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怎么写(合集6篇)由网友“臦曦”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顿号怎么写,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盘点顿号
一、概述
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的中间)
正方形是四力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二、用顿号应注意的问题
1.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句中序数的中间用顿号。如:
这瓷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
我们学习第三、四节内容。
*他曾经教过我高中二三年级的语文。(第二、第三年级)
2.分句之间不用顿号。如: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实际上三个分句,即“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3.并列成分作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果共带一个宾语,用顿号。如:
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我们研制、推出了神奇诱鼠剂。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4.合成词(成语、熟语)之间不能顿号。如:
科学技术兄弟姐妹教职员工男女老少沉着勇敢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5.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补充:多层次的停顿,多半是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第三层用“和”类连词。如: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知识分子工资偏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倒挂等问题十分严重。
6.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7.并列成分已经有问号或感叹号等,不要再用顿号。如:
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口号声:“向战斗英雄学习!”“向战斗英雄致敬!”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如: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9.并列成分做状语,如果并列成分都是单词或成语,用顿号;如果并列成分是介宾结构,用逗号。如:
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倾吐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10.顿号用在年、月、日的简写中。、9、24
补充:序次语和标点
(一)用“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等,后面用逗号。
(二)用“一”“二”“三”等,后面用顿号。
(三)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
(四)数字外边用了括号,不另用点号。
注:标“*”是有错的。
篇2:顿号是什么意思
顿号的意思:
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
英文解释
a slight-pause mark used to set off items in a series;punctuation mark (、) used between parallel words or short phrases;the caesura sign “、”placed between several proper names ;
[caesura sign;sign of coordination] 标点符号中点号的一种(、),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详细解释
标点符号的一种,即[、]。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如: 李白 、杜甫 和 白居易 都是 唐 代著名诗人。亦表示“序次语”之后的停顿。如:地形普通分成五种:一、平原,二、盆地,三、丘陵,四、高原,五、山地。
使用
1.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2.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顿号
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5.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日”“月”构成“明”字。
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补充
1.表示含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用顿号,不用逗号。下例解释“对于”一词用法,“人”“事物”“行为”之间有顺序关系(即人和人、人和事物、人和行为、事物和事物、事物和行为、行为和行为六种对待关系),各项之间应用顿号。
〔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误)
〔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正)
2.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的简写形式时,用短横线连接号,不用顿号。
、03、02(误)
2010-03-02(正)
篇3:顿号的用法
语文《考试说明》对标点的考核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常用标点符号之一的顿号,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
1.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或者在商标上、包装上、说明书的图片和文字上印上些中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1990年全国卷)
2.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1993年上海卷)
3.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卷)
4.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楼,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全国卷)
5.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全国卷)
以上五道高考题都考到了顿号的用法。
我们都知道,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它所表示的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顿号的使用却常常出现错误,一些考生在答题中对顿号使用的判断也似是而非。大致说来,顿号使用的错误有以下几种类型: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卷)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点拨]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十七八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1993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点拨]“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团员、青年”“关、停、并、转”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应该去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点拨]实际上三个分句,即“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点拨]并列词语之间有了连词“和”“及”“或”“与”等,在连词前面是不能用顿号的。可以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删去顿号,或者改为逗号。
8、联合词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点拨]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上例,“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所以应将“淮剧”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9、并列词语作谓语和补语之间用不用顿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点拨]上例中的“进步、识字、生产”是三个并列词语作全句的谓语,三个词语间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上例中的“真实”和“动人”都充当句子的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10、停顿较小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点拨]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风、马、牛”三个词语之间停顿较小,不应该用顿号。
考生应该注意的是,高考试题中关于标点符号的测试,一般都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因此,在复习和应试中,要特别注意把对标点的运用同对文意和语气等的理解分析结合起来,一定要结合语境来判断标点运用的正误。
篇4:标点符号误用:顿号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97年)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点拨]第二个顿号应该为逗号。
篇5:说说顿号的用法(网友来稿)
说说顿号的用法(网友来稿)
廖述安
《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一文中明确指出,在“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处,用顿号。然而,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主语、谓语、宾语主干成分的并列,也有定语、状语、补语成分的并列,是不是所有是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都用顿号呢?不是的,有一些例外:
1, 谓语部分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如:A,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上,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间,他写春花,写秋实:这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B,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2, 补语部分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如:A,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3, 有些并列的词语后面带有“啊”之类的语气词,它们之间不用顿号。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4, 在主语或宾语部分,如果是较长的并列短语充当,那么它们之间也不用顿号。如:A,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澈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5, 在某些不是确指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如:A,她们母子俩相依为命,咬牙度过了一段困难时期。(“母子”之间不能用顿号)B,她有十八九岁了。(“十八九”在“八九”之间不能用顿号)
6, 在有两个层次的并列词语之间要注意正确使用顿号,不能一律用顿号,第一层关系之间用逗号,第二层关系之间用顿号。如A,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B,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有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
7, 由于逗号也可用在并列词语之间,有时为了表意的需要,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A,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夜,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B,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或在完成修改语病(顿号是否使用正确)时,要注意以上几点特殊情况。
我的邮箱是lsa6789@sina.com
篇6: 书名号之间用顿号吗
——关于标点符号的一场讨论
前不久,在“凤凰语文”网站的论坛上引发了一场关于标点符号的讨论。我仔细地研读这场讨论,它不仅仅解决了许多教师的困惑,而且还引发教师向更深层次的思考。现将这次讨论整理出来以馈大家,以期与大家产生共鸣、共享智慧。
“水霞”:过去,我一向使用A版教材,今年开始使用B版教材。我发现这两种版本的教材在使用书名号的时候有所不一样:A版教材中,书名号与书名号之间不加顿号,而B版教材书名号与书名号之间却加上了顿号。那么,究竟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呢?我无法确定,盼望能够得到答复!
“卫军”:我觉得就应加!
“小小”:我觉得就应不加吧!
“cjw1639”:我们先看一则人民网上的文章标题:《〈三国演义〉、〈水浒传〉该不该“解毒”》,再看钟嵘《〈诗品序〉译文》中写道:“四言诗字数少而意思多,效法《国风》、《离骚》,就能够摹仿其大概……”你们说该不该加顿号呢?
我们知道,顿号表示并列词语间较短的语音停顿,书名号只表示书名、报刊名、篇目名、歌曲名等等,并不表示停顿。如“《孔乙己》是鲁迅的著名小说。”这句话中的“孔乙己”后面读起来是没有停顿的。既然书名号不表示停顿,那么几个书名号连用时就就应加上顿号。如:“《孔乙己》、《故乡》、《祝福》是鲁迅的著名小说。”但是,几个书名号连用时,在客观上已经存在着停顿作用,如“《孔乙己》《故乡》《祝福》是鲁迅著名的小说。”朗读起来,在书名号之间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停顿,因此有人认为那里的顿号能够不加,叶圣陶先生就以前提出过这一主张。
从超多的语言事实来看,几个书名号连用时,中间加顿号和不加顿号长期并存着。如“他接连编写出版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春秋故事》《战国故事》《春秋五霸》《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新编》《上下五千年》。”(周有光《林汉达先生和语文教育大众化》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其中,《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和《康熙字典》这三部工具书,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汉字的归部上各具特色。”(冯志伟《评〈汉字属性字典〉》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语文建设》是国家语委主管的一个研究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问题的权威性刊物,可就在该刊的同一期上,在连用的书名号之间加不加顿号也是不一致的,说明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
“海若”:书名号和顿号都是标点符号,标点之间还要加标点吗?
“星星语林”:《标点符号词典》2000年版第60页:“几个书名、篇名、报刊名称并列,书名号与书名号之间用顿号,表示停顿。由于书名号之间已经分清了几个书名等之间的界限,顿号也能够不用。例如:吕叔湘《汉语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中写道“以晚周的文献二论,《论语》《孟子》的语言跟《左传》的语言不一样,《左传》的语言跟《公羊传》、《谷梁传》的语言不一样,《庄子》的语言跟这些书又都不一样。”可见,两种用法都能够!
“cjw1639”:比较两家出版社处理书名号上的态度,我感受到两种处世哲学:A版教材追求严谨,字字必纠,有学究的气质。B版教材有亲和力,更富人文关怀。我们作为教师要更具宽容之心,大可不必在书名号问题上争执不休,更不能将其用来作为为难学生的工具。
“水霞”:结果如何,我已经无所谓了。但是进入“凤凰语文”论坛里,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研讨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帮忙。那里的感觉,真好!
“绿宝石”: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两种,“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用来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书名号属于标号,顿号属于点号,因此,两个书名号之间用上顿号表达的意思和语气更加清楚明白。标点符号跟语言文字一样,也要有自己的规范,这种规范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是约定俗成的。但这种约定俗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目前的国家标准中标点符号用法中也没有对具体的细节和特例做详细的规定,我们也就没必要让小学生“非此即彼”。
“tender”: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竟引来这么多网友的关注,再一次验证了凤凰大家庭的凝聚力!不管讨论的结果如何,这种讨论过程本身就是我们每个网友自我学习的过程,我将继续向大家学习,呵呵!
“绿宝石”:书名号属于标点符号中的“标号”,本身并不带有停顿的作用。比如:“你这本《红旗谱》是什么时候买的?”这个例句中的书名号是不能停顿的。只有当两个书名号连在一齐时,中间才有停顿。比如:“《红旗谱》、《青春之歌》都是我爱看的书。”正因两个书名号已经标明了两本书之间的界线,人们习惯于在两个书名号之间作语气上的停顿,因此,中间加不加顿号都不会影响表达。但作为书面表达,还是加上顿号显得更为清楚。
“cjw1639”:但是,此刻的问题是书名号之间是否加顿号,国家语委规范文件中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性的规定。因此,我认为B版教材在规范性文件未出台前,沿用习惯的标示方法是适宜的,也是谨慎的。若有此规范性文件出台,我们必然会对照要求做出标示。
“风之语”:记得有一次写文章,一位同事看后曾向我指出书名号之间是不用加标点的。当时我自己也吃了一惊,之后查看了一些文章,有的加,有的不加,真把我给弄糊涂了。但今日读贴,收获颇大!
“绿宝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有着“同时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辞海》《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工具书和有关讨论异形词的文章”的语句,语文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曹先擢的《序3》也有“具体的指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标准,如《简化字总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的语句。但是在国家标准《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中却又有书名号之间加顿号的语句:“《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拼音词汇》、《汉英词典》……”看来国家有关标准中的标点符号用法也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
“cjw1639”:是啊,否则各种版本教材采用不一样的标准,这就为难了广大一线教师,更为难了千千万万的孩子!
【结语】读了这场讨论,我被这种研讨的氛围所感染,被网友们真诚、严谨的态度所感动。正因我们拥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凤凰语文”论坛,是她让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她让我们“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这次讨论虽然没有最后的结论,但是我想她的价值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结论,正因她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去思考,学会了怎样去研讨,正因她将促使有关部门能尽快地制定出一个标准来。朋友们,你说,这样的好处难道还不足够吗?
精选阅读(二):
★ 书名号散文
★ 标点符号家庭作文

【顿号怎么写(合集6篇)】相关文章:
标点符号病句练习题及答案2022-06-23
《会说话的灯》第二课时2023-04-11
年终盘点计划书2023-07-09
年终盘点计划2022-11-08
盘点的总结报告范文2023-04-22
文学常识:元白是谁2023-03-12
盘点检讨书2023-09-08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方法2022-09-06
家里的争吵作文2022-08-27
公文写作培训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