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哲学观漫谈论文

时间:2023-10-21 07:52:42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当代哲学观漫谈论文(整理15篇)由网友“奥巴牛”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当代哲学观漫谈论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当代哲学观漫谈论文

篇1:当代哲学观漫谈论文

当代哲学观漫谈论文

哲学是一门既深奥又朴实的学问。多年以来,历史上无数的思想家为之倾倒。文章以当代哲学观点为背景,对从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哲学的八种观念进行探讨,以求对哲学观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哲学需要理解,但不能是自我封闭的冥思苦想,不能是固执己见的自我认同,对哲学的理解要以广阔的哲学视野为背景,要以开阔的哲学意识为基础,加强对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的比较和鉴别,从而深化对哲学的认识。

从总体上看,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以当代哲学观点为背景,大致可以概括出八种哲学观点。

一、普遍规律说

这种学说认为,各门科学只是研究世界的特殊领域,并提供关于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并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这种哲学观具有深远的哲学背景,在哲学的发展史上,古希腊哲学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德国古典哲学寻求全部知识的基础和提供一切科学的逻辑,这些都是对这种普遍规律的追求。从深层本质来看,这种普遍规律说的哲学观,深刻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根基。人的思维是千变万化的,人们在思考现实问题的同时,总是力图在深刻的层次上把握其内在统一规律,思考思维是人类独有的特性,这种特性敦促人们去追求能解释世界上一切现象以及关于这些现象的一切知识的统一规律,思维的这种追求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古往今来追寻普遍规律的哲学。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思维方式的两个人。人的思维方式的产生是经历长时间并且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种不可回避的问题导致了不同的认识水平,在对规律的探索当中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规律不应该只有一个,不同的轨迹要有不同的方式,千篇 一律的规律不能叫普遍规律。

二、认识论说

这种哲学观点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关于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不是通过对整个世界的研究来获得的,而是以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统一的方式来实现。

这种认识论说的哲学观,也具有深厚的哲学史背景。人们通常把西方哲学的发展史概括为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近代的认识论哲学和现代的语言哲学,并把近代哲学的变革称作认识论的转向。在哲学还没有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提出问题的时候,只能是直接地思考这个世界,并试图直接揭示世界的普遍规律,当哲学家开始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的时候,就出现了所谓的认识论转向,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出发提出问题,去寻求两者所服从的同一规律,并把这个规律作为真正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哲学对规律的认识,必须以对人类认识的反省为前提,哲学不能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能回答世界的普遍规律问题。

三、语言分析说

它作为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合乎逻辑的后果,哲学从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而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从而出现了语言分析说的哲学观。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是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反省人类认识的理论,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则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人类认识及其所表达的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有语言的理论,没有语言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为无效。在语言分析学看来,传统哲学家的根本弊病,在于他们企图穿过语言而达到对世界的认识。语言分析学的这种哲学观,存在着重大缺陷。他过分注重于技巧,而低估了理论的重要性。结果,他不是把语言升高到哲学的高度,而是把哲学降低到逻辑性语言的层面。真正的思想,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思考,更是一种境界。如果说把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用机械的死板的语言和文字来进行描述和表达,那将失去思想本身的意义。

四、存在意义说

这种学说认为哲学的使命不是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或澄清科学命题的意义,而是寻求人类存在的意义。这种哲学观的理论渊源一直可以追述到最古老的哲学。古希腊哲学名言“认识你自己”就是这个意思,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向内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观察就变的更加显著。人的天生的好奇心,慢慢的开始改变了他的方向。我们几乎可以在人的文化生活的一切形式中看到这种过程,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并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类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的交织在一起,宗教的出现并没有消除这种解释,相反,它保存了神话学的宇宙学和人类学而他们以新的形态和新的深度,同样,这种原则也适用于哲学思想的一般进程。在希腊哲学中,无论是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派、埃利亚派,还是赫拉克利特,他们总是确信,不先研究人的秘密而去洞察自然的秘密是根本不可能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具有区别其他一切存在的独特性,人以外的任何一种存在都是本质先于存在,而人的存在则是存在先于本质。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哲学观中提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会迅速的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人几乎整个一生都在希望着什么,因而也发生了一切。这是一种人存在所必须的状态。每一个人从动机出发,经过需求的满足形成不同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内心的潜能和价值,从而使人性达到一定境界,成为一个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因而,人的存在的意义贯穿了各种主客观因素,人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不仅仅在于人的起源,中外历史神话当中有很多故事讲述了人类的产生,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意义,神话的目的是在告诉我们人存在的意义。

五、精神境界说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致力于弘扬哲学对人生境界的意义的探索。这种哲学观被称为精神境界说。

在中国众多哲学流派中,儒家哲学思想认为透过这些人类自身由内而外不断工夫修养,可以达至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理想。道家哲学则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中国佛教认为我法无,佛法本身也是不拘自性的缘合物。墨家思想主张应从一般百姓的立场上谈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巨害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而这种兴利除害的理论预设即为其著名的兼爱思想,提出了爱无差等的理想命题。在法家思想里,世界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帝王的国家,世界的太平就要靠帝王的权威统治与法律的普遍奉行,才能可大可远。

现代哲学家贺麟先生以优美的文字精辟的概括了这种精神境界说的哲学观,他说:“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使人生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缺的要素。”他还特别指出:“真正伟大的哲学并不是智巧的卖弄,而乃是精神上的粗茶淡饭。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其伟大出即在于能道出人心之所同然,能启发人的灵性,提醒人的潜伏意识。所以哲学若果要是有生命的话,是应该与大众见面的;大众要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话,也应该设法与哲学亲近的。”

篇2:当代哲学观漫谈

当代哲学观漫谈

哲学是一门既深奥又朴实的学问.多年以来,历史上无数的.思想家为之倾倒.文章以当代哲学观点为背景,对从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哲学的八种观念进行探讨,以求对哲学观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作 者:宫键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哲学专业 刊 名:中国集体经济 英文刊名: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年,卷(期): “”(34) 分类号:B0 关键词:哲学观   漫谈  

篇3:全球化与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观

全球化与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科技革命导致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全球化趋势,要求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迫使我们对科学技术的主体人、客体外部世界、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世界的一切区别和对立是否具有绝对意义、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的`灵魂、科学技术的价值、科学技术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和全球化下的科学技术及相关问题进行哲学反思。

作 者:张志永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7 刊 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2(4) 分类号:N02 关键词:全球化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观  

篇4:当代大学生的哲学论文

当代大学生的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最初的范型源自古希腊的三个疯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后世的哲学观大多为此三人的哲学理论所作注脚。中国的哲思理应萌芽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之中,各种思潮的碰撞擦出灵光闪烁的智慧火花。

都言哲学是玄之又玄的学问,只因其研究表象为生活中形而上的部分,此离大多数人的生命本体相距甚远。但近年来兴起的后现代哲学多放眼当下,在对现代人人文精神的解构与重组中重释哲学的内涵与外延。其实,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已经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即把哲学与文学、医学、语言学、数学等多种学科较好的结合起来。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扩大哲学的研究领域,也可以对其他学科乃至人类文明的演进有所帮助。

对哲学的最早接触来自于屈原的《天问》,当时还属于启蒙教育阶段,但那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发问却在心里刻下了不深不浅的印记。到后来学习儒家经典,接触到了诸子百家,也便略微了解了中国早期的哲学思想。后来学习历史便接触到提出“水是世界的本源”的泰勒斯、发明“勾股定理”的毕达哥拉斯和写出不朽巨作《理想国》的柏拉图。至此,对于中西哲学的起源也就有了懵懂的记忆。只是这时接触到的哲学思想多是探讨人类本源、万物轮回的哲学原始形态,也便产生了一种“哲学神秘感”。

后来读了近现代的一些哲学书籍,渐渐理清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对于哲学的了解也就深了一层。其实,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不可知论。

说到底,哲学探讨的无非是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长时间以来,哲学始终被学界摆在一个尴尬的地位,时常被人们束之高阁。此刻,我们要为哲学正名,以次来阐清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古往今来,但凡有卓著成就的专家,不管在人文社科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几乎都对哲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见,哲学对其他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哲学之于生活,犹如味精之于菜肴,虽占据不了生活的主流,却与我们的生命本体息息相关,将我们的灵魂引导至我们真正信仰的地方。时光倏忽,我们都已不是当初那个自我。用发展与联系的'眼光来看,我们都无权评说他人。认清自我,让自己更好地生活。现以自赋短句结尾:

公元二零一一年,九月的最后一天,困倦的中晚餐,黄昏的晴天。

泥土色的鸟群眼前飞过,泥泞的沼泽,挣扎的印记。

蝶变。痛苦的结痂。疼痛的撕裂。

躲在重重包裹的粉白色世界,惊悸、沉闷、恍惚。

当学生生涯直逼第十四个年头,一切的物是人非,都已然不再重要。

未知的将来,暗淡了所有。

就这样,在一条黑暗的甬道里奔跑,远处有微微的光亮,耳边呼啸。

想到将要变成另一个陌生的自己,内心还是会充盈满满的感动。

除了过去,那尽量不去触碰的最为柔软的伤疤之下,一切都还好。

最起码,我们都安然存在。

时间是强大的,最终向这句话屈服。它可以冲释一切,包括那时的感受。

现在所坚持的究竟有多重要?

跟着心走,永远不要忘记微笑。

篇5:哲学论文当代道德话语权

一、理性的批判与文化的分化

无论是认为现代性是传统社会的延续的人,还是主张现代性是传统断裂的产物的人,都承认现代性和理性密不可分,理性是现代性最具特征的属性。

正是因为理性的引导与推动,现代性得以带领人类走出了物质匮乏的威胁,把人类从 自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然而,现代性走向困境的关键原 因也是理性。

在古希腊,人在宇宙中寻找理性,人的理性是对宇宙理性的分有。

在中世纪,理性为神学的婢女,对上帝存在进行哲学的论证。

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上帝的神坛被推倒,理性战胜了神性,成为推动整个时代发展的进步力量。

理性所带来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空前进步,坚定了人们以理性解决所有问题的执拗。

人们并不满足于仅把理性作为获得关于自然界真理性知识的科学手段,而力图将它的原则强制地扩大到一切领域,成为绝对的标准。

理性毕竟是我们现实中拥有的理性,它并不能取代上帝无所不能。

无限、全能的理性对我们而言只是种理想,并非一种现实的存在。

当人类把有限的理性转换成无限的理性时候,以理性为原则的现代性表现出了理性的不合理性,现代性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把道德问题解决寄托给了科学,自信能为人类的道德的困惑提供标准答案。

从此,道德问题被作为技术问题来处理,道德哲学的科学化也随之诞生,由此导致了真与善、科学与道德的混淆。

对理性的盲目进行深刻的反思,是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根本和严肃主题。

相应来说,在对理性的反思中,确立道德与科学、真与善的合理关系,无疑是我们解决现代性道德困境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康德处于理性高扬的启蒙时代,他不否认理性及其所带来的巨大成就。

康德是理性的忠实捍卫者,在休谟的怀疑论使得理性的科学知识大厦摇摇欲坠之时,康德捍卫了理性知识的合法性。

然而,与启蒙思想家们对理性的盲 目崇拜相比,康德是谨慎而冷静的。

康德以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洞悉到近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对理性这一力量加以批判,就对其加 以应用,进而造成了理性的滥用。

只有通过理性的批判,把人的理性能力说明白,才可以堵塞错误的来源。

批判是康德哲学理论中体现得最为鲜明的特色,对理性的批判是康德哲学理论的核心,亦是其构建现代性道德体系的前提与基础。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人的理论理性作 出了批判。

康德的批判证明人们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知识,并不是事物本身 自在具有的,也不是任意非理性的产物,而是人运用自身先天具有的感性与知性对事物作出构建所形成的,以此捍卫了理性在认知领域的主体性和绝对地位。

然而,在事物与认识的关系上,康德坚持知性范畴唯有与感性直观相关,才能够通过知性概念来规定对象,获得知识。

这样一来,康德向人类证明人的理性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它永远无法超出感性经验的界限。

从此,理性的地位在西方世界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无限理性转向有限理性,不再被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

正是这种坚持理性有限性的转换 ,使得道德哲学得以脱离科学的桎梏而分化出来 。

理性的有限性决定了它必然无法解决意志与情感问题,康德将它们分别归属于道德哲学和美学。

对理性的批判是康德道德哲学摆脱科学束缚而独立出来的根源所在。

事实上,早在《关于美感和崇高感的考察》《关于自然神学与道德的原则之明晰性的研究》等早期著作中,康德就明确指出:“表象真东西的能力就是认识,但感受善 的能力是情感,二者并不必然地相互混淆。”…在康德看来,人的认识能力与道德能力 、认知判断与道德判断分属于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进一步研究中,康德将知、情、意或理论理性、审美判断力、实践理性作为人的三种能力,分属于知识学、美学、伦理学三个不同的领域。

一般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分别检视了三种能力,并分析了它们分别在各 自领域内遵循的认识原则和伦理原则、情感原则。

在古希腊,道德问题是 自然哲学问题。

大 自然为世界万物安排了自然秩序,也为人安排了伦理秩序。

自然哲学不仅肩负对宇宙万物作出解释,还负载着解释人存在的意义。

在中世纪,一切存在的渊源由那充满神性令人敬畏的大自然转换为上帝的意志,道德 问题相应转变为神学问题。

文艺复兴以来,理性成为历史的潮流,正义和善的根据也从彼岸世界回到理性世界,从事物的秩序与上帝的意志 回到了理性本身。

理性的无限力量必定导致这样的设想,道德的问题就是理性认知的问题。

康德限制理性,提升了人的情感和意志能力,使得道德哲学脱离科学的限制而独立出来,并与美学、知识学形成三分格局。

康德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对科学霸权的抵制,是对理性的沙文主义式的扩张和膨胀的警告与反思。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康德的分化也是暗含着启蒙现代性走向困境的重要因素。

理性在发展过程中,丧失合理的价值尺度,蜕变为无价值判断的工具理性,是现代性走向困境 的关键原因。

在烦琐的哲学论证中,康德对知识学和道德哲学的分化,则在理论上确证了理性机制的内在分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截然分离。

当然,康德也意识到了二者的分离所带来的人性分裂,并试图以《判断力批判》来和解。

但只是在理论上对二者的矛盾与冲突进行了调节,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二、主体性道德的困境与重构

在实践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道德抉择。

人们总是力求做出道德的、善的行为,使 自己成为一个善人。

这就需要给出一个判断善或道德的根据。

这是道德基础的问题,也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在前现代社会,人还没有真正达到从自身出发去反思自我的问题,进而与人紧密相关的道德是由超越人的更高意志来决定的。

在古希腊 ,它是大自然的天道。

在中世纪,它来自上帝或者神的启示。

文艺复兴以来,在以神学蒙昧为对手的战斗中,人冲破上帝从外部为人类施加的命运罗网,从神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并把主体人设定为世界存在和自我生存价值的中心。

随着主体人的出现,主体性成为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亦成为支撑全部存在的阿基米德点。

毫无疑问,人的解放对现代性道德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成为解释一切关系的基础和出发点,也自然成为构建现代性道德秩序的起点与基础。

现代性的道德是建立在人性独立的前提上的。

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也是情感、欲望的存在物,由此产生了道德理性主义和道德情感主义。

它们作为现代性道德的两种理论,在论证道德之时,都肯定了人的优先性地位,但在对人的理解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并形成了相互对峙的局面。

道德理性主义关注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力,认为善恶的标准源于理性对善与恶、正确与错误的分析,以笛卡尔、沃尔夫、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

与道德理性主义单方面强调理性不同,道德情感主义以自然人性为道德的价值源头,以情感或快乐感受为基础,对道德与善进行说明,以法国功利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的道德情感理论为代表。

在道德基础问题上,道德理性主义和道德情感主义各自为战,有争论而无结论 ,难以形成统一的道德话语。

这与其说彰显了近代西方道德理论学说的丰富多彩,不如说它暗含着人们在道德抉择之时的混乱与迷茫。

启蒙现代性最初对道德的这种设计,也暗含了现代性道德必将走向困境的潜在理论因素。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启蒙道德情感主义基于伦理生活建立在人的趋乐避苦、自我保存的自然本性之上,将幸福作为伦理的最高原则。

当这一道德价值得到普遍认同,

成为人生存的支配性标准和尺度 ,定会致使人类停留于对欲望的无限追逐之中,遗忘了道德的价值与对社会的责任。

现代性道德困境深刻体现在,在道德上对感觉欲望的肯定,致使现代人将人生的意义归结为感性欲望的满足。

其二,启蒙道德理性主义基于对理性的崇拜,重视道德理性知识的完善,使得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和规范性获得了大力发展,却忽视了对人的灵魂和精神气质的完善,必将致使人格发展的不平衡。

正如启蒙现代性可以为现代社会制定所谓完美的、维持社会稳定的道德规则,但是却无法解决现代人内心深处的精神迷惘和道德冷漠。

对启蒙现代性道德基础的深刻剖析,已成为我们当前思考现代性道德困境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找到破解现代性道德困境的方向和思路。

当能提供给人们道德意义的古代的宇宙秩序和神学教义被瓦解 ,启蒙大师康德也曾深切感受到人类在道德基础问题上陷人的迷惘和困境。

他肩负起了为道德确立真正的根基 ,为现代性道德的合理性提供论证的时代重任。

身在人性独立的启蒙时代 ,康德坚守着从主体人出发来解决道德问题的启蒙信条。

不过,与道德理性主义和道德情感主义分别将道德归因于主体的理性认知和主体的情感不同,康德将主体人先天固有的“善的意志”作为道德价值的内在源泉与基础。

“善的意志”作为道德判断的最终价值来源,在康德道德哲学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篇6:马克思早期哲学劳动观的当代性

马克思早期哲学劳动观的当代性

通过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劳动语境中的对话,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海德格尔用操劳来表达劳动,一方面肯定马克思的思想是当代之需,另一方面批判马克思哲学未揭示存在的意义,此局限性是海德格尔的历史误解,更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展示生命力的地方,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是对人的存在的追问,是由资本运动方式造成的,劳动的对象化实质上就是内在性的贯穿,理解这一点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要求.

作 者:刘明文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CIRCLE 年,卷(期): “”(5) 分类号:A8 关键词:劳动   操劳   对话   当代性   内在性  

篇7:当代幼儿教师的角色观论文

当代幼儿教师的角色观论文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以教育者、幼儿的游戏伙伴和知心朋友、幼儿生活中的母亲等多重角色投入幼教工作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角色

幼儿教师角色问题的实质就是幼儿教师在幼儿生活学习中做么么样的人的问题。幼儿教师的角色观与幼儿相辅相成,与教育观也有千丝方缕的联系。如当幼儿教师把自己当做前辈时。幼儿就是晚辈,教育过程就是前辈对晚辈的引导、扶持过程:当幼儿教师把自己当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时。幼儿就是与教师平等的一员,教育过程就会更重视师生的平等交流;当幼儿教师只把自己当作“高级保姆”时。幼儿就会沦为被保护的弱者。教育工作就会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观是一个当代幼教工作者做好工作的关键前提。

1、教育者的角色

幼儿教育机构的中心任务就是教育、教导儿童。因此,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还是教育孩子。幼儿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所以要用教育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1.1为幼儿的学习活动提供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

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与物质环境互动提供前提和基础。在幼儿缺乏或需要某些学习资源时及时地提供给他们。如制作各种吸引幼儿的教玩具、布置好室内外环境等。心理上的支持首先是指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新异的想法和发现的支持、肯定和鼓励;还有对幼儿的问题、困难和需要的敏锐的把握,对幼儿想法和感受的倾听与接纳等等。教师对幼儿创设了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实践和探究。

1.2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述儿童的道德发展时认为,由于成人与儿童的地位不平等。成人通过语言对儿童施加压力。就造成了儿童对成人的单方面的尊重以及道德的他律性。他认为,要促进儿童自主道德的发展,就必须有儿童之间的平行交往,以及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平等地位和合作。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即教师要与儿童合作,做儿童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不断延伸。《纲要》要求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有利于淡化甚至消除传统的“教师在上、幼儿在下”的师幼关系,变“填鸭式”的活动为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直接或间接地抛给幼儿一些问题,与幼儿一起深入探讨。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的“抛接”要比教师居高i临下的“抛给”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应放下架子主动与幼儿合作,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1.3为幼儿学习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导

幼儿教师必须依照明确的教育目的,对幼儿施加具体、有效的学习指导,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全地发展。幼儿教师应做幼儿学习的引路人和身心发展的指引者。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就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指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就是依据孩子的成熟程度为孩子提供活动的环境及进行作业的教具。教师只能通过“工作”来培养和维持纪律,不能能直接采取奖惩手段或向孩子们直接灌输。因此,蒙台梭利主张将“教师”的名称改为“指导者”。

幼儿教师的指导体现在方方面面:他可能提供新的玩教具,引导孩子关照新的对象,发现新的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新的兴趣和探索的目标与动力。他可能用语言、动作、姿势、作品、玩具、环境等多种方式引导孩子的学习。总之,教师要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

1.4对幼儿做好观察和记录

幼儿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正处于迅速成长的年龄阶段,变化很快。因此,幼儿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细心观察,通过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不良倾向,给孩子及时的引导教育。在引导幼儿话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及时记录幼儿的表现和保留幼儿的作品,为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这些观察和记录不仅是幼儿教师生成课程的依据,也是幼儿教师制定教育计划、与幼儿家长和社区交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观察还是记录,都要以“幼儿”为中心。围绕“幼儿”而展开。

1.5做好幼儿的榜样和示范

幼儿园教师应衣着整洁、美观大方、不浓妆艳抹、行为举止文雅有修养、待人说话和气有礼貌、有良好的生活作风和习惯,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的几十双眼睛盯着他。”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幼儿关注,同时也让幼儿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更加喜欢并尊重老师。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进行很多必要的示范,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并不断提高普通话、绘画、钢琴、跳舞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才能更标准的为幼儿做好示范。

2、幼儿生活中母亲的角色

母亲。在孩子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孩子热爱母亲、依恋母亲,年龄越小,对母亲的依恋性越强。当他们从母亲温暖的怀抱中走进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群体时。面对着不认识的人,他们感到孤独与害怕,他们迫切需要老师像妈妈一样爱护他们。因此,老师要热情接待、关心照顾每一位幼儿;问候他们的温饱、冷暖;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及身体状况;及时与幼儿交谈;一日活动中做到对幼儿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用女性的细心、耐心和爱心给予孩子母亲般的关怀和照顾。让幼儿感到幼儿园集体的温暖和母爱的存在。这样,幼儿就会把对家长的依赖逐渐转移到教师身上。对家长的亲情也逐渐迁移、扩展到教师。也逐渐消除了离家后的焦虑与不安,产生“托儿所、幼儿园是我家”的感觉,从而更安心、愉快地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

3、幼儿知心朋友的角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必须热爱孩子,并能从与孩子的交往中寻找乐趣,他应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感受他们的欢乐和痛苦,了解他们的内心,并不忘记自己过去也曾是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体会他们的兴趣、欢乐和忧虑,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番话。对幼儿教师也非常合适。

幼儿尽管是幼稚的个体,但也有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有许多悄悄话和小秘密。他们的社会性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产生了交友的愿望,形成了最基本的交友能力。这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交朋友,以心换心,与幼儿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幼儿教师要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关心和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让幼儿走进老师的生活里与老师同喜同忧,学会观察和理解自己的老师。

4、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孔子曾要求教师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人。满足于现有知识,缺乏求知精神、创新精神的教师,是无法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的。教师的知识是通过不断地学习获得的,要教好知识,就得不断地学习,只有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真正出色的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工作。精通幼儿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其次是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幼教发展新动态,将幼儿教育新思想、课程新理念、新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作为实践者的教师,没有其他角色比其更有资格对教育过程进行研究。与终身学习理念相同的是。幼儿教师要摆脱“教书匠”似的工具性自我形象,从单纯的实践者向行动的研究者转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观察、记录、反思,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对幼儿的研究、对课程、教学和游戏的研究。对幼儿家长和社区环境的研究,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永无止境,不断地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幼儿教师还应参与教科研活动,成为教科研活动中的一员。只是区别于专业研究人员不同的是:幼儿教师更重视教研而不是科研:更侧重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服务于实践。幼儿教师的行动研究和理论建构活动是其专业成长的必可少和比较现实的途径。也才能保证幼儿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幼儿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变化的,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将这些多重的角色融为一体。才能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承担多种职责,对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发展发生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立民主编,幼儿团课程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8

[2]蔡迎旗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余文森,连榕等编著,教师专业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4]陈阳眉,刘嵌主编,学前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66

篇8: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诉求哲学论文

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诉求哲学论文

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的探讨,首要解决的就是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比如说,我们怎样理解科学、科学哲学,是从动态的历史发展角度还是从静态的现有理论、观念模式出发讨论问题?我们是站在传统科学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内部来探讨问题,还是从科学以及科学哲学发生、发展的外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考量问题,还是从科学哲学的内部和外部的对话、交流、协商来讨论问题?很难说哪一个研究方法就是正确的研究方法,对于问题的不同角度探讨、对话、交流可以开阔我们眼界,启发我们思考,使我们对于问题认识更全面。我们的问题研究必须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

一 寻根:科学之根与哲学之根

我们现在讨论的科学哲学,常常指的就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我们追溯科学哲学历史,也就是回眸20世纪科学哲学的百年发展史。对于科学哲学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是科学哲学总是与一些伟大人物的名字及其思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19世纪中叶康德哲学衰落,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思潮兴起,孔德是早期代表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刺激了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马赫的经验主义、彭加勒的约定主义和罗素与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精彩纷呈。20世纪代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哲学诞生和确立,应主要归功于石里克、卡尔纳普、赖欣巴哈和亨普尔等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人物的杰出工作。20世纪前半叶,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主力确立了科学哲学的学科地位,逻辑主义、科学主义甚至是物理主义支配着科学哲学的早期发展。这与当时物理学蓬勃发展的局面相适应,并确立了从观察向理论单向过度的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哲学与逻辑实证主义以来的科学哲学研究传统密不可分,逻辑实证主义是科学哲学的传统和主流代表。

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规避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困难,但也同时失却了其存在、发展的社会历史根基。20世纪60年代,继图尔敏、汉森之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标志着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形成,预示了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的转变。拉卡托斯批判和改进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提出一种肯定科学理论具有内在整体性结构的“精致证伪主义”或“科学纲领方法论”,发展了库恩的历史主义主张。而费耶阿本德则把库恩的历史主义推向极端,走向无政府主义,宣称“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既属于历史主义学派,又可以看作是典型的后现代科学哲学家。

科学哲学的第二次转向就是后现代转向,其中的著名人物有波普尔、费耶阿本德、罗蒂、法因、利奥塔等哲学家,他们在哲学观点上具有“家族相似”。主要表现为从传统科学哲学的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转向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从科学认识论转向鼓吹认识论之死、“怎么都行”,从拒斥形而上学到终结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的分离、解构、消解和非中心化特征,蕴涵着平权、民主、多元对话的某种启示和可能性,但同时也常常给人迷茫和无根的感觉,具有某种瓦解和颠覆的危险。

对于20世纪科学哲学历史发展的回顾,使我们认识到科学哲学不是一个静态的逻辑知识体系,也不是一个固定的科学方法表达,而是一个不断开拓与求索、批判与建构的动态发展过程。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它的学科性质是哲学,这是没有疑义的。从科学哲学这一学科名称来看,至少我们可以在“科学”和“哲学”这两大方向上,深深扎下根去,汲取科学哲学发展、壮大的营养。科学是科学哲学的反思对象,如果我们抱着哲学王的架子,不肯伏下身去认真钻研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那么科学哲学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就没有了生机,就必然要走向衰落。当今我们要特别关注自然科学研究中某些哲学热点问题的研究,如物理学上的复杂性问题,生物学上有关还原、突现、层次等概念的探讨,以及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研究中的语言哲学与心灵哲学问题等等。但要注意的是,某些后现代科学常常是对于现代科学的瓦解和解构,更有甚者鼓吹的是神学和迷信,这种“科学”不能成为科学哲学的正面材料,只具有反面研究价值。哲学是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科学哲学如果丢掉了它的“哲学性”那也就不是科学哲学了,也就没有其存在的必要了。所谓“哲学性”,简单说就是超越现实的某种理想性、思辨性、“形而上”。科学哲学的主流逻辑实证主义虽说是拒斥形而上学,但是采用的却是逻辑主义方法,具有不可否认的“哲学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科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才得以迅速确立,并成为当时不可一世的哲学主流。当今科学哲学开展了跨学科的研究,采取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但科学“哲学”研究仍然是最重要的根基。“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学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两大阵营之间的较量与争论。”[1]

二 超越:视域拓展与方法创新

传统科学哲学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强调“科学”与“非科学”的绝对界限,拒斥形而上学,固守科学主义阵营。但是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证实主义,也伤及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跳出传统科学哲学理论的固有束缚,将研究视域转向科学“范式”转换的外部社会历史环境分析,开拓出科学哲学研究的新领地。萨顿建基在科学史研究基础上的科学人文化研究(新人文主义)致力于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架设贯通桥梁,开创了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科学文化研究。科学的社会建构理论以及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都可以看作这种科学文化研究的后续表征。在科学哲学的这种视域转换和研究拓展中,科学哲学丰富了自己的研究内容,拓宽和加深了对于科学的理解。科学哲学要谋求发展,一方面要坚守自己的固有阵地,另一方面要开阔视野,拓展疆土。我们的科学哲学研究要关注科学发展的新类型和新观念,探讨不可重复现象和行为研究的可能性,探讨科学的社会运用及其价值表现,探讨知识的自反性等问题。[2]简言之,要重视“第二类科学”的研究。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两次重大转变,即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从历史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虽然说都为科学哲学研究开拓出新的领地,对科学哲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科学哲学的发展却没有因此而获得强壮发展之势。按照费耶阿本德所说,科学哲学是一个有伟大过去的学科,道出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危机。对于费耶阿本德的观点我们不能完全同意,正像科学有伟大的未来一样,科学哲学也应当有伟大的未来。从某些僵化科学哲学发展模式和方法的困境否定科学哲学整体的未来发展是缺少充分根据的。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方法论实质上是一种还原论的方法论,历史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后现代主义者的科学哲学方法论则更为宽泛),还原论和整体论都有他们各自的理论特点和存在价值,但也都有其各自的缺陷。还原论思维方式的狭隘性及其形式语言需要在整体论中得到补充与解释,而整体论思维方式的模糊性需借鉴还原论予以澄清。[3]科学哲学研究必须创新研究方法,要善于在还原论与整体论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必要的补充和制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哲学工作者在引进、评介西方科学哲学思想方面作了许多基础性工作。我国科学哲学研究工作要想重新焕发生机,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在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上下功夫。但是创新不是无根据、无原则的“怎么都行”,而是要立足 “科学”与“哲学”基础之上的创新。

第一,要追踪科学技术最新进展,建立科学技术专家与科学哲学工作者的联盟;

第二,要反思科学哲学与自然哲学的相互关系,挖掘现代自然科学家的新自然哲学的启示意义;

第三,科学哲学研究要引入历史、文化研究内容和方法,涵盖科学哲学文化研究;

第四,要贴近我国现代化实践和社会生活,探索在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之外的科学存在论。

[参考文献]

[1]郭贵春,成素梅. 也论科学哲学研究的方向[J]. 哲学动态. (12): 16.

[2]董光璧. 从科学思想的进展看科学哲学的新路径[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 4.

[3]孟建伟. 还原论和整体论:必要的张力[J]. 哲学研究. 1997(8): 37.

篇9:我的哲学观800字论文

我的哲学观800字论文

今天看到了一条回帖,是一位叫做绝对的真理的朋友在读了我的一篇介绍胡适先生《社会不朽论》的文章后的留言,原话是这样的:“只要有诞生就会有灭亡,这是事物发展的最本质的规律。当然《不朽》是一种理想而已,与真正的哲学无关。”,我读了后想了一想之后给他回了帖:“我从不认为社会不朽是个理想,胡适先生是最重现实的,他的哲学思想都是实用主义的,我倒想请问真正的哲学是什么,生存与死亡只是哲学的基本概念,社会不朽论是建立在每个人的发展前提基础上的,与马克思所研究社会最后形成马克思主义没什么两样,至于是不是真理我认为不是你一句话就可以否定的,不朽论是理想,共产主义就不是理想么,哪一个更现实一目了然,就好比您认为的真理是真理,可别人的呢,朋友要想明白不同哲学哲学的不同内涵,还要与这些哲学大家多多交流不要一叶障目的想当然。”大体上就是这样,我实在是不了解真理朋友认为何种哲学是真正的哲学,因为对于哲学我也是只知道些皮毛而已,大体上就是我的学历范围之内,以及这些年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到的,对于这个社会的一些看法,从而形成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那绝对不是一个大思想家的看法,但那是我的看法,我的人生,我的哲学。

对于真理朋友的发言,我认为要想探讨哲学,就要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我查了一些资料大体意思哲学就是社会学,因此我认为哲学就是社会中的个体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从而形成形成自己的主张,真理朋友看到了吧只要是这个社会中的一部分,有思想有头脑,人人都可以是哲学人,我们学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之一,方法论,人生观,世界观,这些都是马克思总结的对社会的认知方法,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那别人的呢,别人对世界的看法呢,那就是某某人的哲学了,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世界各国的宗教创建者以及那些对世界有看法的先贤,从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所得出的理论都是他们的哲学,我叫他们是哲学家,而不叫哲学人,是因为他们的看法为世人普遍接受,最起码在某一观点上具有普及性,而这些哲学观点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可以形成共识的,这就是苏格拉底布拉图为什么会徘徊于广场市井之间,倾听普通人的谈话,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论的根本原因,他们只不过是这一观点的代表而已,这就是那些著名哲学家,以及宗教领袖的由来,他们的观点是从社会中得来的,又以这种观点去影响社会,受此影响与之有共同想法的人就形成了主义,宗教,学派,政党,社团,由此可见哲学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事,是由个体到整体,再由整体去影响个体,这既是哲学的魅力,也是哲学的力量。

生与死是哲学探讨的永恒主题,是最基本的哲学概念,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这期间每个人都在不断的感知着这个社会,认识着他们的生存环境,每个人与每个人的关系,从认知到想法,这就是哲学,他不是真空的,用马克思原理解释,人生观,世界观,用宗教的方法也可以解释,例如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佛教的善恶因果,等等,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哲学观不断的影响着这个世界,只不过这些哲学思想有些伟大正义,有些邪恶卑鄙,我们的社会也在这样的思想交锋中徘徊前进,当这两种思想互不妥协时,当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信仰永远正确,自己的哲学无限伟大,另外的都是卑鄙邪恶的于是摩擦就产生了,战争爆发了,在人们经历了死亡的恐惧,离散的痛苦之后,人们才会发现哲学没有善恶,决定善与恶的恰恰是认知社会的人,他们好与坏的衡量标准就是生与死,于是我们看到了屠杀,于是我们又看到了和解,在经历了多次的战争与和平后每一个人终于明白了共存共荣的重要性,于是每个人新的哲学思考又开始了,不同的主义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思想相互斗争,相互融合相,互妥协,最终回到了原点,即正视生命存在的价值,正因如此才诞生了普世价值观,这是每个人的贡献,肯定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人生价值,而胡适先生的社会不朽论,恰恰是普世价值中的一种阐述方式,众多的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所以说《不朽》是一种哲学,它探讨了人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千万个小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总完成大我,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不朽,我只能说胡先生的哲学思想我是同意的,支持的也是我对这个社会的认知,而这就是哲学,我的哲学。

我们身处在多元化的世界,任何个人或是国家都不可以脱离这个多元化而独自生存,不同价值观的国与国之间需要尊重,而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价值观的人与人之间是否也要相互尊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怎么会融入多元化的世界,世界又怎么会信任一个一元化的中国,而多元与一元恰恰体现在不同哲学理念所体现的价值观上的关系,作为多元社会中的人,你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主义,可以有自己的人生信念,但我认为这种标榜个人人生信念的处世哲学,是不以伤害他人为前提条件的,这就是普世哲学中的人权理念,人人平等的哲学,相互尊重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好哲学,人人具备这样的思想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反之非要强调一种哲学的正确,社会的平衡关系必然被打破,就会出现极端化思想,从而为极权政治创造条件,这样的社会是极度危险的,而我们人类活动已经证实了危险的代价,所以世界才走向了多元化,这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必然,人类的必然。

真理朋友,我对哲学理解有限,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也是我的哲学观,如果您认为不妥请指出来我们共同探讨,人人皆有哲学只是观点不同,一人一个世界,世界属于任何一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力,认知世界的权力,最后我要说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就是我的哲学观。

[我的哲学观800字论文]

篇10:哲学观与哲学发展研究论文

哲学观与哲学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在哲学发展进程中,哲学观对于哲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的作用,具体到每个人的对于哲学的观点和态度影响和推动了哲学发展的进程。本文以笔者在日常课程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思路,简单论述和分析哲学观与哲学发展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强调每个人的哲学观对于哲学发展的意义,强调哲学发展中的人的主体地位,表达笔者个人对于哲学发展的一些浅薄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哲学发展;哲学观;意义

笔者在日常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关于哲学发展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论述了哲学的发展,也提出了很多关于哲学发展的本源的看法。但是却很少有人提到哲学观对于哲学发展进程的影响,更具体的说,很少有哪种理论或者观点是在分析和探讨每个人对于哲学的看法对于哲学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似乎哲学界的多数人和多数理论家都专注于研究和探索某种哲学理论或者某个哲学流派,似乎哲学界对于哲学发展的界定大多数都在于哲学发展史。但是笔者认为,哲学发展史的意义在于向我们传递一种知识,这种知识告诉我们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哲学是什么样的。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常会产生一些关于哲学发展的思考,本文旨在从哲学观出发提出笔者个人对于哲学发展的看法和认识,从另外的一个角度看待哲学发展,简单分析哲学观对于哲学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表达笔者对于人的哲学观点和态度在哲学发展中的作用看法和理解,表达笔者对于哲学观与哲学发展的个人思考。

一、对于哲学发展的个人认识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哲学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向前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各样的哲学理论。这些理论,有的是关于哲学整体的思考和发展,有的则是关于哲学中某一流派的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有的是关于哲学某一部分或者某一观点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观是哲学所有问题中的根本问题,而每个人对于哲学的观点不同,又形成了个人的丰富多彩的哲学观。在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内,笔者认为任何哲学观都不能被判定为错误,因为哲学观的根本就在于人对于哲学是如何认识的。哲学观需要的不是对错,哲学观需要的是包容和接纳。通过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西哲学都强调从人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在分析和研究哲学问题时都要把人的观点贯穿其中。从某种意义上,哲学作为人性的自觉理论,它所追求的也总是一种形而上的本性,总要从有形存在进入无形存在,追究本源、本根,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讲究终极关怀。[1]尽管哲学观的问题纷繁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摒弃其他因素的影响来看哲学的发展进程,就可以把哲学的发展看做是你的哲学观、我的哲学观、哲学大家们的哲学观、所有人的哲学观的综合和碰撞的过程和结果。诚然,哲学的发展进程要复杂很多,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体系结构和其他各种因素的洗礼,但是,在哲学的发展中,人始终是主体,人对于哲学的思考和探索,人对于哲学观点的研究,才是哲学发展的推动力。

二、对哲学观的含义的理解

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任何观点和理论的出现以及兴盛,都离不开人的主体地位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人在哲学中的主体作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并且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学思想甚至可以说是人学思潮在中国出现和兴盛,并且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人学研究的学者和哲学理论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关于人学的学说和理论。这些学说和理论尽管各不相同,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没有脱离对于人的本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哲学学说和理论,归根到底都是研究者对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都是研究者对于哲学的认识和观点。在笔者看来,任何一种哲学理论,不论创立之初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不论创立之后有多少人信奉和追随,不论其在社会思想中是不是显学,都只不过是人对于自身的.哲学观点的阐述。在这个意义上说来,人的哲学观才是哲学中所有问题和所有观点的根本。吉林大学刘福森教授曾经说,“哲学观,不是知识,而是态度。”[2]这句话的含义不言而喻。在哲学史上根本就没有能够普世古今中外的作为知识论的“一般哲学观”[3],所谓哲学观,就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哲学的态度。

三、哲学观对于哲学发展的意义

从根本上说,社会实践的发展才是哲学不断发展的根源。尽管各种哲学理论和各种哲学观点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但是都无法忽略这个根源。因此,要分析哲学观与哲学发展的关系,就无法避免的要研究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笔者认为无需引用或者借鉴任何哲学流派的观点,因为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人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各种哲学流派是如何解释和分析社会实践的,都不能否认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对于哲学的发展来说,所有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所有哲学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所有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完善,都脱离不了人的作用。在哲学发展的进程中,人的作用的根本体现在于人的哲学观或者说人的哲学态度,深刻影响着哲学发展的进程,决定了哲学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方向,决定了对所有哲学问题的看法和研究的方向。鉴于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鉴于人的哲学观在哲学研究和探索中所起到的作用,笔者认为,哲学观与哲学发展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表述:哲学观是哲学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01.

[2]刘福森.哲学观:我们该如何对待哲学[J].江海学刊,,(1):12-21.

[3]王国有.人学的可能性[J].求是学刊,,(1):15-17.

篇11:哈贝马斯的语用哲学观论文

哈贝马斯的语用哲学观论文

论文关键词:哈贝马斯 普遍语用学 交往行为理论

论文摘要: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不但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局面,而且使语言学的研究更趋合理。哈贝马斯在批判地吸收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乔姆斯基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语言及语言使用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种普遍语用学理论。认为该理论推动了言语行为能力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为当代语用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西方哲学史上的语言学转向一方面使哲学在语言中寻求它的具体应用层面,另一方面使语言摆脱了单纯的工具媒介特质后趋向于抽象、合理性,试图在哲学基础上奠立自身的实在或本体地位。在这种声势浩大的语言学转向背景下,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意识到脱离语言研究人类行为的结果,势必把人的行为单纯同行为主体的主观意识联系在一起,势必把行为同社会上其他行为主体相割裂,终将使对于行为主体的行为研究变成在孤立状态下的行为主体的主客体关系范围内的研究。因此,他试图把批判解释学与英美传统的语言分析哲学沟通起来,提出了“普遍语用学”理论,并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相融合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语用学转向”。深人系统地分析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将会使当代语用学的研究基础更加坚实,可为语用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思想溯源

“语言哲学”的产生促使近代哲学家从关注认识对象(客体)的内容,转向研究如何用语言去描述、解释、说明或表达对象,这充分突出了自我意识在语言表达中的主体意义。“综观整个现代西方哲学,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和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话语偶像’之消解的语言学批判已经成为一切现代哲学学说理论发展的活水源泉。自弗雷格、罗素等人开创了以命题语义学为研究方法的语言哲学时代后,后期维特根斯坦明确提出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将语言的使用看作一种活动或一种生活形式,意义就显现在各种具体的活动或生活形式中。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及“意义使用论”应该是语用学思想的最初表达。但他仅仅暗示了言语行为分析的方向,真正的言语行为分析是从奥斯汀开始的。奥斯汀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流活动,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早期区分了叙事句和施为句,后来进一步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的新言语行为理论。哈贝马斯曾指出:“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首先发现了语言所具有的这种集行事和命题于一身的双重结构。这一发现是把语用学部分引人形式分析的第一步。随着向形式语用学的过渡,语言分析才获得了主体哲学最初被迫放弃了的维度和问题。”同时,哈贝马斯认为奥斯汀等人只提出“言语行为的‘适切条件”,问题—即完成言语行为的特定情境问题,将言语行为分为以认知为目的的叙述式和以交往为取向的施为式言说。可是这种命题与施行的言语双重结构,在经验语用学的层面上未能将言语行为与有效性主张的各个域面连接起来,忽略了施行语言能力的理性基础。正是在这种批判反省中,哈贝马斯突破了法兰克福学派的限制,吸取各家思想精华,并最终于20世纪80年代初独树一帜,创建了新的以普遍语用学为核心的“交往行为理论”,实现了批判理论向交往理论的转向。普遍语用学就是在吸收借鉴前人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乔姆斯基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如马丁·杰伊所言: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深刻影响的德国马克思主义者不同,哈贝马斯认为理性的重建工作只能合法地集中在言说的层次上,也就是奥斯汀说的言语行为或索绪尔说的言语而非语言的深层结构。不同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宣称的语言游戏,哈贝马斯认为它有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使语用分析具有普遍意义。哈贝马斯关于语言的论述既是对语言学转向的积极回应,又是对传统西方语言观的合理汲取和扬弃。

二、交往行为理论中的语用思想

交往行为以交际主体、社会和历史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交往能力为条件,是一种定位于理解的行为,是行为主体之间所共有的一种实施言语行为的过程。在这种行为中,“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作用,在规则的引导下,进人人的语言世界,从而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进而达到沟通与相互理解。”飞如果说交往行为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那么“交往合理化”则是交往行为的中心内容。交往合理化是语言性的、与主体性相对应的开放性理性概念。普遍语用学正是为其交往合理化理论服务的。普遍语用学就是分析说话行为,研究语言的交往职能,探讨说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他们二者如何通过语言达到相互理解和一致的学说。它是一种重建的语言学,对特定语用主体的直觉语言知识的系统重建是其目的。其基本观点是,不仅语句的语音、句法和语义特征,而且说话中的某些语用特征,不仅语言而且言语,不仅语言能力而且交往能力,都可以进行普遍重建。它重视语用的特定情境及语用预设,认为正是这种预设引导人们的语言交流并使语用学进人日常语言的实践。哈贝马斯从普遍语用学角度立论:现代理性必须是一个追问意义的“过程”,即人们通过语言的交往活动所达到的一种具体的“共识”。这种在交往过程中所进行的普遍共识就是一种理性化过程,即“交往的理性”。哈贝马斯哲学的这种语用学转向试图“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所作的具体考察,恢复语言作为‘交流行为’的中介地位,并建立一种可能的、有效的、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规范。”这种语用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在理性主义基础上规范了言语划界问题。语言本然的和理性联系在一起。哈贝马斯对理性的理解已经超出了传统哲学对理性的界定,包含了对以往传统理性概念的批判和扬弃。这种理性就是交往合理性,它不是一种神秘抽象、虚无缥缈的,由精神构造出来的、某种纯思辨的东西,而是具体的存在并体现于人的认识、言语和行为中的语言理性。哈贝马斯赞同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划分,但他认为,不仅语言,而且言语(即在句子中的使用)也是可以进行规范划分的。一般来讲,语言分析的对象是句子,句子作为一种构造完美的表达,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语言的规则体系;而语用学以言语行为为分析单位,其目的是建立适用各种运用语言行为的规则体系,以使言语行为主体具有在任何适宜情景下言说语句能力的基础。他将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作为其普遍语用学的出发点,想通过克服传统语言哲学的片面性来推动言语行为的研究。语言的功能就在于其能表达实施、思想、情感等,要想完整地研究语言,除了必要的静态分析外,还需要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深入进行动态研究。

(2)有效性要求是普遍语用学的内核。哈贝马斯认为辨别并重建关于可能获得理解的普遍性条件是普遍语用学的主要任务。语言是社会进化到文化阶段上出现的特殊的理解媒介。任何处于交往活动中的人若想使交流成功的话,在交流行为中必须遵守获得有效性的四个前提: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即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必须有提供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言说者必须真诚地表达他的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他的话语(能信任他);最后,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不但如此,一个交往行为要实现不受干扰地继续,只有在参与者全都假定他们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已得到验证的情形下,才是可能的。这仅仅是指逻辑的必然性,至于该话语在实际场合是否有效,究竟能否得到认可,还是由听者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来决定。在这里哈贝马斯把真理分析为“有效性要求”,而且是一种典型化了的有效性要求,既覆盖了事实性真理的领域,又覆盖了价值性的或表达性陈述的领域。

(3)交流模式的设计是普遍语用学的目标。哈贝马斯批判地采纳了奥斯汀将言语行为分为叙述式和施为式的双重结构论,并将其视为普遍语用学理性重建的任务。在他看来,任何施行的表达都具有双重意义,即语言学意义和制度性的意义。“制度”是指实施言语行为得以成功的语境。前者指施行的表达所具有的陈述成分,后者则表明施行表达只有把话语放到特定的人际关系情境中去才是可能的。交流理性由言语行为的双重结构所支撑,即原则上可以通过施为动词表达的以言行事部分和命题内容组成。决定性的以言行事部分在言说者和听者之间构成了主体间际的关系,命题部分则用于交流事态。因此,每一个交流都同时在两个层次上发生:主体进行交流的主体间际层次和主体试图去达成理解的对象或事态层次。这种研究使人们认识到言语行为具有规范性和规范可分析性,使言语行为的经验研究进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论研究。另外,哈贝马斯的普遍化方案还体现了话语双重结构中的自相关性,即任何语言的使用都离不开预先设定的语境,而语境的构成必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哈贝马斯最后说道:“我认为普遍语用学的任务乃在于言语双重结构的合理重建。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出发点,我想在与意义与有效性等问题的关联中使这个任务更加精确化。”

三、普遍语用学的学科意义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为一度陷人困境的西方哲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为了顺应这一哲学转型,哈贝马斯着力推动语言哲学从语义学分析研究转向对言语行为能力的探讨,从语言及语言使用问题人手,建立了普遍语用学理论。实际上,普遍语用学就是一种为语言的使用即交往者为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而进行对话制定出的一套进行日常交往的规范和准则。它以一种全新的风格和方式使传统意识哲学中的主观性的感性构想转变为对语言的、符号的互动过程的理想化、可操作性的分析。交往行为理论就是研究言语交际的理论。相互理解是言语交际成功的关键,理解主要涉及三个要素:有待理解的语言现象、理解者和二者的相互作用。三要素受到客观世界的自在性规律和社会世界自为性规律的制约。该理论合理地解释了语言与三个世界的关系,并提出语言使用中应遵循的有效性条件,这无疑对当代语用学的构建产生了重要意义,成为语用学理论构建的哲学基础。另外,普遍语用学不仅是建立社会行为规范的社会行为规范理论,同时也是语言哲学思想。普遍语用学重点关注言语行为及其产生过程,把结构主义对语言的静态研究变成了对语言使用的动态研究,打破了能指和所指间的规约,强调主体间交往因素。交往行为一开始就是互主体的,它是一种以日常言语为媒介以理解为取向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将事实与价值勾联起来的行为。交往行为不仅将生活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这三个维度联系起来,而且直接使这三个维度发生互动,从而使运行在生活世界层面中的言语行为的意义呈现出来。从普遍语用学关于意义理论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意义既含有说话者意图的表达,又包括语言所指对象的表现,同时又是人际关系的确立。普遍语用学动态地揭示出了意义的呈现过程。这一言语行为观虽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行为理论研究,但与当代语用学的重要支柱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及会话含义等理论密切相关,对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框架。

篇12:试析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哲学论文

试析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哲学论文

[摘要]海德格尔通过对技术的追问阐发了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病因,分析了技术时代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同时。海德格尔又通过他独特的语言观和艺术观提出了拯救的可能性。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和对语言、艺术的沉思,都既具有其合理意义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观;语言观;艺术观

20世纪以来,现代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其所发挥的威力更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今天,技术正变成全球性的力量,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染指人类历史的根基。同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生存质量的改善并不总是成正比的。技术对文化整体的深远影响,不能不令人深思。对此问题的有效回答涉及到对现代西方文化的评价。海德格尔正是从这一视角开始了他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思考及其所发表的论著主要集中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都是由他的一系列演讲整理而成的,并于1971年结集出版,名为《关于技术的追问》。其中主要的文章有两篇,即写于1949年的《关于技术的追问》,1954年的《科学和反思》。

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近现代社会的建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思维方式、理论模型、先进设备,都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和物质基础。然而人们也意识到,与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相伴随的却是人类生存家园的屡遭破坏,残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思:既然技术被认为是人类用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为什么它反而成了人难以控制甚至人反受其控制的力量?换言之,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是并不需要关心技术的本质问题的。因此,对技术的本质进行追问,这显然是一个技术之外的哲学问题。经过一系列艰深的推理论证,海德格尔认为:在古希腊时期,技术曾作为一种技艺和艺术,是一种认识方式,一种让显露的方式,使“存在物从遮蔽中而特地进入其显象的显露中去,techne(技术),从来不指制作活动”。然而,随着现代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人们对它的偏执误解和滥用,海德格尔认为,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准确地说,技术正在被扭曲:

首先,技术已变成一种“限定”(stellen)。“限定意味着:从某一方面去取用某物(从氮的方向去取用空气,从矿石的方向去取用土地),把某物确定在某物上,固定在某物上,定位在某物上。”海德格尔举例说,水电厂被置于莱茵河水流之中,它把莱茵河水流限定在水压上。这样一来,莱茵河在技术时代只作为水压提供者而呈现出来的面貌,就与诗人荷尔德林眼中的莱茵河完全不同了。海德格尔认为,在技术时代,不仅人限定了事物,而且人本身也完全受制于技术的视野。

其次,技术已成为“强求”(Heraufordem)。这种强求向自然提出了开采和储藏它的能源的无理要求。在技术时代的耕作方式中,“土地不作为土地,植物不作为植物;在动物饲养中,动物不作为动物;在能量获取中,莱茵河不作为莱茵河,等等;而是技术展现攻击性地对待它们,强求它们的存在,使它们变成可估计的,可统治的,使它们变成单纯的格式,成为供毫无顾忌地贯彻权力意志充分利用的贫血的东西”。这样,强求得到了严重侵害事物的存在的特征,在这种严重侵害中,事物被迫放弃它们本真的存在,被迫得到单纯的物质性和功能性的存在。事物只得到一个异己者,只得到它们的本质的破坏者,如此而已。

最后,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在本质上已成为一种“框架”(Ge-stell)。也就是说,技术成为框架似的完全束缚着人,束缚着人的视野,使人只知道从事技术的制造和生产,这种原来人类认识世界的去蔽方式,现在反而使人受其制约和束缚,成为遮蔽的主要表现。实际上,科学技术已成为意识形态,它已被许多人认为是绝对值得信赖的东西,是唯一包医百病的济世良方,是真理的唯一化身。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时代由于技术的秩序化和千篇 一律化,已失去本质上的丰富性,人成为只为技术、服从技术的“技术动物”,这样也就出现了生存困境、环境恶化、资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海德格尔陷入这样的沉思:“在技术化千篇 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

海德格尔的深思体现了他对人类家园问题的关怀。海德格尔认为,由于现代人过于执迷于技术,运用技术对自然进行算计、盘剥与征服,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地球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了,变成荒芜的地球、“迷失的星”,因而现代人觉得“无家可归”了。面对人类因技术的滥用而导致的种种危机,海德格尔试图提出拯救人类的思想。为了说明拯救是可能的,海德格尔援引了荷尔德林的一段诗句:

但哪里有危险,

哪里便有救。

海德格尔界定了“何为拯救?”他认为:“拯救并非意味着从危险中夺回某物。拯救的真正意义是指,某物自由地进入其现身之中。拯救大地不是控制它征服它。”也就是说,拯救是让事物自由地显现自己,敞开自己,是使事物在整体上“居于它们自身之中,这意味着它没有限制地居于相互关系之中”,而不是开发与耗尽、控制与征服事物及其自在的相互关系。有了拯救的目标,现在就要有拯救的手段和方法。在此,海德格尔借助了语言和艺术:

首先,海德格尔阐述的关于语言的思考与传统的语言观截然不同。海德格尔对前苏格拉底思想家及其语言的推崇与偏爱,是众所周知的。海德格尔的用意是什么呢?在海德格尔看来,在前苏格拉底思想家及其语言中,人与存在保持一种原始的亲近。自柏拉图之后,尤其是到了技术时代,这种亲近关系被“主体一客体”二元对立的概念化语言打破了,存在与人隔离、疏远了。海德格尔试图令人相信,在诗性的语言中,存在经历着自身,存在与思想统一于“言说”。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进行表达的工具。而在海德格尔看来,“在事实上,语言才是人的主人”,只因语言自己言说,人才借此而说话。语言言说的根据不在人,而在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应当从哲学移交给“思想”。“思想”与哲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前逻辑的、前概念化的,也即是返回到前苏格拉底思想家与存在保持的那种亲近状态,返回到“主体一客体”对立形式之前的古希腊语言中去。海德格尔这种全新语言观的实际思想主旨就在于改变技术时代人们对任何事物都试图支配和操纵之的蛮横态度,而这种态度只会掩饰事物的本质和敞开与澄明,从而影响人类的认识本身。洞察了海德格尔哲学的实际主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海德格尔晚期对“语言,作为存在之家”的诉说那么痴情。其次,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沉思也委实与众不同。他所说的“艺术”有他自己特殊的规定性:“艺术既不能认为是文化成就的领域,也不能认为是精神现象,它属于转让的敞开。经由转让的敞开,‘存在的意义’才能被规定。”这表明,他所沉思的艺术是不同于通常的艺术的,是服从于他的存在问题的。梵高所画的一双农妇的鞋,在海德格尔看来就别有一番意味:道出了人对大地(自然)的从属关系。后期海德格尔特别注重大地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的立足之处,是人持久的根基。这是他诗意的说法。用一般的话来说,大地也就是地球和自然,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应该加以维护的,而不应该像技术时代的人们那样,听任任何无限度的科技发展的误用乃至破坏。这也正是海德格尔诗意的说法中的潜台词。海德格尔的艺术沉思,除了绘画和建筑(如希腊庙宇等)外,还涉及到了少数与他有相同思想倾向的诗人,如荷尔德林、里尔克、格奥尔格、特拉克尔等。他认为,每一首诗都是一个转折,这个转折就是使人从技术的生产方式的经验中,从统治利用自然的欲望中转人对世界进行思考性体验的生活中,即回到浑然一体的自然中。海德格尔的艺术沉思中包含着深刻的现实动机:在艺术中为形而上学寻找出路,以使人类从传统的形而上学中解脱出来,以便拯救被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技解得支离破碎的自然,以拯救已被科学推到毁灭边缘的人生世界,即人的生存本身。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和对语言、艺术的思考,都既有合理意义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海德格尔在尼采之后看到了技术文化是一种危机文化,因为作为万物统治者的人是中心。虽然技术人在技术中寻找自己的安宁,但他在根本上是没有保障的。因为人被技术束缚,他便在虚无中被击得粉碎。事实上,当我们反观人类文明的发展旅程时,可以看到,无论是生存困境、“文化冲突”,还是环境恶化、资源危机问题,都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的矛盾问题。技术的展开与物质福利的增长,与人的存在、自由、幸福的矛盾的增长有某种联系。这些问题无疑是我们文化的问题。海德格尔对提示这些问题贡献颇大。我们应当如海德格尔那样,关注我们当前打上技术烙印的文化的重大问题。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视野中,他对技术的考察反思是与人的生存境遇、人的命运紧密相联的,即从人的存在、人的生存家园出发来思考问题,体现了十分鲜明的人文主义特色。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告诉我们,在科学技术一路凯歌的今天,在科学技术极速膨胀所展示的灿烂成就面前,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

我们在深刻领会海德格尔技术批评理论的现实意义的同时,还应看到这一理论的局限性。海德格尔为了把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病因说透,过分强调技术时代的危险,对技术的巨大解放作用,却完全只字不提。而事实上,与现代科技完全对着干是徒劳无功的,况且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种种现代危机不能不求助于现代科技。既然科学技术最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性,人类舍弃科学技术再回归自然又不可能,那么我们就不必拒绝接受现代科技的赐福。正确的态度应是既重视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工具合理性,又重视对价值合理性的不懈追求。海德格所提出的拯救之方,即他的晦涩的语言观、艺术观的寓意在于强调自然是人生存的根基,人必须在天地之间获得自己的生存尺度,因而归根到底是“自然为人立法”,这就与康德哲学中“人为自然立法”这一根本精神形成鲜明对比,而实际上这两种主张都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单向的立法关系,而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互动统一,就是自然合乎人之目的性与人之合乎自然规律性的统一。

篇13:马克思哲学观的合理总结与当代确认

马克思哲学观的合理总结与当代确认

内容提要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它的具体理论观点与旧哲学迥然有别,而且首先表现在它的哲学观与旧哲学根本不同。它改变了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功能,改变了哲学问题的提法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只有首先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才有可能把握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本文依据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扼要地阐述了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分析和评论了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总结以及现当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确认。

关 键 词 哲学观 马克思哲学观 总结 确认

哲学是反思的学问,这种反思不仅指向哲学思考的对象内容,而且指向哲学思考本身。哲学观的反思无论对于哲学的内容更新和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性意义。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是我们在当代条件下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一、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

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1] 对于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的实质的把握,也必须如此,必须首先从哲学观的视角看。

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马克思对哲学的规范性见解。这种见解,仍然是符合我们今天时代标准的哲学观。但是我们必须对它有正确的理解和诠释,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的哲学观甚至退化到前马克思主义的某种哲学观上。

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新哲学时,并没有刻意为它制定一劳永逸的体系,甚至没有给哲学下过明确的定义。他的哲学观,是通过一系列论战性著作来表述的。透过这些表述,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哲学在哲学观上所实现的变革。

早在1842年《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逐渐形成了“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致思取向,意识到哲学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反对思辨哲学的倾向。他写道:“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当然,哲学在用双脚立地以前,先是用头脑立于世界的;而人类的其他许多领域在想到究竟是‘头脑’也属于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是头脑的世界以前,早就用双脚扎根大地,并用双手采摘世界的果实了。”[2]“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3]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倾向,在随后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等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时说,在黑格尔那里,"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他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

[1] [2] [3]

篇14:浅析当代俄罗斯哲学国家意识困惑及其启示论文

浅析当代俄罗斯哲学国家意识困惑及其启示论文

苏联解体造成了俄罗斯社会的精神真空,对“国家意识”的合法性形成了强烈冲击,并在整个社会形成了上下分裂的矛盾现状。俄罗斯哲学在对待“国家意识”的心态上同样充满矛盾,既在反思苏联哲学政治化的教训中竭力使哲学摆脱“国家意识”的纠缠,又在片面强调多元化、自由化导致的无序中呼唤回归“统一的意识形态”。当代俄罗斯及其哲学的“国家意识”困惑启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坚持“国家意识”的引领和研究异质的统一,才能实现哲学引领精神世界的功能。

一、当代俄罗斯“国家意识”:统一还是多元?

所谓“国家意识”是指国家用以引导民众思想和引领社会思潮的某种形式的观念形态。国家通过政治的、学术的、民间的等教化形式,向全社会成员传递一种符合自身要求的政治文化规范,从而将其价值诉求转化为全社会认同的主流意识,使其执政理念内化为民众精神需求,为政权的“合法性”即“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提供基础和依据。因此,以何种思想观念作为“国家意识”,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整个文化体制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精神面貌,也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二、放弃还是重拾:俄罗斯哲学“国家意识”的纠结

从苏联到俄罗斯,“国家意识”与哲学的关系经历了前者对后者从“指手画脚”到“束手无策”,后者对前者从“小鸟依人”到“分道扬镰”的历程。今日俄罗斯哲学在“国家意识”的问题上则面临着放弃还是重拾的选择。

三、当代俄罗斯哲学“国家意识”困境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主动放弃“国家意识”,不能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苏联自赫鲁晓夫起就开启的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大门,对于后来全面抛弃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指导,对于意识形态失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也曾有过试图重新强化这一指导的尝试和努力,然而,此时的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僵化、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长期的自我淡化和否定、思想界多年来的多元化暗流涌动、民众对国家高压性的意识形态控制的不满反感,以及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锲而不舍”的渗透等原因,使得官方所有的尝试和努力最终都化为乌有,不仅无法遏制戈尔巴乔夫最终大张旗鼓地倡导意识形态多元化(工),而且在极短的时间里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轰然倒塌。因此,苏联主流意识形态中近40年之久的“去马克思主义化”、“去社会主义化”,成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篇15:当代宗教哲学发展脉络及未来走向论文

由于当代学术观念的发展,作为宗教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的宗教哲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上发生了变化。在研究内容上,宗教哲学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对宗教的本质的研究,即将其视为一种对宗教的哲理性思考,而是站在宗教全球化背景下,提出了“全球宗教哲学”的主张;在研究目的上,宗教哲学的反思性和为其宗教信仰辩护的目的已经转变为如何处理各宗教间的关系。

由此,笔者认为,当代宗教哲学的未来走向,应在全球化视域下将普世的宗教对话模式作为处理各宗教间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

英国著名宗教学家约翰・希克(JohnHick)认为,现代宗教学研究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门类,即规范性的宗教学和描述性的宗教学。宗教哲学属于规范性的宗教学,它站在宗教信仰之外,通过对宗教最具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哲理性透视来为宗教辩护。这是最初对宗教哲学的认识,即认为它是一种对宗教的哲理性思考。

但随着宗教哲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和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在当今多元宗教并存的背景下,“全球宗教哲学”主张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是处理宗教间关系的普世的宗教对话模式的产生。

1 当代“宗教哲学”的发展

(一)作为宗教学分支学科的“宗教哲学”

1974年,国际宗教史协会秘书长夏普(Sharp)提出将哲学方法作为宗教研究的方法之一,至此,宗教哲学才得以树立自己的学术地位,成为宗教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但是在过去,宗教哲学被理解为宗教的哲理化,是一门运用哲学思维思考宗教现象和问题的学问。这种广义而古老的宗教哲学形态就是为宗教信念所作的哲理性辩护。本文立足于当代学术观念,将它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讨。

当代学者是如何看待宗教哲学呢?希克认为在狭义的理解上,我们还是可以给“关于宗教的哲理性思考”这一类东西保留“宗教哲学”的名称,即承认广义的宗教哲学形态。但是,宗教哲学不属于神学,更不是为宗教教义服务,而是宗教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站在与神学立场完全不同的立场,即非宗教的客观立场,对宗教中最基本问题进行哲理性思考。

同样地,耶格尔・赫德森(YeagerHudson)教授通过比较宗教哲学和神学所特有的立场得出结论,他认为宗教哲学是客观地研讨宗教教义和宗教现象,不以任何特殊的宗教立场作为其出发点而进行的“非教条化的研究”。另外,宗教哲学完全是退开一步看待它所研究的问题,因此,它的一个研究方式即是反思,反思就是站在自身之外而思考自己,这也是哲学的最大特征。所以按照希克的说法,宗教哲学就是通过反思来理解各大宗教,判断其有无合理的根据,而不是支持或者削弱任何一个宗教信仰。

以上是西方学术界尤其是希克对“宗教哲学”的认识。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对宗教哲学的狭义理解,就其概念而言,过分强调了其对宗教的哲理性思考,很容易陷入一种“哲学化”的困境,消解了宗教自身特有的神秘性,忽略了宗教一大特性,即“信”,很难将哲学的“思”与宗教的“信”结合起来理解宗教哲学。另外,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人们满足于物质享受后,必然追求精神上的提升。

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物,就需要发挥其特殊的功用,而上述“宗教哲学”更多的是处理各宗教的.本质问题,诸如“宗教的根基是什么”等哲学问题,而较少联系当代社会多元宗教并存的大背景以及人们对宗教的精神需求,因此这样的一种哲学理论在论述时就很有可能只局限于其哲理反思上,而不能真正发挥宗教的巨大作用。因此,王志成教授立足于当代社会宗教全球化的背景和宗教对人们的精神性影响,提出了对宗教哲学的新理解。

(二)全球视域下发展的“宗教哲学”

站在全球视域下,面对当今多元宗教并存的状况,王志成教授在其《全球宗教哲学》一书中,提出宗教哲学旨在分析各个宗教中的种种宗教问题,对不同宗教的基本信仰和概念进行理性的批判和评价,以此建构出新的活动。因此,宗教哲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提高人们的反思能力,而是得到了延伸,即可以通过对宗教的哲理性思考,使我们通明宗教的神秘,体悟宗教的拯救功能,以此呈现真爱本身。这样也许就能消解传统宗教哲学中关于哲学的“思”和宗教的“信”之间的矛盾,使哲学和宗教真正地结合起来。

另外,对于宗教哲学的研究,也不能再局限于孤立地站在特定的哲学立场的角度来研究某一种宗教,而是应顺应宗教全球化背景,以全球化的视角站在更高的立场去研究它,以此解决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或者说是对人类生活能够提供某种启发,满足人们的精神性需求。因此,王教授所理解的全球宗教哲学,在笔者看来,更多的是以全球化视角对宗教哲学的目的或说是功用性做了解释。

谈到“全球视域下的宗教哲学”,就必然要提及何光沪先生对它的理解。其实早在1996年发表的《全球宗教哲学的含义、根据和方法》一文中,何先生就看到了:伴随当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和生活也随之发生剧变,并导致了很多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的出现。这样,全球宗教哲学就被顺势提出,它旨在探索一种有益于人类和平与个人生活的、全面系统的全球宗教哲学。

此种意义的全球宗教哲学具有三大特征:全球性、宗教性、哲学性。因此,他对全球宗教哲学下了如此界定:它是以作为整体的人类之不同历史、社会和文化中的不同宗教内的共同因素为资源,以说明人类生活之整体性、精神性和全球化的根据为宗旨,采用理性方法而又结合超理性的宗教要素的一种哲学。

将其与原初宗教哲学的定义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宗教哲学的研究内容发生了改变。原初的宗教哲学是一门对宗教进行哲理化思考的学问,主要研究的是宗教的本质问题,很少涉及对人类生活的思考;而何先生的全球宗教哲学主张更多的是立足于宗教全球化背景下,对不同宗教的共同因素进行思考,从而对人类生活形成一种指导作用。

很明显,二者所研究的内容不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简单来说都是对宗教问题的哲学思考。所以,在研究目的上,宗教哲学也不再局限于对宗教的反思,而是将“思”和“信”相结合,以便在全球视域下思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从而正确处理各大宗教间的关系。

我们看到,“全球宗教哲学”已然成为理解“宗教哲学”的一个工具。对于如何处理各大宗教间的关系,宗教对话被适时的提出,成为理解它的有效方式。从而,当代宗教哲学的未来走向也就逐渐显露出来。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心得体会

播音论文润色:《漫谈》中涉及播音主持领域的两个问题探讨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

西方公平观的历史追溯哲学论文

后结构主义与心理治疗

体验教育的提出、界定与价值

教育的起点与终点一论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论文

读书交流作文600字

人生漫谈话题作文

当代哲学观漫谈论文
《当代哲学观漫谈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当代哲学观漫谈论文(整理15篇)】相关文章:

观戏剧有感作文2022-11-07

崇高的意思是什么2023-08-3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024-01-05

铁道概论教学总结2023-09-03

练耳教学基本方法漫谈的论文2023-10-17

论郭沫若的文化哲学2024-01-09

参加教育干部培训班学习总结汇报2023-09-08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023-05-19

论现代司法理念与法官制度/夏立彬法律论文网2023-06-14

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2022-12-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