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

时间:2023-03-21 07:45:10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精选13篇)由网友“思霖”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

篇1: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

挖掘石材的力量的手法

叠砌。石材以其特殊的重量、厚度以及稳固性常给人一种沉稳厚重的力量感。而最早的石材运用则出现于洞穴或洞穴的结构当中―――如土耳其的Cappadocian大峡谷和意大利的CumaeanSibyl山洞。不管这些空间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建造的,都运用到一种在今天看来在常规不过的施工手法―――叠砌。当许多相同或者不同的石材通过叠砌手法组合起来的时候,总会给人一种沉积的力量感,而这些叠砌的石材在历经岁月的冲刷之后,其石材本身的肌理会使人产生一种时间流逝的生命美感,此时,叠砌的阵列感会让石材的生命美更加得以强化(图2)。

照明。照明能使硬质石材视觉上的软化效果。当石材与光联系在一起时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光源改变了石头本身的坚硬、粗矿,使其变得柔软、温和。瑞士StPius教堂(图3)外立面墙采用PenthelianDionyssos大理石,巨大的石材是以钢柱作为支撑固定的。板材的元素使建筑看起来更加深远,在表面洁净且带有纹样的大理石上产生了富有跳跃式的节奏感。室内的支撑住被石材隐藏了起来,大理石在灯光的照明下散发着神秘的光辉。

篇2: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

石材就应呈现出本质美。每一种材料都有属于自身的特性,有的材料就应该事光滑的、唯美的,如瓷砖、玻璃;有的材料就应该是质朴的、复古的,如木材;而石材,我认为它就应该是粗犷的,自然的,无过多雕饰的。倘若把它表现得精美,难免会显得诡异。人们应该充分尊重每种材料的本质性,让它发挥出真实的魅力。当代的石材建筑,越来越多呈现的是石材的装饰作用,而并非承重构造功能了。暂且不评价其好坏,但当代的石材已越来越不像石材了。石材装饰不再以体量大为美,而是以薄为美;不再以自然纯朴为美,而是以精致装饰为美。我们在材料市场随处可见的石材,已经变成了板、片,每一件都是一样的模具,没有一丝自然,没有一丝土地的气息,这还是石头吗?如果这样,那么石头作为一种天然的物质的优势已经没有了,它和人造的玻璃、地砖等是同等的,没有特殊性。因此,石材就应该有石材的样子。或许它就应该是笨重的,大体量的,自然的`,而不应该把它与其他材料一致对待。我认为,石材是有气质的。传统的石材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一样,纯粹、自然、不加修饰,生命力顽强;而当代的石材就好似林黛玉一样,雕琢、精致、小心翼翼、脆弱。如果当代的石材发展趋势如此,那为什么那些惊为天人的作品,哪些伟大的石材建筑,都是古老的,传统的呢,而适于当代发展的现代石材的贡献又是什么呢?

传统石材的现代案例表现。案例一:艾恩瑞奇建筑师事务所―――温室和花园石材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块状,灌进了铁丝网状的石笼结构中,由于石块的不规则使得堆砌过程中产生了或大或小的缝隙,空气能在石头之间自由穿梭。这样的墙面就好比一个调温器,能够在全年内产生一个特定的小气候:空气穿过石笼并且停留在玻璃屋顶与石笼墙之间(图4)。由于这个原因,夏天内部变得凉爽了,冬天内部也变得相对暖和了。案例二:塞萨鲁兹-拉利坎戈斯联合事务所―――人种学博物馆低矮的玄武岩石墙在整体性上表现出一种原始、自然、质朴的情节,它们形成了一个景观基座(图5)。博物馆室内非常质朴,是以一系列规则的直线形混凝土拱顶为组成,拱顶是由黑色的玄武岩石砌成,它们在承重承的同时兼顾展示自身本质的特质。

结语

在石材的内在含义被不断改造的今天,石头的未来会在一种什么状态下存在。现今的欧美建筑,石材应用的越来越少,只有在现阶段的中国,基于一种“特殊”的心理需求和低价的人工费用,石材才得以大量应用。随着能源的危机与人力成本的提高,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在石材未来的应用领域,石头的本身内在气质需要被重视。我们应从另一些角度看石头,它的色彩、形式、纹理都将被赋予新的含义,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的光线下,与人们的心里有新的交流。这种材料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不同的阐释,有历史的,也有文脉的,但不管如何它的魅力依然不变。

篇3:春节:传统和现代

过去的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但在现在,中国人该如何过春节呢?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节日在城市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但在农村,这几千年延续的文化仍显示着它的生命力。那里有小山村的静谧,有黄土地的厚重,有春节神秘温馨的气氛,有严肃庄重的礼仪和浓烈淳厚的人情味。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则像断了根的浮萍一样在社会中漂流,因此人们心中始终有着一种寻根的冲动。有这种感觉的恐怕也不只我们当代人,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社戏》都深刻地融化着这种心情。

传统春节其乐融融

如果单从过春节来看中国的文化,那么,中国的文化是再细致不过了,每年一进入腊月,就掐着指头算过年。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好不容易到了腊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住老灶爷的嘴,送老灶爷上天。接下来就是杀猪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葱、蒜、姜,箔、表、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扫除,扫掉一年到头的晦气。剃头要赶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贴对联可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大门、二门、屋门要贴啥,墙上、树上、牛槽上、米面瓦罐上要贴啥,祖宗牌位边、土地爷、老天爷边要贴啥,全都乱来不得,规矩可是多了。年前几天,大人们就忙着做各种各样吃的东西。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枣花馍,蒸出龙、凤、谷仓、麦堆等等等等;次是炸,炸油条,炸丸子,炸“假玉”,有红薯做的,有小米饭做的,有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饺子,饺子的花样可不少,有素的,有猪肉的,有羊肉的,有把里面包上硬币的,吃到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到了除夕之夜,俗称大年三十。一家人闲下来,围着火盆坐在一起,开始熬年夜。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东家长,西家短,直熬到小孩子们犯困打盹。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响起了鞭炮声,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做“开门进宝”。各家父母再三嘱咐小孩,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更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还要供奉天地全神,包括老天爷、土地爷、灶王爷、还有老关爷、观音菩萨等等,凡是与人生命运沾点边的,都要照顾周到,祈保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们拜年,除了自己家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公家等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几毛钱的压岁钱。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难合。

初二到初四五,是走亲戚的时间。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般往来于山青水秀之间。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漫天飞舞的洁白的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儿童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乡民们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游村串乡的小货郎叫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开始祈盼来年会更好。

传统现代如何衔接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是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四是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渲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

篇4:关于春节传统和现代

春节:传统和现代

过去的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但在现在,中国人该如何过春节呢?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节日在城市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但在农村,这几千年延续的文化仍显示着它的生命力。那里有小山村的静谧,有黄土地的厚重,有春节神秘温馨的气氛,有严肃庄重的礼仪和浓烈淳厚的人情味。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则像断了根的浮萍一样在社会中漂流,因此人们心中始终有着一种寻根的冲动。有这种感觉的恐怕也不只我们当代人,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社戏》都深刻地融化着这种心情。

传统春节其乐融融

如果单从过春节来看中国的文化,那么,中国的文化是再细致不过了,每年一进入腊月,就掐着指头算过年。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好不容易到了腊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住老灶爷的嘴,送老灶爷上天。接下来就是杀猪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葱、蒜、姜,箔、表、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扫除,扫掉一年到头的晦气。剃头要赶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贴对联可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大门、二门、屋门要贴啥,墙上、树上、牛槽上、米面瓦罐上要贴啥,祖宗牌位边、土地爷、老天爷边要贴啥,全都乱来不得,规矩可是多了。年前几天,大人们就忙着做各种各样吃的东西。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枣花馍,蒸出龙、凤、谷仓、麦堆等等等等;次是炸,炸油条,炸丸子,炸“假玉”,有红薯做的,有小米饭做的,有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饺子,饺子的花样可不少,有素的,有猪肉的,有羊肉的,有把里面包上硬币的,吃到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到了除夕之夜,俗称大年三十。一家人闲下来,围着火盆坐在一起,开始熬年夜。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东家长,西家短,直熬到小孩子们犯困打盹。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响起了鞭炮声,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做“开门进宝”。各家父母再三嘱咐小孩,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更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还要供奉天地全神,包括老天爷、土地爷、灶王爷、还有老关爷、观音菩萨等等,凡是与人生命运沾点边的,都要照顾周到,祈保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们拜年,除了自己家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公家等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几毛钱的压岁钱。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难合。

初二到初四五,是走亲戚的时间。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般往来于山青水秀之间。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漫天飞舞的洁白的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儿童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乡民们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游村串乡的小货郎叫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开始祈盼来年会更好。

传统现代如何衔接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是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四是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渲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沉淀下厚重的含金的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文化的质是历千年而不变的。

在城市生活久了,常听人们说:现在的春节越过越没劲了。从生活水平上说,年景是越过越好了,可是,春节的过法似乎少了些什么。现在城市过春节,于匆忙的快节奏中越来越简单化,剩下的只是休闲娱乐和探亲访友。特别是电视这个“魔箱”闯入人们的生活,春节这个多么丰富惬意的人生旅途都被这个“怪物”侵占了,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是走马灯似的联欢会。春节失去了它的质,留下的只是形。

如果说在过去,每个人都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上的一环,或者是社会网络中一个固定的纽结,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踏踏实实地安顿自我;那么到了现代城市社会,一个人则变成了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子,一个匆匆人流中的过客,一个断了根而四处漂流的浮萍,渐渐地失去了自我。我们什么时候能重新绘出一道风景,连接上过去和现在,架起一座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桥,重铸一个金色的春节!

篇5: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1我国传统园林的特点分析

1.1建造方式呈现不拘一格的形式

我国传统园林建造方式充分体现了古典艺术中以形写神的要求,通过多种建造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炼与浓缩在园林中营造出自然景观。从我国传统园林建造风格来分析,我国园林造园方式呈现出灵活多样、变化的方式,比如在园林设计中以流水、植物等元素来衬景,以山石来为主体建筑点景营造园林效果,或者通过空间的对比和先抑后扬的空间序列来制造园林景致,进而通过这些不拘一格的方式营造出园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整体效果,进而让园林设计更加具有深远韵味。由此可见,我国传统园林丰富多变的设计手法,给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素材,进而为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意境表达和景观元素搭配等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以传统园林建造过程中的空间组景为例,空间组景主要有以小见大和步移景异2大类,其中以小见大是通过在园林的有限空间内设计丰富的景观效果以此来营造大的意境,而步移景异则是通过改变园林空间的不断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景致的层次、抑扬和虚实等,进而营造出高低错落的空间感。所以传统园林这种不拘一格的建造方式让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景更加具有虚实变化的特点,通过这种组景方式的重复和各类景观元素的巧妙运用和搭配,营造出极具变化色彩的园林空间。

1.2整体构造体现诗情画意的气氛

在园林建造中体现诗情画意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园林的建造受到文人雅士所推崇文人精神的影响。受这一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大多都具有文人气息,这类园林的主要是以山水鸟虫和花木流水为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合理营造和搭配,在园林的景象中体现出诗画情趣,进而带给观者无限的遐思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传统园林的建设过程中也受到山水画和田园诗歌等因素的影响,让我国传统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中国诗画的淡雅幽静的美感。传统园林整体构造体现诗情画意的气氛这主要源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对于自然美的.追求,通过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对自然元素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将自然要素与园林造园艺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传统园林的突破,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

1.3园林意境具有自然悠远的特点

我国传统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注重对于意境的创设,极力营造一种自然悠远的园林意境,这也是我国传统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风格的重要方面,同时受到儒家思想在园林建造过程中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建造过程中通常会通过一定景物来表现园林主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操守,正是对园林意境的追求,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表达了自然悠远的情感,因此传统园林景象不仅是客观事物的表现,而且也是对园林意境的升华。另外,我国传统园林建造也受到园林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而促就了我国传统园林师法自然的风格特点。

2现代景观设计中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方法的建议措施

现代景观设计中借鉴传统园林文化建造精华,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合理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方法来有效推进现代景观设计工作,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1遵循自然和谐理念创新设计思想

传统园林建造理念是推崇师法自然的设计观,我国古人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生态思想对于现代景观设计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也符合当前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并且也能够满足环保工作的要求,所以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注意景观设计中环境的良好状态,才能更好确保设计品质和效果,也就是说,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设计与自然相结合的理念,才能形成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同时在遵循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同时还要注意突破景观设计的局限,不断开拓景观设计内容,尤其在借鉴和发展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传统园林的优势和劣势。传统园林原本只是为少数上层人士所服务,这是园林建设时期的封建制度所形成,进而直接导致了传统园林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但是现代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服务大众,故而在借鉴传统园林建造风格的过程中要注意应突破园林设计的局限,不断开拓新的设计领域,将景观设计引入更多建设领域,同时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景观建设方案,进而为民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空间。

2.2实现园林设计手法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灵活多变,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创新景观设计方法,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来合理表达现代景观的意境、空间和元素搭配,比如沿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虚实结合的方法,在有限空间中运用石、水等元素来表达丰富的景观,其中对水元素的利用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形成不同水体形态,或者通过水声设计来营造园林的整体感觉,而对于园林石材元素的运用,传统园林中较为常用的手法是叠石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创造多变而丰富的园林地形景观。另外对于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注意借鉴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而且还要加强中外园林建设方法的融合,其他国家园林景观的建造理念和方法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将其与我国传统造园艺术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有效促进现代景观设计思路的不断丰富。比如借鉴法国几何式园林造景手法可以增强园林的轴线感,运用意大利苔地园造景手法可以有效处理地形起伏的情况,同时借鉴日本枯木山水造园手法,运用抽象写意设计手法来塑造景观的多样性。

2.3现代景观设计要不断更新建设技术

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新技术发展实现了更大的发展,园林建设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尤其是数字技术与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通过运用数学技术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更好运用传统园林建设元素提供了方便,比如运用数学技术可以对自然元素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可以利用图层叠加技术按照景观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可以对景观的场地可以进行数字分析,还可以对景观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坡度等进行数字模拟,更加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园林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设经验,这对于当前现代景观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丰富的借鉴意义,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传统园林建设手法,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所以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注意对传统文化层面设计的继承和延续,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手法,不断创新现代景观设计方法,结合设计新技术和新思想,才能实现现代景观设计既能符合本地实际需要,又能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作者:张蕾 单位:四川省国有通江县空山林场

参考文献:

[1]谢海波.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8).

[2]冯晖武,涂娟娟,杨壳.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华中建筑,(06).

[3]张小乔.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俞志军.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海南大学,2012.

篇6:传统吉祥纹样现代园林设计论文

传统吉祥纹样现代园林设计论文

一、传统吉祥纹样的应用与情感

现代园林设计注入了现代人的情感和审美意识,突破了传统构建模式以其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现代新科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园林环境空间及设施更为人性化,即方便、简洁、适用、美观,对土地资源的应用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在有限的地域内创造出更为理想的空间环境以满足现代人休闲、放松、娱乐等多方面的要求。园林中雕塑、凉亭、景墙、景窗、台阶、小路以及园灯、园椅、指示牌,果皮箱等,经过设计师对其造型精心构思、设计、加工,在符合园林景观特定功能需求的同时,为园林意境美及诗情画意的营造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其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审美取向往往是从这些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传统吉祥纹样的应用主要从造型形式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造型形式是外观的如形体、图案、装饰花纹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内涵意义则是本质的、情感与精神层面的,是可感而不可见的。在应用上既要借鉴其传统吉祥纹样源于外部有形的、看得见的东西,又要吸收传承其内在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传统吉祥纹样之所以能为设计师们创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给予极大的启示,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吉祥图纹样和现代园林艺术设计所共有的情感理念和人文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美学中永恒的文化现象。传统吉祥纹样造型形式的重要特征是将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以及生活器物等注入人的理念与想象并赋予其生动深刻的含义。如龙不仅代表帝王也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征;凤象征幸福、祥和与美丽;蝙蝠象征幸福;鸳鸯象征忠贞的爱情等;牡丹象征荣华富贵;松柏象征常青永驻;竹象征高风亮节等等。这些纹样借物抒情,表达了人的内心情感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和理想意境。由此可见,以形表意、以物传情正是传统吉祥纹样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吉祥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激发着设计师们的创作灵感。在吉祥纹样中,龙和凤深受人们的喜爱,运用极为广泛。事实上,自然界并非真实存在的龙和凤,却从古至今一直活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我们民族的象征。龙凤图形仍然是当代园林设计师们钟爱的图形纹样。坐落在南京百家湖风景区的雕塑,是在传统吉祥纹样凤凰的基础上创新、演变而来的,它由三只凤凰造型组构成一个立体球形状,其造型浑厚、简洁,既吸收了汉代漆器纹样的流畅与活泼,又吸收了青铜器纹样的安定与庄重,色彩则是传统的中国红,应用当代的科技复合材料构筑而成,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整个雕塑时尚、大方、古朴、典雅,在给景区带来了美感的同时也传达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与观赏者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龙凤吉祥纹样在当代园林设计中成功应用的实例举不胜举,不仅是雕塑,在园林柱体、花坛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吉祥图形中回旋纹有其特殊的意涵,展现了一种互相契合、互相平衡、如影相随、缺一不可的形式美。这种独特的造型成就了许许多多的中华民族图案。这种一正一反、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的形式组合生动优美,极受人们喜爱。这种纹样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理解、认识、想象,表达出了一定的哲理、意念、信仰。众所周知,太极图是典型的回旋纹构成,黑白回旋,虚实相生,互为依存形成一个圆形,形象化地表达了天道自然生生不息、阴阳轮转的哲理。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但人们对祥和如意的美好事物的向往的心理是永恒的。任何时代人们都有着对其现世生活与事物的认识、理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及向往,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是受客观社会影响与对生活的体验而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正是处于这个时代艺术创造者所探索与寻求的东西,也正是因为此才产生出了富于激情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我们从花坛、雕塑设计中感到这种回旋相互契合的造型中蕴藏着和谐与生机。设计巧妙地应用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在其造型上加以拓展和创造,使花坛、景观雕塑等呈现出了既有东方文化的意境之美,又有时代特征的视觉形象。尽管这些造型与传统的太极图形已全然不同,但那种回旋的韵味依然存在,其精神依然存在。园林设计有多元化的选择,设计理念及造型观的不同反映出设计师不同的审美取向及风格,但其共同的追求是将美及情感因素与特定的物象高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对形态作出取舍、强化、最终以特定的工艺来呈现。情感是一切艺术创造、创新之起点,只有赋予情感作品才有感染力,是情感的纽带使创作者和观赏者心灵上达成沟通,没有情感注入的设计是苍白乏味的,更谈不上魅力及生命力。

二、传统吉祥纹样的应用与寓意

中国结是最具典型性的吉祥纹样造型,是由传统吉祥图形“盘长”演变而来。“盘长”由一根线从始至终连接、穿插、循环不断,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一直将“盘长”作为永恒、持久、心物合一的象征,因此受到人们极度喜爱。这种特有的形式与内涵给予了当代园林设计师们极大的启示,激发其创造发展出了寓意深刻而又生动的时代作品。我们从(图6、78)园林装置实例中看到到现代设计对吉祥纹样“盘长”的应用更注重的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在以“盘长”为基本型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将其造型概括、提炼,设计出了既富于时代特征,又体现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同时也传达着吉祥寓意——延绵不断、天长地久、幸福祥和之景象的园林装置作品。这些作品应用现代工艺及现代材料制作而成,放置在园林景观的大环境之中构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显得美观、时尚、典雅、大方。“盘长”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对称形式,摒弃了透视、立体、空间的变化,以平面化效果而呈现,使形态完全集中在自身组织结构的变化上形式语言直观、明了,但又意味深长,在当代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景窗、护栏、花格等不乏看到以“盘长”作为装饰图案的实例。就对称而言更是一个大的形式概念,许许多多吉祥纹样均以对称所构成,最具典型性的如青铜器纹样、瓦当纹样等,这种实例有许许多多。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坚信成双成对是吉祥美好的寓意,而对称这种形式恰好以轴线为中心将形体或上下或左右对等使形体的两边处于绝对相同的状态,显得丰满、丰富规律、条理,整体处于相对静态之中,而细节上又有动感因素表现出了强烈的装饰性。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被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是和它好事成双的寓意是分不开的。

在当今的风景园林设计中仍然传承和沿用着这一形式,如花坛的对称、景墙门窗的对称、喷泉的对称、园林装置的对称等等。如图9的一对红色的`开屏孔雀的园林装置,以对称格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孔雀在人们心中是美丽的化身,在绿色草坪的映衬下尽显时尚、典雅,在为园林增添活力和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增添了幸福祥和的美好寓意。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对宇宙天地的崇拜,形成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圆”与“方”成为天地之象,这种观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中,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造型观,无论内容复杂还是简单,无论是图形还是文字,创意者们总有办法巧妙地将圆形或方形运用于造物之中。如汉代瓦当纹样、漆器纹样,唐代的花草纹样、铜镜纹样,以及明清以来的吉祥纹样等。人们将圆与方视为吉祥的造型,以其象征圆满、祥和、太平。从古至今这种文化观念深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这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坐落在南京江宁区的景观装置,其形体由传统吉祥纹样龙和祥云组构成一个个镂空的圆球,洒落在绿色的草坪中,与周围郁郁葱葱的植物浑然一体,在美丽中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也透着人们企求圆满、祥和、太平之心理。从这组设计中我们感到传统吉祥图形在当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并非简单地照搬,而是扎根于民族土壤之中的一种审美习惯,将设计形象与其文化观念交融,传达出中华民族之本土文化理念,追求景与人之间的亲和性,追求形式与内容的融会贯通,这种设计理念将时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加强视觉感染力的同时显现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统吉祥图形内涵丰富、富于哲理,凝聚着先民的智慧,其以特殊的形式语言延续和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当今园林设计艺术取之不尽的创新源泉。在今天数字化、数码、电脑、新材料、新技术的拓展下,创意者们的思维与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激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融会贯通,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风景园林作品,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得到精神、文化、艺术方面的精神享受。

篇7: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教育论文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教育论文

传统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方式,从小学到大学,无非是一枝粉笔和一张嘴。这种教学,如果教师口才好,讲解生动,能够展现其精彩的地方,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像。但它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其枯燥抽象常成为学生们指责传统教学不足之处的口实。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疲于写板书,在黑板上反复擦写。尽管现代教学用的粉笔有了不少技术上的改进,但其不卫生性仍然会让长期使用的教师和听课学生带来一些程度不同的危害“另一方面,板书耗时较多,一节课的内容,有不少时间是给板书、擦黑板占去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使用上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过去教学擅长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已经行不通了。有的甚至还认为,多媒体在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是“恰到好处” ,使 “原本遥不可及的东西通过幻灯片、DVD影碟等媒介”一一展现给他们,从而对教师的讲解有更为深入、更加形象的理解与体会,增进了历史教学的生动趣味性。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多媒体平台所展示的图片或资料等,使教学形式更加显得生动有趣。

首先让学生感受明显的,是多媒体大大弥补了传统黑板书写教育的缺陷。一般地讲,黑板只写些死板的文字,最多配些教师手绘的地图,甚至以张挂教学用图来取代,比起多媒体可以播放教学课件、展示图文材料!播放历史或考古纪录片的形、声兼备的教学手段来说,显然要逊色多了。同时,多媒体的运用大大节约了时间,省了不少板书之累,从而可以有较多的时间来展示更多的信息给学生观看。

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对历史课堂而言”学生们普遍认为,由于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一方面使他们看到了大量的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大量的历史性图片。这是以往没有多媒体技术支持的教学方式所存在的重大缺陷。由于一节课的时间限制在四十五分钟,仅仅是史料的运用和讲解,就会耗费不少的时间,但多媒体平台的支持,这样的教学方法一下子就变得轻而易会,教师可以将史料预先输在课件上,上课时只需播放和讲解,使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臻于全面“这样既省时,又高效,使一节课的教学信息量得到成倍的增长。

特别是对于历史系的学生来讲,传统的对于历史的解释和分析,由于有了大量的原始材料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看到原始材料后,在教师的分析引导下,更为深刻地理解历史文献材料所揭示的时代内容和背景,也可以得出个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一点,是以往单纯口述译编后文献解读或缩减后的材料列举所不能比拟的,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文献的兴趣和能力,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

所以,如果教师都能善于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片或实物,比起大学以前传统历史教学单一的介绍形式,显然更能使学生将教材内容的记忆变得更加具体有效。更多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讲课的重点与讲述同步显示在屏幕上,有助于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把握。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是在纷繁劳顿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动态的多媒体影视纪录片,从而在另一种角度,更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学习历史。图文混讲的方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许多学生声称,这能有效减除他们听课的困倦和疲劳。

但是,完全依赖多媒体,存在不利的方面便很快会体现出来。这一点,学生们的体会最深”根据我们对若干届学生的全面调查,学生提供的反应,在肯定多媒体教学有利的同时,也或多少地指出了它存在的不足。比方说,长时间地观看屏幕,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对其视力是一种伤害。这一点是我们原先教学时未曾考虑到的。另外,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走形式的情况,并没将多媒体真正很好地融入教学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特别是简单地将

多媒体教学变成从粉笔板书到电子板书的工具。

当然,现代技术的运用是否每一个人都完全适合,也是因人而异。

良好的教学手段仍然需要应用得当,从而可以事半功倍,使长期局限于课堂上接受教学的本科生,能够更清楚、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知识,更能够激起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的文字和画面原始资料,加深学习印象,逐渐培养起个人的解读能力和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毋庸赘言,这样的教学同时也是十分生动、活泼的。

其实,真正要将多媒体充分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是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的。一节课的内容,有时准备起来会耗去五倍到十倍的时间,甚至更多。尽管如此,多数学生还反复要求多增加历史图片资料、地图、插播纪录片,还要求多一点古今对照的内容。另外,及时准备充分的多媒体教学,如果在屏幕上除原始资料外,过多附设讲义内容,那么使许多喜欢记笔记的学生无法在抄录讲义的同时很好地聆听教师授课,多数情况下只顾及了前者而无心听讲,发而使教学效果打了不少的折扣。

所以,再好的教学手段,其效果如何仍然是两方面的,一是学生,他们在听课中的选择性,即在又要记笔记又要听教师讲解中如何取舍;二是教师,不能仅仅依赖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具体教学仍然要靠教师的有效调配,更不能屏幕上一套,说的是另一套,很容易造成学生“视听混乱”,更要掌握好教学的节奏。

因此,如果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毫无疑问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总之,尽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由于教师个人调配方面的差异,其效果也有不同,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这一点,通过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反馈意见,可以清楚地得知。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日益广泛地被教师们选择使用,对教师配套的电脑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

篇8:园林设计的传统与现代契合的论文

摘要:我国园林在新时代背景下正处于尝试和探索的阶段,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展现现代化审美视角,有效传承传统园林设计,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由于现代设计和传统设计之间有所差异,必须要详细分析两者特点,在此基础上创新和探索,进一步推动园林事业的良性发展。分析探讨了园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

关键词:园林设计;现代设计;传统设计;契合

园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融合了我国的建筑业、艺术审美、文学内涵、哲学思想,古典园林设计更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汇了代表人类文化的审美和建筑、大自然的山水树木,巧妙融合人类艺术、自然环境、建筑业,富有意境且环境典雅[1]。当然我国传统园林的民族特色十分鲜明,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园林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将其与现代园林相契合,秉承传统优秀设计的同时,适应现代化发展。

1园林设计概述

现代园林设计是以美学、植物等多个领域为基础,根据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改造和应用资源环境。与传统园林设计不同,现代园林设计的目标对象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所用材料多样,能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推动园林事业的良性发展。当然传统的园林设计保留有诸多优秀的作品,展现着设计人员娴熟的设计技巧和优秀的设计理念,但这些作品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社会风俗感,尤其是池沼、假山、溪流等,致使设计人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影响园林设计的发展。例如: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将山水等景观与建筑物相结合,使得建筑掩藏在自然环境中;园林设计中采用普通的山石来营造自然的景象,但过于注重细节和形式,忽视创造性设计,并不能带给人一种自然之感。

篇9:园林设计的传统与现代契合的论文

2.1继承传统,借鉴现代园林

古典园林受当时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只适用于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人们多功能需求不相符,所以在园林设计中要继承传统精华,有选择地继承传统文化,在基础上进行创新。“自然”是我国古典园林永恒的主题,追求“天然之趣”,如重情美、含蓄美、偶然美、意境美、自然美,讲究现实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而园林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再现自然”,必须要深入理解和观察自然,然后呈现出“表达自然”的内涵[2]。除此之外,现代园林设计的形式更为简洁自由,造园的类型和材料愈加丰富,设计思路和风格趋于多变性,所以设计要面向大众,考虑人们的实际需求,有机融合功能与形式,强调构图的均衡、简洁,反对传统设计中严格的对称与繁复的装饰,自由合理布置空间与平面,符合人们娱乐休闲的需要,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2回归自然

我国园林设计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多是以自然万物为基础,然后进行后期设计,精心布置园内的布景,使作品体现园林施工者和设计者将园林设计与自然万物巧妙融合的特征。例如:设计人员精心布置雕琢园林中的假山,认真选址来展现小桥流水的意境,采用科学的园艺技法管理园中的花草树木。此外,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想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要回归自然,保留自然景观的同时,合理安排园中事物,使其与自然发展规律相符,不仅能保留传统亲近自然的理念,还能满足回归自然的现代化设计理念。

2.3注重细节和实用性

在园林设计中有机结合现代设计和传统设计的理念,使园林设计不仅能保留古典园林设计的特点,还能与现代园林特征相互融合,增强园林设计的实用性,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通常传统园林设计在实用性方面较差,但观赏价值高,所以在现代化的园林设计环节要借鉴传统园林设计的优点,尤其是注重细节的特点,让现代园林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较高的观赏价值[3]。同时在园林设计中要将重点放在每个角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设计先进的体验设施区,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促进园林设计质量的提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

3结语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立足实际,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积极借鉴现代园林设计的理念,通过创新发展来展现园林的实用功能、艺术装饰、风格形式,实现建筑、自然、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当然融合现代设计和传统设计时,应该对两者的优势加以发挥,不断突破,使融合的园林设计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及丰富的形式,拥有鲜明的现代化特征,实现园林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霞,杭广生.园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19)

2武建亭.现代园林设计中对传统建筑元素和历史文化的新思考[J].设计,(23)

3邱景亮,王骞.中西传统自然观及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比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篇10:传统民歌现代艺术特征分析论文

赫哲族主要生活在我国境内的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江与松花江,有少部分生活在桦川与佳木斯市等。三江平原地区是赫哲族人数最多的地方。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第二少的民族,主要以渔猎为生,并通过不断的辛勤劳动,为国家建设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点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所体现。赫哲族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多数时候使用汉字作为交流工具。赫哲族传统民歌是在综合反映赫哲族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赫哲族传统民歌在不断发展中逐渐体现出现代发展的艺术特征,在不断传承中也做到了发展的创新。一方面应根据赫哲族传统民歌的演唱方式进行现代民歌发展的综合演绎,另一方面也做到了对赫哲族民歌的文化繁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丰富赫哲族传统民歌的演唱技巧与传播方式,加大赫哲族民歌的创新性培养,从而挖掘出更多的、更适合赫哲族民歌发展的有价值的东西。

赫哲族传统民歌的主体构成

赫哲族传统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瑰宝。依据表演形式与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嫁令阔、伊玛堪、舞蹈音乐和民间乐器。第一,嫁令阔是小调与小曲之意。其歌唱者可以是具有一定音乐才能的专业音乐人,也可以是民歌音乐爱好者。整体曲调优美,抒情表达婉转,歌词内容涉及较为广泛,情感表达也较为丰富。赫哲族传统民歌主要表现的是赫哲族人民在日常劳作中的感情抒发,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第二,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民歌传唱度较高的音乐。在内容上重点描述赫哲族人民与大自然的灾难做斗争的过程,也有些是对青年男女日常爱情生活的表达,还有一些赫哲族传统民歌是对家乡幸福生活的表达。伊玛堪更加重视叙事形式的发展,强调赫哲族民间说唱的重要性。可以采用说白和歌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绎,整体的表达自由随意,没有固定的'曲调特点。对于一个伊玛堪作品而言,不同表演者对于作品的演绎方式不同。总体的演绎风格也呈不断变化之势,总体表现细致入微。第三,舞蹈音乐中最具赫哲族代表性的为天鹅舞与萨满舞。其中,天鹅舞主要是赫哲族妇女经常跳的舞蹈,通过模仿天鹅而翩翩起舞。萨满舞作为一种巫舞,是祭祀时所跳的舞蹈。第四,民间乐器在赫哲族中广为流传的是口弦琴,但其却不是赫哲族人民专属的一种乐器,一些少数民族也拥有这种乐器。主要的演奏方法是演奏者将口弦琴半含在口中,进而拨动弹簧,发出声音。口弦琴是自娱自乐的一种乐器,多数情况下也是男子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

篇11:传统民歌现代艺术特征分析论文

1.民歌选材的广泛性

一方面,选材是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前提基础。选材对于赫哲族传统民歌的创作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赫哲族传统民歌的题材不仅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同时还有小事物的表达。具体可以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综合反映日常劳作方面的题材,二是突出表现社会斗争方面的题材;三是重点表达爱情婚姻方面的题材;四是有关传统故事方面的题材;五是革命斗争方面的题材。另一方面,题材的细分。赫哲族传统民歌的题材可以按照歌词或是曲调的不同进行细分。赫哲族传统民歌题材的广泛性突出表现在许多方面。以嫁令阔为例,主要是赫哲族男人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一种情感表达,涉及山歌和号子等多种题材。在歌词内容的表达上,可分为古歌、神歌等多类型题材。

2.民歌主题的全面性

主题可以看作是文艺作品中主题思想的简称。在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中,主题不是一个相对赤裸的抽象思想表达,更是与具体的题材或所设定的艺术形象有较大的关系。主题作品应具体描绘出其所应有的相关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各要素间的组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表演者、创作者所具有的思想深度不同,对主题的深度与广度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有关爱情主题的表达上,赫哲族民歌所表达出的内容不仅有男女之间的情感表达,同时强调爱情的忠贞性,如《河边情歌》等;还有一些是歌颂新生活的赫哲族传统民歌,其中有感谢毛主席的赫哲族传统民歌,如《共产党救了咱赫哲人》;更有表达出对家乡赞美的赫哲族民歌,如《唱响家乡乌苏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赫哲族人民受长期以来的渔猎生活的影响,将民族图腾作为崇拜的对象。在民歌创作中,有关民族精神主题的民歌较多,代表了一种民族性格。一些赫哲族传统民歌中更加突出的是对赫哲族民族英雄性格的表达,所宣扬的主题思想更加宏观和令人震撼。

3.民歌形象的多元性

音乐形象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不具有直观与空间性,但是赫哲族传统民歌作为歌词与音乐相结合的重要结合体,具有一定的塑造性。其整体上可以调动听众的丰富想象力,使听众真正感受到民歌表演所带来的强大震撼力,实现头脑中的审美再创造。可见,赫哲族传统民歌的音乐民歌形象创造更加凭借歌词和曲子相互结合,进而形成多元化的形象特点。在这一过程中,人物、景物等形象充分引入到赫哲族传统民歌中,开始成为现代艺术特征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赫哲族人民所演绎与传唱的主对象。首先,赫哲族传统民歌形象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如常见的《囚妇泣》,就表达出了赫哲族女性所具有的鲜活形象。还有一些民歌是对人物英雄形象的表现,如常见的《额直汗别姬》等。众多赫哲族人物形象的表达构成了赫哲族人民发展的历史画卷,进一步闪烁着赫哲族人民所具有的人性光辉。其次是赫哲族传统民歌中有关动植物形象的表达。如《蛇儿》,就是通过运用一定的动物形象,通过拟人化的形象,进一步表达出赫哲族民歌的情感。通过生动的动植物形象,更好地丰富了赫哲族民歌的表达内涵。再次,赫哲族传统民歌中有关景物形象的表达。这点在《三月的乌苏里》中有所体现,将江、河等形象进行具体描述,使其更加具有独一无二的发展特性。最后,赫哲族传统民歌中有关器物形象的表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小桦皮船》中的桦皮船的形象表达,更加代表着赫哲族民族特点的器物形象。综上可见,赫哲族传统民歌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更加趋向于选择能够展示出其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音乐素材。整体赫哲族传统民歌的音乐形象塑造和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联系。

4.民歌事件的独特性

从赫哲族传统民歌的事件表达可以看出,这与赫哲族所经历的渔猎生活密切相关。这点在赫哲族传统民歌《打猎歌》中有鲜明的体现。其直接描绘出了赫哲族人民打猎的实际生活场景。与此相反,《择婿》等赫哲族传统民歌则是更多地反映出了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信仰;《渔歌》,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表达的是捕鱼事件的整个过程,虽朴实无华,但更具有代表性。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赫哲族传统民歌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现代发展的艺术特征。赫哲族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发展“渔猎文化”的少数民族。“赫哲”两个字为满语,意思是“居住在东方的人们”。根据地域分布的不同,赫哲族有不同的叫法,主要有那贝、那乃等。赫哲族民歌是赫哲族人民在劳作中产生的。由于赫哲族人民的劳作方式,其鲜明地体现出了赫哲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更加具有本民族发展的时代代表性。对于赫哲族民歌的艺术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赫哲族民歌的发展,促进不同民族间的音乐交流,还可以对民歌所表现出的精华加以充分利用,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夏颖杰.试析赫哲族民歌[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04).

祁海燕.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态势[J].北方音乐,(12).

任昆.赫哲族音乐文化特征[J].剧作家,(01).

李昱明.试论赫哲族民间音乐及其文化内涵[D].中央民族大学,.

徐熳.“伊玛堪”说唱音乐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

邢容,邢铁红,邢铁志.赫哲族民歌情感蕴涵[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

篇12: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比较研究论文

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比较研究论文

1前言

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行为规律的不断认识,不同时期人们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征的认识也不同。因此,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体现了不同时期体育教学方法所具有的特定内涵。本文就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两者之间异同点和发展的共性规律,从而有利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情感陶冶和人际交往的功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等,对提高现代体育教学实践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

在近300余年间,教学理论是沿着与启蒙和工业化相适应的、追求效率和数量的方向迈进的。[2]传统教学理论的发展与这近几百年的社会历史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传统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及其对人掌握运动知识、技术等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产生于社会发展较慢的时期,是一种只注重传授技术而没有考虑学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是以“学会”和“锻炼”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潜力的挖掘。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以现代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及其对人终生体育培养要求的符合现代体育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根据我国不同时期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产生于现代社会,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补充和修善,强化了探究意识,增进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等。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以“学懂”和“学乐”为主要目标,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情感陶冶和促进人际交往”功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特征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不断需求,使得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差异。

3.1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特征相比较,其优点在于注重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磨练,同时还注重遵循体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其缺点为:

(1)只强调增强体质和传授“三基”,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刻板地复制教师的知识;

(2)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完全听从老师,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

(3)体育教学过于死板。传统的体育课一直沿用“四段式”教学,即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由于教学过程的过分规范化,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4)强调适应班级教学条件,忽视了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5)局限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活动,使得体育教学中资源利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3.2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相比教,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1)侧重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打破学生只会刻板复制教师知识的做法;

(2)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互动的.过程,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变互动,并且能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学中各种资源,减轻师生之间的负担,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肯定教师的指导作用,但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是二位一体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4)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侧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是学生能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学生体育相关方面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5)寓美于教,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美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则教师要研究美的结构、美的规律与美的价值,并使美育充分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中。

(6)尊重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中力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协调好与集体的关系,能尊重和帮助同伴,使集体能和谐相处,同时能各具特色。

(7)体现了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动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作用,提倡“创造性学习”、“合作性教学”、“自学互学教学”、“自主动教学”。使学生能提前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实现师学共同参与课堂的设计、教学、评价等。

(8)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打破单一的讲解示范,现已注入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参与体育锻炼的满足感以及得到发展的快乐感,使不同体育能力和体质的学生都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其缺点在于:

(1)过分注重体育的娱乐性,极其容易导致体育教学只从体育兴趣出发,忽视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志品质;

(2)教师提出的浅问题,原本可以直接教给学生,却非得让学生去“探究”,减少了学生学习和练习运动技能的时间,降低了学生体育课的运动量,使得体育观摩课、示范课带有应付性;

(3)在教学中,教师为显示学生的主动性和愉快地运动参与,不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结果体育教学内容变得空洞化、体育课的幼稚化和体育教学庸俗化等。

4结论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要根据教师和教学对象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目的和任务,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和综合使用这些方法。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注重了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磨练,同时还注重遵循体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即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不仅是“取代”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而是“融合进”传统教学方法。此外,结合体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多层次多角度认知体育,将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运动的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主动实践意识,加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文化知识,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同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全面考虑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使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更具心理学化、个性化、民主化和公平化。

篇13:传统礼仪教育观念及现代价值论文

传统礼仪教育观念及现代价值论文

一、朱熹《家礼》的概述

朱子在对《祭仪》进行考订的基础上撰写了《家礼》这本书。《家礼》是朱熹在因母亲去世而丁忧在家时编著的。清朝的王懋f认为《家礼》是后人假借文公之名作的伪书,不是朱熹所作,引发了后世对《家礼》真伪的论辩。这是因为《家礼》本就是一本还未编撰成熟的书,还没完稿的时候就被盗走,在后人为死去的朱熹举办丧礼的时候才又出现在人前。众所周知,北宋建立之前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由于五代十国漫长的战乱,家族传承观念受到战乱冲击已十分淡薄,至北宋中期,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朱熹认为当时还存在的礼经“皆已不宜于世”[1],虽然有很多人斟酌古今礼仪的变化,变更出一种与庶人百姓更为贴近的新的礼法,但都是“或详或略,无所折中,至或遗其本而务其末,缓于实而急于文”[1]。既然“有志好礼之士”[1]都不能列举阐述出礼仪的精髓要点,那么贫穷的百姓有可能终身都不能触及礼的边缘,所以朱熹编写了《家礼》一书,使“礼”接近庶民生活实际,能够普及于社会。《家礼》也有了“庶人礼书”的名头。

二、朱熹《家礼》中礼仪规范所蕴含的传统礼仪教育观念

(一)“养成”的观念。朱熹把生活中会遇到的事,遇到这些事时该说的话,都详尽地写在了《家礼》这本书中,除了冠、昏、丧、祭人生大事的四大类礼仪,还有日常琐碎的居家礼仪。本就是为了精简古礼而作的书,还要记录如此琐碎的日常礼仪,其重要性一览无遗。《家礼序》提到“有家日用之常,礼固不可以一日而不修”[1],朱熹独创“通礼”这一类礼仪,涉及的都是日常居家的礼仪仪节,并将其放在了篇首的位置,可见朱子对日常礼仪的重视。“通礼”对日常行为活动的礼仪规范进行如此详尽的叙述,目的是想要人们日常的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规范,把礼仪教育贯穿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进而养成人们的礼仪意识。这也等同于习惯的养成一样,当礼仪成为人们说话做事的习惯,也就不会再被遗忘。而对这些礼仪的提炼、删减、融合,将礼仪掰碎了揉进日常行为中,也是为了便于普通百姓学习礼仪,在底层民众中间施行礼仪。去掉一些繁文缛节,使礼仪更贴近生活实际,更让人能够接受,并一直坚持依照这些礼仪规范去做,在日常生活中让礼仪慢慢地成为习惯,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敬”的观念。礼,起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敬畏,《辞海》将“礼”的本意解释为“敬神”。在《家礼》中,“敬”的思想也贯穿于整部书的始终。首先,在《家礼序》中朱熹就写下了“大抵谨名分、崇爱敬以为之本”[1]这样的话,告诉了读者《家礼》的中心思想就是“爱敬”,“爱敬”就是整本书通篇所有礼仪规范背后的实质。其次,作为在五大类礼仪中都出现过的重要角色――“祠堂”,它也是“敬”的一种物质化的呈现。朱熹的批注明确地解释了他把“祠堂”这一部分内容放在篇首的用意,并揭示了报本反始之“诚心”,尊祖敬宗之“敬意”才是礼之根本:“今以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首,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1]。朱熹在冠、昏、丧、祭这四大礼仪仪式流程中,都会在特定的时间里用到“祠堂”,并对人们在“祠堂”里的举动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则。“祠堂”是祭祀先祖的地方,朱熹对人们在“祠堂”里活动的种种规则制度的阐述,将人们对祖先的敬畏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渲染了强烈的“敬”的氛围。

三、朱熹《家礼》对现代礼仪教育的价值与启示

(一)《家礼》对现代礼仪教育的价值。儒家思想传统家庭礼仪教育尊崇的是“修身齐家”。《家礼》就可以代表这一思想,书中的种种礼仪规范,都是在塑造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的美好家风。华夏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爱敬之风,就是家庭礼仪教育的精神馈赠。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的稳定和谐与国家的稳定和谐相辅相成,正是家礼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吸取传统家庭礼仪教育正面的经验,有利于建立更完善的现代礼仪教育事业体系,更有效地提高全民的礼仪素养。

(二)《家礼》对现代礼仪教育的启示。1.使礼仪教育行之有据。朱熹撰写的《家礼》,是在司马光写的《司马氏书仪》的基础上删减改良而来,是贴近朱熹所生活的时代的,既符合传统,又可行、可用的礼。《家礼》一出世,就广为流传,成为当时社会婚丧嫁娶、举止行为的依据。《家礼》的各类礼仪规范极为详细,但凡列举堂屋器服的制度,出入进退的礼节,周旋升降的仪节,还有不同人际关系之间的称呼,文书往来的程序形式等都有具体的规范。“礼”之所以为“礼”,是从日常平凡的一举一动、一节一仪中体现出来的,只有在一系列具体礼仪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下,礼仪教育才能真正的行之有据。2.礼仪教育要融入情感。“凡礼有本有文”[1],“本”是指礼的本质、内在精神,“文”是指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朱熹认为“礼”的本质是教人“爱敬”,而冠昏丧祭的各种礼仪章法是“礼”的表现形式。古人谈论礼时,非常重视礼的内在价值,因此礼仪教育应该在强调“文”的同时更加注重“本”,也就是在礼仪教育中更注重情感的投入。礼本是适应人生情感的需要而设立的,也会随着世间人情的变化而变化,司马迁觉得应该“缘人情而制礼”,朱子也说“先王制礼,本缘人情吉凶之际,其变有渐”。《家礼》一书,也充满了对于世间人情的体贴和兼顾。3.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家礼》对于礼仪的养成教育观念可以证实就个人的`成长经历而言,礼仪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幼儿时期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最佳时期,更是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时期。在日本和韩国,礼仪教育从小开始,已经形成了浓厚的社会风气。这些国家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不像在中国,学习认字、算术甚至英语,课余时间还要学习音乐舞蹈等特长,他们学习的是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对人微笑的礼貌、如何鞠躬、耐心倾听日韩在礼仪教育上的成果证明这种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值得在中国的礼仪教育中借鉴,让中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礼仪,把礼仪刻进骨子里去。

四、结语

《家礼》一书只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礼仪文化的一角,本文从《家礼》出发,只不过是想要证明传统礼仪并不全是糟粕,它的精华对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家礼》是朱熹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写,朱熹可以根据当时社会的现状改良古礼,现代人也就可以将传统礼仪作出适当的改动,使其可以适应现代的礼仪教育。而现代的礼仪教育也可以借鉴古礼,使礼仪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本文提出的建议简单来说就是将礼仪规范更加详细化,使人们的行为举止能够有据可依,并且将细化的礼仪规范运用到生活的点滴,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要在人成长阶段的幼年时期就开始进行礼仪教育,养成知礼守礼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全书家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57-958.

[2]王美华.家礼与国礼之间:《朱子家礼》的时代意义探析[J].史学集刊,2015(1):19-26.

陕北窑洞生态美学的现代室内设计论文

石材在西方建筑空间中的生态运用论文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后勤管理论文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探讨论文

我国房地产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探析的论文

水电站接缝灌浆施工工艺研究论文

水喷雾自动消防系统在小区供气中的应用论文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设计思维下微小景观空间设计的探索论文

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
《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精选13篇)】相关文章: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2022-05-12

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2023-10-1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探析论文2022-05-06

顶管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2022-09-29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论文2023-07-18

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的措施论文2022-06-30

构架现代传媒展览中的艺术性与现代性文学论文2022-05-04

新中式室内设计内涵及表现手法论文2024-02-10

现代工业中无级调节系统技术要点分析论文2023-10-16

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