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论》李陵论文言文(集锦10篇)由网友“炎臣婧”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备论》李陵论文言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备论》李陵论文言文
《备论》李陵论文言文
善将将者,不以其将予敌;善为将者,不以其身予敌。
主以其将予敌,而将不辞,是制将也;将以其身予敌,而主不禁,是听主也。故听主无断,而制将无权,二者之失均焉。
汉武召陵欲为贰师将辎重也,而陵恶于属人,自以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才、剑客,愿得自当一队,以步卒五千涉单于庭,而无所事骑也。夫所谓骑者,匈奴之胜兵长技也。广泽平野,奔突驰践,出没千里,非中国步兵所能敌也。以匈奴之强,兵骑之众,居安待佚,为制敌之主。而吾欲以五千之士,擐甲负粮,徒步深入,策劳麾惫,为赴敌之客。
是陵轻委其身以予敌矣。而汉武不之禁也,乃甚壮之,而听其行。上无统帅,而旁无援师,使之穷数十日之力,涉数千里之地,以与敌角而冀其成功。陵诚勇矣,虽其所以摧败,足以暴于天下;卒以众寡不敌,身为降虏,辱国败家,为天下笑者,是汉武以陵与敌也。故曰:二者之失均焉。
法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陵提五千之士,孤军独出,当单于十万之师,转斗万里,安得不为其所擒也?是以古之善战者无幸胜而有常功。计必胜而后战,是胜不可以幸得也;度有功而后动,是功可以常期也。秦将取荆,问其将李信曰:「度兵几何而足?」信曰:「二十万足矣。」以问王翦,翦曰:「非六十万不可。」秦君甚壮信而怯翦也,遂以二十万众,信将而行,大丧其师而还。秦君大怒,自驾以请王翦,翦曰:「必欲用臣,顾非六十万人不可也。」秦君曰:「谨受命。」翦遂将之,卒破荆而灭之焉。冒顿单于嫚辱吕后,汉之君臣廷议,欲斩其使,遂举兵击之。樊哙请曰:「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曰:「哙可斩也。昔高祖以四十万众困于平城,哙奈何欲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也?」
吕后大悟,遂罢其议。向使王翦徇秦君以将予敌而不辞,吕后听樊哙以身予敌而不禁,则二将之祸可胜悔哉?夫李广、李陵皆山西之英将也,材武善战,能得士死力。然轻暴易敌,可以属人,难以专将。世主者苟能因其材而任之,使奋励气节,霆击鸷搏,则前无坚敌,而功烈可期矣。
汉武皆乖其所任,二人者终偾蹶而不济,身辱名败,可不惜哉!大将军卫青之大击匈奴也,以广为前将军。青徙广出东道,少回远,乏水草。广请于上曰:「臣部为前将军,令臣出东道,臣结发与匈奴战,乃今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而青阴受上旨,以广数奇,无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广遂出东道,卒以失期自杀。夫以广之材勇,得从大将军全师之出,其胜气已倍矣。又获居前以当单于,此其志得所逞,宜有以自效,无复平日之不偶也。
奈何独摧摈之,使其枉道他出,遂死于悒悒,而天下皆深哀焉?至若陵也,又听其以身予敌而弃之匈奴,侥幸于或胜。及其以败闻,徒延首倾耳望其死敌而已,无他悔惜也。嗟夫!汉武之于李氏不得为无负也。盖用广者失于难,而用陵者失于易,其所以丧之者一也。贾复,中兴之名将也。世祖以其壮勇轻敌而敢深入,不令别将远征,常自从之,故复卒以勋名自终。盖壮勇轻敌者可以自从,而别将远征之所深忌也。观贾复之所以为将,无以异于陵、广也。
而世祖不令别将远征,常以自从者,是明于知复,而得所以驭之之术也,故卒收其效而全其躯。不然,则复也亦殒于敌矣。
呜呼,任人若世祖者,几希矣!
篇2:文言文《李陵论》练习题
文言文《李陵论》练习题
李陵论
白居易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
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李陵策名上将 策名:出仕,为人之臣
B.罪逭于躬,祸移于母 逭:免除
C.酌其本末,事不相侔 酌:斟酌、考虑
D.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 爱:怜爱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直接表现李陵失君子之道的一组是(3分)
①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 ②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 ③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④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 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 ⑥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认为,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这不同于范蠡、曹沫的忍辱负重的'行为,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对这种变节行为也没有进行应有的批判。
B.白居易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出发,批评了《史记》《汉书》对李陵变节没有明讥的做法,他觉得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李陵一个都不符合。
C.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李陵不能死战的苦衷,反而听信流言,对李陵宗族施以重罚。白居易对此也深表同情,认为李陵功大于过。
D.在白居易看来,李陵如能舍命取信、忘身守死,这是死得其所,必能死且不朽;可惜李陵不死,结果自毁声名,移祸亲人。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3分)
(2)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3分)
(3)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3分)
篇3:《李陵论》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李陵论》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
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译文:
《论》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古代的君子,奉行并不断追寻着这四个方面,如果一旦失去了它们,就不配做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儿子了。汉代的李陵出任上将,出兵征讨匈奴,我私下认为,他不为国家的事业而牺牲是不忠,活着投降匈奴是勇,放弃先前的功绩是不智,招致后来的祸患是不孝,四个方面没有一个是可以的,因而使自己的宗族灭亡了,可悲啊!
我读《史记》《汉书》,发现它们对李陵都没有明确的批评,私下为此感到很是疑惑。司马迁虽然是因为李陵而遭受罪责的,然而对李陵没有批评,是应该的吗?班固也跟着司马迁而没有批评李陵,还是应该的吗?按照《礼记》上说:“为军队谋划的人,失败就要死去。”所以失败而死,这是死得其所啊。然而李陵该死时却不死,能不得到批评吗?我看他最初带领步兵,深入到匈奴的领地,能用少数军队攻击众多敌人,用辛劳的军队击败准备充分、养精蓄锐的敌人,一再打仗一再胜利,没有谁能比他的功劳大的。然而到了士兵用尽、力量衰竭、锋锐遭受摧折而失败的时候,他不能够拼死一战,最终被活捉而投降了。
唉!丢掉国君的使命,挫伤国家的威风,不能够称作忠;向匈奴屈服,束手就擒成为俘虏,不能够称作勇;丧失战功在前,不要自己家庭的名声在后,不能够称作智;(只顾)自己免除罪行,而将灾祸转移到母亲身上,不能够称作孝。他却引用范蠡、曹沫来自比,又是多么荒谬啊!况且会稽的耻辱,不是范蠡的过错;鲁国蒙受羞辱,曹沫一定会讨回损失,所以这二位不死。然而李陵苟且偷生逃避死亡降低身份,使自己受制于强敌匈奴,即使他真有拳拳报国之心,又有什么作为呢?那吴国、齐国,是越国、鲁国的敌国;匈奴是汉朝的外臣,作为大汉的将军被单于活捉,这是助长敌人(的'气焰)而严重地侮辱了国家啊。况且这二位即使不死,也不会有李陵的投降的恶名;这二位如果被活捉投降,也不会有李陵的延及父母的祸患。考察这几件事的始末,李陵的事与这两位的事并不相同,然而李陵却自以为是仰慕(效仿)他们的行为,这是严重地失去了做臣子的道义啊。
我看李陵回复苏武的书信,他心中只是担心汉朝不明白自己,却没有自我反省这件事的始终。为什么呢?与其想要刺穿心脏自我表白,割下头颅表明心志,何如尽到臣子的节操献上生命来取信于国君呢?与其痛心母亲之死,悼念冤死的妻子,怨恨君王埋怨国家,何如舍弃生命坚守正义而死,从而解除亲人的祸患呢?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具体情况,而听信下面的流言,立刻对李陵的家人施加重重的刑罚,难道不是对不起李陵对汉朝立下的功劳吗?”我的回答是:假使李陵不苟且偷生,而能够接着死去,那么朝廷一定会将对他的赏赐延续到他的后代,刑罚也不会施加在他的父母亲族身上,李陵的战功足以冠绝当时,他的豪壮气节足以为后世垂范,忠、孝、智、勇四者都成立了,而且他的死将永垂不朽,哪有流言能涉及他啊!
所以不是该做的事,君子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到了该牺牲的时候,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可惜李陵不死,就失去了君子该行的正道。所以陇西的士大夫们以姓李感到惭愧,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吗?
篇4:《李陵论》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李陵论》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
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译文:
《论》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古代的君子,奉行并不断追寻着这四个方面,如果一旦失去了它们,就不配做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儿子了。汉代的李陵出任上将,出兵征讨匈奴,我私下认为,他不为国家的事业而牺牲是不忠,活着投降匈奴是勇,放弃先前的功绩是不智,招致后来的祸患是不孝,四个方面没有一个是可以的,因而使自己的宗族灭亡了,可悲啊!
我读《史记》《汉书》,发现它们对李陵都没有明确的批评,私下为此感到很是疑惑。司马迁虽然是因为李陵而遭受罪责的,然而对李陵没有批评,是应该的吗?班固也跟着司马迁而没有批评李陵,还是应该的吗?按照《礼记》上说:“为军队谋划的人,失败就要死去。”所以失败而死,这是死得其所啊。然而李陵该死时却不死,能不得到批评吗?我看他最初带领步兵,深入到匈奴的领地,能用少数军队攻击众多敌人,用辛劳的军队击败准备充分、养精蓄锐的敌人,一再打仗一再胜利,没有谁能比他的功劳大的。然而到了士兵用尽、力量衰竭、锋锐遭受摧折而失败的时候,他不能够拼死一战,最终被活捉而投降了。
唉!丢掉国君的使命,挫伤国家的威风,不能够称作忠;向匈奴屈服,束手就擒成为俘虏,不能够称作勇;丧失战功在前,不要自己家庭的名声在后,不能够称作智;(只顾)自己免除罪行,而将灾祸转移到母亲身上,不能够称作孝。他却引用范蠡、曹沫来自比,又是多么荒谬啊!况且会稽的耻辱,不是范蠡的过错;鲁国蒙受羞辱,曹沫一定会讨回损失,所以这二位不死。然而李陵苟且偷生逃避死亡降低身份,使自己受制于强敌匈奴,即使他真有拳拳报国之心,又有什么作为呢?那吴国、齐国,是越国、鲁国的敌国;匈奴是汉朝的外臣,作为大汉的将军被单于活捉,这是助长敌人(的气焰)而严重地侮辱了国家啊。况且这二位即使不死,也不会有李陵的投降的恶名;这二位如果被活捉投降,也不会有李陵的延及父母的祸患。考察这几件事的始末,李陵的事与这两位的事并不相同,然而李陵却自以为是仰慕(效仿)他们的行为,这是严重地失去了做臣子的道义啊。
我看李陵回复苏武的书信,他心中只是担心汉朝不明白自己,却没有自我反省这件事的始终。为什么呢?与其想要刺穿心脏自我表白,割下头颅表明心志,何如尽到臣子的节操献上生命来取信于国君呢?与其痛心母亲之死,悼念冤死的妻子,怨恨君王埋怨国家,何如舍弃生命坚守正义而死,从而解除亲人的祸患呢?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具体情况,而听信下面的流言,立刻对李陵的家人施加重重的刑罚,难道不是对不起李陵对汉朝立下的功劳吗?”我的回答是:假使李陵不苟且偷生,而能够接着死去,那么朝廷一定会将对他的赏赐延续到他的后代,刑罚也不会施加在他的父母亲族身上,李陵的战功足以冠绝当时,他的豪壮气节足以为后世垂范,忠、孝、智、勇四者都成立了,而且他的死将永垂不朽,哪有流言能涉及他啊!
所以不是该做的事,君子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到了该牺牲的时候,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可惜李陵不死,就失去了君子该行的正道。所以陇西的士大夫们以姓李感到惭愧,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唐贞元十六年(8),进士及第。8,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又罢校书郎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等职,在任期间,除草拟诏书外,经常上书论事,积极参政,直陈时弊。8,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遭诽谤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822年,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827年,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
晚期的白居易在洛阳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于846年8月去世,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篇5:朋党论文言文
朋党论
宋代·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篇6:强弱论文言文
强弱论文言文
汉武帝朝有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山野先生曰:实为强汉者论,然后世有几何?
宋乃巨富国也,岁岁援捐于外,朝朝进贡于它。僻野蛮族,屡屡犯边,边民涂炭,同胞离恨。山野先生曰:交也,情真爱挚,岂钱所能为也?酒肉兄弟,金钱友谊,恶俗低贱者推崇备至,实乃无义无德者度他人之腹,以私益忖天下,自取其辱。
昔有慈禧太后者,秉政于国,袁世凯奸雄,每见之汗出如浆,惧而怕之,大唐周天子武后者第二,女中豪杰也;然私家天下,不能脱离私字于万一。岂非人杰者之过?然晚清有赖于太后,中兴也。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新欢。国将不国,唯有下策也。宁与洋贼,不予家奴。百姓何辜?沦落为奴于清?
山野先生曰:世间事强者心强乃大,色厉内荏者每每高喊天下无敌,然自虐自卑多显。每每结钱他国于前,自屈辱他国于后,实为人皆有阅人之标准,唯私心低贱者不醒也。
有闻华裔被蛮族欺凌者,然汉武帝魂久未归,只能自怨自叹,甘受于辱。山人多有不服者曰:吾乃强国上邦,何故如此?忍让为进,等他日图报。山野先生曰:强者公心也,大者无私也,有私则万民可牺牲,有利则万民可放弃,何论强弱?公心为强,私利为辱,苟延权力,满足私欲,晚清慈禧太后也。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对民暴力者,划同胞敌我者,私政也。而弱国无外交,私政无国民。外耻苟安残喘,内欺凌百姓为能,乱臣贼子也。
山野先生曰:往溯千年,朝兴朝替,私国中华,生民涂炭,何有家国?移民于外者,生死靠天,每每被异族屠之,何有敢言者?有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淫也。叹、叹,同胞遇难,鞭长莫及。竟有炕头光棍者,论私自去国、它国法律,言下之意,生死由它。畜生尚念骨肉亲情,贱畜何敢言也。
篇7:论阔文言文
论阔文言文
古之贤人必有阔。阔者,所以宽容大度能错也。人非圣贤而无过者,过而容改,大度者也。过而不解,其为过终于心也,量小矣。长于斯者,其有过于吾,吾宽容而待之;长于斯后,其有过于吾者,吾海量而容之。吾待人之道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是故长幼无异,无轻无重,道之所存,胸之广长存也。
嗟乎!宽容之不存已久矣,欲人之改过也难矣!古之中华,堪之于今远矣,尤倡大海之量;今之众人,识超古人亦远矣而量小于古。是故越容越小,道之不存久矣。量大之所以为宽,容小之所以为窄,皆源于此也。
爱其弟子,教之以宽;于其身也,则耻于宽,谓之怪哉?己所不欲也施于人。吾未见其明也。观之田间小民,错而为宽者善也,反观上层之人,过而于心终为过。犹五千文明史,记亿长存也。问之,则曰:“彼与彼时为误也,误之为误,终为误矣。”
呜呼!宽道之不复可知矣。谓之小民之人,师表之人不屑,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非无过,孔子尚不足,况于凡人呼?
篇8:论毅力文言文
论毅力文言文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客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容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箦,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篇9:兴亡论文言文
兴亡论文言文
夫观天下,巍巍华夏五千,朝代之更替,如日月之交换,繁而杂乱,不易梳理。兴亡却有之轨迹,循而复始。
自三皇起,过五帝至夏,政权更替多用禅让。三皇者,不可考也,余乃观之,有巢、遂人、神农乃历史变化之三个时期也。有巢者,渔猎时期也,遂人者,游牧时期也,神农者,农耕时期也。
五帝自《史记》世系表述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此皆禅让而更替行政之权者矣。禹治水而功,受禅于舜,至此废禅让而专世袭,其子启建而立夏,为中国之第一王朝矣。
夏至太康之时,因荒淫而遭有穷氏后羿撺掇,然虽有少康之中兴,再至桀时终亡于商。至此定下王朝兴衰之变化规律也。商初而兴,至中盘庚而盛,末由帝辛亡于周。
周始行封建,分封诸侯于四野,天子拥天下而临中央。然封建之流弊亦随周之兴亡而暴露之。周自迁都洛邑,国力不负,诸侯乱而相伐。始皇出,天下安,诸侯灭,中国一,统钱字,定轨尺,环宙宇,归六合。废封建而行郡县,权归中央,任命地方,乃天下之大新也。然六国者不安矣,秦之亡,实乃六国者也,封建余孽对峙于集权新政,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此,终亡矣。
从此之天下,历朝均有封建,虽集权于中央,然封建犹阴魂不去,祸国为害不浅。汉之封建,招之七国叛乱,晋之封建,亦八王之乱矣。唐初之封建于子孙,乃出玄门之变,后期之节度者,离中央而行军政之权,实乃与之封建无异。宋虽封建势弱,仍有赵氏子孙封地为王。蒙古之封建,四汗国并存然其崩解。明时封建,亦出靖难、宁王之乱矣。清之封建三藩,亦是如此,封建荼毒岂非亡国之一罪乎?
王朝更替之规律,无非初期之修养,中期之兴盛,末期之衰亡。初期之时,因祸乱战伐,民不聊生,为促国盛而行休息之策。转至中期,国力强盛,乃兴兵扩疆,扬名世外。而至末期,国力财富因中期奢而霍之,故变而匮乏,不得已加赋税,重徭役,逼民谋起,门阀叛反,再加之边患外急,内外蛀食,遂而亡。
汉初用黄老之策修养民本,至武帝时削封建而强集权,罢百家而尊儒术,王朝强盛于世,而北拒匈奴,西通西域,南阔疆土,至元帝时,犯强汉者,虽远诛之,中国国力之强盛,与罗马、安息、贵霜并举。然穷兵黩武,耗其国力,终至流民四起,颠覆王朝。流民起义者,乃国之亡之二罪矣。
夫观隋时,合中国,开科举,凿运河,游河西,千邦来贺,万国来朝,却因好大而喜功,国民生况日下,遭至门阀义起,终二世而亡。盛唐初时休息,至武后、玄宗时盛极于世,然地方势力之盛强必削中央之实权,安史一乱,帝国终不复往,流民又起,遂而亡之。然隋唐之亡,乃至汉之亡,均可归于藩镇门阀之祸矣,藩镇之祸实乃亡国之三罪矣。
至宋时,太祖门阀出身,深知藩镇之弊,从此强集权,削地方,重文抑武,实文化昌盛,科技辉明,货币之兴荣,钱财之富足为后世所惊叹哉。然之武功却无他见,边疆烽烟终烧至京都。然宋之军弱,重文抑武实乃其一,二者乃唐时之民族政策,对边民之宽容,使之肥沃牧场尽归游民所有,至宋之时,河西为西夏所据,无天然牧场驯马,宋之步兵实难与之骑兵对敌。三者乃燕云十六州之失也,五代之时,燕云之地尽归契丹,宋虽统一,然燕云未收,攻无天险可据,退无长城可守,与辽金对峙,实难取胜。四乃辽金夏已与其他游牧有别,其乃建立王朝政权,与之汉唐时之匈奴、突厥不可同语矣。宋经靖康而退居长江以南,利其天险延其国祚,其军抗击蒙古之久,又岂可言其武力之差乎?然亡于蒙古乃大势所归矣,世界皆为蒙古铁蹄之颤,何其宋焉?
明之立国初者,亦用其修养之策,然其策之税法,为之后世伏患矣。观明一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华夏之功竹难书罄。废宰相设内阁,促工商,兴远洋,资本之新发,火器之昌盛亦属世界之前。然其税法之误而亡其国,虽得张居正改革历变,然不得其解,是为亡明之一矣。明初对峙蒙古,后对峙于满清,又平倭患,援朝鲜,战事终无断矣。战事劳其民,伤其财,使之民怨,终激而民变,是为亡明之二矣。然一二者,实为相绕着,因其税务,国之库府无充盈之财,因其战事,损之库府本不充盈之财,国之为于战事,必充其饷,然东林之辈所累,矿盐之商少税难收,复征其农者,农者本无财,刮之民膏必使民变矣。东林之辈,误国者何其词也,南迁之议,诺成定案,然中央移至应天,国祚仍在,不至军阀四起,私拥立王而内乱纷纷,整顿国事再图北伐者,收复之望尤在矣,此乃亡明之三者。末帝崇祯,虽除阉党,整朝纲,然刚愎自用,生性多疑,频换内阁,丧失民心,斩杀守将,扰乱边防,终使满清入关。观当之气候,正值冰寒侵袭,农耕欠收,游牧外窜。满清者,金之后裔也,早窥中华久矣,明末国力微衰,内乱四起,趁而侵之,入主中原,剃发易服,臣服汉民。此之为亡明之四矣。
然观之宋明二朝,皆亡于异族外国,虽此时已融而合一,然当时却是如此。异族入侵实乃亡国之四罪也。清之亡者,乃时代变迁,大势所趋,无奈何他,然仍逃不过息、兴、衰三步规律尔。终观华夏古史,息、兴、衰尤滚滚车轮,无可逃逸。而祸国之四罪者,封建、藩镇、民变、外敌。此四罪者皆关乎亡国灭种之祸端,史来有之,必慎重而行之。
百年兴亡,终不过一届废丘,百姓安危,却如是一叶枯城。王朝兴衰贯穿始终,英雄小丑都归尘土。当之读史,应以史为镜,了知兴衰,引之为鉴,杜之安然。此乃史之价之所在也。
然国之强,必先民之富,《管子·治国》有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国安必可断其流民变起之罪矣。国富而军强,重国防,顿军务,绝边患,安国邦,兴科技,集智囊,必可断其外敌入侵之罪矣。强中央,分地方,收兵符,渐民权,必可断其封建、藩镇之罪矣。
余望想,吾华夏之威,故必复现,重回秦之傲骨,汉之雄武,隋之威严,唐之世盛,宋之富足,明之刚毅,至时千邦来贺,万国来朝,巍巍华夏,永立东方。
篇10:朋党论文言文及翻译
朋党论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宋〕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
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一般说来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团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的是薪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末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唐尧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恺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唐尧的天下因此得到大治。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推举,互相谦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一个朋党。但是虞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得到大治。《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却是一条心。”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但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天下名士都关押起来,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巾贼来了,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党锢释放了他们,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竟被投入黄河,说什么“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们的朋党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由此而使他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互相推举谦让而不疑忌的,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蒙骗,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谁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前代治乱兴亡的过程,为君主的可以做为借鉴了。
(胡中行)
★ 永远的李陵作文
★ 苏武传教案
★ 《苏武传》教案
【《备论》李陵论文言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报任安书》说课稿2023-03-12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2022-10-16
报任安书 翻译2022-12-07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2023-09-26
《任末好学》阅读答案及翻译2024-01-30
苏武传教学设计2023-10-18
报任安书教案2022-08-07
小学报任安书教案2022-12-31
关于背《报任安书》有感700字2023-09-22
徐光启字子先文言文阅读答案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