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三字经读后感600字(集锦14篇)由网友“武夷山酒店”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我与三字经读后感600字,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学习《三字经》。《三字经》中有很多故事都能给我以启迪,其中“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还帮了我的大忙呢!
早些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滑板。我真是太高兴了。写完作业就拉着爸爸陪我去学滑滑板。可是虽然我的学习热情很高,但滑板就是不听我的话。爸爸让我先学习滑行,可是滑板不是跑得太快,就是左右倾翻,就是不让我好好使用它。但想到学会后踏在滑板上那种飞翔的感觉,我还是一遍一遍地尝试,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想:“我原以为学这个很容易,没想到这么不容易。”就这样练习了一整天,滑板依然不听我的话。爸爸看到我沮丧的样子,鼓励我说:“天天,你不要灰心,刚开始学,的确需要努力,但学会后你就可以自由地滑行了!再坚持,你一定可以成功!”我听后想:“好,我再坚持,我就不相信我学不会。”
可是,在以后的几天中,虽然我也不停地尝试,我依然没有感觉,仍然需要爸爸扶着我才能站在滑板上,身体拼命地扭动,滑板好像不认识我一样,就是不和我配合。想到这几天的努力竟然换来这样的结果,我对爸爸说:“我累了,不学了。”爸爸说:“天天,你不是刚刚读过‘孟母断织’的故事?”我气呼呼地说:“是,可是和我有什么关系!”爸爸说:“孟子怎样做的呀?”我一下想到了孟子由于对学习感到了厌倦,便逃学回家,他的母亲为了教育他,就气愤地把织布机上的线剪断了。是啊,如果中途放弃,半途而废,不就像织布机上的线剪断一样吗?我要是现在放弃了,还能体会飞翔的感觉吗?我对爸爸说:“爸,走,开始!”
坚持就是胜利。第二天的下午,正在滑板上扭动的我突然有了轻松的感觉,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好像学会了!”
《三字经》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啊!我一定要认真地读读这经典!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2.三字经的读后感1500字
3.精选三字经的读后感
4.关于三字经的读后感800字
5.关于三字经读后感300字
6.一年级《三字经》读后感500字
7.精选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2篇
8.三字经读后感200字
篇2: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对“三字经”最早的记忆,停留在小时候父亲的口头禅“人之初,性本善”上。那会少读私塾的父亲只提到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后来上学,在学校里学习过许多“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感觉很枯燥。虽然也能从中收获一些做人的道理,但在浅薄见识的制约下,很难体会到古文学习的深远意义和其中乐趣。
我读“三字经”时,是在为人母亲自觉父母学习是硬道理为教儿子知书明理才跑到书店看到了各种各样版本的“三字经”。静下心来字斟句酌时,才禁不住为中国古代的语言而赞叹——
《三字经》确实是一本“千古奇书”。只用了一千多字就概括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教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和经典传说故事,广泛生动又言简意核。
“三字经'开篇首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蕴意深刻,发人深思。孩子天性都很好,关键在于父母和老师怎么引导。“昔孟母,择邻处”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曾经看过一个博友的文章“春来草自青”。他说“春”是学生的身心和学习成绩;春,则是家长和老师们给孩子酿造的宽松、温馨、和谐、宜人的心理环境。”自古就有“龙生龙,凤生凤”的说法,其实说的就是培育孩子的环境。“苟不教,性乃迁”如果孩子生下来父母给不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他本来是“善”的性也就“迁”走了,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固有的一种思维和生活方式了。
“首孝悌,次见闻。”写出了要孝敬父母。这是做人之本。要孝敬父母,自己就要刻苦学习,从尊敬身边的朋友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友善对待他人,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和欢迎。“知某数,识某文”写出了要能文能武,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每一个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玉不啄,怎成器?我们应该立鸿鹄之志,刻苦学习,长大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真是一部”袖珍百科全书”,可谓字字珠玑,蕴义深刻,早读早获益!
篇3: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三字经》这代历史书,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三字经》可是一本悠久的古代书啊!它的每一个字,都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读完三字经后,还要透彻理解它们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经的每一个,每一行字,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样,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特别是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的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在读懂了这一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许多榜样,告诉我们很多深刻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
篇4:《三字经》关于读后感600字精选
细读《新三字经》,我被“汉杨震,拒受金;廉洁者,世同钦”这一句话所深深地打动了,不禁为廉洁奉公者的高贵品质而喝彩。
杨震是东汉人,为官清廉,深得民心。有一次,他途经昌邑县,县官王密深夜给他送来黄金10斤。杨震当即拒绝并说:“作为老朋友,你怎么这样不了解我呢?”王密神秘地说:“夜深了,没人知道这事的。”而杨震却哈哈大笑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了,只好拿回黄金走了。这“四知”的故事后来成为廉洁奉公的典范,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颂。
廉洁奉公,秉公办事,这是国人历来倡导的为官品德。只有心目中时时想着人们的官,才能处处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身居领导岗位的干部则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占据了头脑。他们利欲熏心,利用人民给予的权利,做出了损害国家、损害人民的事情:钱权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的风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切齿痛恨。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某些以权谋私者的可耻下场就是典型的例证。
值得欣喜的是现在的党员干部中廉洁奉公者仍占大多数,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又据报载,湖南省某市政府办公大楼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办公办事遵纪守法正人君子请进”;下联是:“送礼送情溜须拍马自私小人止步。”横批为“人民的政府”。这幅对联字里行间表露出政府官员廉政为民的决心,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政通人和,方能国泰民安。廉洁者,世同钦。这是历史的结论。
篇5:《三字经》关于读后感600字精选
《三字经》这代历史书,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三字经》可是一本悠久的古代书啊!它的每一个字,都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读完三字经后,还要透彻理解它们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经的每一个,每一行字,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样,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特别是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的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在读懂了这一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篇6:《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初会《三字经》,是刚入小学时的事。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懵懂无知,踏入校园不久的'孩童,哪里懂得那些文字后蕴藏的深厚哲理,不过是面对学校布置下的经典诵读的任务,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虽是记得个滚瓜烂熟,却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能博得老师的一两句表扬也就满足了。
再读《三字经》,依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开始本以为只要会背就行,心中还暗自雀跃了一番,默默感谢了荷花池小学的启蒙教育,帮我省却了再次背诵的时间。可老师接下来需要理解的要求让我长叹一声,不得不无奈的又拾起这部当初让自己头痛至极的奇文怪字。可是,毕竟是年长了七岁,随着时间的流淌,我的人生阅历已早已大大超越了七年前的自己,对古文字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再加之是在假期,时间上更为充裕,重拾这部著作,不必如同当年那般囫囵吞枣。细细品味后,我开始渐渐明白当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领略到那些三字短句的魅力所在,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对《三字经》所下的定义。这看似一个个短小精炼的语句,却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博古通今,字字含义深刻,句句深入人心,凝聚了古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精髓,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可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开学之后,在博通古文的胡老师的指引下又读《三字经》,更是有了不一样的惊喜,不一样的收获。读《三字经》,方知孔孟之练达睿智,历史之广博丰富,中华文化之深奥精微。“中不偏,庸不易”,“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上帝赋予了我们每个人成为璞玉的机会,可是,为何人与人之间竟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别,是社会不公吗?是先天注定的吗?不,我想这些都不足以构成我们堕落、颓废的理由。要想得到更多,就必须得学会付出努力。像播种一般,只有洒下汗水,辛勤付出,才能迎来收获成功的果实。如果今天的你不把握大好时光,不努力学习,却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为自己的懒惰寻理由,整日怨天尤人,那么将来你注定一事无成。如果你愿意刻苦磨练自己,愿意为自己的明天努力付出,那你一定会苦尽甘来,上帝定会赐予你变为璞玉的机会。我们的明天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今天的你定不会错失成为美玉的机会。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这是作为“人”所必须遵从的准则。父母给予了我们至深至纯的爱,从小到大,他们为我们操碎了心,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牵绊着他们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孝顺父母,不心怀感恩。想想今天,有多少孩子以青春期、叛逆期作为借口,理直气壮地顶撞父母,与父母闹得不可开交。又有多少人不断为自己找寻借口,想着日后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眼前人,善待为我们无怨无悔付出的父母吧,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流泪,错过了才道惋惜。
都说不同的年龄段读《三国演义》、《红楼梦》之类的名著会有不同的感慨,我想,读《三字经》也是如此吧。或许,再过十年,或是更久以后,我回头再来翻阅这幼儿时期开始的启蒙教育读本,从中得到的感悟又会是另一番境界了......
篇7: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提起这《三字经》的学习,还得从上幼儿园开始,偶尔会依依呀呀的跟老师读几句完全不懂的《三字经》,上一年级才算正式的吟诵了经典,那时经过半个学期的诵读,在学习之余,我随同学们把《三字经》背的熟熟的,背得多了,对内容也就懵懵懂懂。可对它的理解还是从生后中的小事中有所感悟。
记得那次在姥姥家,妈妈把洗好的的水果分给我们三个孩子,妈妈是最后一个分给我的,而且特别小。我有些不高兴了,就对妈妈说不想吃。妈妈一眼就看出我的心思,她把我拉过身边来,耐心地说:“儿子,《三字经》咱们白学了,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说的是什么意思来的?难道你忘了?”我摇摇头说:“没有忘,可是……”。妈妈拉过我的手,轻轻说:“儿子,如果你来分你要怎么分?”我语塞了,也脸红了,是啊,经典学了怎么不用啊?于是,我低下头轻轻说:“小的留给自己。”妈妈拍拍我的头,高兴的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从那以后,我懂得了谦让。
通过诵读《三字经》让我学到了很多道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慢慢来。“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使我明白人小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了就什么都不会,有什么用呢?从而激励我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来刻苦的好好学习!“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实礼仪。”让我懂得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三字经》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伴随着我成长,它是我成长的好朋友。
篇8: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我幼儿园的时候就能背诵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个寒假,学校的大队部布置了品读经典传承国粹阅读活动,《三字经》是我国著名的启蒙读物,所以这个假期我把《三字经》拿出来重头到尾认真地看了一遍。
通过看三字经的解读,我知道了三字经它是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勤学刻苦、孝顺父母、礼貌待人,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几句话的意思说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这样,等到老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做,又有什么用呢?一块好的玉石,如果不经过玉工雕琢,就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明白事理,没有办法让原来的优良天赋得以充分的发挥。我就得这句话说的太对了。我们小时候一定要刻苦学习,不能怕辛苦。还有我特别喜欢“头悬梁”这个故事。“头悬梁”讲的是:我国古代晋朝的孙敬,他学习非常刻苦,常常读书读的很晚,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为了防止自己在学习时睡着了,因此在读书时他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打盹垂头的时候,揪一下头发就惊醒了,继续读下去。后来他成为了一个很有成就的人。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小要刻苦学习,只有认真努力的付出,才能有收获。我平时在学习的时候,不是很认真,做作业也不是很及时完成。看了《三字经》以后,我要改正这些缺点,刻苦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就像一个老师,教导着我们,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我很喜欢这本书。
篇9: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幼不学,老何为?”是三字经当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少年时不努力学习,老了就不会有所作为。我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话一直激励我努力学习,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也是从小努力学习,才有很大的成就。
楚国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从小家境贫寒,吃不饱,睡不暖。但是每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屈原已经起床,他坐在窗前,对着江水,高声诵读《诗经》、《尚书》等诗文。他的诵读声几乎与公鸡的报晓声同时在朦胧的天空下响起嘹亮的声音随风飘得佷远佷远,连长江上的船夫都能听见他那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诵读。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屈原日复一日地坚持着,终于学有所成。毫无疑问,少时的基本功训练,为屈原以后的政治生涯和文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是我国清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有这样的成就,也是因为从小努力读书。一次,一个小偷进了曾国藩的书房,不料,刚进书房,曾国藩也进去了,小偷只好跳上房梁,曾国藩一直在背书,小偷听他背了很久,都背得出了,可曾国藩依然在背,小偷只好又睡了一觉,从深夜到凌晨,曾国藩一直没停,小偷一觉醒后,天快亮了,曾国藩还没有停,再不走就会被发现,小偷不耐烦了,跳下来,到曾国藩面前,把书从他手中抢过,一把扔在地上,气冲冲地说:“背什么背,你不睡觉,我怎么偷?”接着小偷一溜烟跑了,曾国藩惊呆了。
“幼不学,老何为?”不正是我们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周恩来总理从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我们就是那湛蓝天空下的小燕子,想要飞得更高,就得从现在出发,从我们的幼年开始努力。
篇10: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三字经》我们班几乎每个人都有,也都读过,但真正了解它很不容易。可以说它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书。上学期老师让我们背《三字经》,我时常坐在院子里,手捧着《三字经》,念念有词地吟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觉得《三字经》易记易读,秀色可餐,白纸黑字,三言韵语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进我纯真的心田。在朗朗的读书声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立身处世,接人待物的准则。
《三字经》共一千多字,中华历史及道德观都浓缩在这一千多字中了。确切说它是一部百科全书,走进《三字经》,就像漫步在中国历史长廊中,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有王道霸业,文治武功,又有血雨腥风,悲凉杀戮,强盛辉煌使人骄傲振奋,朝代败落使人汉颜痛惜。我们应学习历史,立足现在,古为今用。
《三字经》是国学之经典,中华文化之伟大尽展其中,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独具魅力而又璀璨夺目,而《三字经》不愧为华文化中一颗最耀眼的珍珠;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片茫茫大海,而《三字经》便是几千年沉入海底的一艘船,里面是一些数不清的财富。
诵读、欣赏、回味、咀嚼,最沁人心脾的是《三字经》蕴含的思想、馨香。影响最深的是最后一句话“人遗之,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做父母的再有钱,如果子孙不求上进,又有什么用呢?经中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才是取之不竭的财富。
《三字经》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因为它博大精深,我不敢说已经读懂它,我会一直坚持研读《三字经》,一点一滴地通透其灵魂,是我的灵魂芳香怡人。
篇11: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暑假,我重读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字经》,让我受益匪浅。
《三字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短短的文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告诉我们:我们就像一块璞玉,要想发光,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像播种一样,只有洒下汗水,才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的就是黄香温席,孝顺父母的故事。这些古朴的文字把我带入了一个爱的世界。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场景。炎炎夏日,黄香在父亲睡觉时,轻轻地为父亲扇凉,用孝心吹散炎热;寒风刺骨的冬天,他先睡到床上,用自己的体温暖床,再让父亲睡上去,用孝心驱走寒冷。他的孝心像春雨点点,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读着读着,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孝心女孩”——陈春林。母亲病逝,父亲瘫痪,可这些事都没有难倒她,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重担。用自己的孝心燃起了父亲生活的希望,用细心地照护让父亲重新站了起来。她带父上学的行为更是感动了无数的人,成为家喻户晓的“孝心女孩”。无论是黄香还是陈春林,他们都用孝心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这样经典的故事在《三字经》里数不胜数,《三字经》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又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发扬光大,让生活充满爱。
篇12: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最近,妈妈和我一起诵读了《三字经》,她还给我解释了其中的含义。《三字经》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它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礼貌待人。
“人之初,性本善”,让我知道了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好的,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在生活中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让我明白了连动物都知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换取劳动果实,人如果不学习,还不如动物呢。
“融四岁,能让梨”,讲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时,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毫不犹豫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人问他:“为什么挑小的?”他说:“哥哥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以小居大是不好的行为。”这个经典的故事,让我知道孔融是个明白事理的好孩子,从小就懂得尊敬和谦让,我要向他学习,在生活中做到长幼有序,做一个孝顺长辈、懂事的好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先后搬了三次家,最后把家迁到了学堂边,使孟子学到了不少礼仪和文化知识,成了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个故事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我的父母为了我的成长和成才,不知操了多少心,可有时候我不理解,还会埋怨他们,现在想想,真是惭愧。从今天起,我要更加体贴和关爱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和未来。
我喜欢《三字经》这本经典读物,因为它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传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篇13: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我常常吟诵的《三字经》里的诗句,它教育我们要心地向善,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以来,老师鼓励我们利用平时点滴的.空闲时间学习古诗文,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道理。在古文典籍中,我最喜欢《三字经》。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更重要的是,它里面涵盖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习惯,指导我们学习和成长。
记得有一个周末,因为去姥姥家里玩回家晚了,耽误了写作业。当时我瞌睡极了真想立刻就躺下来美美睡一觉,可是当我想到三字经中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时,立刻被晋朝孙晋的学习精神所感染,我一下子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认认真真地把作业写完。《三字经》还教育我们要不耻下问,“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这句话告诉我们,连孔子都向比他年纪轻的神童项橐请教学问,何况是我们呢。通过学习《三字经》,培养了我刻苦学习、不耻下问的好习惯。
还记得有一次上课铃刚响,我们几个同学还沉浸在下课时的欢快气氛中,相互打闹影响了课堂秩序,当时老师并没有立刻制止我们,而是让我们背诵“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此时,我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教室里立刻就安静下来。通过学习《三字经》,培养了我们尊敬师长、向善知礼的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三字经》也指导着我们的行为习惯。“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教育我们要尊敬长辈、谦恭礼让。“尔小生,宜立志”告诫我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学习《三字经》,使我受益匪浅。
《三字经》里囊括了接人待物的礼仪、做人做事的学问,还有历朝历代的故事,它指导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使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培养了我们学习、生活、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三字经》和其它的中华经典一起伴我健康成长。
篇14: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三字经》,它短小的人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毅力于灿烂之巅,多少年来一直伴随中华儿童的人成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放在《三字经》的开头,讲出了人的本性是天生善良的,但由于后天的教育和自己的勤奋程度而差距越来越大。“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讲述了如果学习时不专一,那么善良的人本性就会受到变迁,最后与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现在的我们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上网、逃学在中学生中都时有发生,我们要学会专一,“一心不可二用”,才可有所成就。
在《三字经》中,有一段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段话告诉我们:圣人孔子曾拜7岁的小孩项橐为师,古代圣贤且能如此勤奋学习,跟何况是我们;宋朝中书令赵晋读了一辈子《论语》,做宰相之后,仍勤奋读书;公孙弘为了学习削竹片抄书,他没钱买书却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梁上,苏秦学习疲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晋朝车赢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做灯来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来看书,他们虽然贫穷,却没有因点不起灯不学习;汉朝朱买臣边砍柴边看书,隋朝李密边放牛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我们现在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又有老师的悉心呵护,我们 太幸福了。
《三字经》概况了中国上下五千的历史知识丰硕,它独特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人耳目一新;《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可生动有趣,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这让人在学习中增加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对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方面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三字经》通俗易懂,还可也陶冶情操,提高人民的涵养。
★ 随笔600
★ 天窗作文
★ 经典伴我成长范文
【我与三字经读后感600字(集锦14篇)】相关文章:
阳光少年初一作文600字2022-05-08
有关《弟子规》读后感300字2023-04-27
尝味红军作文600字2022-09-06
关于山东国学小名士观后感600字2022-07-21
我与挫折同行作文2023-04-23
我与珍珠泉的缘分读后感2024-03-20
亲教我怎样做人作文2022-05-06
西游记电视版观后感600字2023-01-30
天窗优秀作文2023-12-24
三字经读后感600字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