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和“付出”论文

时间:2022-05-24 01:48:22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支出”和“付出”论文(共15篇)由网友“停停的奶黄包”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支出”和“付出”论文,希望您能喜欢!

“支出”和“付出”论文

篇1:“支出”和“付出”论文

“支出”和“付出”论文

持刀挟持并伤害出租车司机、劫持出租车、抢劫现金及高值易套现财物,甚至公然拒捕袭警……这是5、6月间在兰州市城区频频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梅军、齐涛的罪恶“表演”,他们的演技虽然不算高超,但却给金城出租车业带来了恐慌和不安全感。作为出租车司机被抢劫案件的主侦部门,兰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的领导对这些案件非常重视,责成刑侦大队限期破案,分局督办,刑侦大队当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迅速展开了工作。经过齐心协作、不懈努力,几番波折,专案组终于在7月22日、25日分别将齐涛、梅军抓获,进而破获此类案件数十起,不仅狠狠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也给出租客运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治安氛围。

歹徒虽然已被绳之于法,但是通过综合分析本案的侦破过程,我们不难看到,相对于破案的收益来说,我们的侦破成本结构的不合理和反常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妨导入这样一个公式:实际侦破成本=必然成本+额外成本+偶然成本,必然成本包括侦查部门为侦破案件必须耗费的最低限度的人力、物力和社会资源的总和,是破案的必要条件,可简称为“支出”;偶然成本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由于意外、不可抗力、工作失误、自身素质及其它偶然因素的出现和发生而造成的损失;额外成本则是指由于偶然成本的出现,为弥补损失而耗费的人力、物力和社会资源的总和。偶然成本和额外成本的总和可简称为“付出”。一个理想的侦破成本结构中,“支出”趋近于最低必要限度,“付出”则应趋近于0。而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实际侦破成本结构中,“支出”>“付出”,二者都应在必要和合理的限度之内。在本案中我们不难看出,“付出”远远大于“支出”,造成不合理的破案成本支出,也正是本案一波三折的内在原因和主要原因。不妨让我们深入本案的侦破过程中去,看看这种反常的、不合理的侦破成本结构是如何具体形成的。

专案组在研究分析了这一系列抢劫案的'特性和共性之后,果断串并案,并制定实施了侦查方案,一、在易发案地及租车地、抛车地进行走访、摸排;二、带领受害司机在这些地段进行寻找;三、对被抢劫的赃物进行监控,尤其是手机。但是,这些工作尽管做得很扎实,量也很大,面也很广,案件的侦破却并无进展,相反,在这期间,仍有案件在不间断地发生。6月20日晚又连续发生了两起案件后,专案组根据案犯作案的时间规律,经过反复勘查地形,制定了守候抓捕方案:确定四个守候点,一个流动巡逻点,每点四名干警,时间定在了6月26日晚。当晚,在局领导和大队各位领导的统筹布署下,大规模的守候行动开始了,刑侦大队全体干警全部都参加了这场战斗。自晚22时30分开始,守候至27日凌晨0时30分许,这二名劫匪果然又租了一辆车来到“三五一二”厂西大院巷道内抢劫,正在这二人已将司机控制住准备将车劫走时,在此巷道内的守候小组尤如神兵天降,将这二名劫匪堵在了车内。如果此时就顺利把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那么此案的“支出”和“付出”都是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实际侦破成本结构还是趋于合理的。

也许是胜利来的太突然,让守候民警放松了警惕,违反了查缉战术的操作规程,将二犯罪嫌疑人堵在车内,坐在司机座上的犯罪嫌疑人梅军用花言巧语麻痹了民警,突然开门夺路而逃,而在助手座的另一犯罪嫌疑人齐涛利用民警分神的一瞬间,也冲开了车门准备逃跑,但守候在另一侧车门的民警反应机敏,将他一把揪住,齐涛手持利刃捅向民警,民警反应机敏向后一躲,刀捅在了下巴上,齐涛趁机一脚踹倒民警后也逃之夭夭。突然的变故加上专案指挥员对守候安排考虑不尽周密,点与点之间失去联系,互相不知道对方的确切位置,造成梅军、齐涛二人袭警逃跑后各守候点一片混乱。由此可知,偶然成本的产生正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失误,包括①、指挥者对现场紧急状态出现的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和顾此失彼;②、守候民警错误的判断和明显失误的缉捕战术实施;③、接应守候民警接受指令不明造成配合失误。而这三点失误的深层次原因还得从自身素质的养成和发挥上好好挖掘。

这次抓捕虽然没有成功,但却让狐狸露出了尾巴。齐涛在

[1] [2]

篇2:“支出”和“付出”―--------一起袭警抢劫案的冷思考

“支出”和“付出”―--------关于一起袭警抢劫案的冷思考

康岸桥

持刀挟持并伤害出租车司机、劫持出租车、抢劫现金及高值易套现财物,甚至公然拒捕袭警……这是205、6月间在兰州市城区频频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梅军、齐涛的罪恶“表演”,他们的演技虽然不算高超,但却给金城出租车业带来了恐慌和不安全感。作为出租车司机被抢劫案件的主侦部门,兰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的领导对这些案件非常重视,责成刑侦大队限期破案,分局督办,刑侦大队当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迅速展开了工作。经过齐心协作、不懈努力,几番波折,专案组终于在7月22日、25日分别将齐涛、梅军抓获,进而破获此类案件数十起,不仅狠狠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也给出租客运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治安氛围。

歹徒虽然已被绳之于法,但是通过综合分析本案的侦破过程,我们不难看到,相对于破案的收益来说,我们的侦破成本结构的不合理和反常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妨导入这样一个公式:实际侦破成本=必然成本+额外成本+偶然成本,必然成本包括侦查部门为侦破案件必须耗费的最低限度的人力、物力和社会资源的总和,是破案的必要条件,可简称为“支出”;偶然成本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由于意外、不可抗力、工作失误、自身素质及其它偶然因素的出现和发生而造成的损失;额外成本则是指由于偶然成本的出现,为弥补损失而耗费的人力、物力和社会资源的总和。偶然成本和额外成本的总和可简称为“付出”。一个理想的侦破成本结构中,“支出”趋近于最低必要限度,“付出”则应趋近于0。而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实际侦破成本结构中,“支出”>“付出”,二者都应在必要和合理的限度之内。在本案中我们不难看出,“付出”远远大于“支出”,造成不合理的破案成本支出,也正是本案一波三折的内在原因和主要原因。不妨让我们深入本案的.侦破过程中去,看看这种反常的、不合理的侦破成本结构是如何具体形成的。

专案组在研究分析了这一系列抢劫案的特性和共性之后,果断串并案,并制定实施了侦查方案,一、在易发案地及租车地、抛车地进行走访、摸排;二、带领受害司机在这些地段进行寻找;三、对被抢劫的赃物进行监控,尤其是手机。但是,这些工作尽管做得很扎实,量也很大,面也很广,案件的侦破却并无进展,相反,在这期间,仍有案件在不间断地发生。6月20日晚又连续发生了两起案件后,专案组根据案犯作案的时间规律,经过反复勘查地形,制定了守候抓捕方案:确定四个守候点,一个流动巡逻点,每点四名干警,时间定在了6月26日晚。当晚,在局领导和大队各位领导的统筹布署下,大规模的守候行动开始了,刑侦大队全体干警全部都参加了这场战斗。自晚22时30分开始,守候至27日凌晨0时30分许,这二名劫匪果然又租了一辆车来到“三五一二”厂西大院巷道内抢劫,正在这二人已将司机控制住准备将车劫走时,在此巷道内的守候小组尤如神兵天降,将这二名劫匪堵在了车内。如果此时就顺利把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那么此案的“支出”和“付出”都是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实际侦破成本结构还是趋于合理的。

也许是胜利来的太突然,让守候民警放松了警惕,违反了查缉战术的操作规程,将二犯罪嫌疑人堵在车内,坐在司机座上的犯罪嫌疑人梅军用花言巧语麻痹了民警,突然开门夺路而逃,而在助手座的另一犯罪嫌疑人齐涛利用民警分神的一瞬间,也冲开了车门准备逃跑,但守候在另一侧车门的民警反应机敏,将他一把揪住,齐涛手持利刃捅向民警,民警反应机敏向后一躲,刀捅在了下巴上,齐涛趁机一脚踹倒民警后也逃之夭夭。突然的变故加上专案指挥员对守候安排考虑不尽周密,点与点之间失去联系,互相不知道对方的确切位置,造成梅军、齐涛二人袭警逃跑后各守候点一片混乱。由此可知,偶然成本的产生正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失误,包括①、指挥者对现场紧急状态出现的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和顾此失彼;②、守候民警错误的判断和明显失误的缉捕战术实施;③、接应守候民警接受指令不明造成配合失误。而这三点失误的深层次原因还得从自身素质的养成和发挥上好好挖掘。

这次抓捕虽然没有成功,但却让狐狸露出了尾巴。齐涛在逃跑时慌不择路,将手机掉在了现场,这便使专案组由此查清了2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手机的主人叫梅军,27岁,无业;其同伙叫齐涛,23岁,无业。梅军、齐涛二人也被突如其来的抓捕吓了一跳,当发现梅军的手机丢失后,二人感到大事不好,立即决定各自逃命,互不联系。专案组将两人的所有社会关系,公秘结合,或直接见面,或隐蔽监控。根据对二人的家庭及社会背景的了解,专案组分析齐涛已经外逃,而梅军既没钱,外地也无任何社会关系,他无力外逃,便把抓捕重点放在梅军身上,对齐涛专案组实行秘密监控而不惊动,给他以风平浪静的假象,诱其露面。果然,就在紧锣密鼓地对梅军追捕时,外逃20余日的齐涛开始探听风声,专案组对齐涛的关系人作了深刻细致的工作,向其申明利害,其表示愿配合我工作。在得到关系人一切正常,安然无恙的信息后,齐涛于7月21日返回了兰州,藏在了海石湾其姐齐波处,并与关系人取得了联系。专案组立即赶赴海石湾,在经过一昼夜艰苦的搜寻后,于7月22日中午在齐波家附近将惊魂未定的齐涛收入囊中。而此时的梅军,已被专案组追得如丧家之犬一般,凡是他所认识的人,凡是他去过的或可能要去的地方,专案组都一一找到,他不敢回家,不敢找朋友借钱,不敢在大街上行走,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专案组通过对梅军性格及爱好的分析,利用其喜好上网与异性聊天的嗜好,不定期在网络聊天室搜索。7月25日下午,当专案组干警以“小美女”的女孩网名出现在聊天室时,梅军也以其曾用过的网名“小可”进入,并与“小美女”聊了起来,“小美女”一面继续“温柔”地与其在网上周旋,一面立即安排人查寻其所在。就在“小可”与“小美女”聊得正酣时,抓捕干警在渭源路一网吧内将“小可”—-梅军抓个正着!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复述两犯罪嫌疑人落网的过程,就是想阐明先前提出的观点:偶然成本引发额外成本。而此案侦破的额外成本中不仅包括常规侦查手段(如调查、访问、排摸、守候等)的使用,还包括刑事特情等秘密侦查手段的使用,以及还使用了大量的技侦手段,如外线(931)、话侦(933)甚至还包括高科技手段—网络IP地址监控,至于对人力、物力和其它社会资源的耗费,更是无法具体量化。好在此案中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否则如果造成侦查收益值为0(比如犯罪嫌疑人未缉捕归案),那么就真是有愧于人民公安的称号,难以自诩执法为民了。

那么如何做好侦破成本控制,提高破案收益呢?从根本上讲,必须优化成本结构,也就是说,一定要使必然成本降至最低需要,使偶然成本趋近于0,尽量避免额外成本的出现和剧增。而侦破成本结构的优化,在实际操作上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的支持和优势警力的倾斜。比如本案的破获从根本上讲就是市局和分局两级党委的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市局领导多次过问,分局局长金宽忠、政委郭佼定每日都关注案情进展,并亲自参加专案会议,制定侦查策略。主管刑侦的副局长石兰生发出了“此案不破,绝不罢休”的誓言,和专案组的同志们同甘共苦,并肩作战,连续奋战两月有余。专案组同志们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建立了二十四小时快速反应机制,随时有情况,随时出动。正是这种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高尚的敬业精神,使专案组克服了重重困难,将案件侦破。连梅军都发出感慨:“我想着你们抓几

天抓不住我也就罢了,可没有想到你们如此执着,我被你们追得已是走投无路了”!

2打破区域、警种限制,集中优势兵力脚踏实地开展基础工作。以本案为例,由于梅军和齐涛的社会关系众多,人员复杂,专案组人力有限,所以大队领导高瞻远瞩,宏观调控,将刑侦大队专案组以外的其他力量投入到大面积的排摸,守候等工作中。实践证明没有这些烦琐的基础工作,破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3民警个体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比如良好的战术素养和专业素质、较为完善的知识智力结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修养等等。

4适时、正确、依法使用各种公开和秘密的侦查手段和措施,做好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

篇3:重新认识税式支出概念论文

重新认识税式支出概念论文

重新认识税式支出概念论文

摘要:传统概念认为税式支出是给予不同的纳税人以不同的税收减免的优惠待遇,这种界定有一定的片面性,完整的税式支出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税率的降低和税额的减免,还应当包括特殊管征待遇形成的财政支持等。

关键词:税式支出;征管方式;表现形式;政策目的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ought that the tax type disbursement is gives the different taxpayer by the different reduction of tax favorable treatment, this kind of limits have certain one-sidedness, the complete tax type disbursement concept#39;s connotation not only includes the tax rate reduction with tax amount reducing, but must include the special tube to draft the financial support which the treatment forms and so on.

key word: Tax type disbursement; Collection way; Manifestation; Policy goal

一、传统意义的税式支出概念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理论学界正式提出税式支出(tax expenditure,或直译为税收支出)这个概念以来,国际国内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曹立瀛先生在《西方财政理论与政策》一书中的解释可认为是一般的定义:税收支出是在现行税制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对于某些纳税个人、企业,或其特定经济行为,实行激励性的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税收减免的优惠待遇(不直接给予现金)。其所以称为税收“支出”,是因为这类优惠和其他政府支出的项目一样,作为开支,列入预算。

这种解释代表了理论界的主流,倾向于从税收收入的损失这一角度来定义。在具体研究上,传统定义税式支出则主要从表现形式上进行分类。主要有四类:一是税收减征。税收减征是对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给予减征一部分的措施。国家在税收法规中规定减征,是为了给予某些纳税人以鼓励和支持。税收减征都是按税法规定进行的,其具体办法有两种:一是比例减征法,即按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减征一定比例;二是减率减征法,即用减低税率的办法来体现减征税额。二是税收免除。税收免除是对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纳的税额不予征收,也是鼓励某些纳税人或某些特定行为的一种措施。三是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指税务部门根据税法规定,对出口企业已出口商品原来所承担的流转税予以退还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出口。四是先征后退。先征后退是先依据税法,将纳税人应缴的税款征收上来,再由财政部门予以全额或部分返还的措施。

二、税式支出概念的重新思考

本文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税式支出概念并不全面。所谓“支出”即是给予“补助”,税式支出就是在税收领域给予纳税人以隐性的资金补贴,因此,只要事实上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或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就可以视为税式支出。

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让政府看到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政府在调控经济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自身在经济中的大有可为,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随之成熟和发展。税收做为重要的经济政策,更是当仁不让地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税式支出从根本上来说是政府的一种经济政策,出于调控经济的目的,可以设定各种税式支出形式。因此,税式支出种类应当从经济政策目的来分类。

1.基于产业宏观调控的税式支出。经济学将各种产品分为优值品与劣值品。政府对各种产品同样有自己的认识。从有利于国家职能发挥的角度出发,政府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价值倾向,分别制订不同的税收政策。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税收政策给予充分关注,不仅在税收收入上对此类产业有很大的依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特殊待遇。比如行业的汇总纳税,为此类企业节省巨额的财务支出,提供企业内部资金调配的便利,事实上等于财政为其提供隐形的财政支持。国家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如涉及国家安全和军事利益的产业,国家给予税收上的特别优惠待遇。国家需要特别扶持的产业,如进口替代产品、出口替代产品、幼稚产业、正外部效应产业等,国家在税收政策上提供特殊优惠。

2.基于纳税人身份的税式支出。因为纳税人身份的不同而享受不同的税收待遇,看似违背平等原则,但是在世界各国都事实上存在着,而且从政策制订者的本意来看,无不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公平,或者基于某种特殊的社会和政治目的。在我国,下岗工人、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等,可以享受到不同的税收优惠。在英国、美国,二战爆发后为了鼓励妇女就业,补充男劳动力的不足,特意制订了针对家庭妇女就业的税收扣除和宽免办法。

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税式支出。非平衡发展的.战略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是采用这种非平衡发展的战略,先后划定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种层次的开放区域。为吸引资金,主要是外资在这些区域的注入,国家制订了不同层次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不同优惠制度。

4.特殊征管方式形成的税式支出。传统概念上的税式支出注意到了因税款的故意放弃而形成的支出。但是没有考虑到因为征收方式的改变,纳税人可能因此减少费用支出。由此,为纳税目的本应支付的费用,也就是纳税成本减少了。和其他纳税人相比,事实上等于得到政府在纳税领域的补贴,也就是应当属于税式支出的范畴。例如目前在特定行业和企业中实行的统一核算,汇总缴纳,事实上使得相关纳税人大量地减少财务支出,或者少纳税款,在税收领域取得与相似或相同行业竞争者的不平等待遇。

我们知道,税收负担不仅包括税款,还包括税收的超额负担和税收成本。税收成本又涵概了征收成本和纳税成本。根据英国学者桑德福(Sandford)的论述,纳税成本不仅指个人或公司支付的律师和会计师的咨询顾问的开支,以及雇佣职工办理纳税申报事务的开支,而且还包括一些非货币的无形花费,例如时间价值、精神负担等。因此,纳税成本虽然很难估计,但其数字肯定比征收成本大得多。根据桑德福对1973年英国税收情况的统计和估计,英格兰和威尔士1970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成本,约占税收收入的2.5%至4.4%.而在美国,根据穆斯格雷夫的估计,纳税成本比征收成本大几倍。1980年,个人所得税申报9400万件,其中2900万件采用分项扣除法,费用达30亿美元。其中6500万件不分项列举,而采用标准额扣除法,纳税成本32亿元。纳税成本在总额上是巨大的,但是不同的计算方式产生的纳税成本上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因此,纳税成本在税收和经济中的影响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应当加强因特殊管征方式形成的税式支出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5.基于社会福利目的的税式支出。政府的终极目标是增进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以提高社会福利目的而制订的税式支出政策很容易为人民所接受。例如对于免征额的规定。所谓免征额是指从征税对象中扣除的免予征税的数额,当征税对象小于免征额时,不征税;超过免征额时,只就超过部分征税。免征额不属于税收优惠,但属于税式支出,它是对所有人普遍施行的税式支出,不对谁形成特别优惠,但实质上是政府对部分税收的放弃,目的是为了普遍提高社会的福利。

6.税收空白形成的税式支出。由于应开征而未开征税种,而使部分潜在纳税人受益,在理论上也可以归入税式支出范畴。例如,遗产税和赠与税,在世界多数国家都已经开征,因为其在理论上被认为属于良税,有利于调节社会分配不公,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加速流动。但是在我国仍然属于空白,这样就为富裕阶层留下税收空间,无形中成为政府给予的补助。

三、税式支出概念的重新定义

综合各家学者论述,所谓税式支出,是在现行税制下,对于某些纳税个人、企业,或其特定经济行为,实行激励性、照顾性的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税率税额优惠和征管待遇,由此形成相同或相似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的差异。政府为此而有意牺牲部分的收入,形同给予纳税人财政补贴。其所以称为“税式支出”,是因为和政府其他支出的项目一样,应当作为开支,列入预算。

篇4:大学生月支出调研论文

大学生月支出调研论文

摘 要: 文化消费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等有重要影响。作者通过调研了解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学生的文化消费情况,包括文化消费所占支出比例、文化消费内容,并据此提出文化消费的原因、文化消费层次及文化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总结大学生在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导向,为大学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消费 现状 建议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定义

文化消费就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

目前,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储备能量的特殊阶段,是准生产者,所以在校大学生主要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高校培养人才这一特殊职能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结构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精神的、文化的消费,从而使精神文化消费成为大学生生活消费中的主要部分。

大学生文化消费是指大学生为满足个体的文化生活需要对文化产品及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前者如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娱乐用品及通信产品等,后者如文娱表演、音乐演奏、文艺晚会等。由此可知,精神文化消费的涵盖范围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处于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储备能量的特殊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文化消费更是其生活消费的重要而核心的内容。

二、文化消费现状分析

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学生访谈的资料,以及校园周边文化产业经营者的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文化消费趋于多样化,但是分布不平衡,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够浓厚,存在一定的消费矛盾。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在进行文化消费时注重时事,并且对自身文化消费的不足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

通过具体分析,实地调查,概括总结,我们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分析如下。

1.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但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文化消费倾向于网络的消费,对书籍的消费远远落后于网络,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但是消费人群少,网络消费却居高不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文化消费的结构不是很合理,个人文化消费观不是很成熟。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书籍消费主要集中于考研、考级、公考等类图书,消费结构不是很合理。

由图1可见,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组成比例不合理,文化消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及周边产品上,对书籍、报纸等的消费量远落后于网络消费,致使文化消费结构比例失调,文化消费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大学文化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对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2.注重时事方面的文化消费,但文化消费意识不够浓厚。

如图2,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消费文化用品费用占总费用的5以下的同学占65左右,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文化支出所占比例少,文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学生平均要每月或者几个月买一份报纸(如图3),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在报纸这方面的文化消费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同时,分析数据还发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对书籍的需求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当然,这个情况和现在网络资源的充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情况说明大学生文化消费者的支出比重小,对于文化消费的关注度不够,对于文化消费没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文化消费呈现出一定的滞后趋势,消费意识不强。

3.能够清楚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但文化消费观存在一定局限。

多数的学生在选择旅游地的时候会选择风景优美的,而不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上网主要是看电影或是听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文化消费,但是这种文化消费观念缺乏一定的正确性。

如图4所示,浙江师范大学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文化消费的`意义是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说明他们对文化消费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能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对自身的文化消费选择起着积极的指引作用。

大学生对于文化消费的意义及文化消费对自身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但是自觉执行性不够,无法做到正确地进行文化消费,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

4.文化设施相对较好,但文化氛围有待于进一步的创设。

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但是,现有的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消费氛围不太能够符合同学的要求,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周边的文化经营者的访谈了解到,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氛围总体较为浓厚,对同学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学校提供的文化设施资源比较充足,但无法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学对学校的文化氛围不是很满意(如图5),当前的文化水平无法完全满足同学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

三、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建议

通过对问卷数据及访谈内容的分析,对那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调整文化消费的结构,达到文化消费平衡。

对于文化消费结构的不平衡,要引导学生养成多方向的文化消费习惯,积极引导学生面向其他方面的文化消费,如书籍、报刊、广播的等方面的文化消费,使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不仅仅停留在网络上。

丰富文化消费的内容,不是单一的网络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其他文化产业,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意识到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的文化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文化消费达到一个平衡。

2.增强文化消费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观。

为解决文化消费意识淡薄,要加大文化消费的宣传力度,使同学们对于文化消费有清楚的认识,更加深刻地了解正确的文化消费,有意识地远离错误的文化消费。与此同时,要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进行有益的文化消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增强文化消费意识。

在加强学生意识的基础上,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了解文化消费的意义,开设一些与文化消费相关的课程,建立学生合理的文化消费观。同时,更应鼓励学生进行文化消费的实践,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3.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建议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名师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身的文化消费结构,培养大学生合理科学的文化理财观,增强学生把钱用在刀刃上的意识,从而强化文化消费的意义。

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向高雅发展,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积极宣传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引导,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设施水平,为同学们的文化消费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持,给大家一个好的文化环境。

同时,学校有关部门要与同学一起共同努力,重视文化消费,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使文化环境更有助于同学的发展进步。此外,学校还应积极扶持学校周边的文化产业,使之能长久、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为同学们的文化消费提供良好的场所。

5.解决文化消费的矛盾,增强现有文化资源的吸引力。

大学生文化消费主要集中在网络消费上,大部分大学生都喜欢免费的文化消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像图书馆这类免费的文化资源却少有人消费。这就形成了文化消费的矛盾:不喜欢有偿消费,但是消费的人多;喜欢无偿消费,但是消费的人少。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关部门应该在丰富无偿文化消费资源的同时,增强这些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并结合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特点及爱好,发展网络文化资源,将网络文化消费与其他文化消费如书籍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文化消费出现的矛盾,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石城.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02):43-44.

[2]丁景良,何世潮.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03):120-122.

[3]叶育新.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特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05):70-72.

[4]权立枝.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状况及其教育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04):101-103.

[5]米如群.影响当代大学生精神消费的不良因素及其对策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26-127.

篇5:支出税分析的论文

(一)避税与反避税

现代支出税如果允许纳税人在标准支出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前后纳项目,容易产生避税机会,影响垂直公平。

1.避税分析

支出税存在以下避税机会:(1)资本收益避税。标准方式因财产转让收入全额算入税基,财产产生的收益也自动算入了税基,不存在所得税课征资本收益税的复杂性。但前后纳方式因财产转让收入不算入税基,财产收益就没纳入税基,如果纳税人在资产项目上选择前纳方式的话,股份、不动产等财产收益就能避税;(2)利用税率预测避税。如果现在税率较高,未来税率还有降低空间时,转让资产(或从银行取出存款)采取在标准方式下购入资产(或用前后纳方式借入)可以扣除,如果将来转让时税率下调了就能减轻税负。相反如预测未来税率上升,采用前后纳方式购入资产(或用标准方式借入),现在纳税比未来纳税的负担轻;(3)纳税期限内两方式交叉交易避税。富裕阶层可以利用前后纳方式的短期资产操作减少避税。比如在标准方式下100工资算入税基,选择前后纳方式购入100资产(扣除不可)短期升值后卖出105(不算入),再以标准方式购入资产105(可以扣除),资产收益5避开了税收。当然只能是拥有高储蓄和借入能力的富裕阶层利用之法避税。

2.反避税的思考

针对以上避税方式,提出以下反避税思考:(1)尽可能缩小纳税人自由选择前后纳方式的范围,将可产生收益的资产列在标准方式之下;(2)将前后纳方式下的资产收益算入相反的税基;(3)对不得不列入前后纳方式下的资产,如:古董、美术品等资产设置特别资本收益课税制度;(4)对前后纳方式下的借入设置上限。

(二)遗产和赠与的外理

以上讨论是假定为终生所得等于终生消费,将储蓄也视为消费,但现实存在遗产和赠与,忽略资产转移有失税收公平。可以设置资产转移税或取消资产转移扣除加以解决。从常理看,遗产和赠与属消费资金来源,应该算入继承人的税基,而财产转移人等于放弃了消费,应该可以扣除。但如果允许扣除,可产生避税机会。因为在标准方式下购入的资产(或储蓄)可以扣除,如果该资产作为遗产或赠与转移时又可扣除,一代代转移下去,财产可以永远非课税化。为了防止避税,应该设置资产转移税或取消转移者扣除。

(三)支出税的特别优惠措施

支出税必须继承现行所得税的优惠措施,否则得不到纳税人支持。比如一些国家为了发展资本市场,将股份收益作为非课税优惠对象。导入支出税后,即使纳税人购入股份时选用了标准方式(可以扣除),在出售时(应该算入)也必须给予减税优惠,如果不将股份投资收益区别于其他金融资产收益,就不能体现政府扶持直接金融市场的政策意图。另外所得税实施的社会保障支出非课税以及支持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必须继续实施。可见,为了弥补所得税的缺陷而产生的支出税在现实条件制约下,仍然得保留所得税的“不公平”措施。如此一来,现代支出税方案也许仍是非现实性的。

(四)支出税的征管和避税

支出税不专门设置资本收益税,也就不存在折旧、通胀调整等麻烦,税收成本相应也减少,符合征税简明低成本原则。但在资产和借入上,支出税比所得税的征管更细。扩大前后纳方式范围,虽然可以减化税务,但为了减少避税现象,征管成本仍会增高,也就不见得优于所得税了。

因为支出税将资产买卖(储蓄的存取)和借入偿还都列入税基,纳税人的申报量比所得税高,工薪所得的泉源征收几乎失去意义,征税越依靠纳税人申报,逃税的可能性自然也越高。另外,支出税税基明显比所得税狭,为了获取等量税收,税率设置应该高于所得税,高税率会增强逃税心理。但不可否认支出税能将一部分“地下经济”纳入了税基,所以也许不需要提高税率也能取得等量的财政收入。

参考文献:

1.宫岛洋,《租税论的展开和日本的税制》。东京都丰岛区:日本评论社,1994年第五版。

2.刘军主编,《世界性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月第一版。

篇6:支出税分析的论文

摘要:支出税是以消费为税基的直接税,是所得税的代替税。标准支出税的实施因欠缺可行性而告终,1974年美国学者W.D.Andrews提出“前后纳方式”(非标准方式)的解决方案,给支出税实施带来希望。现代支出税导入了前后纳方式,是标准与前后纳方式的混合型,但现代支出税细节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使公平性和实施可行性受到质疑。

关键词:标准支出税、前后纳方式、现代支出税

一.支出税(ExpenditureTax)的概述

(一)支出税的历史

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Fisher)于20世纪初发表的资本所得理论中最早涉及到支出税相关理论。1942年美国财政部曾提议导入支出税,但遭反对没能实施。1955年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大学尼古拉斯卡尔多(NKaldor)发表了《支出税》一书,分析了支出税在公平与效率方面优于所得税,并提出了具体设计和导入方法,受到了空前重视。几年后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导入了支出税,但因实际操作的不可行性很快停止了实施,标准支出税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缺点。上世纪70年代未,美国学者提出以“前后纳方式”弥补标准支出税缺陷的方案,为支出税实施寻找到突破口,支出税一度又成为发达国家税制改革的中心议题。

(二)支出税的特征

支出税的特征可以从以下角度把握:(1)支出税以消费为税基。可称为消费型所得税,或现金流量型所得税。支出税是以消费税基优势论为理论基础,为弥补所得税缺陷而设计的所得税替代税;(2)税基比所得税简明。以水池比喻,税基采用流出量而不是流入量,是市场评价的消费额,是实际消费能力而不是潜在消费能力;(3)注重效用。评价公平的基准应该是效用而不是收入,因为即使是等量收入也因人而异不能保证效用的同一性,消费税基比收入税基更能表明效用;(4)终生规划。消费税基优势论着眼于以利率为媒介进行长期的消费或储蓄的决定构造。是以人一生的合理消费计划,即将现在所得的一部份储蓄起来(节约现在的消费)确保未来的消费,或相反将未来所得的一部分以担保形式借入(节约将来的消费),以确保现在消费的行为作为对象。支出税税基研究的是人一生超长期的所得、消费和税负,与只关注一定期间(一般为一年)的所得和税负的所得税形成鲜明对比。

(三)支出税取代所得税的理由

根据以下理由,可以认为支出税优于所得税,也比较容易导入支出税。(1)所得税的高税率和资产所得税不利于储蓄;(2)所得税的储蓄课税影响人们对一生的消费进行规划,而支出税允许扣除投资和储蓄,有利于人们合理安排一生的消费。在高龄化社会下,人们有必要根据自己一生的收入能力安排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时期的储蓄和消费;(3)支出税可以缓和及消除所得税制存在的固有缺陷;(4)现行所得税的一些课税要素与支出税相同,导入支出税障碍小。

二.支出税的类别与税基

根据计算税基的不同,支出税分类为标准支出税、劳动所得税型支出税(前后纳方式)和现代支出税。劳动所得税型支出税是为了解决标准支出税缺陷而产生的,现代支出税是标准与前后纳方式结合运用型。

表1支出税与所得税的税基比较

税类别

税基构成标准支出税

(标准方式)前后纳方式

(劳动所得税)综合所得税

劳动所得算入算入算入

资产

(储蓄)资产购入(储蓄)

资产所得:

资产转让:原值

利得扣除

算入

算入

算入扣除不可

不算入

不算入

不算入扣除不可

算入

不算入

算入

负债借入

返还:本金

支付利息算入

扣除

扣除不算入

扣除不可

扣除不可不算入

扣除不可

扣除

资产购入:包括银行储蓄

资产所得:利息、股红、租赁收入

资产转让:包括取出储蓄

(一)标准支出税

支出税税基是消费的资金泉源,而不是消费支出。税基=资金流入-非消费资金流出,既将现金资产作为消费资金源泉,税基包括工薪收入、资产和负债三方面(参考表1),计算采用资金流量法,比较容易理解。标准支出税税基计算:(1)工薪所得算入税基;(2)收入存入银行时可以扣除,取出储蓄时算入;(3)购入资产可以扣除,卖出资产变现时算入。避开了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资本利得课税的通货膨胀调整、折旧等复杂性;(4)资产所得算入;(5)如果规定住宅等耐久固定资产作为资产处理的话(也有主张住宅应该归类为消费),在取出存款(或借入资金)作为购买资金时算入,购买了住宅后可以扣除,算入与扣除刚好抵消,避免了税基异常膨胀;(6)负债在借入时算入税基,偿还时可以扣除。如果借入资金用于购买资产可以扣除,算入和扣除抵消,税基不会过分膨胀。(二)前后纳方式

标准支出税理论上容易接受,但实施困难。(1)税务机关必须掌握纳税人的资产(储蓄)和负债信息,如果得不到金融等机构和纳税人的配合就无法实施;(2)资产(储蓄)和负债的变动性极高,泉源征收难度大,需要依靠纳税人申报;(3)评估住宅等耐久财产的非现金推定所得十分困难。针对标准支出税的缺陷,1974年美国税法学者W.D.Andrews提出:即使将资产(储蓄)和负债项目从支出税中去除,税基(税负)也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所谓去除并不是非课税,而是将资产(储蓄)和借入的税基计算改成恰好与标准方式相反的前后纳方式(参考表1)。前纳的意思是提前纳税。在前后纳方式下购入资产(包括储蓄)改成扣除不可,相应资产所得和资产转让收入(包括取出储蓄)改成不算入。与标准方式相比,购入资产(或储蓄)时税基增大,等于提前纳税。负债的计算也与标准方式相反。借入资金变成不算入,同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变成扣除不可(等于后纳税)。采纳前后纳方式可以避开上面提出的三点实施困难。

前后纳方式可以避免纳税过分集中。比如在前后纳方式下,储蓄不能扣除,分期储蓄购房资金(集中性消费还包括: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大学入学费等)等于分期纳税,防止税负过于集中,而从银行取出的购房资金不再算入税基,等于自动实现税负分散化。另外,购房贷款不算入,但偿还资金不得扣除,等于过后纳税,因偿还债务多是分期逐步偿还,所以后纳方式也可以分割税负。这种自动分割税负的'功能,在累进税率下具有重要意义。

前后纳方式对资产(储蓄)和负债无需记录、申报和监督,具有构造简明,征税成本低,维护纳税人稳私权等优点,使支出税有了实施可行性。现代支出税导入了前后纳方式,是标准与前后纳方式的混合型。

与综合所得税对比,前后纳方式处理资产所得和债务利息支出的方法与综合所得税相反,不将资产所得纳入税基,也不允许扣除债务利率支出,所以前后纳方式已经不是所得税,只能称为劳动所得税或前后纳方式支出税。与标准支出税相比,前后纳方式完全脱离了支出税形式,仅在终生劳动所得等于终生消费上相同。前后纳方式是为了提高实施可能性,是标准支出税的特别措施。在前后纳方式下,纳税与消费之间存在时间上的不对称。比如工资存入银行未作为消费资金时,标准方式可以扣除,而前后纳方式不能扣除。从消费与纳税的时间不对称性看,全面采用前后纳方式的劳动所得税与标准支出税属不同类的税,但根据前后纳方式的产生理由,可以认为劳动所得税是标准支出税的变种,至少是与综合所得税不同性质的税。

(三)现代支出税

现代支出税导入了前后纳方式,是标准与前后纳的混合型。前后纳方式使支出税具有了实施可能性,但如果完全采用前后纳方式,就变成了劳动所得税,而现代支出税并不完全导入前后纳方式,因为标准支出税的一些重要基本要素应该保留。哪些项目应该保留,或改为前后纳方式,或干脆让纳税人自由选择成为现代支出税的核心问题。目前现代支出税对选择前后纳方式的提案大约分为两类,一是不予限制,可以自由选择;二是给予限制,规定项目。前者可以顺利实施支出税,但存在公平问题,而后者在实施可能性上存在问题。

篇7:支出证明单

支出证明单

支出证明单属于收款、付款 - 财务管理 - 哈佛管理表格全集等相关类别,是现金或银行付款时使用(现金较少)也可以给外部人员付款时使用,但也要附上原始凭证。

支出证明单中的支出科目一般单位都不用填写,它和记帐凭证会计科目有些重复,一般是在大单位,分部门核算时,供各个部门自己设置支出科目时填写的。会计只需在记帐凭证上填写总帐科目和明细科目,就可以了。

CK-KJ/BD--02

篇8:支出证明单

年 月 日

项目 支出事由 金额 单据

合计 (大写) (小写)¥

支票 部门经理 系统总监

现金 财务总监 总经理

经办人 出纳员 领款人

注:本单一式两联,一联部门留存,二联交财务报帐

支出证明单据只表示收款人收到了相应的款项,它不能替代发票,故在接受劳务,购买货物时,一定要坚持取得相应的'税务发票入账为宜.。

支出证明单属于收款、付款 - 财务管理 - 哈佛管理表格全集等相关类别,是现金或银行付款时使用(现金较少)也可以给外部人员付款时使用,但也要附上原始凭证。

支出证明单中的支出科目一般单位都不用填写,它和记帐凭证会计科目有些重复,一般是在大单位,分部门核算时,供各个部门自己设置支出科目时填写的。会计只需在记帐凭证上填写总帐科目和明细科目,就可以了。

CK-KJ/BD--02

篇9:支出证明单

年 月 日

项目 支出事由 金额 单据

合计 (大写) (小写)¥

支票 部门经理 系统总监

现金 财务总监 总经理

经办人 出纳员 领款人

注:本单一式两联,一联部门留存,二联交财务报帐

支出证明单据只表示收款人收到了相应的款项,它不能替代发票,故在接受劳务,购买货物时,一定要坚持取得相应的税务发票入账为宜.。

篇10:支出证明单

经办人: 日期: 出纳员: 日期:

年 月 日

注:本单一式两联,一联部门留存,二联交财务报帐。

借款单

经办人: 日期: 出纳员: 日期:

CK—KJ/BD--03

询价单

注:本单一式两联,一联询价员自留,以备参考。一联报会计部经理,对照实际采购价格分析并签署意见,然后报财务总监。

篇11:仿制药研发支出会计核算探讨论文

仿制药研发支出会计核算探讨论文

一、研究阶段与支出阶段划分

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其开发阶段的支出需同时满足准则规定:“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等五个条件可以予以资本化。虽然会计准则给予了以上说明,但是在实际仿制药研发业务过程中,对于仿制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何划分需要结合仿制药研发业务过程进行分析。所谓仿制药是指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仿制药的研发过程包括产品信息调研、前期准备、项目立项、处方工艺研究、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中试产品)、药理毒理研究、申报资料的撰写整理、申报现场核查、临床研究、申报生产。通过仿制药研发业务流程我们可以看出,仿制药研发支出投入需要明确哪些支出可以作为费用化处理,哪些支出可以作为资本化处理。如何划分研究阶而段和开发阶段为仿制药研发支出会计核算处理的重点。不同制药企业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可以结合公司业务实践进一步完善。可以将获得临床批件为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依据,结合预估的研发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来确认费用化与资本化时点。相应研发支出核算流程也是以是否取得临床批件作为费用化与资本化时点进行梳理。

二、研发支出会计核算处理

(一)研究阶段发生的费用

在仿制药取得临床批件之前,可以划分为研究阶段,仿制药研发过程中发生产品信息调研、处方工艺研究、质量稳定性研究、药理毒理研究、资料整理等以及与之相关领用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人员工资支出、试验检验、相关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维修、折旧等费用。

(二)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

仿制药项目取得临床批件,预估研发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时,可以划分为开发阶段,将取得临床批件之后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此阶段包括开发该研发项目时耗费的材料、人员工资支出、注册费、设备折旧费以及为使该研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费用。不包括企业发生的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

(三)若开发阶段研发费用资本化以后出现研发失败的情况

即便是取得仿制药临床批件,研发费用资本化后,也可能因为市场、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仿制药取得生产批文失败的情形。可以在确认失败的当月,将已经资本化的支出由“资本化研发支出”转入“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

三、结束语

对于仿制药企业研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各个制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从而进一步规范其会计处理,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相关会计处理制度,使研发费用核算更趋合理,更能反映公司业务实际。

篇12:关于付出

也许,你常常不会留意,父母的一言一行;也许,你常常不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思考。而我,也常常这样。

记得那是开学后的第三个星期的晚上,做完作业时已是八点。正好“喜羊羊与灰太狼”来了。我打开电视,目不转睛的看起来。

篇13:付出

付出

水滴的付出是为了汇入海洋,土壤的付出是为了筑成群山,树木的付出是为了绿化环境……而,人民的付出是为了祖国,母亲的付出是为了子女的理解,然而父亲的付出是为了什么呢?

世界上没有子女不了解自己的母亲,但试问又有谁可以像理解自己的母亲一样去了解父亲呢?

有人说“母爱易寻,父爱难求。”但,真的是这样吗?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父爱是不用求的,在你降临到这个世上时他就已经开始为了……

当父亲为了家庭劳累了一天回家时,还记得问你上学认不认真……等一些关于学习的问题,因为他想知道自己这一天的辛劳有没有白废。

其实父亲的付出不会比任何家人都少;为什么父亲的眼睛会从炯炯有神转眼变成了暗淡无光,那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家而累的。看着健壮的身体日见垮掉,难道做为子女的我们不该去问一声“爸爸,您累吗?”至少这样你可以替自己的父亲减去一丝工作的压力。

我们应该试着去体会一下父亲的爱,因为他付出得太多太多了……

篇14:付出

只有“付出”才能“杰出”

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一位琴童在国际大奖赛中摘得桂冠的报道。我当时并不感到震惊,因为时下国内弹得一手好钢琴的少年有许多。接着往下读,报道中列举的两个问题,却深深地拨动了我的心弦。

问题一:你能每天在钢琴前坐上11个小时吗?我略加思索,恐怕很难。11个小时就是39600秒,一个坐姿坚持39600秒,那该多么难耐!问题二:你能连续11个小时反复练习弹奏同一支曲子吗?在琴凳上持续坐11个小时已是难事,反复练习弹奏同一支曲子,岂不难上加难。

报道最后披露,以上两点正是琴童成功的法宝。我长嘘一声,这也难怪这位琴童能在国际大奖赛中一举夺魁了!

我参加过高考,不过没能拿到状元。去年的秋天,我有幸结识了某省一位高考文科女状元。近距离的、朋友式的交流,使我窥探到了女状元生活的一面。她对我说,每天早晨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坚持跑步3000米;每天凌晨1点前,她从来没有睡过觉这两个数字令我汗颜!我想,每位高考状元的成功之路必然都包含着类似艰辛的付出。

曾经有一套畅销书在排行榜上高居首位长达数月,因为喜欢这套图书,我开始关注其作者。这套畅销书作者还不太习惯用电脑写作,喜欢用手书写稿件。他身高1.72米,可是,他已经成文或者写废的手稿叠加起来竟高达1.74米。写作期间,因为伏案久坐,这位1.72米的'作者患上了颈椎病。曾经无数次地贴膏药、看医生,他的超乎寻常的付出终于换来图书的畅销佳绩,给他的人生涂上了艳丽的一笔。

如果把付出看成一种投入的话,那么杰出就是产出。从以上几个成功人士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个结论:投入与产出是能成正比的!只要你的目标明确,方法有效。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你一定可以登上心中那座神圣的山峰!

篇15:付出

一个男子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人乞讨着什么。

神仙走了过来,男子向他伸出双手。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金子,难道你还要乞求什么吗?神仙问。

唉!虽然我拥有如此多的金子,但是我仍然不满足,我乞求更多的金子,我还乞求爱情、荣誉、成功。男子说。

神仙从口袋里掏出他需要的爱情、荣誉和成功,送给了他。

一个月之后,神仙又从这里经过,那男子仍然坐在一堆黄金上,向路人伸着双手。

孩子,你所求的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满足么?

唉!虽然我得到了那么多东西,但是我还是不满足,我还需要快乐和刺激。男子说。

把快乐和刺激也给了他。

一个月后,神仙又见那男子坐在那堆金子上,向路人伸着双手--尽管有爱情、荣誉、成功、快乐和刺激陪伴着他。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你想要的,难道你还乞求什么吗?

唉!尽管我已拥有了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但是我仍然不能感到满足,老人家,请你把满足赐给我吧!男子说。

神仙笑道:你需要满足么?孩子,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学着付出吧。

神仙一个月后从此地经过,只见这男子站在路边,他身边的金子已经所剩不多了,他正把它们施舍给路人。

他把金子给了衣食无着的穷人,把爱情给了需要爱的人,把荣誉和成功给惨败者,把快乐给了忧愁的人,把刺激送给了麻木冷漠的人。现在,他一无所有了。

看着人们接过他施舍的东西,满含感激而去,男子笑了。

孩子,现在,你拥有满足了么?神仙问。

拥有了!拥有了!男子笑着说,原来,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啊。当我一味乞求时,得到了这个,又想得到那个,永远不知什么叫满足。当我付出时,我为我自己人格的完美而自豪,而满足,为我对人类有所奉献而自豪,而满足,为人们向我投来的感激的目光而自豪,而满足。

顿悟

即使你拥有金钱、爱情、荣誉、成功和快乐,也许你还不会有满足。满足是人生无求的最高境界,只有给予和付出,你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看得过重,也不要太过于吝啬。吝啬是自私、冷漠的衍生物,破坏了人类所固有的仁爱之心、同情乏心。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吝于付出之人极度自私,不给别人任何帮助,将人的本性降格为动物般的本性。吝啬破坏了人类美好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和道德关系。物质与精神上的吝啬一心理将会对人造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

大千世界,谁也不愿做孤家寡人,而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彼此的关心与帮助是不可缺少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定会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一句名言说: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学会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

略析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成本控制的毕业论文

民间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

会计研究论文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论文

高速公路收费站运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论文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范文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与利润操纵毕业论文

大学生消费观论文

新形势下高校会计制度若干新问题的思索论文

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

对内部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会计毕业论文

“支出”和“付出”论文
《“支出”和“付出”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支出”和“付出”论文(共15篇)】相关文章:

论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农科论文2022-08-27

对无形资产准则的几点思考论文2023-11-21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途径论文2022-04-30

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出发点会计毕业论文2023-06-20

讨论寿险公司现金流量的风险及其管理论文2022-11-03

新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初探论文2023-07-21

工会经费使用整改报告2022-09-22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2022-05-23

水利电力工程预算管理的探讨论文2022-09-10

新会计准则下对员工离职后福利会计核算探析论文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