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精髓

时间:2022-09-22 07:44:2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刚经》的精髓(精选7篇)由网友“点燃地心之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金刚经》的精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金刚经》的精髓

篇1:《金刚经》精髓

《金刚经》精髓

(一)无住生心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

又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曹溪惠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从此至五祖请法,更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此为东土第六代祖师,故《坛经》中叫人从《金刚经》即可成佛的。——选自虚云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二)自渡渡生

云尝恭读《坛经》,至五祖以袈裟遮围,为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于言下大悟,即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路说来,如天花乱坠。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前四句是自渡,后一句是渡生。“能生万法”者,一切种智也。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广佛法于无边,渡众生于无尽。故释迦不终老于雪山,六祖不永潜于猎队,为传佛种智耳。

——选自《虚云和尚年谱·重兴曹溪南华寺记》

(三)降伏其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轨著,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著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 “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说:“即心即佛。”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

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于涅,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维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子、做饺子、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拓展阅读:现代物理弦理论中的《金刚经》奥义

以前科学家认为,粗大的物质,是由点状的固体粒子组成。但自从1968年超弦理论问世,这种结论也受到了挑战。

弦,就像小提琴上的琴弦。电子、质子、中子等等,根本不是粒子,而是一种像琴弦一样震动的不同状态。换言之,不但物质不存在,连电子、原子核、中子、质子都不存在,弦才是存在的。

关于弦,有两种说法:第一,弦相当于早期物理学对原子的定义,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物质的基本单位;第二,弦有可能是由另外一个更小的东西组成的。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支持后一种观念的声音比较多。今天我们看得见的物质世界,如同一个庞大的乐团在演奏交响乐。就像声音来自于乐器,但交响乐不是乐器一样,我们接触到的物质世界不是弦,而是弦的震动。弦的震动有时变成中子,有时变成质子,有时又变成其它粒子。这些粒子看起来像点状,但这是因为显微镜的'精度不够,弦的震动速度太快所造成的假象。如果能把点状的所谓粒子放大,就能发现非常细微的弦的震动,这就是让人产生“世界”这个大幻觉的基础。

也就是说,造房子用的砖头和做装饰用的钻石在本质上没有差别,都是弦的不同震动。但在宏观的物质世界里,我们会根据肉眼提供的幻觉,而把它们分成砖头、石头、泥巴等不值钱的东西,与钻石、黄金等价值昂贵的东西,但这种分别,都是建立在错误之上的错觉而已。科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是最终极的理论。

现在我们知道了,身边的一切,都是肉眼等五种感官导致的幻觉。佛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的有为法,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电……这个结论,现在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证实。科学和《金刚经》、《般若经》中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共识。虽然弦自身是什么,科学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有时说它是一个变化的东西,移动时弦与弦碰撞,就会变成更长的弦;有时又断裂成更短的弦等等。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弦肯定是由更小的东西组合而成的,最后这个更小的东西,也一定会消失,最终变成空性。当然,科学不一定能发现这个结论。如果仪器的精度达不到,对科学来说,这个结论就永远只是一个悬念。无论如何,物理学每迈一大步,就离佛教的思想更近一步,现在的超弦理论,就比往常更接近于佛法了。但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教理可以预言,弦也绝对是一种不存在的幻觉。

如果仔细观察,被感知的东西,其实都不存在,最后只剩下一个感受者,这就是我们的精神。从表面来看,物质就是物质,精神就是精神,物质不是精神,精神也不是物质,但在深度的世界观中,真正的创造者和第一推动力不是上帝,而是我们的精神。无论是弦、弦的震动,还有能量等最细微的东西,都有一个来源。其最终极的来源,就是我们的精神。

在解析精神方面,唯有佛教的思维方法才用得上,科学在这个领域当中,是无能为力的。很多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最后都一无所获,因为精神领域是很难通过逻辑或仪器来辨析的。世上最能表述内心本质的学科,只有佛法,用佛法的理念去思考、去体会,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如果讲体会,那就不是中观所能触及的范围了,只有大手印、大圆满等密法,才是这方面的行家。

虽然一切如梦如幻,但如果不修行,现实世界仍然无比真实,我们同样会去执着、贪恋。只有证悟了空性,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篇2:《金刚经》经文精髓

《金刚经》经文精髓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观照,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的宝典。六祖以后,《金刚经》就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这一观念,在我心中已定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自从有了这一认知以后,一想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想起《金刚经》,反之也同样。很长一段时间来,一上座心底就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话头,就连有时上街,心中也不时要生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念头,久久不放。为什么我对《金刚经》有如此提要,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视为其精髓?我是这样体会的。

从经的形式上看,《金刚经》全长不达万字,然佛在经中直接说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地方不下20处。如此并不显长的一篇经文,佛为什么屡屡说及这些言语呢?是随意的重复吗?显然不是,必定有其深刻的含义。这使得我不得不着重这几句经文,并着力去思索。

从经的内容上看,细读《金刚经》,面对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佛反复强调我相,人生,众生相,寿者相,再细晶经文,全经的理论基本都是在阐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教理。譬如:“不住于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如来不应此具足诸相见”,“不生法相”等等。尽管种种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在教诲弟子不要住相。而一切相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根本相。

从经的立意上看。读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佛在经中鲜明地指出,这部经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佛告诉须菩提,“当知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禅宗六祖也曾说过,《金刚经》“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在经中以最简明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弟子,佛与一切众生的差别,菩萨与非菩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真乃一语道破天机。只可怜众生迷妄于相,难以置信。

从学佛的根本目的看。学佛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佛理的掌握,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生命,从而创造一个完全自由觉悟的新人。佛在悟道之际就有“原来众生实平等无异,皆有佛性,能人佛不可思议解脱之境。如今却被愚痴妄想所盖,不见自性真心。”用佛悟道时的感叹来对照读《金刚经》,不难发现佛所指的“众生愚痴妄想”,实质上就是一个“相”字。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住一切诸相,即名众生。佛与众生仅一“相”之隔。推倒这堵“相”墙,化掉这堵“相”障,佛与众生一体相通。如何做得到这一点?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处着力。这是一切学佛人的根本着力点。

其实,我们久读《金刚经》,心中就有这样一个感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恰如一条束缚众生的锁链。正因为有这条无形锁链的牵制,使得众生只得在六道中迁流不止,运转不息。要解脱六道的'桎梏,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根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想,无论学佛人读的什么经,修的什么法门,行的什么方便,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必须的。在诸相之中,我相为首,为根。我相一除,其余诸相全无。我相一生,诸相自然应缘而起。故此,佛在《金刚经》中花大气力专讲我相之弊。如,“发愿度众生人无余涅槃,不能有我相。布施不能有我相等等。为什么有的人读诵《金刚经》,一念能生净信,何以故?也是无我相。即便已经修得佛果者,也不能有我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都不可有我相。除此之外,佛还以自身为教,说自己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时如何无我相,正因为如来无我相,燃灯佛才予以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还教授道,但凡有我,如“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我当庄严佛土”,“我有所说法”等等,都“是不名菩萨”。为什么呢?如来一语道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这就是凡夫的迷障,被一个虚幻的“我”所迷、所困、所牵。于此,众生就只好在六道圈中打转,这正是一切众生的可悲可悯之处。

认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我以为对一个学佛人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对居家学佛者,益处更为明显,她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深解《金刚经》。《金刚经》的基本句式结构是,说是A,即非A,故名是A。如:“如来说三千大干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等。这种句式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宇宙世界本体与本体之诸现象之间的关系。但世人读懂这句式的并不多,就连当代伟人毛泽东也曾问过赵朴初这个问题,原因在哪里呢?我以为关键在要知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旦放下我相,再去读经,那必定有新的体悟,对经义才可能深解。一个未学佛的人,必然见A是A,一个学佛人,知道一些佛理,得知见A非A,只有放下我相,体悟佛法的实相者,才透悟见A非A,故名是A。

二是有利于修行。学佛的目的在于了解宇宙世界包括生命现象的真相,由此做一个明明白白的觉者。学佛是需要修行的,修行是需要花时间的。但居家学佛入学习、工作、生活的负担较重,特别是处在当前市场经济初步兴起时期,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十分紧张,要挤出一些专门时间来修行,必然有一定困难。但我以为只要时时处处牢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可以处在一个大的修行之中,就可以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之中,都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时代,从而随缘生活,正确处理自身所处的一切际遇,就能行往坐卧皆在学佛修行之中,别有一番天地。

拓展阅读:《金刚经》背诵感悟

末学想在这里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和大家分享一些修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体会。因为修为有限,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师兄们留言指教。

背诵金刚经非常有必要!在背诵完楞严咒之后,我体会到了背诵经咒的摄心力量和照本子念的效果大有不同,就以零基础发愿背诵金刚经。我在发愿之前几乎就没有读过金刚经,当初为了对治自己的懒惰习气,于是发了这么个愿。发了这个愿就不可妄语,何况自己已经受戒,所以下定决心必须背下来。最初不知道怎样背,就一段一段往脑子里灌,就是为了背而背诵。因为背诵的不如法所以梦中得师父开示:背金刚经只管用心去读,背金刚经不可着相。虽然好长时间才领悟师父的意思,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真的尝到了背金刚经的甜头。为什么提倡背诵呢?因为背诵时必须心无杂念,并且全神贯注的读准每一个字,否则你背不下来,所以每一个字都有摄心的力量。背诵有了一定基础后,你坐在那就是不张嘴,金刚经经文也会像甘露一样从心里往外涌。

背诵的时候只是读诵,心里没有背金刚经的我,也不执著我此刻在背金刚经。有时候读着读着,这句经文的意思就忽然涌现出来了。明白一句佛法是为了在生活工作中去落实,以无我之心去面对生活。如果读诵金刚经真正有了智慧,那么面对别人的诽谤和辱骂,不会火烧功德林的。我的表达能力有限,讲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师兄加入到背金刚经队伍中来。有的师兄可能觉得背诵金刚经很难,其实我觉得并不难,只要肯发心和每天坚持,背下来只是时间问题。背经文就是消业障的过程,背下一段有一段的利益。努力背诵金刚经,功夫却在经文外。我的记性并不好,有时候背一段要好几天。我相信以我这样的记忆力都可以坚持,师兄们如果发心背诵应该比我快的多。有一点感悟也不私藏,所以与大家共享。

莫道金经深奥难,千载难逢莫等闲。一心持诵无数遍,洗净尘垢心光现。悟佛真理去知见,解悟实相一瞬间。

自性众生自性度,自性佛道自性成。自性本具如来藏,乌云散去月自明。

若人领悟金刚经,哪怕只有一四偈。随缘为人去解说,即帮如来担家业,遐满人身佛子行。

劝众要持金刚经,只为众生悟真理,不被假相所迷惑。追逐假相求佛法,永远不懂佛所说。

篇3:《金刚经》四相精髓

《金刚经》四相精髓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这一观念,在我心中已定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自从有了这一认知以后,一想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想起《金刚经》,反之也同样。很长一段时间来,一上座心底就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话头,就连有时上街,心中也不时要生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念头,久久不放。为什么我对《金刚经》有如此提要,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视为其精髓?我是这样体会的。

从经的形式上看,《金刚经》全长不达万字,然佛在经中直接说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地方不下20处。如此并不显长的一篇经文,佛为什么屡屡说及这些言语呢?是随意的重复吗?显然不是,必定有其深刻的含义。这使得我不得不着重这几句经文,并着力去思索。

从经的内容上看,细读《金刚经》,面对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佛反复强调我相,人生,众生相,寿者相,再细晶经文,全经的理论基本都是在阐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教理。譬如:“不住于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如来不应此具足诸相见”,“不生法相”等等。尽管种种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在教诲弟子不要住相。而一切相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根本相。

从经的立意上看。读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佛在经中鲜明地指出,这部经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佛告诉须菩提,“当知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禅宗六祖也曾说过,《金刚经》“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在经中以最简明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弟子,佛与一切众生的差别,菩萨与非菩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真乃一语道破天机。只可怜众生迷妄于相,难以置信。

从学佛的根本目的看。学佛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佛理的掌握,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生命,从而创造一个完全自由觉悟的新人。佛在悟道之际就有“原来众生实平等无异,皆有佛性,能人佛不可思议解脱之境。如今却被愚痴妄想所盖,不见自性真心。”用佛悟道时的感叹来对照读《金刚经》,不难发现佛所指的“众生愚痴妄想”,实质上就是一个“相”字。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住一切诸相,即名众生。佛与众生仅一“相”之隔。推倒这堵“相”墙,化掉这堵“相”障,佛与众生一体相通。如何做得到这一点?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处着力。这是一切学佛人的根本着力点。

其实,我们久读《金刚经》,心中就有这样一个感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恰如一条束缚众生的锁链。正因为有这条无形锁链的牵制,使得众生只得在六道中迁流不止,运转不息。要解脱六道的`桎梏,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根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想,无论学佛人读的什么经,修的什么法门,行的什么方便,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必须的。在诸相之中,我相为首,为根。我相一除,其余诸相全无。我相一生,诸相自然应缘而起。故此,佛在《金刚经》中花大气力专讲我相之弊。如,“发愿度众生人无余涅槃,不能有我相。布施不能有我相等等。为什么有的人读诵《金刚经》,一念能生净信,何以故?也是无我相。即便已经修得佛果者,也不能有我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都不可有我相。除此之外,佛还以自身为教,说自己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时如何无我相,正因为如来无我相,燃灯佛才予以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还教授道,但凡有我,如“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我当庄严佛土”,“我有所说法”等等,都“是不名菩萨”。为什么呢?如来一语道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这就是凡夫的迷障,被一个虚幻的“我”所迷、所困、所牵。于此,众生就只好在六道圈中打转,这正是一切众生的可悲可悯之处。

认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我以为对一个学佛人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对居家学佛者,益处更为明显,她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深解《金刚经》。

《金刚经》的基本句式结构是,说是A,即非A,故名是A。如:“如来说三千大干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等。这种句式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宇宙世界本体与本体之诸现象之间的关系。但世人读懂这句式的并不多,就连当代伟人毛泽东也曾问过赵朴初这个问题,原因在哪里呢?我以为关键在要知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旦放下我相,再去读经,那必定有新的体悟,对经义才可能深解。一个未学佛的人,必然见A是A,一个学佛人,知道一些佛理,得知见A非A,只有放下我相,体悟佛法的实相者,才透悟见A非A,故名是A。

二是有利于修行。

学佛的目的在于了解宇宙世界包括生命现象的真相,由此做一个明明白白的觉者。学佛是需要修行的,修行是需要花时间的。但居家学佛入学习、工作、生活的负担较重,特别是处在当前市场经济初步兴起时期,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十分紧张,要挤出一些专门时间来修行,必然有一定困难。但我以为只要时时处处牢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可以处在一个大的修行之中,就可以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之中,都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时代,从而随缘生活,正确处理自身所处的一切际遇,就能行往坐卧皆在学佛修行之中,别有一番天地。

拓展阅读: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一切菩萨,依此而修因。三世诸佛,依此而证果。乃如来一代时教之纲要,实菩萨上宏下化之准绳。示如如之本体,机理双契。证空空之三昧,解行俱圆。妙而又妙,玄之又玄。猗欤懿哉,何可得而思议也已。世多不察,谓为空宗,其孤负佛恩也甚矣。

夫度尽一切众生,不见能度所度之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以至六度,及与万行。以无我人众生寿者,修一切善法。无所住而生心。虽说法而无法可说。虽成佛而无菩提可得。是则云腾行海,波涌度门。乃称性缘起之道,行所无事。以故内不见有能度之我,外不见有所度之人与众生,中不见有所证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自他见亡,凡圣情尽。三轮体空,一道清净。如如不动实相妙理,彻底圆彰。故得福德等彼十方虚空也。

至于受持此经,为他人说。虽四句三句二句一句,其福胜彼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布施,及无量百千万亿劫,日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良以一切诸佛,及诸佛无上觉道之法,皆从此经出故。故说法者,即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并以庄严一切众生。此其自行化他真实功德,名之为空,岂有当哉。是故随说此经,虽止四三二一句等,而一切天人,皆应如佛塔庙而供养之。以持经之人,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故能转最重之后报,作最轻之现报,而复当得菩提也。以自行化他,心不住相。则以如如智,契如如理。直下与菩提涅槃,混而为一。如水投水,似空合空。虽有圣智,莫能分别也。如来一代所说法门,悉以此智照了而修。则水到渠成,云开月露,一尘不立,万德圆彰矣。

马通白居士者,宿植德本,笃信佛乘。品行清高,著述宏富。实当代之文宗,具超格之学识。然以志树儒宗,未暇殚精内典。迨岁周华甲,以沧桑迭迁,悟身世无常,遂屏除一切,专阅佛经。始知如来所说,皆示吾心。而本有衣珠,几致忘却。庆幸之极,转为悲感。后阅此经,心华顿发,因随所见,注为次诂。浑融之文,以章段显之。玄妙之义,以平实明之。契理契机,彻上彻下。固初机之良导,实入佛之要门。诸门人欲为刊板,永用流通。庶通方儒士,悉皆景仰而效法焉。其为利益,唯佛能知。勉抒愚怀,用为序引。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金刚经次诂序”

此一卷经。人人具足,个个不无。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不知返观内照,致使不能亲得受用耳。故华严如来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此经由须菩提见佛威仪,叹为稀有世尊,善护念付嘱诸菩萨。欲令护念付嘱之法,大明于世。故问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此二句,乃护念付嘱之要旨也。而如来以所有一切九类众生,悉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不见众生得灭度相,答其降伏。以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答其应住。又谓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且深叹其不住相布施之福德,与十方虚空,同一不可思量。

何以度尽一切众生,而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无余涅槃,即众生本具性体。由迷背不知,初非有失。菩萨为指示之,令其了知衣里之珠,项上之头。既了知已,岂复有得。不过众生自性自度,岂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众生,并所入无余涅槃之寿者相哉。四相既无,则三轮体空,一道清净矣。由其三轮体空一道清净。故万行云兴,心无所住。虽复万行云兴,实则一法不立。凡所见情与无情,同一实相。故得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而楞严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即是其证。是知如来智慧德相,本自具足,无欠无余。但以迷背之故,无端幻起妄想执著,致智慧德相隐而不现。若肯穷究此妄想执著之所从来处,则弥空云雾,彻底消灭。本有天日,全体显现矣。云雾封时,天日亦不曾失。云雾散时,天日又岂是得。度尽一切众生,不见一众生得度者,此之谓也。其能见此理以行此行者,以无所住而生心,悉见诸相非相也。如是之人,受持此经,乃至四句三句二句一句,为人演说。其福德虽满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尚不能及。以一句染神,永为道种。住相布施,报在人天故也。以故说是经处,即为塔庙。经所在处,即三宝具足。故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也。以说者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以如如智,契如如理。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终日说而实未尝说,即杜默不说亦未尝不说。以其人行住坐卧,周旋俯仰。著衣吃饭,扬拳竖指。无不是不生不灭无余涅槃,无住心之全体大用。劫外田地,故乡风月。任人自得,有谁阻止。以故卖柴翁闻一句,即得嗣祖传灯,腾辉宇宙。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则受持之人,宜何如发大菩提心,宜何如生无所住心也。

清道光末,有无住老人陈柱者。宿有慧根,弱冠即诵此经。至七旬外,广阅诸注。折衷其义而为线说。以不住相一线,直贯到底。其语句颇平实显豁,有益初机。倘由是而得其旨归,则古德之注,如来之经,如开宝藏,随意受用矣。粤东简照南玉阶二昆弟。以母氏逝世,诸亲友吊奠者,各送诔词挽联。汇而刻之,名哀思录。又欲藉母氏之故,普利一切。因铸金刚经线说板,印数千卷。与哀思录同赠吊奠亲友,以酬嘉贶。一以冀母氏莲品高升,一以冀亲友善根增长。诚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者矣。

或疑金刚无相,净土有相,二法如何相融。予曰,金刚经令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见度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布施乃六度万行之首。既令不住相布施,则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及万行,莫不皆然。然则金刚经乃令人遍行六度万行,普度一切众生之规矩准绳也。遍与一代时教一切法门而为纲要。盖是即相离相,何得谓与净土不相融通乎。夫度生之法,唯净土最为第一。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以不住相之清净心念佛,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往生西方,证无生忍,乃决定不易之理事也,又何疑乎。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金刚经线说铸板流通序”

金刚经令发菩提心菩萨,发心度尽一切众生,令其皆证无余涅槃,而不见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布施为六度万行之首,举布施则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万行,皆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修。此经文略,唯举布施以该其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我人众生寿者相,修一切善法。

如上所说,且道是有相耶,是无相耶。如此广大光明之相,逼塞太虚,而谓之为无,是何异于生盲乎哉。其言无一众生得度,不住相,无相,无所住者,欲人不滞凡情圣见之执著相耳。其言度尽众生,行布施,生心,修善法,欲人称性修习自利利他之法,以期自他同得圆满菩提而后已。不于此中著眼,妄执无相为究竟。与噇酒糟汉同一知见,尚得谓有智慧人乎。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顾显微居士书”

十法界凡圣生佛,虽则高下不同,苦乐迥异。而其心之本体,咸皆寂照常恒,不生不灭,灵明精妙,无变无迁。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者,此也。须知此心,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而因果修证凡圣生佛,悉依此心而得建立。良以体虽不变,用常随缘,随悟净缘,则成四圣法界,随迷染缘,则成六凡法界。纵悟净至极,圆满菩提,安住寂光,迷染至极,永堕阿鼻,受诸极苦,其根身器界,固已天渊悬殊,而心之本体,悉皆了无增损于其间也。果知此义,谁肯以可以作佛,具足法乐之心,枉令永作受生死轮回之苦众生耶。金刚经者,一切诸佛,彻证即心自性之妙法,一切众生,究竟超凡入圣之捷径也。故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华严经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是以此经,屡以住法著相为戒,以住法著相,纵有修习,总不出妄想执著之外,既全体在妄想执著中,又何由令如来智慧彻底显现耶。以故令发菩提心者,发心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而复不见一众生得灭度者。以无余涅槃,众生心本自具,但以迷真逐妄,遂成烦恼业苦,初非有失。既经指示,则返妄归真,即烦恼业苦,复成无余涅槃,今岂有得。约智名如来智慧,约理名无余涅槃,名虽异而体原一耳。由其心住实相,不住幻相,故内不见我为能度,则无我相,外不见人及众生为所度,则无人及众生相,中不见所得之无余涅槃,则无寿者相。四相既无,三轮体空,故得万行云兴,一法不著,所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等也。布施,为六度万行之首,举其首而例其余,佛语善巧,不须繁词。如是则波腾行海,云布慈天,不矜不伐,行所无事,则上契如来果觉,下契即心自性,故得受持四三二一句者,其功德等彼十方虚空也。世人不知在离相无住处著眼,遂谓此经破相,不知此经,乃示人广行六度万行,上求下化,兴无缘慈,运同体悲之无上妙相也。须知佛法真利益,必由不著无住而得,欲不著无住,非竭诚尽敬不可,竭诚尽敬,乃修习佛法成始成终之要道也。真达大师,欲令受持者咸发欢喜诚敬之心,乃请汪鸿藻居士楷书,刊印流通,并附功德颂于后,以期受持者,悉得前人所得焉。

篇4:《金刚经》精髓四相

《金刚经》精髓四相

《金刚经》的精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这一观念,在我心中已定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自从有了这一认知以后,一想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想起《金刚经》,反之也同样。很长一段时间来,一上座心底就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话头,就连有时上街,心中也不时要生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念头,久久不放。为什么我对《金刚经》有如此提要,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视为其精髓?我是这样体会的。

从经的形式上看,《金刚经》全长不达万字,然佛在经中直接说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地方不下20处。如此并不显长的一篇经文,佛为什么屡屡说及这些言语呢?是随意的重复吗?显然不是,必定有其深刻的含义。这使得我不得不着重这几句经文,并着力去思索。

从经的内容上看,细读《金刚经》,面对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佛反复强调我相,人生,众生相,寿者相,再细晶经文,全经的理论基本都是在阐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教理。譬如:“不住于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如来不应此具足诸相见”,“不生法相”等等。尽管种种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在教诲弟子不要住相。而一切相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根本相。

从经的立意上看。读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佛在经中鲜明地指出,这部经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佛告诉须菩提,“当知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禅宗六祖也曾说过,《金刚经》“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在经中以最简明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弟子,佛与一切众生的差别,菩萨与非菩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真乃一语道破天机。只可怜众生迷妄于相,难以置信。

从学佛的根本目的看。学佛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佛理的掌握,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生命,从而创造一个完全自由觉悟的新人。佛在悟道之际就有“原来众生实平等无异,皆有佛性,能人佛不可思议解脱之境。如今却被愚痴妄想所盖,不见自性真心。”用佛悟道时的感叹来对照读《金刚经》,不难发现佛所指的“众生愚痴妄想”,实质上就是一个“相”字。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住一切诸相,即名众生。佛与众生仅一“相”之隔。推倒这堵“相”墙,化掉这堵“相”障,佛与众生一体相通。如何做得到这一点?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处着力。这是一切学佛人的根本着力点。

其实,我们久读《金刚经》,心中就有这样一个感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恰如一条束缚众生的锁链。正因为有这条无形锁链的牵制,使得众生只得在六道中迁流不止,运转不息。要解脱六道的桎梏,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根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想,无论学佛人读的什么经,修的什么法门,行的什么方便,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必须的。在诸相之中,我相为首,为根。我相一除,其余诸相全无。我相一生,诸相自然应缘而起。故此,佛在《金刚经》中花大气力专讲我相之弊。如,“发愿度众生人无余涅槃,不能有我相。布施不能有我相等等。为什么有的人读诵《金刚经》,一念能生净信,何以故?也是无我相。即便已经修得佛果者,也不能有我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都不可有我相。除此之外,佛还以自身为教,说自己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时如何无我相,正因为如来无我相,燃灯佛才予以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还教授道,但凡有我,如“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我当庄严佛土”,“我有所说法”等等,都“是不名菩萨”。为什么呢?如来一语道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这就是凡夫的迷障,被一个虚幻的`“我”所迷、所困、所牵。于此,众生就只好在六道圈中打转,这正是一切众生的可悲可悯之处。

认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我以为对一个学佛人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对居家学佛者,益处更为明显,她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深解《金刚经》。《金刚经》的基本句式结构是,说是A,即非A,故名是A。如:“如来说三千大干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等。这种句式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宇宙世界本体与本体之诸现象之间的关系。但世人读懂这句式的并不多,就连当代伟人毛泽东也曾问过赵朴初这个问题,原因在哪里呢?我以为关键在要知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旦放下我相,再去读经,那必定有新的体悟,对经义才可能深解。一个未学佛的人,必然见A是A,一个学佛人,知道一些佛理,得知见A非A,只有放下我相,体悟佛法的实相者,才透悟见A非A,故名是A。

二是有利于修行。学佛的目的在于了解宇宙世界包括生命现象的真相,由此做一个明明白白的觉者。学佛是需要修行的,修行是需要花时间的。但居家学佛入学习、工作、生活的负担较重,特别是处在当前市场经济初步兴起时期,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十分紧张,要挤出一些专门时间来修行,必然有一定困难。但我以为只要时时处处牢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可以处在一个大的修行之中,就可以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之中,都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时代,从而随缘生活,正确处理自身所处的一切际遇,就能行往坐卧皆在学佛修行之中,别有一番天地。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实践层次

大家都知道《金刚经》的「X,即非X,是名X」句型,这个句型是有层次的,由浅而深分别是:文字的层次、理解的层次、体悟的层次,通常讲到体悟层次就差不多了;其实这样还不够,还有一个实践的层次。

我现在就以《金刚经》的句子「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来说明。这里文字与理解的层次大家应该都懂,另外还有体悟与实践的层次。先讲体悟的层次:喔!这个就是「常心」,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那实践的层次是什么?实践的层次就是你真的去度尽无量无边众生,真的去做了──那当然是累世在做,菩萨就是一直这么做,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后来才发觉:一个都没有度。这就是实践层次,不是嘴巴讲一讲,不是理解,也不是体悟,是真的这样做,这才是实践了《金刚经》。

我们现在再换一个例子:「成道,即非成道,是名成道」。文字上大家毫无问题,理解上也行,体悟上也可以感觉修行原来是一场梦,那实践层次是什么?精进的修行,修到极点发觉白做工,这才是实践层次,这才是真正做到「成道,即非成道,是名成道」。这个层次已经不是体悟而已,发觉南柯一梦原来是水月道场的体悟还不够,要真正累世努力精进修行,修到极点发觉「无佛可成」,这样子才是真正的「成道,即非成道,是名成道」。

我们就只管修行,至于「有没有修成?」那不是我们修行人的事,我们根本不必去计较,不必在乎,也不用去想,为什么?因为修成了,十方无量诸佛自然会来肯定你,而且肯定你的时候,你都不能说:我修成了。甚至连想都不能想,因为这么一想,就着魔了。为什么这样?因为如果你说:我修成了。那就是不懂,就表示你没有修成。所以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去管!

当我们说:「我修成了!」这时好像有一个target,很具体的,可以抓到它似的。这样就有得失,是错的!当这个修成的意念变成有得失的时候,就是执着,就是没有修成!那么一定要在什么状况才对呢?一定要在「修成即非修成」,没有东西可抓了,这样子的状态才是「是名修成」。

我这样子讲,大家若听懂了,这还是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但这样还不够,还要「体悟」;只是体悟也还不够,还要「实践」!实践是什么?就是这么修,很努力精进地修,修到什么?发觉:白做工,无佛可成。但是如果你一开始没有这样子修,你就说:「无佛可成!」那又不对。你要「修得非常精进,精进到极点」──这一段不能少,然后才可以「无佛可成,原来白做工」──这两个都不可以少,而且是要融成一体的。做到了这个状况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这个才是!

《金刚经》的这段经文已经展现了实践的层次,《金刚经》还说了很多,譬如,佛问须菩提:罗汉可以说得罗汉果了吗?须菩提说:不,世尊。如果我说我得的话,佛就不会说我是乐阿兰那行者,就不是一个喜欢修清净行的行者了。《金刚经》又提到,佛问:我在燃灯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没有得!如果我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燃灯佛就不给我授记:你将来会成佛。因为没有得,所以才给我授记。如果你说:成了,佛就不给你授记。由此可知这是多么空荡荡,又多么实在的一个状况!

大家一定要记住:《金刚经》里每出现一个新的名词,立刻就补上「即非……」的句子。所以,我们心里只要出现一个「……」的意念,立即就要做「……即非……」,这样就没有问题了。

《金刚经》「X,即非X,是名X」的句型有四个层次,一定要做到实践层次,问题才能彻底的解决。这样才不会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把自己拘束在那里。必须把所有的拘束都解开,才能真正的解脱自在!

篇5:金刚经的精髓

金刚经的精髓

《金刚经》就是奉行其则的具体表现。所谓世界悉檀者就是应世界诸法因缘而安立世界法相,令世界众生于世界缘起法相而生智解。以下是金刚经的精髓,一起看看吧。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这一观念,在我心中已定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自从有了这一认知以后,一想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想起《金刚经》,反之也同样。很长一段时间来,一上座心底就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话头,就连有时上街,心中也不时要生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念头,久久不放。为什么我对《金刚经》有如此提要,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视为其精髓?我是这样体会的。

从经的形式上看,《金刚经》全长不达万字,然佛在经中直接说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地方不下20处。如此并不显长的一篇经文,佛为什么屡屡说及这些言语呢?是随意的重复吗?显然不是,必定有其深刻的含义。这使得我不得不着重这几句经文,并着力去思索。

从经的内容上看,细读《金刚经》,面对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佛反复强调我相,人生,众生相,寿者相,再细晶经文,全经的理论基本都是在阐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教理。譬如:“不住于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如来不应此具足诸相见”,“不生法相”等等。尽管种种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在教诲弟子不要住相。而一切相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根本相。

从经的立意上看。读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佛在经中鲜明地指出,这部经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佛告诉须菩提,“当知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禅宗六祖也曾说过,《金刚经》“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在经中以最简明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弟子,佛与一切众生的差别,菩萨与非菩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真乃一语道破天机。只可怜众生迷妄于相,难以置信。

从学佛的根本目的看。学佛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佛理的掌握,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生命,从而创造一个完全自由觉悟的新人。佛在悟道之际就有“原来众生实平等无异,皆有佛性,能人佛不可思议解脱之境。如今却被愚痴妄想所盖,不见自性真心。”用佛悟道时的感叹来对照读《金刚经》,不难发现佛所指的“众生愚痴妄想”,实质上就是一个“相”字。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住一切诸相,即名众生。佛与众生仅一“相”之隔。推倒这堵“相”墙,化掉这堵“相”障,佛与众生一体相通。如何做得到这一点?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处着力。这是一切学佛人的根本着力点。

其实,我们久读《金刚经》,心中就有这样一个感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恰如一条束缚众生的锁链。正因为有这条无形锁链的牵制,使得众生只得在六道中迁流不止,运转不息。要解脱六道的桎梏,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根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想,无论学佛人读的什么经,修的什么法门,行的什么方便,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必须的。在诸相之中,我相为首,为根。我相一除,其余诸相全无。我相一生,诸相自然应缘而起。故此,佛在《金刚经》中花大气力专讲我相之弊。如,“发愿度众生人无余涅槃,不能有我相。布施不能有我相等等。为什么有的人读诵《金刚经》,一念能生净信,何以故?也是无我相。即便已经修得佛果者,也不能有我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都不可有我相。除此之外,佛还以自身为教,说自己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时如何无我相,正因为如来无我相,燃灯佛才予以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还教授道,但凡有我,如“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我当庄严佛土”,“我有所说法”等等,都“是不名菩萨”。为什么呢?如来一语道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这就是凡夫的迷障,被一个虚幻的“我”所迷、所困、所牵。于此,众生就只好在六道圈中打转,这正是一切众生的可悲可悯之处。

认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我以为对一个学佛人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对居家学佛者,益处更为明显,她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深解《金刚经》。《金刚经》的基本句式结构是,说是A,即非A,故名是A。如:“如来说三千大干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等。这种句式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宇宙世界本体与本体之诸现象之间的关系。但世人读懂这句式的并不多,就连当代伟人毛泽东也曾问过赵朴初这个问题,原因在哪里呢?我以为关键在要知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旦放下我相,再去读经,那必定有新的体悟,对经义才可能深解。一个未学佛的人,必然见A是A,一个学佛人,知道一些佛理,得知见A非A,只有放下我相,体悟佛法的实相者,才透悟见A非A,故名是A。

二是有利于修行。学佛的目的在于了解宇宙世界包括生命现象的真相,由此做一个明明白白的觉者。学佛是需要修行的,修行是需要花时间的。但居家学佛入学习、工作、生活的负担较重,特别是处在当前市场经济初步兴起时期,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十分紧张,要挤出一些专门时间来修行,必然有一定困难。但我以为只要时时处处牢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可以处在一个大的修行之中,就可以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之中,都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时代,从而随缘生活,正确处理自身所处的一切际遇,就能行往坐卧皆在学佛修行之中,别有一番天地。

拓展阅读:《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也称《金刚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异译本主要有北魏菩提流支和南朝真谛的同名译本、唐玄奘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等。此经也可看成是般若的一个略本,因为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它都有了。《金刚经》虽然只有一卷,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在汉地佛教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例如,禅宗六祖惠能就对此经十分推崇,认为“若欲入甚深法界、人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

《金刚经》全文约五千四百多字,经梁武帝昭明太子分为三十二章(分)。通过佛陀与“解空第一”的弟子须菩提的问答,阐述了般若性空的'道理。全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都是空的智慧。在《金刚经》中,佛陀用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实相者皆是非相”;世界万法本质上都是“性空幻有”,人们将“如梦幻泡影”的有为法执为实有,才生出种种烦恼;为了破除烦恼就应该扫相破执,这样才能认识到诸法实相。为了使人们真正做到扫相破执、无相无住,它还举了很多例子用以指导人们的修行实践。如,佛陀使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而进人涅架,却“无一众生实解脱者”,因为众生之相皆为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无实实在在之众生可得,是名众生。再如,佛陀的身体有三十二种相好,但不能根据这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不过是外在的虚妄之相,但又不能不以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样又会陷入另一个极端。《金刚经》对“相”的破斥是十分彻底的,指出对佛法也不能执著。“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只是破除烦恼,证悟真理的手段,并不是真理本身。经中以舟筏作喻,说明佛法只是方便施设,不应拘泥死守,“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另一个要点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传六祖惠能听人诵经至此处言下大悟。住,意为住著之所,无住,则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于一定对象。因万法无常住不变之自性,人之认识也不应以固定概念当作事物的固有本质。《金刚经》最后强调,般若法门是佛法修行解脱的最高智慧,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承诺如果有人信持此经,并为他人解说,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果报不可思议”。该经末尾,佛以一首偈颂作为全经思想的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在佛教史上影响极大,被认为是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其建立的性空幻有、扫相破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是获取佛法正见的基础,也是建立佛教信仰和开展修行实践的前提。般若性空的理论,就佛教的信与解来说,主要解决了解的问题;就佛门的知与行来说,主要解决了知的问题,自然成为诸佛之母。对大乘佛教而言,《金刚经》及其思想有着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金刚经》作为译介最早、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对中国佛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金刚经》,各宗大家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直至近现代,寺院僧人日常课颂和讲经说法,都依此经。在民间,《金刚经》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连目不识丁的妇孺都有可能随意背出一段或一句《金刚经》。在佛教扶世助化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金刚经》应验、感应故事成为中国民间社会劝善化导的重要形式。而以《金刚经》为题材的各种文化艺术创作则说明了该经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和地位。《金刚经》与中国佛教、中国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故要了解中国佛学与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一下《金刚经》是十分必要的。

篇6:《金刚经》的精髓

《金刚经》的精髓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下面是《金刚经》的精髓,一起看一下吧。

(一)无住生心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

又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曹溪惠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从此至五祖请法,更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此为东土第六代祖师,故《坛经》中叫人从《金刚经》即可成佛的。——选自虚云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二)自渡渡生

云尝恭读《坛经》,至五祖以袈裟遮围,为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于言下大悟,即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路说来,如天花乱坠。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前四句是自渡,后一句是渡生。“能生万法”者,一切种智也。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广佛法于无边,渡众生于无尽。故释迦不终老于雪山,六祖不永潜于猎队,为传佛种智耳。

(三)降伏其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轨著,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著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 “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说:“即心即佛。”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

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于涅,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维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子、做饺子、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拓展阅读:抄写金刚经的真实感应

从开始,我开始间断性胃痛,有时会持续一到两个月,痛的时候脸色惨白,腰身不能站直,呕吐恶心,极为难捱。到下半年病情转重,最痛的时候不能起床,身体虚冷,痛不欲生。

期间服过不少药物,也看过医生。最初由一定效果,后来便再也无效。期间去看中医,恰好那位中医也学佛,说从脉象来看无大碍,是心事使然,要我专心诵读金刚经,我随一直抄经学佛,但总觉得求医都无效,单靠读经能起作用么,所以也没有开始读经。

过年期间,根源弘经舍发起了《金刚经》抄经祈福共修,我因此请来了《金刚经》手描本,年前约经舍一位师兄同去放生,恰巧当时那位师兄牙痛,她告诉我自己发了愿自此不造口舌业,因此牙痛减轻。当时我被胃痛折磨得极为厉害,于是便想一试。于是我发愿:读够一百部金刚经,祈求胃疼痊愈。结果只读到第六部,竟然不痛了!

现在我已经读了27部,离100部还有距离,但是疾病完全消除了。先前我很怕只是暂时不痛,现在看来已经基本痊愈了,以前生冷都不敢吃,现在水果饮料都可以随便吃,那天去亲戚家做客,因为我不吃肉,出去吃饭时只能猛吃凉拌菜,然后还吃了很多寒性水果,喝了茶。本以为胃会被刺激到,结果居然无碍。期间我也抄写了一遍金刚经,并祈愿父亲失眠消除,父亲现在失眠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缓解。看见《金刚经》果然不可思议!

春节前后,我抄写金刚经一部(共修),放生2次,坚持素食,并坚持读经,确实感受到了佛法的不可思议。此后我会将读经抄经坚持下去,希望能菩提行愿念念增长,早日解脱世间诸烦恼。分享此文若有一丝一毫的功德,我希望将其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具足正念,精进学佛,道心不退!

篇7:《金刚经》的大乘精髓

《金刚经》的大乘精髓

大乘的精髓有哪些呢?第一个就是般若,第二个是唯识,主要的是这两个部分。

般若经是依如来藏而说,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只认为般若经讲的就是空,一切法空、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所以你不要执着这个世间法。其实不是!般若经讲的空是在讲如来藏,但是一般人并不知道,等一下我们就举一些经文来说。般若经大家听过的经,或者是说平常你在作课诵的过程当中,你会去把它拿来课诵的经,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一个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两部经大家都能够耳熟能详,所以我等一下就用这两部经来说明,为什么般若是依如来藏而说。

我们先来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度彼岸,既然要度彼岸,表示有个彼岸——彼岸真实存在,否则讲波罗蜜多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祂不是完全空,因为有个彼岸。那彼岸是什么?彼岸要靠般若才能度过去,这个彼岸是永远不会坏灭的,所以才叫“金刚”;如果彼岸会灭,你就不能说祂金刚。所以说要度彼岸需要般若,彼岸又是真实,所以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就是在讲不灭的彼岸;不灭的彼岸是什么?就是如来藏。这个道理是什么,我们举一些经文来作说明。

首先在《金刚经》里面讲的,就是须菩提首先请 世尊开示:【“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须菩提问 佛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大心,想要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发了成佛的心——如果他发了成佛的心,他要如何安住其心呢?如何降伏其心呢?佛当然作了一些开示。我们就举其中一段,你要怎么安住其心,我们举一段经文来作说明。

首先,佛就开示说:【“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我们先来看这一段。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想想看,如果你用六识来解释这一段,六个识,我们来看六个识有没有办法无所住:当一个人在看东西的时候,当你看了这个东西以后,其实你已经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当你在六尘上面接触了六尘的时候,你已经分别完成了。也就是说,接触六尘以后,三个刹那你就已经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了,那知道什么东西,就一定是有所住。所以这里在讲的,不是在讲要你把你的六识心无所住。很多人就说:“因为佛经里面讲应无所住,所以我要把祂修成不分别,譬如说我在吃饭的时候,我都能够不分别。所以因为佛说要应无所住,因为有所住就有分别,所以我只要无所住,我就无分别。”但是,要把六识心修成无分别,你来看看是不是可能。

先从刚刚讲的这个吃饭:你在吃饭的当中都不分别,是不是可能?第一个,你为什么会拿筷子去夹菜?为什么会把饭堆到嘴里面去?你怎么知道它是筷子?你怎么知道你已经拣到了那个菜,然后可以把它拿回来,放在嘴巴里面?因为你一定是已经知道那是筷子;如果你不知道那是筷子,你怎么会去拿筷子呢?你怎么会知道这是饭,然后你把它扒进嘴里面去呢?所以,如果说你要把觉知心,能够分别六尘的心,这个觉知心,说要把祂修到没有分别,然后变成无所住的话,那么你连吃饭这件事情你都办不到,那你如何修行呢?

再来说,佛真的是无分别吗?无分别祂怎么说法?无分别祂为什么会说“须菩提”啊?祂为什么不会把须菩提弄成是阿难呢?祂为什么知道那个人叫须菩提?所以表示说,一定有个分别的心,还有一个不分别的心,那这个不分别的心其实指的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无所住,是因为祂从来不在六尘万法上面起一念要去分别,祂也不去分别,所以说祂对于六尘无所住。所以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一定是在讲如来藏。也就是说,因为只有如来藏才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各位一定听过“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到底在讲什么?也就是说,有一个你布施的对象,也有一个人在布施,就是我在布施,那有施者,有被布施者,所以有这两者,但是也有一个在布施的这件事情;三轮体空就是说,无有施者,无有被布施者,也没有布施这件事情,这才能说叫三轮体空。三轮体空觉知心是办不到的,因为觉知心一定知道祂要布施给谁,祂也知道我在布施,也知道有布施这回事;如果祂不知道要布施给谁,祂就不会去作布施;当祂布施的时候,这三轮一定都不空。所以唯一能够三轮体空的一定是如来藏,因为如来藏从不分别你要布施的对象是谁,因为祂在六尘万法上面从来不起分别。所以,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其实在讲的是如来藏;所以,如果你没有证如来藏,你就办不到说可以达到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以这一段话主要在讲如来藏的体性。如来藏的体性是无所住,当你证得如来藏以后,你的觉知心才能转依如来藏,因为觉知心是如来藏的一部分;当你转依以后,你就可以说“我觉知心无所住行于布施”,这样的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以菩萨第一步要做什么?学大乘法当然要证如来藏;所以 佛在这里第一步就是要让你去证如来藏,你的福德才可以不可思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佛又怎么开示呢:【“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说,前面既然要让你去证如来藏,但是如来藏就是如来,也就是法身,如来藏其实就是法身;这里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其实是要叫你证如来藏,要你去见如来藏,如来藏才是真正的如来。所以祂就跟你问:你可以用身相来看见如来吗?也就是 世尊祂具足三十二相,但是你看到的这个身三十二相,其实就是如来的应身。如果说你看到的这个会生灭的应身,你就不是见到真正的如来,所以祂才要这样子问。

须菩提就答说:【“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那这一段话到底在讲什么?须菩提就答覆 佛说“不可以”。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着于身相而说可以见如来,你就违背了前面 佛所说的开示:不可以住色声香味触法而来行布施。也就是说,佛所说的身相,你不可以着在身相上面;如果你着在身相,你就有所住,所以说你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如果你住于佛的身相,你就看不见佛的法身。所以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在讲什么呢?也就是要你不要去着于 佛的身相,这样你才可以见到真正的如来;你不但可以见到如来的法身,也可以见到、亲见自己的法身如来藏;当你亲见自己的法身如来藏,同样你是可以看见佛的法身的。所以这个重点就叫你不要着于身相上面,你就可以见到如来的法身了,同时也可以亲见自己的法身。

那再来说,【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所以前面讲的这些东西,其实就是要叫你去证如来藏,那要证如来藏,你第一个要知道什么?就是凡所有相都是虚妄。如果你不知道凡所有相都是虚妄这样的道理,你是不可能见到如来藏的,因为你一定会落在五阴十八界的这个相上;当你落在五阴十八界这个相上,你不知道它虚妄,你会认为它是真实,所以你就没办法找到那个不是五阴十八界当中的那个如来藏。所以,唯有你必须先知道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的条件成立以后,你才可以见相非相;当你能够见相非相的时候,你就可以证得如来藏,也就是看到你本身的法身——如来藏就是法身,这样子你才可以说你看到了如来。

接下来说,【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那这一段话在说什么?佛说:“我过去在然灯佛所的时候,有得到任何一法吗?”须菩提就跟 佛讲:“如来在然灯佛所,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一法。”各位想想看,怎么可能说我们的觉知心在世间运作,没有得到任何一法?如果说 世尊在 然灯佛所的时候,祂听到 然灯佛所跟祂授记说“你未来世当成佛,号释迦牟尼”,那么祂怎么会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事情,表示祂知道祂未来会成佛,祂的名号叫 释迦牟尼佛,这样怎么可能于法无所得呢?所以,这件事情一定不是在讲觉知心,一定是在讲法身如来藏。因为法身如来藏从不分别六尘,祂具足一切法;不管你的六识心在世间法上怎么分别,对祂来讲祂已经具足一切法,你所得的法对祂来讲都无所增益、无所增减。就是如来藏这个法身,祂不会在世间法上有所得,祂从来不分别六尘,怎么可能得到六尘法呢?所以这一段话仍然是在讲如来藏。

接下来说,【“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一段话其实跟前面讲的一样。佛问须菩提说:“这是怎么说呢?菩萨有没有庄严佛土?”每个人都知道,菩萨要成佛,当然要庄严佛土,不庄严佛土怎么成佛呢?但是为什么须菩提会答覆 佛说,“世尊!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其实回到前面我们所说的,如果你落在庄严佛土的这个声音相上面,落在庄严佛土的内涵上面,那么你就无法看到如来藏了。所以当 佛在讲“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你如果不落在这个庄严相上面,你才可以了解说 佛在讲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祂的目的是什么;唯有亲证如来藏的人才知道,“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到底它的意涵是什么,佛为什么要讲这一句话,这一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唯有亲证如来藏,你才可以亲证这样的境界,因为这一段话其实是一种境界;但是因为你没有亲证,所以不知道。

接下来,佛开示说:【“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很多人看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都会想要把意识修到“应无所住”;但是事实上如同我前面讲的,意识祂一定会分别,祂是没办法修成无分别的,所以祂一定有所住;所以这里讲的其实不是在讲意识心,而是在讲如来藏。

那要怎么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当然第一个,你要先证如来藏。因为唯有如来藏才会无所住,所以你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你当然要证如来藏,因为只有如来藏能办到,所以唯有说你证得如来藏以后,转依如来藏。转依如来藏以后,要怎么做?因为转依如来藏以后,让如来藏不断的生起你的六识心来运作,你这时候才可以说,你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前面这个道理已经讲了,因为六识是如来藏的一部分,这样你才可以说,“因为如来藏无所住,所以我的觉知心虽然能够分别六尘,但是因为如来藏无所住,我是祂的一部分”,所以你就无所住了。

虽然 佛也知道须菩提,也能分别这个人叫须菩提,但是 佛是绝对无所住的。但是 佛为什么能够分别须菩提,因为这是以如来藏为根本而说;如来藏无所住,所以即使你六识心可以分别六尘,但是从如来藏的道理来看,仍然是无所住。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让你证得如来藏以后,转依如来藏,然后让如来藏这个心不断的现起运作,而不要入无余涅槃。如果像二乘人一样,他就不可能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如来藏无所住,如果你入无余涅槃,只是做到无所住而已,但不能生其心,因为如来藏在无余涅槃中就不在三界中生起运作。所以,唯有菩萨证得如来藏以后,然后转依如来藏,才能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这一句话,其实也是根据如来藏而说。

接下来 佛开示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就答了说:“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其实 佛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跟前面讲的“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这样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不可以落在这个色身的三十二相上面,如果你把佛的三十二相的色身当成是如来,那你就看不见如来。所以你要看如来,你就不可以着在三十二相上面;当你看见了三十二相,但是你却可以同时看见那个不是三十二相的法身,那你就可以说你见到了如来。所以 佛在这一句话同样含有深意。“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也就是说,唯有你证得如来藏,才知道 佛所说的这一句话它是什么样的境界,其实祂是在讲如来藏的境界;但是因为你没有证得如来藏,所以不知道祂这一句话的意思。好多人都会去解释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事实上没有证得如来藏,他是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的。所以这一句话就是依于如来藏而说,因为这一句话其实就是在说明如来藏的境界。

最后 佛在《金刚经》的后面就用了一个偈来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 佛刚开始就开示:不能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如果你住于色声香味触法,你就不能见如来,也就是你就不能证如来藏。证如来藏才是真正的见道,如果你不是证如来藏,然后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用心,那你就是不是走在正道,而是走在邪道上面;因为你永远都没办法成佛,你永远都不可能见到法身,所以不可能见到法身,你一直走,当然就是走邪道。所以说,如果你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用心,那你就永远不能见如来了。

所以,我们前面所举的这些《金刚经》的经文来看,其实都是以如来藏为根本而说。

石膏四相检测仪

念金刚经的感应

经续解析 金刚经 心经

论《金刚经》之般若

小学经典诵读阅读心得

如何念《金刚经》

金刚经一滴

索达吉堪布:《心经讲记》

索达吉堪布语录全集

如何持咒?--持咒心得

《金刚经》的精髓
《《金刚经》的精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金刚经》的精髓(精选7篇)】相关文章:

大道人为:道教美学与现代人生2022-09-28

打开成功的钥匙作文2022-05-06

关于诵读经典的感受作文2023-10-14

《老子他说》读后感2023-03-03

《金刚经》殊胜威力2023-10-07

反思剖析材料2023-02-16

《金刚经》简便修习方法2023-01-21

青春是怎样的2022-05-06

溯源初中作文2022-10-13

《心经》修法2023-09-1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