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

时间:2022-05-04 03:11:3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集锦12篇))由网友“TiAmo”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

篇1: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

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护理工作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社会人群,工作性质从针对疾病的护理延伸到病人身心整体护理,工作范围从临床护理发展到康复和健康保健.由此可见,新形势下的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乃至胜任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 者:鲁珊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310007 刊 名:中国疗养医学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 年,卷(期): 19(6)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公立医院护理人员压力分析与管理对策论文

公立医院护理人员压力分析与管理对策论文

摘要:新时期,随着医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公立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全民医保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加之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护理人员因为与医患接触时间最长,医疗矛盾的焦点容易集中在护理人员身上。为了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保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医院管理者面临不小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增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是最有效减轻护理人员压力的方案。

关键词:护理人员;压力;人性化管理理念

一、公立医院护理人员压力来源

在新时代的公立医院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护士不仅工作责任较大,工作量也大,常常会接触濒死或者死亡的病人,在面临病人家属时甚至会受到生命安全威胁。这些高风险因素都造成了公立医院护理人员的压力激增,长期的这种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更难以保障工作质量。要找到压力的起因,即压力源,深入分析导致压力产生的因素。在社会中由于每个个体对于事物的心理活动不同,心理活动成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

1.在护理工作中处置各种特殊情况导致护理人员压力与日剧增

比如在对患者进行紧急救助、处理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或者是新上任护理人员在面对医患关系和患者的不信任时,都会面临着一种角色冲突的困扰。护士在长久以来一直被当做白衣天使,但是护士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特别高的体现,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价值也一直没有正确的认识。护士除了在工作中要担当一个白衣天使的角色,还要做好一个医生的助手,努力调节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医生的理解和信任,还要负责病区管理工作。护士大部分是女性,离开岗位下班之后,在家庭中还要扮演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等角色,这无疑是给护士一种双向的精神压力。公立医院是中国目前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最主要的机构。护理人员每天会面对大量的患者及患者家属,他们在工作中会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消极情绪的影响。护士不仅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和恐惧等心理,也要避免自己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在进行对患者及家属的引导时,时常会感受到生离死别的悲伤情绪,或者受到手术发生意外的患者家属的激烈报复,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2.社会发展对护理职业的要求逐步提升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病人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院管理中越来越重视来自病人的声音,定期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并出台较严厉的惩罚政策,使护士的职业风险与责任越来越大。来自医院、社会、病人的高期望值,给护士带来了很大的期望压力。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人们对于护理人员的各方面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护理队伍能够提供的服务之间的矛盾导致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或投诉发生机率增加了,但是法律又缺少对护理人员的保护。当护患矛盾发生时,社会舆论会偏向患者,因为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往往呈现弱势。大部分人认为患者更像受害者,对护理人员的高要求和不理解造成了护理人员严重的疲劳心理和精神压力。

3.“医尊护卑”的落后理念影响了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

在医学的发展史中,现实生活中医生一贯会得到人民的尊重和理解,但是护理人员却长期得不到群众的重视,付出的辛勤劳动与回报不成正比。这种不受重视的情况导致了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实现感极低,久而久之会怀疑自我价值与人生价值。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医生的嘴,护士的腿”,不利于护士主观上的身心发展,也使护士的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在现代医学发展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循证医学以及临床路径的发展都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对学历和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不能够完全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发展提出的要求,同时医生与护士之间巨大的待遇差距会使得护理人员失去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长时间的社会压力会使得护理人员产生自卑和失望的感觉,压力与日俱增。

4.长期的倒班制及超负荷的工作造成了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态

目前公立医院医护比例及床护比远远没有达到最合适的状态,导致护理任务重、工作量大、实施抢救多,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生活不规律。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自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病人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同时倒夜班的频率快、周期短,这种长期高压力状态造成了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形成。

二、公立医院护理人员减少压力的管理对策

1.打造企业文化,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营造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

在公立医院中,无论是医生还是护理人员,都是一个为患者服务的大团队,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医疗团队会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护理管理层要积极了解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情况,例如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系统等关系,注重对护理人员进行鼓励和支持,帮助她们解决遇到的困难。提供护士探讨交流的平台,促进同事之间和睦友善的关系,让所有护士都融入到这个医疗团队中,从工作中发现自我价值和人生乐趣,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工作之余,经常组织团体活动,寻找合适的情绪发泄方式,避免长期的精神压抑造成消极严重后果。比如说发掘相同的兴趣爱好组成小团队一起锻炼身体、倾诉交流,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缓解压力,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2.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要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就必须注重对医疗护理人员的身心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条件。护士在工作中面临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及家属,他们的压抑情绪和波动情绪会影响工作心情,所以在对护理人员进行身心素质的培养时,要强调护士职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明确自身使命和人生价值。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不慌不忙的工作态度,及时冷静专业地对患者进行处理,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以外,要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自我调节训练的培训和换位思考熏陶。思考患者的需求,理智对待自身与环境,自觉用意识来指导自我行为,提高护理人员必备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提高道德品质修养,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行护理工作,提高医疗护理的工作效率。

3.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公立医院领导层要注重护士的工作心情,思考如果自己是护士,面对这种工作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压力,与护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对于护士在检查考核中出现的失误,不要一味地批评和处罚,要用宽容、诚恳的态度耐心进行教育,推动护理人员进行自律、自省。护理部帮助其共同剖析原因,探索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的方法。在人员编制方面,医院要适当增加护士编制,改变当前超负荷工作状态,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合理安排高年资护理人员的工作,例如护士长可以合理分配每位护士之间的工作,帮助护士形成一种“有事一起做,有难一起当”的互帮互助工作氛围,加强内涵建设。结语: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应激会导致不健康的身心状态,所以要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健康素质教育,适时进行压力有效管理。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倡导社会对护士尊重、爱护和理解,以此来减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刘静,天津某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7):9-13

[2]徐佳,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8):144-145

篇3:工伤护理人员管理规定

工伤护理人员管理规定模板

工伤护理人员管理规定

为认真做好工伤人员的护理工作,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规范管理程序,提高服务质量,经研究,决定对工伤护理人员的管理进行如下规范:

一、管理部门

巩铁煤业后勤服务中心为工伤护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工伤护理人员的选派及护理期间的管理。

二、护理人员选派

各单位工伤人员,在医院治疗期间确需护理的,护理人员一律从地面及后勤服务中心富余人员中选派,严禁使用一线区队职工从事护理工作。

三、工伤医疗费用管理

1、公司职工因工负伤后,经上报有关部门并经核实的,其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根据工伤医疗费用管理规定给予报销。

2、巩义市人民医院和义煤公司总医院是我公司工伤的定点诊治医院,公司员工发生工伤事故需到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事故单位的经办人员到劳资科开具《工伤职工住院介绍信》,必须经安全副总、安检科长、管理副总、劳资科长签字后,并加盖劳资科公章,凭《工伤职工住院介绍信》到巩义市

人民医院或义煤公司总医院挂帐就医(如伤情严重,急需救治者应首先安排伤员就近就医,等病情稳定后转入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然后再补办《工伤职工住院介绍信》)。否则,医疗费用公司不予报销。 因病情需要到定点以外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治疗的,必须经定点医院出具转诊证明,经省工伤保险中心审批后方可住院。待病情缓解后要及时转回定点医疗机构治疗。

3、工伤接受诊治后,其所在单位应在当日内向后勤服务中心报告,否则,每延

迟一天,罚单位100元(后勤服务中心出据罚款单,劳资科负责从工资中扣除)。劳资科接到工伤报告后要登记备案,并负责进行核查。

4、工伤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等工伤职工出院后由劳资科到河南省工伤保险中心进行报销,公司不再垫付工伤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先由工伤定点医院垫付。河南省工伤保险中心审核后将医疗费转入定点医院。

5、工伤治疗期间,需要借款的,工伤所在单位要持队长(科长)签字的'借款单经有关领导审批后,到财务科办理借款事宜。

6、任何人严禁利用工伤就诊医疗,如发现弄虚作假,除扣回报销的医疗费用外,以实际发生数额为基数,给予加倍罚款,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工伤护理的规定

1、登记备案的工伤人员住院期间不能生活自理者,可享受工伤护理。

2、生活自理范围包括: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和自我移动五项。

3、护理级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上述五项均需护理者为一级护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者为二级护理;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一项需要护理者为三级护理。

4、护理申报程序:职工发生工伤后,所在单位出具证明确需护理,向后勤服务中心提出护理申请,后勤服务中心根据工伤病情审定护理级别,报公司劳资科批准后,由后勤服务中心在一日内派人护理,对于派报人员,不能拖延,每推迟一天罚款责任单位100元。

5、对公司安排的护理人员,如在护理期间出现的几项问题,特做以下说明:

(1)护理人员不能精心照顾病(伤)人员,擅自脱离护理岗位者,发现一次下浮护理人员当月工资的10%。

(2)护理人员与病(伤)人员及家属发生争执的,发现一次对护理人员下浮当月工资的15%。

(3)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违反上述规定二次者,由公司对其解除护理工作,勒令护理人员退出护理工作,护理期间的护

理工资公司将不予结算。

6、护理人员车费、住宿费根据义铁政字[] 13号文的规定进行报销。

五、 本规定自6月

定有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

日起执行,其它规定与本规1

篇4: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对策

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对策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争取在世纪之交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建议如下:

一、要加强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政府动员,全社会给予理解和支持,需要教育内部自上而下整体行动起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法规性。层层落实责任,并有组织措施作保证。

二、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规范性,提高可操作性。

素质教育搞了十年,一些地区和学校创造出许多宝贵经验,应尽快总结、提高、推广,并且要从素质教育的目标、计划、大纲、教材、教法等方面整体规化,明确要求,做到有章可循,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

三、要出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估标准。

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办学行为的规范性。我们提倡创造精神,鼓励各地区、各学校因时、因地、因学情而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但不等于不要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应制定具体的规格要求和质量要求,以及各项评估验收标准,并逐步做到量化、细化、强化。

四、应加大推行招生制度改革力度。

现行的招生制度是“应试教育”存在的土壤。要彻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招生制度。可从两个角度考虑改革办法。一是把高中学校教育教学任务与升学任务分开。学校只负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全面考核合格后准予毕业。大学面向社会招生。二是升学考试内容应尽量反映学校的素质教育成果。如果对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素质教育的情况也严格进行审查,对优秀的特长生在报考相应的学校和专业时,进一步扩大优惠政策和招生比例……强化素质教育内容,那么将大大促进教育改革与转轨进程。

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坚持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狠刹“择校生”现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要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薄弱学校发展,解决好薄弱学校师资、生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取消重点校,让有择校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无校可择。

教育行政部门还应严格审批和认真整顿民办学校,不许他们向学生加压,大搞“应试教育”。应该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督导工作。

六、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问题常抓不懈。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始终不懈地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学校办学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认识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人、塑造人的基础工程。其次,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弘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亨乐主义倾向的冲击。同时,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技能素质、科研素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用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篇5: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摘要: 高职旅游专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步入“技能至上”的误区,而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既会做事,更会做人,从而对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拓宽学生就业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层次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41号)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与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相适应,高职院校也大力发展旅游类专业,积极输送专业性、技能型人才。仅以江苏省为例,截止到底,设置有高职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52所,20全省录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5924人。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出现与市场需求不对接的现象:一方面旅游行业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毕业生们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选择从事其他行业。这些主要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等都存在不适应产业竞争需要的问题。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更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独特的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1.1文化素养和人文知识欠缺。

旅游业是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又是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事业。因此,它所需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外,更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与良好的艺术修养,以为游客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内容。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常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文史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本身就知之甚少,同时,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以及社会上功利性价值取向,许多学生更注重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而对于理论、人文科学等课程及相关活动不感兴趣。

1.2就业观念陈旧,专业思想淡薄。

目前,在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中仍普遍存在就业观不科学,对专业存有偏见的主观思想。许多学生认为,旅游业属于服务业,是吃青春饭的,专门伺候人,尤其一些城市孩子的父母更是不愿意孩子学习旅游、酒店等专业。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就业准备不充分、期望过高、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只愿意从事一些管理类的工作,而不愿意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工作,这使学生的就业现实与理想产生了较大的偏差,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令人担忧。

1.3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功利性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利益的再调整及经济的全球化,新一代的高职学生在道德观、价值观取向上也更趋向于多元化。目前高职学生多为“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性格上自信又脆弱,敏感又自私,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而较少考虑他人、集体的需要,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喜欢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容易斤斤计较,重索取轻奉献,想问题做事情过于追求功利化,不愿意学习或做一些不能带来实际经济利益的'事情。

1.4学生能力单一,学习及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师资,在专业及课程的设置上,只能适应传统旅游业态,对不断呈现的旅游新业态反应迟滞,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专业、新课程的开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以教师讲述,学生记录为主,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突发问题。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只注重考证等职业技能的训练,对学生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这些情况都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5身心健康问题突出。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全是高职学生进入社会的必要条件。但现实情况显示,高职学生的身心素质仍存在不少问题。在身体素质方面,大多缺乏锻炼,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全无法达到旅游行业的从业要求。在心理素质方面,多份有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材料均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近30%,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不健全,不能正确面对挫折,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人际关系敏感。

2.加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2.1注重道德引导,加强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期间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任务极为重要。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既要坚持利用“两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又要注重改进教育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载体,例如社会公益活动、文化艺术表演、道德知识竞赛等更为贴近学生、更平易近人的手段,让学生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使教育成效更为显著。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还体现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不甚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学生家庭、社会等外来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学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不能切实考虑高职院校学校的特点,脱离学生实际,从而形成立意很好,形式不错,效果不佳的局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职业素质的养成。

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最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辩证统一的原则,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既要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对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安排上确定不同的比例,又要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即做到“宽基础,广复合”和“一专多能”。

同时,还要针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有关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比例。一是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促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二是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积极推进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创新,鼓励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增设选修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职业理想和学习兴趣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能动性,全面、系统而又有重点地掌握知识,切实提高综合素质。

篇6:试论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及对策

试论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及对策

试论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及对策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学院

在附表所示的经费条件下, 学校的日常开支全靠学生所交的杂费维持,并且有些地方所收杂费还得按一定 比例上缴教育主管部门;某乡初级中学为了紧缩开支,连粉笔都得由副校长保管,教师上课时按“根”计领; 学校的设施、设备的更新和添置也就更为困难了。难怪“普九”验收中会出现“图书搬家”,蒙混过关的现象 。学校最基本的硬件素质――图书都得不到保证,何谈素质教育。

其次,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依然存在。 有的学校今年的工资仅发到2月份;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学校才发到去 年11月份,有的地方用贷款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如大荔县东七乡、范家乡为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分 别由乡政府出面贷款40万元和47万元,但仅能清欠到19底;富平县某乡初级中学,则由家长自愿捐款解决 了三个月的教师工资。教师工资本来就低,又不能按时发放,这是我国农村教育投资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性的 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素质教育等教育发展问题也就失去了基础。

教育投入不足是制约素质教育推行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不足,学校的硬件素质和软件素质均得不到提高 ,教育水平必然受到影响,可见提高教育质量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差

第一,从教师队伍的来源和结构观察,陕西农村学校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正规师范学校毕业分配进 入教师队伍的,这部分人在城镇学校是主流,而在农村学校所占比重不足30%;二是教育系统职工退休,由教 育部门安排其子女到学校顶替任教的约占5%; 三是执教多年的老民办约占10%;四是乡聘教师和村聘教师约 占50%以上,有的乡村甚至高达58.25%。乡聘教师多的原因是教育经费不足, 乡政府无力承担教师基本工资 。一位乡党委书记如是说:一个新分配来的中师毕业生,月工资加补贴需280元,而一位乡聘教师工资则为60― 100元。一个中师毕业生的工资可以聘3名左右的代理教师。可见, 教师素质差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从教师文化程度而言,文化程度达标调查涉及10个县29个乡镇,其中有7个乡镇50%的教师文化程度 达不到大专水平,22 个乡镇50%的教师文化程度达到大专及其以上程度;这些达标文凭的含金量又有多大?恐 怕也值得思考;加之学非所用情况也较为普遍。这样的一支教师队伍素质,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不是缘木 而求鱼吗?

第三,从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工资不高,且又不能按时发放,于是有的老 师在外从事第二职业,乡村教师则帮助家里搞多种经营。因之,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上来,随意缺课, 请人代教,批改作业让学生代劳等现象在农村已司空见惯。这样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吗?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江泽民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和提高劳动者的 整体素质,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努力提高绝大多数人的教育水准。”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实施素 质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克服障碍,探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途径乃当务之急,以下略陈管见:

1.改革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标准,必须先行。

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标准,主要是升学率。每年高考结束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以此分 别作为奖励学校、奖励教师的依据,甚至整个社会也以此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高低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 。这样整个教育系统,甚至整个社会都围绕升学率而转。在这种氛围中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推行素质教育? 谁搞素质教育,谁就必须以个人的政治前途为风险代价。湖南汩罗一中黄泽南老师,是岳阳地区著名的数学教 师,也是“片追”的高手。正因为他对“片追”的危害看得很清楚,1984年他被任命为县教育局局长后,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决心纠正“片追”。结果家长、领导、亲友都群起而攻之,三次差点被免官。因之,改革以 考度制度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改革教育评价标准,不亚于“科学尖端”。笔者在这里想谈一点粗浅的想法。其一,新的评价标准与实施 素质教育应同步进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目前素质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双轨”制往往会使实际部门既要 顾此,又不能失彼,很不便于操作。其二,基本的考试制度应坚持。纵观历史,考试虽有弊端,但仍然是竞争 选拔人才的最公平的途径。因之笔者认为,实行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是较好的,但是在目前腐败盛行的时 期,要加大监督推荐的力度。其三,改革考试制度关键要改革考试的形式。考试形式应该朝多样化、灵活性方 向发展。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考试形式应依据学科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考试形 式在时间上也要多变,让考生无法猜测。其四,教育评估的其它标准应与考试形式协调一致形成整体。推行新 的教育评价标准,政府社会必须大力宣传,以变革家长的思想观念,为素质教育的推行创造条件。

2.反对形式主义,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

目前的素质教育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有些地方领导或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徒有虚名,给自己搞点 政绩,是纯粹的形式主义。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应加强理论研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投资,设立项目 ,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提出行之有效的评价原则、标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教材内容与教学形式、方 法的有机统一。

3.提高“教育素质”。

(1)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领导必须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教育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战略上重视 教育。教育乃长效产业,虽说在父母官任期内难以见效,对其升迁作用也不大,但只要能给老百姓带来利益, 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因此应高度重视教育,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素质”。

(2)提高“教育素质”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为社会主义建设 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教得好 ,学生才能学得好”。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做到:

首先,尊重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其工作环境。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对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素质差,特别是敬业精神不够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地位不高,生活待 遇不理想。

其次,要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前面所述的教师文化水平不高,有的大专毕业没有达到大专程度,对 此必须强化培训。国家教育部已开始在全国推行全面的继续教育,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应按此要求,结合当地实 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扎扎实实地抓好培训质量,不能流于形式。为此,不但要做到领导重视,保证 教师的学习时间,而且培养经费也要有保证。培养经费是一个敏感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加以解决。与 此同时,培训应严格管理,要有科学的考核办法,使培训收到实效。

再次,重视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准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最后,严格教师的聘用制度。教育也要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对不合格教师和富余人员应限期培训、分流 ,优化教师队伍,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篇7:高职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高职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党中央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从扩大教育规模步入到提升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发展道路。本文深入探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现状,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企业与社会对掌握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极其关注。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凭借所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而成为各大企业追求的“金龟婿”,但如今高职学生倘若仅仅只凭借手中所掌握的一技之长而在社会与企业中长久立足于不败之地,这几乎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企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认可的,但在职业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我们在各年度就业工作和用人单位的调研中发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缺失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质教育,并非是传统的追求“高就业率”,而是在保证学生成材、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下获取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并能顺利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创新性能力,这就充分表明职业技能性人才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出路所在。

一、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职业素质的内涵在于,受教育者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要掌握和具备的素质,用以满足其岗位需求与职业追求。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就是指学生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专业动手与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与实践可以熟练掌握,并通过实训教学来检验其应用技能的专业水平。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责任等则属于人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意识范畴。这就需要在长期学习、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培养。本作所指的职业素质教育并不是职业素养的培养,而是指“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具体就是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塑与深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保障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并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培育的特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育应结合自身的共性特点和实际需求,贯穿整个学习期间。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

根据目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状态的数据采集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职业素质缺失。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对当年招录企业进行的毕业生调研反馈情况表明,以的数据统计为蓝本,近九成的用人企业对四川建院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评价是能够掌握基本的岗位需求。近六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四川建院的毕业生对工作是负责且敬业的。但超半数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各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相比于学生掌握职业技术知识的技能,当前的企业更加看重学生在就职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创新思维、可持续性学习能力等职业素质。从对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反馈意见来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求特点的关注。在某种情况下,对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为代表的职业技能素质的要求更高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看重。毕竟在学校里学习的专业技能知识是有限的,而且在专业技能更新方面,学校教育是远远落后于市场竞争的。毕竟学校教学计划的修改,要通过教研室上报学院,再上报教学主管部门审批,一来二去就直接导致时间成本倍增。换句话说,学生认认真真的在学校里所学得的技能,从毕业之时就已经落后于企业的需求了。企业要求高职学生在基层岗位上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吃苦精神,能够端正态度。在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能够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与人合作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求搁置争议、同存异、共谋发展。具备一定的基本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善于自我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自身暂时不能解决,也能够通过自我学习、自主充电来进一步解决,或者可以通过团队协作与合作通过创新性问题来解决。正是因为高职学生在以上职业素养方面的欠缺,才会出现学生职业素养阻碍了学生发展及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的现状。

三、制约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

不单单在四川建院遇到了学生教育中职业素质发展的枳�s,放眼国内各大高职院校,都这样那样的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1.主观因素

何谓职业素质?这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极其陌生。尽管大多数学生对职业素质教育从宏观上感到认同;但如何提高职业素质教育,如何打造职业素质,学生们感到极其茫然。这表明在思想上,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就从属于专业技能知识教育,排在其之后,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是学生未能意识到自身职业素质的缺失所带来的困境。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甚准确,多不愿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缺少敬业精神、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这就导致学生们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然后呢就是学生们的自我可持续性学习能力不足。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职业素质教育的欠缺,但他们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而实际上多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正是其职业素质教育的起点。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来描绘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蓝图。学生们则可以根据这张蓝图自己逆推出,要实现这样理想化的职业生涯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对于这些职业技能和素质,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与欠缺需要弥补。

2.客观因素

高等职业院校对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上层建筑的足够重视,认识与管理也不到位。随着高职院校在就业出口与生源入口方面所受到的双重压力,大多数高职院校选择将与学校发展有直接联系的学校规模、队伍建设、国家示范、课程精品、团队教学、学生专业技能、动手实践能力等技术性素质的培养。而对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可持续性素质教育培养力度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可行性机制。常常多采取“口号式、板块式”的思政教育模式。忽略了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流于形式且又脱离实际,导致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始终停留在口头认识的阶段,没有被严格纳入可行性人才培养专案之中,从而造成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现象。高职院校学生轻素质、重专业技能的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定位与培养初衷。也使得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只要有一纸文凭和各式各样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就能在工作中一帆风顺,而完全没有意识到学生最终的认可权不在学校,不在及格的60分分数线上,而是要由社会、由企业的需求来最终决定的。

3.个体因素

绝大部分高职学生也不过18、19岁年纪,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还易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倘若没有先进思想的正确引导,必然导致学习动力欠缺、职业意识淡漠;往往是为了应付教学要求而学习。对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缺乏宏观的认识和了解,对一线岗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社会责任感淡漠又在市场经济拜金主义的影响下欠缺诚信意识。当前“90后”学生,讲求个性,张扬个性,缺乏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与积极负责的责任意识,过于看重工资待遇。在实际工作中,偶遇挫折,便选择撂挑子不干了,跳槽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拒绝直面现实与理想的巨大鸿沟。太追求个性,过于看重自我是“90后”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不懂得与人合作。他们在企业中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很难融入到整个团队中来,难以适应团队合作所需要的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部分学生是被迫进入高职院校的,他们或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以至于高考落榜而选择了高职院校,他们始终难以走出高考失利的阴霾。学习上自暴自弃,生活上浑浑噩噩,缺乏阳光。从而意识不到,职业素养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适应社会发展、成功就业的基石。因此加强职业素质建设,对他们而言更为紧迫与急切。

四、总结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职业”二字,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普通本科类教育的最大区别。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对其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其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趋势,以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为基础,加强培养符合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性人才。因此,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专门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发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创业经验。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可持续性发展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

[2]金立其.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价值缺失及超越[J].职业教育研究,.[3]欧阳建友,李星星.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2.

篇8:加强船员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

加强船员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

从责任意识与工作质量、团队意识与敬业精神的'关系两方面入手,对中国船员道德素质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结合船上工作实际从加强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

作 者:林德谦  作者单位:中波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船员公司,上海,80 刊 名:航海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MARITIME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27(2) 分类号:U676.2 关键词:船员   道德素质   教育  

篇9:浅谈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浅谈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学校心理素质现状着手,发现当今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科学地完善心理素质教育环节、建立全面的心理学教育评价体系等建议。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我国“本土化”的一个概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热门的领域,并成为素质教育的关注热点之一。但真正落到素质教育实处及其实效显示,当前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标相差甚远。

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从研究范围上看,更多是有关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探讨、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问卷分析(如王极盛等人对9970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与测试工具的编制(如齐晓栋研究的心理素质教育软件开发与实验研究)、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式和途径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而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的成因、生理机制、培养模式及其执行办法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从研究对象上看,主要集中在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如龚玲、张大均、王金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而对幼儿和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比较薄弱①。从研究角度上看,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横向研究,相关的纵向研究、追踪研究少,且实证研究薄弱。

二、当前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提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但学校在完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却存在许多误区和不足。

首先,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素质教育理念并未落到实处。中小学素质教育在理论界已引起高度重视,但尚未得到教育行政、科研部门的普遍和足够的重视,多数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仍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大学心理素质教育多采用传统的心理学健康教育,遵循精神病理学模式,没有做到适应于发展并重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深入,浮于表面。

其次,心理素质教育缺乏丰富、完备、系统的理论支持与指导,缺乏科学的目标体系和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大纲,缺乏适用的教材,出现了要么缺乏相关系统的理论指导,要么理论指导实践的操作性不强,实效性不大,不能全面推广实施的现象。

三、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当然,由于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尚未完善阶段,出现以上的问题是学科前进发展中的曲折。但我们可以从现有的问题中调整以后的研究及实施策略,突出心理素质研究的综合性、层次性、操作性和系统性。

同时,观念的改变决定行动的改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国家、社会、学校、家长、个人至上而下地从根本上意识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全民主动积极地关心自我,而不是单凭心理学教育学的学科孤单的研究与力不从心的实践。因此,综合以往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及建议。

首先,学校应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做好各个阶段的衔接工作。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在学校开展,因此学校应该清晰明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概念,意识到心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学者张大均将心理素质定义为,“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②,并将人的心理素质结构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学校应该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另外,如今不同阶段的学校(大学、中学、小学)各自为政地开展着心理素质教育,虽然每个阶段的学生有特定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但是长此以往容易出现脱节现象,违背人的心理素质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势必影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性③。

因此,学校应针对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中可有侧重地训练教育,并注重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连接。

其次,科学地设计心理素质教育环节,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有效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心理素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智能、社会性发展、个性发展、创造性发展几个方面的发展。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而不是毫无秩序地胡乱开展。

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心理素质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保证心理素质教育设计的各个环节应该遵循人的适应发展规律,特别是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以及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适应发展发展;

充分调动教师的专业知识,采用前沿的心理素质测量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状况灵活调整具体目标,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方法多样化,让心理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最后,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若想达到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需要通过多个渠道,针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有计划地实施。

学生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对象,因此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各种教育手段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另外,据以往的研究显示,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不和谐,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不应忽视家庭的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召开家长心理素质专题讲座,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素质现状,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学校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成长营造一个和睦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与优化。

篇10:护理人员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论文

护理人员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 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化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护理缺陷分析、典型病案讨论、责任护士经验交流总结、自我管理考核、职业礼仪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规范的职业行为。结果 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8%。结论 护理人员的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是新形式下医疗改革的需要,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化素养教育;管理

护理作为一项服务性的职业,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程度直接影响她们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1]。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整体的职业素养则决定了医院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水平的高低。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及医患关系的大背景下,护理管理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护士进行职业人格培训,使护士自身人格缺陷逐步得到补偿和纠正,从而接近或符合护士职业人格[2]。我院妇产科率先在全院实行护理人员职业化素养教育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内容和方法

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利用发生在科室护理人员本身的典型事例,结合职业化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引导护理人员树立职业化精神意识。

1.2 护理缺陷分析 每月召开1次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会议,公布本月的护理缺陷,将护理缺陷发生的人员、频次及类别进行分类处理,找出共性及差异性原因,有的放矢的进行整改,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1.3 典型病案讨论及分析 对科室重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护理此类病人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及专科护理水平。

1.4 责任护士查房经验总结交流 科室每月组织2次责任护士查房,并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首先由责任护士报告病人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其他人员提出护理措施,最后护士长做出总结。

1.5 自我管理考核 建立自我管理考核体系及自我管理考核内容,护理人员每天对照考核内容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重点总结本班护理病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工作,形成一套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质量改进体系。

1.6 职业礼仪培训 聘请职业礼仪培训专家从护理人员的坐、立、行等方面规范日常的护理行为。

2 结果

通过对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与管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5%提高至98%,护理缺陷由10%降至5%。

3 讨论

3.1 职业化素养教育 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素养教育,让每一位护理人员明白:职业不应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还可以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通过培训要让护理人员树立职业化意识、职业化行为、职业化精神,引导她们树立敬业上进的职业心态,懂得责任比职责更重要。缓解护士职业倦怠感,维持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护理查房、责任护士经验交流、典型病案讨论分析、本专业急救专业知识及技能竞赛,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强业务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专科型护理人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3.2 进行职业化行为管理 有利于使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有效管理自我情绪,善于与他人沟通,懂得换位思考[3]。同时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白自己的言行和工作态度不仅代表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代表医院的行为。只有拥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才能提高沟通和协作的'效率。

3.3 职业礼仪培训 可以使护理人员的职业特征和外在魅力的以强化。完备的现代职业礼仪,能够充分体现对病人的尊重。护理人员优雅大方的仪表,规范的行为举止,健康得体的谈吐,能够更清晰的展现职业形象。

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可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拓展自身资源的内涵,开发职业发展空间,在自我素质提高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是防范医疗纠纷的良好途径和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蒋小剑,蒋冬梅.长沙地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3(3):14.

[2] 徐朝艳,郑志惠,张振路,等.急诊科护士工作心理控制源与疲劳、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42(7):665.

[3] 李付华.心理护理的语言艺术与技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1):174.

篇11: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的观点,努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正确对待环境的恶化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先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落实法规的执行,建立执法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大力度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惩治,严格问责机制,借以形成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环境保护氛围,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1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亟待加强,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但是,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1缺乏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虽然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已经被人们所熟悉,但是日常生活中,由于利益驱使导致的环境保护观念缺失的问题还十分严重。现阶段,社会竞争激烈,巨大的财政压力使资金全部投入到了收益回报大的产业中,面对投入多见效慢的环境保护问题,决策者们长城不愿意提供资金帮助,民众在关系到自身利益时也对环境保护问题视而不见,企业也为了自身的发展,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1.2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科学的规划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国家尚未制定科学性的规划,在具体工作中,职能保障某一项问题的解决,难以从根本上纠正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环境依然处于恶化的状态。例如,虽然现阶段国家已经下大力度狠抓工业污染,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带上的遏制,但是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农村的忽然问题都呈现出日趋严重的状态,没有系统上的科学性的治理方案,很难从根本上起到作用。

1.3缺乏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管理

现阶段很多对生态环境有着危害的项目还在进行着,对于生态资源的额掠夺没有得到及时的智力,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由于资金的缺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例如植树造林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都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1.4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科学技术支持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可以得到根本性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层次,对于资源的开采,以及能源的利用等方面都需要技术上的加强。

篇12: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2.1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

由于人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必然联系,所以,必须进行全民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方面的教育,借以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只依靠国家和政府来对抗环境问题是不过的,还需要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对环保宣传加大力度,积极培养全民性的生态环保意识,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学校以及生态企业。不仅要使全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教育以及专业教育,逐渐的使环保知识得到普及,教会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约束力,借以树立正确科学的生产观、发展观、价值观,使全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管理和建设中来。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赞美和宣传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批评并曝光产生严重的污染设施和单位,借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人人保护环境状态的形成。继续推进普及教育试点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环保,增加普通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将环保的法律法规,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对环境的污染行为,全社会都要坚决抵制。坚持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农业,工业,建筑,交通,政府机关,服务机构图,科研院所,学校,社区以及家庭等社会组织,建立的各方面执行,各个领域全覆盖的执行情况。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环境保护体系;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生产和消费方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积极选择低消耗,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力求经济控制控制在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积极促进人和自然共同发展。

2.2生态环境保护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方面想要加强,必须从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入手,建立完善的管理介质使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能够有章可循,逐步的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坚持开发者负责保护,污染者负责治理的基本原则,努力把环境保护问题落实到具体的部门,避免出现推诿责任,无人负责的状况。必须建立和完善全面的系统监管体系,做到国家对地方,地方对企业,企业对自身以及自身对生产的层层监管负责制度,国家要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督促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时刻紧抓不能放松,积极履行政府的监管职能。做到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的监管问题,在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改善污染,防治污染。企业要对自身经营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承担责任。

2.3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在政策和资金上,政府都应该投入较大的帮助来扶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运用政策推动手段,实行经济上与生态环境上的协调统一发展。另外,从投资力度上也需要加强,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财政投资的重要部分,对污染方面加强治理,对生态保护项目的监管和投资支出都需要增加投入。此外,政府还要积极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投资上来,股利民间投资,扩宽投资渠道,积极鼓励各类经济体制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工作,积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融资体系的建立。

2.4促进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经济利益的极大驱使,导致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盈利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再起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劈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并不对立,二者可以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加强必须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原则,使其共同发展。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各个指标的考核,弱化经济指标,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取得巨大的环境保护成就,积极实现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共同进展,消耗最少的资源来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努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借以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2.5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提高科技水平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节约能源,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大力度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努力创新生态科技,将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将环保技术的以及生态节能的研究方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环节资源上的压力。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建设,积极促进环保科研项目的研究,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环境保护管理者的素质,加强队伍的建设,积极实施培训。

2.6生态环境保护要具备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随着社会的变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符合现代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改革,使其可以与现代环境和社会的发展想协调。于此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与惩罚力度,严重惩处产生环境破坏的行为,加强工业监管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使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法可依。首先,我们必须着眼于污染减排任务,对重点行业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的整治。污染防治应以钢铁,电力,建材等12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作为执法和监督的重点,加强监督检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每年选择一两个环境污染重点行业来进行集中性整治,借以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打击,减少污染物的产生。(1)为了巩固整治目标的有效性,开展专项行动环保监督检查。由于环境法规措施落实的突出环境问题案件的侦查专项行动中,对全国113个环保保护的重点城市其饮用水源地,已关停企业实施(生产线)停电,停水,设备拆除等措施,开展整改不到位,不达标的一律停产进行整治。推进污染减排目标,开展了城市污水的处理厂以及垃圾填埋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专项检查。借以严肃的查处建设成为污水不处理就直接排污的行为,以及超标排污、污泥直排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污水处理厂;彻底的调查已经完成,垃圾填埋场,防渗措施,渗滤液排放等各个环节。(2)设置项目“防火墙”。环保部门对于不符合建设的法律规定的项目,设立了“防火墙”。涉及不能进行审批和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的项目,另外还涉及两高一资的产能过剩项目决不能批准,更不能越线。对于水体污染控制,环保部门需进行源头控制,不符合规划的要求的,不符合环境保护质量要求的,以及不符合企业总量的控制要求的,必须停止建造。环境保护部将很快出台考核办法,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止。所以,作为环境保护的执法部门绝不应该放松管制。

3结语

综合以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复杂工程,需要企业、政府以及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积极的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对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和做法严格的打击,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不断加大对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和完善执法制度,完善政府的考核机制,使政府做到与执法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抵制环境污染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积极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为其可持续性发展而努力。

作者:万和文 李春海 周忠泽 单位:六安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眼科护理论文范文题目

护理管理学论文题目参考

护理论文题目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论文

护理自考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

管理会计理论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选择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

论对华反倾销投诉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
《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集锦12篇)】相关文章:

我国VTS操作人员培训现状及改进对策2022-12-31

浅谈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2023-08-29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2022-08-28

烟台市中职护理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2024-05-14

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对策研究论文2023-12-04

灌肠的护理记录单范文2024-05-03

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的应用论文2022-10-24

我国实施清洁生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23-03-09

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22-05-04

教师教学论文选题题目2024-01-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