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

时间:2023-02-17 07:34:42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合集16篇)由网友“JAY”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

篇1: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

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

1.问题的提出

案例教学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典型的管理事件或政策问题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指出面临的困难和可供选择的方案,但不给出明确的答案,由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它强调教师在精心选择并具体描述案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早运用于法学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并在管理教育中得到普遍认可。在西方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已有近百年历史,比较成熟,并已建成世界三大案例研究中心(HaivajdvyFCCH)湘其他一些较为著名的案例资源库。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MBA教育时就比较全面地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将其大力推广。

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有关课程中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它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案例讲述、分析、讨论、评价为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旅游领域的实战技术,成为学以致用的人才。这一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专业技能技巧,巩固专业思想,树立职业意识。但不能否认,案例教学在我国管理教育中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由于旅游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阶段,理论研究有很多滞后的领域,实际案例进入课堂教学有较多的局限,因而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表现出本土化特色的缺失,教师较多地采用国际上较为著名的案例进行教学,缺少针对性和适应性。对于这一局限,许多管理学者和教育专家已经提出明确的意见,即要加快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发展。本文将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来探讨推进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的若干问题。

2.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含义

案例教学本土化主要指教学案例的本土化,即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源自本土、地方特色鲜明、符合国情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评价的对象。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案例教学国际化,主要指在案例教学中借鉴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和良好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和评价的对象。国际化不是国外化,本土化也不是本地化、模仿化,二者实际上是案例教学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本土化是案例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本国、本地的行业发展趋势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国际化是案例教学提升的重要手段。可以赋予学生国际视野,使其深入理解该行业的国际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案例教学的国际化正是以各具特色的本土化案例为基础的,对特定的国家而言,只有本土化发展成熟了才能促进本国教学案例进入国际间的交流,提高其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化竞争能力,同时也可提高有关企业、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意义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职业素质这一微观层面,还体现在传播企业管理思想,促进企业发展更为广泛的领域。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突破案例教学国际化的局限

虽然案例教学国际化有突出的优势,在案例信息组织、问题设计等方面较为成熟,教师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也有利于学生把握国际上旅游管理方面的经典经验和教训,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案例教学本身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过多地依靠国际化的案例将会降低其实际效用。国际化案例中的社会背景不同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因此从该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技能技巧未必符合中国企业的需要。以之为教学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学生从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有可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水土不服。其次,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这是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条件。而教师获取国际化案例有关背景资料的途径相对较少,这就局限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同时学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知相对要肤浅一些,即使教师提供了相关信息资料,学生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在信息获取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信息的不对称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其三,案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因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国际化的案例从采写到引入我国,再到进入课堂的周期偏长,案例资源更新缓慢,其中包含的教学信息时效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相应降低。其四,国际化案例冲击了本土企业进入课堂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了解本土企业的发展,而国际化案例所涉及的企业往往又与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环境相隔甚远,不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意识。

推进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可以突破国际化案例的局限。首先我国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的发展与转型为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学习专业知识,教学双方都能获得较为丰富的背景资料,学生对特定事件容易产生共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案例教学的质量能够得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国内代表性旅游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有助于巩固学生职业意识,优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对旅游行业、旅游企业的适应能力。

3.2挖掘我国旅游企业的潜力

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这样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典型案例,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经典的教训,正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切入点。发展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基础和关键是案例教学资源的本土化。旅游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以客观的立场来采写、评析、讨论案例,提炼旅游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可以给企业的生存发展注入更多的智力因素,挖掘企业的潜力,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良好的建议和意见,进而形成旅游管理教育和旅游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3.3促进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案例资源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案例教学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企业走向世界的全新道路,即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途径走向世界。各国经典成熟的案例可以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在全球通用,这是目前全球各大案例研究中心通行的方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这是一个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捷径。我国目前已有三大案例库研究中心,即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其中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是欧洲案例信息中心(BCCH)的会员,其采写和收录的许多案例通过该中心向全球销售。加快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发展可以加速我国优秀的旅游管理案例的积累,让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企业案例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为国际市场了解我国旅游企业创造机会,也为我国旅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当前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障碍

教学案例的选用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否选择本土教学案例也是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标志。尽管目前发展本土化案例的重要性已有目共睹,但除管理学科外其他专业的本土化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企业在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变化,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但是由于案例教学理论研究和案例采写不足的局限,大量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旅游管理事件还没有纳入专业教学内容体系中来,已经进入课堂的一部分旅游管理案例由于信息获取途径、采写水平的限制,多数还是初级案例的形式,案例的潜在价值还没有充分地发挥。

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需要教育界和企业界的联动,需要大量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管理体系下,高校教师缺少走进企业调研、采写案例的动力,极大地局限了我国本土化案例的积累和推广。

5.推进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的建议

5.1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深入旅游企业采写案例

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本土化的教学案例,但从数量和层次上看远远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教学案例有使用周期,国外案例库的资源是滚动更新的,一个案例的寿命大约是2到3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成专门的旅游管理学科案例库,多数已有的本土案例是以教材或教参的形式出现,更新速度慢,与旅游企业的发展步伐不匹配,所以要加快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资源。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资源的理想队伍。而成功的案例采写除了需要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职业技能等实践知识,这都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企业进行充分地锻炼。有关教学单位和部门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如将案例采写和案例教学实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将案例采写纳入科研工作考核体系等)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积极参与实际工作,利用专业理论知识来采写案例,提炼有关旅游企业的管理经验或教训。

案例采写往往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内部信息,还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支持,积极牵头与企业沟通联系,协调教学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消除企业的顾虑,使企业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接受客观中立的调研,为教师采写高质量的案例扫清障碍。

5.2建立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资源库

加大旅游管理案例采写和积累的力度可以保证本土化教学案例的来源,但真正持久地发展案例教学本土化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借鉴国际上管理教育案例库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参照我国目前管理学科案例本土化建设的成果,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资源开发应该及时建立案例资源库,将零散的旅游管理案例资源集中管理,以便于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案例更新。案例资源库提供的是案例资源集中管理和使用的平台,通过商业运作机制,向各有关的教育教学单位和企业培训机构有偿提供适用的教学案例,所获的经济利益反过来又可以投入到案例采编收录工作中,以确保案例能够滚动更新,保证案例资源库的生命力和时效性、适用性。专业的案例资源库建设和发展也可以为案例的质量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旅游管理案例资源的教育价值。

5.3加强教师案例教学法的培训

案例教学过程是实现本土化案例资源价值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中,强化对教师案例教学方法的培训是确保实现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其方法和技巧体现在课堂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反馈等多个环节中。案例教学方法培训应该使教师明确有关案例教学的下列内容:(1)案例教学的含义;(2)案例编写方法和选择标准;(3)教师导演角色和学生主演角色的定位;(4康例教学过程设计技巧;(5)案例展示介绍的方法;(6)课堂讨论的引导和组织方法;(7集例教学评价标准。上述培训内容应当融入高校的师资培训项目中,由有经验的案例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高校教师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案例教学的设计、组织过程也是教师综合知识能力的展示过程,除了方法上的培训以外,教师还应主动地加强与旅游行业的联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案例、学习案例。有望建立起来的旅游管理案例资源库的管理机构其实在商业运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培训主体参与到案例教学方法的推广中来,通过教学方法培训和案例资源信息的培训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发挥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的价值。

6.结论

旅游管理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并不排斥国际化。当前我国旅游业处于入世后的转型期,旅游管理的专业教育应当格外重视国际化视野,广泛而深入地汲取国外旅游管理教育和旅游行业的先进经验。但是目前旅游管理案例教学中普遍侧重于国际化的案例,本土化案例的价值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而我国旅游业当前快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学生本土就业的职业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去探索如何推进旅游管理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进程,使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真正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既有本土特色又能和国际接轨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道路。

篇2: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

【内容摘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它运用到教学当中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他人与自己的思考来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够改革教学中的弊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授课教师教学水平和其教学质量。由此可知,将案例教学运用到旅游管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因此,本文以《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为题,从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最后对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解析

案例教学,顾名思义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式。具体来说,案例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开始前要进行周密的准备与策划,通过重现现实生活或者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融入案例的场景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反复的交流与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它最早用于医学教学当中,现在已经渗透到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医学、法学、管理学等。案例教学运用到教学当中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他人与自己的思考来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案例教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或教师对学生的“教”上,而应该着眼于教师与学生的身上,特别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学”上。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所有的案例都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去编写,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的启发,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管理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应用型学科,在其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将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添加到教学课堂,那么不仅可以让整个课堂活动更加的活跃,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于那些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学生选择什么专业,最终都是为了能够真正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而将实际案例应用到旅游管理教学课堂上,就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一)能够改革教学中的弊端。当下,很多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授课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依然执着地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很多学生在整个课堂上没有听课的兴趣和激情。所以,为了实现教学的初衷,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作出必要的改变,借助于实际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快地与实际情况融会贯通,保障教学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将实践案例教学的方法落实到实处,创造一个学生上课积极、教师讲课有热情的课堂氛围。

(二)有助于提高授课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涉及到旅游管理学科的实际案例成功地运用到旅游管理教学课堂上来,那些授课教师就必须首先具备相应的知识,这就不可避免地对这些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将实际案例应用到旅游管理学科课堂教学当中时,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能够充分地挖掘出实际案例中的理论知识,并且加深他们对于这些在实际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求这些授课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对于学生心态的把握也要足够的准确,能够以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此外,他们还应该能够对那些准备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自己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相应的案例,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步提高自己在旅游管理教学方面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于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感兴趣了,他们才能学的更好、更扎实。单纯地依靠教师所讲的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其实并不能让学生学到足够有用的知识。而将实际案例应用到旅游管理学科教学当中,就能够实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完美融合的目标。只有让学生们感觉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地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他们才会感兴趣,才会有更强的学习劲头。如果仅仅依靠授课教师口头上反复强调他们所讲的知识多么重要,其实很多学生不以为然,因为学生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因此,只有借助于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点凸显出来,学生才能真正地从思想上对这部分理论知识引起重视。总之,将实际案例应用到旅游管理学科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减少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创造出一个学习热情高涨的'课堂环境,还能够迫使相关的授课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授课教师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当中双赢局面的形成。

三、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

将实际案例合理地运用到旅游管理教学当中,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旅游行业市场对相关人才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提高这方面人才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就旅游管理这门学科的特点而言,学生只有多看、多听、多想,才能在以后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保持临危不乱的心态,才能保持一种以平常心看待问题的心态。

(一)建立相应的教学案例数据库。为了能够让整个旅游管理授课课堂具有独特性,就应该根据自己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采集对应的教学案例资料,而且经过仔细的筛选、整理、分类、整合等,最后建立相应的教学实际案例数据库,让那些授课教师能够随时在这些实际案例中挑选自己进行课堂展示的案例,为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教学案例展示提供便利条件。当然,所建立的数据库要能够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内容进行更新,保证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定期向数据库中输入“新鲜的血液”,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经常接触、学习到最新的实践案例,让他们能够借助于这些实际案例了解到旅游管理行业的实时动态和相关人才市场的人才需要。

(二)制定案例教学法的总体教学计划。在完成制定案例教学法的总体教学计划工作以后,应该根据实际的课堂需要选取相关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大家知道,要想将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成功地应用到实践中,最好、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能够提供相应的真实案例,为此,授课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对每个涉及到所讲理论知识点的案例进行排版,并且对案例的实际应用过程作科学的规划,确保每一个实际案例都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功效,保证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很好地吸收每一个理论知识点,保证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较高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一言以蔽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它促使学生通过他人与自己的思考来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将实际案例应用到旅游管理学科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减少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创造出一个学习热情高涨的课堂环境,还能够迫使相关的授课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授课教师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青.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考核方法———以《前厅服务与管理》实训教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

[2]韩改芬.论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7

[3]江文龙.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学中的优化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篇3: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思考论文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思考论文

案例教学是经济学教学手段的首选,但西方经济学教学案例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A实践,本土化案例资源缺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学原理。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并提出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对策建议。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课的基础。由于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模型复杂,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经常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积极运用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经济学教育本土化的有效途径。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及特征

案例教学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分析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相比较,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和研讨性等特征。针对性,指每一个案例都是针对实际典型事例,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性,强调教学案例一般来源于实践, 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的、真实的事例;研讨性,强调案例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指通过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讨,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判断,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本土化案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土化”是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西方化”提出的,是指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所展示的案例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本土化案例区别于一般的案例和案例研究。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需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去理解经济学理论,学生往往感到内容抽象而枯燥,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探索适用于西方经济学学科性质的教学方法,以生动的形式把抽象的经济理论呈现给学生。对此,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的大量案例基本上都源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 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事例运用的很少,导致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际的严重问题,教学中引入本土化案例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将本土化案例教学运用到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其教学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

目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绝大部分选自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这些案例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很少有来源于国内的案例。尽管有些案例已成为经典,但毕竟这些经典案例产生于西方社会经济实践,既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又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逐渐开始在经济学专业中开设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期, 理论和案例的“西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20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运行,为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积累了大量的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整理加工,完全能够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本土化案例。因此,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符合中国文化历史传统和经济政治背景的分析案例,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经济学理论;如何创造生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对具有认知的事例进行分析思考,以掌握枯燥的经济学概念、图形和抽象的数理模型。可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实现西方经济学教学实用性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而言,为了实现经济学的科学信念,方法上必须引入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确定性结论。但是对于数学模型的引入,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对学生而言,当经济问题被描述为一系列抽象难懂的数学符号时,经济学也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低,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是一种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国学生对教学中根据国外的典型经济学事件整理而得,用来阐明西方经济学原理的经典案例可能会有陌生和隔膜感,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降低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不能准确把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仅有西方经典案例是不够的,还应该补充基于中国特定背景的本土化案例。

本土化案例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鲜活事例,发生在学生生活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借助于发达的媒体,他们可通过各种渠道对事件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如果把这些熟悉的现实生活中获得事例用作案例,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进一步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应用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有利于他们在整个大学期间经济学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

(三)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内容抽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而来,目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这种现实国情差别的存在,使学生很难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案例,很难通过实例的分析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引入学生身边熟知的本土化案例,可以从案例中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中国国情,降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性、数理性,增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思维。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化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通过对大量现实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收集和撰写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收集的案例进行整理、讨论和加工,最后不仅形成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本土化案例,而且整个过程中锻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应注重采用本土化的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中国本土案例的学习研究,更好理解阐述西方经济学理论。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本土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案例教学本土化重要意义的认识

案例教学是广为推崇的学习和掌握经济理论的重要方法,案例教学的的本土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案例教学,改善了教学效果,而且还是经济学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经济学教育,应遵循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本土化不仅要求研究上以中国本土经济问题的研究为主,而且教学上要编写采用具有本土化内容的教材,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用本土故事阐释经济学理论。对于案例教学,除了仍要沿用普遍认可的经典案例,还要开发和选择既符合西方经济学学科特性的,又能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本土案例。因此,作为学校要认识到本土化案例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积极作用,更长远重要的要认识到本土化案例教学对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故而对案例教学本土化,学校应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励。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实践;在案例搜集、筛选,总结交流、教学安排等方面都要给予支持。

(二)搜集设计本土化教学案例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大多是国外案例,现成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并不多。因此,要实施案例教学本土化,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搜集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建立并充实本土化案例资源库。为此,教师必须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种途径和渠道收集案例材料,并从中筛选有用信息,尽量选择综合性、时效性、典型性,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案例,突出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但是案例的搜集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自身平时必须注重大量的学习和积累,要经常查阅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方面的资料,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不断更新、充实本土化案例资源库。同时,我国历史遗留的文化典籍中蕴藏有大量丰富的经济学案例及思想观念,应注重对其进行挖掘、整合和梳理。此外,可鼓励学生自己搜集案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本土化教学案例的积累。除了课前精心准备、选择案例外,任课教师还必须在借鉴吸纳诸如管理学等其他课程教学案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本土化案例必须进行必要的编排和设计。对在课堂上已采用的本土化案例,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编写有深度、有亮点的精彩案例,保证本土化案例的新颖性和可传授性。总之,只有教师自身在备课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完成以本土化案例教学为手段的教学任务。

(三)提高教师素质

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对教师素质要求非常高。教师需要从传统讲授法的以教师为主转变成师生互动,甚至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层次和特点、兴趣,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花精力搜集、整理、编写和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课堂上还要精心组织案例教学。不仅在案例讨论时要引导学生,而且讨论结束后要进行总结评价等等。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培训、观摩、研讨交流等转变教师的思想,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精心组织安排本土化案例教学

西方经济本土化案例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合理有效组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首先,教师在掌握案例教学基本要求和环节的前提下,课前要吃透理论,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本、专科层次学生的不同的特点,精心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其次,课堂上精心组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上,教师把案例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案例并独立思考,然后针对问题和教学要求,运用所学理论,讨论分析案例并寻求解决方法。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讨论、发表见解,从而达到在相互交流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要进行点评总结,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第三,课后可要求学生进一步对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可对案例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教师应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引入本土化案例,学生可通过本土化案例的分析、讨论和研究,加深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认识。

篇4:论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论文

论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论文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与内容的需要,精心挑选和编排案例, 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进行分析讨论, 达到学以致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已逐渐成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有一种必要手段。如何提高大一新生学习《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的兴趣,成为旅游教学的一项重要研讨课题。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案例教学;旅游学概论;总体案例;课外案例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的。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培养高层次人才至关重要。

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与效果。这就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以应试目的为主,忽略了兴趣激发和能力培养。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丧失专业信心,就业率低下等不良后果。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相关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地位。各高校基本都选择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此课程。《旅游学概论》作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较多,对于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刚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们常会感到枯燥无味,跟当初美好的想象大相径庭。作为老师应当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以下我就根据自己在日常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的兴趣。

一.总体案例设计方案

良好的案例的使用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选取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旅游学概论》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的,虽然没有专业基础,但可以与学生以前的经历相结合,在教学的时候选择一些学生的亲身实例来讲解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重述、重演等形式;另外,也可以选取一些趣味性小游戏作为教学案例。为了使教学案例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要求:(1)应针对每节课中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突出教学重点;(2)教学案例应加强趣味性,但不能脱离教学实际;(3)案例应能充分实现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对当前知识的介绍。

二.课堂教学案例应用

课堂教学以案例展开,注意案例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结合以及案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习旅游和旅游活动的概念时,可以先讲述一个教师曾经参与旅游活动的案例,再鼓励学生也讲述一些旅游经历。然后以这些事例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有了学生的参与,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再逐步引导学生逐步抽丝剥茧,寻找共同点,最后归纳总结出自己的一些认识。这样,理论概念的学习就不再被学生认为是枯燥无味的任务来应付,而是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概念。

三.课外案例的应用

为提高旅游专业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以适当的为学生提供课外讨论案例。例如在学习旅游资源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些新型的旅游形式,如工业旅游、航空旅游、体验旅游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旅游学知识学习的渴望。又如,在学习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时,我们通过让学生收集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中典型的成功、失败例子, 总结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具体做法, 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供课外案例时应把握时机,在为学生提供课外案例之前应该是已经具备所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案例应大小合适,难易适中。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和地点进行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在课外案例的学习研讨的过程中,学生依据学习目标,主要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独立寻找相关资料,通过独立自主的阅读与分析后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得到案例的实现方法进而完成案例的设计。

四、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 教师和学生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更新角色观念,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案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感,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精神,又不能放任自流。

(二) 创建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为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可以考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改革考试制度。我们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案例分析的成绩评定取决于学生事前的准备、讨论时的参与及课后的总结。期中期末试卷可加大案例分析所占的比重,可占到50% 左右。同时加大课堂案例分析考察的力度,并记入平时成绩,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可占30% 以上。通过以上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 重视教学案例的搜集和整理,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案例库

目前,市场上没有与《旅游学概论》相配套的教学案例,所以案例的精心挑选和准备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旅游教师,很多案例都来源于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以及从网络获取的一些信息。因此,将每次案例教学的案例进行搜集和整理,日积月累,这些将成为教师提示教学质量的一个重量级武器。

参考文献:

[1] 张丽梅。 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 [ J]。黑龙江高教研究, ( 1):174—176。

[2] 黄玮。 《导游业务》案例教学法探讨[ J]。 商场现代化, ( 4)::178。

[3] 吴剑豪。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4):97— 98。

[4] 李天元。 旅游学概论[M ]。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篇5: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外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同时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旅游人才的职能显得愈发重要,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深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案例教学法;旅游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最早在美国哈佛大学提出并运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完善,已经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旅游教育高度重视,并在八十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同时其中也结合了地理、人文、管理等多学科内容,案例教学法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旅游管理教学中以真实的案例对相关情景进行再现,有效的弥补了教材内容的空缺,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交流,学生实现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篇6: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1)遵循适度性原则在案例的选择上,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需要本着提高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心态,精心挑选相关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需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并与学生自身水平相符,不可过于深奥,使学生望而却步,同时不能过于简单,达不到教学目的。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一、学习习惯不同、学习接受能力各异,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中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探索旅游知识,针对性地对水平不足的学生进行指导,提升教学有效性。同时,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必然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相关案例的讲解,在这些环节上的时间安排及小组讨论的人数限制如何,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安排,有效地对课堂时间及学生学习的知识量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遵循启发性原则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案例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教学类和分析类案例。教学类案例是指教师对精心挑选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明确案例内容及其中蕴含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旅游管理的认识,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类案例则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并引导学生接触更深层次的内容,此类案例既能够对旅游事件进行描述,同时还能够对使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教师使用分析类案例,能够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与交流,促进学生的不断探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合理的启发,有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旅游管理相关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遵循统筹兼顾原则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需要充分兼顾旅游管理专业中其他教学内容及方法,统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与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方面,案例教学法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仅采用一种方法长期使用,不仅在教学内容上的适合性不可知,同时过多地使用将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中选取的案例与教材之间的关系需要充分处理好,只有将教材能容与案例内容充分结合,统筹二者优势,相互促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旅游管理教学更上一层楼。

4)遵循教育学生原则旅游管理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的旅游业培养优质人才,因此,在开展旅游教学时,教师需要以教学学生为宗旨,以更有效的方式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选择案例时,教师要使其与教材内容充分契合,保证案例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案例形成对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从而促进学生旅游意识的形成及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一言一行予以重视,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完成既定教育目标。

篇7: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1)激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充裕,人们无须整日为工作与生活操劳奔波,在工作之余留下大量的闲暇时间,多数人选择的娱乐、放松方式为旅游,每年均会有大量游客外出游玩。从事旅游管理的工作者需要扎实地掌握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为游客的旅途提供安全保障及提高旅游的舒适度。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充分胜任以后的工作岗位,需要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对一些较为抽象的、不易理解的但是却极为重要的知识不断钻研与探索。案例教学法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助力,通过列举旅游行业中发生的具体案例,能够将抽象的旅游法规及其他相关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深层次知识的欲望,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

2)提升学生旅游管理的专业能力旅游管理教学最终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综合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必然需要充分展现其实践性,提升学生对旅游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旅游管理教学中需要使理论与实践实现良好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及工作中面对相关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而案例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将极大地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学生通过置身真实的教学实践,从中汲取专业的知识精华,深化学生的知识层面,不断提升其职业能力,比如在旅游路线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引用经典案例,启发学生设计相关线路,并发表自身观点,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3)有助于旅游管理教学效果的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对流程有管理专业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在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经验,还需要对案例教学的细节、流程等知识有深刻的认知,能够熟练地将案例教学融入至旅游管理的相关课程中,这无疑是对当前旅游教师教学能力的重大考验,若教师能够有效达成以上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相关案例的灵活运用,相对传统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灌输,其教学效果将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4)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案例教学法的科学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大有裨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模拟旅游业中的真实职位所需进行的工作,比如导游、游客、酒店主管等,基于不同角色的心理、情感,体验真实的旅游情感,对各种行为、思想形成深刻的认知与精辟的解读。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培养自身正确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地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做铺垫。

篇8: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1)完善教学案例的选取工作案例教学法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上,旅游管理教师若无法选取合适的案例,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需要深入考虑课堂实际需求及不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兼顾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本着科学的态度,为学生选择针对性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从案例中对相关事宜的应对与处理充分掌握,并触类旁通,在今后的工作中对类似事件妥善处理,从而切实夯实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旅游业的发展也将更进一步,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及新的变化,因此,在案例的选取时,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选取最新案例,能够真正为学生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具备的实践性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实习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相关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掌握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提升其职业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适当的启发,鼓励其自主探索,在应对旅游管理中的问题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科学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3)利用合作讨论法开展教学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及相关案例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充分合作及互相讨论,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中需要融入合作讨论的方法。教师在选择相关案例后,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各个小组针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发表自身见解,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小组内全体成员得到锻炼的机会,尤其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成员,要进行重点关注,为其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分配相关任务时,鼓励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深入拓展其思维方式。

4)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提供支撑,在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及专业成绩时需要打破陈规,基于社会需求、时代特色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视角,以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仅靠纸面上的考试成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评价与考核落实到全程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案例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资料搜集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案例教学之后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自身教学行为上着手,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中提升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烽.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旅游纵览,(9).

[2]林洁.旅游文化在旅游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评《旅游教育学》[J].中国教育学刊,(2).

[3]仲海萍,项文玲.谈表演体会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旅游纵览,2017(8).

[4]刘爱华.如何设计活动课程激发学生兴趣使旅游专业教学具有效性[J].经贸实践,2016(22).

[5]王裕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知音励志,2016(5).

篇9:创业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创业教育旅游管理论文论文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与创业教育现状

随着中国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府在政策和扶持方面的倾斜和导向作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还存在诸多不足。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与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教育专业面相对狭窄

传统教育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影响很大,如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模式,僵化了教育形式,更加注重的是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不足。此外,旅游管理作为一种服务性工作,被误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行业,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很难全心全意投入进去。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面相对狭窄,系统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教学更多限制在酒店和旅行社两个部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管理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如市场营销、旅游规划、景区管理等。但是当前就业、创业教育对这方面的教育相对薄弱。

2.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准备不足,缺乏创业观念的教育

当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就业,对创业兴趣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教育的缺乏,狭隘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简单地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并且将创业看作是很难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学校对创业观念的教育缺乏客观性,致使学生对创业认识不足,缺乏深刻理解和风险意识,没有理性的创业精神,创业观念只停留在理想认识,创业很难达到“踏实”阶段。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就业受阻”而不得不去创业。

3.就业、创业教育的支持不足,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突出

当前中国高职教育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验用具和教学设施的购买上,而对就业、创业教育的投入支持不足。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动机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教育过程,而是自我激励或社会刺激,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没有实质性内容,父母成了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者,特别是创业的学生认为原始资本投入应依靠父母。这一切都是相关教育的误区,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创业的支持明显不足。当前高职旅游教学最大的不足是忽视了学生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4.教育环节存在漏洞,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上岗需要“双证”,不仅要有教师资格证,在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实际实践能力,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名不副实,有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但是却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属于“有证无业”,没有参加过旅游业实际生产、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双师型”老师数量不少,但是实际师资力量薄弱,质量不高。教育环节上很难做到连续有序,存在漏洞,实践教育环节不科学。

三、开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几条措施

1.高职教学应注重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职教学注重就业、创业意识培养应该贯彻始终,在学生入学第一天就开始注重相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比如开展就业、创业的校园活动,把教学课程融入实际生活中,渗透于班会、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同时,根据就业、创业课程目标开展各种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如开展就业创业方案大赛,参观中小型企业,专题访问,邀请优秀就业创业人进行专题讲座。树立学生自主就业、创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个性心理品质。

2.强化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丰富就业、创业知识

强化文化建设,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宣传,积极调动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宣传,如宣传栏、校园刊物、报告会、行业专家专题讲座。组织就业、创业活动,推动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就业、创业实践工作可以通过创业园区进行实际实践培训,学生可以提出申请项目,然后根据自己能力进行实际创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平台,指导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力度的帮助和扶持,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创业环境建设需要学校各部门的相互协作。

3.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应构建具有就业、创业特色的课程结构。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如企业管理、产品开发、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方面的课程,把创业精神和课程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把创业常识、就业指导、创业心理技能、市场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对就业、创业的了解。

4.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实战教育

校企合作能够将教育拓宽到实际工作过程中,与社会取得多方位、多渠道的联系,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共同创建实践基地,激励学生深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加大实践资金投入,整合理论,增加实践课时。通过扩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还应该注重老师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而且要为学生解惑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篇10:高职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1.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高职旅游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

1.2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培养操作技能优越型的实用性人才,各种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走向未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实训基地功能不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与市场不对接、实训基地非常有限等各种问题。

1.3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作保证。而目前,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缺乏,致使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2.对策建议

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特点,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2.1创新现代化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往的纯理论课堂教学,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践教学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

2.2协同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高职院校在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时,应秉承协同创新理念,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加快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优化配置高职院校、旅游科研院所以及旅游企业等资源,打造良性循环的旅游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2.3推行“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创新了“三明治”式“2+1”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明治”式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到实践中去实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社会和了解企业,之后再带着实习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目标回到课堂学习,将短期社会实践、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教学在三年内加以融合并穿插进行,实现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环节高度融合的目的。

2.4优化师资结构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为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特点,要建立起一支优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重点培养“双师素质师资”,建立专职教师下企业调研实践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专职教师有效激励机制,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完善用人机制。

篇11:礼仪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礼仪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道德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未来的就业方向上一般都会选择与旅游行业相关的企业,对其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素质培养,也关系到旅游行业人才基本职业道德的培养。礼仪教育能够通过接人待物、交往沟通等知识的渗透和相关行为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要求,同时礼仪教育也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导向,其能够通过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礼仪教育能够通过这些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促进学生自我修养的提升。礼仪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影响,也是培养学生基本职业道德的起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具备对工作的热爱、对旅客的关怀、对事业的负责等精神和素质。而礼仪教育能够从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方面为职业道德的培养奠定基础,能够推动人才自身行为习惯及心理素质的转变,促进人才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的内化,从而推动其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

二、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质量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现代旅游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从现代文明及礼貌角度推动企业自身文化价值及行为准则的转变和升级。事实上,旅游业的礼仪文化不仅能从外在影响旅游企业的形象,也能从内在影响旅游服务者的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旅游从业者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品牌效益。旅游从业者必须从自身的礼貌礼仪、行为举止、服务态度、职业形象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并将其内化为长期的职业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业的形象,从而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现代旅游业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地位的提升。

三、结语

礼仪规范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其能够促进人们之间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能够为人们相互沟通了解构建起互尊互重的交往基础。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礼仪教育能够提高旅游接待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从而提高旅游业服务的整体质量,促进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

篇12:论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论文

论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论文

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案例可以通过电视媒体、法院判例及其他渠道获取,具有实战性、时效性、针对性、多元性、新颖性和科学性等优势特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也叫范例教学法、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基本法律知识、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探讨,以达到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以及锻炼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公民,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了解我国有关经济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是适应法治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最基本要求。经济法课程是法学专业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无论对以后的继续学习还是就业,经济法的知识都会提高公民考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和经济法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提高经济法教学和学习效果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笔者在讲授经济法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试图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的具体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也叫范例教学法,“案例”一词来源于“exemplum”,本为“好的例子”、“典型案例”、“典型的例子”之意[1]。一般认为最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它是指以真实的案例为教材,教师采用苏格拉底问答法,一步步引导学生从矛盾中发现案例中蕴含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原则。案例教学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模拟临战的机会,使其法律职业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案例教学的适用性价值一直体现在对学生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上,在教学实践的一线一直得到师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来源

案例教学法的来源渠道和筛选过程需要注意,一定要选择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才具有以一敌百、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所谓典型案例,是指能够准确说明某个理论问题的案例,或者是与某个理论相吻合的案例[2]。同时还要注意和教学目标的自然融合。在具体的选择教学案例的渠道来说,有以下几种:

1、电视媒体

作为公共的电视媒体,都有不可推卸的普法宣传的责任,告知广大民众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不违背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在正义旗帜下的获取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等等基本的理念。电视台作为一个大众传媒资讯平台,是很好的普法宣传途径。这方面有很多媒体都做的很好,如中央十二台的社会与法频道,其中有几个很好的栏目:《经济与法》、《今日说法》《法律讲堂》,还有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等等都是很好的媒介。《经济与法》是很有代表性的经济法案例的电视频道,里面讲述的每期栏目都和法学中的经济法息息相关;《法律讲堂》是有各个地方优秀的律师协会协办,每期主讲人均是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律师协会推荐的优秀律师。他们将在实践中接受的经济法方面的案例整理归纳,以通俗的语言向大众播放。通俗易懂,受众广泛,在民众中有一定的口碑。《今日说法》自不必说,央视第一频道每天中午播放,然后在社会与法频道中重播,亦有很多经典的案例。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卫视的优秀普法案例。这些案例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我们课堂上鲜活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一般在互联网上都能搜集得到,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搜集整理案例,让他们讲述,然后师生再共同分析案例。

2、当地法院系统

有些案例是公开的,也有的案例并没有及时的公布,可以师生一起去当地法院或者检察院去搜集一些这方面的案例,这些案例作教学之用,法官对此也是理解和支持的。特别是可以让学生分析法院为什么做这样的判决,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分析这个问题是什么,还要分析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卷宗,选择哪些案例是可以作为教学案例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审视和思辨能力的过程。而且,如果以学生自己选择的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可以极大地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3、经典案例

教材和教辅中也会有一些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是经过法学家和教学专家的一致推荐才进入到教学材料中来的,它们的入选势必有其法律依据,所以审慎的对待这些经典案例,对我们的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

4、其他渠道

除去上述的一些搜集渠道,还有一些其他的渠道。例如可以让学生关注新闻,有些经典的案例在新闻中会有一定的体现,只不过新闻中有的是一带而过,不是那么详细,但是只要记住其中的一些关键词,也可以作为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家乡搜集一些经济法学有关的案例,他们的邻居、亲戚也有可能因为对经济法的知识不甚了解而触犯法律,这些案例来自学生的身边,和学生休戚相关,更具生活气息,在讨论的同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出其不意的翩翩而至。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有许多的特点,作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为核心、全方位塑造新形势下法律人才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法而言有很多无可比拟的特点。另外在案例的收集过程中也要符合案例教学的这些特点,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迸发活力,增强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具体在于:

1、实战性

案例教学可以从目前有关的法律栏目的电视媒体和法院的一些经济法学卷宗中经过简单改编、人名地名的匿名就可以用于教学的一线实践中。这在上述中有所体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战性,对于法学专业本科生来说,可能一部分人毕业时要进行司法考试,他们要从事律师行业和公检法部分的相关工作,提前掌握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案例,可以促进他们理解和分析法律案例的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来说,不无裨益。学生面对的是事件的真实素材,在真实的案例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如同在真实的案例当中,身临其境,自然收获颇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时效性

教学案例都是为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从现实中提取真实的.案例,结合具体的经济法和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搜集整理而成,这些案例活跃在当前的法律实践中,特别是比较新的一些案例。不过有些案例也只是在一定的法律知识前提下才有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案例是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补充和完善才能满足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

3、针对性

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性有明显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教材提供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及掌握的能力。毋庸置疑,这些案例也要针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能没有一定的限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案例的使用来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领悟能力,达到了这个要求,应该说,这个案例的选择就具有了一定的针对性。

4、多元性

案例教学的答案、分析过程和结论还呈现出多元的特性,有时候甚至并不需要结论,只注重整个案例的分析过程带给同学们的思考就够了。学生在案例的呈现和分析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不同的角色扮演锻炼了自主决策能力。有些案例还可以通过学生收集以及现有的法律基础知识整理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去寻找正确的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3]。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锻炼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的组织和使用能力,还有对现场的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可以说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5、新颖性

案例在选择的过程中,新颖性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如日中天,举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隐藏着诸多的问题,有些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不懂法不知法,导致出现法律纠纷。不可讳言,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最新鲜的资讯,具有新颖性。我们现在的本科学生年龄都是80后,喜欢追逐新鲜的事物,这二者不谋而合,无形中对我们的经济法的教学也平添了很多的时代感。

6、科学性

案例教学法的科学性在教学一线的具体实践中也可见一斑,科学性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任何案例教学法都具有这一鲜明的特点,这也是案例教学法立足经济法课堂中的意义所在。

上述几点是案例教学法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具体的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这几点,才无可争议的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经典案例,达到教授经济法的最基本的要求。实施经济法案例教学是现代法学教育的必然要求——经济法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准确地把握案例教学的内涵、积极地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认真筛选出符合经济法教学目标的案例素材,对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益处。

篇13:论旅游管理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管理论文

论旅游管理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管理论文

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表现

(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虽然实践教学得到了绝大多数高校的认可,但一些院校管理者和教师还以一种对待传统学科的目光认为,在旅游管理这门学科中,本科教育与实践教学具有泾渭分明的区别,即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应该培养管理型和研究性人才,实践教学所倡导的应用型人才属于职业技能培训的范畴。长期以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出现了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实习实训环节流于形式等突出问题。旅游业属第三产业,具有服务属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强调知识的直接有用性,旅游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除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具备实践的能力和经验。近年来,一些高校迫于学生就业的压力,加大了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从建立模拟实验室、扩大实习基地规模、到产学研结合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总体来说,一般院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内容,四种实习方式:野外见习(旅游认知学习)、旅游企业(旅行社、酒店)实习、校内实验教学和模拟实践教学。輱讹辊但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多以学生操作实训和技能应用为主要培养方式,只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一味迎合市场的初级需求。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功利性较强,学生处于被动式教育的状态,创新意识和主动实践能力不够,学生缺乏对旅游行业工作性质深刻的理解。

(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表现

1、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财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资金已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瓶颈。从国家部委到学校,正在努力改善各专业建设的软硬件建设,学生实践环节便是其中之一。纵观我国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从来没有真正缺少过实践环节。但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明显感觉到我们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李培根认为,“被动实践”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輲讹辊被动实践就是指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教师制定,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既有的路线去完成任务。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影响学生独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践方式单一很多高校错误的认为毕业实习就等于实践教学,从而远离了实践教学的初衷。实践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教学活动中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践等,辏讹辊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毕业实习是独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实习,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掌握情况。目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为主。课程实习由于时间较短、校企缺乏互动,效果不是很明显。毕业实习主要是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一个初级岗位上往往一干就是几个月,缺少对其他部门、其他岗位的了解,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因针对较高层次的管理活动而在实习中无用武之地,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更何况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不少实习活动就是到饭店或旅行社“出苦力”,单方面的强制性实习降低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可度。单一的实践方式使得实践的内容与理论教学对应性不强,学生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3、缺少探究性内容探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学习,涉及到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知识“再次发现”的探究式学习观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精神。輴讹辊旅游管理专业强调实践操作性,但这种思想也容易导致实践内容仅停留在操作技能层面,实践教学内容以认知性为主,过于实用。从现在的实践教学安排情况来看,无论是课程见习还是毕业实习,都是浅尝辄止,实践内容以基本认知和操作技能为主,缺乏深入的调研和交流。这种实习模式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在新问题面前不能自如应付。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輵讹辊但是把学生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因此,专业教育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观。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必然强调专业学习及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互为手段和目的,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行业发展的认识,提高他们将专业理论应用于行业实践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增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二)启发学生主动实践实际上,对于大学生而言,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輶讹辊马克思哲学观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在理论教学中强调服务性,针对地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其次,吸收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教改项目,组织学生开展考察学习、旅游扶贫和旅游策划等活动,甚至可以大力提倡以学生作为科研项目的主要提出和研究力量,而教师则退居二线仅仅作为参考、指导力量;再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直觉思维,打破思维的标准化、固定化束缚;最后,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协同能力,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项目研究与设计不可能由一个人或靠一种学科背景去完成,这需要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才能够具备主动与他人协同的能力。

(三)优化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创新是创新实践教育的核心。现行的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限制、压抑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毋庸置疑,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未来的实践,解决未来的问题,着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輷讹辊这就要求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要以旅游业的前沿动态和创新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第一,在实践学时的分配上,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实践教学力度。第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理论+实践+实训+创新设计”模式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第三,开辟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将专业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研成果纳入实践教学学分管理体系,双渠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第四,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课程性质,有序安排实践教学:一、二年级以认知性内容为主,通过课程见习,让学生掌握旅游实践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旅游业发展整体环境;三年级以探究性知识为主,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调研、社会实践、情景教学、实训教学等形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四年级以强化能力为主,包括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等,为学生走上社会后从事各类型、各层次工作提供支撑。

(四)培养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在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然也是十分关键,这在很大影响着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国内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师大都是科班出身,但基本都是从院校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没有在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理论知识丰富,但创新意识不足,实践指导缺乏针对性与前瞻性。基于学生实践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对师资队伍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须具有较深和较广的学科知识,能够关注和研究学科与行业的前沿问题;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工作环境,促成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顶尖领军人才的不断涌现和成长,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最后,学校可以外聘一些行业专家一起组成教学研究组来共同担任教学任务,实现对学生教育的“双导师制”,从而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与最新动态。

(五)建设一批战略性合作基地建设—批战略性合作基地,即创新学习的实践基地。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不但应该建立专业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定期到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实践学习,还应该通过协作关系,与有关企业或地方政府共同建立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战略合作基地建设是一个双赢举措,学校可凭借人才高地优势为企业或地方政府提供旅游管理、规划开发、旅游营销、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智力支持,也可为师生创造一个创新、创业的良好平台,并可聘请企业或政府优秀管理者担任学生实践导师,从而实现旅游业界精英和学校专家学者对学生的强强联合培养。

(六)强化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本科生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校内,仅仅利用校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远远不够。根据旅游实践教学的需要,应该设立校内各种现代化的专业实训室,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学校,可自己开办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提高与市场接轨力度,在校内就可以实现理论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有效结合。这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平台,也能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稳定平台。另外,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助力度。围绕旅游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调研和设计,从而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创新,发扬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篇14: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通过对我国中职旅游教育的调查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旅游中职学校缺乏对旅游业人才需要特点全面深刻的分析,课堂教学模式不科学,培养的大批人才与行业需要出现严重脱节,就业情况不理想,相当一部分旅游专业的人才还流入了其他行业。本文主要分析现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益补充,目标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比基础教育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加强职业能力教育,注重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教育的理论研究,架起创新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还可以深化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更好地上好旅游管理专业课。

1、当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1.1.1 专业设置方面: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地方特色,忽视对地方经济结构和办学条件的综合考虑,盲目模仿其它院校,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二是不顾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盲目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

1.1.2 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定位不当,一些中职院校没有形成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存在太多不定性,专业知识结构不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学科理论的内容结构、逻辑顺序与岗位实践的渐进过程不一致。

1.2 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层次。

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形式单一,并没有实现深度的合作。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而双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多。同时,政府也缺乏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对校企双方的规范、协调,没有使双方建立一个健全的合作机制。

1.3 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教师也应提高学历和学术水平,而他们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工作,这是中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质量的高低则关系到整个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惯例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2.1 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引导者。老师应提供相应的软件资源和支持,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2.2 使学生具有从事旅游职业所需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既是旅游管理知识更新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质量实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前提。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应依据教育规律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才能实现职业能力的目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进行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分析,这是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的过程。让中职院校旅游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针对旅游行业的需求现状进行数据收集,使得教师在职教课程改革中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并且致力于教学改革。经常关注市场动态,进行职业分析,更新课程与培训内容;注意培训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修课。

3.2 课程内容要体现旅游业的地域性

旅游活动是在一个地区发生的行为,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演变具有各自特色,因此,旅游课程教学内容应十分重视地域性。

3.3 加强实践操作

实践教学体系的健全上,应当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实训课教学大纲,完善实训报告和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特别是实习基地建设,同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把教学现场从教室向实训现场,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另外与旅游企业协作也是加强实践操作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协作可弥补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后备技术大军和管理顾问。

参考文献

[1]蔡靖方,马勇,等。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8

[2]杨载田,钟顺清。试论新世纪高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革创新[J]。嘉应学院学报,2004,6

[3]苗雅杰。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旅游地理教学质量[J]。长春大学学报,,10

篇15:旅游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

旅游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国际竞争实力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要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旅游行业,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一、旅游教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的一份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很多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程。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但是,在教学实际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一些地方使用的教学模式是相对落后的,这导致了很多的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有能够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了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二、进行旅游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目前存在着一个相当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旅游行业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市场上出现的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的情况;但是另一方面,市场能够提供的旅游人才相当少,很多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常常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为了能够扭转这种矛盾的局面,就需要进行旅游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旅游人才。新的旅游教学模式呈现出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它们的核心对视要改革旅游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旅游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际的操作能力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在旅游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在旅游教学模式的探索当中,其中对传统的旅游内容进行改革的最突出的一定是:在旅游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旅游工作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对美的认识。一个优秀的旅游工作不仅有对美的感知,还要有极强的审美能力,在进行旅游服务过程当中能够将这种美传递给游客。审美能力应该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旅游工作必备的能力之一。为了能够培养起学生的旅游审美能力,在旅游教学当中实行美的教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通过这种美学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审美修养。具体说来,在旅游教学当中,实施审美教育主要应该做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对学生审美的训练;提升学生美的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长期以来,在旅游教学当中由于对审美教育的疏忽,导致很多的学生在对事物的美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在旅游教学当中要重点改变这种状况,不仅要让学生对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会欣赏美,而且能够具备对多种形态的美的一个综合的认识。在旅游教学当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与旅游相关的美的教育。中国的旅游文化非常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独具内涵。在审美教学当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按照,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知识的.学习,逐渐掌握审美的规律,建立起审美的观念,把旅游当中的山水美、风景美、景观美和建筑美以及人文美等结合起来。与传统的教师讲解教学方式不同,在审美教学当中,要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当中积极地投入其中,踊跃表达自己对美的看法。以人文景观的学习为例,很多的人文景观的美不仅仅是体现在事物的外表上,而且还在于蕴含在其中的人们的智慧。通过相关的审美教学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美感。通过对美的欣赏能够将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起来。一旦学生具备了审美的能力,他就能够很自觉地将这种美通过他的旅游工作传递给游客。更重要的是,由于世界上的美是相通的,具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在审美教学当中,要把对外在美的欣赏内化为情感上美的体验,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二)加强对学生审美的训练。旅游教学当中的美不是一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在进行旅游教学时,教学要结合旅游教学的规律,通过导游案例中那些丰富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关注美的东西,训练学生审美的能力。只要按照这样的一个培养目标,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灵活地应用,就一定能够让学生从外在美慢慢地懂得一种内化的美,进而进行一个自我的提升。一个好的旅游工作者并且能够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还要能够和游客快乐融洽地相处。很多的游客也反映,他们在旅游当中看重不仅是导游的外在美,还更多地关注内在的美。确实,很多的旅游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常常需要对突发的种种情况有一个应变的能力,这是很多的外在美不能够解决的。这时候更多体现的是导游的内在美,包括导游的责任心和耐心等等。在整个导游过程当中,导游把自己感悟到美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传达给游客,这往往能够给游客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为这种美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通的东西。为了能够到达对学生审美的锻炼。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很多的学校选择是通过生动的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展开对美的讨论。有的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发现美”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认识生活当中的美。总之,很多的教学方法都是围绕着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来进行的。在这种有意识生动培养和训练之下,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也是很明显的。

(三)提升学生美的素养。在旅游教学当中的实施审美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提升学生美的的素养。学生美的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语言美、行为举止和仪表仪容上。

1、语言美

旅游工作者言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能够将导游和游客的距离拉近。在实际的导游活动当中,导游的言语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审美感受。在美的教学当中,言语美的培养学生美的素养的第一要素。启示学生能够在到达语言上的达意和舒服。这是对游客尊重的一个主要表现,也是旅游工作的内在美的一个集中体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旅游工作的语言修养和人品。最常见的培养方式是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将导游语言的生动性、风趣性和情感性准确地表达出来,经过系统的讲解,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言语美的效果。

2、行为举止美

旅游工作者的很多表现也会在行为举止当中表现出来。很多的游客也会通过导游的行为举止来判断导游的工作好坏。在导游教学当中也很注重对学生自己的导游风格的培养,把学生的个性和导游工作的特点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行为美的优秀导游工作者。3、仪容仪表美旅游工作者要面对的游客是来自各个方面的。在和这些游客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旅游工作要注意自己的衣服是否得体。一般要求依照的是协调和谐的原则,处理好时髦与传统、华丽与朴素、礼服与常服等方面的关系。从多个方面着手努力,全面提升学生美的素养。

篇16:论中职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论文

论中职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论文

摘 要:秦地戏曲音乐中,秦腔是融汇了音乐、舞蹈、诗歌、技艺于一体的较为古老的剧种,因其旋律粗犷、豪放、优美动听、细腻婉转深受秦地人民群众的热爱,成为秦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形式。 作为秦腔戏曲音乐的伴奏,板胡无可厚非是主要伴奏乐器,也是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论文

秦地戏曲音乐中,秦腔是融汇了音乐、舞蹈、诗歌、技艺于一体的较为古老的剧种,因其旋律粗犷、豪放、优美动听、细腻婉转深受秦地人民群众的热爱,成为秦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形式。

作为秦腔戏曲音乐的伴奏,板胡无可厚非是主要伴奏乐器,也是大家熟悉的旋律性乐器。然而,二胡作为整体音域低于板胡而更接近于人生的集线性、点性与一体的旋律乐器,使得二胡在伴奏中更有艺术表现力、与唱者密切结合,增加了戏曲演唱者的情感表现力。

一、二胡在秦腔伴奏中的特殊演奏技法

(一)搂弦

秦腔唱腔中的音调在中国汉字“四声”里有很多是“去声”的发音,这也符合陕西人们的方言发音。二胡在演奏技巧上也突出了这一音调特色。二胡在秦腔伴奏中常用“搂弦”的演奏手法,“搂弦”是从秦腔板胡的演奏艺术中借鉴而来的一种特殊技巧,这一技巧多用于“秦地”戏曲音乐演奏中,同时也是秦腔板胡常用的演奏技法。它的演奏技巧常用的是“一度、三度、四度”搂弦。其中四度搂弦常用,演奏技法是左手食指、中指同时用力按下,无名指和小指也同时用力按下,使得手指在弦上的压力随着音乐需要不断变化,压力大小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的松紧程度不同,这在陕西地方戏曲音乐尤其是表现奔放激昂的演唱唱腔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这一技巧常用的手指主要集中在四指上,其他三个手指多为四指音服务,力度控制服从于唱腔需要,这就需要二胡演奏者极好的控制力,使得左手与右手运弓完美配合,演奏出充满激情的伴奏音乐。

(二)滑音

滑音在秦腔戏曲伴奏中运用较为广泛,这主要是与唱腔密切吻合的。二胡的滑音主要是吸取了板胡的滑音演奏技巧,从演奏指法上看主要有同指滑音、伸展指滑音、垫指滑音等,这些技巧主要是与演唱者的行腔、咬字、吐字密切结合。二胡主要出现在唱腔前的文场音乐或唱腔的乐段与乐段的衔接中,滑音主要起到婉转抒情的渲染作用,同指滑音的有运用较为普遍,如“降si”到“la”,“fa”到“mi”使得音乐比较圆润明朗,这种特殊的滑音演奏技巧,也形成了陕西二胡艺术的演奏特点。

很多二胡独奏曲的演奏技巧也是从戏曲音乐中吸取而来的,像《迷糊调》《秦腔主题随想曲》。可见,二胡之于戏曲伴奏是非常重要的,戏曲伴奏也对二胡独奏艺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特性音的运用

人们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仅不同地域的风俗不同,而且从语言和音乐上都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域的特点,比如我们听到南方音乐的秀丽婉转就想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我们听到内蒙音乐的宽广和抛物线的特点想到了辽阔的大草原,那么我们听到了秦腔音乐也马上反映出陕西人民的豪迈、粗犷。这和他代表性的“欢音”和“苦音”特性音乐音阶是密不可分的。

“欢音”和“苦音”在秦腔艺术中构成了两种不同音乐色彩的旋律,这也是秦腔音乐表现人物情感和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欢音”旋律音阶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了“清角”和“变宫”两音形成的,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清角”这个音并不是自然大调中的“fa”音,而是略高一点甚至说有点“升fa”的感觉。在伴奏的二胡演奏过程中应注意“fa”音在旋律中的色彩作用,不要忽略了这一特性音。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在“欢音”旋律的音调演奏上,特性音与骨干音常以大小三、六度音程进行,显示出明显的“欢音”色彩,可以配合唱腔表现出一种明快爽朗、欢腾喜悦、奔放慷慨的情感色彩。正确演奏欢音音阶的特性音,可以使我们充分发挥二胡在人物情感塑造方面的作用,使得唱段更具丰富性。

多元法律性社会学的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教育管理论文选题

教学论研究的论文

案例分析法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社会学概论论文范文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论文

公共政策学论文

工程项目管课程教学创新思考论文

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
《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论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的本土化论文(合集16篇)】相关文章:

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2022-06-03

社会学论文选题2023-01-05

《纽约公约》中的公共政策论文2022-05-06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论文2023-02-11

市场营销选题策划管理论文2023-11-10

经济学毕业论文2023-09-24

航天航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023-06-09

工商管理论文题目2023-03-05

教案是教育管理的重点的论文2023-04-03

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论文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