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多元高考 公平优先

时间:2022-07-24 05:27:1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多元高考 公平优先(推荐5篇)由网友“马超”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多元高考 公平优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多元高考 公平优先

篇1: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多元高考 公平优先

,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五个省区将迎来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高考向何处去,一次次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日前举行的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上,专家们就“高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展开了讨论。

论坛嘉宾

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谢维和(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高考制度不能废除

谈松华:现在要不要通过国家的统一考试来选拔高校的学生?高考这种统一考试的制度,它的合理性何在?有的人认为,中国这么大,统一考试不一定适合很多地方的实际。而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通过选拔性的考试来选拔高校的学生,是很多国家通用的办法。

那么现在涉及到高考的问题这么多,我看还是对高考的评价的问题。恢复高考,改变了社会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情况。而且,确实也提出了一个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使得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群通过考试这样的途径进入了高等学校。

因此,今天我们讨论高考制度的改革,不是讨论废除高考的情况,而是如何改进现行的高考制度。

刘海峰:关于高考的认识和看法,还存在很多误区。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感觉到高考竞争有多激烈,没有特别的压力。现在录取越来越多了,反而感觉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根源在于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期望孩子将来的前途能够更好。这种期望是根深蒂固的,很难改变。

而中学极为追求升学率,本身也是社会期望导致的。表面上看,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根源还是信奉读书至上的社会传统所造成的。

高考制度是现实和传统的结果,不可能脱离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从表象上看,高考是招收新生的一种考试,它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但高考不仅仅是教育考试,还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巨大责任。实际上现在高考有很多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没有高考,这些矛盾多数还是照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在坚持高考的情况下,积极、稳步地推进高考的改革。

考试趋向多元化

谈松华:高考究竟该怎么考?恢复高考以来,对高考改革的讨论、研究和实践从未停止过。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国家的考试机构,就请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高考的问题,出了很多的方案。而且也作了一些改革的尝试,比如说考试科目的演变,也尝试过推荐、保送、特长生特殊录取、高校自主招生试点等改革。

这些改革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一些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一些在实践中变形了。比如说保送生,后来并没有落实下去,因为保送生不是按照要求来推荐。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没有把认为最有可能考上大学的来推荐,而是将中上水平的同学拿去推荐。特长生加分的做法也有一些弄虚作假的问题。

尽管我们作了很多改革尝试,但是以知识为主要考试内容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以分数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这样一种招生制度也没有改变。所以,引起了社会上对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批评、指责。现在高考升学竞争愈演愈烈,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而且它对中小学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中小学要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有一定的障碍。所以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确实迫切需要改革。那么这个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一是招生。这两方面一定要联系起来考虑,仅仅考虑考试制度是不行的,还要考虑招生制度。

考试制度改革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考试科目、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这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方面。如果从长远来看,高考科目建议是不是采取这样一个办法,就是必考的科是“语文、数学、外文”。另外加试什么?根据高考学校的要求,比如说你考物理加物理,考化学加化学。

二是从内容上来看,改革的方向应该从现在比较偏重知识内容的考试,转向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

三是方法上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因为每一次考试和招生学校直接挂钩,那么多次考试对学生有多次机会,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考试时的压力。对于贫困学生考试成本的增加,可以考虑免除。这种方法现在就可以操作。

至于进一步改革的意向,比较多的意见认为,要去选拔层次不同的学生。也就是根据不同类别的学校,实行不同的考试。如高职高专不采取现在这种全国性文化考试的办法,而是高中考试成绩申请入学,或者适当地加试和职业、专业相关的一些相关技能。

一般的本科院校可以采用现在的统一招生选拔,研究型院校则适当地加试或面试来选拔。那么去年复旦和上海交大做了实验,经过初步实验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通过15分钟的面试,至少可以弥补单纯看分数这一点对学生了解的不足。现在对面试的顾虑,最主要就是增加成本,并可能出现腐败行为。

复旦几百位教授,在面试前两个小时抽签决定,然后哪五位教授考哪位学生,这种方法要暗箱操作就很难了。所以在程序上要把握好,要把“公平、公正、公开”放在首位。

招生更应考虑公平性

谈松华:现在考试和招生挂得很紧,按照分数排队录取。这个做法,社会的接受程度最高。但是仅仅按照分数录取,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的素质和他的特长。而且为了几分、为了十几分,可以拼上半年、一年,这对国家来讲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年轻人最宝贵的是时间。

所以完全以分数录取学生,一方面造成了公平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确实不能很好地选拔人才。只考虑高考成绩,学生的社会服务、领导能力等等方面没有综合考虑。但除了分数,要把学生的其他方面作为录取标准,又会出现真实性、可信度等问题。

杨东平:从以来,中央提出新的发展观,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教育政策、公共价值和教育体系正在发生巨大的调整和改变。是我们高考制度改革非常活跃的一年,各地都在进行不同的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

高考制度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考试制度;一个是招生制度。前几年我们只是对考试制度十分关注,考哪些科目,怎么考,怎么运行?而这些年社会对招生制度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如果说考试制度关注的是如何选拔优秀,那么招生制度更应该考虑的是公平性。

所以,选拔优秀和招生公平这两个问题,是高考制度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20高考招生制度有了一些实质性的改革:一个是上海的自主招生,另外一个是中国政法大学实施了在全国各地均衡招生指标。这两件事情都不是自上而下发生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上海两所高校自主招生增加面试,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但也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自主招生的本地化和城市化,他们只面向上海市的十多所重点中学,并没有考虑到外地和农村的学生。第二个问题就是高校招生成本的问题。有人认为如果在全国铺开,招生成本可能会很高。过去的全国统一招生,采用网上录取的方式,高校的成本是非常非常低的。

谢维和:在高等教育招生改革的时候,应该首先对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有一个评估,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个改革的方案,我觉得是一种比较实事求是的方式。我个人认为,高考招生的评价的标准和取向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应该为大学选择合格的学生。高考不是达标考试,不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所以有责任为大学选择合格的学生,不管是哪一个地方的大学,都有选拔的标准。

二是应该引导素质教育的发展。不管怎么说,高考对基础教育肯定是有一个引导的作用。我们评价它时也要考虑,它怎么更加有效、正确地引导基础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是适应经济的需要。高等教育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定要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高等教育的招生工作应该能够满足地方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是符合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原则。教育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首先应做到公平。

高考改革要有可控性

谈松华:考试招生制度涉及的问题、因素很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整个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恐怕要实行分区实验,分布实施,创造条件,以条件定改革进度。

高考改革不仅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而且要有可控性。要实施某个措施,必须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实行,如果失控了,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要先在某些省市做单项的实验,在单项实验逐步成功以后,然后在地区实现,进一步扩大实验的范围。也有人提出来,在不同的地区,招生制度改革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谢维和:发达地方、较发达地方、欠发达地方gdp的水平是不一样的,需要的人才也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这些地方高等教育的结构非常相似,出现一种趋同性的问题。不同地区的大学招生没有形成一定的特色,这不仅会降低高等教育质量,而且会直接影响高等学校学生就业。

篇2:21世纪语文教育展望

21世纪语文教育展望

我国未来语文教育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是以语言学、文章学和文学为三大支柱的语文教育。当然,语文首先是姓“语”,但由于三者侧重点不同,语文教育将形成多种模式、多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这些模式、风格和流派都将在新时期的实践中接受检验。

二、我国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把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并且把语文教育和受教育者广泛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同各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文字、文章、文学、文化,都应该是语文教育中的应有之义。但随着学段的递增,四者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在小学、初中,或许是以文字、文章为主,在高中或许是以文学、文化为主。

三、未来的语文教育随着电脑和多媒体的普遍使用,随着人机对话的成为现实,读写听说的内容和方法会出现新的变化。诸如文字符号的标准化,语言的标准化,印刷文字的阅读能力和屏幕文字的阅读能力并重,文字检索能力和电脑检索能力并重,汉字书写能力和汉字编码输入能力并重,用最经济的文字传达准确而丰富的信息的能力将被人们高度重视,文字教材和激光软盘教材并存而对课堂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为练而写和为需而写并存而对写作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如此等等。这种变化如同世纪初的白话文、国语标准音、简化字的出现一样,是新世纪孕育成长的'新生儿。

四、未来语文教育要求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道德修养,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单凭满腹经纶、能说会道将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

面临世纪之交的教育工作者,一是要学习和宣传现代教育思想,学习和宣传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东西。在学习和宣传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进行实验研究,而不能留在思辨上。二是要进一步研究汉字的特点和汉语的学习规律,汉文的特点和汉文的学习规律,并通过整理这种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以操作的教育教学方案。三是要进一步总结以往各种语言语文教科书的优劣得失,从理论上探讨21世纪语文教科书的编制体例。四是要用相当的心力去学习和从事电脑使用、软盘制作、多媒作操纵等现代信息载体的新的语文实践活动,研究在电脑时代语文教学方式的新变化。五是要进一步研究在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的语文教育课堂结构。

篇3:21世纪教育新理念读书体会

21世纪教育新理念读书体会

《21世纪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有一个篇章专门介绍教育史,文章深入浅出,以极其开阔的视野向我们介绍了从古至今的教育观,洋洋洒洒,纵横捭阖。

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东方以孔子为代表;西方以柏拉图为代表,两者都重视人的群体性,社会性,培养适应社会的人,但又有相异之处,东方讲求以礼为规范,西方则重视个体对自然的抗争。科学主义教育观下也有两面大旗,一是形式主义的教育观,以苏格拉底为代表;二是实质主义教育观,其中先后出现了培根、,斯宾塞,赫尔巴特等,他们完善了科学教育的系统,初步进行了近代的课程分类。人文主义教育观下有我们熟知的老庄、夸美纽斯、卢梭、罗杰斯等教育巨匠。他们以他们终身的探求为我们开创了现代教育。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杜威则奠定了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课程设置以儿童为中心,课程目标以儿童发展为目的。

通过介绍古今不同的教育观,作者在向我们传递这样几个主旨:

1、任何一种教育观的出现都离不开文化与社会背景,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观。

2、任何一种教育观都离不开发展,没有发展的教育就没有生命力。

3、教育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符合教育目标的,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

4、教育是需要理想的,只有充满热情的人才能发现他的真谛。

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努力实践自己的理想,感悟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篇4: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教育怎样面向新世纪的挑战,这是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二个重要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我认为主要应从八个方面着手:教学内容现代化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沿袭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原苏联的数学课程,虽经过几次较大的变革,但基本内容和体系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在构建2l世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时应考虑几个问题:

1.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

用越来越大。数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造,不断进龋因此,小学数学课程应以未来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数学思想为主线精选教学内容,力求加强基础,反映本质,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着眼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开拓精神。

2.充分体现数学的基础工具性。

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数学的符号、图象、术语和表格是一种专门性的科学语言,这是信息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语言。数学课程应当让学生掌握这种科学语言,并运用它去理解和表达思想,运用它储存和传递信息。

3.突出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生活中、生产中和市场流通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课程应精选出最具有实用价值、最基础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方向大众化

近年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大众数学”、“人人都要学会的数学”等口号。“大众数学”主要针对以前数学太难、太深、要求太高,只有少数学生能学好,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对数学产生冷漠、恐惧、讨厌的状况而提出来的。其含义有两层:一是数学要为大众所掌握;二是大众所需要的数学,要为大众所利用。事实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所规定的数学课程内容应当是人人都能学,人人都需要学的。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使数学从神秘走向现实,从书斋走向社会,从学者走向大众,21世纪的数学课程,应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

教学方法自主化

近十几年来,各种新教法不断产生和引进,如发现教学、尝试教学、愉快教学、情境教学等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从总体而言,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基本模式,仍然是仅仅着眼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和积累,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学会模仿解题。

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沿袭了千百年,有着极大的惯性。有些课,看上去有了启发提问、课中游戏、学具操作等,显得热热闹闹,但还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框框在运行,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有所突破,关键在于真正做到自主化。

所谓自主化,简单他说,是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作为认识对象的知识并不像实物一样,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建构,并且纳入他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由地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课堂结构高效化

教改的关键是教师,教改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其他如课外活动、个别辅导、家庭作业等仅是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因此,教改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

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必须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改的首要问题,向课堂教学时间要质量,向教育科学和教学方法要质量。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牺牲学生的健康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不允许的。

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衡量课堂结构达到高效化有五个主要因素: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程度;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方法的水平,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愧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

基本训练序列化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条成功经验是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使小学生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有良好的数学基本功。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提高;什么时候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从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课题测试结果看,在参加的2l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小学数学成绩名列第一,表明我国小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

新世纪的小学数学教育,应该继承和发展我国抓双基的成功经验,为了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必须先解决基本训练的规范化、序列化、科学化问题,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序列化。首先应确定哪些是基本训练的内容,然后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由浅入深地安排,形成一个符合小学数学特点和儿童年龄特点的基本训练序列,使基本训练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教学手段多样化

传统的数学教育,从概念到概念,教师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学生靠笔和纸学习。这种落后的办法沿袭了几百年。

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必须采用新技术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学具、电教手段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等。

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教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数学模型和丰富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洁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利于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因此,应该积极开展研制工作,为学校配置全套数学教具。

教师有教具,学生应该有学具,教师演示教具,学生看得见,摸不着,有一 定的局限性。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此,应该抓紧对小学数学学具的研制和开发,通过试验,逐步推广使用。

电教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21世纪数学教育中将被广泛应用,目前也应抓紧研究开发,并注意规范、系统,逐步积累经验和推广应用。

计算工具电子化

21世纪的数学教育,必将从原始的纸笔计算转到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这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计算器是否适合小学生使用,国际上曾有三派意见第一派主张小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理由是: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上已普遍使用计算器,小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是一种必要的能力;②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概念和进行推理思考上;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派主张禁止小学生使用计算器。理由是:学生会依赖计算器,造成学生计算能力低下。

第三派是既不反对又不主张,采取等待观望态度。

经过多年的争论和实践,目前已逐步趋向一致意见:计算器必须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各国在做法上有所不同,有的从一年级就开始使用;有的在低、中年级不用,到高年级开始使用。我赞成后一种做法,在低、中年级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学好练好基本的计算技巧,养成一定的口算、笔算能力。到高年级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有助于学生解决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减轻负担,把主要精力放在思维活动方面。

考试方法标准化

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已经强调了多少年,社会各界人士大声疾呼,教育行政部门也三令五申,为什么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始终降不下来,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深思。

追究原因,有的责怪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的埋怨出版社,滥编复习资料、练习册。我认为这些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命题超大纲、超教材,要求过高,题目又多又难。

我分析了前几年一些地区的毕业试卷,大都有10%左右的题目超出大纲要求,题量也很大,教师心中无数,就用题海战术来对付,求助于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因此,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键是把好考试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命题。

现阶段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毕业升初中并不是选拔考试,而是学习水平考试,因此考试必须严格依据大纲和教材命题,不能为少数重点中学而影响整个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考试方法标准化主要是命题标准化,把命题的标准(要求、题型等)公布于众,教师按标准教,学校按标准考,大家有章可依。因此,考试方法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

篇5: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德育教师、心理专业工作者努力探索我国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与方法. 更全面地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21世纪将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将有更大的提高.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在德、智、体、美、心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 者:钱焕琦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中国健康教育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年,卷(期):2002 18(1) 分类号:B844.2 R193 关键词: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  

苏州市职业大学招生章程

教育局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演说词

教育工作总结会讲话稿

教育高峰论坛主持稿

年度教育工作总结

街道学年教育工作总结

教代会第一次会议校长工作报告

县人事人才工作计划要点

市区教育局工作总结汇报

教代会校长工作报告

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多元高考 公平优先
《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多元高考 公平优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多元高考 公平优先(推荐5篇)】相关文章:

教育局局长在全市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2022-04-30

教育部部长岗位职责2023-03-03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2023-08-02

2022年民办教育工作计划2022-07-30

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大幅下降调研报告2022-11-13

学校工作考察报告2023-07-13

吉林师范大学招生章程2022-10-31

教育局局长教师节讲话稿2024-02-02

高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征文优秀篇2023-07-20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荐信2022-05-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