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教育论文(整理12篇)由网友“新吧唧”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对于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教育论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对于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教育论文
对于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诉求,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提出了“四化式”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方法,学生从业能力培养的新措施。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其突出特征是:在转型目标上,由投资驱动、硬件支撑向知识和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在转型内容上,由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知识经济转变;在转型范围上,由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全方位转型;在转型动力上,除政府的主导因素外,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主体作用更加明显,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更加突出。其中,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改变中国企业处在产业链价值低端的局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现代化工业进程,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产业升级转型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诉求,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与课题。
一、产业升级转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诉求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他们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需求数量上来看。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我国技术技能劳动者约有8000多万人,约占从业劳动者的50%。其中,初级技工4800多万人,约占60%;中级技工2820多万人,约占35%;高级以上技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380多万人,只约占5%。显然,这种状况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因此,《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25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400万人(高级技师140万人,技师630万人,高级工263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7%左右。到,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高级技师180万,技师820万,高级工2900万),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这不仅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更是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从培养质量上来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转型的基本前提是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首先要解决一流的设备生产不出一流产品,高品质的设计变不成实实在在的精品工程等问题。为此,业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诉求:
一是高技能人才应该能够手脑并用。高技能人才与初级、中级技能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他们应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同时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能够从事复杂劳动,解决生产难题。不仅能进行高难度的生产加工、能够维修精密复杂的设备,还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进行技术攻关,将设计思想落到实处,形成具体的产品。
二是高技能人才应该具有再学习与创新能力。随着生产工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将逐渐加快,要求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跟踪能力,确保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适应产业技术发展的要求。高技能人才不是简单的熟练操作工,应该是具有创新意识,有能力移植现有成熟技术于相关生产领域,有能力提出新的工艺方法,具有一技之长并能够解决生产中实际技术问题的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要求:到20,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占所在单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低于50%。到20,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占所在单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低于80%。
三是高技能人才应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较强的职业荣誉感、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忠诚度的高技能人才是用人单位的期待,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体现。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诉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反思,需要正视目前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四个不适应:
一是培养层次不明晰,与职业要求不相适应。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是:毕业生都要达到中级工水平,有一部分人达到高级工水平,少数人达到技师水平。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高”应该体现在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是“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或技术型人才,能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新平台上,体现较强的现场适应能力以及“一专多能”的技术复合性。然而,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将高技能等同于动手能力强,注重就业率而忽略就业层次,导致高职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不鲜明,区分度模糊。因此,进一步明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在职业层次上不可相互替代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需要和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是课程体系较传统,与从业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尽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力图改革课程体系,但受学科本位课程与教材体系的制约,课程整体结构与本科教育没有根本差别,以学科为导向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式的课程体系与从业要求不对接;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严重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导致用“昨天的技术培养明天的人才”;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设置目的性差、实效性差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长期下去,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上不如本科生,在技能上不如中职生,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 三是培养环境尚未彻底开放,与人才成长的规律不相适应。目前,尽管合作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途径,但在合作层次上需要提升,在合作内涵上亟待深化。在思想认识上,许多企业和学校尚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观念;在现实条件上,资金的不足、设备的匮乏、场地的限制,以及企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差异等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在培养过程上,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设计、学生评价方法以及工程能力缺乏的师资队伍等问题使合作教育的效能尚未充分体现。在运行机制上,企业重利益重效益而产生的应付现象与短期行为,学校追求解决实习和就业问题而出现的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等问题需要解决,符合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环境尚未真正形成。
四是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够,与高技能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师资是办学的核心资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德国的职业教育在要求教师具备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任教者要有2年以上的实习或工作经历并获得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美国则要求高职教师在取得学士学位以后,要到相关领域从事1~2年的实际工作;或者在合适领域有5年以上的实际经验。相比之下,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状况与培养目标要求差距较大,主要体现为:在数量上生师比过大;在结构上青年教师比例偏高,专业带头人偏少;在教学能力上,专业实践能力普遍不足,缺乏工程经验的教师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在教师培养上,由于数量不足,教师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业务提高、进修和实践锻炼,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跟、转、改”,即:“跟”就是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步伐,“转”就是进一步转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改”就是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诉求,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坚持校企合作这条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符合度的必由之路,深化改革、加快改革,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升级。
一是政府要支持。要加大对高职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统筹资源、统筹信息,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协调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规划合作方向、搭建合作桥梁、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的责、权、利;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减免合作企业税收,建设教师能力提升基地,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合理利用市场手段,提高校企合作效能。通过政府牵动、学校主动、企业随动,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引入“深水区”。
二是机制要创新。要通过政策引导,寻求校企利益的结合点,建立校企需求合拍的驱动机制,激励企业着眼于长期愿景下的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在课程改革、产学研项目、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平衡机制,实现人、财、物双向流动,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实现“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建立动态发展的调整更新机制。专业链始终对接产业链,不断地适应企业、服务企业,进而在生产技术上引领企业。
三是改革要深化。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以校企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可谓是如火如荼,但基本停留在“松散合作,分段培养,缺乏机制”的层面,亟待深化到课程体系、培养环节、队伍构建、学习评价等人才培养的所有要素,形成学校与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全面融合”。要突出“三个注重”,开展“四化建设”,实现“三个对接”。“三个注重”是指注重从业核心能力培养,消除教与学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现象;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将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按学生兴趣特长,通过选修、专项训练等方法,张扬个性,培养专才。“四化建设”是指:一是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打破课程体系“三层楼”传统构架,依据岗位能力要求,按照知识能力链划分课程模块,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二是开展系列化项目教学。依据从业要求,构建成系列的项目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团队合作机会。三是实施多样化考核方法。要依据不同类型课程和不同教学环节设计不同的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和过程考核,实现平时成绩、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多元评判;要改变高职教育毕业设计模式,从实效出发,采用产品制作、工艺分析等具有明确生产背景的题目,重在增强学生的从业能力,通过考核方法改革,引导学生由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实现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促进毕业设计由“照猫画虎”向应用创新转变。四是形成多元化师资队伍。要采取“智力引进、柔性使用”等灵活机制,聘用退休和在职资深工程师承担教学工作,采用实习实训“双指导”,毕业设计“双导师”,培养质量“双评价”。要依据产业技术发展,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合学科体系与职业资质标准,共同开发新课程,联合编写新教材,实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实现校企相互融合,优势互补。
通过上述改革,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融合为支撑,体现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个性发展三个维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校企融合,全程参与,持续深化”的合作育人机制,确实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契合度。
篇2: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关于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防灾教育防灾训练防灾意识
论文摘要:防灾教育对保证国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愈义。目前我国防灾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扣防灾意识不够、防灾应急机制不健全、防灾知识宣传不到位等。从防灾教育的模式、内容和其体措施等方面,对我国的防灾教育体系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我国日后防灾教育的开展有所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主要有地震、洪水、干早、泥石流等。我国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特别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在亿元左右,受灾人数为3亿一4亿人次。这些年来发生的长江流域特大洪涝、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早、淮河流域特大洪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这次四川汉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更是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因我国灾害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的体制不够完善,特别是防灾教育方面还很薄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的严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防灾教育对保证国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影响。
一、我国防灾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防灾教育十分薄弱,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防灾意识不够,对预防灾害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例如学校对防灾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二是社会防灾应急体制不够健全,责任不够明确,没有建立完整的防灾应急体系。社会各级和学校对防灾应急预案缺乏了解,缺乏实际防灾、减灾的经验,预案演练不够。例如,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剧场火灾酿成的300多名儿童失去生命的惨案,如此严重的事故背后,逃生者拥堵逃生通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逃生时没有良好的秩序,没有逃生的训练,没有临危不乱、不惧、不抢的素质也是原因之一。
三是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宜传不够,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缺少必要的避灾、自救和互救常识。比如,11月26日,江西瑞昌与九江之间发生了5.7级地展,地震波及到了湖北省,导致湖北5县市受灾,造成1死81伤,其中81名伤者中78名是学生(其中多名学生受重伤),主要是在避震时拥挤、踩踏造成的。不是因地震本身,而是因地震恐慌造成的人身伤害,着实使人震惊[’〕。
四是各级学校的教学楼、宿舍等达不到规定的防灾标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坟川大地震中,有多所学校的教学楼垮塌,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建筑达不到应有的防震级别,这是值得教育部门反思的。
二、防灾教育的模式
(一)讲座模式
讲座是防灾教育中比较简便易行的模式。灾害研究专家认为,要提高讲座的效果,首先要促进灾害高度关心人群和灾害低度关心人群之间的互动。对灾害关心度不高的人往往是没有灾害经历,因此他们对灾害的估计比较乐观;而高关心度的人多是亲历、亲见过灾难场面,能够较深刻地理解灾害的破坏性和杀伤力,同时对于灾害中的逃生和救助方法也比较熟悉。通过灾害高度关心的人群对灾害低度关心人群的讲述、劝导和方法传授等,可以使灾害低度关心人群感同身受,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防灾讲座中,适当加人灾害亲历者、救灾人员等人讲述或记录,可以使听讲者通过这些重要的案例知识对某方面灾害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加之专家或教师的讲解,使听讲者获得比较全面的有关灾害的知识。
(二)体脸模式
体验模式可以分成假想体验、模拟体验和真实体验三种形式。一般来说,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前两种。假想体验是让受教育者想象灾害发生的情景,可以是防灾训练人员口述,也可以是录音、影像等教学资料,营造灾害气氛,让受教育者去体会当时的感受,想象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可能采取的自救措施等,也可以让受教育者观看灾害和自救的影像,让他们通过观察学习来丰富自己的逃生知识和技术。模拟体验是模仿真实的灾害现场,制作地震或火灾等等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虚拟的场景,配以指导人员的说明和讲解,让学生亲自使用灭火器等工具,实施模拟自救。这种体验的方式较之讲座具有生动、实用的特点,是比较理想的防灾教育模式。但是体验模式对设施的要求相对较高。比如,日本针对本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特点,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大量的防灾馆、防灾训练中心等机构,接受社会各界人员来此学习如何应对火灾,亲身体验地震发生的情景,学会在灾难发生时如何自救。这种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社会大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三)综合活动模式
综合活动模式的方法比较多样。防灾教育机构可以让受教育者自己确定题目,通过查阅资料和社会调查等方法了解灾害的历史、形成原因、预防方法和自救措施等,大家相互之间通过讨论、相互交换意见或谈感想等增加对有关灾害的知识的了解;也可以通过组织与防灾有关的游戏、运动、表演、远足、夏令营等各种活动,增加防灾体验,习得逃生本领,触发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三、防灾教育的内容
(一)一般防灾教育的内容
一般防灾教育主要是面向大众的防灾教育,主要包括对国民的防灾教育和训练,机关事业团体的专业性防灾教育和训练及其政府组织的综合性防灾教育、训练和演习三大部分。
1.面向国民的防灾教育和防灾演习
在各地方消防部门应专门设立相应的防灾教育中心,由专人负责到学校、单位讲解消防知识,并指导各种防灾训练和演习。
学校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防灾教育和防灾演习,包括灾害的基本知识讲解、灾害时的避难演习等,同时还包括灾害发生时如何将学生安全交接到家长手中等具体措施。消防员和交通警察则应分别到学校给学生开设消防安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自行车的交通安全,从小学开始进行防灾教育和安全意识的普及。
社区的防灾演习和防灾知识的普及。各地方政府或社区居委会应定期组织居民进行防灾演习,包括地区的灾害特征介绍,自己所处位置(住所或工作场所)安全性检查和确认,如房屋的抗展性的确认,所在地区届时发生毁坏的可能性大小,以及火灾延烧的'概率等确定;所在地的避难场所的位置和路径的确认,灾害时如何安全避难,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急救,灾害时家人安全状况的确认方法等。
2.机关团体的防灾训练
各机关团体应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各种专业性的防灾训练和防灾演习。通过对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灾害进行预测,针对预测到的灾害特点,进行相应的防灾演习。如地震时指挥和疏导被困的地铁乘客安全避难;防止火灾延烧的消防演习等。例如,韩国地铁火灾事故后.日本地铁公司除了全面检查地铁的防灾系统外,还就地铁在灾害时的紧急停车,通过手动装里打开车厢门,伤员的急救,并在地铁司机的指挥下,沿着地铁隧道进行安全避难等防灾演习。
3.政府组织的防灾训练和演习
国家应制定灾害应对基本法,规定国家防灾训练义务和国家的“防灾日”和“防灾周”,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和企业团体在每年的防灾日举行防灾训练。例如,日本就规定了每年的9月1日为全国的“防灾日”,9月l日所在的周被定为“防灾周”。所以每年的9月1日,日本政府都举行大规模的综合防灾训练和演习。同时,日本的中小学、机关团体以及地方自治体也都将举行不同形式的防灾训练。政府通过这种防灾训练向国民提供必要的防灾知识教育,以达到提高整体防灾意识的目的。
(二)中小学防灾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自我救护的知识和能力,往往会成为自然灾害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做好中小学防灾教育对于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很重要的。对学生的防灾教育,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阶段特点来进行。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状况不同,对灾害情况的估计和处理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在进行防灾教育时,应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为原则,在教师和成人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前提下,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
幼儿园的小朋友对事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语言功能也不够完善。他们往往不能意识到危险,或者即使知道危险也无法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成人。因此应该比较早地通过图片、声音和录像等让孩子了解灾害,训练孩子在灾害发生时按照保育员的指示快速行动,当孩子发现火灾等危险隐患时,能及时告知教师或身边的大人,以争取撤离时间。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认识到灾害的危险性,也能够传达灾害警报,这一阶段防灾教育的重点是使小同学能够在大人的指导下快速、正确地逃生;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能够了解灾害的危险性,并自行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高年级的学生应了解对各种灾害可能发生的情况,快速采取行动,不但要确保自己的安全,还应密切关注他人的情况,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人。
初中阶段,应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灾害的理解,不只是让学生产生对灾害的危机感,还要让他们了解灾害可能发生的情境,尽量减少灾害可能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使学生具有比较完备的应急技能,自制灾害应急手册,做好灾害的日常的预防,在灾害发生后能进行正确的避难活动。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应该深人理解防灾、救灾志愿者行动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都比较成熟,反应灵活,行动敏捷。与老年人、孕妇和残障人员相比,他们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但可以自救,而且他们中的部分人还可能成为救助他人的生力军。因此高中阶段的防灾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在灾难到来的时候,不但确保自己的安全,而且还要为朋友、家人、社区等其他人员的安全做贡献,高中生应具有保护他人的态度和应急技能,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参加当地救灾志愿者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提供帮助。
四、防灾教育的其体措施
防灾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包括灾害前的预防,而且还有灾害来临时的逃生、自救和救助他人。
(一)宣传防灾知识,建立预警系统
防灾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应将“防灾教育”的内容纳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部门应编写危机应对和防灾教育指导方面的教材;政府部门应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影像资料、互联网等途径介绍防灾知识,进行减灾知识宜传。另外,消费部门可以通过印制灾害应对手册,散发给居民,详细介绍应对灾害的各种知识;多种多样的防灾培训和演练。个人更应积极配合,从自身做起,不仅要自身掌握防灾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积极参与防灾知识宣传等公益活动。防灾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房屋建筑、设备器材、门窗等的安全性能,要对其抗震性、耐压性、排水、逃生路径等方面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修缮,而且还要建立早期预警系统,预计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配置灾害发生的警报装置、临时照明装置、紧急对外联络装置、必要的药品和粮食等救灾物质,提高对灾害的反应速度,安排好灾后生活。在许多发达国家,学校不但是学生的学习场所,还是大量市民灾后的避难场所,因此加固学校的建筑,增加设备的安全性能,配备充足的救灾物资等,对整个社区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授自救助人方法,建设防灾教育基地
防灾教育要根据各种灾害的特点,传授相应的应对方式。以地震、火灾、交通事故为例,地震中如何确定震级的大小和危险系数、哪些地方适于避难、什么时候需要撤离房间、需要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发生火灾如何使用灭火器,防止被烟熏倒,在逃生之后如何请求帮助等;在对待交通事故问题上,怎样避免交通事故、在事故发生后通知警察、早期急救等都应该明确地告诉给学生。另外,建设防灾训练基地也是提高防灾教育效果的重要措施。例如,日本京都市政府在寸土寸金的市区出资兴建了京都市民防灾教育中心并且负担80%的维持费用,用于市民及参观者提供防灾教育及培训。中心最大特点是采用给参观者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为主的教育培训方式。
中心有多种体验项目,如地震体验及训练屋、泥石流体验屋、消防训练室、风速体现室、烟雾躲避训练室、紧急梯子逃生训练等。地震体验及训练既让参观者体验真实的地震发生过程,又培养了参观者减少次生灾害发生及自我保护的意识。泥石流体验能使体验者体验到泥石流发生时的恐怖。消防训练室主要训练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使用。中心展示厅用各种图片、文字向人们介绍日常各种防灾知识。中心还开设面向公众的各种减灾培训课程,有面向单位开设消防员培训和向广大市民开设外科医护急救培训等。中心只对单位收取一定培训费用,对公众参观、体验项目均为免费。防灾训练基地是模拟训练模式的必备场所,可以达到防灾演习的效果。
(三)进行逃生和避难训练
在了解了防灾和自救知识后,应有意识地对大众进行实地的演习和训练。政府机构、学校、企业团体应经常在各自的单位进行逃生线路、楼梯的使用、撤离的先后顺序、到达安全地点后的站队位置等方面的训练,这些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演练,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逃生训练可以是有准备、有组织的。当人们逐渐掌握和熟悉了逃生方法,也可以进行突击训练,增加人们的临场感,更真实地体会灾害现场的情境,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人们也需要了解避难场所的合理使用方法,因此可同时展开宿营地的选择、救灾物资的领取、水源清洁、个人卫生、疾病和瘟疫的预防、救护等训练活动。坟川大地震的重灾区的中安县桑枣中学,从20开始每学期组织逃生训练,灾情发生以后全校2200名学生和数百名教师在1分36秒内全部安全撤离,创造了坟川地展中全校幸存的奇迹。逃生和避难训练是保证人们生命安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需要各级单位引起重视,常抓不懈。
(四)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
防灾教育需要政府、专家、市民和学校的通力合作。专家的作用是总结和归纳灾害发生的原因、抵御的方法、自救的方法等等,帮助各级单位构建防灾教育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体系,并且对各单位的防灾教育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市民不但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参与防灾的学习和训练,而且也应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以形成全民参与、共同学习的氛围。灾害不会只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灾害的偶发性使社区中的所有人都可能成为受灾对象,为了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每个人都应该成为防灾教育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学校应该成为市民的避难场所,并具有传授和培训防灾知识和技术的重要职能,学校教授给学生的防灾知识,还要通过学生传达给其家长和邻居等其他市民,从而增加学校防灾教育的影响面和受益群体。政府要为以上三个部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鼓励和组织多方面的合作。防灾教育需要政府、市民、专家和学校紧密联系,以“尊重和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中心理念,通过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和普通市民的防灾意识、防灾能力,以创建安全文明的社区和学校。
参考文俄:
[1]秦大河,孙鸿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
[2]膝朝阳.恐慌之祸有甚于灾害[N].南方日报,.11.28.
[3]膝五晓,加藤孝明,小出治.日本灾害对策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郑居焕,李翅庄.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基建优化,,(2).
篇3:对于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
对于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
伴随着世界环境持续恶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会计归纳入会计体系之中,想要在获得不菲的财政业绩以及推进各大领域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增加相关组织以及企业的环境业绩,为这些企业内部和环境有关的办理工作提供非财务与财务相关信息资料的会计系统。中国最近这些年来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现在科学完善环保的相关政策也已经被提上日程,不过,我国针对环境会计的发展分析研讨目前还是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在考虑GDP增长的通俗还需要考虑其背后的环保问题以及百姓就业、收入情况。这从侧面表现出我国政府对治理环境越来越重视,对一个国家和企业来说其经济的发展不但要关注其济效GDP增长,也需要考量环境效益的GDP情况,其考量的理论支持即是近几年新兴学科:环境会计。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一、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环境会计确认具体指的是把触及环境的经济业务当成一种等会计要素科学计入会计载体的进程。例如,环境负债以及环境资产等等。企业环境会计的确认在本质上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确认是一样的。因为这两者的根本的确认标准规范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地方。
1.环境会计确认标准具有可定义性
在公司的环境活动或者与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只要能够用钱银、指数、实物等用文字或者计量的方式叙述的信息皆可以归于公司环境会计确认的范畴。在实际详细工作过程中,把这些数据信息具体化为能用文字阐明的材料或者环境会计要素,依照这类要素的特征和定义及文字阐明中所包括的内容等进行确认。
2.环境会计确认标准具有可计量性
可计量性具体指的是,在环境会计可定义的基础上,把经济以及环境信息采用钱银、文字、实物等进行描述或者计量。其具有多种多样的计量标准。
3.环境会计确认标准具有信息的相关性
信息的相关性本质上指的是,我们需要满意各个领域的信息使用人员对相关信息的需求,详细来讲,需要针对信息使用人员的.详细需求,剔除掉不需要的数据信息,添加对其有用的数据信息。例如在相关财务报表中添加补充运用方面的材料。
4.环境会计确认标准具有信息的可靠性
公司环境会计有必要完整、如实地表现出环境活动以及和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等。在进行环境会计确认的时候,我们不但需要仔细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相关事项是不是真实的,还需要检查所记录的环境信息的内容是否可靠、准确、全面等。因为公司环境会计具有不同的要素,所以其有关确认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实际过程中面临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对于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考
根据上文所讲可知,中国已经对环境会计理论进行了长久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效果,确实因为中国环境管会计研究起点相对较晚,和国际上的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长的距离。下面我们针对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讲解,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不具备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
现在我国针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和理论多数是对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模仿及介绍,很少有自己的创新,从而无法真正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提出具有具有实操性、针对性以及实际意义的规划方案。并且环境会计本来就是一种非常庞大的体系工程,需要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建设才可以构成具有操作性的系统,这些环节包括会计法规、税制、会计税制及核算、企业责任以及国家政策等等。现在我国的《会计法》中,会计实务、财务系统对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环境情况几乎没有触及,就算有一点对环境会计确认的涉及,又因为在不一样的领域中,其环境会计的有关计量方式也存在着不一样的方法,公司依然不方便使用,从而缺乏可操作性。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环境会计的实务内容,让我国环境会计不仅仅停留在理念研究的阶段,还要使得环境会计“接地气”,与实际生活工作过程中经典会计的可操作性相互联系。
2.我国环境会计计量方法众说纷纭尚未建立有效的计量体系
我国专家提出了很多针对环境会计的计量方式,其中包括人力资本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方法等等。而市场价值法指的是,生产率以及其成本的改变随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动,因此产品产出以及其价格有必要把生态环境考虑进去,将其作为一种生存要素进行分析,不然的话环境的恶劣也会促使产品产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出现产品利润率大幅度降低。
而人力资本法本质指的是,因为我国环境遭受破坏从而导致其质量下降,可能会影响劳动力的健康,从而致使片区内可供应的劳动力大幅度下降或者劳动者死亡率大幅度增,我国各大公司在劳动者身上所付出的相关医疗费用也会随之升高,从而致使公司的整体收入盈利出现减少。
机会成本法指的是运用环境资本的机会成本来对其受到的破坏以及污染进行计算,从而得知所遭受的损失或者收益。在我国环境被损坏的价值无法用市场的价值来计算的情况下,资源运用成本能够拿可代替用处的成本来进行计算。
3.我国环境会计偏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
我国现代会计理论主要有4种方法,其中分别是规范法、实证法、演绎法以及描述法,其方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过对国内外研讨成果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假设,从而进行归纳总结经验。第二,海量的选用图表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来标明研讨目标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讨。此类方法至少能够运用到环境会计的计量、信息披露、以及确认等相关理论研究之中。
4.会计专业教学中尚未落实环境会计研究的成果
虽然现在大家都以及意识到大力推广应用环境会计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但是我国各大高校的有关教学中,还是依照传统的会计人员培育模式在进行教育。就算涉及到有关环境会计的教学能容,也仅仅是存在极短暂的篇幅进行了简单讲解。十分有限的讲解了环境会计某种运算。因为我国各大高校没有针对环境会计的系统的理论,与其相关的经济、法学等方面的学科也大多没有讲解有关知识,我国现在课程所培育的会计专业人才也无法适应公司环境会计计算的专业需求。
所以,我国会计专业的老师、专家,不管从学科体系上还是从理论上都要对国际上的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借鉴,把这些理论渗透到我国各大高校环境会计学专业的研讨、教育和人才培育、课程体系当中。如此一来,才可能培育出21世纪可以在公司的发展路程中自觉履行“环境会计”功能、具备“环境保护意识”、能够推进公司、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
三、结语
伴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环境以及自然资源被牺牲被忽略掉了,从而导致GDP畸形增长。这一现象已经让我国政府和党日益重视。目前我国环境会计领域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我国环境会计计量方法众说纷纭、未建立有效的计量体系;会计专业教学中尚未落实环境会计研究的成果;我国环境会计偏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不具备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等等。这篇文章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参考文献:
[1]连晓姝.重污染制造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李朝芳.四十年来西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回顾——基于需求与动机检验视角[J].会计论坛,2015,01:52-72.
[3]杨雄胜.提高我国会计研究质量问题的思考──兼论实证会计理论在中国会计研究中的地位[J].会计研究,,11:2-7.
[4]秦中艮,刘黎静,王教育,等.未来几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走向及会计监管问题的理论思考——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综述[J].财务与会计,2015,11:8-12.
篇4:慕课形势下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思考论文
慕课形势下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思考论文
摘要:“慕课”的发展为高等护理教育开拓了新的局面,在这场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本文旨在简述“慕课”发展现状,展望“慕课”的发展前景并剖析“慕课”在高等护理教学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广大护理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慕课;高等护理教育;改革
目前,“慕课”在全球迅速发展崛起,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当代高等教育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高等教育界的推广成为可能。高等护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新型护理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是大学的永恒目标与追求。我国传统高等护理教育面对“慕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寻找教学实施策略是目前高等护理教育改革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前阶段高等护理教育领域开展慕课以来的经验为基础,对慕课教育在全球开展的现状,以及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慕课开展现状和慕课为护理教学方法改革所带来的思考3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1全球开展慕课的现状
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MOOCs)的简称,其本意为“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呈井喷式发展,为教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MOOCs这个名称是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DaveCormier和BryanAlexandaer提出的。Massive大规模,指参与课程学习的人数之多。从建立至今的2年就聚集了世界上200多所世界顶尖院校的1300门课程,免费为超过2000万名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的机会,其规模之大;Open开放的,指没有设置门槛,世界各地的学生只要渴求知识,就可以注册学习,让参与全球名校课堂学习变得触手可及;Online在线的,指课程7d×24h在线,学生可以在线观看视频、完成并提交作业、讨论互动、参加测试,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交互性;Course课程,指其课程要素完整,教学过程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时间安排、练习和作业、学习评价与反馈、学习成果证明等。目前,全球有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慕课建设,比较有规模的慕课主要有三大平台,分别是Coursera、Udacity及edX,在这“三驾马车”的驱使下,后续产生了Udemy、Futurel-earn、CanvasNetwork和Open2study等4个使用率较高的平台,目前已初具规模。慕课这种崭新的观念涌入中国教育界,在各大高校内掀起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浪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名校首当其冲跻身其中,国内的网易、果壳、超星泛雅等各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全国大规模使用这种开放性网络课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对传统教育观念提出挑战。这种打破陈规的教学方式在护理教育领域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全新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又将面临怎样的难题值得思考。
2慕课应用于护理学科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景
“改变教学模式”成为国外教育学者谈论的热点话题,他们指出科技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怎样认识和处理所接受的信息是他们产生不同见解、产生积极学习动机的根本原因。转换教学理念,将慕课有机融合到护理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国际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接轨的第1步。
2.1慕课的应用促进护理教学方法改革
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起来,使传统教育的本质、主体、客体和重心都发生了变化,与传统教学相比,是两种相反的形式。翻转课堂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体化的接触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教师退居二线,在学生充分理解和消化知识点的基础上,重引导和解答学生困惑。慕课进入到我国进行大范围推广之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提前进入了护理教育领域范围内,并在其中迅速发展。田志娟等[1]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采用Talbert翻转课堂模型,实现了以视频教学为引导,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成效显著。李晖等[2]结合护理学科特点提出了护理知识的系统性及护理专业的人文性、提升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能力、实现见习内容的微视化、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信息素养等思考,初步设计了护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图,用以提升护理学教学质量。以翻转课堂为契机所开展的教学方法改革在我国屡见不鲜,各大院校在摸索中寻找开展慕课建设的最佳方式。
2.2慕课的开展以评促教,有利于教学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护理人才引进最低门槛为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比例在逐年攀升,护理人才队伍基础厚实,为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3]。新鲜血液的注入为护理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由于教学方面经验欠缺,不能否认护理教育中低水平教师及教学的存在。年轻教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他们犹如一张白纸,在投身于教育事业初期进行刻画是非常有利于教员教学基本功、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培育和养成的。因此,让年轻教员参与慕课建设,不仅能更有效率推进建设进程,也能在过程中培养出新一代的教学尖兵。教学活动需要反馈,特别是新的教学方法投入到教学后。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从应试教育过渡到大学的学生还需要教师的牵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在各大高校蜂拥而至开展慕课建设,针对于慕课搭建一个教学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如果缺乏成效分析和过程把控,缺少指标反馈,很难体现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最终有可能会让慕课市场泛滥化,学生也无法真正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里获益。慕课在国外先推广起来,一些评价评估教学效果的工具应运而生,值得大家参考。Munoz-Merino等[4]采用精细化效率策略研究法来评价学员在使用慕课过程中的学习效果,通过软件评价学生参与慕课的过程,其评价要素为是否选择性地学习重点知识?是否跳过重复的知识点?是否全程观看视频课程等,通过学习过程和课终考核来反映学习效果。另有学者采用Felder的经典学习方式指数模型(1995)来观测了学生在参与慕课学习过程中所偏好的学习方法,该评分表为自我评分表,从果断地/深思熟虑地、感觉/直觉、有序的/总体的、视觉/语言8个方面对参与慕课学习的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学生偏好于感觉(83%)和视觉(81%)上的冲击所带来的学习效果。作者认为,慕课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所能带来的视觉和感官上的巨大震撼,可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将来极有可能取得较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建立适宜的评价体系,形成积极的反馈系统,不仅有利于教学方法改进,也有利于新一代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2.3慕课教学有利于教学资源整合共享
慕课教育开展以来,我国各大医学高等院校投身其中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无疑提供了丰富而优秀的教学资源。本校今年参与了超星泛雅的慕课课程,平台上课程丰富多样,且多数为名校、名师所开展的课程。本校从选修课入手,直接利用平台上的课程资源,经过学生选课,开设了几门尔雅通识课程,本校教师安排课程学习进度,并参与互动和答疑环节。本校为军事院校,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或多或少对此有不同程度的疲劳感,来自不同院校的在线课程让学生体验到的是另一种别开生面的教学风格。后期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表示课程时间短,每堂课平均10~15min不等,注意力更集中;在短时间内,知识点相对集中精辟,能够保证在10~15min的课程里很好地消化这些内容。另外,课堂不拘泥于教室,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慕课推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重组和利用,节约人力资源,同时也给慕课的后期建设指明了方向。护理教育承担着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重任,若能够通过以开展慕课的方式促进新一代护士的培养,充分发挥慕课大规模和开放的特点,利用好教学资源,使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护生及护士能够获取优秀的护理教学资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护理人才培养[5]。
3慕课为护理教学方法改革带来的思考
3.1对教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学者对慕课的教学质量提出质疑,认为学生自学形式的在线学习无法达到教学的效果,无法辨别重难点,一些重要的内容会被遗漏[6]。网络课程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无法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继而导致学习质量和成果变形、失真[7]。面对外界对教学质量的质疑,各大平台应该加强研究网络学习过程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线上线下学习、传统课堂和在线课堂逐渐融合[8]。国内知名学者以学生的身份完成“慕课”注册后,初步设计了一种护理教学与慕课相结合的形式:在课程开放的周期内自主安排学习活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及操作视频观看、指导性阅读护理前沿文献,针对性系统复习知识点,并开展练习操作,参与互动讨论,完成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9]。这样的设计无疑给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要开展慕课建设,护理教师应该如何整合、拆分知识点,达到在短暂时间内有效传递知识信息的目的?应该怎样对一堂课做完整的课程设计?怎样分配讨论环节和视频传授环节?加之前期的教学内容确立、教学设计、脚本撰写到后期的录制、特效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这都会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3.2学生的学习能力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慕课与传统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完全自愿的,它需要学生充满内在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缺少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其参与度和实效性就不能得到保证。有研究显示,在慕课中,学生参与课程的完成率明显低于传统教学方式,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在线开放课程有近16万名学生注册,而实际完成课程的却只有7000多名学生[10];杜克大学2012年开设的生物电冶课程共有12725名学生注册,其中7761名学生观看了课程视频,3658名学生参加了测验,345名学生参加了期末考试,最终仅313名学生通过了期末考试。由此可见,没有学习动机的支撑,没有规范的管理,课程的参与度很难得到保证。因此,有学者对选择慕课的学习动机做了研究,学生选择慕课主要有4个原因:渴望了解新鲜事物,扩展现有知识面;对慕课有强烈的好奇心;自我挑战;尽可能多地获得各种结业证书。以上4个不成熟的动机导致有多达90%的学生中途退出学习,学生反映对在线课程教学内容理解有困难时不能及时得到解答,在学习中没有连贯的思维和逻辑感,容易丧失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慕课考验的是他们的自主性,而在我国传统教育背景下学生普遍缺乏的正是自主学习能力,在没有外界压力或学位学历要求下,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课程的延续性都难以保证,这为慕课课程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
3.3护理教学改革在慕课建设中所面临问题的应对策略
护理学科有丰富内涵,它是以医学基础知识、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知识、临床护理知识等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人文精神为依托的,实训、实践、临床实习为重点的复杂学科。缺乏以上任何一个环节所培养出来的护理人才是不能为社会所用的,一些实践性的经验和经历并不能通过互联网学习来获得,这就决定了慕课在护理教学必然存在局限性。我国长此以往的传统教育在新的教学时代中所暴露出来的短板的确不容忽视,但是传统教育的存在必定有其不可代替的理由。新教学方法的出现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切忌不能盲从以之取代传统教育,特别是护理教育这门复杂学科,并不是所有的护理学课程都适合用于慕课,涵盖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可逐渐伴行使用慕课教学,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根据其特点,MOOC可分别为基于关联主义的慕课(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的慕课(xMOOC)两种模式,cMOOC其主要特征是基于社交网媒的互动式学习、非结构化的课程内容、注重学习路径的建立、学习者的高度自主性和极大的学习内在动机[11]。xMOOC则是与学位教育为主的主流正规高等化教育课程接轨的,具有传统的课程特征,是在先进科技支持下的课程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和突破。从慕课的分类可以看出,护理教育的知识构架与xMOOC教学模式更加匹配,可能成为护理教学开展慕课课程建设的靶向结合点。护理学知识分为基础型知识和专业型知识,慕课通常适合于通识性知识的传播。那么,在护理专业慕课课程平台建设时可以试图将护理学课程分为2个部分,通识性、基础性知识可以采用cMOOC方式授课,而专业性、技能性、应用性的课程可以设置为xMOOC。护理学作为一门兼顾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课程,如果能够做好优质的顶层设计,将慕课应用于护理教学将会有很好的前景,并有希望成为众多课程的参考。除此之外,慕课建设需由院校支持和牵头,制订相关政策,能够对慕课学分进行认证或认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平台建设方面,也需要有合适的、长期可持续的商业合作运营模式,才能具有延续性。如果没有以上政策及领导层面的支持,慕课建设可能会沦陷于起步瓶颈阶段。
4结语
慕课因世界名校的引领,专业化的制作与运营团队,以及互联网的规模效应和放大化的马太效应而备受关注[12]。对中国教育有巨大冲击,慕课的宗旨就是让学习变得触手可及。慕课的出现无疑给高校这位垄断知识的“守护者”敲了警钟,试想,一位极具天赋的程序员,若在慕课平台上获取了麻省理工大学或加州理工学院信息课程的丰富知识,并取得相关资质或证书,那么他有什么理由选择花几年时间坐在大学教室上课呢?这是广大高校及教育者在这场颠覆性改革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毕竟教育是主体,互联网是为教育服务的,不管科技多发达,好的教学方法是不会被轻易取代的。慕课为教学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但基于国情来讲,慕课在中国的开展,仍需要政府、平台、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才能让慕课有良好的生存空间。护理学作为医学院校一级学科,如何利用好慕课来推动护理教育改革,找到适当的融合点,让护理教育在根本上有所革新值得进一步探讨。需要在以往的网络课程、电视教材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雄厚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迈向慕课建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是为传统教育改革服务的,兼顾传统,应用科技,在护理教学改革中必显卓越成效。
参考文献
[1]田志娟,金瑞华,刘春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27):3444-3445.
[2]李晖,孙一勤,徐凤娇,等.慕课形式下关于护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思考与设计[J].护理与康复,2016,15(2):170-172.
[3]樊建楠.慕课背景下护理教育改革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J].全科护理,2015,8(13):1251-1252.
[4]Munoz-MerinoPJ,Ruiperez-ValienteJA,Alario-HoyosC,etal.Preciseeffectivenessstrategyforanalyzingtheeffec-tivenessofstudentswitheducationalresourcesandactivi-tiesinMOOCs[J].ComputHumanBehav,2015,47(SI):108-118.
[5]李玉玲,吴筱筱,陈京立.慕课的发展及其在护理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4):317-320.
[6]蔡立英.在线学习:校园2.0[J].世界科学,2013,14(9):16-20.
[7]祝智庭,闫寒冰,魏非.观照MOOCs的开放教育正能量[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18-27.
[8]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67-75.
[9]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6(3):13-19.
[10]陈文静,闫丹阳,王轩.慕课时代,你准备好了吗[J].湖南教育(上旬刊),2013,34(9):22-23.
[11]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3):31-36.
[12]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5):29-34.
篇5:对于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思考教育论文
对于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思考教育论文
一直以来,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如何让学生用45分钟时间掌握较多的知识,教师的讲解很重要,知识点如何呈现给学生更加重要。最近,正好讲了“函数的零点”这一课,下面,我就这一课在两个班的讲解作一点对比分析。
高一(3)班的课堂环节设计完全是按照我事先的备课进行的,下面是我讲这一课时教案的例题部分:
【例题1】求函数的零点。
变式:求函数的零点。
【例题2】判断函数是否存在零点。
变式:判断函数在区间(2,3)是否存在零点。
【例题3】求证:函数在区间上存在零点。
思考:如果是函数的零点,且,函数在上连续,那么一定成立吗?
例1的是让学生学会求函数的零点,同时注意解题规范。通过变式让学生体会:①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零点,函数有零点时,零点可能不止一个。②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用求根公式,也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提高解题速度。有95%的学生能准确地做出该题。例1讲完后,我给出了例2。学生都能想到用零点的定义求解。直接令,求出方程的两个根,从而该函数肯定就有零点。我没有否定学生的做法,而是大加肯定。随即给出了变式。有30几个学生举手,我让其中的'一个学生回答,他说:“,正好在区间内”。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又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有其它办法解决吗?”他们陷入了思考中,有近2分钟,课堂都很安静。我在讲台前觉得有点尴尬,我的本意是由该题引入函数零点的存在定理,从图像的角度加以考虑,但是学生不能理解我的意图。我就只好自己画出图像,讲了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对这一题重新进行了讲解。虽然定理是给出来了,但是我总感觉这里的教学环节链接不够自然。
讲完了定理后,就是应用,我给出了例3,本以为很顺利,学生马张鸣提出了疑问:“老师,为什么3次函数是连续的?”我有点蒙了,根本没有预料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最后,我只好说:“等你们以后继续学习时就明白了,先记住这样的三次函数是连续的。”
这一节课虽然讲完了,但是我的心里总觉得有点遗憾。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决定将教案中的例题部分进行修改,如下:
【例题1】求函数的零点。
变式:求函数的零点。
【例题2】判断函数是否存在零点。
变式1:判断函数在区间(2,3)是否存在零点。
变式2:判断函数在区间上存在零点。
变式3:求证:函数在区间上存在零点。
思考:如果是函数的零点,且,函数在上连续,那么一定成立吗?(提示:函数)
捧着修改好了的教案,我走进了高一(6)班的讲台。
例1的过程讲解类似。进入了例2之后,我没有否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顺利地讲了变式1,随即给出了变式2。我让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我注意到学生在采用变式1的解题方法,令,然后想办法对该方程求解。当然是行不通的。我进入到小组中去,鼓励他们尝试用其它办法。有一部分学生想到了用图像的办法。 将方程转化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了两个函数的图像,由图像发现这两个图像的交点在之间,从而解决了问题。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引导学生去计算变式1和变式2中端点对应的函数值,发现有共同点:,也即端点函数值异号。由学生的旧知,二次函数、对数函数在给定的区间上图像是连续不断的,所以画图时,要想从轴上方变化到下方,或者从轴下方变化到上方,图像必然会穿过轴,根据零点的等价条件,在给定的区间上必有零点。根据这样的结论,引入了零点存在性定理,学生就不难理解定理的两个条件:①函数在上连续不断,②满足。然后,我简单地给学生陈述:我们所学的基本初等函数在确定的范围内都是连续的,同时与二次函数相似的三次、四次函数也是连续的,由此引入了变式3,学生能准确地用定理进行证明。做完后,我与学生一起研究了思考题,有了提示,学生能够很快地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明白了零点的存在性定理中两个条件是充分而非必要的。
两节课我都进行了当堂检测,题目如下:
1、函数,则该函数的零点是_______.
2、如果二次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已知函数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且与有如下的对应值表:
123456
-2.33.40-1.3-3.43.4
则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至少有_______个
第一题是检测学生是否会求零点,第二题是考察零点的等价条件,第三题是对零点存在性定理的理解。课后我进行了批改,(3)班共46人,有30人全对,(6)班48人,有45人全对,主要错误是在第3题。说明学生对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并没有完全理解。解题时应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阅读表格画出草图,从图像上找与轴交点的个数,就是函数的零点的个数。
通过这节课,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课堂环节的设计安排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愈加体会到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导入环节: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要求通过恰当内容或简短语言,尽快地把学生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应设计有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②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主要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就可以直接通过题目体现出来。有了具体的题目,学生自然地就会去思考如何求解,用什么知识点求解。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④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作用。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练习,一定要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能帮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真正有实效。
配以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加上对知识点的透彻分析理解,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精心安排,我相信我能在我的课堂上做的更好。
篇6:浅析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
浅析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收费自费教育贷学金
论文摘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研究生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受教育者在消耗公共资源为自己带来较高的预期经济收入和其他收益时,支付必要的教育费用,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谁受益者谁付费的原则的。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讨论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1]。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生缴费上学,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着更深层的含义。研究生收费必然使学校和国家的权利机制发生变化,这正是现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高等学校是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研的专门机构。作为高等学校的主要支柱者国家政府与学校双方地位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自筹资金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家对学校拨款的份额在日趋下降。相应地,各高校自主运营决策的权利也在迅速增大,体制在变活。学校已经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并将逐步演变为独立经营、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教育实体,而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完全依附国家。但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不能免除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教育经费的划拨与控制,是政府管理高等学校的有效手段。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
(一)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是解决现存矛盾的需要
其一,本专科阶段的收费并轨为研究生教育收费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向本专科生收取的费用大体占教育成本的25%,本专科阶段的成本分担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招收自费生开始的,实践证明,本专科阶段的教育成本分担是完全必要,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心理承受能力。其二,事实上,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已在进行。从1985年始,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招收定向和委培生,到了1993年,开始招收自费研究生。其方式是,根据国家拨款所覆盖研究生的百分比,自费研究生将纳入学校学籍管理的研究生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计划内的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予普通奖学金,而计划外(包括定向生、委培生、自费研究生)则须承担一定数额的费用(委培生由委培单位出资,定向生和自费生由学生个人出资)。这种现象说明,研究生教育早已存在收费现象,只不过,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收费是由部分受教育者来弥补研究生教育总体经费的不足,而没有涵盖所有的研究生。
(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经费总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接受研究生教育能够取得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收益,社会成员有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强烈愿望。资料显示,1995-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由15.5万人扩大到94.5万人,研究生录取人数由4.3万人扩大到27.49万人。“考研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目前还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经济的总体水平比较低,而国家财政投入是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的主要渠道。然而,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教育成本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再寄希望于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扩大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让受教育者来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不仅可以扩大规模,为更多愿意接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提供机会,还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进而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
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借鉴国外的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实行研究生收费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还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如果单靠国家财政支撑,研究生教育必将难以维持下去,而且由于经费问题,学校的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这不仅限制了学校的招生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与发达国家研究生经费投入相比我国还明显处于劣势。如果国家再像以前一样,包揽研究生教育经费,不仅会令我国财政负担雪上加霜,也会令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三、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体制,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
(一)完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
在国外高校,奖学金是研究生完成学业和选拔优秀学生的重要保证。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小浩认为,建立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对公共产品属性强、社会效益好但经费来源有限的学科和专业,如基础学科,学生获得全奖的比例较高;对社会效益不大且市场需求不高的学科和专业,可通过减少学生资助的比例调节招生规模;对市场需求高、个人收益高的学科和专业,基本不给予奖学金,主要通过市场调节招生规模。同时,要在普通、优秀奖学金的基础上设专项、定向等奖学金,扩大获奖面,增加奖金额度。另外,还可以积极鼓励一些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学校设立各种奖学金以及让导师参与研究生奖学金的管理。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贷学金制度
建立合理的贷学金制度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助学贷款主要是设计给那些特殊的群体需要的[3]。在目前制度下,学生的贷款只能是入学后才能申请,也就意味着第一年学费还是靠学生自行筹措。这就无形之中加重了我国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这对研究生要完成科研任务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可以参见是日本所采用的贷学金资助模式,日本采用的贷学金资助模式是以基金会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向贫困学生和需要资助的学生推行政府资助的贷学金,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高等教育的资助模式。因此,依据我国国情,建议贷学金制度应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度改革后,要充分重视贷学金制度的完善,应通过简化贷款申请程序,延长还款年限,并且提高贷款的比例和额度,形成多元结构的贷款来源,使学生贷得到、还得起,切实帮助贫困生解决高额学费负担。二是针对银行担心贷款回收难的问题,可以考虑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和社会还贷保障体系,监督和催促学生按期还款。比如,还贷方式多样化,包括分期还贷、按收入比例还贷、用人单位参与还贷和减免贷款等[4]。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收费标准
首先,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过程看,收费标准应对研究生的培养与科研阶段区别对待。硕士研究生前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阶段,而第二、三年主要是科研论文的完成阶段。在进行课程学习期间,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阶段,这一阶段使用的费用应主要由研究生本人承担。而在完成学位论文阶段,既是学校和导师对硕士生科研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是为导师和学校的科研工作做出贡献的过程,这一阶段发生的费用应主要由国家和研究生导师主要是通过向国家和企业争取科研经费来完成。博士研究生作为国家主要科研创新人员,主要是进行科研和论文的撰写,进行的是知识创新和学术发展,在学期间基本上不修课程,基本上没有什么培养费用。因此,博士生不应当收费,并且国家应抽出资金保证博士阶段的各项费用,以确保博士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科研创造。
(四)建立研究生培养科研基金,肯定研究生在科研中劳动成果
有关部门在推行研究生助学贷款的同时,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参照目前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的模式,单列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项目申报系列,作为研究生助学贷款的必要补充[5]。建立这种以科研项目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使在校的研究生成为参与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主力军。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为划拨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指标的补充依据,适当扩大那些研究生培养基础好、科研力量强、办学条件优良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以便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总之,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涉及面广、操作复杂,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总结经验、深入分析、科学探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史万兵.关于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1)。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2。
(3)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
(4)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哲学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3.2(1)。
(5)彭安臣,曾洁.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改革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5.4(4)。
篇7: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教育论文
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教育论文
摘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分析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并提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以为搞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重要性;问题;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把我国农村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关键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应积极探索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为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耕地减少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耕地减少的前提下,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只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走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主体,农民群众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技术接受应用能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必由之路。
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加入WTO后,科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直接面对的是国际大市场,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方法及工具的采纳和应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与运用水平。面对世界新的农业发展趋势,只有培养造就“有觉悟、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才能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增收。因此,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2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历来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各地非常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地相继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工程。以天津为例,20xx—20xx年在全市实施了“351”工程,利用3年时间,开展5个层次培训,培训100万农民,紧接着20xx年开始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计划培训农民40万人。这些培训,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
2.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表现为一些领导重视经济工作,轻视培训工作,没有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同等重要的工作,把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当作软任务,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过硬的措施,甚至有的地方根本没有把这项工作真正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去抓[1]。
2.2各培训机构合作不力
农业部门内部如推广、植保、种子和蔬菜等部门,以及妇联、青年团等组织都在搞培训,但各部门的培训均局限于各自专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既浪费本就不足的教育培训资源,增加培训成本,又无法形成一项系统的工程,难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3培训单位硬件设施不完善
各地虽然有一些农机学校和乡镇成校等培训单位,但都没有条件承担起农业教育培训任务,包括担当农民培训主力军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设施也明显不足,一些省市培训体系硬件建设不足问题还比较突出。虽然天津在实施“351”工程中投入部分资金开展培训机构建设,但是还很不够。
2.4培训手段落后
培训的内容、形式以及投入机制缺乏创新,还习惯于沿袭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农业条件下形成的老套套、老办法,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5培训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这支队伍包括管理人员和师资力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比较薄弱。
2.6农民积极性有待提高
一些农民对学习的技术的认识不足,凭经验种地,认为与其在培训班上浪费时间,不如在地里干点农活,甚至有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当急需某些知识或遇到实际问题时才渴求知识。
3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3.1拓展培训内容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需要向产前的新品种选用,信息采集、分析及处理等技术技能,产后的贮藏、加工、流通、营销等技术培训扩展延伸。对常规技术上进行改良和推广,对高新技术进行普及和培训;既要对传统种养殖技术改造和培训,更要对新兴种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既要对生产技术培训,更要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外向型农业等多学科、多门类的新知识进行培训。在培训对象上也要从单纯对农民的培训向农村干部、农业部门领导、农业专业科技人员、农村加工、流通、生产经营等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延伸[2]。
3.2改变培训方法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强大后劲和根本出路,也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生命力所在。培养新型农民要重点抓2个方面:一要抓好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二要重点实施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证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农民351培训工程及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等行之有效的培训。培养新型农民要采取以面对面、手把手,方便农民的方法为主,尊重农民意愿,注意教育培训的基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3]。 3.3完善培训体系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浩大而又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证。一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相互协调、适应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教育体系。要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效益。充分发挥当地已有教育资源优势,坚持统筹兼顾、资源共享、集中投入、紧密配合的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服务。可以在现有农广校的基础上,整合农技校、农技推广中心资源,建立集教育培训、推广服务、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平台,逐步完善体系建设;二要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体系硬件建设,要体现农民培训的公益性、社会性特点,各级财政都要加强投入,按照现代化技术培训教育标准,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办学硬件水平,建立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人网(办学队伍)三网合一的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4]。
3.4强化师资队伍
要造就一支素养高、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队伍。农民培训不同于完全的课堂教学,直接面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实际,要求教师不仅要业务精通,具有实践经验,又要有理论基础,而且要了解多学科知识,更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怕艰苦,勇于奉献,尤其要有贴近农民的能力。一方面,加强现有队伍培训和深造,鼓励自学和有计划组织业务培训,更新知识,开展教师“一专多能”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更要发现人才,选聘骨干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建立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
3.5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农民激励机制,提高农民学习积极性。一是经济激励。通过设立知识型新型农民奖、科技创新奖、农民科技状元奖等措施,重奖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依靠科技致富的优秀农民,鼓励学农学知识,学科学的积极性;二是政策激励。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充分考虑通过参加科技培训取得各类各级证书的人员,通过优先提供小额贷款、土地和鱼塘等农业生产项目承包等手段鼓励农民参加培训;三是精神激励。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积极参加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典型人物。通过宣传表彰等措施让他们有影响、有荣誉,营造良好的学习培训氛围。
3.6建立培训法制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事业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要加强规划,建立必要的制度,并逐步法制化。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科技培训的要求,制定农民科技培训的专门法律法规,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纳入规范化和制度 化的轨道,使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法制保障下正常有序地开展,通过立法,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4参考文献
[1] 刘文泳,滕文平.浅谈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民科技培训,(12):9-11.
[2] 雷天福,刘志红.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J].云南农村经济,(3):52-55.
[3] 侯艳红.论新形势下农村农业科技教育培训[J].山西农业科学,2009, 37(10):10-13.
[4] 李允祥.建设新农村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2(6):39-40.
篇8: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摘要:快速增长的会展产业对会展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相应的会展教育市场也日益火爆起来。在会展人才的培养上,如何有效开展会展教育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等会展人才,已经成为教育体系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在培养会展人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会展人才;思考
一、我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现状
从总体情况看,我国高等会展教育呈现出如下3个主要特点。
1.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快
我国的高等会展教育最早开始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的展览设计专业。但是,我国会展高等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经过不到的发展,截止到底,全国已有90余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了会展专业或在相关专业设立了会展培养方向,每年向社会输送会展专业人才6000人左右。中国会展教育发展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2.涉及领域宽,多学科嫁接
从目前已经提供会展教育的高校看,涉及学科非常广泛,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有六大类。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国际贸易类,广告学类,;艺术设计类;外语类等。从课程设置看,目前各高校提供的会展教育中,主要以会议、展览的策划和管理为主,其次为展示设计,装饰搭建以及服务接待方面的课程提供较少。
3.公办民办高校齐头并进,国内国外合作办学特征明显
从开办会展高等教育的主体来看,公办高校约占3/4的份额,民办高校约占1/4,当然也有“公办民助高校”以及“股份制高校”等其他形式。除此之外,“中外合作办学”的特征非常明显,来华合作办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中,相对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具有更加明显的“市场导向性”。民办高校以及国外高校对中国会展教育的青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会展教育比较乐观的市场前景。
二、我国高等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会展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多数高校会展专业脱胎于工商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对会展人才的培向缺乏明确定位,一些高校对会展人才的类型和结构明确认识,只是看到这是一个热门行业,学生就业形势就盲目跟进,导致其培养出的会展人才名不符实。
2.会展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专业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虽然说我国会展教育进入了“学历教育”时代,但会展学历教育方面的师资情况并不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会展实践经验不足。教师大多没有从事会展操作的实践经验,重理论轻实践,使课程讲授空洞,没有针对性;二是会展理论知识匮乏。教师多是半路出家,什么专业的都有,虽然博士、硕士、教授较多,但多是学习经济、外语、旅游、历史、社会学、广告、管理等;三是没有建立起一整套会展学科体系,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界定,教师本身不具备系统的.会展理论体系;四是会展教材没有形成系统,教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上述种种表现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会展教育的发展。
三、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几点建议
1.要慎重看待会展人才需求总量
要谨慎看待会展人才需求总量,谨防在解决“需求不足”的过程中出现“供给过剩”。面对会展业迅速增长的态势,会展教育的发展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经达到年招生3000多人的规模。诚然,这种发展态势对缓解会展业的人才约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会展业毕竟不是一个“大行业”,而且会展还具有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状态,会展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总容量有限,尤其是展会组织环节,更是如此。所以在发展会展教育时,对总体未来市场前景的预测,一定要谨慎乐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谨防出现“供给过剩”。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要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先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一是学院人才与行业人才的互动。
一方面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担任一定的咨询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来学院任教,促进人才的互动。二是会展教育的专家、教师直接参加会展相关的行业组织。一方面为行业组织的相关政策、制度和相关的行业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咨询建议,另一方面可利用在行业组织的优势为会展教学服务。
3.注重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会展业是一门“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极强的行业,会展实务不是在课堂上讲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高校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去,了解会展市场发展趋势,掌握会展项目运作流程,为此应多渠道、多形式拓展会展实践教学环节。
4.拓宽合作办学的思路与途径
为凸显会展专业开放性、国际化的特征,高校会展专业应加快合作办学步伐,广泛利用校外甚至国外教学资源,走国际化、合作化办学之路。与国外高校合作,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高校可与会展产业或会展教育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吸收国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培养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也可与当地会展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协会平台交流信息,参与各类会展项目,组织参与相关研讨会或论坛,承接会展科研课题,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与会展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德艳 董 藩: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 , (11): 46~47.
[2]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5).
[3]张显春:对旅游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4]肖轶楠:关于我国会展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旅游学刊,2005.
[5]周云峰 于景洋: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商业研究,2005(7).
篇9:对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考论文
对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考论文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更加重视,农村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之相随的农村教育也呈现了科技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农村教育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农村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根本,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起步教育,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论文正是基于此,对我国目前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现在的分析了解其所在的教育问题,并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试探性的提出一些需要得以改革发展的思考,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他人了解农村小学教育,并致力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全面强大的基础,依靠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技术生产力为国家的富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70%的基础上,与之配套的农村小学教育却很难与城市的教育相提并论,其在基础设施,教育师资,教育模式以及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虽然,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农村小学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国家也通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但农村的特殊社会属性使得小学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优化师资条件与学生评估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以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甚至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以整合生源组成,这些都需要各家长的教育工作者和农村政府作出更多的努力,以使农村小学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使素质教育在农村得以展开。
1.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农村教育观念与思维的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本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全面深入,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里只希望学生能认识字、能进行数学计算,而如今,社会的需求使得学生必须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我国的部分农村,这种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改变,其中就包括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概念和农村家长的教育认识,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是小学生必须该受的教育,但有些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语文、数学的教育,对其他的素质教育能过则过,没有使教育效果得以体现,比如音乐课的教学依然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教学模式,而英语教学也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发音上存在方言的因素,使得小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够准确,这都是教师的教育概念没有得到改变的体现。
1.2农村教育设施的缺陷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使得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其主要表现在校园基础设施与教育基础设施,校园基础设施主要是指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育等相关的设施较为缺乏,比如很多农村的小学体育场还是砂石跑道,足球场也没有人工草坪的铺设,这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存在受伤的隐患,而至于其他的体育锻炼设施更是没有,影响学生的锻炼方式选择,使得学生课间玩的多数是自制的娱乐用具,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而教育当面的设施缺陷是指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备不完备。据调查,目前只有10%左右的农村学校拥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而更多的`农村学校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电化教学器材,如收录机、投影仪等,音美体器材也很缺乏,几台简陋的录音机,几盒单调的彩笔往往就是农村小学开展音美教学的全部家当。
1.3农村教育师资的缺乏
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三种群体组成:一是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二是年龄不等的代课老师;三是为数不多的各方面都合格的具有专业素质的年轻教师,但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农村的发展关系难以吸引大量的年轻教师前往教学,教学观念陈旧、知识体系单一、教育模式缺乏变通的老教师依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力量,这种师资现状难以匹配国家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经费及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培训和自我充电的机会较少,更加不利于教师力量的发展。
2.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分析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基础与配套设施,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与观念,需要现代化的教师队伍,这些就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农村地方政府进行不断的政革发展。首先,需要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现状,修建适合小学生身体锻炼和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础设施,补充音乐与美术教育的设施辅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式,以标准的听、读、写来为学生提供英语教学;其次,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家长更深刻的理解小学教育的含义,以配合学校教育完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同时,需要学校与家长优化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办法,改变过去传统的只注重语文与数学成绩的考核方式,需要同时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兴趣、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从重单纯只是评价转向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评价;摒弃只以分数为主导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改革方面,需要通过平台、专业、特长、发展、薪资等方面吸收文、体、美专业的师范毕业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以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建立长效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市的小学教育相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是先进的,使城市小学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一段时间,农村小学教师到城市小学学习一段时间,形成见习交流制度,以开拓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视野。
3总结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发现其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并妥善解决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政府的教育工作重心,改变教育观念与教育投入,以及相应的师资体系改革是全面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根本思路。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供一个参考,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村小学生群体。
篇10:试析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论文
试析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发展趋势的辨析,提出了促进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化的相关思考和对策,即要仔细分析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和确定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注意解决“宽”和“专”的矛盾。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出现了许多与现实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培养目标的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培养目标分级不明显。三是培养目标没有涉及为继续教育服务的内容。高等体育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体育教师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狭隘的专业培养模式,根据社会现实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制定相适宜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1.新模式下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器求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各级各类的体育教师为主,新模式下高等院校和普教系统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应该是:l要由正确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思想修养,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作风。这就要求他们本身要又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思想修养,才能用正确的言行去教育和影响教育对象。(2)要由敬业精神。要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并积极努力投身到这个事业中去。(3)要以身作则,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4)要成为多面手。学校教育的特点是教师要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5)要具备一定的带队训练和管理能力。(6)要掌握与体育教育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科研活动,解决理论和时间中遇到的具体问题。(7)要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能力。(8)要求毕业生品学兼优,性格活跃,喜欢接触青年学生。(9)熟悉设计和简单的维修场地器材的技能和一定的保健技能。而对于不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学生要求就会更多。
2根据社会招求来调整和确立培养目标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目标会出现多元化趋势,国外体育教育专业单纯培养体育师资的现象已经改变,鉴于这种发展态势,加上我国体育师资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现状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应着重于解决培养目标多元化的问题,要改变单纯以竞技体育为主导,向健身、康复、娱乐、竞技和生活等全方位的育人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拓宽专业口径,着重培养适应面宽,应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坚持实行主辅修制和主选修制。要求学生毕业是能够主教一门术科,还能兼教一门术科和学科。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制定的必修课要精,要增加选修课的时数,应全面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的门类,重视课内外实践活动,加强教育实习和科研活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要注意以下几点: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早就全面发展的人和不同单位特殊需求的人,应符合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要有中国特色,并且坚持以提高办学效益为中心,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此外,为制定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要在拓宽专业以及在专业面上打好基础,要有柔性的专业方向。尤其是体育已经渗透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并且性别年龄不同,采用健身方法和训练手段都有区别。面对现实巨大的需要,学校只能从培养学生人门能力、适应能力和人专业门的能力人手。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在整体优化上提高素质,同时还需配合主辅修或双学位制,一二年级学习以归类知识为主,增开设体育经济、管理、公关、数理、外语四级考试,计算机知识和操作等课程。三年级开设分流培养,三年大专应以专业为主,四年本科应以沉淀知识为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
3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还要注意解决宽和专的矛盾
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注意宽和专在实质上并不是对立的。宽广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导致“不宽不专”的原因和理由。在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中,有一点必须突出,就是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这里所指的体育教育专业水平并非指运动技能水平,而提高专业化水平就必须重新设计休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由注重单一转变为注重多样,由注重值化转变为注重弹性,由注重对口转变为注重适应,专业主要是针对社会就业而言的,它同时兼顾人和学科的发展,而不是针对专业本身,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社会的反映敏感力,避免舍本逐末。在实践中可考虑增设相近的副修专业,或是增设与社会需求相联系的专业课程,如公共卫生,营养学,健康诊断等。这些做法不仅不会丧失既有的统一性,而且还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特色,不仅不会丧失专业性,而且会在原有狭义“专”的基础上上升为广义的,高水平的“专”,即由过去的单纯的“体育教师”转变为博、专结合的“体育专门人才”。
篇11: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
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实施职业教育大发展战略,高职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弊病,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难以实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目标。就如何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了研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大百科全书》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义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者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或技能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以学校为本位、企业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逐渐被扩大为“职业技术和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不仅仅包括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培训还包括对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对下岗工人进行的再就业教育培训。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重要性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其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显著增强。但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过程曲折,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稳定且普遍适用的教学管理模式。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还都停留在采用老牌高校的做法、相互探讨与交流、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缺乏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科层次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社会发展现状为端口,及时变革和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和对策,认真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当前教育实际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状况和运行机制,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准确的科学定位。通过体制创新,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运行的机制,从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
教育管理体制是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具体针对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说,它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是指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包括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宏观方面主要体现为政府影响以及政策指导,
运行机制是指学校在运转过程中,构成要素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推动学校内部良性运转的方式。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一般由决策机制、推进机制、调控机制、评价机制、监督反馈机制整合而成。这五个机制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种契合关系,作用于高职教育管理活动,以达成预期目标的早日实现。关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国内学者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主要体现在: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现状及问题
1.宏观角度。从宏观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是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极,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现如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体现在:(1)条块分割的问题。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绝大多数由中专、地方职业院校合并或改造而来,本身的主管部门不仅有地方,也有企业,性质或合办合管或单办单管,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都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责,各个主管部门都分别有一整套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构,难免出现协调和管理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2)形式以及途径多样化的问题。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以独立建制的高职院校为主体,本科高校下设二级学院和其他形式为辅;独立建制的高职院校历史沿革途径多样,一般可分为由高等专科学校内涵转型、以中专为主的多校合并组建和成人高校和职业高校改制三种。合并改造后的高职院校很容易出现各部门之前无法短时间沟通协调,造成职能交叉;(3)各部门如何参与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及其他管理部门如何参与管理问题以及这些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另外,社会力量如何共同参与管理。
总的来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人才培养与就业分割等诸多障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职权的划分和管理机构的设置复杂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职责的分散性,极易造成管理上的杂乱无章和工作效率低下。
2.微观角度。从微观上讲,由于受中央和各级政府制度的严格限制,导致高等职业院校还缺乏办学自主权,存在着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目标定位层次相似运行机制不同、发展不平衡、重点不一致,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1)人事制度不健全。人才配置不合理、人事制度僵化。目前高职院校问题集中于管理人员和教师比例失衡、仅靠死工资无法形成激励制度,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高职教师缺乏完善的激励、评价与监督机制,也就不能激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所建树;(2)机构设置不合理。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合并与重组后导致管理机构设置过多,工作效率不高,很多部门人员浪费,不能合理有效进行分工,不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3)没有建立完成的运行体系。办学条件较差,特别是学生实训条件不足,专业教师实践与技术能力不够强。各项规章制度很不健全不能对教师的行为合理有效的约束,导致机制混乱,缺乏合理有效的保障措施。
c (二)我国高职教育运行机制的主要现状
运行是指系统的结构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得以运行并产生的功能和性能。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与各级职业教育部门机构之间的衔接问题。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基础教育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办学特色不明显。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性、技术型人才为主。但是不是一成不变地针对市场区培养人才,还要有眼光,瞄准市场前景,因办成自己的特色,追求个性化的生存方式。有的高职院校过分迷信国外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常常将将国外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生搬硬套到自身的办学中,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就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只有对学校自身资源进行高效整合、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有效结合市场需求,才能办出亮点。
2.缺乏与企业、行业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薄弱,无论从生源还是从制度上都得不到保证,加上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扰与束缚。高职院校以其专业的灵活性得以生存立足,但是很多企业仍然打着追求高学历的技术人才的旗帜,过分重视眼前利益,招收未经职业培训的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3.管理运行机制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社会地位逐步提升。但与高等教育相比,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仍然有限,因此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加上高职院校人才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失现象愈来愈严重,造成高职院校一度陷入困境,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与认可。
四、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对策
(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作用
我国已经进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过多的用计划、行政命令手段进行高职院校的管制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要求政府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公众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从从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提供者”逐渐转变为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购买者”;从具体办学中超脱出来,重点做好政策制定与统筹协调等工作以及宣传,监督与调节的功能和效率。运行机制是否有效以及效率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层次间是否职责明确,这一点对改变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混乱局面尤为重要。
(二)要发挥地方政府在管理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十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主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角色发挥,地方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和监管保证高职教育得以正常运转。因此,地方政府应当把当地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遵循国家方针、政策指导的前提下,动员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对高职院校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所辖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领导。
(三)健全法律,完善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首先,建立健全法律规范,确保运行机制的规范性。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复杂,各方面无章可循,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内部结构、职权范围、议事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没有保障。另外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其次,还应该规范基本的管理制度外,还要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具体分工、形成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治理机制,这样才能既能加强行政管理,也能实现学术创新和学科优化;最后,高职院校要建立合理规范化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信息的及时回馈,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部门提供依据。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通过严格的评价制度和反馈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教师开展高水平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四)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造高职院校的特色品牌
“以人为本”强调把人作为学校管理和决策制定的中心。传统的管理理念仅仅追求数和质的提高,却往往忽视对被管理者个性需求的尊重和关怀,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得不到重视,缺乏积极性。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做到关心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积极主动地为高职教师提供服务,以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高职院校应当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除了教书育人,更要强化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职能,发挥人的主动性,激发其创新的热情。高职院校要充分展现其办学特色,做到以特色求质量与效益,以特色求生存和发展,要做到专业特色有别,把自己的学科、专业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优势。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专业品牌和师资、学生品牌,彰显高职院校的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和归宿。
篇12: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
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必然存在着矛盾,为此,本文在理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提出大学要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适当结合,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我国高教界的关注,许多大学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但是大学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撰写本文对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相关概念的澄清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1909年,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第一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传统的自由教育贯穿于本科生教育的全过程,而通识教育主要是作为专业化前期的知识准备。尽管目前仍有人认为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这两个概念很难区分,但从美国各知名大学的最新网页资料上看,现在的趋势是将这两个概念作适当区分:自由教育更多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职业教育;而通识教育则更多地作为大学教育或课程结构的一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最多只是自由教育的一部分,而专业教育则是自由教育的另一部分。或者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只是“表”,自由教育才是“里”。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
1.通识教育的内涵
从19世纪初“通识教育”一词被提出来以后,有代表意义的表述将近50种。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教育的理念,一种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而不是指某一项教育的举措,如增加某门课程,改变某种方法之类”。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博士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各种通识教育的表述之后,对其内涵做出了初步建构: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专业教育的内涵
专业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从人文教育中分离出来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化的教育受到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它与通识教育不同,它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分析
国内好几所知名大学都提出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具体来说,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种将通识教育理解为大学本科时间接续性的基础教育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二二分段”决不是我们实施通识教育唯一可取的模式。
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当然更不能因为其有基础性的一面就将专业基础教育也看成纯粹的通识教育。笔者认为,专业基础教育可以说兼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方面的一些特性,因而是二者的中介环节。用哈佛大学2004年一份报告的话说,通识课、主修课、选修课三者的界限应当是相对模糊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当是相互渗透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适当结合
大学的通识教育应当以启发学生的心智,以助于发展专业研究为使命,并能使学生跳出本专业狭窄单一的思维方式与观点,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同时,通识教育也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尊重个性发展,通过多种形式――课堂内和课堂外,必修课与选修课等,向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广泛的文化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在专业上或其他方面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储备。
专业教育应区别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它的定位应该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它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所独有的。大学实施专业教育,笔者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将专业教育真正付诸于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谈实践的阶段。我国目前的专业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老师是很少有真正实践经验或是压根一点实践经验都没有的老师,我们的专业学习也都是在学校和课堂上完成,既使仅有的几次实践活动,也如走马观花一般。
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应当改变目前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专业教育真正发挥培养精通某门专业人才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作用――提供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所需的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五、结论
现在的大学教育到底是什么,显然已经不是以往的精英教育和单纯的专业教育,在这个基础上考虑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模式。笔者比较赞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从时间和课程设置上不能完全分离,应该相互渗透。如果通识教育要深入,课程设置的关键问题是要突出核心、突出灵魂,根本问题是要让我们的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之中,在课程的具体设置方面,要尽可能采取小班讨论制、paper跟进制。比如:集中精力以可操作的方式设定几个最基本的课程,也就是用比较少的学分,设置一些课程,4学年8学期中的3个学期作为通识教育,两门核心课程,一门中国文明,一门外国文明,但是所有课程要求经典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45.
[2]李曼丽,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3]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朱欢,蔡青.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下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5]韩高军,彭石玉.基于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兼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9).
[6]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7]刘拓,等.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8]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9]鲁洁.高等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
【对于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教育论文(整理12篇)】相关文章:
浅谈新形势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023-09-02
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讲话2022-04-29
高职教育中订单教育模式初探教育论文2022-04-29
会计学论文题目2023-09-16
浅析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2022-05-07
财政学论文题目2023-01-30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2-11-07
酒店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分析论文2022-08-04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论文2022-08-14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