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视域下的现代文学论文(精选16篇)由网友“是少女屿”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学科素养视域下的现代文学论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学科素养视域下的现代文学论文
一、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
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是指在中国现代文学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修习涵养,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科素养属于专才的培养,表现上更接近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修养。
学科素养必须有科学、健全、合理的学科成分,所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也与“四基”对应,体现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四个方面。
现代大学教师有“‘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的权利,求取新知的学生则拥有‘学习自由’的权利。
”不同于初等教育,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主要表现为自学,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以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这是尽可能为学生争取“学习自由”的权利。
与中国古代文学一样,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基本能力主要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各种文体的写作使自身能力提高。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技能,通过不断实践,基本经验也就渐渐积累起来了。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成分,如果说上述三个学科成分的形成主要依靠学生自学的话,那么基本品质的养成则更多依靠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
基本品质的养成关键在于学生对学科的主观认可和学习乐趣,重点是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
对于学生,“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在高校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还原文学现场的现场教学模式就是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科基本品质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二、回归文学现场教学模式
所谓回归文学现场,是指最大程度地“触摸到文学的‘原生态’,贴近活着的文学与文化史”,将回归文学现场引入教学,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文学的文本世界,通过理清作家的精神脉络使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交集”,沿着作家的精神路线和生活中的实际路线来体验作家的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还原是一种重回,其目的在于以此来帮助学生对某一作家、社团、流派的成长,某一文学现象的发生,某一文学场域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不同于文学史表述的.深层理解,进而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在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文学现场都承载着作家的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
个体生命经验是作家初入文坛的主要创作素材,这些文本中的生活记忆在作家的生活居所等文学现场中都能寻得痕迹,而文化记忆又将他们的作品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这些带着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的文学现场多为名家故居、山水故园以及地域风俗场域。
故居有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是名人生存与回忆的二重空间。
时间和空间导致了他们对故乡的怀恋,同时他们也在故居中搭建了自己的“故园世界”。
作家故居是作家的生存空间和创作空间,影响作家的写作状态,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其间诞生的文化与文学群体的活动、精神及命运,影响文学的感觉经验和想象空间。
这些名家故居、如鲁迅在绍兴和北京的故居,郭沫若在北京和乐山的故居、老舍在北京和山东的故居、曹禺在天津的故居、张爱玲在上海的故居等。
它们遍布祖国各地,对于大众,它是人们纪念、缅怀、学习名人的人文景观;而对于学生,它既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又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文学现场勘查和回归的教学基地。
教师虽然不能在每一位作家的故居都进行现场教学,但是可以结合文学史有计划地就近选择。
如讲第二个十年文学史中“东北作家群”作家时,哈尔滨地区的学校便可以选择地处阿城市的“舒群故居”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对故居的考察,了解舒群早年家庭生活的艰辛,以此来分析其小说中浓重的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形成的原因。
也可以选择呼兰河畔的“萧红故居”,通过对后花园、磨坊、储物室等处的游览来走进萧红的精神世界,以儿童视角体味童年萧红眼中的乐园,再现吃黑天天、帮爷爷踩格子、爷爷锄草她锄苗的捣乱、和小朋友烧鸡蛋的乐趣。
而在讲萧军时,锦州地区的学校则可以选取萧军故居来现场教学,为学生再现“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的萧军精神和他的各种义举。
“物质的客观体只有通过叙述才能成为集体记忆的媒介暗示”,只有通过这种回归文学现场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走进文学文本。
同样,在讲述这些作家作品时,其笔下的秀美山水也同样可以进入现场教学。
所有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有益配合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这种回归文学现场的教学模式,“是以文学家个体或群体的文学生产空间及其地理位置为坐标,以处所带动时间和空间,展开作家心灵、写作状态、文学地貌变迁的寻觅之旅。
”其作用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从而达到对高师学生学科品质的养成。
三、与“四基”对应的其他教学模式
除了对应基本品质培养的“回归文学现场”教学模式外,还有对应基础知识学习的“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式”教学模式,对应基本经验获得的“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对应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教学模式。
高师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两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内容本身,二是外在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主要是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
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主要包括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论三个部分。
对于各部分,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和考核等不同形式,以此来实现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教学法知识的学习,则可以通过教法课程和师生位置互换的实践教学模式完成。
在基本经验的积累方面,可采用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教授预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而教师则以学生和评委的双重身份提问并总结。
对于学生的选择,采取自愿、择优的原则。
对于学生教授的作品,要选取难易适中、有代表性的篇目。
同时师生互换教学的时间不宜过多,并且只能占每节课不超过一半的时间。
学生在教学时,要完全按照正规的教学步骤进行。
教学结束后,班级同学要就其所讲课程的教学内容、板书、教态、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最后,师生再一次置换位置,由教师对该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点评与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益的,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则利用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范本,回归既定的文学场域,设若置身于该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以其生活及文化心态来面对同一题目进行创作。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推理、比较、鉴别和分析,提高了审美趣味,形成了独立的判断力、深邃的思想见解”。
通过比较,学生既能看到自己作品的优点,又能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
四、结语
中国现代文学独有的文化启蒙和革命救亡的特征,加之所处的新民主主义时间范畴,使得通过“四基”构建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具有了爱国主义的因子,这一学科素养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立志教育事业的卓越师范生是不可或缺的。
篇2:媒体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论文
关于媒体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论文
一、媒体融合与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旧媒介的碰撞与整合,在资本、信息和技术的流动中,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由不同媒介融合衍生出的信息产品,及其所产生的文化混合性影响着人们理解和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这些融合后的媒介新形态裹挟着大量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发挥着传播的正功能,让受众获益其中;另一方面又展示着负功能,让受众沉湎与听从。对于受众尤其是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大学生而言,要确保发挥媒介的正功能,而不是功能不良,就必须提高他们使用媒介的能力,也就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何谓媒介素养?简单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受众在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媒介素养被认为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而提高的技能,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是感官的延伸,那么新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便是对传统读写素养、视听素养教育的连续和延伸。
二、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
随着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媒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通道,也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最重要的凭借。首先对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90后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走访,对他们的媒介使用现状可以做出如下简单的归纳:
1.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是大学生接触时间、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
90后大学生都是新媒体的积极使用者,他们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体获得一定的休闲娱乐与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又通过手机媒体进行简单的社交活动,尤其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他们而言,这些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方式,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2.在融合媒体的语境下,大学生张扬个性,善于创造性使用媒体
由于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对融合信息产品兴趣颇浓,包括电子杂志、播客、网络小说等形式,都是他们喜欢探索和尝试的新媒介形态。但这种创造性使用仍然只是简单创造,甚至是基于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一旦发现更有意思的信息产品,便会转移兴趣。
3.对于媒介以及媒介讯息,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弱
面对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大学生对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信任度,总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但更信赖传统媒体。同时,他们对于网络流行文化基本没有抵抗力,甚至会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对媒介与媒介内容盲目跟风,缺乏理性思辨,这是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不足最重要的体现。根据以上简要分析可以得出,当前90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选择媒介的问题上,大都无法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而是集体对网络等新媒体缺乏免疫力;在理解和质疑媒体的问题上,有盲目跟风的现象,缺乏理性的批判思考;在创造和生产的问题上,媒体更多地被大学生当成了休闲娱乐的工具,而非提高自身素养、丰富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大众的基本责任,是运用一切可能性,使自己成为机警而又有能力的阅听大众。”但要提高媒介素养,仅仅依靠大众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当前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缺失,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就要探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一)高校教师要加强自身媒介素养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以及融合媒体的发展浪潮,要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应对飞速发展、鱼龙混杂的媒介信息,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科研对自身媒介素养的需求。首先高校教师要培养媒介意识,要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恰当的'媒介;其次要具备媒介认知与媒介运用的能力,了解传播环境,利用媒介来进行制作和创作;最后要培养对错误或者不健康信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构建,不管对于高校学生还是教师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成为大学生学习时的指导员及学习伙伴,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媒介素养。
(二)构建全方位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受商业动机的驱使,一些消费型媒介所推销的“低水平”的满足,让大学生获得娱乐消遣,却无法让他们精神升华、能力提升。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在高校构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如今,媒介素养教育也已陆续成为各国学生的必修课程。面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种类和数量单一的现状,要在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层级式培养模式、梯度教学目标和多样化课程设置策略。即对传媒专业和非传媒专业进行分层培养,对媒介素养教育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梯度教学,同时将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三)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
以数字媒体为主导的融合媒体,浸染着高校校园文化。在大众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手段,通过提升大学生解读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传媒使用习惯,进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提高大学生解读、欣赏传媒信息和传媒文化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辨别、选择、理解传媒信息并判断其复杂的内涵和性质;三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传播观念,主动抵制不良内容的流传,净化校园文化空气;四是增强大学生创制信息、回应传媒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利用传播为自我和发展社会服务。作为一种新教育主张和问题疏导解决手段,媒介素养教育对建设和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作用。
(四)提供大学生媒介实践的舞台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应建立多元的课程实践体系。目前大学校园中丰富多样的学生报纸、网站及电视台、广播台和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校园DV,都彰显着校园媒体的繁荣和大学生参与媒介活动的积极性。除了课堂教学之外,“社会参与”也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大学生积极参与媒介信息的制造与传播过程,使他们在媒介实践中加深媒介素养,把握正确的校园文化发展方向。比如学生自办的电台、报纸等,这种自我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有利于推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此外,学校还可邀请新闻媒体、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新闻人物等走进校园,与大学生见面,或交流聊天,或制作节目,让大学生们得到来自媒体的第一手讯息资料,了解实实在在的身边媒体状况,增加对媒介的感性认识。
篇3:经济发展视域下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门径论文
经济发展视域下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门径论文
学生在学校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且还是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的学习,以争取毕业时达到“德技双修”“德能并举”。
教学环境的设局可以仿照生产环境布置。高职院校依托院校内各种实验实训室,根据生产流程来布局,为学生提供切实提高其就业素质和技能的专业环境。例如,不少学校都开设有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那么实训场所可以借鉴电子厂商里的生产线建造。一人一座,座位旁边贴有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等,让每一个实训就像在一个小型的生产车间里,充满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实训前制订出标准计划指示图表并且在学生当中选出技能好的担当质检员,组织能力好的担当线长。质检员负责检查工艺水平、质量。线长负责到考勤、布置任务和总结。每一道都有特定的学生来完成,每个人做一个特定的工作,操作前佩带好规定防护用品。这样的教育环境同工作环境统一,使得学生在学校时就已经接触到可能会遇到的生产环境,感同身受,即使将来到了真正的生产线上也不会觉得生疏,也能够尽快适应。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渗透职业素养。首先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典型生产性作业的工作流程或经营性作业的业务流程,融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按照企业对岗位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将行动领域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内容。与高职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内容来源于生产现场,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其次是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项目、案例分析、工作过程、情景模拟、工作任务分析、管理实践等教学环节,大家团队协作一起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总结归纳,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执行能力。再次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提倡规范化管理,强调纪律性和管理性,按照企业的制度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企业要求准时上下班,严格按要求出勤,那么在学校时也要注重纪律、讲究操作规范。只在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加强职业素养的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才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
企业是实施职业教育重要的场所,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素养教育质量的理想途径。研究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加拿大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AdultFurtherEducation,即成人技术继续教育)等职业教育模式等的共同点是采取校企合作办学的方法。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途径有:共同创办专业订单培养、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共同创办专业建设理事分会等。借助校企合作的优势,校企人才才能实现无缝对接。学生的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甚至实践课堂都可以放到生产一线,利用校企合作企业的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教学和培训。企业与学校配合联合培养不仅使学生有利于掌握实际生产设备操作和维护等相关技能,还能了解到相关工作岗位、感受到企业文化,提高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让学生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我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之一是创办“润建班”,这是与广西润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一起联合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公司实行军事化管理,使得参加的学生能在短暂的培训中迅速实现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一名公司准新员工的角色的转变,并从中深刻体会到团队精神和公司战斗力。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专业理事会是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学校联系到的理事企业单位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明星企业。通过专业理事会,学校与各理事企业单位紧密联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理事企业单位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为学校各专业的理论教学、学生顶岗实习、调研、社会实践等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将学生成培养行业、地方及理事单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新体制机制,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共赢、共同发展。
以赛促学,各种丰富多样的技能大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技术比武的平台。一方面,技能竞赛往往与企业的结合,参加比赛就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资源和设备。另一方面,通过比赛和交流,学生可以寻找差距,明确了岗位成才的方向。而且在短短的竞赛时间里完成技能大赛要求的任务相当不容易,对所有的选手的'体力、技能和意志力是非常大的挑战,参加一场有强度、有难度的比赛,学生大大促进了自身技能和素质的发展。不少学校参加技能竞赛大赛比赛都是以老带新的方式,让一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长一起参加。新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也提高对技能工作、不同职业的认识。除了技能竞赛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考证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好形式之一。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全面提高职业素养,为学生进入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考取电工上岗证、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国家工程职称系列电子技术员、维修电工(中级/高级)、Protel绘图员(中级),也可以根据兴趣考一些相关的证书:AutoCAD绘图员(中级/高级)、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工(中级)和ISO9000内部审核员。考取职业技能鉴定证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职业素养提升教程、职场典型事件与行为优化、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成长、社会与职业、企业管理、管理心理学、管理学基础等职业素养教育等课程的开发,虽然不同层次,形式多样,各有特色,但都是始终站在职业素养教育的基点上,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课堂之中。学生们可在课程学习中了解企业文化、掌握职场规则,把握做事分寸,开阔职场视野,提升个人的职业内涵,实现形象素质、行为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这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教育,这需要学校、企业、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高等职业院校有必要深入实际,不断探索,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推动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篇4:美育视域下媒介素养提高路径探究的论文
美育视域下媒介素养提高路径探究的论文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快速便利,为广大公民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同时也带来大量偏离实际的网络谣言。大学生在面临这类信息时往往难辨真假。此外,某些媒体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下,追逐“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以致存在不少媚俗、低俗等内容,影响了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正确认知。第三,参与媒介的程度不深,参与的层次较低。大学生参与媒介交流积极踊跃,形式多样,如在视频网站上传播拍摄的影视作品,向媒体投稿(如摄影照片、副刊文章等),在社交网络分享、评论信息等。但总体而言,大学生参与媒介活动的人数占总群体的比例较低,参与的形式也较简单。
毫无疑问,媒介素养的提高对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媒介传播和社会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已逐渐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中也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少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单一。笔者通过对南京地区五大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查发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由选修课来完成,内容主要有两类:以提高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为目的的信息检索类课程和以促进大学生了解媒介传播为目的的媒介理论类课程。前者注重从技能上提高大学生运用媒介、获取媒介信息的能力,后者则从媒介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角度,介绍一些与媒介、传播有关的知识理论。这些课程的目的性和实用性较强,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低的问题。其次,没有建立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课程联系松散。调查中发现,在四年的授课计划中,类似媒介素养、传媒与生活这种内容的选修课并不多,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应当看到,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对此,高校应予以重视。
审美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意义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传授关于美的知识,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1]审美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贵族弟子学习的“六艺”技法中,“礼”、“乐”、“书”三艺便包含了最初的审美教育思想。战国时期,涌现出一批主张审美教育的人物。孔子认为,诗乐修养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重要途径;荀子强调个体要自觉地积善修身,并提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2]儒家认为美育可以“以美储善”。通过审美教育,能使受教育者的人心得以完善,真、善、美与自由相统一的人生境界才能够得以实现。近代中国,在内忧外困的历史环境下,一批学者认识到审美教育是提升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19,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把教育分为体育和心育,其中心育又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他认为,要培养完美的.人物,德育、智育、美育缺一不可。近代美育思想中,有代表性的思想还有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先生认为,与宗教相比,美育具有自由、进步、普及的特点,因此主张“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参入其中。”[3]210在蔡元培看来,美育能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在世俗中用审美教育把那些不利于人格高尚的思想完全消灭掉。
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从技能上和知识上改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审美教育能启发美的认识、美的分析、美的评估和美的表达,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中,审美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训练其审美思维,提升其审美理想。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决定着他对事物的理解、评价和接受。对美丑的认识,是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培养大学生从美的角度去审视谣言、炒作、虚假新闻等现象,分辩信息的价值,提升他们识“丑”和辨“美”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约束和指导自身的行为。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早在1934年,蔡元培就提出,“我以为如其能够将这种爱美之心因势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性悦情,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3]360他认为美育具有“立人”的作用。审美教育是对心灵、精神的教育,不涉及任何功利性的因素,目的在于教会人们从美的角度去欣赏、判断事物。在高校贯彻审美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客观、公正、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媒介现象以及媒介中正面或负面的信息。
(三)激发美的创造,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媒介。审美教育能够激发想象,激发灵感。系统的美学教育课程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在创作时具有美的把握能力,创造出更富于美感、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的优秀作品,以美的形式与媒介互动。
总之,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懂得什么是美,培养其审美能力、审美理想,激发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辨和评价能力、对媒介现象的审美能力和参与媒介活动的行动能力。
高校开展审美教育的途径
笔者通过对南京五所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的审美教育课程主要涉及:文学作品鉴赏类、影视文化类、艺术欣赏类(如音乐欣赏、绘画欣赏等)、作品设计欣赏类(如广告设计欣赏、家具设计欣赏等)。总体而言,内容多样,覆盖面广,学生选择余地较大。但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这些课程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没有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课程的开设比较随意,课程之间没有时间和层次上的联系。此外,当前高校审美教育往往看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注重“欣赏”,而不重视理论的提升,缺少审美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而这类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一)建立完备的美学教育课程体系。在审美教育课程体系中,在基础年级增加美学或艺术学的入门课程,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或艺术理论,做到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同时,还应增加艺术欣赏的内容,如音乐艺术、摄影艺术、文学艺术、建筑艺术等,通过对生活中具有普适内容的讲解,提高大学生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和看待生活现象,提升审美修养。此外,在公共课体系中增加审美教育的内容。目前,高校公共课主要用于外语和思想政治教学,审美课程教育还未进入到公共课的体系中。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应该把审美教育提高到与思想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科学的审美教育体系,使得各类课程在时间和知识层次上衔接紧密,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条件。
(二)在课堂教学中把审美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审美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大学生美育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分辨是非、善恶、美丑、优劣的能力,从而在接触媒介信息的过程中,能自主地抵制不良信息,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有用信息,积极地参与传播。因此,高校在审美教育中,应有意识地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将审美教育与媒界素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势利导,为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服务。
(三)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美学知识,积累审美经验。美学教育是面对人的知、情、意的人格教育,不能只是单纯地灌输理论,应更加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美的理论去解释和看待社会现象,通过美的熏陶,提升个人的审美品位,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因此,审美教育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鼓励他们进行美的创作,积累丰富的美学经验。如开展各种讲座展览、举办创作比赛等,引导大学生多接触丰富的审美内容,激发创作兴趣。
(四)强化任课教师的美育素养和媒介素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对提高审美教育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审美教育的教师来自各个专业,对美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在开展美育及媒介素养教育时,应出台相应措施,鼓励教师自我提高,给教师提供学习提升的平台;同时给出相应的考评措施,为大学生审美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靠保障。
通过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这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一条新思路。通过“美”的观念、“美”的作品、“美”的思维的熏陶,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促进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公平表达和信息的公平流动,建立更加公正的言论环境。
篇5:素质教育视域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素质教育视域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一、课程建设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系列省级精品课,由“唐诗宋词名篇导读”、“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乐府诗导读”、“《红楼梦》导读”和“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等5门课程组成,每门课程均为36学时。该系列精品课除为中文专业学生讲授外,主要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中“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红楼梦》导读”最早开设于1993年,已有的讲授历史;“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开设于,“乐府诗导读”开设于,也有七、八年的历史。5门课程联系紧密,相互补充,从不同侧面讲授中国古代诗词、乐府、小说、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课程。在中文系专业选修课教学乃至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类教学中,该系列课程都有重要的地位。系列课程依托于“中国古代文学”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于入选中国古代文学山东省教学团队。团队(课程组)成员有23位教师,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博士18人,占总人数的78.3%,大多数为学界著名学者的弟子。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年富力强,富于发展潜力。团队负责人为教育部优秀人才,山东省首届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批首席专家。其他成员有30余人次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和市校级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学成果奖、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教育先锋等各类教学奖励与表彰。
二、系列课程的整合优化
20,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承担了青岛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从已经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选择了上述5门课程,并把这些课程的优化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5门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其目的是使课程能够形成一个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的体系,更好地发挥其整体优势。第一轮的整合优化工作主要依照如下的基本思路展开:一是重点选取了诗词、乐府诗(配乐演唱的歌辞)名篇,小说名著《红楼梦》,并从魏晋文化和佛教的视角切入,对相关作品进行导读。二是选择这5个专题,既与主讲教师个人的研究专长有关,也考虑到5个专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如唐诗中有不少名篇本身就是乐府诗,宋词原本可歌,与乐府诗有很多共性;乐府诗主要集中在汉魏至唐代;《红楼梦》与佛教关系密切;《红楼梦》中的诗词与唐诗宋词有继承关系,唐诗宋词名篇明显受到魏晋文化的影响,其中也不乏佛教禅宗的内容等等。因此,5门课程在知识和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课程平台建设方面,有很多相互交叉的东西可以共享。三是建设5门课程整体设计、相互补充的课程平台。经过努力,我们现在已初步建成5门课程共同组成的联合课程网站。学生既可以登录任意一门课程的网站,又可以从该课程网站进入到联合网站,或进入5门课程中的其他任何一个课程网站,实现了课程网站之间的贯通。整合优化也对各门课程的一些具体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我们不仅充分考虑了各门课程之间的互补和呼应,如原“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中涉及到的乐府诗全部放在“乐府诗导读”中来讲,“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红楼梦》的内容,则转入“《红楼梦》导读”;同时,也根据个人科研的重点和特长,对各门课程的组成成员做了相应调整。至于不同课程在平台建设、课件制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也是整合优化中考虑的重要内容。这使得每一门课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收到了如下几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5门课程的网络平台,各自汇集了某一方面较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和资料,并且都可以向选修其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生开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资料库;二是课程的联合建设,带来了主讲教师、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思想及方法等方面的重组和变化,这对于课程的互相促进、教学效果的同步提高,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三是联合课程组的主讲教师,在形成优势课程群的同时,也凝炼了学术方向,对教学和科研团队的优化整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的课程整合,把已经开设的11门课程也纳入到精品课程群的建设范围中。,“《老子》导读”、“《金瓶梅》导读”、“《聊斋志异》导读”、“中国古文名篇导读”、“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等5门课程被批准为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至此,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精品课程群达到10门。另有“中国神话与诗歌导读”、“《诗经》《楚辞》导读”、“《论语》导读”、“中国诗学导读”、“元明清戏曲导读”、“《文心雕龙》导读”等6门课程,也正在根据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思路进行全面整合。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是建成涵盖文、史、哲、文论、艺术、宗教等多领域的16-20门系列课程。
三、课程的内容、特色与地位
5门省级精品课程都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延伸,也是我们在长期讲授的过程中,逐渐发掘、精心选出的5个专题。其中,唐诗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以短小精粹、情韵并茂的优势,长期流传,脍炙人口;乐府诗本是配乐、配舞的歌辞,是表演艺术的一种,与一般徒诗相比,其特点极为明显;《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白话章回小说的代表,自诞生数百年来,“红学”早已成为显学,学界向有“开口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化、学术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当时的文人和文学也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吸引了后代学者和读者的注意,20世纪初叶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对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文学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化至今仍具有独特的魅力;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广泛影响到中国的文人和文学创作,荷兰学者许理和就曾写过《佛教征服中国》的名著。因此,5门课程讲授的文学与文化专题,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均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从总体上说,系列课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取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的典型个案,立足社会、文化、宗教发展来分析名篇名著,通过名篇名著的重点导读,带出文化及典章制度的讲解;二是每门课程均有长期的科研作支撑,课程内容都与作者已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就现有5门课程的具体情况而言,也是各有其特点的。总体来看,这5门课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现对各门课程的特点分别举例简要说明如下:“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红楼梦》导读”和“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是第一类。这3门课都是以广泛流行的名篇、名著,或学术界特别关注、一般读者也很感兴趣的魏晋文学和文化为讲授对象。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深受学生喜爱,很多高校也都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但我们的这几门课程都是建立在长期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因此我们的讲授思路和内容,在众多的同类课程中,仍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以“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为例。该课程立足中国诗词发展过程,以题材和主题分类选讲的方式,选取10类典型的诗词,重点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政治以及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入手,对唐诗宋词名篇进行导读。每类诗词的导读,都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每一类诗词从先秦到宋词的.发展简史,作出提纲挈领的描述,把握该类诗词类型化特点;二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的名篇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讨论该类诗词独特的艺术美与题材、主题及文化之间的特定关系。导读特别注意把诗学理论与具体作品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力求讲出我们长期研读和讲授唐诗、宋词的真切体会,达到将知识、审美与思想融为一体的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特点有三:
1.在按题材和主题对唐诗宋词分类讲解的大前提下,注意从文化发生、发展的角度,发掘诗词类型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对诗词类型化的共性特点作出文化学的解释。
2.注重在同类诗词发展历史中,把握诗词名篇在艺术创造上的独特魅力,从名篇讲解入手,把文学史、诗人生平、诗学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力求对学生学习、理解、分析诗词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在深入浅出的诗词艺术分析中提高文化素养。
3.多年来,课程组主持完成的一批科研项目和成果,如“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诗宋词名篇导读》、《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等专著,都与本课程有密切关系。因此,课程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红楼梦》导读”侧重于小说悲剧意蕴、哲学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挖掘;“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从哲学、宗教、政治制度、社会现象、民间习俗、文人生活方式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等多角度入手,对魏晋文化与文学进行导读,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乐府诗导读”是第二类课程。这两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也不是很多。而我们的这两门课开设时间较早,系统性、前沿性也比较强。“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在介绍佛教文学起源、种类的基础上,对佛教基本教义、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佛典翻译文学、释氏辅教传说、僧人赞佛诗颂、文人护法文学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并以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轼、李贽、袁宏道等涉佛较深的著名文人为例,对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一个特殊的侧面阐述了佛教与中国文人和文学的关系。这样的课程内容,截至目前为止,在全国高校中还不多见。
这门课也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1.把对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基本知识的系统介绍作为课程的重点。因为只有深刻地了解佛教知识、体会佛教的精神,才能明白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读懂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而这在一般文学史中是不讲的。
2.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典型个案,包括佛典翻译文学、释氏佛教文学、僧人赞佛诗颂、文人的佛教文学作品等四大方面切入,并展开深入的分析讨论,对佛教与中国文学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既把佛教基本知识作为理解与佛教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前提,同时也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反过来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教义及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获得更为感性的认识。
3.所讲授的内容与主讲教师的科研紧密结合。几位主讲教师从事佛教文学研究多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印佛教文学研究”、山东省社科项目“明代心学、禅学与文学研究”、山东省教育厅项目“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出版《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等著作;在《文学遗产》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榛与佛教》等论文,很好地保证了该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乐府诗导读”则紧紧抓住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在强调表演性、歌唱性的前提下,讲解乐府歌诗。其思路与以往把乐府诗等同于一般徒诗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我们已完成的“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已出版的《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等专著,均与课程密切相关。需要说明,本系列课程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重要分支,而后者在20就通过了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建设的经验对于本系列导读课程的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在由笔者主持完成并获年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汉语言文学试点(本科)专业改革”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005)及我校汉语言文学省级品牌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等教学项目中,本系列课程组的成员也都是主力,这为本课程的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使本课程在长期建设及教学、科研的结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本科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本课程涉及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宗教、音乐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诗、文、乐府、小说等多种文体。在教学方法上,每门课程虽有各自的特点,但5门课程也有不少共性,这是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我们在对课程群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中比较一致的体会。
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重视文学作品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作品与宗教、艺术,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把立足文学史和文化史阐发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作为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2.强调主讲教师必须以科研为基础,不断为教学增加新鲜内容,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授课质量。为此,我们已经根据教学需求,制定了相关的科研规划与教材写作计划。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讲授内容将会不断更新,始终切近和追踪学术前沿。
3.把培养学生理解、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重点,通过理论讲授、范例解读﹑个案分析、课堂讨论﹑学生登台主讲、名篇背诵、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手段方面,则尤其重视三点:
1.建设互动的课程教学平台,使课下阅读、讨论、答疑和在教学平台上提交作业、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与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每门课的课程网站都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为学生课后的扩展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师生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之外获得了有效的延伸。
2.高度重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本课程除了文字表述之外,还使用了大量非文字的教学资料,如图片、音乐、绘画、影像等。主讲教师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通过课堂上的使用,显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通过课程网平台交流、答疑,课后阅读,及在考查、考试中突出文学经典阅读的比重,实现从课堂导读到学生自己阅读的扩展延伸,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和能力。五、几点理论思考本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工作,既是在特定的理论前提下完成的,同时也引导我们对课程群建设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思考。其中,有些问题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中思考较多,或是有一定疑惑的。这里仅就其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稍作梳理,供同仁批评,也希望能得到方家知音的指教,使相关的理论思考进一步深化。
其一,高等学校传统人文学科教学体系与教学创新的矛盾问题。随着国家重视创新之指导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高校人文学科的创新也被频繁地提出来,与之相关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则常常受到政策指挥棒的干预,尤其是在总体课程设置变化和学时数的双重限制下,不得不经常作出调整。有时候这种调整对原有教学传统的冲击非常大,以至于一些实行多年的好的教学传统不得不放弃。但实际上,人文学科,尤其是传统人文学科的课程,其内容与理工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像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具体内容及其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大都已基本定型,不同的只是根据材料和观念的变化对之进行重新的解读,而这种解读一般来说不会对原有教学体系和课程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与中国古代文学系列导读课程相类似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较而言,更需要的恐怕是在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下,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整体教学体系的大调整,则需要特别谨慎。即使不得不调整,也必须充分吸纳已有教学传统中的合理成分,而不可一味追求创新。
其二,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在人文学科的学习和教学中,阅读传统经典,“尚友古人”,与历代各领域、各学科一流的名人对话,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就近年来各种有关读书的调查报告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经典阅读的了解来看,目前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一年里读书的数量非常有限,即使凭自己的兴趣选修人文学科经典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很难系统地阅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这一点我们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也有非常深切的体会,所以经典阅读实际上成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在经典阅读方面有了突破,则学生的欣赏、写作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不再仅仅是一句空话。但问题是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对此缺少应有的重视,这使得经典阅读在教学中不易落实。因此,要解决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使学生人文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环节。如果缺了这个环节,课程教学的质量肯定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其三,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相互促进问题。在高校里,这是个常识问题,似乎不值得特别提出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常常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成为两条道上跑的马车。在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系列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由于导读系列课程的选定,首先是以课程内容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主讲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积累和优势,所以,就这一系列课程而言,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是更为紧密的。如“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魏晋文化与文学,近年其出版的《魏晋五言诗研究》,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魏六朝诗体研究”(-),都与课程有直接关系;又如“《红楼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红楼梦》与中国诗性精神研究”(2007-)、出版的《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及发表的一批学术论文,也都与课程密切相关。其他课程也大多具备这样的特点。因此,这一系列课程的建设较好地做到了与学科建设的深度交融。
五、结语
篇6: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论文
现阶段在建筑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做好将人的发展需求及环境保护问题融入进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话题,并且成为建筑设计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务。
1.1建筑设计融入到生态文明中的意义
由于我国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及生态环境的开发,使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就要在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理念上下功夫,保证各类建筑设计能够融入生态文明中去,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的平衡程度,以保证人类居住的家园更加美丽。
1.2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
第一,节能及节地的建筑设计。这种建筑设计类型主要是在满足人们居住及工作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资源、运转能源及土地资源的节约,并且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可再生利用。可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及生产的废弃物,以及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来实现建筑材料的更新及完善,并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大胆尝试新型设计,在保证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居住面积的提升,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生土建筑设计。生土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是利用覆土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建筑工程的保温功能,从而节省的供热能源的消耗。利用生土建筑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建筑物能够抵御一般的外界污染及自然侵害,例如由于其覆土的设计能够增强防震及防风效果,同时也能够减轻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烦恼,最关键的是生土建筑设计在保暖性能上能够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了大气排污量,进而促进了生态平衡的维护。
第三,生物建筑设计。这种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指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衡量及设计,从而使建筑设计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生物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们的居住及工作规律,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保证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从而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设计更加方便人们的居住及应用。
第四,新陈代谢的建筑设计。新陈代谢建筑强调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如历史传统、地方风格,提倡过去、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共生等。新陈代谢建筑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并在试图表现时代文化和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
第五,少费多用建筑。少费多用建筑是使用较少的物质和能量创造更加出色的建筑作品。高技术建筑可以说是一种智能建筑,它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使固定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成为可以跟随气候自我调整的围合结构,可以进行自由呼吸,控制建筑系统与外界生态系统、环境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增强建筑适应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外部生态系统环境的能力,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篇7: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论文
在考虑生态文明的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下,如何协调好建筑与人及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是现阶段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2.1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人性化
现代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多半从原有观念中转换出来,不断形成了多种风格的艺术效果,但统一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不断满足人的发展及需求。随着现代建筑设计个性的突出,可以体现出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所以在原有的建筑设计理念的情况下,要不断丰富新的建筑艺术效果,确保实现人的居住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在保证使用功能、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美观等其他附加效益。
2.2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生态化
由于国家及社会的环保意识不断升级,促使了人类各项活动及社会发展不断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环保元素,能够逐渐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资源及环境的平衡。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化的设计理念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及国土资源保护的前提。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方针,间接提升了人们生产及生活水平,及社会的发展水平。
2.3符合生态文明要实现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首先,从横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即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其次,从纵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
3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保证人们全面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所以在生态文明的视阈下不断完善建筑设计的方案及理念,保证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篇8: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社会实践论文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社会实践论文
一、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现状及成因
随着高等教育“世俗化、实用化、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被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目标,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立了“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而且每年都会利用暑假组织一部分学生开展“三下乡”、“服务地方”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促进校地、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丰富参与学生的视野,加深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推动知识社会化以及社会知识化的进程。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以及积习已久的教学思路惯性的影响,社会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挥的效用功能往往大打折扣,很难兑现实践教学的最初承诺和美好愿景。在很多高校社会实践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方面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扩大院校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能够为高校赢得良好的生源甚至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配套政策规定的缺位和不完善,大多数社会实践活动常常是重形式轻内容,表面上轰轰烈烈,引起众多关注,实际上却难免沦为走马观花、应付教学任务的“做秀”,根本无法真正达成教学任务目标。这种两难困境导致高校社会实践教学呈现出精英化、形式化与功利化的鲜明特点。
二、建构主义的审视
从“认识”到“研究”理念的转换建构主义是当代社会科学中具有很大影响但也极具争议的思潮的统称,其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零散的、不系统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实践古已有之,在苏格拉底著名的“助产术”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中,都包含了知识来自于人类思维建构的观念;此后康德提出了以先天综合判断来建构知识的认识论思想,意味着知识是被建构的;黑格尔强调理性随社会变迁而变化的动态性和相对性的观点,构成了当代建构主义的主要纲领之一;维科清晰表明了人类建构性的观点,被奉为建构主义的先驱;建构主义理论的近代渊源可追溯至韦伯、齐美尔、米德、涂尔干、曼海姆等,而其在当代的'发展则要归功于库恩、维特根斯坦、皮亚杰、维果茨基等的思想,其中伯格和卢克曼的《现实的社会建构》(1966)[2]一书被誉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圣经”。20世纪70年代英国爱丁堡学派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真正使得建构主义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并以“社会建构论”为标识确立了一种新的解释性框架,强调知识生产的建构性以及知识建构的社会性,以互动论代替单向决定论,强调知识共建的辩证性。因此可见建构论的真正源头在知识论领域,但其影响则波及心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在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以客观性为核心的知识观、以主客体关系为表征的师生观、以接受性为主的学习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三、“研究”理念下
对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再审视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社会实践教学重形式轻内容、重强制轻参与、重到场轻探究,不利于其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切入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将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理念转换为“研究”,鼓励学生“像研究者一样”参与社会实践,是走出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学困境的有效思路。社会实践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师生共同参与基础上的研究活动,教师和学生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两者在参与对话中形成的主体间性推动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学(生)-研究”三者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形成了循环往复递进的关系,由此促进了知识的再生产与进步。因此,高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应当抛掉传统的以“经验认知”为旨趣的导向,而转向哈贝马斯所言的“实践的”与“解放的”旨趣,关注知识生产的建构意涵,凸显“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重视主体间性的作用,积极探索师生有效“参与”实践教学的策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乃至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
篇9: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论文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论文
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比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分别在意识和物质两个层面,宗教神学的逻辑起点在上帝,黑格尔的逻辑起点在理念。弗洛伊德的逻辑起点与其说是在“人”本身,不如说是对“性”的关照。那么,“性”就是他所提出的一切理论的基础。比如,在性本能理论中,他认为艺术创作和宗教活动实质上是性本能的表现。本文认为“性”的确是一种本能需要,但这种本能有着极高的精神含量,它完全不同于动物的繁殖活动,否则,为什么某些不缺乏性生活的人还伴有精神空虚的现象?或者是因为事业无成,或者是因为心灵创伤等令他不愉快的事情而造成了精神空虚。可见,“快乐原则”并不局限在性活动的快乐中,“精神”决定着人对同一事物的很多不同感受,所以弗洛伊德从精神入手而分析人是很具科学性的,然而他将精神状态的根源归于性活动则有失偏颇。人是一种群居式的高级动物,因而存在一种对社会价值的需求,更多的时候,这种被他人认可的心理需求和性欲得到满足的生理需求具有同等地位。即使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也经常说,精神可以改变人的生理状况,例如癌症协会的快乐人群。特别是人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感性体验,更使得他的性行为成为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艺术创作可以与性行为联系之处,也仅仅在于它们同样都是具有精神含量的对生命的高峰体验,而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是一种同样性欲式的良好宣泄。
弗洛伊德在以无意识为根基的心理结构说和人格结构说中提出两个重大发现,即性本能的活动不能被完全抑制住,思维活动本身是无意识的过程。这包含了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概念,即无意识是人的生物本能,是欲望的储存器,而生物本能欲望是人一切活动的推动力,它奉行快乐原则,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为了寻找发泄的出路而达到满足,它总是力图渗透到意识中去。本文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有无意识的状态,但不代表它本身是无意识的,逻辑是人思维的高级产物,充满了深刻的理性思考成分,思维活动完全是有意识地力图将相关事物组织在一条锁链上的活动。弗洛伊德又提出,生物本能欲望是一切活动的推动力,但也不尽然,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推动一切活动的力量,而实行活动的人除有生理需要以外还有精神境界(精神境界在佛学中尤其得到重视,佛学也可以公平地与西方哲学交流)。除非有一个“精神需求也是一种生物本能”的前提,则使弗洛伊德的观点成立。但是,弗洛伊德是通过精神分析得到了性需求和无意识的理论,这是一种演绎推理,而非归纳推理。他的观点以人出发,最后却严重地忽略了人具有精神性的独特一面,将人的具有精神含量的生理本能与动物纯粹繁殖的生理本能混为一谈。
艺术作品是人的产物,必然带有人的烙印,人具有除性本能以外的多重的、复杂的、丰富的体验和情感。那么,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阐明了艺术创作的奥秘?还是20世纪某些艺术家在仿效他的观点进行创作?或者的确有些创作可以与他的观点一一对应?这个问题要进一步思考。艺术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自由的,世界上有那么多风格不同的作品,世界上有那么多性格不同的作曲家,每个人对于性体验的理想也大不相同,因此就不能简单地将这两种活动对号入座。从古至今,艺术都是表达人心的,现代艺术更是以揭示意义和深度模式为前提的。除去表现主义以外,即使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声称自己的作品不表达什么,其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说“音乐只解决音乐自身的问题”;即使超现实主义的前身达达主义出于“创作不表达任何”的目的,而随意地以小刀在报纸上戳字构成文章段落;回到中世纪,即使音乐不能表达个人情感,个人情感只能依附于热爱上帝的宗教情感之上……但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他们恰恰是要表达一种音乐自身的活动和自由写作,以及追求普遍仁爱的意图,这是一种不表现具体感情的抽象的表现要求。从一个音到一个乐思、从一个乐句到一个作品、从一种微弱的音色到宏大的音量、从一种将民间素材与共性写作相融合到那些将各种音响样式综合拼贴的做法,其中都浸透着作曲家绝对的理性设置。优秀作品就是在这种理性设置和感性听觉上达到了平衡,并使这种平衡在听众心里产生共鸣。因此,音乐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高级产物。弗洛伊德怎能说思维活动是无意识的呢?
精神性的要求或者说审美理想是人类独有的,而自由和理性是不矛盾的,如果我们承认美是人类的终极关怀,那么人类演进的根本动力就是人具有的丰富的感性体验和深刻的理性思考,而不仅仅是性活动。无意识也只是人类庞大思维结构中的一个局部,它不能占据充满社会性的人的思维的主体位置。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更加希求一种安身立命的依托,这种依托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层。如果说在刀耕火种的.年代,物质性生存是第一需要的话,那么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社会,精神归宿便成为首要需求。事实上,无论远古还是现代,“精神家园”是人类内心最为本真的需要,也是人与动物最为本质的区别,而文化艺术就是“精神家园”的外在显映。这里又不得不提及古希腊的文化精神,以及它所经历的古风文化、古典文化和希腊化三个时期。古风文化时代是古希腊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神话在这个时代形成,并且在今天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提及;文学艺术中,诗歌、雕塑、壁画也初具规模。古典时代是希腊文化的黄金阶段,此时最突出的文化现象是戏剧,出现了在当今世界戏剧舞台上依然占主流地位之一的悲剧和喜剧,它们成为西方古典文学的经典读物;建筑方面的神庙的三种柱式和雕塑在今天的对艺术风格的探索中也依然倍受推崇。希腊化时代虽然已经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晚期阶段,但它的文化现象仍然推陈出新、辉煌依旧。比如建筑方面的缪斯神宫和宙斯大祭坛,还有伟大的群雕和个人雕塑作品。我们可以从这些文化作品中看出,古希腊精神是“志在寻求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的一种精神,作品孕育着古希腊人的好学精神和创造精神,他们喜好思想的自由或自由的思想,集中体现出一种“自由、民主、理性”的希腊精神,也被称为原点的超越性精神。这种精神使得他们的思想具有原创性,主题具有永恒性。由此可以认为,希腊精神不仅属于古代世界,更属于现代世界。而弗洛伊德带给人类的启迪就是,让我们在从科学角度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新的对自身的理解,但这不是生存和艺术的最终答案。人类向前发展,我们只能通过真实的艺术创作,不断体会和感悟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其中包含着精神家园的方向。
篇10:阅读教学视域下语文教学论文参考
阅读教学视域下语文教学论文参考
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读是信息的输入,写是信息的输出。在进行写作指导时,不能够只集中在“输出”这一环节上,而忽视了指导学生进行“信息输入、储存、加工”的研究,这样就会让学生无话可写、不知该如何写。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关注学生写作的全过程,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感受、阅读与思考中采集、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解决学生“信息输入、储存、加工”的问题。多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博采众家之长、增加积累素材,在进行写作时,才能够有充足的资料来进行输出。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指的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能够明白,如今的中专生的语文学习现状是,学生读书太少,积累不足,很难形成一定具有一定见解的思想认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积极的开展“读写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将读书和写作紧密相连,学以致用,并构成一套独特的读写一体的作文教学链条,这将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供有效途径。进行作文教学,不能够离开对学生阅读状态的指导。必须要明白,一个成功的阅读者也许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写作者,但是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写作者就必须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阅读者。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让学生能够形成“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状态。然而要想“读写互动”却又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读书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更需要一定的激情和感动,为此,要鼓励学生们全情投入和主动积淀。例如教材中众多的诗歌、散文,如果学生不能够全情投入那么很难体会到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很难有所积累,例如那《荷塘月色》中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所寄托的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都需要学生们去细细思量才能够感受并读出来。然而,却必须要明白,应该要从学生作文的角度考察,中专学生要怎样读书,才能够真正的作文文思涌?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去“虔诚优雅的阅读、积极主动地阅读、有借鉴有创新的阅读”。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阅读状态就必须要通过开设“读写互动课”进行指导,例如开展各种“专题阅读”,积极的开展各种读写经验交流课活动、研究性阅读交流课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的开展,效果要比一般性的提倡多读多写要好,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交流的精神,帮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如何与人交流。
二、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挖掘教材,从文本中探索体验写作的有效方式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对写作的系列知识进行积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的权威行与实用性不断的被加强,现行的教材中不仅仅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的名篇,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时代感强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同时这种知识能力的积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教材的感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沉淀审美体验。例如闻一多的《死水》,全诗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深刻的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诗人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诗人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炽热的爱、由衷的希冀从美国归来,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却令他痛心与失望。炽烈的情感被冷酷的社会现实凝固,从而构建起诗人脑海中的“死水”形象。“死水”正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以艳丽鲜明的语言、严密和谐的韵律来刻写丑恶,再以精心刻写的丑恶增强对现实批判与否定的力度,这正是诗人的匠心之处。从这首诗中,学生们不仅仅能够欣赏到作者斐然的文采,更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满腔爱国之情,从而唤起学生心目中的爱国之情。通过对教材的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十分有利,同时对于学生对写作过程的构思、立意等环节也至关重要。例如那《最后一片叶子》中所体现出来的患难与共的感情,让学生们去思考,自己是否也能够在相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朋友如此付出,这样的付出是否值得?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从多个角度自己进行判断和理解。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写作中的不少问题迎刃而解。
(二)拓展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现行的语文课本都有专门的写作单元,单元中也有着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很多的编者都已经开始注意到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我们必须要利用好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去训练学生的写作。在写作训练中,有一种方法叫“借鉴式写作”,就是让学生在读过某一些文章后,借鉴文中的一些信息、模式等来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与情感,可以有效的解决“假如让我写,该怎么写?”的基本问题。例如在学习了《故都的秋》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借鉴仿写,由于让学生整篇仿写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以让学生们分为小组,进行分段仿写,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找那些相近的东西来进行描写。
三、结语
中专的语文学习与一般的高中语文学习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在进行语文文本的学习中,如果真的能够让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真正的互动起来,将会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和作文学习将相得益彰,也能够有效的拓展语文教材的利用空间,提高语文教材的利用率,从而能够互动偶尔一个高效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
篇11: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地理学科素养论文
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地理学科素养论文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和探究地理学的规律,实现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笔者这里所说的实验是广义的地理实验,它包括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演示、绘制地图、地理制作、地理参观、地理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遵循可行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探究初中地理课堂的实验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科素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动机创设情境,激发实验学习动机具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利用社会大课堂活动,学校每年的五月份都要组织学生“步行运河畔,倡导绿色出行”活动,利用这个社会大课堂活动笔者布置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比如运河的起止点、运河沿岸植被类型、不同河段采取水样观察水的污染状况、分析原因等一些实践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是在课堂环境中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讲到地图三要素时,要求学生在桌面上的相同位置摆上相同的学习用具,再在不同大小纸张上画桌面示意图(要求纸张四周要留出两厘米的页边距),利用这个实验活动来探究比例尺大小与所绘区域内容的详略关系。
设疑猜测,提高实验学习的探究性教师要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结论,利用实验来验证猜测的正确与否,使得实验教学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比如前面提到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实验。首先提出问题:一是烧杯中等量的水和细砂,放在太阳下晒30分钟,哪一个温度高?将水和细砂移入室内10分钟后,哪个温度高,哪个温度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二是然后做这个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并且进一步设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这体现了海洋和陆地的什么特点?三是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就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探究性。所以,在实验教学之前,我们要设置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去探究,以此提高实验的探究性。参与设计,提高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例如:在研究北运河水质状况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社会调查、试验等方法。首先给学生分组,让各组学生自行设计研究的方案,最后由老师进行修改。之后各组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去进行北运河水质的调查研究。这样做既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度、自主学习的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开放性,符合课标基本理念,构建了开放的地理课程。自主与合作,体现小组合作优势比如前面提到的地球的运动。在讲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时,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他们两人一组,利用2个地球仪做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在实验中一名学生手扶地球仪平放在桌子上充当太阳,另一名同学手拿地球仪一边自转还要一边绕太阳公转。实验操作之后两名同学完成填表总结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在这个实验活动中,可以说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也使学生通过实验,更明白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轨道。注重学科技能,开展实验教学强化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课堂上经常要做演示实验,比如观察模型、标本、计算机模拟实验等。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向学生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如:在讲地球的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对地球表面光热分布的影响.首先提出的观察任务,当地球在不同的公转位置时:观察阳光直射点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当沿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昼夜状况如何?其次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和分工,如:在这个实验教学中两人一组,一名同学手持电筒(代表太阳)一名同学手持地球仪(代表地球),还包括强调地球仪如何摆放、演示动作如何做规范等等。这样才能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再次要求观察的步骤有序,也就是按照观察任务一步步去观察。最后要求观察总结要认真,也就是要把观察到的结果随时记录下来。在这个实验教学中强化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强化培养数据分析和表达能力就像理、化、生实验一样,很多地理实验都会产生一些数据,如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呢?例如学习世界海陆分布时,不同半球间和同一半球内海洋和陆地到底孰多孰少呢?根据这个问题可以设计了一个实验,学具是用珠子粘成的世界海陆分布图。首先,让学生明确要求:将这些珠子按照颜色不同区分出海洋和陆地,再按照不同的半球摘下来。其次,明确实验步骤和方法。
数数、计算百分比、填表。这一步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数据的能力。再次,分析统计结果。不同半球间海陆分布均匀吗?同一半球内海陆分布怎么样?这一步就是在培养学生对于数据的分析。最后,还要求学生依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加工、绘制出世界的海陆百分比。这一步不仅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地球表面海洋多于陆地的结论,而且培养了学生对于数据的表达能力。如果我们针对每一次的实验数据都有目的、有层次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去进行分析和表达,我想一定能提高学数据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强化培养对实验现象的整合能力强化培养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比较、归纳的能力。例如在讲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降水因素的一个实验教学例子。首先要准备实验教具(A、B两块冷玻璃板、C一盆热水、D一台电风扇)做一个实验:将冷玻璃、热水盆、电风扇放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打开电风扇吹向热水盆,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观察冷玻璃上出现了什么现象?当然可以看到水珠,接着我问B、C、D三处条件有一处不具备,还能在B处形成水滴吗?由学生分析并做出判断。从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影响降水的形成因素:也就是需要动力输送、湿润的空气、遇冷成云致雨。紧跟着我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B处的冷玻璃板移至A处,同样的时间后,玻璃板上的水珠与B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A处冷玻璃上的水珠少于B处,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这个实验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比较、归纳的能力。强化地理图像的阅读与运用能力地理图像的阅读与运用能力是我们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关注这个能力,在地理实验教学中,更能强化地理图像的阅读与运用能力。比如在教学北京市地形对气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之前,给学生布置课下实验作业,让学生收听北京电视台晚上7点之前的天气预报,并将北京市不同地区的气温值纪录在北京市地形图上相应位置,让学生分析不同的地形对于气温高低的影响。这不仅强调了实践活动与课堂的有机结合,更强调了学生对于地理图像的阅读与运用能力。像这样的例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是很多的。挖掘知识内容,开展实验探究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观内容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比如说板块运动、地质断层、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我们在前面介绍了很多实验,例如利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探究昼夜交替现象,还有利用石膏球、白纸、台灯探究地球形状对地表获取光热的影响等。这些实验都是将间接的、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接、形象的`,帮助学生得到很好的理解。利用模型理解大空间问题比如说全球范围内的海陆分布、地形特征,中国范围内的地形分布、政区分布,甚至全球的大气运动等。
学生很难看到这些内容的全貌,因此掌握起来就变得困难重重。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大尺度的空间内容微缩到学生可视范围内,再学习它们的空间分布,就会变得容易。我们可以利用地理实验中的模型制作来解决这类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国的地势和地形类型时,设计了地理实验:制作中国地形模型。让学生自由分组,各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橡皮泥、陶泥、米粒……)在空白的政区图上制作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各阶梯的分界线。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都很兴奋和积极,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掌握了中国的主要地形、地势特点。将抽象概念具体到真实的实例中例如在学习等高线内容时,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等高线、山谷、山脊、陡崖等,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的经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这样的做法。要求学生利用陶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要做出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山峰五种地形部位。然后用刀从下到上每两厘米的垂直高度依次切成几块。再将切面涂上颜色。最后将切成的几块依次摞在一起。使学生在做中学,亲身体验中理解等高线、山谷、山脊等比较抽象的地理概念。把漫长的演变过程放到课堂中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地球演变的过程,比如地壳的运动、大陆的漂移就属于这类地理内容。它们往往需要几亿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出变化,我们人类不可能等着看它们的演变过程,要了解这个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做地理实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通过观察地理实验感受漫长的演变过程。比如我们知道世界海陆分布是不断变化的,2亿年前的海陆分布格局经过漫长的变化,演变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由于太漫长,我们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由此我采用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来说明。
用实验展示人地关系问题例如在学习乡土地理时的例子,任务是调查家乡的河流,认识河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笔者做了如下的课外考察活动:一是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一条河流(北运河)中取水样并将水样倒入烧杯中。在另一个烧杯中放等量的自来水。二是在两个烧杯中养同样大小的金鱼。三是观察结果并分析实验结果。四是揭示河流出现的问题。五是分析原因,提出治理措施。在这个课外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考察和亲自实验操作,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措施,认识到家乡水源污染问题及与当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于人地关系的理解,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观察真实的地理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差不多每一件事都与地理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就可以揭示地理规律,地理特征。我们将这些地理现象作为观察、考察的内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例如生活中影子的变化就可以说明地球的运动以及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对温度的影响。所以我就设计地理观察实验,有三个问题:一天中学校旗杆的影子长短有什么变化?影子的方向有什么变化?气温有什么变化?从这三个问题入手来做观察记录,分析观察记录可以知道影子长短的变化说明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有所变化。影子方向的变化说明地球是在自转的,气温的不同说明由于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不同,所以造成温度的不同。总之,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策略是一种利用直观、形象的地理实验来展现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课堂依据可行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能力。
篇12:浅析后现代视域下打工诗歌现象论文
浅析后现代视域下打工诗歌现象论文
近年来,底层文学成为一个热点。与底层文学遥相呼应的打工诗歌也掀起了较大波澜,以郑小琼为代表的一批打工诗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不可否认,打工诗歌着重为打工者立言,在生存中的现实性写作和底层中的群体性写作孕育着一种苦难、坚韧、抗争和激情飞扬的精神。随着文学思潮的不断变异,后现代元素的突入,打工诗歌身上或多或少也烙上了后现代的魅影。有论者指出:“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给文学史家带来不少困惑,甚至人们还未来得及确定其意义,它就已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后现代概念悄然于无孔不入,成为常态。恰逢其时的打工诗歌,其所具有的平民性、体验性、复制性呈现出后现代的特点,并孕育着对现存诗歌秩序尝试着进行解构的力量。目前,对打工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打工诗歌本体及打工诗歌对整个文化语境的重要意义上,对其进行后现代视域的观照,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和“挑战”精神。但是,对打工诗歌现象进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解读,应该不为过度阐释。
一、打工诗歌:话语形成与地方性特征
打工诗歌是对“打工”这一社会现象的文学反应。其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是指打工题材的诗歌,凡是以反映打工者生活和打工者精神面貌的诗歌都是打工诗歌;狭义概念是指只有打工者创作的表现打工者生活和打工者精神的诗歌,才是打工诗歌。在本篇文章中,概念的范畴所指为广义的打工诗歌,尤其强调的是对打工诗歌现象的整体考察。
打工诗歌发展至今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随着创作群体的逐渐增多,作品、论文、期刊、研究成果不断的增多,尤其是前后,打工诗歌得到了“井喷”式发展,打工诗歌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打工诗人积极奔走,自办刊物、成立自发性组织机构,搭建打工诗歌的发表阵地和平台,把打工诗歌推入文学前沿。郑小琼、谢湘南、柳冬妩、杨宏海等诗人及批评家积极努力,为打工诗歌的崛起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使打工诗歌逐渐发展壮大。正如诗评家王士强所说:“打工者群体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的,打工诗人的群体也有一个发展、壮大,逐渐由单打独斗、自说自话到找到同好、形成写作圈子,并逐渐形成和找到‘组织’的过程。”
杰姆逊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全球化’的现象,确实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可以被看作是后现代的某一面。我不是要说后现代带来了全球化,但是通过观察全球化带来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能丰富关于后现代的描述。”杰姆逊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全球化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动下,全球化作为后现代某个侧面而不断延展。西川在对全球化概念进行解读时曾指出:“全球化指的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政治一体化,甚至世界军事一体化,世界市场一体化。但是文化领域里,全球化讲究文化的多元性”“人们有了一种对于本地生活、地方性生活的需要。人们不再愿意重复曾经的高强度的意识形态化生活。”西川对于全球化的理解,突出了文化领域的多元性,而文化领域的多样态关键在于多地域文化的呈现。全球化蜂拥而来,其重要影响是地域性概念越来越受到器重。
二、后现代语境下打工诗歌的生存策略
从文学思潮的角度而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以对现代主义的解构为初衷的,因而后现代主义拒绝贵族化而呈现平民性、拒绝超验性而强调体验性、拒绝原创性而凸显拼贴性的特点。打工诗歌甫一出生,就具有与后现代主义“合辙”的特点。在后现代主义大气候下,打工诗歌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而是顺势而为,融汇平民性、体验性、复制性作为自己的生存策略。
(一)打工诗歌的平民性。后现代主义主张要创作生活化的艺术,突破艺术和生活泾渭分明的界限,强调艺术对日常生活进行扩张和渗透,普通大众拥有艺术创作和鉴赏的权利,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是入世的、生活化的。正如伊格尔顿所说:“(后现代主义)力求摧毁高级现代主义文化的吓人光圈,并代之以一个更民众性的、更投合使用者的艺术。”如果说现代主义具有反大众的倾向,“危襟正座”而陶醉于自我的“小情小调”,那么后现代精神则秉持一种嬉皮士气质,嘻哈之间深入到大众中,得到了大众的.青睐。后现代主义解构了艺术向哲学僭越的倾向,使诗歌走进大众。
(二)打工诗歌的体验性。诗歌本是超验的艺术,于体验之上经由艺术的手段进行超拔。现代主义诗歌强调诗歌的超验性,侧重于对诗艺的沉迷。后现代主义主张追求去深度的平面化,强调反对现代主义中智慧的痛苦和忧郁,主张艺术从阐释回摆到体验,艺术对哲学的僭越返回到感性本身。对于打工诗歌而言,打工者底层生活的切身体验成为打工诗歌重要的题材来源,表现出对“打工”生活的切身体验。
打工诗歌着重表现作者的体验性。在后现代语境中,日常生活与艺术表现直接对接,诗歌表现日常的东西,不是特意而为,而是生活自成为艺术。日常生活体验成为后现代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打工诗歌的体验性就是打工者把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所看、所感、所思,都融入诗歌之中,用诗歌文本表现出来,打工诗歌的可贵之处在于打工者用自己的眼睛打量人生,用自己的心灵感知社会,用自己的语言创作诗歌。走进打工诗歌,人们感觉到诗中游动的就是诗人“自我”,而不是“他者”。诗评家王士强一语道破:打工诗歌“因内在‘元气充沛’,是融入了写作者的生命与情感的,因而可以打动人,具有感人的力量,这些作品包含了千千万万打工者的生活经验和心路历程,折射出了这个时代广泛而隐秘存在的事实”。
(三)打工诗歌的复制性。后现代主义主体和自我零散为碎片,创作个性风格的丧失,取而代之的是拼贴和复制、“拼盘杂烩”(杰姆逊语)、机械的复制工作、无限的生产类像。杰姆逊曾指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在后现代语境下,消费主义浪潮席卷一切,整个社会的一切都成为消费品。消费成为社会的主导,商品可以被消费,诗歌也可以被消费。
三、打工诗歌:尝试对现存诗歌秩序解构
秩序是一种既定的程式规范。在任何领域,秩序都或显或隐地存在着,诗歌也不例外。诗歌的秩序不是受某个人一己之力的操控,而是诗歌整体力量的“动态平衡”。但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往往是诗歌的主导力量。后现代主义起源于人们对现代主义的不满,主要在于对现代主义过于精英化、过于晦涩难解、过于形式主义的不满。这种不满产生了超越现代主义的冲动,逐渐汇聚成反拨现代主义的文学运动。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实质归根结底就是对现存一切秩序提出挑战,积蓄着强大的解构力量。打工诗歌的存在,尝试着对现存诗歌秩序解构。
(一)打工诗歌解构了娱乐化的写作态度。娱乐化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键词之一,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诗歌创作如今似乎已然成为一种娱乐产品,个人的游戏、消遣、娱乐尽显诗歌之中,而意义、价值、真理已不是诗歌的负载。在这种状况下,创作者的心态是放松的,既没有现实的神圣使命,也没有历史记忆的苦难伤痛,更没有精神诉求的负累。创作的作品既不是精雕细琢的,也不是刻意求深求新的,而是任性的、诙谐的、戏剧化的、充满喜剧精神的。对大部分人来说,写诗就是为了“好玩”。在“后口语写作”者看来,口语的适度调润,就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伊沙、刘川等人的诗歌固然存在多种视角的解读,但其后现代角度成为公认的有效解读视角之一。在伊沙、刘川等人的诗歌创作中,善于利用诗歌的张力来营造一种出其不意的效果,嬉笑中引起读者深刻的思考。诗人首先拉开架势,营造出一种一本正经的气氛,然后又巧妙地利用嬉皮士精神,在轻松幽默戏谑中呈现一种出其不意的结局,最终使诗歌呈现出黑色幽默的风格。
(二)打工诗歌解构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格局。诗歌秩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诗歌话语逐渐演变成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两大主要的话语系统。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末,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进行了白热化的短兵相接,双方都不承认彼此对对方的讨伐具有诗歌话语霸权的动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互不相让、争吵不休之时,打工诗歌对双方的争端不参与、不介入,而是埋头积极地进行自己的创作。在后现代语境下,诗歌秩序权利的争夺异常激烈,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间的争论被评价为“权利的分边游戏”(张闳语)。新世纪以来,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矛盾并没有调和,虽然没有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是,由于对诗歌观念认识存在分歧而造成的敌视却一直存在。双方都各守其“政”,在各自的轨道上继续运行,互不干涉,却也一时平静。但是,平静并不代表分歧的自然抹平。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仍各执一词,都在试图用自己的写作证明自己所持理论的正确。
打工诗歌既没有知识分子写作那种深邃的思想、复杂的感悟、洞察历史的穿透力,也没有民间写作那样精巧的灵活、智慧的机辩、独到的历史洞察力,而是凭借自身的潜滋暗长、独善其身地不介入各种纷争,默默地自我发展壮大,客观上也是对自我生长的鼓励。打工诗歌的存在尝试着建构起一种对现有诗歌秩序地冲击,诗歌不再对现实世界漠不关心,在打工诗人看来,诗歌的意象、情感等皆来自现实世界,打工诗歌应与现实保持对话。
(三)打工诗歌解构了南方诗歌和北方诗歌的秩序。按照诗歌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讲,“诗歌写作总是要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进行,也就是地域决定了诗人写作行为的空间范畴,地理景观和地域文化对诗歌写作总是存在或隐或显的影响,而诗人的写作往往也被看作是某一区域的文化表征”。这段话说明空间的地域对诗歌创作存在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诗歌按空间地域的划分,一直存在南方和北方的概念。一般来说,南方诗歌受到岭南文化和吴越文化的熏染,整体上呈现出阴柔、恬静、忧郁的特点,“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撑着油纸伞”等抒情意象表现出南国少女般温文尔雅,徐志摩、戴望舒等人的诗歌即是如此;而北方诗歌则受到燕赵文化和萨满文化的影响,侧重表现出阳刚、力量、畅快的风格特点,如以庞壮国、岛子、梁南、潘洗尘为代表的北大荒诗形成了以阳刚为主的诗歌形态,具有苍健沉约、质朴诡奇的特点,腾生出一种“别样风格”的诗美。
打工诗歌的多维解构,对诗歌的公共性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这种进行尝试解构的背后,是对打工诗歌本身意义的一种强调。打工诗歌与时代进行角力和对话,是诗歌公共性属性的延展。打工诗人穿透历史和现实的迷雾去挖掘词语的真相,将语言从远方拉回到时代与生活的现场,形成对时代和社会的审视,这种审美意识对于构建诗歌的公共性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13:浅谈文学理论视域下的电视音乐论文
浅谈文学理论视域下的电视音乐专题论文
电视文学音乐专题作为大众传播媒介诞生以后的艺术样式,在创作过程中离不开文学及传播学理论的支撑,如何将文学及传播学理论应用于电视音乐舞蹈专题艺术,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以电视音乐专题片《寻找贝多芬》为例,进一步探寻文学理论及传播学理论是如何影响电视音乐专题节目制作的。
一、传播学理论视域下的电视音乐专题创作
(一)传播学基础理论对电视音乐专题创作的影响
传播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最初产生于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发展迅速,最初应用于战争领域的政治宣传及谍报工作,带有更多的实用性质。
伴随着战争的结束,传播学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研究进程以及成果也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单就艺术学科领域来说,几乎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传播。
美国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同样适用于艺术领域。就音乐艺术来说,读者对应的是听众,其理论基础是作品接受论,而从作品到作品的接受,中间恰好被艾布拉姆斯忽略掉了一个重要环节――传播。
于是音乐传播成为一门在近代出现的新兴学科,重点研究的是音乐家本人及其音乐作品被受众所感知的一个过程。
事实上,音乐传播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理论,而传播学的研究又成为其重要理论支撑。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及传播效果的研究正好吻合了一部音乐作品从作者到文本再到受众的审美过程。
(二)大众文化传播理论对电视音乐专题普及的影响
大多数大众文化理论对机械电子时代持批判态度,很多理论家认为机械电子时代的到来抹杀了艺术的本性,一切成为机械复制的牺牲品,真正的艺术将不复存在,而成为一种拟像、一种仿真,一切的载体是编码,编码控制了一切。
唯有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持乐观主义态度,他认为机械复制更利于文化艺术的普及,电视专题节目《寻找贝多芬》正是利用电视这一载体对贝多芬的人生及其艺术作品进行传播,使高雅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普及。
而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则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艺术品的定义,艺术品有了可复制性,于是音乐美学通过视听媒介转换成为电视美学。
二、文学理论视角下的电视音乐专题创作
(一)文学体裁对电视音乐创作的影响及制约
文学体裁决定着电视音乐专题创作的立意、价值及审美理念所在,宏观上遵循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技术上遵循广播电视艺术体裁呈现的基本规律,是电视音乐创作的关键所在。
《寻找贝多芬》之贝多芬的爱情最初在文案写作时,运用了纪传体的叙述方式,当时在考虑范围内的还有编年体,希望通过贝多芬生平发掘他一生当中的包括事业、爱情等经历,但是这样叙述的最大弊端是主题不够凝练,显得散乱而缺乏重心。
因此,编导最终选择了纪传体的叙述方式,以贝多芬本人为出发点,围绕他来探询他一生中所经历的几大重要元素:爱情、事业、创作、生活琐事等等,每一个元素成为一个单元,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事件串联起来,结合当时的时代大背景,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根据这种文本形式做出的文案,主题鲜明,故事性强。
(二)叙事悬念对电视音乐创作的影响及制约
任何故事如果想做到吸引听众,一定离不开悬念的设置,这里还有一个简单的心理学理论,即好奇思维是人类本能的几大思维模式之一。故事的悬念,能够充分抓住观众的好奇心,激发观众的想象力,推动叙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
在音乐专题片《寻找贝多芬》之贝多芬的爱情中,悬念的设置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三封信件:被采访专家首先告诉观众这三封信的属性是情书,而这三封情书却从没有寄出去,甚至没有写明收信人。围绕收信人到底是谁,片子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展开了论述,布伦塔诺和布伦斯维克成为最有可能的贝多芬爱人的身份。最终,根据现有影像和文字资料的论证,编导选择了后者进行论证。于是主持人总结出本片的第一个悬念设置:收信人不详的信件。
贝多芬同恋人的分离:分离成为贝多芬爱情道路上的最大显性障碍(编导将隐性障碍归纳为贵族和贫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在片中也有叙述),在传统的叙事理念中,障碍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悬念,而结果则是悬念的解除――或者障碍被消除,或者障碍导致了主人公的失败。
贝多芬的爱情能否成功,贝多芬能否和爱情重新团聚,贝多芬的爱人能否接受两人身份地位的悬殊……一系列悬念随着贝多芬同贵族小姐玛利亚的`分离而产生,主持人将其总结为:在通信不便的年代,贝多芬和玛利亚的分离将会如何影响其爱情道路。
(三)叙事方式对电视音乐专题创作的影响
正像其中一位被采访专家所说,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史上,不论从任何角度来进行评述,他都当之无愧的占有主要的席位,而对这样一位音乐伟人进行人生评述,应该采取何种话语方式和叙述风格?最终,编导放弃了通常伟人专题片所一贯运用的高调的、宣教化的叙述风格,而将贝多芬看成是一位普通的艺术家,对其进行人性化的论述。
片子一开始,被采访者就从反面来讲述贝多芬人生的不快乐,而不快乐的根源则是对爱情的缺失――贝多芬终身未婚。紧随其后,被采访者又从正面来讲述贝多芬的伟大,在爱情缺失,身患耳疾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够谱写出人类最伟大的音乐 篇章。这样一个有着平凡人缺憾的音乐巨匠,比脸谱化“高大全”的伟人显然更具备感召力。
虽然没有正面指出,但是编导还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悄悄安插了一些贝多芬人性的缺点,生活在启蒙时代到浪漫主义时代过渡期的贝多芬,身上显然伴随了一定的社会弊病,如他的奴性化特征:既想自由的进行创作,又不得不依附贵族来谋取生活资本,贝多芬的爱情故事是在与贵族交往的同时发生的,他既渴望爱情又渴望同贵族联姻能够为他的生活带来本质上的改观以便利于今后更自由的音乐创作。
在同贵族小姐玛利亚产生爱情时,贝多芬并没有伟大到不畏惧任何贵族权威而理直气壮地向玛利亚提出结婚的请求,他甚至没有足够的自信来证明玛利亚对他的感情,编导着重叙述了贝多芬试探玛利亚感情的片断:他谎称自己要离开波恩,离开玛利亚,而从玛利亚的面部表情中,贝多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即便贝多芬是再伟大的音乐家,性格深处仍然具有普通人同样具有的与光明对应的另外一面,编导选取了被采访专家对贝多芬爱情观的论述:首先贝多芬在青年时期感情在不自觉的流露,其次贝多芬认为处于青年时期的自己,也应该寻找到一个结婚伴侣,显然。
贝多芬的恋爱除了自然的感性因素以外,还有相应的理性因素――直该。“应该”这样的爱情理念成为驱使贝多芬向贵族小姐表达爱意的直接动力之一。
被采访专家同时也指出贝多芬爱情失败的原因,即贝多芬身上致命的缺点:丑陋和怪异的性格。一代乐圣的个体形象又鲜活生动起来,他并非一个完人,甚至比普通人具备更多的缺憾。
为了使故事的叙述更加真实而具有说服力,编导在专家的协助下考据了贝多芬留下的史料文件――贝多芬日记。从贝多芬本人的日记中,可以确凿的证实他因为异性缺乏而终身并不快乐的事实,他甚至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少年维特的烦恼》成为贝多芬排解抑郁的主要渠道,事实上这种渠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意义,折射出充满理想的艺术家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状态。
三、结语
通过对电视音乐专题《寻找贝多芬》的传播学理论及文艺理论剖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尽管电视的传播方式是大众式的,但是却担负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传播使命,其中娱乐大众、鼓舞人心与励志人生、政治意识形态宣教、传授知识成为其传播的主要内容。而《寻找贝多芬》之贝多芬的爱情这档音乐专题节目在娱乐功能、传授知识、励志人生这三方面都有所兼得,是情感的愉悦,更是理论的审美延伸。
篇14: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论文【1】
摘 要:隐喻归属于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无处不在的。
隐喻性的语言是语言自身隐秘性的一种表达,它是语言自身重要的组成部分。
探索认知语言学的源头,会使人联想到传统的修辞术。
社会文化的背景对隐喻具有深层次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每个隐喻表征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共性塑造了汉、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共同的相似的性质。
学习理解隐喻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解读与诠释英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背景,才能正确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意蕴,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英美文学;隐喻;文化背景
一、英美文学作品与隐喻概述
关于对英美文学的研究提倡一种多元化、开放性的视角,不宜以一种单一性的文化语境来研究英美文学。
源语文化语境与作者自身所具有的相关背景制约着相关文学作品的翻译,同时英美文学翻译也受译者文化背景的影响。
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来协调不同类型文化间的矛盾,深刻体现着译者自身的主体性的原则。
英美文学指的是以使用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学作品的一种概括。
它旨在培养学生一种阅读鉴赏的能力,通过阅读、鉴赏对增加原著的深层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使读者掌握文学批评的方法。
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也可以达到训练语言基本功、了解西方价值文化这一目的。
当然,学习英美文学并不仅只是为了了解外来文化的特点,也不是以此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内容以及相关的隐含在作品中的“隐喻”空间。
隐喻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思维行为的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话语交流的行动中。
换句话说,那些支配我们行动的思想观念系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隐喻性的存在方式。
隐喻需要借助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类事物来说明或者理解某一类事物或者某一事物。
中国有句成语是“指桑骂槐”,其实跟这个隐喻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相类似的地方就是将一些熟悉的事物比拟那些抽象陌生的事物,从熟悉引渡到陌生从而达到认识陌生事物的目的效果。
本体(tenor)与喻体(vehicle)这两部分组成所谓的隐喻。
前者与后者根本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事物,如果是同一类型事物也就不叫隐喻。
虽然前者后者是一种属于不同类型的存在物,但他们并不是完全地没有任何相似性(similarity),二者之间在隐性中还是有相似的地方,正是这种隐含的相似性才能构成所谓的隐喻空间这一含义。
一般说来,本体显得较为抽象,相比于喻体,听话者与说话者就更容易理解一些,因为它更为具体。
因此,隐喻的使用可以达到增强文学语言生动性的效果。
二、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研究
(一)英美文学中文化的渗透与隐喻研究
其实,隐喻结构同样蕴含于这一社会之中,这种认知结构构成了社会隐喻空间的表达。
毋庸置疑,我们所谈论的隐喻不只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语言现象,而且它也不失为一种思维的“范式”或者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当然它在指示着文化结构的同时,也表征着思维的范式与语言的某种现象。
隐喻自身所形成的过程建构了思想与文化。
我们生活的文化坏境也为隐喻自身的改变而改变着,因此隐喻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类与坏境相互作用的方式。
虽然我们并不陌生于关于隐喻如何使用的问题,但是为了达到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隐喻现象这一目的,然而对隐喻的使用是脱离不了特定的文化坏境的,所以这就要求有更好地选择具体的隐喻的能力这一素质。
隐喻性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反映一个领域里的熟知程度,如何在两个不同领域间迂回而又达到理解的目的这才是重要的,通常在这个相互周转、抽象的过程中完成的。
隐喻与文化处以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隐喻自身的形成过程中,当然,隐喻也是文化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以往于对隐喻与文化的相关研究中,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在不同的文化模式里有着隐喻自身的痕迹在里面,也可以说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文化模式的一种折射,是文化模式的一面镜子。
文化模式包含着一种对文化概念共同理解的方式,它起着这样一种作用,它可以指导现实人们的行为或者可以纠正人们偏激的思想行为。
文化模式作用伴随着集体社会的形成而生成,当然这种文化模式作用对于个人而言还是有效的。
在集体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文化模式可以驱使人们相信什么和不相信什么,可以驾驭人们自身谈论世界的方式以及如何谈论自身个体性的经验。
隐喻自身的发展并不完全依靠其自身性的力量支撑,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域外”某种形式促使了其自身的“生产”,这种“域外”我门可以理解为与文化世界间的冲突与斗争。
隐喻自身的呈现方式与思维相关,它自身表达了一种思维与行动相互关联性的系统。
隐喻自身作为文学修辞术中的一种,无疑对作品的表达力有其渲染的作用;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来解释的话,可为相似性的联想所阐释。
有学者将隐喻看作为一种语言手段,此种语言手段表达的是重复性的意义内容。
然而柏拉图认为隐喻是一种大的机制,这种机制与人类的本质相关切,换一句话说,就是在柏拉图那里隐喻反映着人类本质的某种机制。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将隐喻的研究扩展到语义形式上,认为隐喻与语义共同具有一种同质性的结构。
后来认知语言学研究“蔚然成风”,隐喻也随之成为学者们议论的重点。
以认知角度作为切入点来研究隐喻,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著名学者:Johnson和Lakoff。
他们在书中对隐喻的认知作用有过深刻的揭示。
他们认为,隐喻自身的本质就在于一种相互转译的结构之中,通过转译来达到一种事物的理解。
隐喻自身也是一种认知性的机制,在此种机制中涉及到两个领域(具体的和需要被解释的抽象的事物),而隐喻的目的就是使其两个领域得到沟通。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关联隐喻研究
不同社区的话语形态为不同的文化形态所影响着,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形态为该形态下的社区话语所表征,它也同样表征着该社区世俗的生活方式,如社区的语言话语,不可低估他们的影响在其隐喻的使用中。
在确定文化的组成部分时,有必要对文化具体要素这一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
因此,对文化自身的差异性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它关系到隐喻理解的方式、视域等问题。
在这一部分,我们着重分析讨论隐喻如何为文化自身的差异性主导。
我们将文化因素主要定义在四个方面上:语言因素、思想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物理因素。
生态、物理要素是包含着像生态学、商品、生产方式这一类的总体性的概括。
虽然地理位置只是一种区域性上的划分而已,但它也显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
毋庸置疑,语言作为一种镜像结构,它反映着客观的自然世界,也折射着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形象。
因此,话语方式与社会环境是关联着的,关于话语方式的产生与产生该话语的社会环境是有联系的。
比如,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其话语方式与航行相关切。
他们隐喻性的表达都与航行和海上的表现有关。
隐喻暗含着一种思维的方式,也许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只限于它是一种文学的修辞方式而已,或者它只是一种表达抽象事物的工具。
隐喻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正确地诠释隐喻。
隐喻关乎着对自身周围世界的理解,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隐喻其自身的结构都有着精细地研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一般性的隐喻了解、理解后,还是可以达到对自身周围世界的一些或多或少地认知的。
不少不能被别人所理解的,只为少数人所用的隐喻现象还是依然存在的。
因而,借助于文化自身的内涵还达到对其隐喻结构的理解是必要的。
隐喻自身的空间关联着社会制度、信仰、心理过程以及共同的地理条件等因素内容。
一言以蔽之,共同的文化背景构成了对隐喻形式的某种支撑。
为了说明一些隐喻文化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之这一事实,本文借助了一些实例。
否则,人们之间的交流是荒诞的。
因此掌握好了对象国的知识背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其对象国的隐喻。
然而,我们不能对隐喻的解释完全依附于对文化的理解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确实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采用有效的文化理论对我们理解或者解释一种隐喻结构在某种步骤上还是显得尤为必要的。
日常的生活也同样离不开隐喻,它根植于思维意识的结构之中,也存在于流动的文字作品。
隐喻承载着文化的承袭,并为语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奠基。
篇15:和谐社会视域下群众文化构建思路论文
和谐社会视域下群众文化构建思路论文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少不了和谐文化来做支撑,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是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固有的“和”的内在特征,这就造就了其在和谐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加快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和谐社会;群众文化;和谐功能
文化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非常明显,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文化是它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对社会中的个体来说,文化是行为准则,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文化是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
一、把握和谐社会视角下群众文化构建的价值
群众文化具有和谐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宣传教化的功能、普及知识的功能和精神调剂的功能。基于上述功能,它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上的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群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精神,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群众文化的传播功能大力宣扬公平公正、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和谐文化精神,使每个公民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得以传承,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体系。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在和谐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需求,除了学校的文化教育外,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群众教育的优势,通过各式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来宣传文化知识。利用群众文化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将和谐文化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给社会群众,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氛围。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矛盾的复杂化。企业的改制、失业的增加以及住房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引起社会上部分人的不安情绪和心理危机。这些都是阻碍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除了用政治和法律手段以外,群众文化也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宣传和谐文化的精神,加强群众之间的心理沟通,可以有效地消除矛盾,增进群众之间的感情,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分析和谐社会视角下群众文化构建的问题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但是文化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我国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力度还有所欠缺,经费投入量偏小,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经费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明显偏小,并且文化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要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就使得许多地方的文化支出缺乏经济来源而落后。此外在资源配置方面,中西部等贫困地区的群众文化经费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资源也体现出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其次,公共文化机构的建设乏力。到目前为止,从覆盖面上来讲,全国仍然有数百个县没有文化馆的建设,从机构质量上来讲,大多数文化馆的面积较小,设施也不健全,有的还被挤占和挪用,办得好的文化馆简直是凤毛麟角。最后,在供给和需求上体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从总体上看,群众文化的提高跟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也跟不上人民群众对文化和美的追求;从不同地域的发展来看,也体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占我国人口比例较大的农民,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村的文化活动数量偏小并且形式单一,农民的文化生活非常枯燥乏味。
三、加强和谐社会视角下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
为了能够让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其建设,明确群众文化的主导方向和发展的重点、难点,然后再采取具体、有利的改善措施。首先,国家要重视群众文化,增加文化经费的支出,还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文化发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城市的公共文化建设,更要加强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让农民和市民一样享受基本的文化服务。再次,文化馆作为国办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体现了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是引导群众尊重文化、学习文化的风向标,所以在完善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文化馆的建设,增加文化馆的投入,通过文化馆的体制改革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叙述能够加强社会对群众文化的重视,进一步改革群众文化的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安晶.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方向及其问题探析[J].学理论,,(02):126-127.
[2]刘红霞.浅析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发展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5,(01):10.
篇16:管理视域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论文
管理视域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论文
我国的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仍然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如缺乏深刻的认识、管理机构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偏低等都影响了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出路包括提高认识、理顺管理关系、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同时,应多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一、当前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1缺乏深刻的认识
从当前的教育管理实践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育管理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持成人教育的现有规模上。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现状的有效了解,实际工作中浮于表面,更为看重数字,对于学校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是依靠下级学校的报告,导致与实际存在严重的脱离。
[1]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十几年一贯制,缺乏主动的改变,对于管理的政策不做效果调研,导致管理不能深入到所有学校,引起成人教育学校的抵触情绪。
2管理机构薄弱
农村乡镇成人教育机构科室和人员配置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的数量和业务素质都满足不了需求。对于成人教育的学校缺乏长远的规划,导致学校各行其是。对于成人教育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也存在着应付现象,很难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源。有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把握不住工作的要点,付出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
[2]乡镇级的管理机构缺乏独立自主性,很难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不同地区的成人教育均有着自身的特点。如果不加以适应性的改变,会导致管理方法无法落实、政策不到位。[3]
3学校管理水平偏低
客观上,相对于普通学校,农民地区的成人教育管理难度大,问题多,生源起点低,非常考验学校的管理水平。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具有耐心和信心,具有高超的教学管理水平,能够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现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然而,现在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而是凭着热情来到学校,在遇到困难后逐渐安于现状。
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导致部分主管校长和任课教师出现畏难情绪,加上得不到强有力的上级支持,导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日常工作存在着敷衍了事的情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倾向于照本宣科,缺乏为农民服务的主动意识,教育观念守旧,没有意识到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和意义,课下与农民交流少,不了解农民的教育需求,并没有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导致教与学的偏差,没有将成人教育的目的落到实处。[4]在课本的选择、课程的安排、课后的辅导方面都差强人意。对于农民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或者置若罔闻,或者简单答复。
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得不到肯定,普遍缺乏进取心,容易出现懈怠的情绪。管理方法简单,灵活性不足,无法与农村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管理中无法调动农民的兴趣,导致学校生源逐渐减少,影响力削弱。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将知识单方面地传授给农民,没有获得应有的教育成效。
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教师社会地位低,待遇不高,即使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奖励,严重挫伤了教师的上进心,导致对职业前途迷茫。
二、解决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水平的出路1提高对于成人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提高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管理水平首先应从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意义入手。作为主管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的领导,应首先认识到提高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管理水平可以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知识水平,为农民提供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知识。
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开展和完善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管理的途径。通过学习、技能培训、意义宣传,让教育管理部门和成人教育机构的教师员工都充分认识到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及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更新原有的管理理念,树立为农村地区教育服务的意识,把握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于农民日益成长的要求,用实际行动保障农村成人教育的稳定发展。
制订管理方法前,对当地成人教育的实际做充分的调研,听取一线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农民学生的意见。
市、县、镇、乡都应制订明确的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发展计划,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列入到工作的日程当中,明确办学的发展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对于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明确承认农村乡镇成人教育颁发的学历,提高农村成人教育和学校的地位。
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农村乡镇的成人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成人教育的教学评估量化,规范教学实践,实施教学质量问责制,保证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保障成人教育经费的充足,解决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完善教学经费的管理,杜绝肆意的浪费,最大化地发挥投入到农村成人教育资金的作用。
2理顺管理关系
理顺教育部门与成人教育学校之间的管理关系,实现政令畅通,沟通及时,使所有部门和人员都能全力地投入到农村成人教育的工作当中。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适当下放权力,从制度上明确教育管理部门和成人学校的职责范围。
健全成人教育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保证教育工作准确到位。涉及到重大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决定的准确性,注意决议的效果,建立反馈机制。要虚心听取下面学校的想法,以邮件、电话、面谈等形式交换想法,定期举办专门的交流会,充分听取成人教育学校的反映。
鼓励任课教师、学生,学者都参与到决策中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要把短期的发展目标和长期的发展目标统一到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实践当中,用实际行动保持成人学校教学任务的实现。实事求是,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手段,将调查中的想法和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书面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作为制定计划和指导工作的依据。调查研究是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的工作方法,应始终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3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人员
建立一个市县乡级的高效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合理设置专门负责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的机构和人员。所有的人员都竞聘上岗,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公布工作考核成绩,优化管理人员队伍,保证人员学历结构的合理性,组成老中青三代的管理人员队伍。
对于成人教育学校,当地的教育部门实现垂直管理,保证对所在地区成人教育机构的有效掌控。各地教育部门应加强师资力量和培训,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课本,调整课程内容,便于农民理解吸收。
充分调研,听取呼声,结合专家的.经验,达成共识。选择具有多年丰富成人教学经验又精通管理的教师。对于能力有欠缺的人员,采取传帮带和短期培训的方式,快速提高其管理水平。成人教育管理机构既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又要能很好地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学校的领导和教务管理部门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作为成人学校的校长,要保持与上级领导的信息沟通,自动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全方位监督,虚心听取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建立考评绩优制度,实行按劳分配,按成绩分配,规范学校教职人员的奖励工资发放,激发教师的爱岗敬业、勇于贡献的工作激情。及时做好总结整理工作,举办教学管理座谈会,所有参会人员都可畅谈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认识。学校的职能部门应明确职责目标,各司其职,保证管理的公证性和平衡性,确保教学经费、教学用品的合理分配。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学校发展的整体布局,兼顾现实和未来的需求,把成人学校建设成为农村地区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场所。
4多方面提高成人教育学校的管理水平
教育部门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成人教育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然后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调整。严肃管理纪律,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条例要求。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由教育主管领导牵头,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
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校的教学实践,一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对于办事不力、工作不认真的人员采取重新学习、调岗甚至调离学校的措施,确保学校形成严谨治学、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教学风气。明确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应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提倡各个学校向优秀学校和个人学习,形成勇于争先的良好风气。给予教育经费充分的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加强管理经验交流,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可以邀请专家和优秀分子上课,宣讲他们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思路、收获的心得。对于学校的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实行考核机制,将任课成绩、课时、实际效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所有教职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工作成绩出色的个人,提供培训、晋升的机会,使之感受到社会的认可,增强自信心。
编制理论指导、总结,以学习材料的形式发放到学校中,将实际管理经验理论化、体系化。邀请专家和学者,将先进的管理知识融入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当中,制订完整的教育管理人员和学校教务人员的培训方案,借鉴国内外农村成人教育取得的成果,并进行本地化的改造,以适应不同地区成人教育的实际现状。
农村乡镇的成人教育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教育部门,必须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发挥全体人员的集体智慧,明确管理政策的计划性、连贯性,注意落实,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学科素养视域下的现代文学论文(精选16篇)】相关文章:
教育学论文题目2023-05-04
文化传播学视域中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论文2023-05-25
民族音乐鉴赏论文2023-07-15
浅谈人文素养中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论文2022-09-20
新制度经济学视域的农民工和谐劳动合约关系论文2022-05-08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分析论文2023-02-08
大学生阳光体育研究论文2023-09-02
人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论文2023-01-27
人性化管理视域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2022-11-29
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地方高校的作用的论文202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