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创新成为互联网发展新动力论文(共12篇)由网友“子悠”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移动互联网创新成为互联网发展新动力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移动互联网创新成为互联网发展新动力论文
移动互联网创新成为互联网发展新动力论文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开放性、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无尽的业务应用空间,例如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移动办公和在线支付等业务,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被普遍认为是引领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移动互联网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新一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创新应用推动规模增长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93.1亿元,同比增长97.5%,如此高速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普及。手机上网逐渐成为PC上网的延伸,传统互联网用户逐渐向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3.56亿人,占总体网民的69.4%。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占总体手机网民的53.4%。按照移动分析公司Flurry发布的最新报告,2月中国市场上的iOS和Android设备激活量占据23%的市场份额,而美国为22%,这是中国移动智能设备新增用户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世界第一。
同时,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发展迅猛,据统计,苹果AppStore应用已超过56万款,而GooglePlay(原AndroidMarket)的应用已超过45万款,而第三方Android市场的应用更是已超百万。从应用下载量上看,Flurry报告指出,中国用户访问应用程序的次数也呈现惊人的增势。在AppStore中,20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126%,中国已成为第二大手机应用市场,即将超越美国市场。
面对逐渐增长的手机网民群体,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预示着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
一、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是目前迫切的需求。
未来,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将是推动手机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庞大的智能手机网民规模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爆发提供了基础,各大互联网服务商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而激烈的竞争必将催生能够满足细分人群需求的创新应用,并进一步推动手机网民总量高速增长。
在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增长的形势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何在新一轮竞赛中胜出,如何更快、更好地制造出满足国人需求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最受用户关注。
伴随智能手机产业的迅速发展,手机恶意软件和病毒软件不断出现。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统计,我国新截获手机恶意软件1600多个,累计感染移动智能终端800万部以上。
部分软件存在信息泄露行为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的《2012年Android手机软件个人信息安全报告》显示,在所有被测的`8家电子市场中均发现有部分软件存在个人信息泄露行为,其中包括了中国移动应用商城、中国联通沃商店和中国电信天翼空间。
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传播、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以及用户手机吸费等问题,不仅会极大地影响用户的消费信心,也会对市场的供需机制造成破坏,进而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国产自主创新应用的发展。
在软件行业内,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是国内外新一轮技术竞争的争夺点。在大力发展国产软件的政策背景下,我们不能输在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起跑线上。
建议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和设计理念,增加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的研发投入,积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挖掘中国人的日常习惯和兴趣爱好,大范围自主创新国产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迅速占领我国移动互联网软件市场,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要全面保障移动互联网软件的安全质量。
质量是用户选择产品的根本依据。只有高质量的国产移动互联网软件才能真正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建议国家继续引导建立我国良性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环境,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企业研发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制定企业软件产品安全性自测和强制第三方安全性检测相关制度,加强官方及主流移动互联网软件电子市场的安全质量把关,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
篇2: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创新论文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创新论文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竞争意识
由于我国电力市场以往一直处于垄断状态,所以大多电网企业缺乏竞争意识,所以对营销服务效果并不重视。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即将打开电力市场,网上竞价正在逐步实施,垄断局面已经难以维持。加之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的开发,都在对电力市场造成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营销服务中只有知彼知己,才能取得胜利,赢得市场。然而,当前大多电网企业在面对这些竞争对手时,缺乏认真的分析,开展营销服务活动中缺乏针对性,没有很好的利用自身优势展开营销服务。
(二)营销服务体系脱节
当前电力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局势更是千变万化。然而,电网企业一些基层单位仍对当前形势缺乏认识,营销服务思路和模式仍停留在传统模式当中,所构建的营销服务体系较为落后,与市场需求实际情况严重脱节,难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不能适应电网企业发展需求。营销管理方面配套制度和计划相对滞后,对各层次用户研究不深入,对终端用户特性缺乏分析,这严重制约了电力营销效果,使得营销服务中供求矛盾突出,难以有效发挥电力营销服务职能。
(三)缺乏专业营销服务人才队伍
原有市场环境中垄断式服务理念已经根深蹄固。电力营销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行业知识与技术、还需精通营销与服务理念、客户沟通与服务技能。由于目前从事电力营销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生产部门转岗而来,在传统的“重产、轻供、不管用”的电力管理理念及体制下,电网企业更重视生产类技术人才,较少考虑对市场人才的引进与开发,也不重视专业电力营销的人才培养,电网各企业营销队伍发展也不均衡。电力营销不同于一般性产品营销,电能产品的'无形性,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适时协调性,传输路径的不可控性,供电服务的广泛性与行业的公益性,行业资金与技术密集性,我国电力市场环境的多变性与复杂性都决定了电力营销与一般商品营销在企业营销理念、营销目标、营销战略及营销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对营销人员业务素质有着较高要求。但现有电力营销服务人员,缺乏营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很多时候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电力营销服务。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创新
通过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进行电力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电网企业想要增强实力,提高电力营销服务水平,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进行电力营销服务创新,利用移动网络技术展开电力营销服务活动,提升营销服务质量。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创新:
(一)增强市场意识,利用移动网络把握用户需求
电力市场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电网企业想要在这种新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必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市场意识,提高竞争意识,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把握用户需求,针对用户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目前电力市场发展格局来看,移动营销已成为当下电力营销服务的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多,使移动市场越来越大。所以电网企业应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与用户建立起互动交流,耐心倾听消费者的声音,理解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二)科学构建营销服务体系,利用移动网络把握市场
营销服务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营销服务活动的成败,以及营销效果的发挥。为了使构建的营销服务体系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营销服务体系科学性和合理性。电网企业必须正确把握市场,以客户服务为导向,融合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发展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开展客户差异化服务。移动互联网为电网企业营销服务活动开展提供了更多渠道,电网企业应积极利用移动网络展开市场调研与分析,找出营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实时更新和改革营销服务体系,以提高营销服务活动有效性。
(三)培养专业营销人才,为移动网络背景下营销服务开展创造条件
营销服务效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人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营销服务环境与传统营销服务环境有着明显差异,要求服务人员在具备传统营销服务知识的前提下还要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电网企业想要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展开有效的营销服务活动,必须培养专业营销人才,以适应新的营销服务环境。
三、结束语
电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从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来看,市场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电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营销服务活动。
篇3:“互联网+”角度上普惠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的论文
有关“互联网+”角度上普惠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的论文
随着百度、腾讯、阿里三大集团强势介入我国的传统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正逐渐改变着大众的传统思维,各种金融机构纷纷选择将互联网思维与金融行业进行充分结合,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代替传统的金融模式。同时,互联网具有低成本性、开放性和草根性等独特优势,符合普惠金融的理念,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以提高普惠金融的发展效率。
一、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普及
互联网的开放性有助于普惠金融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而不受居民身份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既体现了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也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宗旨。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是保障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因素,将广大社会成员作为服务对象,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的差异化服务问题。互联网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其开放属性满足广大居民的利益诉求,这与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因此,互联网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普及,互联网视阈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将更具开放性。
(二)有助于普惠金融拓展有效客户
其次,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使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也使普惠金融的服务更加便利。相较于传统金融服务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过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能有效平衡金融供给。例如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接入端口,这也使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得到了普及,互联网金融的覆盖范围在传统金融物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实现了拓展有效客户群体的目的。
(三)有助于普惠金融实现共享性
互联网的低成本性和草根性提高了互联网金融共享服务的可行性,这与普惠金融的共享性理念达成共识,普惠金融可以借助互联网推进和达成共享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金融交易的成本逐渐减小,而金融服务的范围则逐渐扩大。互联网以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依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金融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普惠金融通过运用互联网及其大数据,有效控制了交易成本,为更多的客户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这种技术也降低了客户的准入门槛,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草根性。例如余额宝的推出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具有草根性,100 元也可以享受理财服务。由此可见,以互联网的草根性和低成本性为依托,为所有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形态下的重要服务模式。
二、“互联网+”视阈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路径
现如今,国家正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服务主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拓展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府不断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从业规范和行业准入制度,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视角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路径主要概括为政府的扶持、互联网产业的投入以及征信体系的建设三个方面。
(一)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国家应根据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促进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普惠金融实现其价值理念和目标,就目前来说,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都分别受到政府的支持和肯定,但还没有针对二者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也推动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将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同时进行金融领域的深化,有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增加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除了相关政策的扶持,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还需要增加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并对互联网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互联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功能可以有效激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潜力,云计算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技术支持,而大数据则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大量客户信息,对数据中的隐藏价值进行挖掘,有助于提高互联网金融控制风险的能力和金融产品的营销精确度。增加互联网产业的投入,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到强大的技术支持,不仅有助于互联网金融持久的技术保障生命力,还能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的物理支撑条件无法满足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导致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上的优势难以体现。
(三)加强征信体系的建设
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有效发展。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由于受众群体广泛,因此,更加重视对客户的信用审核。但目前我国还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征信体系,而现行的征信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了解不足,无法为普惠金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客户的信用状况对于普惠金融的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征信体系的建设是促进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国家应提高对建设征信体系的重视程度,将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向普惠金融机构进行合理开放,同时,借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大数据功能,深入挖掘客户的潜在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评定,以确认客户的具体信用情况,补充征信体系中的漏洞,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征信审核系统才能促进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和核心价值是一项长期工程,若要在政策时要注意自律协会作用的发挥,要最大化的发挥自律协会的作用,政府要对自律协会进行有效管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明确自律协会的监管范围,明确自律协会的职责,促进自律协会自身的完善,让自律协会帮助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政府要做到与自律协会进行有效的合作,使监管机构更加完善,并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进行保障,以免出现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职责不清晰,形成交叉监管的局面。同时为了确保我国法律机构颁布的《企业破产法》中的金融衍生品终止净额规定可以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并做到有效实行,政府就要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金融衍生品终止净额规定的可实行性,让其拥有法律效率。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金融衍生品制定相符合的法律法规,总体遵循市场总的法律规定,同时兼顾金融衍生品的差异化,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适应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一)促进监管机构间的合作
要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监管机构进行合作,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涉及的市场范围比较广泛,进行交易的产品也是多种多样,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对各个监管机构进行协调,针对各种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明确各个监管机构的职责,做到有效利用监管资源,避免出现监管资源浪费的现象,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可以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个监管机构上,如果出现问题就比较容易明确责任对象,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提高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效益,建立金融协调机构有利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交易者的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商业银行,由于场外金融衍生产品是在表外科目进行核算,监管更加容易出现滞后。那么商业银行更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内控系统,对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实时对风险进行监测,对极端的风险状况事前也应当有应对措施。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当建立金融衍生交易的风险预警,防范偶然性事件引发的违约风险。
(三)增强市场透明度
通过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适当公开金融衍生工具的相关信息,包括性质、信用风险等信息,同时,还应该建立与市场交易相适应的交易报告制度,深入研究会计处理方法和规范财务报告信息,使投资者和监管者都能充分了解衍生产品的风险程度和相应价值,这样做可以让交易市场得到有效管理。
四、结语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较快,所以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测,来确保市场的稳定运行,避免出现不正常竞争情况,就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市场进行监测,掌握市场的交易情况,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一些结果,发现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问题,促进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篇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即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移动互联网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web3.0。比如dropbox,uDrop这类应用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促进了移动网络宽带化的深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 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发展趋势及相关联之处。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传统的桌面互联网相比较,移动互联网具有几个鲜明的特性:
1、便捷性和便携性。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网络是一张立体的网络,GPRS、3G、4G和WLAN或WIFI构成的无缝覆盖,使得移动终端具有通过上述任何形式方便联通网络的特性;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载体是移动终端。顾名思义,这些移动终端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有可能是智能眼镜、手表、服装、饰品等各类随身物品。它们属于人体穿戴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都可使用。
2、即时性和精确性。由于有了上述便捷性和便利性,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工作中的碎片化时间,接受和处理互联网的各类信息。不再担心有任何重要信息、时效信息被错过了。无论是什么样的移动终端,其个性化程度都相当高。尤其是智能手机,每一个电话号码都精确的指向了一个明确的个体。是的移动互联网能够针对不同的个体,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3、感触性和定向性。这一点不仅仅是体现在移动终端屏幕的感触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照相、摄像、二维码扫描,以及重力感应、磁场感应、移动感应,温度、湿度感应等无所不及的感触功能。而基于LBS的位置服务,不仅能够定位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甚至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趋向性,确定下一步可能去往的 位置。使得相关服务具有可靠的定位性和定向性。
4、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和业务使用的私密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5、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以上这五大特性,构成了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生态。移动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方方面面了。
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互联网与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激情碰撞,一个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就此诞生。 移动互联网第一次把互联网放到人们的手中,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信息社会许给人类最大的承诺——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从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正如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用餐、出行、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查找位置、分享感受、协同工作??数以亿计的'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在上面停留数十分钟乃至十多个小时,他们在上面生活、工作、交易、交友??这些崭新的人类行为,如同魔术师的手杖,变幻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推动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企业级用户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
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分析 曾几何时,移动互联网还仅仅被人们视作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传统互联网和电信业巨头采取的种种战略转型举措早已深刻说明,移动互联网不单是 一种时髦应用,更是一股席卷ICT领域的破坏式的创新浪潮。移动互联网时代摧毁沾沾自喜的领先者、淘汰麻木不仁的守旧者的速度,比当年互联网兴起时对落后者的淘汰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个人电脑和桌面软件掀起了信息产业的第一次浪潮,PC走进了人类的办公室。进入90年代后,互联网掀起了信息产业的第二次浪潮,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一大批固守传统生存法则的老牌企业为其对科技变革的漠视与迟钝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们要么饱受经营下滑之苦,要么就此告别历史舞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移动数据流量的井喷,推动移动网络的升级换代。 人民网研究院29日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认为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它仍处在发展的早期,“变化”仍是它的主要特征,革新是它的主要趋势。
篇5: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
1、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有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态,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PC机只是互联网的终端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已经成为重要终端,电视机、车载设备正在成为终端,冰箱、微波炉、抽油烟机、照相机,甚至眼镜、手表等穿戴之物,都可能成为泛终端。
2、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催生新的应用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一方面可以作为业务推广的一种手段,如食品、餐饮、娱乐、航空、汽车、金融、家电等传统行业的APP和企业推广平台,另一方面也重构了移动端的业务模式,如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等领域的业务改造。
3、不同终端的用户体验更受重视。终端的支持是业务推广的生命线,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升温,移动终端解决方案也不断增多。,主流的智能手机屏幕是3.5-4.3英寸,发展到4.7-5.0英寸,而平板电脑却以mini型为时髦。但是,不同大小屏幕的移动终端,其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适应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的网页应该轻便、轻质化,它承载的广告也必需适应这一要求。而目前,大量互联网业务迁移到手机上,为适应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不同操作系统,开发了不同的APP,HTML5的自适应较好地解决了阅读体验问题,但是,还远未实现轻便、轻质、人性化,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
4、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样化。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新特点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终端、用户等方面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不盈利的情况已开始改变,移动互联网已融入主流生活与商业社会,货币化浪潮即将到来。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移动电子商务、移动视频等业务模式流量变现能力快速提升。
5、用户期盼跨平台互通互联。目前形成的iOS、Android、WindowsPhone三大系统各自独立,相对封闭、割裂,应用服务开发者需要进行多个平台的适配开发,这种隔绝有违互联网互通互联之精神。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甚至不同品牌、类型的移动终端都能互联互通,是用户的期待,也是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互相进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推动了传统电信业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大ICT产业的演进,原有的产业运作模式和竞争结构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产生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6、大数据挖掘成蓝海,精准营销潜力凸显。随着移动带宽技术的迅速提升,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加之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中国移动互联网也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仍然是以位置的精准营销为主,但未来随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数据挖掘的不断深入,针对用户个性化定制的应用服务和营销方式将成为发展趋势,它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另一片蓝海。
五、总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竞争中。
篇6:3G 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论文
在3G 时代,移动通信以及互联网的结合而成的移动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生活以及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移动通信产业以及互联网产业在我国的出现、发展时间都不是特别的长,其发展还是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二者结合而成的移动互联网更是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对于国内的各大移动互联网运行商而言,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情形,对其今后发展进行高瞻远瞩性的预见,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都是使得自身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
1.13G 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形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在通信产业以及互联网产业两个产业领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革新。随着3G 时代的到来,这股力量越加推动着两个产业领域的蓬勃发展。为了更清晰、明了的展现3G 时代移动互联网在目前的发展状况,将对 年到 年的移动互联网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
1.2 2008 年到2014 年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
经历了2008 年到 年的市场规模增长率稍稍下降之后(市场规模增长率从2008 年的42.2% 到 年的29.6%,直至2010 年的31.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甚至出现了 年的93.1% 和 年的96.2% 等增长率,虽然随着而来的增长率小有降幅,但是总体增长率仍然是处于50% 之上(2014 年的增长率是52.2%)。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各大移动互联网运行商加大了对计费等各项内容的整治力度,管理越加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电子商务、游戏等细分行业市场表现良好的影响。
1.32008 年到2014 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
对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现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还需要对于3G 时代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情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图2 中可以看到,我国移动互联网从2008 年至2014 年7 年之间的用户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0 年,其用户规模高达30300 万人,同比增长率达到了30%。之后的增长率稍微有点下降,但是用户规模的绝对值却是仍然在增长的,可见中国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数规模呈现的是增长的趋势。出现以上所述的现象的原因可以归咎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大移动互联网运行商对于3G 网络的大力建设和推广,另一方面是手机的功能极大地迎合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率以及忠实程度。
1.4移动互联网主要细分行业构成
在我国,移动互联网因为3G 时代的到来发展的越加繁荣,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行业构成也越加细化。从表1 中可以发现2010 年,在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构成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一项是移动增值版块(高达总份额的57.3% 左右)。紧接其后的是手机游戏、电子商务等行业,其占据份额分别是12.7% 和11.8%。在其他项目所占的11.1% 中,包括了旅游预订、手机阅读等项目。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手机电子商务这一行业,因为手机支付形式的大力推广以及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的频繁交易,移动电子商务的前景以及潜力将不可估量。
篇7:3G 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论文
2.1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细化
虽然上文中已经提到,2010 年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细分行业构成已经包括了移动增值、手机游戏、手机电子商务、等部分,但是需要明白的是,移动互联网潜在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在移动互联网各大相关利益主体的操纵下,移动互联网的行业构成也出现了细化。移动互联网市场出现细化大体归于两个因素,一是因为各种终端技术的提升,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及其操作系统更趋多样化。另一方面是相关利益主体的介入(如手机制造商等),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使得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生变迁,市场的构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2.2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化
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化是我国移动互联网以及国际移动互联网今后发展的必然,各大运营商今后将致力于平台建设API 接口开放等工作,达到移动互联网内资源共享的局面。此外,因为这种平台化以及资源的共享化,出现技术创新、营销推广等成本也将会大大降低,这种开放所带来的商业秩序、产业格局势必对移动互联网产生深远影响。
篇8:3G 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论文
3.1商业模式的创新,合作开放意识的增强
3G 时代,移动互联网平台化趋势将会非常显著,因此,各大运行商必须要在合作、开放意识的引导下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合作、开放不但能够进行移动互联网内所有资源的共享,还能够达到降低各项成本支出的目标。在3G 时代生存的运营商,不能还是满脑子的排外、守旧思想,而是需要积极地和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各方优势资源的整合,一起开创出新的业务和应用。运行商需要积极“走出去”,再而“引进来”,最后才能够在整个移动互联网内走出一条“共赢”的新道路。
3.2无线宽带资源的有效利用
无线宽带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是各大运行商应对移动互联网今后发展趋势的一条必由之路。虽然有的运行商拥有优质的无线网络资源,但是这种资源的拥有也是有限的,为了实现长期、科学的发展,目光还是需要转到无线宽带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此外,无线宽带具有强大的网络接入能力,在终端处理能力、业务内容一致的前提下,这一强大接入能力将会为运行商留住更多的用户。
3.3积极以用户的需求为最终导向
对于所有的服务行业而言,用户的需求始终是至高宗旨,对于移动互联网运行商而言更是如此。可以说,把握了用户的需求就是把握了整个市场。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日益成熟的现今,各大运行商必须要专注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创造出更庞大的用户群体,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4结语
对于3G 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各大利益主体而言, 既要面对各种挑战,也要独具慧眼的利用各种机遇,只有在打破原有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创建出新的运作模式,才能真正适应3G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篇9:移动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发展论文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将移动听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采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向移动互联网中导入一些网站、企业信息及企业业务等。在促进移动信息技术完善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基本需要。这都依赖于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移动通信;互联网;融合技术
篇10:移动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发展论文
1.1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便捷性
移动互联网在使用中更为方便快捷,移动通信设备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因此移动互联网也呈现了相同的优势。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人们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查询所需信息。
1.2有利于个人隐私的保护
在计算机上网的时代,人们的个人信息很容易受到安全隐患的威胁,用户上网的过程中,骇客可以得知用户正在浏览的内容,甚至还能够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此外,计算机互联网还有较强的公开性,因此私人电脑端的用户信息查询相对比较容易。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不需要将移动设备之中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因此保证了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性。用户上网活动的随机性也会有所增强,所以信息安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1.3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即时性和实用性
移动互联网可以营造更为优良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进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利用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发邮件,从而实现线上办公和线上购物等目的。而在传统的互联网形式中,只有在家中或办公室这种能够容纳上网设备的地点才能实现,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很好地摆脱了上述因素的限制。
篇11:移动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发展论文
3.1积极推动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升级
若要更好地推动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必须要大力推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在发展中应不断推动覆盖多个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移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大的便利,从而为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壮大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因此运营商也要在日常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制定一个长期的科学的发展规划,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放力度,同时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建设发展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移动互联网取得更大的进步。
3.2提高互联网信息安全保护力度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必须要以二者的发展与进步为基础,当前,人们对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关注度和重视度不断提高,同时由于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安全信息防护工作也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中,信息安全防护方面依然需要不断完善。此后,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都会不断发展,这也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还要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安全防护资源,从而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创造更好的条件。
3.3推动多领域信息共享与信息化建设
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高效性和便捷性,同时其也与互联网技术的共享平台充分结合,因此对于信息共享体系的构建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不同行业和领域都能借助移动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来实现信息共享功能。在移动互联网信息共享体系的建设中,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会日益提高,而这也是移动互联网为社会发展做出的一个积极的贡献。当前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同时其也在不断发展,这一背景下,很多领域都在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将重点放在了信息化升级上。而移动互联网技术也会由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得到全面的改进,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4结语
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得当今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创造了诸多便利,同时这一技术还能更好地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此外这一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当前,我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同时其也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普遍性需要。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一技术还会不断完善,并对提高互联网信息安全和推动信息共享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波.互联网通信技术及其实际应用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18).
篇12:移动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发展论文
2.1移动终端发展现状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推动了终端移动化的实现。移动终端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多,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等。当前移动终端人际交换技术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在这些技术当中,终端显示技术能够借助液晶显示屏和电容屏等媒介显示具体内容。屏幕触控技术也能够更好地对移动终端进行操控,语音交互技术能够实现用户的语音交流。感应技术借助移动终端当中多种形式的感应器来实现用户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功能。
2.2移动网络发展现状
移动网络的接入网络主要有4G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和无线MESH网络几种形式。当前我国的通信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同时4G通信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的速度也较之前的网络技术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可达Mb/s,此外5G通信网络技术也正方兴未艾,不久的将来也会得到普及与应用。无线局域网已经成为家庭和办公常用的一种网络形式,移动网络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线局域网价格较低,传输速度较快,所以其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无线MESH网络更多地应用在面积较大的开放区域当中。与无线局域网相比,这种网络形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传输距离限制更小,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通信效率及水平。
2.3移动应用服务技术发展现状
当前,移动应用服务已经进入到一个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同时这一技术还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普遍需求。当前的移动应用服务中主要的技术类型有移动搜索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等。移动搜索技术就是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交互性来实现互联网信息的搜索功能。这种技术与传统的搜索技术相比,其具有更强的简约性,个性化特征更为明显,且终端可移动。例如对地点进行定位分析,同时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过滤。而二维码编码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则应用更为广泛,微信和支付宝就是这一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微信和支付宝将网上支付与二维码技术有机结合,从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购物。
【移动互联网创新成为互联网发展新动力论文(共12篇)】相关文章:
发展纳税服务外包的建议论文2022-06-05
煤炭企业营销策略经济学论文2022-06-07
基于“互联网+”时代中的会计改革论文2022-11-17
物联网技术对环境监测范畴的使用论文2022-05-06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2022-09-05
工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2022-05-07
移动互联网的云计算应用研究分析论文2022-05-07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2023-08-09
互联网时代无人化餐饮平台的运行分析论文2023-02-24
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