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年的事随笔散文(精选17篇)由网友“inexpressive”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写过年的事随笔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少年事随笔散文
少年事随笔散文
揉着一头凌乱的湿发,慢悠悠的走到阳台上,看着远处的灯火通明。“你几岁了!头发不吹干就来外面吹冷风啊!”那很久以前的温暖的声音已经被岁月打磨的只剩下沙哑和不耐。快步走回房间,插上电吹风,慢慢得把这一头长发吹干。“一天到晚除了发呆就是对着电脑,你知不知道爸爸妈妈辛辛苦苦的为的谁啊!”刚刚做到电脑边,耳边又是一阵碎碎念。快速在键盘上敲打出一句话:
我想去绍兴的小镇,看洞庭的湖景,听杭城花开的声音。
然后保存关机。我想我早该习惯,习惯这耳边的魔音,心中却不知为何生出烦躁还夹杂着那么一丝丝的苦涩。“吃饭了,磨磨蹭蹭干什么呢!做什么都那么慢,怪不得学习也学不好。”你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家长总能把所有事情和成绩联系起来一样。
下午的化学课在炽热的阳光的阳光中,在老师不标准的普通话与那些拼命学习的同学奋笔疾书的声音行进着。懒洋洋的向外看,外面桂花树上有不断停留的小鸟在嬉闹,哎!如果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下午该有多好啊!好不容易挨到下课,瘫倒在桌子上补觉,“同桌,同桌,看!帅哥经过哦!”我们拥有这个年纪特有的情窦初开。纤长挺拔的男生,带着冷漠的气息与淡淡的书卷气息,那么有距离,却又那么简单的让自己的心开始乱撞。“哎哎。我见过他,考试都去会议室的,一看就是高材生,和我们这一群没走出过教学楼考试的人根本不是同一世界的啊!”原来,原来成绩也好,怪不得总觉得他那么远。“要是我有机会和他说话,我一定来一句‘君,吾男神也!’”“算了吧,你可别把人家吓跑了。”把头埋进臂弯里,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心中更加苦涩。他那么优秀,那么我呢,长相平凡,成绩永远在中下游徘徊,既没有纤纤细手谈得了钢琴,也没有优秀背景撑得住门面,丢到大街上再找不出来的平凡高中生。想人家正眼都难吧!其实从第一次与他在小店门口擦肩而过便记住了他,也曾偷偷像同学打听过他的QQ之类的,可以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去加他。
“爱你,是身处三万英尺高空,真切而绝望。”
一回家就把自己得个签改成了这个,然后盯着屏幕发呆良久。我与他,相差的又何止三万英尺。努力甩甩脑袋,赶走那些烦恼的小情绪,还有好多物理题目不会呢,怎么可以让这些情绪影响,可是总是事与愿违,越想不要想,越是在脑中回旋不去。想起前两年很火的电影,《那些年》,那里的柯景腾,为了追求沈佳宜不惜举办拳击赛,如果可以,我相信我也会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他,我喜欢你,很喜欢你,就像最后柯景腾会勇敢的扑上去亲新郎一样。只是想说明,真的,很喜欢你。
也许女生真的是特别会想象的一种生物,例如睡前的我,再还没进入梦乡之前,便已经开始做梦这件事,想象着明日的物理考试能够走运,然后逆转上次69变为96,然后华丽丽的走进会议室,刚好又坐在他后面,然后传试卷的时候可以近距离观察他的侧脸。“大晚上的`,还不睡觉,明天又要迟到啊!你成绩能好才怪呢!以后当当清洁公也蛮有味道的,奥!”背后传来母亲鄙夷的声音以及特意拉长的尾音,忍不住转过身,偷偷擦掉悄然滑落的泪,不知为何,总会在一瞬间,被刺激的体无完肤。
而后半月,再未见过他,即使是远远的,也未曾有。不过倒是从老师口中听到不到关于以往学姐暗恋男生,然后稀奇古怪的追求方法。其中一个我记忆最深,那个性子极好的物理老师在批评课代表时顺便提及的一个女生,因为喜欢,想要换位子,当老师们都同意她换到那个男生旁边时,女生却说,只想换到男生周围两米的位子,然后以那个男生为圆心,做半径为2米的圆,就这么坐一圈。听到这里,大伙都笑开了,也有几对情侣偷偷趁着空隙互相瞄上几眼的。那一日,阳光透过树叶,打进来,一直照进心里。
那个午后,趴在桌子上,阳光从窗户中透过来,打在头上。桌子上,我好像看见多年前母亲坐在阳台为我补裤子,阳光也是打在她头发上。又感觉依稀身处那个午后,他走过我们的教室门前,阳光洒了他全身。
那一刻,被一种想哭的冲动占有……
阳光如斯美好,少年我为何怅惘……
篇2:少年事随笔
少年事随笔
12岁的时候,我有过少年的友情,是和学校里的一个同龄女孩。她的家和我的家隔了城市中央的一条河流。夏天下着暴雨的午后,我记得她撑伞等在楼梯的下端,来接我去她家里吃冰激凌。潮湿的阴影里,她的面容像皎洁的一朵山茶。我们在大雨中光着脚踩水。在她宽敞的家里一边吃冰激凌一边看诗集。然后疲倦之后拥抱着睡在一起。她的浓密的长发散发出清香,在睡意朦胧的时候兜了我一头一脸。我用手去拨。窗外是滂沱的雨声。
那时候我是一个不常和父母在一起的女孩。喜欢写诗歌。晚上睡觉的时候会面无表情地流下眼泪。她的家庭不幸福,父母感情不和,时有争执。然后有一天,父亲突然失踪。我们有彼此隐秘而艰涩的疼痛。都还没有长大,是肿胀的纯洁的花苞。想在彼此的灵魂里寻找一条通往世界的途径。而这个进入的切口,只能是给予彼此的爱。虽然这种爱,因为某种绝望,显得盲目而决绝。充满纠缠。我记得我们每天写信。即使在同一个班级里,每天都在见面。时间在剧烈的感情里,总是不够用。我们在信里写,我爱你。就像对这个尚未展开旅途的世界说,我要出发。
这种感情,现在看来,其实已经如同一场初恋。
这段往事,使我对女性之间的友情,一直保持着某种信仰。我们就像两个敏感的贫乏的孩子,彼此拥抱取暖。这样纯洁静好的陪伴。
彼此之间,发生了许多的事情。有悲喜,有失落。很多记忆因为被埋葬,已经深不可测。
现在想起来,17岁之前的生活,也许是一生中最为残酷而凄艳的岁月。青春像一段黑暗的火车隧道,呼啸着奔驰。后来,我们很快就各自恋爱了。那时候总是以为恋爱能够彻底地拯救自己的孤独。是在付出很多代价,耗费掉很多时间之后,才能够知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10多年以后,我早已离开那个在市区中心有一条河流的南方城市。从南到北,一路在不同的城市里迁徙,寻找能够停留的地方。我开始写书,出版小说。我的生活,日益的桀骜和颠簸。但是少年时,我曾对她说过,我以后会写书,因为我要让别人知道我的疼痛。我们的疼痛。所有人的疼痛。
她最终嫁给了一个淳朴沉默的男子。结婚生子,平淡的工作。过着安稳的生活。
有很长一段时间,彼此失去了音讯。
然后,有一年夏天,我回家。偶然联系到了她。于是就去见她。我还记得她最喜欢吃香蕉,在附近的水果店里买了一大串香蕉。还有打着花苞的深红石竹。依然是暴雨的夏日午后。窗外是滂沱的雨声。她的长发已经不见,扎粗糙的髻。憨稚的1岁幼儿在她的怀里酣睡。在彼此经历过了那么多繁华至极的.恋爱之后,她已做了母亲。而我,依然孤身一人。我们没什么话说,一径地微笑。沉默。她让我看房间里一大缸的热带鱼。空气中有寻常生活的奶粉和灰尘的气味。我看到墙壁上她16岁时候的照片。我也一直把自己的一张少年时候的黑白照片带在身边。照片这样陈旧,而少女时候的笑容,却明亮得耀眼。我们还是有着一模一样的喜好。和过去一样。
告别的时候,她送我。我把她的孩子抱在怀里。那小小的男婴,粉白可爱。生命的延续让人惘然。我们凭借着曾经给予对方的温暖和激情,已经长大。那段少年时的感情,就如同彼此寄居的蛹。当灵魂长出翅膀,各奔东西,蛹就成了透明的空壳。
10多年以后,我们各自成为虽然心怀感伤但甘心承担的女子。没有什么怨悔。在大雨中,平静地挥手告别。
当然,成年以后,也会继续拥有友情及对待友情的方式。心有愉悦,偶尔彼此相约。相处洁净并且节制。在上海,我曾遇见数个美丽而个性独特的女子。她们做自由撰稿,做唱片,做网络……我们在台风的夜里行走于大街上,用手护着打火机给彼此点燃一根烟。偶尔去酒吧买醉,聊起男人和点滴的往事,已然云淡风轻的口吻。从不把彼此带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我们成为朋友。隔着一段距离,小心而轻柔,触摸对方的手指,却已经不需要皮肤的温度。
成年的友情,只能是给对方一些时间。我们都如此清醒,看到了时光的界限。
少年时那般潮水汹涌的友情,已经不见。经历过诸多人性的苍凉和命运的多舛,已不再需要倾心的付出去探知未来的结局。我们知道,最终我们是会长大的。疼痛会过去的。
而那些爱过的人,也就消失了。
篇3:悠悠年事散文
悠悠年事散文
打米面
一进腊月,就嗅得到年的气息了。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有霜冻。“霜后暖”,这样的天气是绝佳了。母亲在晚饭后发话:“把米面磨出来,明早打米面。”这要磨的米面,是前几天洗净米,再用清水浸泡几天,磨成面糊,以备用。
第二天,起一个大早。天色微明,呵气成霜。锅洞里,架着木柴段,生起熊熊的火。母亲在一只铁盒(打米面的工具。铝铁制成,一尺见方,半寸高的边沿。一般是两只,便于交替使用。)里,抹一点香油,再舀上一勺搅匀的面糊,拿在手里四下晃一晃,面糊就在铁盒里摊匀。掀开锅盖,锅里热水沸腾,把摊了米糊的铁盒下锅蒸。三五分钟后,面糊就成了一张面皮。起锅,拿一根筷子四围一划拉,揭起面皮(先前,铁盒里抹上香油,就为了揭面皮的时候不粘连。),放在我早已伸过去的一张米筛上。面皮一半摊在米筛里,一半挂在米筛外。我端走米筛,把面皮挂在竹篙上晾。晾至稍干,取下来叠放在一起。等到太阳出来,母亲也蒸完了面,坐在阳光下,把一张张面皮卷成圈,切成面,晒干。这晒干的面,好吃,有韧劲,香味也足,算是奢侈品。
让我感到快乐的时光,其实就是帮母亲晾面皮。跺着冻得麻木的脚,跑来跑去。有时,蹭到锅洞口,把脚放在那里烤一会儿。但心里还是快乐,因为,刚起锅的面皮,洒上糖,卷成圈儿,趁热吃,味道也绝佳。吃饱了,跑跑腿当然不在话下。
炸年货
腊月里,准备过年的食物,还有一件事情是炸制年货。
面粉,加水、糖精、发酵粉,和成面,软硬度适中,揉成面团,拿擀面杖擀成一张面饼,再用刀子划成食指宽度的一条条面块,面块再分成筷子粗细的一根根面条,放进油锅里炸成金黄色,捞起来,它的.名字就换了,桃酥。它是年中待客的一碟食物,搁在瓜子、花生之间,它多了一层亮丽的色泽,格外引人注目。
糯米饭,加山芋粉,肉末,生姜,蒜泥,盐,搓成一个个饭团。炸制成的圆子,是年后饭桌上火锅里的一道必备菜肴。也有富裕人家,用纯肉末炸制的肉团。
豆腐压成较硬的块状,切成拇指宽度、食指长度的块,炸成的食物,也换了名字,生腐。字典里找不着“生腐”这个词,但它在我们的生活里是寻常物象。人是最勤奋的,也是最赋予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所以,生活才如此新鲜。
炸制年货的事情,小孩子们多半是插不上手的。但,孩子们在厨房与堂屋之间来来去去,拿一些东西,做一些可以做的活儿,嗅着飘散的香油气味,写一会儿作业,翻一会儿闲书,间或听见村庄里偶尔传过来一两声爆竹的声响。那是哪个顽皮的孩子,捡了哪家婚事放的爆竹捻子。闲着没事了,擦一根火柴,点一根,扔老远,“啪”。又点一根,“啪”。年的脚步,就在这样的气息与声响里近了,更近了。
幼年时光,最快乐的,莫过于年了。
“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这句谚语里,包含了“年”在孩子们心中的分量。那些与年有关的往事,点点滴滴都是温馨。
篇4:乡村年事散文
乡村年事散文
在都市的人们普遍感慨“年味淡了”时,在商洛的乡村,却依然延续和洋溢着浓郁的年味,主题依然是“祭奠祖先、天地神灵,除旧迎新、庆禧纳福、祈求丰年”。
不过要说年味,确切地说从进入腊月开始,乡村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然而,乡村严格意义上的过年,则是从农历的腊月初五“煮五豆”就拉开了序幕,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过了一个完整年。
在乡村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五豆腊八二十三,过年还有七八天”。这里所说的五豆,其实就是“煮五豆”,通常是把玉米、小麦、大米、小豆、黄豆等掺杂在一起煮着吃,寓意五谷丰登,期盼着来年能有个好收成。这里所说的腊八,其实就是“吃腊八”。 吃腊八粥这个习俗影响比较深远,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只是腊八粥的花样和品种有所不同而已。在商洛乡村,腊八粥就是红、白萝卜、白菜、肥、瘦肉丁、豆腐丁、花生米、大豆和大米等一起煮成粥,通过喝腊八粥这种形式来祈求新年的丰收和吉祥幸福。这里所说的二十三,其实就是“祭灶日”,也是人们常说的“过小年”。关于“祭灶日”,在乡村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庇护和监督这一家的吉凶祸福。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为了感谢灶王爷对一家老小的庇护,以及让其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成了“祭灶日”,人们在 “灶王爷”神位或“灶神“画像前,点上几炷香,供上糖果、面点等祭品,来祭奠和答谢灶神,可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祥瑞”。这一天,各家各户还要将自家院落和房前屋后沉积的烟尘和四处牵附的蜘蛛罗网打扫干净,寓意着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当然,有送自然就有接。在乡村,接灶一般在除夕夜,仪式相对简单些,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几炷香就可以了。
几乎从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开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和过年扯上了撇不清的瓜葛,繁忙的乡村就只剩下了“过年”这一个主题。
贴春联、请门神、选年画、剪窗花,买鞭炮、添新衣、置糖果、理头发等这些春节最基本的元素和习俗,固然一个也不能少。尤其是贴春联寓意和范围,远远超出了城市。在乡村里,除了在大小门上贴春联,就连院落的树木、猪圈、鸡舍,甚至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都要贴上“满园春光”、“猪羊满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抬头见喜”“ 槽头兴旺”、“出行平安”,以及大小不等的“福”字的“贤条”,以表达人们纳新祈福的美好愿望和精神寄托。
杀鸡宰猪,做豆腐、蒸花馍、炸年糕……这些琐碎而繁杂的事务,将腊月的每个日子都填充得满满的,容不得任何人有偷懒和喘息的时光。因为,在乡村过年的习俗中,腊月里准备的各类食物基本上要够一个正月吃。只是,近几年,随着交通的日渐便利,物品贸易的迅猛发达,以及市场的日趋繁荣,人们的饮食观念变得更加理智和科学,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和新鲜与否,人们准备的食物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数量却呈下降趋势。
越过小年,到了除夕这一天,才是家家户户“守岁”、“全年”的时刻。此时,过年该准备和张罗的都一应俱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上了春联,挂起了灯笼,一家老老少少围在摆满糖果和丰盛年夜饭(团年饭)的桌子旁,收看着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有吃有喝,有说有笑,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诉说着对去岁的留恋之情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在乡村,一家人一年的辛苦操劳,就是为了除夕这一天的团聚、团圆和平安、健康,并有“宁穷一年,不穷一餐”的民谚。特别是当午夜交正子时,乡村上空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响彻天宇,五彩斑斓的烟花把夜空装点的分外妖娆,也除夕的热闹欢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当然,在乡村,过年祭奠祖先和亡灵也是一出重头戏。除夕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去自家先辈或故去的亲人的坟茔,烧纸钱、放鞭炮等,一方面告诉这一年家里的变化,另一方面为了郑重其事地请他们回家过年。到了正月十五前夕,各家各户又要去先辈的'坟茔烧纸钱、放鞭炮、送灯笼等,一方面预示着过年接近尾声,送他们入土为安,另一方面照亮他们“回家”的路,以防迷路。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乡村的孩子们便迫不及待早早起床,着上新衣,戴上新帽,穿着新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意味着全家在新年里开门大吉。过年,除了祭祖、祈福外,在乡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礼节就是走亲访友的拜年,所以流传着“拜年拜到正月半”之说,而且拜年也是有讲究和规矩可循的。初一拜本家,初二拜丈人(岳父岳母),初三拜娘舅(舅父舅母),初四拜表亲(姑父姑母和姨父姨母),初五财神日,不外出拜年,初六以后走访亲朋好友,而且以亲友的亲疏先后顺序一直拜到正月十五为止,拜年就算正式结束。因此在正月十五前,各家各户的掌柜,就要统筹安排拜年的次序,准备充足的礼品和一定数量的“压岁钱”。对一些大户人家,正月初一本家男女老少要齐聚一堂,举行集体的拜祭先人(逝去的祖辈)仪式,然后操办丰盛的宴席会餐庆祝新年。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因为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吃饺子时,人们习惯在里面包上硬币、糖果、花生等,而且各有说法。若吃到硬币,意味新的一年财运亨通;吃到糖果,则意味着日子越过越甜;吃到花生,意味着延年益寿。
拜年期间,未满十八岁或者未婚者都要向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们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赏赐给孩子们,希望晚辈健康成长、年年有余钱花。现在虽然磕头拜年的仪式在很大程度上已消失,但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却一直延续着,而且压岁钱的数额也在与日俱增。如今,乡村的拜年方式也慢慢与城市接轨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开始流行。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更富时代气息。当然,无论拜年形式和花样怎么变,但人们发自内心对亲友的真挚祝愿、祝福,以及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和希冀,依然是拜年永恒的主题。
在乡村,自大年三十起,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不准向外泼水,不准扫地倒垃圾,以防“财源外流”,如果地面脏得非扫不可,只能晚上扫,还要从外向里扫。夫妻到岳父母家或亲友家,晚上不能同时就寝,重孝子七天不进他人家,三年内不结婚,不能给至亲拜年。正月除五,俗称“破五”,寓意此前种种禁忌过此日即可破。初五一大早,要烧香、放鞭炮,把几天积攒下来的垃圾选择一个十字路口倒掉,即所谓的“送五穷”,暗含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送出去,把吉祥和好运迎进来。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以吃元宵、赏花灯和各种形式多样的民间自娱自乐的社火表演活动,将乡村除旧迎新的过年喜庆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因而形式也十分隆重。
在乡村,“闹社火”的习俗可谓由来已久,其乐趣、奥妙和玄机全在这一个“闹”。正月初六后,以村、乡、镇等为单元,群众自发组织,集耍狮子、舞大龙、划旱船、扭秧歌、跑竹马、踩高跷、抬芯子等形式为一体的各种社火队,便陆陆续续、大摇大摆地走街串巷,走村串户,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般来说,每年的社火表演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
在每个社火队都有一名执事,也称伞头,他既是社火队的“明星”,也是社会队的“台柱子”。社火表演的好坏,执事的说唱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执事通常手持一把伞,走在社火队最前面,是个名副其实的引路人。他手里的伞把随着锣鼓的节奏不停旋转,嘴里念念有词,能面对不同的对象,用乡里俚语编一些吉祥祝愿的调皮话、顺口溜为唱词,来渲染气氛,博得乡亲邻里的高兴和喜爱,讨得一些好彩头和好回报。当然,一个出色的执事,不仅要对周遭的各种乡俗和环境很熟悉,而且能随机应变,出口成章,雅俗共赏,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叫人忍俊不禁,开怀大笑,满心欢喜。有时,不同社火队之间为了抢占地盘,还经常摆擂台比技艺,不仅增加社火的竞争性、艺术性,而且增加了社火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也为活跃和丰富社火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过了元宵节,乡村的年事才算画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真正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乡村的田间地头渐渐变得人头攒动,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又成群结队、背井离乡,踏上外出打工挣钱之路,人们在辛勤的劳作中编织和创造着美好的生活,憧憬着下一个新年的早点到来。
篇5:年事唯美散文
年事唯美散文
婆婆年纪大了,体格也越来越弱,她终于决定下放权力。过年她不想再操持,而是决定以农村老宅做根据地,仨儿子轮班围着她过年,当然,待客的所有菜蔬、物品谁的班谁承包。当班的一家不走亲戚,专门在家伺候客人。
20**年春节,该我们上阵了,我和老公很早就谋划,一定让大伙过一个开心年。按婆婆的要求,我们腊月二十七进入阵地,要持续战斗到正月初三。我知道,有些客人不在计划内,所以我嘱咐婆婆不论哪一天,只要有客人来就给我们电话,我回来做饭。我婆婆笑得特别灿烂。
第一天
我们回到家,公婆正和老叔公公坐炕上说话,老叔公公给哥嫂提拎一兜鸡蛋来,看样子能有20个吧。老婶走两年了,光棍儿子也不管他,整天就知道东家跑西家串地去耍钱,连饭也不做,80岁的他糟蹋得更不像人样了。留他吃中饭,他婉拒,说自己吃不完花不完,就是身体不行了,儿子还不孝顺,活一天受一天了。本来很好的心情,被他坏了一半。他拄着拐棍,一步一步往前挪,比蜗牛快不了多少,看着心里就难受。
老叔公公走了,我们一阵唏嘘感叹。走到今天这地步,能怨别人吗?十年前,本村有人给他儿子说媳妇,姑娘是个哑巴,但特别精,人家女方就图姑娘在身边好照应,老叔公公可好,跟人家女方要一大堆条件,来了个“地覆天翻”,好像人家姑娘不嫁他家就找不着主似的,结果可想而知。自家没什么条件,还瞎折腾事儿,自那以后就没有媒人登门了。所以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们一家是解决不了老叔公公的问题,只能是炖了肉给他送几块,蒸了包子馒头给他送一兜。放下这个话题,婆婆就叨叨自己干不了活,否则早晨就和好发面了,我听出又着急蒸馒头了。于是告诉她,吃的馒头我带来了,蒸馒头就明天吧,蒸多了净吃剩的不说,天不冷还得长毛。我告诉她啥也不用管,坐炕上等着吃饭就成。婆婆依然拄着拐棍在屋里转悠,呼呼地喘,跟拉风箱好有一比,听着就觉得自己气管犯堵。婆婆终于没忍住,冲我说,吃完中饭就和面吧,晚上蒸。我无奈地笑笑,告诉她晚上一准蒸馒头,她才上了炕。
我招呼老公洗猪肉,安排炖肉,婆婆闻声又出溜下炕,拿个小马扎坐旁边看着我们。嘴里叨叨唠唠,什么肉买多了吃不了会坏的,什么瘦肉太多肥肉太少,不绝于耳。我们听着,有一句没一句应着。把肉放锅里,添凉水打算冒一冒,这样更干净。没想到婆婆又阻止,她说炖肉不忙,先做午饭,只得中止。我再次劝她上了炕,我示意老公找木头点火冒肉,我做午饭。不料,婆婆又杵在我们眼前,她说冒出来也行,但不要炖了。我和老公一对眼,扭脸偷偷笑。老公炒菜的当儿,我和好了面。
吃完饭,我刷完锅洗完碗倒头就睡,地板脏点就脏点吧,我必须休息,万一累个好歹,饭没人做婆婆会着急的。醒来时,老公已经把肉炖熟了,肉香飘满屋子的各个角落。把肉捞进瓷盆,肉汤舀进铝盆,锅里放平铝篦子,一块块肉码在上面,就着热锅在篦子空隙往锅底撒红糖,盖锅再点把火,糖糊了,烟便顺着锅盖边缘蹿出来,三五分钟工夫,掀开锅盖,白花花的肉便红头挂色了,香气更浓了几分,很是诱人。这个过程叫熏肉。听我们说肉色泽不错,婆婆又下炕来看,被烟呛得咳咳的,我们使劲劝她才进屋。
接下来,我安排淀粉,用肉汤和淀粉打晾糕。婆婆又闪到了我们眼前,坐小马扎上剥葱、切葱、剁姜末,任我们怎么说,就是不动地方,直到我们把她切的葱姜末儿放进盆里,她才像完成重大使命似的颤颤巍巍进里屋去了。
锅里搁点油,老公开始烧火,我把淀粉和肉汤搅匀,刚想倒进锅里,婆婆喊我,告诉我得搁酱油。我赶紧把盆放一边,寻酱油瓶子倒入适量,还没等我搅动,婆婆终于不放心,又站我跟前,说酱油还是少,在婆婆指挥下,我一点点往里加,直到她老人家满意为止。倒锅里容易,搅拌是累活儿,老公承包。
最后一项蒸馒头。老公打点锅,我揉面,揉到胳膊发酸。烧火二十分钟,馒头熟了。婆婆坐炕头上大声命令,把锅盖掀开,把馒头挪动一下,粘锅就不好了。老公听罢动作好快啊,把馒头下面的屉布一提溜,白白的大馒头在篦子上骨碌碌乱滚,馒头皮都粘掉了,像头发浓密的人长了吃毛癣。我觉得可惜了。婆婆出来瞅了瞅说难看的自己吃,没粘掉皮的留着待客,就放心地上炕了。
老公热菜的工夫,我熬了一锅玉米渣子粥,热腾腾,香喷喷。晚饭一家人吃得很滋润。收拾完毕,终于可以休息了,我扎进小冷屋钻进被窝,在并不明亮的灯光下读老三的《郴州请将我挥霍》,真幸福。
第二天
早晨一睁眼,六点。昨儿忙活一天,真累了,睡觉很香甜,可见平时失眠是闲的。
醒醒盹,我又沉浸在喜爱的文字里,越看越不想动。平时十点起床的婆婆,居然七点就拄着拐棍溜达了,她走一步,我的心就颤一下。既然心不安了,不如赶紧穿好衣服去做饭。
饭好后,我又和了一大盆发面。然后吃饭,收拾,过年就这套活儿。快晌午的时候,弟媳提着一个黑色塑料兜过来了,说过年了不知给我们添点啥,见小卖部里刚到的鱼新鲜,就买了九条大鲫鱼。我拿个大盆盛上水,把鱼放进去,个个摇头摆尾活蹦乱跳,搅起的水花直往盆外翻了,真喜人。
婆婆一见乐了,啥也没说就奔冰箱去了,从冷冻室提溜出一兜冻得硬梆梆的已经煎好的小鲫鱼,在我眼前一晃,要我中午熬着吃。我心里这个乐啊,昨儿她老人家还说留着招待客人呢。我跟她说,冻得太实了,化不开,若想吃,就吃新鲜的`。最后鱼没熬成,我怕她老人家疼得慌,她那点小心思我知道,总怕招待客人的东西少。其实,我早就告诉她了,到了我们家班儿不用担心,一定会大大方方,菜蔬、主食绝对要富富有余,可她又怕我们浪费钱,真是操不完的心。
中午又蒸了一大锅白馒头,累得我直不起腰来。没来得及休息,我和老公开车去县城取前几天定好的熟食,顺便还要买菜。路上老公说,给我婆婆去银行取住院报销的钱(春天我婆婆住院整整一百天),我不明白老公为啥赶这热闹来。老公说过年了,为的是让老太太高兴。我觉得忒有道理,到县城兵分两路,他去银行,我进了菜店。
买完菜回到自己的窝,我扎床上又看小说,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电话询问老公,他说队伍太长,要我耐心等待。五点整,老公进家门,从他龇牙咧嘴的面部表情可以推断,钱到手了。提上买的东西赶紧回返,怕老太太着急晚饭。
回到家才知道,小屋人满为患,大姑姐、三姑姐带着儿孙在呢。挽留他们吃晚饭,三姑姐说啥也不肯,带着俩孙女的她还要回家吃药,最近她眼底出血,视力模糊。于是给俩孩子捎上刚买来的河蟹,放行。大姑姐我是断然不让走的,因为没有大姐夫了,她一年到头不上家,轮流给四个闺女看孩子,唯一的儿子刚从外地回来,还没有结婚,娘俩回家也是冷屋子冷炕,吃不好喝不好的。我留她娘俩住下,也迎合婆婆的心,因为今年过年的东西都是我们安排,我若不主动,婆婆怕不好开口。这样两好搁一好,好上加好。
问大姑姐有何打算,她说没啥,就想蒸锅馒头。我告诉她好说,晚饭后我就又和一大盆面,第二天一早蒸,回家时让她带着。其实大姐有钱,孩子们混得也都不错,可我总是觉得失去了丈夫的大姐很可怜,我心疼她。这,她知道,我婆婆也知道。
说话间,我家老大和小叔子家的侄女结伴而归,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老爷子、老太太更是喜上眉梢,拉住孙子孙女嘘寒问暖。
里屋谈笑风生,外屋忙作一团。我熬一锅粥,整几个刚买来的菜,拿出一瓶我酿制的葡萄酒,吃的吃,喝的喝,一家人其乐融融。
今年第一次学酿葡萄酒,亲朋好友都夸我手艺不错,我自己也觉得比较成功,因为打开酒坛子,满屋清香四溢。滤出杂质,也就落了半坛酒,我自己没喝两口,全都与人分享了。分享是一种别样的快乐!
第三天
早晨七点半了,也听不见外屋有动静,想到要给大姑姐蒸馒头,我便穿衣下床。我们住的屋子一年四季不住人,阴冷阴冷的,好像四处都冒冷气,跟冰箱差不多,也好,头脑想不清醒都不行。
到外屋掀开面盆,盖板粘了一层面,起得太晚了。大姑姐也起来帮忙了,她蒸馒头,我熬粥、炒菜,外加再和一盆面。半个小时,三十多个白胖胖的馒头出锅,粥菜上桌。饭后,大姑姐要回家,中途还去看病人,给她带上馒头和晾糕,捎上看病人的礼品(省得她花钱再买),送她坐上外甥的车,娘俩满意而归。
不大会儿,我三个侄子来了(老爸去世,年后要守孝),山南海北侃一通,他们说还要去看大姑二姑,驾车离去。紧接着,姑婆婆家的二表妹带着儿子进了家门,又少不了一番照应,留下一兜鸡蛋走了。
我终于可以安心收拾早晨饭桌的“残局”了,活没干完,煤气炉子又挤进我眼帘,起先锃明瓦亮能照见人影的炉盘,被一层黑乎乎的油污盖得严严实实,不细看,跟出土文物似的。我一声没吭,又找清洁球和洗洁精擦拭,婆婆见我忙碌,自是客气一番,并说他儿子(我老公)那天想擦洗她没让。我忍不住朗声大笑,逗婆婆说,真偏心,说到底还是疼儿子啊!婆婆也呵呵地笑。清理二十分钟,炉子基本恢复原貌,看着心里就痛快。
晌午时分,大哥大嫂带着七岁的女儿回来了,捎来的驴肉、牛肉、大虾、葡萄酒等,分门别类放好,开始做中饭。又一锅大馒头,又一锅肉菜,又一锅米粥,又一顿热热闹闹的中饭,又一通忙忙活活的收拾。本想饭后午睡,大娘婆婆家的大哥和二嫂来看公婆了,又陪着说一顿。送走他们,又该安排剁肉馅,三十中午要蒸包子,晚上要包饺子。过年,安排吃的日程太紧了,几乎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剁完肉馅,公公、大哥、大嫂和我老公忙里偷闲码长城,我自己扎冷屋里记下今天的经历。
日记没写完,回娘家的弟媳电话来了,邀我们晚饭去她家吃,给侄女过生日。不用说,又是一桌子盘子碗子,而且八点前吃不上饭,因为天就要黑了,他们还在路上。
第四天
大年三十吃完早晨的大锅菜,我就把昨晚和的一大盆面加点小苏打揉好,搁置备用,然后剁白菜、切韭菜,调好肉馅儿,十点一过就开始蒸包子。
婆婆又下炕来,拐棍敲得地板砖“NN”响,瞅了瞅忙得不亦乐乎的我,破天荒没说话。冲着抱柴火的儿子(我老公)开了腔,让他去找前年她外孙给买的一对大红灯笼挂门楼上。老公笑笑说,那忙什么,打点锅蒸包子要紧。包子入了锅,我蹲在那儿烧火,坐在炕头的婆婆又招呼他儿子,问灯笼找着没有,听说没找见,老太太出溜下炕踱到西屋翻箱倒柜,还是没发现踪影。老太太累得呼呼喘,坐炕沿自言自语,哪儿去了呢?
看到这情景,我小声命令老公接着找,按老太太的印象仔细翻,找不着怕老太太成心病。不一会儿,老公怀抱一团红,站在我眼前。我一努嘴儿,老公抱进屋里给老太太看,老太太乐了,叫收拾好,立马挂起来。
老公坦言,前年,外甥买来红灯笼晚上挂上,天没亮就摘下来了,还是老太太的命令呢。大伙都睡了,老太太忽然记起那年我们老婶婆婆去世,挂红灯笼招人笑话,老太太忐忑不安,说自己一宿没睡。老公问老太太记得不,她说忘了。如今大伯去世不满一年,挂红灯笼恐怕不合适。婆婆说不碍事儿,哥们儿,平辈儿,不碍事儿的。老公说,您说成就成。婆婆一听,又犹豫了,思考半分钟的样子,终于拿定主意,不挂就不挂吧。
十一点包子熟了。今年的包子有特色,面软但有口劲,馅儿香但不油腻,大家都说好吃,老公又少不了N瑟一阵子,逗得家人直乐。
十二点整,家里的男丁带上鞭炮、纸钱去祭祖,我们女人在家里打扫收拾,准备晚上的大餐和明早的饺子。
晚饭弄了十个菜,都是老爷子钦点的,酒是红白两种,饮料类随便喝。孩子们都乖乖地吃,老爷子却兴奋得不得了,当然酒精起了很大作用。婆婆想压制公公的热情,被公公高声训斥,我们打着圆场,总算吃完这顿饭。包饺子是累活儿,因为隔夜放,所以面要硬,轧剂子费劲,捏饺子边同样费劲,一不小心煮饺子时露馅儿可不是好兆头。
紧赶慢赶,春节联欢晚会前完工。公公为首打麻将,孩子们看晚会,婆婆说累钻了被窝,我炕上坐着看几眼电视,瞄几眼手机。公公嗓门很大,八十有二的人了,体格依然健硕,精神更好。婆婆就跟他没有可比性了,年龄比他小一岁,身体状况比他坏十倍,不过,闯过一次鬼门关,到今天这样我们都知足,她老人家自己也知足。
第五天
晨曦微露,吃完饺子,我们妯娌仨就围着村子拜望乡亲。天一点也不冷,也没有风,弟妹带着我和大嫂东串西串。村还是这个村,需要拜访的还是这些人,虽然嫁过来二十多年了,可大多一年才见一回面,所以该不认识的人们还是不认识。
刚结婚时,初一早晨要挨门挨户走,转遍村子得两三个小时,累得腿酸。现在,人们意识到,此种形式实在没什么意义,就慢慢淡化了,走几家亲近的或合得来的,便都散去,趁早去亲戚家拜年了。
篇6:想起小时过年事散文
想起小时过年事散文
春节临近了,市场随着繁荣起来,办年货的人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触景生情,不由得想起小时过年的一些事儿。
杀年猪】
过去,农村的孩子,没有什么热闹好看,每年的杀年猪就成为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我老家胶东杀年猪,多在春节前20天左右。这时,只要听到哪里有猪叫声,我们这些半大小子们便寻声而去,立刻把个杀猪床子围个水泄不通。杀猪多是请村里的“杀把”(屠宰户)完成,报酬是一根猪尾巴(割尾巴可带半斤左右猪肉)、一挂小肠,外带棕毛。我们村的“杀把”姓慈,手脚利索,屠宰技术很高,多么难缠的猪,在他手下保证一刀致命,所以年前附近的小村,也都来请他杀年猪。
杀猪对慈杀把来说,那是一次展示他屠宰技术的机会,围观的人越多他越来劲。当猪被放倒在宰床后,由户主请来帮手按住,慈杀把便亮出锃亮的尖刀,先在猪身上反复蹭几下,然后左腿抵住猪的'脖子,左手把猪下巴向后一“搬”,右手持刀向猪的咽喉下部用力一刺到刀柄,真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那猪四腿一蹬,便完命了。随后是吹气、拔毛、开膛、割头,割尾、剥皮、翻肠等工序,他样样干得麻溜,一个多时辰就把一头猪宰割得利利索索。然后收拾工具拿着应得的报酬,向下一家杀猪的住户走去。当然,后边还有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孩子们跟随着。
大约我七、八岁那年,村里有个养猪户,杀年猪时舍不得那根猪尾巴和一挂小肠,便请来邻居帮忙,自己亲自操刀上阵,结果尖刀刚捅进皮肉,还没拔出刀来,那猪受痛挣扎,一下从支起的门板上滚到地上,拴腿的绳子也被挣断,那猪脖子上带着那把尖刀,淌着血在村街上没命地奔跑,许多大人追地追,截地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只受伤的猪制服。这是我小时看到的一次最刺激、最快乐的杀年猪。
请神主】
大年三十那天下午,家家户户都到自家的坟莹地去请亡故的先人回家过年,称为“请神主”。请神主的规矩是,带着香纸拿着灯笼到坟地,在先人坟前点香烧纸,跪拜磕头,口中念念有词:“请xx,xx回家过年。”然后把灯点上,举着灯笼为先人亡魂照路,口中念着“xx,xx走好了,咱们回家了。”一路走来不准停留,回到家后,到堂屋供奉的先人神龛前,再次焚纸燃香,磕头跪拜,口中念道:“xx,xx到家了,请你们坐好”。
这一套请神主的程序,从小就跟父兄实践过多次,早已是滚瓜烂熟,到我12岁那年,不知哥哥有什么事不在家,父亲问我你自己能不能到坟地请神主?我说能,肯定能。于是我只身去了离村二里的坟莹地。回来时走在村街上,遇到一帮同伴在做“打碑”玩了。就是两块石头相叠立在远处,然后投石击打,打中者为胜,打不中为输。我看到时两伙人谁也没打中,其中我同班同学小亮子喊我:“洪智,你来试试。”我犹豫了一下,终是禁不住这游戏的引诱,便把灯笼放到一边,拿起一块石头,瞄准投出,“嘣”的一声,把“碑”打倒,惹得在场的孩子们一片叫好。就这样,我已把请神主的事忘到了脑后,参入了“打碑”游戏,直到天色已晚,父亲在家坐不住了,顺路找来,才在“打碑”的孩子中,揪住我的耳朵回到家,让我在炕沿上撅着屁股,用笤帚疙瘩一阵猛揍,我屁股都被打肿了。
当然,过年还有守夜、敬神,拜年、看大戏等等,现在想来都是极有滋味的。
篇7:夜深忽梦少年事散文
夜深忽梦少年事散文1500字
幽梦一重重,有人为君疼。
往岁叶已落,今春花又逢。
别后经年,春分两地。
初见。
你只说老去……
轻唱一首歌,那旋律诉说着曾经的青春年少。
水木的年华,一生中有你。
时光便是在这歌声里,几度沉睡,又几度醒来。
若说美丽只停留在当年,如果风霜不曾来袭。誓言,可会执着到永远?
倾听: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是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田。
那份坚持在红尘中余音渐杳。怀想中一时无语,竟有种欲说还休的茫然与荒凉。
夜深忽梦少年事,芳年锦瑟,月明依旧。
年少的影青春的梦,是此刻我手中清茶袅娜出的缕缕云烟,清浅幽香、柔软绵长。
花开半盏,梵音细细;品一段流光,听一梭往昔。那时的悸动,被沉默掩盖。你的梦一半是羞涩,一半是疏离。
纵贯夜,记忆的深处,是刻在生命中如花的笑靥和纯真的.眼眸。黄花绿叶,如同散落的思念,年年凋零,岁岁催发。
曾经深深的喜欢过一个人,只是从未把爱字说出口,年少的爱,却也深沉、隽永。守着秘密,也守着寂寞,清冷的梦便不再醒来。
有种遇见,叫缘份。有种重逢,叫轮回。
沧海,尘封了旧年的事,却打开回忆的窗。把盏花前,碎碎的诉说些往岁的人和事。
你要我快乐,要我不再寒凉。
我说以后会学着让文字变暖,你却说,要让心转暖。就这几句,竟让思绪数度转念,悲喜无从。
知你要我快乐,知你怕我难过,亦知你会悲我所悲、喜我所喜。所以,以后我会快乐,不再沉溺忧伤。让你看到一个为你快乐的我,让你做一个为我快乐的你。
其实,很多时候,我只是习惯了安静。在一个人的行旅中安于平静,安于平静的回忆和期盼。一直以为平静也是快乐,以至于,渐渐忘记了温暖的感觉。
多年来我都是个无人可打扰的人,我的忧伤从未想过一定,需要有那么一个人来抚慰。我小心翼翼的存放自己的心事,看别人的故事,唱自己的歌。
相信着缘份,相信着宿命,亦相信前世今生的因果轮回。淡然的看世事如风,因为相信太多的命里注定。
一段传奇的产生,便是从相遇的那一刻开始,那些甜蜜和忧伤似幽谷中的清清百合,存在于红尘之中,却又超然于红尘外。
因果一念,一切都是虚妄。避不过相遇,便躲不开相思。期待轮回,是否是想让曾经带着遗憾的心,有一次从容弥补的圆满?
生命,沉淀着一切的过往,沉淀的最终,还是有一种记忆,浮出来了水面。时间是一面镜子,总是在某个时刻,照见曾经那个清晰的你我。
这世上就会有一个人是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个,和距离无关,和时间无关,和地点亦无关。
你,就是那个离我最远的最近的牵挂。
夜未央,灯火却已阑珊。那杯茶,半盏是清香,半盏是温暖。想起飞鸟和鱼的故事,想起天亦是水水亦天的幻境,看窗外,夜,深沉依旧。
飞鸟和鱼的距离,便是梦想和现实的距离罢?当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和孤鹜齐飞的那一刻,这距离还会如传说中那样远么?
快乐是个简单的话题复杂的过程,希望我的快乐也是你的快乐。想让你知道你的快乐,于我,一直都很重要。如同那夜檐下的风铃,总是清脆着你的声音。
牵挂如酒,愈久愈浓。这份快乐,这种温暖,会随着淡淡的流水一直延伸到岁月的深处。
夜深忽梦少年事,春尽月落灯未眠。
就这样罢:
若你想我,便许我一生温暖。
若你疼我,便许自己一世安然。
篇8:夜深忽梦少年事-散文欣赏
夜深忽梦少年事-散文欣赏
从梦中醒来,是凌晨三点多。又梦见晓霞了,还有那如烟似梦的岁月。
其实,很多时候我不太愿意回忆在那个所谓的重点高中的三年时光。因为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万分压抑的,特别是女生。那种压抑或者压力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的。
也许我天生不是一个刻苦的学生。到那个学校不久,我就爱上了洗衣服。在第一个晚自习,同学们都在电棒或蜡烛下孜孜不倦地学习的时候,我一个人却躲在洗衣房洗衣服,边洗边唱。因为我发现 ,在洗衣房,人的声音好像被水磁化,特别的清亮,厚实而又纯净,而那带了水质的回声更是让人陶醉。我放声唱,纵情唱,自得其乐。后来,独唱变成了二重唱,因为我认识了晓霞。
晓霞也是个上课爱迟到的人。和我不爱进班不一样,晓霞是因为慢,干什么都慢。也许就因为晓霞长了一双圆溜溜会说话的眼睛,每次她站在班门口喊报告的时候,老师们到也从不为难她,但是,每次当她涨红了脸从我座位旁匆匆走过的时候,我能听得到她微微的叹息声,那叹息声中有一丝无奈,一丝愁惘。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坐在寝室的那扇窗下,唱歌。夕阳从窗子上斜射下来,罩在我们的脸上,那是两张年轻而又朦胧的脸,各自朦胧而又易感的心事将空气渲染成一片惆怅。我们唱歌,一支接一支的唱。偶尔,晓霞会笑,眼角处会弯起一条鱼尾纹。
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个好去处,离学校一两里的地方有个园林,当地人叫北桑园。特别是春天的时候,满园的梨花飘落一地,很美的。我们就坐在梨花树下,看着梨花一瓣一瓣的飘零,有时,我们很久都不说话。有时,晓霞会讲关于她的.故事,她的故事像一个遥远的梦。更多的时候,晓霞会唱歌,唱很多我没有听过的歌,晓霞的歌声嘹亮,悠扬,带了一丝幽怨。
晓霞家住县城。有一辆很大的自行车。周末的时候,她用车带了我在县城的各个胡同闲逛,有时到她家,我看到她那个严肃的父亲。最多的时候,她会带我到她家附近的那口池塘——那个叫梅湾大塘的地方去。像所有的女生一样,我们喜欢水、花和草。在花草丛中嬉戏,痴想,聊天,说一些傻话。现在,那口池塘早已填了,变成居民小区了。
晓霞酷爱阳光。一有阳光,她就把我的被子抱出来晒。我生平第一次听晓霞说:晒过的被子有阳光的味道。我琢磨了好久。夜晚睡觉的时候,我特别闻了闻,被子上,的确有太阳的味道。
晓霞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大山。节假日,我把她带到我的家乡,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她兴奋得小脸像红苹果一样。我们照了相,那张照片我一直珍藏:晓霞穿着紫色的小褂,眼睛亮得像黑葡萄,歪着脸笑,手里拿着视若珍宝的荆棘条……
慢慢地,我们的学业一天比一天紧张起来。可是,晓霞总有自己的想法。开始,她想到文化宫学唱歌,我也随她去了几次,可是昂贵的学费让我望而却步。后来,晓霞又改变主意要学画画,她用那个大破自行车带我到她学习的画室去了几次,看她学水粉,学素描。我知道,在我们那个所谓的全市有名的高中,这一切,都会被视为瞎折腾。可是做为好朋友,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因为,对于未来,在那个时候,我也一样的,迷茫怅惘。
晓霞的迟到越来越多,我被海一般的书堆起来了,我只感到,晓霞总是行色匆匆。
一天,晓霞叫了我,一块把她的自行车卖了,我记得,卖了七十元。像平时一样的,我们聊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我感到晓霞变了,但变在哪里,我说不清楚。我们很久没有在一起唱歌了,也许是因为快高考了吧。
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忽然不见了晓霞。再后来,据她家附近的同学说,晓霞独自一人去了南方,具体到哪,谁也不知道。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晓霞。
晓霞其实是正阳县人,她来到我们这个豫南小城是给她的姑姑做养女。我们都叫她小侉妮。
篇9:精选随笔散文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主要原因是曹雪芹抒塑造出了那个特定时代中复杂多样的人物性格命运,尤其是刻画出了一群血肉丰满、灵魂逸动、活泼明媚的的青春美少女形象。
千人千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性格特点。《红楼梦》恰到好处地展示出了人的复杂性、多面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宝钗有宝钗的美,黛玉有黛玉的瑕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各美其美,各丑其丑。
宝钗和黛玉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美。
首先,从外表看,黛玉和宝钗,是燕瘦环肥,是清新隽逸与丰韵润泽的区别。
黛玉的美重在神态,是骨子里透出的超逸脱俗、灵魂的清新四溢、形体的风流袅娜。她“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精神的丰盈对外折射出的是清心寡欲、无欲无求,书是她的伴侣、诗是她的精神,她追求的是灵魂的洁净与高扬。
宝钗之美是丰腴圆润之美。宝钗是丰满的、性感的。文中多处把宝钗比作杨妃。比如第二十七回的回目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把黛玉比成体纤善舞的赵飞燕,把宝钗比成丰腴性感的杨玉环。
二十八回中,宝玉看到宝钗戴的红麝串手链想仔细看一下,宝钗因生的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傍边看着雪白的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若长在林姑娘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我没福。”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又呆了。
宝钗是丰满的、性感的,一见之下,让人产生的是肌肤之亲的渴望。
黛玉和宝钗,一清瘦一丰腴,一风流一性感,一是只可远观一是想亵玩焉。两人都美,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则截然不同。宝钗,就像近在眼前的一丛艳丽的牡丹,馨香之气扑鼻,让人不禁凑近轻嗅其香;黛玉如挂在眼前的一副意境深远的山水图,观后让人忘我遐思,产生的是隔离美和淡淡的忧伤……
从深层来看,黛玉是性灵之美,宝钗则具有世俗之美。
黛玉就像在云端的仙子,餐清风啜玉露,清新脱俗,可望不可及。从灵魂里透出的是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她思维活跃,性格奇巧,说出的话新颖刁钻,做出的诗意境清远、出人意料。她的品格就像她诗的意境,具有寒梅傲雪的奇香、秋菊迎风的清隽,追求的是如梨蕊一样的洁白。
黛玉活的单纯率性,任性而为。她性格直率,语言活泼,喜欢谁讨厌谁都挂在脸上,不会刻意讨好谁。她的灵魂是孤傲清高的,一般人不能入她的心。但一旦入心,她就会视为知己,生死相依。
宝钗呢,是一个知书达理、世故圆滑、阅尽风尘、适应能力极强的俗世之人。她不管在什么场合、在什么人眼中,都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她能让人人夸赞、处处被人喜欢。她看重别人对她的评价,努力迎合每一个人。
宝钗博览群书,才华出众,她不以自己的才华为傲,反而极力压抑本性,认为读书作诗对女子来说,只能算消遣,女子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家务和针篦之事。她是追求平淡的,吃穿打扮甚至屋内装饰都要求朴素简单,她是极绚烂后而归于平淡。她是被封建礼教完全同化了的女子,认为女子无才是德。她文采斐然,诗才出众,但她处处透出的是凡人的理想抱负,是追求俗世的功名利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渴慕夫贵妻荣,世代荣华。
所以,黛玉是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女子,而宝钗是可以在俗世生活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女子。
宝钗和黛玉,性格各有千秋。
黛玉一生为爱情而来。她是依靠爱情滋养的女子。她的爱情如磐石不移,如蒲丝坚韧。她爱情不会变通,只为一人生死。她爱宝玉,爱情在则人在,爱情不在了,她宁愿选择死。宝玉是她的一切,是她毕生的追求,不可替代。
宝钗则不同。宝钗上京是为了待选才人。待选失败后,她的婚姻遵守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宝玉可以,其他人也可以,不管内心愿不愿意,她都会遵守封建礼俗的约定,委曲求全。当然宝玉比其他人更好些,毕竟知根知底,毕竟在一起生活了几年,建立了感情。
不管嫁给谁,宝钗都会严格遵守封建礼教,孝敬公婆,教养子嗣,都会是个公认的好媳妇。
所以,在宝钗和宝玉大婚后,宝玉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她依然恪守封建礼教,闭门教子。
如果换成黛玉,假如宝玉去世(因为有黛玉,宝玉不可能出家),黛玉肯定会心痛欲绝、了无生愿,芳魂跟随宝玉而去。
黛玉和宝玉都是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人,没有黛玉的宝玉会看破红尘,没有宝玉的黛玉会决然赴死!只有宝钗和宝玉的婚姻,才会在孤清的世界上,为宝玉留下承传的一脉!不知这是否是祸中之福?
近来各种评论,不少持褒黛贬钗的论点。认为宝钗精心筹划、步步为营,努力嫁给宝玉,这确实有失偏颇。在前面判词和脂砚斋的评语里,可以看出曹雪芹的最初设计,黛玉应该是“泪尽而亡”,宝钗应是黛玉死后嫁给宝玉的。
对宝钗黛玉,甚至对书中所有女子的态度,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第一回就点明了。作者借用石头的话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红楼梦》大旨言情,言爱情、亲情、世情,抒写那个时代才情出众的历历女子。其中宝钗和黛玉又是重点刻画的两个女子形象,在描写过程中,可能透漏出对其中一个的偏爱,但没有抬高谁、贬低谁的意思。
大观园就像一座鲜花盛开的花园,花园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牡丹有牡丹的富贵繁华,芙蓉有芙蓉的清丽淡雅,玫瑰有玫瑰的娇艳独立,荷花有荷花的绝世芬芳……
作者只是尽可能真实地写出了身边不同女子的不同的美,惊其美丽,哀其命运。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
篇10:精选随笔散文
“其实,也是舍不得离开的,对吧?”我自己问自己。
每每想开始起笔写写支教15天的故事,却又不知道从何写起,这时才会真正体会到了内心的感情有的时候的确是不能够由文字表达出来的。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记录下来和其中一个孩子的经历。这个故事,从到达七家村的第一天开始。
初次听闻他,是队员里口中的谈论。由于我们也是刚来,对于孩子们的名字都不清楚,所以“碰瓷王”成为了我们称呼他的名字。据当事老师描述,他会突然跑到身边说“你打我了好疼啊。”又或者在跟他讲话时狂耍赖打滚,并且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喜怒无常。第一天我并没有他们班的课,光听老师们的谈话我就直接对他产生了躲避感和不喜欢的情绪,脑海一直在想要怎么应对他在我课上捣乱。直到第二天终于轮到他们班的美术课,果然不出所料,他宛如班级小霸王一样在课堂上横行霸道,顿时点燃了我的倔脾气,但我没有选择吼他或者凶他,我只是冷静的和他对视,无论他怎么闹怎么乱,不指责也不表扬,直到他自己慢慢觉得没意思而停下来。等到他冷静下来我便开始自顾自的讲课,跟同学们互动指导,刻意的忽视他,他也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就这样相安无事的度过了这第一次课。
直到有一天课间,临近上课,他跑过来抱住我的胳膊,笑嘻嘻眯着眼冲我撒娇:“老师,你可不可以给我买一根冰棍啊?”拗不过他,我走进小卖部拿了一根冰棍,恰好上课铃响了,于是我又放了回去,告诉他上课不可以吃,下课再来买。只见他的小脸满是失望,扭头气鼓鼓地离开了。正好这节课又是他们班的课,我分好材料让同学们照着示例进行临摹或者想象,他一个人一言不发,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跟着老师做,他也不看我,只是低低的说了声:“骗子。”那个瞬间,我仿佛被击中了。我们只站在大局站在客观去考虑去思考,可是对于一个才只有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的需求只是只有一点点而已,而教师的承诺,更是他们觉得会遵守的存在。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弥补他的难过,我以为他会冲我大吼,就如我们平时对他的印象一样。但这次他选择了沉默,并选择了原谅我。
最后一天他们班手工课让他们自己做贺卡送给自己想给的老师,他羞涩的站在办公室门口,冲我叫:“老师,你出来一下。”当看到他从身后拿出了贴满心形房子和写着我名字的贺卡时,眼泪差一点就落下来。孩子果然都是天使,所有伤害都会选择原谅啊。我忍住眼泪笑着问他:“要抱抱吗?”立马他就脸红红的摇着头跑走了。
每个孩子都不能被简单的定型的,以偏概全的概括会扭曲孩子的本性,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善良天真的,或许他们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他们的感情,或许他们只是担心会被忽视。我们要一直张开怀抱,接纳所有天使的笑脸啊。( 文
篇11:精选随笔散文
选择与一个善良的人交往,不是图他可以好到什么地方,而是知道他不会坏到什么地方。
人在交往上,首先需要的是安全感,然后才是成就感和愉悦感。
活在俗世,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钱、权力和名声都会显得很重要。只有在荣辱浮沉的日子里,才会发现,比这些还重要的是人——可以依靠和托付的人。
最好的命运,就是能在有生之年,遇到一个死心塌地的好人,或者,遇上一个死心塌地对你好的人。
因为,在靠不住的世道人心那里,一个可以指望的有力臂弯,永远比看不见的金色港湾有意义。
交往,是一个人一生的功课。别指望在这门课程中修得一帆风顺,能少栽几个跟头,就是万幸。
当然了,栽过跟头,要坚强地爬起来。然后,拍拍身上的尘土,告诉自己:人生仅坚守住自己远不够,还需看清楚别人。
看清楚别人,实质上就是要看明白人性。所有的人的奸邪,都源于人性的狰狞。看清了,未必会躲过伤害,但可以从此周旋到从容。
人世间,更多的人,只能用来将就。
而那个讲究的人,如果没有命定抵临,需要你在茫茫的人海里去找寻。山不过来,你就过去。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有时候,要为那个值得的人,去九死一生。
篇12:精选随笔散文
我的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我眼中的一切都好像已经黯淡无光:天空不再映射出那令人心神向往的靛蓝;身旁的植物好似嘲弄般向我伸出那些让我厌恶的绿色触角;无情的阳光看上去都是灰色的但它还是刺得我眼睛疼;那条河流是干涸了吗?不,好像不是,是流向我全身的血液开始干涸了。
好像我的身心里,,正在流逝着些什么。
我渴望着,渴望着有一天,能在这片灰色的光景里出现一抹真正的绿色,那片绿色会先在那看上去像是被焚烧过的草坪上萌发。
渐渐的,银灰色的根茎开始被浅浅的绿给替代了。我心生欢喜,因为我很高兴能在这已经被抛弃的世界中看见一丝温柔的颜色。
绿色舒展开来,延伸到齐腰的灌木丛里,再后来,延伸到树上、到河边、到远方的山上。我更开心了,因为这代表着这片灰白的世界终于出现了不同的风景。
随着绿色,曾经我所见过的颜色也逐渐来到了。属于天空的靛蓝回来了,草坪上出现了我从没见过的花朵,土地变成了褐色;这个世界的色彩愈发丰富了。阳光终于不再刺伤我的眼睛,温柔的洒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
我把手放在那已经不知多久没碰过的单车把手上,我踩着踏板,尽情享受着微风吹拂在脸上的感觉。路旁的生机与我一同前行,我能感觉到沉睡的快乐正在慢慢苏醒。
阳光越来越耀眼,土地被晒出细小的裂纹。我快步行走在路上,我想看看这个世界是否还有黑暗。万幸,阳光没有留下它们。
可是忽然,没有一丝预兆的,天空又暗了下来。一条又一条的银针划过了我的眼前,它们落在每一个角落,刺穿了每一片绿叶,每一片花瓣,我的每一根发丝。我感到不安,毕竟它们那么多、那么急,好像正在一点点地蚕食着这个世界。
它们在地面汇集起来,慢慢地流向了那龟裂的、黑暗的土块之下。可是它们还不止于此,它们将靛蓝的天空带走了,接着是花瓣的红、土地的褐,最后,最初的那抹绿色也随它们流入了那深不见底的黑暗之中。
这个世界,又变成了一片荒芜,又变成了最初那最令我厌恶的灰白光景。
接下来,冰慢慢地封住了一切,空气越发寒冷;然后,白色的飞雪开始吞噬一切;这个世界,变成了一片苍白,白的深,白的远,同时也白的渗人。
那电线杆上包裹着黑色橡胶的电线绷断了,如同枯死的藤蔓一般垂在地上,再渐渐被雪掩埋起来。
树,变得不像树了。它们早已失去了所有的叶片,只剩下漆黑的、扭曲的主干。苍凉的月光如利剑贯穿了我身体的每一寸皮肤,我觉得好冷,真的,好冷。
灰色的天空连同那些漆黑的枝干一起破碎了,那些碎片杂乱的混在一起,又胡乱绞作一块,我能清楚的感觉到,天地已然颠倒。
一步又一步,我在无边的惨白之上留下浅浅的脚印。两旁的黑色枝干开始互相扭在一团,形成了一片大大的黑影;黑影之中,出现了一双又一双带有奇特微光的眼睛,它们死死地盯着我,令我感受到了深至骨髓的恐惧,我低下头开始向前狂奔,企图甩掉它们,可是它们四处都是,我慢慢停下来,我意识到我无法逃脱。
黑暗再一次扭曲起来,这一次,变成了一道拱门,而门的那头,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幽邃而深远的隧道。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眼睛们的光越发明亮,它们所延展的方向,是那条隧道,那条深不见底的黑色隧道。
我的心里好像流逝了些什么。我以空洞的心站在拱门前,我的面前是无底的深渊,我的身后是那灰色的世界。我徘徊着,我彷徨着,我没法用空无一物的心灵驱使我的脚步,有没有人,有没有人能来指引我正确的出路……
篇13:精选随笔散文
秋日温暖的阳光
看着树叶安静地掉落,恍惚间发现秋天已在身边了……日子就是这样。也许习惯了清冷,那些温暖的颜色似乎早被我遗忘到不知名的角落里去了。
楼梯的拐角挂着凡高的《向日葵》,尽管有些失真,但它依旧如此引人注目。橘黄、明黄、暗黄、金黄……各种不同的黄色交错糅合在一起,向外散发出温柔耀眼的魅力,就如同秋日的阳光——发散性的,温暖的,令人愉悦的。
最喜欢秋日温暖的阳光了。它不似夏天烈日般威风、骄傲;只是淡淡的,柔和的,轻轻巧巧的便让你沉醉了。微风的日子,微眯着眼睛,阳光撒满全身,整个人便闪烁着一圈毛茸茸的光晕,什么都是暖洋洋的。
耳边仿佛还回荡着儿时的笑声——就是在这样的秋日,在这样微曛的阳光下,小小的身形投射到了地上,同伴们互相追逐着、叫闹着,铆足了劲儿想要踩上别人的影子。一双双小脚“嚓嚓”地在铺满厚厚的落叶上奔跑……
玩累了,便堆了一大堆落叶,生上火,将一个个地瓜埋到里头,不一会儿整个军属大院都开始飘起阵阵诱人的香味。橘红色的火光映着一张张迫不及待、垂涎欲滴的小脸。终于能“呼哧、呼哧”地拿着烫手的地瓜,掰开,热气腾腾,软软的,露出橙黄橙黄的“馅儿”,美美地咬上一口,温热的感觉便从指尖一直传递到了心里……
又或者悄悄采些桂花,小心地放进衣兜里,任淡淡的带着大自然气息的清香氤氲,直至整个人都有了桂花的香味。回到家,便央求母亲将它们搁在阳台上晒着的被子上,晒成干花儿,酿成酒,做成糕,撒在菜上……总之,秋天我离不开桂花。被子也晒得暖烘烘的,小小的脸贴着被面,贪婪着闻着太阳的味道,还和着淡淡的桂花香……
菊花、秋蟹、衰草、落叶……记忆中秋日里的一切仿佛都与那些不同的黄色温暖地联系在一起,汇成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不用担心它们会消失,就如同《向日葵》会永远流传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样……
篇14:精选随笔散文
你在哪里活成了一块琥珀,隔绝了声响
杨柳岸,春风拂面。三月的街上行人往来不绝,各色裙裾洋伞如同投入绿野中的花朵,炸起了沉睡的春天。人们结伴而行喜笑颜开,只有一旁的石桥在时光的注视下踽踽而行没有声音。穿过这岁月磋磨过的石桥往北走,一座不知荒废了多久的宅子躺在街中央。蛛丝儿结满房梁的宅子外有一扇紧紧关着的铜门,铜门像固执的老人在坚守着什么,铜门上有把锈迹斑斑的金锁,不知从哪个巷口忽然地就窜过来一缕风,穿过了锁眼落在堂屋正中间的一把椅子上,顿时灰尘四起。金锁记得,这掉了漆的木椅上呀曾坐着个女人。
女人一袭白底兰花对襟袄,一张素帕随手摇,小巧的嘴上挂着一个时代应有的微笑,她笑着,那笑封着蜡,那蜡是时代的封口石,封口石让坐着的她显得那么温柔娴静又孤寂。
掉漆的铜门缓缓打开,依稀还能看见她嫁进来的那天。吹吹打打的唢呐中一台花轿摇摇晃晃的抬进来,红头盖面的她不知哀喜。在一片红色的喜宴中各色贺词仿佛吵活了宅子,热闹非凡。她规矩地坐在喜床上,双手纠缠双脚平放,这高墙大瓦里的不安被门外的热闹稍稍消减。
夜深鸡眠,昨天就像往幽深的井里投了一枚小石子,咚的一声响后又归为了沉寂。红色已经散尽,青春已经消亡。在蝴蝶似的女人中她年龄最小地位却是最高,十八年纪不得不活成了耄耋,说话一定要在秤上过一遍才会出口,于是她的话越来越少,直至张口不言。
原来的她是喜欢说话的,在清清河岸,在私塾巷中,在黄昏蓦然降临的老杨树下,在素色长杉前。
那时候荷塘里朵朵花开带来夏天,清风徐来带来少年。那时候的她是夏天骤降的雨滴,在空中旋转跳跃着滚落在荷叶上,她的调皮是盈满整个夏天的生气,她是街上最美的裙裾,是鲜艳的油纸伞,是石桥两岸的翠柳,是知了喋喋不休。
直到偶然一天巷子空了下来,没了穿巷的身影,没了油纸包,没了恼人的之乎者也,没了笑,也没了欲言又止的清俊少年。那天她从街上回来,忽然发现那白墙绿瓦的巷子突然有了尽头,尽头是一堵厚厚的墙,隔绝了所有声响,她只能往北走,往北走啊?一走就不能回头。
夏天走的无声无息,秋天却来的大张旗鼓,荷塘里花已枯,叶已黄,热络的雨水也变的凄凉,凭栏而望,走远的人没有回来的声响,只给人留了个冷寂下来的青石小巷,曾经纷至沓来的书信像临时回归的大雁,火光之间书信成烟,大雁成影。
在走入高墙里的前一天晚上她在窗前站了一夜,直直地望着荷塘的方向,深夜中她徒然踮起脚尖又缓缓放下,就算翻过窗又能怎样?挡在眼前的还有无数道墙,所以在黎明到来之时她只是缓缓坐到了镜前,亲自为自己打扮梳妆。
那高墙里的热闹就像新坟旁放的鞭炮,震耳欲聋的响声过后就是死人的寂静,在这高墙里她经历了两天的震耳欲聋,一天是嫁进来,一天是走出去。嫁,是命运,走,也是命运,一想起来她就觉得好笑。
在夜里她常常问自己,在寂静如坟茔的宅子里她吃的好、穿的好,出门是一群人簇拥,吃饭是一群人伺候,还要奢求什么?还想奢求什么?
在泯灭了希望的这里,她的时间如同悄然穿过园里的牡丹花瓣,仿佛一瞬之间花瓣就泛了黄,她就老了去。那天她照旧坐在堂屋正中的主位上,旁边是莺莺燕燕的家长里短,前面是长长的路,焦灼的阳光就照在光滑的石路上,她突然恍惚起来,那条路直通宅子大门,她常常从这条路上走出去,去外面礼佛、看戏、逛街、买东西......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一刻她却突然问自己,你真的走出去过吗?
为什么感觉心上被宅子上了一把锁,不管走到哪儿,她都没有办法轻松起来,如果那把锁有钥匙可以打开,那把钥匙一定被人放在了三十年前。所以,有钥匙又怎样,三十年前她拿不到的钥匙,三十年后的她依然只能呆在四四方方的墙里,看不变的天空,不变的花草,以及日渐麻木的自己。
屋倒树倾那天仆人像苍蝇一样在这座宅子里四处飞撞,姨娘们拿着包袱捂着良心走的慌慌张张,只有她如往常一样坐在堂屋里,看着沸腾的宅子里灰尘飞起,她的世界再次破碎了一个角,从破碎的缝隙里她依然什么都没有看到,她只是呆呆地坐着,就像多年前的一个晚上独自一人站在窗前,又像是更早之前一个人站在渡口。
三十年了,这三十年你都干了什么?这三十年你确定自己还活着吗?你就像后院枯井旁的一株草,看上去还有生机,实际上根早就枯了!她坐着,尽管心里已经波涛汹涌,外表却依旧冷静如常,直到黄昏的光撒遍整座宅子她才仿佛刚刚醒来,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审视这座坟茔般的宅子。
洒进来的夕阳如同月光,覆盖在老宅上只有一股难消的凄凉。这座宅子消磨了太多人,她不是唯一一个,可现在仆从、姨娘散尽后只剩了她一个,她站起来,直直地朝着大门走去,没有告别,没有丝毫怀念。
她一步一步走着“这条路还是这么静啊”她想着想着突然笑起来。最后竟一手扶腰笑到癫狂“这宅子有人和没人有什么区别呀,有什么区别......”
半晌后她整理好衣襟没有回头地走出了宅子,第一次挂着舒心的笑一路往南走,走过闹市,走过小桥,走过荷塘,一直走到了老杨树下,笑容突然就凝固在了脸上,树下空空荡荡。
她选择了往北走,往北走呀一走就不能回头,因为回头也已经什么都没有。
现如今心上的锁没了,却布满了铁锈,那年夏天的少年要是没走,或者走了能回次头,或许她不会向北走,不向北走就在老树下等,哪怕到了弥留才能等到一面,哪怕那一面一句话也不说,也觉没有白活一辈子,也觉欢喜......
篇15:精选随笔散文
遇见忙,遇见闲
路上的现实引人前往,前往是向一种方向走去,走去是择好了一种路途,路途是生活的世界,世界是人生的钻石,钻石是你的思想。
走着走着,遇见了现实的模样。
东面路口有人舞青春。
生活在她的脚尖上舞蹈,人生在她的指尖流动,时间缓缓从她眸光翔出芬芳,世界纷纷在她的城楼结风景。
现实在她头顶开成曲谱,绝版的经典的,抒情叙事的节奏,理想在她天地火成龙虎,丰富的多彩的,空前绝后的高山。
她攀登以青春的光,她开启以年华的霜,她踏浪以心灵的风云。
向东不尽宝藏,皆在她的肥瘦里,往东无穷魅力,全在她的斧琴中。
西边路口有人写书。
现实在他的笔杆子上跃海,生活在他的墨水中挥镰,人生在他的情思中扬帆,时间红成灯笼挂在屋檐下摇曳,展翅的世界落出他的华章天下。
青春在另一种人间走路,青春在他的满腹经书中行锋,悲欢离合的阴晴圆缺的,多愁善感的爱恨情仇的,他的眼里覆盖青山,他的怀中蓄满潮水。
繁星成火把,灯火是繁华,划桨用他的窗镜,前进用他的热血,耕耘用他的灵魂。
西去不负诗情画意,西近知归途意境。
南面路口有人创新。
生活是变化的虹,人生是不断变化的兜,现实是那极易发生变化的桥,世界是很难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船。
一舟晴空万里一舟无限想象,一虹美轮美奂一虹山水星月,一兜光明黑暗一兜风起云涌,一手浪一心波,一境树藤一丛纵横。
创造宇宙,循环银河,不停闪烁真理与实虚。创造空间,环绕艺术,不动声色雕刻栩栩如生。
向南有气象万象,往南有万物待弓。
北边路口有人建设。
楼在阶梯中无限高,城在思想中不断扩,山水菊花抱,星月繁华钓,森林着火把是宫殿,江河着明珠是瑰宝。
一层水一层火一层世界,一地方一地圆一地现实,一段风一段云一段生活,一部天一部地一部人生。
田园在歌民谣,都市在唱摇滚。风筝蝴蝶有万里迢迢。
建设是理想的工程赴现实的达到,抵达境界抵达世界,生活与人生五彩纷呈魅力十足。
北到源泉奔流不息,去北两袖青花。
走着走着,看见了人世间的故事,走着走着,一些人还在继续,一些人已经放弃也已经去了另外的路,走着走着,看见东南西北的路口,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走着走着,现实就成了口袋的天鹅,等有力量的翅膀,走着走着,人生就成了掌中的鹰,待那天地红火出非凡意义。
篇16:精选随笔散文
怀念甘南
多年来,我一直渴望行走在草原上,化作一片悠悠的白云,拥有蓝天下这片广袤的草原……
当我再次踏上甘南拉卜楞寺这块神圣的土地时,我觉得自己远离了喧嚣,脱离了红尘,行走在一条通往圣洁的路上,内心无比的宁静与感恩。
我敬畏那些色彩斑斓的寺宇和庄严的佛塔,我双手合十,虔诚的转山、转水、转塔,转动着所有的经筒,心里千遍万遍默诵着玛尼玛尼哄,祈祷涤尽满身来自红尘中的尘埃,找回最真、最善、最美、最无私的自己。
当夕阳染红黄河源头卡日曲汇口以下干流玛曲时,我早已融化在这一湾碧水之中。倾听到了天籁般的歌喉正在穿透辽阔的草原,穿透我的心海。我情不自禁地寻声而去,一位叫卓玛的藏族姑娘正在清澈的河边载歌载舞。
多么熟悉的歌声啊!多么辽阔的草原!多么清澈的玛曲河啊!
20多年前那个黄昏,我在茫茫的玛曲大草原上迷了路,当恐惧来袭的时候,一缕天籁般的歌喉忽然从天而降。小溪边,一位美丽的藏族女孩正在溪水边洗头发,对着溪流纵情歌唱。那飘渺的歌声如箭,射向苍穹,又从苍穹反弹回来,深深地扎进草原里,然后在无边的草原上荡漾开来。女孩将我们带到坡下她家放牧居住的帐篷里,为我们准备了糌粑,然后叫其哥哥用马将我送出一片沼泽地。临别时,她告诉我叫卓玛。从此,她的歌声也就穿越了我20多年的光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夕阳下的白龙江把郎木寺小镇一分为二。这条不足2米宽的白龙江清澈见底,其实白龙江只是一条小河,在我们南方可能河都称不上,更有意思的是,白龙江还分江南和江北。江北为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江南侧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一镇跨两省,全国不多见。我伫立在小镇那条古丝绸之路上眺望,据说,这条古道是经河南至西域的古丝绸之路驿站。千年的沧桑,让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这里是一个自然环境非常优美的地方,同时也是藏传佛教相对发达的地方,也是涤荡灵魂的地方。虽然没有拉卜楞寺那般气势宏大,但这里的人与自然让我十分的着迷。
人说,郎木寺有“东方瑞士”的美称,虽然只居住着几百户人家,3000多人口,却也是个“国际化”的小镇,德国、法国、丹麦、瑞典、意大利等国的游客随处可见。记得有一年,我跌入十多米高的草坡下,搀扶我上来竟是一位德国女摄影师,让我特别的感动。故地重游,当年一幕幕往事全部涌上心头,恍如昨日。
再回首,小镇透出几分神圣和神秘,寺宇屋脊上的法轮夕阳下更显金碧辉煌与庄严。我匍匐在长满花草的坡上向佛塔叩拜,四周五颜六色的玛尼堆,是指引通往天堂的路标吗?我问佛,能为我的心指引一条回归自我的路吗?能护佑我在世俗的红尘中不迷失方向吗?
当经幡被夕阳染成一片血红时,我们已站到了草原深处著名的索克藏寺旁一山之丘上了。从这里眺望九曲黄河第一湾,心灵早已飞翔。透过那一片片在劲风中摇曳的经幡,黄河婉蜒折北而逝,逶迤直达天际。
这时,一队飞禽拍打着翅膀跃出水面,飞向落日。落日从云层射出一道道柱状的光芒,刹
那间,茫茫的草原水天相连,苍苍茫茫,如一幅巨大山水画。或宛如一个精心布置的巨大舞台,色彩炫丽,光怪陆离,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都成了这舞台中的小角色,抑或如此的渺小。
忽然,一支悠长笛声从晚风中飘了过来。伴着云、伴着霞、伴着草原的气息,伴着黄河的味道,深深地驻进了我的心田。我借助取景器,遥望远方,原野忽明忽暗,深邃而又辽阔,我站到了天的尽头吗?
我敞开胸膛,让思绪飞越千重万重山,让落霞与孤鹭齐飞,让秋水与芳菲共天长,让人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个整体,让黄河在夕阳下永远泛着红色的磷光,天人合一,与美好的大自然相伴。
黎明,我像一只幽灵迷失在唐克古镇无人的街道上。
我迎着北斗星方向来到一条小河边,天空开始露出变幻莫测的云彩。静静地河水如镜,将云彩与两岸景色尽收在水面上,远方,袅袅炊烟在茫茫的草原升腾了起来,就在我准备过桥时,一辆摩托车迎面而来,一只黑影突然扑向摩托车。原来是一只藏獒,幸亏车速快,藏獒扑了空,只是将车后一位女孩手中的热水瓶扑了下来。
我立即想起20多年前的一幕,也是在这片草原上,也是在一个黎明之后,一只藏獒瞬间扑向我,我潜意思地蹲下身来,企图用三脚架进行抵挡,藏獒从头顶上飞了过去,就在藏獒掉转身体,回扑我的刹那间,从帐篷冲出一个小女孩,一跃而起,紧紧地抱住了那条藏獒头部。由于惯性,藏獒与小女孩双双在草地上滚了起来,闻声而来的小女孩父母立即将藏獒铁链重新拴好在石桩上,藏獒特别不服气,还在冲我呐喊与怒吼。小女孩回头向我嫣然一笑,回到了帐篷。
岁月匆匆,往事却历历在目。唐克安好!当年那个奋不顾身救我的小女孩今何在?安好吗?
一抹夕阳浓彩重墨将若尔盖草原描绘得花枝招展。我真想躺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静静地睡去,谁也不要来唤醒我,将身躯紧紧地依偎大地上,让鲜花长满我的身躯,让云霞覆盖我风霜的面庞。
若尔盖草原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三大湿地之一,也是西藏文化三大区域之一,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我们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驰骋,像一只翱翔的雄鹰,俯视苍茫的草原;像一匹野马,在浩瀚的草原上狂奔;像一只狼,在辽阔的草原上追逐着羔羊,像草原上的牦牛,悠然自得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
我匍匐在地,聆听着大地的声音,忽然,我听到了急促的战马嘶杀声和阵阵的枪炮声,由远及近,我抬起头,遥望的远方,朦胧中看见一队红军人马向我走来……
原来,我们正行走在当年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草地。打开历史的长卷,红军最悲壮的长征“过草地”就发生在这里,也是红军长征史上在四川滞留的时间最长、经历的地区最广阔、面临的环境最艰险、进行的斗争最卓绝、付出的牺牲也是最大的地方。
如今战争的销烟远去,草原更显一片祥和,美丽的格桑花在夕阳下无比娇艳,我情不自禁地摘下一串,编成一道美丽的花环,放在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献给在此牺牲的红军将士。
今夜, 鲜花与你们共眠……
篇17:精选随笔散文
湿地公园游记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一个闲暇的周末 ,是该出去走走了!
21路的公交,从褒姒故里开到湿地公园!头枕在车窗向外望去,车水马龙,行人匆匆,道路两旁高高耸起的建筑被一排排优雅高大的绿树环绕着! 已是晚秋时节,原本想着应该是散落一地金黄的银杏树,居然还是那么青翠欲滴,只有少许的几珠银杏树,开始黄叶漫漫!
一路向北,车停靠在湿地公园的入口!映入眼帘的又是另一番唯美景象!还是郁郁葱葱的草坪,就似大地披着绿毯,清新,优雅!一步一步沿着台阶向下走去,滔滔的汉江水波澜不惊,而又清澈见底!江边已然有了秋的色彩,醉人的红叶,红的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铺张,那样的迷人。它有火一般的激情,旭日一样的艳丽。它没有芳香,却胜过千万朵玫瑰,它没有热度,却是那样的灼人!还有那四季常青的竹林,一团团,一簇簇,成群结队的相拥在一起!这大概就是竹的坚韧于顽强吧!公园里有热烈的红色小道,还有安静的白杨树,在风中摇曳着!往前走几步,一大片金黄的沙滩在江边躺着,沙滩上,三三两两的小孩奔跑着,嬉闹着,在阳光下映照着他们稚嫩的身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期盼了很久的“粉黛佳人”终于有幸一观!去年洁白的芦苇配上今年新种植的“粉黛佳人”,更是美不胜收,游人如织,大都是慕名而来欣赏这自然、优雅、古朴而又清丽脱俗的芦苇荡盛景吧?风儿一吹,那簇拥摇曳的芦穗,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流淌着不可言状的神韵,把整个湿地装点的美轮美奂!
悠悠漫步,路旁青色的梧桐,怡然自得的站立着,似乎也被这美景沉醉了!绿油油的草坪上矗立着鬼斧神工的雕塑!勤奋踏实的孺子牛,花果山的美猴王,净坛使者小猪猪…最为神奇的就是汉水女神了!她好似观音在芦苇中打坐,眉宇间充满了善良和蔼,承载了汉水的豪气与温婉!她像一个伟大的母亲,将汉中儿女拥入怀抱!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沿路走去,一排排仿古的围栏保护着江边赏景的游客!踩着小桥上的木地板,嘎吱嘎吱的,声音轻快,好似谁在唱歌!
水声,歌声,脚步声,嬉闹声,声声入耳!
沿着河堤一路向前,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一天的行程结束!此时,心里留存的是无尽的遐想,和流连忘返!有有人喜爱清丽淡雅的湖畔,有人喜爱热闹非凡的外滩,我却喜爱风景迷人的汉水之滨!
★ 过年随笔散文
★ 过年的随笔散文
★ 新年心语散文随笔
★ 年的遐思散文随笔
★ 健康真好散文随笔
★ 春节随笔散文
★ 牵挂的随笔
【写过年的事随笔散文(精选17篇)】相关文章:
不曾遗忘的年味的心情随笔2022-11-18
上帝笔记随笔散文2023-04-20
回婆婆家-随笔散文2022-09-21
心情不好的随笔散文诗歌2022-11-10
随笔散文心情2023-04-05
家乡年的味道散文随笔2022-07-26
看不见的故乡随笔散文2023-04-05
关于描写希望的散文随笔2022-05-08
关于过年的随笔600字2023-11-14
叙事随笔400字大全20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