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英美文学对农业经济的概况探索论文(推荐8篇)由网友“小麦扣”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十九世纪英美文学对农业经济的概况探索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十九世纪英美文学对农业经济的概况探索论文
十九世纪英美文学对农业经济的概况探索论文
十九世纪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界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在工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经济在其中的地位却逐渐被削弱。
这时期也是开始英美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因此在英美文学中关于农业经济的描写众多。本文对十九世纪英美文学进行研究,探索农业经济在作品中的体现。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得十九世纪的农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英美文学作家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学创作,掀起文学创作高潮。
文学作品中对农业经济的描写也很多,如英国勃朗特姐妹的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等从不同程度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叙述。
一、《简·爱》与《呼啸山庄》中农业经济的体现
开始工业革命以后,农业经济地位就逐渐被削弱,农民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从前平静的庄园生活被打破,使得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怀念农业庄园生活,因此也就涌现一大批体现农业庄园生活的作品。《简·爱》、《呼啸山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简·爱》描写是一个名字叫做简·爱的失去父母的孤女,被寄养在舅舅家,但是由于舅母并不善待简·爱,表兄弟也经常欺负她,导致简·爱的性格孤僻而敏感,最后她决定离开舅母家,舅母因此将她送到孤儿院,在孤儿院简·爱同样受欺负,但好在结识了一个同为孤儿的名叫海伦的女孩。但上帝就像在与简·爱开玩笑,不久海伦因疾病和饥饿离开了她。
后来简·爱来到一个叫菲尔德的庄园,在这里没有人压迫她、欺辱她,庄园主在与她进行对话时也是从平等的.角度对待她,最终简·爱用善良打动了庄园主罗切斯特的心。
就在两人要举办婚礼的时候,一位不速之客说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就是那个疯女裁缝,导致简·爱不得不离罗切斯特而去。经过诸多波折,终于使两人在一起,在田园中过上了像简·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1]。在简·爱的一生中充满了各种苦难,但是她始终都没有将自己的善心丢弃,一直生活在庄园周围的简·爱用带有乡间气息的善心打动了周围的人,最终获得了幸福。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是一名被遗弃的幼儿希斯克利夫,也是发生在庄园中的故事,社会的变革使得人们内心也在发生变化,希斯克利夫的爱情被破坏,致使他萌生了复仇的念头,但是他的女儿却爱上了仇人的儿子,这使他非常愤怒,就在他决心要拆散他们的时候,他从两个年轻人的身上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最终希斯克利夫放弃了拆散两个年轻人在一起的计划,要去寻找自己年轻时的爱人,但他的爱人早已离开人世,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希斯克利夫呼唤着爱人的名字也离开了人世。如果他们不曾离开庄园,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故事发生,但社会在改变,逼迫他们不得不离开庄园开始新的生活,发生这些故事。
在十九世纪工业已经占有重要地位,人们从前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夏洛蒂·勃朗特在描写简·爱就像在描写自己一样,但她却没有像简·爱那样幸运找到了真爱,借简·爱这一形象开始传达自己的感受,重回田园生活。艾米莉·勃朗特也是对庄园生活留有一定的怀念才创作出这样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在作者内心深处是渴望回归从前庄园生活的[2]。
二、农业经济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体现
《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名叫苔丝的主人公在庄园谋生的故事。小说将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小农经济作为写作背景,讲述了代表农民阶级的苔丝与代表物质欲望的亚雷克和代表精神的克莱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展现了主人公悲惨的一生。
在工业发展以后,农业经济被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本是庄园主的亚雷克成为了牧师,但是却是披着牧师外衣的恶狼,做牧师并不是他的本意,只不过是生活所迫,导致他在第一次伤害苔丝以后,又有了第二次伤害苔丝的机会,这时的苔丝父亲过世,苔丝与家人失去依靠,亚雷克又将苔丝据为己有,折磨苔丝,最终苔丝忍无可忍杀死了亚雷克,苔丝在短暂的幸福过后走上了灭亡。
如果庄园生活没有被破坏,也许苔丝就不会被伤害第二次,就不至于走上灭亡的道路。小说将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作为背景,就是在表现作者对农业经济怀念,但时代在发展,农业经济被取代是不可避免的,作者只有通过小说来展现工业革命开始以前和以后人们生活状况发生的改变,怀念庄园的美好生活。
三、农业经济在《飘》中的体现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也是描写美国庄园生活被打破的故事,主人公斯佳丽原本过着幸福的庄园生活。在庄园生活的日子,父母和斯佳丽不仅受到周围白人庄园主的尊敬,还备受黑人奴隶的爱戴,十六岁以前的斯佳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3]。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不断发展,这种平静的庄园生活被打破,斯佳丽开始了她苦难、波折的一生。作者通过对庄园美好生活的描写,体现了对农村庄园生活的渴望。但这不意味着作者渴望回到还有黑人奴隶存在的社会,只是庄园平静、没有战争的生活让作者向往。
结论: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以后,各国都开始重视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到工业中去谋求生活,使人民变得越来越物质,不再像原来那样单纯,作家们也开始怀念单纯、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十九世纪的作家在文学创作上逐渐体现农业经济,表达自己对农业庄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农业经济给人们带来的富足生活,传达出十九世纪作家对变革以前的生活的怀念。
篇2: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论文
摘 要:古希腊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谜底,其中希腊神话对于希腊艺术、希腊史诗、雕刻都产生巨大影响。
而且在整个欧美文学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希腊文化;欧美文学;影响
一、前言
古希腊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人们一直将其当成一个谜,一直令人神往的谜。
这些神话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它可以反映出古希腊的人物性格特征,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本质,从简单意义上看,可以将其最为口头传说,它表明是在讲述一段神话故事,这个神话故事关乎希腊的风俗、信仰以及自然现象等,但是深究其中的关系,就可以再现出古希腊的辉煌历史,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一)成就英美诗人
希腊神话和英美文学有着渊源关系,首先表现在神话故事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上。
文学评价家佛莱曾经说过,神话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典范。
在这些作品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进步。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神话在文学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很多诗人开始使用神话作为创作素材,尤其是在英美文学史上,那些著名的作家,像莎士比亚,雪莱,庞德等。
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是从神话中吸收灵感,吸收新的题材以及思想,因此创作出大量的名篇。
例如:莎士比亚的《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雪莱《阿多尼斯》,庞德《诗章》等。
很多的希腊故事还被历代人文使用,这可以直接体现出希腊神话存在有魅力。
例如,最著名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出现以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一部艺术经典作品。
随着神话故事被使用,像浪漫主义的拜伦《普罗米修斯》,还有雪莱的《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还有美国诗人创作的《普罗米修斯,或诗人的先觉》等等著作。
在英美作品中,很多关于夜莺的诗歌,这些诗歌最终的来源是古希腊的神话。
在这些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神话的影子,可以感受到神话的影响。
作品因此被赋予生命,观看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希腊神话的魅力。
举个例子Raphael的《美惠三女神》(Gl'flces)是宙斯翻欧律诺墨盼女儿;同时也是众神的舞蹈演员,为人间带来美好。
三大女生分别是Euphrosyne、Thalia以及Aglaia。
人们信奉女生的存在,跟随女神的行为方式去帮助更多的人,在英美文化组成中产生巨大影响。
(二)成就文学派别
在奥林匹斯山最受人们尊重的天神是太阳神阿波罗,阿波罗有着正义的形象,他稳重、理性以及庄严。
相对于酒神犹俄尼索斯形成鲜明对比。
他出身卑微,贫贱。
是诸多神中特殊的神。
然而,他每天都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他迷恋酒,每天在狂饮,无忧无虑的浪迹天涯。
人们思想中阴暗的一面,情感的宣泄、思想中的非理性以及叛逆,都通过酒神体现出来。
在文学史上,已经形成两种鲜明的创作风格。
犹他代表的是,对传统墨守成规的叛逆,具有浓厚的反抗精神。
观看英美文学史,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有着注重情感和注重理性的作品成为两道风景。
它们交替着出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
以英国为例,在16到17世纪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作品中,像莎士比亚,弥尔顿、马洛等,他们的代表作都倾向于浪漫主义,比较关注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到17世纪和18世纪之间,亚历山大.蒲林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出现,他们认为理想主义的发展,应该是在逻辑、秩序以及情感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到了18世纪的时候,这个时代被成为理性时代。
在19世纪时,很多的浪漫主义都是很强调自我的思想以及独特的个性。
这个时候的代表人物有济慈、拜伦。
他们的作品很强调个人的情感宣泄,认为作品就应该以人为本,表现出个人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在19世纪中后期,基于犹更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开始出现,人们开始基于理性眼光去审视生活。
即使那些非常有个性的作家,也开始使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自我的情感。
到20世纪时,现代文学对个人内心的关注更加加强,他们开始摒弃理性。
20世纪初以来,像海明威、福克纳以及沃福尔等,他们的创作手法有所改变,都是基于犹俄尼索斯创作手法上进行探索和更新的。
三、希腊神话魅力根源
神话批评是当代作家研究之方向,虽然有很多的争议,但是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看出它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可以从一直遵守的文学原则中看出,第一,神话它的创造。
可以简单理解成创造神话过程其实就是思维变化过程,它能够满足人类的内心需求。
第二,不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心理角度上看,神话它组建成文学之母体。
第三,神话不仅可以酝酿出大量的创造性艺术家,而且还可以给艺术家们提供一种模式或者是概念,使得批评家可以借助这些模式对特殊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批判。
第四,文学作品之所以可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自身具有的超凡能力以及神秘力量。
神话之所以为神话,因为是带着一种神秘的面纱,它可以满足人们内心对于现实不足和产生强烈需求,同时因为赋予了人类未有的力量变得强大。
正是因为这样,才备受作家们的青睐。
结束语
经典作品和流行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经典的作品它包含过去,也包含当下,更能影响未来。
而流行作品是在暂短的当下,一段时间的流行。
这样我们可以从经典的作品中感受到民族文学魅力了,从而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深刻去理解一部作品。
参考文献:
[1]张薇,熊腾芳.人神共舞:莎士比亚喜剧对古希腊神话的传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 -4期
[2]欧阳,旭东.异域文化与地理发现――希腊神话起源中的二元融合[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4期
[3]耿纪朋,郑小红.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中国神话中的神之比较略论[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9期
篇3: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论文
神话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从表面上来讲,神话通常是用来解释某些自然现象、风俗习惯或民族信仰的,和宗教仪式等有着密切而特殊的联系。
篇4:浅议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论文
神话是关于神及神奇的故事,是远古人类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和社会所作的拟人化的叙述和想象,是对于事物的起源、远古生物与神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和人类的关系的生动的叙述和记录。希腊神话则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希腊神话。表现出了难以估量的艺术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恒久地照耀在文学的星空。浸洗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心灵。
一、希腊神话的文学性特征
希腊神话作为一种初始性文学,有着独具的艺术魅力,在艺术表现、故事情节和审美特征都具有后世文学所无法模仿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希腊艺术的题材。”
1、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希腊神话聚集了很多的浪漫主义元素,比如在奥林帕斯神系中,这些神的形象个性鲜明,甚至具有与人一样的爱、恨、情、愁的七情六欲。他们充满着善良友好,也充满着仇恨、容忍和斗争,这些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人间生活的共性。神话中所运用的.夸张、想象、浪漫的艺术手法,将每个神都描绘成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的形象。宙斯是个残暴和花心的形象:普罗米修斯是个反对专制、坚强不屈为人类谋幸福的勇士:赫拉外表端庄但是充满嫉妒心;阿伽门农勇猛十足但是刚愎自用;雅典娜则是个美丽且有智慧的英雄美女。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比较发达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希腊神话里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贵族,他们爱享乐,很任性,嫉妒心、虚荣心和复仇心都很强,好争权夺利,甚至贪图美色。
2、富于哲理的故事情节
在故事情节上。希腊神话既富于哲理又十分的唯美。这些故事包括了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天上的改朝换代和神的日常活动甚至情感和伦理故事。有的故事充满了仇恨和暴力,有的故事充满了正直和善良,有的故事则充满了忍耐和退让,这些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委婉曲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众神的巨大情感体验转变成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
3、和谐统一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特征上,希腊人对美有着极大的热情,以美为重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美学观在神话文学中表露无疑。可以说,希腊神话兼具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世俗与神圣、感性与理性、幻想与现实的统一所实现的和谐之美。希腊神话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众神混乱、恐怖、凶暴、邪恶的一面,也展示了自然界庄严美妙的一面。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希腊人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也因此而具备着独具一格的中和之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值得珍视的遗产。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西方人“言必称希腊”,西方文化的摇篮是希腊的文化,而希腊文化的摇篮就是希腊神话。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神话绚丽古朴纯美的艺术风格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尤其是欧洲文学发展的基础,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为英美文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也是欧洲文学的发展的根基之一,希腊神话中故事不断出现在后来的荷马史诗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中世纪诗人但丁、近代的欧洲的大批著名作家的作品中;赫西奥德的《神谱》是以长诗的形式系统叙述希腊神话的最初尝试;诗人品达罗斯等人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叙述了神话故事。亚历山大里亚时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编写和叙述神话的作家,产生了研究民间创作的兴趣。在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伟人的论著中也经常看到希腊神话的影子。
2、为英美文学家提供独特的思维方式
希腊神话所崇拜的、所赞美的,不是无所不能、严以律己的万能者,而是各具个性的众神,希腊神话创造出来的神或英雄形象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比如尤利乌斯潜入特洛伊军营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他使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重新和好。尤其是后来献计木马,使希腊联军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在故事中,他的每一个重要行为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希腊神话这种注重个性的写作手法深深的影响到英美文学的风格。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注重个人情感的渲泄。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
3、为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故事来源
希腊神话中的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讴歌爱情、称颂善与恶的斗争、赞美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颂扬英雄品质、刻画个人的痛苦与斗争,一直以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惊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英美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源泉。甚至有很多英美文学家们都纷纷用神话故事为创作题材。
三、结语
希腊神话是希腊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产物,是因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形成文字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对于英美文学而言,自文艺复兴以来,希腊神话受到英美文学家的普遍关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希腊神话中的神、英雄和典故,不仅如此,希腊神话更影响甚至涤荡了一些作家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培育了他们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从而在作品中得以更奔放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丰富的哲理和曲折的剧情在文学史上划下了绚烂的符号。
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学人员。笔者发现学生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产生语言和文化障碍。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就需要深刻地了解希腊神话。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希腊神话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英美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刘城淮,世界神话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3]顾扬,认识的激情——试论古希腊神话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M].,常熟南专学报,(1):74-79。
[4]纪琳,古希腊神话得人本精神及对西方文化的影响[M].,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48-52。
篇5: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思索论文
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思索论文
摘要:英美经典文学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英美经典文学并对其进行赏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英美经典文学的赏析,尤其能够使我们在主体结构、人物刻画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体会西方语言的魅力,最终在文学赏析中提高自我对英美文学著作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文化差异赏析人物刻画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许多语言学习和应用上的障碍。因此,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经典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鉴于此,笔者在介绍西方英美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的特点、灵魂,并进一步对如何进行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习研究中重视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者或者文学研究者,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捕捉西方文学阅读的经验,为日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英美经典文学的阅读赏析,不仅可以了解英美经典文学的基本架构,而且可以熟知欣赏、评价西方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文字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是源于文本自身的,这就要求必须从文本出发,来品味,来体会。此外,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文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加以琢磨,在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英美经典文学的特点
西方英美经典文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一,善于利用社会生活实际来展现广阔的文化背景,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二,擅长将现实主义的刻画与浪漫主义的氛围巧妙融合;其三,作者常常将情感寓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描述之中,自然表达。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许多经典对白,就体现了上述特点。经典对白展现出众多唯美的文化蕴涵,细细品味,也许其中的一个词语的巧妙运用都使得整个句子意味深远,进而展现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个性所在。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名著《简·爱》,自1847年问世以来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也曾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和音频作品,成为文学评论界的宠儿。当前,《简·爱》的影视、音频作品还被应用于教学活动,受到普遍欢迎,既可以让学习者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还能够体会到英美文学的经典浪漫。作品中,男主角罗切斯特要去爱尔兰,女主角简与他告别时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主动向罗切斯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虽然语言平淡无奇,但是作者却生动地展现了女主角内心火一样的热情,更加不乏赤诚。简的.爱情观、追求自由平等的内心情感以及坚强的个性,统统展现在读者眼前。此外,作品中铿锵有力的语言,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一个女性强有力的内心。事实证明,《简·爱》是一部永不褪色的经典作品,它以自己独特的美感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眼。夏洛蒂在《简·爱》的写作风格上简洁传神,质朴生动;第一人称的称谓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主角的所思所想。同时,作品也不乏欧洲浪漫主义的特征,显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英美经典文学的灵魂所在
英美经典文学的灵魂是指写作手法的精炼,通过语言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情感态度,辛辣讽刺抑或俏皮幽默等。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总以性格的丰富、复杂而取胜,而这些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的丰富多彩、清新隽秀,既含哲思,又体诗意。加之修辞手法的运用,作品显得更具韵味,有力地推动作者和读者达成共鸣。例如,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就是其独特之处,很多处都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比喻在语义层次上往往偏离常规,却都达到形象化、易于理解的目的,比较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更好地传达作品的美感。这是因为“规范化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现实世界,但往往滤去了感觉的变异味道,容不得原初经验的古怪,也因此摒弃了鲜活。”
四、提升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水平的对策建议
1、强化主动进行文学赏析的意识
通常,提到英美经典文学赏析,许多人都以为去图书馆查找一部经典著作回来慢慢品味。其实,只要具备文学赏析的意识,我们随时可以进行文学赏析。例如,对通常所接触到的文学性、思想性比较强的文章,就可以从文学赏析的角度来体会,还可达到丰富自我语言修养和鉴赏能力的目标。诚然,文学赏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强化文学赏析的意识,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做起,透过语言材料去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从而产生智慧的启迪和性情的陶冶,则我们的文学赏析水平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积极拓展自己的文学知识面
对经典文学赏析不是凭空的读或者想,它是以一定的文学知识为基础和前提的。虽然平时我们接触到的许多文章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是它们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涉及到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所以,以此为线索,可借机去多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例如,文章“PublicAttitudesTowardsScience”中涉及到了英国作家玛丽·雪莱所著的《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物肯斯坦。那么,我们就可以去了解与此相关的更多文学知识: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主要描述了科技、道德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人性的矛盾以及善恶转化,贯穿其中的“科学发展失控会毁灭人类自身的担忧”对以后的科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此种担忧已经成为科幻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也是西方经典科幻电影的主题。
3、注重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作家只有通过语言的运筹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才能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才能勾勒出婉转的故事情节,所以,无语言何谈文学。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分析可以有多种角度:
第一,从修辞的角度。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有明喻、暗喻、引喻、讽喻、拟人、反语、夸张、对比等,相当丰富。在阅读时,有意识地认知这些修辞手段,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幽默以及新颖多彩之处,进而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例如,文章“TheTrueHEight”中就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比如其标题就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表达迈克尔所梦想的飞翔与他在比赛时的飞翔的明喻。时常分析这些语言修辞手法,能够做到虚实的结合,进一步赏析文章美的意境。
第二,分析人物语言的角度。众所周知,人物语言是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人物语言都因人而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例如,文章“TheWateryPlace”中,作者采用了两种迥异的人物语言风格,即卡默伦与外星人所分别代表的两类群体,前者的语言大量地以口语来表达,句式简短,语言表达方式随意,有很多的缩略句,从而也就描绘出此人随意、不修边幅的人物特征;后者的人物语言则与前者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外星人所采用的语言较为正式,多以长而且复杂的句式来表达,还用较多的被动语态和If句式来展示他们对此次访问的重视。通过分析卡默伦与外星人的人物语言风格去揣摩这两类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方的身份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注重总结类似主题文学作品的赏析技巧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按不同的主题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比如说爱情的、亲情的、友谊的、科幻的等等。其实,每一主题的作品都有其普遍之处,所以在平时进行赏析时要有意地解构文学作品,注重总结一类主题的文学作品的特征,同时,发现不同作品的个性。
以爱情类文学作品为例。爱情是文学的不灭的主题,英美许多优秀的爱情文学作品以歌颂真诚、美好,抨击虚伪、丑恶为主线,深刻地反映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导致此类现象的社会根源,成为我们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在赏析这类作品时,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文中的爱情描写,在思想上接受爱情美的熏陶;其次,要把握好赏析爱情文学发展的线索:
(1)爱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可以说,爱情也是照亮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灯塔之一。若以起初的爱情文学来诠释,主要有以下几部标志性作品,14—15世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9世纪霍桑的《红字》、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爱情是透视社会文化、本质的窗口。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著的经典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表面上讲的是小说主人翁的爱情悲剧,实则是为了抨击资本主义虚伪的婚姻、法制、宗教以及道德。小说中,因为亚雷有资本做后台,所以他才敢放肆地侮辱苔丝,而为资本家服务的资本主义法律当然不会保护贫穷的苔丝,当苔丝杀了亚雷这个两次破坏自己爱情、婚姻的仇人时,法律的行动又是那么地“高效”;另一个决定苔丝命运的男人克莱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双重道德标准,他视苔丝为己物,不容她失去纯洁,但自己却可以风流成性,不受任何道德底线的约束。所以,克莱是害死苔丝的一个间接的隐形杀手。这部小说正是19世纪资本主义生活基本特点的真实写照。
(3)爱情是阶级关系的特殊印证。爱情作为人类活动,肯定带有时代的印记。例如,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描述的就是特别诡异的爱情故事。由于无法脱离维多利亚时代阶级关系的束缚,女主角凯瑟琳以为林顿年轻、富有,嫁给他将成为当地最高贵的妇女,而与希斯克利夫一个弃儿结婚则会降低身份,尽管她的心却属于希斯克利夫。他们之间纯洁的爱情被建立在财富上的阶级偏见所玷污了,她的背叛导致了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及对后代的爱情折磨。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是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压迫与被压迫者之间人性关系的忠实记录。
(4)主义公性格与精神在爱情上的反映,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进步性与价值观。《简·爱》表达了英国妇女对平等的强烈要求。没有美貌、没有金钱的孤儿——简·爱在一乡绅家做家庭教师,以其人格魅力征服了男主人罗切斯特。当得知他还有妻子时,她不想沦为情人,为了尊严,放弃了富裕生活,毅然离开了罗切斯特,纵然简在一直爱着他。当简凭着心灵感应再去找罗切斯特时,他已失去了财富,并双目失明,但却得到了简的爱情。离开罗切斯特,简是为了保护自己,寻求平等;回到他身边后,简获得了平等的真爱。真正的爱情就是两个灵魂平等、真诚地结合,而不附带任何的物质条件。在英国文学中,这是一部倡导男女平等的小说。
五、结语
综上所述,每一类文学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之处,文学赏析者追求的就是挖掘分析作品中的特色。通过前文阐述,我们知道英美经典文学就是以其婉转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人物描写及迥异的西方文化而取胜,但是对这些作品特色之处的挖掘和欣赏,并非是读一遍著作就能完全体会到的。文学赏析要求主体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从作品本身语言出发,加以体会和感悟作者欲表达的情感,进而总结这一类主题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和赏析技巧,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学赏析方法和系统,始终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来鞭策自己。此外,文学赏析的主体还要强化自身主动进行文学赏析的意识,从日常做起,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自身文学赏析水平,才能真正体会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篇6:浅论英美文学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论文
前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进步的大潮下,我们中国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英国和美国文学,人们通过书籍、通过媒体和网络,来欣赏美国和英国的文学,因此美国和英国文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英国和美国文化的差异日益明显,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很多。民族的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影响着人们日常的工作甚至是生活,我认为文学是人们精神的一种寄托,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因而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也存在着极其突出的影响。
1 英国与美国文学与文学评论的关系
文学在历史的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人们精神和智慧的结合,在没有网络和媒体的年代,人们了解美国和英国主要是通过书籍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加喜欢英国和美国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人自学英语,有的人学的是美国英语,有的是英国英语,但是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研究英美文学。当然,英美文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通道。
英国文学的发展是分各个阶段的,有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色。但是在每个阶段都熠熠生辉,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英国文学也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影响,尽管它最初的起源依然是英国文学。它真正走向自主和独立还是在19世纪末,在20世纪初才达到繁荣状态,逐步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基础很重要,那么文学评论的基础则是在分析基础之上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要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作品进行分析和剖析,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多研究多探索多分析才会有更好的文学理论出现,更要注重对作品本身的属性。
篇7:浅论英美文学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论文
英国和美国的差异在多个方面也存在影响:
2.1文化发展载体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所以从这个方面就能看出英国和美国的语言是英美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之一。所以从语言这一载体之上就可以看出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艺术作品大都是作者语言加以提炼的过程,要精雕细琢,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更加重要,让文学更具有代表性。
我们从小就在接触英语,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在学习英语,所以英语也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当然英国的文学作品在语言上也会更加精炼更加讲究,因此英语也比较正宗,但是这当中也不乏个性的张扬和语言的应用。在语言上就更加注意,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奉献出更好的文学作品。
我们接触过英式英语,也接触过美式英语,英式英语可以说是美式英语的一个雏形,所以它们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差异,语言的发展是必然的,但是不能顺着自己的性子来,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作用,美式英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所以我们针对美式文学作品的评价应更加小心谨慎,更好地为文学作品服务。
2.2 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有时候在某些世俗的牵绊下显得犹豫不决,无从下手,但是在十七到十八世纪之间呢,他们冲出了传统的束缚,打破了固有的形式,与文化之间进行了抗争。英国人是智慧的,他们不但打破了传统的束缚,更重要的是他们总结了经验,总结了以往的教训,对未来也进行了展望,继往开来,这样久而久之,使英国的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样人们也更加容易接受这样的形式,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所以英国人无疑是特别智慧的,懂得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文化做到更好,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不仅仅是传统的影响,民族自身的固有属性也会影响到文化,文学只是文化的一个小部分,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正是因为作品本身有差异,所以我们必须允许评论文学的人也存在差异,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甚至是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受教育情况的不同,都会引起文学评论的差异,所以,我觉得影响英美文学评论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上的不同。也正是因为文化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视角就是不同的,当然了,我觉得文化差异也是影响英美文学评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美国的文学没受到其他形式的影响,它是独立的自由的,但是也不能说它完全不受其他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就算是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没有让美国文学受到影响,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创新,美国文学也自有它本身的味道,也有自己的个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美国文学才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引人入胜,也有各自的特色。刚刚我们说到,美式英语起源于英式英语,美国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英式文学的影响了。但是美国人在当中也增加了自己的特色,我们不得不说美国人的文学也展现了一个国家的独立。
2.3 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人本主义一直是文人墨客所倡导的,都在喊着这样那样的口号,其实这些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在英国文化的历史上很早就体现了人本主义。英国的文化历史有着人本主义的传统特色,但是该人本主义是相对于神权主义和禁欲主义而言的。由于英国在文化历史方面的革命具有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因此英国文学评论对人本主义趋于保守。随着世界的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英国的文学评论家也在发展,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他们业余创新和进步的,因此重视人本主义的英国人,把人本主义推向了高潮。
美国人一般都是比较独立的,有自己的特性和自己的想法,并且很容易把这种想法趋于实践,他们敢于尝试,尝试各种新鲜的东西,因此他们在历史方面也是很激进的,正是因为美国人的激进所以今天的美国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魅力,在文学的长河中闪现着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让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感到分外的轻松。
3 结语
其实,文化差异一直在各种场合各个方面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很多东西的发展,当然也影响着文学评论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对英国和美国文学方面的影响,我们没办法评价或者妄言怎样的文学评论是正确的是值得传诵的,是值得歌颂的抑或是可以真真切切表现出作者的写作初衷,我们不奢求这些,我们只希望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感受,这样英美文学才能够姹紫嫣红,百花齐放,才会拥有一派繁荣之境。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英国文学或者是美国文学的一个爱好者,在阅读英国或者美国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要考虑文化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
综合、提炼,你也可以针对该作品的文学评论来看,也许你就会和哪位作者擦出一样的思想火花。总而言之,英美文学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的,就让文学作品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更好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与视野,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吧,当然,这样做也会对文学作品有更好的赏析。
篇8:浅析英美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论文
浅析英美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论文
[摘要]英美文学的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是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这一意义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此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英美文学的学习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加强语言运用的能力;启迪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修身养性。
[关键词]英美文学 大学生 语言 思考 修身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英语的学习已经渗透到我国每一个教育阶段。而对于高校教育来说,英语语言的中所存在的文化底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在当今的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对英语的学习只是单纯为了修得学分或者是通过四,六级考试,以便于将来找工作。因此在他们眼中,学习英美文学只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非英语专业的人而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他们对英美文化知之甚少。
然而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深入接触过英美文学的学习,并且从中获益匪浅。最大的启迪便是,英美文学的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是有重大深远意义的。无论是对专业或非专业的学生,英美文学的学习既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对文化的学习,也包括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通过学习英美文学,我们在加深英语语言的了解的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观念,开拓视野,学习思考,培养较强的较为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助于我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一、文学与语言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把文学与语言这两个概念割裂开来分析,文学是承载语言最重要的载体,而语言是文学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基本工具。
首先,英美文学作品中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包括最准确,地道的词汇,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扩充词汇量,并在具体语境下学习使用真实的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自己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在日常英语交流中,有人提到《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对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只有对这本文学作品学习过的人才能领会出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再例如,“Catch—22”,现在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脱身的困境。如果我们没有读过《第二十二条军规》,就完全不能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
其次,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是简单句和复杂句的结合,对英文原著而言,复杂句占据主导地位。这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加强语感,提高语法运用能力是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再次,英文作品当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语言风格,我们可以从学习中提高对英语语言的审美水平,加强对英语语言的感知力度,培养对英语语言的亲切感。
二、文学与思考
在当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甚为迫切的。高校教育的目的不只在于向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知识,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文学不仅仅是历史事件、人物介绍和数字年代之类的事实,文学是人类心灵的体验。大学生应被引入文学世界,而不是做外界的观察者。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往往不成熟。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文学是最宝贵的财富。英美文学素质是构成提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重要因素。文学是透视人类社会的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学生可以了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变迁等。了解他国的社会变迁可以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社会生活、思想动态、精神面貌等诸多方面,从而加强文化修养,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作家,所创造出来的代表作品,都反映出那一时期的社会形态,背景,以及对人民生活形态,对文学家们独特思想的影响。通过学习它们,我们可以加深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的了解,学习伟大思想中的精髓,得到启发,从而培养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兴起于英国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狄更斯,简奥斯汀,勃朗蒂姐妹等等,分别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背景,生动描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从而揭露社会现实,抨击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道德堕落,呼唤人性的复苏。┩新硭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是以其故乡威塞克斯为背景的。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个体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后果,哈代的心灵受到强烈冲击,他在感情上痛恨工业文明对人们和谐生存状态的摧毁。因此在他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对当时工业文明对乡村的冲击进行了全景式描绘,然后以苔丝家作为个体农民的缩影,深入展现人们在物质困境中的痛苦挣扎。
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获得了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启迪,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意识形态,并帮助我们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深度,启发我们对伟大思想的思考,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文学与修身
总所周知,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广泛的阅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反复诵读英文经典原作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传说、风土人情和社会风尚,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接触文学作品中饱含的文化底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升华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内心,修身养性。
文学是智慧的源头,一切伟大的思想的结晶最集中的体现。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从欣赏到崇拜,再到皈依。例如,通过读十九世纪早期,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等等的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心灵对自然地认同感,皈依感。在喧嚣,物质的现代生活中,更趋向于接近自然,升华心灵的境界。这对我们修身养性是有重大意义的。
四、结语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通过强化对英美文学的学习,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会独立而深入地思考,并从中修身养性,是十分重要的。可惜的是,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这一重大意义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广泛普及。
参考文献:
[1]罗云。论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湖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2]陈兰英。阅读,背诵与英美文学教学。湖南:湘潮(下半月),2009。
[3]刘云霞,大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必要性,高校讲坛, 2008。
★ 文学开题报告

【十九世纪英美文学对农业经济的概况探索论文(推荐8篇)】相关文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2023-01-17
浅析西方文化导入大学外语教学的方法2022-04-30
翻译学视角下的意义探讨论文2022-05-07
龙的传人探源的论文2022-05-15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2022-11-03
本科英语专业自荐信2022-04-30
一篇期刊学术论文范文2022-10-15
浅析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2023-11-06
英语老师自荐信2022-12-15
英语系本科生求职信(精选篇)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