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精选11篇)由网友“windykt”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江河
师:同学们,江河是朦胧派诗人,诗歌中自然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中语言的独特性,以求更深刻地了解作者的风格,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品味几处精美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诗句‘ (幻灯片展示)师生齐读:为了歌唱,玉兰花/把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为了不再孤独,繁星似的迎春到处闪烁/金色的声音刺激着我们/阳光追逐着,鸟儿牵动着/让我们一块走"}/在花辫匆匆铺就的道路上芬芳地走吧/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见动赓天正迎着我们走来,献上更多的花朵。
师:在这几句诗中,你最欣赏的是什么句子,请说说理由。
生:写迎春花的几句也很美。它与前后诗句在意境上浑然一体,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句中把迎春花比作了繁星,“闪烁”一词就是运用了比拟,写出了动态的景象,给人生机勃勃的感受。
生:“阳光追逐着,鸟儿牵动着”也是比拟手法,这是一个热闹的场面。
生:“在花瓣匆匆铺就的道路上芬芳地走吧”、“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觅动”展现的都是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喜的心情,所有的景物和谐地呈现.象征了新时代的气象。
师:说得很好,词语象征的本义和先前的理解没有大的差别,但是当我们重视了前后超常搭配的词语后,就会对该词语表意的侧重点有更准确的理解,所得出的词语的象征义也就更符合诗歌前后的语境了。现在,我请大家再来看一下课文。
生:我对“繁星似的迎春到处闪烁”也有了新的理解。我在想作者为什么拿“闪烁”和“迎春花”搭配呢?动词的使用可以让人想到这是风造成的,而且还是微风,微风吹拂,花儿一会儿对着阳光,一会儿背着阳光,忽明忽暗,与上下文中有风有阳光的信息呼应,这也是在暗写风与阳光的句子,是侧面描写的手法。
樊光姣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篇2:《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教学实录)
相看两不厌,暂得一时欢
浙江长兴中学 梁磊
梳理整篇内容,学生已初步感知柳宗元漫步西山,心凝形释,暂得欢颜。此时劈空一问:“为什么单单是西山,而不是‘永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令柳宗元怦然心动,心怀释然呢?”
生:因为西山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与别的山不同,气质更独特卓立。
生:这座山形势特别险峻,让柳宗元视野开阔,心胸也开阔起来。
生:它是那样的高峻、险要、特立。这与自己的不被众人理解,特立独行,志向高洁,与他人不同是非常相像的。
师:读一读大家都关注到的句子。
生齐读: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师:我有一个困惑,不知道大家能否帮我解答。西山真的是永州最高峻挺拨卓异特立的山峰吗?
生:好像不是。(期待眼神关注)第一段结尾讲: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说明它不是最有特色的!
生:作者发现西山时是“因坐法华寺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也说明是比较巧合的看到它的奇特的。(众生点头)
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还需靠缘分。在法华西亭中那惊鸿一瞥就已在他眼底心中留下一见钟情的倩影了!
生:在别人眼中西山也是一座一般的山,也没有什么人去开发利用过。
师:何出此言啊?
生:你看作者登山之前说命仆人“缘染溪,斫榛莽,梦茅茷”,说明是现开山寻路的。
师:阅读并且形成了对文字背后的领悟,这才是真阅读。西山在柳宗元眼中心上独一无二,是因为它令作者探索发现,并令他感到两者冥冥中有一些共性,比如特异独立,比如初看无奇,还有什么呢?
生:表面上平凡,实际上很秀美独特。
生:他们都是有自己的坚守的,内在很美。
生:都不为人所知,不被人理解。
师总结:由此来看,西山只是一个媒介,象由心造,境由心生。物与我的融合与契合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山水本身。就好似东坡邂逅赤壁的清风明月,史铁生邂逅地坛的茂盛花草,朱自清邂逅清华园的荷塘月色,梭罗邂逅瓦尔登湖的神圣清波,川端康成邂逅凌晨四点的未眠海棠------寻遍千山万水,其实只为邂逅自己。以山水关照内心,给心一个安放处,劝慰自我,陶然忘我,这恐怕才是游之真谛。
师:西山平复柳宗元灵魂狂躁而痛楚的嘶吼,大家能否设想一下,从西山归来的柳宗元会如何呢?
生: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以后会更喜欢游览山水。
生:可能会豁然开朗,豁达洒脱,寄情山水
师:那么联系其生平及所学作品,各位是否觉得西山一游已令柳宗元超脱旷达,此后他将纵情山水豁达洒脱一生了呢?(生皱眉思考者众)
生:可能会吧。
生(马上站起):不可能,《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刚被贬时写的,是“永州八记”之首。后来他的作品还是流露出挺复杂的情绪的。
师:如果我们回到文本来看,你们读读文末。“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为什么不想归?
生:陶醉了,不是说“与万化冥合”了吗?
师:这令我想到了《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的心情最后是怎样的?
生齐答:不平静!
师:为什么又回复到不宁静了呢?
生(各自谈看法):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回家了。到底惦着江南了。------
师:那你们再想想柳宗元呢?
生顿悟。
师:柳宗元自己曾言:“子诚以浩浩而贺我,其孰承之乎?嬉笑之怒,甚乎裂眦;长歌之哀,过乎恸哭。”作者的情感从来都需要用心体悟,我们不但要读懂文本,还要读懂背后作者的情感。在面对无法选择的生存空间,无力改变的政治前途,无从接受的现实困境时,柳宗元的家国之念、个人理想永难放下,他注定无力超脱和改变心性。心灵的破茧成蝶,凤凰涅槃,那样的幸运儿只能是苏轼之类。“我”只能强作豁达,强颜欢笑,强自宽慰。
师:读其文,悟其理,感其情。深读文本,老师以一首小诗作结:
一杯颓然酒,
一篇宴游文。
都言心陶然,
谁解其中味?
愿平凡你我可随每一篇文本畅游作者的心灵山水,深读细思,每一位作者都独具情感魅力,每一篇文本都令人充实!
始得自我在“于是”
江苏无锡辅仁高级中学 戴启江
“本文的题目叫‘始得西山宴游记’,文中哪一句话与它照应?”课堂上,我让学生迅速找到语言标志。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学生齐答。
“‘于是’,什么意思?”
“从这里。”
“能够让柳宗元终于获得西山之游欢愉的‘这里’,有怎样的美的风景?”
“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抢答的学生一刻不让。
“特别吗?”我提醒。
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聚聚缩缩,经过他自己的回味,似乎俯视下的西山更显得平常了,“这个似乎算不上让他欢愉的风景”,这个同学红着脸回应。
“特立。”有声音传来,“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一口气读完,这份独特就在他的诵读里呈现了出来。
我示意他具体说说。
“‘特’,就是独特,‘不与培塿为类’,说明它是特立独行的,没有依附,决然自傲。”
“那是‘孤零零’的美吗?”我顺势‘误导’。
“不是孤零零,是一种孤傲。”他坚持刚刚的理解。
“写它的高峻,不跟小山一类,是高峻的山峰。”有学生补充。
“说它‘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分明写到了它的美,美在无穷无尽、无边无际,非常的广袤。”一语未了,一语又起。
“与大自然和谐交融,有一种震撼心魄的融合美!”到此处,从孩子们的声音里真的感受到了西山的“特立”之美:美在决然自傲,美在浩渺无际,更是美在与天气融合之大气,还有多少心事不能在此刻生出云烟、化作飞雾?
“‘于是’,除了理解为‘从这里’,还可以有别的解释吗?”轻轻一问,大家陷入思考。一学生说:“从这时”。
“时间上?能具体说说这一刻时间上的特别?”顺着学生的答案我追问。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就这么几句,再无其他。似乎这么几句简单的傍晚的时间点,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一时刻,因为心情的改变而不一样?”一番思考,有孩子郑重发言。
“柳宗元终于获得西山之游欢愉的‘这时’,不仅仅是外在的景色美,时间的特别,更是此刻的心情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说他自己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份西山的美景中,而且与它融为一体了。”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不就更加说明此刻他的心情有了变化?过去他无数次来这里,都是‘觉而起,起而归,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一番对比,更是证明了他们的判断非虚。
“箕踞而遨。”顺蔓摸瓜,细致的学生很快接着补充。“‘遨’就是遨游,就是自由自在,放飞自己的心灵。”孩子的解释很准确,也很诗意。
“‘箕踞’呢?”
“不就是坐着的意思嘛。”有学生小声嘀咕。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坐’呢?”我点拨。对照注释,齐读关于“箕踞”的解释:“古人席地而坐,呈簸箕状。”
“古人席地而坐的‘坐’是什么姿势呢?是‘簸箕状’吗?”我引导。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腿部屈在臀下。”灵活的孩子查起了字典。
“这个解说分明告诉我们,‘箕踞’绝对不是普通的‘席地而坐’,而是一种与日常的‘坐’姿截然不同的‘臀部着地,腿部向前伸开’的姿势,这是代表着怎样感情的一种姿势呢?”教室里窸窸窣窣,大家并未深入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孩子主动猜测。
我补充《史记刺客列传》中有相同描述的语境:“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继而提示:“行刺失败,荆轲‘箕踞以骂’,而非普通的‘坐而骂’,以这样的坐姿来表达对秦王的怎样的感情?”
“愤恨、蔑视、无礼……”声音一下子有了温度,四散传来。
“那么此处的‘箕踞’可以看出柳宗元怎样的心情呢?”
“无所拘束、自由、放松、自在、自我……”
“说明他此时身心完全地松弛,可以不必承受内心紧绷的死亡的压抑与失意潦倒的苦痛倾轧了……”孩子们一下子仿佛明白了柳宗元的一言一行中都渗透出一种功名利禄、生死恐惧都在此刻的西山中付于烟云的畅然。
虽然“惴栗”之心始终无法真正“释去”,但“于是”之处何尝不是始得自我之时?
梦耶,非耶
宁波市镇海中学 高培圣
师:贬谪生活把柳宗元抛进了痛苦的深渊。岁月漫漫,路途漫漫,前程漫漫。每日一“上”,一“入”,一“穷”,无远不到。柳宗元在游走中消磨他的贬谪时光,每到一处后,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生齐: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师:哪一个词出现频率最高,发现了吗?
生齐:而。
师:犀利!(生笑)“披草而坐”“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中的“而”作为承接关系理解,大家似乎没有疑义,但对“倾壶而醉”的“而”好像有些困惑?
(学生有说修饰,有说承接,意见不统一)
师:到了目的地以后,就拨开杂草顺势坐下歇一歇。接着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喝醉以后呢,就互相枕靠着躺下,既而做梦。如何?
生齐:承接。
师:为何意见又统一了呢?
生:感觉是一个人单一、无趣、乏味的行为,连用承接就显现出了这种单调。
生:后面一系列的“而”字,其实跟前面的“到则披草而坐”的“则”是保持一致的。我觉得“而”作为承接关系理解,更能体现这一瞬间的单调。
生:老师,我觉得课本中这几句话的标点符号也可以做一下调整。(生笑)感觉中间出现两个句号,似乎打破了这一份单调感,显得不怎么协调。
师:看来虚词很有表现力,标点符号同样也有生命力。你们的理解很到位。那么大家想想看,在这一段日复一日、索然无味的游走中,柳宗元做梦,有可能梦到了什么呢?
生: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位居显要的荣耀,应该是柳宗元最深刻的人生记忆。
师:是啊。初到永州之时,柳宗元就写了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他以鹰自喻,抒发了当年参加政治革新时的壮志豪情。
生:所以我觉得柳宗元的梦中可能就化身为一只苍鹰,俯瞰大地,自由翱翔。
生:我觉得有可能是一个噩梦。柳宗元可能梦到自己又被皇帝贬到更偏远的地方去了。
师:这完全有可能。柳宗元九月先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为永州司马,还有没有可能被迫害一定是他所忧虑的。
生:我的想法有点不一样。也许柳宗元梦到的是有朝一日皇恩浩荡,又把他召回京城做官去了。
师:我好像也有这一种想法。刚才我们提及的柳宗元的这首诗是《笼鹰词》,末两句中说:“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你看,冲出樊笼,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是柳宗元不变的理想。这一种期盼在梦中出现很真实,当然也显得很天真。
生:柳宗元也可能梦到他的母亲,老师之前介绍背景时说柳宗元与老母亲及子女冒风雪抵达住所,没有官邸,只能暂居在龙兴寺。半年后他母亲因病去世。我觉得柳宗元的内心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愧疚,这种愧疚必然会在梦中出现。
师:你一下点醒我了。柳宗元得罪遭到贬谪之时,年近七旬的卢氏随之赴永州,身处南蛮之地,她不露忧色,悉心地照料着柳宗元,并不时地宽慰儿子,未及半年,母亲死去,这种巨大的痛苦,对身处萧瑟永州的柳宗元而言,只能仰天长叹。梦里若出现了母亲,柳宗元该是怎样的伤痛啊!
生沉默。
师:也许梦境太多了,但这个梦肯定是“浅”的梦吧。
生点头。
师:梦耶,非耶,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我们通过对柳宗元“梦”的窥察,看到的是柳宗元悠其表、忧其里的心灵世界。我们可以再做两次减省。
PPT呈现:到则坐,倾壶醉,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
到-坐-醉-卧-梦-起-归。
师:这一串动词,到底道出了什么?
生:完全出于一个人生物的本能,我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而已。
生:仿佛是一个人失去了心灵寄托,无可无不可的。
生:不是真正的解脱,是更深沉的迷惘与苦闷。
师:每一次的浓缩,似乎敲打出的是柳宗元的灵魂。能否来填一空?
PPT呈现: 梦非梦,梦
生:梦非梦,梦里梦外恒惴栗。
生:梦非梦,梦若成梦何为梦?
生:梦非梦,梦亦梦,好梦恶梦,梦人生。
师:大家的体悟已经上升了,很好。当然在这一场场梦之后,柳宗元这一个政治上失意的、被忽略的人与一座人迹罕至、冷清的、被人忽视的山深深契合。他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再一次得以释放。
可将“始得”改“喜得”?
湖北夷陵中学毛华玲
师:有位同学在质疑探究卡片中说:我觉得可以将课文标题改为“喜得西山宴游记”,“喜得”不是比“始得”更符合文意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将“始得”改为“喜得”吗?究竟哪一个更符合文意?请大家深入研读文本,广泛发表意见。
生:我也觉得改为“喜得”好,因为文章的主旨就是突出西山宴游之喜。
生:我同意,文章多处描述了西山宴游的喜悦之情。
师:请找出具体描写西山宴游之喜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好吗?
生:首先是写登山之喜,例如“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师:这是写登山的过程,其中有“喜”吗?你似乎还没有读出“喜”来。作者为什么要用一组短句,而且是结构整齐的一组?
生:短句节奏快,能表现喜悦。
师:对,怎样把喜悦读出来,你再试试。
生:(重读)“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师:很好,你有意将这一连串的动词“过--缘--斫--焚--”,用重音、快节奏读出,仿佛电影中的快镜头,披荆斩棘,一口气登上西山,“穷山之高而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喜洋洋者矣!
生:下面一句也是写喜:“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登上西山之巅,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
生:我觉得更“喜”的还在后面:“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辽阔浩渺,悠然自得,畅享天地之大气,观赏自然之万物,那种欣喜之情,简直就是“陶醉”了。
师:很好,同学们列举的都是“西山宴游之喜”。如此说来,就可以将“始得”改为“喜得”了吗?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喜得”最多算是符合文意,而“始得”才真是切合文意。
师:请大家注意,他的发言独出新见:“喜得”是符合文意,“始得”才是切合文意。赞同“始得”切合文意的,请点赞。
生:我点赞。全文围绕一个“始”字展开,用“始得”才表明行文的思路。
生:我数了一下,全文四处用到“始”字,依次是“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指异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可见“始”字是贯穿全文的。
师:同学们读得很精细。全文的确是紧紧围绕“始”字逐层展开的:未始西山之游--始见西山之异--始得西山之游--游赏于是乎始,以一个“始”字统领全文,显示了行文的思路。那么,说“始得”切合文意,仅仅是因为这一点吗?
生:我觉得还有内容方面的,因为是“始得”,才更突出西山之特立,更突出宴游之惊喜。
师:很好,这是更深一层的理解。正因为“始得”,才新奇,才惊喜,才会有那么多的感触。回到我们探讨的问题:可以将“始得”改为“喜得”吗---不可以。以“始得”名篇,不仅关乎行文思路,更关乎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意味深长,很值得品味、鉴赏。
师: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地品味这一个“始”字,请以“始得西山之始”开头说一句话,表达你的鉴赏心得。
生:始得西山之“始”,是作者的行文思路,以一“始”字贯通全文,写景记游,自然成篇,可见构思之巧妙。
生:始得西山之“始”,体现了映衬手法的运用,以未始西山之郁闷,映衬始得西山之欣喜,可见谋篇之用心。
生:始得西山之“始”,流露出作者始遇知己的喜悦,西山如我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生:始得西山之“始”,表明了作者精神的解脱,始见西山高大辽阔,令“我”胸襟开阔,忘却了怀才不遇的烦恼。
师:始得西山之“始”,是我们走进作者内心的门径,是我们鉴赏文本的窗口---其中有无限风光,其中有万般情思。
同中觅异,尺寸千里
江苏省常熟中学 张卫
生:“始得”意思是“开始发现”,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个“始”字落笔的。
师:怎么讲?
生:第一节最后有“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二节开头有“始指异之”,最后有“游于是乎始”。
师:都是“开始”的意思吗?
生:(顿住)┄┄
生:“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游于是乎始”指“开始”。“始指异之”解释为“才”。
生:“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指“曾”。
师:词性一样吗?
生:不一样了,“才”“曾”是副词。
师:未见过西山,所以“从来不曾”;刚刚见着西山,所以“才”;从此真正游览,所以“开始”。在词义的细微变化中,可以看出点什么?
生:西山的“怪特”体现出来了。
师:对,因此我们要学会仔细辨析词义,从变化中体会字词丰富的意味,感受它如此表达的不可或缺。
师:既然同学们把目光投向文言字词,我们再来辨析一下“其”字吧!
生:“日与其徒上高山”是代词,指“自己”。
生:“其高下之势”也是代词,指“西山”。
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也是代词,指“西山”。
师:代指“西山”?文后有句子翻译,读出来。
生:“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那应该指代“颢气”。
生:“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是代词,指“造物者”。
生:老师,我觉得这两个“其”也可以指代“我的神思”“我的情怀”。
师:为什么?
生:下文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我”的精神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其”指代自然天地,当然也可以指代“我”的情思。
师: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物我相融,物我同一。从结合文章立意的角度看,你的思考也有道理。
师:你们都漏了一句“其隙也”,为什么呀?
生:看下面的句子翻译,这个“其”好像不译。词典里“其”字也有不译的义项。
师:读出来听听。
生: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作用。如“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生:我觉得放在句子开头作助词来调整音节解,不合适。是不是解释为“那”,但我觉得解释为“那些”更好。
师:理由呢?
生:前文说“自余为僇人”,那么被贬在永州自然是整日忧惧不安。后文说“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自然是终日无所事事。所以解释为“那些”更符合柳宗元当时处境。
师:同学们触类旁通,能够紧紧结合原文去理解字词含义,这就遵循了文言翻译的一大原则“信”。我特别欣赏同学们能突破语言文字的“外壳”,思考真正的“意思”,努力发现和把握细微的差异。我们也来举一反三,再从句式修辞的角度来探寻变化。
师:大家看第一节的一句排比句“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第二节哪一句和它句式相同?
生:“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师:试着朗读一下吧!
(生朗读)
师:读得速度很快,为什么?
生:这两句都连续用动词来表现作者急切寻觅的状态,所以要读得快一点。
师:哪些动词?
生:第一句是“上”“入”“到”,下一句是“过”“缘”“斫”“焚”。
师:“穷”不是动词?
生:呃,是的吧┄┄
生:“走遍”的意思。
师:对,动词。你刚才说,这两句都表现柳宗元急切寻觅,大家都这么认为吗?
生:我觉得第二句写披荆斩棘,表现作者对西山的向往。可以读得急促一点。
师:为何第一处不是这样呢?
生:“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这些都是泛指,说明游得很随便,没有目的性。所以读得慢一点,无聊一点。
师:从前后文看,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吗?
生:“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似乎作者来游玩的目的是喝酒睡觉,不是欣赏美景。而且醒来后就“觉而起,起而归”,无精打采,随便一游。
师:仅仅是“到此一游”,到了不赏美景,心情不佳。所以要读得慢一点,无聊一点,是吧!请你们再沿着这样的思考分析第二句。
生:第二句“湘江”“染溪”都是确指的地点,“榛莽”“茅茷”都是具体动作施与的。表明作者游览的目的很明确,动作幅度也很大。
生:也表明这个地方很少人来,是作者自己发现并开辟出来的,可以看出作者的坚定和执著。
师:有不平和愤懑吗?
生:这样的美景却无人欣赏,只有被作者发现,是有一点愤愤不平的。
师:对西山的不幸遭遇的同情珍重是吧!那他上去了不是也喝酒的吗?是否如上句那样精神不振?
生:他登高以后饱览西山风光,如“箕踞而遨”“四望如一”,然后感受到西山的“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然后感觉到自己和西山、和周围的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师:这个“醉”可以指喝醉,更指?
生:更指醉心于这样的美景中,境界中。
师:文中根据在哪?
生:“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师:所以相比第一句,我们要读出气势和较强烈的节奏,是不是?
(生认同)
师:那就请刚才那位同学再朗读一下,从相似的句式修辞中读出不同来。
(生读)
师:同一个词语,同一种句式,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我们多对此思考和辨析,就能培养出自己对文言文的感觉。
--------------
附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评课:
从“始得”说起--《始得西山宴游记》镜头点评(原载《语文学习》.3)
肖培东
历代名家评论《始得西山宴游记》,多着意“始得”二字,可知它对文章的重要性。确实,这篇游记既然写游西山的经过,加之游西山的时候还饮酒取乐,那为什么不像一般作者那样,起一个叫《游西山记》或者《宴游西山记》这样的题目呢?“始得”,定有奥妙。柳宗元紧扣“始得”结构全文,老师们解读文本也基本是扣住这两字展开的。
柳宗元此文在情景交融上非同一般,是在于他笔下不仅仅客观再现了现实世界,更是提升了客体的审美意识。可以说,本文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而能够获得这样的转变就发自“始得”,老师解读此文是不能轻意放弃这个可挖掘矿藏的。梁磊老师把此具化为对“西山是否高峻挺拔”的讨论,从而去追溯柳氏文字背后的心灵体验,让学生明白了“物与我的融合与契合度不仅仅取决于山水本身”,更在于怎样把关于中发乎情诉于笔物化到自然景物上,去酣畅淋漓表达出来。而戴启江老师紧扣“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来解读“始得自我”在“于是”,也是取得了和梁磊老师异曲同工之妙的。戴老师对存在于局部的具有特殊审美的词语的挖掘极到位,如镜头锁定的“于是”,师生合作解读出了相对于西山的“从此地”之意,相对于苍然暮色的“从此时”之意,更有相对于心凝形释的“从此心”之意。由此,柳氏上下求索、四方突围,去安顿自己日濒崩溃的灵魂之旅,和师生细研深究、小处突破,去捕捉文本孕集情感深刻厚重的发现之旅,又比较巧妙地契合起来,实现了课堂和文本的圆融。
而我觉得,“始得”的文本价值,还不仅仅在于此。“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间隔了一条湘江。它从朝阳岩起到王茂岭止,绵延数里之长。课堂教学缘“始得”而进山登高,我们还可以读出柳宗元更为深刻复杂的情感。穷西山之高而获得了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从而显得轻松愉悦之时,柳宗元的相对和谐的感受,应该也仅是暂时的。我欣喜地看到毛华玲老师向这方面的主动探求。她设置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将文章标题改为“喜得西山宴游记”吗?学生探究西山的景物的优美,如“萦青缭白,外与天际”;探究句式节奏的明快,如“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探究人物心情的悠然,如“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最后得出主旨是“西山宴游之喜”。主问题教学,最重要的是让你的主问题既包住文章又深入文章。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它首先是文本的,又是个性的。一番蓄势张本后,毛老师却转向探讨文本结构艺术之妙。文章紧扣“始得”,前后照应,气脉贯通,由此途径切入,也可谓匠心独具。只是,西山,只是作者精神的慰藉,只是他人文世界的一种等待和期盼,却不是永远的归宿。毛老师没有在审美阅读中继续追问下去,甚为可惜。
实际上,这所谓的心旷神怡也是如梁磊老师所言“暂得一时欢”,它染上了柳氏压抑、忧伤的悲剧味儿。“大家能否设想一下,从西山归来的柳宗元会如何呢?”梁老师的这一问很是拓深了文本的深意,原来,所谓“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只是暂且解脱,被贬永州后“惴栗”才是“恒”生之情。西山美景地处荒僻而未被众人欣赏,柳宗元一方面固然着力表现景美,另一方面对自然美的被弃置遭埋没又深感痛惜。而文字背后的这一层“发现”在高培圣老师和张卫老师的课堂上也被发现了。对“意有所及,梦亦同趣”的“梦”字理解,学生提出那“有可能是一个噩梦”,高老师一下敏锐抓住这个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对柳氏现实和梦境的交织呈现,窥察柳“梦”,从而得出柳氏“悠其表、忧其里”的心灵世界。“喜”不是真正的解脱,是更深沉的迷惘与苦闷。张老师更是单刀直入,指向学生认为节奏明快、情绪欢快的“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句。柳宗元明确的游览目的、急切的动作,体现出“穷山之高”的坚定与执着。西山如此“怪特”而无人欣赏,表明柳对西山不幸遭遇是同情珍重的,更是愤懑不平的。那么,这样的课堂之“得”应该更能激荡起学生之思的!
我又想,学生对文章的“始得”又从什么时候、从什么环节开始的呢?如果文言文教学是文言并举、双线推进的话,学生之“始得”必定是在“文经”“言纬”双线交叉之点上实现的。钱梦龙先生几十年前曾说:目前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弊病是有“言”无“文”。而我们现在很多课例似乎又走向反面,变成有“文”无“言”。学生在基本的文言字词句式还不是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就被老师“强扭”着去品咂文本的人文精神、思想文化。这恐怕是另一种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教学,也必将使学生丧失对文章之美自觉鉴赏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我倒觉得,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来教文言文,立足在“言”的基础上,通过对文言字词等的把握逐步推进到对文章内容的发掘。我觉得张卫老师的课例是在作这方面的实践:从“始”和“其”的词义辨析中突破语言文字的“外壳”,努力发现和把握细微的差异,思考真正的“意思”。从句式修辞的同类比较中搜索文本的信息连接,发现“言”中承载的灵魂,获得柳宗元赋予文本的生命密码。
当然,对于文本中一望而知、或者通过工具书很快能解决的文言知识,老师是没必要去重复重复再重复,而招致学生厌烦的。细读上述镜头,我还想说明,教师要用智慧去架构课堂,除了站得高看得远进得深外,更要从诵读、识记等基础入手,使学生培养语感,自觉体悟,逐步缩小古今距离,形成文言文的思想方式。这应该也是教学的驱暗追明、拨云见日吧!
文言文的教学既是扎扎实实的,又是灵动新颖的。都在奔一个方向的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也别有风景。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教学实录)]
篇3:《让我们一起奔腾吧》高一语文说课稿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高一语文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感受变革者的形象,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朦胧诗的能力。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和澎湃的激qing。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的能力;感受变革者的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朦胧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以朗读为切入点,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以讨论的形式来分析变革的形象;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鉴赏朦胧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多媒体运用]
欣赏《春天的故事》歌曲;显示作者相关资料及朦胧诗的相关资料;展示变革者的形象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春天的故事》歌曲,介绍80年代的相关历史背景。
二、展示课题: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江河
三、解题:
1、比较“让我们一块儿走吧”与“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在表达情感上的区别,由此可以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2、作者简介: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
四、朗读诗歌,感受激qing。
1、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熟悉文本。
2、指名朗读:提出要求,要读出深情与赞美的味道,语调快慢有致。教师在此之后作适当的点评和朗读指导。
3、集体朗读:要读出情感。
五、感受变革者的形象,培养朦胧诗的鉴赏能力。
1、这是一首献给变革者的赞歌,在诗人的笔下,变革者的形象非常饱满,请从诗歌中找出变革者的具体的形象内涵。
2、展示朦胧诗的特点,特别是对隐喻性意象的解读。老师应该示范解读两到三个隐喻意象,让学生透过隐喻性意象来感受变革者的形象。
如:春天的指改革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
3、理解诗歌的的大意:
第一节,交待时代大背景;
第二节,热情赞美变革者;
第三节,歌颂伟大的友谊;
第四节,呼吁人们投身改革大潮。
4、欣赏诗歌精彩的语言。
如:通感——为了不再孤独,繁星似的迎春花到处闪烁/金色的声音刺激着我们
明喻——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
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
诗人对意象的选择(朦胧诗的.意象密集,本诗就选用的众多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
对色彩的选择——洁白的玉兰花 蓝天 金色迎春花 阳光 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 紫丁香(可以和《相信未来》作比较。从来感悟诗人的情感。)
对声音的选择——寻找着美好的声音/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
语言的创新: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
为了歌唱玉兰花/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 (诗人笔下的花开)
黎明时分蓝色的锋芒 (诗人笔下的黎明时的光线形象)
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中 (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
…… ……
篇4:《师说》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高一(8)班
《师说》是文言文中王牌中的王牌,战斗机中的战斗机。当我们受到白眼冷遇,冷嘲热讽,不公平歧视时,我们总会从老祖宗的八宝箱中气宇轩昂的拿出这块《师说》的伤痕累累的盾牌和破烂不堪的遮羞布,来遮蔽自身的软弱和苍白。当《师说》彻底离开语文教材,不再让学生默写,背诵之时,便是我们老师彻底翻身,幸福像花儿开放时。尊严、幸福、公正、公平。
设计的整体框架:《师说》议论文的特征,所谓“文章合为时而作”的特点,设计一个主问题:这篇《师说》写给谁看的?串联个个散落的点,完成一个文和言和谐统一的整体。
师:荀子的《劝学》意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怎样做好学生。文章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勉励学生内心要有学习的冲动,即学不可以已。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即善假于物也,另外必须端正学习态度,积累坚持再加专心,这样才能学业有成。今天要上的《师说》是论述怎样做老师,怎样做优秀老师的一篇论说文。标题中的“说”就是议论文体的标志。(从学过的知识引渡过来,把两篇的议论文打通,然后能找出这两篇文本的特性,即怎样说理或者说理的技法的解读)
师:说到老师的话题,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如果说要给好老师定些标准?你会定哪些标准,(学生自由说,比如学识渊博,态度和蔼,公平公正。老师相机评)(问题设计贴近现实,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不流离于话题)
师:优秀老师的标准各有各的不同。唐代特级教师,高考研究专家韩愈老师是怎样谈论这个话题的呢?我们先自由朗读《师说》,老师布置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从书本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学生自由朗读)(初步熟悉文本,这里韩愈面前为何要加“高考专家”这样的现代感的修饰词,还是为下文打埋伏。)
师:韩老师写给谁看的?
生:李氏子蟠。
师:这四个字怎么读?(学生很容易在氏后面断开,读错,师纠正)(这是教学细节处理,文言断句是一个重要知识点,怎样讲解这些知识点,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犯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师:确实是写给李蟠的。李蟠是怎样一个人,和韩愈的关系?(两分钟背诵最后一节,开始)(两分钟后学生抽背,学生能背出,其中“传”读错,老师纠正,讲解)(为何要当堂背诵,文字较短,适合背诵,课通过背诵能基本理解句式、词语的大意。)
师:找出划出有文言特色的难懂的词语、句子。并尝试翻译疏通。(学生找出了不拘于时这个句式,“贻”“嘉”字)(这是文言文最基层的词句解释,不要求字字句句翻译,有些跟现代汉语没区别的课放过,有些有明显文言句式的,要突出,深入。)
师:能翻译这句话吗?
生:(讨论)不被时代所拘束。
师:这是一个
生:被动句。
师:哪个字表示被动?
生:于。
师:这还是一个倒装句,是状语后置。这是文言文的一个知识点。当然,于不仅仅表示被动,这里还有一处“于”(怎样把文言字词解释落到实处,老师的追问很关键,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以小的口子看见大的世界)
生:学于余
师:呵呵,读起来和拗口。这里的“于”是
生:向的意思
师:很明显,这是倒装句,具体说是状语后置。学于余,前面省略了主语李蟠。这些都是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内容。(这些是文言教学内容的干货,如果这些基本内容不落实,连文本的基本意义不理解,其他一切免谈,文言教学就是空对空,虚无缥缈。)
师:刚才说道李蟠,谁是李蟠,李盘是蟠?
生:韩愈的学生,17岁。喜欢古文。
师:年轻啊,那为什么韩愈特意强调李蟠喜欢“古文”,这和韩愈有关吗?(停顿)(这里有难度,老师须有耐心和手法)首先解释一下唐代的古文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古文是不一样的,唐代的古人是相对于用词华丽,内容空洞的骈文而言的,要学习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一句话,就是接地气。(为什么要这样详细介绍古文这个点呢?其实有个《师说》这篇古文质朴自由特征的考量)再问一下,为何要强调李蟠好古文,这和韩愈有关吗?要不老师提示一下,看韩愈的解释(停顿)(学生看韩愈有关注解,发现了古文运动)
师: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扛大旗者,冲锋陷阵的带头大哥,当然还有柳宗元等一帮小弟摇旗呐喊。
生:李蟠好古文是说他理解并支持韩愈。
师:也可理解为是韩愈忠实的
生:粉丝。(学生思路阻塞时,要善于引来活水激活,用一些资料做支撑,让课堂重新流动,通畅)
师:更厉害的是这位粉丝还是位学霸,读一读。
(学生朗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哪些字要重读?
生:皆和通。因为李蟠厉害、牛逼。
师:诗书礼乐易春秋,相当于语数外,政史地,科科优秀。厉害呀,更厉害的是这样的学霸还要向韩愈学习,让我们这些学渣情何以堪啊。
师:更更可贵的是,这还是一位有自己见解,有自己判断的学生,哪一句?
生:不拘于时,时就是时代。
师:当时是怎样的时代风气?尊师重教吗,有没有9月10的教师节,领导给我们发发红包。
生:注解告诉,李蟠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习为耻,那么就是说跟老师学习是很羞耻的。
师:如此一来,作为老师的韩愈,对李蟠这么多的优点更看重的是?
生:不拘时时。(以上就是文言文的文本细读,善于通过对表示情感的词语如“皆、通”的细心品味看出韩愈的欣赏和欣慰之情)
师:很好。《师说》写于8,让韩愈感到欣慰的是,第二年803李蟠参加高考,就高中进士。这很不很不容易。唐代科举“五十少进士”说,五十岁考中进士还算年轻,你看杜甫永远没考中进士,当然像李白这样天众奇才不屑于这些科举。另一个大诗人白居易27岁白居易考中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自我感觉良好。(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还是为下面蓄势)
师:这一方面说明李蟠厉害,另一方面说明韩愈的学问大和教学质量高。你看,经过仅仅一年的辅导,学生就能进比北大清华还要难考的学校。可见老师是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教学内容在暗暗的过渡,杀人于无形之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师:关于老师的作用,韩愈有一句精辟的定义。能找出来吗?并背诵记忆。(文言文中的精要关键句必须能当堂背诵)
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到如今,在一些教师的表彰会上,还能经常听到这句话,成为了经典语录。这是一个判断句,标志是
生:…….者….也。(这是文言知识落实的技巧)
师:猜测一下,韩愈会用怎样的心情写下这句话?
生:自然,很相信自己,有底气。
师:就是自信,那我们读出自信的感觉来。让我感到幸福,教师的作用(学生朗读)
师:你再猜一猜,教师这个行业会消失吗?(有学生说会消失,电脑可以替代,绝大部分说不会消失)
师:大家基本上说不会消失,那我的幸福指数又升高了,可以继续为人民服务了。那如果要让你来讲,为什么教师这个行业不会消失?你会怎么讲(学生自由说)
师:那我们看看韩愈怎么说?他这样说你同意吗?为什么同意?朗读相关句子。
师:为什么需要老师?最关键的是哪个字?
生:惑。
师:说一说,这里的三个“惑”的解释词性是否一样(学生辨别,两个名词,疑惑,一个动词,有了疑惑)(落到实处)
师:我们连起来疏通一下,注意三个惑(学生解释疏通)
师:只要学生有疑惑,老师就有存在的必要。韩愈这样的分析是客观冷静,公正。那么问题又来了,那我凭什么当你们的老师?是不是我年纪比你们大,要么我天生就是老师吗?
生:学问高,读书多。
师:我们教师有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呵呵,老师难当啊,尤其当你们的老师,我是好老师吗?
师:刚才我说了老师的八字真经,在韩愈看来,可以浓缩两个字,我能当你老师的资本?哪两个字?
生:闻道。
师:闻道是
生:懂得真理。
师:孔子有句名言,叫朝闻道
生:夕死可矣。
师:什么意思(学生>生:夕死可矣。
师:什么意思(学生翻译理解,易错,老师纠正,早上听到真理,即使到了傍晚为这个真理而死,这也是值得的)
师:因为学生有疑惑,而老师掌握了道,即知识真理。这里在有意识的强调“道”,真理。
师: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遍,自己口头翻译。注意其中的“师”字。(共同解释)
师:大家读了这些文字后,能不能体会韩愈老师写这些文字的心情?猜一猜。
生:韩愈讲的理直气壮,气势很足。非常自信。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们发现第一段的句子很连贯,自然。句子长短交叉,有些句子首尾相连,这样文章有气势,势如破竹,气势磅礴。
师:刚才我们说,这篇文章写给学生李蟠看的,但如果从第一段来看,极力的写出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必要性,以及好教师的标准,韩愈自身是全国名师,那写给谁看的?
生:写给老师,写给韩愈自己。
师:是不是可以理解,韩愈作《师说》来激励自己,更激励所有像韩愈这样的老师,不仅仅鼓励李蟠。你看,韩愈的套路真深啊?留两个问题。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古之两字能去掉吗?这篇文章还写给谁看?下节课继续。
《 师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课前检测一些学过的知识点。“惑”“师”,“于”“乎”被动句、状后句,判断句,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文言文的教学特色,不要虚空要扎实)
师:上节课我们围绕一个主问题,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开头就集中火力,攻其一点)
从文章结尾可看出是写给学生李蟠的,表扬肯定这位好学生。从第一段我们又可以看出是写给
生:韩愈自己看的,鼓励自己。(概括引入,不拖泥带水,用主问题带动学生思维,流程紧凑而不枝蔓)
师:如果从第三段来说。你说又写给谁看的?自由朗读第三段,能口头疏通语言。注意其中的“师”的解释。(文言中朗读太重要了,通过朗读可以直观感知哪些字词学生不懂,是知识盲点,当然,老师自己要有预设,可以猜测学生的不易明白处)
师:这一段的观点可以说颠覆了我们对传统老师的理解,甚至说革命性的。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停顿)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你觉得哪句话你读起来最爽?(这是一句学生能直接感受的句子,难度不大,问题设计的梯度要有体现,不能一下把学生闷死,有话可说,想一想有话可说,在无话可说处有话可说是课堂提问的梯度)
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好吧,读出并背出的自豪感来。(学生兴奋读)读来很解气吗。为什么解气?
生:是说学生能超越老师,老师不比生聪明。
师:是学生一定能超越老师,还是老师一定比学生笨吗?这里的不必是(怎样讲解“不必”这样的文言异义,这也是一种方法,故意出错,
加深理解)
生:不必是不一定的意思
师:看来“不必”现在的意义和古代不一样,这样解释我听了更舒服。
师:能再说说颠覆你观念的句子吗?
生:圣人无常师。就是说圣人没有平常的老师,
生:是固定的老师。圣人老师不固定,有很多。
师:对,说到圣人,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
生:孔子。
师:文章是怎样引进孔子的?
生:孔子拜的老师很多,并且这些老师也比上孔子。
师:这是举了著名的例子,叫例证法,很有用的。(及时总结)
生:还引用孔子的说过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这是引用的手法,引用和举例简洁明了即可,因为孔子是大人物,在封建社会是神一样的存在的,有说服力,你不服不行。(这是对怎么写和写的怎么样的总结,是写作技法范畴)
师:当然,这些观念在当时可能比较难以实现,是理想化的境界。(出示)后来有位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提出这样的观念: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引进外来资料,增加课堂教学深度和厚度,也可开拓视野)
师:如此看来,这段文字最好写给谁看的?
生:后来的老师的学生
师:是,这是对未来的老师和学生的勉励,是一种期待和理想。我们再读一遍第三段,向1000多年的韩老师致敬。(学生朗读)(朗读的方法的方法最实用,简捷,短平快)
师:重要的问题问三遍,这篇文章还写给谁看的呢?(停顿),答案就藏在剩下的段中,我们先读一读这个段,我们会发现这个段语气词很多,这是什么原因?找出相关语气词,自己揣摩,如有时间,可以做相关联系(在横线上加上不同的语气词,使句子表达不同的意思。
1.______,这个人我见过?
2.______,这个人我见过。
3.______,这个人我见过!
表现出疑问的样子 .
嗯要表现出肯定的样子.
啊,哈等语气词,要表现出惊奇的样子.(此环节是搭脚手架,让学生领会,语气词的作用和效果,可灵活机动)
生:语气词有嗟乎,矣,乎,也与、呜呼。
师:有些语气词是单用,有些是两个字连用,这一段作者似乎很有情绪?韩老师似乎很激动,小宇宙要爆发的感觉。这一种情绪怎么来的?如果我们联系一下结尾的“不拘于时”四个字,可能会新的发现。那当时的时代究竟是怎样的时代?能用原文中的话语来回答吗?
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而耻学于师。(学生不传也的“也”停顿有错误,老师之处,文言的停顿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师:这里的耻是
生:以什么为可耻。(重要的词语必须落实,不玩虚的,只来真的)
师:韩愈对此的态度是,
生:难过
师:不仅仅是难过,还痛心,哪个语气词表示这种心态
生:嗟乎
师:你看,语气词背后站立这忧心忡忡,痛心疾首的韩老师。为了更有力的批判这样一个荒唐的时代,韩愈有了一种很有表达效果的杀手锏,很明显的表达手法叫?
生:对比
师:找出对比手法的句子来,并找出与之相照应的表示情感和语气的句子(学生找出三处,和三处语气句,并疏通)(这是解读第二段最重要的一次设问,《师说》中最难讲的就是第二自然段,总是感觉没讲到点子上,在文本的表面滑行,文本的精彩和奥秘,作家的情绪、内在的不平和批判精神容易丢失,师说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浸染了韩愈的呐喊,尽管孤独而缺少知音,这种孤独类似于鲁迅的孤独,是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责任。更是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延承。三处对比和三处重要的语气句照应,就是突破文本阵地最好的点)
师:古代的圣人和今天的一般人比较,找出了圣人和一般的差距,不仅仅是天资,更主要的是情商,一个爱学习,一个以学习为耻。所以作者有个反问句,读一读?
生:其皆出于此乎、
师:哪两个词表示反问?(指向性明确,切口又小,效果很好)
生:其。。。乎
师:这里的“其”是猜测语气,实际上也可以理解韩愈对这样的结果是深信不疑的。对比手法,在我们平常太常见了,我们学习时,永远有个对手叫
生:别人家的孩子。
师:呵呵,别人家的优秀的孩子对我们幼小的心理是大大的刺激。第二处对比是?
生:对自己孩子和对自己本身
师:能不能在爱其子前加上合适的主语?
生:家长。
师:在这处对比中,我们发现一个表示转折对比的词语
生:则,翻译为“但是”(重要文言虚词的落实和手法,内容融为一体,不是单纯的讲解虚词的用法,而是放到句子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文章的章法联系起来,这是一种教学的大视野)
师:第二处对比,我们可以理解为家长的家教观。即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这对我们现在也有借鉴意义。想想,我们的父母师怎样教育我们的((这里点到为止,否则很容易划入家庭教育讨论的话题,这不是语文的教学内容,而沦落为政治社会的话题,千万不要黄了自己的地。打住刹车)((停顿)家长对子女要求其好好读读,天天向上,而对自己却
师:则耻师焉
师:同样是学习,却采用双重标准,小孩的学习就很纠结了,我们看看,当时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用原话来回答?
生:受之书而习句读者,就是一些文字的诵读。
师:当时家教的观念也有问题,用原文回答(这些都是贴住文本教学,牛皮糖一样粘住)
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这些学生学到的可以理解为一些基本知识,比如数理化中的一些公式定理,但是你不会用,这些知识的价值就不大,这些都是家长错误的观念导致。家长只要求子女学一些基本的知识,而放弃了了对道德追求,只注重智育,不忽视德育。这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区别,也是智商和情商的区别。(此处比较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时,老师要及时灌输,讲解,提高课堂效率高。怎样灌输是一门学问,教学不仅仅是引导。千万不要被所谓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束缚手脚,水无定势,教无定法)
师:“吾未见其明也”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生:责备讽刺。
师:最后一处比较,是--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
师:这些人,用现代语言怎么说 ?
生:手工业者和公务员比较。
师:这能比吗?为什么韩愈偏偏要比?
生:手工业者不耻相师,不以相互学习为耻辱,一直在学习
师:而士大夫对于学习?
生:则群聚而笑之
师:这里的笑应该是?
生:嘲笑、讥笑。
师:嘲笑并且似乎有充分理由。(朗读相关句子,位卑则足羞一句)
师:韩愈对于这样的嘲笑他人的士大夫是很
生:生气,失望,
师:甚至痛恨。你看他马上抓住这些人不放,又用了对比,关于士大夫用了两处对比,为何用两处对比?(学生讨论回答)
师:韩老师的情绪激动到了极点,有一个词表示这种语气,
生:乃,竟然
师:出乎意料,严厉的表示出对你的鄙视。最后是两个语气词连用,读一读,其可怪也欤?(学生朗读)能体会其中的语气吗?(依然抓住语气句做文章)
师:士大夫的智商竟然比不上打工者的智力,难道值得奇怪吗?言外之意是
生:不奇怪,很正常。
师:这里“其”和“也欤”三个虚词连用,我们感受到了韩愈对这些可笑的士大夫的自作自受的鄙夷和唾弃。
在这一段三处对比中,韩愈更关注是第三处对比,一个国家士大夫也就是国家的知识分子,他代表了社会的良心、良知、正义。他们理应成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如果社会精英、国家栋梁这样的代表人物都这么堕落,这么下浊,这么丑陋,这么卑鄙,这么寡廉鲜耻,欺世盗名。那么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还有什么出息的呢?现在,你认为这是一篇写给谁看的文章?
生:社会上的这些丑陋的人,尤其是不学无术的士大夫。
师:这是一篇写给谁看的文章?表面上表扬李蟠,实际上在鼓励自己独自前行,还展望了未来的理想的师生关系,更不留情面的批判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和不学无术的所谓的社会精英,这哪怕是现在,也是发人深思的。
文章开头之所以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其实韩愈在痛心的说今天的读书人已经没有老师,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当一个时代以个人出生贵贱,地位高低,来评判衡量人的价值时,这又是一种更大的更深的悲哀。我们相信有朝一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对整个教学程序的浓缩总结,提升。)
小刘
[《师说》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篇5:《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江苏羊尖高级中学 杨文贵
《 今 生 今 世 的 证 据 》是 苏 教 版 高中《语 文 》( 必 修 一 )“月 是 故 乡 明 ”专题 中 的 一 篇 现 代 散 文 。 本 文 选 材 与众 不 同 , 所 写 的 边 远 乡 村 里 的 故 事 ,对 今 天 的 学 生 而 言 比 较 陌 生 ; 另 外 ,本 文 感 情 深 藏 不 露 , 语 言 相 当 抽 象 ,文 学 性 也 比 较 强 : 这 都 给 学 生 的 阅读 带 来 了 很 大 的 难 度 。因 此 , 我 借 助“ 读 出 自 己 ”的 阅 读 理 念 , 试 图 从 学生 熟 悉 的 生 活 体 验 入 手 , 引 导 学 生一 步 一 步 走 向 文 章 的 深 处 ……
( 一 ) 让 我 慢 慢 地 靠 近 你
师 : 同 学 们 , 初 读 这 篇 文 章 后 ,有 什 么 感 受 啊 ?
生 : ( 几 乎 齐 声 ) 一 点 也 读 不 懂 !
师 : 哦 , 什 么 让 你 们 读 不 懂 呀 ?
生 : 老 师 , 文 章 的 题 目 和 开 头 部分 就 读 不 懂 ,“ 今 生 今 世 的 证 据 ”什么 意 思 ? 感 觉 作 者 写 得 好 玄 乎 !
师 : 哦 , 作 者 真 的 写 得 如 此 玄 乎吗 ? 玄 乎 得 我 们 这 么 聪 明 的 学 生 都看 不 懂 啊 ? 那 这 样 吧 , 我 们 不 读 作 者的 文 章 , 我 们 读 自 己 好 吗 ?
生 : 老 师 , 什 么 是 读 自 己 呀 ?
师 : 对 这 个 问 题 , 老 师 暂 且 不说 , 我 只 想 先 提 几 个 问 题 。哪 些 同 学
原 来 的 家 在 农 村 , 而 因 为 种 种 原 因 ,现 在 已 经 随 同 父 母 搬 到 了 镇 上 或 者市 里 的 新 家 的 ? 有 的 话 请 举 手 。( 十几 个 学 生 举 手 )
师 : 你 们 的 老 家 还 有 亲 人 吗 ? 你们 逢 年 过 节 还 要“常 回 去 看 看 ”吗 ?
生 : 要 的 。
师 : 哦 , 那 么 假 如 今 天 我 们 全 班同 学 跟 你 回 老 家 玩 , 你 会 怎 么 给 我们 介 绍 你 的 老 家 ? 你 将 怎 样 来 证 明你 确 确 实 实 在 这 里 生 活 过 呢 ?
生 1: 我 会 把 同 学 们 带 到 还 留 存着 我 当 年 在 上 面 涂 鸦 的 老 屋 的 墙 壁处 , 指 着 告 诉 同 学 们 , 这 是 我 画 的 。
生 2: 我 会 把 同 学 们 带 到 我 老 家门 前 的 那 棵 老 树 跟 前 , 指 着 告 诉 他们 当 年 我 曾 经 和 我 的 小 伙 伴 们 攀 爬的 乐 事 。
生 3: 我 会 把 同 学 们 带 到 老 家 门前 的 那 株 种 在 泥 地 里 的 月 季 旁 , 挖出 当 年 埋 下 的 包 着 我 胎 发 的 那 个 塑料 纸 包 , 告 诉 同 学 们 , 这 是 我 的 胎发 , 不 由 他 们 不 信 吧 ? ( 众 笑 )
师 : 刚 才 几 位 同 学 的 回 答 很 精彩 , 他 们 确 能 让 我 们 相 信 那 是 他 们
生 活 过 的 老 家 , 什 么 原 因 呢 ?
生 : 因 为 他 们 都 有 证 据 ! ( 齐 声 )
师 : 对 了 , 证 据 ! 因 为 他 们 都 找到 了 能 证 明 他 们 曾 经 生 活 过 的 实 实在 在 的 证 据 , 是 他 们 今 生 今 世 的 证据 。
生 : ( 举 手 ) 老 师 , 我 现 在 似 乎 可以 读 懂 文 章 题 目 了 , 因 为 文 章 开 头几 节 作 者 也 是 在 列 举 能 证 明 作 者 确实 在 这 里 生 活 过 的 “ 今 生 今 世 的 证据 ”!
……
( 二 )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师 : 故 乡 , 是 人 出 生 、成 长 、生 活与 劳 作 的 地 方 , 它 是 有 意 义 的 , 因 为它 烙 上 了 人 的 印 记 , 是 人 生 活 的 化 , 用 作 品 里 的 话 说“这 些 都 是 我 今生 今 世 的 证 据 啊 ”。之 所 以 有 人 不 明白 , 是 因 为 他“还 不 知 道 曾 经 的 生 活有 一 天 , 会 需 要 证 明 ”。而 这 种“需 要证 明 ” 的 心 理 正 是 人 类 普 遍 具 有 的情 结 ---怀 旧 ( 回 归 ) 情 结 。
生 : ( 举 手 ) 老 师 , 什 么 是 怀 旧 情结 ? 为 什 么 它 是 人 类 普 遍 具 有 的 ?
师 : 对 这 个 问 题 , 我 也 一 直 在 苦苦 思 索 , 而 且 也 一 度 找 不 到 最 好 的答 案 。直 到 昨 天 晚 饭 后 , 在 和 妻 儿 出门 散 步 的 时 候 , 我 偶 然 间 悟 得 了 , 同学 们 想 不 想 听 听 呢 ?
生 : ( 齐 声 ) 想 !
师 : 昨 晚 我 和 妻 儿 一 起 散 步 , 我儿 子 很 顽 皮 , 他 一 人 跑 到 了 前 面 去 ,叫 都 叫 不 住 , 一 点 都 不 如 你 们 乖 !
( 众 笑 ) 可 是 啊 , 我 却 发 现 我 儿 子 有一 个 动 作 一 直 在 重 复 , 你 们 猜 猜 是什 么 ?
生 : ( 疑 惑 地 ) 回 头 望 ? ……
师 : 你 们 真 聪 明 ! 对 了 , 回 头 望 !
( 强 调 ) , 你 们 有 没 有 这 样 的 生 活 经历 ?
生 : ( 众 答 ) 有 。
师 : 那 么 , 假 如 我 儿 子 回 头 望时 , 却 发 现 我 们 没 在 后 面 跟 着 , 你 们
觉 得 他 会 怎 么 样 ? 假 如 是 你 , 你 会 怎么 样 ?
生 : 害 怕 。
生 : 哭 。
生 : 大 哭 大 叫 。
…… ( 众 笑 )
师 : 大 家 想 想 , 我 为 什 么 要 给 大家 讲 这 个 例 子 呢 ?
生 1: 老 师 , 我 明 白 了 , 人 都 有 回头 望 的 习 惯 吧 ?
师 : 对 , 但 似 乎 还 没 说 到 关 键 处吧 ? 你 们 觉 得 呢 ? ( 面 对 全 体 学 生 )
生 2: 老 师 , 我 认 为 这 种 习 惯 背后 还 隐 含 着 深 意 , 因 为 人 确 实 经 常
要 回 头 望 , 现 实 中 动 作 是 这 样 , 内 心深 处 也 经 常 这 样 , 但 怎 么 解 释 , 我 还弄 不 懂 。
师 : 很 好 , 这 位 同 学 已 经 能 把 问题 推 向 深 处 探 讨 了 , 值 得 表 扬 ! 还 有谁 能 谈 谈 ? ( 略 等 )
生 3: 我 想 谈 谈 我 的 理 解 , 人 们喜 欢 回 望 , 是 否 是 怀 旧 心 理 的 表 现 ?人 们 是 在 怀 念 自 己 的 过 去 , 自 己 的生 活 , 自 己 走 过 的 路 , 自 己 经 历 过 的人 和 事 吧 ?
生 4: 老 师 , 我 也 想 谈 谈 ! 在 怀 旧中 , 我 们 经 常 会 想 到 一 些 具 体 的 物 ,也 就 是 说 , 曾 经 经 历 的 物 之 所 以 常常 是 人 怀 念 的 对 象 , 说 穿 了 , 怀 念 的并 不 是 物 本 身 , 而 是 一 种 感 情 , 一 段体 验 吧 ?
师 : 我 真 的 很 高 兴 , 你 们 很 会 思考 。我 想 补 充 的 是 : 人 为 什 么 喜 欢 怀旧 ? 因 为 人 是 有 时 间 感 的 动 物 , 他 知道 生 命 的 流 逝 与 时 间 的 无 情 , 知 道什 么 叫 历 史 。 曾 经 经 历 的 物 之 所 以常 常 成 为 人 怀 念 的 对 象 , 说 穿 了 , 怀念 的 并 不 是 物 本 身 , 而 是 怀 念 自 己的 过 去 , 自 己 的 生 活 , 自 己 的 生 命 ,自 己 度 过 的 时 间 与 历 史 的 意 义 和 价值 。这 其 中 , 故 乡 显 然 具 有 特 别 的 分量 。否 定 了 或 忽 视 了 这 曾 经 之 物 , 必
然 意 味 着 对 自 己 生 命 的 怀 疑 :“ 在 它们 中 间 悄 无 声 息 度 过 的 童 年 、少 年 、青 年 时 光 的 我 , 他 的 快 乐 、孤 独 、无人 感 知 的 惊 恐 与 激 动 …… 对 于 今 天的 生 活 , 它 们 是 否 变 得 毫 无 意 义 。 ”
( 三 ) 掀 起 你 的 盖 头 来
师 : 大 家 看 看 , 文 章 中 还 有 什 么地 方 你 觉 得 难 以 理 解 , 可 以 一 起 来探 讨 一 下 ?
生 : 老 师 , 文 章 最 后 一 句 话 我 觉得 很 难 理 解 。 ( 读 )“当 家 园 废 失 , 我知 道 所 有 回 家 的 脚 步 都 已 踏 踏 实 实地 迈 上 了 虚 无 之 途 。 ”
师 : 对 于 刚 才 这 位 同 学 提 出 的 问题 , 有 谁 能 来 帮 助 他 稍 作 解 释 呢 ?
( 无 人 举 手 , 沉 默 )
师 : 看 来 这 对 大 家 来 说 , 都 是 一个 难 题 。 这 里 , 老 师 又 要 转 换 话 题了 , 我 又 想 问 大 家 个 不 相 干 的 问 题 ,
可 以 吗 ?
生 : 可 以 。
师 : 大 家 听 说 过“失 忆 症 ”吗 ?
生 : ( 纷 纷 回 答 ) 知 道 , 知 道 , 我在 电 视 里 看 到 过 !
师 : 哦 , 看 来 大 家 对 这 并 不 陌生 , 那 么 我 想 问 问 大 家 , 你 注 意 到 患
失 忆 症 的 人 有 些 什 么 特 点 呢 ?
生 1: 这 样 的 人 整 天 显 得 恍 恍 惚惚 的 , 像 没 了 灵 魂 的 人 。
生 2: 这 样 的 人 眼 神 总 是 呆 滞的。生 3: 这 样 的 人 越 努 力 想 回 忆 起
过 去 的 事 时 , 越 显 得 很 慌 张 , 很 恐惧 , 因 为 他 发 现 什 么 也 想 不 起 来 了 。……
师 : 大 家 的 观 察 很 仔 细 哦 ! 患 了失 忆 症 的 人 , 当 他 试 图 努 力 回 忆 过去 , 却 发 现 找 不 到 任 何 能 证 明 他 过去 的 证 据 时 , 他 们 普 遍 会 表 现 出 失落 、惶 恐 、虚 无 、精 神 涣 散 。那 么 这 能不 能 对 我 们 理 解 文 章 最 后 一 句 话 带来 启 发 呢 ? ( 巡 视 , 期 待 )
生 1: 老 师 , 我 好 像 有 点 理 解 了 。文 中 的“ 虚 无 ”也 是 一 种 表 现 , 这 种表 现 是 在“ 家 园 废 失 ”后 产 生 的 , 也就 是 说 , 当 人 们 在 内 心 找 不 到 过 去生 活 过 的 家 园 时 , 人 们 就 会 出 现 和患 失 忆 症 者 一 样 的 表 现 。
师 : 谁 也 想 来 说 说 ?
生 2: 我 认 为 这 里 的“家 园 ”已 经不 是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家 园 , 它 应 该 指
精 神 家 园 , 因 为 它 是 藏 在 人 们内 心深 处 的 了 。 ( 师 点 头 肯 定 )
生 3: 我 赞 同 他 的 观 点 , 精 神 家园 很 重 要 , 人 不 能 没 有 它 。
师 : 哦 , 那 么 假 如 失 去 了 精 神 家园 , 你 认 为 会 怎 么 样 呢 ?
生 : ( 支 吾 ) 没 有 家 了 , 不 就 成 了流 浪 儿 了 ! ( 众 笑 )
师 : 哦 , 我 们 可 不 可 以 给 它 一 个完 整 一 点 的 名 字 ?
生 : ( 纷 答 , 众 笑 ) 精 神 流 浪 儿 !
师 : 很 好 , 其 实 大 家 已 经 理 解 了文 章 最 后 一 句 话 了 , 恭 喜 你 们 !
师 : 当 烙 上 一 个 人 生 命 印 记 的 家园 ( 故 乡 ) 不 复 存 在 ( 废 失 ) 时 , 他 的生 命 、 他 的 生 存 历 史 也 就 成 了 一 片虚 空 , 他 没 有 了 精 神 寄 托 与 精 神 归宿 之 地 , 没 有 了 通 向 未 来 的 方 向 了 ,这 正 是 现 代 人 精 神 的 一 种 通 病 ---精 神 流 浪 。想“回 家 ”却 只 能 走 向“虚无 ”。 作 者 就 是 要 告 诉 我 们 这 一 点 。能 理 解 了 吗 ?
( 生 纷 纷 点 头 …… )
樊光姣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篇6:《苏武传》公开课 课堂教学实录(高一必修五)
《苏武传》公开课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五)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教学过程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
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苏武活了80岁。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刂芯羌唷薄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板书: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
A.讲解“自杀”情节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思考1、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我们先找到文中关于自杀情节的描写。齐读3、4两节)通过阅读,我们看到,苏武的形象在这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在文中是哪几句话?
(1)欲自杀 (2)引佩刀自刺
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
“节”是他自己的,“命”和“负国”都是国家的。我不愿被人审问,是个人的人格,他只讲了一点是为自己,所以,请注意,从这两话的理由里面,我们能看到苏武什么样的品格?
(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
正是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想法,才有为国家所想的行为。所以,副手出了问题,我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不是我干的,我们汉朝也没有这样做,我不能接受屈辱的审问,要自杀。他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忠贞)
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
觉得苏武应该会投降,遇到一点变故,我赶紧举起了双手,跪下了两腿,所以,你苏武也应该这样,你怎么会想到死呢?
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B.讲解“反劝降”情节
请饰演卫律的同学说说卫律是从什么角度劝降的。
对苏武进行威逼,又以利诱惑苏武,他先讲自己归降匈奴后封王受赏,得到了富贵这是威逼利诱相加。之前还有“举剑欲击之”“复举剑拟之”的举措,结果是“胜请降”“武不动”。
卫律的劝降分为三部曲:1、恐吓:杀虞常,降张胜,吓苏武;当这个行为不奏效的时候,他就2、威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副有罪,当相坐。苏武的回答非常地清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这是他自己的行为,和我没有关系,更和国家没有关系,他参与阴谋是他个人的问题。所以,本句中“本无谋”这三个字的言外之意一定要读出来,把汉朝的利益始终放在最高。你不要牵扯得太多,我主帅不知,也就是和我们汉朝没有任何的关联,汉朝是清白的。接下来又用了3、利诱的伎俩,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劝降的过程当中,卫律是用了威逼利诱的方法。
卫律劝降,两人相对如短兵相接,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卫律首先剑斩虞常作为威胁,并以“谋杀单于近臣”的`罪名举剑欲击张胜。在这种情势下,意志软弱的张胜请降。卫律马上利用这有利局势,以“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这时,如果承认自己与虞常之变有牵连,就为匈奴攻击汉朝制造了口实,使匈奴在舆论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因此,苏武很沉稳地对“相坐”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声明作为汉朝的正式使节,与虞常的行动没有任何牵连,再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作出要杀他的样子的情况下,苏武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只得改换手段采用软的一套,以自己为例,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这一大段话,苏武说得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这一段描绘苏武行动的文字极为简洁,仅有六个字,即“武不动”,“武不应”,极为传神地勾勒出苏武的形象。
当这次劝降不成的时候,他们就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由两个字可以看出来:幽,徙。一个是幽禁,一个是流放。
孟子说过: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苏武做到了)“幽”和“徙”是从什么角度来折磨苏武啊?
威逼利诱不行,就从精神上摧挎你。把你幽闭起来,把你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就更考验一个人的精神耐力了。他受贫穷,没有吃的,他就吃毛毡,吃雪,抓老鼠充饥,吃野草。按照孟子的话说,就是“贫贱不能移”了。
思考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请学生讨论。参考: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牢记使命。可见,他的求死求生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此处插入C、有关“北海牧羊”情节的讲解
问:最能体现他气节的一句话是什么?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体现了苏武怎样的品质?
坚忍。(板书:坚忍)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时的威逼利诱无法实现,就从精神上来摧挎,精神上能不能摧挎呢?还是没有摧挎,这时候就要换人了,换李陵了。李陵在劝降上又不一样了,齐读李陵劝降一段。
在长期的精神折磨没有得逞的情况下,派来了一个和苏武关系很好的人来劝降了,李陵又是怎样劝降的呢?看李陵的劝降又能分成几个小层次?
三层。每一层至“信义安所见乎”,讲的是苏武在这里,他对汉朝的效忠是没有人会知道的;第二层至“何久自苦如此”,说他在汉朝的亲人或是去世,或是离散了,在汉朝已然没有牵挂了。第三层讲汉武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班固用重墨渲染的是李陵的劝降。李陵作为苏武相知甚深的同事和交情甚笃的朋友,深知以死相威胁,以富贵为诱惑,以幽禁断食来逼迫,均不能让苏武屈服。对苏武这样刚直和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的人,只能从精神上、心理上着手。从李陵口中我们得知,苏武的哥哥苏嘉因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杀;弟弟苏贤,因为逐捕犯罪的宦骑不得,服毒药自杀;苏武的母亲已经逝世,妻子已经改嫁;虽有两女一男,也是存亡不可得知。这一系列的变故,对苏武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那么,处在北海牧羊最终不得归汉的情况下,只能是:“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如果苏武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的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则李陵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而且苏武兄弟之死,全与君主的残暴有关。你效忠君主,可君主又对你怎样呢?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李陵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又受到友情的逼迫。人可能过得了刀山火海,可能有刚铁般的意志,但不一定能忍受孤独寂寞,不一定能过得了感情关。你要我屈服,我就不屈服,铮铮男子汉的气度。但是人往往会倒在一种长期的孤独、寂寞,精神的百般折磨当中,这时,哪怕一丝的温情,又是多么地令人渴望啊。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全面崩溃。就在这种渴望当中,面对李陵的肺腑之言,苏武不为所动,看他是怎样反驳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我愿“肝脑涂地”。即使遭受酷刑,我也心甘情愿。“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这里有没有提到个人的恩怨啊?个人的恩怨在他面前毫无办法。苏武的断然拒绝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板书:坚定)
我们可以看出,卫律威逼利诱、李陵感情渲染、北海苦寒孤寂,用暴力的手段,用精神孤立的方法,现在匈奴对苏武已经完完全全地做到了。当这次劝降完全失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苏武在面对劝降时突显了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才鲜明地显示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苏武的形象才格外显得高大。
《醉花阴咏苏武》
子卿毅然使匈奴,大义不受辱。漫漫十九载,北海牧羊,望断归国路。 威逼利诱不降胡,持节亮风骨。悠悠五千年,何谓忠臣?大汉有苏武。
(四)谈苏武的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生活当中,我们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高位、玩乐、浮华……如何去面对它们,这关乎心灵的选择。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身处孤独跋涉26万公里送信进山的王顺友,有身带伤痛为战友守墓30年的八旬老人欧兴田,有23年为农村群众送去11000场电影的残疾放映员马恭志,还有行走崎岖山路19年的悬崖小学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是什么让他们抛却了繁华的诱惑,而去与孤独相伴?我想,只因他们心有信念,甘于奉献,这是浮华面前心灵的选择,这是寂寞之中灵魂的坚守。
今天的我们,应当把苏武种在内心深处。皓皓明月之下,一个伟岸的形象走来,他站在民族历史的风尖浪口,他站在人格品质的高山之巅,他用他那伟大的人格,伟岸的形象,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我们今天的人,千万不要和苏武离得太远,不要仰视他,要亲近他,把他的精神注入你的血脉之中,这才是我们学习苏武这篇文章的真谛所在。
我们今天通过这篇《苏武传》,把这个伟岸的形象移植到你的心灵之中,你也会变得崇高和伟大。
(五)作业布置
请以“苏武,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感悟,200字以内。
附学生习作一篇:
辞父母,别长安。出使匈奴气志坚。眼前长河落日,身后大漠孤烟,一去十九年。
出汉塞,越重关。牧羊北海节不残。俯首玄冰三尺,举头日月高悬。大圣有遗贤。
板书设计:
苏 武 传
《汉书》
自杀 坚贞
反劝降 坚定
北海牧羊 坚忍
冯慧
篇7:《江南的冬景》教学实录简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 小刘
班级:高一(8)班
1、如果让你写丰中秋天的景物,你会考虑哪些问题?(本校有三株巨大的樟树,有学生提到写樟树,林间有跳跃的小松鼠,满校园的桂花,这些都可以写。写别的学校没有的,有自己特色的,写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的。写景写什么,写景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其实就是三种境界)
2、老舍写北平得心应手,郁达夫写江南信手拈来。我们还原一下,大作家郁达夫写的时候是怎样想的,或者是怎样构思的?(学生自由的猜想)。
3、直接写江南的冬景的段落是哪些?各有哪些特点?这些段落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段落是哪一段?学生找出自己印象深的段落朗读,体验,品味。(直接写的是第2、5、7、8、10。其中第八段学生,有不同意见,暂放置)
4、文本细读,能说出为何郁达夫的描写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的点化之功如何体现?段落的排列顺序,你认同吗?
(几处关键的细读,第五段是敷彩,色彩的细微差距,郁达夫能一一描绘,这就是水平。可先找出本段中景物的特征,即“生气”。然后再品读怎样做到让读者感受到“生气勃勃”,这就是文字的神奇。文本有意识的进行色彩搭配,其实江南的冬景还应有其他色彩和景物,只不过被作者主观屏蔽掉了,散文选择景物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写景的时间,即工笔细描午后的色彩。
另外第七段是很有味道的一段,味道怎样出来呢?注意时间的不经意的转换,“垂暮”一词,这一江南特有的意蕴,这里注重的是构图,小桥,流水、茅屋、远山、乌篷船、绍酒,典型的悠闲,洒脱。当然,你也可以想象增添茴香豆,梅干菜之类。文中多次用了“你”的角度,是不是有亲切感和分享感。关于引用一句诗(出示暮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于今半是君。《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
可看作反衬手法,强盗都有文化,修养,突出江南的迷人之处。这里的构图是有意识的突出江南的雨,类似山水画的点染手法。而第九段主要是技法的运用,一般理解为虚写引用,可以说说引用诗歌的意图。注意其中“调戏”一词和村童前面“狗一样喜欢弄雪的”修饰词,借词突出雪夜特有的情趣。让整个画面活起来,动起来,立起来。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写景的时间段,晚上、垂暮、午后,如果还要写,可以写哪个时间段,清晨。清晨的特点,作者认为是可爱,能读出可爱吗?清晨用了个意想不到的比喻,黑女涂脂粉,三处“又”写出一种急迫而幸福的感受。小孩老人的曝背谈天,小鸟吱吱叫,水面冒气泡,天伦之乐,可爱之极,其实写景写了霜、风、雨、雪,清晨、午后、垂暮、晚上,是有顺序和规律。写出了整个江南景物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给人的感觉这就是江南。江南应该是这样的。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5、哪些段落的描写似乎和江南的冬景无关,可以去掉吗?你怎么解释。(北国的冬天是纯粹的彻头彻尾的冬天,最有劲,闽粤的冬天不伦不类,没劲。对比倒不是否定北方的冬天,而是说江南的冬天也特有情调,明朗的情调。)
6、江南的冬景的背后有没有站着一个人?为何四次出现散步这个词?散步在作者看来是恩惠,清福,逍遥。可以品味最后一段,注意“引诱”一词,还有“拿起手杖,放下笔,认为写文章无聊”,如何理解这样反常的举动和想法。是不是还是渲染江南的冬景的明朗可爱迷人等等。
7、散步就是人和自然的融合,可归结于教学板块“像山那样思考的”主题。当然可以谈谈为何洒脱,主要是作者生活相对安适,富裕,有钱、有房、别墅。又抱得美人王映霞归,其实《江南的冬景 》说穿了,就是江南风流才子晒幸福。
板书
北方的冬景--蛰居异境
闽粤的冬天--气候异状
江南的冬景--特异恩惠
(三处“异”的情绪有何不同)
图一:晨霜如粉的清早 门前隙地 曝背谈天
图二:风和日暖的午后 冬郊山野 独自漫步
图三:烟雨微茫的垂暮 寒村茅舍 邀客把盏
图四:白雪纷飞的夜晚 江南大地 恣意享受
(借鉴他人板书。注意时间、空间、景物转化)
小刘
[《江南的冬景》教学实录简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篇8:等待是一场美丽的错误--《错误》教学实录和反思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级高一(8)班
时间:9月14日
整体框架:《错误》诗中的中国元素切入,进行针对性的深入解读,这一块是文本内容的教学,是写什么。然后理解这些元素的排列顺序,侧重于形式的教学,是怎么写。最后归结于主旨的探讨--等是美丽的错误。
课前播放《江南》林俊杰(造势,为何选择这首歌)
风到这里就是粘
粘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你在身边就是缘
缘分写在三圣石上面
爱有万分之一甜
宁愿我就葬在这一点
圈圈圆 圆圈圈
天天年 年天天 的我
深深看你的脸
生气的温柔
埋怨的温柔 的脸
师:这是一首充满中国元素的诗歌,带有浓郁的中国风。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诗人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这首诗被称为“台湾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这首诗就是(单刀直入,为何如此导入?导入的指向性必须明确、准确。用最直接、最精炼的语言告诉学生一节课的要学的“干货”。找准文本的命门,就好像找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中国风,中国元素、中国诗人,是课堂切入的选点,因为这是《错误》中最显著的语言形式特点。)
生:《错误》。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然后说说读完后的第一感受,(学生自由朗读,回答)(诗歌的朗读倾向于个体朗读,不赞成齐读。读诗是需要停顿延长、轻重缓急。这和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高低有紧密关系)
生:读来很舒服,是种享受。
生:好像写一个女子在等人,等丈夫。
生:好些词语句子有中国古代诗词的味道,情感很低沉,凄凉。(学生的阅读体验往往是表层的,缺少理性深入的感悟,这就要求老师在找到合理合适的切入口后,要及时跟进,才能进入文本深处,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这就是教学展开的过程。类似开场锣鼓敲响后,开始舞刀弄枪,练把式。)
师:大家谈了读完诗的第一感受,有些是从内容入手,说是在等人,似乎还包含着一个故事。有些从语句出发,看到了古诗词的影子。也有些从情感来品味,有些小感伤。诗歌的本质是抒发情感。关键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为什么这样抒发感情能打动我们读者,让我们感觉很美,很有味道和意蕴。刚才我说了,郑愁予被称为(这段既是总结,又是下个环节的过渡引发,顺势勾连。)
生:中国的中国诗人(再次提到中国两字,课堂的话题紧凑而不流离,还是指向性的问题)
师:是的,我们能发现里面大量的中国元素,能找出来吗?然后说说这些中国元素的词语能引发的你哪些想象和联想。(其中有两个问题,一个用眼,一个用脑,梯度层次分明)
生:江南 莲花
生:东风 柳絮 三月
生:青石 跫音 春帏 窗扉 马蹄
师:这些充满中国风的词语,有独特的内在的意蕴?谁来说?(无人 说)那好吧,我们把第一节读一读,注意其中的停顿、和重音。(读法的指导,老师的示范,诗歌的味道是朗读出来的,朗读的味道是需要技巧的细腻指导,朗读这种教学方法要切合诗歌文本的个性,通过朗读可以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文本,让课堂充满活力。如何把感情投入到一些需要强调的词语中,这是个问题。)
生:“打”后面停顿一下,读出一些悠长的味道,“江南”要读得重些,“走过”读的轻快些。
师:我们来模拟一下(学生朗读)
第二句怎样读?
生:“等”读的重一些,在强调“等”。容颜后停一停,要很长,莲花很美的。“开落”中间最好断开。
师:很好,诗歌好像经过这样一重一轻,一停一顿,味道就出来了。好,连起来模拟一下。(学生个别朗读)
师:这两句诗连起来你怎么理解?江南仅仅是地名吗?莲花怎样理解?(还是回到文本的特性,强烈的古典色彩)
生:江南风景很美,指的是美丽的事物,
师:古诗词中,江南两个字往往充满诗情画意,比如江南好
生:风景旧曾谙。
师: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和江南老,刚才林俊杰所唱的
风到这里就是粘
粘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你在身边就是缘
缘分写在三圣石上面
师:比如美丽的爱情故事
生:许仙和白蛇,断桥相会
生:梁祝化蝶的传说,
师;:是的,江南就是烟雨蒙蒙,情意浓浓。如果把诗中的莲花改作玫瑰或者牡丹可以吗?(学生思考)为何必须是莲花?(如何组织展开教学活动,抓手尤为重要。抓住古典意象莲花,讲深讲透,如何做到呢?)
生:因为江南的莲花很多,莲花很美。和江南有联系
师: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难道玫瑰不美?牡丹不美?莲花的特点是,
生:出污泥而不染,卓清涟而不妖
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师:莲花的特点是
生:清纯 清高
生:坚贞 自守
师:老师补充一下,为何这里是莲花呢,莲有个谐音,怜,莲是可怜的,当然这里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很容易让人想到美丽可爱的女性。朱自清有篇散文,叫《荷塘月色》,也用了许多形容美丽的女性的词语形容莲花。(这就是教学如何展开的技巧,相当于给你一团面粉,你如何变成面包。必须有酵母,充分发酵,使之丰满。引进了古诗,采莲赋,散文、用玫瑰等的词语转换,借用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些合适的外来力量对学生的阅读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避免了生硬的直接灌输,避免虚头虚脑的“空对空”)
师:这两句诗中,你认为应该出现的人是 --
生:“我”是一位男性,第二句是女性
师:具体些
生:我是过客,外地人。
师:在别人看来是过客,对自己来说就是游子,女的就是
生:想念丈夫的女子,
师:古代叫思妇,这在诗歌中很常见的关于思妇游子的诗歌。
丈夫外出打工,或考功名,或经商,妻子在家思念。但这里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为何让我们如此难忘?插一句题外话,丈夫在古诗中不叫丈夫,叫
生:官人、相公
师:在古诗称为“良人”,就是好人 。这称呼感觉男人听着估计挺舒服,那时的男人在女人心目中是何等高大和备受尊重啊!再问一句,这里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为何让我们难忘?(这就是诗歌的技巧应用的范畴,我们一般讲文学作品,着力点往往在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容易忽略的是为什么作品会如此感动人,震撼人的原因。讲不出、讲不明、讲不透其中的奥妙。优秀的作品往往有出众的表达技法。阅读教学应有这样的教学内容:学习文本形式,就是作者这是怎样构思行文,谋篇布局。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能初步掌握和领悟特色文本的解读策略和方法。)
生:女子很美丽,用了比喻,容颜如莲花,但有些憔悴,莲花一开一落,表明时间季节变化
师:对呀,容颜禁不住时间的洗刷,莲花一开是希望,莲花一落是失望,背后是--
生:容颜易老。红颜薄命。
师:而这些恰恰是古典诗歌常见的题材。诗歌的开篇一位游子和一位思妇的对立,更感伤的是两者情感的错位,我等待的人并不是眼前出现的人,我眼前出现的人并不是我所牵挂的人,浓郁的中国风为诗篇定下忧伤的基调,空谷幽兰,遗世独立。那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觉一步步的渲染并加深,朗读第二节。(学生自由朗读)(很自然的过渡到另一个板块,问题的指向性依然明确)
生: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是不是有别的意思?
师:柳絮和东风有联系吗?(看似随意,实则有心,走心,遇到障碍时,可以适当迂回)
生:未若柳絮因风起,
生:东风是温暖的,可能就是好的东西吧,
生:柳絮是缠绵的,是女子的思念。
师:柳的谐音就是留,所以这里东风之于柳絮,就好比良人之于思妇。柳絮要飞,必须有东风吹。思妇要停止等待,必须良人归。但诗歌用了两处的否定不来,不飞,是说思妇的结果是--(这是对师生课堂对话成果的及时总结和提炼,又是对学生活动成果的肯定,也是诗歌欣赏方法的小结)
生:没有希望,只有失望。
师:是等待中失落,那怎样形象的写出这种失落感的?注意人称的变化?(提示作用)
生:用了第二人称,“你”,这里的“过客”他在想象思妇的心态。
师:怎样写活思妇的心理,(课堂的动态生成,老师要及时的追问。达到对作品的深层理解,还是指向语言的技法)
生:比喻,把思妇的心比作城,
师:城的特点是
生:封闭 保卫自己
师:这是一个比喻,第二个比喻是
生:青石街道,傍晚的街道。
师:向晚去掉可以吗?向晚就是
生:傍晚
师:傍晚的街道,还青石板,显得
生:凄凉,
生:空荡荡,很空虚。
师:正因为空虚、凄凉,所以这里的街道在思妇眼中很悠长悠长。是不是等待的思念,就像傍晚的青石板街道一样的空虚、凄凉、悠长?你看,让我们写会怎样写,(停顿)无非是我好痛苦,好好难受,这样太口号化。诗歌一旦缺少含蓄和想象,美感就丢失了。
师:城和青石都是坚硬的,是否在暗示思妇的心是
生:坚硬
师:换个词,对于女子来说最好说--
生:坚贞
师:在中国的传统中,女子美好的品德,其中就有一条,坚贞。要自守,洁身自好。丈夫不在家,女子就要持家坚守。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当然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后面诗中怎样说?
生:跫音不响,三月的春闱不揭,说女子如果丈夫不来,女子就不能出来见人。
生:这里的跫音是丈夫的脚步声,只能听脚步声,不能看。
师:春闱是围在房子里遮挡的布幕,为何女子不能出去看,万一是自己的良人呢?能看吗?
生:古代女子不能抛头露面,这是家庭教育,说明女子很坚贞。
师:还是女子的品格。春帷不揭,是说好像在春天的时候,我作为一位美女,和春天隔离,不和她亲密接触,这不是很奇怪吗?你觉得奇怪吗?(用看似矛盾的行为引发思考,提问思考的价值往往就在于文本的矛盾处,裂缝处。)
师:这位女子为什么会这样的,到底是怎样的心思?三月的江南应是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你看了高兴吗?(用矛盾处引发思考)
生:高兴
师:那她看了呢,她又是谁?(又是身份的提示)
生:不开心,因为只有一个人,很孤单。
生:别人幸福的游玩,生活,自己看了不高兴
师:这是反衬手法。春帷不揭,用美景来反衬春闱不揭背后的伤心,闹心。写得多深刻。春闱过渡到窗扉,又是比喻,我们想一想,这里的紧掩,可能春闱还不够封闭,还会有春光的泄露,思妇索性把自己的心看作--(点石成金,脱胎换骨)
生:小小的窗扉紧掩。
师:其中的“紧”用得狠。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思妇情感的紧缩,那种极度的无奈,这是一种作茧自缚式的坚贞。(关于紧的解读,是不是有些“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和《水浒》风雪山神庙片段:“那雪下得更紧”,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莲花,柳絮,青石,春帷。窗扉。这些充满中国风和古典意蕴的词语,看似有些杂乱,但指向性都很明确,似乎看到了凄凉孤寂但又坚贞的女性。让《错误》这首诗有了别样的中国诗歌的味道。如果我们仔细考察这些词语的排列,其中还有奥妙?哪些?(学生思考)这里有时空的转换。(两个教学板块之间的衔接、过渡如何自然,贴切,环节和环节之间转化如何流畅,并且内部的联系要经得起逻辑的推敲,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流程顺利推进,层层深入的前提。)
生:江南到寂寞的城,然后到向晚的街道,最后提到窗扉。
师: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能不能前后颠倒,比如我这样说,跫音不响,三月的春闱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放在最前面,可以吗?(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师:明显,词语的范围在变化,从大的江南到小的窗扉,由视野的开放到心理的闭合,通过这样形式的排列,我们似乎可以感受思妇的相思在一步步的收紧,自我的空间在一步步的压缩,人生的凄凉在一步步加深,整首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师:说到诗歌的味道,我们做个文字游戏,第一行说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个环节可以备用,主要是诗歌的韵律,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在的语言训练来加深对现代诗特性的领悟。)
你的心像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一样( 填空),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一样(填空 ),加两个词语。(学生思考)(参考答案,包围 、防备 伤悲、苦味)
师:诗歌到此,比如莲花的开落,不来不飞,不响不揭,让整首诗笼罩着寂寞凄清的氛围,在这时,响起了
生:达达的马蹄声
师:这会是白马王子吗,是你的声音吗?真的是你吗?我就在这儿。明显,“达达”的马蹄声这是打在,或者践踏在寂寥的思妇的心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你能想象思妇听到马蹄声时的动作、神态、举止吗?(学生自由说)(紧扣诗歌语言的特征训练,没有实在训练的语文课不是语文课,训练不恰当的语文课不是语文课。诗歌语言的精炼和想象,句子之间的空白,可以通过学生的想象联想,实在的文字训练来品味、填充、感悟)。
师:为何说是美丽的错误(学生自由说,教师归纳其中的矛盾句法,还有我的深深的自责和愧疚的心情。)
师:这是美丽的错误,其实产生的原因就是诗歌中的一个字,哪一个字?
生:等。
师:“等”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其实,我们有很多美好的事与物,都是在等待中一一消失的。我们有时也明明知道,等待的最终会是一场空,可是却还是选择了那苦苦的等待。
《错误》中通过古典意象的选择,语序巧妙的排列,矛盾句法的运用,不伪装、不雕饰,情景和谐一致,有力的表达了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错误的人,就是人生中美丽的错误和自己的愧疚。
等待,一个温柔的陷阱,一种美丽的错误。我们明白,在等待中会失去更多;但是,要是不等待,绝对做不到;等他一生、等他一世,已是今生唯一要做的事!你还会等待再次响起的达达的马蹄声吗?
小刘
[等待是一场美丽的错误--《错误》教学实录和反思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篇9:像山那样思考 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导课]
师:学习课文前,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们看到过狼吗?
生(七嘴八舌):没有。电视里看到过。图片上看到过。
师:我也只从电视和图片上看到过狼,并且选取了几只带到了我们的课堂。
(投影展示狼的图片。生笑)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些狼的形象给你什么感觉?
生1:狼的双眼闪着绿光,透露着凶狠。我觉得有点恐怖。
师: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觉,这些图片上的狼的形象的确让我们不舒服。我们的汉语词汇是很丰富的,请大家找一些带“狼”字的词语,比如成语、俗语。
生(抢答):“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狼狈为奸”。“狼狈不堪”。“狼心狗行”。
师:大家的词语还真丰富。老师在这里再补充几个。
(投影展示“狼奔豕突”“引狼入室”“披着羊皮的狼”“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等)
师:“狼奔”后的字怎么念?什么意思?
生2:(疑惑、查字典)念“shǐ”音,意思是“猪”。
师:“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曾经在哪本名著中出现过?
生:(零落)《红楼梦》。形容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的。
师:我们一下子搜集了这么多有关“狼”的词语,从中可以看出人们甚至可以说人类对狼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七嘴八舌)鄙薄、厌恶、憎恨、诅咒……
师:那么,能不能找到一些褒扬狼的词语?
生:(冥思)没有。
生3:与狼共舞。(生大笑)
师:噢,是一部电影的片名吧。这个词现在似乎有流行开来的趋势,形容与坏人、恶人巧妙周旋,带点调侃的味道。
生4: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生又大笑)
师:噢,是齐秦唱的歌。这句歌词从表面上看似乎带点自豪的色彩,其实不然,齐秦这首歌的情调是很孤独、很凄厉的,这匹“走在无垠的旷野中”的狼始终向往着“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可以说,人们自古就是敌视狼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天生的厌恶和憎恨的情绪,打狼便被视为勇士之举。到了近现代,枪械和毒药的成功研制和批量生产,使狼遭受到了灭顶之灾。那么,没有狼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像山那样思考”,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大自然中的狼吧。
[文本研读]
师:课前你们的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我想大家在预习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疑问,比如文章开头就显得很突兀:“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狼的“嗥叫”怎么会用“骄傲”一词来形容呢?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沉默思考)
师:还没有思考结果?那我们先把第一自然段朗读一遍,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生集体朗读)
生5:我认为,狼生性就是骄傲的。
师:好像很多同学还不是很明白你的结论。能不能展开做一点具体的解说?
生5:我觉得,在作者笔下,狼拥有这样的意识,那就是自己也是荒原、山林的主人之一,它也有生存在荒原、山林之中的权利。但是,随着人类的日趋强大,它们的生存权利受到了严重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它敢于对抗,绝不驯服;面对遭受人类灭绝性屠杀这样的苦难,它们敢于蔑视,绝不屈服。作者在第一段中这样给狼的“嗥叫”作解说:“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我觉得,这就是作者用“骄傲”一词形容狼的嗥叫的原因。
师:这位同学思考得很有深度,不简单。接下来,请大家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下列三个问题:这一声骄傲的嗥叫,引起了哪些对象的注意?这些对象可以分成几类?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
(生默读思考)
生6:狼的这声骄傲的嗥叫引起了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的注意。
生7:还有山。
师:生7很细心。刚才生6筛选了很多显性信息,而遗漏了隐性的东西。但是不幸的是,这个遗漏的隐性信息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课题是--
生:(齐喊)“像山那样思考”。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的回答,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启示一:筛选信息,要心细如发,尤其要注意是否有隐蔽性的信息存在。
启示二:我们可以将上述对象分成两类。怎样分?
生8:“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归为一类,“山”归为另一类。
师:聪明,一点即通。那么,两者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生8:“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师:概括一下,我们将“山”这一对象单列,是因为“山”有两个其它对象不能拥有的特点:一,长久存在;二,客观。其中“客观”尤为重要。为什么?
生9:因为鹿、牧牛人等对象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审视狼的这一声嗥叫,只有山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平等地看待它。对于山来说,狼,和奔跑的鹿群、悠闲的牛羊、骠悍的猎人、勤苦的牧人一样,都是自己的子民。对于山来说,狼的那声嚎叫,不但不可怕,相反,它觉得挺受用。
师:(走到生9跟前,拍其肩,问)大山认为,狼跟我们人类是平等的。把你看成和狼一样的生命,你能接受吗?
生9:能。
师:真的能?
生9:(坚定)能!
师:看来你能做狼的朋友了,狼会喜欢你的。(生大笑)作为生态学家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你这个年纪还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成为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甚至被称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的。
(投影展示作者青年、中年、老年像。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著有《野生动物管理》、《沙乡年鉴》等。)
师: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一个名为沙乡的农场,这个农场被人类榨取殆尽后遭到遗弃。从此,他在沙乡开始了长达的恢复生态平衡的努力,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写成了《沙乡年鉴》,课文就是从这本著作中选来的。作者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变化发展。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四、五、六自然段,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划出表示作者对狼的看法或感情发生变化的语句,概括说说作者对狼的认识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学生自读,用笔勾画相关语句。)
生10:最早的时候,作者喜爱打猎,见到狼,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他认为狼少了,鹿就多了;鹿多了,打猎就有更多的机会了。后来,他发现,事与愿违。狼少了,鹿在某一特定时期确实增多了,但好景不长,鹿群的无限制增多,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遭破坏,反过来,又影响了鹿群的生存,最后,鹿群消失了。
师:很好。作者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几自然段?
生11:第六自然段。
师:那么我们来齐读第六自然段,加深对作者这一思想观念变化的印象。
(生齐读)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得知,作者在一只老狼的垂死的绿光中感觉到了一种对他来说是“新的东西”。这一“新的东西”直接诱使其改变过去的观念。那么,这一“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哪位同学来阐述一下?
生12:我认为这个“新的东西”就是作者以前不曾拥有过的思想。作者借用狼的眼光来表白这种思想--狼也拥有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应遭到剥夺,尽管有的物种很强大,比如人。假如谁剥夺了其他物种生存的权利,谁就将遭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只有大家平等、友好、和谐地一起生活,这个世界才是一个有生机、有发展前途的世界。
师:我为你的发言感到骄傲。因为从你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不仅已经掌握了作者在本文中所要阐发的观点的精髓,而且升华了自己的思想。老师顺着你的解说,再做点补充。作者在这里的思考,事实上涉及到一个生态伦理的问题。就像人类拥有道德伦理一样,生态也拥有它的伦理,这个伦理,要求所有生活于生态中的对象,不管是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必须将自己置身于与其他物种平等的地位上。就像“人生来是平等的”一样,所有的物种,在生态中,都是平等的。大家在生态链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在这片土地上,有主人,却没有主宰。假如大家都能用这样的思想观念去观照大自然,就会发现大自然当中许多意想不到的奥秘和魅力。
作者在文章的末段引用梭罗的名言“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无人发言)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对于这种意味深长的句子,我们应该掘地三尺,深入体味。请大家先朗读一遍末段文字,然后交流讨论。
(生朗读。朗读后交流讨论。)
生13:“荒野”应该是人迹罕至甚至是人迹不至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各种生物包括各种动物的关系是共生共存的。
生14:自然界最大、最凶的天敌不是老虎、狮子,而是人类。人类应该收敛一点、谦虚一点,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生15: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对其他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受自己的利益驱使或思想偏差影响,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只有大自然才能抱有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态度,从而给人真正的启迪。在现实生活中,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态环境越好,各种物种的生活更加自由、和谐。
师:说的好。每一种生物的意愿都不尽相同,不同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存在的理由,争取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像山那样思考,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我觉得作者这种观点与我们古人的某些见解很相似,这里选择两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投影展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师:大家集体朗读一遍,连出处一起朗读。
(生齐读)
师:闭上眼睛复述一遍,体会一下。
(生复述,体会)
师: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古人包容万物的宽大胸怀,也不得不惊叹于古人深邃、丰富的哲学智慧。对于这样言简意深的语句,老师要求大家背诵积累。(生背诵)
[扩展阅读]
师: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并且有和谐存在的理由。请看美国杰出的自然文学作家约翰巴斯特对鸟啼的描写。
(投影展示描写文段:“雄鹰在高空盘旋时发出的那种挑衅的尖叫声,潜鸟发出的野性的嘶鸣声,鹤的喘叫声,麻鸠的喧嚣声,老鹰狡猾的咆哮声,群徙的野鹅发出的仿佛从午夜天空倾泄而下的巨大的嚎叫声,或在海滨,在新泽西乃至长岛的海岸边,成群的海鸥在海滨上空盘旋或向激浪俯冲下去时长久反复的低吟声,曲折低回、刺耳的尖叫声,像暴风雪中的风一样高低起伏不定。所有这些禽鸟发出的声音在某种意义上比任何单纯婉转的鸟鸣更受欢迎,因为它们还保存着粗糙、不受驯服的大海和森林的特征,令人联想到瓦格纳由鸟类交响曲谱写而成的音乐。”)
(教师范读)
师:看了这段描写,“听”了这段描写,请大家说说自己对这段文字的感受。
生16:任何生命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不管它的声音是难听还是好听。
师:有点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味道了。希望你能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不断获得智慧,成为庄子的知己。还有谁有自己的见解?
生17:只要我们以一种平等之心看待自然界中的事物,我们就会发现自然界更多的美,包括原始的、粗砺的美。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式的优美值得欣赏,原始的、粗砺的美同样值得欣赏。希望我们能用平等的、包容的心态去观照自然,发现大自然多样的美、别样的美。
[书目推荐]
师:为了加深大家对“狼”文化的印象,方便有兴趣的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向大家推荐部分书目。
袁慧明
[像山那样思考 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篇10:将活动体验引入语文课堂《我的五样》教学实录及点评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一、借助活动体验,体会课文情境。
师:这篇课文大家预习过了,这是作者所上的一堂心理测试课的实录。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进行了哪两个环节?
生1:一个是选择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酉的过程。另一个是将这五样东西一一去掉,只保留其中最重要的一样的过程。
师:很好,卜面请大家快速阅读文章,分清哪此部分是写选择的过程,哪此部分写放弃的过程。
生2: 1至15段是写选择的过程,16至40段写放弃的过程。
师:那还有最后几段呢?
生2:写作者自己的心情。
师:是心情,不过应该是选择、放弃、保留之后的心I隋,带有人生总结的意味。
「点评]在进入课文情境之前,必须先将课文的大体结构给学生理清,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师:选择是艰难的,每个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作者选择的是哪五样?
生4:空y、水、阳光、鲜花和笔。
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五样呢?请大家在课文中画出有关作者选择时的精彩的心理描写,同来的可以互相交流。
「点评]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通过交流活动引导让学生找出这此心理描写,再仔细品味这此描写,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生中重大选择的艰难。
(五分钟后,学生各自找出了文中的句子。)
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这此句子都很有代表性,表明了作者选择时的心理。这样大家根据刚才的几句我们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五样?
生9:因为她的职业是医生,所以她木能地选了空'v阳光和水。这三样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师:很好,大家注意到了吗?生9用了一个很关键的词-木能,我们有时选择一样东酉也许是出于木能。但木能有时会使人失去理性,此时作者及时注意到,必须要转移方向,扩大范围,卜面作者选择的鲜花。她为什么选择鲜花?
生9:因为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
师:你概括得很好。最后,作者选了笔。这又是为什么?
生9:因为作者是一个作家,她要通过笔写出生活和对生活的感受。
师:太好了,你不仅在课文中找到了答案,还能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概括出来。
「点评]这几个学生基木围绕了选择时的心理来筛选文中语句,生9的概括表明学生在认真阅读后完全可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思路。而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围绕课文转动起来,充分进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师:好不容易选出了人生的五样,卜面老师却要学生册l去其中的四样,只能保留其中一样。此时的心情更不一样了,是吧。卜面请大家在文中画出能表现作者舍弃时的心情的句子。
(5分钟后,学生各自找出了文中的句子。)
师:多么惊心动魄的舍弃,大家注意到了,作者在这此句子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心理感受?
生巧: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每一次舍弃都是异常艰难。
师:为什么要舍弃鲜花、水、空y、阳光?
生巧:因为舍弃了鲜花,只是生活中少了一点浪漫,但生命大致完整。舍弃了水,虽然人很难受,时间长了会死,但若十小时还可坚持。舍弃了空y和阳光,生命会飘然而逝,但失去的一切还会回来。
师:最后作者为什么只留卜一枝笔?
生巧:因为作者如果失去了笔,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师:而有了这枝笔,作者的人生方向确定了吗?
生巧:确定了,就是用自己的笔去描绘人生的流图。
「点评]在备课时,我心中是有隐忧的,因为我觉得《我的五样》中涉及的人生和生命的沉重活题,对刚刚踏入高一大门,对人生还没来得及思考的新生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的。但通过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来看,他们很充分地进入了作者选择与舍弃的情境之中。围绕这两个过程,他们时而激动时而沉思,时而无奈时而沉痛。这使我获得-一个重要的启示:通过活动体验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是打71=阅读之门的金钥匙。
二、借助活动体验,设置讨论情境。
师:课文讲述的是作者的人生选择,对此我们是什么看法呢?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五分钟。然后讲讲自己的感受,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自由发言,不必举手,我们可以自由一点。
生16:我觉得她的选择有缺陷,她忽视了生活中的亲情、爱情。光有物质条件,光有美丽的鲜花,光有自己的事业,而没有感情,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
生17:我也觉得作者的选择太偏狭,其实可以在空气、阳光、水三种东酉中放弃一种,留给亲人,这样就完美了。
生18:我觉得我们不能以己度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作者并非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爱人,也有痛苦的挣扎,但最终没有选择他们,因为作者认为他们都不是生活中的全部,而这一切失去的东酉,作者都可以通过笔将他们重新唤回来。
生19:我同意生18的意见,我觉得作者的选择更具有理性和理想的色彩。
师:好,刚才几位同学一番唇枪舌剑,很精彩。的确,这样的选择真的很难有统一的结论。不过我觉得没有统一的结论反而很好,很多东酉不一定要有一致的结论的。
[点评]有时老师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他们会用自己的表达来体现对课文的理解,只是不必强求一个统一的答案,这样,课堂y氛就会很活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借助活动体验,设置生活感受情境。
师:生活中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呢?课文提示中有一张表,请你也写一写你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再舍弃其中的四样。我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填写,其他同学在卜面填写。我也有一个要求,一定要独立选择,不要受其他影响。
生ZQ板书):
你生命中最
宝贵的东西
可乐
篮球
妈妈
爱人
健康
舍弃的顺序一舍弃的理由
还有水可以喝
还有其他运动项日
会离我而去
可能不会在起
人生最大的财富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0:可乐是我最喜欢喝的饮料,篮球是我最喜欢的运动,没有了这两样,我觉得我的生活就失去了很多乐趣。妈妈是最照顾我的人,我希望将来有一个爱我的人,我觉得这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如果失去了健康,你就什么也没有了。
师:我想问一卜,你选择了妈妈以后,你为什么没有选择爸爸?
生20:我不太喜欢他,他总是说工作忙,很少回来陪我。
师:那你没觉得他是在赚钱养家供你上学吗?
生2Q迟疑):这我知道,但没有了感情,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师:有道理,还有一个细节我想问一卜,刚才你在板书时,在妈妈和爱人的位置问题上,你是先写的爱人,然后是妈妈,可后来又为什么换过来了?
生20:因为我觉得我开始想爱人固然重要,但爱人变了心我还有妈妈,她不会变心的。(这时大家都笑了)后来,我又想,这样不好,.i v得不成热,换了一卜,意思是妈妈会在我们前面去iu:,而与我相伴终生的是爱人。
师:很好,老师最欣赏的是你的诚恳与自信,你相信你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有因为服从某种道德观而违心地选择自己不想选择的东西。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结束,课后大家将自己的选择与舍弃的过程与理由写在自己的练笔中。
「教后感想]通过这堂课我觉得语文课上一定要解决如何使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问题。这就通过一定的活动体验设置有效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课文,进入课义所包含的生活,并很木色地扮演自己在生l中的角色而不做作,不矫饰,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的价值。
樊光姣
[将活动体验引入语文课堂《我的五样》教学实录及点评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篇11:涉江采芙蓉多元解读田恒民 课堂教学实录(高一必修二)
涉江采芙蓉(多元解读)田恒民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在省示范高中固镇二中公开课 执教:田恒民
固镇二中高一(2)班 2013年12月19日
涉江采芙蓉(多元解读)
一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检查预习
1 找学生朗读 师生评点 正字正音 遗 wei 赠送
2 个别同学展示背诵 师生评点
3 一齐朗诵 体悟诗意诗情
二 研讨 探究
观察诗题和诗句,你有什么发现?如何展开创造性联想想象多元解读?
品读全诗 揣摩:
1、是谁在“涉江采芙蓉”?为什么采芙蓉?
2、“所思”的、“在远道”的那个人又是谁?
3、“还顾望旧乡”的是谁?
三、朗诵品悟
1、思妇怀远 (悬想)
女 我荡着一叶小舟,渡过碧绿的江水去采摘芙蓉,江岸泽畔,还生长着数不清的芳草。
这美丽的芙蓉采来想赠送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啊,他却在遥远的异地。远方的游子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我所在的故乡吧。可是却只能看到漫漫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我们茫然相望,如此真爱同心却被分离两地,也只有忧伤而抑郁地老去。
2、游子思归(亲)
男 渡过江水去采莲花,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满香草。 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 ?所思念的人在那遥远的地方。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3 两者兼有(对写) 男女生分角色朗诵
分居两地的夫妻相互思念的“忧伤”之情。 痛苦惆怅
(女) 渡过江水去采芙蓉,水泽岸边多是兰草。采摘荷花送给哪个?心中人儿远在他乡。
(男) 回头遥望昔日故乡,路途漫漫忧思长长。(男女合) 心心相印天各一方,忧愁悲伤地老天荒。
四、小结
1 游子思归(亲) 2 思妇怀远 (悬想) 3 两者兼有(对写) 可有别的理解了?
分居两地的夫妻相互思念的“忧伤”之情。 痛苦惆怅
五、作业
能否展开创造性联想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电视散文。
五、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男 1、2句:涉江郊游 采摘芙蓉 女
女 对写 3、4句:人在远方 心愿难遂
男 5、6句:回望故乡 长路漫漫 悬想
合 7、8句:天各一方 忧伤难遣
田恒民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精选11篇)】相关文章:
《鸟啼》的教案设计2022-07-20
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得体性艺术2023-07-17
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2023-06-16
生子何必(高二必修)2023-03-31
教学案一体化《这就是我》(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2022-10-04
x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2024-03-11
登高(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3-10-03
都市精灵(八年级教案设计)2022-07-01
苏教四下语文配套答案2022-08-19
生物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