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白话文:陰陽类论(共10篇)由网友“Xsophie”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黄帝内经白话文:陰陽类论,希望大家喜欢!
篇1:黄帝内经白话文:陰陽类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陰陽类论
黄帝内经的陰陽类论篇章主要讲了什么呢?陰陽类论传递了什么医学思想呢?
在立春的这一天,黄帝很安闲地坐者,观看八方的远景,侯察八风的方向,向雷公问道:按照陰陽的分析方法和经脉理论,配合五脏主时,你认为哪一脏最贵?雷公回答说:春季为一年之首,属甲乙木,其色青,五脏中主肝,肝旺于春季七十二日,此时也是肝脉当令的时候,所以我认为肝脏最贵。黄帝到:我依据《上、下经》陰陽比例分析的理论来体会,你认为最贵的,却是其中最贱下的。
雷公斋戒了七天,早晨又侍坐于黄帝的一旁。黄帝到:三陽为经,二陽为维,一陽为游部,懂得这些,可以知道五脏之气运行的终始了。三陰为表,二陰为里,一陰为陰气之最终,是陽气的开始,有如朔侮的交 界,都符合于天地陰陽终始的道理。雷公说:我还没有明白其中的意义。黄帝到:所谓“三陽”,是指太陽,其脉至于手太陰寸口,见弦浮不沉之象,应当根据常度来判断,用心体察,并参合陰陽之论,以明好坏。所谓“二陽”,就是陽明,其脉至于手太陰寸口,见弦浮不沉之急,不鼓击于指,火热大至之时而由此病脉,大都有死亡的危险。“一陽”就是少陽,其脉至于手太陰寸口,上连人迎,见弦急悬而不绝,这是少陽经的'病脉,如见有陰而无陽的真脏脉象,就要死亡。“三陰”为手太陰肺经,肺朝百脉,所以为六经之主,其气交 于太陰寸口,脉象沉浮鼓动而不浮,是太陰之气陷下而不能升天,以致心志空虚。“二陰”是少陰,其脉至于肺,其气归于膀胱,外与脾胃相连。“一陰”是厥陰,其脉独至于太陰寸口,经气已绝,故脉气浮而不鼓,脉象如钩而滑。以上六种脉象,或陽脏见陰脉,或陰脏见陽脉,相互交 错,会聚于寸口,都和五脏相通,与陰陽之道相合。如出现此种脉象,凡先见于寸口的为主,后见于寸口的为客。
雷公说;我已经完全懂得您的意思了,把您以前传授给我的经脉道理,以及我自己从书本上读到的从容之道,和今天您所讲的从容之法相结合的话,我还不明白其中陰陽雌雄的意义。黄帝道:三陽如父亲那样高尊,二陽如外卫,一陽如枢纽;三陰如母亲那样善于养育,二陰如雌雄那样内守,一陰如使者一般,能交 通陰陽。
二陽一陰是陽明主病,二陽不胜一陰,则陽明脉软而动,九窍之气沉滞不利。三陽一陰为病,则太陽脉胜,寒水之气大盛,一陰肝气不能制止寒水,故内乱五脏,外现惊骇。二陰二陽则病在肮,少陰脉沉,少陰之气胜肺伤脾,在外伤及四肢。二陰与二陽交 互为患,则土邪侮水,其病在肾,骂詈妄行,癫疾狂乱。二陰一陽,其病出于肾,陰气上逆于心,并使脘下空窍如被堤坝阻隔一样闭塞不通,四肢好象离开身体一样不能为用。一陰一陽为病,其脉代绝,这是厥陰之气上至于心发生的病变,或在上部,或在下部,而无定处,饮食无味,大便泄泻无度,咽喉干部,病在脾土。二样三陰为病,包括至陰脾土在内,陰气不能至于陽,陽气不能达于陰,陰陽相互隔绝,陽浮于外则内成血瘕,陰沉于里外成脓肿;若陰陽之气都盛壮,而病变趋向于下,再男子则陽道生病,女子则陰器生病。上观天道,下察地理,必以陰陽之理来决断病者死生之期,同时还要参合一岁之中何气为首。
雷公说:请问疾病的死亡日期。黄帝没有回答。雷公又问。黄帝道:在医书上有说明。雷公又说:请问疾病的死亡日期。黄帝道:冬季三月的病,如病症脉象都属陽盛,则春季正月见脉有死征,那麽到初春交 夏,陽盛陰衰之时,便会有死亡的危险。冬季三月的病,根据地理,势必将尽,草和柳叶都苦死了,如果到春天陰陽之气都绝,那麽其死期就在正月。春季三月的病,名为“陽杀”。陰陽之气都绝,死期在冬天草木苦干之时。夏季三月的病,若不痊愈,到了至陰之时,那么死期在至陰后不超过十日;若脉见陰陽交 错,则死期在初冬结薄冰之时。冬季三月的病,表现了手足三陽的脉证,不给治疗也会自愈。若是陰陽叫错和而为病,则立而不能坐,坐而不能起。若三陽脉独至,则独陽无陰,死期在冰结如石之时。三陰脉独至,则独陰无陽,死期在正月雨水节。
附原文: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陰陽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甚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陰陽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陽为经,二陽为维,一陽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三陽为表,二陰为里,一陰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雷公曰:受业未能明。帝曰:所谓三陽者,太陽为经,三陽脉至手太陰,弦浮而不沉,决以并,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论。所谓二陽者,陽明也,至手太陰,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陽之病也,专陰则死。三陰者,六经之所主也,交 于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陰至肺,其气膀胱,外连脾胃。一陰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陰乍陽,交 属相并,缪通五脏,合于陰陽,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陰陽,不知雌雄。帝曰:三陽为父,二陽为卫,一陽为纪;三陰为母,二陰为雌,一陰为独使。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胜一陰,软而动,九窍皆沉。三陽一陰,太陽脉胜,一陰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陰二陽皆交 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陰二陽,病出于肾,陰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陰一陽代绝,此陰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过陽,陽气不能止陰,陰陽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月付;陰陽皆壮,下至陰陽。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
雷公曰:请问短期。黄帝不应。雷公复问。黄帝曰:经论中。雷公曰:请闻短期。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陽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徵,皆归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陰陽皆绝,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曰陽杀。陰陽皆绝。期在草干。夏三月之病,至陰不过十日;陰陽交 ,期在濂水。秋三月之病,三陽俱起,不治自已。陰陽交 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陽独至,期在石水。二陰独至,期在盛水。
篇2:黄帝内经白话文:痿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痿论
黄帝问道:五脏都能使人发生痿病,是什麽道理呢?岐伯回答说:肺主全身皮毛,心主全身血脉,肝主全身筋膜,脾主全身肌肉,肾主全身骨髓。
所以肺脏有热,灼伤津液,则枯焦,皮毛也成虚弱、干枯不润的状态,热邪不去,则变生痿躃;心脏有热,可使气血上逆,气血上逆就会引起在下的血脉空虚,血脉空虚就会变生脉痿,使关节如折而不能提举,足胫弛缓而不能着地行路;肝脏有热,可使胆汁外溢而口苦,筋膜失养而干枯,以至筋脉挛缩拘急,变生筋痿;脾有邪热,则灼耗胃筋而口渴,肌肉失养而麻木不仁,变生不知痛痒的肉痿;肾有邪热,热浊精枯,致使髓减骨枯,腰脊不能举动,变生骨痿。
黄帝问道:痿证是怎样引起的?岐伯说:肺是诸脏之张,又是心脏的华盖。遇有失意的事情,或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则使肺气郁而不畅,于是出现喘息有声,进而则气郁化热,是肺叶枯焦,精气因此而不能敷布于周身,五脏都是因肺叶焦得不到营养而发生痿躃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悲哀过度,就会因气机郁结而使心包络隔绝不通,心包络隔绝不通则导致陽气在内妄动,逼迫心血下崩,于是屡次小便出血。所以《本病》中说:“大经脉空虚,发生肌痹,进一步传变为脉痿。”如果无穷尽地胡思乱想而欲望又不能达到,或意念受外界影响而惑乱,房事不加节制,这些都可致使宗筋弛缓,形成筋痿或白浊、白带之类疾患。所以《下经》中说:筋痿之病发生于肝,是由于房事太过内上精气所致。有的人日渐感受湿邪侵渍,导致了湿邪痹阻而肌肉麻木不仁,最终则发展为肉痿。
所以《下经》中说:“肉痿是久居湿地引起的。”如果长途跋涉,劳累太甚,又逢炎热天气而口渴,于是陽气化热内扰,内扰的邪热侵入肾脏,肾为水脏,如水不胜火,灼耗陰精,就会骨枯髓空,致使两足不能支持身体,形成骨痿。所以《下经》中说:“骨痿是由于大热所致。”
黄帝问道:用什麽办法鉴别五种痿证呢?岐伯说:肺有热的`痿,面色白而毛发衰败;心有热的痿,面色红而浅表血络充盈显现;肝有热的痿,面色青而爪甲枯槁;脾有热的痿,面色黄而肌肉蠕动;肾有热的痿,面色黑而牙齿枯槁。
黄帝道:先生以上所说是合宜的。医书中说:治痿应独取扬名,这是什麽道理呢?岐伯说:扬名是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能濡养宗筋,宗筋主管约束骨节,使关节运动灵活。冲脉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处,输送气血以渗透灌溉分肉肌腠,与足扬名经会合于宗筋,陰经陽经都总汇于宗筋,再会合于足扬名经的气衔穴,故扬名经是它们的统领,诸经又都连属于带脉,系络于督脉。所以扬名经气血不足则宗筋失养而弛缓,带脉也不能收引诸脉,就使两足痿弱不用了。
黄帝问道:怎样治疗呢?岐伯说:调补各经的荥穴,疏通各经的输穴,以调机体之虚实和气血之逆顺;无论筋脉骨肉的病变,只要在其所合之脏当旺的月份进行治疗,病就会痊愈。黄帝道:很对!
附原文: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裴衰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陽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婬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及为白婬。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陽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
帝曰:何以别之?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陽明合于宗筋,陰陽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陽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陽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帝曰:善
篇3:黄帝内经白话文:风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风论
黄帝问道:风邪侵犯人体,或引起寒热病,或成为热中病,或成为寒中病,或引起疠风病,或引起偏枯病,或成为其他风病。由于病变表现不同,所以病名也不一样,甚至侵入到五脏六腑,我不知如何解释,愿听你谈谈其中的道理。岐伯说:风邪侵犯人体常常留滞于皮肤之中,使腠理开合失常,经脉不能通调于内,卫气不能发泄于外;然而风邪来去迅速,变化多端,若使腠理开张则陽气外泄而洒淅恶寒,若使腠理闭塞则陽气内郁而身热烦闷,恶寒则引起饮食减少,发热则会使肌肉消瘦,所以使人振寒而不能饮食,这种病称为寒热病。风邪由扬名经入胃,循经脉上行到目内眦,假如病人身体肥胖,腠理致密,则风邪不能向外发泄,稽留体内郁而化热,形成热中病,症见目珠发黄;假如病人身体瘦弱,腠理疏松,则陽气外泄而感到畏寒,形成寒中病,症见眼泪自出。风邪由太陽经侵入,偏行太陽经脉及其腧穴,散布在分肉之间,与卫气相搏结,使卫气运行的道路不通利,所以肌肉肿胀高起而产生疮疡;若卫气凝涩而不能运行,则肌肤麻木不知痛痒。疠风病是营气因热而腐坏,血气污浊不清所致,所以使鼻柱蚀坏而皮色衰败,皮肤生疡。病因是风寒侵入经脉稽留不去,病名叫疠风。
在春季或甲日、已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肝风;在夏季或丙日、丁日感受风邪的,形成心风;再长夏或戊日、己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脾风;在秋季或庾日、辛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肺风;在冬季或壬日、癸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肾风。
风邪侵入五脏六腑的俞穴,沿经内传,也可成为五脏六腑的风病。逾穴是机体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若风邪从其血气衰弱场所入侵,或左或右;偏着于一处,则成为偏风病。
风邪由风府穴上行入脑,就成为脑风病;风邪侵入头部累及目系,就成为目风病,两眼畏惧风寒;饮酒之后感受风邪,成为漏风病;行房汗出时感受风邪,成为内风病;刚洗过头时感受风邪成为首风病;风邪久留不去,内犯肠胃,则形成肠风或飧泄病;风邪停留于腠理,则成为泄风病。所以,风邪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致于它侵入人体后产生变化,能引起其他各种疾病,就没有一定常规了,但其病因都风邪入侵。
黄帝问道:五脏风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希望你讲讲诊断要点和病态表现。岐伯回答道:肺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面色淡白,不时咳嗽气短,白天减轻,傍晚加重,诊察时要注意眉上部位,往往眉间可出现白色。心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唇舌焦躁,容易发怒,面色发红,病重则言语謇涩,诊察时要注意舌部,往往舌质可呈现红色。肝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常悲伤,面色微青,易发怒,有时厌恶女性,诊察时要注意目下,往往眼圈可发青色。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身体疲倦,四肢懒于活动,面色微微发黄,食欲不振,诊察时要注意鼻尖部,往往鼻尖可出现黄色。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颜面然而肿,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加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可出现黑色。胃风的症状,是项部多汗恶风,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加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可出现黑色。胃风的症状,是颈部多汗,恶风,吞咽饮食困难,隔塞不通,腹部易作胀满,如少穿衣,腹即瞋胀,如吃了寒凉的食物,就发生泄泻,诊察时可见形体瘦削而腹部胀大。首风的症状,是头痛,面部多汗,恶风,每当起风的前一日病情就加重,以至头痛得不敢离开室内,待到起风的当日,则痛热稍轻。漏风的症状,是汗多,不能少穿衣服,进食即汗出,甚至是自汗出,喘息恶风,衣服常被汗侵湿,口干易渴,不耐劳动。泄风的症状,是多汗,汗出湿衣,口中干燥,上半身汗出如水渍一样,不耐劳动,周身疼痛发冷。黄帝道:讲得好!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颤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内气与陽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陽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胀而有疡;卫气有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腐,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道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鉼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疣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炱,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脘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所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帝曰:善
篇4:黄帝内经白话文:热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热论
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间,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什麽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释,想听听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太陽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陽分,故诸陽皆隶属于太陽。太陽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陽维相会,循行于巅背之表,所以太陽为诸陽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如果陰陽二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黄帝说:我想知道伤寒的症状。岐伯说:伤寒病一日,为太陽经感受寒邪,足太陽经脉从头下项,侠脊抵腰中,所以头项痛,腰脊强直不舒。二日陽明经受病,陽明主肌肉,足陽明经脉挟鼻络于目,下行入腹,所以身热目痛而鼻干,不能安卧。三日少陽经受病,少陽主骨,足少陽经脉,循胁肋而上络于耳,所以胸肋痛而耳聋。若三陽经络皆受病,尚未入里入陰的,都可以发汗而愈。四日太陰经受病,足太陰经脉散布于胃中,上络于咽,所以腹中胀满而咽干。五日少陰经受病,足少陰经脉贯肾,络肺,上系舌本,所以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陰经受病,足厥陰经脉环陰器而络于肝,所以烦闷而陰囊收缩。如果三陰三陽经脉和五脏六腑均受病,以致营卫不能运行,五脏之气不通,人就要死亡了。
如果病不是陰陽表里两感于寒邪的,则第七日太陽病衰,头痛稍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热稍退;九日少陽病衰,耳聋将逐渐能听到声音;十日太陰病衰,腹满已消,恢复正常,而欲饮食;十一日少陰病衰,口不渴,不胀满,舌不干,能打喷嚏;十二日厥陰病衰,陰囊松弛,渐从少腹下垂。至此,大邪之气已去,病也逐渐痊愈。黄帝说:怎麽治疗呢?岐伯说:治疗时,应根据病在何脏和经,分别予以施治,病将日渐衰退而愈。对这类病的`治疗原则,一般病未满三日,而邪犹在表的,可发汗而愈;病已满三日,邪已入里的,可以泻下而愈。
黄帝说:热病已经痊愈,常有余邪不尽,是什麽原因呢?岐伯说:凡是余邪不尽的,都是因为在发热较重的时候强进饮食,所以有余热遗留。象这样的病,都是病逝虽然已经衰退,但尚有余热蕴藏于内,如勉强病人进食,则必因饮食不化而生热,与残存的余热相薄,则两热相合,又重新发热,所以有余热不尽的情况出现。黄帝说:好。怎样治疗余热不尽呢?岐伯说:应诊察病的虚实,或补或泻,予以适当的治疗,可使其病痊愈。黄帝说:发热的病人在护理上有什麽禁忌呢?岐伯说:当病人热势稍衰的时候,吃了肉食,病即复发;如果饮食过多,则出现余热不尽,这都是热病所应当禁忌的.
黄帝说:表里同伤于寒邪的两感证,其脉和症状是怎样的呢?岐伯说:陰陽两表里同时感受寒邪的两感证,第一日为太陽与少陰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太陽的头痛,又有少陰的口干和烦闷;二日为陽明与太陰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陽明的身热谵言妄语,又有太陽的腹满不欲食;三日为少陽与厥陰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少陽之耳聋,又有厥陰的陰囊收缩和四肢发冷。如果病逝发张展至水浆不入,神昏不知人的程度,到第六天便死亡了。
黄帝说:病已发展至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象这样的病,要三天以后死亡,是什麽道理呢?岐伯说:陰陽为十二经之长,此经脉的气血最盛,所以病人容易神识昏迷。三天以后,陽明的气血已经竭尽,所以就要死亡。
大凡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病发于夏至日以前的就称之为温病,病发于夏至日以后的就称之为暑病。暑病汗出,可使暑热从汗散泄,所以暑病汗出,不要制止。
附原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陽者,诸陽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陽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陽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陽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脉循陰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陰三陽、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陽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陰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纵,少腹徽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如何?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陽与少陰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陽明与太陰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陽与厥陰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篇5:黄帝内经白话文:厥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厥论
黄帝问道:厥证有寒有热,是怎样形成的?岐伯答到:陽气衰竭与下,发为寒厥;陰气衰竭与下,发为热厥。黄帝问道:热厥证的发热,一般从足底开始,这是什麽道理?岐伯答到:陽经之气循行于足五趾的外侧端,汇集于足底而聚汇到足心,所以若陰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陽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足底发热。黄帝问道:寒厥证的厥冷,一般从足五趾渐至膝部,这是什麽道理?岐伯答道:陰经之气起于足五趾的内侧端,汇集于膝下后,上聚于膝部。所以若陽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陰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从足五趾至膝部的厥冷,这种厥冷,不是由于外寒的侵入,而是由于内里的陽虚所致。
黄帝问道:寒厥是损耗了何种精气而形成的?岐伯说:前陰是许多经脉聚汇之处,也是足太陰和足扬名经脉汇合之处。一般来说,人体在春夏季节是陽气偏多而陰气偏少,秋冬季节是陰气偏盛而陽气偏衰。有些人自恃体质强壮,在秋冬陽气偏衰的季节纵欲、过劳,使肾中精气耗损,精气亏虚于下而与上焦之气相,虽争亦不能迅速恢复,精气不断溢泄于下,元陽亦随之而虚,陽虚生内寒,陰寒之邪随从上争之气而上逆,便为寒厥。邪气停聚于中焦,是胃气虚衰,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一森灌营养经络,以致陽气日益亏损,陰寒之气肚胜于内,所以手足厥冷。
黄帝问道:热厥是怎样形成的?凤伯答道:酒入于胃,由于酒性标悍径行皮肤络脉,所以使络脉中血液充满,而经脉反显得空虚。脾的功能是主管输送胃中的津液营养,若饮酒过度,脾无所输送则陰经亏虚;陰津亏虚则标悍的酒热之气乘虚入扰于内,导致胃气不和;胃气不和则陰精化生无源而枯竭;陰精枯竭就不能营养四肢。这种人必然是经常的酒醉或饱食太过之后行房纵欲,致使酒食之气郁居于脾中不得宣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结,酝酿成热,热盛于中焦,进而波及周身,因有内热而小便色赤。酒性是标悍浓烈的,肾的精气必受其损伤而日益虚衰,陰虚陽胜,形成陽气独盛于内的局面,所以手足发热。
黄帝问道:厥证有的使人腹部胀满,有的使人猝然不知人事,或者半天,甚至长达一天时间才能苏醒,这是什麽道理?岐伯答道:下部之气充盛于上,下部就空虚,下部气虚则水谷不化而引起腹部胀满;陽气偏盛于上,若下部之气又并聚于上,则气机失常而逆乱,气机逆乱则扰乱陽气,陽气逆乱就不醒人事了。黄帝道:对!
希望听听六经厥证的病态表现。岐伯说:太陽经厥证,上为头肿发重,下为足不能行走,发作时眼花跌倒。扬名经厥证,可出现疯癫样表现,奔跑呼叫,腹部胀满不得安卧,面部赤热,神志模糊,出现幻觉,胡言乱语。少陽经厥证,可见到突然性耳聋,面颊肿而发热,两胁疼痛,小腿不能运动。太陰经厥证,可见到腹部胀满,大便不爽,不思饮食,食则呕吐,不能安卧。少陰经厥证,可出现口干,小便色赤,腹胀满,心痛。厥陰经厥证,可见到少腹肿痛,腹胀满,大小便不利,喜欢采取屈膝的体位睡卧,前陰萎缩而肿,小腿内侧发热。厥证的治则是: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本经自生病,不是受他经虚实证影响的,从本经取穴治疗。
足太陰经的经气厥逆,小腿拘集痉挛,心痛牵引腹部,当取主病的本经腧穴治疗。若足三陰经都发生厥逆,身体僵直跌倒,呕血,容易鼻出血,当取主病的本经腧穴治疗。。足少陽经的经气厥逆,关节活动不灵,关节不利则腰部不能活动,颈项不能回顾,如果伴发肠痈,就为不可治的危证,如若发惊,就会死亡。足扬名经的.经气厥逆,喘促咳嗽,身发热,容易惊骇,鼻出血,呕血。
手太陰经的经气厥逆,胸中虚满而咳嗽,常常呕吐涎沫,当取本经主病的腧穴治疗。手厥陰和手少陰经的经气厥逆,心痛连及咽喉,身体发热,是不可治的死症。手太陽经的经气厥逆,耳聋流泪,颈项不能回顾,腰不能前后俯仰,当取主病的本经腧穴治疗。手扬名经和手少陽经的经气厥逆,发为喉部痹塞,咽部肿痛,颈项强直,当取主病的本经腧穴治疗。
附原文: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陽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陽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陽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陰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陽气胜,则足下热也。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下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陰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陰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陽气多而陰气少,秋冬则陰气盛而陽气衰。此人者质壮,经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陽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陽气日损,陰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气虚则陽气入,陽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剽悍,肾气有衰,陽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陰气盛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陽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陽气乱,陽气乱则不知人也。帝曰:善。
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岐伯曰:巨陽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陽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陽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胫不可以运。太陰之厥,则腹满脘胀,后不利,于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陰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陰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陰缩肿,胫内热。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太陰厥逆,胫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陰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陰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三陰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太陽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少陽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陽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手太陰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手太陽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手陽明、少陽厥逆,发喉痹,嗌肿,治主病者。
篇6:黄帝内经白话文:气穴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气穴论
黄帝内经的气穴论是讲什么的呢?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 上的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年之日数,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听你详尽的讲讲。岐伯再次鞠躬回答说: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若不是圣帝,谁能穷究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请允许我将气穴的部位都一一讲出来。黄帝拱手谦逊退让地说:先生对我讲的道理,使我很受启发,虽然我尚未看到其具体部位,未听到其具体的数字,然而已经使我耳聪目明的领会了。
岐伯说:你领会的如此深刻,这真是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啊!黄帝说道:我并不是易语的圣人,世人说气穴之数理可以开阔人的意识,现在我向你所询问的是气穴的数理,主要是开发蒙昧和解除疑惑,,还谈不到什麽深奥的理论。然而我希望听先生将气穴的部位尽情地全都讲出来,使我能了解他的意义,并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传授于人。岐伯再拜而起说:我现在就谈吧!背部与心胸互相牵引而痛,其治疗方法应取任脉的天突穴和督脉的中枢穴,以及上纪下纪。
上纪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纪就是关元穴。盖背在后为陽,胸在前为陰,经脉斜系于陰陽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涩,胸胁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卧,上气喘息,呼吸短促,或一侧偏痛,若经脉的邪气盛买则溢于络,此络从尻脉开始斜出,络胸胁部,支心贯穿横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 于背部第十椎节之下,所以取此处穴位治疗。
五脏各有井荥俞经和五俞,五五二十五,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荥俞原经合六俞,六六三十六,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热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头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五脏在背部脊椎两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环跳二穴,犊鼻二穴,听宫二穴,攒竹二穴,完骨二穴,风府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共四穴,颊车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关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贞二穴,窨门一穴,神阙一穴,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 信、跗陽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脉左右共四穴。治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诸经的分肉之间;治热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气聚会之处;治寒热之俞穴,在两膝关节的外侧,为足少陽胆经的陽关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处的五里穴。以上凡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针刺的部位。
黄帝说道:我已经知道气穴的部位,即是行针刺的处所,还想听听孙络与溪谷是否也与一岁相应呢?岐伯说: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以应一岁,若邪气客于孙络,溢注于络脉而不入于经就会产生奇病,孙络是外通于皮毛,内通于经脉以通行营危,若邪客之则营卫稽留,卫气外散,营血满溢,若卫气散尽,营鞋留滞,外则发热,内则少气,因此治疗时应迅速针刺用泻法,以通畅营卫,凡是见到有营卫稽留之处,即泻之,不必文其是否是穴会之处。
黄帝说:好。好象听听溪骨之会合是怎样的。岐伯说:较大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谷,娇小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溪。分肉之间,溪谷会合的部位,能通行营卫,会合宗气。若邪气溢满,正气壅滞,则脉发热,肌肉败坏,营卫不能畅行,必将郁热腐肉成脓,内则消烁骨髓,外则可溃大肉,若邪六连于关节肌腠,必使髓液皆溃为脓,而使筋骨败坏。
若寒邪所客,积留而不去,则营卫不能正常运行,以致筋脉肌肉卷缩,肋肘不得伸展,内则发生骨痹,外则肌肤麻木不仁这是不足的症候,乃由寒邪留连溪骨所致。溪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合,以应于一岁。若是邪在皮毛孙络的小痹,则邪气随脉往来无定,用微针即可治疗,方法与刺孙络是一样的。黄帝乃避退左右起身再拜说道:今天承你启发,以解除了我的疑惑,应把它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拿出传人。于是将它藏于金兰之室,提名叫做“气削所在”。岐伯说:孙络之脉是属于经脉支别的,其血盛而当泻的,也是与三百六十五脉相同,若邪气侵入孙络,同样是传注于络脉,复注于十二脉络,那就不是单独十四络脉的范围了。
附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岐伯曰:此所为“圣人易语,良马易御”也。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背胸邪系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 十椎下。
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月吕两傍各五,凡十穴,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分中二穴,犊鼻二穴,耳中多所闻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项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关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贞二穴,喑门一穴,齐一穴,胸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横二穴,陰陽跷四穴。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帝: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写无怠,以通荣卫,见而写之,无问所会。帝曰:善。
愿闻溪谷之会也。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囷,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婬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宝,署曰:“气穴所在”。
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写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写于中者十脉
篇7:黄帝内经白话文:经络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经络论
黄帝内经的经络论篇主要讲了什么呢?
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麽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
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
黄帝说:陰络与陽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岐伯说:陰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陽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
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
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黄帝说:好。
附原文: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帝曰:络之陰陽,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陰络之色应其经,陽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帝曰:善
篇8:黄帝内经白话文:痹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痹论
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生的?是多汗恶风回答说:由风、寒、湿三种邪气杂合伤人而形成痹病。。其中风邪偏胜的叫行痹,寒邪偏胜的叫痛痹,诗协偏胜的叫着痹。
黄帝问道:痹病又可分为五种,为什麽?岐伯说:在冬天得病称为骨痹;在春天得病的称为筋痹;在夏天得病的称为脉痹;在长夏得病的称为肌痹;在秋天得病的称为皮痹。
黄帝问道:痹病的冰鞋又有内侵而累及五脏六腑的,是什麽道理?岐伯五脏都有与其相合的组织器官,若冰鞋久留不除,就会内犯于相合的内脏。所以,骨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心;肌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脾;皮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肺。总之,这些痹证是各脏在所主季节里重复感受了风、寒、湿气所造成的。
凡痹病侵入到五脏,症状各有不同:肺痹的症状是烦闷胀满,喘逆呕吐,心痹的症状是血脉不通畅,烦躁则心悸,突然气逆上壅而喘息,咽干,易暖气,厥陰上逆则引起恐惧。肝痹的症状是夜眠多惊,饮水多而小便频数,疼痛循肝经由上而下牵引少腹如怀孕之状。肾痹的症状是腹部易作胀,骨萎而足不能行,行步时臀蔀着地,脊柱曲屈畸行,高耸过头。脾痹的症状是四肢倦怠无力,咳嗽,呕吐清水,上腹部痞塞不通。肠痹的症状是频频饮水而小便困难,腹中肠鸣,时而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膀胱痹的症状是少腹膀胱部位按之疼痛,如同灌了热水似的,小便涩滞不爽,上部鼻流青涕。
五脏精气,安静则精神内守,躁动则易于耗散。若饮食过量,肠胃就要受损。致痹之邪引起呼吸喘促,是痹发生在肺;致痹之邪引起忧伤思虑,是痹发生在心;致痹之痹引起遗尿,是痹发生在肾;致痹之邪引起疲乏衰竭,是痹发生在肝;致痹之邪引起肌肉瘦削,是痹发生在脾。总之,各种痹病日久不愈,病变就会进一步向内深入。其中风邪偏胜的容易痊愈。
黄帝问道:患了痹病后,有的死亡,有的疼痛经久不愈,有的容易痊愈,这是什麽缘故?岐伯说:痹邪内犯到五脏则死,痹邪稽留在筋骨间的则痛久难愈,痹邪停留在皮肤间的容易痊愈。
黄帝问道:痹邪侵犯六腑是何原因?岐伯说:这也是以饮食不节、起居失度为导致腹痹的根本原因。六腑也各有俞穴,风寒湿邪在外侵及它的俞穴,而内有饮食所伤的病理基础与之相应,于是冰鞋就循着俞穴如里,留滞在相应的腑。
黄帝问道:怎样用针刺治疗呢?岐伯说:五脏各有输穴可取,六腑各有合穴可取,循着经脉所行的部位,各有发病的征兆可察,根据冰鞋所在的'部位,取相应的输穴或合穴进行针刺,病就可以痊愈了。
黄帝问道:营卫之气亦能使人发生痹病吗?岐伯说:营是水谷所化生的精气,它平和协调地运行于五脏,散布于六腑,然后汇入脉中,所以营卫气循着经脉上下运行,起到连贯五脏,联络六腑的作用。胃是水谷所化生的悍气,它流动迅疾而滑利,不能进入脉中,所以循行于皮肤肌肉之间,熏蒸于肓膜之间,敷布于胸腹之内。若营卫之气的循行逆乱,就会生病,只要营卫之气顺从调和了,病就会痊愈。总的来说,营卫之气若不于风寒湿邪相合,则不会引起痹病。黄帝说:讲得好!
痹病,有的疼痛,有的不痛,有的麻木不仁,有的表现为寒,有的表现为热,有的皮肤干燥,有的皮肤湿润,这是什麽缘故?岐伯说:痛是寒气偏多,有寒所以才痛。不痛而麻木不仁的,系患病日久,冰鞋深入,营卫之气运行涩滞,致使经络中气血空虚,所以不痛;皮肤得不到营养,所以麻木不仁。表现为寒象的,是由于机体陽气不足,陰气偏盛,陰气助长寒邪之势,所以表现为寒象。表现为热象的,是由于机体陽气偏盛,陰气不足,偏胜的陽气与偏胜的风邪相结合而乘陰分,所以出现热象。多汗而皮肤湿润的,是由于感受邪湿太甚,加之机体陽气不足,陰气偏盛,湿邪与偏盛的陰气相结合,所以汗出而皮肤湿润。
黄帝问道:痹病而不甚疼痛是什麽缘故?岐伯说:痹发生在骨则身重;发生在脉则血凝涩而不畅;发生在筋则曲屈不能伸;发生在肌肉则麻木不仁;发生在皮肤则寒冷。如果有这五种情况,就不甚疼痛。凡痹病一类疾患,遇寒则筋脉拘急,遇热则筋脉弛缓。黄帝道:讲得好!
附原文: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陰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噜噜网www.luluw.com
陰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婬气喘息,痹聚在肺;婬气忧思,痹聚在心;婬气遗溺,痹聚在肾;婬气乏竭,痹聚在肝;婬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腑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帝曰:善!
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陽气少,陰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陽气多,陰气少,病气胜,陽遭陰,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陽气少,陰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帝曰:善。
篇9:黄帝内经白话文:疟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疟论
疟疾有隔日发作,为什麽?风病和疟疾相似而同属一类,为什麽风病的症状持续常在,而疟疾却发作有休止呢?
黄帝问道:一般来说,疟疾都由于感受了风邪而引起,他的修作有一定时间,这是什麽道理?岐伯回答说:疟疾开始发作的时候,先起于毫毛竖立,继而四体不舒,欲的引伸,呵欠连连,乃至寒冷发抖,下颌鼓动,腰脊疼痛;及至寒冷过去,便是全身内外发热,头痛有如破裂,口渴喜欢冷饮。
黄帝道:这是什麽原因引起的?请说明它的道理。岐伯说:这是由于陰陽上下相争,虚实交替而作,陰陽虚实相互移易转化的关系。陽气并入于陰分,使陰气实而陽气虚,陽明经气虚,就寒冷发抖乃至两颌鼓动;太陽经气虚便腰背头项疼痛;三陽经气都虚,则陰气更胜,陰气胜则骨节寒冷而疼痛,寒从内生,所以内外都觉寒冷。如陰气并入陽分,则陽气实而陰气虚。陽主外,陽盛就发生外热;陰主内,陰虚就发生内热,因此外内都发热,热甚的时候就气喘口渴,所以喜欢冷饮。这都是由于夏天伤于暑气,热气过盛,并留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亦即荣气居留的所在。由于暑热内伏,使人汗孔疏松,腠理开泄,一遇秋凉,汗出而感受风邪,或者由于洗澡时感受水气,风邪水气停留于皮肤之内,与卫气相合并居于卫气流行的所在;而卫气白天行于陽分,夜里行于陰分,邪气也随之循行于陽分时则外出,循行于陰分时则内搏,陰陽内外相搏,所以每日发作。
黄帝道:疟疾有隔日发作,为什麽?岐伯说;因为邪气舍留之处较深,向内迫近与陰分,致使陽气独行于外,而陰分之邪留着于里,陰与陽相争而不能即出,所以隔一天才发作一次。黄帝道:讲得好!
疟疾发作的时间,有逐日推迟,或逐日提前的,是什麽缘故?岐伯说:邪气从风府穴侵入后,循脊骨逐日逐节下移,卫气是一昼夜会于风府,而邪气却每日向下移行一节,所以其发作时间也就一天迟一天,这是由于邪气先侵袭于脊骨的关系。每当卫气会于风府时,则腠理开发,腠理开发则邪气侵入,邪气侵入与卫气交争,病就发作,因邪气日下一节,所以发病时间就日益推迟了。这种邪气侵袭风府,逐日下移一节而发病的,约经二十五日,邪气下行至骶骨;骶骨;二十六日,又入于脊内,而流注于伏肿脉;再沿冲脉上行,至九日上至于缺盆之中。因为邪气日渐上升,所以发病的时间也就一天早一天。至于隔一天发病一次的,是因为邪气内迫与五脏,横连与膜原,它所行走的道路较远,邪气深藏,循行迟缓,不能和卫气并行,邪气与卫气不得同时皆出,所以隔一天才能发作一次。
黄帝道:您说卫气每至于风府时,腠理开发,邪气乘机袭入,邪气入则病发作。现在又说卫气与邪气相余的部位每日下行一节,那麽发病时,邪气就不恰在于风府,而能每日发作一次,是何道理?岐伯说:以上是指邪气侵入于头项,循着脊骨而下者说的,但人体各部分的虚实不同,而邪气侵犯的部位也不一样,所以邪气所侵,不一定都在风府穴处。例如:邪中于头项的,卫气行至头顶而病发;邪中于背部的,卫气行至背部而病发;邪中于腰脊的,卫气行至腰脊而病发;邪中于手足的,卫气行至手足而病发;凡卫气所行之处,和邪气相合,那病就要发作。所以说风邪侵袭人体没有一定的部位,只要卫气与之相应,腠理开发,邪气得以凑合,这就是邪气侵入的地方,也就是发病的所在。黄帝道:讲得好!
风病和疟疾相似而同属一类,为什麽风病的症状持续常在,而疟疾却发作有休止呢?岐伯说:风邪为病是稽留于所中之处,所以症状持续常在;疟邪则是随着经络循行,深入体内,必须与卫气相遇,病才发作。
黄帝道:疟疾发作有先寒而后热的,为什麽?岐伯说:夏天感受了严重的暑气,便留藏在腠理皮肤之中,到秋天又伤了风邪,就成为疟疾了。所以水寒,是一种陰气,风邪是一种陽气。先伤于水寒之气,后伤于风邪,所以先寒而后热,病的发作有一定的时间,这名叫寒疟。
黄帝道:有一种先热而后寒的,为什麽?岐伯说:这是先伤于风邪,后伤于水寒之气,所以先热而后寒,发作也有一定的时间,这名叫温疟。
还有一种只发热而不恶寒的,这是由于病人的陰气先亏损于内,因此陽气独旺于外,病发作时,出现少气烦闷,手足发热,要想呕吐,这名叫瘅疟。
黄帝道:医经上说有余的应当泻,不足的应当补。今发热是有余,发冷是不足。而疟疾的寒冷,虽然用热水或向火,亦不能使之温暖,及至发热,即使用冰水,也不能使之凉爽。这些寒热都是有余不足之类。但当其发冷、发热的时候,良医也无法制止,必须待其病势自行衰退之后,才可以施用刺法治疗,这是什麽缘故?请你告诉我。岐伯说:医经上说过,有高热时不能刺,脉搏纷乱时不能刺,汗出不止时不能刺,因为这正当邪盛气逆的时候,所以未可立即治疗。疟疾刚开始发作,陽气并于陰分,此时陽虚而陰盛,外表陽气虚,所以先寒冷发抖;至陰气逆乱已极,势必复出于陽分,于是陽气与陰气相并于外,此时陰分虚而陽分实,所以先热而口渴。因为疟疾并与陽分,则陽气胜,并于陰分,则陰气胜;陰气胜则发寒,陽气胜则发热。由于疟疾感受的风寒之气变化无常,所以其发作至陰陽之气俱逆极时,则寒热休止,停一段时间,又重复发作。当其病发作的时候,象火一样的猛烈,如狂风暴雨一样迅不可当。所以医经上说:当邪气盛极的时候,不可攻邪,攻之则正气也必然受伤,应该乘邪气衰退的时候而攻之,必然获得成功,便是这个意思。因此治疗疟疾,应在未发的时候,陰气尚未并于陽分,陽气尚未并于陰分,便进行适当的治疗,则正气不至于受伤,而邪气可以消灭。所以医生不能在疟疾发病的时候进行治疗,就是因为此时正当正气和邪气交争逆乱的缘故。黄帝道:讲得好!
疟疾究竟怎样治疗?时间的早晚应如何掌握?岐伯说:疟疾将发,正是陰陽将要相移之时,它必从四肢开始。若陽气已被邪伤,则陰分也必将受到邪气的影响,所以只有在未发病之先,以索劳缚其四肢末端,使邪气不得入,陰气不得出,两者不能相移;劳缚以后,审察络脉的情况,见其孙络充实而郁血的部分,都要刺出其血,这是当真气尚未与邪气相并之前的一种“迎而夺之”的.治法。
黄帝道:疟疾在不发作的时候,它的情况应该怎样?岐伯说:疟气留舍于人体,必然使陰陽虚实,更替而作。当邪气所在的地方是陽分,则发热而脉搏躁急;病在陰分,则发冷而脉搏较静;病到极期,则陰陽二气都以衰惫,卫气和邪气互相分离,病就暂时休止;若卫气和邪气再相遇合,则病又发作了。
黄帝道:有些疟疾隔二日,或甚隔数日发作一次,发作时有的口渴,有的不渴,是什麽缘故?岐伯说:其所以隔几天再发作,是以为邪气与卫气相会于风府的时间不一致,有时不能相遇,不得皆出,所以停几天才发作。疟疾发病,是由于陰陽更替相胜,但其中程度上也有轻重不同,所以有的口渴,有的不渴。
黄帝道:医经上说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而有些疟疾,并不是这样,是什麽道理?岐伯说: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这是指和四时发病规律相应的而言。亦有些疟疾形症不同,与四时发病规律相反的。如发于秋天的,寒冷较重;发于冬天的,寒冷较轻;发于春天的,多恶风;发于夏天的,汗出得很多。
黄帝道:有病温疟和寒疟,邪气如何侵入?逗留在哪一脏?岐伯说:温疟是由于冬天感受风寒,邪气留藏在骨髓之中,虽到春天陽气生发活波,邪气仍不能自行外出,乃至夏天,因夏热炽盛,使人精神倦怠,脑髓消烁,肌肉消瘦腠理发泄,皮肤空疏,或由于劳力过甚,邪气才乘虚与汗一齐外出。这种病邪原是伏藏与肾,故其发作时,是邪气从内而于外。这样的病,陰气先虚,而陽气偏盛,陽盛就发热,热极之时,则邪气又回入于陰,邪入于陰则陽气又虚,陽气虚便出现寒冷,所以这种病是先热而后寒,名叫温疟。黄帝道:瘅疟的情况怎样?岐伯说:瘅疟是由于肺脏素来有热,肺气壅盛,气逆而上冲,以致胸中气实,不能发泄,适因劳力之后,腠理开泄,风寒之邪便乘机侵袭于皮肤之内、肌肉之间而发病,发病则陽气偏盛,陽气盛而不见衰减,于是病就但热不寒了。为什麽不寒?因邪气不入于陰分,所以但热而不恶寒,这种病邪内伏于心脏,而外出则留连于肌肉之间,能使人肌肉瘦削,所以名叫瘅疟。黄帝道:讲得好!
附原文:
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岐伯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陰陽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陰陽相移也。陽并于陰,则陰实而陽虚,陽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陽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陽俱虚,则陰气胜,陰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陽盛则外热,陰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陽,夜行于陰,此气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陰,陽气独发,陰邪内著,陰与陽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帝曰:善!
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帝曰:善!
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陰气也;风者,陽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
其但热而不寒者,陰气先绝,陽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火高。
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陽气并于陰,当是之时,陽虚而陰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陰气逆极,则复出之陽,陽与陰复并于外,则陰虚而陽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陽则陽胜,并于陰则陰胜;陰胜则寒,陽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陰未并陽,陽未并陰,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帝曰:善。
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陰陽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陽已伤,陰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陰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胜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陽,则热而脉躁;在陰,则寒而脉静;极则陰陽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陰陽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藏?岐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陽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陰虚而陽盛,陽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陽虚,陽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帝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陽气盛,陽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用于陰,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帝曰:善。
篇10:黄帝内经白话文:刺法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刺法论
刺法论在讲什么呢?刺法论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黄帝问道:岁气的左右间气,不得升降,气交 发生反常的变化,即可成为暴烈的邪气,我已经知道了。怎样进行预防,挽救人类的疾患,可以得到一种却退郁气的办法吗?岐伯再次跪拜回答说:你提这个问题很高明啊!我听老师说,既明白了天地六元之气的变化,还必须深知刺法,它可以折减郁气,扶助运气,补助虚弱,保全真气,泻其盛气,除去余邪,使其消除此种疾苦。黄帝说:我想听你详尽地讲讲。岐伯说:气应升而不得升时,便有严重的凶灾。厥陰风木欲升为司天之左间,遇金气过胜,而天柱阻抑之,则木气郁,木之郁气欲发,必须等到木气当位之时,在人体 则因当刺足厥陰之井大敦穴,以泻木郁。火欲升为司天之左间,遇水气过胜,而天蓬阻抑之,则火气郁,火之郁气欲发,必须等到火气当位之时,在人体 则不管君火还是相火,同样应当刺心包络手厥陰之荥劳宫穴,以泻火郁。太陰湿土欲升为司天之左间,遇木气过胜,而天冲阻抑之,则土气郁,土气欲发,必须等到土气当位之时,在人体 则应当刺足太陰之俞太白穴,以泻土郁。陽明燥金欲升为司天之左间,遇火气过胜,而天应阻抑之,则金气郁,金之郁气欲发,必须等到金气当位之时,在人体 则应当刺手太陰之经经渠穴,以泻金郁,水之郁气欲发,必须等到土气当位时,在人体 则应当刺足少陰之合陰谷,以泻水郁。
黄帝说:岁气之间应升而不能升的,可以预防,我想听听岁气之间应降而不降的,是不是也可以事先防备岐伯说:既然明白气升的道理,也必然能通达气降的道理。间气升降不前所致的疾患,都可以预先调治。厥陰风木欲降为在泉之左间,遇金气过胜,而地白阻抑之,则木郁降而不得入,木被抑则发为郁气,待郁气散则木可降而得位,气应降而不得降之郁气发作,其晓烈程度和司天间气应升不升之郁气待时发作相同,应降不得降,能够很快地形成郁气,降则可以折减其胜气,在人体 则应当针刺手太陰之井穴少商与手陽明之合穴曲池。火欲降为在泉之左间,遇水气过胜,而地玄与抑之,则火欲降而不得入,火被抑则发为郁气,待郁气散则火气可入,应当折减其胜气,可以散其郁气,在人体 则应当针刺足少陰之井穴涌泉与足太陽之合穴委中。太陰湿土欲降为在泉之左间,遇木气过胜而地苍阻抑之,则土欲降而不能下,土被抑则发为郁气,待郁气散则土气可入,应当折减其胜气,可以散其郁气,在人体 则应当刺足厥陰之井穴大敦与足少陽之合穴陽凌泉。陽明燥金欲降为在泉之左间,遇火气过胜而地彤阻抑之,则金欲降而不能下,金被抑则发为郁气,待郁气散金气可入,应当折减其胜气,可以散其郁气,在人体 则应当针刺手厥陰心包络之井穴中冲与手少陽之合穴天井。太陽寒水欲降为在泉之左间,遇土气过胜而地阜阻抑之,则土欲降而不能下,水被抑则发为郁气,待郁气散则水气可入,应当折减其胜气,可以散其郁气,在人体 则应当针刺足太陰之井穴隐白与足陽明之合穴足三里。
黄帝说:关于五运之太过不及,气至有先后,与天气升降往来,互有相承相抑的问题,我可以听听其至病时所运用的针刺法则吗?岐伯说:应当取六气生化之源。所以气太过者取治之,气不足则资助之。太过取之,应椐其致郁之次第以抑其郁气,取治于运气生化之源,以折减其郁气。不及资之,是用以助运气之不足,避免虚邪之气。
黄帝问道:关于六气升降不前致病的刺法,以知其大要,我想再听听司天之气未能迁于正位,使司天之气化政令失常,也就是一切生化或都失于正常。这样则使百姓患病,可否使其预先解除,以救济人类,请你讲讲这个问题。岐伯再次跪拜回答说:你问的很全面啊!谈到这些至理要言,体现了圣王仁慈怜悯之心,要拯救人类的疾苦,我一定详尽地来陈述这些道理,申明其深奥微妙的意义。若上年司天的太陽寒水,继续施布其政令,则厥陰风木,不能迁居于司天之正位,厥陰不迁正则气郁塞于上,应当泻足厥陰脉气所流的荥穴行间。若上年司天的厥陰风木,继续施布其政令,则少陽君火不能迁居于司天之正位,厥少陰迁正则气郁塞于上,应当针刺手厥陰心包络气所流的荥劳宫。若上年司天的少陰君火,继续施布其政令,则太陰湿土不能迁居于司天之正位,太陰不迁正则气留居于上,应当针刺足太陽陰脉气所流的荥穴大都。若上年司天的太陰湿土,继续施布其政令,则少陽相火不能迁居于司天之正位,少陽不迁正则气闭塞而不通,应当手少陽脉气所流的荥穴液门。若上年司天的少陽相火,继续施布其政令,则陽明燥金不能迁居于司天之正位,陽明不迁正则气又闭塞不通,应当针刺足少陽脉气所流的荥穴然谷。
黄帝说:关于岁气应迁正而不能迁正的,我已经通晓了它的要点,还想听听关于岁气不退位的问题,要想折减它的有余之气,不使其因太过而有失,你可以使我晓得吗?岐伯说:若旧岁的岁气太过而有余,继续居于正位,施布其政令,名叫不退位。使在泉之气,也不能后退而行间气之化,新岁的司天之气不能迁居于正位,风气运行于上,木气布化于天,应当针刺厥陰的合穴曲泉。子年与午年,司天的气数有余,到了丑年与未年,则少陰君活之气,不得退位,热气运行于上,火的余气布化于天,应当针刺手厥陰的合穴曲泽。丑年与未年,司天的气数有余,到了寅年与申年,则太陰湿土之气,不得退位,湿气运行于上,雨气化布于天,应当针刺足太陰的合穴陰凌泉。卯年与酉年,司天的气数有余,到了辰年与戌年,则陽明燥金之气,不得退位,金气运行于上,燥气化布于天,应当针刺手太陰的合穴尺泽。感受年与戌年,司天的气数有余,到了巳年与亥年,则太陽寒水之气,不得退位,寒气运行于上,凛冽的水气化布于天,应当针刺足少陰穴陰谷。所以说司天在泉之气,出现异常变化,就要导致人们的疾病,按照前法进行针刺,可以预先平定将要发生的疾病。
黄帝说:刚干与柔干,失守其司天在泉之位,能使司天与中运之气都虚吗?岐伯说:你提这个问题很深奥啊!需要明白其奥妙的意义,司天在泉之气,逐年更迭迁移,若刚柔失守,其起被窒,三年左右,化而为疫,因此说,认识了它的根本所在,必定能有避去疫病的法门。
假如甲子年,刚柔失守,司天之刚气不得迁正,在泉之柔气也必孤立而亏虚,四时的气候,失去正常的秩序,响应的.音律,不能相从,这样,在三年左右,就要便为较大的疫病。应审察其程度的微甚与浅深,当其将要发生而可刺之时,用针刺之,土疫易伤水脏,当先取背部之肾俞穴,以补肾水,隔三日,再次足太陰脉之所注太白穴,以泻土气。又有在泉之气卯不能迁正,而司天甲子陽刚之气,则孤立无配,三年左右,也可发作土疠病。其补泻方法,和上述甲子司天不得迁正致疫之法是一样的。针刺完毕,不可夜行或远行,七日内,务须洁净,素食养神。凡是原来肾脏有息,吸而不呼,连作七次,伸直颈项,用力咽气,要象咽很硬的东西那样,这样连作七遍,然后吞咽舌下的津液,不拘其数。
假如丙寅年,刚柔失守,司天之刚干失守其位,不得迁正,在泉之柔干不能独主其令由于司天之气不迁正,故丙虽陽干,则水运不为太过,不可拘执常法以论定。司天之气虽属有余,但不得迁正其位,天地上下,不相配合,陽律陰吕其音各异,这样,就是天气运行失去正常的秩序,其后三年左右,就要变为疫病。审察其程度的微甚和差异大小,徐缓的可在三年后发生疾病,严重的可在三年发生疫病,水疫易伤心火当其将要发生而可刺之时,用针刺之,土疫易伤水脏,当先取背部的心俞穴,以补心水,隔五日,再次肾足少陰脉气所入的陰谷穴,以泻肾水。又有在泉干支辛巳不能迁正附于上刚的,也叫做失守,就会使运与在泉之气都虚,其后三年左右,变成水疫,其补泻方法,也和上述司天不得迁正致疫之法是相同。针刺完毕,慎无大喜情动于中,如不加以禁忌,就会使气再度耗散,应使其安静七日,心要忠实,不可有过多的思念。
假如庾辰年,刚柔失守,司天之刚气不得迁正,在泉之位无所配合,乙庾为金运,刚柔失守,上下不能相招,上年陽明燥金司天之气不退,其在泉之火,来胜今年中运之金,司天在泉,其位相错,叫做失守使太商陽律之姑洗与少商陰吕之林钟,不能相应,这样,则天运变化失常,三年左右,就要便为较大的疫病。审察其天运变化规律,及差异微甚,差异甚的疫气甚,也在三年左右疫疠气至,金疫易伤肝木,当先取背部之肝俞穴,以补肝木,隔三日,再次肺手太陰脉所行的经渠穴,以泻肺金。针刺完毕,可安静神志七日,甚不可大怒,大怒则使真气散失。又或在泉干支乙未失守,不得迁正即下乙柔干不至,上庾刚干独治,也叫做失守,即司天与中运独治之年,,三年左右,变为疠气,名叫金疠,审察其在泉变化规律,推断其疠气之微甚,即可知道发病的迟速。凡是乙庾刚柔失位,其刺法都相同,肝应保持平和,不可发怒,以伤其气。
假如壬午年,刚柔失守,配司天之壬不得迁正,配在泉之丁,孤独无配,壬虽陽年,不得迁正,不得迁正则亏,不同于正常之气,上下失守,则其相应当有一定时间,其差异的微甚,各有一定之数,太角的陽律与少角的陰吕相失而不能配合,待上下得位之时,则律吕之音相同有日,根据其微甚的差异,三年左右便可发生较大的疫气,木疫易伤脾土,当先取背部之脾俞穴,以补脾土,隔三日,再次肝足厥陰脉气所出的大敦穴,以泻肝木。行刺完毕,安静神志七日,不可大醉及歌唱娱乐,使真气再度消散,也不要过饱或吃生的食物,要使脾气充实,不可滞塞饱满,不可久坐不动,食物不可太酸,不可吃一切生的食物,宜于食甘淡之味。又或在泉干支丁酉,不得迁正,失守其位,不能与中运司天之气相应,即下位不能奉合于上,也叫做失守,不能叫做合德,因而为柔不附刚,即在泉之气,与中运不合,三年便可变为疫疠,其针刺方法,与上述针刺木疫之法相同。
假如壬午年,刚柔失守,配司天之壬不得迁正,配在泉之丁,孤独无配,壬虽陽年,不得迁正,不得迁正则亏,不同于正常之气,上下失守,则其相应当有一定时间,其差异的微甚,各有一定之数,太角的陽律与少角的陰吕相失而不能配合,待上下得位之时,则律吕之音相同有日,根据其微甚的差异,三年左右便可发生较大的疫气,木疫易伤脾土,当先取背部之脾俞穴,以补脾土,隔三日,再次肝足厥陰脉气所出的大敦穴,以泻肝木。行刺完毕,安静神志七日,不可大醉及歌唱娱乐,使其气再度消散,也不要过饱或吃生的食物,要使脾气充实,不可滞塞饱满,不可久坐不动,食物不可太酸,不可吃一切生的食物,宜于食甘淡之味。又或在泉干支丁酉,不得迁正,失守其位,不能与中运司天之气相应,即下位不能奉合于上,也叫做失守,不能叫做合德,因而为柔不附刚,即在泉之气,与中运不合,三年便可变为疫疠,其针刺方法,与上述针刺木疫之法相同。
假如戊申年,刚柔失守,戊癸虽然是火运陽年,若刚柔失守,则陽年也不属火运太过,司天之气不得迁正,上失其刚,在泉之柔,独主无配,岁气不正,因而有邪气干扰,司天在泉之位,更迭便移,其差异有深浅,刚柔之位,将欲应合,陽律与陰吕必先应而同象这样天运失去正常时位的,在三年之中,火疫就要发生,火疫易伤肺金,应取背部之肺俞穴,以补肺金,针刺完毕,安静神志七日,且不可大悲伤,悲伤则动肺气,使真气再度消散,人们要使肺气充实,重要的方法是闭气养神。又或在泉干支癸亥失守,不得迁正,则司天之刚气无配,也叫做戊癸不能合德,也就是运与在泉之气俱虚,三年之后变为疠气,名叫火疠。
所以用五运之气,分立五年,以明刚柔失守之义,以尽针刺之法,于是可知疫与疠,就是根据上下刚柔失守而定名的,虽有二名,全归一体,就是刺疫疠方法,也只有上述五法,也就是汇总了诸刚柔之位失守的治法,全归之于五行而统之。
黄帝说:我听说五疫发病,都可互相传染,不论大人与小儿,症状都象一样,若不用上法治疗,怎样能使它不至互相传染呢?岐伯说:无疫发病而不受感染的,是由于正气充实于内,邪气不能触犯,还必须避其毒气,邪气自碧空而入,又从鼻孔而出,正气出自于脑,则邪气便不能干犯。所谓正气出之于脑,就是说,在屋内先要集中神思,觉得自心好象太陽一样光明。将要进入病室时,先想象有青气自肝脏发出,向左而运行于东方,化作繁荣的树木,以诱导肝气。其次想象有白气自肺脏发出,向右而运行于西方,化作干戈金甲,以诱导肺气。其次想象有赤气自心脏发出,向南而运行于上方,化作火焰光明,以诱导心气。其次想象有黑气自肾脏发出,向北而运行于下方,化作寒冷之水,以诱导肾气。其次想象有黄气自脾脏发出,留存于中央,化作黄土,以诱导脾气。有了五脏之气护身之后,还要想象头上有北斗星的光辉照耀,然后才可以进入病室。
【黄帝内经白话文:陰陽类论(精选10篇)】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白话文:胀气法时论2022-08-30
黄帝内经原文2023-08-20
素问太阴阳明论文言文2022-12-17
《内经》与肠道养生2023-10-15
解读易经的心得体会2022-08-16
素问·平人气象论的文言文及翻译2023-03-05
淮南子的名人名言2023-05-28
易经白话版第四卦:《蒙卦》2024-04-23
易经解读:人类文化的起源2022-07-14
《周易》的哲学思辨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