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时间:2024-02-05 08:09:49 政治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共10篇)由网友“qwert5”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篇1: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李影

(吉林工商学院社科部,长春130062)

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的五环节包括确立教学目标、精选典型案例、设计教学场景、分析讨论案例和总结点评案例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优势;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122-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该课程所阐述的有关毛泽东思想的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特点,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由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样式。案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重视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由于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因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知识,学生获得的都是机械记忆的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按标准答案答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解决问题的备选答案,通过揭示关键词,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由于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是学生经过思考后从多种路径中选择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通过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而提炼出来的。因而,不仅记得牢,而且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后,还有利于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它具有动态、开放的特征。案例教学法中寨例所描述的往往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没有分析,只有事实。对于讨论结果来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从教育心理学“需要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在心理上一旦形成了“自我实现需要”,就会为获得实现自己需要的满足而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必欲求之而后快。因此,学生会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做出自己的决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案例式教学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为了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要求学生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善待同伴。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二、案例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案例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一般可按下述五个环节操作:

1.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案例教学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它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的是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动能、控制功能和激励功能。确立教学目标,就是要明确通过案例教学要解决课程中什么层次上的什么问题,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学习该门课后必须达到的要求,也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2.精选典型案例

能够应川于教学的案例有很多,但应根据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标精选典型案例,并让学生感到案例新颖、有说服力精选典型案例的基本要求包括:案例的情节应精练,篇幅过长,应选择与教学内容和目的相关的成功与失败i的案例;案例既要与书中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关联性,义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案例要尽可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可能体现新知识、新观点、新材料,使学生感到既可信,又看得见、摸得着。例如,在讲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三个原则时,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要“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教师可采用以下事件进行说明,即个体经济在“文革”后出现这一事件。1978年底上海出现了大量知青陆续返城的现象,如何安置如此之多的返城知青就业,成为上海市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也引发了广大知青的不满。在知青的要求下政府允许找不到工作的人干起了个体,这就是起步阶段的个体经济。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在特殊的情况下答应了知青干个体的要求.这是一项改革措施,这一改革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又使社会达到了新的稳定。这里涉及到了三个问题:改革、发展和稳定。可见,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个案例能够以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现象为例,并从中抽取出理论所需要的三个关键词:改革、发展和稳定,紧扣教材,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案例的思想政治性。

3.设计教学场景

案例教学所用教室的教学场景的布局需要根据场地大小、形状及学生人数灵活进行安排。案例教学场景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满足所有学生的视听要求,应使任何位置上的学生都可以听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发言,并能看到教师的演示。2)教师可以随时走到每一个学生的座位前进行对话和指导。3)每个学生都可以很便利地离开座位走到讲台前或其他同学面前与之交流。4)可根据学生人数情况设计课堂沟通的半径。

4.分析讨论案例

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应从多个视角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又要防止学生起哄;既要防止学生离题,观点一边倒,也要防止争论不休。另外,还要尽量避免冷场。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要能控制气氛,掌握方向,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进行发言,从而把讨论引向正确认识的轨道上来,达到拓展学生的思路、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理论准备是案例讨论前必须要做的工作,是案例讨论前的课堂讲授。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策略以及有关专题的研究情况讲授给学生,使其成为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探讨解决策略的理论依据,该环节也是体现教师能力的关键步骤。例如,在讲第八章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问题时,由于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就来自于农村,教师可以让他们结合家乡的变化情况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应该怎么建设的问题。由于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因此很容易有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促进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教师要对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考核内容详见表1。

5.总结点评案例

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本次案例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是整个教学中的一个点睛之笔。有效的总结与点评,是对案例的理论价值的提炼,是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是在学生的思想深处引起共鸣。案例教学最终要回到这个原始的出发点上,才算实现了案例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时,在举例说明社会主义需要经历漫长的初级阶段,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总结点评: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赶上那个时代,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所以每一位同学都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那么,从现在起同学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担当此重任呢?利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某些启迪。

篇2: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刘永记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案例教学法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实施可从课前准备(包括案例选择、制订课堂实施计划等)和课堂的组织(包括案例呈现、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深化等)两个阶段进行。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62-02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通过完美的案例设计、形象生动的案例展示、广泛深入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作为基本教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充当某个角色,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找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接受教育并形成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指向,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研究、解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布置案例,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材料,主动进行分析和思考,讲述自己的理解判断和思想观点,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使教学具有了直观性、立体化等特点,采取小组讨论形式,既能各抒己见,又能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教学是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采用研讨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方法,吸引学生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有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并借助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凭借自身认知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主体的角色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有效链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课前准备

(1)选择教学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准备,要求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精心选择案例。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教学目标。案例的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供学生分析探讨。选择的案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获得或提高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即案例与教学目标相符合。这就要求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力求选材得当,紧扣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并服务于教学。一个完整的案例一般都要在案例材料之后提出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讨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之用。2)难度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案例。普通高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好,可选择适合教学目标要求的中等或中高等难度的案例材料;高职院校则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适合选择基础性的或中等难度的案例,对大型复杂的综合性案例应少用,以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适用性。教师应树立“好的案例不一定是适用的案例,只有适用的案例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思想观念。应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选取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既感悟和理解理论知识,又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将选用的案例及思考题对学生公布,让学生有所知晓,以便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阅读和思考;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应对所使用的案例十分熟悉,包括对案例的背景、事实、数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都要十分熟悉。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应用自如,得心应手。

(3)确定重点。课堂教学应遵循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原则。思政课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以专题为主线构建“两课”教学。特别是针对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针对性、现实性不强的问题,思政部可提前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做到集思广益,妥善处理好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专题。比如案例教学中,教师对社会热点、大局(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就业问题、医疗改革、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反腐倡廉等问题)的把握,在案例的选材方面,一定要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小处人手,反映大问题”的原则。即从某一角度或方面,选择关联密切的一组材料,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的案例教学,深入浅出,使教学有了较高的社会热度、较强的现实感和鲜明的针对性。

(4)制订课堂教学实施计划。案例课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2小时或4小时不等。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案例教学的实际,确定教学时间。并做好在既定的时间里怎样分配时间、各个时间段该做些什么的计划。应事先考虑周全,合理分配时间。每个环节允许有适当的弹性,以便有效地掌控课堂节奏,组织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

2.课堂的组织

(1)呈现案例。思政课教师将课前精心准备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全面感受和认识案例材料。教师根据教学环节的需要,也可采取分段形式呈现案例。学生对第一组案例阅读完毕,对应该思考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后,教师可呈现第二组分析、探索性较强的案例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广泛的思考、探讨,将案例教学引向深入。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例。在教学中可将“环境保护”确定为重点,在教师事先布置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案例思考题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第一组旅游景点九寨沟、桂林山水的组图和环境污染组图,形成对比,让学生展开初步讨论;接着呈现一组因为污染而导致生态破坏和被污染的居民生活环境的组图,让学生针对案例中的思考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分析,展开广泛讨论;然后,呈现一组引起环境污染的图片或录像资料,让学生反省自身对环境的破坏的行为和探讨如何保护环境;最后教师呈现一组环境整治和“三北”绿化的成功事例,以此倡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不乱扔废旧电池等生活垃圾做起,为实现“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的目标,树立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2)组织小组讨论,形成共识。教师可事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各小组展开组内讨论。讨论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思维、观察角度来解决问题,注重讨论方法的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

在“环境保护”的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的产生、形成、危害等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特别是对小组在案例阅读、讨论、课堂发言等方面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加以明确,引导学生全面思考,不断完善。在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已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达成共识,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讨论发言提纲,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是案例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系统思考问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3)进行课堂发言,全班交流。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主持,各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就本小组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作交流发言,组内其他成员作补充发言或评判发言。其他小组可针对发言小组的观点、看法及所陈述的事实,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学生从“生活垃圾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废物”的各个角度、不同层面的总结发言,探讨的答案的不唯一性,教师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给每个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认可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培养学生双向和多向思维的能力,得出富有新意的结论。

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的重点,教师应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发言,寻求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路、方法,达成共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4)归纳总结,深化提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经过上述环节后,应对学生的发言讨论进行归纳和总结,综合概括,深化提升,达成共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样,教师以成熟而富有深度的理论,概括案例所反映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引申、升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意义。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适合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对案例都有自己的认识,有感而发,积极主动参与。二是加强案例库的建设。案例库的建设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源泉和基本保障。需要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而又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的事例。

2.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对教师课前公布的案例,要认真阅读和仔细分析,重点是要围绕思考题,积极思考,分析判断,准备发言提纲,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防止从以往的“一言堂”变为“不言堂”。

3.注意教学条件和手段是否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思政课教师一定要仔细考虑和检查案例教学的物质条件准备得是否齐备;教室的选择、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对多媒体等技术设备的应用应考虑周全,且保证其功能正常,以确保整个教学的顺利实施。

篇3: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

时间:-11-5 16:13:09 来源:文渊多媒体 作者:柳志阳 阅读8次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国外非常盛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它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记忆的内容达65%。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视觉材料、经过分析: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如:在讲述“依法制裁违法犯罪”时,分别展示违法和犯罪两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学生自己的大脑思维活动,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

2、培养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造了条件。例如在讲到保护环境知识时,首先口述前几个月,北方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例子。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北方多次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而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还会出于教师的意料之处。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3、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如在讲“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可选用石兆彬贪污受贿的案例。石兆彬虽官居中央候补委员,福建省省委副书记,但他触犯了法律,仍受法律的'制裁,这样讲更具有时效性和说明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依法自觉纳税”时,可选用冯小刚拍摄的《甲方乙方》后纳税的正面案例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偷逃税款300亿元的反面案例。选用学生较感兴趣的案例,会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

当然,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事例运用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把政治课上成“故事会”。相反,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用事例,做到有的放矢,所引事例与知识点应有机结合,而不是事例的简单堆砌,我认为选用案例与知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方

[1] [2]

篇4: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运用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运用

案例教学,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践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学习者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本文对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讨论,对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案例教学进行了探讨.

作 者:纪美清  作者单位:石光华侨联合中学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案例   备课  

篇5:情境教学法在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文/李伟龙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就很有必要。就如何在思想品德理论课中进行情境教学进行了探讨。

篇6:情境教学法在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或者创设一种以形象生动为主体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来展开教学实践,面对新知识、新要求,情境教学法已被广泛用于各科教学中,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导入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能够在上课一开始就刺激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享受学习”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还记得自己上学第一天的情景吗?上小学的第一天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高兴的,兴奋的。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背着新书包,看到老师和同学一切都是新奇的,每一个拿笔写字的同学都是兴奋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你们现在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种感受呢?”这种导入一下子把学生带到儿时的情景,让学生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能够充分畅谈自己的感受,并且所设情境又贴近学生生活,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门话题,并找出这些话题与教材理论知识的共通点,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来认知、体会、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感悟青春”一课时,可以这样问:“同学们,一想到青春,你能想到那些有关青春的词?并说说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设计一方面了解了学生对青春的感知,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感受青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创设游戏情境

七年级的学生刚升入中学,在思想上还比较单纯,爱玩,在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游戏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变得有趣,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全面放松,完全投入。比如,在学习思想品德课中“新学校,新同学”时,怎样让同学之间互相熟悉起来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游戏情境:串名字游戏。游戏方法是以四个人为一小组,互相认识,记住对方的名字,然后叫一个组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介绍的时候可以说:我是性格开朗的小明。第二个接着说我是性格开朗的小明后面的活泼可爱的小芳,第三个可以说我是性格开朗的小明后面活泼可爱的小芳左边的小辉等等,依次下去,要将前面所有同学的名字复述一遍,在这个游戏情境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起来,很快就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认识了许多新同学。

四、创设故事情境

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相对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的.枯燥乏味来说,把故事融于思想品德课,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比如,在学习“日新又新我常新”一课时,新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完善自己,在思想品德课上如果教师仅仅照本宣科,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肯定引不起学生多大兴趣,如果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故事情境,请一位普通话音质好的同学讲这个故事:“森林里举行”大比赛,一只老虎走上舞台,动物们高喊“大”,大象上场表演,动物们也高呼“大”,这时,台下的一只青蛙不服气了,难道我不大吗?嗖的一声跳上舞台,拼命地鼓起肚皮,说:“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笑声,青蛙继续鼓肚皮,随着“嘭”的一声,青蛙的肚皮破了,可怜的青蛙到死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随着故事的结束,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觉得这只青蛙可怜吗?为什么?在学生评价故事内容的同时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渗透,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思想品德理论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许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克服传统观念、传统思想,认真备课,结合学科内容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丰富、更有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蓉。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D]。新课程:教研,(08)。

[2]张光剑。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J]。快乐阅读,2011(15)。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六中学)

篇7: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湖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 罗白屏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学习,忽视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情感体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彻底改变注入式的教学,倡导启发式和讨论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作为教育者有责任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观,更多的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引路人。恰当的引入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个性,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早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开创了启发式教学的先河。他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此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不仅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内容日趋丰富,体系日臻完善,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一种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指出,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能够开发智能的机会,不管其有多大的生理潜能,都不可能发展出相应的智能。而学校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开发智能的机会,引导学生发展智能。因此,所谓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来讲,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内因的积极性,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已知知识→学生具体知识→能力),使学生智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方法,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政治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启发式教学: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1.情境设置,激发思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可以通过文字材料、故事、笑话、音乐、漫画、表演小品、电影故事、现代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在心理上营造一种由内而发的主观情境。但在创设情景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由静态到动态,变平面为立体,从不同角度或更深层次提出要求,让学生按要求分析经济、政治、哲学问题,借助情景使之成为新问题的“停靠点”,并对照思索产生定向领悟,即思维由已知目标而定向。促使学生形成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教师要想让学生自己真正地动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寻求正确的答案。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2.自学质疑,构建知识。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学者郭沫若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过程是最好的独立钻研的过程,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重要环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巧妙设疑是学生真正地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一定要注意方法,要求学生读书切忌“走马观花”,务必要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四结合”即读记结合、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忆结合,使阅读与思考真正统一起来。以往的课堂教学,有时也留下点时间让学生看书,那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花架子”而已,在那少得可怜的自学时间里,至多能起到一个“水过地皮湿”的效果,学生是根本来不及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的。鉴于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一定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工生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为保证学生自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结合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字和图片甚至一些必要的解释,让学生捕捉信息,处理信息并运用信息,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强化重点和难点知识;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最后,根据自己自学的结果,找出质疑点。

3.合作探究,关注生成。新课程改革强调身体性参与,在学习讨论过程中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论文 )因此在组织讨论时,应注重广泛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耳听,成为直接参与讨论的一员。 例如在上“感悟青春”这一课时,在完成“青春畅想”的教学任务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思考教材P41的问题,并加以引导:“青春”的字眼给人的感觉就是充满活力、生机、甚至梦想,那么你们会把“青春”与那些词汇相联系呢?很多学生都参与进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都联系了“朝阳”、“灿烂”、“春天”、“翱翔”等词汇,并说明理由,笔者设疑:“有没有哪位同学把青春和“落叶”、“落日”相联系呢?同学们都笑了,“没有。”几乎是异口同声。其实,这并不是本人预设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给学生提示和“引导”,给学生的思维起了“定势”的反作用,让学生形成对教材问题的个性化理解和解读,生成真正的“亮点资源”。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他们普遍反映:“经过讨论获得的知识比老师‘硬塞’给他们的答案领悟得更透彻、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也更牢固。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与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而课堂讨论能使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形成共识,使问题逐步得以解决。在讨论中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碰撞,让自己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出结论,会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辩能力的提高。以教材为基础,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辐射,这样的方式不会乏味和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观,政治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遵循认知规律去认识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作为联系课程与学生纽带的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改进和创新有效教学模式,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更进一步的发展。

篇8: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材料,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材料,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使学生通过自我研究和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将围绕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主要步骤有三个:课前案例选择与准备、课堂中对案例进行讨论交流、课后教师进行总结与反馈。

1.课前案例选择与准备。

教学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相关性:即必须与所讲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相关,案例的内容应该服务于教学,而绝不能仅仅是为引起学生兴趣;典型性:教学案例要能够反映某一类社会现实问题, 而这类问题既可以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也可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启发性:通过设置一些案例情景,启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并使之明白道理,提升能力;参与性:教学案例展示的设计,要给学生的参与留下充分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灵感不断闪现。此外, 要注重案例的形象性,使用多媒体等手段让案例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案例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2.课堂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一是讨论材料的准备:事先教师把案例及相关材料等一并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阅读案例来把握案例所涉及的基本事实和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投入到讨论之中,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二是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探索:学生在获得生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尝试性地作出解答和提出假设。与此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思维方法解决遇到的矛盾和冲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已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发言提纲。三是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互相讨论在案例观察和探索过程中获得的初步知识和感受。在一场案例讨论中,学生不仅要思考某个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要大胆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准确、充分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要听取和思考其他同学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逐步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系统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也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而教师在学生讨论当中,要适时地进行评论,引导学生去挖掘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真正理解案例所反映的社会意义。四是教师总结归纳,消化提升。表述教师本人对案例的'看法,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案例联想,引申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课后检查反馈。

“案例教学”结束后,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可通过让学生写案例报告、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不足之处,从而修正和调整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控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要完成一堂高质量的案例教学,从课前的案例选择,课中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案例设置的情景、有效地控制课堂运作,到课后组织学生答疑,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完善知识结构,提升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在于“导”。教师的任务是权衡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考虑所选案例涉及的问题、原理、代表性等。在讨论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主动发言,把握讨论方向和时间进度,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学生的角色在于“演”。学生的任务是做好课前准备,查阅与案例相关的参考资料、准备讨论发言提纲等。课堂上学生是讨论的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参与讨论。

2.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 教学活动具有不可预见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法虽然形式上较为死板,但它可以在较少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准确的抽象概念,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 案例教学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讲授法的弊端, 但它只能通过案例推导出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内容。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案例教学和传统讲授的关系,取长补短,优化组合。

3.积极加强案例库的建设。案例教学除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有效组织外, 还需要精选出一系列典型案例。案例库的建设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本物质保证。

篇9:教育叙事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教育叙事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个人的品行、修养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个人的名片,社会的和谐发展也需要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德行的重要任务。结合高校学生实际,阐述了将教育叙事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从教师主体叙事、学生主体叙事及第三方叙事等方面,积极探索教育叙事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新思路,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叙事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主体叙事; 学生主体叙事; 第三方叙事;

0 引言

叙事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起源较早。法国叙事学专家热奈特非常明确地指出:“正如叙事的存在源远流长一样,对叙事的研究也可以上溯到古远的年代”[1]。教育叙事作为由教育叙事主体讲述教育生活中事件的活动[2],不是简单罗列细枝末节,也不是单纯讲故事,而是在秉承真实性、情境性的基础上,使人反思,使人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将叙事法用于德育工作,以德行引领德行,用道德的方式来培养道德。

1 教育叙事的内涵及特征

1.1 教育叙事的内涵

叙事即讲故事,经常用于文学创作中。教育叙事即讲与教育有关的故事,需要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重新整理、重新审视,重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被试者与叙事主体感同身受,共同发现教育故事中显现的不平凡的教育意义。教育叙事不是为了叙事而叙事,它带有一定的研究目的,为了揭示某些教育规律。教育叙事的内在结构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叙事主体,也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实施陈述行为的主体;另一方面是教育叙事客体,即通常所说的叙事题材,包括原声事件、意识事件及视听和文本事件。

1.2 教育叙事的特征

1.2.1 微型性

教育叙事与一般叙事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教育叙事是微型的,事件涉及的人物不宜过多,最多5人即可;事件要简明,过程情节要集中,不能冗繁拖沓,要直截了当地说明想要表达的道理;叙述字数最多千余字。教育叙事虽属微型,但也要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涵盖主要元素,做出完整的表述。

1.2.2 建构性

叙事主体所表述的事件应真实可信,通过主体的情感流露、生动表达,让被试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双方都获得感悟的效果。在建构方式上,教育叙事多采用实构型,为了使叙述更加生动、逼真,也可加入少量虚构手法来表达自我美化性或自我辩解性的叙事部分,但叙事整体要以真实情形居多。在建构方法上,可采用缩略法或扩展法,但无论是想使情节更简单,还是想使叙述更丰富,都要注意突出主要过程、主要人物和主要环节,切不可冗繁复杂。在建构过程上,教师需要将生活中杂乱无章、细枝末节的琐事,从无序到有序,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总结,继而合理穿插到教学知识点中,呈现在学生面前。

1.2.3 反思性

反思行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反思,人们才能有所感悟、有所进步。教育叙事的每一事件都可能包含多重价值,需要学生从多重角度去分析、体会,从而勇敢地提出多种看法。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就会导致情感的升华、知识的交织、德行的领悟等等,而这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境界都是一种提高。但学生不能总是被动地当听众,反思之后一定要有所行动。听到具体叙事事件时,要反思自己以往的行为,找出自己的欠缺之处,并思考今后应该如何改变或提高,要付诸行动,有的放矢,使反思的效果落到实处。

2 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教育叙事法的必要性

2.1 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

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部分概念抽象、晦涩难懂。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一听到德育、政治理论等话题就会感觉枯燥甚至反感,将政治教学视为说教,认为学不学政治理论无关紧要,继而放松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育人、塑造人。人的品行、修养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个人名片,有品德之人才能成就大业,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高校必须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理解。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3]。通过叙事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将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从知识性转向本源生活,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将学生的意见整理归类后,进行评价反馈,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达到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目的。教育叙事不仅是叙事主体讲述具体事件的活动,也是提升主体和客体德行的活动[3]。

2.2 教学本质要回归素质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立意识较差,受压能力弱,责任心不强。高校学生因求职、人际交往、健康、家庭、恋情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他杀事件屡见不鲜。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3%~5%,也就是说,每1万名高校学生中,就有300~500名患抑郁症,其中一部分容易发生自杀或他杀行为[4]。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技能、性格调适状态等诸多因素,都是素质教育关注的焦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还要让他们获取教师授课内容以外的东西,如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思想品质、缜密的思维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等[5],让思政课教学真正回归素质教育。

3 教育叙事主体的叙事方法探索

3.1 教育叙事客体

教育叙事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选择教育故事,描述关键事件,反思与意义诠释。一个好的教育故事具有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价值,故教师如何选择教育故事尤为重要。教育故事应该符合以下两点要求: (1) 应是真实发生的事件,用事实说话才能引起共鸣,切忌虚构和杜撰。 (2) 应具有典型性,从平凡大众的生活事件中提取典型的矛盾冲突。这样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令人深思、给人启迪。教师应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从生活实例中选择合适的教育故事,提炼事件的关键节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其中的人物及情节、矛盾,并积极讨论,展开思想批判,提出应对策略,继而顿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思想高度。

3.2 教育叙事主体的叙事方法

3.2.1 教师主体叙事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以教师为叙事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教学效果起重要作用。教师如何更好地以德引德,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不乏独到且有启示的见解。如我国学者李辽[6]设计的“移情训练系列法”,主要从情绪追忆、情感换位、作品深化、作品评析四个方面来把握。他要求叙事主体通过回忆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选取有代表性的情节与学生分享,被试者要假定涉入情境之中,去体验当事人的感受。教师作为叙事主体,要积极引导被试者,将被试者带入既定情境中,使其切身体会其中的情感。另外,教师可要求被试者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感受,并从中选取较为贴切的进行讲评、分析,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师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关内容时,可设置以下问题: (1) 在生活中你是怎样看待残疾人的?当他们因腿脚不便而遭到嘲笑时,你会漠视或是绕道离开吗? (2) 你经历过哪些挫折?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你的态度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引入教师主体叙事,继而进行学生讨论,最后进行教师评析。讲授与理想、信念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你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并作主题发言。学生的反应可能会较杂乱,如有的学生支支吾吾不敢说,有的直接说没有理想或有理想也实现不了,有的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或盲目从众。这时教师可不必着急要答案,而是先和他们分享一则故事:

我想当演说家

有次课堂上,我让学生谈理想,有个学生小声说道:“我想当演说家。”“为什么呢?”我很有兴趣地问。他支支吾吾地说道:“不为什么!”我意识到这个学生说话时方言很重,吐字不太清晰。班里学生都笑道:“哈哈!英语老师昨天还让他读20遍单词呢!”“他是大舌头!”

听了学生的话,我为之一震。在学生的内心,是多么在意老师的评价和惩罚。我当众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大胆和自信,并希望他能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发扬这种方言优势。课后,我们通过沟通和交流,帮他找回信心,并找到实现理想的方向。学生也很努力,从那以后积极学习普通话,并通过了学校广播社的选拔,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播音员。播音社还专门开辟了用山东方言讲笑话的小专栏,而每天的这1分钟成为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时间。

通过教师的抛砖引玉,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学生说得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教师需要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感受,才能听到他们的心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主体叙事能够通过情感体验,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拥有完善的人格,成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的合格公民。

3.2.2 学生主体叙事

叙事主体是学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情感换位的方法,通过叙事来发现自我,从而更好地审视自己的人格、身份和价值观念。学生主体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尤其是印象最为深刻、持久的内容,能够引发大部分深有感触的学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优化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作为叙事主体时,教师必须适当引导,以免偏离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科学对待人生环境部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从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等方面,引导学生叙述生活中实际遇到的案例。如下面这则案例: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她站起来后一直沉默,满脸通红,并向教师流露出请求坐下的眼神。教师细细观察后发现,她就是班里同学经常说的小胖妞,便更加积极地鼓励她说说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与和谐相关即可。教师的真诚打动了这名学生,她终于开口了,她的`回答令人难以忘怀:

请给我自信

我生下来就很胖,吃的也多,干什么都很慢,身边的好朋友也很少,而且也从来不敢在学校洗澡。我试着少吃饭、锻炼,但都没有成功减肥。班里的同学叫我大粗腿、大胖妞,我也都微笑着接受。老师想让我自信起来,就让我当化学课代表,我也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腿部有残疾的女孩很害怕上一节英语课,因为在这节课上要学一个新单词“lame” (瘸的,跛的,残废的) ,她害怕被同学嘲笑。但最后老师没有教这个单词,同学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读出来,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很多年后她才知道,原来是老师上课前借故让她去办公室拿备课本,趁着这个空当先带其他学生学习了这个单词,并让大家不要在她的面前读。我也希望能够这样。

教师这时顺势启发学生们:我们总是喜欢从缺点出发去给他人起外号,为什么不尝试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呢?

3.2.3 第三方主体叙事

第三方叙事主体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采用专家、名人、顾问等讲座形式,就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问题、文化问题或某专题展开探讨,大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受年龄限制,涉世经验较浅,通过聆听专家、名人或榜样的观点和见解,感受他们的经历,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勇气和信心,学习好的研究方法,甚至对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三方叙事鼓励叙事主体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直接叙述,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叙事过程中,人们通过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共建性行为与他人建立联系[7]。在叙事过程中,叙事者的生命感悟、精神体验被熔铸进去,故事因而也就印上了故事人物的痕迹,正如陶瓶身上模印着陶工的手纹[8],每个叙事受体触碰了“手纹”后,就会形成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故事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便得以传播。

4 结语

教育叙事法有着手段简便、形式多样、自由度大等特点,通过叙事型道德体验,可达到育己育人的目的。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方法,适宜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营造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氛围和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

[2]林德全.教育叙事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6.

[3]林德全.教育叙事价值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33-39.

[4]唐登华.约5%中国大学生患上抑郁症[N].重庆晨报,-11-28 (10) .

[5]郑小军.素质教育应回归基本和简单[J].出国与就业,2009 (11) :114-115.

[6]李辽.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0,(1) :72-79.

[7]佴康,付昌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叙事问题研究[J].江苏高教, (6) :136-137.

[8][德]汉娜·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王斑,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8:100-103.

篇10:PBL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体会论文

PBL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体会论文

[摘要]pbl教学法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广泛运用于法律、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里的教学,成功架起了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达到了迅速内化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文章从pbl教学法的内涵、特点入手,介绍了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运用,总结了教学中的体会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pbl教学法 思想政治 理论课

现代教育应当是以德为先,主张把培养政治思想素质高的人放在第一位。政治思想素质是人的导向系统和动力系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品质是合格大学生的标志,政治理论课作为政治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因此成为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迫切要求。pbl教学法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广泛运用于法律、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里的教学,成功架起了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达到了迅速内化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尝试将pbl教学法运用于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学生置于真实情境的问题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pbl教学法的内涵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采取“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论证问题、教师总结的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学有所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一些原理、规律的认识,把握其内在的实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肩负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际,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怎样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从客观的案例中抽象出真理的颗粒,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所在。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将原理和案例分析有机结合的pbl教学模式,并具体应用pbl教学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pbl教学法的运用

笔者承担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在秉呈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尝试运用了pbl的教学法,具体运用如下:

1.问题设计是关键。pb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的问题,来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其核心在于“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知识等都会影响pbl教学的效果。为此,笔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征集问题:一是要求学生预习,给出大纲,要预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时代背景、经典作家的一些论述及现实中一些现象的收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和想法。二是在新课前给出案例,让同学们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从中挖掘其隐含的思想,运用所学专业的新知识和新动向开拓思维,创新思路。比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中讲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时,可以要求学生去收集他们的一些经典论述、同时代政论者的评述、西方人的观点等,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品格和人格魅力,理解他们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首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上伟大的革命变革。另外,通过西方人的一些评述,更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坚定了理想信念。

2.课堂讨论是手段。pbl要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进程的推动者和协调者。为此,可在征集的基础之上就教学内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组发言。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阐述讨论结果,表达思想;再进行各组间的辩论,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探索和交流,使知识更加系统,从中选择最优答案,在解决问题中体现收获的快乐。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利用qq,msn,email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可以扩大同学知识面,把横向的知识串成面,把纵向的知识串成线,横向与纵向互相交错,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系统。例如在讲确立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人生态度的内涵和类型、人生的境遇和机遇、怎样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可以设计小型的课堂辩论,在课前留下作业,要求每位同学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应该怎样面对复杂的人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参加在课堂上的分组讨论、分组发言、个人发言,使同学们了解态度决定人生境遇,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反映的却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完善的意志品质,大学生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养成追求卓著的精神。

3.教师的提炼和概括是归宿。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反思研究,要驾驭课堂的发展进程,尽可能营造出活跃的讨论气氛,合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储备知识,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理论。最后,教师要给予认真细致的总结,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就本次授课的核心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阐明正确的观点和重点掌握的要点。

三、pbl教学中所存在的应用问题

通过座谈、个别谈心、毕业生跟踪信息的方式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pbl这种教学模式,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贴近学生实际的情景教学,确实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激情、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pbl教学法的核心内涵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其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为此,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维、协调能力等都要有高层次的水平和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泛的知识面,还应掌握调动和引导讨论气氛的技巧,积极调动和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热情,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pbl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是一个关键环节,必须保证学习条件,在教学条件差的情况下实施会有一定的困难和难度。同时,由于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角度、思维方式的不同,在pbl教学中会出现多个结论,在诸多的论断中,教师要认真进行归纳总结,需把握一个度,既不能挫伤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鼓励其开放式思维,同时要正确引导,用辩证唯物的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pbl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尝试应用中是可行的,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何更有效地设计问题,确实达到与学生互动,真正使这种教学法落到实处,尚需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对教学方面的论文

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库建设论文

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论文

浅析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浅谈哈佛大学法学教育论文

有关教育学论文范文

教育学的教学研究论文

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效率论文

散打课程在中学体育课程中的运用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思想政治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共10篇)】相关文章:

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论文2024-05-07

教育教学论文评比2023-08-09

浅谈高校女子篮球教学中变换规则策略的应用论文2022-07-22

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论文2023-08-24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研究论文2022-10-15

浅析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2022-05-07

高校土木工程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论文2022-10-24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论文2022-12-27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教学改进性分析论文2022-06-04

数学建模课程改革及其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