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偶记散文(锦集9篇)由网友“李艺彤”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村居偶记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村居偶记散文
村居偶记散文
因母亲的离世,父亲成了一位孤独的老人,为了减轻父亲的苦闷,暑假时,我在家乡暂住了几日。
这是我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乡,只是成家后我离开了这片土地。其实我与它并没有真正地分别。我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一所乡村中学,安家的居所也在离这片土地不远的城市边缘。我的情感的根系已经深深地植入进这片土壤中,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终于,我又回到了这里,见到了往日的黎明,看到了曾经的夕阳,一切都是那么地熟悉,那么地亲切。
每日里,早早地被晨光唤醒,总是会看到父亲仍然蜷卧在炕上,改变了往日早起的习惯。我知道,我的已过古稀之年的老父亲,由于近年来母亲的多病,他也憔悴了许多。可他在母亲卧病在床的这几年里,细心照料着母亲。母亲的几次病危,都是父亲最早察觉,然后打120,送医院,使母亲多活了几年。五十多年的相濡以沫已经让父亲习惯了有母亲在的日子,可如今,母亲走了,父亲还不能适应母亲不在他身边的生活。
我多次央求父亲去我家住一段时间,可他总是说家里还有养的鸡和鹅没人侍弄,离开家,他不放心。我说那就把鸡鹅卖了,它们也下不了几个蛋。父亲想了想,说算了吧,还是养着吧,再说,去你那我还住不习惯。我拗不过他,只好随他。
我知道父亲还不习惯母亲不在身边的生活,他躺在炕上,不停地辗转,是睡不着的。他一定在想母亲,因为,那铺炕上有着母亲留下来的气息。每当父亲意识到我醒了后,也会从炕上坐起来,和我说着话。我躲避着一切和母亲有关的话题,怕引起父亲的难过,也怕勾起我的伤悲。可不管怎样躲避,却总是在谈话中,不知不觉就谈到和母亲有关的内容。随后,无法阻挡的心伤总是会凝固了身边的空气,我们不再交谈,陷入了沉默。有时,我就会请求父亲和我出外走走。父亲和我出了房门,先在院中走了走,然后,跨出院门,站在临街的路边,看着来往的大大小小的车辆和那一个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乡人。
临街的街路很宽,修成后,方便了交通,却增添了喧闹。街路的两侧被种上了草坪,只给村里人家留出了窄窄的出行的路。草坪在八月盛夏时分,显得特别地浓郁,释放着浓浓的绿,但表面却罩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暗淡了它的颜色。曾经,母亲最喜欢坐在父亲用废旧物品垒砌起的座椅上看着周围的风景。座椅长长的,够五六个人做的,母亲经常和村中相熟的妇人唠着家常。后来,母亲的病情严重了,出来的次数就少了,而现在,座椅还在,却再也看不到母亲的身影了。
清晨时分,宽宽的街路上还可以看到晨练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是不出来的。可能是修路的原因,亦或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农村人也越来越知道锻炼身体了。其实,常年耕作的他们,劳动就是锻炼。“生命在于运动”,适当地运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在这风轻云淡,空气清新的清晨,出外走走,更有益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每想于此,我就和父亲说,咱们往西面走走,溜达溜达,多好!可父亲不愿去,终年劳作的他,还不习惯于这种锻炼方式。没办法,我只好自己西行。
往西行走了一百多米,人家逐渐稀少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茂密而整齐的玉米田。葱郁的玉米田亭亭地立在广袤的原野上,被绿叶包裹的.玉米露出嫩黄的须子,像一个垂暮的老人,安享地睡着。清风吹拂,玉米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伴着身边汽车行进的声音,我幽幽地走着。其实,出行是为了放松心情,连日来,沉重的心情压抑着我,想释放而却不可得。见到身边这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景物,总是会激起我一些曾经的回忆。就是在这条路上,少年时的我,经常在长满露水的黎明,赶着十几只小鹅,慢慢地行进在路边的草地上。小鹅们吃着嫩嫩的绿草,我拿着一本书,静静地看着。小鹅们惬意地啄食着绿草,不时地发出一两声清脆的叫声。我一边看着书,一边听着鹅们的叫声,感觉声音渐远了,我抬头看看鹅们所在的位置,靠近它们几步后,端起书,坐在草地上,继续看。当小鹅们自觉地往回走的时候,我知道它们已经吃饱了。鹅们悠然自在地往回走着,肥胖的身体左右摇晃,我看见鹅的嗉子鼓囊囊的,歪在脖子的一边,就拿起赶鹅的树条棍,加快了它们行进的步伐。鹅们在我的驱赶下,张开了稚嫩的翅膀,做着飞翔的姿势,两只脚掌飞快地转动着,撒欢似的向家奔去。那时的路,还不是现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只是一条七八米宽的砂石路,突兀的石块随处可见,颠簸着来往的车辆,磕绊着行走在上面的人们。这条乡路向东西两向延伸,延伸着孩子们的未来,延伸着村民的希望。而今,路平坦了,乡人们的希望却在逐渐地消失。
散步回来后,很快就吃早饭了。饭后的时间无事可做,就看看电视,看看书,消磨着时间。曾经的父亲,是那么地喜欢听广播,可是,自从母亲走后,不知为什么,他很少打开广播去听了。他时而在屋内走走,时而到屋外看看,当再进到屋中的时候,就躺在炕上,什么也不做,就在那里躺着。我为了让他快乐一点,就主动找一些话题和他聊。
我们谈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小学退休教师,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他也曾经教过我。脑血栓的突然发作,导致他瘫痪在了床上。两个儿子,小儿子因为嗜酒,在四十左右岁的时候,突然死亡,让他饱尝丧子之痛。大儿子不立事,事事听媳妇的,瘫在床上时间久了,儿媳妇不愿意伺候了,就一天天指桑骂槐地在院内屋中骂着。晚景的凄凉,让他丧失了生存的信心,于是,说什么也不吃饭了,竟然活活地把自己饿死了。
还有一位老人,也是我的一个小时玩伴的父亲,我读书的启蒙就是在他的家里。因他家当时有很多书,我经常在他的家里一看就是一天,虽然在他家看书的结果是最终让我戴上了近视眼镜,可我却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让我获益终生。壮年时的他,因为生活贫困,经常是饥一顿饿一顿的,得了胃病也不去看,喝点苏打水强撑着,老年之后,胃病加重,转为胃癌。三个儿子本来信心满满地要给他治病,可是,住院的当天晚上,就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的三个儿子无法承受,丧礼上,发出的悲切的哀号声让人心酸。
生命,在时间的面前,就是脆弱的存在,肉体,终究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最终化为一抹灰尘,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在病魔面前,它更禁受不住摧残了。不管是花季少年,还是强壮中年,都无法抵抗病魔的侵袭,更何况风烛残年的老人了。
下午的时候,有时我会在街路上走走,而今,我的家乡在悄悄地发生着巨变,所见之景已不再是我儿时所见的模样,路平坦了,车辆多了,两边的建筑在告诉我,家乡在向城市化走近。可这种变化我并不喜欢,我怀念小时候那绿树成荫的乡间小路,我怀念那有着潺潺流水的路边沟渠,我更怀念曾经的那棵挺立在村边地树干粗壮,形如伞盖生长得郁郁葱葱的百年榆树。可现在,一切都已经不在了,和我的童年,和我的亲人,和我曾经熟悉的乡人一起消失了。
暮色四合时分,乡村的街路上开始热闹了起来,那是农闲的村人在吃过晚饭后,怡然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我也和父亲站在院门前,享受着这傍晚时光。在西面不远处,有一户王姓人家,她家的女主人,我称之为四嫂的妇人,是一位性情温和的女人,往往在这吃过晚饭的休闲时光里,她家的门前会坐上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唠着家常。曾经,我家的门前也是那样的热闹啊!可那是母亲在的时候。
当黑色的天幕拉起,各种声响逐渐消失的时候,夜晚来临了。我和父亲早早地躺下,在静谧的夜中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但无法避免地,都聚集到母亲的身上。
我在乡村的一周时间里,每天的生活都大同小异。虽然有着思念的悲伤,但这里,却是给予我最亲切的情感体验的地方,虽然我由于生活与它暂时的分别,可我的亲人在这里,在这片我所深爱的土地上,无法阻止地,让我的思念绵远悠长。
篇2: 偶记散文
偶记散文
酷热的七月,即使开了一一夜的空调,整个屋子也是干燥、憋闷。
起床,推开门,丝丝凉意迎面扑来,早起的鸟儿正在门前的树林里“唧唧……”“啾啾……”叫一声清脆、欢快。
买完早饭,拎着热气腾腾的包子,悠悠走在空旷的马路上。
似火球的太阳已迫不及待地在地平线上放射万丈光芒,半空中的淡淡白云也被她照得象开屏的白孔雀的翎羽,晶莹、洁白。
“包子,怕也要五角钱或一元吧。”一个男低音在马路边的花坛边响起。
“五角,一元买不到,怕要一元五。”一个女高音搭腔道。
转头看,有三个农民工样的.老年人正蹲坐在马路边等着开工呢。
包子,五角,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这位辛苦的大叔努力赚钱,不会买不起包子,而是不舍得买呀。钱用到哪儿了?存银行了?给儿女了?
可敬的天下劳动者!
篇3:闲情偶记散文
闲情偶记散文
风,冷冷地,昏黄的街灯。没有雪花飞舞的浪漫,没有月光流溢的温柔。
一个人走在冬日的街头,着一袭黑绒大衣,披一条鲜红围巾。不在意是否有人留意,也不想让人知道有怎样静寂的一颗心。
路旁,干枯的叶子已被雨水浸泡得十分滋润,软绵绵地,随意地搭架着,脚踏上去,直觉有清晰的脉络,从四周零落地冒出水来。那滚动的水珠,让人不禁颤抖。那些伤痛就在顷刻间决堤,泛滥在整个心原上,没有谁能阻止这势如破竹的伤痛。一个人站在那里,心口被伤痛灼烧着,止步不前。
茫茫然然来到河边,这里很静,静得只听见灯光将河水染成忧郁的声音,静得只听见思绪在水面破碎的声音。悄然抬头,一丛美人蕉那凝脂的花瓣何时已被粗鲁地摧残,蓬勃的碧叶消散四处,枝干凌乱却未折断,冷风中勉强撑起一簇灿烂。本已脆弱的心绪又凭添一丝寂寞的冬的浓愁。是夜,可有人是知花之人?可有心是惜香之心?
伫立桥头仰望夜空,冷冷清清,酸酸涩涩,没有一颗星星。幽远深邃的夜空犹如夸张无形的暗网,又似高深莫测的'黑洞,更像无限铺展的尸衾。一种无根的失落感连同恐惧涌上心头,使我禁不住连连打寒颤。怀着恐惧、落寞在桥上盲目游荡,时间与黑暗带来的只有失望。有人说,有星星的地方就有家。有人说,有大海的地方就有家。有人说,有灯光的地方就有家。我却说,能把心安全存放的地方才有真正的家。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纵使耳朵寂寞得结了蛛网,此刻却最想听到这句话。可环顾四野,一片茫茫,偶尔有点儿亮光在风中晃。
理一理被风吹乱的散发,我徒步拐进一条幽深的巷口。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一点儿、一点儿驱散暗夜的沉默。
篇4:黄昏偶记经典散文
黄昏偶记经典散文
此文思绪源于1986年,我在当阳市岩屋庙陈冲水库大堤上放牧回家之时眼前的一幕,当日之画面,至今萦绕于脑海之中,久久存储于心际,今以文抒之,缅怀老者给我的一些人生感悟……
——题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缓缓西息之时,我独行于库堤之上,沐浴着那轮余辉的温暖。
夕阳下的黄昏,真是够浪漫的。借着那抹夺目的金光,隐隐约约可以看见远处有一群不知名的小精灵,正在舞动着稚嫩的羽翼,紧紧地追逐着它们的父母,快乐地翱翔在夕阳的山峦里,一直飞向山脊的另一边去了。颔首库面,一群群野鸭与水鸟,在无忧无虑地嬉戏,时而追逐喧嚣,时而固守悠然,时而掠翅凌空,时而潜泳水底。好不悠闲自得的享受!
走着走着,不知何时就驻足在这余辉里了。也不知是在何时从站着成了坐着,从坐着到最后是躺在了库堤的草皮上。看,那天边的云霞,犹如一幅写意的中国山水画,绘出了悠远与宁静,绘出了淡泊与清雅;那水面中的倒影,就像是一块多彩绚丽的织锦,织出了自然的灿烂与精彩;织出了生活的希望与憧憬。瞧,那天边的流云,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时而万马奔腾,时而牛羊成群……我径自陶醉于这余辉里了。
平视库面,碧波荡漾。粼粼的波光,在夕阳里闪闪地偷偷地微笑着。她那羞红的笑靥,还有那迷人的酒窝,让我迷醉了。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大海,还有那出自于大海美丽的传说《大海的女儿》。当然,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更没有领略过它的深邃与风韵。但是,就在这一刻,在我无际的'心宇中,这就是一片胜似大海的风景线。虽然。这小小的库面与大海相隔甚远,可是在我心中,我坚信在很久很久以前她就是海女儿中的一个。
思绪在翻涌,眼波在流动。一只小舟,轻快地划开了平静的水面,即而也悄然地划开了我的视线。那小舟在水面上泛起了闪闪金光,在波动的那一瞬间,那竹篙仿佛是一只巨笔,在水面上写下了那刚劲有力的一笔,那一笔由“一”变成了“人”字,然后又收锋于平静的水面。就在这流星般的瞬间,突然让我感悟到了一些什么,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启迪”吧。其实,人生亦是如此,不是吗?世间万事万物源于“一”开始,又归原于“一”而终结。那一道水痕划破水面之时,何尝不是“人”在岁月里划过的流年呢?有无数次阵阵欢笑,也有无数次滴滴泪痕,有无数次浓浓悲欢,也有无数次深深离合。人生无数的被命运分割,又无数次的被岁月缝合,周而复始地孕育人生中的喜怒哀乐。那消失的水道,从此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每每在我回忆之时,那一幕反映得无比清晰与莫名的感动。我想,世间万物也许原本一体吧?只是因为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力下,继而产生了裂变,分开而又还原。这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短暂而永恒的人生旅途。
极目观望,那远去的小舟,为的是解开心中的疑惑,更想看清舟上的老者。举目遥望的瞬间,小舟已轻快地行至彼岸的一个丘陵旁,舟被那根竹篙紧紧地揽在了怀里,老者手里好像拎着什么东西,我不知晓。不一会儿,远处升起了袅袅青烟,原来那身影围绕着一座坟茔在喃喃絮语,老者每念叨一次,我眼前余辉下的波光,就会在晚风里微笑着迎合。怎么会有如此纯净的灵犀与默契?眼前那一叶小舟,在水面上如此轻快。正值我一直极力地想象着关于老者的一切的时候,我被库面上传一的歌声一下了拉回了现实。渔歌唱晚,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那曲调是在吟唱人世间的沧桑与辉煌么?很显然,那声音里不乏显露出他曾经几度的繁华与低迷。虽然这里没有华丽的殿堂,也没有雄伟的乐章,更没有人声鼎沸的观众捧场,但那位老者依然悠然地歌唱,也许他感知弦外有知音吧?他一深一浅地撑着竹篙,就这样唱着,唱着沧桑与辉煌,唱着淡泊与宁静。不知从何时起,我的双眸里噙满了泪花,且熟得有些发烫了,更感觉到丝丝的苦涩中,略带有一丝丝的清甜……
就这样,那一抹夕阳,在老者的唱晚中归隐在天际里,而我在余辉里也送走了老者,他那健硕的身影,却在我眼幕中久久挥之不去,他那悠远的唱晚变成了一种靡音,成为了我永恒的记忆。那一天,夕阳下的一切境像,都永远定格在了我的生命里……
篇5:春日偶记散文
春日偶记散文
鸟儿依旧
三月中旬,我在阳台上撒下了花种。
朋友说我忒性急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现在离清明还早呢。我笑一笑:夏日里阳台上太阳毒,不赶在七月前开花,这紫罗兰、彩椒、五色西红柿、袖珍葫芦就没指望了。
种子下去一周了,花盆里还没有动静。每天上班前下班后,我都要戴着老花镜在花盆前蹲一会儿,“苗儿怎么还没出来呢?”
这天上班前,照例蹲在花盆边,花盆里除了土还是土,什么也没有。咦,盆边的玫瑰叶上有几滴白色的斑点,这是鸟粪哪!我失声叫起来:“该不是鸟儿把花籽给扒拉开吃了吧?”
儿子从床上爬起来,探出大半个身体,向我告状:“肯定是那只鸟干的!这几天,它在阳台叽叽喳喳地闹,把我都吵醒了!”他睡眼朦胧,边眯着眼睛往厕所走,边咬着牙齿说:“看我不下个笼子捉住你才怪!”
我笑了。
清明前,苗儿终于出来了。那只鸟依旧在阳台上叽叽喳喳的闹,儿子睡得很熟。苗儿们很安静。
花儿知道
去年春上,朋友搬了新家,我送她一棵凌霄花。凌霄藤种在小院里,靠着走廊的柱子,主人为它搭了个高高的木架。
“它怎么爬上去呢?”朋友问。老公自作聪明地出了个歪主意:在柱子上打个膨胀螺栓,把藤系在螺栓上。
我连忙打断:“别听他的!由它去,它自然知道怎么办。”
昨天,朋友告诉我,她听了我的,那个花架上,当年就开满了凌霄花。我说,“对吧?它知道。”
开春了,我给花儿换了盆,上了肥。没两天,十几盆玫瑰争先恐后地打出了花宝子(我不叫“花苞”,偏叫“花宝子”)。春来了,它们知道,该开花了。
阳光棚里的爬墙虎,不往顶上的.竹架上爬,爬到两米来高,就齐刷刷地往下走。夏天,阳光棚成了蒸笼,它知道,棚顶最热。
阳台的花槽里种着凌霄和玫瑰花。墙角下的玫瑰花苞被凌霄的藤和叶遮住了,老公要我把叶子剪掉。我说:“不用剪,它知道。”今天,这朵花开了,鲜红的花朵从碧绿的叶子里和斑驳的老藤中探出头来,怯生生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守土有责
种花,泥土最重要。
十年前,花二十元,请附近村子里的“扁担”,挑了二十担泥土上楼。“扁担”们说,这些都是他们家菜园里的土。
五年前,请一个“扁担”再给我送几筐菜园土上来。年轻的“扁担”说,菜园都被“压地”盖房子了。他到小区正在修建的花园里,给我推来一车塘泥土,收我五十元。
去年,老公到花鸟市场,花一百块买来园林土、腐叶土各十袋。换盆时才发现,“园林土”里都是砖块、水泥等建筑垃圾,而“腐叶土”竟是剪碎了的黑色遮阳布!我挑出垃圾,兑上复合肥、落叶落花,自己沤了四大盆土,总算对付到了今年。
今天散步时,发现排污渠边不知是谁开了几小块菜地,隔着栅栏望去,菜地旁堆着一堆沤好了的泥土。突然起了“贼心”:星期天,带着儿子,翻过一人高的隔离墙,挖几袋回家。到底心虚,连被人抓住时的辩词都准备好了:
“这土是你的?它是地球上的,地球是我们大家的,我守土有责!”
想想不对:既然它是大家的,我把它据为己有有何道理?
篇6:小姨子择偶记散文
小姨子择偶记散文
小姨子终于出嫁了,天灵灵、地灵灵!
老婆作为我们家的代表出席了当天的婚礼,据她回来说,小姨子那天幸福得都不知道哪只脚往前迈了,见到客人就会说一大堆拜年的话。为了表示喜庆,特意穿了一身大红的旗袍,可能是旗袍做得有些大,而小姨子身材很是杨柳,所以整个人显得像个大灯笼。
小姨子,其实是老婆的堂妹,可以说,小姨子可谓是情路坎坷,以至于后来为了解决的小姨子终身大事而“全家总动员”。
大学本科时,小姨子有过一段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情。由于男友的不成熟,最终他们选择了分手。为此,她曾经一度很消沉,但她最终说服了自己,放弃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或许艰难,但既然男友已悠然离去,苦苦相望痴痴迷醉也于事无补,果断地放弃路便阔。
尽管这样,这段恋情在小姨子的心里也留有阴影,那就是对同龄小伙产生了抗体。在读研究生时,面对同班同学的追求,她根本没有把他们当根葱用眼皮儿夹一下,而她总是盼着读博士的师兄来追求,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才发现,那些成熟持重的大师兄大多都已经是拖家带口了,有的甚至爱情的产品都可以打酱油了。
对形势的判断失误,导致她错过了很多追求她的小伙,以至于现在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好几遍,想哭都找到猪头找不到庙。
有时她在想,以前经常听说打架的原则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谁知道现在恋爱市场也他妈适用这个破原则。
等到她参加工作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圈子其实更小了,单位里的男同事不是小屁孩儿,就是娃儿他爹,即使有个别条件符合人看起来还顺眼的同志,她还信奉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理论不好意思下黑手。
有一次,有个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个开着奥迪的小伙子,“奥迪哥”一开口就开出了要求女方必须是处女和有感觉迅速同居的条件,条件一出,当场就把小姨子气得都找不到中国字来骂他。最后还是用温柔的口吻告诉“奥迪哥”一句“你还是去幼儿园去找吧!”就愤然离去了。
唯一让我可以解释就是,男人信奉的原则是有江山,就有美人。当男人把江山打下来后,同代的美人都已经迟暮,因此老牛只好吃嫩草。除非之外,我有时会想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吃火锅时有“扶墙进,扶墙出”的功利,找对象有“男挑长相,女挑房”的现实,面对亲情时还会有“养二奶”的越来越多,这样的道德沦丧,当年那种“许下一个美丽的承诺,在岁月的桥头会有一个人执著地为你守候”的浪漫也无情地淹没在物欲横流之中了。于是,《北京工人报》主编石述思就感慨,当下社会找到真爱比遭雷劈都难!对此,我是举双手赞同。
一人有难,八方支援!这时家人朋友也是纷纷出手相助,如果遇到觉得差不多的小伙子也会立马将小姨子隆重推出。不过,和各国开联合国开大会派个代表出席就可以了不一样,谈恋爱还是自力更生的好,否则成功率很低。个高的小伙她嫌人家像竹杆,胖的小伙她嫌人家像白面瓜,长相不够洋气的小伙她嫌人家没品味像村干部。后来,索性我们也不管了,让她自己亲自上阵挑选吧。
为此,她也曾破罐子破摔:波西米亚风格的花裙子也不穿了,把人抹得像失眠的大熊猫一样的烟熏妆也不画了,阿玛尼的休闲包出去也不掂了,还美名其曰:中国的色狼太多,万一怕被哪个盯上,吃亏了就不划算了。
而她的父母更是急得茶饭不思,她爸爸经常性苦口婆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做过当地人事工作的爸爸为了将思想工作做的更通俗易懂更形象生动,常常会用大街上买桃子来类比女儿找对象:先挑的桃子又大又白又新鲜,而最后挑剩下的桃子又小又黄味道又不好。有时,小姨子会顺着她爸爸的'买桃子理论去想,难道自己真的像被挑剩下的桃子一样要砸在老爹的手里了?难道自己真的到了要用跳楼大甩卖的方式才能够嫁出去的程度了吗?
慢慢地,她的心态也有一些调整,学得更务实更实际了,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小姨子还自嘲地说,虽然我自己没有长成安吉丽娜?朱莉那样漂亮,但上海也没有哪个小伙儿长成出来阿兰.德龙那样的大鼻子。这就是南开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的逻辑性。
水落了,石头也就露了出来。同样,小姨子的择偶标准降低了,可以选择的小伙也就自然多了起来。其中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最终抱得美人归,事后我们总结这个小伙子的最大优点就是看准了,就一直粘着不放,并以此得名:牛皮糖先生。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已经下来了,目前的男女比例是119:100,据推算,到前后中国将会有4000万男人找不到老婆。在当下人口比例差距还不太大的情况下,小姨子找个对象都这么费劲,难道将来找个媳妇还要靠摇号的方式进行吗?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在摇号讨老婆之前,老婆娘家这个老大难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天灵灵,地灵灵!
篇7:村居改写散文
阳春三月,积雪融化,万物复苏。
一天,诗人高鼎一个人悠闲地散步在乡间小路,他被迷人的乡村美景深深吸引住了。小草在绵绵春雨滋润下露出了新芽。黄莺在飞舞着还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叫声。
和煦的春风徐徐地吹着,堤岸的柳树轻轻地摇曳着嫩绿的枝条,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梳理着头发,在阳光的映衬下,柔嫩的柳枝在朦朦胧胧的细雨中显得时隐时现。
雨停了下来,这时高鼎听见了清脆悦耳的叫声:“放风筝喽!放风筝喽!“原来是一群放学回来的儿童,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风筝,来到空旷的田野。他们一手拿着线,一手拿着线盘。东风吹了过来,他们急急忙忙把风筝送上蓝天。
诗人高鼎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禁吟诵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篇8:村居改写散文
二月的时候,高鼎来到了农村,来农村看风景。
地下的小草刚刚探出了头,好像在和大树玩捉迷藏呢!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开的非常漂亮。
正在他意犹未尽的时候,听到的声音,那是从那传来的声音?哦,原来是小朋友们放学了呀!他们手里都拿着风筝。
以为小朋友们放学早,趁着东方放起了风筝,他们手里的线一放,然后又拉住了,向左走两步,向右跑两步,放的很高。()天上的风筝各式各样五颜六色。
高鼎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诗兴大发,写下了《村居》这首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篇9:村居改写散文
东风送来的二月,还有些许的微寒,被檐前的低燕一剪轻悠抖落,芳草已经碧到了目光之外。
渐渐的,有一种温暖在升腾,池水皱眉的刹那,谁在那儿轻吟春诗如烟?
一堤漫漫的风景被早早放学的童声扰乱,惊觉的莺飞草长已经不想在画里久呆,一个劲儿的跑入游人的眼中。
你看,那垂柳,在微风的吹拂下,一肩长发,摇摆,尽显娉婷婀娜,尽情享受着如花春色,醉倒在堤岸下,一片柔波。
是哪一个顽皮的孩子把书包乱扔一旁,在这舒缓的柔风中恣意扯一线纸鸢,放飞那一方辽远?忽东忽西的跌荡成我们近乎遗忘的时间。
风,慢慢地改了方向,而纸鸢的方向却那么固执,在线的那端若有所思的坚持,坚持着它心向往之的蓝天。手里的线,细细长长,久久的,像是一双母亲的望眼,那了望的方向,是孩子梦想中的蓝天……
★ 初二下册语文作文
★ 说诗的作文
★ 诗说中国观后感
【村居偶记散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
高中生的明清文学常识2023-09-24
是“我配不上你”还是“我没那么喜欢你”?2023-08-19
冬日闲情作文2023-09-01
公天下与家天下阅读答案2023-10-01
从秋池观人生散文2023-01-18
弟子规作者2023-06-23
冰心散文诗2023-06-26
回乡杂记散文诗2023-05-11
2月14日,回乡第一天散文2022-12-22
我心中的图书馆1200字作文2023-11-11