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

时间:2022-10-08 08:04:2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解读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锦集7篇)由网友“宫保鸡丁小夜灯”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解读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解读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

篇1:解读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

解读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

20的高考。一些创意新颖,贴近生活,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考题成为新一轮复习过程中考生们关注的对象,江苏卷18题就是这样一道典型试题。它虽然受制于高考考纲“压缩语段”的要求,但命意新颖,可供解题的思路清晰,是考生解答语言运用题必须参考的一道经典考题。

【真题再现】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6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                           (不超过15字)

(2)第二阶段:                           (不超过15字)

(3)第三阶段:                           (不超过20字)

众所周知,高考命题是带着脚镣跳舞。既要受制于知识点的'规定,又要推陈出新,能够命好一道题实在难能可贵。作为文化大省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在语言运用的命题上每年都能翻出新意来,给人带来解读的欣喜,这是意料中的,但读了这道题仍旧不免让人拍案叫绝。首先,这道题“考什么”的指向性极其明确。“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向考生作了三点提示:第一,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考题;第二,这道题考查的是概括型的压缩语段;第三,“三个阶段”提醒考生应从“理清语段内部层次”的阅读习惯入手。而能否从语段中筛选出动态关键词,是能不能理清语段内部结构层次的关键。

考生可以循着以下思路解答。

首先,抓住语段内部的语言标志理清语段内部层次。

第一步,删除冗余信息。

“据有关专家介绍”是插说成份;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这个句子中“这样一个过程”指代成份明确、区域明显,且它陈述的是结果而非过程。这两处与题干要求均无关,应当删去。

第二步,抓住关联词语,理清句间关系。

语段当中有两处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第一个假设与之相呼应是“……就……也就……”,接着用“但……”作为“转折”关系的领字。考生清楚,作为偏正关系的复句,阅读重心只能落在后一个分句上。第二个假设所形成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这一部分理解起来并不复杂。余之,则自然形成第三个层次。

其次,运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概括要点。

在第一个过程中能够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是:“溶瘤病毒” “注射”“肿瘤”“溶解”。经过整理形成的答案是: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

依次,在第二个层次中筛选出“肿瘤部位”“加热”“产生”“热休克蛋白”。形成: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

在第三个层次中筛选出“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概念概括采用‘抓大放小’的办法)”“追杀”“肿瘤的残部”(“识别”不能筛选,不符合题干要求)。把生动的语言表达“追杀”换成平实的语言表达“消除”后,形成: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至此,一道符合解题要求的答案便成形了。

从以上解题思路来看这道高考命题,应该说命题者颇具匠心。这道题选择了实用性很强且思维逻辑严密的说明文来命题,难易适中。巧妙地将信息的筛选概括与语段的层次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体现了考查的综合性的要求,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目标。更重要的是答题的可操作性所形成的较为公稳的答案避免了考生随意答题,胡乱答题的可能性。研究这类经典试题,必将有助于开拓教学视野,促进新一轮复习工作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实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应试技巧,规范答题思路。必将为新一轮的复习提供有益的借鉴。

篇2:高考语文江苏卷人文性得失解读

高考语文江苏卷人文性得失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教学和学习自然应围绕这二者进行.同样评价考核也应围绕这两者进行.高考是对教学和学习最权威最具信度的评价考核,自然更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下足功夫.工具性自不必说,高考对学生的识记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鉴赏能力等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考查.

作 者:王耀文 季治国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224426 刊 名: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3:高考语文语言运用

一、句式变换(2题)

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山东卷 ------------------因病毒而删除

2、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广东卷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二、压缩(6题)

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全国1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2、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4分) 江苏卷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高中物理。

⑴研究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个字)

⑵最终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篇4:江苏卷语文高考作文题

检点是一粒种子,能够让你收获粮仓;检点是是一捧清泉,能够让你享受清凉;检点是一缕阳光,能够让你拥有温暖。人要学会检点自己,才可以完美地生活在这复杂的社会中。

检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勾践,兵败于会稽山之后,成为吴王的战俘和奴仆。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尽心尽力伺候夫差,还不惜为夫他尝粪试药,尽管如此,勾践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信念。皇天不负有心人,越王勾践最终取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到越国,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信念,时时刻刻都检点着自己的不足,然后,他整顿军队,修改制度,越国开始呈现一片繁华的景象,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最后勾践率领三千越兵攻打吴国,取得大胜,有了“三千越甲吞吴”的赞誉。为什么越国能死而复活?是因为勾践学会检点自己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检点。

检点,是一条雨后的美丽彩虹。贝多芬,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从小就受到母亲的感染而热衷于音乐,对音乐有一番独特的热爱,但不幸的是,有一天他突然失聪了,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不过他没有气馁,通过寻找各种方法去感知音律,创造了著名曲子《月光曲》,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他成功,但并没有骄傲,也不盛气凌人,而是时时刻刻地去检点自己自身的不足,不断的改进,检点、检点,再检点,在检点中不断地取得进步,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为什么贝多芬可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成为著名的音乐家?是因为贝多芬学会检点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缺陷。因此,在我们有缺陷时要取得成功,就要学会检点。

检点,是一条宽广的阳光大道。海伦凯勒,一个活泼的女孩,拥有与同龄人一样的幸福童年,但是幸福与不幸只有一墙之隔,不幸往往会降落到幸福人的身上,她在忽如其来的一天沉浸于一个既寂静又黑暗的世界中,她失明又失聪,但她不丧气,检点自身的缺陷,弥补自己的不足,她通过用手触摸认识字,完成了许多作品,其中有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因此成为著名作家,成名之后,她依然不忘检点自己,她明白只有时时刻刻检点自己,才可以成功,才不会失去自我。为什么海伦凯勒能把自身的缺点变为优点去取得成功?是因为海伦凯勒学会检点自身的缺陷。因此,存在缺陷时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学会检点,检点,让人生更美丽。

学会检点,铸就美丽人生。学会检点,成为绝世佳人。学会检点,享受精彩人生。

篇5:江苏卷语文高考作文题

在我们的身边,一定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往往低调内敛,踏实沉稳。平常沉默似寂,不显山露水,却做出骄人的成绩。在我们惊讶于他们的才华时,殊不知他们隐藏了多少锋芒。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书带给他们的,是沉着的心境、过人的涵养和一鸣惊人的实力。露,固然华丽,但隐藏的华丽更为惊艳。

佛曰:“不可说。”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真正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往往选择隐藏实力,过平淡如水的生活。死亡是真相,突破虚假繁荣。你将会知道将华丽隐藏起来时,生活也变得不那么聒噪。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内心的平静十分难得。你将华丽隐藏,依旧挡不住自身因显露出的一点而散发出的光芒。

古时的文人墨客偏爱隐居。选一处深山老林,植几株桑柳,与飞鸟作伴,和微风同行。陶渊明,东晋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官职选择隐居。他把华丽隐藏,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你生而为龙,即使一朝瞎目断爪,折断双翼,坠入浅滩,龙依然是龙。即使把华丽隐藏起来,你也依然是你。

江一燕,一个光鲜亮丽的明星。在广西巴马山区支教了八年。她隐去华丽,放低姿态,去乡村支教。孩子们亲切的称她为“小江老师”。她还在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获奖,是获奖选手中唯一的女摄影师。

你听,世界太吵了,孤独那么必要。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娱乐圈中的部分人士绞尽脑汁博取眼球以此提升知名度,无良商家绞尽脑汁研究如何坑害无辜的消费者来获取利益,缺乏修养的“网红”绞尽脑汁挖掘人的下限往自己脸上抹黑。但就是在纷乱的社会中,总有一些人将华丽隐藏,干出一番事业。

华丽本应被展现,才华本应被肯定。但,内心的平静也十分必要。将华丽隐藏,在适当的时机稍稍展现。你会发现,那里,还有一片更广阔美好的天空。毕竟,你是你自己的,别人无权评判。孤独与生俱来,灵魂只应独行。

篇6:江苏卷语文高考作文题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唐太宗虚怀纳谏,广招贤才,最终开辟了贞观之治;毛主席勇于纠正自身,敢于承认错误,最终千古流名;范仲淹不畏权贵,不求名利,最终获得世人的尊重。“检点”即检查约束,检点自身,使我们的生命更精彩,更灿烂。

检点自身,他重获新生,成为新一代霸主。

他叫勾践,曾是越国的国王,在一场吴越交战中败于吴国。为了让他的子民不受吴国的凌辱,他甘受欺负,做吴王夫差的奴仆,为他端茶送水,喂马洗衣。在他为奴的生活里,他一次又一次的约束自己,尽量做到最好,终于取得吴王的信任,释放他回到越国。回去以后,他奋发图强,穿布衣,吃白食,尝苦胆,他在暗中购买兵马,只为有一日洗清国辱,终在588年,大败吴兵,登上了一方霸主之位。

越王勾践,善于检点自身,敢于承认,勇于改错,为他赢得一方霸主的美称,让他名流千古。“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更成为他的至理名言。

检点自身,他放弃名利,归隐田园。

他叫陶渊明,曾是朝廷的大臣,因看不惯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亦然放弃高官俸禄,放弃名声利望,踏着心中美好的梦想,奔赴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开辟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

田园诗人陶渊明,善于检点自身,坚持自己的人格,在黑暗污浊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着高尚的节操,为世人留下了一个悠然的身影,保住了世人心中那份高尚的品格,那份翠绿的田园。

检点自身,他满怀愧疚,留下一身孤寂的影子。

他叫刘翔,曾经的飞人。在经历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失意而无法继续比赛之后,这个跨栏飞人,遭受到中国人民的指责,此时,有谁曾想过他也是世界冠军,也曾破世界纪录?此时,他缓缓站立起来,满怀着深深的愧疚走下赛场,他走下的每一秒都透露着凄凉。可是,倘若他能善于检点自身,善于承认自身的旧伤而无法参赛,又岂会这般孤寂?

历史的长河,记载着无数人的一生,有平凡,有伟大,有崎岖,有顺畅,有悲伤,有快乐……而我们,若要使自己的生命更精彩,就更需要善于检点自身,约束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检点自身,我们终会明白自身的价值所在。

篇7: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复习

高考语文的一轮复习考点:语言运用题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的题型比较灵活,每年高考的新题型都出现在这个地方。首选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五大题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仿句,概括等(三题)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语段压缩题

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调换、转换),其次数(数字数),其次对(与题干要求对应),最后是理(整理使之有条理)。

语句扩展题

答题技巧: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高考全国各地作文试题及名师解读

如何备考高考作文

高考语文试题评价与建议

从化学高考命题看中学教学走向 论文

诗教创新谈之雅俗篇(教师中心稿)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专家解析

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3卷)

教育心得体会:我们的教育走向何方

高考作文怎么拟定标题

解读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
《解读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解读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锦集7篇)】相关文章:

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2023-05-19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2023-04-12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022-05-06

高考语用题复习备考的思考 高考复习(高三)2022-06-23

高考考试大纲新变动2024-04-16

诗歌鉴赏是每年必考的内容2023-04-07

今年高考作文什么题目2022-07-22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2023-02-28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啥2023-06-05

北京高考数学卷昨晚运至清华 其他科目须先扫描2022-09-1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