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论文

时间:2023-06-10 07:55:28 英语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论文(锦集12篇)由网友“才天小猫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论文

篇1: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论文

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论文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教学常见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技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有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合作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是低效、无效的。针对这些现象,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竞争合作;有效评价策略;高效

版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其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如爱好、职业、家庭等话题,有利于教师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活动中,摆脱枯燥的重复训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有效的手段,它以小组为基本组成部分,互相帮助,相互指导,实现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它的重要性在现代教学和学习中不言而喻。

一、开展英语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语言学习离不开主动交流,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动交流,对于口语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合作学习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前瞻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相互适应,从一个小组中逐渐过渡到大集体中,有利于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必须在学生时代就应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技巧。只有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真正适应在小组中学习,对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才有帮助。

2.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交流当中。每个学生为自己小组的荣誉会共同努力,不仅每一个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够通过相互帮助和彼此指导促进学习进步。也正是由于小组合作的出现,学生还可以相互指出不足,改正缺点,丰富和完善每一个学生。

3.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从比较强硬的灌输方式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了解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实现互补。

4.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老师通过分组合作教学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更加适合个人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过程发现自己不足,进而向老师请教,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对学生更加了解,方便实施下一步的英语教学。

二、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分组合作学习的显著特点是合作学习、相互借鉴和指导,共同提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组员之间的信任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2.分组和合理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分组的过程,老师要进行合理分组,尽量做到每组之间相对公平,成绩好坏的均匀,避免出现成绩好的一组,成绩差的一组,不仅违反了分组合作学习的初衷,反而出现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更差的结果,必须要合理分组。

3.合理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老师必须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将合作小组整体和个人结合评估,让学生认识团队和个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实现对团队协作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到合理公正地评估,对表现好的多加赞扬,对表现不好的多加鼓励,减少批评。

4.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策略。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到客观公正,把个人的竞争转变成小组团体的竞争,把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对整个小组的成员整体认可,真正达到“小组内部成员合作,组与组之间竞争”的目标,从而使评价的重心从鼓励个人孤身竞争达标转向大家齐心协力,合作达标。除此之外,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小组之间也可自评和互评,教师也有必要进行自我评价以及与学生合作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小组之内学会接受他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英语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观念,结合小组实际,寻求适合于学生的分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杨书平。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承德职业学院学报,(3)。

陈红霞。初中英语合作性学习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9)。

陈小雨。新课改下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科技信息,(1)。

篇2: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

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

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

作者/滑英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教学常见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技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有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合作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是低效、无效的。针对这些现象,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竞争合作;有效评价策略;高效

2012版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其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如爱好、职业、家庭等话题,有利于教师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活动中,摆脱枯燥的重复训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有效的手段,它以小组为基本组成部分,互相帮助,相互指导,实现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它的重要性在现代教学和学习中不言而喻。

一、开展英语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语言学习离不开主动交流,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动交流,对于口语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合作学习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前瞻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相互适应,从一个小组中逐渐过渡到大集体中,有利于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必须在学生时代就应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技巧。只有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真正适应在小组中学习,对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才有帮助。

2.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交流当中。每个学生为自己小组的荣誉会共同努力,不仅每一个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够通过相互帮助和彼此指导促进学习进步。也正是由于小组合作的出现,学生还可以相互指出不足,改正缺点,丰富和完善每一个学生。

3.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从比较强硬的灌输方式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了解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实现互补。

4.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老师通过分组合作教学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更加适合个人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过程发现自己不足,进而向老师请教,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对学生更加了解,方便实施下一步的英语教学。

二、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分组合作学习的显著特点是合作学习、相互借鉴和指导,共同提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组员之间的信任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2.分组和合理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分组的过程,老师要进行合理分组,尽量做到每组之间相对公平,成绩好坏的均匀,避免出现成绩好的一组,成绩差的一组,()不仅违反了分组合作学习的初衷,反而出现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更差的结果,必须要合理分组。

3.合理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老师必须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将合作小组整体和个人结合评估,让学生认识团队和个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实现对团队协作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到合理公正地评估,对表现好的多加赞扬,对表现不好的多加鼓励,减少批评。

4.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策略。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到客观公正,把个人的竞争转变成小组团体的竞争,把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对整个小组的成员整体认可,真正达到“小组内部成员合作,组与组之间竞争”的目标,从而使评价的重心从鼓励个人孤身竞争达标转向大家齐心协力,合作达标。除此之外,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小组之间也可自评和互评,教师也有必要进行自我评价以及与学生合作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小组之内学会接受他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英语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观念,结合小组实际,寻求适合于学生的分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杨书平。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陈红霞。初中英语合作性学习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3]陈小雨。新课改下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1)。

篇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推荐度: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推荐度: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方案 推荐度: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性总结 推荐度: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课题研究,并成功申报为镇级教改课题。通过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4.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问题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而指向未知领域的命题。提出某个问题就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从而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产生刺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当然,问题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

1、矛盾型问题。即问题揭示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让学生判断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学生惊讶的发现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判断不符。这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讨论。因为这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所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

2、假设型问题。即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测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在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容易将学生置于一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会思绪飞扬。

3、发散型问题。既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问题,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以探求问题的多种答案。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多种方法解答。由于这类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三、练习设计,在练习中提高效率

练习可以叫人熟能生巧,也可以叫人熟能生厌与熟能生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练习过度。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再要学生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一些内容反反复复地练习,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当遇到新问题、新情境时,只会生搬硬套,不会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合作学习中,教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练习作业分为独立性练习和合作性练习,适当增加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要求学生:

(1)用你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

(2)你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并列出算式吗?由于解法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同时在小组讨论中,还能互相启发与提示,最后,同学们通过集思广益便从一道题中学习了多种解法,由一题辐射到多题,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

四、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五、小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其他教师的课时,自己或其他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存在一些问题:

1、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2、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3、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教学中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而部分教师却误认为不合作就不是创新,不合作就不是实践新课程,因此每一节课都要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合作,公式的推导要合作,解题方法归纳要合作,甚至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要合作,却不考虑合作探究交流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逐步完善,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4: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巧设参与活动方式”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活力

文/王 猛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让小组成员在参与活动的合作学习中领悟方法,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提升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互教;全员参与;互评

日本佐藤学教授在《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阐明:“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这就是建立学习共同体。这不但是教师们共同的愿望,也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挑战,是保障每个人学习权利的挑战。而这一挑战中的关键词就是:尊重、信赖、倾听与交响。”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现阶段思想品德课堂小组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现阶段思想品德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困境分析

首先,很多思想品德课堂都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对一个话题展开讨论,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然而、冷静观察后会发现,有些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不具备有效的内容,具体教学设计并没有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小组讨论时看似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合作探究,甚至可能在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生以小组名义解决各项课上、课后问题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有些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秩序混乱,学生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些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小组学习逐渐失去了活力。

教师巧设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是学生自主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草,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巧设参与活动方式,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巧设学生参与活动方式,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困境的尝试

1.给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互教的参与活动平台

只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教,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教来解决。正如巴洛赫在《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一文中说:“在一个小组中确实有帮助,因为有些事实一个人永远也想不出来,但通过合作学习和观点的交流,就可以达到更多的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就教另一个学生,这样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就可实现课堂上的生生互教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

如,我在学案导学的“自学探究”环节,先让学生在严格限定的时间内“自主自学”,在教材上标注出答案。“自主自学”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互教。因为小组成员构成是按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自觉性的优劣组建的,所以优等生教学困生,既有监督、督促其学习的作用,也可以很快地教会学困生自学中遗留的问题。以优促差,使每个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再如,学案导学的'“互助探究”环节,七年级下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为例:

“自立”大家谈

学习自立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生活自立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集体生活自立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区生活自立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啃老族”的昨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啃老族”的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两个“互助合作”环节,我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将各自的发言记录,填写在导学案中,并提示组长关注本组中参与热情不高的学生,想办法带动他们多表达、多交流。在小组互助合作交流环节结束,由各组组长代表发言将各组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既丰富完善了答案,又让参与热情不高的学生对自立知识加深了理解。这堂课落实“自立的意义”这一教学重点很扎实,而且在互助合作中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生活中的实践去感悟“自立的意义”,达到的教育效果是很到位的。“合作互教”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全员参与,以优带差,共同进步,扫清了教育死角。

2.将“参与活动”渗透到课外,培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

思想品德课要想让学生有兴趣学,在学中能受到感染和教育,必须植根于社会生活,植根于时政热点,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对最新的新闻热点的关注与讨论,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显灵动,更具吸引力。

但现实的生活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才更具有教育意义,新闻热点只有亲自观看和摘录才更有印象,才能真正做到“观天下”。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外活动,既可相互帮助,又可以培养带动学习兴趣,培养协作意识。如,为了让学生感觉学习思想品德课有意义、有兴趣。(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我在课下设计了“观天下新闻纵览”活动,活动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一周为一期,上网或观看新闻电视节目,关注一周的焦点新闻。(2)每位小组成员将自己一周来搜集的焦点新闻图文资料及视频,交给组长进行“观天下新闻纵览”校报栏目编排。在校园网上公开展览。或张贴在班级门口固定展示栏中,供学生浏览。(3)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和配合工作,及每周的焦点话题提示。小组每位成员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说:“平时看电视就关注电影娱乐节目,上网就玩游戏和聊天,通过这个活动我知道了世界上每天会发生很多事情,让我的作文内容丰富了很多,我也了解了如就业、外交、军事、科技等实事。”我的大部分学生对“新闻30分”是每天必看的。

如,我在教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课时,我采用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采集我村周边河流、沟渠的水样,了解我们这一地区的水污染情况。当我们走到一条条污水横流的河流、沟渠时,学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原来清澈见底,鱼虾游动的河流,现已污秽不堪,鱼虾绝迹,更可怕的是,我们这一地区的河流几乎全被污染,并且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严重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健康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我们顺着被污染的河流、沟渠找到了几处正在排污的排污口,这时学生再一次被从排污口涌出的冒着白沫的黑色和黄色的污水震撼了。回校后,我们将这次采集到的水样,反映污染情况、排污情境的资料照片,贴上采集地标签,在学校和新建小区组织了一次以“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为主题的环保展览,引起了师生极大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从枯燥的文字知识中解脱出来,而且通过亲身体验,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增强国民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此,教育青少年学生,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定义务。

3.积极参与互评活动,培养小组团队精神

首先,对小组内部每个学生日常上课是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作业质量、课下行为表现、参加文体活动、晨测成绩等具体量化指标进行统计,由组长监督实施,将每周量化结果计入月小组得星统计中。在组员间互评可以激励自己积极学习和积极参加小组互动的热情。其次,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各小组要在参与活动中注意观察其他小组的参与情况和达到预期效果,活动结束后要小组间进行互评,并在小组互动评比表上粘贴“成果红星”。每月由班长统计得星数量,公开评比月小组明星个人和明星小组。教师把以前单一对学生成绩评价改为现在的学生互评,改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对学生评价更客观公正,更能引发学生有力而自觉的合作行为。团队精神的形成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

让小组成员在参与活动的合作学习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提升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美]巴洛赫。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1.

[2][日]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5.

(作者单位 天津市沙井子学校)

篇5: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

洛阳市西工区白马小学戚晓英

【中图分类号】G459.2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07-0032-01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能动性,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还可以弥补教师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正因此,近几年,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可并采纳,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使得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更加高效,组内明确的分工和长时间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合作学习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但现在小作合作学习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很难取得实效,如何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发挥它应有价值呢?通过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 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例如小组长的责任,记录员的责任等等。在这里,值得提醒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

三、合作内容要合适,形式要多样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合作的需要,这样的合作才可以真正意义的达到高效。因此,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课是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怎样运用教师的智慧,发挥数学的魅力,设计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寓教于乐,营造一种愉快的互助学习的环境,使学生乐于参与,乐在其中,在学生们内需的情况下,更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其实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学习,因此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通过实践,我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较合适小组合作学习:(1)规律性知识的学习。(2)操作、实验探究问题的学习。(3)选择解题策略的合作学习。(4)竞争性作业的合作。(5)学生间互评、互检、互考的合作。只有学生认为有必要合作、乐于合作,合作才能达到最优化。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 以内退位减法表”在排列上有哪些有趣的规律时,如果让孩子们单独思考,他只能发现一些单一的、甚至片面的排列规律,所以,我就有意识的安排小组合作,学生们在合作时思维得到碰撞、观点得到互补,这样,通过小组探讨与补充,同学们不但能发现横着、竖着、斜着排列的规律,而且还能发现每组“被减数”、“减数”、“差”排列的规律,最后,小组交流到高潮处,竟然还探讨出每组“差”变化的原因来!当时,我就感觉到这部分内容,也只有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在小组合作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否则,小组合作就会流于一种形式。

四、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并做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五、建立科学的小组评价机制

建立以小组为基础的积极的评估制度,能够激励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学习评价的新境界,把眼光洒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开展小组的学习竞赛。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个体表扬与群体表扬相结合。小组合作要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小组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在结合个体的表扬的同时,要给予小组以适当客观的评价,小组的成就感在此升华为集体的荣誉感,这样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另外,在建立小组活动评价机制时,有意识的把小组成员的参与率作为评价内容的一项指标。

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知识抢答”“辩论赛”等丰富、活泼的小组活动,从形式上来吸引学生的参与,另外,在小组评价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我是这样做的:在小组合作或交流中,小组内的每位成员只要回答问题、发表意见,都会为本组加分,而且不同的学生为本组加得的分值也是不同的,如同一个问题,如果是特别内向,不爱发言的小东回答了,那就会为本组加3 分,如是聪明伶俐、能言善辩的小红回答了,就只能为本组加1 分。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广度,小组内回答问题的“不同人次”也将是小组量化的一项指标,如A 组有4 人次回答问题,但4 次都是同一个人,只能加2 分,而B 组的4 人次是有4 个人回答,那就可加4 分。最后,把每组的“不同人次”得分与小组的最后得分结合起来综合评价,这样,既保证参与率又保证参与的质量,同时还充分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个过程,实质上又是学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过程。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手段,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研究,不断探索,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呈现出像彩虹般炫丽、耀眼的新局面。

篇6: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一、学习小组的建立制度

1、异质原则

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科目差异、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的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使各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

2、集体原则

小组是一个高度凝结整合的集体,小组成员的学习、成长与评价都和小组及小组成员密不可分,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3、建立学习小组的目标

学习小组要更加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有效学习和才能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从而实现更大的成功、形成更积极的关系和产生更好的心理调节。小组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小组的编制

以性别、性格、学科优势互补(与科任教师进行协调)等为依据,从每部分中抽取一人组成一个组,每组4---6人。分组后各小组均要有自己富有特色的组名和小组奋斗格言。

二、学习小组的规范

(一)组长职责

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在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组长应在班主任和班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小组的学习和进行小组常规管理。

1、组长带头遵守执行小组内的各项制度,组内的各项任务要最先高质量完成,时时处处带头维护小组、班级、学校的荣誉,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

2、组织组员开展课内外的合作学习,每天至少组织检查督促组员学习完成情况,落实课外或课内预习,学习交流讨论,各科课外作业并负责记录。

3、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如探究活动、展示活动等,组长应对组员进行分工,以便更好的完成任务,应注意让组员轮流完成查资料、画图、板书、讲解、质疑等各项任务,是每个组员得到锻炼。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快速、有序开展。

5、小组长遵照小组合作制度对组员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结果按时反馈给班主任和组员。

(二)合作学习要求

各小组长应本着对每个组员负责的态度,公平、公正地对本组组员进行评价。坚决杜绝碍面子、讲人情的现象发生。

1、组员应服从组长安排,学习是做到分工有协作。

2、遵守课堂纪律。

3、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自主性。

4、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

5、每个组员都要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轮流完成各项任务,要鼓励帮助后进同学进行更多的锻炼。在讨论中,成绩最好的主持讨论,成绩中等的做记录,成绩下等的发言,再由成绩好的补充;如果题目内容多,组长要分配所有组员均有发言机会;平常还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划分成理科组和文科讨论组。

6、交流一定是在组员各自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受益。

(三)小组评价

1、加分奖励机制:

考核主要从预习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预习完成情况以组员实际完成的预习任务情况为依据,将组员划分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课堂表现情况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实际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作业完成质量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

2、扣分惩罚机制:

①纪律:课堂上不得有随意讲话,睡觉,看小说,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积极参加班级和组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推诿,不缺席。

组员如有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扣1分。

②自主学习: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平时检测。

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1分;缺交作业一次扣1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1分。

③合作交流: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一天内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一天内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1分。

小组长按周真实的统计本组平均分,并以周为单位算出月、半期、期平均分。(小组长的得分必须得到本组组员认可。)

3、评价结果

各班级每周汇总一次,并评出优秀小组长一名。下周归0,重新计算。学校每一个教学月汇总一次。下个教学月归0,重新计算。每个教学月学校将评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学期末学校将评出年度优秀小组长、年度小组合作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

篇7:合作学习使课堂和谐高效

当前,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正在进行,改革教学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课堂还远远达不到和谐课堂的标准。就课堂气氛而言,有的表现为冷清而紧张;有的呈现出拘谨和呆板;有的表现为课堂秩序较差、师生关系远。教师难以调控。有的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反应迟顿、注意力分散,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应付;有的课堂上学生随心所欲,甚至故意捣乱,师生处于一种对抗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氛围或环境里,教学任务往往难以完成,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和态度的目标更是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要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使“教”与“学”达到和谐,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使课堂教学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和谐高效呢?

一、科学搭配,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使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愉快及重要性。基本做法是:

1. 分组方法。首先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长、思想状况及家庭文化背景等,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内按照优、中、差学生互相搭配的结构方式划分。

2. 座位方式。一般将四张或三张桌子拼在一起,本组的学生面对面就坐。这样,学生在活动时就可以面对面地进行。这种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其整体实力不相上下,有利于各小组之间开展有效的竞争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具体指导并教会方法

要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就一定要教会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主动探究的方法。

1. 课前集体预习。在教授新课前,务必做到学生不学,教师不讲。教师要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手段如小纸条、多媒体或口头等方式传达给各小组的学生。小组的每个学生通过个人积极探索―小组合作讨论―集体统一反馈的方式进行尝试性学习。学生通过这样的途径仍不能解决问题的,组长记录下来,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反馈情况现场解决。

2. 课堂集体讨论。把在预习中每个学生反馈上来的问题,小组长归纳后在课堂上由小组成员提出来,教师围绕反馈的问题,重新分配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密切配合,认真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教学《风筝》时,从标题看是写风筝,可为什么文章主要篇幅写的却是“我和我弟弟”?相当多的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趁机把这一学习任务分配给各小组,学生的思维因疑而动起来了,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终于明白了题目与中心的关系。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以非常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他们智慧的火花一定会闪现出来,每个同学都会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 课后合作。它是课堂合作的有力补充,是课堂合作的延续。由于学生各自的差异性,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合作中,有些掌握不住,这就得通过课后合作来完成。如在教学《化石吟》一课时,在学生解决了中心问题“化石都告诉我们那些事?”后,再设计一个问题:“化石为什么能记录远古的世界?”让小组在课后继续合作,思考并讨论,这样通过共同合作、优差互补的方式,后进生也实现了目标,优生进一步提高了能力并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交流中积极探讨、相互启发,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悟到了学法。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掌握了知识、实现了目标,也为以后的学习再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教师全程参与并适时调控

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一起研讨,是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转变角色,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真正的朋友和学习的好帮手。

教师参与学习活动,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原始思维情况,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我的信念》一课时,让学生充分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抓住“为什么居里夫人会有如此与众不同的信念”这样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同学们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提出各种答案。教师及时总结点拨:只有具备了高尚的信念,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如果教师不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点拨、引导和评价。

四、放手让学生质疑并互相释疑

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是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质难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大胆发问,由以前的机械式接受向主动、积极探索发展。

1. 在合作中质疑。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不断鼓励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积极大胆地质疑。如在教学《绿色蝈蝈》一课时,学生提出:“蝈蝈是靠什么器官发声的呢?”这是探究性质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学生提出:“为什么课文中一连用了两个‘卧’呢?用其他的词可不可以?”这是鉴赏性质疑。这些疑问都很有价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然后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遇到的疑问。对能提出独立见解的学生,要鼓励、表扬,逐步培养学生不盲从,敢于提问的探究品质。

2. 在互动中释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后,教师应当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去解决。要求学生做到先思考、再查资料、然后问同学。其次,鼓励学生相互解疑。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有同学提出了“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这个问题,教师就放手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后交流。在众多答案中,也许会存在一些“偏见”,有的甚至是一些“错误的见解”,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肯定更多的是“创见”,是合作的体现。这种做法不仅仅让学生及时地发现了问题,而且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互相释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运用了知识。

总之,和谐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愉快掌握知识、自由发展的天地,强烈的表现欲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不能用定好的“规矩”去抑制他们的创新思维火花。在语文课堂上,请老师松开手、放宽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

篇8: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郑永进

摘要:一度热情极高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在呈降温趋势,其实运用得好效果会非常好。要防止对其过度赞美,也要防止将其贬得一钱不值。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需要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在试卷评讲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合作学习;条件;控制

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受到激烈批判,人们

认为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恰当的方式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有一对一接触的机会,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并能有的放矢地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学习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

1.问题需要教师精心安排

首先,问题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教师直接讲授,学生理解不深,对该问题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后,学生才能弄明白教师的讲解。其次,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层次。浅层次、中等层次、高等层次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问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思考结果。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可起到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形成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把自己当作发表意见的一分子,向全班发表意见,当然教师的`思考应该更深,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问题,这也符合支架式学习的原则。该种类型教师在前面的上课中已经讲过,学生对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完全一片空白,这才有了合作学习的起点。总之,问题不是空穴来风,前面教师已为小组合作学习做了充足的铺垫,这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实战演练。它是由教师讲授,到学生单独完成问题之间的过渡。因为单个人完成难度大,几个人互助有利于开放思维。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年龄相仿,所受教育程度差不多,因此小组成员更能够互相启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教师半放手的阶段。全部由教师讲解学生很难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因为他没有充分思考的过程,每次都是教师告诉结果,长此以往,会产生学生的依赖心理,也就不愿去独立思考问题了。难怪每次高考后,有教师很高兴:这道题我讲过或讲过类似的题,但学生仍然不会做,教师空欢喜一场。因为平时被教师带着做题,已成了习惯,考试时,教师没在身旁,要自己独立作答,那就不会了。面面俱到的关心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思想,教师一讲就会,学生一做就不会。

2.小组中的分组很有讲究

人太多不能深入交流,人太少不能达到多方合作以解决问题

的目的。成绩相差太大,成为一言堂,成绩差的学生不敢发表意见,成绩好的学生听不进成绩差的学生的意见,或不屑于听,从而交流不畅,跟独立思考没什么差别。座位相差不能太远,座位塔得太乱,容易造成联谊会的效果。因而小组成员以四到六个人为最佳,座位顺序基本不变,还要注意男女生比例大体均衡,成绩大体均衡。

3.使用频率不能太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使用太多,都会造成学生丧失新鲜感,从而投入不够。小组合作学习是众多学习模式中的一种,没有一无是处的教学模式,也没有万能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对小组讨论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愿意听从教师的指挥,相信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要及时了解学生讨论的进度,每个学生在做什么,在谈哪一方面。曾经有一个教师在上公开课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讨论激烈。评课时,听课教师对这堂课上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给予了极高评价,讲课教师也很满意。但评完课

后,录像师交给一个录像带,录下了其中一组的讨论内容,原来他们讨论的话题与要求讨论的话题毫无关系,他们在讨论电视剧中的人物谁最酷。这样表面繁华的小组合作学习,告诫教师越是小组合作学习,越需要教师的监督,督促学生尽快进入讨论,督促学生控制讨论的节奏。学生对教师深入基层的指导会非常感激,会产生一种被关注后的表现欲。当然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内容,尤其不能直接公布答案或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兼顾到每一组的学生。在结束小组讨论后,教师要公布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时是全班总结,没必要点哪一组,教师赞同不赞同要表明态度,也可让大家一起评价。学生付出了劳动都希望能得到反馈,正确的希望得到认同,错误的希望明白原因,以便改正。其次,要把握好时间。小组讨论的时间过长,完不成进度,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也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从而影响讨论的深入。最后,各组讨论的问题要一致。有的教师为节省时间,让这一组讨论这道题,让下一组学生讨论另一道题。各组讨论的题均不相同。然后小组讨论完毕后,讲这一题时让这一组的代表起来讲做题步骤,讲另一题时让另一组的代表起来讲做题步骤。殊不知,每一组都只讨论了一道题而已,对其他组讨论的问题都不甚了解,听别组说讨论结果,很多时候是如云坠雾。教师却无视其他组的学生,眼睛就只盯着发言的学生。这样,教学目标的完成就大打折扣了。笔者认为应把讨论的面撒开,让各组讨论同一有深度的问题。这样有比较,教师讲起来也有针对性。一道题弄懂了、透了,就能举一反三。与其对每一道题都一知半解,不如大家齐心协力弄懂一题。

三、以评讲试卷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

现在每次发下试卷,我都会给一节课的时间,让前后四个学生,前面两个,后面两个,组成一组。如果有剩余的学生,视情况安插在各组中去,考虑男女比例和成绩的均衡性。实践证明,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刚做过的,并有教师评分的试卷,然后教师再讲,效果显著,学生兴趣很高。每次教师发下试卷,学生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分数,接下来想知道自己错了的题为什么错了。如果教师马上就评讲,学生往往不能很快收回心思。与其强行把学生的心思拉回到听评讲上,不如顺应学生的需求,因势利导,让他们组成小组。让做对了这道题的学生给做错了题的学生讲一讲,做错的学生问做对的学生,做对了的学生会非常耐心地讲自己是如何思考做题的,做错的学生会听得非常认真。这很像一对一的辅导,听讲的一定要听明白为止,讲的学生责任感极强,一定要讲明白为止。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目标,又培养了学生做人的原则,使学生之间更融洽,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总之,灵活性远远超过教师给全班统一讲。当然,学生在既没有讲又没有听的时候也不能闲着,要看自己错了的其他题。一点也不浪费时间。对全组成员,甚至是全班都没有做对的题,教师在学生讨论时也不可公布答案,让学生发挥全组成员的力量去思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教师控制得好,能够满足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愿小组合作学习仍能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3]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篇9: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当合作走入课堂,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理念后,合作学习方法不断涌现。如何组织小组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对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希望与同仁分享。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1.小组的划分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我将班内的52名学生分成8个合作小组,1-4组每组8人,5-6组每组10人。

2.小组的建设

(1)组内的划分:为了实施真正的合作,还要缩小规模,小组内再划分为A,B两个小组(以4人一组为主),实施组内竞争;在此基础上我还推出2人小小组的合作形式,即根据学科成绩好坏,取长补短,实施优略互补,成立的2人互帮互助小组,为后进生谋求出路。这样就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合作组(大组8人、小组4人、小小组2人)。小组一旦建立,一段时间内要保持稳定,一般不作调整。

(2)组长的指导: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是教师的好帮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组长:①如何调动、保持全体组员的积极性;②如何把握激励组员的时机;③如何组织实施小组的合作学习;④如何推荐汇报交流的代表;⑤如何对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方法、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⑥如何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小组工作。

(3)起好组名:学习小组的命名源于小组成员,凝聚着小组全体成员的智慧,体现了他们对学习、生活的共同认识和向往。我以为,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在小组的命名上多下功夫,力争在命名上就体现出小组特色。例如:3组起名为星耀(群星闪耀之意),可组徽画着杂乱的几颗星,我建议他们:要画8颗,一大两中五小,大的代表组长,两颗中等的代表小组长,其余五科代表组员,而且要画成扇形,象征着小组的团结与和谐,人人努力发光。

(4)合理分工:做到“两个明确,一个到位”。一是明确小组合作的规则与方法,使学生能合作,会合作;二是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设立了七个岗位,分别是:仪容仪表;学习态度;文明礼仪;纪律素养;劳动卫生;爱护公物;体育锻炼。每组组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报岗,对全组其他成员实施管理。最终实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一个到位是指及时将合作学习评比结果在固定展示台上公布。

二、以评价为保障实施动态管理

1.学习方面评比周最勤奋团队

(1)出勤与学习。

早晨到校排在前15位且认真学习的学生,每人次加1分;迟到一次扣2分。

(2)课堂上的学习。

①解答问题积分制。对学生“劳动成果”按照设定好的加分制度及时记录,每节一记录,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总结结果要及时上评比台,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不断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出于对学生的尊重,根据前面划分的组号,一号解答问题正确加1分,8号解答问题正确加8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后进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②“订正对方”加分制。经过一段的实践探索,一些问题令老师们困惑。课堂上,老师将本节内容分成若干“板块”由各小组分工完成,这时就出现了小组成员只关注本小组的探究内容,对其它小组的内容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在小组成果展示时,许多学生不知其它小组展示的内容,课堂实效大打折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是要注重预习内容的分工。在预习课的前期,没有分工,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全体学生预习自学的内容。到预习的后期,小组再重点突破若干“板块”。二是要在展示课堂上,每个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其他小组评价的内容,凡指出一处错误,扣除展示小组1分,加到指正的小组身上,如果别的小组还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根据“学术价值”进行加分。这样一来,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关注其他小组问题程度加强了,课堂效率明显提升。

③“创新性答案”奖分制。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都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采取发散思维方式创新性地整合答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对于角度新又简洁的答案给予加分奖励。创新性答案给小组加5分,有新意的答案加3分,照本宣科式的答案加1分。

(3)课下作业完成情况。

被老师点名批评不完成作业或不认真完成作业,每次扣4分。

1.以上得分记录周末由学习委员汇总,得分最高的组获周最勤奋团队。

2.纪律方面评选周最守纪团队

3.卫生方面评选周最卫生团队

4.整体方面评选月金银牌团队

5.注重精神激励和奖励

精神需求的本质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我在合作小组运行中,一方面进行月量化考核以及年中量化考核,并记入学生档案,更重要的是通过校讯通家校平台,告知家长,还利用班级及学校板报对优秀学习小组的成功经验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发奖状或喜报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良好的精神鼓励或奖励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使学生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更能增加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

实践证明,科学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才真正能促进班级学业成绩的全面提高,提高学生倾听、思考、表达、反思等各种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

篇10: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摘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初中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对初中生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确定了影响初中生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的因素,在初中化学与数学的教学中,合理应用交流与合作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交流;合作;策略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21世纪的人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不重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认知的价值,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体现,学生的意愿、差异、情感态度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在一种压力和感到威胁的环境中学习。新课标下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是“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源泉。

一、初中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现状

目前,课堂上教师们都在积极构建“小组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模式,其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但同时还存在相当部分的“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导致交流与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师设问,宣布讨论,学生便匆忙分组,七嘴八舌,热闹非凡。这似乎也成为公开课必备的点缀。可仔细一看,这热闹背后存在的学生“交流与合作学习”是只“作”不“合”,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思状;有的你争我抢,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更有甚者,不让别人插话,全得按我说的办,老子天下第一。当教师示意结束时,每小组的代表发言有条不紊,汇报时说的是:我认为……,“我想……”,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试想,这样的轰轰烈烈,有“形”无“质”的交流与合作,将会把学生引向何方,有多大的实效性呢?目前交流与合作学习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将小组交流与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

2、自由放任,缺乏监控和指导。

3、交流与合作学习的随意性。

4、“热闹”掩盖下的少数人学习而多数人休闲。

5、分配交流与合作学习小组的随意性。

二、影响初中生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的因素

1、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在其学生时代,交流与合作的潜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人交流与合作的技艺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理念也未能有效构建,从而造成交流与合作教学技巧的贫乏。尽管许多教研活动都把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重点进行研究,但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适度难控,很难收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学生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尚未养成,教师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违背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不讲清要求,不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随意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给学生明确的任务,没有动态地变更小组人数及成员的角色,不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能科学处理好独立学习和“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关系,一味地让学生交流与合作、讨论,结果只能是表面热闹,实效不强。

同时,教师往往忽视学习小组带头人的功能,没有让“领头雁”的作用发挥好,小组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协调发展,使得交流与合作不能深入。另外,教师还没有及时转变角色,融入小组讨论中。

2、学生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程度不均衡。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交流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不均衡的。个别学生频频发言,大部分学生默默无闻、一声不响,成为“多余人”。这种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效果必然有限。

二是部分学生性格、能力、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等因素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存在较强的胆怯、羞涩心理而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私心理严重,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交流与合作意识和机会。有的学生的个人职责不明确,有的学生不愿意当众表露自己的思想,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不专心,易受干扰,爱做小动作,爱跑题,常讲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影响“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效果。

3、评价方面的影响因素

目前尚不能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课堂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教师分不清“交流与合作学习”是手段还是目标。有的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某个学生的成绩好了就可代表集体成绩;或者是小组成绩一般就说明全组学生都一般。操作上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念指导和科学评价,缺乏创新,长期以往,势必造成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三、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那么如何有效地对初中生进行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呢?美国青年研究中心对必要的社交技能进行了总结,认为“组成技能、活动技能和交流技能”是交流与合作应具备的条件。因此,交流与合作学习应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技能技巧上入手。

1、组成交流与合作小组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分组或自己组合活动小组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交流与合作的第一步就卡住了,其原因在于一些基本交际语言的使用上出了问题。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学生的基本社交性语言入手,积极引导,提出要求,让学生学会沟通成为交流与合作学习的一个重点。如:“你好,交流与合作愉快”等一类的打招呼,互相问候,自我介绍,或微笑、握手、击掌等,创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氛围。这些常见的“打招呼”语言和动作是组成交流与合作体的重要开端,具有“打破僵局”的作用。

2、小组活动技能的培养

一个团体需要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团体才有生命力,缺乏这一点,交流与合作体就有可能解体,或流于形式。那么,这种凝聚力是什么呢?它应是小组成员对共同目标的确认和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参与和激励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互相积极评价自己和他人,表达感谢与应达感谢,倾听和尊重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及对鼓励参与的应答”,“尊重差异,善于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对小组成员的成功表示赞赏,失败表示鼓励,以及倾注情感、平等相待等,都能增强交流与合作体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而“理解和友谊”则更能产生凝聚力,这样便逐步形成与人相处的技能。

3、交流技能的培养

“交流就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交流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心理学家认为:“语言的第三个职能是交流的职能,即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在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对话,让学生积极提建议与应答,询问原因和提供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与不赞同的应答,或学会说服他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也就是“学会微笑与倾听,做会说话的人”。教师在语言表达上给予的积极引导,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养成习惯。

四、在交流与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

1、在实施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全班教学、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做到开放空间与开放时间相辅相成,不能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尤其在课堂交流与合作学习中,只有那些能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才能体现交流与合作学习的价值。

2、关于在交流与合作学习中,如何从整体上对每一成员进行评价,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结论评价如何有机地相结合等,都还没形成一套适宜的评价理论和方法。

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学会交流、交际、与人相处的过程。由于中国“独生子女”的特殊国情,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是一个普遍现象,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环境之下,既是交友,又是交流,既有交流与合作规则的约束,又有自主的探索、相互的激励和影响,对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民主精神、个人责任感和人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

在初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和数学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星,杨国斌等.给化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国斌等.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8-9).

篇11: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论文

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提高个体的综合能力与学习动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转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模式,注重过程与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其中,能够有效达到上述教学要求。那么,该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相比,初中历史学习是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师应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学生在小组交流与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教师的课堂组织不当,会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看似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开展学习活动。乱哄哄的议论是没有教学意义的,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马上讨论起来,教师再说什么也听不进去,课堂讨论缺乏针对性,造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提出的是学生心中明知道答案的问题,却还让他们讨论,这样的讨论活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要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积极作用,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提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课题,促进合作学习模式效率的提高。

1.科学选择主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合作学习主题。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有许多适合小组合作讨论与交流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的内容开展不同的合作学习活动,会让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观得以创新,促进学生融入到历史学习活动中。例如在学习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时,可以开展一个寻访丝绸之路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导游组、地理学家组、历史学家组与美食组等不同的小组,根据小组特色制定学习任务,从多个角度对丝绸之路进行了解。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重点,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更能扩展学生的历史学习的视野。

2.科学组织课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引导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课堂中,促进合作学习活动效率的提高。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教师指导

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综上所述,与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成为历史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历史知识,在团队协作中掌握历史知识,会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高效化,也能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篇12: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探究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文/唐先锋

摘 要:初中英语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重点阐述了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原则及具体策略。

新课标下如何创设高效课堂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学习论文

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论文

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模式

英语345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双主互动教学论文

“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研究论文

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论文
《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如何使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论文(锦集12篇)】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语言教学研究论文2023-12-17

“讲堂”模式教学――高效课堂实践记2023-09-08

教学论文2024-03-22

高中生物教学知识结构与课堂优化设计论文2023-04-22

试议中学语文课堂的延伸论文2023-09-21

会计双语教学体验模式的构建的论文2023-03-03

教学论文怎么写呀2023-10-22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2023-06-21

高中英语教育的挑战与探索论文2023-09-30

教学论文.doc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