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chan”为你分享17篇“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
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此笔者从教学、兴趣、创新思维等方面分析阐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 者:杨新 作者单位: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陕西,宝鸡,721001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7) 分类号:H3 关键词:主体性 教学环节 兴趣 创新思维篇2: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论文
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论文
语言文字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语言不仅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基本最基础的工具。一个人的语言文字能力越强,就为他的高素质提供了非常雄厚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语能力不仅仅反映了个人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整个民族的素质。
外语教学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为主的学科,即重视知识的“工具”功能,而且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与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陶冶情操,也就是知识的“精神”功能。即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既然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为一体。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英语,提高素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埃德加・富尔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一段话:“总的来讲,教师的作用目前正在发生变化。权威式的传递知识的办法正在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判断学习者的需要,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考核所获得知识等办法加以补充。”中国的教育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已走到了第四步。第一步是传统的“注入式”,第二步是反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启发式”,第三步是伴随着教育改革步伐而来的“学生参与论”,第四步便是现在方兴未艾的‘‘学生主体论”。即Teacher-centered向Student-centered的转变,就是教法向学法的转变。
“主体论”从提出到发展,从分化到其本认同,教育圈内人士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而教育教学实践却没有及时跟上理论研究的步伐。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比起中学其它学科来,在教学方法上,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在教学设备的运用上都比较先进,我们创造实践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如pairwork,discussion等。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了学生能动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比如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尽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等,但我们对学生创造性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在教学中,我们过多地注重了方法本身而忽略了方法运用的目的。
“学生为主体”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只是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外部特征,它不是“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全部,和谐氛围本身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不是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真正动力,它仅仅是课堂鼓励、激发的必然结果。真正的动力或内因是教师在保护学生的原创力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激励。教师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的最好方式是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开放性,让学生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自己去寻找答案,即立足于课堂,超越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师的激励才是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关键。看一堂课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必须透过课堂的'外部结构,看它是否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三个要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探究它的内涵。纵观我们目前英语课堂的教学行为,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做了一些“蜻蜒点水式”的尝试,与“学生为主体”的本质相去甚远。
创造是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的最高表现。真正的创造性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引导他们成功。尤其是每当学生对教师原来的设想或讲的内容提出异议而又十分有道理的时候,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在自己的创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从而发展创造力。在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创设交际情境,不应也不必对学生的交际活动加以限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在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准确度上,教师也毋须苛求。教师要学会容忍学生的错误,给他们创设担当“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胜利者”的机会。学生就会因为受到鼓励而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创造出一个和谐、宽松、友爱、平等的教学氛围,从而在练习中自我认识并纠正,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心和喜悦感,以利于培养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
篇3: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权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这样的理念如何在课堂的教学中真正体现出来呢?这是自新课改以来,经常浮现在笔者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疑问.
作 者:姜丽丽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望城办事处中心小学,266600 刊 名:新校园(下旬刊)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篇4: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回归学生主体
时代在呼唤创造型人才,作为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学校,就需要与时俱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建立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常会遇到这样的局面:课堂上,英语教师精心设计了语言交际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操练,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特别是叫他们站在教室前面演示对话时,众目睽睽之下,不远处还站着英语教师监督着,他们更显得局促不安,英语说得语无伦次。教师们免不了感叹:这可怎么办才好,让他说,他不说,时间倒是浪费了不少。
的确,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他们努力为学生创造说和练的机会,模拟各种情境,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但苦恼的是:学生不参与!其实,课堂情境仅仅靠模拟是不够的,它毕竟是在课堂中,所以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愿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起一种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一)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的,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这不免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道锁,还得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给予学生以尊重,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Never mind,而不是让他长久地站着;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Can you think it over again?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其次,要认识到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可见,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二)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体
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 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比如,课堂提问时,简单单一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力争使全班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
(三)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对学生而言,即要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满足自我实现。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出卷考试时,不是想法让学生考不出,而是让学生感到跳一跳能够得着,多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的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它有如一棵幼苗,需要师生共同施肥,悉心护理,才会茁壮成长。教师只有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朋友,才能被学生所接纳,彼此才会沟通,课堂气氛才会融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
二、尝试探究性教学,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探究性学习与一般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这种灵活开放性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它要求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统一。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重新组织,以便将教材内容转变成学生最易吸收的知识结构;课堂上,教师要进行系统的讲授,力求做到“精讲”,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明,力求体现“导”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针对问题,主动地讨论探究,力求做到“多练”,多练这个过程实质是学生参与、内化、运用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性。这样,“精讲多练”就可以促使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共振体”。
(一)质疑导读――教师“精讲”体现“主导”
质疑也即在授课时设置一个个的悬念,它不仅仅是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提问,它要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得授课有顺势而下、层层递解、最后豁然开朗之功效。倘若教师还是停留在照本宣科,是绝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要提出问题,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组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于学生的问题,学生在寻求答案过程中就能把教师所讲的内容流畅地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1.导入新课前质疑,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导入新课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开展探究性教学,用质疑法导入新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是问题式的,也可以是图片式的,更可以是Free Talk式的,关键是要能引出当堂课的新授内容,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新教材中,每一单元Listening 部分都有相关的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图片,带着问题去听、去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授时质疑,拓宽思维
学生上课时面对的是一篇篇有具体含义的对话、课文或是听力材料,这些材料就好比一块块宝地,但初读时学生是很难独立找出其中的“宝藏”所在。因而作为教师就需要把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提炼出重点难点,也即“宝藏”所在,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道道紧扣材料的疑点,在授课过程中逐一展示疑点,层层剖析,直至学生豁然开朗,这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高潮。例如第八单元,在讲授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proverb: No one knows the value of health until he loses it. 让同学们讨论交流,然后由我点评。这样,教师在质疑过程中精讲,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激发他们思维的灵感。
3.结束新课前质疑,承上启下
结束新课前质疑,它不仅可以巩固反馈当堂课新授的内容,更可以为下堂课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激发同学们预习新课的热情,为下堂课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二)情景交际――学生“多练”,体现“主体”
如果说“精讲”体现教师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那么“多练”正是学生“主体”作用的集中体现。“练”是训练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只有“多练”,学生才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英语课堂中,“练”的最好形式就是“交际”。美国学生崇尚这样一句话:Tell me,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由此可见,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只能给学生带来疲劳,只有让同学们动起来,浸泡在一定的语境当中,学生们也就能乐在其中了。
A.创设情景,开展英语游戏
游戏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放松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B.创设情景,角色表演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进入高中,教师大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更增加了他们的听课难度。笔者认为,开学伊始,要紧抓学生的课文朗读,从领读、齐读到分角色朗读,而且要更多地尝试分角色朗读。这种方法,难度不高,但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们说英语的热情,尽管是分角色表演,但投入的表演他们会更深地领会对话或是课文的旨意。
C.创设情景,自编对话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和运用。如果说朗读对话、课文是一种信息输入过程(Input),那么创设情景,组织同学运用已学句型、语言点自编对话就是一个输出过程(Output)。它需要学生把所学信息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处理,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编出合情合理的交际对话。
例如,第九单元Speaking部分,根据要求,两人一组编对话,有一组同学编出的对话是这样的:
Shop assistant: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
Customer: Yes ,I’m looking for something for my friend.
Shop assistant: Look at this ,please. This is a very nice watch.Do you like it?
Customer: Oh,yes. But I don’t think it is useful to him. He has got one.
Shop assistant: What do you want, then?
Customer: Have you got any CDs? He likes music.
Shop assistant: I’m afraid I can’t help you at the moment.
Customer: Will you be having any more in?
Shop assistant: Yes,of course. If you leave your telephone number, I’ll get in touch with you .
Customer: Thank you .My number is 237086.
Shop assistant: 237086. Good-bye.
Customer: Good-bye.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良好的探
究氛围,让学生们主动学、乐意学,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
参考文献:
1。唐晓杰等 《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5月
2.陈尚云等《创造心理学概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3月
3.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4月
4.唐秀云 “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三维和谐”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第5期
5.董操等 《新编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年1月
篇5: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回归学生主体
时代在呼唤创造型人才,作为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学校,就需要与时俱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建立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常会遇到这样的局面:课堂上,英语教师精心设计了语言交际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操练,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特别是叫他们站在教室前面演示对话时,众目睽睽之下,不远处还站着英语教师监督着,他们更显得局促不安,英语说得语无伦次。教师们免不了感叹:这可怎么办才好,让他说,他不说,时间倒是浪费了不少。
的确,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他们努力为学生创造说和练的机会,模拟各种情境,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但苦恼的是:学生不参与!其实,课堂情境仅仅靠模拟是不够的,它毕竟是在课堂中,所以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愿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起一种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一)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的,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这不免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道锁,还得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给予学生以尊重,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Never mind,而不是让他长久地站着;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Can you think it over again?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其次,要认识到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可见,温暖而有鼓励
[1] [2] [3] [4] [5]
篇6: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
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原来学生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转变到主动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应从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交流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间、同学间的多向交流.
作 者:于文英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基础部 刊 名:职业技术 英文刊名:VOCATIONAL TECHNOLOGY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篇7: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
从学生主体作用的含义入手,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并结合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实例,详细阐述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作 者:赵雪飞 作者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32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8 “”(36) 分类号:H3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 英语教学 能力培养篇8: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本文论述了改革课堂教学模武,转变教师的角色和地位,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时代的外语人才,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只有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作 者:练长城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37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23) 分类号:G421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体作用 创新能力篇9: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汪 丽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车门实验学校)
摘 要: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学生有着主动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有着主动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预习、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合作探究、主动做好知识的复习巩固……)。而这些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尊重和体现,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英语课堂教学真正地成为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积极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绝不能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
一、教师要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表现
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自身才能的表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应起到引领、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不能垄断课堂,成为“一家言”。对于主观性的教学内容,最好不要直接用“对”与“错”给出答案,不妨引导学生更多地、更深层地思考。不论学生的答案是否准确,教师给予的不应是讽刺、挖苦和打击,而应更多的是鼓励、表扬之类的语言,使他们勇于发言、大胆发言,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我们相信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将会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2.要能在丰富的情景教学创设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英语教师要能通过多种途径,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要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如采用直观的图片教学,集图、文、声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开展读书竞赛、抢答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切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通过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使师生、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例如,开展英语游戏、排演课本剧等。在这样一个“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地体现。
3.由于学生的差异,英语课堂可分层次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由于各自智力、原有知识水平的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后天勤奋上的差异,学生的英语学习必然也千差万别。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把这种差异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主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分组活动、才艺展示、巧设问题、学生合作探究等都能给每一个学生必要的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促进有差异的学生的普遍发展。支持和鼓励学生更充分地发挥主体性,感受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4.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我们提倡合作学习,就是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科学划分合作小组(优等生、学困生搭配),发挥合作互动学习的作用。如,在英语教学中,采取“帮扶”的形式让那些优秀的学生去带动学困生,老师适当地给那些尖子生开点“小灶”――加大点学习难度、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学实践表明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能力,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必备
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符合英语学科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符合英语学科的认知规律。教学的意义首先应该是教与学,即在教与学中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习,以便更好地主动学习。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如何去预习,以期达到预习效果;在上课过程中,如何注意听讲,掌握好解题思路,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以期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并在复习巩固中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和掌握,以期达到巩固之效。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科学有效地学习。
二、有了主体地位,还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
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相互过程。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
1.增强自我激励的主动学习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能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让学生感知每一次取得的进步,并为之感到喜悦和快乐,使之成为自己不断努力的助推力。
2.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订自己可操作的学习计划,找出需要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习。让学生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把知识转化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学习中不断地培养自我创新能力
自我创新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就是一种动力。对学生学习英语来说,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地去总结,才能不断地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英语学习的方法对于学习英语来说将事半功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篇10: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让学生吸收、消化,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为学生学习“铺路架桥”服务的..因此,重视研究探讨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与形式,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 者:樊敏 作者单位:廊坊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廊坊,065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2) 分类号:H3 关键词:主体参与 激发兴趣 优化教学篇11:主体性在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面队的初中生正处生长发展过程中,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他们的表现欲较旺,他们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但是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于客体的能力都相对于成人较弱。应该说他们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进学生的主体个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把启动人最基本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在英语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做到: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己当作认识的对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篇12: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乡下孩子》教学回眸 《乡下孩子》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第4篇课文,是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儿童诗。全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洗练而富有童趣,创设的意境清新活泼,极富想象的空间。但本文与城市孩子的生活相去甚远,由于没有切身体会,学生对于一些乡村生活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此,我制定了本节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开拓视野,发展想象,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激起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向往;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习部分生字。 《教育学》指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认知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语实践活动提高其语文素养,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呢?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体验,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因。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把他们的情感、动机、巧妙地牵引出来,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展开,使他们主动的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上课伊始,我利用一段欢快、富有乡土气息的歌曲《农家小女孩》导入:小朋友们,有个熟悉的小伙伴唱着歌儿向我们走来了,是谁呀?孩子们被欢快的音乐感染,不由自主的随着音乐拍起手。当听到“戴斗笠、光脚丫,小河边尽情来玩耍。搓泥巴、捉鱼虾,农家的生活乐无涯”时,他们不由地叫起来:“是乡下孩子,乡下孩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尊重学生主体阅读权利 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阅读活动,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配合中,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阅读活动,培养主体阅读能力。 在本文教学中,我以“你对课文哪些地方最感兴趣,你就把它好好地读一读吧!”“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听,让他也感受感受。”“谁愿意把你觉得最有趣的部分读给我们大家听听”为契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阅读的权利。不一节一节的机械教授,而是跟着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感悟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教充分为学服务。甚至在总结学习内容时,我一反过去教师总结板书的形式,而是用“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乡下孩子的生活怎样?能否用一个词概括?想一想,我走到谁旁边谁就悄悄地告诉我。”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我用说悄悄话的形式听了一组,请4―5个有不同见解的学生板书,其他同学则悄悄告诉小伙伴。对于这种新颖的形式,学生是很乐于参与的,人人都想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观点,更何况还能像老师一样板书!课堂上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在这个过程中,低年级的孩子们也潜移默化地了进行了概括课文内容的尝试。这种种教学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主体阅读的愿望得到满足,主体阅读的能力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真正成为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也是人的创造力的基础。诗歌文字简略,极具跳跃性,如果能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况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发挥各自想象,定能激活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无疑也有极大帮助。 在理解第二节时,我抓住两个想象点,让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针对第一句,我激发学生想象:看看图,想想,田野上都飞舞着什么样的蝴蝶?乡下孩子捧着这美丽的蝴蝶,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思如泉涌。有的说,他也想变成那美丽的`蝴蝶,为花儿传播花粉,让花儿开得更鲜艳;有的说,他希望蝴蝶能带上他飞到城市里去,看看和他一样大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课堂氛围异常活跃。针对第二句,我播放了一首优美的草叶曲,和着乐曲,我轻声问: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边闭着眼欣赏,边带着陶醉的语气告诉我:看到了树林,听见了小鸟唱歌,还看见了一个乡下孩子骑在牛背上快活的吹着草叶。这时,教师再煽动学生的情绪:这么美、这么动听,相信一定能读好!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读起来自然是不成问题的。 四、开展讨论交流式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开展讨论交流式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活动,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教会学生与人合作的方法。而通过这种交流讨论,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交融,必将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本文第一节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以“这一节我读了几遍都没读懂”来寻求学生的帮助。果然,在帮老师的动机下,孩子们主动开始探究。自己读、自己想、小组交流讨论。当我以朗读的方式感谢他们帮我理解了这句话的时候,他们享受到了极大的成功的喜悦。而在交流乡下孩子生活的趣事时,我让他们“知道的同学可以告诉小伙伴,不知道的同学可以问问小伙伴或者请教请教老师”,人人都处在交际的范畴,课堂氛围被激活,学生也在合作中得到了乐趣。 在这节课上,在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我欣喜的看到作为学习主体的孩子们在情感体验、想象创新、语言积累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教师如果诚心实意地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看作是自身发展的体现,以此激起创造性地采用各种教育教学措施和方法,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篇13: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的课堂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应当成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场所,要重视教师的指导,更要强调学生自主的、积极的、多样的,充分的参与,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这郑重地告诫我们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课堂教学则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对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本人觉得:语文教学中可进行“引―学―点―练―评”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尝试,具体做法是:
重“引”:一改过去教师“满堂灌”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是学生探索知识追求理想中的引路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知识体系和结构的逻辑特点,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规律,认旧引新,使学生能由已学过的知识顺利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由易到难,水到渠成。
设计引题,再加以变形导入新知,如字词教学法中,在学生学会了“浇、烧”这两个形相近的字后,引导他们学习新字,并要他们一下子记住区别开来,可这样引导:复习出示“浇、烧”引导学生回忆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学生能区别:用:“水(氵)”浇,用“火”烧,接着出示“挠”“绕”,教师只做手势,不做讲解,引导学生得出用手来阻“挠”,用线弯弯“绕”,这时再引导先学会的学生帮助自己的好朋友,接下来再出示“晓、饶“教师提示:天刚亮的时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是拂“晓”,那么丰衣足食是富“饶”。这时可把这六个形近字用顺口溜连起来叙述一下,最后再次引导学生正确区别它们右边一共是六画,若是添加一点那就错了,这样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得有趣、有滋有味,比让学生机械、重复抄写几遍、十几遍,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字词教学可这样重在引导。句、段、篇章,谋篇布局也可重在引导,只是教者事前备课需费一番脑筋罢了。
活“学”:让学生借助教师设计的各种类型的引题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对照教师出示的学习提纲或者老师提出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自学新课内容。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留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其自由支配,以照顾学生个体差异,达以因材施教,人人受益的目的。
巧“点”: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自学中出现的思维受阻,注意适时、适当地点拨。
点拨的主要内容是教的重点和难点:点拨的范围包括思想认识的点拨、学习方法的点拨、情感体验的点拨、知识技能的点拨。点拨的性质,有属于感性的点拨,诱导学生去感受、体味,有属于理性的点拨,启发学生去认识领悟。点拨的基本要求是:抓准关键,点明规律,拨通思路,切切不可点透,要留给学生再思考的余地,使学生经过一番思索后明白其中的道理,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可供我们采用点拨方法及形式极多,有举例点拨,比较抽象的问题或事物,举出具有体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有比喻点拨。有些事物学生没见过,可以用浅显的比喻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有想象点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去领会某种竟境,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时,可启发学生想象那位隐居深山的人在云雾迷蒙的山崖上采集草药时自得其乐的情景,使学生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多“练”:“练”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者应精心设计或组织各种层次,不同形式的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以帮助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要注意把“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做到引中有练,重在培养能力;点中有练,意在矫正学习中的失误;评中有练,在于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精“评”:教学中,应极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励评价,对各种评价及时反馈。个别问题个别点拨,共性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共同矫正。
自练自评。学完新内容,完成练习后,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字、词典等自我评判。发现自己的失误,及时矫正,如练习中的“看拼音写汉字”,“把词语补充完整”,“按课文填空”等。必要时,教师只对容易混淆的字词稍作辨析矫正。自练自评,同桌或邻桌三四人组成学习小组,评价、矫正错误较高、自评自查不能解决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可
[1] [2]
篇14:浅议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浅议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学生的教学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课堂教学中,反对“满堂灌”,倡导以人为本,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存在部分高职教师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法单一,师生之间双向沟通少;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变讲师为导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 者:傅晓玉 作者单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理念 自学 教学手段篇15: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乡下孩子》教学回眸 《乡下孩子》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第4篇课文,是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儿童诗。全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洗练而富有童趣,创设的意境清新活泼,极富想象的空间。但本文与城市孩子的生活相去甚远,由于没有切身体会,学生对于一些乡村生活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此,我制定了本节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开拓视野,发展想象,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激起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向往;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习部分生字。 《教育学》指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认知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语实践活动提高其语文素养,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呢?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体验,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因。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把他们的情感、动机、巧妙地牵引出来,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展开,使他们主动的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上课伊始,我利用一段欢快、富有乡土气息的歌曲《农家小女孩》导入:小朋友们,有个熟悉的小伙伴唱着歌儿向我们走来了,是谁呀?孩子们被欢快的音乐感染,不由自主的随着音乐拍起手。当听到“戴斗笠、光脚丫,小河边尽情来玩耍。搓泥巴、捉鱼虾,农家的生活乐无涯”时,他们不由地叫起来:“是乡下孩子,乡下孩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尊重学生主体阅读权利 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阅读活动,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配合中,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阅读活动,培养主体阅读能力。 在本文教学中,我以“你对课文哪些地方最感兴趣,你就把它好好地读一读吧!”“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听,让他也感受感受。”“谁愿意把你觉得最有趣的部分读给我们大家听听”为契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阅读的权利。不一节一[1] [2] [3]
篇16:课堂教学如何落实以学生为主体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原则已为我们耳熟能详了,但英语这门语言技能课如何贯彻这一原则仍是不少老师积极探索的课题。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掌握外语的过程是获得有关知识,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将知识化为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都建立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Learn to swim while swimming”。本文从两方面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主体”。
一、 激发兴趣和参与意识,让学生爱学。
兴趣的力量不可低估,有兴趣才会主动参与,而持久的兴趣更是积极进取的保证。
1、重视每一课的引入,与学生进行非语言性的交流。
自然而恰当的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对于历史、人物、事件,如 Abraham Lincoln, How Marx Learn Foreign Language等可用背景介绍法;地理知识、风景名胜,如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swan Dam等可用图片设问法;故事、戏剧,如 The Lost Necklace, The Secret Is Out, At the Conference等可用简介-悬念法,即简介重要情节,通过启发性的提问设悬念;科普文章、社会现状,如 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 Paper等的话题可用直接提问法。总之法无定法,只要注意引言的整体性、生动性和启发性,并尽量使用学过的词,就能为整个课堂教学做好铺垫的。
长期从事非语言交际的研究的权威查尔斯.格勒佛博士指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交际信息总量的93%是非语言渠道传递的,其中,脸部表情传递55%的信息,声音、语调传递38%的信息。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的方式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精神饱满地步入教室,微笑地面对学生,用饶有兴趣的语调和恰如其分的身体语言引入课文或对话,不断向学生传递期待、鼓励的信息,那么得到的回报将是专心的听课和对学习活动的热情投入,效果自然就比沉闷地照本宣科来得好。
2、 重视对英语文化的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熟悉英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中文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一个主要的障碍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即理解上的困难。这一点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接受新的信息,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广博的知识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又一法宝。
然而,文化的内涵是极丰富的,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人物、艺术……,小至一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在英语课上很难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可注意以下几个基本方面:1)交际用语。如:问候语、隐私(或私人问题)、身体语言等等,不应见面就问“Have you had your lunch?”或“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的问题;其他如:年龄、收入、婚姻情况、政治倾向、所购买物品的价格也不应涉及。2)惯用语及对事情的不同态度。常用的idioms,如:as busy as a bee; a lucky dog, the apple of one’s eye,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可以不时地教给学生。又如:对白色、动物内脏、狗、十三、老年人等的不同态度,在中国,老人们大多毫无顾忌地承认自己年纪大了,而外国则不同,old 一词会引起他们的不快。3)历史、社会背景、名人轶事等等。
3、 体验成功感。
心理学认为:成功,即被认可,是人的需要之一。在课堂上因材施教,让各层次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满足的乐趣,对不断激发求知欲、表现欲,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极为重要。如:对课文大意的理解可提问中下层次的学生,对细节和内涵的理解则提问中上层学生;对workbook中的大部分练习采取one by one 的方式提问,既可提高效率,又能扩大参与面。
老师们一直争论着这个问题:学生答问时出错要不要纠正?有的论点认为我们讲中文还有错呢,对学生的口语错误不必纠正。笔者认为:教师如不纠正学生的错误,那个错误就会继续出现,并被牢记,这十分不利于长期的教学。教师可在学生答完后,注视着学生,重复错误的句子,将错误之处重读,不必中途打断学生的思维,既没有伤害他的自尊心,也达到了纠错的目的,效果很好。
二、 精将巧练,让学生会学。
机械地朗读课文、分配角色表演对话;上课抄写笔记,测验考试时死背这些都是对语言学习活动的狭隘理解,课堂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而非简单的重复。笔者坚持尝试以下几个较新颖的课堂活动,很受学生欢迎,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制造悬念、深入浅出。
英语的课堂练习有很多类型:提问、对话、复述、翻译……,对于重复较多的知识点不必在堂上过多重复。给出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句子或小对话,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SEFC 第一册 25单元所学的短语 get through,文中出现的意思是:接通。同时可用投影胶片列出下列几句:
1. When you get through with your work, hand it in at once.
2. She got through the written test.
3. He got through all the money in a week.
乍一看,这几个较为口语化的句子似乎没什么关联,但当他们知道均可填入get through都很新奇,而这个短语及其扩展用法很快就被容易地记住了。
2、 讲求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和实效。
剑桥大学教育系的Michael Heafford教授通过对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的研究把用外语开展戏剧活动列为“有较高价值的学习活动”。笔者在所教班每学期搞两次名为“汇报演出”的表演活动,做法是:每四个同学必须出一个节目,主题与所学课文相关,演出人数不限,形式不限,不能看原材料,准备时间为三天。平时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让他们体验了成功感,到学期末给每个参与者加两三分到平时成绩,更是大大地激发了运用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
鼓励查词典是又一有效的活动,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只适宜查一些容易混淆的重点词,如高一学的allow, consider, advice, suggest, supply,……等词的用法,只需查词典,并对比记录,就能很好地掌握。学生亲自查过的词印象最为深刻,比死背老师抄出的笔记更显实效。
国外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但亲身经历内容的80%。(自《学习的革命》)总之,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而不是传授语言知识,只有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像电影的导演,看电影只能欣赏演员的演出,当人们为他们的精彩表演而鼓掌时,是不会忘记为那用心尽力的导演而喝彩的!
主要参考文献:
许灵倩 《英语教学引言设计的七种方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总112期
钱建源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总107期
篇17:试论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试论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试论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泽诞
在教学论发展史上,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世界当代某些教育家们看法也有偏颇。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作用,着重研究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杜威的教学论则主张“儿童中心主义”,强调研究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而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他既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应该说,这才是切中首綮之论。长期以来,我们对教与学关系之认识,较普遍的问题是只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对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这两种作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问题,则缺乏具体的研究,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仍与科学理论背道而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们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一个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处在被动地位,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难以提高,因而也就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考命题注重考查能力的趋势。为使英语教学尽快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发展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课堂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因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而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这正说明了这个道理。教师在“导”着学生前进的同时,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应由学生自己负责。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样,而教师的作用毕竟是间接的,他的一切努力,必须经过学生的大脑,以学生的“学”为中介,从而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
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影响着“学”的质量,因而,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便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立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什么,怎样学,孰是孰非,谁优谁劣,一切取决于教师的指示和评价。教师成为摆布、控制学生学习的绝对权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依赖教师的心理状态,不敢正视自己的能力,潜能受到阻抑,创造性不得发挥。要改变这种状况,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加以考虑:
(一)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它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的对象。学生必须认识到学习主要靠自己,教材只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知识的原型,教师只是把自己引进学习大门的向导,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揭示事物的本质,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动机包括四种类型:
① 外部动机: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奖励。
② 社会动机:学习目的是为了让身边某些人物(如父母、教师)高兴。
③ 成就动机:学习目的是为体现自身的优越性,获得某种价值感。
④ 内部动机:学习目的是因为学习教程本身能满足自己情感或智力的需要。
由第一种动机到第四种动机,学习者学习目的逐渐由外向内转移,逐渐由对学习结果关怀向对学习过程关怀转移,因此,学生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促使自己主动地投入于学习过程,并从中得到乐趣。
3、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包括学习的自觉性、趣味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具体说来,学习的自觉性包括学生能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整理教材知识,建立认知结构,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的趣味性指学生能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乐于沉浸在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之中。思维的积极性指学生能够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积极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二)以教师的正确导引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积极发挥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说是对人师价值的一种评价,一种前所未有的肯定,历来被视为至理名言。“传道”,从根本上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灵魂;“授业”即为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解惑”主要指教师的释疑活动。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未来的文盲,不再是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这里不妨把教学过程喻为“垂钓”,那末,教师的天职不是孜孜不倦地“钓鱼”,而是百计千方“授渔”,因为学生一旦掌握“钓道”,便会乐于“垂钓”,受益终生,简言之,教师要善于导引,以激励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2、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我们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教师在发挥导引作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大纲”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②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能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教学上教师应注意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使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吸引力。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确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它否定的是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要求,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否定的是教师所扮演的“演讲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增添英语教学情趣,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
三、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学生如果不学会探索、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英语教学与科学知识的教学有所不同,但对待知识和能力的态度上,却是颇有共性的,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应是密切结合的,两者应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能力。同样能力也不能替代知识。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知识就是僵死的东西;没有知识为基础,所谓能力就只能是空中楼阁。《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可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英语能力,不只是传授知识而已,教师的主要工作不是传授知识,不只是“解惑”,而是创造一个语言环境,帮助和推动学生接受英语训练,从训练中获得能力。大纲提出“教学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并使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1、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
《超级教学》作者、美国超级营地创建人之一埃立克・詹森相信影响学习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状态”即创造学习的适当的精神状态;“策略”代表授课风格和方式。第三个当然是内容,“内容”即主题。在我们每堂好的英语课中,都会有这三者。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忽视了“状态”,而它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而那‘门’是一种情绪性的东西――学习的‘门卫’。”(引自《学习的革命》) 为了“打开学习之‘门’”,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初,采用多种媒体协调课堂环境,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在高中英语第三册Unit 3 Australia教学中,我们首先邀请与我们一起参加省首批中学生赴澳大利亚夏令营的本班两位学生用英语介绍我们在澳半个月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这两位同学采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展示了我们在澳的整个过程,图文并茂,介绍了澳洲的climate,geography,population,people,schools,farm
[1] [2] 下一页
s,cities,kangaroos and koala bears…尤其是他们联系我们所参观的Swan Hill Pioneer Settlement及资料“Education Services For Schools”讲述“THE DISCOVERY OF AUSTRALIA”。我把学生变成了教师,而自己充当一名指导者、激励者、辅助者和协调者。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课上得生动活泼。特别是同学们问了许多问题,例“Were you used to the food in Australia?”“Could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ustralian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here?” “What do they think of China?”我们精心安排以观看电视《Modern Times》来引入高中英语第二册Unit 5 Charlie Chaplin的教学,使学生很快地就进入了最佳的语言学习状态,学生对“Charlie Chaplin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funniest acto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cinema.”“His appearance in the stage”“What he looked like in his early films”“His own manner of acting”及“Silent films”等有一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把课语言知识信息储存到学生深层的记忆中。
我们结合高中英语第二册Unit 6 Coins、Collecting Stamps课文教学,请班中集币爱好者、集邮及集首日封爱好者等学生用英语讲述自己的“Story”,介绍各自的收集“experience”,展示收藏的“treasure”,让大家分享其中的“Fun”。
学生几乎天天要上英语课,课上的感受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平淡无奇、呆板乏味,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压抑和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语言被当作知识来传授时,教师手持课本,站在讲台,板着面孔讲解知识。学生则静坐听讲、跟读和答问。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进入语言学习之“门”。反之,愉快的课堂气氛,轻松的学习心态,有趣的语言环境和积极的自我参与意识,能促进学生去获取最大限度的语言信息量。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很重视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2、置身于语言学习情境
英语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不断训练而学会的,不是教师一教就能学到手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的教学计划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初中英语第三册Unit 11 THOMAS EDISON一课时,我们在课文整体理解和分段讲述之后,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以多种方式做展开性的提高练习。我们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在实际交际中运用。根据课文线索,分别请学生扮演Edison,Edison’s father,Edison’s mother,Edison’s teacher,the doctor who saved Edison’s mother等,其余同学均为Reporter进行现场采访。采访Mother and Father,了解Edison小时候的爱好;采访Teacher,了解Edison在学校的情况;采访Doctor,了解抢救Edison’s Mother的过程,也可直接采访Edison。
如:(Sa is interviewing Edison’s father.)
Sa: Excuse me, please. I’m on China Daily. Are you Edison’s father?
F: Yes. Nice to meet you.
Sa: Pleased to meet you, too. We all know your son, Thomas Edison, is a greet inventor now. Can you tell me what he was always doing when he was a child?
F; Yes. When he was a child, my son was always trying out new ideas.
Sa: Can you gave me an example?
F: OK. One day when he was five, I saw him sitting on some eggs. I asked him why he was doing that. But he didn’t answer. Instead, he asked me a question.
Sa: What did he say?
F: “Hens are able to have chicks. Why can’t I?” he said.
Sa: Could you answer his question at that time?
F: I’m afraid I couldn’t.
Sa: Oh. Thank you very much.
F: You’re welcome. Goodbye!
Sa: Bye!
又如:(Sb is interviewing the doctor.)
Sb: I know you are a very good doctor. You saved Edison’s mother. Can you tell us what happened that day?
D: That day Edison’s mother was ill. I was asked to go quickly. I went as soon as possible. When I saw her, I said that she needed an operation at once. But I wasn’t able to operate.
Sb: Why?
D: Because it was night, and the lights in the room was very bad. I couldn’t see clearly enough!
Sb: What should you do then?
D: Edison thought hard and had an idea. His father owned a large mirror. Edison took all the lights in the house and put them on a long table. Then he put the big mirror behind them. So there was enough light.
Sb: Could you see clearly?
D: Yes. I operated on his mother at once and she was saved.
Sb: Great! By the way, what do you think of little Edison?
D: Very clever!
…
我们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高中英语课文教改实践,如 “ALBERT EINSTEIN” “MADAME CURIE”等等。对于课中的一些重点句子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熟背,如“Life is not easy for any of us. We must work, and above all we must believe in ourselves. We must believe that each one of us is able to do something well, and that when we discover what something is, we must work until we succeed.” 以此来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坚强的意志,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保持必胜的信念。我们认为:没有比扮演著名科学家去学习科学和置身于英语语言学习更快捷有效的了。
3.激励创造性思维发展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仅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国外学者指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拥有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以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创造力)的通行证。人们不难获得一个共识:新的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特别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其做法是:
(1)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所提问题做到三个有利于:
① 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如: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②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如:How do you know that? Why?)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Is there any other reason? Could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2) 重新设计组织课文
在新编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我们要求同学以短文形式进行改写,有些课文我们则要求同学改编为对话形式,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现以高中英语第一册Unit 18 THE NECKLACE为例,我们通过多种媒体完成课文整体教学,再请学生以故事形式改编全剧,然后还作一些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讨论。例如,组织学生进行”continue the story”的练习:Mathilde得知为之辛勤劳动十年的项链竟是件假首饰,故事的结局会怎样。学生们在热烈的讨论中讲出了各自想象的结局,如:
S1. When Mathilde heard what Jeanne had said, she simply couldn’t believe her own ears. The lost necklace wasn’t a real diamond necklace. How she regretted that she hadn’t told Jeanne what had happened then! She was too sad to say a word. But she thought for a while and felt it wasn’t a bad thing, because it made her a hard-working woman.
S2. Mathilde was very sad when she heard that. “Dear me!” Then she fell to the ground. When she stood up, she kept on laughing and saying “Necklace”. She was mad at last.
S3. Jeanne was so moved that she took Mathilde home and gave her a lot of money. With the money, Mathilde and her husband started a new life and lived happily.
正如3000以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Plutarch)所写的那样:“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引自《学习的革命》)
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认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能力是:1、Learning to know (学知),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2、Learning to do (学做),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的工作,强调“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3、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4、Learning to be (学会发展),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这被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学习气氛,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 吴文侃主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
2、《课程教材研究十年》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外语教育学》 章兼中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THE LEARNING REVOLUTION》Gordon Dryden、Jeannette Vos 上海三联书店,1998
上一页 [1] [2]
★ 高中英语教学心得
【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论文2023-08-27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023-02-06
英语课堂无效教学的思考和调整2023-03-12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2022-06-06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的论文2022-10-08
英语教学在建构主义中的研究论文2022-11-17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初探2024-01-02
高中英语教学心得体会2023-02-28
浅谈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双重角色论文2023-10-29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况总结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