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

时间:2022-09-08 07:45:49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精选11篇)由网友“Lsss7”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

篇1: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

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

一、校园体育文化与篮球俱乐部文化释义

1、校园体育文化释义。校园文化的活动方式以办学为主,体育文化发展以各个运动项目为支撑。校园体育文化是两者相互融合、渗透、促进发展起来的,依托广大的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体育活动过程中积累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校园体育项目的开展有直接的联系,一般而言,体育项目开展越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越深厚,基础打得越坚实,使学生体育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条件越优越。体育是一项有组织性特点的项目,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与环境。

2、篮球俱乐部文化释义。根据文化的这一概念界定,篮球俱乐部文化可以理解为篮球俱乐部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篮球俱乐部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对于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则可以理解为以高校校园为空间,以大学生和教师参与为主体,以篮球俱乐部运动为主要内容和运动手段创造的篮球俱乐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于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本土文化,所以篮球俱乐部文化在世界范围所体现的外在表现形式也不相同,综上所述,篮球俱乐部文化可以定义为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俱乐部活动,围绕篮球俱乐部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物质与精神的财富总称。

二、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1、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的特点。首先,篮球俱乐部运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世界最热门、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其次,则是运动中身心的高度统一。篮球俱乐部比赛没有时间限制,对抗激烈、多数比赛又是在室内体育馆进行,既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往往在比赛进行到最后已经不是谁的技术比较好。特别是在实力不分彼此的时候,谁的意志力能撑到最后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意志力薄弱的若不能突破自己的障碍,则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第三,特有的艺术魅力;篮球俱乐部的魅力。还体现在它特有的美的艺术氛围的营造上,无论从场地设施还是到器材的使用,甚至于比赛环境的布置。篮球俱乐部运动把力量美和艺术美,形体美、服饰美与环境美,比赛中竞争的激烈性与观众的文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竞争性、文化性、观赏性和参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第四,篮球俱乐部文化的特点。篮球俱乐部文化是一种物态文化,篮球俱乐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一种制度文化、一种行为文化。这对培养篮球俱乐部参与者良好的行为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2、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的作用。其一篮球俱乐部文化能够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境界。篮球俱乐部运动能够培养具有“大爱”精神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努力思考与构建校园篮球俱乐部文化,不仅可以通过篮球俱乐部运动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大学生业余生活更加丰富,还能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重塑大学生人格。其二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具有导向、融合作用;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种价值取向,规定着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导向功能。营造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崇尚健康、提倡文明,通过篮球俱乐部运动深厚文化底蕴灌输给学生的价值观念,就会产生强大的引导、规范作用,让大学生极其自然的与篮球俱乐部文化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保持一致,这就是篮球俱乐部文化的融合作用,它是一股强有力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三篮球俱乐部文化可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现代篮球俱乐部运动既保留着古代篮球俱乐部文明、礼貌、高雅的文化内涵,又增强了篮球俱乐部运动的大众性、开放性和服务性。鼓励大学生参加篮球俱乐部运动,不仅可以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更可以感受篮球俱乐部运动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学会注意自己得体的仪表、大方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礼貌态度。篮球俱乐部运动对一个人的诚实守信品质要求很高,作为篮球俱乐部运动的爱好者,除了学习篮球俱乐部技术外,更要向优秀运动员及优秀裁判学习认真严谨、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

三、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的发展路径

1、深刻挖掘篮球俱乐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氛围要多途径地进行校园篮球俱乐部文化宣传,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就是为达到这一教育目的而贯穿于整个高校体育活动中。应当利用报刊、网络、广播、墙报等媒介进行篮球俱乐部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在篮球俱乐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挖掘和丰富篮球俱乐部文化内涵。可开展多项与篮球俱乐部运动相关的活动,如篮球俱乐部节摄影展、篮球俱乐部节征文、篮球俱乐部节演讲等活动,此外还可进行篮球俱乐部文化专题讲座活动,以全面的角度给大学生提供了解篮球俱乐部文化的途径,真正发挥篮球俱乐部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

2、篮球俱乐部课程的建设。篮球俱乐部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接受性、健身性与娱乐性对提高校园篮球俱乐部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篮球俱乐部教学课程是校园篮球俱乐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项教学课和课外篮球俱乐部运动。专项教学课是高校组织学生学习篮球俱乐部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科学锻炼身体方法和培养学生篮球俱乐部意识、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资料、网络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充分利用电视实况转播、现场组织观看篮球俱乐部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篮球俱乐部文化教育。

3、课外篮球俱乐部活动的推广。课外篮球俱乐部活动是推广校园篮球俱乐部文化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和师资,开展课外篮球俱乐部活动,高校的篮球俱乐部课外活动应以篮球俱乐部协会和篮球俱乐部训练队的形式开展,篮球俱乐部训练队拥有相对专业的教练和队员,两者相互融合,正好弥补学生只能在上课时才可以学到的篮球俱乐部知识的不足,可以扬长避短,相互弥补,从而达到双赢。

4、成立高校篮球俱乐部协会。篮球俱乐部协会和篮球俱乐部是一个开放的会员组织,大学生在协会中参加锻炼,可以达到提高技术水平、强身健体的目的。篮球俱乐部协会应注重对骨干学生的培养,由精通篮球俱乐部专项、热爱并支持协会工作的`学生直接担任助理教练员,确保篮球俱乐部协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建立的篮球俱乐部俱乐部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组织,在学校体委、学校工会和学校团委的领导下,组织爱好篮球俱乐部运动的职工和学生进行锻炼和比赛。

5、校内外篮球俱乐部比赛活动的开展。篮球俱乐部竞赛不仅是推动学校篮球俱乐部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校园篮球俱乐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组织校内篮球俱乐部竞赛,可以达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篮球俱乐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校园体育气氛的目的。努力营造人人踊跃参与的校园篮球俱乐部文化氛围,使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篮球俱乐部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结语

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功能。篮球俱乐部运动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不断传播,对于大学生篮球俱乐部运动乃至我国篮球俱乐部运动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篮球俱乐部运动及篮球俱乐部文化的发展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篇2: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措施论文

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措施论文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分析

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而言,传统体育文化是强大的内源因素。传统体育文化强调身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把人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的发展有机,构建人与自然共生的体育文化环境,这在当下和谐社会理念下,显得相当重要。

1时代性与动态性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反映本时代的特征,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校园体育文化亦是如此,从早期学校体育的兵式体操,到当下的休闲运动,无不散发着时代的气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共同构筑的背景,具有典型的时空特征。动态性是校园体育受众者所表现出的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进行体育活动,为校园带来了新的气象与动力,而社会流行时尚体育在校园里很快风行,使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

2人本性与多元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人文形态,纵观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理念。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融合是直接而迅速的。在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的思潮影响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日趋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

3导向性与身体表征性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体制的确立,给校园体育文化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顺应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体现快乐体育的宗旨。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导向,能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大学校园倡导什么,大学生就关注什么,进而追求什么[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参与者用身体活动表征的文化形式。身体活动的节奏,身体运动的动作、技巧、姿态,动作、技巧等的衔接规律有机结合组成体育文化的交际功能。大学生在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进行着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分析

1健身与娱乐功能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社会活动形式,而健身功能又是所有身体练习的通用特征。高校体育大体可分为体育课、课余训练与课外锻炼三种主要形式。高校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使者,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差异,适当地分层次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体育课堂完成练习的数量、质量上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各个层次的目标应存在差异性,使得各类学生能体验到体育参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体育层面,高校应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对校园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手要抓,积极开展、组织各类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竞赛所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展现自我体育才能的需要,也为他们创造一种气氛和谐舒畅的环境,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途径。

2教育与创新功能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健康,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育思维、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使得大学生学会处理运动中所打来的损伤,减少伤害程度,懂得营养保健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体育的竞技性,无时无刻在体现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将创造与超越合二为一,而创造的过程又是超越的过程。在多样化的校园体育竞赛中,例如体育节、校运会等大型比赛中,大学生运动员打破一项学院记录的过程,既是对原有记录的超越,同时又是一次新记录的创新,只有在这种不断的超越与创新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方能得到全面发展。

3学生主体性表现功能

体育活动是一种主体参与性非常强的社会现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大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这一参与的过程则是大学生主体性从潜能到实现的最快途径之一。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点。体育运动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不仅要求有参与各方运动技术的相对比较,还要根据不同个体在体育方面的素质和优势,以发挥所长,取得竞争中的胜利,这种特长的发挥就是主体性的表现。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地位分析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

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素质教育又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和完美情操等才能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承担着使得大学生身体发展、体育思维、体育意识培养重任。增强体质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终极目标。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连接校园与社会体育文化的纽带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引导大学生去实现人生价值,并且在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去完成价值观的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体育文化息息相通,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主体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很多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和管理手段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传播的;另方面,高校校园体育也会作用于社会体育,例如牛津与剑桥、北大与清华的赛艇对抗赛等均在迎合社会文化的同时大大超越了体育本身,它们的影响是社会性的、世界性的。

四、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措施

1重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充分体现人本精神和个性解放,没有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体育,没有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超越,校园体育文化就会没有生命力。因此,高校要重视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首先,学校可以利用校报、墙报、广播等媒体;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比赛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参与意识[4]。其次,健全学校体育制度和管理机制,制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纲要;制定量化考评制度;加强督导和体育评估;加大体育投资力度;改善体育教学、科研环境,都是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文化多元化教育,可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课是大学体育文化最主要的渠道之一,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大学生能较全面地了解体育基本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损伤处理以及体育鉴赏等多方面的知识,切实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有积极影响。

2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提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层次与品味

发展特色体育项目,以体育为媒介来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交流,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这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并且已被广泛采用[5]。课余训练是高校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高水平运动队,不但可以代表学校参与各类比赛,而且还能作为校内体育运动的技术导向,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打造特色项目(特别是高水平运动队),选拔体育特长生代表参加各类比赛,在宣传学校的特色的同时,也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发展特色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突出地方性、区域性。

3平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与制度建设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建设与制度层面建设[6],两者各有其特点。物质层面的保障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的基础,没有物质的保障,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失去依托,成为空谈;制度层面的建设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的保障系统,完善的制度、措施可以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法令依据,保证校园体育工作的规范化与正常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充分发挥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的积极因素,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推向可持续发展。

4树立校园体育工作先进人物与组织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下,高校校园不仅需要感官上的刺激,更需要一种人性深处的精神力量来打动学生,而这种精神力量可以学生身边、可学的校园楷模。榜样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事物,其事迹具有鲜明典型的校园教育意义[7]。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评选优秀的体育指导教师、优秀体育组织以及突出的体育标兵,来培养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的榜样,塑造身边的体育明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大学生通过学习同伴、争做榜样,从身边榜样中接受鼓舞。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致力培养体育文化的精神榜样,且不断创新与发展。

篇3: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对策论文

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对策论文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

1.1立体性

高校体育文化以精神层面为核心,重在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体育文化的创新,努力实现体育文化与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制度层面为形式,注重制度的完善,促进高校体育活动规范化,在加强高校体委、体协的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以物质层面为依托,努力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为高校开展各项体育教学、体育活动提供保障。

1.2教育性

高等学校以育人为第一要义,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教育的特性,教师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传授体育技能,弘扬体育精神,教育学生养成勇于挑战、坚忍不拔、不言放弃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受到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

1.3全员参与性

高校体育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体育课贯穿于大学4年的课程内容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学校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自发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融入校园体育活动,潜移默化中完成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4开放性

高等院校站在科学、文化的最前沿,高校与高校间、高校与社会间不断进行着横向与纵向的信息交互,体育作为高校课程的一部分,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具备开放的特性。学校通过开展校际间,同社会团体间的体育活动,传播和发扬自身优质的体育文化的同时,汲取多元文化的有益成分,提高自身体育文化水平。

1.5渗透性

高校通过体育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参与到体育竞技的同时,更使学生养成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实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这些品质不仅体现在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更将渗透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2.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高校教育普遍存在只重认知的错误观念,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忽视了学生品德、体质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传授上,忽视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体育文化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影响。高校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通过体育教学、体育竞技、团队型体育运动,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高校教育存在教法单一、全程灌输的“填鸭式”集体教学特征,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并没有问题,但运用不当就不会实现最初的教育初衷,甚至出现事倍功半、背道而驰的反面效果。高校体育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学生的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实现体育文化的多渠道传承。我国高校教育评价标准过于陈旧、落后,对学生评价主要是采取闭卷类考试手段,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的锻炼及体育文化对个人品德形成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改变传统评价标准,加大自身体育文化的宣传,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参与到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运动中。

2.2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义,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重要手段,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者—体育教师,自然成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组织能力将对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校应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引进高学历、高专业素质的体育教师,增强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活力,将新鲜的发展元素融入学校的体育文化中,不断发展完善原有的校园体育文化。其次,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专业技能讲座,更新完善体育教师现有知识框架和内容;鼓励科研,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体育教师主持重大科研课题、领衔学科重点项目;鼓励体育教师再深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完善自身修养;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校际间的业务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再次,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的培养,树立具有高尚师德的模范典型,在教师中推广学习,使体育教师成为道德品行的示范者和校园体育文化的正面传播者。最后,加强体育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紧随党的方针、政策,秉承建设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宗旨,不断丰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体系。

2.3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员队伍

竞技运动,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高水平运动员作为竞技运动的主体,是学校竞技水平的代表,是传播、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首先,高水平运动员作为学校的代表参加大型竞技比赛,在竞赛中所表现的勇于拼搏、不言放弃的体育精神是高校体育文化的表现,如果能取得比赛成绩,更是大大的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树立学校的体育形象,使高校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其次,高水平运动员作为高校体育水平的表率,通过对他们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的宣传,可以提升校园的整体体育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到校园体育运动中,点燃学生的运动激情,激发他们拼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可以在集体运动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些都是校园体育文化的表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将校园的体育文化融会贯通到自己的行为中。

2.4注重学生体育团体的扶植和培养

高校体育课程虽然具有全员参与这一特性,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学生体育团队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因此我们应注重学生体育团体的扶植和培养,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更多的投身到体育运动中。首先,体育团体分化细致、种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相应的体育团体,通过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活跃学校的体育氛围。其次,体育团体的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体育校内体育竞赛、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专题讨论、体育比赛观摩、校际间的体育比赛交流等,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是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快乐,锻炼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感受到校园的体育文化。最后,通过校际间、与社会团体的体育团队交流,可以提升自身的体育竞技水平,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多渠道推广,提升学校的认知度。

2.5承办大型体育赛事

首先,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以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和保障。高校作为承办方,必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实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已满足赛事要求,也是为赛后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的宣传,可以加深社会各界对高校的综合了解,这不仅是对高校体育硬件设施和校园体育竞技水平的展示,更是对高校体育精神、体育面貌和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三、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学校在课程教学、科研探索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提炼而成的,对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校园文化的丰富,学校的综合发展和高素质学生的培养,我们应努力探索发展对策,致力于提高高校体育文化水平,实现全方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篇4: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开展很多年了,广大体育教学者也力求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吸引更多的而大学生全身投入到大学体育运动中去。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上涨,很多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体质变得越来越差。虽然我国高校一直都开展体育教学,很多高校都进行大学生体质测试,但是,测试结果每况愈下。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目前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积极参与进大学体育运动中来。而且,这种体育教学不应该只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被逼迫的情况下实现体育教学效能的最大化,努力做到使学生终生受益,培养学生终生投入体育教学的运动中去。为此,有很多一线体育教学专家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即俱乐部模式。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学人员在吸收国外优秀教学成果的同时又注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出的一项体育教学创新措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变了那种传统的以学校、老师为中心的状态,学生才是这种模式的真正的主人,学生不再被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进行体育运动,学生可以自行进行选择时间锻炼。同时,过去学生只能够按照老师安排的活动进行运动,俱乐部模式中学生却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如今,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内的很多大学采用,很多高校大学生都很乐意体验这种俱乐部模式的体育教学。

一、俱乐部模式的理论渊源与现实依据

理论渊源。多年以来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一直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对教师安排的体育项目不感兴趣,而且很多高校安排的项目也比较单一,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课抱有消极的态度,不能正确认识体育课的好处、不能正确的树立终生锻炼的意识。为此,有很多一线体育教学专家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即俱乐部模式。少年强则国强,一方面科学技术要强、另一方身体素质也要强。俱乐部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活动方式,其存在以运动者的自发的运动为基础,学校为运动者提供相应的平台和设施,由学校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由专门的老师进行教学,将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模式的建立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树立终生运动的理念,同时可以有效避免老师和学生存在隔阂的问题,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2.现实依据。高等学校中俱乐部之所以能够起到这些作用是由其的主要特点决定的:①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一直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就必须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只有学生对某一项运动真正产生了兴趣才能后积极的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这样开展高校体育课的目的才达到了。同时,只有这样让学生感到身心舒悦以后,才能够坚持不懈的锻炼下去,从而逐渐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由于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很不合理,有些学校既缺少体育器材又缺乏专业的体育老师,还有一些学校学生人数很多,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这中体育俱乐部模式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高校体育课瓶颈,使学生和老师都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

②活动内容的拓展化。过去学校的体育课一般都是按照项目来分班,而且虽然制度上是实行选课模式,但是有很多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而被迫选择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从而导致兴趣的丧失。还有一些同学本身就有一些喜欢的体育项目但是学校却没有开设这种项目,也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丧失兴趣。体育俱乐部项目充分体现了专业化、多元化的特点,项目非常丰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项目,而且每个项目都配备有专美的老师去辅导;③最终目的的综合化。过去学校发展体育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单纯的完成教学目的,现在的俱乐部模式则本着吸引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中去努力培养终生锻炼的目的,实现了目的的综合化。

二、俱乐部模式发展的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实习俱乐部模式,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的不到解决,那么建设一个现代化强国就是一句空话、一句假话。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针对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及时收集开展俱乐部模式的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使这种模式合乎正常的轨道运行,使这种模式符合我们预期的设想。把这种模式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国俱乐部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①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兴趣也不仅仅局限在过去一些传统的项目,而学校的老师所专业的学科依旧很单一化。要认识到俱乐部的教师和普通体育课的教师是不一样的,俱乐部的教师充当的角色更多的是辅导的作用,但是这种辅导并不是单一化的,而是促使学生形成一种锻炼的意识;②基础设施缺失,体育经费投入情况不理想。很多学校只注重科研成果,很少关注学校的'体育发展,认为只要科研成果达标了,体育运动只要完成分内的任务就行了;③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不强,学校没有为学生服务的理念;④没有正规化的管理制度,俱乐部管理比较混乱;⑤课内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教育发展不平衡,通用水平低。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而忽略了课外,很多锻炼场所在课外甚至就不对学生开放,这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表现。

三、俱乐部模式的意义和改革对策

1.俱乐部模式的意义。我们应该看到在高校中实行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意义是重大的:首先,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过去学生只能按照学校安排好的项目进行锻炼,而且学校在设定体育课科目的时候也没有综合考量学生的素质,就导致很多运动和学生自身不合适。其次,这种俱乐部模式有利于逐渐培养学生树立终生锻炼的理念。体育锻炼不是一朝一夕就行了的俱乐部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锻炼,课下就荒废的不良局面。再者,这种俱乐部模式有利于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国民体质势在必行,经济水平要发展,体质也要跟得上。最后,这种俱乐部模式可以高效的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目前许多高效的一些体育设施都处在荒废、闲置的状态。深入开展俱乐部模式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体育设施。2.现时期俱乐部模式的改革对策。对于我国俱乐部实行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的对待,深入分析、研究,笔者就改革我国俱乐部模式提供一下几点建议:①建立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水平;②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③积极倡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同时学校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④制定正规化的管理制度,俱乐部管理交予专人管理;⑤努力推行课内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教育发展平衡的制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综上所述,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值得提倡的,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因噎废食。体育教学是强国战略的一部分,只有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理念进入每个人的内心,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本文对我国高校中体育俱乐部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冀能为我国的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一些帮助,希冀致力于把体育教学融入每一个学生的学业生涯中去,希冀他们能够树立终生锻炼的意识。

篇5: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机制探讨论文

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机制探讨论文

摘要:高校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第四大职能。目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和统一战线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校统战对象广泛投身于地方文化发展。如何在“统战”视域下,调动先进人力、物力,进行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机制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新契机、新动力。

关键词:统战;高校;地方;文化

高校是高水平科研、教育和资源的拥有者,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第四大职能。高校发展到今天,既有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能力又肩负服务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文件指出“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高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要充分发挥校内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必须从“统战”的视域下重新审视高校资源,建设高效、有力的服务机制。“统战”视域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即以文化大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发挥党外知识分子联系广泛和人才荟萃的优势,通过与地方建立合作关系,为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双方通过密切联系,加强高校对地方文化发展的了解,调动高校一切力量为地方文化发展建言献策,为实现地方文化大发展服务。

一、国内国外齐动员

近年来,高校通过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与地方机构和个人建立联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在服务地方建设、文化发展方面受到社会认可。但是,我国高校对地方文化服务和参与程度普遍不高,资源调配力度不大,高校与地方文化合作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空间。高校与地方在资源共享、共建上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构建,大量优秀高校资源闲置,文化融合度不高,文化创新与建设发展缓慢。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和统一战线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校统战对象广泛投身于高校、地方文化发展。高校有大量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他们学历较高,拥有广博的知识,较独立的思想言论和理论分析,他们既处于高校文化圈中,又借助高校的文化引领功能作用于地方文化。“服务”是世界公认的大学第三项职能。服务地方是西方高等院校的传统使命。特别是在美国,早期的大学推广运动、城市学院和赠地学院等方式的产生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面向区域发展需要,直接为社会服务、为社区服务。到20世纪90年,美国高等教育孕育出独特的相互作用大学,其核心精神就是“以他方为中心”,实现与社会的资源共享。高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与社区合作,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共同建立双方使用图书馆、戏剧、音乐、舞蹈及影像艺术等活动设施,达到文化资源共享;通过校办电台、电视台及报刊帮助教师向社区公众传播科学文化,实现科技资源共享。高校师生跨越国籍、信仰、党派的界限,积极参与到地方社区文化发展之中,推动地方文化发展,同时为我国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二、“三管齐下”建机制

为确保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质量,提升高校服务水平,必须在“统战”视域下审视高校服务活动现状,做到“调动人才、使用资源、服务大众”三管齐下,主动出击。

(一)调动人才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特别是众多党外教育、科研人员是高校参与创建地方文化的重要智力资源和优势力量。高校统战对象有较高的民主意识,爱国热情,同时拥有专业背景和全球化视野。建立“统战”视域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机制,首先要根据高校党外人士特点,进行服务队伍建设。第一,坚持服务的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调动统战对象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性,引领党外人士自觉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第二,注意服务的专门化,高校统战对象均为某一领域专门人才或专家学者,能够更科学、准确的.服务地方文化,充分发挥专业专长,提高服务水平,杜绝人才浪费。第三,注重服务的多元化,高校有大批拥有出国、归国人员和外籍专家学者,注重文化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文化成果,在吸收国外文化精华的同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提升地方文化水平,体现文化发展国际化、多元化趋势。

(二)使用资源

建立“统战”视域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机制,要调动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机制运转提供设备支持与服务平台。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是高校建设的基础设施,同样也是高校与社区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保障。首先,阅读是获知文化的重要手段,图书馆是重要的公共阅读场所。“在美国,大部分城市社区都有图书馆,平均50%的居民办理了借书证;德国的汉堡拥有52个社区图书馆;日本每5.3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1]与国外社区图书馆建设相比较,由于经费投入、管理制度、社会关注度等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地方图书馆较高校图书馆建设相对薄弱。“据有关部门统计的资料显示,我国1000余所高校拥有藏书6亿多册,公共馆仅为4亿册;高校馆拥有网络版电子期刊的65%,公共馆仅为28.6%;高校馆拥有联机数据库的30%,而公共馆仅为2.9%”[2],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其次,我国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其中资源利用率是关键,高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提高高校设施的利用率是地方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设施逐渐对外开放,并在地方文化中发挥作用。青岛大学图书馆的“服务青岛行动计划”;新疆大学图书馆对外办理借阅证措施;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密切合作;北京18家高校的19所博物馆共同组建的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等均为地方文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再次,网络扩大了高校服务的空间,实现高校文化服务的延伸。进入21世纪,网络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高校服务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网络平台是高校与地方共享资源,实时互动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已经拥有健全的对外宣传网络,日浏览量多达10000多次。总之,在实现资源共享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校与地方双方权益,一方面保障高校正常教学和学生活动不受干预和影响,采取错峰或网络平台建设等方式服务地方文化;另一方面拓宽资源共享范围,改变思路,增强资源利用率,使先进文化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三)服务大众

高校在“统战”视域下服务地方文化亦要关注服务对象的广度,一方面高校统战对象内因其特殊的专业知识逐渐显露出对社会普通大众的文化引导性特征,部分统战对象承担了政府智囊团职能,扩大高校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和作用。另一方面,高校进行文化服务时,需特别注重与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人士等校外统战对象的合作与交流。高校文化服务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在服务手段和方法上提高适应性,增强前瞻性,紧跟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坚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综上所述,在“统战”视域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先进力量,调配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加强高校与地方间的联系,进行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机制建设,必将为我国地方文化健康快速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徐烽.高校图书馆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服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5):24.

[2]郭宏宇,袁明伦.高校图书馆通识教育职能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5(3):245.

篇6: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

摘要:篮球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普及度比较广,而且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我国篮球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制度、教育资源、课程设置等因素给高校篮球教学改革造成了不小的阻碍,想要真正提高高校篮球教学水平,就应该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对策,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篮球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篮球;体育改革;对策分析

1新时代影响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的因素

1.1高校现行的体育教育制度

体育教育的规章制度可以说是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因素,只有全面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我国体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家也极为重视,下达了关于体育教学的指导纲要,高校领导及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纲要内容,将指导真正落地到实际的篮球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教师应该从纲要中去找重点,找教学亮点,例如纲要中重点强调将运动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合更多的娱乐因素,完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乐中学,学会乐的教学目标。同时高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创新政府下达的指导纲要,毕竟纲要只是提纲挈领,只有一个骨架,具体实施细则还是应该高校在不断实践中去增加血肉,形成一整套既符合国家整体要求,又适应高校自身发展的教学制度,推动篮球教学不断改革创新。

1.2高校篮球体育教育资源

高校的篮球教学改革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之外,还离不开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配套的教学资源,高校的篮球教学改革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高校篮球体育教育资源分为人资和和物资两部分。物资就是包括篮球场地、篮球设备在内的各种教学器材,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物资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是高校急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而人资分为高校管理层、师资以及参与的学生,只有高效管理层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设置合理课程目标与进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上行下效才能使篮球教学改革得到真正的发展。

1.3高校篮球教学课程设计

在整个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本身的课程设计,最重要改革还是要靠课程教学与学习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课程设计的前提是要设置合理地教学目标,并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程。在设置课程目标时,不能局限地设置在篮球技术的提高等,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诉求,例如团队精神的培养、挫折教育等,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篮球本身就是一场集体运动,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对抗等实战教学,并同时要兼顾娱乐性,毕竟高校学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篮球不会是绝大部分学生最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所以在专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兴趣,让学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娱乐爱好。最后整个课程设计完成离不开评价体系,评价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最好体系方式,但是评价不应该局限在教师给学生评价,而是应该拓展为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评估整个课程完成情况,推动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化。

篇7: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

2.1更新教学理念

在终身运动和素质教育的体育改革大背景下,高校的篮球教学改革也要更新教学理念,篮球的教学要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素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热爱运动、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合理进行锻炼能力的培养。其次,高校在开展篮球教学过程中要兼顾篮球竞技性和娱乐性,实现两者和谐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个教学的质量。所以在进行篮球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思想提高重视,在行动上突出重视。

2.2优化教学资源

篮球教学改革过程还有一个关键举措就是要优化教学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教师不仅要充实关于篮球的理论知识,实时了解篮球相关规则等,同时要对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出严格的要求,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做出准确的示范。高校在进行篮球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学生的需求放在课堂的首位,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弱势特点制定相对应的训练项目。教师要开展个性化教学,例如体能有所欠缺者,可以编为一个小组,主要进行体能的强化锻炼;而战术理论理解较慢的同学,可以集中在一起,教师利用比赛录像来具体分析战术,并开展实际演练,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获得学习成就感。教学资源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物质资源,高校应该完善篮球运动的基础设施,例如室外篮球场和室内篮球场、学生更衣室等,同时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篮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对于教学设备和器械等查漏补缺,避免影响学生篮球锻炼。而如果受限于学校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等,高校应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例如场馆问题,是否可以和附近体育馆等联系合作等,用具不能满足的,教师应该在课程设计上多花功夫,来弥补物质的匮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2.3合理设计教学课程

教学课程是改革最直接的体现,所以篮球课程设计是影响篮球教学改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值得高校在体育改革过程中投入更多精力。而合理地课程设计离不开两点,合理的课程目标和科学的课程评价。高校在推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其和素质教育相结合,也就是改革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终身运动、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等意识。这也要求教师在最终的评价中不能简单得以篮球技能高低来判定优劣,而是要综合考虑学生在篮球练习与比赛中的球场理解能力、理论知识学习水平、练习比赛态度、在团队中的作用等多方综合因素。同时,评价不能简单地以师生评价单一模式,而是应该师生互评,教师也可以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课程;还要引入同伴互评,让学生感受到篮球的团队意识。

2.4引入现代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方式讲究“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以及篮球智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像以前“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让优秀的学生一直困在简单的练习中,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一直感觉跟不上课程,产生挫败感,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同时在过往的篮球教学过程中,大多都重视篮球技能等实战教学,忽视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的底蕴教学,反复简单地进行运动训练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穿插篮球文化的传播,让学生从里到外去了解这项运动。

参考文献

[1]郭国印,陈增.高校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2):128.

[2]文学民.浅谈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传承[J].体育世界:学术版,(08):132,149.

[3]辛艮伟,马毅,崔鲁祥.对我国体育院校篮球课程教学法运用状况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9(5):111-114.

篇8:高校安全文化论文参考

高校安全文化论文参考

一、安全文化

1.安全文化的提出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上,当时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了“核安全文化”这一说法,而1991年出版的《安全文化》,标志着“核安全文化”的正式诞生。1994年6月《安全生产报》刊登了我国劳动部李伯勇部长题为“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来认识”的指导性文章,这标志着安全文化由企业安全文化拓延到了全民安全文化。

2.安全文化的涵义对于“安全文化”,比较普遍使用的说法是指人们对安全价值观与安全行为准则的总的认识和态度。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文化范畴一样,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义。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到不同的领域,就称之为某个领域的安全文化,比如安全文化应用到工业领域,这就有了企业安全文化,而把安全文化与教育系统或者是学校结合起来,这样就有了校园安全文化。

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

1.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高校校园安全文化隶属于文化,而文化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面: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所以,针对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来讲,精神层就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指高校的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需要共同遵守的安全准则和信念、标准等,是形成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基础。制度层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是指师生员工和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物质层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外部表层,是指高校校园内创造的看得见的实物文化,是校园的安全理念的载体。

2.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外延有研究认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在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被全体成员所认可并自觉遵守有关安全问题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的总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应该包括全校师生员工关于安全问题的价值观认识、行为准则、规章制度、教育活动、管理活动以及外在物质设施等有形或无形的东西,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安全文化氛围。它是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保证学校财物、师生人身安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安全文化系统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要素,人、环境、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的,以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养成学生安全素养为系统功能指向的大系统。与强调“人、机器、环境”的工业生产领域安全文化相较而言,在校园安全文化构成要素中人处于突出的位置,环境则呈现出开放的特征,管理有着其较为宽泛的外延。至于机器,只有在特别的情况下才会存在。因此,人、环境、管理是校园安全系统主要构成要素。

三、大安全观

1.安全观安全观是指人们对安全的作用、地位、价值等总的认识与看法,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生观的最基本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保障,其中生命价值观是安全观的核心。《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如《易系辞下》有言“君子安而不忘危”,这里的“安”所表达的就是“安全”的意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安全就是指人身、财产和人的生存条件不受危害,即“无危则安”。

2.大安全观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认识开始迅速转移,人们对安全问题关注的重点,已经逐渐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转移。传统安全关注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而非传统安全关注的主体是多样化的,除了国家还有多种主体,包括作为个体的人与整个人类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安全等。随着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各个领域频频发生,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形成了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在内的综合安全观,“大安全观”的安全理念开始孕育、发展。所谓大安全观,是指安全科学体系的扩展和深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安全观,针对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各个领域,关注安全的综合性、共同性、普遍性、合作性等特点,是对安全的内涵、目标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手段所得出的对安全问题总的认识。

3.高校大安全观我国目前正处于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不仅教育系统内部出现了各种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而且社会上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也开始向日益开放的高校校园侵蚀,如境外敌对势力对校园的思想文化渗透、恐怖暴恐活动,房屋动迁等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已不再是附属于社会安全的一个次要分支,而是居于社会安全系统的核心地位。尤其是,高校安全和稳定已经成为“社会政治的.敏感区,社会矛盾的高压区,社会动态的晴雨表”。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平安社会,大安全观首当其冲。何为高校大安全观?从微角度观看,高校大安全观是针对当前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所面临的包含内外部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一起统筹规划,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各方尤其是高校本身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校园的安全工作体系,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形成共同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工作合力。从宏观角度看,高校大安全观是现代社会安全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隶属于以“综合性安全”思想为核心的人类“大安全观”中的社会安全范畴。

四、基于大安全观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补缺

1.勿将安全文化范畴变窄目前,人们对于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认识,已经扩展到三个体系:形态体系、场域体系和对象体系。但在谈及安全文化相关体系时往往使其范畴变窄,如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往往重视和关注的重点是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而对安全观念文化则很少涉及;比如,在谈及高校安全文化的场域体系时,一般都仅局限于校园,往往忽视家庭、社区等场域,尤其是虚拟网络空间等大众传媒,没有看到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未能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等场域间的深度合作;在谈及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时,都是基于学校内部场域的人员群体,往往把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简单看成学校的管理层、学校里教师和学生的事情,甚至会认为这仅仅是高校从事安全工作的部门的事情,总是忽略了学生家长、社区人员、校园周边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对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持作用。

2.勿将安全氛围等同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一般来说包含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安全氛围与安全文化有相似的地方,但实质上是由很大区别的。安全氛围只是一种人的心理表象,其通常与安全状态、所处环境等相关,是人对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具体安全状态的认知,而且会随着状态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安全文化的短暂“快照”,具有不稳定性和变化性。建设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就是要在高校校园各类活动和校园环境中营造出一种安全文化氛围,使得全校师生员工被这个氛围潜移默化,从而归从本校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而仅仅在校园里挂一些安全教育横幅、张贴一些安全警示标语和宣传图片、安装一些交通安全设施来营造校园安全氛围是不够的,这不能等同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仅仅是校园安全文化的短暂“快照”,或者说这些只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种简单配套措施而已。

3.勿将安全氛围替代安全管理校园安全管理是以保护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它是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实现排除隐患、控制事故、减少损失,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科研、生活等环境。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安全工作的本义,以为校园里拉了横幅、摆了安全展板,或是教室、食堂等贴了标语,或是开了两次会、听了两次讲座就能解决问题了。校园安全工作必须从实际抓起,从实处抓起,校园安全工作的目的不是仅仅宣传而已,而是要点对点的落实、部署、检查、监督、策划。校园安全氛围只是校园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不能因为部分而丧失了做安全管理的本身目的。

五、小结

大安全观是拓展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思路。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理念,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渗透,提高安全观念;以制度为支点,通过建章立制,编织责任网络;以管理为抓手,通过检查督促,规范安全行为;以经济为杠杆,通过考核评估,先进带动后进。

作者:毛建平陈韶成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篇9:试析高校报告文化初探论文

试析高校报告文化初探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特殊场所,自其产生以来,一直都是知识传播以及各种文化、思想、理念汇集、交流、碰撞、融合、创新的重要场所。而各种学术的或非学术的报告会则是各种思想、理论、观念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许多高校举办各种报告会数量很多,但总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培育和繁荣高校报告文化,以增强报告效果、提高师生科学人文素养以及促进整个校园文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高校;报告文化;培育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各种文化的聚集地,是社会的“思潮码头”,是各种创新的发源地,也是各种前沿思想、理论、观念交流的平台。而高校进行这些思想、观念交流的形式之一就是举办各种报告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告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报告文化繁荣与否,会直接影响报告所取得的效果。目前各高校举办报告会数量很多,但总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这种状况,试图在分析高校报告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发展高校报告文化,增强报告效果,提高师生科技素养和人文内涵,促进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一、高校报告及其作用

高校的报告会数量很多,类别也很多,本文按报告的主题,大致将高校报告分为以下几种:学术报告、形势报告、思想政治报告、健康教育报告、文学艺术报告等。学术报告主要是以各学科领域内的前沿问题、最新成果、发展趋势或者新的、潜在的研究方向、好的研究方法为主题所作的学术讲座。它与高校的发展目标、科研、学科和人才培养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各种学术报告既可以使师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研究,又可以给师生带来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大量的信息,以激发师生创新思维能力,拓宽研究领域。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又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高。形势报告主要是针对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态势所作的分析或预测的报告。形势报告可以使师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的新情况,提高对政治、经济的敏锐度,重新定位,找准自己发展的立足点。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对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以成人和成才并重为原则,因此,思想政治报告、健康教育报告和文学艺术报告也是培养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此类报告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报告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都已充分认识到了“报告”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各高校每年都会举办不少报告会,并且举办报告会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从总体来说,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那些发展还不够成熟、完善的高校,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报告文化氛围,报告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没有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听报告者方面看,许多教师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狭窄的专业空间,并未真正认识到学术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把听报告的过程当作是自己紧张工作之余休息的过程,更不注重在报告会上和专家互动交流。

(2)从部分报告组织者方面看,组织报告带有任务观点的思想态度。有些高校给各二级单位下达指标,要求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必须要组织一定数量的报告。有些二级单位领导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把报告的组织工作任务化、简单化,随意请来所谓的专家组织几场报告,这种报告自然是无质量可言的。

(3)从报告人角度讲,有些专家只善于闭门研究,可以把自己的学问做得很好,在某个学科领域有声望、有权威,但缺乏演讲表达的能力或不懂报告的艺术。所作的报告或者是“阳春白雪”型,或者是“空洞乏味”型。这种报告自然也就收不到好的效果。

(4)缺乏有力的经济和政策支持。任何事情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条件,专家的聘请和报告会所需的场地、设备以及学校对校内专家举行报告的理解和支持等都需要学校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一般来讲,学校比较重视外聘专家主讲的大型的报告会,而对于一些小型的、二级单位主办的或由本校专家学者主讲的报告会则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经济政策支持。这样既会影响报告的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科研人员作报告的积极性。

(5)报告内容不够丰富。从对部分高校的调查统计来看,高校所作报告主要以学术性报告居多,其他类型的报告相对较少。应该说高校对于学术报告的定位本是无可厚非的,这是由高校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但是笔者认为,学术报告固然重要,而其他报告在营造报告文化氛围和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大力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的同时也要进一步重视形势报告、思想政治报告、文化艺术报告等其它类型的报告。

三、培育良好的高校报告文化,提高师生科技素养和人文内涵

为了切实增强报告效果,更好地发挥高校报告活动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高校应该把培育良好的报告文化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目前在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办学者存在着相对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习俗文化等“软件”建设的倾向。[1]而高校报告文化恰恰也是人们的观念、制度以及习俗等文化的集中体现。下面笔者就就如何发展高校报告文化加以探讨。

首先笔者对什么叫“文化”进行简要的分析。“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即耕种土地,由此被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概念首先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提出来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此后,各种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目前已达两百余种,本文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教学科研中形成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氛围。因此本文将高校报告文化定义为在高校里自觉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进行碰撞交流,不断产生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浓厚氛围。

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报告已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繁荣与否,将直接反映一个高校学术生态、大众理念改善和更新的速度,反映高校综合发展的步伐,也反映高校对新观念新理念的接收融合和创新发展的程度。培育良好的报告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好的报告氛围,即在高校里,人们既有强烈的听报告的欲望,又有许多能满足这种欲望的高质量的报告,同时专家也有愿意与人交流,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者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展示给他人。笔者认为,培育和发展高校报告文化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

1.以“宁缺毋滥”为原则,认真组织好每一场报告,形成报告的品牌效应

报告的质量高低是能否吸引听众的前提条件。只有认真组织好每一场报告会,把好每一场报告的质量关,才能在报告和听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逐渐使报告产生品牌效应。正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阅江论坛”和“金针讲堂”,凭借一次次高质量的精彩报告,就已逐渐产生了这种效果:举办一场报告会只需在网站和公告栏发出报告信息,师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会、听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请人做报告易,找人听报告难”的'尴尬状况。

而要组织好报告会,首先,要发掘好的报告主题。主题的好与坏是决定报告成败的关键。所谓好主题,就是要能以时代为依托,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既能兼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又广受师生欢迎的主题。这些主题或者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或者是科学研究成果、经验、方法的推广介绍,或者是考研、出国、就业等学生迫切需要得到指导的问题。总之,这些报告,应该能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才是好的报告。而好主题的确定,则需要建立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充分的调查,才能知道师生之所需,解师生之所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千年不变的黄金法则。

其次,好主题要配上好专家,也就是要找对报告人。前面笔者提到有些专家虽然学问做得很好,但不一定能做好报告,因此在选择报告专家的时候同样必须要调查研究、充分了解,聘请国内外既德高望重,又善于表达、善于交流的专家来作报告。因为只有那种既具有渊博的知识、独特的见解又有艺术家般风趣幽默的演讲口才又平易近人的专家才会对听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报告才会取得好效果。找准了主题和报告人了,报告会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第三是要选取最佳报告形式。采用好的报告形式无疑会对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报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要有好的报告形式,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上说下听的模式,可以根据报告内容,灵活采取有效的形式。如果报告内容适合所有师生,则可组织大型报告会;如果报告的专业性很强,则可在小范围内进行,或者采取座谈的形式。而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报告会,都一定要重视互动交流环节。因为这种交流往往会使人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许多智慧的火花往往就是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的。新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也可能是在这种偶得的灵感中形成的。一般报告会虽然也会安排互动环节,但这个环节往往是被匆匆安排在主讲人结束讲话之后的极短的时间内,主讲人和听众往往还没有真正进入交流状态,主持人就宣布因为时间关系报告会到此结束了。这样就使得重要的互动环节流于形式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报告效果,同时也会扼杀听众的积极性。

2.培养和保护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高校报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要培养师生听报告或作报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认为组织高质量的报告会是首要条件,此外还要采取一些其它措施。

(1)实行报告制度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万事总有个开始,有好的开始,才会有好的结果。虽然有好的报告,但如果不去听,就不会感受到报告带来的巨大好处。因此,在师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听报告或作报告的习惯之前,制定相关的报告制度和激励措施是有必要的。

学校可以对校科研机构、各院系部门、学术带头人等都作出相关规定:要求在一个学年内必须组织一定数量的报告会,并作为年终工作量考核的一项内容。对广大普通教师和学生则既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听取一定数量的报告,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展示给他人。对于受学校资助去参加学术会议的师生则要实行报告制度,即必须把参会后获得的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学术热点或个人感悟等以报告会的形式向校内师生及时传递。当然,举办这些活动时,学校要给予场地、设备乃至资金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对于在组织报告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如果一个学校从上到下、从单位到个人都参与了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则无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会促使人们对各种报告会的接受和认可。有利于逐步形成浓厚的报告文化氛围。

(2)推广采用学术交流新模式——学术月,增强学术氛围。学术交流在高校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术报告在高校各类报告中占着主导地位,因此通过增强学术交流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师生对报告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高校报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增强学校学术氛围的一种有效形式就是采用“学术月”的学术交流模式。[2]近年来,地区性、专门性的学术月活动已在一些地区和高校出现,在高校范围内对学术月的探索和实行,上海财经大学是起步较早,也是效果较好的一个先例。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月”活动的经验值得其他高校学习推广。其具体做法是:校科研机构从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构建全校性的学术交流平台,统筹全校的学术交流活动,把一年中的某一个月确定为学术交流月。在“学术月”里,主题就是学术交流,内容就是集中地、大量地举办各种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各院系必须提前向校科研机构报送“学术月”活动计划,然后由校科研机构负责对所有活动计划进行统筹管理、安排和宣传,各院系要广泛动员、积极参与,要确保所有教学科研人员和广大学生都能参与到“学术月”的各种学术活动中来。同时也要把“学术月”工作情况作为评估、考核院系及学术带头人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术月”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学术理论的交流与创新,又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从而极大地推进高校报告文化的发展。

(3)坚持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双百”方针落到实处。 1956年5月26日,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各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强调:“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经提出,就在科学文化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也浓厚了。 当前有许多高校确实很好地贯彻了这个双百方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辟的“双百亭”,东北师范大学推出的“双百论坛”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既开阔了师生的知识视野,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交流的氛围。但是还有许多高校虽然也喊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却并没有把这个方针贯彻落到实处,集中体现为学校没有为广大师生搭建出一个真正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一个学校如果不采取具体的措施,不开辟一些实际的论坛,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成为一种空话,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高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促进高校报告文化的发展,还必须要创造条件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总结

当好的高校报告会所需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同时具备的时候,高校的报告文化也就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而高校报告文化的形成和繁荣,也必将迎来高校报告会的春天。

篇10:高校体育文化论文

关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有不少学者从体育学、教育学、文化学等角度对文化、高校校园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的定义、结构、内涵、特征与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与阐述。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外显的,是看得见、摸得着、使人一目了然的,表现为校园的容貌,体育建筑及环境,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用品等。王爱华(20xx)认为:要将高校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到高校整体物质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于校园其他文化建设来讲,场馆设施的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崔学臣(20xx)指出:高校在修建或筹建体育场馆设施之初应充分考虑当今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征和高校所处的地域特点、立足综合利用和开发,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为体育设施的长期使用、功能的更新改造奠定基础,节约后续资金;李辉(20xx)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汪美芳(20xx)强调: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形态。卢聚贤(20xx)点明: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首先是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体育建筑、场地、设施是师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构建中,物质文化是重要的基础。刘吉峰(20xx)指出:高校完善的体育建筑、运动场等物质设施,也会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设施的美感,从而促进大学体完美统一。以上所述:都是对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研究,都强调了物质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又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可见,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既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篇11:高校体育文化论文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它是以人的意识形态显现的,是无形、内隐并且不易觉察的,它是蕴藏在人们头脑中的各种体育观念及信仰,主要突出在高校体育思想、观念、精神、道德风尚和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园风气等方面。任莲香(20xx)指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以“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为宗旨,担负着培育人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任。CUBA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推动高校篮球事业向高水平发展的同时,更将一种奋斗、合作、拚搏、进取的篮球精神带入校园、推向社会,有助于高校体育精神的形成,可在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桂银(20xx)指出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奥林匹克”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拼搏精神以及学生体育价值观等内容,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张志刚(20xx)指出:精神文化层面,主要是指校园体育文化的潜在意识形态,表现为校园文化整体氛围中形成的体育道德意识、作风口号以、团结协作、拼搏勤劳等传统优秀文化的再延续。秦华奇(20xx)认为:大学要着重宣传中华体育运动员在大型国际比赛过程中战胜困难、超越自我、为祖国争光的众多事迹,激起老师和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自豪感。高校还需要将高校体育文化精神的构建和高校学风紧密融合,正确引领学生们持续优化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欧秀伶(20xx)点明:高校体育文化精神建设重在丰富文化内涵,够体现体育文化精神。高校体育文化精神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整个高校文化发展的精神载体和重要支柱。杜放(20xx)提出:需要构建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发挥精神文化“培育人”“造就人”“启发人”的功能,让师生从体育道德、体育风尚的视角去领悟体育文化的真谛。以上所做的研究都是以不同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有专门从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进行的研究,发现了高校在体育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大都因为场地、器材的建设问题,导致高校体育活动开展得不够理想;也有专门从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进行研究的,高校几乎都没有建立非常完善的规章制度;精神层面校园文化建设还远远不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而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更加完善。还有一些研究探索了隐蔽课程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提出要不断发挥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体育社团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的作用等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研究展望

文献综述表明,学者们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非常重视,但是,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却仍然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必须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整体规划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运动技术和方法,还要通过体育教学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做的梳理研究都是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某一方面的研究。众所周知,仅侧重于单一方面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是远远不能看到整体布局,也容易忽视其他层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只有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多方面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今后在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时,要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建设,引入新型项目、民族传统体育、地方民俗体育及其一整套文化体系。引导广大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应该成为高校体育工作重要的任务;高校运动会应该成为全校师生人人能够参与的活动。加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管理,提升教师素养,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企业、校友会沟通交流,并赢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打造出一些精品赛事,举办体育摄影竞赛、体育知识讲座和竞赛,实施体育明星校园行活动,评选优秀体育社团、俱乐部和体育工作先进人物,引导学生阅读体育报刊、观看体育节目,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应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加强高校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如广播体育信息动态、体育海报、体育标语、体育雕塑、体育名人名言、建立校园体育网页以及其他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标语的独特作用,形成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

5结语

以上仅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论述了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其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此三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紧密结合的,任何一个层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层面。所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必须多管齐下,相互促进才能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初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影响管理论文

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论文题目

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论文

体育运动开展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

试析对皖西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

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康复医学的应用论文

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浅谈科学健身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浅析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
《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发展探究论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论文2022-11-12

体育课论文范文2022-04-29

研究本土资源在学校体育中的影响论文2023-01-06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2023-05-21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2022-05-06

公共体育课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2022-11-14

高校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论文2022-12-17

小议职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论文2023-07-19

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质量提高研究的论文2023-09-18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论文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