思维、分析方法生搬硬套到新的物理情境中来,比如在求解变力沿任意曲线运动做功问题时,学生只知道解决“直线运动中恒力的功”的问题,不能灵活处理“变力在曲线运动中所做的功”的问题。没有采用化整为零的“数学微元”思想去解决物理变力做功问题。即“把轨道曲线分割成许多无穷小段近似看为直线,在无穷小线段上,作用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看作不变。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在无穷小直线段上所做功的问题,在有限过程中,变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所有无穷小段元功之和,也可以用数学积分的方法求得”。学生的空间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提升明显受限。可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大学物理学的兴趣及物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2.未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自律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普高生,一类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包括职高生、中专生等。由于他们在各自的学校接受教育的方式不一样,物理学基础底子层次不一。普高的学生物理底子相对比职高、中职生强些。但有的职高生和中职生在原中学阶段几乎没学过物理。主要学习各专业的理论课程知识。即使学习物理也只是学习一些简单的概念、公式。他们大部分掌握的物理知识水平只是停留在物理的初级阶段。中学物理底子薄弱,加之大学生自律意识差和学习自主性缺失,物理内容难于理解学习兴趣缺乏等因素存在。3.自学能力不强学生对公共物理课的学习认识也不够全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自认为专业课才是重要核心课程,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不到什么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学内容还难于理解掌握,学与不学一个样。只要学好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就能“对口”现代社会招聘的需求岗位。另外,物理学的学时已被大大缩减,教学内容多但学时少。授课教师为了与教学进度一致而忽略了学生听课的效率,对这些物理基础薄弱的“高职生”来说,因听不懂教师所讲解的重、难点被“卡”住。完全脱离教师的思路轨道,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步伐”。他们对物理课的学习已产生了“畏难”情绪。这些“高职生”渐渐地对物理学的学习失去了耐心,更别谈提高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物理学的知识点不能很好地被融合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中,不利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物理学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学习。4.教师教学信心不足,教学方法改革不深入“高职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学习基础相比“本科生”要薄弱的多,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备教材、备学生,对不同系部专业的课程标准体系要有所了解。做教学进度表时,教师要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授课内容侧重于后续专业课程知识点的衔接。但有的教师不配合好专业课程的服务教学,在教学内容和难度上没有调整物理学的授课计划,不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衔接。而采用“一刀切”教学,没有侧重难点,做同样的教学计划,不管系部、专业不同还是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均采用同一种授课方案[1]。再说,高职生的学习基础和综合能力差,知识点讲授要比本科生简单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新旧知识点的导入过渡,引导学生对物理学学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注重与后续所开设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学不是仅仅为了期末考试综合成绩能过60分,能尽早修满学分。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学的学习是为了与专业课程的对接,服务于专业课教学,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各个分支零散拼起来的拼图。教师根据学院各系部的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提高物理学的教学效率。

二、改进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的'对策研究

针对“高职生”的数理基础底子薄弱、自律能力低且学习兴趣缺乏,教师的教学等现状,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进行研究1.处理好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关系作为物理学教师不仅要备好课和教材,还要备好学生,了解相应的专业培养计划,衔接好与专业课的对应内容。教师在讲授物理新课前,先了解学生的来源、课程基础,再简要复习涉及到的中学物理知识,接着指出用中学物理知识解题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再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物理学知识点。由于“高职生”本身物理底子薄弱,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了解,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学知识的衔接,会造成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困扰”,难于接受新知识,会渐渐对物理学失去学习的兴趣。不仅是影响高职物理学的教学效果,更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2.构建好物理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学生,物理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性学科与所学专业课程严重脱节的现象亟待转变。因此,我们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厚基础、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物理学”这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了解各系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侧重物理学内容以辅助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比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需要侧重点讲授的是电学和磁学部分,特别是动量守恒、能量守恒,静电场,电磁感应、磁场的能量等等。对于土木工程系建工和道桥专业的学生,需要测重点讲授的是力学部分,如重力、弹力、功和能、冲量和动量、刚体的定轴转动等。这些知识与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讲授物理学内容时要测重专业知识的对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服务基础。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运用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学的意识,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学会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强化实践演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生物理基础薄弱,对于他们来讲物理学抽象、难学,即使上课能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定理定律等,课堂中所学知识和生活应用问题严重脱离,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没有吃透,可能是机械性地死记硬背,对物理学习没有积极性,课堂气氛死气沉沉[2]。作为物理学教师也应该反思教学,激发出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可以通过演示相关的物理实验或视频来辅助课堂教学。如在讲授静电场——尖端放电和静电现象时,可以做电火花计时器和螺丝刀来演示实验现象,并解密手上静电能否搞坏一台电脑。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静电原理和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发明创新设计一些发明、创作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结合实际发明成果,引导物理知识的应用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单纯地讲授理论,学生会感觉空洞乏味。即使死记硬背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却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掌握不了物理学的实质问题。教师课前应查阅相关的物理学史料适当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如在讲授动量定理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若生鸡蛋落在水泥地板上或地板上的一堆棉花上,鸡蛋的命运是否一样。教学过程中以实例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探讨,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3]。再介绍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生平事迹及取得成果背后的努力和汗水,如牛顿、爱因斯坦、钱学森、霍金等等。他们经过反复做实验得结论,再演算、推导研究一个定理或定律,鼓励学生学习要像科学家有恒心、耐心。消除学生学物理的“畏难”心理,引导学生探索它的奥妙,培养“用物理”的意识,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5.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大学物理是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师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强调它的基础性、实用性,更重要的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性。物理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来模拟物理现象,创设情景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调动他们的潜能,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乐于去思考、探究物理问题。比如教师在讲授角动量守恒原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实验演示直升飞机机翼旋转产生角动量情景[4],引导学生探索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再说新时代的学生使用手机或电脑在学院用WiFi上网随时随地了解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及时巩固旧知识点。如果遇到理解不透彻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网上QQ或微信留言给老师,老师、同学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对教学内容的建议等[5]。通过多种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建立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这种平台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学习目标,激发出学物理的兴趣,远离自认为的“物理无用论”思潮。

三、结束语

物理学是理工类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性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高职生的物理学基础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后续专业课程的特点,“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人才培养方案”等等,调整物理学教学内容,侧重教学重难点,并在教学中融入物理学思想、史料、生活中的案例。有效地与专业课程内容衔接,构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学好物理学的兴趣,克服大学物理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脱节现状[6]。更好地提高优化物理学的教学质量,发挥出物理学作为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铺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金荣.高职物理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63-64.

[2]赵升颜.浅议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J].科技信息,(24):109-110.

[3]张章.论从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学习转变的引导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128-130.

[4]王红成.地方性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J].嘉应学院学报,,27(3):39-42.

[5]刘崇华,杨喜庆,王迎春.高等数学与土建专业后续课程的联系[J].黑龙江科学,(8):109-109.

[6]陈兰莉.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J].教学艺术,(8):31-32.

篇2: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为创新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理念与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发展和提升”,需要对影响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发展的各种因素作深入剖析,对医学类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如何强化和加速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发展进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对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学生个体所呈现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医学专业;职业素养

通过对在校医学类高职生、毕业生、高职院校相关领导和教师、医疗卫生行业企业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面临一系列需认真梳理和整改的问题。深刻剖析医学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症结所在,并加以克服,以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为未来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一)职业素养意识淡薄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过分关注医学专业知识的灌输,缺乏针对医学的特殊性的职业素养教育,轻视人文精神,致使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学生的职业理想功利性浓厚,缺乏职业精神。

(二)职业素养教育与医疗行业需求脱轨

目前,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基本状况是以教材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呈现单打独斗的现象。现有的医学职业教育与医疗行业联系不紧密,医学生对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需求获得的信息不对称,对行业所要求的职业规范训练不足。

(三)职业素养的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目前,大部分学校职业素养培养仅依赖讲授和演练来对学生掌握知识、操作方法和熟练程度进行评价,而没有参考社会用人单位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标准进行发展性评价,这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影响学生的职场和终身发展。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部分教师对职业素养教育缺乏热情,缺少责任心,认识不足,只传递知识,忽视“育人”,直接影响职业素养的教学效果。

二、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对策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的养成须结合实践活动,在职业素养教育活动中,可模拟“职业化”的环境,设置职业情景,运用角色扮演、典型案例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医护岗位的责任、义务与职业道德准则,熟练运用适合自己岗位的语言沟通交流,举止得体,医疗职业行为完全符合医德准则。在临床实习中,要达到把医德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境界,借助社会用人单位的评价、实习指导教师及患者的评价等来检验个人的医德修养成效与水平。

(二)强化基于行业标准的理实一体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医疗卫生事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何结合医疗行业新的标准与需求,做好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使其能适应角色转换,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这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需利用学校、社会、医疗行业多方资源,合力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共同打造育人平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职业素养师资队伍,让学校教师走进医疗卫生行业历练。医疗卫生行业的专家和职业能手到校指导培训,校企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的导师团队,共同培育基于医疗行业企业文化开放的育人环境。

(三)建立健全职业素养教育的评价机制

医学类高职院校需创新职业素养评价理念,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之需,基于医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现实之需及医学类高职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之需,对医学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构成及职业素养评价内容构成进行科学分析,建构合理有效的医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模型,据此进行发展性综合职业素养评价。

(四)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良好素养会给学生以强大的示范效应,使学生终身受用,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良好素养“构成这样一种教育力量,决非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奖惩条例所能代替的”。子曰:“以教人者教己,己立才能立人。”教师应努力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做到“为人师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宗旨,教师在进行医学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率先垂范”“立德树人”。医学类高职生的培养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校学习过程中的培养,一是临床实习期间的培养。临床实习是职业教育素养养成的重要渠道,要做好临床实习期间的教育引导。作为指导教师的医务工作者,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实习学生的培养意义重大。医学是一门精于实践的学科,精湛的医术,不仅要依靠努力钻研相关医学理论知识得来,更要依靠大量临床实践活动的历练。作为临床实习指导教师,以良好的职业素养与高超的医技,言传身教,使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理想效果。反之,若临床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意识淡薄,不追求精湛的医术,将导致学生对医务工作产生懈怠心理,不思进取,形成唯利是图的心态。因此,临床指导教师须在日常工作中严以律己,尊重职业道德规范,弘扬医德医风,以此引导学生,使他们勤于练习、勇于实践、认真负责、甘于奉献。

三、结语

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顺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职素质全面提升的需要。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须剖析职业素养教育现状,克服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握职业素养教育的规律,正确认知医学类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深远意义,以正确的价值引领,使学生的职业素养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又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一致,帮助学生建构完美的职业人生价值。

篇3:古代物理学教学现状

摘 要:本文从教师层面,社会、政策、制度因素和教材设计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古代物理学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建议。

关键词:古代物理学史;物理教师;社会政策;教材设计

一、教师层面

(一)社会现实的影响

面对社会现实,许多教师不得不放弃了最初的理想。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以官僚文化思想进行教学,这种想法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官僚文化反映出许多爱国主义者献身政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追求目标,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一方面,官僚文化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与人生价值看成一体,一心想要追求功名利禄,甚至为了做官而不择手段。

这种思想对现代教师而言是一个错误的引导。

每位教师的最初梦想都是认认真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面对社会现实,很多教师退缩了。

他们不再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而是追名逐利,投机取巧。

教师退缩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的损失。

因此,教师在面对社会给自己带来的压力的同时,也别忘了回头看看所教的学生,给他们起到一个表率作用,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起到带头作用。

(二)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在中国,教师一直都是很崇高的职业,就如孟子所说的“圣人”一样。

从远古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教师的形象一直都是受人尊敬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将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的原因之一。

但是,理想归理想,真正要在现实中坚持下去是比较难的。

理想往往都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那么的残酷。

教师在刚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往往教师在这几年是最负责任的。

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发现理想与现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教师的职业虽然高尚,但是教师也是人,也会有职业之外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

很多教师成家后,就不会把那么多的精力放在学校、班级、学生的身上了。

他们还要分一些给家庭,给孩子。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配的地方多了,自然而然落实到每一个地方的精力就会减少。

到这个时候什么是理想,教师根本就不记得了,也无心、无能力去谈什么理想了,理想的美好都被现实的残酷所冲淡了。

二、社会、政策、制度因素

(一)社会责任感

随着大学的扩招,很多学生的想法是只要把高中坚持下来就一定能上大学。

因为现在不仅本科在扩招,很多的专科学校也可以供学生选择,这就给学生和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另外,高中的教学模式向来是应试教育,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准备时间有限,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古代物理学知识。

再有,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古代物理学知识基本都用不上。

现在的社会比较残酷,也很现实,学生进入社会最主要考虑怎么能养活自己,然后才能去想别的,这也使学生离古代物理学越来越远。

诸多原因使得学生和家长对古代物理学的认识越发浅薄。

我国现在的社会已经形成了个人利益先与经济利益挂钩,寻求发展空间的思想,这是严重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好、不乐观的事,我们要从根源上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二)政策、制度因素

中华文化深不可测,其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其中“古代政策、制度”就属于消极的一面,也是落后文化的一种体现。

要想扭转现状,绝非几次讲座和几次培训可以做到的,只有从根本出发,经过长期的努力,反复的实践,才能突出古代物理学的人文价值。

三、教材设计因素

长久以来,国内的物理教学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来设计教科书,重视公式推导、难题解题的训练。

使学生觉得物理就是一门难懂的学科,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丧失了对物理这一学科的兴趣和创造力,多数学生继续坚持是迫于考试的压力,更不要说让学生从学习物理中了解物理学史了。

因此,改进这些缺点,使学生能快乐学习、重拾信心,是古代物理学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教材的编写也受环境的影响。

海归派拟出的大纲,虽然视野比较广阔,但是毕竟在外多年,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深,吸取国外的经验比较多,对古代文学接触比较少,对古典文学的了解和编写就更少,写出来的大纲也是偏西方化,所以在编写大纲的时候难免会掺杂很多国外的内容,造成现在的教材上物理学的历史部分比较少。

教师则按照教材讲课,教材上有的知识讲解得到位,而教材上没有的物理学史知识,教师更是避而不谈。

再者说,对于一些物理历史事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阅读能力就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学,这虽然是一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所帮助的事,但同样不利于物理历史知识的学习。

总之,从整体上看古代物理学在现代物理课程中有很大的意义。

教师层面,社会、政策、制度层面,教材层面,是古代物理学在现代物理课程改革中应该针对的关键。

篇4: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教学论文

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教学论文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热门学科,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培养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课程涉及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等多领域的知识,发展前景广阔。在高职高专学校中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从分析高职、高专院校中环境艺术专业的教育现状出发,探讨了促进该专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热门学科,它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培养“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环境景观设计、建筑小品设计及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教育目标,课程涉及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植物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知识,其专业培养目标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就业率高,因而发展前景广阔。现在的许多高职、高专学校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然而,由于该专业的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因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了解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找出教学环节中的不足,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高职特色不够突出

高职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培养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的方式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出应用型而非研究型人才为培养方向。然而,许多院校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却并没有突出高职特色,教学体系仍旧是偏向于理论教学,教学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缺乏新意,仍旧照搬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课缺乏激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许多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不惜将教学内容压缩,许多知识并没有讲透,学生听的也是一头雾水;在课堂教学中,仍旧以“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为主,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缺乏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无法培养他们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滞后于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它受市场发展变化的影响,知识的更新速度和推陈出新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它作为一门边缘化的学科,课程涉及的领域广,诸如艺术设计学、景观学、植物学、工程控制学、建筑学等都是该专业课程包含的内容,因而,任何一个领域的更新都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做出相应的知识调整。然而,受教学条件和教材本身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并不能在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置,因而落后于市场发展额需要;再加上许多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习惯于采用单一的授课模式,课件内容无法及时更新,案例设计也比较陈旧。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遇到了困难,许多用人单位也抱怨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不强,知识水平不高,因而不愿意录用。

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实践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合理的实践教学安排和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和动手操作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院校虽然都安排了实践课,但授课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条件有限,模拟出来的实践环境与真实的环境相差很大;任课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学方式传统,实践课的授课内容也与现实脱节;学生在设计方案时,过多地看重艺术表现力,而忽视了实用性和可行性,仅凭感觉对待设计任务,因此设计出来的作品出现许多常识性错误,漏洞百出。

4.教师构成单一,不能满足学科融合的需要

教师队伍的素质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本专业人才,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相关的从业和实践经验。他们也许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还比较如鱼得水,但是到了实践课的时候,就会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除此以外,由于这是一门边缘化的学科,许多时候,科班出身的教师在讲授一些有关建筑方面的课程时,远远不如建筑专业的教师讲得透彻。师资队伍的构成也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二、改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对策

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确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教育观。在教育方法上,改变以往的程式教学,变填鸭式的教学为探究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探索精神;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进行创新探索,在教师提供引导和帮助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和发问的机会,尊重他们的不同想法,让不同思想在讨论中交锋,最终得到真理性的认识。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形式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的才能得以施展和发挥,同时培养他们对本专业的好感和学习热情。更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家级、省级的赛事,以开阔他们的眼界,通过和优秀的专业人才进行比赛,收获更多的实战经验。

2.注重教学内容联系专业实际发展状况

为了降低由于教材内容更新滞后带来的损失,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教师应该在教授课本的同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或者网络资源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制作课件切忌懒惰,不能讲陈旧的内容重复使用。为了保证学生所学内容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专门订阅了一本适合高职学生阅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刊。每一期的学刊我都会认真地研读,并且将其中能够被学生理解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文章复印出来,分发给学生阅读。这样,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期刊,就能够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陷。

3.建立健全的实践课程体系

为了让实践课程有实质性的进展,我校专门与一家专业公司联手,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收获实战经验。这样,学生每隔一个月就有机会到该公司参观学习,并且在学期结束之后还会安排学生去该公司实习,由专门的人员带领。学生通过向这些在专业岗位上奋战多年的工作人员交流和讨教经验,渐渐学会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加强。

4.优化教师队伍

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师录用时,可以适当录用一些诸如建筑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出身的教师,这样能够增强教师之间的互补性。同时,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能够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讲解知识。不仅如此,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也十分重要,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这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才有能力上好实践课,才有能力教好学生。因此,不妨聘请一些行业高级从业人员来担任教师。必须指出的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因此,教师也要时常参加一些研修班来丰富自身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入手,总结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专业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人民大学出版社,.

许丽。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研究.现代装饰:理论,(5)。

篇5: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一、中职数学教学之现状

因为中职院校通常都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重点,数学这门课程作为公共课,在中职院校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够。许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学而无用,只需要将专业技能课程学好即可。除此之外,在当前的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充分了解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对提高中职教学数学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1、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到,不少中职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观念,缺乏创造性。对一些新兴的教学理论、教学方式并不了解,甚至有的教师拒绝接受一些已经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新方法。例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依然利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例题讲解,之后由学生仿照例题进行练习,并不注重思考方式、思考过程的学习和培养。在这过程中,学生确实做了许多练习题,但是却收效甚微,无法真正学会和掌握一种类型的解题方法。此外,还有些教师推崇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授课时,首先要求学生将相关的理论、公式背诵出来,接着就开始利用公式进行做题。忽视了公式、理论等数学定律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学生遇到较难的题目,则无从下手。

2、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乏味无趣。中职数学课堂上,主要以讲解为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意识较为薄弱。学生只能够以被动的方式,坐在讲台下听老师讲课,而教师常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一般为: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直接口述等较为单一的一些方式。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教学课堂上乏味无趣,让学生难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保持持久的关注度,缺乏主动参与。

3、教材编写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存在差异。中职院校的数学教材,目前这一版本的理论性较强、内容很多、难度也较大。而中职院校的课程安排已经将数学课时进行了较大的缩减,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时,一方面时间紧迫,另一方面需要传授的.知识点又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浑沦吞枣的现象。除此之外,中职院校使用的数学教材都是统一内容,无论哪一专业,教材内容都是一样,没有注重专业特色及专业要求。

二、中职数学教学之对策

在对上述问题有所了解之后,要想切实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1、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广大中职院校的教师、学生以及领导,都应当彻底从根本上对数学学科不重要的观念进行改变,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学好数学,不仅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加便捷,而且可以锻炼个人思维、逻辑能力,并为以后从事科研、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和学校应当对数学的重要性进行积极的宣传,并且纳入到教师、学生个人成绩考核中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2、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说教师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教学水平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有效与否。因此,学校应当定期举办培训班,对教师的教法、教学观念进行培训,引进校外高素质的数学教师,对在职的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定期地举办一些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习能力提高。

3、对教材内容进行改进,使其更切合实际。目前,大部分的中职院校采用的数学教材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出入不大,只是简单地对普高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并未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背景进行编写。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高的学生无论是在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还是学习兴趣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样的教材并不能很好地适用。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将专业背景、学生基础等因素综合考虑,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改进。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数学学科基础知识、认知及学习兴趣方面有其特殊性。并且,中职院校实际教学安排也与普通高中有所不同。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当从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方法,结合实际,对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优化,努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中职数学的发展。

篇6: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目前,我国中学的体育教育改革正在风风火火的进行着,有的地方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纵观总体成效却有很多另人不太满意的地方。我国中学体育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场地状况、师资建设诸方面均存在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学体育教学是基础体育教学之一,是连接小学体育和大学体育乃至终身体育的一个关键所在。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什么样的体育课是最适合学生的?中学体育教育,包括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情感储备、智能开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身体健康诸多人类基本素质的培养。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可以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了学生这些方面的发展,但是,体育教育在现今的中学中受重视的程度、大纲教材、场地器材、师资状况等软、硬件严重滞后和缺乏。严重地阻碍了体育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功能发挥。

篇7: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1.上级不重视不够,缺乏足够的奖金支持,场地器材严重匮乏

学校由于需要改革的科目比较多,多数学校领导把教学改革的重心倾向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与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科目上,根本就没有想体育改革是怎么回事。需要的器材不能得到满足,需要相关业的教师不能得到及时的引进,中学的体育课在很多领导看来就是活动课,学生只是学习累了出来活动下。只要在课上不出现什么问题就是好课了。学校也不会将很多的资金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去,因为搞好体育活动是要发钱的。另外,体育的器材比较容易损坏,更新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器材。那些农村和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甚至几年内都不会买什么体育器材。一些职业高中和技术中学场地器材缺乏的就更是严重。试问,这样的场地状况,怎么正常开展体育教学?

2.教材陈旧,重复过多,少运动乐趣,脱离学生实际

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传统体育教学体系,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n。教师沉醉于现有的教法之中, 安于现状,不思创新,课堂结构永远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几乎没有室内体育场所。其内容,基本是走、跑、跳、投等一些竞技体育项目构成,各项动作技术难度大,专项素质要求高,重复过多,小学生学的东西初中还学,高中学习的大学还要学。脱离中学学生实际,难以满足学生对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的需求。学生上课,表面愿意,内心痛苦,压抑了学生对运动的欲求,对运动乐趣的体验。

3.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专业老师缺乏

长期以来,中学的体育教学,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n。教师沉醉于现有的教法之中, 安于现状,不思创新,课堂结构永远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几乎没有室内体育理论的传授。考评以身体素质达标为准。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简单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不可避免地压制了学生地情感,挫伤了学生地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地功能发挥。专业上的缺乏也是教改后老师“隐性”缺乏的一个表现,这样的学校开展按学生兴趣分项教学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项目也会比较单一,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上来说都是不合适的。与传统的教学不同,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后更重视了学生的兴趣。我们也深深的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然而,学校场地的限制、教师专业的不同,导致学生只能在给定的几个项目上选。有很多学生苦于还是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而被迫选其他的项目,其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多数学校是这样选课的:设定好几个项目后让学生自己选,有的学生明明是选了自己喜欢的项目,可是上课的时候却是其他项目。原因是那个项目选的人太多了,教师也不得不做相应的调整。这种情况的学生也不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项目,自然上课时候的兴趣就不是那么足了。表面上看,中学体育教师人数已符合编制要求,学历亦以基本满足,但是体育教学改革以后要求教师的专业性更强了,一些老教师在这方面出现严重的不足。在这段时间他们的教学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另外,一些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他们,体育课就是以前的哪个模式,课程改革了,他们还是延续原来的教学方法,只是教的内容由丰富变成了单一的一项,还有就是很多学校以前招聘的老师没有考虑到专业的差异,导致同样专业的老师比较多而有些专业的老师却没有,有一些中学学生比较少,体育老师就相应的比较少,有的学校甚至就只有一两个体育老师,这样的学校开展按学生兴趣分项教学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项目也会比较单一,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上来说都是不合适的。这样的学校搞教学改革的结果也就基本上是空!

二 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路

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发展适应新世纪的'体育教学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体育在职教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领导,健全职教系统的体育教学、科研、竞赛体系,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环境。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以适应新世纪体育教学的需要。

2 改革课程体系和脱离学生实际的教材内容

中学生是一个比较好动的群体,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较为强烈,兴趣较大,大多数学 生渴求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门体育爱好和专长,以备考上大学乃至走上社会之用。然而,每周两节体育课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在保留原有体育课大的基础上,增设体育选修课或体育专项活动课。他们对各项运动非常痴迷,热爱有加。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各项活动中。他们旺盛的精力得到宣泄,运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避免了许多违纪事件的发生。学生还可以通过体育课学习各项基本技术,而在活动课中利用充足得时间,系统地专门学习某一项运动技术、技能、技巧,增强其熟练性。有利于学习产生良好地自我锻炼意识和习惯。对参与其它体育项目地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各项运动竞赛储备人才。 3 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 .要有高尚的师德风范: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以身立教。

(2) .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去开启学生地心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兼融其他学识和技能。这样教学时才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3) .要有较强地教育、教学能力,课外体育活动地组织和训练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广泛地社会交往能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较好地体质状况。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地体育教学。

(4) 体育教学改革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体育教学改革刚刚起步,肯定就有其不足和不完善的一面。新生事物想把原来的传统全部改变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这些还要靠我们在实践中慢慢的摸索。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大部分学生已经在这样的新的教学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身心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充分说明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肯定。至于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想随着改革的慢慢开展一定会很快地得到解决,以使新的体育教学发挥出更大作用,培养出杰出人才。

篇8:中职地理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一、引言

众所周知,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正是有着直接就业的目标,所学习的知识也是与以后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还是设有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但在进行文化课教学时效果不佳,又因为中职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好奇的年纪,不喜欢学习文化课,仅仅只是学习专业课知识,不能使青少年全面发展,容易形成错误的是非观、价值观,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二、中职的生源现状

我国的职业学校一直被人所误解,传统的思想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学习不好,只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方便以后直接就业,起初职业学校的兴起目的是这样的。但随着社会工作形式的多元化、就业范围的扩大、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原因,去普通大学读书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出路。这时,职业学校成为许多年轻人进入社会的踏板,这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和管理也更加严格。目前,我国中职的生源大概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中考分数不够,不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另一种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这些学生有个共性,就是对于文化课的恐惧和不自信,也就更加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并且在中职学习的学生年纪较小,是非观还不成熟,容易被外界环境所迷惑,所以,对于中职文化课的教学质量一定要严格要求。

三、中职地理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中职地理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其中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身上都存在着问题。第一,学生缺乏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大,由于地理学科知识的抽象化,很难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原本就不好,知识很难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并且,教师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知识没有具体化、难于理解,也不能让同学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只是机械的背考点应付考试,不能自主的学习,慢慢的对地理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1]。第二,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意识差。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文化课基础知识差,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认为自己进入中职学习只是为了学习技术,学不学文化课关系不大。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带着这种思想,文化课上不认真学习、扰乱课堂秩序、以消极的心态面对一切,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效果都不好。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力差,缺乏学习的动力,缺少耐力,调节心态的能力不强,在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在面对外界诱惑时,也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行为[2]。第三,教学的方式老套、单一。近几年。我国对于中职教学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制度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结构、先进技术而改变。中职学校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实用型的人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基础知识并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最终掌握技能,但在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学中,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味的强调书本的理论知识、一味的强调专业课的知识,忽视文化课、实践课对于学生未来心理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是盲目的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对于技能的'掌握也不深刻。教师不应只教会学生技能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与能力[3]。

四、中职地理教学的应对措施

第一,正确对待学生的情绪。由于学生的年纪不大,处于敏感时期,中职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在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低落时,要寻求背后的原因。开导疏通学生,让其健康的成长。在对待学生文化课成绩不好时,要主动寻求原因,解决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彻底对地理学科学习产生兴趣。第二,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许多学生认为地理学科难理解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地理知识比较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将美术、音乐、历史等其他学科与地理联系起来讲解,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教学,将地理知识变成彩色的,让学生对地理更感兴趣,更易于理解。第三,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如今,大部分中职教师的地理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师传授的方式讲课,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式教学,每次课前提一个问题让整个小组学习查找,课上为全班讲解这个问题;还可以利用地理知识的轮流考试制度,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考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习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职业学校的特殊性与明确性,学生与家长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却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所以国家教育部门和家长对于职业学校文化课的教学效果一定要重视起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注意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蒙改琴.浅析中职地理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12).

[2]刘玉英.在中职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发展意识[J].广西教育,2010(12).

[3]蔡晓金.中职地理教学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3).

[4]郭欣.有效教学对中职地理课程标准的挑战[J].卫生职业教育,(15).

篇9:钢琴伴奏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钢琴伴奏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钢琴伴奏对有效声乐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音乐教师钢琴伴奏存在的问题有:伴奏的单一性、缺乏调式调高的应变能力、缺乏伴奏织体的灵活运用;其对策是:注重正谱伴奏的训练、即兴伴奏的训练、要注重和弦选配的合理性。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现状;对策

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对音乐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发声技巧、歌曲的音乐处理、意图示范等几种教学内容及方法。在歌曲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了钢琴伴奏的作用,大多数音乐教师对钢琴伴奏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些年轻老师由于忙于教学,无心再去钻研钢琴伴奏,对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也存在主观方面的忽视。有些音乐教师还认为: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都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导致对钢琴伴奏重视程度不高。笔者认为钢琴伴奏对于有效课堂实施具有重要性。因此,笔者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更好的推进该问题的研究。

一、音乐教师钢琴伴奏的现状

钢琴伴奏作为音乐教师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其地位和作用早已得到显现。音乐教师的钢琴基础,在读大学、中专期间,已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与训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教师对歌曲的总体把握不够准确,技巧仅停留在单一、机械和应付的模式中,在为歌曲伴奏时,大多数表现了“独”奏风格,而不具备“伴”奏特点,与歌唱者配合也总是你追我赶或相互等待,始终不能体现钢琴伴奏中,烘托、渲染和塑造音乐形象的积极作用。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伴奏的单一性

教师在伴奏时,学生总是被各种单调的“老八度”及右手旋律,离奇古怪的.“经过音”,单一空洞的“和弦”,弄得烦躁不安,无心演唱,进入不了音乐作品的情绪之中,还落下了“拖节拍”、“节奏松散”等病根。

2、缺乏调式调高的应变能力

有些教师范唱时,仅用右手弹奏歌曲的大致旋律,有的教师由于不熟悉调性,总喜欢弹奏升、降号少的歌曲,缺乏调式调高的应变能力,缺乏调性的广泛接触及锻炼,实际上,这是一种懒惰和不愿动脑筋的行为。的确,仅弹奏无升、降号的歌曲很轻松,看着谱子就能反应出和弦来,但是,长期以往,遇到升、降号多的歌曲就会无从下手。而现实的状况是,很多人却不注重对一些常用的调性进行延伸,没有尝试在另一个调高上弹奏同一首歌曲,不进行移调训练,抑制了应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或者索性来个“无伴奏”独唱示范,“清汤寡水”,把优美的音乐作品弄的听来“味同嚼蜡”,破坏了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形象,使声乐教学走向“教”与“学”的严重脱节和无奈的境地。大家知道,由于人声的音域不同,所以,歌曲的调高也丰富多彩,如果没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即兴伴奏将无从谈起。学生对教师整体艺术素质和专业教学水平无疑产生了质疑,从而破坏了教学双方的关系,甚至本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现象,却一味地责怪学生,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

3、缺乏伴奏织体的灵活运用

在伴奏织体的运用上,常常出现一些极端现象。伴奏织体的选择与歌曲的题材常常背道而驰,即没有从歌曲的类型出发,也不能恰当地运用所学的伴奏织体,来为歌曲配伴奏。比如,在配弹进行曲类型的歌曲时,采用左手“1 5 3 5”的伴奏音型,因而失去了进行曲的风格特征。而对于具有抒情性风格,且对比明显的歌曲,又往往无法脱离旋律,即一股脑地采用右手旋律、左手和弦的机械模式。殊不知,某些抒情类歌曲采用无旋律的伴奏织体更能帮助演唱者抒发情感,更能表达歌曲的思想和意境。

鉴于以上教师钢琴伴奏现状的问题,音乐教师学好和提高钢琴伴奏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有效的进行钢琴伴奏教学的对策

钢琴伴奏通常分为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两种。正谱伴奏经过曲作者周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伴奏情绪与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很贴切,是与歌曲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富于合理性和艺术性;即兴伴奏是演奏者必须具备了一定的钢琴演奏水平,将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更体现出伴奏者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在掌握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必须具备以上两种伴奏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声乐教学的需要。

1、正谱伴奏的训练

在训练正谱伴奏时,我们可以学习编配伴奏者的和弦选配、伴奏织体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练习计划,如,599、849钢琴基础训练之后,可选用音乐风格全面、伴奏织体多样化的《舒伯特歌曲集》,以及《高师声乐曲集》,作为正谱伴奏练习用书。练习时必须严格把握歌曲伴奏的风格和伴奏要求,并在力度、速度等方面严格依照谱中标出的记号来进行。通过练习,增强钢琴伴奏的意识,提高自己伴奏的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定会极大地激发教学的积极性。

2、即兴伴奏的训练

即兴伴奏,它既不是单纯的理论又不是机械的练习,而是从共性到个性、从一般到特殊、从表现歌曲内容到丰富和发展歌曲主题与意境的创造过程,其难度表现在“即兴”二字上。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和声学”及“曲式分析”和钢琴弹奏能力,最好熟悉四升、四降以内的各大小调的音阶、琶音,以及调内各和弦(包括常用的变和弦),培养自己良好的和声听觉能力,然后借鉴“正谱歌曲”伴奏谱的调性和弦、伴奏织体入手。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多听不同风格的歌曲,培养好的乐感,力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

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弹奏各种风格歌曲的能力,遇到不同风格的歌曲时要迅速反应出,用何种织体进行编配,要有驾驭作品的能力。要对歌曲的风格、曲式、调式、调高等进行总体把握,伴奏的总体设计最好依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正确地对歌曲进行总体分析能促使伴奏者把握好歌曲风格、深化主题、制造气氛,能够让听众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因而是整个伴奏最为关键的一步。

第三,要注重和弦选配的合理性。

和弦的选配一般也要以歌曲的调式、调高曲式结构和风格特点为依据。我的经验是:儿童歌曲和进行曲风格的歌曲,选配和弦时要尽量选用正三和弦,为了强调属和弦的地位,也为了追求色彩的对比,在终止或半终止处可适当运用重属和弦;抒情歌曲的和弦,则要多用副三和弦来弱化功能和弦的倾向性,强调各组和弦之间相对自由连接和转换,从而产生较为新颖的和声音响。

比如,郑律成的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属于一首创作歌曲,具有鲜明的儿童特点,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具有舞蹈性。对于这首歌曲的编配,伴奏音型可以用低音加柱式和弦的模式,以此来体现儿童的特点,即鲜明的律动性。通过由简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量化训练之后,寻找出即兴伴奏的一般规律,这样就可以为歌曲进行个性化的伴奏处理,真正认识和体会“即兴伴奏”的作用与乐趣。

总之,钢琴伴奏既是有效声乐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表现形式,它又是课外活动中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音乐教师在提高专业水平及音乐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钢琴伴奏的训练,适应新世纪艺术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程桂林等,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钢琴艺术,第6期,第47页。

[2]程桂林,走出钢琴即兴伴奏的误区,中国音乐教育,第4期,第33-34页。

篇10: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论文

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论文

吕叔湘先生1978年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说: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又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吕先生的话与识字教学关系很密切:一是本国语文不过关,首先是指识字教学不过关;二是好学生得益于课外看书,但不识字就无法去课外看书。吕先生的批评过去了近二十年,今日情况似乎比当初更糟,初中生语言贫乏,写不出象样的记叙文、说明文,且错别字累累,严重影响了表情达意。某市96级中师生升学语文成绩居然三分之二不及格,有的班最高只有六十五分。能考上中师的好学生语文水平如此,其他学生则更差。笔者觉得如此现状源于语文教学界对识字教学重视不够,认识不清,对汉字特点体会把握较差,导致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不当,如不及时扭转,语文教学,尤其是识字教学的前景则很不美妙。为此,笔者就识字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切望专家同行指教。

识字教学的原则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如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及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等原则。但识字教学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相比,教学内容迥异。识字教学的内容是汉字,汉字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表意文字,其特点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而达音形义的统一。汉字本身的特点与儿童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心理特点相结合,必然会产生汉字识字教学的特殊原则。把握了这些原则就等于把握了识字教学的关键,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事倍功半。

一、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据汉字本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这一特点而提出来的。汉字字数多而音节少,《汉语大字典》收字55000个,国家颁定常用汉字7000个,而音节只有410个,音同音近的字很多。汉字字形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零件,指组成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的笔画,基本笔画五种,常见笔画28种;二是部件,即组成合体字的偏旁部首与独体字,常用偏旁140个,《新华字典》偏旁部首189个,独体字数百个;三是结构,汉字的结构既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结构,又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顺序。汉字字形复杂但可分为三个层次,有规律可寻,掌握了规律便不难书写理解记忆。汉字字义有一字(词)多义和一义多词,有近义词、反义词之分。汉字可独立成词(单音词),又可作语素而与其它语素构成双音词、多音词等合成词,(有的字独立无语义,如徘徊,要二者合起来才组成一个语素,因数量极少,此处不多说)。汉字字(词)义复杂,构成新词的能力强,是汉语成熟的表现。汉字构成新词后,其义或与本义同,或与本义近,有的还与本义大异,但大多有迹可寻,可据本义及前后文进行理解。

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识字时首先入目入心的是字形,而汉字又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据此就产生汉字识字教学的核心原则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即识字教学不仅要识记汉字的音形义,而且要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见形而知音义,兼及闻音而知义形,表义能辨准字音,写出字形。

识字首先接触的是字形,我们就要以分析字形为突破口,再根据汉字造字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的特点,先讲音或先讲义,达到音形义的结合。如教象形字羊,字形象羊,是一种家畜,读作yáng。如教指事字刃,字形是刀口上加一点表示刀口,刃便是刀口的意思,读作rèn。教会意字从分析意符入首,再涉及义与音,教学便生动形象有意思。如田中草为苗,不正即歪,犬叫为吠;又如双木为林,表示许多树林,三木为森,表示更多的树,多得遮天蔽日,三人为众,由此引出一条规律:凡三个相同的独体字(意符)组成的新字都表示多或程度深的意思。汉字中形声字最多,形符表意,声符表音,教学时先分清声旁与形旁,再先讲义或先讲声,如教急,声旁是几,读jī,形旁是肉(月)旁,肌指动物身上的精肉,词语有肌肉。形声字多,规律性也强,但因古今音变,不少形声字的声旁不能准确表音,有的成了近音,有的音差别很大,所以要加强正音教学。对部分形旁声旁换位而组成的不同形声字,如晖、晕、纹、紊等尤须注意区别。

二、字词句相联学用结合的原则。

以字形为突破口加强音义联系的识字教学原则能解决大多数汉字的识记,且能通过比较找出许多识字规律,但它往往只能解决该字的本音本义与一字一音一义问题,而一字多音多义和非形声的同音字则难以区分。这就需要按照学习语文的特点,加强字词句的联系,学用结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识字,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学习积淀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加强对汉字的识记掌握。符号学告诉我们,语言本身有指示义与隐含义,隐含义由语言环境所决定,就是所谓言外之意。汉语(包括汉字)的隐含义往往曲而且深,就需要结合句段篇,甚至结合句段篇以外的语言环境来理解。

篇11:高校钢琴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第一,认识不到位。虽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高校仍缺乏对钢琴教学的正确认识,忽视钢琴教学,过度重视非艺术性专业的发展,对钢琴教学的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物质资源投入较少。并且,有些高校的钢琴数量较少,使用时间较长,经常出现故障,导致钢琴教学中断,严重影响钢琴教学的顺利开展。另外,还有部分学校领导忽视了钢琴教学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钢琴教学作为主要的专业课程,进而对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引导,导致学生忽视钢琴学习。第二,学生基础薄弱。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很多高校都实施扩招政策,扩大招生数量。但是,大多数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在扩招政策下,很多文化成绩不高的学生都选择了艺考的道路来实现上大学的愿望。扩招政策下的艺术专业学生数量较多,学生的质量无法保障,很多学生的钢琴基础十分薄弱,甚至有些学生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钢琴。在这种情况下,钢琴教学需要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学难度较大。第三,教师素质不高。教师素质对钢琴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有些高校钢琴教师的素质不高,钢琴教学能力不够。具体来说,部分高校的钢琴教师由音乐教师担任,缺乏专业的钢琴知识和钢琴技能,无法向学生传授系统、专业的钢琴知识和技能,钢琴教学质量不高。另外,还有一些高校的钢琴教师学历水平较低,缺乏深层次的钢琴知识学习,对钢琴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全面,缺乏高层次钢琴技能,钢琴教学水平不高。

篇12:高校钢琴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第一,明确钢琴教学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高校进行钢琴教学的主要依据,对钢琴教学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应积极明确钢琴教学培养目标。首先,我国应积极优化高校招生制度,明确高校的入学考试要求,将钢琴学科作为音乐专业的必考科目,加强考生对钢琴的系统学习,保证学生的钢琴基础。其次,高校应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钢琴教学,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高校音乐专业应合理设置钢琴课程,突出钢琴课程对学生钢琴技能、音乐欣赏能力、钢琴理论素养等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最后,高校钢琴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专业发展,突出钢琴教学的`专业性,不断深化钢琴教学的深度,以培养高水平钢琴人才。第二,转变教学理念。高校钢琴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师权威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围绕学生开展钢琴教学,根据学生需求和学生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钢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校应积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坚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鼓励教师积极与学生交朋友,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认可。并且,学校应组织开展钢琴比赛,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让师生在比赛活动中加强沟通与了解,优化师生关系。第三,加强教师建设。首先,高校应加强钢琴教师的专业修养,组织钢琴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钢琴教师的钢琴专业技能,完善钢琴专业知识结构,进而提高钢琴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其次,高校应加强钢琴教师的教学培养,组织钢琴教师定期参加教学培训,引导钢琴教师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提高钢琴教师的教学水平。再次,高校应加强钢琴教师的师德修养,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多样化角色,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不断提高钢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祯玉.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音乐时空,(12)

[2]向轲.论中专钢琴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激发[J].现代阅读(教育版),(7)

[3]李硕,肖洒.大学钢琴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及合理构建刍议[J].音乐时空,2013(4)

篇1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给予学生有效的写作指导、建立合理的作文评价机制,从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兴趣;评价方式

作文不仅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表达内心想法和感情的一种书面语言形式,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就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作文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师生之间在作文交流上并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本文将对当前阶段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改善目前作文写作的尴尬现状。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第一,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偏差。不少初中语文教师认为,作文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写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日常知识积累,教师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学到有用的写作方法。第二,教学方式不恰当。教师采用的作文教学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对教师讲解范例式的教学方式已产生厌倦感,不仅无法传授给学生写作知识和技巧,还让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还有些家长或教师认为作文是考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背诵来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这种做法无异于火中取栗,直接降低了初中生整体的写作水平。第三,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出现抄袭和厌倦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改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甚至还会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第四,作文评价不合理。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往往忽略对学生作文整体内容的评价,而且教师将自己认为好的作文在班级中展示,学生不重视教师评语,从而使得教师的作文评价不合理。

二、改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将作文教学活动变成一件生动有趣的事情,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其作文质量。其一,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悟生活,获取不同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走出写作中空话、套话和假话的误区,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发现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良好习惯,如看到孩童嬉闹而想到天真无邪的童年,看到飘落的花瓣而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写日记和周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将自己真实的感情抒发出来,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二,教师应鼓励分层教学和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给予学生有效的写作指导

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有效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其一,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例如,在确定文章题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与材料中心思想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及广告等作为文章的标题,这种标题比较容易吸引读者注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概括和总结中心思想,还可以利用修辞手法来拟定标题,包括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其二,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作文的开头和结尾非常重要,好的开头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好的结尾能够给人营造出一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氛围。因此,在写作文开头时,可以采用修辞、悬念、抒情、转折、描写等方式,结尾写作时可以采用自然收束、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名言警句、抒情议论等方式,处理好开头和结尾写作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作文评价机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建立合理的作文教学评价机制,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的评价,实现对学生作文的综合评价。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从学生写作内容和语言运用能力上进行评价;对于家长来说,可以从学生写作态度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可以从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写作过程进行评价,综合三方评价,对学生作文做出更合理的评判,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评价机制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结语

写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习惯和综合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得到综合培养和提升,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语文作文教学,开展有效的作文指导活动,鼓励学生注重日常知识积累和运用,鼓励学生之间多进行写作心得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玲.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增刊1):406.

[2]周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17-18.

[3]袁星琼.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问题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0):58.

篇14: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基本贯彻了这一精神,尤其是以人文主题来组织各单元内容这一特色,有利于师生进行人文、思想、情感、审美等教育,但这同时又容易产生语文单元教学中“人文至上”、形式化、读写脱节等弊病,增加了语言综合运用教学的难度,影响到语文工具性这一根基的强化。所以在肯定语文新课改成果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有很多地方还值得教师研究和反思。

一、语文单元教学现状剖析

1.教材组元不尽合理。单元教学的优势就是通过迁移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内化情感的目的。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扭转了过去“工具至上”的编排方法,以人文主题构建单元。这在强化人文教育的同时,却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地位,增加了从单元角度整体建构单元知识点和能力发展点的难度。虽不乏一些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单元,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建筑艺术”,其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等几篇选文均为不同风格的说明文,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及语言特点能进行综合理解。然而更多的单元组合则是“混搭”,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枣核》《最后一课》《古诗四首》等,除了都属于爱国主题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语文”联系,教师只能从人文着手进行迁移整合,语文课上充斥着思想品德课的氛围,缺少“语文味”。此外,单元与单元间的组合也很难寻觅逻辑性,无法体现单元教学目标间的层级递进关系,以致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很难循序渐进地进行。

2.单元教学形式化。“以教读带自读”是单元教学最具特征的教学形式,然而,目前很多教师的单元教学都流于形式,如将单元教学当作几篇课文的简单相加,没有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教读课一讲到底,恐有疏漏,却很少给学生讲规律、教方法;自读课则放任自流,缺少引导,无法做到“瞻前顾后”和“篇间联系”,学生学到的都是零碎、片面、局限的知识点,能力训练无法系统、有序进行。另外,在科学化思潮影响下,教师试图总结出单元教学的示范性流程,以期达到效率最优化,如山东省的“四步骤多课型”、广东省的“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模式等,笔者认为,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规律,不利于建设以生为本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3.读写脱节。我国的语文教学普遍认可以“阅读为基础”,现行教材的编排以阅读材料为主,单元教学也以阅读为中心组织教学,这就导致写作教学处于无时间保障、无系统教学计划的状态。具体表现在:①阅读教学对写作指导的作用薄弱、阅读积累向写作能力转化的效率低下。阅读教学过程侧重于文本分析与情感体验,多围绕内容、选材、结构、语言、立意等展开,这本应与写作教学相融合,但许多教师没有进行整合。除了教学观念和方法不能适应新课改外,编排教材时人文性为主的阅读教学与工具性为主的作文教学间缺少系统联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②有些教师在融入写作知识教学时,或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或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很少留有写作实践的机会,因此,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貌合神离,效果很差。

二、提高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进行单元重组,突破教材组元不合理的瓶颈。鉴于现行语文教材偏重人文主题、弱化语言训练的现状,教师需立足教材,在单元教学中进行内容重组,以突破教材组元不合理的瓶颈。一线教师虽无法左右教材体系的编排,但却可从单元教学需要和学情出发,积极进行基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单元重组:设计合理的单元应予以保留并充分利用;设计欠妥的单元则应在深入解析单篇课文知识点的基础上,将包含相同语文知识点的篇目同类合并,构成以“文”为主的新单元。在此基础上,还可进行调序、增删,调序是指理清新单元中各篇文章的主次关系,确定教读篇目和自读篇目。增删是指忽略一些工具性较弱的篇目,增选一些符合单元教学目标且文质兼美的文章,以满足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值得一提的是,在以“道”组织的单元教学中,因其人文主题是并列的,故单元的顺序排列往往缺乏逻辑性。当按“文”重组时,单元间应符合学习规律的合理排序,以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层级递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转变教学观念,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单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利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高效语文课堂。针对单元教学中出现的形式化弊端,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单元教学观念,并以此为指导,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的突出优点是通过“以教读带自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读课承担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规律性内容的梳理,切实起到“举一”的作用;自读课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主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体验中灵活运用教读课上习得的知识,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真正达到“反三”的目的。其中,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是提高单元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这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找准教读课和自读课之间的连接点,架起从教读到自读的桥梁,进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单元教学的组织方面,教师可从1987~1988年版的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中汲取营养。根据单元目标,每单元均由一两篇教读篇目领衔,由此让学生对单元目标产生较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然后“举一反三”,以两三篇自读篇目为拓展,以此巩固学生的认识,最终落实到写作教学上。

3.坚持以读促写,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针对读写脱节的教学现状,教师应将单元阅读教学中的相关语文知识与写作教学相整合,引导学生把阅读中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切实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首先,教师可针对单篇课文中的某些写作亮点进行课堂练笔,这既有利于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写作教学课时不足的缺憾。文中精彩的段落,可仿写;课文的留白,可续写;有悬念的结尾,可改写;文章学完后,还可写读后感……教师也可综合运用这几种方式,通过写作实践,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单元内的课文侧重点不同,训练点也不尽相同,并非每篇课文都需找到其写作训练点,只要择其一二、为我所用即可。

其次,单元教学进入尾声时,常有一个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展开的作文训练,这是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现今的单元教学多以阅读教学为先导,其对写作教学的指导往往是“散兵游勇”,缺乏系统性。如果能在单元教学中尝试以写作为先导,既能为阅读教学指明方向,又能弥补现今系统性作文教学的缺失。为写而读,比泛泛而读的成效要大得多,单元教学应当从单元的作文训练入手,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的目标,充分发挥每篇课文的示范作用。

实践证明,单元教学自产生开始便为语文学科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单元教学中注重作文教学是对语文工具性本真的回归,同时,教师也应正确理解新课标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性质,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家伦,赵黎丽。呼唤单元教学的涅盘.中学语文,,(31):3-5.

王家伦。呼唤单元教学的涅盘(之二).中学语文,,(7):9-11.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初中语文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能扼杀作家成长

篇15: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类健全人格的美育活动也已经在全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从建国以来,小学教育基本上都倾向于语文数学课程的推广,在艺术上的教育几乎是可有可无的,虽然是附属地位,虽然在教育上也做了很大的改动,但音乐等艺术学科依然在小学初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初步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中招考试加试音乐,分值高达50分。本文将从农村小学的音乐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学校硬件设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对其现状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对策

一、音乐教育的地位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即“基于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精神,主要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完美人格”。音乐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不但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核心载体之一。

二、宝丰商酒务小学音乐教育概况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小学是平顶山学院帮扶学校之一,小学距离县城15公里,学校占地面积3717平方米,建筑面积696平方米26间二层教学楼一幢,5个教学班,教师12名,在校学生182人。

(一)师资力量调查。该学校规模比较小,在职教师12名,其中名声乐教师一名;多名教师身兼数职,每位教师平均周课时量30节。

(二)教学设备调查。学校的硬件设备极度缺乏,目前上课还沿用原有的黑板讲授模式,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室;没有音乐教室,只有一台电子琴。

(三)音乐课程调查。据笔者以问卷、访谈方式调查该校学生:

1、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音乐,愿意主动去学习音乐,并对乐器有很大的兴趣;

2、90%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认真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且部分学生会说出自己对音乐的见解;

3、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4、课下学生会主动与其他同学去沟通,讨论课堂上所学的`音乐。在农村学校,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师资力量薄弱,所以农村的孩子前期的艺术教育几乎是没有的。外加学生父母多务农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培养孩子的教育意识;甚至有的家长还反对自己的孩子学习艺术,觉得孩子们不应该学习这些,这也对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部分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也不是太高,很多都是其他专业老师代课,还有些社会上的艺术家担任,他们大多数没有完整教学理念和教授手段,上课也仅仅是放放录音机,远远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

三、音乐课教学质量分析

(一)师资力量亟待提高。在当今形势下,宝丰商酒务小学音乐老师的音乐素养还需要得到加强。作为一名传授音乐乐艺的精神领袖,音乐老师不单能够对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经历进行总体性整合,并且对其音乐教学的内容、形式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一名合格的音乐老师一定要深入到音乐作品中去,与作者的构思、乐律产生碰撞,把音乐中的内容变换成自己的感情,然后在实践教学中表现出来,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孩子们在老师的情绪感染下顺其自然地接受实践,以演奏、演唱等音乐形式,由外而内、全身心地体验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并且很好地实现了音乐实践教学的目的。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今的农村小学音乐老师,经过专业培训、接受过正规教育、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非常稀少,该校的情况也是如此。

(二)教学设备严重短缺。当前,宝丰商酒务小学的音乐教育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除了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和稀缺的教师资源以外,还有硬件设备的极度缺乏。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宝丰商酒务小学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并且其他教室些许陈旧,音乐乐器方面也极度缺乏,孩子们几乎不能正常使用乐器演奏,另外其他老师存在对音乐学习的偏见。笔者还询问了宝丰商酒务小学的校长,问到音乐老师的情况,答曰:一无教师,二无设施,三无支持。

四、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认识音乐教育的作用,确定其重要地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可见,艺术教育在中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孩子们的成长需要音乐来增添乐趣,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做好铺垫。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们对艺术非常敏感的阶段,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接触艺术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支持力度,改善教学条件。在教育领域,教材的选择尤为重要,教师选择的歌曲必须要适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教材的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从孩子们的角度来认知,反映出孩子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课本的制备应提供良好的知识层次,有助于老师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在作曲家的心里,他们用引导的方式去启发孩子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发展意图,开创他们的模仿和创造能力,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稳定和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老师们必须正确的去引导孩子们,必须具有一定的经验。而当今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又极度缺乏,作为校方领导,必须去发现,并挖掘人才,给他们提供更多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的机会,他们将是学校的另一笔财富。

篇16: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在现代工程管理学科中,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大中型工程项目中,工程项目管理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管理、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并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本文具体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过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对工程中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高效、顺利的进行。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还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使企业和国家都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相关政策

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定义、涉及范围、职责等还不够明确,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只能根据经验操作。虽然我国建设部颁发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和法规,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也无法真正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完全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资质、标准、职责,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各项工作都没有依据,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2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于传统建设管理体系,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在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方面水平较低,所掌握的知识较少,严重缺乏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不能跟上国际的脚步,管理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除此以外,由于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规则不够熟悉,在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咨询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无法很好的遵守工程项目管理规则。另外专业培训的缺乏也导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完全使用工程项目管理业务。

1.3缺乏管理经验

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仍然处在较低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在工程项目中完全实现项目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专业化较弱。据调查发现,我国已有上百万人在从事项目管理,大部分人都属于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他们的实践几乎很少,几乎没有经验可积累,导致他们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无法提高[1]。而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中,中、高层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业。他们必须要通过培训获得专业资质证书,还要参加行业学会或者协会。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无法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一直在使用传统老套的工作方法,导致项目管理无法真正实现。

1.4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它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国际化和大型化,其中的信息交流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真正满足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和政府部门,都极其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我国近几年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因此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只开发单机版的应用软件,没有将网络很好的利用,信息也没有得到自动传送和共享。而且只有实力较强、对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比较重视的设计企业才会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工程项目的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面较小[2]。

篇17: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2.1成本管理对策

若想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要强化预算管理。只有预算管理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落实,企业对资金的分配才能更加合理化,并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是集项目预算、现金流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为一体的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能够详细分析企业的经营计划,使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提高。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考核和监督执行情况,利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成本的控制,企业也要加以重视。要对外部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对工程项目动态进行成本监控时,可以使用台帐月报和信息化系统。对于工程项目所用的设备和材料,也要做好相关的核价工作,在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上要加以重视,工程的预结算管理要落实好。若是工程项目中出现纠纷事故等,要处理妥当。同时还要定期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施工现场的管理上,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相关记录要定期汇总。

2.2合同管理对策

企业要保证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最大程度的防止纠纷的产生。由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是由合同内容的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决定的,所以应当要按照工程自身的特点来决定合同中的价款调整条件。在拟定合同时,要严格详细的对验收标准、双方权责、违约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文字表达,必须能够准确表达合同签订双方的意愿,防止合同内容上的模糊和漏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安排专人定期监督和检查合同管理和执行的情况,若是出现了与合同规定和先关规范要求不符、违法的操作,一定要立即制止。除此以外,还要对设备材料的差价调整加以重视,要严格的执行结算支付程序,以此来保证工程过程中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3质量管理对策

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的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为了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能够贯彻落实好,应当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立质量保证系统时,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一定的考虑。为了更好的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可以编写质量控制手册,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顺利运用。工程项目中的技术控制力度必须得到加强,可以采用预先控制和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管理方法。集中工程项目中的重难点技术问题,对于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先控制方案。在工程中的工艺和技术方面,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另外,工程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对所有工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程人员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水平得到提高[3]。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人才机制,吸引综合素质较强有责任心的人才加入企业的管理队伍当中,为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3结语

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涉及了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目前建筑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提高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只有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松杰.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3).

[2]赵隆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4(11).

[3]李九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

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论文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论文

浅谈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

化学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

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教学论文的题目

化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

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锦集17篇)】相关文章:

教育管理论文选题2023-08-08

突出高职生形象思维优势的教学探讨教育论文2022-08-15

辽宁省高职土建类专业设置现状与思考2023-02-05

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与对策论文2022-05-07

教学管理类论文2022-11-23

独立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论文2022-05-24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对策研究2023-03-23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1-24

泰语精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教学论文2022-12-27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