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案例

时间:2022-04-29 11:05:58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想叫啥叫啥”为你分享13篇“教学设计案例”,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教学设计案例

篇1:音乐教学设计案例

教材分析 :

本课是一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本课试图构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

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的学生思维灵活,喜欢唱唱画画,作画用笔用色大胆,不加修饰,形象夸张,强调自己的思想情绪。但要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画出感受,还是有点难度。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学生学习运用点线面等绘画语言表现音乐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能够大胆表现自由地表现出音乐给自己的感觉,并且能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联系,体验综合性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用点、线、色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过程:

一、热身激趣导入

1、播放阳光活动健身操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跳健身操。

师:同学们跳得真好,这是我们每天下午阳光运动跳的健身操,能说说你跳操的心情吗?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谈谈体会)

2、师:刚才我们用美术的舞姿和言语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你想试一试用画画来表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听听画画的美术活动,把你对音乐的感受画出来。(老师板书:听听画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音乐舞蹈启发学生说出对跳舞的感受从而引向用简单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设好台阶,降低学习难度。

二、综合体验

1、感知描述画面谈感受。出示康定斯基两幅作品

1)师:这作品的表现方法很特别,画面里并没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请你谈谈这两幅作品给你的感受。

①看到这张画,你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②画家为什么这样画?

(学生回答谈谈感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很开心。这两幅画都是抽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的作品,它们都表达同一个内容——音乐。这两幅画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动听的音乐在画面上回荡。

2)师:这两幅画面分别表达的是怎样的音乐呢?我们听两段音乐,同学们感受一下,哪段音乐跟哪幅作品最适合,为什么?

播放《命运交响曲》和《小步舞曲》。

(学生回答说说选择及原因)

【设计意图】:选取两幅视觉效果较强烈的抽象画,和两首区别较大的音乐,能给画选择适合音乐的活动,激活感觉联通。

2、游戏探究线、点与音乐的联系。

1)通过游戏发现音乐与点、线的关系。

师:画家是怎么把绘画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来玩个游戏,同学们听两段音乐,你可以指挥彩带或桌面的物品作为道具表现音乐的节奏,思考你是怎样指挥的?

① 播放剪辑的《小步舞曲》里节奏由慢转快的片段,学生舞动彩带(预设)。

② 播放剪辑的《七月火把节》里的鼓乐。学生用道具敲打(预设)。

师:同学们表演真精彩!请说说你是怎样跟着音乐来指挥彩带跳舞的呢?(学生回答谈体验)

师引导:节奏慢时彩带象绘画中的什么线?节奏快时又是什么线?鼓乐象绘画中的什么?

(学生回答谈自己的发现)

师:老师也想表演,听听老师的敲击表演,想想用点去表现的话,画的点有什么不同?

老师敲打“咚嗒嗒,咚嗒嗒”

(学生回答)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线去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节奏强弱则可以用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去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随音乐挑选用道具表演,通过观察道具的变化

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解决了教学难点:点、线与音乐的联系。

2)尝试用点和线绘画音乐。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指挥家,我们把你的指挥表现在纸上吧,谁愿望和老师一起来画?

播放音乐,选2位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在画板上用笔墨画出点和线。其他同学用手在空中画。

(教师和学生进行绘画活动)

请同学说说师生合作的画的看法和建议。老师结合学生建议小结绘画时要注意的情况,比如构图的疏密等。

【设计意图】:老师与学生一起听音乐尝试绘画,把之前发现的点、线与音乐的联系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画音乐并不难。激发学生绘画的欲望。

3、探究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1)看两段音乐动画,小组讨论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师:刚才老师与同学们把对音乐的感受用点、线画出来了,看看我们的画跟屏幕上的画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一幅彩色的抽象画)

(学生回答)

师:我们怎样用色彩去表现音乐呢?请听两首音乐,你可以看动画欣赏,也可以闭上眼睛欣赏。

(播放《民乐:喜洋洋》和《竹林听雨》音乐动画,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

①说说两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②两首音乐分别可以用什么颜色去表现?为什么?

请小组代表发言。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2)听音乐给画板上的师生作品添色彩。

师:我们听一段音乐,同学们想想用什么颜色表现,指挥老师把刚才的师生作品添上颜色。

放音乐,学生感受音乐,说说适合用的颜色,老师根据学生意见给画添上色彩。

师:看着我们的杰作,你最想说什么?你能从画感受到音乐的回荡吗?

(学生谈谈对作品的看法,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与音乐的匹配展示,使学生明白轻柔的音乐与欢庆激烈的音乐分别可用什么色彩表现。小组交流让学生的想法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红,绿色。学生指挥老师根据音乐添加色彩,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示范作用。解决了学生如何上颜色的难题。

4、赏析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刚才我们是用笔墨、颜料去绘画对音乐的感受,现在我们看看同龄的学生用色彩笔或油画棒怎么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课件展示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请同学谈谈你喜欢哪幅?你觉得他们画的是一首怎样的音乐?(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观赏同龄学生作品,为学生绘画创作铺垫。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接下来的创造表现。

三、创造表现

师:欣赏了同龄学生的作品,你也想试一试画吗?好,老师准备了两首音乐请你们把对音乐的感受选择你想用的材料,用点,线,色画下来。

(老师准备了水粉颜料和装了不同色彩的水的矿泉水瓶,学生自带了油画棒或彩色笔。让学生自行选择绘画材料。)

① 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学生绘画。

音乐停后。抽两张作品在投影仪展示,让学生提建议。师小结注意的问题。

② 播放音乐《赛马》,学生绘画。

【设计意图】:准备能使学生容易表现对音乐感受的绘画材料,通过绘画,洒水成画,让学生充分、尽情地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四、评价

1、展评学生作品。

画完的学生自行把画夹在教室四周,学生们互相观摩,交谈,师生互评。

① 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 说说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你想对哪幅作品提点建议?

③ 看到我们的作品你想说什么?

(学生说看法,谈体会)

师小结:同学们能注重对音乐节奏、气氛的表现,并把音乐的感受画出来,非常好!其实画没有好与坏之分,只要你把内心的感受真实地表现在画纸上,你就是最棒的。

2、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说看法,谈体会)

今天的美术课,同学们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画出来。我们用掌声表扬自己。课后还要怎样呢?老师认为,同学们还要多聆听,多吸收,多创作。

【设计意图】:评价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互相学习的空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各自的作品介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课堂延伸

感受音乐的形式除了绘画之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如雕塑、舞蹈等等。

篇2:音乐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1 、通过尝试活动感受音乐的强弱。

2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受歌曲的乐趣,培养幼儿尝试打击歌曲的强弱节奏。

教学难点:

能够使幼儿准确的演奏歌曲中的强弱拍。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

律动,幼儿已经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鼓励语:

淅沥沥,哗啦啦,小朋友表现顶呱呱。

物质准备:

录音机,大雨和小雨图两幅,各种乐器。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一)、律动导入

小朋友们让我们放松一下自己的身体,做个律动吧!

导语: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外面天气真好,小草发芽了,大树妈妈也开始变绿了。前几天老师去旅行给春天拍了照片,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拍的照片吧!(出示图片)

教师:图片美不美啊?那小朋友们在图片里都看到了什么呢?小朋友知不知道花草树木都需要什么才能长大呀?(水)水从哪里来?(天上)是啊,看,外面现在就在下雨。小朋友们知不知道大雨是什么声音?(声音大)小雨是什么声音?(声音小)

总结:恩,这些花草树木都需要雨水才能长大。大雨的声音是哗啦啦的,小雨的声音是淅沥沥的。现在老师为大雨的小雨配上音乐。

二、 基本部分

(一)、听歌曲感受大雨和小雨的强弱力度。

导语:下面我们请王老师放音乐。(播放音乐)

(二)、试唱歌曲

1 、提问:这首歌唱到大雨声音怎么样?(声音很响很大)小雨的声音怎么样?(声音很轻很小)

2 、导语: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那想不想学这首儿歌吗?现在我们先请王老师先唱一遍,再带小朋友们唱。

3 、教师:小朋友们学会了吗?我们现在跟上音乐一起唱。

(三)、自由选择动作、乐器来表示歌曲中的大雨和小雨的强弱变化。

小朋友们唱的真好听,我们来鼓励一下自己吧!

1 、导语:现在啊,小朋友们要用相应的动作把大雨和小雨表现出来。老师先来做一个示范,老师用拍手表示大雨,用拍腿表示小雨。(因为拍手的声音大拍腿的声音小)现在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大雨和小雨的?(个别幼儿回答)

2 、教师:现在我们跟上音乐来表示一下吧!(播放音乐演奏)

3 、导语: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听,我们的乐器宝宝都等不及要和大家一起唱了,小朋友们看这里有许多的乐器宝宝,我们要用哪种乐器宝宝表示大雨,哪种乐器宝宝表示小雨呢?为什么?(让幼儿摇一摇,再选择乐器。演奏 1 遍,交换乐器,演奏中注意突出强弱)

要求:当唱到“哗啦啦”时,拿大雨乐器的小朋友演奏;当唱到“淅沥沥”时,拿小雨乐器的小朋友演奏。

(四)、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大雨和小雨的乐器宝宝,还学会唱“大雨和小雨”的歌曲,今天回家后把这首儿歌交给邻居的小朋友们好不好啊?(下课上厕所洗手)

附儿歌:

《大雨和小雨》

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

篇3:音乐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渴望春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难点】

1、歌曲情感的表现。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3、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等。

【教学理念】

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渴望春天》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活泼、跳跃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

(一)播放清新优美的音乐,学生有序进教室。

(设计意图: 创设良好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二)看春、说春、听春:

1、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春景图片,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从冰雪融化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到处充满无限生机)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有什么变化?你能感受到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略

2、师:是啊,现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那么春天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吗?或者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或诗句。 生:略

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略

3、师: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春天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文学的角度,运用听、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欣赏作了情感铺垫。)

二、导入新歌:

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一切都欣欣然像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春天是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都期盼的季节,我们是多么渴望春天啊!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总体描述,为后面的歌曲欣赏和学习作了情感铺垫,能更好的激起学生渴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和渴望学习歌曲的急切心情。)

三、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1、播放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

A、作品的演唱形式:

1、男声合唱

2、童声合唱

3、女声合唱

B、作品的情绪:

1、热烈激动

2、抒情愉快

3、低沉忧伤

C、歌曲的拍号:1、3/4 2、6/8 3、3/8

(设计意图: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和音乐的意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感受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几个小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参与愿望。)

2、听一听,比一比。

(1)学习新知识:什么是6/8拍,6/8的特点是什么?乐曲开始的第一个字“来”,是在小节的第几拍?

指导学生划拍子唱一唱上面旋律,巩固6/8拍的节奏。

(2)比一比歌曲为什么用的是6/8拍子,而不用3/4拍子。(学生在听中比较,同样的旋律用不同拍子有何不同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节奏拍子的对比聆听,感受歌曲旋律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3、跟着老师的琴声用“啦”进行哼唱旋律。并模仿一下节奏XXX XXX 拍手为旋律伴奏,注意6/8拍子的强弱对比。

(1)学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

(2)师弹奏,生轻声学唱,并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一句。教师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连音线等乐理知识。

(设计意图:视唱能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通过唱旋律对分析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哼唱,让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活泼、跳跃的特点。让学生边听边划拍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

4、请同学们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其中的春天气息。学唱歌词并且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5、复听《渴望春天》。

师生共同分析

1、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

2、哪些地方表现了渴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

(设计意图:再次熟悉旋律,熟悉音乐,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以歌曲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6、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好听的歌曲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什么时代的音乐家?有什么成就?称号是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莫扎特。学生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7、艺术处理。

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1)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怎样?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设计意图: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准确、流畅、自如、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和弹唱,从而将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义深刻而有意味地传达给学生。)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边唱边加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

四、 小结:

春天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希望与力量。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春天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大家。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篇4:《观潮》教学设计案例

《观潮》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环节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潮起杭州湾,潮至海宁,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钱塘江大潮,感受她的伟大与壮观吧!

2.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

(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初读课文,词畅句通。(大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勾画出来,查字典,寻求同伴解决),把你认为重点的信息勾画出来)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默读课文,并参照课下注释,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子标出来,先独立解决,再两两互助)。

3.精读课文,品词悟情。(读出情感,读准节奏,读给同伴听。两两合作,互相纠正。)

(二)根据要求完成自学检测,相信我能行!

要求:

1.自主完成自学检测题。

2.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根据答案互相批阅。

3.用红笔改错,不明白的求助于小组其他成员。

自学检测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雷霆( ting ) 杨诚斋( zhāi ) 艨艟( chōng ) 如履平地 ( lǚ ) .倏尔 ( shū )

一舸无迹 ( gě ) .善泅( qiú ) 僦赁( jiù lìn ) 罗绮( qǐ ) 鲸波( jīng )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既望 方其远出海门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皆披发文身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珠翠罗绮溢目 溯迎而上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3.古今异义(独立完成,同伴检查)

(1)吞天沃日 古义:————今义 :———————————。

(2)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 ——————————— 今义:————————

标枪:古义:————————— 今义: ————————-

篇5:《蝶恋花》教学设计案例

《蝶恋花》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欧阳修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法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回忆欧阳修有关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二、总体把握:

1.朗读全词,说说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方面引导学生回答】

此词写暮春闺怨,是闺怨词。

2.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

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3.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

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三、具体分析:

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深深深”三字有什么妙处?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让庭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总结:前人尝叹这首词叠字之工,是这首词特色之所在,我们不妨说这首词景写的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板书:景深 情深 意境深】

【我们先来看看景写的深】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词人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所作了精心的安排。庭院幽深、空旷,现在讲到了院中景,“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这一个“堆”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词人又将镜头摇向了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是一重,这一个“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

【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深闺独处图,意境孤寂凄冷,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独处的怨恨之情寄寓居处的幽深之中。着一“怨”字。】

【板书:情深:怨】

【女主人公孤寂凄苦的原因何在呢?】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原来丈夫正乘坐着豪华的车骑,在温柔富贵乡里尽情享乐呢。词人没有让你立刻看到深闺的女子,而是把你的视线转到了她丈夫那里。这里丈夫的享乐与闺妇的处境形成对比,既点出了女子怨恨的原因,也传达出“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怨恨之情。这里也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造足了悬念,然后让人物出场。

着一“恨”字。

【板书:恨】

下片写情,请通常也是和景结合的,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雨横(hèng)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篇6:《回声》教学设计案例

《回声》教学设计案例

《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1课。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本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了解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有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和词句训练。

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悟读组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多方位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

2、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回声,课堂上大家交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回声的录象带,设计识字的相关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体会美感的伴奏带,设计引导性问题。

(2)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回声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己尝试学习生字,查阅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寒暑假里爸爸妈妈一定带你们爬过高山,奔过大海,那么当时你的心情一定很高兴,你是怎样表达你这种高兴的心情的?老师猜想,一定是对着高山喊,对着大海歌唱,那么性什么有趣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

小朋友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读了课文后就能知道了。

(二)创设愉悦空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

2、检查认字情况。

3、放伴奏带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4、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字。

(三)通过几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知文中所描述的小青蛙思想感情的变化。〖学生置疑

1、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听到的,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3、学生就以上问题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精选四五段)。

(1)学生互相说一说对回声的理解。

(2)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①观察水的变化。

②口述水的变化。

③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所用的物品,所做的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

扔—投 河岸—盆壁。”

④结合词语比较,记认“捡 扔 河 岸 碰。”等字,并进行字义理解。

(3)通过小组内交流,并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篇7:《古诗》教学设计案例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赏析《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写法,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三首描写春夏不同景色的诗。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三首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读准确)

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屐齿扣潋滟亦抹

3.简要交流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三)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指名读课文。(读准、读熟)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3.在小组里讨论,解决质疑。

4.交流:按小组向全班汇报,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适时点拨:看图(或出示相应的课件)展开想象,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

5.反复吟诵。(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背诵古诗。

提问:诗人向我们描述园子里的景象了吗?为什么?

让学生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着画龙点睛之笔,这比那一览无余、面面俱到描写春天景象,不知要高妙多少倍。因而能发挥读者的形象,使诗句委婉含蓄,耐人咀嚼。

6.开拓联想,激发创作。

我们已经充分感悟古诗所描述的意境的了,同学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绘画,自由创作。

(四)作业

你还能背一背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吗?

附:板书

《游园不值》

屐齿 扣 潋滟 亦 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比较《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回忆学法

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首诗的?

小结板书:

1.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什么景象?)

2.质疑、讨论和交流

3.反复吟诵,

4.看图想象,绘画创作。

(三)学习新课

1.我们已有了学诗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后两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

(1)同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苏轼笔下的夏天和杨万里笔下的夏天一样吗?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着来阅读。(在诗中画批)

(2)观察图画(或播放课件)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叙后议,写西湖晴雨天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议后叙,写了满湖荷花荷叶;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4.朗读诗句,展开想象。(教师可播放课件,学生吟诵)

5.指名吟诵,背诵。

(四)激情创作

请同学们任选一首你喜欢的描写夏天的诗,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五)作业

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自己创作的画。

附: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苏轼) (杨万里)

西湖晴雨天气 满湖荷花荷叶

学法:

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交流,

反复吟诵,想象,绘画创作。

篇8:《工业》教学设计案例

《工业》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读图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部门及产品;认识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认识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正确认识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别。

三、教学策略

本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地理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学生对高科技产品有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经常接触高科技产品,或者身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或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问题。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同学:看地图复习,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带。

【设计意图:地图上落实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强化重点知识的落实。】

教师:为什么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呢?我们组成工业考察团,首先考察我们所在京津唐工业基地,我们考察步骤如下。

1.在教材“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中找出京津唐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城市。

2.上网搜集资料,找到京津唐工业基地突出的工业产品和工业部门。

3.利用地图,探究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填写探究活动表。

篇9:画风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的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感情朗读并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三位小朋友,再次打招呼巩固生字。

2、 分三小组,选择课件其中一位小朋友,进行词语测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画风的`三位小朋友,充满生活情趣和童真,寓游戏于测读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二、自主合作,品读课文

1、 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 默读课文,用线画出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3、 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并指导朗读。

(1)赵小艺画风。

A.指名朗读相关句子

B.出示赵小艺的画,让学生配图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旗子——飘)

D.体会赵小艺画风的动作与说话语气(“眨眨眼睛”、“我能”)

E.指名朗读,师范读,集体表演朗读

(2)陈丹画风。

A.指名朗读相关句子

B.出示陈丹的画,让学生配图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小树——弯)

D.体会陈丹的说话语气(“也”)

E.小组赛读

(3)宋涛画风

A.思考:宋涛与前两位小朋友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B.出示宋涛的原画,让学生根据变化进行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雨丝——斜)

D.指名表演朗读

(4)赵小艺第二次画风

A.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让学生指认。

B.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风车——转)

C.体会赵小艺画风的动作与说话语气(“笑”、“还能”)

D.师生合作朗读

4、学习最后一段,小结画风情况。

5、夸夸三位小朋友,说出喜欢的原因。(我觉得______最棒!)

(1)陈丹:主动修正自己的错误,善于向别人学习。

(2)赵小艺:自信、肯动脑筋、聪明。

(3)宋涛:敢于修正自己的不足,勇于实践。

【设计意图:以图画结合文本进行展现,将学生带进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无限的表现力。通过寻找关键词与朗读引导,学生能在想象的情境中读出自己的体验,突出学习的主体性。】

三、课外延伸,巩固所学

1、“我是小诗人”,根据例句,完成句子。

例句:

风来了,

风把 小树 吹 弯 了,

风藏在 弯弯的小树 里。

风来了,

风把______________吹______________了,

风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

2、指名完成并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以“我是小诗人”为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再一次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 思考:如果我是小画家,我打算怎样画风?

2、 指名回答,交流想法。

3、 评一评:谁的想法最好?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走出书本的局限,通过联系生活谈体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想象的闸门,把文本体悟得更加深远。】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请你像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位小朋友一样,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把自己画风的办法用一段话写出来。

【设计意图:从口述转换为写话,从口头表达到文字描述,作业布置重在孩子掌握知识,懂得怎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有效的巩固作用。】

六、板书设计

15、画风

…… ……

【设计意图:板书图文并茂,突出重点,依照上课的流程对文本中心进行明确的提炼,这样的设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

篇10:《散步》教学设计案例

《散步》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熟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好本文的字词义音。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散文故事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线索,体会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孝敬,学会和谐处理家庭关系。

二、教学方法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讨论、合作、探究。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1、多媒体,歌曲《让爱住我家》,展现亲情图片和歌词。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2、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幸福的家是港湾,让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莫怀戚先生一家三代去《散步》,让我们去感受他们家浓浓的亲情。

(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分组在一起读课文。注意语速:以中速为主,第④段稍快,第8段稍慢。读罢之后,请同学们复述这篇散文故事的主要情节。小组可以推荐代表人发言复述。

(三)、全班交流、亲情共赏。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师: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而“我”为什么又坚持要母亲出来?母亲为什么又答应了儿子,试想如果“我”依从母亲,把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老人会怎样?

生:这句话说明了“我”关心母亲,对母亲的身体健康提出积极的建议,而不是顺水推舟。母亲因为相信儿子,尊重儿子的意见,所以顺从。

2、他儿子说的话很可爱。他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他觉得这是他一个很大的发现,这句话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

分析:儿子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极富童趣。孩子这一天真的新发现洋溢着一家人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听了孩子的话,我们都笑了,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乐。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师:为什么一家人都会听“我”的?这里面包含着哪几种亲情?

生:“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家人都信任他。这里面包含着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师: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表现了一家人在散步中互敬互爱的动人情感,有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5、“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

生:一个“背”字体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多么幸福、温馨的亲情。

6、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同学畅所欲言:

a、背上的一老一小可别摔着。特别是母亲年老体弱经不起摔,非得稳稳当当的不可。

b、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所以走得慢慢的。

c、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尽情的欣赏春天的美景。

d、表现“我”对母亲的孝心和旗子对儿子的爱心。如果走得很快,显得不耐烦。不能体现浓浓亲情。

e、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想文中的“我”那样具有孝心和爱心,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

(四)、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师:同学们喜欢这篇散文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或者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现在请同学们分组在一起议一议。

组1:喜欢第4段中的景色描写,它写出了初春的气息,写出了万物复苏的情景。

组3:喜欢第5段中的儿子这人物,他天真,活泼,可爱聪明。

组8:喜欢第1段的,内容,它让我们学会了在写作文过程中要写清人物和地点。

组5:喜欢第5、7两段的内容,它体现了一家人的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生鼓掌)

组6:第8段中的最后一句不理解。

组13回答:作者感到了责任重大。

师补充:组13回答的很好。“我”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全家人,我肩负着一种使命感,责任重大。

组2喜欢本文最后一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就是整个世界。”作者由自己的家庭想到了社会上其他人的家庭。(生鼓掌)

师:组2把文章内容加以升华,真棒!

(五)、作业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来赞美亲情或者一组比喻句来歌颂亲情。你也可以写一首反映亲情的小诗。你也可以写一段话来呼唤亲情。

教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合作、探究来指导课堂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扬其个性,说学生想说的,谈学生感受最深的。学了本文以后,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深化,学生的价值观也得以摆正。从而也使我明白了课堂的教学就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课堂,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课堂。

相关文章推荐:

1.散步教学设计

2.《散步》教学设计

3.散步教学设计

4.《散步》优秀教案设计

5.小学生《散步》教学设计

6.《秋天》教学设计

7.《自信第一课》教学设计

8.《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9.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篇11:优秀案例教学设计

优秀案例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调整幻灯片的顺序及删除幻灯片的一般方法;

2.掌握改变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3.理解母版的作用,学会通过使用“幻灯片母版”调整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如:向每页幻灯片中添加标识型的文字或图标。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锻炼学生自主开发软件功能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精密性;

3.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二.难点:

1.给幻灯片设置脱离母版控制的背景;

2.幻灯片母版的使

用。

教学模式:“自学→质疑→指导”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式、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教室、辅助教学软件。

课前准备:通过多媒体教学网,将“课前任务.chm”、“练习.ppt”、3个任务文件及“图标.jpg”传给每个学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前任务:

(1)映射网络驱动器;

(2)打开download文件夹中的“练习.ppt”;

(3)在第1页幻灯片上围绕学校“体育节”设计宣传海报;

要求:版面布局合理、美观;文字简练,有号召力

(4)存盘

学生活动:复习、实践,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教师提示:通过设计“体育节”宣传海报,希望帮助同学们回忆起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来学习演示文稿的编辑,主要内容请阅读演示文稿“练习.ppt”第二张幻灯片的内容。

二.新课

任务一

(1)交换第1页与第2页幻灯片的次序;

(2)删除第4页幻灯片。

学生活动:思考、实践,完成任务一;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师生共同小结:明确至少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明确几种常用视图及其转换。

教师质疑:展示一张学生设计制作的“体育节”宣传海报,给以肯定评价;同时提出:该页幻灯片的背景与内容不协调。

任务二

(1)为“体育节”宣传海报这页幻灯片,设计与内容更相配,且与其他页不同的背景;

(2)存盘。

学生活动:思考、实践,完成任务二;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发现典型问题;

师生共同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为“忽略母版的背景图形”。

教师提示:给幻灯片设置背景时,第一次提到了“母版”,其实它早就在帮我们了。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

任务三

将download文件夹中的“图标.jpg”,添加到“幻灯片母版”上;然后,观察各页幻灯片的变化情况。

学生活动:思考、实践,完成任务三;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教师质疑:通过实践,我们看到“幻灯片母版”的变化会影响到各页幻灯片;请讨论,利用“母版”的这个作用,我们可以做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实践;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发现答案和典型作品。

师生共同小结:利用母版可以调整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如:

(1)可以改变“幻灯片自动版式”中标题及文本的样式;

(2)可以一次性向各页幻灯片中添加标志性图形和文字;

(3)可以设计个人风格的模板。

三.总结:本节要点(幻灯片)

四.作业:试着向演示文稿中添加其他类型的对象,如表格、电影、声音等,丰富你的演示文稿。

1.《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2.《穷人》教学设计案例

3.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案例)

4.《散步》教学设计案例

5.《称赞》教学设计案例

6.人教版《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7.《一夜的工作》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欣赏

8.《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案例

9.《四个太阳》教学设计案例

10.教学设计案例《景阳冈》

篇12:《斗笠》教学设计案例

华容县实验小学 臧迎春

教材简析

斗笠这首诗歌是语文(A)版第九册中的一篇教材,是著名儿童诗人王宜振所写。这是作者在母亲节的一天,怀着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思念创作的一首反映故土情节和母爱的小诗。诗人把这个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个小的载体--斗笠上,由斗笠生发开去。把故土情思和母爱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一位母亲崇高而伟大的胸怀,展现了一位母亲崇高的思想境界。

设计说明

诗歌是一种独有的语言艺术,它所创设的意象中,常常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联结,而这个联结需要靠教师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补充,并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独有的美的语言,想象美的画面,升华美的情感,产生审美愉悦,建构起诗歌本身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反复、比喻等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补充,并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独有的美的语言,想象美的画面,升华美的情感,产生审美愉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暖暖的亲情,激发热爱父母的情感。2、,欣赏诗歌意象的神奇与美妙,喜爱诗歌美的语言。3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受通过朗读与交流等形式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诗歌中新奇的意象之美,了解诗人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过程

一、诗情导入:

有一首美丽的小诗,就在咱们手中,这是一朵新鲜的,带着朝露的鲜花,散发着绵长的,优雅的清香,读这首诗,会让你情不自禁地为那一幅副情意浓浓的画面深深感动,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老师这样说:“读它,大人走进去会变成娃娃,娃娃走进去却变成巨人。”真神哪!想读吗?

二、整体感知

1、孩子们,跟老师一起走进这首诗吧!(板书课题)

2、老师想为同学们朗读这首小诗,你们愿意倾听吗?

3、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把这一情感倾注在什么上?知道斗笠吗?板画斗笠

4、在诗人的笔下,娘给予孩子的斗笠仅仅是遮风挡雨的普通斗笠吗?

5、自读诗歌,一边读一边看诗中哪些对斗笠的描写让你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它们仿佛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从诗中跳出来,点亮了你的眼睛,激发了你的想象?

三、品读诗歌

交流点拨:你最喜欢那一小节诗?其中哪些诗句让你感到新奇?

预设:

(1)第一小节的点拨引导:

*新在哪儿?(“把故乡戴在头顶”)故乡怎么能戴在头顶呢?在这儿,作者把斗笠比作了什么?这是多么新奇的比喻呀!

*还有更有趣的呢,带上斗笠的诗人变成了什么?孩子们,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一位游子头戴斗笠,行走在广阔的原野中,慢慢地消失在母亲牵挂、不舍的视线中……现在,你就是为儿子送行的母亲,请你对他说,--(指名读第一小节)

*是啊!才消失在母亲的视线中的那朵蘑菇,又走进了母亲的梦啊!仅仅只是母亲的想念、牵挂吗?你还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让我们读出母亲的牵挂和期盼。(从“挺直”、 “把故乡戴在头顶”可以体会到母亲希望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故乡,都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2)第二小节的点拨引导:

*最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的诗句是什么?(在斗笠中“编进鸟鸣”)多新鲜的想象!编进的鸟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啊?读到这里你的脑海里呈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齐读这一小节)。这画面美吗?为什么?(因为它不光有美的声,还有----美的情。)这美的情在诗人的每一句诗,甚至是每一个字中静静流淌。

*出示灯片:“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你从“滑”中体会到什么?

是啊!诗人对诗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词都是细细推敲,准确表达。正如他在自己的另一首诗《摸亮》中写道:“我摸一个词语,从嫩摸到老,我想把它摸亮;我摸一个句子从青摸到黄,我想把它摸亮。”(出示灯片)

*你该怎样读出母亲的这份细腻的关爱呢?(指导朗读)

(3)对第三小节的点拨引导:(略)

(4)对第四小节的点拨引导:

*哪一节诗最亮?为什么?(板书)你心中“明月”“不熄的灯”可以干什么?有何作用?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母亲的什么?

*让我们握住这厚重的情感,读出心中的感动吧!

升华情感

*也许,你们在读中已经深深地感到了母亲那份浓浓的爱,殷切的希望。其实,作者写下这首诗时,是在母亲节,他把这首诗献给日夜思念的故乡和母亲。让我们怀着对天下母亲的敬意,和诗人一起,读出对母亲的崇敬和思念吧(出示引读课件)

*引读:如今,站在母亲的遗像前,我思潮汹涌,我多想听到母亲再说一声---

如今,我来到母亲长眠的山谷,听到耳边鸟鸣声声,我仿佛听到母亲她说------

现在,我跪在母亲的坟前,捧一把故乡的泥土在胸前,母亲的话语又响在耳边--

现在,让我采一束花儿放在母亲的坟头吧,让伴我走过闹市的花香也伴母亲长眠---

今天,戴上您送的斗笠,母亲,儿子又将远行。走过千山万水,儿子终于明白,您送给我的不只是一顶普通的斗笠------

*介绍作者:这顶斗笠,确实照在作者的头顶……

仿写拓展(联系生活)(下一课时)

[《斗笠》教学设计案例]

篇13:《斗笠》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1、 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深母爱。

教学难点: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创作诗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思

1、师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东西,大家看这是什么?(生回答:斗笠)

2、师介绍:斗笠,用毛竹等材料手工编织而成。在乡下,是非常实用的遮阳挡雨工具。每到雨天,村道上,田野里,随处可见乡亲们头戴斗笠,往来耕作。它为乡亲们遮住了大自然的风风雨雨,在故乡,每一顶斗笠就是一个故事;每一顶斗笠就是一段历史。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这顶斗笠,是一顶特殊的斗笠,它寄托了一个母亲对远游在外孩子的思念与关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血融于水的亲情世界。(课件出示斗笠图,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述:这是一首现代诗,感情丰富,老师想读一读,你们愿意听吗?(生回答:愿意)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1、师配乐朗读全诗。

2、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

3、指名学生谈感受。

4、师小结: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刚才认真听了。是呀,“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今天这节课很多地方我们会用到这一方法。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讲解第一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小节,不要求整齐,但要求读出声音。(学生自由读诗)

(2)这一小节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浓浓的母爱?(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3)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希望孩子在外能身体健康,堂堂正正做人)

(4)你能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5)师评价

(6)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只要用心体会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7)用以上方法齐读第一小节。

2、出示自学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诗,不要求整齐,但要求读出声音。

(2)找出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

(3)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

(4)将你的感受通过声音的变化朗读出来。

3、分小组学习自己喜欢的小节。(2--5小节)

4、分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5、小节全诗: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戴上它,孩子在异乡能听到故乡的声音,感到故乡的温暖,闻到故乡的芬芳,望见故乡的明月,其实这都是母亲来自故乡的爱。

6、你们想把母亲的爱读出来吗?(想)那就请你们一起读吧!(配乐朗读)

7、评价。

四、即兴创作,表达感情

1、教师出示自己写的诗,学生读。

2、引导学生说说从生活中哪些事物体会到了母爱。

3、学生创作诗歌。

4、展示作品

五、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师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斗笠》这首诗,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它是临别的依依不舍;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圣洁无私的母爱。让我们唱起《我爱妈妈的眼睛》,来感谢母亲的爱吧!

六、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搜集有关母爱的诗歌。

[《斗笠》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分析法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论文

统计学公共课中的案例教学法应用初探论文

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新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考论文

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

案例教学在文秘专业中的应用论文

双语课案例教学法论文

浅析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是什么

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3篇)】相关文章: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论文2023-12-04

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2023-02-17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分析论文2022-11-24

案例教学法在成人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中应用2023-09-23

基于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对策研究2023-07-18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的经济论文2023-06-07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运用论文2022-05-06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论文2022-08-02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课堂教学中的构建2023-01-06

案例教学法护理教育论文2023-07-3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