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30 00:57:21 英语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是不吃鱼”为你分享16篇“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1: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想结合几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转变教育观念不应当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应当有具体的内涵。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看,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切实的转变。

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创新教育的保证

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的发音很准确;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非常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对个人创造力提出了十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与集体活动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如教BⅢL61被动语态,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有钥匙、小刀、铅笔头、钢笔等物品。师生对话时可一件接一件往外拿,边拿边问:What's this?What's it made of?What's it used for?这种教法和学法,会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BⅡL39时,让学生看图并讨论如何使用电梯,并联系课文进一步深问:Why doesn't John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教师有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讨论。第三,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Team work,Pair 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善于激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恍然大悟、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如BⅢL78是一篇阐明世界人口的科普文章,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比较枯燥。教师在上课时带来一个挂钟,说:“今天大家看时间,来算一道题。”学生们甚是惊奇:英语课怎么上成数学课了?这时教师让学生静静地注视着秒针走了一圈,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174×60×24=?待学生报出答案:250560,教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字吗?这就是现在全世界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当学生惊讶时,教师接着问:So it goes on,what will the world be in 600 years?学生答:We don't know.教师可趁势打开录音机说: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

五、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有:开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晚会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可知,英语的自学能力由以下几方面组成:A.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B.能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C.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D.能独立完成教师提供预习和复习的作业;E.能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和使用电化教学设备;F.能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当的课外读物;G.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难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唤起潜在的创造智能,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动下,支配自学探索活动,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已获取的知识,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篇2:创新教育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析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新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新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现实教育中存在大量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具体表现为:①强迫依从,课程完全依从教师决定;②权威,禁止自由学习,强制学生只能指导进行;③嘲笑的态度,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予以讪笑;④教师的固执,使得学生不敢表示异议;⑤以成绩为主,忽视新发现;⑥过重确切性,只重单一标准答案的寻求;⑦反对异常人格,学生不敢有不同于风俗习惯的“反常”表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有创造意识,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要掌握教育和教学的艺术,懂得怎样组织和进行教学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习惯。

三.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性思维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设疑启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提供创新环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也容易被激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如:对于陈述性知识应该让学生根据其内在联系,自我构建;对于过程性知识的发生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产生问题,自己去获得结果,教师与学生始终是共同探讨各种可能变化与发展的合作者。即使是那些一时不能得到正确结果的问题,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思考,留待进一步研究。

2.培养自立探究,寓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词汇、句型、语篇教学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词汇教学中,SEFC BOOK1A,UNIT8,主题是关于sports, 我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体育用语,同时写在黑板上,如:tennis, badminton, relay race, wrestling, balance beam, shooting, track and field等。由于学生大多年轻活泼,爱好运动,结果大家都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增加了许多知识。

句型教学方面教师应经常出些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各种回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Would you mind if I smoke in the office? 学生可以用多种说法回答:No, Go ahead. / Not at all. / Certainly not. / I’m sorry, it’s not allowed. / I’m afraid not. You can smoke outside. 这种训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多种途径求得问题的解答。

教授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时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引导学生对某概念或问题的理解不应限制在某个既定的范围,而应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些拓宽或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如:在分析The world around us一文时,我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 What do plants and animals need to survive? 2. What do plants and animals need to survive then?有些学生会就事论事地回答:1.food,water,oxygen,etc。2. food,water,oxygen,clothes,etc.当我再问及“What are people’s food and clothes main made up of? 时这时学生会回答:vegetables,meat,rice,plants,etc。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Then these food and clothes are main comes from plants and animals.So human beings can not survive without animals or plants.Therefore our human beings must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Or we will be punished seriously by the nature.

3.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 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 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 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篇3:英语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1.焕发课堂活力,培养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英语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展开教学,带领学生做有趣的课堂游戏。上课前先让学生助手与我进行一段示范对话,然后再按座位进行一条龙式的对话练习。比如,教学仁爱英语八年级Unit6Topic2SectionB。教师问:“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summer holiday last year?”学生回答“I went to Mount Tai,The Great Wall,and so on.”继续问“Who has ever been to Tian’anmen Square?”找去过天安门广场的学生介绍天安门广场。“Ivisited Tian’anmen Square with my parents. It’s the largest square in the world. There are some great buildings in it”根据短文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使他们得到提高和发展。如“Where is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Who did you visit there with?”等。对成绩中等的同学进行梯度训练,使他们挖掘潜力,力争上游;对后进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只要回答对一个单词就给予充分肯定,使他们敢于参与,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获得成功的愉快感。

2.创设语言情境,激发语感能力

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根据课文内容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真实的情境,提高了语言的领悟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英语的语言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课文中的故事编成短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适当摆放实物和挂图,构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实行情境教学。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积极排练,大胆模仿,在活动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生动的语言氛围之中,增强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实行目标教学,增强成功意识

目标教学就是要求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明确做出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和学期目标,设定自己在每个阶段应达到的'水平。每讲完一课就要整理出课文的基础知识、学习重点和难点;每讲完一个单元就要进行单元测验,找出差距,制订下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师用目标教学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奋斗目标下产生勤奋学习的动力,循序渐进,扬起风帆,走向成功。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力训练,防止掉队现象的发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投影仪展现课文中的画面,让学生看图说话和写短文,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行目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逐项达标,英语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创新精神

激励教学就是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以事明理,催人奋进。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能使学生得到愉快的心境,获得成功的欢乐,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每讲完两个单元,我就把所学过的英语单词集中起来统一练习,进行单词背诵默写竞赛,实行表扬机制。也可以开展扩词比赛,比如,教师给出一个字母要求学生加一个字母变成第二个单词直到不能继续增加为止。如:a-at-hat-that/chat/what。不用分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而是建立动态的评价模式,比谁的进步更大,比谁的基础更加扎实,使学生在学习竞赛中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克服了因为分数排队而对英语产生的厌学情绪。在愉快的自身体验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竞赛和合作精神,使其英语的应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5.结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环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表现自我、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使学生得到了创新成果,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使学生养成了积极探索、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可以说,把英语课堂教学变成开展创新教育的平台,有利于让学生在创新教育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篇4: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人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培养出一代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创新教育如何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呢?

一、 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 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哲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个学生在干什么盖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 ,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学生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  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他们求异创造能力。

篇5: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绍兴市高级中学 周智忠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并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及要求,提出了一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体现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创新教育 任务型教学 主体参与 自主发展

我国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在基础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实际上,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它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以及创新人格的培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既要具有继承性,同时也应该而且更应该重视教育的创造性。因此,教育应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贯彻并实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

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我国的高中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高中英语课程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它还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那就是:要重视共同基础,为每个学生的可能发展奠定基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课程应多样化;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并养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及风格;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这些课程标准和理念与传统的英语教育观相比,明显的加入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是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呢?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平时我的一些做法,我有以下感触:

一、要进行创新教育,其前提是要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的核心是以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的,以培养能熟练掌握知识的人才为教育目标。由此必然导致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和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学生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新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看, 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切实的转变:

1. 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对知识的积累的过分孤立追求,强调灌输,而创新教育则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2. 教育人才观的转化

传统的人才观集中表现为分数至上主义,应试分数成为人才的唯一尺度,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和途径。而创新人才观是以创新应变能力为本位的个体人才观。将教育的重点由放在分数上,转移到放在创新应变能力上。

3. 教育文化观的转变

传统教育文化观提倡随大流,别冒尖;提倡以不变应万变,墨守成规;崇尚无为,这些文化倾向必然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忽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教育文化观则倡导应该更加关心学生有什么样的个人观点和想法;应该经常的帮助学生把以前的看法和现在的看法联系起来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4. 教育动力观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十分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严重忽视与学习活动以及创新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创新教育只有强化被传统教育所严重忽视的情感因素才能找到自己的不竭之源。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情绪,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潜能。

以上只是需要转变的观念中一些。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创新教育的保证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学生只有对自己、英语、英语学习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而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对学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英语是语言学科,同时又是学生的第二语言,所以出现英语能力不等是正常的。比如,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时,都会有怕错而不敢说或不肯说的现象。而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潜意识的运作和强烈学习动机的形成 。这种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所以,我们一方面可以将教室布置得十分舒服,播放一些音乐来松弛学生的压力,强化语言节奏感,加强学生的印象。同时,作为老师,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要循序渐进,更不可随意责备。心理学家洛斯蔡弗勒(Loschilffler)曾说:“学生----成年人比儿童更甚----在外语学习中受到抑制,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显得可笑或是怕用错或讲错。”所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循序渐进。先跟读,后自己讲;先自己大声讲,后面向全班同学讲;先讲简单的内容,后讲复杂的内容。老师要多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谈,激发他们的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另外还可以借助视觉的应用,创设视听课,这样使静态或动态的场景能声像并茂的映入学生的眼帘,极大的强化和丰富听力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开口的欲望,帮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为交际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能力,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型及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任务,吸引而后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而后使用英语。例如在处理高中英语教材时可将任务设计成以下6种---Prediction tasks, Jumbles, Comparison tasks, Problem solving tasks, Memory challenge tasks and Creative tasks。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层次理解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甚至跨文化思维能力。

包括任务型教学在内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传递信息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和信息的获取。因此在教学中应提倡合作学习。我们在现行课堂教学中应用的pairwork,groupwork, teamwork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困难学习”或“分享学习”,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使小组成员在共同努力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和激励互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通过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建立和维护相互信任来有效的沟通,使小组各成员之间有更多交流和自我调节的机会,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大有裨益。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所采取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活动的互动性和语言的交际性。首先,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讲 ‘Trust yourself./ Never give up. /Hurry, hurry, don’t worry. / keep up your courage’等激励学生的话语,大胆的表现自己。其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把功能项目、语法项目与话题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自编对话或进行角色扮演;还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多提问。例如,采取游戏竞赛让各小组对所学课文内容进行快速问答,对各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体会,对教材中一些内容敢于质疑等。

四、激发直觉思维,培养求异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好方法

创新必须首先求异,而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直觉思维又称非形式逻辑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过程。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根纳因病在家修养,在观看地图时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两岸轮廓惊人的相互吻合,由此提出‘大陆漂移说’。这种创新就是直觉思维的结果。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又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实物、图片、多媒体以及各种游戏活动创设一个开放的空间,激励学生直觉推新,并且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如猜字游戏等。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分析时,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概念或问题的理解不应限制在某个有限的范围,而应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些拓宽或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例如,在分析At the shop 一文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shop owner and his assistant? 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有些学生会就事论事的回答:“店主和店员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当教师再问及“ Why did they change the attitude to the customer after he showed them the million-pound note?”时,这些学生便会无言以对。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以貌取人和人和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来看问题,进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Money is everything. ”的本质。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根本无自主可言。实际上,自主和创新两者不可分割,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就无从展现自主。只有自主和创新的完整统一,才能培养新一代的进取性的人格精神。创新自主学习观主要表现在:学生能有目的的学习;能主动的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能有选择的学习;能独创性的进行学习;能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具有自我认识和调控的能力;能主动的发现学习中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前途和人生道路有美好的憧憬和丰富的想象力,并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法,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它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要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交际策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独立制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进行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根据Dickinson的观点,所谓自主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三种主要途径来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教师让学生反思其学习观念和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将其已有的知识从无意识提升到有意识层面。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反思活动。比如,写学习日记、填写调查问卷、参加访谈和讨论等。(2)教师提供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理论依据和有效实例。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有可能会转变不利于自主学习的一些观念和看法,并自觉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决策学习的活动。比如,确立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学习材料、运用并监控学习策略和评价学习结果等。这三种途径是互为补充的。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二)”《中小学外语教学》第12期。

张国扬、黄子成:“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第1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览”。1992年12月

廖晓青:“创新教学法介绍(四)”《中小学外语教学》20第10期。

陈 瑛:“主体参与英语阅读教学过程的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第2期

郑玉琼:“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学》年第7期。

篇6:情感教育与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 并且规定了具体的情感教学目标。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对知识的传授, 忽视情感教育,或者认为情感教育不重要。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探究一下 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是否必要和可行。

一、 情感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同人 的意识紧密地联系着。 在 日常生活中, 情绪与情感常被混用, 或者看作是同义词。实际上,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和请可以 互相传递。 情感具有理智性、社会性和易变性。 理智性是指人在智力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他它是和学生的认识活动、求知欲和对真理的探究相联系的;社会性是指人的情感往往受社会情景的制约, 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人们学习或生活的情绪;易变性是指情境很容易使人的情感产生变化。

人的情感是一种生存机制。 1990年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提出, 成功需要一些至关重要的情感。他们是:

同情和关心他人

表达和理解感情

控制情绪

独立性

适应性

受人喜欢

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

坚持不懈

友爱善

良尊

重他人

他们把这些情感特征称为情感智力,即情商。智商是天生的,情商却是靠后天培养的。 实践证明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学习中,积极的情感状态有利于发挥主体潜在的各种技能。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 情感的动力功能表现为:动力系统作用大, 学习效率就高,学习效果就好;反之, 学习效果就差。 情感能调节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焦虑感, 它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延缓学习疲劳也会产生调节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语言、声调节奏和表情对教学内容的解读与演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英语课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可行性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 , 这是情感在语言学习和人的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 情感教育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语言具有传递情感的功能

语言是人类交流感情与传输信息的媒介, 语言具有认知性、实效性和情感性等功能。 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 沟通情感和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 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 和相互尊重。 情感介入教学活动是英语教学的进步。

2、 情感影响语言的学习和记忆

学生是情感型和感觉型的, 以情绪化为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密不可分。 积极的情感,如:自信、愉快或喜悦等。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人的活动积极起来。因此,具有乐观向上和活泼开朗心态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坚强的意志和大胆实践精神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消极的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或厌恶等。会降低和削弱人的活动能力。 因此, 如果这些情感影响太大, 就会影响其语言学习行为。 我校学生中常见的消极情感有:对能否学好英语持怀疑态度,或对学习丧失信心,悲观失望等。对于这些负面情感,教师应尽力减少,除了课堂上的交流,还可以利于其他时间与其谈心,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价值。

情感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表现在对信息的存储、修正和提取等方面。 情感信息会与其他各种信息一同存入大脑。 积极的情感会加快信息的组织、加工和存储;而消极的情感会导致记忆信息的缓慢甚至停止。另外, 积极的情感会使记忆中存储的内容处于稳定的状态;而消极情感的作用则相反。 因此,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切实让学生时时处于主体地位,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乐学的情感,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 自主学习以情感为依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自主既是一种心理机制, 也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的存在和体现必须有群体关系的支持。这种支持除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还包括教师的关心、启发诱导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而且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及评价学习结果。 在合作型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发展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协调互助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4、 情感态度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幸福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定义为“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并详细规定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情感目标,仍然侧重于兴趣、动机、自信和合作等情感因素。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把情感目标设定为“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 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能够克服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 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体现国际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是健全人格的必备品质,是新时期外语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情感是非智力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还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影响外语学习的成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情感影响的因素相当大,它直接影响着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而且贯穿于英语学习过程的始终。

情感态度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健全的人格应当包含健康的情感。 实践证明,所有的人都能从情商中受益,。无数研究表明, 具备情感技能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加幸福、自信, 在学校表现更佳。 要想把孩子培养成负责任、有爱心、能力强的一代,情感技能是不可或缺的。

三、对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建议

对学生平等相待, 尊重每个学生,适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尝试,赏识学生。

创设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发展友谊及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团体中发挥作用,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帮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其执行。

用幽默感来陪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宽容品性。

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

结束语

情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实施情感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主渠道。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英语教学应设计情感教学目标、制定和实施情感教学策略。 从培养学习动机入手, 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善于让学生享受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传递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黄振远:“情感的内涵及其与英语课程的关系”《中小学外语教学》第十期。

叶奕乾 祝蓓里 《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

劳伦斯沙皮罗 《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经济日报出版社

篇7: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

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

本文从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作 者:李长明  作者单位:定西市一中,甘肃,定西,743000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   创造能力  

篇8: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析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析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新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新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现实教育中存在大量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具体表现为:①强迫依从,课程完全依从教师决定;②权威,禁止自由学习,强制学生只能指导进行;③嘲笑的态度,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予以讪笑;④教师的固执,使得学生不敢表示异议;⑤以成绩为主,忽视新发现;⑥过重确切性,只重单一标准答案的寻求;⑦反对异常人格,学生不敢有不同于风俗习惯的“反常”表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D�D教师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有创造意识,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要掌握教育和教学的艺术,懂得怎样组织和进行教学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习惯。

三.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性思维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设疑启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提供创新环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也容易被激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如:对于陈述性知识应该让学生根据其内在联系,自我构建;对于过程性知识的发生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产生问题,自己去获得结果,教师与学生始终是共同探讨各种可能变化与发展的合作者。即使是那些一时不能得到正确结果的问题,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思考,留待进一步研究。

2.培养自立探究,寓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词汇、句型、语篇教学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词汇教学中,SEFC BOOK1A,UNIT8,主题是关于sports, 我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体育用语,同时写在黑板上,如:tennis, badminton, relay race, wrestling, balance beam, shooting, track and field等。由于学生大多年轻活泼,爱好运动,结果大家都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增加了许多知识。

句型教学方面教师应经常出些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各种回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Would you mind if I smoke in the office? 学生可以用多种说法回答:No, Go ahead. / Not at all. / Certainly not. / I’m sorry, it’s not allowed. / I’m afraid not. You can smoke outside. 这种训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多种途径求得问题的解答。

教授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时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引导学生对某概念或问题的理解不应限制在某个既定的范围,而应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些拓宽或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如:在分析The world around us一文时,我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 What do plants and animals need to survive? 2. What do plants and animals need to survive then?有些学生会就事论事地回答:1.food,water,oxygen,etc。2. food,water,oxygen,clothes,etc.当我再问及“What are people’s food and clothes main made up of? 时这时学生会回答:vegetables,meat,rice,plants,etc。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Then these food and clothes are main comes from plants and animals.So human beings can not survive without animals or plants.Therefore our human beings must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Or we will be punished seriously by the nature.

3.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篇9: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析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析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探析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当今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新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新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现实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存在大量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具体表现为:①强迫依从,课程完全依从教师决定;②权威,禁止自由学习,强制学生只能指导进行;③嘲笑的态度,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予以讪笑;④教师的`固执,使得学生不敢表示异议;⑤以成绩为主,忽视新发现;⑥过重确切性,只重单一标准答案的寻求;⑦反对异常人格,学生不敢有不同于风俗习惯的“反常”表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D�D教师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有创造意识,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要掌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教学的艺术,懂得怎样组织和进行教学才能适应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要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习惯。

三.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性思维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设疑启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提供创新环境

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也容易被激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

[1] [2] [3] [4]

篇10:浅谈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教学和谐统一律 三序和谐统一律 知识与智力

[论文摘要]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掌握运用教、学和谐统一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两个积极性;将教材学科体系知识结构的序、学生认识规律的序和教学结构程序三序统一,循序渐进,教学才能高质量高效率;教思路、教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笔者通过对《中学英语教学法》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及几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出如下一些中学英语教学规律,供同仁们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教学和谐统一律

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教学中,教是为了学,受制约于学;学需要教,受指导于教。教和学相辅相成,缺一都构不成教学过程的额有机整体,都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学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它是对立统一的规律在英语教学关系上的体现。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课程。至少在最初阶段,教英语不像教学历史或化学那样主要是由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英语教学中当然有该学到的知识,如语言学、音位学等知识,但这些并不是我们在教学初期阶段所要教给学生的。同样,对于英语教学,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匙之一。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准教师发音的能力,取决于准确模仿教师语音的技能,取决于反复练习同样的语音和句型的耐心和恒心,取决于掌握它们的牢固的记忆力。当然,这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因为这些对学生的学习信念,学习习惯和学习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

既然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那么,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言语技能,都要靠学生自己学得主动、练得积极才能有所长进,教师只能主导而不能包办代替。“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师在教学中莫“硬灌”,应启发诱导。《礼记・学记》批评了当时教学中违反教学方法和原则的弊端:“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教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细细品味,正是今天教学中不懂教学艺术,“满堂灌”的活写照。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革除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成为学生从不会到会,积极学习、逐步提高运用英语能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犹如导演,学生犹如演员,也就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快,用得快,用得活,才能迅速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态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信心。在示范和组织学生进行操练时,必须特别注意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与体谅。如,当学生相互间进行课堂操练时,教师来往于之间,仔细倾听他们的操练;学生语塞时,帮助提示一下;听到语误时,轻声纠正,态度亲切自然��当课堂操练一时达不到要求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不随意呵斥学生,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应耐心地加以引导,鼓励学生重新操练。教师正确的教态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课堂上的和谐与默切。

作为教师,都应热爱学生,这也是使教学达到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爱应该是理解与尊重。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尊重,只有尊重才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二者结合才能实现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爱,也才能做到教、学的和谐统一。尊重、理解学生并不排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爱之深,则求之切”,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严格要求的本身,就体现着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施之以尊重,报之以爱戴;加之以威,只能报之以怨。”过分的苛求,不堪接受的批评,有辱人格的谴责,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激发起学生的反感和对抗情绪,因而也就达不到教、学的和谐统一。掌握和运用教、学和谐统一律,充分发挥教、学两个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完美地结合,是教师时刻都要考虑的,永远创造不完的教学艺术主题。

二、三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

教学中使教材科学体系知识结构的序(内容)、学生认识规律----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序(方法)、教学结构程序(形式),三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教学才能高质量高效率。三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

中学英语课本是中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其依据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既然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等都有原则性的规定,课本就是这些规定的具体化,就是说,课本的编写要经过编者们的大量创造性劳动,使语音、词汇、语法、课文和练习的挑选、安排、组织等方面符合学习的规律,编得即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

一般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入门阶段,教材内容很简单,每课的句型和单词都是有限的,学生可以直接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这时教师就不需要讲授过多的语音知识和语法规则。但随着学生学习的语言项目增多和语言现象变复杂,就有需要和可能从一些语言材料里总结和归纳出必要的语法规则。不这样,就不可能使学生理解较复杂或变得繁杂的语言现象和掌握更多的语言项目。即使在这个时候,也还要坚持精讲多练。至于那些对实际运用语言影响不大的语法现象,可少讲,只要学生理解了就行。

一本好教科书能大大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它循序渐进、举例说明并提供了新材料的练习。但是,书不是教师,它不会教、不会听、不会纠错,也不会鼓励学生,不管课本编写得如何好,指导还必须来自教师而不是课本。新教师、负担过重的教师和对自己缺乏信心的教师有时候回陷入所谓的“教科书的圈套”。他们先用“Good morning, class. Open your books to page”问候学生,然后整节课时间都花费在朗读和做书上的练习上。教师和学生完全依赖课本,成为书面文字即印刷符号的奴隶。教师不是在教,而学生也没有达到掌握英语句型的目的。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课本中的材料。许多教科书的练习本身就给出了许多用法:打开书或合上书做、口头或笔头做、有个别学生或有一组学生来做。总之,要记住教科书仅仅是一个帮助达到目的的非常有用的工具。不要把它当作拐杖或教师的替身,因为语言的实质是双方相互交流。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主要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要上成实践课,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要用于实践,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初中阶段年级越低,练习时间应越多。对语言知识必须精讲,讲授知识为了知道实践。语言知识讲授的范围、深度、方法和时机要由语言实践和教学需要来决定。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巴班斯基说:“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要分清主次,并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主要内容方面,并通过这些主要内容去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基于每一节课的教学,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每一节课都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就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充满信心;反之,如果教师有一节课上不好,学生学得不扎实,就会产生学习上的“空白点”;这种如果经常出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人们常说的“夹生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造成学生大面积掉队的严重后果。教学中,只有将知识的序、学生认识过程的序、教师安排课堂结构程序的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才能产生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知识与智力相辅相成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在激发学生兴趣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教思路、教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相似的和不同的情境中去,知识迁移,提高效益。所以,知识与智力相辅相成是教学的又一规律。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改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培养学习能力,核心又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选择合理的思路,形成有序的逻辑思维形式,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这一根本目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益。比如在介词教学中,我们可采用直观的教学法来帮助学生选择介词,以达到激发兴趣、加强理解、增强记忆,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我们可以用一个箭头、圆点、方框来表示方向介词;我们还可以在黑板上画几个直观图,利用教室里熟悉的实物,通过对每副图的重复或替换练习来演示它们的用法。

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英语教学要注意培育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力。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英语、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助于将来从事任何工作。英语知识的内在规律是人们经过长期总结、归纳出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从感知到认知,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认识活动,可以提高认识能力。学生所学的英语是外国语言,许多语言现象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例如,在汉语中,“我有一本书”和“桌上有一本书”都是一个“有”字,而英语中相对应的“有”则有表示“所有”(have)和表示“存在”(there be)的差别。又如,在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动词词组和主谓结构是放在受修饰词的前面。如:昨天来的那个人是我的叔叔。而在英语中,定语从句则应置于受修饰词的后面,如The man who came yesterday is my uncle. 学生在学习这些英语知识时,通过英汉分析对比,可以学会全面看问题的本领和防止思想僵化。在英语教学中,通过看图说话,问答,对话,按指定情景写作、自由作文,改写课文或课文的结局,对课文里人物、行为多问几个“why,if”之类的问题等等,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都是大有好处的。

教、学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同时进行的,统一实现的。因为知识是智力活动的凭借,智力是用知识来呈现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是知识结晶。二者相互为用,互为因果。所以应把掌握双基知识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同步,相得益彰,协调发展,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懂得知识本身是什么,同时教给学生怎样正确获得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给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捕获“猎物”的措施,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聪明,解决学习中的各种矛盾。

教学归根结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一个好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逐渐教会学生主动地猎取知识、运用知识,因为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跟着老师学一辈子,同时,自学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抓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就可以把其他许多智能的培养带动起来,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就会永远伴随着智能的发展,这就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开辟广阔的天地,学生获得的知识信息就不但容易接受而且会转化为长期的记忆。

篇11:中学职业英语教学论文

中学职业英语教学论文

1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1.1硬件设施和学校重心方面

教学配备条件落后,缺少多媒体等设施的配备,应当添置投影仪等先进教学设备,创造影音环境让学生们感受英语文化环境,提高对英语的兴趣。中职学校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只专注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各部门将工作和学习重心都只置于专业课上,将绝大部分资源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中职学校的英语学习被视为辅助科目,国家规定不得不开的一门课程,所以导致重专业而忽视英语教学,使得中职学校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满足不了当今社会日益变化增长的需求。

1.2师资力量方面

(1)教学方法老旧。教师受传统教学的灌输即水桶理念,“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学生常被误以为是“装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大部分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少,语法掌握量极少,而单一的考核方式使成绩差的学生对英语的态度越来越消极,教师对其的批评也使得学生越来越惧怕英语考试,如果依旧采取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只看结果不注重过程,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将会每况愈下,教学质量必然不理想。(3)教师缺乏教学热情。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热情不断下降,比如学生问题较多,知识面狭窄,大多数学生思想落后等,导致部分教师也丧失教学积极性,认为学生基础差,再努力也枉然,缺乏激情,从而逐渐懈怠下来,得过且过,这些消极思想滞怠了英语教学。

1.3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缺乏。随着大学和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生源,放低了入学标准,使得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学习基础较差,无法进入高中才选择中职学校,而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更是有一种畏惧感,甚至产生厌学、抵触情绪,从而让英语教学困难重重。(2)英语成绩差,对英语衍生出惧怕心理。中职学生之前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开始逃避作业,害怕老师提问,抗拒记单词,即使听不懂也不敢问老师,最后恶性循环,英语成绩越来越差,也越来越怕学习英语。(3)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因为一直以来英语差,考试经常不如人意,词汇量的要求增加和麻烦的语法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又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

2应对存在问题的措施

2.1硬件设施和学校重心方面

增加机房、多媒体等的建设投入,不断为英语学习增添新的科技力量,使学生们接受英语学习的方式更趋向于全面。学校重心方面不能完全专注于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更应该分摊一些重点,加强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上,要看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英语的需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政策基础。

2.2师资力量方面

(1)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教师是教育的最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思想、学识和能力都深深影响着教学成果。所以教师必须有为人师表的意识、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不断前进的敬业精神,面对在中职环境里英语教学的尴尬局面,应用一种积极的心态,不断找寻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校也应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并组织培训学习,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科资讯等。既要承认英语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得承认学生的主体身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自主发展。(2)英语教学动态结合专业学习,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部分学生对英语的懈怠态度是由于他们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只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英语对其毫无帮助。这种思想是片面的,英语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且有些专业要求必须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例如国际与经济贸易、计算机等专业。所以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首先得纠正“英语无用论”的思想;再而英语教学要与专业学习动态结合,将英语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当中去。(3)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够能动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学校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应为学生服务,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应为主要角色,教师不应盲目灌输知识,而应该指引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很重要,学生应明确英语学习目的,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积极调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则应让英语课生动起来,增加学生在英语课堂的活跃性,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

2.3学生自身

(1)从基础开始学习,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利于后续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积极创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英语学习的无力感,减少英语学习的阻碍。当看到自己英语水平有提高时得到激励,正面作用不断衍生,从而促使英语的进步。(2)克服对英语的惧怕心理。主动与老师沟通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让老师给予相关建议,并努力实行,在课堂上直面老师的提问,积极思考问题,课下主动记单词,听不懂要勇于问老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久而久之,英语水平必定会得到提升。(3)在平时生活中多运用英语,培养自己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英语原声或字幕电影中体会英语的发音及其魅力,感受英语氛围,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平时中多与伙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敢于发声,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慢慢从生活中发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3结论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英语的要求逐步提高,虽然目前在中职学校中英语教学受重视的程度偏低,但是在加强中职学校建设、改革教师观念、提高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等之后,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其以后的工作增添筹码,打下一定的基础。改革之路虽然漫长,但是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终将迎来希望的曙光。

篇12: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在联合国和美国第37届国际《创造性解决问题讨论会》上,与会者达成一个共识,即,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差距,实质上是创造力开发的差距。落后国家要想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要从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着手,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缩小开发人的创造力的差距。这是一个有远见而深刻的认识。无怪乎,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访问中国科技大学时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现在,“为培养创造力而教”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倾向。

人人都有创造潜能,哪怕是智力平平的学生,而创造潜能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与学生打交道的每个教师共同努力,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本文试图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体会,浅谈几点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方略。

-、为“人”而教,不是为分数而教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育应以人为本,教师的目光必须投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学举措应该帮助所有学生扩大眼界,使他们看到自己,看到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源泉,看到自己的优势,并为自身个性的充分展现而自豪。然而,一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和急功近利等因素影响.教师眼里只有一个个英语字母组成的知识、分数。没有作为人的活泼的学生,学生成了名副其实口袋一样的容器和工具,英语教学中教师为知识、分数等而教的积极性越高,那么教育中“人”的失落感就越强,充其量最后只剩下少数得意门生,这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二律背反误区。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使学生掌握语言技巧,更不是为了学生在升学中获得高分,而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全面进步,潜能的激扬和创造力的勃郁打下坚实而有效的基础。一旦教师真正为“人”而教,那么,教师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去激扬每个学生潜在的巨大创造潜能,从而使每个学生自信,自强,努力地去争取成功。只有到这个时候,学生不再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苦役,也不再仅仅为分数而学,而是把它作为一项充满乐趣的创造性活动来对待。

二、构筑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

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作为一种智力的情商因素在创造教育中的作用,正受到愈来愈多教师的重视。不能设想,在师生情绪对立,课堂氛围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中,学生会有创造的欲望,创造思维的涌动和创造潜能的激发,因为情感因素在认知中更具有广泛微妙的影响,表现为其它认知因素的附加物,认知因素可能因此而彼此间构成强烈的联系网络、由伴随情感的生理激动状态加以激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情感可以促进课题的学习,影响对当时情景的解释,刺激主体创造力的发挥,使思维更加灵活,开放。相反,消极的情感抑制创造力的发挥,致使思维呆滞,狭窄。

据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十分注意构筑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

首先,我注意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因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通过情感因素的培养,尽可能排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各种心理障碍,创设良好、轻松、民主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愉快感,没有精神压力和负担,这样可激扬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我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方面的交流。我认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潜力的发挥,所以上课时注意以流利的口语、美观的板书、高尚的师德和情操,良好的人格魅力,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对后进学生耐心帮助和偏爱等,都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潜能。

其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如在上新课文the Nobel Prize时,我鼓励学生谈他们所知道的诺贝尔,有的同学讲了诺贝尔设几类奖,有的同学讲了诺贝尔奖设立的意义,有的同学甚至讲了诺贝尔奖中为何不设立数学奖。我不断地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学生不管讲多讲少,都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人人都能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这大大地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创造潜力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有时候学生在讲话中有些错误,我以友好平等的态度加以指正,或通过启发引导由其自行纠正,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其三,变换角色,挖掘潜能。一贯以来,教师备教材,教案写得详详细细,课讲得头头是道,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而是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千篇 一律,干人一面,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兴趣索然,优生“吃不抱”,差生“吃不消”。学生的创造思维受到束缚,创造能力会被扼杀。有鉴于此,我在所任教班级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我和学生变换角色,整个班级由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篇课文的第一教时教学。新颖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准备工作中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试举Don’t give Up课文教学为例。1)以一个较有难度的游戏(用筷子拣起弹于)开始,他们邀请下面在座的其他同学上去尝试,有的同学拣了一下,就放弃了,而有的同学坚持到成功。由此引出课文Don’t Give Up。2)课文理解。3)自由讨论。主题是:现行的教育改革,全社会实行素质教育是否应坚持。4)自编一首歌曲,全班同学以一首歌曲结束了这堂课,这堂课,台上台下的学生都兴致很高,学得非常投入,原本坐在下面的学生,走上讲台,使他们感到新鲜、有趣;产生了强烈的创造欲望。

三、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是创造的基础。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即使在平常的事件中,也会有所发现。19的一天,德国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生病躺在床上,端详对面墙上的世界地图,同样的地图,已经被全世界的人不知看过多少遍。但是魏格纳却通过观察发现,被大西洋分隔的两边大陆,它们弯曲的形态是一致的,南美巴西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恰好和非洲凹进去的部分相对应。如果将南美洲和非洲两地大陆靠拢便能嵌合成整体一块。于是,大陆漂移说的雏形初步产生。我利用英语讲述这一故事,旨在启示学生观察的重要。

我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在教授词汇时,我不直接把用法讲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而是提供一些例句,让他们通过对这些例句的观察思考,总结出该词的用法,然后,再利用该词进行创造性造句,如在学accessible,inaccessible,access时,首先提供了这几句句子:

The mountainous village is inaccessible to traffic.

Computers are cheap enough to be accessible to nearly everyone.

The books are easily accessible as al1 the shelves are open。

Citizens may have free access to the city library.

学生们对这几句的观察研究,总结出该词的用法: be(in)accessible(to sb./sth.),gain/have access to sth.而后,学生们思维活跃,创造了好多内容丰富的语句。

2)辨析词义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个很好的形式,如,辨析offer, provide,supply;know,realize,recognize;install,equip,furnish,fix;hurt,injure,damage,wound,destroy;equipment,device,tool,instrument,appliance;individual,personal,private等近义词时,我让学生查找字典,对字典卜的例句加以观察分析、找出共性和所感觉出的差异,为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打下基础。

3)句型结构的辨析。如, It is two years since he joined the army.

It was two years ago that he joined the army.

It won’t be long before he joins the army.

It was not long before he joined the army.

It was l997 when he joined the army.

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辨析其应如何正确运用。这样,为以后的创造活动及句型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4)观察时,眼看是一个重要的感官活动,此外,耳听的介入,能更有效地提高观察力。我要求学生听英语磁带,英语新闻,观察模仿,拓宽视野,广览博闻,观察语言的表达。有观察才有发现,才会有创造。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心理系统,由发散,联想,想象,灵感,综合,集中这六种因素构成。在英语教学中,发散和联想思维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我根据课文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作这方面的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它是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而设想出全部或相当多的可能性,以供选择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已有知识的束缚,见别人所不能见,思别人所不能思,从而使思考方式呈立体型向各方尽可能发散,发现新事物,新概念。联想是创造思维经常使用的一种连动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思考的延伸,是由此及彼的思考,它可以激发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造能力。所以、在英语课上,我尽可能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给学生提供创造思维的机会,创设一些能刺激学生创造思维的环境,养成多面向,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1)班级讨论。例如,在pollution一课中,学生了解了污染的种种原因,找就给题目:在上海是否有可能完全制止污染?如何才能做到?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然后,再交流,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组织辩论赛。牛津教材中,学到关于家教利弊一课时,我把全班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赛。一方支持学生去家教,另一方反对。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供充足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

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一个个颇具启发性的问题进行。因此,教师对问题的组织至关重要。教师对问题的组织一是启发性,二是深刻性。例如,在第六册学了题为A Job

Interview(一次求职面试),我给了一个思考题:四年大学毕业以后,你去应聘,你该如何参加这次重要的面试?我要求学生首先观察课文中主人公面试为何失败,然后再思考面试前应作些什么准备工作,面试时又应如何应付。学生思维极其活跃,通过一个个深刻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记忆和理解是创新的重要智力品质

英语学习中,颇多记忆单词,语法等内容。有人因此而认为只能死记硬背,这与创造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记忆在人的认识和创造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即使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总要从记忆--智慧的仓库中找出必需的材料,才能创造。学生头脑里记忆的材料愈丰富,可供选择的东西愈多。例如,英语作文中,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中,有的学生作文语句优美,用词贴切,关联词恰当,上下文连贯,其中有作文Chatting On Line等曾刊登在中学生英文报上,而有的学生作文语句不通,措词不当,完全是中文式的作文。试问原因,前者过目成诵,旁证博引,博闻强记,而后者学了就忘。由此可见,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创造活动--英语写作的基本保证。记忆是客观事物通过各种感官作用于大脑的结果。各种感官协同活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个器官的个别活动。所以,我平时注重让学生发挥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眼看,耳听,口说,手写,来加强对学生的记忆训练。1)感知要认真,注意要集中,在记忆单词,背课文,上课时,学生应专心致志,高度注意。2)按时布计明确的记忆任务,每篇课文新单词学了以后.要背,默写,而且,这样的识记应特别注重平时的功夫,而非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考试而进行识记,这样的话,很快就遗忘了。每篇课文也应背诵或复述。3)让学生树立记忆的信念。有些学生,特别是男生,常抱怨英语记的东西太多,或抱怨自己记忆力不好。其实不然。每位学生首先应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记住,只要大脑正常,记忆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活,记忆力越炼越强。4)加强理解,要边理解,边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记忆应以理解为前提。在记忆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多动脑筋,理解记忆,这样,记忆效果一定会很好。如果只是机械重复,死记硬背,那么,背好不久就会忘记,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创造活动。例如,《居里夫人》一课的最后一段总结了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如果理解了,五分钟就能背出,而且,以后的习作可能还会用得上。5)要求学生进行有效的反复记忆。为什么熟人的姓名、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能脱口而出,为什么国语学习顺利得多,这是因为这些刺激一次次地重复。所以,英语的单词、文章等的记忆也需经常反复,不断地刺激大脑,这样的话,可留下较为深刻、较为持久的记忆。

我想,通过这样的记忆,学生的作文一定会相当不错,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创造潜力。例如,教材中,学了课文the Nobel Prize,由于对课文单词、词组、课文的理解记忆,在单元测验中写作题目为the Golden Apple Prize(建平中学特色奖--金苹果奖),绝大多数学生写得都相当不错,所以,老师应对于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进行适当指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发展,创造潜能得到挖掘。

五、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因素,达尔文认为想象是人类“一切功能中的皇后”,因为一切创新都来自想象。在英语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活泼,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中学课文中,有一些文章似乎余音绕梁,对于作者留下的空白可引导学生骑着想象的野马纵横驰骋,重新设计结构;也可以提供一些课外读物,隐去结尾,让学生设计“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清理之中”的结局,然后对照原文进行品读。这样一来,让学生在富有张力的教学环境中延伸思维的触角。例如,在教完Too Many Helpers后,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人公买了一条裤子,太长了,结果,姐姐、母亲分别帮他裁掉了两英寸,最后当地第二天穿上裤子时,可以想象年青人脸上的表情。--这是本篇课文的结果,教师可让学生大胆设想,往下可能发生什么?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勃发;再如,学了On the Train一课,主人公Mr Black在火车上由于自私自利,用自己的包裹抢占位置,结果包被扔出窗外,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次经历。此时,教师也可让学生想象他以后每次乘火车、汽车,及在生活中他会如何。不管他们说得如何,只要能启动想象力,使他们养成思维习惯,这就足矣。这两个例子说明,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成教材,培养学生想象思维,指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我深刻体会到,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大胆地思考。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创造,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3: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创新莫小珍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创新莫小珍教育论文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其行为习惯,是当前新课程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英语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施教。以最大的热情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11教师要发挥情感的力量,把爱洒向每个学生。这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氛围。如在课堂上对差生多肯定、表扬,少批评指责;对焦虑、厌倦的学生不挖苦讽刺、多开导、鼓励。其实,在课堂上哪怕是一个默许的眼神,一个提醒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利用课堂这一舞台,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听读、听讲、练读、练讲中更多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使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调环境里,在耳濡目染中对英语产生兴趣,喜欢学好英语这门功课。讲课前,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好开头,进行口语训练。如抽出五分钟,让值日生轮流用英语讲几句当日的见闻或天气情况;读一段趣文或自己的短文习作。讲课时,从朗读到提问,从讲释到对话都尽可能用英语(特别是初三)。讲完课,留出几分钟作个趣味的结尾,演练课本上的对话、故事等。这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力,又可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晶尝其中的乐趣,寓学于乐,与此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2创设思维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传授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独立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要学会学习。古人云;“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潜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问难,从而形成学生的个性。同时,教师要多提出一些富有创见的问题。如“why?”、“why not?”,不要只提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以便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使思维更具有挑战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求知欲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3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一个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讨论甚至争论中开拓思路。这有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活跃思维,改变过去“满堂灌”的不良现象。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层次,运用各种形式,创设各种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引领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锐意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以及养成独立获取知识的习惯,从而培养不断创新的能力。

4创设想象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Could I use yourpen,please?(请问我能用你的钢笔吗?)

Could I use yourphone? (我可以用一下你的电话吗?)

上面提出了两个问题,前者表现一种礼貌的请求,后者表示在没有把握能否得到允许,而表现得更和气些,但两者都用“Could”,还有一种最常用的,那就是用“cao”。以上这些问话和用词,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恰到好处地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猜测想象,加以鉴别。凭借它们,学生定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尽力翱翔于知识的天地。与此同时也在拓宽着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创设想象情境,提供一片驰骋的空间,训练学生可以突破空间进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新、更快、更有活力和更有创造力。有研究资料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要使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就要教师着手设计出新颖、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趣味性和想象力。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想象,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思维创造,不断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5创设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现代教学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一个语言及信息的传播者和示范者,而现代教学媒体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文环境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从而使学生产生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增加使用英语的机会。因此可以说,现代教学中既有利于英语教学情境化,语言学习交际化。既可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减少教学的难度,也有利提高教学效率,扩大知识量,还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开阔眼界,拓宽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补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启发学生学习的创造精神。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伸延与补充。再者,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取决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也是拓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开展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活动的形式可有:口语交际、朗读、讲故事、小品表演、听力竞赛和学唱英语歌等。如在指导短剧表演中,有的小组或同学就能够自觉地将日常的对话内容自然地融洽在一起:

Make atelephone→go shopping→visit frends→have a big dinner→soon a doctor_don’t、worry→you’U be better soon等。教师设置多种语言交际项目进行系统化的综合性的训练,有利于培养他们在特定情境中的交际能力,收到在课堂上达不到的效果。真可谓,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固然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如果教师不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遇,那么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就达不到应有的锻练和拓展。

7运用合理的评价手段,鼓舞学生的不断创新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一点也不假,评价的确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他人、小组评价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都可灵活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既全面又合理。

激励是创新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长在充满激励氛围中的孩子,自然会不断进取,乐于创造。我的评语有:Clever boy/girl、Very good、Well done、Pass、Wonderful…”倘若被赞扬的同学看到全班同学对他拍手喊出这些评语时,都热乎乎得神采飞扬。当然还可以在作业本上盖印儿,发放小礼物等激励手段。课后,学生又都会互相评比作业后的“印绩”多少。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情绪高昂的学习新局面。

在英语教学中,只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思路,进行方法的创新,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能够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篇14:英语教学的教育论文

1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

我国文化教学起步较晚,文化教学真正受到广泛关注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那段时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文化教育也没有同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放在同等的位置,以至于学生在现实的交际中经常犯文化错误,不能够顺利完成交际目的。

我国在《英语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把“文化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要求实现7—8级文化教育目标,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学、文化及在行为举止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情况。

英语教学中应加入文化教学,这一点已得到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英语教学受到应试教育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老师和学生对文化教育不重视,高中英语课堂老师是主导者,学生仅是接受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教学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华的载体,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掌握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过程。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文化在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把文化教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2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国再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大环境里也占有一席之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更需要高级人才的支持。

英语已经是世界通用语言,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适应21世纪的历史发展趋势。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内在要求。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只学习语言而不学习文化,语言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还要掌握目标语国家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行为等。

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语言背后所蕴含文化的意义,理解其语言中正真所表达的含义,以便于更好地跨文化交流,高中外语教学应包括文化教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21世纪跨文化的交流已成为主流,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不可避免要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更为重要。

高中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助于英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应结合课本和学生的认知,逐步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提高对异国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有利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但同时又是学生最难翻越的高山之一。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学生来说,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

在高考的卷子中阅读的分值占的比较大,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高考中的阅读题往往加入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这就给学生阅读理解增加了难度,学生如果不了解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很难理解整篇文章,做题就容易做错。

教师在教英语阅读时,要向学生讲解文章所涉及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3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育

加强教师的文化知识能力。

现代的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大多数教师的文化知识不足,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的不够深入,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意识。

有的教师由于自身和高考的压力,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教文化知识上,怕耽误正常的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目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教学过程中将文化教育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

高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是主导地位,我们应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毕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

利用教材中的词汇进行文化教育。

英语中有很多词隐含着文化知识,如英语必修5第四单元的communism,可以给学生将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的事,individualism是美国主要的价值观念,我们从美国的电影蜘蛛侠等影片中可以看出,美国人比blossom”指“红润而美丽的女孩”;“applehead”指“笨蛋”;“appleknocker”指“庄稼汉,老实人”。

“Apple”也可与其他词组合,表示蔬菜水果等,如:“amadapple”指“茄子”;“appleoflove”指“番茄”;“acherryapple”指“棠梨”。

还有一些关于“Apple”的其他俗语或俚语,如:“applesauce”指“胡说,假话”;“applebutter”指“闲谈,聊天”;“alleyapple”指“一堆马粪”。

“applecart”指“小贩卖苹果的手推车”由此构成的俗语“toupsetthe/sb'applecart”指打乱(某人的)计划,破坏(某人的)任务,还有“aslikeasanappletoanoyster”指“毫无相似之处,截然不同”。

“anappletoanorange”也表示“两者毫无相似之处”。

“Apple”一词随着历史的发展,其词义不断扩大。

Apple是人类的开始,是外观美丽而没有任何实质的事物,是美好的象征也是祸端之源,是爱情的象征,它也反映了英美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其词义的变化和扩充体现了英语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不了解语言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3],而词汇又是语言中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文化内涵是十分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语言时,从词汇入手,不仅了解它的音、形、意,还要全面领会其文化内涵,体味其文化意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本文作者:王慧玉

篇15:英语教学的教育论文

1在中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本土文化的输入

在外语学习与教学中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外语教育的普遍趋势。

对医学生而言,他们学习英语就是获得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中西医学发展动态,并获得学习外国文化的能力和传播祖国传统医学的能力。

然而,目前许多中医院校仍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以词汇和结构知识为重点,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更谈不上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各个领域的交流不断增多,国际医学交流也日趋频繁,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既懂医学又懂外语的人才来实现有效沟通。

然而,懂外语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懂语言,还应该懂文化。

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交际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

很多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里产生故障、冲突和误解,并不单是发音不正确、语法混乱、用词不当造成的[2]。

仔细研究医学生常用的医疗保健语境,不难发现有些误诊、危险的治疗程序常由错误的和无效的交流造成。

因此,医护工作者是极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从而避免由非语言信息差异所导致的交际失误。

针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师生已经意识到要学好一门外语,不只是记记单词、背背语法,更应该学会了解语言背后所体现出的思想、习俗和社会行为。

事实上,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应该关注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了解。

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核心。

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如果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荡然无存,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存在了。

英语语言学得再好,要是没有扎实的.本土语言和文化做基础,一样难以实现不同文化世界的有效沟通。

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意识是既具备敏锐的外国文化洞察力,还具备对本土文化的敏感性。

当今很多医学院校的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文化输入的内容,向医学生提供了更多关于英语国家历史、政治、习俗、文化等知识的介绍,体现了当前英语教学对异文化教育的重视。

然而这些教材中的语料多出自目的语国家,其中以英、美国家的语料居多,忽视了本土文化的输入。

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本土文化学习的轻视。

因此,加大对学生的本土文化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

2在中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输入的途径

可尝试在中医院校的英语教材中适当增加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

不少学生不太了解如何用英文正确地表达一些中国文化元素,他们在表达这些本土文化元素时不地道,甚至错误百出。

因此,中医院校的英语教材中很有必要添加中国文化的内容,还可以在教材中增加关于医疗文化、卫生管理等方面的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

比如在疾病的发生机理上,我国有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身体中的阴阳失调所致,而多数美国人认为机体的功能和结构异常所致。

宗教对医学的影响在西方也是非常明显的,有些基督徒甚至认为疾病是自己的行为疏忽所致,比如没有定期做礼拜、没有感恩、没有祈祷等[3]。

一旦让学生懂得了这些中西方文化差异,他们就知道怎样有效规避由文化因素造成的沟通障碍。

中医院校要注意加强师生的本土文化意识。

作为中医院校的师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也须具备坚实的本土语言和文化基础。

众所周知,中医典籍的基本概念是中医学术语体系的核心部分,要想深入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就有必要阅读一些中医典籍。

而中医典籍由文言文写成,行文的模糊和抽象性对读者的理解和翻译都造成了极大阻碍。

因此,中医院校的广大师生,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关注中国古典文化,加强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

英语教师应该进行一些国学经典的学习,阅读《论语》、《老子》、《道德经》、《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书籍,并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接受这些传统文化艺术经典的教育。

教师自身具备了较强的本土文化素质以后,就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强化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中医院校可定期开设国学大师讲坛,聘请著名的大学教授专家开设讲座,提升师生们的综合素养。

我校的外语学院曾多次邀请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学会会长、上海师大李照国教授来校做讲座。

最近的一次学术报告于今年五月举行,该报告以“国学•人学•译学”为主题,李教授“从《黄帝内经》的英译说起”为题,与师生谈国学译事。

来自全校各专业的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李照国教授以其二十年笔耕不辍、翻译《黄帝内经》的亲身经历,阐释了学习中医的根本就在于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文化基因是民族的灵魂,并深切痛惜当代年轻人汉语基础的缺失,其言振聋发聩,殷切期盼青年学生重拾国学经典。

李教授从《黄帝内经》翻译实践中总结出国学翻译的六大关系(传变、源流、常异、虚实、表里、古今关系)应紧密结合,以达到“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李教授引用中外著名翻译家对国学经典翻译的对比、分析,提出翻译要“与时俱退”。

这样的活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3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师生双方都应该不断反思自身是否对本土文化输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忽视了本土文化的传输;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学习。

其实,要想真正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对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将二者多对比、多反思,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中医学生。

本文作者:阙红玲 工作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篇16:任务型英语教学和创新教育

任务型英语教学和创新教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开展创新教育.采用任务型英语教学,学生和教师共同构建一个沟通、互动、合作、分享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参与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语言智能和其他智能,发展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语言行为表现评价,落实了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实现了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一体化,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英语教学契合了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

作 者:金立畅  作者单位:永嘉县花坦中学,浙江,永嘉,325109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7 “”(22) 分类号:H3 关键词:创新教育   任务型英语教学   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   学习评价  

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小学英语主动型教学模式初探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

教学论文的题目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

关于拼音教学的论文题目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

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合集16篇)】相关文章:

英语专业教学论文题目2023-04-29

独立学院建立学习型教工党组织途径初探论文2022-12-21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2-15

化学教学论文题目大全2022-05-25

小学英语生活化的初探2023-08-06

高中英语speaking教学初探论文2023-05-22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与综合英语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在Christmas单2023-02-24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初探2023-07-08

关于分层教学的论文题目2024-01-10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