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

时间:2022-05-12 08:25:42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推荐15篇)由网友“suessya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

篇1: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

本栏目转发国内外翻译方面的论文和译评文章,包括部分翻译技巧与实践。

肖乾:翻译原则 许渊冲:谈翻译的风格

袁筱一:也谈译文风格 许钧:原作风格与译作风格小议

郑克鲁:翻译风格小议 李提摩太与近代中译外国文学

英汉口译技巧介绍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英语名词词组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国际广告与翻译

翻译点滴

习语的翻译途径

怎样问生肖或属相

“年轻人”的`一些译法与区别

常用谚语

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

对当前翻译研究的思考

网上机器翻译的进展

文化与翻译(第一节)

文化与翻译(第二节)

文化与翻译(第三节)

丽典·可乐·美酡露—“雅译”漫谈

错译分析(第一节)  (第二节)

对计算机翻译软件的测试

公司名称翻译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日本料理 Japanese Cooking

英文中粗话、脏话的翻译

直译与意译

英译汉中常出现的问题

英译汉中的反译法

意译取代音译的外来词

英译汉中四字词组运用

英汉类同成语的翻译

英语谚语的汉译

英语人名地名的翻译

不定冠词a的翻译特点

漫谈文学翻译必备的工具书

英语形容词四种转译现象

怎样用英语表示数字

英语数字的翻译

英语倍数句型及其译法

英语中英译汉技巧

浅谈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谈谈英汉词典中新词的译名

翻译与词典

英语介词的翻译

翻译程序与基本翻译过程

原文与译文的相对长度

翻译过程的方向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一)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二)

从中文书名的英译谈起

英语倍数型及其译法

谈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词类转译点滴

小议被动语态翻译

语法结构歧义

准确-科技情报翻译的灵魂

口译漫谈

论诗词翻译的忠实性

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语域与翻译 一些易理解和译错的句子

篇2:《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法》评介论文

《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法》评介论文

摘 要:拉特舍夫的翻译思想体现了近年来较为领先的翻译理论,其理论核心在于强调翻译是有别于其他语言中介的人类活动,翻译的社会功能是尽可能形象地、像单语一样地保证双语交际。拉特舍夫为此提出了等值翻译的原则、翻译程序的实际操作方法,并从翻译共性的角度探讨翻译教学中的实施阶段等问题,研究成果极具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拉特舍夫;翻译理论;评介

拉特舍夫(Л.К.Латышев)通过一系列论著阐述了他建立统一的翻译理论的构想。由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法》(《Перево:пролемытеории,практикииметоикипрепоавания》)是其翻译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是前苏联语言学翻译理论界继巴尔胡达罗夫(Л.С.Бархуаров)的《语言与翻译》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该书针对的主要是翻译课教学,是前苏联寥寥几部从翻译共性探讨翻译教学的论著之一。①书中既有最领先的翻译理论研究,又有详尽的翻译术语解释,还有自成体系的翻译练习,是一本难得的翻译教学法参考书。该书主要论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何为翻译

拉特舍夫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活动,而任何活动都出自一定的需求,翻译活动满足的是社会需求。翻译的社会功能是尽可能形象地、像单语一样地保证双语交际。为界定翻译的概念,作者引用了“语言中介”这一概念。所谓语言中介,是指掌握两种语言的人为支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的言语交际而从事的活动,它是双语交际的中心环节。语言中介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一种是“超额翻译”,另一种是“欠额翻译”。所谓超额翻译是指对所译材料进行补充加工,进行超出翻译范围的改造,典型例子是18世纪为迎合译入语风格的意译。而欠额翻译则是指在某些方面不符合翻译规范的语言中介类型,是缩写或节译。有一些语言中介产物是超值翻译与欠额翻译的混合体,如外文摘要。这两种语言中介都不能保证双语交际最大限度地接近单语交际。翻译只是语言中介的一种,译者不对接受者的反应负责。作者列举了科斯托马罗夫(Костсмаров)、巴尔胡达罗夫、加克(Гак)、利温(Львин)、菲奥德罗夫(Феоров)、雷茨克尔(Рецкер)等人对翻译的定义,指出这些定义以经验为基础,只是对翻译特征的罗列。他认为,只有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概念,而是从更广泛的语言和言语科学的普遍观点出发,才能发现翻译的实质。他给翻译下的定义是:翻译是语言中介的一种形式,其社会功能是最大限度地使双语交际在交际的完整性、有效性和自然性上接近一般的单语交际。

二、译文与原文对等的三个条件

既然通过翻译进行的双语交际的主要特点是接近单语交际,那么译文就应完成原文在单语交际条件下的功能,与之达到等同的效果。译文与原文等同是指两个文本给接受者以同样的影响,这种对等关系叫交际功能等值。

拉特舍夫认为译者的惟一任务就是消除民族语言障碍。弄清翻译转换的纯语言特色不仅对翻译学,而且对更大的学科―――语言中介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把翻译与各种改写区分开来,保留译文体裁的纯洁性,才能确定原文和译文交际功能等值的本质。

译文与原文的交际功能等值表示它们潜在的交际效果对等。文本的交际效果不仅由文本的特征决定,还由交际环境特征决定。操两种语言的人有语言民族交际知识(ЛКК,即Лингвоэтническая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аякомпетенция)差异,为此,作者提出了语言民族交际知识差异的补偿原则:ЛККнос.ия:ЛККнос.пя≈ИТ:ПТ 等式前两项分别指“操原语的人的语言民族交际知识”(ЛККносителяисхоногоязыка)和“操译入语的人的语言民族交际知识”(ЛККносителяперевоногоязыка),后两项分别表示原文(исхоныйтекст)和译文(перевоныйтекст)。该原则的本质是,翻译活动之后ЛКК差异仍然存在,但得到了补偿。其结果是出现了两个等同的系统,它们的等值在于创造了等同的语言先决条件。语言民族差异补偿法是翻译过程中克服民族语言障碍而普遍采用的方法。为此,作者提出了译文与原文对等的'三个条件:

1.与原文在交际方面等值

译文应对接受者具有潜在的影响,原文和译文的接受者应有相同的客观先决条件来理解信息并作出反应。受文化差异的制约,译者必须在意识形象、实物―逻辑意义和感情反应等方面的对等关系中作出选择。如乌兹别克古典作品中对情人的称呼是“我的鹦鹉”,可以译为符合欧洲文化的“我的玫瑰”,这是为感情反应等值而牺牲思维形象等值。

2.尽量与原文在语义结构上相近

译文尽量保留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扩大译文等值的范围,增加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案的客观性。

3.不得超出翻译允许范围进行脱离原文的补偿

两种语言使用者语言民族交际知识上的差异决定了原文和译文的差异,但补偿差异的深度和广度并不是无限的。破坏了这个限度,翻译就变成了改写。比如,有的民族认为“出殡”不是悲伤的事,为让译入语的读者产生相同的反应,而把“出殡”改为“生日”或“结婚”,这是翻译不允许的。

第一条要求与第二条要求会经常发生矛盾,因为功能对等是补偿获得的,已偏离字面对等,而第三条要求则限制了偏移量,补偿不能超出一定的界线。只有遵守上述三个要求,才会有高质量的译文,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偏离翻译的本质。

三、翻译是一系列辩证矛盾的合理解决

翻译本身处于矛盾之中:如果不追求单语交际的理想,翻译就会失去特色,而与其他语言中介混淆;而用翻译进行的双语交际又不可能完全达到单语交际的效果。为此,作者提出了“翻译转换理据原则”:进行翻译转换应有相应的理由,没理由或理由不充分的转换是随意转换。遵循该项原则,译者应寻找合理的译法,可以进行语义结构仿造,也可以侧重交际功能的对等性,但必须受第三项要求的制约。有些差异是难以消除的,比如,直接决定对文本的反应倾向的因素是接受者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造成的民族文化差异在翻译中是不能消除的(书面语中可用注释)。另外,民族的语言习惯对交际效果也起着重要作用,在翻译中同样难以将其统一起来。如,苏联报刊习惯用归纳法,而西方报纸习惯用演绎法。俄罗斯人爱用大额数字,英国人则不喜欢。译者应合理解决这个矛盾,否则就会使译文失去某些重要的东西。过度准确会使译文违反译入语的语言习惯,过度改写则会使译文失去原文本身带有的民族特色。等值翻译就是要合理解决上述矛盾,这里合理是等值的同义词,只有合理的翻译才是等值的,翻译可以看成是克服一系列翻译本身具有的辩证矛盾的过程。

四、决定翻译行为的两个因素

翻译活动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原文和民族语言障碍。

1.原文决定翻译行为

翻译活动的起点是原文,译文应尽量与原文在交际功能上等值。文本的交际功能由其内容和形式承载。拉特舍夫借鉴了符号学理论,把文本的内容层分成5类:(1)所指意义;(2)能指意义;(3)解释者层意义;(4)语言内部意义;(5)结构意义。

翻译的目的不是转达内容,而是借助内容去影响读者,文本内容在这层意义上的功能体现为:(1)智力信息功能;(2)情感功能;(3)美学功能;(4)祈使功能;(5)标示功能;(6)联系功能。

综上所述,内容具有功能,而言语功能又通过内容实现,他们没有明确的联系,某一功能可通过几种内容实现,同一内容又有几种功能。

拉特舍夫认为,翻译时哪些内容应首先准确地传达,哪些可以不必那么追求准确,甚至可以遗漏,这与文本意义成分的功能量大小有关。从这个观点出发,他把意义成分分为4类:(1)主要功能内容,此内容成分的再现是传达文本潜在影响的必要条件;(2)次要功能内容,在翻译中此内容成分的再现可有一定变化,也叫有限变化成分;(3)随意成分内容,在翻译中可相对自由地用其他成分代换而无功能损失,或可略去的成分,也叫自由变化成分;(4)与内容无关的文本空成分,可删除或用其他成分代替的成分。

翻译的目的是在新的环境里再现原文的功能,意义能否准确传达还取决于所译片断的主要功能密度:句段越短,主要功能越多,可译性就越小。

2.民族语言障碍决定翻译行为

民族语言障碍的存在决定了翻译时需做哪些变化才能保证原文和译文的交际功能对等。民族语言障碍包括读者不能直接接受原文并产生原文读者那样反应的一切因素,主要有:(1)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既包括现存的语言和言语构成,也包括语言中不存在的假想结构;(2)语言规范,它决定语言正确与否;(3)言语规范,区分所使用的语言单位在本交际情景中是否合适、是否习惯;(4)操原语和译语者的超信息量差异,指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超语言信息量,首先是文化历史信息。受两种语言补偿差异深度和广度的限制,对文化障碍只能作有限的克服。

民族语言障碍作为翻译活动的决定因素,它为原文和译文的理解和转换进行了质和量的规定。

五、翻译的程序

翻译活动在译者的头脑中进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译者本人也难以自我观察和真实描绘,因此要弄清翻译活动中采用的具体翻译方法,就需对比原文和译文。在现代科学中这种研究翻译过程的方法叫逻辑模式法,包括置换法和转化法。

1.置换法是使译语与原语最大限度地保持语义平行的翻译方法。置换法适用于翻译转化的各个阶段,包括词素层、所指意义层、句法层等。拉特舍夫以词汇层置换为例,把两种语言间的词汇对应关系分为5类:(1)原语词和译语词在系统意义上完全对等;(2)一种语言中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有几个词对应;(3)原语词汇单位的意义与译语几个词汇单位的意义交叉,原语词是译语几个词的平均意义;(4)原语词和译语词的意义不交叉,但有对等单位(常是习惯隐喻);(5)译语系统没有与原语词对应的等值词,则或造新词,或描述性翻译。

关于无等值词的译法,拉特舍夫与巴尔胡达罗夫的观点相似,也分音译转写、仿造、描述翻译和近似翻译等。

2.转化法是通过有理据的偏离,使译文与原文潜在可能的语义结构平行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两种转化类型:(1)结构层转换,其特点是改变被转化单位的结构,可以是语法范畴的转换、句法转换、修辞转换、词汇转换;(2)内容层转换常体现为情景语义转换、内容重新分配、隐喻明确化及各种功能对等代换。

在多数情况下翻译转换具有混合性质,既有各种结构层次转换的特点,又有内容转换的特点。

六、翻译教学法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分科,翻译教学应分3个阶段进行:1.确定翻译目标阶段,即理解和思考原文内容以确定翻译目标。翻译前,分析原文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各种内容,区分文本的主要功能,弄清文本的语体特征。可采取课堂讨论或问答的形式。

2.实现阶段。翻译课既应让学生掌握一定句型的习惯译法,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选择合适的译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采用“检验错误法”,即不断对各种译法进行筛选,直到找出最合适的译法。开始可直译,然后逐渐培养学生的言语构成技巧,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内容,最终过渡到合适的译法。

3.检查阶段。检查译文主要是根据民族语言交际知识,对比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反应。这个阶段要培养学生发现各种翻译错误,并加以分类和更正的能力。在译文校定阶段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个别对应与整体对应的矛盾及超句统一体的问题。

翻译练习分译前练习和实际练习两种。拉特舍夫认为,要培养学生确定正确的翻译目标,单靠翻译练习是不会有太大成效的,为此,应适当进行译前练习,主要是用翻译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

该书还讲到如何教学生使用双语词典和单语详解词典。

关于口译教学,拉特舍夫指出,口译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用和翻译对应能力。因此,要牢记上下文等值词,重复练习现成模式和情景套话,如打招呼、表达愿望、表示感谢等常用情景中的句式。为巩固翻译对应能力,拉特舍夫提出了四步练习法,即“听―――译―――听答案并检查―――重复正确译法”。而创造性翻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则大有好处。

总之,《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法》从翻译理论最基本的概念和核心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翻译人员应掌握的翻译知识,并列举了大量精彩的翻译实例。书中的翻译练习题对指导翻译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尽管拉特舍夫的个别观点,如译者不必对读者的反应负责,即关于译者个性的观点颇值得商榷,但其《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法》一书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均做了积极的探索,对广大翻译工作者颇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篇3: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论文

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论文

摘要

时代进步势必促使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并得以广泛的应用。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学校也必不可少地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军校 教学

我校作为培养部队基层人才的初级指挥类学校,目前正在为国家努力培养能够运用高科技作战的综合类军事人才。而要达到此目标,教育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就必不可少。在,我校就为全校教师配发电脑。目前,所有教职工人人有电脑,所有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也配发了电脑,各学科也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建立了多间多媒体教学实验室。但是,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教育信息技术得到了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缺乏实际应用经验,信息技术在我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未能被普遍以及深入的应用。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并未因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而加速实现。

教育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潮流要求教师突破以往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现在社会对老师的要求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渊博的教育理论,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能够熟练地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学知识。由此可见,如何掌握实用的教育信息技术并把这些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仍是学校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1 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教育科学、信息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获取、处理、传播、控制和利用教育信息的方法手段体系;是人类的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应用教育科学、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同教育信息打交道的技术,都叫做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和教育过程中凡是与教育信息密切关联、共同作用的技术都叫做教育信息技术。

1。2 教育信息技术的具体特点

数字化:目前教育界提到的教育信息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即数字化使得传播信息、操作简单可靠并运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的数字化技术。

网络化:目前的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资源与网络的完美结合,网络化的优点是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向互动和便于合作。

智能化:人工智能将成为信息化教学系统的核心技术,智能化将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

2 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2。1 利用教育信息技术促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从而组织一系列教学活动,其中采取的方式和方法。现在教育界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演示法、发现法、讲授法、谈话法等。这些方法即适用于教师有效地教授课程,又适用于学生真正掌握学科知识。以英语教学为例,英语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是促使学生可以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深入地学习。但伴随着中国英语教育多种弊端的存在,使填鸭式教育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英语人才培养的步伐,导致了大量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以后,仍然对英语知识一知半解的尴尬状态。比如以下句子:

An apple is in the box。

In the box is an apple。

学生知道第一句是陈述句,第二句是倒装句,但是何时使用第一句,何时使用第二句他们就分辨得不是很清楚。有些教师是带实物来课堂进行讲解,有些教师是用画简笔画的方式进行讲解,这些虽然可行,但是耗时耗力。如果不演示,离开感性认识的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往往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各种方法的'高度结合化,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动画、电影、电视片段、录音、文字等多种载体之间相互的帮助和影响,对于两种句型所强调的内容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真正了解,第一句强调的含义是苹果所在的方位,即盒子内;而第二句强调的含义是盒子里面装的东西是苹果。学生通过观看实物演示的过程和经过动画设计出来的想象效果,均能巧妙而容易地实现,真正做到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运用自如,使教学方法达到了高度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形成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2。2 利用教育信息技术促使评估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教育在评估老师和学生的好坏方面,标准是比较单一的,就是学习成绩,成绩好了就是优秀教师,就是优等生,至于老师和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表现,一概不予考虑。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已经在我国推行了若干年,但是鉴于教育评估形式的过于单一,使得目前学校教育还是以考试教育为行事准则。数字音像技术、数字卫星电视技术、视频会议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交互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运用,使得传统教育的评估形式不再是学生考试分数高低的唯一途径,学校建设校园网可以使学校管理者随时关注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动态信息,甚至是老师和学生的一言一行。开放式教育评价形式普遍实施,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加深了对自身潜力的认识,增强了对成功的渴望。即使是考试,形式也可以变得灵活多样,最终体现出真实的教学水平和学习效果。网上考试,可以实行统一考试也可以分类考试,教师可以考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互考,学生坐在计算机前有问有答,既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又可以学习和提高。网络讨论平台,即老师根据教授的内容,布置开放型的讨论题目,利用网络讨论平台,观察每个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给出相应的平时分数,平时分数录入电脑,期末进行总分的叠加,虽不能算作期末考试成绩,但是可以参考平时分数进行评优的依据,鼓励平时积极发言,认真动脑思考问题的学生。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到趋于完善的阶段,作为学校构成中起主体作用的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应该把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自己终身学习和不断改进的内容。虽然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时把握得还不是很准确,容易出现过度依赖于教育信息技术或者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但是作为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者,我们要认清什么可以为我们所用,什么需要积极地回避,把教育信息技术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接近理想中的教学水平。

篇4:飞行翻译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的创新论文

飞行翻译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的创新论文

摘要:飞行翻译理论以科技翻译理论为基础对飞行翻译理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飞行翻译理论的研究为飞行翻译课程的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飞行翻译课程是结合民航行业内的新型人才的需求,自主研发的英语专业民航方向的新型课程,该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翻译练习、课后学习方面都大胆地进行了教学实践的创新,其教学成果为民航院校英语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英语教学;翻译理论;飞行翻译;创新

“飞行翻译”是中国民航的一种特殊的职业。飞行翻译和飞行翻译人员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为中国民航的发展特别是在飞行翻译方面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飞行翻译包括各种飞机资料的翻译,飞行训练的翻译,航线飞行的翻译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英语专业开设了飞行翻译课程。该课程是结合民航行业内的新型人才的需求,自主研发的英语专业民航方向的新型课程。经过近十年的准备和五年的教学实践,飞行翻译理论日渐完善,飞行翻译教学显现出了教学特色。

1 飞行翻译理论

任何一门课程的构建都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飞行翻译课程是一门新课程,飞行翻译理论也是一种全新的,具有民航特色的,前人重未涉及过的行业翻译理论。该理论依托科技翻译理论(《科技翻译学》李亚舒、黄忠廉)将飞行翻译归属于科技翻译的范畴,有效地解释了飞行翻译的属性;明确了飞行翻译特点;提出了飞行翻译的三大原则等。

1.1飞行翻译理论的属性。

飞行翻译属科学翻译的范畴。科学翻译是译者用译语表达原语科学信息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飞行翻译是译者用译语表达与飞行训练有关的信息的翻译活动。

1.2飞行翻译的特点。

飞行翻译是翻译人员用译语将飞行资料和有关飞行训练方面的信息进行转换的语际活动。飞行翻译具有科学翻译的种种特点,如:科学性、现实性、准确性、快捷性、程序性等:

科学性:飞行翻译需要转换的信息是飞行手册中有关飞机的各种资料,飞行训练手册中有关训练的各种资料。飞机信息是飞机制造商提供的。飞行训练信息是飞行员在飞行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些信息均为飞机、飞行等事实、飞行训练的过程、结果等。翻译的内容其隐涵意义较少,歧义现象也较少。因此翻译时要求译语严谨,逻辑性强,同时避免主观臆测。

现实性:飞行翻译具有实用性强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讲求实用,讲求效率,根据飞行员和飞行训练的需要有选择的摄取信息。

准确性:飞行翻译要求对原语资料“理解要准确,转换要准确,表达要准确”。准确性在飞行翻译中还体现为术语规范,表达用语规范,使用民航行话等等。

快捷性:有时飞行翻译是在飞行训练中进行的,有些飞行程序如起飞、进近、落地,这些飞行过程时间紧,任务重。飞行员在其间须完成的项目较多。翻译人员对教员的讲解翻译应干净利落,只需将有用的信息和教员的意图翻译到位即可。

程序性:无论是哪一种机型,所有的飞机系统,飞行训练程序均大同小异。因此,飞行翻译有一定的模式和套路。

1.3飞行翻译的原则。

飞行翻译原则为语用价值第一原则;语里意义第二原则;语表形式第三原则。飞行翻译的语用价值主要体现为传达原意内容,而且为飞行员所接受。飞行员的需要为语用价值标准,只要把语用价值和语里意义传达出来了,语表形式可以处于最次要的地步。在以往的翻译中多以文本为中心,但在飞行翻译中飞行员是翻译的服务者,飞行员能接受的翻译是翻译的第一原则。其次是利用全译风格求似,变译的变通求效的方法保持飞行翻译中的内容信息;最后在力保信息内容的前提下取意舍形,因意变形,因意造形。

1.4飞行翻译的翻译标准。

根据飞行翻译的本质:科学翻译是译者用译语表达原语科学信息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求得信息量相似”应该是衡量飞行翻译的标准。这个标准指明了飞行翻译的基本方向和总体原则。

飞行翻译是以满足飞行员的需求为目的的。应该把飞行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让飞行员能够接受翻译内容,应追求语用价值的翻译,不一定是字斟句酌的翻译,而是“动态翻译”或“功能对等”式的翻译,还可使用全译和变译手段,突出原作或教员讲解的有效信息或使用价值,同时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根据飞行员的实际情况,提倡和鼓励翻译人员的正当发挥,使飞行员获得快捷、详实的知识。

2 飞行翻译教学

我院正式启动飞行翻译教学是在招收了第一届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以后。为了打造我院英语专业学生民航英语的特色,我们确定了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的民航英语方向。为了成功的创建飞行翻译课程,我们先开设了全院性的飞行翻译选修课,根据选修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而后在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高年纪开设了飞行翻译课,制定了“飞行翻译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经过近十年的准备和教学研究,飞行翻译课程已基本成熟。飞行翻译课程已成为我院民航英语专业民航方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飞行翻译课程也开创了民航教育新领域。

2.1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方法。

在飞行翻译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式就要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解教学。实际上要完成飞行翻译工作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飞行翻译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掌握翻译技能技巧,了解飞行翻译的技能技巧,还需要掌握航空基础知识。对于我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民航基础知识几乎等于零。因此,在进行飞行翻译教学时,除了讲解飞行翻译的技能技巧,民航的语言特点外,主要还要讲解民航基础知识、飞机结构基础知识、飞行训练基础知识、飞行技能和技巧基础知识。由于我院飞行翻译课程的授课教师都是资深的飞行翻译人员,他们的知识比较全面,飞行翻译经验丰富,通过他们主导式的讲解,学生收获较大,翻译的进步较快。因此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确立了飞行翻译课程采用采用了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方法。

2.2以飞行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程序。

飞行翻译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翻译教学,翻译教学不是先讲解词或句的翻译再讲解段的翻译,而是以飞行训练的顺序和程序进行教学。在飞行训练中飞行员要学习飞机系统、固定模拟机上飞行训练的正常程序和全动模拟机上的主要训练科目;另外还包括简单的航空理论、航行管制理论、航空气象、JEPPESON航图等知识,在飞行翻译的授课中,讲解飞机系统时主要以空客320的飞机系统为主线;飞行程序主要以B737和747为主线;讲解飞行技能时主要以经验丰富的机长的飞行经历为主线。由于课程讲解的内容与实际的飞行翻译密切相关,学习的课程非常实用,学生毕业后可马上进行飞行翻译工作,而且,工作会非常出色。

2.3互动式的听译练习方式。

互动式的听译练习就是飞行翻译练习中一边叙述飞机某一系统,某一程序,一边翻译的同声传译的练习。这种练习在培养飞行翻译能力上非常有效,又非常实用。飞行翻译在实际的翻译中就是通过计算机一边看和听讲飞机系统,一边为飞行员翻译讲解,或一边听外籍教员讲课一边翻译,或在模拟机上教员一边讲解飞行技能技巧,飞行员一边学习飞行,翻译人员一边翻译。由于担任飞行翻译的教员都是资深的飞行翻译,他们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因此他们利用这一方法来训练学生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练习效果。

2.4课后的自主学习。

由于课时紧,内容多,许多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为了方便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飞行翻译练习软件”研制成功。该软件的开发主要是为了配合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

“飞行翻译练习软件”的设计符合教学和自学的规律。软件中应用的自学方法具有先进性,直观性,对于改进自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练习软件以教材的内容线索为主要依据,以课堂教学组织为主要顺序,以教学互动为主要特点进行了开发,这样的开发理念使得该软件在学生在课后的自学中感到实用,好用,便于深入浅出的了解课文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

由于有了教学软件辅助配合,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更能理解。飞行翻译练习软件是一套完备的E—LEARNINGANDTEACHING系统。包括完整的课程内容,讲解要点,互动练习,课程回顾以及课程论坛等。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提供了辅助。

总之,飞行翻译教学经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学体系、教辅体系,实现了科技翻译在行业领域内翻译理论的突破,完成了飞行翻译教育的教学改革,教学手段的革新。这些成绩不仅填补了行业内飞行翻译教学的空白,也为我国为民航院校英语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篇5:药学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新医制度的不断改进与推行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因而,如何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院药学服务人才,有效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用药不良等事件的发生率,是高职药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医学的不断发展,人文科学向药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各个领域的渗透,对药学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药学服务与医用指导在药学的具体实践中表现的尤为重要。

本文对针对药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培养药学学生药学服务意识以及医用指导等方面进行相应探讨。

【关键词】医学教育;药学服务;医用指导

一、药学人才育德的基本途径

药学是科学与实践性合为一体的高、精、尖的综合性科学,对药学人才的素质要求相当高,高等医药院校在对大学生施行医学道德培养方面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是培养药学人才修养素质的重要渠道。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有力思想因素。

高等医药院校在大学生中开设医药伦理学课,对于加强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民族医药道德思想的精华,使古代的医药学家优秀的道德品质得以传承。

二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道德觉悟的主要因素。

理论的用处在于与实践的结合统一,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无力的。

大学生在学习书本理论的同时,应亲身去体验医药学实践中各种道德关系的处理方法,去目睹药学人员跟患者、服务对象关系,药学人员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药学人员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

三是育德思想,育德思想是增强学员道德责任感的最佳途径。

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凭借对药学专业的热爱和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理想,在学习专业方面表现出坚强的毅力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他们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知疲倦的去探求,拥有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以及献身社会医药事业的精神。

二、专业特色实践活动的途径

近几年来,医药院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科研及科技创新活动。

如校、省、全国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等项活动进行组织。

学生在各类科研活动以及科技创新等活动中脱颖而出,并在专业知识、企划能力、实验能力、学术论文撰写能力等多方面经受了极大的实践磨炼与提高,许多学生在期间开始萌生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思想,尝试自我创业。

还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教学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临床辨证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学员把理论运用在临床的同时,试探性的向医师角色进行转化。

临床教学实践活动即是学员社会化的主要阶段;也是培养学员提高临床技能的主要阵地,是学员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专业特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医学现代化,便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勇敢创新,提高整体临床效果,当前医学高等教育均有的弊端是培养出的医师临证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差。

根据早、多、反复临床来培养中医人才的要求,应构建起拥有医学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临床实践的同时,结合专业特色,以多种途径来加强社会实践,培养思辨能力、专业素质、临床技能等,这是医学自身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医学培养人才的模式也随之改变。

课堂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医师实践能力不行。

因此,高等教育必须走创新教育之路,创新教育要求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精神及能力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临床技能,提高临床疗效。

尤其是围绕专业特色开展临床教学实践、科研及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活动。

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在19起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后,目前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了医学创业教育课,优秀的学生首选就业目标是实现自我创业。

近年来,北大清华等高校大学生创办企业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因此,加强专业特色实践活动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刘冰,侯飞燕,蔡小华.高职高专药学教育如何适应基层医疗的需求[J].中国当代医药. (15)

[2]黄进,廖虎,许晓波,万学红.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08)

[3]张昌菊,周敏,简道林,艾寿坤,付承英.地方院校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05)

篇6:药学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

【摘要】目前,药学英语逐渐成为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药学英语课程是药学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专业技能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面之一。

由于目前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高等医药院校的药学英语教学水平尚有待加强。

本文针对目前药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药学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力求提高药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药学英语;教学;药学高职

篇7: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关系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对会计理论方法与会计实务等方面进行变革,理解和把握正确、科学的会计思想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从会计认识角度分析并指出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关系

一、会计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它包含三层理解:(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会计认识的本质同样也是会计主体对会计所研究的客体的能动反映。

会计认识,是有机地内含于会计的理论范畴和会计实践之中,人们运用抽象的方法,进行提炼和总结[1]。

会计认识方法则是人们探求会计理论和会计工作过程所采用的手段或活动的总和。

二、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

实践,指人们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

毛泽东的《实践论》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艾青《光的赞歌》诗:“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沿着实践前进。”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三章:“实践出经验,斗争出智慧。”而会计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活动,是与人类行为吻合的能动的反映。

会计实践工作,就其最原始的雏形来说,远在印度太古公社的时代[2]就已存在了。

在我国,据史书记载,可以远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西周时代[3]。

它具有漫长的发展历史。

我国《辞海》将“理论”解释为“概念、原理的体系。

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4]”《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理性”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的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莫斯特认为“理论是对描述或规定一系列现象的规则和原则的系统表述,它可视为有助于组织概念,解释现象和预测行为的框架”。

著名的会计学家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1958年的《会计理论结构》中提出:“会计理论远非抽象的、无益的和琐细的分析,而是侧重于研究会计行动的思想。实践是事实和行动,理论则由解释和推理组成。”葛家澍教授认为:“会计理论同一起其他理论一样,来自实践,又应再回到实践。来自于实践,意味着我们在观察大量会计现象之后,从中发现某些带有共性的特征,通过理性认识,把它上升为‘概念’,‘概念’就属于理论范畴[5]。”

三、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的认识基础与重要来源

会计理论是在人们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辩证思维活动所形成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

它来自于实践,又指导会计实践[6]。

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的源泉,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研究始于实践的需要,会计实践的需要促使我们去研究会计理论;第二,在会计实践中存在运用会计理论的主体、客体和手段,为研究会计理论创造了条件;第三,产生会计理论的萌芽;第四,形成会计理论的雏形;第五,由于会计实践的发展,需要对已有的会计理论进行充实、改造、更新、使之不断发展;第六,验证会计理论的科学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

(二)会计实践制约会计理论

1、会计实践环境因素。

会计所处的环境,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同时也影响基于会计实践的会计理论。

会计实践的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内容有: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经济管理水平、政策和法律、单位规章制度、各部门协作关系、影响会计实践要反映会计理论的基础工作、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处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具体经济业务、处理与外部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处理与各单位,员工之间的经济关系等。

2、会计实践特点因素。

在会计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会计理论,直接反映了会计的要求。

会计实践的系统性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是一个核算与管理的系统,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构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联系;目标性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的各种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行为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行为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职能性特点要求会计理论全面阐述会计的职能和职能的具体体现。

3、会计实践要素因素。

会计理论包括会计实践主体、客体、手段和结果等要素。

会计实践主体要素反映从事各种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及其素质对会计实践的影响;会计实践的客体要素反映进行会计工作的对象;会计实践手段要素反映进行会计工作完成会计任务而采取的有关会计的方法、工具、措施和途径及各种手段的有效运用对完成会计任务的影响;会计实践结果要素反映进行会计工作取得的最终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三)会计理论是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会计研究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发展为系统化的关于会计理论认识的过程[7]。

长期以来,会计研究这项实践活动已形成了其自身的方法体系。

其认识过程的形成要经过从实践到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活动的这三个基本阶段。

而会计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着会计理论形成的上述三个阶段必然是循环往复的辩证过程。

从会计实践到形成会计理论这一过程可简单归纳为:

1、明确会计对象。

依据认识的需要和有关规定或要求,确定认识的对象。

2、收集资料,获取感性认识。

在感性认识阶段,要搜集大量、丰富的资料,为理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分析研究,进行理论认识,形成会计理论。

对搜集的大量感性认识资料要进行整理分类;对初步整理的资料进行核实,是否真实、正确和合规;对不真实、不合理和不合规的资料,要进行核对,或进行再调查,以便更正、补充、替换和增加,使经过整理的资料变的可靠。

四、总结

会计实践是一种社会实践,而任何一种社会实践,既然有它发展的历史,有它存在的必要,则必有进行这种实践的指导思想。

就其发展的历史来说,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

把经验和教训总结起来,可为指导今后实践的借鉴。

就其现时的任务来说,有不同的情况要适应,有崭新的问题要解决,于是要探索新的途径,试验新的方法,要扬长避短,要去芜存菁,要弃劣从优,从而概括出客观的而不是臆造的、逻辑的而不是武断的、合乎事物运动规律的而不是背离实际的理性认识。

换言之,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的抽象,是上升到理性高度的抽象。

存在决定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会计理论来自会计实践,来自具体的会计工作,是人们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从会计现象到其本质的观察,总结概括出来的关于会计知识的科学而系统的结论。

它不断地从实践中产生、完善和发展。

同时它又反过来指导会计实践,服务于会计实践,使具体的会计工作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致用.《论会计哲学观》,地质财会,(4):9-10.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380-381.

[3]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研究的几点意见》,会计研究,1980(1):8.

[4]张萌物.《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思考》,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5).

[5]贺秋硕.《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科技信息,(12).

[6]卢永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思考》,会计研究,(5):56-57.

[7]叶陈毅、张冬梅.《关于会计认识路线的哲学思考》,天津商学院学报,(26).

篇8: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关系论文

摘 要 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与实务赖以产生、存在、发展的客观社会环境。

影响会计及会计理论的会计环境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科学水平、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等内容,作为影响会计的社会环境整体,其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会计环境对会计可以是综合性的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可以是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

会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体现为相互影响的关系。

会计环境的不断改善,必然会促使会计在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会计环境 会计理论 影响

篇9:理论共性与实践个性论文

关于理论共性与实践个性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契机,围绕实践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理念,在对合作学->j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各言语技能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实际,就合作学习理论的细分运用模式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言语技能合作学习理论个性化运用

从1985年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纲的修订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的颁布,十多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有一定成绩,但语言知识的输入远远大于言语技能的输出,这不仅体现在所谓“哑巴英语”、“聋哑英语”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上,而且还体现在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之间输出的效度比失衡和不合理。因此,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师能动作用,向教改要“效益”仍将是未来大学英语改革的必由之路。

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但理论共性与实践个性之距离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科学的教学改革观,其关键便是基于实践个性之上的理论运用问题。正是循着这--视角,本文结合《课程要求》相关精神,就合作学习理论在当前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培养中的细分运用进行探讨。

一、实践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

围绕学生言语技能综合素质培养,20《课程要求》的颁布和高校大学英语教改试点工作的开展拉开了新一轮英语教改的序幕。表面上看,与19修订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要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量化要求,但实质上,《课程要求》所蕴含的深层核心理念应是构建基于学校、课程、学生等实际之上的个性化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这种实事求是、以实践差异性为指向的改革思路,从哲学认知层次上揭示了教学理论的共性与教学实践个性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问题恰恰是长期影响教学与教改效度的症结之所在,因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推进基于差异的教学。由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一名教师不仅带多个班级,而且往往在只使用一本教材情况下,却要全面负责各项言语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教学策略和理论运用上,习惯倾向于单一计划、单一模式的“一揽子”、“一刀切”的方式,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必然距离,忽略了各言语技能间的个性差异及其应对策略问题。以实践为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时,不应只局限于“形而上”层次的宏观指导性与整体综合性,而要充考虑到“形而下”实践层面的差异性。

二、合作学习理论基本原则概述

合作学习理论可追溯到1951年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为揭示不同目标设置对于个体行为方式及其任务完成效果影响的“明茨实验”。20世纪70年代后,社会学、群体动力中的合作原理开始用于教学中,以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教学研究与实验表明,“合作能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并设法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推理及问题解决方面的技能”(加里·鲍里奇.P274)。目前,合作学习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并逐渐成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为了有效地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技能培养中,有必要对其基本原则、内涵加以简要慨述:

1.分组匹配原则。学生分组是合作之前导基础,是对教学中动态与静态因素的匹配与优化团队规模大小、角色生成、分组标准因任务个性特点和预期目标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2.群动原则。合作学习将传统的师生双边互动内涵扩大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语言交际的核L-就是互动,这种包括双向型、多向型、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的群动理念已成为当前外语教学中的三大原则之一。

3.目标原则。以学术性目标及合作技能目标为主要导向,“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王坦。2002,t“69)。

4.互利情境原则。其有别于传统的竞争型和个体单干型学习模式,旨在构建一种团队内学生相互依赖和促进的课堂情境和“利人利己”的学习心理氛围。

5.过程评价原则。引入“基础分”和“提高分”的进行性评价机制,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不看重个体在传统分数意义上的成功,更关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提高,所谓“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三、大学英语言语技能个性特点及其细分合作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跨学期,涵盖听、说、读写、译五大模块的系统工程。如果从二语习得角度来看,听、说模块属于语言输入层次,而读、写译属语言输出层次,且前者为后者之基础。从语言认知角度来看,听、说的提高比读的能力提高更为困难,而写、译所涉及的非语言因素认知程度较高。从学生的心理诉求来看,调查表明“学生中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口语,占到65.84%,而阅读其次占20.64%”(蔡基刚,,P18)。从各项技能测试结果来看,从1987至,间四、六级考试数据显示,阅读能力一直是学生得分强项,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听力能力却偏低,即使重点院校考生平均原始分只有14分,口语获得A、B、C等级的只占到口试人数的45%;写作能力方面,以重点大学为例,一半以上的考生初步能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由于篇幅关系,这仪从以上几个侧面对英语言语技能问的个性差异情况进行了简要列举,紧接着不妨就合作学理论在各言语技能培养中的个性化运用问题分析如下:

1.听力技能培养中的任务分、二次分组、成绩分工、分层递进模式

新的《课程要求》提出,学生毕业时能基本听懂英文广播,呵谓任重而道远前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突出表现在数字听’与单测辨旨、句子听写、对话、短文听力等层次上水平参差不大。由于大学英语听力学时少任务匝,统一进度与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顺及这止匕差异,势必造成学生听力水平差异不断扩人难以达到听力素质整体提高。针对这一弊端,笔者将斯莱文教授的STAD合作策略和分层教学理念相融合,依靠语音室同步异播和异步同播技术支持,提出二次分组、成绩分工、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将骼个听力任务由易到难分为单词辨音、数字与句听写一对话听力一短文听力一外台与听抄四大层次模块。根据学生听力综合测试的表现差异,进行相应的层次组别划分,同一层次学生按2~3人分别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运用提高计分制对每位组员进行考核与奖励,但只有当整个合作小组的总成绩达到一定要求,整个合作小组方可申请进入更高一层次的组别进行新的任务学习。教学进程一般包括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串讲与呈现——听力材料步异播——任务合作与完成——测试与评价——层次递进等环节。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分组前综合听力测试中,测试模块与难度依学生平均水平而定,新生一般涉及单词辨音、数字与句子听写及对话听力两大模块,而二、三学期增加短文听力,第四学期增加外台与听抄;划分层次组别可每学期一次,而一层次中各合作学习小组的人员匹配呵按需要动态调整,在同一教师所任教的多个班级中,凡属同一层次中的学生可以跨班组成合作小组;在任务学习中,允许同组组员问信息交流,似小组进行层次递进考核时不允许合作,次递进考核申清可由合作小组自主提出,可随堂或课外测试,以小组平均成绩能否达标来决定递进与否(比如能否达到所测层次模块总分值的70%或80%等标准);当前一般语音设备都可进行2个频道以上的同步异播,加之听力教学资料也常按上述层次模块编排,所以教师可将各模块资料进行分类整合与复制,为教学及课后学生自主学习之用。

2.口语技能培养中的课外自组(合)而课内异质定组和角色强制定位的“拼盘”模式。

虽然新的《课程要求》中提出”能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日常交流”这一最终目标,但当前口语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仍旧是如何让学生勇于开口和正确表达,而不是口语是否流畅。此外,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无专门的口语课时和教材,教师往往只能在精读课文的讲解中挤出有限时间加以训练,所以诸如广泛开展分组讨论、口语游戏竞赛等策略显得不切实际。针对以上现状,笔者将合作学习中的“交错搭配”策略加以改进,将课外自由组合与课内异质定组和角色定位相结合,增强组员的协作意识与责任感,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同时通过角色强制定位来确保组员皆有口头表达机会,并有意识地增加口语水平中、下程度学生在课堂内开口训练机会,从而提高整体口语水平培养效度。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首先根据学生的口语能力将学生大致平均划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分别从以上三类学生中各抽1人组成3人课内合作小组,并对这3人的角色进行如下强制性定位:口语好者负责在课外领取与准备任务并将准备结果口头传达给其余两位课内合作小组成员,以作为课堂内回答问题之用,而在任务准备过程中口语水平好者允许在课外自由组合;口语水平差者定位为该合作组在课堂内的发言人,负责回答问题;语水平居中者负责协助该小组差者(发言者)在课堂内回答问题,负责提示与补充。口语水平差者和中等者在课堂内的口语表现之平均成绩作为该小组各成员的个人成绩,按比例纳入该小组各成员期末平时成绩折算之中。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口语任务设计与分配方面,应尽量围绕所要讲解的精读课文进行,同时在课前应将任务分配下去(或由学生抽取),使学生口语任务的准备与课前预习、课后总结练习相结合,为了公平和课堂内节省时间,小组任务各不相同,但难度与数量相近;在课内异质定组时,不仅考虑好、中、差之匹配,还要注意学生性别以及内向、外向性格等心理因素,待部分学生水平提高后,可按学期重新进行好、中、差分类和课内定组;在角色强制定位方面,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角色可以按需互换。

3.阅读技能培养中的组内交流与班内交流相结合、团队竞争与团队辅助个人竞争相结合的竞争与反馈交流模式。

在大学英语言语各项技能中,阅读一直是学生的强项。但即便是从《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11项阅读要求来看,阅读速度(70~120词/分钟)和语篇层次上的阅读思维与推理仍普遍是当前制约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两大主要因素。每个学生有其自身的阅读、思维与推理习惯,阅读技能培养不可能寄希望于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某种固定的方法,只能是依靠学生自己在大量阅读实践与讨论交流中对阅读、思维与推理习惯加以自我认知与修正,从而找到一套符合自身实际且有效的阅读方法。组内交流与班内交流相结合、团队竞争与团队辅助个人竞争相结合的模式旨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阅读实践和讨论交流中去,不断对自身阅读、思维与推理习惯加以反思与调整。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4~5名学生分成一组,各小组及其组员的阅读任务皆相同,同一小组组员通过讨论交流后向老师提交一份代表该组的答案,以各组完任务的时间和答案正确率作为团队竞争与考核的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种训练后,各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参加个人阅读竞赛,竞赛中各组可对其代表进行帮助,赛后前3名分别向全班进行经验交流与讨论。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分组时,应尽量将阅读速度或语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平均匹配至各组;在任务设计与考核上,突出阅读速度与推理能力训练,小组成员间应轮流推选代表参加个人竞赛。

4.写作技能培养中的公开选题、组内讨论与交叉批阅、团队间佳作互阅、教师课堂与网上点评模式。

当前写作教学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因缺乏兴趣和相关技巧训练,大都是考前“临阵磨枪”。新的《课程要求》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定位于语言知识的正确运用和思维的转换,即从自由性发散思维(freethinking)向控制性逻辑思维(120ntrolledlog—icthinking)的转变。本模式旨在通过公开选题来满足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心理诉求,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同时通过组内交叉批阅与组间佳作互阅之勾式批阅方法,强化语言知识的正确运用、学生间的互动和思维拓展,进一步使学生深刻理解写作基本要求并清楚认识到自身写作弱点,最终培养学生自我识别错误、纠正错误、避免错误的能力;此外,运用教师课堂和网上批阅方式,加强信息反馈之速度与效度。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每3~4名学生分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开选题,各组员进行讨论并完成任务,组内成员交叉批改后推选出代表该组之佳作。各小组间进行代表作互阅,同时教师将抽取佳作进行课堂点评或将各小组佳作在网上进行批阅与反馈。实施进程为:教师精讲——小组选题——组内思考与讨论——写作——组内互改——组员自我整改后参加佳作推选——组间佳作互阅——教师课堂点评或网上批阅一根据反馈信息组内再次修改与讨论。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公开选题时,教师可对任选题目从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几种体裁上进行大致划分和限制,或者预备好几个题目供各组自选;在组内交叉批改、组间互阅和课堂点评阶段,教师可编制“写作中词、句、段落、篇章各层面错误检查标准表”并下发给学生;在网上辅助教学方面,主要是通过e—mail和校园网论坛张贴方式进行作文公开点评,此外,可要求学生利用WO中的Spelling、Grammar功能进行语言检查,利用Thesaurus进行优化选词,用Template进行写作格式训练,用ReadabilityStatistics进行可读性统计等;在日常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写作与精读教学融合在一起,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之意,更应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通过字、句、段落、篇章各个层面的组织和发展来表达思想情感的。

5.翻译技能培养中的双语匹配分组、教师自由协作、团队间讨论、点评与总结模式。

根据新的《课程要求》,翻译技能的培养重点在于,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在达意和通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词、句翻译技巧并对语言与文化差异加以感性认知。翻译不仅是一项双语转换活动,而且更是一门“杂学”,无论理解还是表达阶段皆涉及到许多非语言因素。常言道,译无定法。译文无最好之说,只有正误之分。针对这些特点,笔者采取双语匹配分组方法,充分调动合作小组成员的图式知识,强化双语互补与互助;同时引入“师生合作教学”理念,通过教师随机性地参与到各小组中并给予协作,来推动翻译技能的教学。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根据每组3~4人,尽量将英语较好的学生和汉语较好的学生匹配在一起;教师作为自由合作者,在各小组任务完成中随机给予指导和协作。各小组间可以互相对译文进行质疑与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技巧总结。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任务设计方面,难度一般不应超过所学精读课文,同时尽量将翻译任务与课文学习联系起来;在教师自由协作时,应主要围绕译文忠实与通顺两大原则加以指导,点到即止,将如何理解与表达等细节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在点评与技巧总结时,教师不应过多讲述翻译理论而应突出对语言间差异和转换策略的分析。

上述可见,合作学习理论的互动、动态评价、素质培养等理念对英语教学无疑具有普遍指导作用,但要进一步增强理论的实践意义,必须根据实践的多样化,对理论的实现途径进行具体且可操作性的研究。

篇10:大学体育实践与理论论文

大学体育实践与理论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体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已经实施许多改革措施。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改革的不断深人,人们已经意识到新时期大学体育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大学体育若不做出根本上的变革是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面临着一次根本性的从结构和功能上的巨大变革,而如何在改革中正确的把握方向,已经成为影响现今大学体育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尤以大学体育的基本理论的创新问题为重点。

1、大学体育实践的新动向

经对当代大学体育事件的发展动向和基本理论的研究之后,认为当代大学体育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新动向。

1)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统领下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了“多目标、多思想、多内容、多形式、多变化”的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改革的不断深人,政府主导的“健康第一”和得到学界认同的“终身体育”两种指导思想已经成为新时期当代我国大学体育发展的主流思想,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普遍认同。这两种指导思想各有所长,互补不足,对当代我国大学体育的改革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这里的大学体育指的是面向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主要体现的大学体育课程上。

当代我国大学体育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的体育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减少了体育课程中的一些必修内容,增加了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选修内容;②延长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年限,许多学校选择在学生的整个求学阶段开设体育选修课,规定学分,让学生自主选择上课;③增加体育理论实践课程的开设;④在当代休闲社会的影响下,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朝着娱乐化、生活化方向发展;⑤新出现了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方式,即体育社团教学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组织体育教学形式;⑥加强了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如对学生实行“打卡制”,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有一个明确的学分规定。

虽然存在着这两种思想之间谁是主导思想的一些争论,而大学体胄改革也在继续。但相对于传统的大学体育“体制”和“技能”的教育思想,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已经呈现出了“多目标、多思想、多内容、多形式、多变化”的特征。

2、当代我国大学体育在新的基础上担负起了为国家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任务

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大学体育的推动。20世纪50-60年代的体育实践已经证明了大学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新时期新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现今我国很多优秀的中学体育尖子生大批量的考人了大学,带动了我国各大学的体育水平。各大学联合起来开始不断举办高水平的运动会,不仅规模上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取得的成绩也备受瞩目。许多的'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在其中脱颖而出,在全国的比赛上获得了优秀成绩,其中优秀的运动员因此人选了省队,甚至国家队,这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大学体育学科对我国体育学科的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科是一个概念,是我们从接受教育开始接触到的词语。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分类整合,便于接受知识。传统教学下只有体育类和师范类大学设置体育专业的现象已经没有了,越来越多的非体育类和非师范类大学设置了体育专业。它们体育专业的发展成为了推动体育学科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这股力量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壮大。在当代我国普通大学体育学科实践发展变化的新格局之下,我国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体育科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可见在我国高校大学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体育学科的建设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大学社区体育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

1995年,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被确立。大学因其人才、信息、知识、场馆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

大学对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影响和推动,主要体现在以大学为中心,辐射了周边社区的体育活动的发展。这个效果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大学的场馆设施逐渐向群众开放,周围社区的人可以到大学借用设施进行锻炼,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便捷、免费的途径。许多来到大学进行锻炼的人自然感受到了大学体育的科技服务、人才服务、场馆服务、宣传服务,这些服务自然而然的推动了更多的人锻炼,为推动全民健身做出了很大贡献。由此可以预见出,大学体育因其在资源、人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将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进行。

5、大学体育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

传统认识里,喜欢将大学体育归纳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依然还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去看待大学体育,没有结合大学组织的特殊性其认识大学体育,只是意识到大学体育在新时期下需要进行改变,但并没有跳出传统的“体育只是为大学服务的‘一元性’思维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到大学体育的内涵已经不局限于传统体育课程和体育教育。这样容易导致在对待如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学科、大学社区体育等大学活动价值取向的不稳定,不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相应理论上的检释。

大学体育与中小学体育相比,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区别。大学体育虽然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之内,但绝对不是完全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我国传统的大学体育是一元性的,只是属于大学内部的一个行为,只是大学教育的其中一部分,传统思想下考虑的是大学体育能为大学教育作出什么贡献。而根据二元性大学体育观,大学体育不仅只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还是国家和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大学体育的范畴已经不只是局限于学校,更注重对我国整个体育世界的发展。从一元性到二元性的大学体育,可以理解为现今的大学体育基本理论观正在从狭义的大学体育观逐渐转变为广义的大学体育观。

6、结语

新时期下我国大学体育已经超越了传统思想下大学体育教育的范畴,逐渐扩展到体育事业的范畴中来,对大学体育整体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视角转移方向需要经常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我国,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视角转移已经逐渐体现出来,在对“大学组织层面,结合体育与教育,采用现代大学职能全景视角”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的研究,从宏观指导实践来看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由此可以预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体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会因大学体育在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中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在新时期下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更科学的系统,将会使大学体育的理论从传统思想下混杂于中小学体育理论的“学校体育观”中逐渐分化和独立出来。

参考文献:

[1]张珂,张云,乔培基,等.普通高校个性化体育理论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体育理论课程开发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2).

[2]白彩琴,宋杰.大学体育理论课租教学开展实践研究――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体育理论课程开展为例[J].运动,(17).

[3]陈洪武.浅析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平台的搭建[?)].体育时空,(6).

[4]贾连.大学体育理论的定位及其影响因素――对现行大学体育教材理论部分若千问题的剖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篇11:理论旅行与翻译延异论文

理论旅行与翻译延异论文

论文摘要: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总是受到一定意识形态的控制。在近代中国风行的西方思潮经过了“理论旅行”,即历史情景和空间地域的迁徙之后产生巨大延异.与其“母本”有所不同。本文以现代主义,人文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等西方思潮在新时期中国阐释的理论延异为例,探讨翻译延异和“理论旅行”问题。

论文关键字:“理论旅行”;历史情景;空间地域

一、从“忠实”传达到翻译延异

翻译活动以及随之开始的翻译研究已经有千年历史了,但是时至今日。翻译的定义、本质及学科定位仍然人言人殊,未有定论。人们给翻译下过很多定义。也推出过很多翻译标准。从严复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信达雅”,到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说”,到国外泰特勒(AlexanderFraserTyler)有名的“翻译三原则”q)以及奈达(EugeneNida)的“动态对等”虽然说法各有千秋,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是本质上都体现出原文文本中心论的思想,强调一个对原文文本的“忠实”传达。着眼于一个“信”字。

自翻译活动和研究开始之初,由此产生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在翻译标准问题上当然也存在其他声音,比如本雅明在《翻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就指出:“如果翻译的终极本质是努力达到与原作的相似性,那么任何翻译都是不可能的。”他将原作的内容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比喻成水果的肉与皮那样不可分离,而到了译作,语言与内容的关系却是隔离的.这种隔离导致了原作与译作的差别。他明白指出“‘信’究竟能对意义的表达起什么作用呢?翻译中个别词语的‘信’几乎永远不能完全再生产原词的意思。因为这个意思,就其原文的诗歌意韵来看,并不局限于所指的意义。而是赢得这样一种诗歌的意韵甚至于达到所指的意义受到个别词语的意指方式制约的程度。当人们说词语具有情感内涵的时候,他们通常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句法的直接转换使意义的再生产成为泡影,并有直接导致不可理解的危险。”(本雅明,)

德里达与本雅明持有相似的观点,在他眼里。翻译也是一种延异的书写活动。因而翻译对于原作只能是一种“变形”。在其《书写与差异》汉文版面问世时,他对译者张明说:“从某种角度上说,它会变成另一本书。即便最忠实原作的翻译也是无限地远离原著、无限地区别于原著的。而这很妙。因为,翻译在一种新的躯体、新的文化中打开了文本的崭新历史。”(德里达,)

二、“理论旅行”:历史情境与地域空间的转移

就翻译延异问题.本雅明与德里达的'论述主要着眼于语言阐释层面.赛义德批评了语言阐释的泛泛而论.他注意到如果将翻译的延异问题与地域空间的迁移和历史情境的变化联系起来,无疑将会衍生出更深一层的意义。

直接启发赛义德对此问题思考的是卢卡契…戈德曼事例.即卢卡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其人室弟子戈德曼翻译迁移至巴黎后产生的理论延异,赛义德据此提出其“理论旅行”理论。卢卡契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革命者.戈德曼则是巴黎大学的历史学家.在将卢卡契的理论翻译迁移到巴黎时戈德曼的巴黎语境使其“把卢卡契的造反的强烈敌对意识改变成一种兼容并包的对应性和同源性意识”.将“一时的造反意识在另一时变成了悲剧观念”,理论延异由此产生。对于这一事例的解释赛义德没有跟随语言阐释学派的泛泛而论.而是转而强调理论移动的历史情境和空间地域。他说:“我们已经听惯了人们说一切借用、阅读和阐释都是误读和误释。因此似乎也会把卢卡契一戈德曼事例看作证明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所有人都误读和误译的又一点例证。倘若下此结论,那就太让人失望了。”他认为以“那种漫无边际的关于文本间性的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未免空洞,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出现的)误读判断为观念和理论从一情境向另一情境进行历史转移的一部分。卢卡契写作时所处的和所服务的情境中产生出他关于意识和理论的思想,与戈德曼在自己所处的和所服务的情境中产生的思想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把戈德曼的著作称为对卢卡契的误读,随即把他的误读与所谓阐释是误释的一般理论挂起钩来,那是对历史和情境置若罔闻”。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卢卡契到戈德曼的变化,引发了赛义德关于理论变异与空间移动的关系的思考。他提出了如下问题:“假设一种理论或一个观念作为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而出现了,当它在不同的环境和新的理由之下被重新使用时,以至在更为不同的环境中被再次使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能说明理论本身与批判及其界限、可能性和固有问题的什么情况。能表明理论与批判、社会与文化的什么关系呢?”他由此提出了“理论旅行”理论,并具体描述了“理论旅行”的四个阶段:“首先。有一个起点,或类似于起点的一个发轫环境,使观念得以生发或进入话语。第二,有一段得以穿行的距离,一穿越各种文本压力的通道.使观念从前面的时空点移向后面的时空点,重新凸显出来。第三.有一些条件,不妨称之为接纳条件或作为接纳所不可避免之一部分的抑制条件。正是这些条件才使被移植的理论或观念无论显得多么异样.也能得到引进或容忍。第四,完全(或部分)地被容纳(或吸收)的观念因其在新时空中的新位置和新用法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

三、西方思潮于中国语境中的“理论旅行”

新时期“人文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西方思潮涌至中国.风行一时。但是这些理论的最初得以翻译得以引进却并不是因为这些理论的提倡者突发奇想对这些西方理论发生了兴趣,而是要借此解决自己的问题。一种西方话语之所以流行于中国,缘自于中国的内在需要,根源于中国的现实,它影响了中国的现实,但同时又为中国的现实所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只不过是被借用来的斗争工具。人文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西方理论和思潮的翻译与引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只是作者对沉闷落后的国内主流话语体系的发拨,国内知识分子试图通过“翻译”引进来开辟新的话语空间。并摆脱庸俗过时的艺术成规。“译者”在最初翻译这些术语时,自己所处的历史情境和空间地域等种种因素难免会对这些术语的定名和阐述过程产生一定的干涉和影响。难免会根据现实语境对其进行重新阐释和改造,以使之适应中国国情和新时期语境.因此在中国形成的人文主义、现代主义及女性主义思潮是由中国的语境和新时期的历史情境所决定的,与西方的“原版”有很大区别。理论再次经历了“旅行”,产生延异,不再等同于以前的“母本”。

熟悉了翻译中的这个“理论旅行”理论之后.我们就可以注意到理论旅行的过程,而不会天真地认为此理论乃彼理论,从而受到语言能指的欺骗。

比如说我过国的人文主义就与其“母本”西方人文主义有很大差别。在西方,人文主义是与神学主义、自然主义相对存在的。强调的是人的个性解放。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的天然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动因,要求实现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而中国在引进这个理论时更多的将重点放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社会性上,不自主地将其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相联系.使其增添了原本没有的一些要素,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有所不同,翻译延异再次产生。

进人中国的西方现代主义理论也经过了同样的过程,在历经了大量的翻译、争论及文学实践后,现代主义终于在80年代中期前后稳固下来了。孰料,此时人们对中国现代主义的身份忽然产生了怀疑。一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现代主义缺乏真正的现代主义要素,与西方现代主义相比有很大差距,不是真正的“现代主义”。现在看来,这些论调只是反应出当时批评家对于翻译的文化间性的隔膜和对于“理论旅行”特性的无知.他们认为中国新时期的“现代派”就是西方的“现代派”,其实一个理论在被翻译迁移到新的地域空间和历史情境之后,产生一定延异和变异是再所难免的,新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情境自然会对其进行改造和重新阐释。由此一来,西方的“modernism”与中国的“现代主义”就具有了全然不同的内涵。

另外中国引进的女性主义与西方的原版feminism也产生了一定隔膜和差异。西方个人传统中的feminism追求的是超越男权社会的女性独立.但它旅行到中国时,内涵立即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独立之余,一开始就将女性解放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强调女性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中华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强大。因此中国的女性主义就具有了不与男人作对、却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特点和深厚地社会性根源,与西方殊异,这充分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和制度的差异,以及历史情境的改变和地域空间的迁移对一理论的必然改造和延异的力量。

四、翻译过程一“旅行”与延异的不可避免性

有句意大利格言“翻译者即叛逆者”,即通过翻译进行完全对等的转换是不可能的。本雅明说过,诗人的意念是“自发的,原始的”,而翻译者的意念却是“衍生的,观念的”。他认为原作的精神是译文永远不可能全部达到,“尽管我们可以从译文中尽可能多地收集那种主题,并将其翻译过来’,但真正的翻译所关注的那个因素去仍然相当遥远,不可企及。”(本雅明,1999)巴恩斯通(WillisBarnstone)也指出“语言之间的任何穿越必然意味着浪费混乱和重大的损耗。”(Barnstone,1993)另外.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任何理论总是有自己产生和存在的语境与空间,如果强行将其从一时一地迁移到另一时另一地,使其脱离了原来语境的理论,被安插到另一历史情景和空间地域中,产生延异和变动本是难免,更何况还有意识形态对其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和重新阐释。西方理论与思潮总是与其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过去相关联,而中国则有完全相反的“经验”,即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经验(刘禾,)1995。因此.这些根源与其历史与过去的理论与思潮来到中国肯定会发生延异与变动.并自然而然地与中国的思想根源相结合,产生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西方理论’’与“西方思潮”。

篇12: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

其作品《林纾的翻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钟书的翻译观,另有大量见地独到的论述翻译的片段,散落在《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是在中国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锺书提出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境”。他认为:“文字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以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格,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这表明翻译既要用译入语再现原语信息,又能完全保持原作的风味;既要在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忠实于原作,有要求译文自然流畅,不可生硬牵强。

例1、 One man was lamed in his legs, 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 The blind man, 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 kep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orders. It was bitter, 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 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tween them, to make a perfect whole.

译文:一人腿脚不好,另一人眼睛不好。盲人背着瘸子,听着他指路。 但教他们如何通过分开他们之间的缺陷,组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却需要莫大勇气,因为这有点残忍。

钱译:一跛一盲,此负彼相,因难见巧,何缺成全。

解析:此段摘自《管锥编》,以极简的语言说明了一位盲人和一位跛者相互扶助,取长补短,彼此协作的情况。译文相较于原文来说,更加精炼,但对原文意思的表达却没有任何删减。

例2、A rotten carcass of a butt, not rigged, / Nor tackle, sail, nor mast; the very rats/ Instinctively have quit it.

译文:传位已腐烂,没有装载,/无轳无帆,也无桅杆; 那只老鼠 /本能地已经弃船。

钱译:船已漏,鼠不留。

Rats leave a sinking ship.

译文:鼠不恋破舟。

解析:这两句的意思相近,但是语言表达则不尽相同。前者是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一句台词。钱钟书译为“船已漏,鼠不留”,音韵和谐,更适合舞台演出效果。

例3、 Fie wrangling Queen/ Whom every thing becomes, to chide, to laugh, / To weep; whose every passion fully strives/ To make itself, in thee, fair and admired!

译文:皇后即便争吵、斥责、大笑、哭泣也仪态万千;每个情态都风情万种、令人殷羡!

钱译:(赞皇后之美)嗔骂、嬉笑、涕气,各态咸宜,七情能生百媚。

Fie, fie upon her! / There’s language in her eyes, her cheek, her lip;/ Nay her foot speaks.

译文:看看她啊! / 她的眼睛、脸颊、嘴唇都有言语;/ 甚至她的脚也会说话。

钱译:咄咄!若人眼中、颊上、唇边莫不有话言,即其足亦解语。

解析:赞扬美貌历来被看作难事,加之东西方对美貌的判别差别较大,更是难上加难。且看钱老如何化解。前一句展现了皇后各态皆美,“七情六欲”,“千娇百媚”是汉语中的词语,根据原文,两者加以组合,“七情能生百媚”不仅对仗工整,还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想象皇后的美貌。后一句同样是赞美,“in her eyes, her cheek, her lip”,钱老在“眼”、“颊”和“唇”后分别添了“中”、“上”和“边”,勾画出一幅顾盼生姿、唇角着笑的美人图。在形式上也符合汉字偏好双音节的特征。

扩展:如何来吐槽那些糟糕的饭菜

1. A dry sandwich is a drag to eat.

放干的三明治很难吃。

2. The lousy food upsets my stomach.

这饭菜太糟糕了,吃得我肚子直难受。

3. That pizza tastes like cardboard.

那张披萨味同嚼蜡。

4. The dishes were many, but they were all poorly cooked.

菜很多,但烧得都不好吃。

5. The salad was unsavory.

那色拉难吃极了。

6. The food in our dining hall is the pits.

我们食堂的东西糟糕透了。

7. Those sandwiches taste terrible.

那些三明治很难吃。

8. The baby spat1 out the nasty pill.

婴儿吐出了难吃的药丸。

9. Well, I hate to say this, Lucy, but this is the worst food I've had.

嗯,我不想说这些,露西,但是这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食物。

10. But this is disgusting, you know.

但你也知道这东西难吃。

11. The food in the school cafeteria is yucky.

学校餐厅的饭菜真难吃。

12. I find raw fish completely unpalatable!

我觉得生鱼非常难吃!

13. My first attempt at a chocolate cake tasted horrible.

首次做的巧克力蛋糕难吃极了。

14. Spanish rice was really very awful!

西班牙的米饭实在不敢恭维,太难吃了!

15. The medicine is distasteful but good for you.

这药虽难吃,但对你身体有好处。

篇13:对话:理论与实践

对话:理论与实践

成人教育研究,一般区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领域。二者以问题的关注层面为分野:前者面向学术问题,旨在探求成人教育之“公理”,构建一个规范的知识体系;后者面向操作问题,谋求解决实践问题的合理方案,形成一个有效的经验体系。理论与实践本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双翅,但在现实的成人教育研究中,似乎存在着某些摩擦和隔阂,甚至是分歧和对立。因而,审视成人教育的理论误区,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确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对话关系。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与解读

分析教育哲学大师谢弗勒(I.Scheffler)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将教育的定义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这为我们分析成人教育理论提供了一种思维路径。就规定性定义而言,所要回答的是研究者“认为”成人教育理论是什么,而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分别要回答的则是成人教育理论“实际”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必须首先明确成人教育理论存在哪些误读现象,并探讨其价值之所在。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

在现实的研究语境和话语系统中,成人教育理论常常表现出三种取向,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尽管主观上研究者往往并非此意,但客观上的三种研究倾向,导出了有关成人教育理论自身存在的“价值性”问题。

1.成人教育理论即政策诠释

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是教育研究关注的两个命题,二者存在多方面的联系,政策研究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有助于澄清政策和实践面临的理论问题。但是政策诠释不能取代理论探求,因为二者存在着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区别。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过多的政策诠释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理论的政策化――偏离了理论的学术精神,不利于成人教育知识的积累;

其二,是理论的口号化――用各种政策口号取代学理探析,容易走向理论的俗化。

2.成人教育理论即经验总结

经验,是成人教育实践话语的一种归纳,蕴含着成人教育的实践智慧,但往往带有感性化和零散性的特点。在成人教育的研究文献中,经验总结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至于出现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经验化的倾向。理论来自于经验,但从经验升华为理论,有着复杂的理论抽象过程和精致的思维加工过程,简单地将理论研究视为经验总结,往往会导致理论的粗糙与板结,不利于成人教育学术话语的独立、发展和完善。

3.成人教育理论即教育理论的演绎

还有一种误读现象就是忽略成人教育的“个性”,而将普通教育理论直接拿来加以演绎的倾向,其目的在于希望由此获得类似于“成人教育学”的学术衣冠。这种做法乍看颇有几分“科学”的味道,似乎使成人教育理论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了。但是,应当明确,大部分的普通教育理论,以非成人的教育实践为蓝本,简单的话语移植并不能解决成人教育理论的贫瘠,更无法矗立起成人教育理论的脊梁。成人教育的立“命”之本,在于其教育对象的成年性;成人教育的立“学”之基,亦在于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换而言之,成人教育理论必须确立它的无可替代性,而这种无可替代性的确立惟在成人世界中研讨成人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有所探获。回归成人,回到成人世界,永远是成人教育及其研究的根本。

(二)成人教育理论的解读

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困扰着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永恒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往往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术观点,但同时这又是一个非确定性的问题。也许我们寻求的不只是“应该”,而是带有几分“规定”的色彩,是一种规定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兼而有之的东西。在中国成人教育的实践情景下,在当代我国成人教育知识的背景中,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理论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诉求。

1.探求成人教育知识

西方的哲学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知识论传统,也激发了学者们探寻真理的愿望,使得哲学成为“爱智慧”的别名,“认识你自己”,成为高高悬挂在理性天空的一面明镜。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首先是对成人教育哲学的研究,为自己的持续性发展奠定根基,解决困扰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浑厚成就高远,在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初期,知识积累尤其重要。在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极大程度上是其相关知识的匮乏,显然,构建和丰富成人教育知识及其体系是摆在未来几代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无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2.完善成人教育学科

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领域,成人教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地,是一块潜在的沃土,相信随着人的进一步解放,社会将更多地关注到成人群体的教育活动。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科,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研究者队伍,需要自己的理论空间和专业杂志,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成人教育学课程体系,这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现实使命。

3.审视成人教育问题

如果说美国“成人教育学”之父诺尔斯(Malcom  Knowles)“重新发现”了成人教育价值的话,那么保罗・朗格郎(Paul  Legrand)的终身教育理论则在全世界宣扬和拓展了这一价值,而赫钦斯(Robot  Hotchins)又在他的“学习化社会”中高高扬起了成人教育的大旗。但是,成人教育的进程总是伴随着种种问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给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成人正在期待教育世界的热切关注,社会也正在关注成人世界的教育问题,只有发现并解决了制约成人教育实践的症结,才能走向和谐的成人教育。对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同样需要理论工作者的投入。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植根于实践的土壤,在问题领域中汲取养分,为实践提出一种理论的审视与理论的导向。

二、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与分析

理论与实践,是成人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决定着成人教育研究的基本面貌。在成人教育的研究视界和日常的经验视界里,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基本范式,这三种关系范式背后存在着某种一致性的东西――二元论的哲学观。

(一)理论高于实践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经常听到“理论高于实践”的论调。倘若仅在知识形态的层面上谈的话,还有一些道理,然一旦延伸到理论者与实践者的层面,则容易导致误解。

“理论高于实践”,本意上是指理论在知识的抽象形态上高于实践中的经验性知识,它较多地表现为一套专业化的术语,从而与经验的情绪性话语有别。尽管存在抽象程度的差异,但丝毫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无关或隔离。理论知识源自于实践的土壤,而不是理论研究者闭门造车的产物。没有实践的根基,只能筑起“主义”的乌托邦,最终陷入“为理论而理论”的清谈,其结果及其价值必然遭受怀疑。同样,这也不意味着理论者与实践者之间存在“高”与“低”的关系,事实上,二者同是成人教育知识的创造者,理当互相尊重彼此的劳动。

(二)理论指导实践

> “理论指导实践”,或许是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话语。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对实践有着各个层面的影响作用。但是在知识越来越走向细化的当代和未来,应当分析: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同时理论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指导实践?

从应用的角度看成人教育研究,至少可以区分三种形式,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开发研究”。开发研究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在各种环境变量背景中对基础理论进行的一种应用设计和实践。开发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决定了这种“指导”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这种媒介性、中介性的设计和开发,理论的指导只能是宏观的和面向理念的,而不是实践者所真切需要的、面向问题的和情景的指导。也许,这也正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三)理论解释实践

理论解释实践,是又一种现存的关系范式。在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曾长期存在着解释论的取向,成人教育的研究者们将注意力置于实践的诠释方面,而缺少了一种研究的中立性和价值理性。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使命,不仅是解释,更重要的是批判;不仅是描述,更重要的是反思;不仅是讴歌,更重要的是比较。理论不仅要建构,理论还应当去解构。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中国的理论研究者们必须从书斋回归实践,从本土拥揽全球,在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在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世纪走向中去探索、去研究。“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也许是这个时代对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新的诉求。

(四)对范式的反思

通过对成人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有着一种共同的倾向――二元论的观点。它将理论研究视为一种知识的生产,因而研究者控制了知识,掌握了话语的霸权;它将实践视为一种知识的应用,因而实践者被排斥在“正统”的知识研究之外,而理论研究者也由此走向闭锁,成为一种“自言自语者”,其理论未有机会在实践中证实或证伪。这是一种研究的惯性,阻碍着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与缺乏一种理性的研究范式存在一定关系。

我们不禁要追问,有没有走出藩篱的路?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在新的理念旗帜下重新关照理论与实践呢?

三、走向对话

(一)对话的价值

对话,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参与,也意味着理解。这种尊重、参与与理解,正是这个召唤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时代所倡导的新的价值观。走向对话,是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重要选择,在重建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传统的视野中,成人教育研究一分为二,于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研究者各执一端,许多人包括理论研究者自己,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归为某一群体,由此产生了一种观念上的鸿沟。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这种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提升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的认同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

其次,重建对话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理论的繁荣未必意味着实践的提高,实践的扩张也未必导致理论的发展,只有二者在“对话”的前提下相互参与,理论才能获致丰富的研究资源,实践也才能获得理性的关照。

说到底,对话关系要求理论与实践在“理解”的旗帜下建构一种理想的“沟通情景”,这就意味着二者应当走向一种崭新的关系范式――“行动研究”。

(二)对话的实现: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旨在提高具体社会活动的行动质量。其源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经历了由盛到衰又重新兴盛的历程,行动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转移:从重视量化方法的运用,到偏重定性方法研究,再到强调“批判性”的探索。然而,紧密联结理论与实践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旨。行动研究是成人教育实现研究与实践的合一,缔结理论与实践对话关系的现实途径。

1.走向研究共同体

走向行动研究,从本质上要求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建立一种新的存在关系,即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为此建立“研究共同体”成为一种必要。“共同体”(community)的思想发端于德国社会学者藤尼斯,其核心理念就是“分享”,而走向研究共同体,就是旨在树立起“学会分享”的新的研究精神,即理论界和实践界以对问题的关注为核心,相互分享彼此的经历和困惑,彼此的挑战与智慧。这种研究共同体可以确立起二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在对话的前提下共同面向实践中的问题情景。

研究共同体,既是一种合作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形式。为此,构建研究共同体要求确立起相关的合作机制。首先,应当有共同的研究愿景,各个层面和领域的理论者和实践者在共同愿景的前提下走到一起,形成一个充满“研究精神”的行动团队。其次,消除研究共同体中的组织智障,理论者与实践者相互尊重,重建起一种理解的关系,实践者不再只是理论者研究的对象,而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伙伴。再次,建立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实现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分工相结合,以至在研究的每一具体问题上都能见到群体的智慧。

2.研究与行动过程合一

在行动研究中,专业研究人员参与到实践中去,与实践者一起面对问题情景,这种角色立场的趋同,使原来处于摩擦与隔阂的两类人员能够达成沟通与理解。倡导成人教育的行动研究,即是倡导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走向合一性。

一方面,实现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不是在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的书斋中完成的,也不是单纯的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而是研究者在“现场”的行动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其效果的标准,可以说行动推动着研究的进展。

另一方面,实现在研究中行动。行动研究不同于经验的“行动”,要求人们把关于成人教育的假设付诸检验与实证。为此,要记录、搜集和分析关于行动背景、事件、行为和结果的证据。行动研究中的行动具有系统程序,与研究过程密不可分,与理论密切联系,从而,研究的过程就成为直接改进操作或改善实践的过程。

3.关注问题情景和反思

行动研究,完全可以顾其名而思其意,其过程的最大特点即是“行动”,是一种面向问题情景的研究,在本质上体现着研究的“实践性”。行动研究没有固定的程式,强调视具体问题情境灵活对待问题,但一般来讲行动研究过程有着类似的步骤:计划――行动――考察――反思。计划、行动和考察,都是面对具体的实践问题情景,力求找准问题之所在,从而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且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工作者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和研究结束时,强调参与者的反思,要求实现“在反思中成长”。

成人教育研究兼具理论和实践两种品格,在中国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需要的是一种实践精神。在由事务性活动走向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解决许多困扰成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如何探求实践的中国特色,如何构建本土化而又具有开放性的终身教育体系,如何实现成人教育的国际对话,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如

何解决成人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如何提高成人教育的决策与管理水平,如何提升成人教育教学的质量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理论界和实践界能够各自独立解决的问题,而需要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共同探索。为此,面向“问题”而不是局限“主义”,是成人教育现实对所有成人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期待。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研究,是成人教育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14:对话:理论与实践

对话:理论与实践

成人教育研究,一般区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领域。二者以问题的关注层面为分野:前者面向学术问题,旨在探求成人教育之“公理”,构建一个规范的知识体系;后者面向操作问题,谋求解决实践问题的合理方案,形成一个有效的经验体系。理论与实践本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双翅,但在现实的成人教育研究中,似乎存在着某些摩擦和隔阂,甚至是分歧和对立。因而,审视成人教育的理论误区,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确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对话关系。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与解读

分析教育哲学大师谢弗勒(I.Scheffler)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将教育的定义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这为我们分析成人教育理论提供了一种思维路径。就规定性定义而言,所要回答的是研究者“认为”成人教育理论是什么,而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分别要回答的则是成人教育理论“实际”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必须首先明确成人教育理论存在哪些误读现象,并探讨其价值之所在。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

在现实的研究语境和话语系统中,成人教育理论常常表现出三种取向,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尽管主观上研究者往往并非此意,但客观上的三种研究倾向,导出了有关成人教育理论自身存在的“价值性”问题。

1.成人教育理论即政策诠释

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是教育研究关注的两个命题,二者存在多方面的联系,政策研究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有助于澄清政策和实践面临的理论问题。但是政策诠释不能取代理论探求,因为二者存在着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区别。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过多的政策诠释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理论的政策化――偏离了理论的.学术精神,不利于成人教育知识的积累;

其二,是理论的口号化――用各种政策口号取代学理探析,容易走向理论的俗化。

2.成人教育理论即经验总结

经验,是成人教育实践话语的一种归纳,蕴含着成人教育的实践智慧,但往往带有感性化和零散性的特点。在成人教育的研究文献中,经验总结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至于出现了成人教育(w

[1] [2] [3]

篇15: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作为般若体系的经典之一,处处都表现出般若正观的作用。《金刚经》的感应一直被人们广为传播,就连史书中也有记载。

「星云大师很多年前就提出『同体共生』的意义;美国前总统柯林顿也说过:『the world is internet』,意思是这个世界的一切是互相依存的。」心定和尚表示,金刚经是佛陀为菩萨所说的法,以般若智慧完成六度波罗蜜。众生不明白因缘法,执着这个「我」,所有烦恼痛苦都是「我见」所造成,喜欢的拼命追,拼命保护不容破坏,但是世间,喜欢的偏偏得不到,讨厌的却天天见面,因为「我」带来许多痛苦,明白因缘法「我」一旦破除,则所附着的一切都破除,菩萨以空性知道世间身心变化都是缘起的。透过《金刚经》了解现象界大家都有关连「无缘大慈」,从理论而言大家都是同体的「同体大悲」。

「菩萨云何降伏其心?首先要住于菩提心,菩萨戒的根本戒是菩提心戒,『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于此苦;退失菩提心。』菩萨修行不能忘失菩提心。第二要安住空性而生大悲心,众生不明白空性的道理而痛苦,菩萨以大悲心先为其解决眼前痛苦故行布施,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空性也就是智慧,而生其心是大悲心就是慈悲,修行菩萨法和大众一起,行一切善法,有时会迷失计较比较,与空性相应就不比较不计较。」

心定和尚接着说:「菩萨离四相修六度,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布施,三轮体空;持戒,不骄慢而悲悯犯戒的人;忍辱,没有一个我谁被羞辱呢;精进,不会看不起不精进的人,如经文『我不做是念,我得须陀洹果』菩萨不自认证得果位,不比较不计较,抱持谦虚的心,感恩生活上父母师长一切因缘的成就。禅定~即使入定体性还是空性,不执着定境。前五度都须要般若『智慧』为引导,若没有般若,前五度所修就只是人天福报。」

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美德-大悲心「度众生离苦得乐」,菩提心-「帮助众生成就佛道」,空性慧「自省是否骄慢,是否退失菩提心」。《金刚经》从头到尾皆以布施为代表,不住相布施,外财布施以金钱物资等,内财布施以生命身体,做义工捐血器官等,法布施分内外,外法布施以专长倾囊相授,内法布施以由内思证通达佛理讲授。无畏布施如军警消防人员灾难救助等。佛教徒守五戒是最大的五种无畏布施。佛法以智慧为引导,成就正见正确的人生观,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信仰

佛法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整个佛法大纲,不外乎信解行证四个部分。《大智度论》曰:”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信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本经自称为难信之法,经中须菩提请问佛陀曰:”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这段经文提出了《金刚经》的信仰基础。从修学佛法的'过程来看,学佛首先要积聚资粮。资粮有二:一曰福德资粮,一曰智慧资粮。持戒修福是培植福德资粮;于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则属智慧资粮。有了这些资粮,才有可能对般若法门产生信仰。

又持戒修福乃至闻思经教,都可以摄入善根的范畴。善根是接受佛法的基础,从佛法看世间,万法各有因缘:所谓搞文学者要有文学的根基,搞哲学者要有哲学的根基,搞音乐者要有音乐的根基,搞书法者要有书法的根基。根基可以现生培养,也可以是过去生长期以来的积累。一个人倘若过去生中曾当过文学家,此生对文字就会产生偏爱;过去生是搞音乐的,此生对音乐则一学便知。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神童,苏东坡也说过:书到今生读已迟,也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修学佛法也存在根基问题。有些人你磨破嘴皮去同他谈佛法,他总是不感兴趣,这是因为没有善根;有些人一闻佛法,便欢喜顶受,相见恨晚,这种人一定有善根;有些人接受了佛法,但日后遇到逆缘又退失信仰,这是因为根浅的关系;有些人信心道念坚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很难使他改变信仰,这是根基深厚。那么,修学佛法者,惟有培植深厚的善根,才能在漫长的成佛之道中,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本经直显诸法实相,产生信仰尤为不易。何况经中所说的信仰,又不是一般的信仰,是指净信。净信的含义,如经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又曰:”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除我相,通达无我,妙契实相,方能于般若法门生起净信。难怪般若法门深信功德如此之希有,信仰如此之不易。

翻译理论的再认识-兼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实践的辨证关系探析

延异视角下的翻译忠实

图式加工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

声乐教学中心理教学法剖析与实践

论汉语古诗翻译与语言符号

论语言与文化身份的相互作用

对西道堂大家庭式经济活动模式的新认识

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推荐15篇)】相关文章:

试论心理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2022-05-08

外语系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外语系开题报告2023-01-15

文献综述范文百度文库2022-04-30

浅谈语用学理论在英语学习中作用2023-05-10

建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2022-04-29

机械制造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2022-05-24

外语系实习评语自我鉴定2022-05-06

机械制造求职信2023-08-14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2023-01-05

理工类文献综述范文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