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时间:2023-07-08 07:30:18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集锦13篇)由网友“和熊大便的兔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1: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论文摘要:对中国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指出高校教育者应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选用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高等院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以往那种传统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各高校纷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但大都以复合型应用型培养人才模式为主。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杜瑞清老师在他的文章中将其定义为:“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它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牟取直接利益而工作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外语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我们去借鉴,但我们不能完全借鉴,应根据日语本身的特点,根据地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中国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近年来,在中国,除了语言类的专业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也都相继开设了日语专业。目前全国设置日语专业的院校大约有260多所,无形之中加剧了日语专业的就业压力。如何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确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各大高校的首要任务。尤其对于那些起步较晚、日语专业处于弱势地位的理工科院校来说,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求得发展,是眼下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虽然我国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并不算少,培养出来的学生日语总体水平也不低,但却存在专业技能与日语水平两级分化现象。日语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欠缺金融、机械化工、计算机等专业知识,而掌握专业技能的学生日语水平却很低。能同时把专业技能与日语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日语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形成了目前应用型专业技术日语人才紧缺的局面。另外,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流频繁,大量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涌入我国,国家对应用型日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因此,对日语教学进行改革,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不能不提到高校外语教学的议事日程上。

目前,我国日语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为传统的日语语言文学模式和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日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础技能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各高校开始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主要以日语+专业这种方式培养日语专业+人文学科(如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或日语专业+工学、理学、医学等“专业技术+日语语言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的专业建设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日语专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其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其二,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没有更高的要求。

其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强调知识的运用,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更加广泛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善教育结构,拓宽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途径;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机制。

三、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

过时、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会培养出一批思想观念迂腐守旧的人才,从而势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相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则会加速社会的发展。因此,理应把创新的概念引入到日语培养人才模式中,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传道授业的教师,而要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必须先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师。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讲授,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为教师提供多种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业务水平。比如定期派遣现有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双向交流,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家来学校讲学,或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学习,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

2.根据学生专业需要,灵活合理地选用教材

教材可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条学习的捷径,教材的选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好的教材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从国内各院校当前日语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实用性低、新信息摄入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和手段,不断地补充新信息、新知识,扩充教学内容,编写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教材。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按照学生专业需求加以灵活合理地运用,使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成效的好与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应多制作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日语知识竞赛、日语口语角、演讲比赛、日文歌曲大赛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专业技能、基础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综合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日语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针对日语学科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专业特色,为培养高素质日语应用型人才而努力。这样才能确保日语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篇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论文

摘要:文章以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研究背景,在借鉴相关研究理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特点、产生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及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新常态理论的提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渗透,我国人才供给与需求也逐渐向精细化、专业化、技术化转变。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各个地方社会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转型,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也积极地参与了这场改变命运的战斗。借此,笔者主要从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特点、产生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及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进行研究,剖析了我国当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利弊,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1]。

一、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

通常情况下,应用型人才(PracticalPersonnel)主要是指将自身掌握的成熟技术和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专业性、技术性、技能性极强的社会群体。就当下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情况来看,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生产与社会活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还精确掌握相关产业的一线生产技术,同时,应用型人才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

二、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点

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针对性,即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围绕某个生产需求而展开,其课程设计、教材设计与工作环节设计都是建立在充分掌握相关行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同时,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较强的基础知识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科体系和前瞻性领域的关注;二是应用型人才体系的核心是生产需求,其能力培养主要以基础知识掌握和灵活应用为主,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科研开发能力的要求;三是应用型人才更加重视实践性应用,科研型人才培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提高[2]。

三、应用型人才产生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诞生带有较强的时代性,它的诞生时间较短,且与本科办学理念尚未完全融合,传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尚有缺陷,针对顶层设计不够科学、理念认识不到位等。目前,长期困扰应用型人才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传统应用人才培养高职高专的痕迹、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受限于狭义工程观、职业观、学校层面文化形态与学生专业精神紧密结合度不足。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消除,导致应用型人才始终局限于险隘的应用观中无法自拔,这也限制了学生职业拓展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往往不能将形而上与形而下进行有机融合,导致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学标准尚有传统理念的痕迹,与当今行业标准不能进行科学、合理、有效接轨;市场运用与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容、受教内容不能契合,使得学生只能在宽泛的机械应用上活动,因此,现如今的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有待突破[3]。传统应用型本科学校大多存在狭隘的职业观,对本职业的培训内容过于看重,忽略了对学生在其他方面内容的培训,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幸福感,体会不到工作的激情,对学生在本专业上的学习感到枯燥与乏味,继而忽略了教学本源的目的和人才全面发展的初衷,导致实际学习过程协调失衡。大学文化往往局限于学校的层面,未顾及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的体验,其专业精神没有与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往往不能融入行业文化中,专业文化缺乏展现载体,导致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存在局限性,缺乏对专业的热爱精神与敬畏精神,缺乏工作的动力,这些问题的长期普遍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实际工作能力,成为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瓶颈,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4]。

四、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传统应用型人才的突出问题,目前,国内教育工作者应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按每个问题的导向进行深入研究,突破传统应用型人才的工作理念,依靠培养新理念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工作能力,破除以往的教学方式,改变生搬硬套的局限教学局面,实行碎片化改革,全面落实从个体拓展到全体,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从表象到本源之间进行系统性优化,实行全面的改革创新。

(一)改善教育结构,拓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产业,同时,还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在WTO召开的世界大会宣布结果而言,我国的旅游业跃居世界第一位,到,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下,积极推进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极其有利的。因此,改善教育结构模式,拓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的发展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贯彻和落实职业教育理念,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发展方向,坚持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标、坚持服务为宗旨的创业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态度,积极大胆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其次,拓宽新建本科旅游院校就业方向,加强旅游院校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旅游营销策划企业、旅游景区、主体公园、旅游与休闲俱乐部、高星级酒店与度假村等机构与企业合作,积极拓宽新建本科旅游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就业渠道;最后,根据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选择就业方向,如积极鼓励学生从事旅游类大中专院校教学工作、鼓励学生从事旅游与休闲行业自主创业,鼓励学生走向乡村,参与开发乡村旅游与休闲产业等[5]。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加速新农村经济建设,在促进乡村旅游业余休闲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大城市周边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改革培养模式,完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明确旅游业中的国际旅游与为国内旅游的发展战略,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坚持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导方针,将旅游业的发展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相结合,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积极拓宽文化、体育、娱乐等在旅游业中的优势: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其一,不断深化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引进、试点和推行“2+1”“1+2”“1+1+1”等多种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地推动订单培养。将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旅游实习和社会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6]。建立企业接收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新建旅游本科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教育。其二,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培养,将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三,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并举措施,大力发展“双证”就业机制,开展符合企业需求、涵盖生产操作、符合当今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岗实习,旨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及专业素质,避免职业需求脱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岗位的能力[7]。

五、结语

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国内外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进程也会越来越快。在这种背景下,以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已经不足以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只重视理论,忽略实践学习价值,也注定被淘汰。因此,在当前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和重视实践学习能力培养,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突出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突出综合素质与技能培养,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确切落实工学结合的教学目的,改革人才培养方向,突出理论、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全面培养。通过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在企业中的融合程度,使学生的各种生产工艺得到认可并与岗位需求全面契合。此外,必须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做好旅游设施配套,加快对外开放政策,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训比重,强化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设置数量适宜的教学考核目标,促进我国旅游业与国际市场、国际规则、国际水平逐步接轨,并将其融入实践应用中,进而使新建高等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得以全面贯彻与落实[8]。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我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曾玲晖,张翀,卢应梅,等.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19-23.

[2]张千友.新建本科院校:“翻转课堂”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主修经济学课程群22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职教论坛,2016(36):22-26.

[3]何剑锋,叶志翔,何月顺,等.交叉学科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嵌入式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职教论坛,2016(33):42-44.

[4]卢杰,陶嘉.地方高校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职教论坛,2016(35):49-52.

[5]陈思,施燕琴,马猛,等.基于“两制四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实践[J].高分子通报,(11):84-89.

[6]欧阳宏基,葛萌,唐云凯.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34(2):19-21,28.

[7]张烨,黄秋明.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巴符州双元制大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8(2):171-176.

[8]孙巧妍,陈祥光,刘金海,等.“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反思及改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28-31.

篇3: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论文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论文

摘要:

在对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岗位(群)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力。通过对目标能力分解,提出了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实践证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能力等得到了较大提高,实践效果明显。

关键词: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岗位分析;能力分析与分解;创新培养模式;工程能力

21世纪,我国土木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土木建筑业企业对土木建筑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表现得非常急切,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期望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除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外,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土木工程施工企业项目部的各种技术管理工作岗位,使企业能快速适应我国土木建筑业的发展需要。

为此,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主动服务于土木建筑业发展的需要,自起对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实践,确立了面向土木建筑业企业施工和管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了“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创业能力强、团队意识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规格定位,建立了注重岗位针对性、以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专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专业教育与行业岗位、行业执业资格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工程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岗位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通用类专业,其面向房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方向。我国各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由于其建立的背景各不相同,在大土木专业背景下设置的专业方向各有特点,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应用型教育还是学术型教育,普遍采用的都是通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调查发现:不同院校及不同层次的土木工程本科毕业生,除专业理论深度存在一定差别外,都存在着实践能力不足、单项技术能力熟练程度不够、代表土木建筑业新技术趋势的技术掌握有限、对与国际土木建筑业接轨的知识不了解等诸多问题。

同时调查还发现,我国目前土木工程行业从业人员已达8000多万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仅占5%左右,而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3%左右,其中设计与施工方面的从业技术人员大部分为专科及其以下层次的院校毕业生。由于行业技术人员自身对土木建筑行业知识层面的认知程度、职业素质及业务能力缺乏,从而制约了土木工程行业的技术发展,行业急需大批层次较高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因此,根据土木建筑业企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和岗位设置的要求,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培养确定主要面向的岗位(群)如下:

(1)土木工程设计人员:负责土木工程方面设计和设备选型工作。

(2)工程技术负责人员:负责土木工程项目内业管理,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现场技术交底、质量管理等工作。

(3)工程施工负责人员:负责土木工程现场生产、人员、材料及设备的调配与安排工作与施工测量工作。

(4)工程造价负责人员:负责土木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预决算工作。

(5)项目经理:负责土木工程项目的资金、人员、材料调配,负责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管理。

二、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力分析。

土木建筑业企业对土木专业人才的需求表明:现代土木建筑业企业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能够将工程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的技术实施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还需要较多能适应不同岗位、土木建筑市场需要的且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及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工程管理型高级技术人才。

1、目标能力分析。

为实现培养目标,达到现代土木建筑企业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1)具有较高的个人能力素质。

包括:较强的口头、书面交流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准确的市场分析以及灵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熟悉财务、金融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合同、规范标准的理解能力。

(2)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如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手段及能进行运用的能力,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管理的能力等。

(3)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如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设计能力,工程量计算与预决算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施工一线生产、人员、材料的调配能力及设备造型、布置、使用能力等。

(4)具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设备的能力。即应善于学习,了解建筑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具有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加以运用、推广的能力。

2、目标能力分解。

为培养学生达到上述四项基本能力,一方面设置相应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另一方面设置实践性教学,通过提高实践技能和工程能力来实现。

(1)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协调能力、合同及法规、法律知识及交流能力等。

(2)制图识图能力:能够绘制、识读各类土木建筑施工图。

(3)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编制简单程序,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及软件应用,并能用计算机进行绘图。

(4)外文资料的借鉴能力:在能够听、写、读英语的基础上,达到阅读、翻译英文资料的能力。

(5)管理能力:包括建筑工程预算能力、工程项目承包能力、施工现场管理能力。

(6)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进行土木建筑工程设计、设备选择与设计、材料选取的能力以及编写技术文件、资料的能力。

(7)施工组织能力:在施工现场能够组织调配各有关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建筑产品施工的能力。

三、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由于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各专业能力的培养又由相应的课程来完成。因此,在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时反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

(1)根据社会需求,突出土木工程的职业性、行业性特点,合理确定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及业务范围,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为房屋建筑工程,主要面向施工项目部的岗位(群)以及附属专业方向岩土与道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人员,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

(2)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本专业毕业生从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在广泛征求现场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首先分析毕业生从事业务范围内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各项能力、整理出毕业生能力结构表,再根据能力结构和再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继而再依据企业对毕业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综合确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3)依据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结合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建立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既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岗位针对性又有较广泛的岗位适应性、既有毕业就能顶岗的主方向又有较宽的知识面、可满足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的多个辅助方面的新的教学模式。

根据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对理论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构建。在职业能力方面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在考虑理论课程体系时,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强调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但又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完成专业知识传授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任务;强调按实验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各自的特点来组织实践教学;强调技能训练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考核、技术等级鉴定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围绕培养目标,采取各种改革措施,确保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特色和教学质量。

①采用先进科学教学的方法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

②编写与新教学体系配套的理论课教材、实践课教材,制订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完善配套的教学资料。

③建立和完善与新教学体系配套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以及配套的教学、考核机制;实行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技能资格证书等多证制的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实践的能力。

④建设满足教学、专业建设需要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如努力改善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培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育能力,并从企业引进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等。

⑤校企联合、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通过岗位生产实践和科技服务培养专业人才。

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⑦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与新教学体系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确保教育质量。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在组织实施时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四个模块进行。

一是培养个人能力综合素质模块,包括人文社会、法律知识、职业道德、身体素质等知识的基本能力方面模块。

二是专业技术基础模块,强调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能力及相关领域活动能力、外语资料借鉴能力、制图、识图能力等。

三是技术能力模块,突出工程设计能力、施工能力等。四是管理技能模块,突出管理、财会、金融、招投标决策、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严格按人才培养设计方案进行实践。

四、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能力及社会评价。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7年来,由于能够与国际、现代土木的技术要求相适应,注重能力培养,突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主要表现为: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模式对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自学能力培养、人格品质的塑造、实践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发展五个方面有较好的效果;理论教学既注重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讲授,又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理论的能力,学生实际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实践性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毕业生获得了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考试初级证书、工程测量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建筑CAD资格证书、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等;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已毕业四届学生,已普遍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学生就业率连续在95%以上。

五、建议与结论。

通过几年对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培养适应新技术与施工设备、满足现代土木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其培养方案及模式必须立足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创新实践中主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理论教学体系。在构建创新理论教学体系时,应依据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组合,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二是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在构建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时,应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对实践性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各类实习及设计的教学体系等。

三是创新课程模式。在构建课程模式时可将课程分为“综合素质课”、“基础理论课”、“技术能力课”等,使课程体系有利于完成培养目标。

四是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相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技术推广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课堂—现场—课堂—实践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让教学充满活力。

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建立合适的政、产、学、研、用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能力提高,为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4:工商管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工商管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且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具有极高的需求,高校需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着力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此基础上,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

一、问题的提出

工商管理专业于随着管理学学科独立,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目前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全国有超过500所。工商管理全称是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极广,其具体内容囊括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所有环节,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全貌,要求掌握所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具备相关技能的培养要求下,学生往往难以明确具体职业方向,毕业时无“对口”岗位,导致工商管理专业逐渐成为近年来就业难度最大的本科专业之一。专业就业困境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科知识结构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增加职业教育内涵,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仅仅强调应用型方向,一般本科院校将在与高职院校比肩的过程中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应用的过程中创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一般本科专业教育,学科知识结构通过课程设计体现,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一般占总学时的30%以上,必修课比重大于专业选修课。由于一般本科院校师资及课时限制导致选修课开设不足,由此造成了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基本趋同,创新不足。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是按一级学科设置的专业,一般本科院校的本科生绝大多数将直接进入工商企业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基层经营管理实践工作,学生需要培养成具有在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其专业定位和方向极广,囊括了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涉及的环节,因而对于学者们普遍认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难以有效解决,专业整体定位模糊、口径过宽、大而全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教育的常态性问题。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界定

一般本科院校大部分为教学研究型院校,发展目标定位为研究教学型,因而学校和学科评估要求驱动教师职称评定更多看科研成果,教学师资更多关注科研轻实践,实践型师资短缺导致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性弱,学生难以明确职业方向”“专业知识学而不能用”等问题,诸多学者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般本科院校应用型和创业创新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两个方向结合就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如管庆智在就提出了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理念,但他并没有阐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直到,陈婵等才有了“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面向生产实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说法,这一时期更多的是强调能够把科学原理创造性地转化为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后逐步从培养体系(胡桂川,)、课程体系设计(陈益飞、王慧,;罗方清,2009)、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始结合不同专业具体情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并将人才分为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两类,教育部规划了19所高校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任务;而“专门人才”更多地强调专业性,与陈支武,张德容(,)提出的“应用型人才”是一致的,因此他们分析后认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介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并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类型体现为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的界定[1]。在明确了内涵后,学者们对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提出了基于产学研的定制式和合作(续勇波等,2011;刘树忠、张维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张兄武,2011)、基于电子竞赛(李卫兵等,2012)、基于CDIO(刘培艳,)等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更多的研究是结合具体专业从实验教学、开放式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而如何总体设计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备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体系,是我们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三、“三位一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设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总体需要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推动学科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衔接,在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与专业课程体系结合的通识教育

根据一般本科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宽口径、厚基础”要求,通识教育既要求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具备必要的艺术、人文、社科、管理知识;同时结合辅修与选修课程体系,提供学生涉及多个学科及专业知识的条件。因而,现代的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在认可专业教育地位前提之下的一种普遍、共同的教育。大学通识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大学本科生的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够善尽国家公民职责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教育[2]。通识教育体系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的培养[3]。学者们认为应注重人文教育是大学的通识教育之本,通识教育课程应侧重开设人文社科类科目,以培养人文精神,孕育完美人格。而根据我国一般本科院校实际情况,一般通识教育课程范畴包括了两课、体育、外语、计算机、军事理论与军训等公共必修课,这些占据了本科总课程35%以上的高校无法自主调整的几大类课程,使高校能根据专业自主设计的选课空间相当有限,这也是导致大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空有理念而难以有效实践的直接原因。但工商管理专业原本属于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课程设计本身就涵盖了诸多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诸多课程在关注和理解企业价值实现的知识传授之时本身就蕴含了对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关注,特别是近代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与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本主体虽然有区别,但更多是发展和联系的关系;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创造主体,人文精神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将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伦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成为发展经济的必然,相应的,人文精神的觉醒和渗透是企业管理的需要,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趋势必然是谋求人文精神培养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因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比其他学科专业更有通识教育实践的基础和条件。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现行包括语言能力、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公民教育等必修课程的基础通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已经囊括,无需另行开设;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交叉学科等多个领域的选修课程所组成的分类通识课程,旨在通过多元选修培养学生宏观综合的人文及通识视野和涵养,这部分课程只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修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课程即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基本上可以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结合,如此工商管理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就可以建立。

(二)依托学校强势应用型学科开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服务于大工业而产生的,结合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需求会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急剧增加,由此也推着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范畴不断拓展和更新。在本科层次分化出职业技术教育类型,是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4]。在当今发达国家基本上步入后工业化社会,我国工业化进程也进入工业化后期,对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着本科层次及以上的职业教育产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本科教育职业化理念逐步被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者提出,有学者就提出了“本科学历+职业化教育”,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职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路甬祥院士也认为:“中国大学的教育应以适应就职和未来提高的双重需要,培养基础宽厚的专门人才。”[5]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提出了依托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一般本科院校要在本科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强调其应用性,形成应用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最终主要培养强调理论较系统、技能较突出、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总体以专业服务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进行专业课程的安排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适度按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开设课程,结合经济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要求,通过实行灵活学制和弹性学分制组织教学和实训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有机融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相关职业工种,同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与合作,建立对应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鉴定机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因而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教育要实践就业导向、明确职业方向,可以根据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要求分设“会计”“营销”“人力资源”“物流”等工商管理课程模块来取代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模块也更容易与实践对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课程模块选学形成特色化职业能力课程结构。按层次设计课程模块,分别包括: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职业岗位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认证模块、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模块,结合工商管理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形成“宽平台、活模块”的课程体系,由此形成通才教育理念,强调课程的基础知识体系架构,将专业教育与就业和职业发展密切联系[6]。可以依托具体学校的强势应用型学科设计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基本上是大学的特色和优势资源所在,也是各专业办学的主要切入点[7]。如传统的行业背景较强的工科院校南京林业大学定位于研究教学型大学,林产工业相关学科具有明显优势,该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则将林产工业的`产业组织及其服务体系纳入研究领域,以现代林产品制造业和林业工程技术行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强化与林产工业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了在造纸企业管理、木材加工企业管理、家具企业管理、林产化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并保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8]。一旦有了具体的行业依托,工商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科知识将不再空泛,课程模块结合行业实践特性加强专业应用性也水到渠成。

(三)利用学校资源运作创业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一般包括从开设创业课程、讲座等,普及创业知识的创业教育;到结合学科竞赛、创业竞赛或创业模拟进行创业训练;再到依托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等提供资源条件,支持学生面向市场、从事创业工作的创业实战三个阶段[9]。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知识结构本身围绕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设置,创业最终也是运营一个工商企业,因而学者们虽然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和创业创新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专业职业化教育就业和创业的学科知识结构基本重合,创业竞赛及创业模拟等创业训练更是主要依托商科学科知识,因而绝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出自商科。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创业教育和创业训练契合专业教育完全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具体的创业项目,让前面两阶段的学习有的放矢并落到实处。工商管理专业要以创业项目为依托构建自己的创新创业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易事,因为工商管理专业本身不涉及工业技艺和行业具体技术,学生比较容易上手的是一些商业或服务类项目,而这类项目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由此导致项目的生命基因不强大、质量不高[10];哪怕在切入项目时有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势,也由于不能快速汇集强大的资源平台而导致优势丧失;也有学生创业时尝试与理工、农学等技术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合作获取项目,但应用性或创新性强的项目也极少被找到。因而,工商管理专业要运作自己的创业项目,必须依托学校资源支持,有两大类比较理想的项目:一类是可以由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内创立一些经营性的商业或服务类项目,这类项目主要服务学校师生员工,必须使用部分学校资源;另一类是结合本专业教师可以参与的科技下乡或科技服务项目,创立管理类服务或咨询公司。一旦项目运作创立公司,教师带领本专业学生运营,学生毕业后可以留任公司,也可以另谋他就,公司则接应补充新入的学生,保持项目良性、长期运作。这类创业企业实质上类似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中非常关键的校企合作中的“教育企业”,与其学校把绝大多数能够运用的创业支持资源分散支持诸多项目,不如针对性地定向支持具体的创业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中国家、学校没有对企业投入却希望企业承担人才培养职责的矛盾和尴尬。一旦专业创业项目工商良性运作成功,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平台将不成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接将主要集中在创新上,可以依托创业公司结合专业课程开展一系列创新大赛:如结合“管理学原理”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创业企业进行组织文化设计创新大赛或组织结构设计大赛;“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可以组织服务型企业流程设计或再造大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组织薪酬设计或工作分析大赛;“创业管理”课程可以组织商业模式大赛等等,通过大赛锻炼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同时,一旦有优秀可行的竞赛方案,专业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在企业推行实践,如果有更新的商业模式或业态在竞赛中涌现,可以应用于现有企业,专业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创业再孵化新企业。

四、结束语

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由于其应用性不足而一直遭受诟病,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主流,但又不能让其本科人才培养变成研究型院校研究型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夹心面包”,因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是根本,要通过职业化教育实现其应用性,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具备创新素质和能力,最终形成专业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5:应用型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基金项目:陕西本科高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CBE”(Compentency Based Education)其根本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1]其核心是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出发点,来确定胜任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再以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组织教学内容,最后以能力的要求进行考核,从而注重能力、知识、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理念特别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以知识为主的教育体系。培养方案的设计应以社会需求及地域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岗位所具备的能力进行课程设置,首先进入培养方案设计的是广泛的社会需求调查及行业专家,这也正是“CBE”的精髓所在。

构建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确定学生所需能力与知识培养体系,学生的知识由相应的课程群支撑,能力是通过实践群得到锻炼提升,知识与能力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同时注重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该培养模式将课程体系建设纳入“社会岗位需求分析→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及知识的确定→培养方案制定→毕业生实际能力评估→教学计划修改”的动态循环中,形成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教学培养体系,使学生获得了最大的就业机会。

篇6:应用型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1.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首先,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与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一同探讨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岗位需求以及胜任岗位所具有的能力、知识及素质;其次,对毕业生的任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包括就业区域、行业、岗位、所需能力、知识、发展潜力、薪资待遇等,对其任职能力进一步作客观分析。

在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的前提下,形成专业未来发展的依据,调整优化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使之形成合理的教学培养方案,使社会需求、教学体系、毕业生能力达到高度协调融合。

2.利用“DACUM”法进行课程开发

“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是根据CBE思想设计的一种课程开发方法,其本质是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和技能进行课程开发的方法。[2]在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组织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学者、教授、教师共同探讨岗位、工作、能力、知识和课程的关系:(1)由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所需的职业能力;(2)这些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课程来培养;(3)确定每门课程的能力权重,确定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论证、修改及完善,来确定岗位群、具体的工作任务、专业核心能力及课程,以此为依据定位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完成工业设计专业DACUM能力表的开发。

3.根据能力确定课程群及实践群

根据市场需求,集聚讨论意见,归纳出工业设计专业面向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及能力群与课程群、实践群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工业设计专业应具备的8种基本能力:人文素养、基础造型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与设计能力、工程技术能力、设计管理与策划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针对工业设计业学科的特点,根据能力、知识、素质的实际需求来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架构:由文化与设计史论、设计思维与方法、工程技术、设计管理与策划四部分构成。这些知识架构需要通过对应的课程群及实践群来支撑,把课程整理为“文化与史论”“设计造型基础”“设计表达”“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工程”和“设计管理与策划”六个课程群,构成了人文素养、基础知识、思维方法、造型能力、工程能力、管理策划能力几方面的学科基础训练体系。而对于交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主要通过课内实践、集中实践环节,以及课外的各种活动来培养。

4.课程体系建设

对课程体系作了全面规划,对通识教育课、学科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进行了协调与整合。在课程设置上实行1+2+1的模式,如图3所示。

(1)一年级强调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及问题意识

在课程建设上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宽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人文知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的需求。[3]课程主要是通识教育课、学科大类基础课,注重人文素养和基础理论的学习。课程主要包括:设计概论、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美学、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

(2)二三年级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年级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素质,掌握基本的设计技能;课程主要包括:造型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模型制作、材料工艺等。

三年级侧重专业能力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并按照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原则,设置专业课和一定比例的任选课。课程主要包括: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设计思维、设计调研、用户研究、产品设计、设计管理等。

(3)四年级侧重综合实践教育,培养学生产品整合创新能力

四年级侧重整合创新能力的训练,主要以综合设计、交叉课题、项目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为主。四年级课程较少,只开设少量拓展学生视野的选修课程即可,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社交礼仪、设计前沿、交互设计、服务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等。

从学生二年级设计类课程开始,以课题为主线,把所学课程内容贯穿于实际课题中,这种教学体系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每个学期末安排一个综合设计周和综合设计实验,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综合创新设计水平。所有课程围绕一个设计课题构成课程环,每个课程环内形成相应支撑的小系统,层层深入,抓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环从初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这样的体系把相互割裂的各课程有机地融合在数个相对完整的课程环小系统之中,进而建立起以现代设计为中心的大系统。

5.实践体系建设

在进行校内实践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构建的实践体系如图4所示。

(1)一年级注重专业认知能力培养

校内设计基础平台主要包括画室、构成教室、传统文化体验室,主要用于完成课内教学实践;认识实习主要通过企业参观,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所认识,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及目标。

(2)二三年级注重专业设计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培养

校内专业设计平台主要包括模型制作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摄影工作室等,保证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设计、艺术创作、设计竞赛、第二课堂等教学环节顺利进行。利用校企合作企业或设计机构完成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让学生了解生产工艺及流程,让学生对专业有更深的认识,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运作。

(3)四年级注重创新、综合设计能力培养

通过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设计工作坊、设计比赛、实际项目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利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以及与企业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毕业设计,使毕业生与企业需求进行无缝对接。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进度合理安排实践内容,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在集中实践环节分别设置了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写生、课程实践、课程设计、综合设计、项目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力求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达到胜任企业工作中各项能力要求的目的。

结语

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实践体系的完善,要从培养方案的优化入手,遵循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形成“课程群→能力群→实践群”关联体系,协调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符合实际需求的科学高效的体系。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就业为导向,强调素质、培养能力、注重创新、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4]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曲可佳:《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特点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2]Ketterson T U,Blustein D L:“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the Career Exploration process,”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no.46.

[3]邓碧波、范圣玺:《设计设计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第1期。

[4]谷彥彬:《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装饰》第11期。

篇7: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强化工程实践上,除了重视专业基础实验外,加强专业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继续强化校内外生产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针对存在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开设新技术专题讲座与工程实训,更新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内容等措施,着力培养理论基础厚、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电气工程应用与开发型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依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修订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注重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而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2.1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2.1.1优化课程体系 彰显专业特色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及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进行优化重组,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根据课程间的逻辑性、结构上的科学性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按照本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电力系统(发电、供电企业)、大型用电企业、电器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适应行业、职业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强化电路、电机学、工程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加大了选修课程的整合力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开设了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能源发电、电力新技术选修课、嵌入式系统双语课程等,探索形式多样的教改措施。增强了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凸显了专业优势和特色。

2.1.2加强学科建设 促进人才培养学科方向确定首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凝练研究方向,突出优势和特色,促进交叉。依据我校办学定位及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3个学科研究方向,既体现了系统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又符合区域电力系统应用及学科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面向区域电力系统及电气工程应用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合作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在学科研究方向的发展中,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求。

2.2强化实践教学

2.2.1坚持实践教学“4年不断线”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才不会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才会发挥作用。一个功能完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1]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专业自身特点,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总体要求,加大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等主干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加强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实训、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科技讲座、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进一步强化能力培养,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提升。

2.2.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中,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个别单元到综合应用的原则。学生从验证型、综合型实验中获取间接知识,从设计型、自主型实验中获取直接知识,通过专业实训、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未知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种模式“由面及点”,能够较好地解决了“点和面”的关系。由于不同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时间、形式不同,实施过程也有所不同。基础实验以专业基础理论分析验证和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基础实验是实验教学的第一环节,搞好基础实验不仅对提高实验技能,而且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大有裨益。基础实验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实验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体现在电工电子基本技术训练模块、计算机应用训练模块和基本控制技术训练模块中。专业实验着重于学生的测试、调试、分析计算以及初步设计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满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模式,已建成电力电子实验室、电机拖动与电气控制、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以及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等。专业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电气工程专业实训的目的是全面了解电气工程领域中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功能特点及电气工程领域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等,以达到学生对专业的现实状况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专业实践知识,为继续学习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打破传统的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界限,面向工程、面向现场,创建了电气工程专业实训室、光伏发电控制研究室等。课外科技活动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活动内容主要是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及科研课题,校外实践基地(企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结合企业和学校所拥有的工作条件、实验研究手段以及仪器设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通过“陕南并网小水电及配电网优化运行研究”“县域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等这些综合性较强的科研基本训练过程,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意识。

2.3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3.1积极开展工程实践训练作为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校级特色专业,通过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大唐发电公司等电力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定期邀请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现场经验的专家教授、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举行学术讲座及工程实践培训。建立与实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体系,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实践环节,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特色课程。例如电气工程创新性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等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参与资格与技能认证等课外学术活动、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机器人竞赛等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观点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3.2实施本科专业导师制为提高培养质量,实施本科专业导师制,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设计题目,指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活动及毕业设计等。在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学习阶段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对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入大学三、四年级后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师需要选定合适的培养方向,为学生学习、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及专业实践活动中。近五年,电气工程相关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智能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2人次,省级奖励151人次,在陕西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3结束语

通过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坚持与巩固本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围绕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电气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标,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探索了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实践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人才的机制、模式、内容、方法。

篇8: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论文

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论文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市场—体化和市场竞争向高层次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民办高校起步晚,综合实力弱,管理经验缺乏的现状,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值得我们新时期教师探讨的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一、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高校为例,据教育部网站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现有民办本科高校9所,经笔者的调查了解,目前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有3所,其余6所高校也开设有工商管理下属的二级学科,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笔者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先后收集了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3份,各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120份和毕业生所在单位部门以上领导调查问卷80份,并对多位企业领导、管理咨询专家、专业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取得了较为充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上述资料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时无“对口”岗位

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大都定位比较模糊,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如:“培养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是努力将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打造成为综合管理者卸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而社会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大多是企业中某一职能部门的基层管理工作,需要大学生精通某一职能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这样必然会造成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掌握的企业管理知识“宽”而不“专”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很难找到合适的“对口”岗位的尴尬局面。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错位

随着我国工商管理本科和MBA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在当前就业压力下,如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走向企事单位的基层工作岗位,从民办本科高校的生源情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显然是偏高的。

3.专业缺乏特色,导致毕业生就业缺乏比较竞争优势

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正是由于缺乏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难以形成专业特色,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人才市场中同质化的、平庸的“产品”,显示不出比较优势。长此下去,对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课程设置老化,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岗位需求脱节

从此次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回答“你认为你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应用到多少”时,有80%的毕业生选择了“30%以下”。可见,民办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还是基本沿袭了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过分追求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二、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1.有利于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之一的民办高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是,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办学观念的陈旧,自身综合实力的局限性,民办高校在激烈教育市场竞争中还存在着方向性的困惑,影响着其健康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也有所不同,民办高校只有找准自身发展的`目标市场,创新有特色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曰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2.满足社会发展对“金字塔”型基层应用型人才的批量需求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改革先锋。随着高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曰益密切,高校的办学实践将越来越直接服务于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立足于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既有较高综合素质、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可满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金字塔”型基层应用型人才的批量需求,为黑龙江省经济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3.提高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当前就业难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残酷现实,其根源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随着企业竞争向高层次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在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具有服务于生产、服务及管理一线专业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取胜。这就需要高校创新与之配套的、更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1.确定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全面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社会整体教育资源与专业职业培训机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建立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2.准确定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民办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性质、特点及生源情况,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晚,综合实力和生源素质均不如普通本科院校,要想使其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中取胜,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唯一的法宝。因此,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运用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在对本地区市场佣人单位细分的基础上,选择面向某一朝阳产业或某种类型的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高,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衡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显著标志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

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人才需求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重新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的设计思想是:1重新整合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将素质教育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以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2优化专业课设置。将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可结合当前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对工商管理技能的要求设置如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向,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修,以增强学生个体在某项专业职能管理上的优势。3新增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前沿理论课或管理实战课。可设置企业管理专题讲座,邀请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或企业界的人士到学校讲学,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及职业素质。4创建“六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社会认知实习、企业岗位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策略创新

在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共性趋同、缺乏个性的条件下,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其未来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专业理论素质、人文艺术与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其中,职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

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一直以来是一个被我国大学教育忽视的领域。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策略的核心就是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素质教育课程、专业知识教育课程、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紧密配合,从思想素质、专业理论素质、人文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等多方面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做法是:分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明确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所应培养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帮助学生制订自己大学阶段的培养计划书,使大学生建立起自我提高职业素质的目标动力系统;二年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明确自己未来具体从事的职业类别,引导学生确定自己应选修的专业方向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三年级,对学生进行求职环节和就业技能指导,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能够直接与具体求职岗位要求对接。

篇9: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文章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引入工程认证教育理念,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考核体系、实践基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介绍了新工科下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人才;软件工程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发展,人才创新能力代表了国际竞争能力,而学校的工程教育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IT产业的快速发展要靠创新型人才的支撑,为了适应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新工科专业教育的要求,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专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工程专业,加强工程教育支撑、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到来,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技术创新也对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有强烈需求[1-3]。

一、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

通过对软件行业人才需求和软件企业招聘信息的调研发现,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水平偏低、结构失衡。出现了学生找不到工作,软件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这种现状要求高校改革和完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等。

(二)实践条件缺乏,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加强

兰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近几年的实验和实训条件得到很大提高。实验环节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实训基地尚不能满足需求,所开设的实践项目范围偏窄,模拟项目较多,实战项目少,缺少真实的工作场景。

(三)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难以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的需求

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以高学历、高职称为主,教师学术能力强,但是,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双师型”和“双能型”教师较少,不能适应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当前的培养方案和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显

高校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接触不到最新的开发工具和工程技术知识,同时,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积累不够,学生成材比率不高。

(五)学生团队意识不强,沟通能力差

学生实验和课程设计都是以单个学生为单位,培养过程中缺少团队项目的训练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且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沟通能力比较差。

二、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构建“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软件学院成立了由企业高级技术专家和企业高管组成的校企联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定期修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和新工科的教学体系,即深入企业及各用人单位,确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工作范围;采用专业行业分析方法,进行软件工程领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确定,撰写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表,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软件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建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及专业实习课程等构成的“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及专业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确保学生学会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安排实践教学,使人才培养过程最大限度贴近企业需求。

(二)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

学院聘请企业高管和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优秀毕业生、行业内资深专家、国外专家等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双师型”和“双能型”师资队伍。将软件工程领域最新知识引入课堂。如在Java语言教学中引入了美国州立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教授比尔克雷尼克(BillKrynek)和基普.欧文(KipIrvine)。

(三)构建新型考核体系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国内流行以期末一次性笔试作为一门课程的成绩,这种方式往往使学生突击学习,是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应用能力弱、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学院应构建新型考核体系,加强过程学习、实践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考核力度,把期末笔试变为全过程的考核,课程成绩由阶段测验、实验、上机操作、项目作业、课程设计等方面组成。

(四)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发展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机制,构建特色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加强校企联合培养,以产研促进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3+0.5+0.5”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知识和工程应用领域,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学校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实行“3+0.5+0.5”培养。

(五)以项目和科研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软件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了学生创新研究基金,利用研究生培养的`资源优势,鼓励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技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科研实践培养和科研思维熏陶,以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能力。实行“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如图2所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科学发明、知识成果转换的空间。软件工程专业参与竞赛学生比例达到70.0%以上。

(六)师资队伍建设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和“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特色师资建设与培养。为每位教师制定培养计划,分类培训,通过出国访问、攻读学位、国内进修、公司实习、人才引进、师资交换等方式,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学、科研、工程等方面的特长,在此培养模式下,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践。通过实际项目,使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

三、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效果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从开始面向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轮的实施、反馈、总结、调整,该培养模式已趋于完善。从学生、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整体反映,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的符合度明显提高,面向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学生在软件行业的就业率明显提高。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IT企业就业比例达到58.3%。第二,毕业生支持率和就业满意度提高。学院每年对多方协同育人模式进行全面调查,三届毕业生对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支持率均达95.0%以上,就业满意率均达98.0%以上。第三,用人单位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迅速提高。毕业生在软件工程领域就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逐年提高,满意率达93.0%。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面向新工科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以新工科为背景,确立了“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行了大学“四年不断线”的校企深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目标为准绳,构建新的“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以工程素质教育为目标,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行业认知+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B/OL].(-03-07)[2018-06-28].

[2]汪军,强俊.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6):70-74.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49-61.

篇10: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摘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近十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肇始于本世纪初高校扩招时期,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和个案研究等。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但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此领域的研究,存在着观点趋同,结论缺乏充分证据支撑等问题;研究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结构性;研究方法传统、落后;理论研究不足,不能有力地指导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关键词:近十年;应用型创新人才;述评

近十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上,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办学的必然结果。应用型创新人才既不是低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也不是“高大上”的研究型人才,而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它既强调“在创新中应用”,又注重于“在应用中创新”。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情况,供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者借鉴和参考。

一、近十年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

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没有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近年来查阅文献,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领域比较有影响的成果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许为民,张国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严新平,谢峻林,李志峰,)、《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蒋毅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韩学军,2010)。当今,人们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入崭新的阶段,研究领域涉及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培养路径和培养模式等问题的探讨。

(一)对应用型人才划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

学术界一般将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四大类型。刘维俭、王传金根据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需要,把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应用型两大类;然后再根据科学原理转化成产品的过程,把应用型人才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技术型三大类。[1]学者许为民、张国昌深入分析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类型,将其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四个层次。[2]什么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其内涵是什么?学术界对此研究还不深入。早在尹家明、杨国祥提出了“创新性实用型人才”概念,[3]陈婵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是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载体。[4]邹栎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应用型和创新型两大类型人才的复合体。[5]严新平教授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综合素质上:健全的人格、多元的知识结构、完善的能力结构、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6]陈婵则认为这类人才应具备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转化能力、以协作为方式的团队工作能力、以沟通为目标的国际交往能力等四种能力。[4]尹福玖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一般具备下面三大特征:完善的能力结构、多元的知识结构、全面的创新能力。[7]张新跃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全面,认为,它具备以下五大特征:知识结构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较强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具备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三位一体。[8]

(二)对影响和阻碍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尚可,但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一些资料显示:我国多数大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兴趣,观察能力偏差,求同思维趋向弱化了创新精神的生成。是什么原因影响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罗怡平认为,人才培养方式的偏差导致高校探究式学习氛围不浓,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9]汤哲远、龚美君认为,人文教育缺失、教学模式单一和教学内容陈旧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缺乏后劲。[10]卢新则归因为急功近利的非理性人才市场的牵动。[11]帅相志、许家明认为,高校课程考核和评价制度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载体落后导致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缺失。[12]吴毓斌认为,我国高校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高校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控制为目标,以教师为中心和主导,要求学生围着教师转,这与“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相去甚远。施开良、姚天扬、俞庆森回顾了我国50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历程,认为高校培养出来的千千万万服务型人才理论基础较好,应用能力尚可,但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他们分析了我国服务型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即知识结构单一、思维结构单元化、学生求同思维定势、教学模式千篇 一律。[13]

(三)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和措施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分层分类办学的必然,也是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那么,怎样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胡珏认为,必须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注重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协调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构建宽专适度的课程体系。[14]肖辉赞认为,要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创新教育的观念,课外社团活动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15]邵波结合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实际,提出了下面4条措施来加强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以职业元素为中介构建人才培养计划;以学术素养与工程能力结合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16]谢晓芳认为,要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因材施教,发挥特长;紧密校企合作和构筑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石金峰教授提出要坚持三个原则(基础要牢、思维要强、实践要笃),坚持三做到(做到学而优则思、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培养三类人才(复合型、应用型、敏捷型),在教育理念上改革创新;通过把握好三个环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强化四个保障(解放思想的保障、质量特色保障、人才队伍的保障、科学管理的保障),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18]

二、对近十年国内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评述

国内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切入视角新型、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成果丰硕,能给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借鉴作用。但此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待今后更深入的探索。

(一)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究,存在着观点趋同,结论缺乏充分证据支撑等问题

除了极少数学者研究成果外,大量的文章都涉及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充分的数据佐证,大多是人云亦云,其结论往往是想当然,难以信服。很多学者的文章阐述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课程教学模式传统、实践教学体系陈旧,其论点趋同,罗列出来的现象大同小异,没有针对性地结合某一类学校、某一区域学校去分析。许多学者似乎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一大堆的严峻问题,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妙方。有些留洋学者罗列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但理念明显超前,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许多文章都分析了当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文章,但论点大多是泛泛而谈,新意不够,对二十一世纪需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紧迫性、重要性的分析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入的挖掘。有些研究文章混淆了“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两者内涵的区分,导致在其人才特征描述上张冠李戴,让读者云里雾里。

(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层次性、结构性的研究

总体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研究。目前,在国内期刊网上虽然能查到大量有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也有一些相关著作渐次出版,但从总体上看,理论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缺乏系统性,至今未见到一本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视角系统研究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专著,大多数著作缺乏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的研究;缺乏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等机制方面的研究。另外,从研究成果的结构性来看,在高等学校内部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及新模式构建的微观领域探讨得很多,中观领域(某一类型和某一层次高校)和宏观领域(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与外部的社会关系)探讨得相对较少,尤其是中观领域。对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得较多,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得相对过少。

(三)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方法总体比较传统、落后

目前,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教育观察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发展研究法、历史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质性研究法,等等。这些林林总总的研究方法彰显教育科学领域研究的成熟。然而,纵观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一点也看不出成熟的迹象和趋势。此类研究主要停留在对教育问题一般的经验论述上,轻定量研究、重定性分析,重静态研究、轻动态研究,研究方法传统、陈旧、单一。虽然一些学者试图用系统论视角探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但对系统论的运用也仅限于文字上的泛泛而谈。很少有采用实验研究、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的文章和著作,大多数都是定性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文章。其实,对一个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测量、对大学生群体创造性行为的心理学分析、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征的分析,等等,采用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具说服力。

(四)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比较丰富,但相应理论研究不足

虽然学术界近十年来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领域在持续地深化,但与高等学校丰富生动的人才培养实践相比,理论研究显得相对滞后。凭心而论,国内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少,但质量堪忧,有影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目前,有较强解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论无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分层分级办学理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理论,等等,其他教育理论还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提炼。从学术研究主体来分析,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者很少有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大多是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高校职能处室的领导和其他相应的工作人员。

篇11: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分析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是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步骤。通过对高职院校所处外部环境的研究,可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PEST;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面临宏观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所谓的宏观环境,即一般的社会环境。指的是对所有组织与行业有影响的各种宏观的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与文化以及技术,取其英文的首字母,即PEST。

第一,关于政治和法律环境[1]。高职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国家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如:1993年颁布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不再包分配高职毕业生、学费根据教育成本收取、派遣报到证不再以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名义发放等,在一定时期内对高职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教育部出台了一份与高职院校相关的文件――《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该文件就当时高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第二,有关经济因素[2]。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行业、产业部门,其技术结构的变化,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对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高职毕业生需求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在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与设置专业时,应该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并对设计的课程与人才培养的计划进行不断的更新;强化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进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有关社会文化因素[3]。从开始,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加大。但公众对高职认识的偏见仍存在,比如:机构调整与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下岗或者待业的以一线工人为主;许多企业招聘也逐步以本科学历为主。这一现象不仅由于高职生不符合招聘条件所致,同时也受到中国目前毕业生的待遇、用工的制度以及人事管理的体制等影响。总之,由于受到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几方面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目前仍面临着由于经费不足造成的办学资源不足问题,或是由于转型或中职升格造成的办学理念落后、办学特色不突出、“双师型”教师短缺、专业设置不对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专业开发、设置的市场化。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以市场、以社会为导向,积极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设置之前,需要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包括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并经过专家论证,从而进行新专业的设置与开发、已有专业的调整,真正实现按需培养人才。没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就没有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岗位化。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因此,高职院校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活动,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教育特点为依据,选择与学校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用人单位合作的基础上,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其职业岗位在能力与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人格与能力培养的规格指标进行分解,以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为依据,对岗位在能力内涵及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进行分化,从而使其产生的能力与素养培养规格指标可以用于检测,最终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岗位化、定量化、检测指标定性化的规格要求得以实现。

第三,引进优质的办学资源。办学资源的质量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两方面来提高。就软件而言,第一要确保的是高职教师的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高职教师企业化,教师类型“双师化”。在加大力度对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的同时,要深化教学改革,确保学制安排、课程教材、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都能与社会需求及企业需求相适应,重点关注于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加以重视,建立各类课程互补、互融、互渗的培养体系,并以培养体系为依照对各类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并改革。就硬件而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济投入,尤其是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较为稳定的基地用于学生的实习,从而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相关的课程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可通过适当开展第二课堂与人文社科类课程教育等活动来实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思维方式得到提升与改进,在对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锻炼予以加强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要进行逐步的加深,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技术劳动者提升为技术人文者,进而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使学校教学特色与师生之间凝聚力得到增强。

三、结束语。

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但是,人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进行理性的探索和实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2]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01)。

[3]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6―09―15。

篇12: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实践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实践论文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专业认知实习

会计专业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抽象且枯燥的,因此我院在大一第二学期的暑假之前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机构设置、走访会计部门,认识真实的会计资料,与财务人员交流,到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与认知消除其对会计工作的陌生感,进而激发其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2.专业社会实践

专业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大三的暑假时间,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当面访谈、网上调查等方式进行一些专题调查,并根据调查的内容和结果撰写出相应的调研报告,进而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写作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技能实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我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技能实践,并将创新技能学分的获取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以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活动来获取创新学分,以此来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毕业顶岗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接触具体的会计岗位并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将其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会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从而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二、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学院在已有的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先后建设了ERP沙盘实验室、审计实验室和会计开放实验室,先后配备了用友、金蝶、网中网等财务教学软件。在会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受现有实验资料的限制,学院成立专门团队收集不同行业的全真会计资料(包括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外贸企业、房地产企业、小企业等),形成了一整套多行业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全真会计实验资料,有效保障了轮岗开放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学院加大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先后与2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学生校外实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外,学院还成立了专业建设校外专家委员会,聘请知名企业财务总监、事业单位会计主管、金融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专家前来参与,共同探讨社会各界对会计应用型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探索有利于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三)优化师资队伍

一方面,学院通过积极选送教师参加财政部门的有关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联合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横向的项目开发与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执业资证书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院积极聘请来自校外的财务总监、会计主管、财务经理、注册会计师等实践经验丰富且业务素质高的专业财会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除担任具体校外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外,还积极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案例开发、实践教学资料收集、实践教材编写等工作,为我院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补充。

(四)强调“多证书”培养

“多证书培养”是指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各种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如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能力等级证书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职称证、理财规划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我院毕业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获取率接近100%,会计职称证书、理财规划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接近20%。

(五)积极开展并参与各类技能竞赛

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各类技能竞赛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积极作用,学院每年组织的.“会计技能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和“创业设计大赛”等比赛,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院学生多次荣获“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企业沙盘模拟大赛辽宁赛区团体第一名和全国总决赛二、三等奖。

(六)改革毕业论文形式

我院自开始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试点改革,将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调整为学位课程综合考试和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及答辩两个部分,在会计开放实验室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将学位课程综合考试调整为综合轮岗开放实验。学院对毕业论文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要改变近年来学生不深入企业调研、单纯通过“东拼西凑”的方式编造论文应付了事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状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公司治理、投资策略、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某个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撰写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的形式,针对实习中所发现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最终,通过答辩的形式,教师可以更真实地掌握学生实习的实际状况,辨别其专题调查报告中所写内容的真伪,以便减少杜撰与抄袭等现象。我院对毕业论文形式所进行的改革探索,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在实际调研中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七)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学院根据会计实践教学的实际特点,不断完善我院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从考评主体方面,将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学生都纳入考评主体的范畴中来,区分校内外实训的评价主体,同时增加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将实践教学的多个参与方都纳入考评体系中来;二是从考评内容方面,既要关注学生提交的实验成果,也要关注其实验的态度、动手操作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等;三是从考核形式方面,将小组作业、口试、成果展示、小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技能比赛等形式运用到实践教学的考评中来;四是从考核方式方面,将原有单一的结果性评价调整为注重过程性的考核方式,在综合仿真实验和轮岗开放实验中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

篇13:云计算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云计算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云计算与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进入到高速规模化增长阶段,对相关产业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也出现空前增长趋势,该文针对高职院校云计算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按照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分析云计算与大数据相关产业的培养模式和方案,讨论课程设置以及项目化教学,提出高职院校培养云计算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项目化教学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广东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题规划,提出了适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设计,提出在十三五区间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的云计算大数据创业创新高低,成为世界领先全国一流的云基础设备和云终端核心制造基地。为此,广东制定了珠三角“联云计划”人才支撑计划,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人才和智力支持[1]。根据不完全的统计,2016年广东的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云终端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个广东云计算的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产业规模化。图1珠三角地区云计算产业概况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目前的培养供给无法很好满足产业需求。特别是对人才结构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一方面产业所需要的大部分是属于产业下游的技能型的人才,人才的需求结构类似于“金字塔”结构,处于金字塔下方的技能人才占据六七成;另外一方面目前在培养人才上面主要是本科院校,其所培养主要是研究性信息技术人才,云计算人才的供给多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上游,而下游产业链人才的供给相对偏弱。下游人才主要集中在操作类岗位,主要是技能型岗位,从事重复操作的维护、服务类工作,以虚拟化工程师为主[2]。珠三角地区产业概况如图1所示。根据招聘网站2016年12月的统计,云计算领域人才需求量56%为大专以上,与金字塔结构对应。

1云计算应用型人才需求现状

云计算技术应用是研究描述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分布式应用、并行化应用、虚拟化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它把当前各行各业所产生的呈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分析和处理,发掘出海量信息中的数据价值。同时,云计算也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它把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等领域里面的一些基础设施、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用户,就像用户使用电力设施或水资源一样,实行按需付费使用。根据云计算技术的特色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要求。从所需人才类型上划分,云计算产业所需人才结构主要呈现“金字塔”型。据监测结果显示,应用产业作为云计算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对未来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日益显现。以云计算产业应用领域相关的IT人才需求为例,截至2016年下半年,IT人才的需求量已突破30万人,其中一线城市IT人才需求最为明显,上海IT人才缺口将近7万人,其次分别为北京、深圳和广州,分别突破6万人、3万人和2.5万人。目前云计算类岗位的薪酬已居行业前列。应届生工资在4500-5900之间,整体工资水平在10000-15000元,远胜行业类似岗位。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云计算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计算专业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为广东地区培养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人才[3]。

2人才培养定位

云计算的产业链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软硬件与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云计算业务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构成,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专业定位非常明确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和领域云计算建设的需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目前广东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培养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维护、运营的人才;外省的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也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很多高职高专开设了云计算课程,20多所高职院校已开设云计算专业。以上可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及教师都意识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性和专业的必开性,但由于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云计算这门课程如何定位、如何讲、讲什么还不清楚,相关课程的教师迫切的需要有系统地讲述云计算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材。市面上的云计算相关图书大多为店销书,偏重产业和技术介绍,没有适合高职高专作为教材的书籍,这一现状大大的制约了高职院校云计算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影响了高职层次云计算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云计算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体系应如何建设,经过深入的调研,在云计算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上需要非常明确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平台产品为载体,项目化教学为模式,重点培养具有云计算平台搭建和云计算应用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云计算人才。

3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3.1培养模式

按照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应用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培育职业素养的意识和手段。在培养模式上采取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作为引领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校内校外实训,通过与教学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完成实训内容后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企业化教学,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重点培养具有熟练掌握至少一个国际知名云计算平台技术的云计算系统工程师及云计算系统运维人才,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操作,熟练掌握设计、开发、规划、安装和管理云计算系统所需的专业知识,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对云计算平台进行配置、优化以及局部改进的能力,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引进云计算系统进行设计、规划、安装和管理。主要可从事云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公司、互联网企业、学校、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搭建和运维。

3.2产业融合,就业导向

首先人才的培养是以就业为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规划需要体现紧跟市场、一线定位的原则,需要在国内的产业背景为依托,跟产业发展相配套,培养的人才需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因此,在专业规划、课程体系等各个环节需要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此外,在专业校企合作方面,需要与真实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办学、构建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符合企业需求,打造“入学有就业保障、毕业即可就业”校企合作新格局。校企合作,师资“互聘共培”。通过学校聘任企业工程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企业聘任教师参加项目研发,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3.3不同层次培养

坚持教学改革,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具有不同特点进行结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分类培养,提高整体专业教学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应用创新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才来说,其岗位包括了云计算维护工程师、云计算售后服务工程、云计算测试工程师,可以按照学生对于专业特长和兴趣,设计相应的专业能力,配套相应的教学知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

3.4引入工程项目

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工程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完整地、有衔接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目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不是特别成熟。为此,根据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训设备主要包括主流的PC机、服务器、网络互联设备和网络安全等设备等。根据本专业(方向)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教学企业”、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构成。其中“教学企业”主要承担综合实践和企业真实项目实训,校内实训室主要开展专业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开展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训练。其中“教学企业”按照企业应用实际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按照校企共建模式建设专业技能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建设。

3.5课程体系创新

高职院校云计算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需要按照采用“平台+方向”的思路,这个思路是符合高职院校课程特点和要求的。“平台课”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以后学生发展的后劲所在“专业课”。此外,在课程体系上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在课程的开发上,可以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来开发课程,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场景带入到课程中,更加符合一线定位的理念,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校企双主体”的课程体系。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由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等六个模块构成的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工学结合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整理专业相关材料和成果,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3.6校内外一体的“云实训”

全面规划、合理设置和布局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实训基地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以专业群为基础的跨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校内实习公司和校外真实企业共同参与,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构建校内实习公司,通过企业真实的案例来让学生做项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搬到企业来利用项目作为载体实现实训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利用一线企业市场、资金、场地、设备、项目、人员等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方的资源,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对实际工作任务、工作场景等有直接认知,实现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同时,规范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总结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对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按照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产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喻晓,胡成松.面向云计算人才培养的应用技术型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3).

[2]廖大强.面向多目标的云计算资源调度算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25(2):180-189.

[3]廖大强.云计算在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服务中分析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6):199.162

大学二外法语教学探索的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体系中PBL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论文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探究论文

VBSE综合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与枣庄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

基础日语教学中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研究论文

探视阐释学角度下翻译中“解读”的教学论文

学科竞赛教学法在广告学专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民法教育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方法探讨论文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集锦13篇)】相关文章:

改进日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2023-10-28

本科日语专业写作教学课指导论文2023-12-29

日语自然教学法小论文2022-05-07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之浮躁之风日盛2022-11-18

基于服务外包专门用途的高职日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2023-01-27

医学教学论文投稿2022-10-25

探索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航空服务类课程的模式论文2022-11-09

高职文秘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探究2022-10-02

商务礼仪论文2023-09-27

书法专业论文开题报告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